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金银器制作工艺
【陕西文物览】精美无比的唐代皇室金银器是如何制作的?
【陕西文物览】精美无比的唐代皇室金银器是如何制作的?陕西省宝鸡市扶风县法门寺唐代地宫共出土金银器121件(组),其中100余件为唐懿宗、唐僖宗父子所供奉。
其数量之大、品类之多、等级之高可谓绝无仅有,且成组配套,产地明确,制作年代清楚,多有錾文及墨书等文字记录。
这批金银器主要有宫廷作坊文思院打造的御用品和江南地区的贡品。
作为皇室之物,这批金银器精美无比,代表了唐代的最高水平。
众多金银宝器造型优美、纹饰繁复、制作精良,令人拍案叫绝、赞叹不已。
那么,这些唐代金银器的制作工艺你了解吗?金银器制作工艺是指金银的制作、加工和装饰中所使用的方法和技艺。
唐代金银器制作工艺是手工业中一个重要行业,金银器制作部门可分为“官作”和“行作”两类。
“官作”即朝廷和地方官府的作坊,中央少府监中尚署下设有“金银作坊院”,宫廷内则专设为皇帝和后宫制作金银器的文思院。
“行作”即指私营金银作坊,雇佣民间工匠为官府和贵族们铸造或进行商业生产。
一般认为安史之乱前唐代金银器大体上属于北方金银器,主要由“金银作坊院”制造;安史之乱以后唐代金银器既有文思院产品,也有南方进奉器物,且铭文较多,比较容易区分。
唐代金银器制作方法很多,据《大唐六典》记载,当时金的加工方法就有销金、拍金、镀金、织金、砑[yà̀]金、披金、泥金、镂金、捻金、戗[qi āng]金、圈金、贴金、嵌金、裹金等14种之多,综合运用,巧夺天工。
唐代制银使用吹灰法,就是用上等的炉灰先做成灰窠[k ē],将含银的铅砣置于窠中,加热使之熔化,铅入灰中,纯银则留存于灰窠上。
对出土银器进行测定,其纯度很高,说明唐代冶银技术已达到较高水平。
李白曾有“炉火照天地,红星乱紫烟”的诗句,正是当时冶炼工艺的写照,反映了当时金银加工制作的盛况。
从出土文物看,唐代金银器在器物成型方面主要采用浇铸和锤揲技术,同时使用简易车床进行加工,如切削、焊接、铆接等;装饰工艺采用浅浮雕、錾[zà̀n]刻、鎏金、抛光、掐丝、镶嵌等多种技法,展现了金银器精工细作、富丽堂皇的艺术风格和金光银辉的艺术效果,突出了大唐风范。
唐代金银器造型艺术
錾刻技法
01
精细繁复。錾刻技法是唐代金银器装饰的主要手法之一,通过在金银器表面錾刻 出各种精细繁复的图案,创造出独特的立体感和质感,使金银器更加华丽精美。
02
多样题材。錾刻技法可用于表现多种题材,如人物、动物、植物、山水等,形象 栩栩如生,生动逼真,展现出唐代工匠高超的技艺和丰富的想象力。
镶嵌技法
02 03
社会生活
除了神话传说,唐代金银器中的人物造型还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生活。例 如,有的金银器上描绘了宫廷宴乐、仕女梳妆等场景,展现了唐代丰富 多彩的社会风貌。
工艺精湛
人物造型对工艺的要求极高,唐代工匠通过精细的雕刻和镂空技法,将 人物形象刻画得栩栩如生,生动传神。
03
唐代金银器的装饰技法
Chapter
外来文化影响
唐代对外交流频繁,丝绸之路畅通,外来文化尤其 是西域文化对金银器制作产生了深远影响。
唐代金银 盘、杯、壶、盒、饰品等,既有 实用器皿,也有纯观赏性的艺术
品。
宫廷与民间并用
唐代金银器既有宫廷御用,也有民 间富贵人家的用品,体现了金银器 在社会各阶层的普及。
唐代金银器造型艺术
汇报人: 日期:
目录
• 唐代金银器概述 • 唐代金银器的造型特点 • 唐代金银器的装饰技法 • 唐代金银器造型艺术的影响与价值
01
唐代金银器概述
Chapter
唐代金银器的历史背景
盛世背景
唐代是中国历史上的盛世,经济繁荣,文化艺术高 度发展,为金银器制作提供了雄厚的物质基础和文 化底蕴。
宝石点缀。镶嵌技法是将宝石、珍珠 等贵重材料镶嵌在金银器表面,形成 华丽的图案和色彩对比,增添金银器 的富贵气质和艺术价值。
精巧细致。唐代工匠在运用镶嵌技法 时,注重细节处理和整体协调,使镶 嵌物与金银器本身融为一体,展现出 精巧细致的工艺水平。
唐代金银器制作工艺
唐代金银器制作工艺唐代是中国历史上一个繁荣昌盛的时期,也是中国金银器制作工艺发展的黄金时代。
唐代的金银器制作工艺在技术、工艺和装饰等方面都达到了很高的水平,成为了中国古代金银器制作工艺的典范。
在唐代,金银器制作工艺经历了一个从简单到复杂,从粗糙到精细的过程。
早期的唐代金银器制作工艺主要是以铸造为主,以铸造的方式制作器物。
这种方式简单粗糙,工艺相对较低,所制作的器物也较为朴素。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唐代金银器制作工艺逐渐进步,技术也得到了提升。
中期的唐代,金银器的制作工艺开始采用了更加复杂的方式,比如镶嵌、雕刻、铺金等,使得器物的制作更加精细、美观。
到了晚期的唐代,金银器的制作工艺已经达到了一个高峰,器物的制作工艺和装饰手法更加丰富多样,成为了当时社会上的奢侈品。
唐代金银器的制作工艺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铸造,二是装饰。
铸造是唐代金银器制作的基本工艺,通过熔化金银,倒入铸型中,冷却后形成器物的形状。
铸造工艺需要经过多道工序,包括制作铸型、熔炼金银、倒铸等。
