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政府竞争及其现状分析
四川省各市州地方政府竞争及其现状分析
[ew rsL c lg vr mn op t to Tn e c f cp tlo e— ne te t K yo d 】oa o en etC me i in e dny o aia vr iv sm n
1引言 对 于地方政府竞争亚 当? 斯密率先进行 了论述, 此后有 不少国 内学者在 国外 研究 的基 础上, 结合国 内实际, 加入到地 方政府 竞争 的研究 中来 。对地方政府 竞 争 的研 究有 多种不 同角度, 因而对地 方政府竞 争也有 多种不 同的定义 。 地 方政府 竞争通 常指一 个 国家 内部 不 同行 政区域 地方政 府之 间提供 公共 物 品, 吸引 资本 、技术 等 生产 要素 , 在投 资 环境 、法律 制度 、政 府 效率 等 而 方面 开展 的跨 区域 政府 间的竞 争 [] 1 。随着市场 经济 的进一 步发展 , 生产要 素 的流 动性 日益 加强 。为发展 当地 经济 和扩 大财 富规 模, 方政 府积 极吸 引辖 地 区外 资源 流入, 以投资拉 动经济 发展, 在政府绩 效考核 的驱使 下, 地方政府 之间 就产 生 了类 似 企 业竞 争 的政 府 竞争 。 2地方 政府 阃竞 争产生 的原 因分 析 地方政 府 出于地 方利益和 地方政府 自身利益 最大化, 开始展 现较 强的竞争 意识 , 这表 明地方 政府 间竞 争是现 实存 在 的, 时也是 不可避 免 的 因此, 同 对 地方政府 问竞 争产生 的原 因进行 系统分 析, 规 范地方 政府 间的竞 争, 对 实现 资 源的集 约利用 , 有较 强的现 实和理 论意义 。从现有 的研 究成果 来看 , 方政府 地 间竞 争产生 的原 因可 以归纳 为 : 财政 分权 、行政 分权 和政 府绩效 考 核三 个原
我国地方政府间竞争行为分析
件 。因此 , 吸引投 资” 乎是各地政 府在竞争 中必谈 “ 几
和必做 的事情 。 0 2 世纪 9 年代末 以前 , O 国有银 行及其
分支机构 与政府之 间具 有一定程 度 的服从关 系 , 外来
一
无 论是第 一产业 、 二产业 还是第 三产业 的发 展 , 第 都
经济 发展是 由多个要素共 同推动 的 , 在一般的经 济学分析 中, 把这些要 素分 为土地 (自然资源 ) 劳动 、 和资 本。在经 济发 展过 程 中,资本 、 动和 自然 资源 劳 的多少及质 量的高低 , 会对 一个地 区经济增长产生 有 利或者不利 的影响 。 这三个 经济增长 的基本要 素就任 何 一个单个要 素而 言, 只是经济增 长重要 的而非 决 都 定性 的 因素 , 对 于经济发 展落后 的地 区来 说 , 但 尤其 是对 大部分发展 中 国家 而言 , 由于 自然 资源和劳动力 供应相 对充 沛 , 以资 本存 量的多少 、 所 资本增 量的速
作, 各地 问的竞争 “ 大战 ” 始终未停止过 。 地方政府 之
学人员短期 回穗 服务 、 讲学 、 技术 支持 、 成果推荐 、国 际学术交 流与合作等 活动进行资助 。 到广 州创业 的 对 留学回国人员 ~次性无偿给予 1 万元创业经费等等 。 O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术 的 竞 争 四 技
在传统 的经 济学理论 中 , 术是作为既定 的分析 技
有 1%左 右 。 、 、 、 、 0 云 贵 鄂 川 湘五 省磷矿储 量 14 0 亿 吨, 占全 国磷矿资源总量 的7 . 其 中云南 目前 的磷 85 %, 矿石 产量居全 国第 二位 , 矿石供 应全 国2 个省 区。 4 青
地方政府竞争视野下的区域经济发展差距分析
地方政府竞争视野下的区域经济发展差距分析摘要:在对我国市场进行改革的过程中,便引入了竞争机制,这样一来,阐述了地方政府间竞争,而且迅速发展到白热化程度,在任何一个方面的竞争都是非常激烈的。
本文主要对地方政府竞争视野下的区域经济发展存在的差距进行了深入的探究和分析,希望能够为读者提供更多有价值的参考。
关键词:地方政府;竞争视野;区域经济发展;差距;探究一、前言从整体上来看,区域发展是具有国际性普遍意义的问题,然而,区域经济差异又成为普遍经济现象。
所以,区域经济发展,关于地方政府竞争进行探究具有以下几点价值:(1)在将和地方政府竞争进行比较研究后,能够使中西部地方政府清楚的认识到自身经济发展所存在的差距,进而切实提高政府核心竞争力;(2)在将区域经济发展差距和地方政府核心竞争通过比较和分析,能够有效控制与缩小区域经济发展所产生的差距,从而迫使他们找寻新发展途径;(3)各个地方政府竞争,能够使民族更加团结、社会发展更加稳定,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和发展。
由此看来,地方政府竞争,有利于控制和缩小区域经济发展差距。
二、地方政府竞争界定近年来,随着市场化改革深入发展,尤其是在实施分税制度后,地方政府竞争更加显著。
将地方政府作为主导,追求辖区利益成为地方政府关系的一个具体体现,然而,此种体现不只是纯粹的竞争关系,是经济主体间的一种竞争。
在文章中,地方政府竞争指的是将地方政府作为主体,为人民提供相高质量的服务与公共产品,不断吸引更多高素质人才,只追求辖区经济利益,但是却完全忽略了实现国家经济利益最大化的一种竞争行为。
三、当前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差距主要现状和特点1.基本现状(1)gdp差距。
结合有关部门的数据研究,在上世纪80年代,我国东部、中部以及西部三大地区人均gdp增长速率没有任何显著差别。
然而,在上世纪90年代后,东部地区经济增长要比其它地区增长速度快得多,而且此种区域增长率差距都是非常大的。
在实施改革开放后,因我国各地区经济都有明显增长,但是,增长速度最快是为东部沿海地区。
