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脾护心法治疗冠心病(北京)-吴焕林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历代脏腑相关-汉代张仲景“五脏病” 论
“五脏病”语出张仲景《金匮要略》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 第一:“五脏病各有得者愈,五脏病各有所恶,各随其所 不喜者为病。” 近代广东名医陈伯坛对上文解释:“五脏各有所失者病, 各有所得者愈:不独病人不自知其何者为失,何者为得也。 即中工亦第晓得心肝脾肺肾为各脏之部署,未尝会心在金 木水火土,才是脏真之用情。” 陈伯坛认为五脏病传变需会心五行之理,五行一太极,元 之又元,是为脏真。若五脏元真通畅,人即安和;客气邪 风中人多死。
历代脏腑相关-清代“五脏互相关涉”
清代乾隆16年岭南名医何梦瑶著《医碥》--“五脏互相 关涉”。 何梦瑶日:“予谓五脏无一脏无血液,是皆有水也。无一 脏无气,是皆有火也 无一脏不发生,是皆有木也 无一脏 不藏敛,是皆有金也 有气、有血、有发、有敛,是无一脏 不平和,则皆有土也。知五脏各具五行,则其互相关涉之 故,越推愈觉无穷,而生克之妙不愈可见哉?……五脏互 相关涉。” 邓铁涛教授于1982年、1995年两次点校出版何梦瑶 《医碥》,认为这是一部值得研读的岭南医学名著。
历代脏腑相关- 《内经》“五脏相通”
1.2 通过五行相乘相侮体现五脏之气相通 《素问· 玉机真脏论》:“肝受气于心,传之于脾,气舍于 肾,至肺而死。脾受气于肺,传之于肾,气舍于心,至肝 而死。肺受气于肾,传之于肝,气舍于脾,至心而死。肾 受气于肝,传之于心,气舍于肺,至脾而死。”
历代脏腑相关- 《内经》“五脏相通”
五脏相关的内涵探讨
2.五脏调控系统观
自19世纪60年代,法国生理学家Bernard提出内环境稳 定的概念至今,已有一个多世纪,现已逐渐形成了以神 经—内分泌—免疫网络为核心的机体自稳调控学说:机体 内环境的变化属于相对稳定的动态平衡状态,内环境是在 不断变化但仍维持一定点上的平衡。 人体以心、肝、脾、肺、肾五脏为中心通过经络有规律地 循行和交会,把五脏、六腑、五官、九窍、四肢百骸联络 起来,组成五大功能系统。五脏系统各有其特定的功能特 点和活动规律,通过气血、津液的作用,构成五脏调控系 统,系统内部及系统间相互资生、制约,维持动态平衡、 协调有序。
因此需要顾护脾胃之气,正如《脾胃论•脾胃胜衰论》曰: “夫饮食入胃,阳气上行,津液与气入于心,贯于肺,充 实皮毛,散于百脉。脾禀气于胃,而浇灌四旁,营养气血 者也。” 治疗方法:“饮食损胃,劳倦伤脾,脾胃虚,则火邪乘之 而生大热,当先于心分补脾之源。”(《脾胃论· 脾胃胜衰 论》) 治疗方法,李东垣《医学发明· 饮食劳倦论》:“心火乘脾, 须炙甘草之甘,以泻火热而补脾胃中元气。若脾胃急痛, 并大虚腹皮急缩者,最宜多用,急者缓之。”
1.3 通过脏腑相合的理论体现五脏之气相通 《灵枢· 本脏》:“肺合大肠,大肠者,皮其应。心合小肠, 小肠者,脉其应:肝合胆,胆者,筋其应。脾合胃,胃者, 肉其应:肾合三焦膀胱,三焦膀胱者,腠理毫毛其应”。 除脏腑五合关系外,还有五脏之应:肺应皮,心应脉,脾 应肉,肝应爪,肾应骨。《类经》注日:五脏之应,各有 收受。收受者,言同气相求,各有所归也 。
五脏旁通,尤其是心与胆相通,治心宜先温胆,胆通则心 自安,至今仍有效地指导临床。
历代脏腑相关-药性归经与五行相生
清代医家汪昂《本草备要•药性总义》:“人之五脏应五 行,金、木、水、火、土,子母相生。经日:虚则补其母, 实则泻其子。又日:子能令母实。如肾为肝母,心为肝子, 故人肝者,并入肾与心;肝为心母,脾为心子,故入心者, 并入肝与脾;心为脾母,肺为脾子,故人脾者,并人心与 肺;脾为肺母,肾为肺子,故人肺者,并入脾与肾;肺为 肾母,肝为肾子,故人肾者,并入肺与肝。 “此五行相生,子母相应之义也。”可见任何一种中药, 均可归一经(点)而药性旁及相关的二经(点),三点就可以 构成一个稳态,其与当代名老中医任继学“人体三维系统” 论具有相似之处。
五脏相关理论在冠心病诊疗 中的运用
冠心病-----五脏相关病因病机
冠心病的病位在心,病变为心脏、气血阴阳失调, 痰瘀痹阻心脉,而与其他脏腑的生理病理密切相 关。