装饰则是唐代金银器制作的重要环节,通过雕刻、镶嵌、铺金等方式为器物增添装饰,使其更加美观。
唐代金银器的装饰主题多样,有的以自然景物为主题,有的以人物故事为主题,还有的以神话传说为主题,形式多样,栩栩如生。
唐代金银器的制作工艺中,使用了许多高超的技术。
比如,在铸造工艺中,唐代工匠采用了一种叫做“冷工艺”的技术,即在铸造过程中使用冷水冷却模具,使得器物表面更加光滑细腻。
在装饰工艺中,唐代工匠采用了许多复杂的技术,比如镶嵌工艺,通过将宝石、玛瑙等贵重材料嵌入到金银器的表面,增加了器物的豪华感和艺术性。
此外,唐代金银器的制作还注重细节处理,工匠们在制作过程中注重每一个细节的雕刻和装饰,使得整个器物更加精致。
唐代金银器制作工艺的发展离不开社会经济的繁荣和文化的繁荣。
唐代是中国历史上一个繁荣昌盛的时期,社会经济的发展为金银器的制作提供了充足的物质基础。
而唐代文化的繁荣也为金银器的制作提供了丰富的题材和灵感,使得金银器的制作工艺得到了更好的发展。
唐代金银器制作工艺
唐代是中国封建社会发展的颠峰时期。
这一时期的金银器数量巨大、种类繁多、造型别致、纹样丰富多彩,而且制作也极为精美,代表了中国古代金银工艺的最高水平。
笔者根据多年研究心得,就唐代金银器的制作工艺、地域纹饰特色等问题谈一些自己的看法,与大家共同探讨。
中唐时期出现仿生金银器唐代的金银器皿从种类上来说,可分为饮食器、日用器、装饰器、宗教器具、金银货币几大类,每一器类的形制都多种多样。
唐代的金银器装饰纹样以动物纹和植物纹为主,动物纹饰姿态多样、劲健有力,植物纹则显得多彩多姿、富丽堂皇。
反映社会生活的狩猎、梳妆、乐舞等题材也大量涌现出来。
唐代金银器的工艺也极其复杂、精致,已广泛使用锤击、浇铸、焊接、切削、抛光、铆结、錾刻、镂空、镶嵌等工艺。
唐代金银器皿的艺术设计是生活化的。
其功能是以实用为主,实用和审美相互融合。
造型和结构上体现出合理的功能性和先进的科学性,装饰上在保留金银本色的前提下,通过丰富多样的装饰纹样和装饰手法充分展现了金银之美。
唐代金银器经历了不同的发展阶段。
初唐时期(公元618-683年),金银器的数量比较少、种类比较单纯,器形和纹饰具有明显的西域、西亚一带风格。
盛唐时期(公元684-755年),金银器的种类逐渐增多,制作工艺逐渐简化,无论器物的形制还是纹样,外来因素逐渐减少甚至消失。
主要继承吸收了中国传统的铜器、陶瓷器、漆器的器形。
与此同时,器物的纹饰由琐碎、纤细转向繁缛绚丽,外来纹样逐渐失去独立的地位,而与中国传统装饰图案融为一体,使金银器的装饰更趋完美、成熟。
中唐时期(公元756-820年),金银器的种类主要为饮食器具,但数量较少,这一时期最显著的特征就是仿生器物的出现。
晚唐时期(公元821-907年),金银器的种类繁多、数量巨大,纹饰中宗教色彩浓厚,还出现了儒家经典中的人物故事图案。
饶州是唐代最大的银矿产地据《新唐书·地理志》载:唐代产贡银的府州有关内道一州、河内道二州府、河东道一州、山南道一州、江南东道五州、江南西道十州、剑南道一州、岭南道四十七州。
简述唐代的金银器设计
简述唐代的金银器设计
唐代的金银器设计是中国古代工艺美术的瑰宝,其特点在于工艺精湛、造型优美、寓意深远。
金银器在唐代不仅是一种奢侈品,更是社会地位和财富的象征。
在唐代,金银器制作工艺已经相当成熟,金银器物在造型、图案、色彩等方面都有着较高的艺术价值。
金银器制作工艺包括铸造、锤揲、焊接、抛光等多种技术,这些技术的应用使得金银器具有了非常高的光泽和质感。
唐代金银器的造型十分丰富多样,有杯、盘、碗、瓶、炉、盒等各种器型,其中最具特色的是具有浓郁的异域文化特色的胡瓶和胡碗。
胡瓶通常为圆身、直口、细颈,腹部或圆或扁,造型别致;胡碗则常常采用金花、银花、铆钉等装饰手法,别具一格。
在唐代金银器的装饰设计中,动物图案和植物图案是最常见的题材。
这些图案通常以浮雕或镂雕的手法表现,富有立体感。
其中,龙、凤、麒麟等神话动物是最受喜爱的题材,而花卉则以牡丹、莲花等最为常见。
这些图案不仅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也寓意着吉祥、富贵、长寿等美好愿望。
此外,唐代金银器还经常使用人物装饰,这些人物形象通常来源于历史故事、神话传说或佛教文化。
例如,在唐代金银器中经常可以看到“昭君出塞”、“贵妃醉酒”等历史故事和佛教中的佛像、菩萨等形象。
这些人物形象不仅增加了金银器的文化内涵,也寄托了人们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总体来说,唐代的金银器设计风格独特,既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又吸收了外来文化的元素,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艺术风格。
金银器的制作工艺和装饰手法都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是中国古代工艺美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唐代金银器的工艺特点
唐代金银器的工艺特点唐代是中国古代艺术发展的一个辉煌时期,金银器作为当时的重要艺术品之一,具有独特的工艺特点。