地方政府管理的现状与问题分析
地方政府管理的现状与问题分析地方政府管理是指地区政府为保障公共利益和民生福祉,对辖区内的各种社会事务、社会资源等进行管理,实现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手段。
然而在中国,由于地方政府的权力过于庞大,导致许多问题在地方政府管理中形成。
本文将从政策执行力、行政效率和权力监督等方面,分析当前地方政府管理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第一章政策执行力1.1 政策执行力不强政策执行力是指政策得以实现的程度。
在地方政府管理中,政策执行力不强,经常出现政策制定与执行不相符合的现象。
政策过多、政策炮制、政策执行不力等问题已成为制约地方政府管理的重要因素。
1.2 政策执行力制约经济发展政策执行力不强,不仅制约了政策效力的发挥,更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经济发展。
由于政策执行力弱化,许多投资者对政策的信任度下降,对未来发展投入越来越少,这会直接导致地方投资减少、税收下降,影响地方经济的发展。
第二章行政效率2.1 行政效率低下在地方政府管理中,行政效率低下是最为普遍的问题之一。
长时间缺乏有效的行政管理模式和制度,在短时间内推进大规模的工作难以取得令人满意的成效。
行政效率低下不仅体现在公共服务的缺失,也从根本上制约了经济社会发展的进程。
2.2 行政效率低下缺乏市场竞争由于行政效率的低下,对市场竞争的制约也是一个难以避免的问题。
行政部门一味依赖于行政手段来解决矛盾和问题,高度依赖行政部门而没有普遍展开竞争,导致市场选择多样性降低,这对市场竞争的发展是个致命打击。
第三章权力监督3.1 权力监督机制薄弱在地方政府管理中,由于权力过于集中,缺乏有效地权力监督机制,使得官员腐败得以滋生,进而影响了社会稳定。
当前地方政府中的监督机制还不完善,缺乏有效的制约手段,加上言论自由度低,对于暴露腐败和制约腐败行为的作用还不够到位。
3.2 权力滥用问题在地方政府管理中,随着地方行政权力的不断扩大,权力滥用问题也有所抬头。
官员滥用权力会导致公共权益的侵犯,影响社会公平和正义,从而干扰政府的有效管理。
第三章 政府间竞争
4不存在溢出性
蒂伯特模型在中国的适用性还受制于:
1户籍制度限制
2我国公共物品与公共服务的供给仍处在全面短缺状态
3地方政府管理机构的编制是根据当地人口来设定的
4地方政府并没有自主征税权
2、麦克格尔的毁灭性竞争模型
任何一个辖区都会有动机为相对富裕并具有流动性的个人或企业减少税收以吸引其入住。地方政府相继降低税额时,财富的净再分配额也将减少,无法达到分配效率。
(三)政府间竞争的三种理论模型
1、蒂伯特模型
如果市民面临着一系列的地域,他们提供不同类型与层次的公共物品与服务,那么每个市民将会选择最能满足自己特殊需求的地域。
“以足投票”。
各地方政府为了吸引稀缺资源,展开激烈的争夺——竞争。
蒂伯特模型的四个假设前提:
1存在相当数量的地方政府供个人选择
2个人对各地方政府所提供的各种公共物品以及各地不同的税收水平由完备的知识
(四)案例:地方政府的招商引资大战
1、各地都高度重视招商引资工作
2、动员一切力量加入到招商大军中
3、重奖激励
4、全方位服务
三、区域政府间竞争的三种形态
(一)对抗的竞争
1、地方政府行为的特点
中在某一焦点上
2、竞争产生的条件
1竞争各方抢占的是相同的要素
要想赢得竞争,地方政府就需要寻求某种创新点以获得先驱者利润,竞争总是从地方政府的某种创新开始。
科勒门问题:
其他地方政府无须支付高额的创新成本就能很容易地模仿该地方政府的竞争策略,无须承担创新风险。这时,成功的政策实验就具有了公共产品的特质,其收益不仅为实施创新的地方政府所享有,也为潜在的模仿者所享有。创新者失去竞争优势——竞争中的地方政府不愿意付出创新成本,而选择模仿其他地方政府的创新。
合约理论视野中的地方政府竞争制度分析
合约理论视野中的地方政府竞争制度分析【摘要】本文从合约理论视角探讨了地方政府竞争制度的相关问题。
首先介绍了背景和研究意义,指出地方政府竞争制度的重要性。
然后分析了合约理论视角下的地方政府竞争制度、竞争与合作的关系、地方政府行为的激励机制、市场与制度对地方政府竞争的影响以及经验案例分析。
结论部分总结了合约理论对地方政府竞争制度的启示,强调了制度建设的重要性,并展望了未来研究方向。
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更好地了解地方政府竞争制度的运作机制,为相关政策制定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关键词】合约理论、地方政府、竞争制度、合作、激励机制、市场、制度、经验案例、启示、制度建设、研究方向。
1. 引言1.1 背景介绍地方政府竞争制度是指在地方政府之间存在激烈竞争的制度安排。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政府职能的转变,地方政府在促进本地区经济发展、改善民生福祉等方面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在这样的背景下,研究地方政府竞争制度成为了学术界和政策制定者关注的焦点。
地方政府竞争制度对于推动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在竞争的压力下,地方政府将更加积极地采取措施吸引投资、优化产业结构、提升经济竞争力,从而推动本地区经济快速增长。
地方政府竞争制度也有助于提高政府效率和服务质量。
竞争机制促使地方政府不断改进管理方式,提高行政效率,增强公共服务的可及性与质量,最终造福于民众。