其中,脾胃与冠心病的发病、病证及治疗尤其相 关。 “脾为枢”,因此脾在五脏相关中具核心地 位。同样,“心脾相关,因痰至瘀” 是冠心病发 病中的基本病机。 。
五脏相关又别于五行学说及脏腑学说
脏腑与五行的匹配,是经过历代无数医家临证实 践而总结出来的。在五行越来越多得被历代医家 充以临证内容时,“五行”作为一种相关思维方 法代表符号的意义已经大于其实质意义,不少脏 腑关系已经突破了原有五行关系的约束。 古代有医家已经把五脏摆在五行之前以体现临证 意义,如清代名医何梦瑶就有“五脏配五行八卦 说”,并认为“五脏互相关涉”。
历代脏腑相关-金元时期刘完素的“五运主 病”
金元医学,为之一新。刘完素提出: “五运主病 诸风掉眩,皆属肝木。诸痛痒疮疡,皆属心火 诸 湿肿满,皆属脾土。诸气腈郁病痿,皆属肺金: 诸寒收引,皆属肾水。”
运,运行,五运主病者,五运五行落实于五脏; 五脏主病,临证各有所现,脏与脏之间各有关联。
历代脏腑相关-明清医家
LOGO
五脏相关理论创新与实践研究
------调脾护心法治疗冠心病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广东省中医院) 吴焕林
邓铁涛教授学术思想--五脏相关理论
五脏相关的主要内容: 1988年邓铁涛教授发表了重要论文《略论五脏相关取代 五行学说》,认为在人体大系统中,心、肝、脾、肺、肾 及其相应的六腑、四肢、皮毛、筋、脉、肉、五官七窍等 组织器官分别组成五个脏腑系统,在生理情况下,本脏腑 系统内部、脏腑系统与脏腑系统之间、脏腑系统与人体大 系统之间,脏腑系统与自然界、社会之间,存在着横向、 纵向和交叉的多维联系,相互促进与制约,而表现出不同 的功能,协调机体的正常活动。在病理情况下,五脏系统 又相互影响; 简而言之,曰——五脏相关。
五脏相关学说
五脏相关学说继承了中医“五行学说”的精华, 提取出其科学内核—— 相互联系的辩证法思想, 又赋与它现代系统论的内容,这样将有利于体现 中医的系统观,有利于避免中医五行学说中存在 的机械刻板的局限性,有利于指导临床灵活地辨 证论治。
五脏相关学说
五脏相关是中医五行学说与脏腑学说结合、 解释疾病相关联系并用以指导临证诊疗的创 新性中医理论学说。
五脏相关源于五行学说及脏象学说
邓老认为,中医的五行虽然带着古代哲学的“胎 记”,但它与医学结合之后,已成为医学上的五 行,它通过五行的分类方法,把人体的脏腑组织 以及它们之间复杂的生理病理联系和人体与外界 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了归纳,五行学说是中 医理论体系的核心内容之一。 中医学的五行学说,主要落实于脏象学说,其基 本内容主要包括五行配五脏,及生理上的相生相 克,病理上的相乘相侮、母子相传关系等。
冠心病的病因病机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脏腑功能失常 痰瘀互结心脉
气血运行失和
脏腑功能失常之一----心脾相关
心脾相关,李东垣论脾胃与心火关系尤为独到,《脾胃 论· 脾胃虚实传变论》:“夫饮食失节,寒温不适,脾胃乃 伤。此因喜、怒、忧、恐,损耗元气,资助心火。火与元 气不两立,火胜则乘其土位,此所以病也。” 又说:“心火亢盛,乘其脾土曰热中。”在同一著作《脾 胃论》里反复强调:“脾胃既虚,不能升浮,为阴火伤其 生发之气,营血大亏,营气伏于地中,阴火炽盛,日渐煎 熬,血气亏少。且心包与心主血,血减则心无所养,致使 心乱而烦,病名日挽。挽者,心惑而烦闷不安也。”
五脏相关理论较五行学说及脏腑学说之优势
2.更方便涵盖新的脏腑关系 在规律表述上摒弃了机械的五行生克乘辱论,避 免了五行关系对脏腑关系描述的制约,开拓了医 学思维,并且使五脏相关理论具有开放的、动态 发展的特点,更方便融合对脏腑关系的新认识。
历代脏腑相关的理论概述
l. 《内经》“五脏相通” 经考证,与邓铁涛教授“五脏相关”词义最 接近、最早期的文献,是《素问•玉机真脏论》: “五脏相通,移皆有次。”
五脏相关的实质探讨
1.五脏相关与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
