【学案】《学用地形图探究地貌特征》导学案
高中地理鲁教版第册学案:第单元单元活动学用地形图探究地貌特征含解析
单元活动学用地形图探究地貌特征课程标准核心素养目标1.了解地形图和等高线地形图的概念和作用.(综合思维)2.观察等高线地形图与对应的景观图,理解等高线地形图的基本特征,掌握其判读方法.(综合思维)3.观察分层设色图和地形剖面图,掌握分层设色地形图的判读方法,并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
(地理实践力)一、认识等高线地形图1.地形图(1)概念:按照一定的投影方法、比例关系和规定符号,将真实地形、地貌描绘在平面上的一种地图.(2)表达方式:通常用等高线来表示地形的高低起伏.(3)作用:反映地面的实际高度、起伏状况,并具有一定的立体感。
2.等高线的判读符号部位等高线分布特征A鞍部两侧等高线闭合,且数值相等B山谷由低处向高处凸出,海拔较两侧低C山脊由高处向低处凸出,海拔较两侧高D陡崖若干条等高线重叠在一起E缓坡等高线分布稀疏,单位水平距离内的高差较小F陡坡等高线分布密集,单位水平距离内的高差较大地貌类型判读依据沙丘各点之间高差很小,地势较平坦,等高线的小圆弧指示沙丘的迎风坡冲积扇位于河流出山口的位置,等高线间距不大,地表起伏和缓,其等高线呈弧形向海拔低处凸1.分层设色地形图:(1)绘制方法:在等高线之间根据不同高程填充不同的颜色。
(2)作用:应用分层设色图可以一目了然地感知地表的起伏状况。
2.应用分层设色地形图分析地貌地貌类型等高线特征地面喀斯特地貌孤峰等高线环环相套,中间数值大峰丛若干组环环相套的等高线,山间洼地为圆弧形等高线峰林山岭与谷地山岭山顶等高线闭合,山脊等高线向低处凸出,山谷等高线向高处凸出谷地黄土高原地貌“塬”顶部等高线稀疏,边缘等高线密集“墚"等高线狭长,中间数值大“峁”等高线似圆形或椭圆形1.等高线图上的高度值有时可能为相对高度。
2.等高线均为闭合曲线。
3.等高距是指相邻两条等高线之间的图上距离。
4.等高线闭合,数值内小外大,中部稀疏,边缘密集,表示的地形类型是山地。
()5.图中虚线或字母表示地形(单位:m)部位。
《地形地势的主要特点导学案》
《地形地势的主要特点》导学案导学目标:1. 了解地形地势的定义和分类。
2. 掌握地形地势的主要特点。
3.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地形地势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导入引导:地形地势是地球表面的形态和高程分布,是地理学的重要内容之一。
地形地势的不同特点对不同地区的自然环境、经济发展和人类活动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本节课将重点介绍地形地势的主要特点,帮助同砚们深入了解地球表面的形态和地势分布。
进修内容一:地形地势的定义和分类1. 地形的定义:地形是地球表面的形态,包括山地、平原、丘陵、盆地等不同的地貌类型。
2. 地势的定义:地势是地球表面的高程分布,主要包括高山、丘陵、平原、台地等不同的地势类型。
3. 地形地势的分类:根据地形地势的形态和高程特点,可以将其分为山地、丘陵、平原、盆地、台地等不同类型。
进修内容二:地形地势的主要特点1. 山地:地势高、地形陡峭、地貌多样化,常常是水资源的重要集散地和气候的屏障。
2. 丘陵:地势较低、地形较缓,适合农业生产和人类居住。
3. 平原:地势较平坦、地形辽阔,是农业、工业和城市发展的重要区域。
4. 盆地:地势低洼、地形关闭,易积聚水资源,但也容易受到自然灾害的影响。
5. 台地:地势高、地形平坦,适合发展农业和旅游业。
进修内容三:地形地势对人类活动的影响1. 地形地势对农业生产的影响:不同地形地势适合不同类型的农业生产,如山地适合发展茶叶、水果等特色农产品。
2. 地形地势对城市发展的影响:平原地势适合建设大城市,而山地和丘陵地势则适合发展旅游业。
3. 地形地势对交通运输的影响:地形地势的不同会影响交通运输的便利水平,如山地、丘陵地势会增加交通运输的难度。
小结反馈:通过进修,我们了解了地形地势的定义和分类,掌握了地形地势的主要特点,并深入了解了地形地势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在今后的进修和生活中,我们要注意地形地势的特点,合理利用地形地势资源,增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拓展延伸:1. 请同砚们结合自己所在地区的地形地势特点,分析其对当地经济和人类活动的影响。