在此背景下,本文将从合约理论的视角出发,探讨地方政府竞争制度的相关问题,分析竞争与合作的关系、地方政府行为的激励机制、市场与制度对地方政府竞争的影响,并结合经验案例进行深入分析,旨在为地方政府竞争制度的设计和完善提供理论支持和政策建议。
1.2 研究意义本文旨在从合约理论的视角分析地方政府竞争制度,探讨竞争与合作的关系、地方政府行为的激励机制、市场与制度对地方政府竞争的影响等问题。
地方政府竞争制度是现代社会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促进地方政府效率、提高公共服务质量、推动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论我国地方政府之间的竞合博弈
论我国地方政府之间的竞合博弈【摘要】本文探讨了我国地方政府之间的竞合博弈现象及其意义。
在不同级别政府间的竞合动因方面,地方政府在资源分配、政绩考核等方面存在竞争。
竞合关系下地方政府的行为特征表现为追求经济增长、地方形象提升等。
地方政府竞合博弈也存在局限性,如信息不对称、制度约束等问题。
影响地方政府竞合博弈的因素有制度环境、市场需求等。
本文通过实践案例分析了地方政府之间的竞合博弈现象。
结论部分探讨了我国地方政府竞合博弈的发展趋势、应对策略以及未来研究展望。
本文旨在深入探讨我国地方政府间竞合博弈的特点及影响因素,为相关政策制定提供参考。
【关键词】地方政府、竞合博弈、政府间关系、动因、行为特征、局限性、影响因素、实践案例、发展趋势、应对策略、未来研究、竞争、合作、博弈理论。
1. 引言1.1 我国地方政府竞合博弈的意义我国地方政府竞合博弈的意义在于,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变革,地方政府之间的竞合关系日益凸显。
这种竞合博弈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地方政府之间的合作与竞争,促使地方政府更加积极地推动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
地方政府竞合博弈也反映了政府间权力分配的调整和政治关系的演变,对于政府治理体系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我国地方政府竞合博弈的意义还在于,通过竞合关系,地方政府可以借鉴他地的成功经验,推动政府治理的现代化和精细化。
竞合博弈可以激发地方政府的创新意识和竞争动力,促使其不断改进服务质量和效率,更好地满足人民的需求。
竞合关系也可以促进地方政府的优化资源配置,实现资源共享和互补,提高整体治理水平和效能。
1.2 研究背景我国地方政府之间的竞合博弈是一个备受关注的热点问题。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地方政府在资源分配、经济发展和社会管理等方面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在这个过程中,不同地方政府之间的利益冲突和协作关系也日益复杂。
在这种背景下,探讨地方政府之间的竞合博弈,对于理解地方政府行为和推动地方政府间合作具有重要意义。
当代中国地方政府间的竞争
《当代中国地方政府间的竞争》浅析竞争三要素:某种资源的稀缺性;对该资源的需求;多个需求主体。
中国渐进式的改革策略对地方政府间竞争产生的重要影响主要体现在:对国有企业控制权的下放;地方可控制资源增多;行政任命制。
中国改革开放的进程是靠地方政府间的竞争所推动的。
正是由于地方政府的介入才使渐进式改革得以平稳进行,并且能以较低的摩擦成本加快我国的市场化进程。
政府间竞争体现在三个层面:政府内竞争,政府与政府竞争,政府外竞争。
政府间竞争表现为政府机构之间和政府首脑之间的竞争。
传统地方政府间竞争的三个视角是:联邦主义视角,科层制视角,财税视角。
作者刘亚平提出“退出选择视角”。
大众退出选择的方式:利益产品市场通过货币退出;公共产品市场中以“足”退出;领导干部任免中的“公共选择”。
马歇尔认为,解释现实世界可以有两个基本思路。
其一,进化论的动态思路。
其二,工具理性的静态思路,靠着理性经济人等假设,借助于日益精深的数学工具,分析出于静态均衡下的理性行为。
招商引资是当代中国地方政府间竞争的一个极好缩影。
竞争形态分:对抗的竞争,差异化的竞争,合作的竞争。
对抗的竞争的产生条件:竞争各方抢占的是相同的要素;满足流动要素偏好的能力有限;一次性博弈。
此阶段的竞争主要体现在易于模仿的政策试验上,通过学习其他政府表现出来的外部信息就可以将同质程度较高的政策临摹过来,如基础设施,地价,税费等。
差异化的竞争的产生条件:有足够多的目标流动要素;地方政府有足够的能力与资源;重复博弈。
此阶段的竞争主要体现在不易模仿的政策试验上,通过构建比较优势,使自身优势不易被发现、观察和度量。
合作的竞争的产生条件:竞争者之间在多个层面进行立体博弈;双方存在差异;共同的利益。
此阶段的竞争形成的主要原因是来自第三方的威胁,双方握手言和,优势互补,以实现共同发展。
美国地方政府间竞争的制度框架:联邦层面(美国宪法,最高法院,联邦法律与管制,补助金);地方层面(地方政府的权限明晰,地方政府间合作机构,地方政府间契约);社会层面(直接、便捷、多样化的需求表达,居民直接参与:友邻治理;分数多个地方政府)。
我国地方政府行政能力现状分析