唐代金银器工艺经历了长期的发展和创新,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和特点。
首先,唐代金银器在材料选择上注重精细和纯度。
唐代金银器常用的材料有黄金、白银等贵重金属,制作工艺要求材料的纯度高,以保证制成品的质量和光泽度。
同时,唐代金银器还常常采用宝石、珍珠等贵重宝石作为装饰,增加了作品的华丽和珍贵感。
其次,唐代金银器在造型设计上追求简洁、大气和雄浑。
唐代金银器的造型多以动植物、人物等自然元素为主题,注重形象的生动和表现力。
在设计上,唐代金银器注重几何形状的运用,强调线条的流畅和比例的协调,使得作品具有简洁大气的美感。
另外,唐代金银器在雕刻工艺上讲究细腻和精巧。
唐代金银器常常采用浮雕、镂空、鎏金等工艺来进行装饰,使得作品更加立体和生动。
在雕刻技法上,唐代金银器注重细节的表现和纹饰的刻画,通过精湛的工艺展现出丰富多样的纹样和图案。
此外,唐代金银器在装饰风格上注重华丽和富丽堂皇。
唐代金银器常常采用镶嵌、填充、丝绣等多种装饰手法,使得作品更加华美和富丽。
在装饰图案上,唐代金银器常常以花卉、禽鸟、龙凤等吉祥图案为主题,以寓意吉祥如意和美好祝愿。
最后,唐代金银器在制作工艺上讲究精细和耐久。
唐代金银器制作过程中,工匠们注重每一个细节的把握和处理,追求制作出精致而完美的作品。
同时,在制作工艺上,唐代金银器采用了锻造、烧制、抛光等多种工艺技法,使得作品具有较高的耐久性和保值性。
总之,唐代金银器以其精湛的工艺和独特的风格成为了中国古代艺术中的瑰宝。
它们不仅是当时社会贵族身份象征的重要物品,也是中国古代艺术发展历程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通过对唐代金银器工艺特点的研究和传承,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和欣赏这一辉煌时期的艺术成就。
何家村窖藏所见唐代金银器制作工艺述略
1970年出土于西安南郊何家村的唐代窖藏是20世纪我国最重要的考古发现之一[1,2]。
该窖藏共出土珍贵文物1000余件,其中金银类器皿、饰品、钱币等多达810余件,另有金银器残件、金箔、麸金、金属渣块等,为研究唐代及中国古代金银器的制作工艺提供了不可多得的实物资料,业内学者多有探讨,如:韩伟对窖藏金属渣块进行了成分检测,提出了唐代使用“灰吹法”进行冶炼的可能性[3];齐东方结合文献,对唐代金银器中的打作、捶揲、鎏金、錾刻等工艺进行了深入的研究[4]178—188;申秦雁则对唐代金银器中的范铸、捶揲、编织、錾刻等工艺进行了讨论[5];杨小林将古代金银器细金工艺和现代工艺结合起来进行了系统的梳理[6]。
笔者对何家村窖藏金银类文物细部特征进行了再观察,在参考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系统梳理了何家村窖藏出土金银器的制作工艺,认为其能够系统反映唐代金银冶炼及金银器成形、修整、连接、装饰等全部工艺流程,是唐代金银器制作工艺的全面体现。
一、冶炼工艺金、银冶炼是指对开采所得的金银矿料通过高温熔炼进行提纯,制备出纯度较高、物理性能较好的金银原材料。
唐代的金银冶炼技术与商周时期成熟发达的铜铁冶炼技术一脉相承,并受到道教神仙方术思想的推动。
何家村窖藏所见唐代金银器制作工艺述略张倩(陕西历史博物馆,陕西西安710061)【关键词】金银器;制作工艺;唐代;何家村窖藏【摘要】何家村窖藏出土金银器的制作工艺涉及金银器制作流程中的各个环节,能够系统反映唐代金银冶炼和金银器成形、修整、连接、装饰等全部工艺流程,包括冶炼环节的“灰吹法”工艺,成形环节的范铸、捶揲、锻打、闪打工艺,修整环节的切削、镟活、打磨工艺,连接环节的焊接、贴焊、卡合工艺,装饰环节的捶揲、錾刻、线刻、镂空、鎏金、花丝、编结、金珠焊缀、金筐宝钿、金镶玛瑙、金包玉工艺等,是唐代金银器制作工艺的全面体现。
道家认为服食金石药剂可轻身延年,长生不老,而“金银多毒”,需提炼、炮制去毒后方能服用。
唐代的金属工艺
二、金属工艺
中外工艺美术史 zhong wai gong yi mei shu shi
2.铜镜 另一方面,是由于唐代形成一种以铜镜作为献礼和馈赠的社会风尚。
中外工艺美术史 zhong wai gong yi mei shu shi 中外工艺美术史 zhong wai gong yi mei shu shi
中外工艺美术史 ZHONG WAI GONG YI MEI SHU SHI
唐代金属工艺
中外工艺美术史 zhong wai gong yi mei shu shi
一、概述
隋唐时期的金属工艺,以金银器和铜镜两大类最为发达,具有较高的 艺术成就。
唐代金银器发展状况: 1.唐中期以前,金银器基本是皇宫及贵族的专用品,与民间百姓无缘。
唐代的金银工艺唐是手镜工制业中作一兴个突盛出的的部原门因,有,着一更大方的发展。
唐中期,官方改革了金银开采制度和工匠服役制度,使私营金银作坊在民间兴起。
Z碗H,O多NG作W为面A六I因曲GO、瓷N六G器棱Y、I的M八E出曲I S、现H八U,棱SH;许I 多生活用品, 盘唐,镜有 制圆作形兴由、盛铜花的瓣原器形因该、,桃一为形方瓷等面;因器瓷制器的作出。现,一许般多生铜活器用品,由铜器该为瓷器制作。
