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是会说话的老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环境是会说话的老师
【摘要】环境对幼儿的生存和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环境一般包括人文环境和自然环境。重视环境教育,开发各种自然环境,营造温馨和谐的人文环境,只有在这样适宜的环境中才能给孩子营造一个快乐天地,才会让幼儿以主动、积极的态度参与活动,才会让幼儿在玩中与环境融合、对话,才能促进幼儿身心和谐的发展。
【关键词】环境自然人文
人们通常所说的环境包含着两个方面,一是人文环境,一是自然环境。本文从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两方面着手,通过生态环境教育这一途径,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发展。
一、走近大自然,感受“活教材”
一切生物的生存和发展都离不开环境,陈鹤琴先生指出:“大自然是我们最好的老师,大自然充满了活教材,大自然是我们的教科书。我们要张开眼睛去仔细看看,要伸出两手去缜密地研究。”他特别强调在教学过程中应当“活”,那就是让幼儿回归自然。幼儿亲自用手摸一摸,用眼看一看,用耳听一听,用嘴尝一尝,用脑想一想,这样求来的知识才是知识,这样发现的世界才是真世界。
初春,孩子们走在松软的干草地上,偶尔发现一点绿,一个花苞,或一个嫩芽,都会惊喜地叫着蹲下来摸摸、看看,每当看到一只蝴蝶、一朵野花,他们便觉得惊奇、更感兴趣了。夏天,孩子们在阴凉的林荫小道上指指点点:“你看,一个个圆圆大大的葡萄。”、“找点小食物给小蚂蚁搬回家吧”、“来挖挖蚯蚓”。清新的空气,做个深呼吸,真舒服啊!秋风吹进了小树林,黄的,红的,半绿半黄的树叶飘飘荡荡落下来,一地的彩色干树叶,踩在上面嚓嚓作响,孩子们追逐着自然飘落的树叶跑跑停停:“老师,我捡了一片树叶,看,一面黄色一面红色。”孩子们争着让老师看他们的“成果”。冬天,松树穿着绿绿的衣裳,迎着风。小朋友们摸摸它们的树干、看看自己厚厚的冬衣,笑着跳着唱着“我们不怕冷”、“给小树穿冬衣”。孩子们轻松愉快地在说说笑笑、跑跑跳跳中,通过自己的眼睛、手、耳朵、认识到大自然是多么五彩缤纷,多么奥妙有趣。
(一)教育内容自然化
教育内容自然化,即是教育的内容来源于生活,使教育内容不刻板,尽量自然的呈现出来。这一点可以从身边的事物开始,引导幼儿关注周围生活中的现象、事物,引导他们感受和体验其中的乐趣和奇妙。如灯会活动,孩子发现许多“灯”不亮了,接着孩子们又发现“原来灯里没有放电池。”当幼儿提出要放电池,但如何放呢?为了让幼儿知道电池的作用以及正确使用电池的方法,教师可进一步引导幼
儿操作。
(二)教育场所灵活化
幼儿教育应回归大自然,让幼儿置身于广阔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生活环境中去学习,会开阔他们的眼界,陶冶他们的情操,提高他们的动手能力。如“神奇的蜗牛”,我们可以把幼儿带到草地上、围墙边及种植园地去找一找,幼儿不仅对找蜗牛活动感兴趣,而且在找的过程中能发现蜗牛喜欢在潮湿的地方,蜗牛要吃树叶、菜叶等秘密,找到蜗牛后我们可以把蜗牛放在自然角上饲养,幼儿每天去观察它,喂蜗牛食物,他们会发现蜗牛的更多的秘密:蜗牛睡觉会缩在壳里,蜗牛头上有二个触角,蜗牛会吐出一种白色的东西等等。在幼儿自己探索发现的基础上,我们还可以给幼儿介绍一些蜗牛等小动物的食用价值,以丰富孩子的生活知识。
(三)教育资源多元化
在幼儿教育活动中,利用周围一切可利用的资源,能让幼儿充分和环境中的人、事、物产生有意义的互动,从不同的资源中获得有益的信息。教师可以引导幼儿每天观察自然角的乌龟,并且记录“今天它变得怎么样了”?“我为它做了什么”。不仅如此,还根据季节变化种植大蒜葱等。供幼儿纪录它们的生长变化,根据幼儿纪录的情况引导他们分析。在科学教育活动中,教师不仅仅局限于区域材料,还把科学教育扩展到自然环境。用丰富多彩、千奇百怪的大自然作为幼儿学习科学的最好场所。如“参观海洋馆、伟大的古观象台、神奇的天文馆”等等,即扩大了幼儿探索的空间,又激发幼儿的观察兴趣和探究欲望。