关键词: 地方政府行政 能力; 权威; 法治行政 能力是 个动态 的概 念, 内涵和 核心是 随着 时代 其 的进步 和发 展而 变化 的 。总体 上 说 , 国地 方政府 行政 能 力显 得 我 既强 大又脆 弱 ,即行 政权 力 的强大和 行政 效 率低 下导致 行政 能 力 脆 弱 。 者从 以下 几个 方面对 地方 政府 行政 能力 作 出具体 的分析 : 笔 ( ) 府 的权威 程度 方面 , 度权 威与” 一 政 高 权威 危机 ” 存 并 l 高度权 威 : 、 首 先 , 地方 和 中央 的关 系上 看 , 从 由于 改革 开 放 以来 , 方政 地 府 在微 观领域 内渐 渐 获得 较大 的配 置资源 的权力 ,开始 成为 相对 独 立 的行为主 体和 利 益主 体 ,导致地 方政府 具 有实 现独 立利 益最 大 化 的冲 动 。伴 随地 方政府 独 立化程 度 的提 高 , 威扩 散 的可能 权 性就 越大 , 中央政府 的权 威就 越被 弱化 ; 从对 人 民的经济 、 社会 、 生 活 的影响 范 围和 力度 上看 , 方政府 的权 威也 在不 断地被 加 大 。 地 由 于地 方政 府及其 行政 长 官们 在中 央与百 姓之 间起着 桥梁 和纽 带的 作用 , 以拥有 足够 大 的 自主权 力影 响着 百姓 的生 活起居 。 所 其次 , 从权 力分 配和 监督 体制 』 看 , 二 地方政 府行 政权 力过 分集 中 , 对 地方政 府 的监 督却被 削弱 。 而 方 面 , 方政 府和 部 门的行政 长官 权威 加大 , 地 政府 权力集 中 在少 部分 个人 身上 , 导致 腐败 、 费 、 浪 决策 不科学 等现 象 。另 一 方 一 面对 地方 政府 的监 督 正在被 削弱 。 中央放 权 后,削 弱 了对 地方 政 府 的监督 , 一些 地方 政府 对 中央 的政策 , 利 的执行 , 有 没利 的 阳奉 阴违 ; 面对 社会 监 督 , 些地 方政府 打 着和 谐社会 、 立法 治 的旗 有 建 号, 实施控 制 ; 媒 失去 了对政 府 的监 督功 能 , 地媒 体没 有对 本 传 本 地政 府的监 督 力量 ,中 央媒体 的异 地监 督报 道被 一些 地方政 府 认 为是 地方社 会不 稳 定 的根 源 。 2 ” 威危 机” 、权 。 地 方政 府 的权威 危机 , 结构 性 t 的是权威 机 构本 身法 定 从 - _ 指 权力 、 权威 地位而 临的危机 , 突出的表现 为随着 改革 开放 的深 入、 最 人们 的法治 观念 的增 强、 治 国家 目标的确 立 , 会各 界提 出恢 复 法 社 并提 升人大 及其 常委 会法 定权 力和 权 威。功 能性 的危机 上指 的 是 政府行 为不 当所 导致 的公 信 力下 降、权威 受损 。在 市场 经济 条件 下, 资源 总 是稀缺 的 。当 资源约 束硬 化 , 有 更多 的资源 可 以利 用 没 时, 地方 政府 就面 临 着结 构性 危机 。 再者, 随着我 国社 会主义 市场 经济 体制 逐步建 立和 完善 , 民众 对政 府 的认 同和信 任也会 随着思想 观念 的更新而 发生极大 的改变 。 同时 , 民众行 为的 自由性 、 动性 会在一 定程 度上 淡化 民众对 政府 丰 的依 附和 认 同, 导致地 方政 府必 须重 建政府 权 威的止 当性 、 这 合理
我国地方政府间纵向竞争问题分析
我国地方政府间纵向竞争问题分析内容摘要:当前,各级政府之间不论是在政治领域,还是在经济领域或财政领域,都存在着竞争。
本文认为政府间纵向竞争本质上是政府间不断博弈的过程,为了在横向竞争中取得优势,下级政府积极从上级政府手中争取各种优惠政策与经济利益。
文章结合政府竞争的最新实践,主要从各级政府间纵向竞争的原因和表现形式两个方面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纵向竞争制度创新政府博弈引言当前,政府竞争是理论界的研究热点问题之一,从竞争层次上可以将政府间竞争划分为纵向竞争与横向竞争。
纵向竞争是处于垂直方向上的地方政府与中央政府之间围绕着立法、行政、司法等各种政治权力与经济利益的划分与调整而展开的竞争。
横向竞争是水平方向上同级地方政府间围绕着各种经济利益与经济资源、政治晋升机会等方面而展开的竞争。
地方政府既和上级政府进行竞争,又和与同级别的其他地方政府竞争,并且纵向竞争与横向竞争是高度相关、相互兼容的。
当前理论界对同级政府间竞争的研究比较多,而对上下级之间的纵向政府竞争的研究相对较少,本文主要分析上下级政府间的竞争原因与表现形式。
由于我国政府组织结构间的高度同构性与“自上而下性”,本文所称的地方政府主要是指各个省级政府等,诸如省级政府与市级政府、市级政府与县级政府之间的关系与中央——省级政府之间的纵向竞争关系类似。
中央与各个地方政府纵向竞争目的是及时发现地方辖区政治、经济等各种信息,以便纠正地方政府损人利己的、不利于全国统一利益的行为,肯定地方政府先进性的试点政策,在全国范围内推广先进经验,扩大制度创新的边际收益;鼓励地方政府的正外部性行为等。
政府纵向竞争的诱因分析(一)地方政府在财政分权制度下拥有独立经济利益改革开放以来,地方政府拥有了经济发展的自主权,经济性分权使地方政府竞争有了现实的手段与工具,基于业绩考核的辖区间竞争不可避免。
Qian、Roland (1997)等认为,中国地方政府间经济结构是典型的M型组织结构,资源配置是水平的,竞争会造成政府利益的冲突,这就是地方政府竞争的内涵。
地方政府竞争与地区经济增长
地方政府竞争与地区经济增长地方政府竞争与地区经济增长随着中国经济快速发展,地方政府竞争日益激烈,成为推动地区经济增长的重要推动力。
地方政府的竞争意味着各地区之间相互竞争,争取吸引更多的投资和资源,以实现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
本文将分析地方政府竞争与地区经济增长的关系,并探讨其对地方政府的影响。
首先,地方政府竞争在推动地区经济增长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竞争可以激发地方政府的活力和创新精神,促使他们采取更加积极的政策措施来吸引投资和促进经济增长。
在这种竞争中,地方政府不仅要注重提供良好的投资环境和基础设施建设,还需要制定合理的产业政策、人才引进政策和税收优惠政策等,以吸引更多的企业落户和投资。
其次,地方政府竞争的结果往往与地区经济增长密切相关。
竞争激发了地方政府的活力,促使他们更加注重经济发展和创新能力的提升。