中外工艺美术史 zhong wai gong yi mei shu shi
鎏金团花纹六曲银盒
二、金属工艺
2.铜镜
唐镜的形式:除传统的圆形外,新创了菱花形、葵花形等形式,具有唐代具 有时代特色的式样,在盛唐时期甚为流行。
双鸾铜镜 中外工艺美术史 zhong wai gong yi mei shu shi
唐代金银器的焊接工艺特点
唐代金银器的焊接工艺特点
唐代金银器的焊接工艺特点
唐代金银器的焊接工艺,也叫焊接术,是指用金属材料、银材料或金银合金按一定结构加工、组合焊接而成的装饰、用品、工艺品。
这种工艺方式是唐朝珠宝首饰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技术,具有技术难度大、质量好的特点。
首先,唐代金银器的焊接工艺的主要原料是金属材料、银材料或金银合金。
其中,银是主要材料,由于银较便宜、易携带、焊接性能好,因而使用银古钱和器物就多见。
其次,唐代金银器的焊接工艺技术有一定的要求。
由于器物十分精细,焊接时必须考虑构形、断层等因素,给设计、磨削、焊接操作带来较大挑战。
此外,唐代金银器的焊接工艺还包括融接焊、压接焊、切割焊、摆焊等多种工艺。
其中,压接焊的主要特征是把两块材料叠在一起,在零部件的结构材料和结构拼接处采取加压与热焊的方法。
最后,唐代金银器的焊接工艺强调精细,以保证质量。
由于器物通常用金银材质为主,因此焊接时要采取更为精密的方法,以防止缝隙和金属板太大,同时还要保证性能和质量,采用精巧的工艺做出最好器物。
总之,唐代金银器的焊接工艺特点是多样性、复杂性和精细性。
在唐朝首饰艺术精品的创造中,这种工艺技术起着重要作用,以美观的形态装饰和陈设,整体令人叹为观止。
唐代金银器的制造工艺
唐代金银器的制造工艺金银器工艺是指金银器制作加工和装饰过程中使用的各种方法和技艺。
中国古代金银工艺虽然长期受制于青铜工艺,但就是在此过程中,金银工艺不拘泥于青铜工艺,不断探索适合自身发展的特殊规律,创造了一批金银工艺与青铜工艺相结合的杰出作品。
大约在两汉时期,中国古代金银工艺逐渐从青铜工艺中脱离出来并日渐成熟。
江苏徐州狮子山汉楚王陵出土的金缕玉衣王冠形金饰,表明金丝抽拔炸珠焊接等典型的金银工艺已被掌握。
东汉金银器虽然数量不多,但扬州甘泉山定县东汉墓所出金银器的工艺又向前迈进一步,金银工艺所具备的传统加工技法几乎完全出现。
虽然如此,东汉以后的各个时代仍然依据各自时代的审美倾向和艺术形象的特殊内涵,选择运用那些最具表现力的工艺方法,从而形成各自时代的工艺特点。
唐代是中国古代金银工艺最发达的时期。
据《新唐书百官志》记载,唐代中央官府手工业作坊中的各种工匠,需经过培训后才能正式上岗。
“钿镂之工,教以四年”,乃是各种工匠中培训时间最长的,这说明“钿镂之工”即金银细工是技术水平要求最高的工种,金银器工艺则是当时难度最大的手工业技术。
唐代的金银工艺,仅《唐六典》提到的就有销金拍金镀金织金砑金被金泥金捻金戗金圈金贴金嵌金裹金等13种。
事实上,上述工艺仅仅是器物外表的装饰工艺,对于器物整体的成型工艺,并未涉及。
考古出土实物也表明,唐代金银器的工艺技术已极为复杂精细,当时已普遍使用了扳金浇铸焊接切削抛光铆镀棰打錾刻镂空等工艺,许多器物均是综合运用了多种工艺技术才制造出来的,其工艺水平之高远远超出了一般人的想象。
范铸是最早的金器加工方法之一。
它仿照青铜铸造工艺,先按所要制作的器型制模翻范,然后把黄金加热熔化成金液,倒人范中,冷却后即成所要制作的器物。
范铸可分为一次性铸成和局部分铸。
唐代的各种金杯大多采用范铸方法成型。
由干范铸技术很难制出薄胎器物,因此,胎体厚重就成了范铸器物的重要特点。
锤揲等技术应用后,范铸方法便很少采用了。
对唐代金银器你了解多少?
对唐代金银器你了解多少?唐代金银器造型精美,工艺复杂精细,经鉴定证实,当时已普遍采用了镀金、浇铸、焊接、切削、抛光、铆、镀等工艺,制造工艺达到很高的水平。
金银矿开采的兴盛和冶炼技术的提高,为金银器的制作提供了充足的原料民间私人作坊之间的相互竞争,促进了金银器制作技艺的提高;加之随着丝绸之路的繁荣,越来越多产自中西亚等地的外来金银器进入中原,其影响日益强大。
唐代时期金银器得到了长足的发展,这与大量西域人涌入长安是密不可分的。
唐代金银器精致繁复,可以肯定当时他们已经掌握了鎏金,焊接,成型,打蜡等多项公益。
当时也已经可以熟练使用锤击成型方法,而这种方法在三千多年以前就在西亚地区出现。
唐代的工匠正是使用此种方法才可以制作出造型精美的金银器物。
唐代的金银工艺,仅《唐六典》提到的就有销金拍金镀金织金砑金被金泥金捻金戗金圈金贴金嵌金裹金等13种。
事实上,上述工艺仅仅是器物外表的装饰工艺,对于器物整体的成型工艺,并未涉及。
考古出土实物也表明,唐代金银器的工艺技术已极为复杂精细,当时已普遍使用了扳金浇铸焊接切削抛光铆镀棰打錾刻镂空等工艺,许多器物均是综合运用了多种工艺技术才制造出来的,其工艺水平之高远远超出了一般人的想象。
唐玄宗后期深陷声犬色马,全国上下赏赐风气达到极盛。
尽管唐宪宗和文宗时期也曾下令焚烧金银珠宝,提出崇尚节俭的命令,但是抵挡不住人们对功名利禄的追求。
同时,唐朝附属国吐蕃、回纥等亦不断进奉,外邦交流不断等政治因素使人们对金银器的追逐居高不下。
金银这种稀有的贵金属自古以来就象征着财富与权利。
而通过能工巧匠制造出来的金银器更是寄托了古人美好的愿望。