从五脏的现代研究中可发现,五脏是超结构的人 身功能子系统,是对人体生理功能、病理变化、 病证现象的整体概括,每一脏皆是物质与功能的 统一,均涉及多系统的部分结构和功能。
五脏相关的内涵探讨
如肾主藏精、主水液、主纳气、主骨髓,是以下丘脑—垂 体—靶腺(肾上腺、甲状腺、性腺)轴为核心的神经内分 泌系统,涉及遗传特性、衰老、免疫功能,也包含解剖学 肾脏的部分功能。肝主疏泄、调情志、促消化、畅气机、 主藏血,与精神、自主神经、消化系统及实质肝脏有关。 脾主运化,主统血,与消化系统、内分泌、神经、免疫、 血液等系统和部分功能及能量、水盐代谢有密切关系。肺 主呼吸之气、一身之气,主宣发、肃降、行水,与肺脏及 呼吸内分泌主要相关。每一脏所主的功能均不是某一系统 所能独立完成的。 所以五脏相关的物质基础是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相 关的实质是网络内的相互作用和联系。
五脏旁通说与五脏穿凿论
五脏之道,皆出于经隧,明清医家在临床实践中 又总结“五脏旁通说”。 秦玉龙教授《脏象杂议》一文,他认为五脏旁通 是脏与腑的另一种对应关系。 五脏旁通说源出五脏穿凿论。
历代脏腑相关-明清医家
明代医家李梃《医学入门· 卷一脏腑》:“五脏穿凿论日: 心与胆相通(心病怔忡,宜温胆汤为主;胆病战栗癫狂, 宜补心为主),肝与大肠相通(肝病宜疏通大肠,大肠病宜 平肝经为主),脾与小肠相通(脾病宜泻小肠火,小肠病宜 润脾土为主),肺与膀胱相通(肺病宜清利膀胱水,后用分 利清浊;膀胱病宜清肺气为主,兼用吐法)。肾与三焦相 通(肾病宜调和三焦,三焦病宜补肾为主),肾与命门相通 (津液胃虚,宜大补右。肾),此合一之妙也。”
五脏相关又别于五行学说及脏腑学说
邓铁涛教授提出的五脏相关学说,仍以五脏 为核心,同样保持五脏统属六腑、五体、九 窍、五华等内容,其特点是整体、平衡和恒 动,是在中医五行学说基础上的发展。
五脏相关理论较五行学说及脏腑学说之优势
1.表述科学 五脏相关理论采用了医学上的“脏腑”概念代替 “五行”,在语言表述上更清晰,在概念的定义 上更加明确和专门化。改变了以往哲学、医学术 语相互交叉、易于混淆的局面。
明代吴昆注: “五脏之气相通,其脏气输移, 皆有次序。”
历代脏腑相关- 《内经》“五脏相通”
五脏之气何以相通并有次序输移?古人在长期的实践 中借助五行学说做了以下理论假设: 1.1 通过五行生克体现五脏之气相通 相生者何?五行之间相互资生体现脏气相通输移,其 次序为肝生筋,筋生心,心生血,血生脾,脾生肉, 肉生肺,肺生皮毛,皮毛生肾,肾生骨髓,髓生肝。 相克者何?五行之间相互资生体现脏气相通输移,其 次序为肝生筋,筋生心,心生血,血生脾,脾生肉, 肉生肺,肺生皮毛,皮毛生肾,肾生骨髓,髓生肝。
五脏相关的内涵探讨
五脏之间存在着生克乘侮四种相互作用,这四种作用是非 线性的,也不是在同一“通道”中双向传递,而是多条通 道构成的立体网络,形成多级反馈回路,在内外环境各种 扰动因素作用下,体内可产生偏离正常状态的变化。 五脏中每一脏的变化,总是受着四种反馈回路的调控,最 后使五脏功能系统的功能活动重新达到有序、协调和稳定, 恢复阴平阳秘。
五脏相关源于五行学说及脏腑学说
五脏相关学说是中医五行学说的继承与提高
古代医学家运用五行学说,对人体的脏腑组织、 生理、病理现象,以及与人类生活有关的自然界 事物,作了广泛的联系和研究,并用“比类取象” 的方法,按照事物的不同性质、作用和形态,分 别归属于木、火、土、金、水“五行”之中,借 以阐述人体的脏腑组织之间生理病理的复杂联系, 以及人体与外界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
历代脏腑相关- 《内经》“五脏相通”
1.4通过气机升降出入体现五脏之气相通 《素问· 刺禁论》: “肝生于左,肺藏于右,心部于表, 肾治于里,脾为之使,胃为之市”。 左右者,阴阳之道路也,上者右行,下者左行,肝气主升, 肺气主降,两者一升一降,协调人体气机平衡。 心部于表者,阳气主外而象火也; 肾治于里者,阴气主内而象水也。 心肾相交水火既济,保持人体上下动态平衡。 脾者为土,以资四脏,故为之使也;胃纳水谷,无物不受, 故为市也。心肺之阳降,肝肾之阴升,脾胃为枢纽,气机 升降出入构成五脏之气相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