通过制定竞争性的政策和措施,地方政府可以有效引导资源的流动,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在竞争激烈的环境中,地方政府也会更加注重提高自身的管理能力和服务水平,以提升地区的竞争力和吸引力,进一步推动经济的增长。
此外,在地方政府竞争中,经济发展不仅是政府的责任和目标,也是各地方政府间相互比拼的重要指标。
因此,地方政府在经济发展上通常会采取一系列积极的政策举措,例如降低税收、提供土地和资金补贴等,来鼓励企业投资和发展,促进地区经济的增长。
这些政策的实施不仅可以提升地区的竞争力,还可以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改善社会福利。
然而,地方政府竞争也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一方面,为了争取更多的投资和资源,地方政府往往会陷入过度竞争的困境,导致资源的浪费和环境的破坏。
另一方面,地方政府之间的竞争也可能会加剧地区间的差距,使一些地区得不到平等的发展机会。
因此,在地方政府竞争的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资源的合理配置、生态环境保护和社会公平等因素,以实现可持续发展和共赢发展。
综上所述,地方政府竞争与地区经济增长紧密相连。
竞争激发了地方政府的积极性和创新能力,促使他们采取积极有效的政策措施来吸引投资和促进经济增长。
地方政府间竞争关系及其战略分析
地方政府间竞争关系及其战略分析中国的地方政府在近年来的发展中逐渐成为了经济建设的重要力量。
地方政府的经济决策和策略对于整个国家的发展都有重要的影响。
然而,由于各个地区之间经济发展的差距,不同地方政府之间的竞争也展现出不同的形态和特点。
本文将就地方政府的竞争关系和相应的战略分析进行探讨。
一、地方政府间竞争关系的基本特征地方政府间的竞争关系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1、政治权力的较量在地方政府间的竞争中,政治权力的角逐是重要的因素之一。
各个地区的领导人都希望能够在自己的地盘上拥有更多的权力和资源,从而更好地推动当地的经济发展。
因此,在地方政府之间的竞争中,政治权力的较量往往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
2、经济实力的对比在战略竞争中,经济实力往往是重要的因素之一。
在地方政府的竞争关系中,各个地区的经济实力往往是一个重要的竞争标志。
不同地方经济的发展状况直接影响到地方政府的竞争力,所以各地政府都会积极推动当地的经济发展。
3、资源争夺地方政府间竞争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资源争夺。
这里的资源不仅包括经济和物质资源,还包括人口、自然资源、文化资源等各方面的资源。
不同地区之间的资源分配不均,也给地方政府之间竞争造成了一定程度上的压力。
二、地方政府间竞争的战略分析在地方政府间的竞争中,战略的制定和实施对于决定胜负至关重要。
下面我们就来看一看在地方政府间的竞争中,地方政府应该如何制定战略。
1、经济发展战略地方政府在制定经济发展战略时需要充分考虑本地区的资源和产业特点。
当然,地方政府也需要从整体层面去考虑,关注国家战略和整体引导方向。
例如,如何更好地发挥本地的优势产业,转型升级以应对紧迫而最需的经济形势。
2、人才引进战略人才是推动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因此,地方政府需要制定相应的人才引进战略。
应该大力发展本地人才,而且需要积极争取外来人才,以促进各方面的发展。
3、资源整合和协调资源整合是制约地方经济发展的一个问题。
地方政府需要主动整合当地的资源,协调各方面的利益关系,推动资源向优势产业等方向进行整合流动。
浅谈地方政府竞争的异质化——非理性竞争行为分析
浅谈地方政府竞争的异质化——非理性竞争行为分析引言地方政府竞争是指不同地区的政府在资源分配、经济发展等方面进行竞争的现象。
地方政府竞争的异质化意味着地方政府在竞争中表现出不同的行为特征和策略选择。
其中,非理性竞争行为是指在地方政府竞争中出现的违背经济效益原则、损害整体利益的行为。
本文将探讨地方政府竞争的异质化现象,并分析其中的非理性竞争行为。
地方政府竞争的异质化特征地方政府竞争的异质化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发展目标的差异不同地方政府在经济发展目标上存在差异。
一些地方政府注重经济增长,追求GDP的高速增长;而其他地方政府更注重民生福祉,追求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这导致了不同地方政府在政策制定和资源配置上的差异。
2. 产业结构的差异不同地方政府在产业结构上存在差异。
有些地方政府更注重发展传统产业,如制造业和重工业;而其他地方政府则更注重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
这导致了不同地方政府在产业政策和经济发展方向上的差异。
3. 资源禀赋的差异不同地方政府在资源禀赋上存在差异。
一些地方政府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如石油、天然气等;而其他地方政府则相对资源匮乏。
这导致了不同地方政府在资源开发和环境保护上的差异。
非理性竞争行为的分析在地方政府竞争中,由于各地方政府的异质化特征和利益冲突,常常出现非理性竞争行为。
以下是几个常见的非理性竞争行为的分析:1. 地方政府间补贴竞争为了吸引外来投资和产业转移,一些地方政府采取了大量的财政补贴手段,给予企业优惠政策和补贴。
这种竞争行为虽然在短期内能够吸引和扩大投资,但在长期内会导致资源浪费和政府财政负担加重。