金银器注重“金银”而非“器”,一开始就是以具有审美价值的形式出现的,而非像玉石、铜器等制品由最初的生产工具渐渐演变成艺术品的。
人们在最初就赋予了金银器远超用品本身的意义,用繁复的工艺,在金银的基础上结合人类的智慧,造就了这一价值连城的瑰宝。
唐朝被称作是中国古代金银器制作和使用的“繁荣期”。
唐代金银器
唐代金银器唐前期,不少金银器的形制同西方有很近的亲缘,如胡瓶、八曲长杯、高足杯等。
盛唐时代,金银器造型的中国化便已启动,高足杯造型的演变是很好的例子。
从8世纪起,金银器的造型仿莲荷的风气日益兴盛。
由此体现出花卉在工艺美术中地位的上升。
唐代金银器的装饰制作以捶揲和錾刻居多。
捶揲是西方金银器主要的成纹方法,捶揲图案多具西域风。
錾刻是中国碑碣等的传统装饰技法,錾刻图案每为中国风。
捶揲较多的应用在前期,时代愈晚,地位愈低,装饰的西域风也在不断衰减。
相反,前期已经常见的錾刻地位愈行重要。
唐代银器往往鎏金,鎏金又两种形式:一为通体鎏金,唐人称之为“金涂”等;一为主要装饰部位鎏金,即唐代常见的金花银器。
在今见的唐代工艺美术品中,金银器的装饰题材最丰富,人物、飞禽、走兽、龙鱼、蜂蝶、花卉、树石、几何等一应俱全。
前期的人物题材主要是狩猎和伎乐纹,取材自帝王权贵的生活场景,到后期,人物图案明显减少,所表现的也大多为古代故事及世俗化的童子。
动物纹里,前期以走兽为主题的较常见,还几见带有浓郁西方情调的翼兽,中国风的禽鸟纹样则日形重要,到晚唐,已在动物纹里占压倒性优势。
花卉纹样的运用也极多。
前期的一些花卉纹样和西方艺术联系密切,如忍冬、石榴花、葡萄等。
在后期,花卉题材以莲荷与牡丹居多。
花卉纹变化很大,有写生性的折枝、缠枝,有或扁或圆的团花,还有庄重富丽的宝相花。
尽管有不少装饰题材受西方影响,但唐代金银器装饰同西方的艺术因缘要少于造型,哪怕是在洋风弥漫的前期。
前期的金银器的制作以长安等北方地区为优,到后期,随着南方经济的崛起,水平已经不低于宫廷官方作坊了。
浅析唐代与辽代少数民族地区金银器的异同
浅析唐代与辽代少数民族地区金银器的异同唐代和辽代是我国历史上重要的两个时期,也是我国少数民族地区金银器制作达到顶峰的时期。
两个时期的金银器在艺术风格、制作工艺、用途等方面有着许多共同之处,同时也存在一些差异之处。
本文将浅析唐代和辽代少数民族地区金银器的异同。
唐代和辽代的金银器在艺术风格上有一些共同之处。
唐代的金银器多用于宫廷和寺庙,其造型多为祥瑞花鸟图案,线条流畅优美,给人以高贵典雅之感。
而辽代的金银器大多为皇族贵族用品,其造型多为龙纹、凤纹等神兽图案,线条粗犷豪放,给人以威严雄壮之感。
不同的是,唐代的金银器多以佛教题材为主题,而辽代的金银器多以神话传说为题材,内容更加丰富多样。
在制作工艺方面,唐代和辽代的金银器也有诸多异同。
唐代的金银器制作工艺以铸造为主,多为浅浮雕,器物表面的纹饰线条细腻,雕刻技术较为精湛。
辽代的金银器多为铸造和镶嵌相结合,多为深浮雕,器物线条粗犷,雕刻技术更加粗犷豪放。
而在镶嵌工艺上,辽代金银器的使用成色和宝石种类更加丰富多样,制作工艺更为复杂。
在用途方面,唐代和辽代的金银器也有所不同。
唐代的金银器大多用于宗教仪式和皇宫内部,其制作主要以供奉佛教神像和庙宇装饰为主。
辽代的金银器则主要用于宫廷盛宴和贵族社交,其制作主要以装饰皇宫和供应贵族生活用品为主。
虽然唐代和辽代的金银器在用途上有所差异,但都体现了当时社会的文化风貌和审美趣味。
唐代和辽代的金银器在艺术风格、制作工艺和用途等方面都体现了各自时代的特色,都是稀世珍宝,具有重要的历史和艺术价值。
通过对唐代和辽代金银器的比较分析,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我国少数民族地区金银器的发展历程,进一步认识我国古代的文化传承和民族融合。
希望更多的人能够关注和研究我国古代金银器,为传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秀的历史文化传统做出贡献。
论唐代金银器中的錾刻与捶揲工艺的开题报告
论唐代金银器中的錾刻与捶揲工艺的开题报告
一、选题背景
唐代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其文化、艺术、科技等方面都
有着极高的成就。
在艺术领域中,唐代的金银器制作技艺达到了空前的
高度,尤其是在錾刻和捶揲工艺方面更是独具特色。
本文将着重研究唐
代金银器中的錾刻与捶揲工艺,分析其技术特点和艺术价值。
二、选题意义
唐代金银器是中华文化瑰宝之一,其制作工艺精湛,工艺美术价值
极高。
本文的研究将有助于深入了解唐代金银器的技术特点和技艺水平,有助于弘扬传统文化,保护和传承中华民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同时,
本文的研究对于今后金银器制作和相关研究也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三、研究内容及方法
本文将对唐代金银器中的錾刻与捶揲工艺进行深入研究,分析其技
术特点和艺术风格。
具体的研究内容包括:
1、唐代金银器中的錾刻工艺;
2、唐代金银器中的捶揲工艺;
3、唐代金银器的艺术特点;
4、唐代金银器的历史价值;
5、唐代金银器的现状与保护措施。