高中地理_学用地形图探究地貌特征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学用地形图探究地貌特征【课标解读】:阅读地形图、地质构造图以及遥感影像等,识别主要地形区、基本地质构造和地貌特点。
本条标准要求学生在等高线地形图上,识别山峰、山脊、山谷,判读坡度的陡缓,估算海拔和相对高度。
本条标准要求学生能在等高线地形图上识别不同的地形部位。
等高线地形图也是高考考查中常见图形,对于基本图形学生多能掌握,而特殊地貌比如冲积扇等高线地形图上密下疏,数值递变,出山口位置,及冲积扇等高线形状需要特别关注。
【教材分析】本节学用地形图探究地貌特征分成三部分,按照从简到难,由理论到实践的顺序,从认识等高线入手,介绍各类地形等高线基本特征和判读,揭示各种不同地形等高线基本特征。
不同地形等高线的分布状态、疏密程度、凹凸方向是不同的,教材通过“缓坡与陡坡”“山脊与山谷”“鞍部与陡崖”分别展示了不同部位等高线的分布状况,然后通过地形景观与等高线,将实际地表形态与等高线地形图进行对比,旨在提高学生的图图转换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加深对等高线地形图认识。
第二部分应用等高线地形图分析地貌,判读沙丘、冲积扇、峡谷地貌特征,注意读图方法。
第三部分是针对复杂地形区,地貌类型彼此组合的情况,运用分层设色地形图一目了然感知地表起伏状况,分析判读地貌类型。
【学情分析】高一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抽象思维方面尚有不足,可以通过实体模型和水淹法绘制等高线帮助学生直观形象感受等高线地形图,判读等高线相关特征。
此外,学生们的参与意识强,对新事物怀有强烈好奇心和求知欲,在教学过程中应多让学生动手操作实验,回答问题,提高学生地理实践力和综合思维能力,同时激发学生地理学习的热情。
【教学重点】重点 1、学会在等高线图上识别各种地形。
2、明确等高线形态与地势高低、坡度陡缓的关系。
3、在等高线图上判读地貌特征难点 1、在等高线图上识别不同山体的部位。
2、在等高线图上判读冲积扇地貌特征【评价设计】1、通过同桌互查和做过关检测一,使95%以上同学能准备说出等高线基本特征并能识别常见等高线图。
地貌的观察+导学案+人教版(2019)必修一 高一上学期
4.2地貌的观察【学习目标】1.能够结合等高线地形图判断五种常见地貌。
2.结合案例,说出地貌观察的顺序和内容,能够分析坡度和坡向对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影响。
3.学会在生活中利用地貌为生产和生活服务,树立环境保护意识。
【重点难点】重点:地貌观察的方法难点:观察坡度、坡向对自然环境及人类活动的影响。
一、复习旧知⑴地形概念:就是一个区域的地表形态⑵五种基本类型:高原、盆地、平原、丘陵、山地⑶五种地形的判断和特征⑷常见地形及其等高线地形图地形素描图表示方法等高线图地形特征山顶闭合曲线,外低内高,符号为▲四周低,中部高盆地闭合曲线,外高内低四周高,中间低地形区判断地形特征绝对高度相对高度高原海拔在500米以上较小地势起伏不大,边缘陡峭盆地海拔不固定较大四周高,中间低平原海拔在200米以下较小地势平坦丘陵海拔在200米~500米之间坡度较缓,连绵起伏山地海拔在500米以上较大起伏很大,坡度陡峻山脊等高线凸向低处从山顶到山麓山谷等高线凸向高处凸起的高耸部分鞍部相邻山顶中间处山脊之间低洼部分陡崖多条等高线会合重叠在一处相邻两个山顶之间,呈马鞍形二、地貌观察的顺序1.地貌组成:规模较大的地貌往往由次一级的地貌组合而成。
例如,在高原上,可能既有连绵的山脉和低缓的丘陵,也有宽广的盆地;山脉中可能既有陡峭的山峰,也有深切的河谷。
2.观察地貌(1)观察点的选择:宜选择一个视野比较广阔的地方,按照从宏观到微观、从面到点的顺序进行观察。
(2)观察顺序:一般先观察视野内大的地貌,再观察和描述次一级地貌;最后描述更小的地貌特征。
三、地貌观察的内容1.高度(1)类型:包括绝对高度和相对高度。
(2)作用:绝对高度是划分高原、山地和平原等地貌的主要依据;相对高度能够反映地面的起伏状况。
2.坡度:坡的形态多种多样,主要观察坡度和坡向。
坡度是划分坡的重要标准,坡度大小一般用坡度角或者垂直距离和水平距离的比值来表示。
3.坡向:观察坡向时应重点关注阳坡和阴坡、迎风坡和背风坡。
单元活动 学会应用地形图 导学案
图中所示地区山脊的基本走向为()
B.东西向
D.南北向
图示山体主峰的西北坡地形特征是()
.上、下部均陡峭
.上部较陡,下部较缓
.上、下部均平缓
.上部较缓,下部较陡
地形图的判读
3-4-5盆地等高线,图3-4-6
3-4-7沙丘等高线,图3-4-8
.如何依据等高线图判定地形?