此外,不同地方政府的补贴政策也可能引发竞争相消费的情况,降低整体的经济效益。
2. 地方政府间土地竞争土地是经济发展的重要资源,一些地方政府为争夺土地收入和地方税收,会采取过度开发土地、抢占土地等非理性竞争行为。
这种行为不仅会破坏生态环境,而且会导致土地资源的浪费和不合理利用。
地方政府间竞争失范及其治理分析
关 键 词 : 方 政府 ; 争 失 范 ; 理 地 竞 治
在我 国经 济 转轨 和 政 府 职 能转 变 这 一 时期 ,政 府 和 市 场 之 间 的关 系 和 界 限还 不 够 清 楚 和 明 朗 , 成 了政 府 越权 。 造 本来
应 该 市场 管 的 东西 却 由政府 来管 ,市 场 主 体 之 间 的竞 争 也 就 变 成 了政 府 与 政府 之 间 的 竞 争 。政 府 同时 拥有 经济 权 和 行 政 权 , 权 并 用难 免 发 生交 叉 , 于 自身 的利 益 往 往 以行 政 干 预 两 基 经 济 。 而造 成 了不 良竞 争 、 争 失 范 的局 面 。 进 竞
21年 1 01 月
湖北 经 济 学 院学 报 ( 文 社会 科 学 版 ) . 人
o r a o b iU iest fE o o c( ma ie n o i S in e un l fHu e nv ri o c n misHu nt sa dS c ̄ ce c s y i
( ) 争 失范 的表 现 一 竞 1 地方 保 护 。地 方 政 府 竞 争 中 的地 方 保 护是 地 方 政 府 为 . 了 利用 本 地 禀 赋提 高 本 地 经 济而 维 持 本 地 资 源 和 占领 本 地产 品 市场 的行 为 。 些地 方 通 过制 定一 些 只有 当地 产品 才具 有 的 一 所 谓技 术 、 质量 、 保 或 安 全标 准 , 制外 地 产 品进 入本 地 ; 环 限 一 些 地 方则 通 过 当地 工 商 、 检 、 生 检 查 等 部 门采 取 找 麻 烦 、 质 卫 设 障碍 的方法 。 千方 百 计地 阻 挠外 地 产 品在 本地 的正 常经 营 和 销 售 。最 典 型 的 例子 。 是 2 0 齐 齐 哈 尔 市龙 江 县 成 立 啤 就 0 0年 酒 市场 稽 查 队 ,要 求 县 内啤酒 批 发 业 主 持 有 “ 类 批 发 许 可 酒 证 ”经 营本 地啤 酒 的业 主 办理 “ 类 批 发许 可证 ” 需 2天 . , 酒 仅 而 经 营外 地 啤 酒 的业 主 却从 递交 申请 之 后 就难 再得 到 回 音 。 2 重 复建 设 。重 复 建 设 是指 由于 公 共 投 资 主体 缺 乏 投 资 . 约 束 机制 和 供 给过 剩 纠 正 机 制 , 而 使供 给能 力 严 重过 剩 , 从 造 成 了 资源 浪 费 的情 况 。主要 表现 是 脱 离 本 地 经 济社 会 发 展水 平 过 分超 前 建 设 基 础 设 施 和依 靠 行 政 力 量 直 接 干 预 投 资 。 或 是 人 为 限制 市 场 准人 而 造 成 产业 的重 复 投 资 ,最终 导 致 产业 同 构 、 资 失败 。 近 几 年 , 地 在 制 定 的 “ 一 五 ” 投 最 各 十 计划 中 , 有 2 2区 把 汽 车 列 为 支 柱 产 业 .4个 省 市 区 把 电 子 列 为 支 柱 产 2 业 ,6个 省市 把 机 械 、 工 列 为 支柱 产 业 。4 省市 区 把 冶金 1 化 1个 列 为支 柱 产 业 。 为严 重 的是 同一 个 省 内也 有 许 多 市 、 的 现 更 区 有 产业 结 构 以 及产 业 规 划相 似 。 3 政策大战。各地方政府 为了吸引要素流人 . 往无视 . 往 国家 的法 律 政 策 ,通 过 制定 和实 施 地 方 优 惠政 策 努 力 营造 区 位 “ 势 ”形 成 政策 大 战 的局 势 。 一 些 地 方政 府 为 了发 展本 优 , 如 地经 济 , 往 以不 收或 少 收 土 地 转让 金为 优 惠 政 策招 商 引 资 , 往 减免 开 发 项 目的 出让 金 或 以低 于 政 府 公 布 的最 低 价 为 标 准 出 让 土地 。 地方 政 府 的税 收 竞 争 在 地方 政府 竞 争 失 范 中 . 现 出 表
中国地方政府竞争力问题研究——从地方政府横向间的竞争态势因素分析
2 0世 纪 9 O年 代末 以 来 ,竞 争 力 成 为 一 个 炙 手 可 热 的 话 题 。 公 共 环 境 日益 复杂 多 变 的今 天 。 何应 对 新 的挑 战 以更 在 如 好 地促 进地 方 经 济 发 展 .如 何 提 升 地方 政 府 治 理 能 力 和 综决 的 问 题 。 这 而 均 与 地方 政 府 的竞 争 实 力 的 高 低联 系密 切 。本 文 将 针 对 地 方
一
、
地 方政 府 竞争 力 问题 的 内涵
在 市 场 经 济 条 件 下 ,我 国 地方 政 府 竞 争 主 要 是 围 绕 着 优 化 投 资 环 境 、 善 地 方 治 理 、 新 发 展 政 策 等 而 展 开 . 直 接 改 创 其 目的是 为 了吸 引 更 多 的 资金 、 术 等 生 产要 素 流入 , 进 地 方 技 促 经济发展 。 以期 实 现 和 改 善 本 地 区 的 民众 生 活水 平 与 质 量 。 从 如 上 对 地 方 政府 竞 争 的界 定 中 ,我 们 可 以 得 知影 响地
务 员 的素 质 构 成 状 况 决 定 着 所 制 定 的 公 共 政 策 的科 学 性 与合 理 性 . 制 约 着 公共 政 策 的 执 行效 果 和政 府 的行 政 效 率 , 约 也 制 着 地 方 政 府 所 提 供 的公 共 产 品和 公 共 服 务 的 质量 ,更 直 接 关 乎 着 地 方 政 府 形 象 和 民众 对 政 府 的 信 誉度 。影 响着 地 方 政 府
好 执 政 能 力 的树 立 发 挥 着 关 键 作 用 。
二 、 方 政府 间的 竞争 态 势 与地 方 政 府 竞争 力 的 内在 联 系 地