本文的研究方法主要包括文献资料法、实地调查法、比较分析法等,通过查阅大量相关的资料和实地考察唐代金银器,从不同角度深入解析
其制作工艺和艺术价值。
同时,还会结合其他学科的知识和方法进行综
合研究。
四、预期成果
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更全面、深入地了解唐代金银器的制作工艺和艺术特点,深入挖掘其历史价值和现代意义,有助于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促进中华民族的精神文明建设。
同时,本文的研究成果还可以为今后的金银器制作以及相关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浅谈唐代金银器的发展令人大开眼界
浅谈唐代⾦银器的发展令⼈⼤开眼界 锤揲是绝⼤多数器物成型前必须经过的⼯艺过程,⼜称锻造打制,出⼟⾦银器铭刻中称“打作”。
其⽅法是先锤打⾦银板⽚,使之逐渐延伸展开成⽚状,再将⽚状⾦银置于模具之中打成各种器型,也可⽤这种⽅法制作装饰花纹。
⼀些形体简申较浅的器物可以次直接锤制出来,⽽复杂的器物则先分别锤出各个部分,然后焊接在⼀起。
⽤锤镍法制造的器物要⽐铸造耗⽤材料少,也不像铸造器物时需要多⼈分唐代⾦银器⽫中的⼤多数碗盘碟杯等都是⽤锤揲技术制作的。
唐代⾦银器的艺术风格更加世俗化、民族化。
与唐代相⽐,除龙、凤外,唐代⾦银器上常见的神怪异兽形象不再出现,纹饰题材更多地来源于现实⽣活,具有浓郁的⽣活⽓息。
同时,纹饰还受到了当时⽂⼈诗画的强烈影响,出现了不少表现⼈物亭阁或錾刻诗词⽂章的作品。
宋代⾦银器表现出了清秀典雅的独特风格。
唐代⾦银器主要出⼟在窖藏、地宫和墓葬之中,其中最著名的陕西西安南郊何家村窖藏、江苏丹徒丁卯桥窖藏、陕西扶风法门寺地宫三⼤发现,就出⼟⾦银器达1347件。
⽽且种类繁多,制作亦极为精美,代表着中国古代⾦银器的最⾼⽔平。
“安史之乱”后,南⽅成为⾦银器制作中⼼,器类增多,⼯艺⾼超,纹样华美,民族⾊彩浓厚,尤以镇江(时称润州)为著。
据考古发现,整个南⽅出⼟唐代⾦银器的总数达1100余件,⽽镇江占九成左右。
润州炉⽕纯青的⾦银器制作⼯艺使其成为南⽅的中⼼产地,制品多供奉皇室,江苏镇江出⼟的这批⾦银器明显代表了唐代宫廷艺术的特性,做⼯也是江南⼯匠的精⼯细錾,皇家⽓派显⽽易见。
唐代⾦银器⽆论在形制及装饰⽅⾯,均不同程度地接受了波斯萨珊、印度、粟特等⽅⾯的影响。
唐朝⾦银器物的制造和发展提供了契机,共同促使⾦银器越做越多越做越美,成为历史上最繁荣兴盛的“黄⾦王朝”。
⾦银器是以贵重⾦属为原材料,结合科学性与艺术性的构思,通过精湛巧妙地制作⼯艺加⼯⽣产出的⼀种集装饰性和实⽤性为⼀体的华丽⼯艺品。
中国古代⾦银器的制作不仅需要繁复的加⼯⼯艺,还要结合⾼超的制作技巧,每⼀件都堪称是造型精巧,装饰细密的艺术品。
唐代工艺美术_金银器
唐代是我国金银器最为辉煌的时代。唐代 制作金银器的官府作坊有少府监中尚署的金银 作坊院。皇室是金银器的最大占有者,获取手 段除上述官作的制作以外,还有地方的进奉。
唐代金银器的制作工艺极为精湛,主要的 技法有:销金、拍金、镀金、织金、砑金、披 金、泥金、镂金、捻金、戗金、圈金、贴金、 嵌金、裹金等。
唐代金银器的形制同西方多有联系,如胡瓶、八曲 长杯、高足杯、把杯等。此外还出现了不少设计巧妙的 金银器,如名为“香球”银薰炉。
狩猎纹银高足杯
葡萄花鸟纹银薰炉(香球)
唐代金银器的装饰题材多样。人物、飞禽、走兽、 龙鱼、蜂蝶、花卉、树石、几何及生活场景几乎一应俱 全。由于对外文化交流频繁,具有西方情调的图案屡见 不鲜。
唐镜的图案骨格大体分五种:1、对称式 2、散点式 3、单独式 4、旋转式 5、满花式(160)
“千秋”葵花铜镜
宝相花纹菱花铜镜
金银平脱鸾鸟衔绶纹铜镜Leabharlann 双狐纹 金花银 双桃形 盘
乐伎纹 金花银 八棱把 杯
唐代是铜镜最后一个兴盛的阶段,自德宗 以后铜镜逐渐走向衰微。唐代铜镜兴盛的原因 有二;一是铜器生产已趋败落,铜器工艺技术 集中到日常所需的铜镜制作之上。二是唐代形 成一种以铜镜献礼、馈赠的风俗。
唐代铜镜的形式除传统的圆形外,新创新 了菱花纹和葵花纹等形式。唐镜的装饰题材比 以往任何时候都要丰富多彩,有海兽葡萄纹、 双鸾衔绶纹、花卉纹、花鸟纹、走兽纹、人物 故事和神话传说纹、表号纹等(159)。
唐代金银器的加工方法和装饰工艺
唐代金银器的加工方法和装饰工艺
加工方法:
主要有锤碟和浇铸的成型方法,其器物表面的工艺处理,主要运用切削、抛光、铆、錾刻(刻凿)、镂空、焊接等方法。
焊接又分大小焊,两次焊和掐丝焊等多种。
所焊器物焊口平直,焊缝不易发现。
其装饰技法多为浅浮雕,锍金及镶嵌等技术。
装饰风格:
早期:多用忍冬纹,做法工整精细,纹样程式化,富于装饰性。
中期:多以鸟或花朵为中心组成团纹,四周围绕缠枝,具有繁缛、富丽的风格,反映出盛唐时期的华美和丰满。
晚期:多为单独的花枝和动物,采取对称的格式,具有写实风格。
探究唐朝金银器的制作思想及方法
探究唐朝金银器的制作思想及方法考察唐代金银器的装饰图案,不仅能加深理解器物及纹饰的演变,而且对其的制作思想及方法也能窥之一斑。
唐代金银器的装饰图案特点是正确运用了图案设计的法则;装饰题材多表现贵族、宫廷生活内容;吸收、融合改造外来纹样而创造了图案装饰新工艺。