二、尊重幼儿的个性,营造温馨和谐的人文环境
人文环境是一种隐性环境,对幼儿的发展特别是情绪情感、社会性、个性品质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一)构建平等互动的师幼关系
教师要为幼儿创造健康的心理环境,建立一种温馨、平等、安全的师幼关系,目前互动式交往的师幼关系已成为教界共识,但真正落实的并不是很多。认为师幼双方都应充分地动起来,当幼儿的兴趣、积极性被感性地动起来后,教师应沉着机敏地进行一番理性的行动:观察、记录、反思、查阅资料、再准备,然后才能更深层次地使幼儿动起来。所以笔者认为师幼互动中教师“动”比幼儿的“动”更加重要,它在师互动关系中起决定作用。在幼儿群体往往有一些不太合群的孩子,他们对集体活动不热情、不主动,一不小心就会处于“旁观”或“走神”状态,这样的孩子快乐的体验一般都不很充分,如果教师在幼儿园教育中处处做有心人,那么些孩子体验快乐的机会就可以大大增加。
(二)营造欣赏式交往的同伴关系
幼儿育人环境的创设,要在整个教育活动中,体现一种互动互爱的师幼关系和
互学互助的伙伴关系,让幼儿沐浴在健康、和谐的情感应答的精神环境中,发挥他们的主动性和主体性。幼儿园孩子的伙伴关系以前我们习惯用“友好”二字概而括之,似乎不打架、不相骂就行了,其实这些还远远不够,幼儿间的伙伴关系是孩子们的人际中很重要的因素,因为幼儿每天大部分时间都处在伙伴交往之中,这其中的快乐体验占比例最大。
(三)设计多彩的心育游戏
我国著名教育家陈鹤琴研究分析认为“各种道德几乎可以从游戏中得来,什么自制、什么克已、什么诚实、什么理智的服从,这种种美德之形成,没有再比游戏这个利器来得快,来得实。”游戏是最适合幼儿年龄特点的活动形式。将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贯穿于游戏之中,可以使幼儿比较容易接受。幼儿不仅可以自己变换动作,多次重复自己感兴趣的活动,满足自己身心的需要,并且可以获得影响与控制环境的能力,建立起行为准则。在完成游戏的过程中,也就培养了他们形成良好的行为生活习惯,构成一种有益于幼儿心理健康的心态定势,促进幼儿心理健康发展。游戏是幼儿的生命,是合群性的养成、独立性培养的极好手段。教师根据幼儿在游戏中表现出的问题有针对性地加以引导,促进其心理向健康方面发展。
(四)构筑家园育人新环境
家长是幼儿教育中不可忽视的力量,任何活动的展开如能得到家长的支持与配合,往往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幼儿健康心理的养成也不例外。幼儿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问题,大多与幼儿家长的教养态度和方式不当,家庭人际交往缺乏等因素有关。教师要加强与幼儿家长的联系,使幼儿园与家庭对幼儿的要求保持一致,我们采取召开家长会,开办家园联系栏,建立家长学校,实行家长开放日,建立网站等形式向家长介绍宣传幼儿教养知识,与家长交流教养体会,加强家长对幼儿心理健康培养的意识。团结友爱、尊重信赖、安全快乐的生活氛围,是幼儿健康成长、成才的沃土。
环境从自然和人文两个方面对幼儿身心进行塑造,培养他们热爱自然、保护环境、尊重传统的意识。环境是会说话的老师,环境是幼儿最亲最好的朋友,环境可以潜移默化的影响幼儿的身心和谐发展,促进幼儿更加健康快乐的成长。
本文为桂林市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重点课题“生态环境教育与幼儿和谐发展的研究”(课题批准号2008A-23)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杨继萍.在幼儿园里开展生态环境教育[J].幼儿教育.2003,(07):20.
[2]彭蝶飞.幼儿园生态环境教育探析[J].学前教育研究.2007,(07):73-75.
[3]杨敏.浅谈幼儿园的生态环境教育[J].贵州教育.2009,(1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