地 方 政 府 间 的 竞 争是 一 把 “ 刃 剑 ”一 方 面 , 双 。 良性 竞 争 能
地方政府竞争:中国府际关系中的新趋势
地方政府竞争:中国府际关系中的新趋势摘要: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许多方面和发达国家比起来显得尤为不足,但是,近些年来,中国开始慢慢进行改革,而改革的主导力量就是中国的地方政府之间进行竞争。
随着我国政治的崛起、经济的发展,人们开始越来越重视中国府际关系的发展趋势,并找出了发展进程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以此来对如何构建良好的地方政府竞争提出自己的见解。
大众的广泛参与,不仅有利于提高地方政府的管理能力,促进地方政治、经济的发展,更加有利于加快中国进入世界强国的脚步。
本篇论文通过对地方政府之间的竞争进行分析,理清了中国府际关系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政府竞争;府际关系;新趋势引言地方政府为了提高各自的政绩,开始不断用各种优惠政策来吸引外商投资,甚至在暗地里打响了优惠政策这场大战。
这种行为虽然可以提高地方政府的业绩,但长此以往,对中国良好府际关系的形成没有好处。
中国是一个整体,不应该在内部“打仗”,而是要团结一致,联合各个地方政府的力量,共同为中国的崛起而奋斗。
一、地方政府竞争的内涵对于“竞争”这个词,每个人都有着自己的看法,有的人认为会产生积极的影响,而有的人却认为会产生不利的后果。
近些年来,国内学者对地方政府竞争十分关注,并发表了很多有影响力的文章来谈论自己的看法。
他们普遍认为:政府竞争是一个跨区域的竞争,政府的职能主要是提供公共物品、吸引外商投资、引进技术人才,通过实施优惠政策、创建地方法规等形式来促进本区域政治、经济的快速发展。
国务院实行的评优制度和地方政府自身的发展压力是产生竞争的根本原因:一方面,国务院制定的总政策往往需要地方政府来进行具体实施,特别是总政策只是确定了一个方向,具体怎么做还需要地方政府进行商榷,国务院实行的评优制度带给他们压力,不得不想尽办法来提高业绩;另一方面,由于出现了财政分权,导致地方政府出现了财政赤字,常常出现入不敷出的情况,这就让地方政府不得不利用当地的优势和优惠政策来吸引外商投资,从而来弥补财政空缺。
地方政府竞争压力、 行业同质性与商会的政策参与空间——基于昆山与厦门的比较分析
地方政府竞争压力、行业同质性与商会的政策参与空间———基于昆山与厦门的比较分析陈 超 唐 桦 唐 扬【摘要】为什么不同地方相同外资商会的政策参与会有重大差异?为什么外资商会在相同地方不同时期的政策参与也存在显著区别?通过对昆山与厦门的控制性比较,基于田野调查、地方志、回忆录、统计年鉴等资料数据,研究发现:地方政府的竞争压力与商会内中小企业的行业同质性是两个重要的解释变量。
这两个自变量的不同取值组合形塑了四种商会的政策参与空间:开放型、封闭型、政府主导的有限开放型和商会主导的有限开放型。
论文主要贡献包括:第一,尝试提供一个关于地域与行业特征的视角;第二,以往研究多以民营企业商会为研究对象,少有针对外资商会的研究;第三,既有文献主要采用的是统计研究与跨案例比较研究,而少有将跨案例与案例内比较相结合的研究设计。
通过以上的比较研究,论文为理解当代中国地方政商关系的形成路径以及地方营商环境的变迁与改善均提供了有益启示。
【关键词】地方政府竞争压力 中小企业行业同质性 政策参与空间 政商关系【中图分类号】D63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2486(2021)04-0064-19一、引言在发端于1990年代的全球化浪潮中,中国无疑是最受外资①青睐的发展中国家。
在对这一外资奇迹进行解释时,既有研究常常将外资描绘成一支面对地方政府具有极强议价能力的集团(耿曙、陈玮,2015;Huang,2003)。
如果外①陈超,上海交通大学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副教授;唐桦,厦门大学台湾研究院政治研究所副教授;唐扬,中山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助理教授。
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的定义,FDI为跨越两个不同经济体的经济行为,而不是两个不同的国家。
在有些情形下,不同的经济体可能从属于同一个国家。
因此,根据这一定义,来自港澳台地区的投资也可归为FDI。
国内外许多知名学者都是从这一定义出发展开对中国外资奇迹的解释。
例如,耿曙、陈玮(2015),Huang(2003)。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方政府竞争及其现状分析
摘要:地方政府的涵义所谓地方政府,指管理一个国家行政区事务的政府组织的总杯。
地方政府和中央政府相比,地方政府在基本法律和相关政策的制定方面权限缺失。
从地方政府的行政级别设置来看,除特别行政区以外,我国地方政府分为三级即省级、县级和乡级。
从我国现行的中央与地方间“委托代理”关系来看,地方政府是辖区内土地市场的管理者,负责对辖区内土地市场参与者的行为进行监督,以促使它们的行为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政策。
同时地方政府也是较大的土地需求者,政府机关、基础设施建设等都需要用地。
由于我国土地管理制度的特殊性,我国政府垄断土地一级市场。
在自己辖区范围内,地方政府既是土地市场的唯一供给者,又是土地市场的唯一的管理者。
各地方政府及土地管理部门会根据预先制定土地利用规划,确定规划期间辖区内各年出让宗地的基本情况,如:位置、数量、容积率、建筑限高等指标。
由此,地方政府作为辖区内土地的管理者、需求者,对辖区内土地市场影响较强,进而影响其对土地资源的集约配置。