首先,对称与呼应、节奏与韵律、比例与权衡等图案设计的法则,在金银器图案中都有明确的运用,从而恰当地确定了不同器物的图案素材和整个纹样的章法、格局,使图案色调鲜明,结构完美,整体健康活泼,给人以深刻的印象。
石榴花结葡萄飞鸟纹银熏球是运用对称与呼应法则的最好例证。
它是采用满地装的蔓草葡萄连缀纹样进行装饰的。
若以十字线划分上半球体的纹对样,可以看出是一个四方对称的图案。
图案的4个区间之间,均是以鸟的相对或相背飞动姿态作为呼应。
下半球体同样镂刻出蔓草葡萄纹,但在安排上恰与上半球体花纹位置交错,从器形整体看又是一层呼应。
上半球体强调了飞鸟,下半球体突出了葡萄,又造成了动与静的呼应感。
多方对称、多层呼应的手法,使得熏球无论从哪个侧面看都形成了纹样的多变,也使得器物本身更加玲珑可爱。
其次,节奏与韵律法则的运用,主要在碗、铛类的器物上。
碗的平面线形与立面线形都是比较单纯的。
为了丰富装饰,唐代工匠将碗壁划分成平行式或直立式的区间,使其产生了一种动律感。
象海兽纹十四云瓣银碗用以云纹的曲线处理立面,在口沿部分也造成曲折变化的边线,看上去如同互相追逐,不停运动的云朵,增加了装饰的节奏、韵律。
这种装饰手法出入意表,结果却给人以风格高雅的印象。
金银器装饰花纹中,有的取材于权要贵族现实生活的活动场面。
如唐代掐丝缀珠马车、,就生动地贵族的生活片断。
这些画面显然是为适应贵族的爱好而创作设计的。
反映了“晋尚故实,唐尚新题”的风尚对金银器装饰工艺的影响。
《明皇杂录》曾详细记载了李隆基用舞马祝寿的情节。
开元年间,宰相张说经常参加李隆基的寿典,亲睹舞马,因之也写下了不少有关舞马的诗词。
唐代金银器的特点是什么艺术特征
唐代金银器的特点是什么艺术特征唐代金银器的特点是什么艺术特征唐代金银器皿集中发现于陕西省西安市及其附近地区,绝大部分出于窖藏和居住遗址,出自墓葬者甚少。
下面是店铺给大家整理的唐代金银器的特点简介,希望能帮到大家!唐代金银器的特点唐代金银器是古代工艺美术中的绚丽的瑰宝。
唐代金银器图案装饰表现出内容丰富、造型优美、布局合理、装饰形式多样等特点。
唐代金银器图案装饰内容广泛,最主要的是写实装饰图案的应用。
写实图案包括动物”和其它三类,纹样优美,形象生动,特定的历史时期被赋予了一定的特殊含义。
动物图案由幻想的形象、瑞兽、水族、珍禽等构成。
幻想形象有龙”、凤、独角兽等等。
龙、凤的形象多装饰于皇家用品上。
独角兽,俗称辟邪,传说它头生独角,可以分善恶,辨曲直,主正义,见不直者以角抵之。
瑞兽有狮、犀、羊、鹿、狐、兔等。
狮为百兽之王;羊在图案中取其谐音,表示吉祥。
水族有鱼、龟、海兽等图案纹饰。
人们常以龟命名,取其长寿之意。
珍禽有孔雀、鹦鹉、鸳鸯等多种禽类图案。
孔雀属瑞鸟; 鹦鹉能言。
而鸳鸯更为唐代金银器上禽类的主要图案,它包含有百年偕好,永不分离的祝愿。
唐代金银器中植物图案也同样丰富,它包含人们对的美好向往和健康长寿的追求。
牡丹是追求富贵的象征;莲花身处污泥而不染;石榴为多籽植物,有子孙繁衍的意思。
图案装饰形象的其它类主要有山岳、云气、人物等。
云的造型多样,有如意云、和合云等多种形式,充分表现了金银工匠丰富的艺术和创造力。
唐代金银器图案装饰造型气韵生动,动态优美,装饰感强。
以龙为例,由于龙是皇室的象征,所以工匠们对龙的刻画也更为精心和讲究,特别是盛唐时期龙的形象。
这个时期,龙的形象常常塑造成硕头、长角、虎口、鹰爪、莽身,集各种动物特征与一体。
无论头部、躯干、肢爪均表现出龙腾空遨游、穿云破雾的气势和强大的威慑力。
唐代金银器的制作加工技术亦即复杂精细巧妙。
在当时,就已广泛使用了锤击、浇铸、焊接、切削、抛光、铆、镀、錾刻、镂空等工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唐代是中国封建社会发展的颠峰时期。
这一时期的金银器数量巨大、种类繁多、造型别致、纹样丰富多彩,而且制作也极为精美,代表了中国古代金银工艺的最高水平。
笔者根据多年研究心得,就唐代金银器的制作工艺、地域纹饰特色等问题谈一些自己的看法,与大家共同探讨。
中唐时期出现仿生金银器
唐代的金银器皿从种类上来说,可分为饮食器、日用器、装饰器、宗教器具、金银货币几大类,每一器类的形制都多种多样。
唐代的金银器装饰纹样以动物纹和植物纹为主,动物纹饰姿态多样、劲健有力,植物纹则显得多彩多姿、富丽堂皇。
反映社会生活的狩猎、梳妆、乐舞等题材也大量涌现出来。
唐代金银器的工艺也极其复杂、精致,已广泛使用锤击、浇铸、焊接、切削、抛光、铆结、錾刻、镂空、镶嵌等工艺。
唐代金银器皿的艺术设计是生活化的。
其功能是以实用为主,实用和审美相互融合。
造型和结构上体现出合理的功能性和先进的科学性,装饰上在保留金银本色的前提下,通过丰富多样的装饰纹样和装饰手法充分展现了金银之美。
唐代金银器经历了不同的发展阶段。
初唐时期(公元618-683年),金银器的数量比较少、种类比较单纯,器形和纹饰具有明显的西域、西亚一带风格。
盛唐时期(公元684-755年),金银器的种类逐渐增多,制作工艺逐渐简化,无论器物的形制还是纹样,外来因素逐渐减少甚至消失。
主要继承吸收了中国传统的铜器、陶瓷器、漆器的器形。
与此同时,器物的纹饰由琐碎、纤细转向繁缛绚丽,外来纹样逐渐失去独立的地位,而与中国传统装饰图案融为一体,使金银器的装饰更趋完美、成熟。