.在沙丘等高线地形图上如何确定风向?
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方法:
地貌
类型
判断依据
平原海拔在200米以下,等高线稀疏,地面广阔平坦
山地海拔在500米以上,相对高度大于100米,等高线密集,河
谷为“V”字形
丘陵海拔在500米以下,地面有起伏,相对高度较小,一般在100
米以下,坡度较为和缓
盆地等高线闭合,数值内小外大,中部稀疏,边缘密集
高原地面坦荡开阔,海拔较高,但相对高度较小,等高线边缘密
集、中部稀疏
沙丘各点之间的相对高度很小,地势比较平坦,等高线的小圆孤
指示迎风坡
岭谷相间山岭处等高线向低处凸出,山谷处等高线向高处凸出,山岭
和山谷相间分布
)
B.0~10米
D.-10~10米
中地形剖面图与图1中相对应的剖面线是()
B.EF线
D.LN线。
学生用地形图导学案.doc
第四节《地形图的判读》导学案安顺市实验学校王莉玲教学目标1. 学会运用地图估算海拔与相对高度2. 会识别等高线地形图上的山峰、山脊、山谷、陡崖、鞍部教学过程一、自主学习与小组合作学习任务一:学会读地图上的高度、理解等高线地形图的绘制及特点。
第一关:会读地图上的高度(自主学习)地面某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称为O某个地点高出另一地点的垂直距离,叫做。
(对学)(读图1.35)(小组展示)第二关:熟悉并理解等高线(阅读书25图1.36)(小组讨论)1. 山脚最底部是第一个切面,海拔高度是米,第二个是米,第三米,第四米。
2. 每个切面与山体相交的地点,海拔高度是(填相等或不相等)。
3. 把切面与山体相交的点连接成一条封闭的线,就可以得到线。
(小组展示)第三关:等高线地形图的特点(阅读书25图136)(小组讨论)1. 同J等高线海拔O2. 相邻等高线之间的等高距。
3. 等高线密集表示坡,等高线稀疏表示坡(陡或缓)。
(学生播放视频)接下来,我们来一起看看视频到底是不是这样的。
学习任务二:学会判读等高线地形图。
第四关:学会判读等高线地形图(阅读25页)(小组合作)识别山体各个部位(山峰、山脊、山谷、陡崖、鞍部),并且讨论山体的各个部位在等高线地形图是如何表现的?米现50)0050)0050 /I 9 7 & 4 J 1(小组展示)学生播放微课,一个观看,一边提问,学生举手回答:1 .自然景观图片当中如何判断山谷和山脊 2.成为分水岭是,河流形成于 (山谷还是山脊)・ 3 .小熊位于山体中的哪个部位?4. 说 出 地 形各 个 部 位 的 名 称说出地形部位名称A: B: C:D:E: F:二、通过学习,我知道了:(学生实施救援行动)这就是今天我们即将实施救援行动的等高线地形图。
接到最新消息,被困人员已经全部集中到图中所示的C 位置,请你们来选择上山 救援的路线,既安全乂省力的路线,是A 还是B,说明理由?。
《地形图的判读》导学案
七年级地理上学期导学案课题:地形图的判读课型:新授课课时:2课时(具体课时任务:第一课时等高线地形图;第二课时分层设色地形图地形剖面图)学习目标:1、会在等高线地形图识别山峰、、山谷,判读山坡的陡缓,估算海拔与相对高度等。
2、会在地形图上识别五种主要的地形类型。
重难点:1、在等高线地图上识别基本地形、常见的山地地形,等高线的应用。
2、山脊、山谷的判断,相对高度的计算,河流流向的判断,地形剖面图的绘制。
学生观察比较:它们的测法有什么不同?归纳小结:地面某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称为。
闯关:写出上图字母代表的山体不同部位的名称:A C D F方案二:内容:辨别五种地形的特点,掌握它们的名称建议:1、观察形象的以及抽象的地形图,分组讨论它们的特点。
2、多媒体演示这五种基本地形,以及学会区分某些有当堂测评分层达标基础落实★1、地面某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叫。
同一条等高线上海拔高度。
2、分层设色地形图上,绿色地区表示的地形是A.高原B. 山地C.丘陵D. 平原发展能力★★1、黄山比泰山高出349米,这是黄山与泰山的()A.绝对高度 B.相对高度 C.海拔高度 D.一般高度2、某盆地底部比海拔768米的山峰低900米,盆地底部的海拔是()A.-132米 B.1668米 C.132米 D.900米3、某中学地理课外研究小组,对附近的山峰进行了一次考察活动。
为选择正确的路线,该小组展开了讨论,结合图2-2,你认为说法正确的是( )A.从甲处攀登山峰最近、最费力B.从乙处攀登山峰较远、摄省力C.从丙处攀登山峰较远、最费力D.从丁处攀登山峰最近、最费力提升素养★★★某学校的夏令营来到图1-9(等高线地形图)所示地区,进行了登山与观光活动。
结合此图完成下列要求。
图中的清河的流向有变化,先由西北流向东南,在有架桥的地方河流流向发生转向,由流向。
同学们由H地出发攀登鸡冠山,在图示的①②登山路线中,安全合理的是,理由是(3)同学们登上鸡冠山向西望去可以看到海岸沙滩和海中的月亮岛。