关键词:地方政府;竞争;现状分析
地方政府竞争的涵义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社会经济的竞争
性开始显现。
作为商品经济的最基本特征,竞争在市场经济中广泛存在。
.地方政府作为土
地市场的主要参与者,地方政府与土地使用者以及地方政府间开始出现竞争关系。
社会问题的出现使地方政府竞争问题有了现实研究意义。
亚当.斯密首先对地方政府竞争进行了论述,此后有不少国内学者在国外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国内实际,加入到地方政府竞争的研究中来。
对地方政府竞争的研究有多种不同角度,因而对地方政府竞争也有多种不同的定义。
地方政府竞争通常指一个国家内部不同行政区域地方政府之间提供公共物品,吸引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而在投资环境、法律制度、政府效率等方面开展的跨区域政府间的竞争。
随着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生产要素的流动性日益加强。
为发展当地经济和扩大财富规模,地方政府积极吸引辖区外资源流入,以投资拉动经济发展,业竞争的政府竞争。
在政府绩效考核的驱使下,地方政府之间就产生了类似企政府竞争包括政府的纵向竞争和横向竞争两个方面。
政府的纵向竞争是指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之间的竞争,主要围绕集权与分权进行。
政府的横向竞争是指不同层级的地方政府为了自利,相互之间围绕有形或无形的资源展开的竞争。
中国的地方政府竞争起始于80年开始的财政分权化改革。
在分权化改革前,地方政府与中央政府之间只是简单的委托代理机制,在地方政府没有相对独立的经济职能,地方政府官员也不是地方利益的代表,更倾向于维护全国的公共利益。
因此,地方利益与中央政府之间是不存在利苹分歧。
而财政分权化改革后,中央·地方、省之间关系已经发生结构性变化,地方政府在继续履行中央一地方之间的委托代理关系的同时,地方独立经济利益开始出现。
比如税收分流。
这种利益主体地位的确立,改变了地方政府的目标函数和行为取向,地方政府不再是完全依靠从中央政府获取最大化的预算支出,而试图通过自身努力扩大地方利益。
因此,地方政府因分权化改革而成为了独立的利益主体,独立利益主体的确立必然导致彼此为扩大各自利益而进行竞争。
地方政府间竞争产生的原因
分析地方政府出于地方利益和地方政府自身利益最大化,开始展现较强的竞争意识,
这表明地方政府间竞争是现实存在的,同时也是不可避免的。
地方政府间的良性竞争对促进辖区经济的发展有推动作用,而过度竞争所带来的产业结构失衡、重复建设等现象也不断出现,造成资源的浪费。
因此,对地方政府间竞争产生的原因进行系统分析,对规范地方政府间的竞争,实现资源的集约利用,有较强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利益驱动竞争,只有维护与争
取自身利益的才会导致竞争。
从现有的研究成果来看,地方政府间的竞争同样源于利益二字。
基于地方政府利益最大化的分析,地方政府间竞争产生的原因可以归纳为:财政分权、行政分权和政府绩效考核三个原因。
3.2.1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财政分权从我国地方政府间竞争的起源看,地方政府伺的竞争起始于我国的财政分权改革之后,在传统的计划经济时代,地方政府仅仅是中央政府指令的执行者,.地方政府间没有直接的利益冲突,在这一时期,地方政府间的竞争是缺失的。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的改革,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在财权的分配上也逐渐向市场化靠拢,财政收入的重新划分严重削弱地方政府的财政自足能力,地方政府在事权既定的背景下,财权的削弱使得地方政府财政赤字扩大化。
在维护自身利益最大化的前提下,地方政府只有扩大财政收入的面源。
由于土地出让收入95%划归地方,地方政府纷纷推行土地财政政策,通过扩大土地出让的规模来平衡赤字。
而现实证明,肆意的扩大土地出让规模,只能带来土地闲置,资源不能得到集约配置。
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行政分权
由于经济和政治利益的不可分割性,中央与地方政府之间行政性分权也必然与各自经济利益相结合,随着我国的分权改革的逐步深入,行政性分权和经济性分权紧密结合推进着改革深入。
在财政分权之后,地方政府逐渐演化成具有独立经济利益要求的利益主体,地方政府的行为越来越从地方自身利益以及地方政府利益最大化出发。
由于当前政府行为约束机制尚不完善,各级地方政府常常抓住法律或者政策的漏洞来追逐自身利益,在不健全的竞争机制下,政府间竞争往往会出现失控行为,导致最后的过度竞争。
在地方政府实际的招商引资当中,地方政府常常通过低价供地的手段吸引投资者,而低价供地的土地往往来源于通过修改规划转变土地性质以及扩大农地非农化规模所得,这两种措施均是在打政策“擦边球”。
现行的地方政府绩效考核机制当前地方政府热衷于搞政绩工程、形象工程,片面追求GDP 的传统绩效考核标准己经与当前经济发展的节奏相脱节,在现行的政绩考核体制下,GDP 不仅仅是上级政府考核下级政府的主要指标,同时也是地方政府追求经济独立,稳固财政收入的基础。
在巨大的经济诱惑面前,政府采取违背公共利益和社会效益的行为就不足为奇。
另一方面,在当前政府行为监督中,对于政府官员权利的限制措施和制度约束机制的缺失,也在很大程度上导致了地方政府的过度竞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