中唐时期(公元756-820年),金银器的种类主要为饮食器具,但数量较少,这一时期最显著的特征就是仿生器物的出现。
晚唐时期(公元821-907年),金银器的种类繁多、数量巨大,纹饰中宗教色彩浓厚,还出现了儒家经典中的人物故事图案。
饶州是唐代最大的银矿产地
据《新唐书·地理志》载:唐代产贡银的府州有关内道一州、河内道二州府、河东道一州、山南道一州、江南东道五州、江南西道十州、剑南道一州、岭南道四十七州。
除关内道、河内道、河东道三地在北方外,其余诸道均在南方。
《新唐书·食货志》也载:当时全国共有银矿35处,分布于28个州(府)。
但多在南方。
又云:"凡银铜铁锡之冶一百六十八,陕、宣、润、饶、衢、信五州,银冶五十八,铜冶九十六,铁山五,锡山二,铅山四"。
除陕州外,其余五州均在南方,其中江南西道饶州德兴场(今德兴县银山)是唐代最大的银矿产地。
饶州,唐代属江南西道管辖,其地相当于今江西省东北部的上饶地区及景德镇地区,州治在今江西省鄱阳县城。
《太平寰宇记》江南西道饶州德兴县载:"本饶州乐平之地,有银山,出银及铜。
总章二年(669年)邓远上列取银之利。
初唐时,民间采银较多。
上元二年(675年)因置场监,令百姓任便采取,官司什二税之。
其场即以邓公为名。
"每岁出银达十余万两。
从以上可知,唐代的银矿经营分为两大系统,
即官府开采与私人开采,两种方式互为补充。
政府允许民间开采银矿,从税收中获益,促进了银矿业的开采。
唐代皇家曾垄断金银器制作
八世纪中叶以前,金银器的制作由处于北方地区的中央政府和皇室作坊垄断,产地以长安(今陕西西安)、洛阳(今河南洛阳)为中心,代表着正统风格。
唐代中央官府的金银器作坊设于长安,主要有初唐时期设置的少府监掌冶署、少府监中尚署直接管辖的金银作坊院和晚唐时期设置的文思院三处。
唐代的中央官府金银作坊院有一套完整的生产管理系统。
器物的生产过程有严格的流程。
唐代金银工匠是专门的职业。
掌冶署、金银作坊院等唐代前期中央官府管理的官营作坊,掌握着许多专业金银工匠。
同时为了保证金银器的制作质量,唐代制定了在中央监控下实行教授、培养后备人才的制度,《新唐书·百官志》所记包括培养金银器工匠在内的"钿镂之工",要学习四年后通过严格考核方能成为正式工匠。
官府工匠短缺时,工匠的后代可优先被选择继承父业。
身怀绝技的工匠,往往世代相传,一直为官府服务,官府作坊保证了特殊技术的传授和提高。
在均田制下的唐代前期,官府手工业作坊的工匠主要由各地招集而来,人数众多,生产规模大,生产原料主要由地方进贡。
各地从事金银器制造的能工巧匠,几乎是强制性的被征调到中央官府,集中在一起进行各种精美器物的制造,客观上提供了工匠之间相互学习、取长补短的机会。
在官府制作金银器,原材料充足,工具、生产条件等不计成本,不受限制,可全心全意地进行创作,从而使产品数量和质量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
八世纪中叶以后,随着社会经济的继续向前发展,土地国家所有制的解体,徭役上的纳资代役更为普遍。
安史之乱以后,由于中央政府权力的日益削弱,藩镇割据导致的地方势力坐大,官府作坊的工匠身份相对自由等,致使南北朝时期出现的城市私营手工业的发展,最终波及到金银器等国家严密控制的手工业行业领域。
手工业与商业联系紧密,在唐代中后期经济重心东移南迁的社会大背景下,加之金银原材料产地、供应等较多依赖南方的客观条件,初唐时期由中央政府和皇室垄断的金银制造业被打破,朝廷开始允许由地方官府甚至私人制造金银器,再通过赋税、宣索和进奉的方式将产品收缴。
于是,出现了中央官府作坊和地方官府作坊、私人作坊共同制作金银器的局面。
地方官府和私人金银手工业一旦兴起,皇室和中央政府就无法像以前一样紧密控制产品的流向和工艺。
近乎百花齐放的唐代金银器制造,出现了崭新的面貌。
北方金银器有异域特色
在金银器装饰纹样的社会审美取向上,唐代前期与唐代后期有着较大的区别。
这种区别的根源在于随着时代的不同、生活环境和文化传统的变化,人们的审美意识也有着极大的差别。
社
会经济结构的变化也影响着人们生活器具装饰风格的变化。
盛唐至中唐时期是我国古代文化的重要转型时期,宫廷文化逐渐转向世俗文化。
其根本原因在于南方经济文化的快速发展使得我国古代经济文化中心的东移南迁。
我国的文化体系自西周时代起即已有北方中原文化和南方文化之分。
中原文化的特点属于刚健质朴、热烈奔放的外向型文化。
南方文化的特点则主要趋向于追求精巧华丽、纤细飘逸的内向型风格。
在金银器的艺术风格上,北方金银器的艺术风格是在中原文化的基础上深受中西亚古代波斯帝国(今伊朗)金银器艺术风格影响的基础上形成的,装饰纹样大多与游猎、征战、骑射或对外交往等相关,又深受皇家特征影响,风格或古朴庄重、或富贵华丽,大多具有浓郁的异域特色。
南方金银器的艺术风格,尽管也受到北方中原文化与中西亚一带金银器风格的影响,但这种影响十分微弱,其主流风格是在南方固有文化的基础上继续向前发展,人们喜爱真实性动物胜过虚构的动物,器物上的动物造型和图象所表现的真实感几乎要掩盖过器物本身的形式,民间喜闻乐见的题材如花、鸟、虫、鱼等比较流行,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和世俗情趣,金银器的装饰纹样比较多样化和世俗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