《学会应用地形图》导学案
2.等高线地形图的有关计算 (1)根据下图判断A、B的海拔范围和地形,进而探究如何判断局部小范围 闭合等高线的数值。
答案 (1)A区域的海拔低于400米,可能为小盆地;B区域的海拔高于600
答案 (2)陡崖的顶部和底部如图所示:
顶部A:500≤HA<600;底部B:200<HB≤300; 崖高:200≤H<400。
计算陡崖或任意两点间的相对高度,一是 可能求最大相对高度,二是可能求最小相
对高度。公式:(n-1)d≤H<(n+1)d(H为相
对高度,d为等高距,n为重合的或两点间的 等高线条数)。
(3)高原地形和平原地形有什么区别?
答案
(3)平原指陆地上海拔较低,地表起伏平缓的广大平地,是一种广 阔、平坦、地势起伏很小的地貌形态类型。平原海拔一般在200 米以下。而高原海拔一般都会超过500米。
(4)给你一些黄土,你能模拟出新月形沙丘吗?沙丘有什么地形特点? 在哪些地方才有沙丘?
答案
(4)新月形沙丘指单一风向下发育的简单沙丘形态, 它的迎风面是穹状的沙物质堆积,不断被风蚀在顶 部附近堆积,在背风坡形成较陡峭的滑落面,因为两 侧较低,前进速度较快,所以形成两翼。
单元活动 学会应用地形图
1.认识等高线地形图缓坡、陡坡,山脊、山谷,鞍部、陡崖,掌 握阅读、分析、运用等高线地形图的基本技能,学会判读与绘 制地形剖面图。
2.能够理论联系实际、运用等高线地形图和地形剖面图解决 一些问题,提高动手能力,培养空间想象的能力。
一、认识等高线地形图
单元活动学用地形图探究地貌特征-鲁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2019版)教案
单元活动:学用地形图探究地貌特征活动目的通过学习地形图的基本符号和图例,了解地貌特征与地形图的关系,进一步了解地球表面的地形特征与地理环境的相互作用,提高学生的地理素养和地图阅读能力。
活动准备1.高清电子版鲁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2019版)2.各种地形图及其图例3.相关介绍示意图4.地图绘制工具(实际或软件模拟)活动过程第一步:介绍地形图基本符号和图例(15分钟)首先,让学生了解和理解地图制图的基本知识,如图例和符号。
然后,简单介绍不同类型的地形图,例如等高线图、山地地形图等,让学生了解不同类型的地形图所代表的地貌特征。
最后,让学生研究各种地形图的图例,并询问学生如何使用这些图例,在解读地形图时找到对应的含义。
第二步:使用地形图探究地貌特征(35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发给每组一张地形图。
要求学生在小组内合作解读、推断地貌及其形成条件,并总结出该区域地形的特征,例如高山、平原、盆地、丘陵、高原等。
同时,学生应该注意利用地图的标度、方位和比例尺维护空间关系。
然后,让小组完成讨论后,进行大讨论和总结,分享他们发现的结论和推断,并解释类似特征到什么程度地理环境所影响。
第三步:设计地形图模拟(30分钟)在此步骤中,让学生可以设计自己的地形图。
提供给学生一个地理环境背景,让他们设想包含该环境的地形图的特征,并在模拟地形图上标出所有必需的地形图符号和图例。
学生应以具体的地理环境为基础,结合有可能的物理特征,合理地选择地形符号来标示地貌特征。
第四步:分享和探索(20分钟)在此步骤中,让每个小组分享他们所设计的地形图、标示地貌特征及其形成条件,以及他们的推断与结论。
学生应该互相讨论,追问、澄清和支持对方提出的观点。
教师还可以为学生设计引导性问题,以探索不同背景下地貌变化的原因。
例如,“为什么相同的地理环境,不同的地貌特征如此不同?”活动总结通过本次活动,学生不仅可以掌握地图的基本知识,并且能够使用地形图标示地貌特征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教学设计--单元活动 三学用地形图探究地貌特征
新课导入:地形图一般通过等高线或分层设色的方法表示地表的高低起伏,在地质勘探、矿山开采、城市规划、工程建设和军事等活动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图3-5-1 等高线地形图图3-5-2 分层设色地形图问题:图示地形区是什么地貌类型?它有什么特征?如何利用地形图探究地貌特征?如图3-5-1和3-5-2都属于丘陵,其海拔均低于500米,相对高度也较小。
一、认识等高线地形图(一)、判读等高线地形图的基本部位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缓坡部位(如图3-5-3中的EF)等高线分布稀疏,陡坡部位(如图3-5-3中的E′F′)等高线分布密集。
山脊部位等高线由高处向低处凸出,海拔较两侧高,如图3-5-4中的a图中,位于山脊上的A点海拔较两侧的B、C、D、E点高。
山谷部位等高线由低处向高处凸出,海拔较两侧低,如图3-5-4中的b图中,位于山谷上的A′点海拔较两侧的B′、C′、D′、E′点低。
图3-5-3 缓坡与陡坡图3-5-4 山脊与山谷图3-5-5 鞍部与陡崖鞍部(如图3-5-5中的a图)两侧等高线闭合,且数值相等。
陡崖部位(如图3-5-5中的b图)若干条等高线重叠在一起。
陡崖相对高度: (n-1)d≤⊿H<(n+1)d崖顶海拔范围: H大≤H顶<H大+d崖地海拔范围: H小-d<H底≤H小实地观察可以提高对等高线地形图的认识。
首先,选择不同的地形部位,观察其实际地表形态在地形图上所对应的等高线特征。
在此基础上,借助等高线地形图,假设将较高处的等高线向上“拎起”,想象其对应的地表形态。
反复多次,你的空间想象力将会得到明显提高。
(二)、等高线地形图的综合判读图3-5-6 地形景观与对应的等高线地形图二、应用等高线地形图分析地貌(一)、判读沙丘地貌特征图3-5-7为沙丘地貌等高线地形图。
从图中可以看出,各地点之间高差很小,表明沙丘区域地势较平坦。
图中向西北方向凸出的小圆弧指示沙丘的迎风坡。
图3-5-7 沙丘等高线地形图总体海拔高,但相对高度较小,一般只有几米的高差;起伏的小丘形态大体呈月牙形;小丘总体向西北凸出,且西北坡较缓、东南坡较陡。
单元活动3 学用地形图探究地貌特征 导学案
单元活动学用地形图探究地貌特征学习目标:1.能在等高线地形图上指出山岭、山脊、山谷、鞍部、洼地等地形部位。
2.能在等高线地形图上判断高差、坡度陡缓、地势起伏等基本地形特征。
3.结合地形图和地理条件,识别具有典型特征的地貌。
地形图:是按照一定的方法、关系和规定,将真实地形、地貌绘制在上的地图。
一般采用或的方法表示地表的高低起伏,反映地面的、起伏状况。
地形图在等活动中发挥重要作用。
一、认识等高线地形图1、把地面上海拔高度的点连成的曲线,垂直投影到一个标准面上,并按比例画在图纸上,就得到等高线地形图。
等高线地形图具、、有等特征。
2、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缓坡部位等高线分布,陡坡部位等高线分布。
3、山峰中间地势,周围地势;洼地(盆地)中间地势,周围地势4、山脊部位等高线由凸;海拔较两侧,山谷部位等高线由凸,海拔较两侧。
5、鞍部两侧等高线,且数值;陡崖部位由若干条等高线6、海拔高度与相对高度(1)判断A、B和山顶的海拔高度:(2)判断M、N的相对高度?判断与2与山顶的相对高度?判断1与2的相对高度?判断陡崖的相对高度?二、应用等高线地形图分析地貌1、判断沙丘地貌特征判断风向,描述沙丘地貌特征2、判断冲积扇地貌特征3、判断峡谷地貌三、应用分层设色图分析地貌在等高线之间,根据不同的填充不同的,形成分层设色地形图。
1、判断地面喀斯特地貌类型2、判断山岭与谷地山岭是的连线;山谷是的连线3、黄土高原地貌类型平坦的高原面是,高原面被分割成长条状称为,长条被沟谷切割成馒头状称为。
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可能分布于。
人教版初中地理第一章地形导学案
人教版初中地理第一章地形导学案
一、研究目标
1. 了解地形的概念和表现形式。
2. 掌握地形的分类和特征。
3. 学会使用地形图进行地形分析。
二、研究内容
1. 地形的概念和表现形式
- 地形的定义及重要性
- 地形的表现形式:山地、高原、平原、盆地、丘陵等
2. 地形的分类和特征
- 根据形成原因的分类:构造地形、侵蚀地形、沉积地形- 根据地势高低的分类:山地、高原、平原、盆地、丘陵- 各类地形的特征及分布
3. 地形图的使用
- 地形图的基本要素:等高线、河流、道路、建筑物等
- 如何使用地形图识别地形特征
三、研究方法
1. 阅读教材相关章节,理解地形的概念和表现形式。
2. 观看教学视频或参观地理模型,加深对地形分类和特征的理解。
3. 练使用地形图进行地形分析,掌握地形图的基本要素和使用方法。
四、研究建议
1. 积极参与课堂讨论,与同学们分享对地形的认识。
2. 多做实践活动,例如户外考察或使用在线地图工具进行地形观察。
3. 复时重点关注地形的分类和特征,备考时注意地形图的识别和分析。
五、研究评价
1. 完成课堂小组讨论及个人练。
2. 正确使用地形图进行地形分析,并能准确描述地形特征。
3. 参与课堂活动并积极回答问题。
以上是《人教版初中地理第一章地形导学案》的内容,希望对你的学习有所帮助!。
《地形地势特征导学案》
《地形地势特征》导学案一、导学目标1. 了解地形地势的观点和特征;2. 掌握地形地势的分类和影响因素;3. 能够分析地形地势对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影响。
二、导学内容1. 地形地势的观点和特征2. 地形地势的分类3. 地形地势的影响因素4. 地形地势对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影响三、导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幅地形地势图,让学生猜测地形地势的含义,引发学生的思考和讨论。
2. 进修:讲解地形地势的观点和特征,引导学生了解地形地势的基本观点和特点。
3. 探究:让学生分组讨论地形地势的分类和影响因素,并结合实际案例进行分析。
4. 总结:引导学生总结地形地势对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影响,形成结论并进行分享。
5. 拓展: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了解不同地形地势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加深对地形地势的理解。
四、导学任务1. 完成地形地势的观点和特征的笔记;2. 分析两种不同地形地势对周围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影响;3. 撰写一篇关于地形地势的作文,包括地形地势的分类、影响因素和实际应用。
五、导学反馈1. 学生根据导学任务完成相关作业,老师进行评阅和点评;2. 学生进行小组展示,分享自己的钻研效果,互相进修和交流。
六、拓展延伸1. 邀请地理学家或相关专家进行讲座,深入探讨地形地势的钻研和应用;2. 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体验地形地势对环境的影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观察力。
通过本次导学活动,学生将深入了解地形地势的观点和特征,掌握地形地势的分类和影响因素,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和实践能力,提高他们对地理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同时,通过实地考察和专家讲座等形式,拓展学生的地理视野,激发他们对地理学科的兴趣和热情。
愿学生在本次导学活动中收获知识,拓展眼界,展现自我,成为未来地理学家的种子。
《地形地势特征导学案-2023-2024学年初中地理商务星球版》
《地形地势特征》导学案一、导入地形地势是地理学中重要的观点,它涉及到地球表面的形状和高下升沉。
地形地势特征对于地球的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本节课将指挥同砚们深入探讨地形地势的形成原因、特征及其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二、目标1. 了解地形地势的定义和意义。
2. 掌握地形地势的分类及特征。
3. 分析地形地势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三、导学环节1. 地形地势的定义和意义- 地形地势是指地球表面的形状和高下升沉。
它是地球地壳运动和外力作用的结果,反映了地球表面的特征。
- 地形地势对于人类活动有着重要的影响,影响着气候、水文、植被等自然环境,同时也影响着人类的定居、农业、交通等生产生活活动。
2. 地形地势的分类及特征- 根据地形地势的特征,可以将其分为山地、丘陵、平原、盆地等不同类型。
- 山地:地势高,地形陡峭,常见于地球表面的隆起区域,对气候和植被有着重要影响。
- 丘陵:地势较高,地形较缓,常见于山地和平原之间的过渡地带,适宜农业生产和定居。
- 平原:地势低,地形平坦,常见于河流冲积平原和海岸平原,是重要的农业生产基地。
- 盆地:地势低,地形呈盆状,常见于构造断裂带和火山喷发区,对气候和水文有着奇特影响。
3. 地形地势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不同类型的地形地势对人类生活有着不同的影响。
山地和丘陵地区适宜农业生产和旅游开发,但也存在自然灾害的风险;平原和盆地地区适宜居民定居和城市建设,但也面临水灾和地质灾害的威胁。
- 人类通过对地形地势的认识和利用,可以更好地规划城市建设、农业生产和交通运输,提高生活质量和环境可持续发展。
四、总结地形地势是地球表面的重要特征,它对于自然环境和人类生活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通过深入进修地形地势的定义、分类及影响,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地球表面的特征,规划和改善人类生活的环境。
希望同砚们能够在进修中加深对地形地势的理解,为未来的进修和生活奠定坚实的基础。
第三单元单元活动《学用地形图探究地貌特征》教学设计鲁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
1.作业要注重实践性、探究性和开放性,鼓励学生主动思考、合作交流。
2.学生在完成作业过程中,要注重规范操作,确保数据准确、分析合理。
3.教师要关注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及时给予反馈和指导,帮助学生提高作业质量。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培养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兴趣,树立人地协调发展的观念。
重难点突破设想:通过丰富多样的教学活动,如实地考察、讨论交流等,让学生感受到地理学科的趣味性和实用性。同时,结合现实生活中的地理问题,引导学生认识到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培养他们的环保意识。
(二)教学设想
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以生活中常见的地貌现象为切入点,引导学生思考地貌与地形图之间的关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结合GIS软件,对所绘制的地形图进行处理和分析,如计算坡度、坡向等。并撰写一篇小报告,阐述地形图在分析地貌特征中的应用。
4.拓展阅读:推荐学生阅读与地形图、地貌研究相关的地理学科前沿文章,了解遥感、GIS等技术在地理研究中的应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5.观察身边的地理环境,发现一个感兴趣的地貌现象,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并撰写一篇短文,分享自己的观察和思考。
五、作业布置
为了巩固本节课所学知识,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特布置以下作业:
1.结合课堂所学,完成课后练习题。练习题包括基础知识和拓展提高两部分,旨在帮助学生巩固地形图的基本概念,提高地形图的解读和分析能力。
2.学生分组进行实地考察,选择一个典型的地貌貌之间的关系。
(五)总结归纳,500字
在课程结束前,进行总结归纳。首先,让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的内容,分享自己的收获和感悟。其次,教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强调地形图在地貌研究中的重要性,并指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最后,结合现实生活中的地理现象,强调地理学科在实际应用中的价值,激发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兴趣和热爱。
2020-2021学年高一地理必修第一册学案:第三单元单元活动学用地形图探究地貌特征
单元活动学用地形图探究地貌特征【热点链接】地形图是地理学重要的图表类型。
地形图指的是地表起伏形态和地理位置、形状在水平面上的投影图。
具体来讲,将地面上的地物和地貌按水平投影的方法(沿铅垂线方向投影到水平面上),并按一定的比例尺缩绘到图纸上,这种图称为地形图。
地形图有哪些类型?地形图上数字的含义是什么?提示等高线地形图、分层设色地形图、景观地形图等。
等高线、等深线、海拔等均用数字表示。
课程标准学业质量标准核心素养定位野外观察或运用视频、图像,识别3~4种地貌,说明其景观的主要特点。
水平1:通过地理资料,说出地形图的类型及其主要区别。
水平2:根据图表资料,归纳等高线地形图的主要特征,判断地形图中主要地貌类型。
水平3:根据图表资料,分析区域地理环境特征。
水平4:根据图表资料,探讨等高线地形图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人地协调观:通过探讨人类活动的空间布局,领悟人地协调观。
综合思维: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
区域认知:地貌的分布。
地理实践力:观察地貌。
一认识等高线地形图1.缓坡与陡坡(1)缓坡:等高线分布□01稀疏。
(2)陡坡:等高线分布□02密集。
2.山脊与山谷(1)山脊:等高线由高处向低处凸出,海拔较两侧□03高。
(2)山谷:等高线由低处向高处凸出,海拔较两侧□04低。
3.鞍部与陡崖(1)鞍部:两侧等高线闭合,数值相等。
(2)□05陡崖:若干条等高线重叠。
1.判断正误。
(1)等高线图中,海拔越高,等高线越密集。
(×)(2)等高线图中,鞍部连接山谷和山脊。
(√)2.地形与等高线特征的组合,正确的是()A.山峰—等高线闭合—内高外低B.山脊—等高线弯曲—向高处凸出C.洼地—等高线闭合—内高外低D.山谷—等高线弯曲—向低处凸出答案 A解析山峰—等高线闭合—内高外低;山谷—等高线弯曲—向高处凸出;洼地—等高线闭合—内低外高;山脊—等高线弯曲—向低处凸出。
3.如何计算陡崖的相对高度?提示(n-1)d≤h<(n+1)d(n为重叠的等高线条数,d为等高距)。
第二节 地形图 导学案.
编写人:高世成审批人:
【使用说明】
1.依据知识梳理,勾划课本,梳理基础知识,并简单记忆。
2.认真研究、深入思考问题导学与合作探究题目,在相应位置列出简要提纲。不会的地方用红笔划出,以备小组探究。
3、检测题限时完成,下课收交;※C层可不做。
4.组长负责监督本组成员导学案的完成情况,并做好相关记录。
【知识梳理】
自主学习
自主探究
一、基础梳理
(一)基本概念
1.地面某个地点高出的称为。
2.某个地点另一地点的垂直距离叫做
3.把各个地点的标注在地图上,再把海拔高度的点连接成线,就是等高线。等高线上一般都标出高度,单位是米。
4.在地图上,把海洋中深度相同的各点连接成线,叫做。
(二)地形图的判定:
5.从等高线或者等深线的,可以判断地面的,或者海底坡度的大小。
c.山脊: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凸出d.山谷: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凸出
e.陡崖:几条海拔不同的等高线重合处。
在区别山脊和山谷时,可利用水的流向来判断。水总是由海拔高的地方流到海拔低的地方,但注意画流水线时要垂直于等高线画。向两侧流的是山脊(如图1.3-13A),向中部汇集的是山谷
2.如何在经纬网图上判定方向:在极区判定方向,一般分两步:根据极点,判断南北向;根据地球自转方向,判断东西向。地球自转方向无论从北极上空看还是南极上空看都是自西向东。
1.请画出山峰和陡崖的符号
2.自己画一副等高线地图,要求标注出山顶鞍部山谷山脊缓坡陡坡等地理信息
3.说出顶部、鞍部、山脊、山谷、陡崖的具体含义。
二、体系构建
地形图的基本
概念
地
形
图等高线上的数值为海拔,数值大,即,地势高;数值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用地形图探究地貌特征》导学案
学习目标:
1、在等高线地形图上指出:山顶、鞍部、缓坡、陡坡、陡崖、山脊、山谷等主要地形部位。
2、观察等高线地形图,指出主要地形类型的特征
3、识别有典型特征的地貌 学习过程:
一、探究实验结论:不同地形部位等高线特征 地形部位 山脊 山谷 陡坡 缓坡 陡崖 山顶 鞍部 等高线特征
二、学以致用:应用等高线地形图判读地形类型 地形名称 山地 高原 平原 盆地 丘陵 海拔 超过500米 较高 0-200米
200-500米
地势起伏
坡度较陡沟谷较深
顶部平缓 边缘陡峭
平坦 广阔
四周高、中间低 坡度较缓
三、应用等高线地形图判读典型地貌特征 (一)冲积扇 ●
●
●
●
●
分别判读出三幅图中●的地形类型名称:
、 、
三:应用等高线地形图判读典型地貌
(一)冲积扇
1、地貌及等高线特征
1、出山口的位置
2、画出冲积扇的范围
3、如何判定AB由高到低的地势特征?
4、如何判定CD中间高,两边低的地势特征?
5.
(二)峡谷冲
积扇
等高线特征地貌特征
数值由北向南地势北南等高线(疏或密)坡度
形状形态型
扇顶
扇缘
(三)沙丘
任务1、总体观察图形,描述其海拔高度及相对高度的大小
任务2、结合实景图和地形图,描述地貌的形状
任务3、仔细局部观察,描述各部位的坡度有何不同
任务4、图中画出当地的盛行风向 任务
5:汇总
四、应用分层设色地形图判读典型地貌特征 1、读图3-5-10
①判读喀斯特地貌分层设色地图,回顾地上喀斯特地貌的成因;
②在图3-5-10中找出孤峰、峰林、峰丛并思考他们之间的内在联系。
③你能画出孤峰、峰林、峰丛的简单等高线地形图吗 峡谷
等高线特征 地貌特征 点海拔最低
点在谷底 谷底与顶部高差约 米 峡谷深度大 P 两侧等高线 (疏或密)
峡谷两侧地势
沙丘
等高线特征 地貌特征 高差
地势起伏
左坡 右坡坡 (疏或密) 左坡 右坡 (陡或缓)迎风坡是 形状
形态 型沙丘
2:读图3-5-11,辨别山岭与谷地地貌 ①
体会谷岭相间分布的地形,指出该地的地形特点
②;指出图中有几条山岭、几条山谷,并画出山脊线和山谷线 3:读图3-5-12和图3-5-13,判读黄土高原,地貌
①描述黄土塬(yuan )、黄土墚(liang )、黄土峁(mao )的地形特征 ②思考三种地貌景观特点的内在联系?
③在图3-5-13中指出塬、墚、峁的主要分布区域。
五、巩固练习
观察下面等高线图所示的地貌形态(单位:米),回答1~3题。
1.图中主要地貌类型是( ) A .三角洲 B .冲积扇 C .“U”形谷
D .移动沙丘
2.图示范围内,坡地的倾斜方向是( ) A .向南 B .向西 C .向东北
D .向西南 3.图中甲、乙、丙、丁四地中,坡度最大的地点是( )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4.图中四条河流中,水速最慢的是()
5.当地政府准备在此修一座水库,坝址应选()
a
b c d a
b
c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