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税收原理
第08章 税收原理 《财政学》PPT课件
A × B=C
计税依据 税率 税额
6
一、税制要素
(一)税制的基本要素
征税对象
税目
税目是在征税对象范围内规定的具体征税类别,是对征税
对象的具体化。
工资、薪金所得
劳务报酬所得
利息、股息、红利所得
稿酬所得
财产转让所得
特许权使用费所得 财产租赁所得
经营所得
偶然所得
7
一、税制要素
(一)税制的基本要素
节省 政府在征税时花费的人力和经 费最少,征税费用不能过高。
31
一、税收原则的演变
(二)亚当·斯密的税收原则
便利 确实
最少征收费用 平等
32
一、税收原则的演变
(二)亚当·斯密的税收原则
平等 一国国民应当根据自己的收入 能力,按照各自在国家保护下 享得收入的比例来承担政府的 经费开支。
33
一、税收原则的演变
一、税收原则的演变
(四)瓦格纳的税收原则
税务行政原则
税务行政原则又称为课税技术原则。
确实
便利
节省
42
一、税收原则的演变
(五)马斯格雷夫的税收原则
公平 原则
税收负担的分配应当 公平,应使每个人支 付合理的份额。
43
一、税收原则的演变
(五)马斯格雷夫的税收原则
效率 原则
要求对征税方式进行选择, 尽量不影响市场主体的经 济决策,将税收的额外负 担降低到最低程度。
税收不可驱使财富外流。
政府征税不应该导致财富逃出国 外,因此对具有较强流动性的财 富征税应慎重考虑。
38
一、税收原则的演变
(四)瓦格纳的税收原则
财政政策原则
财政政策原则是指国家征税的主要目的在于组 织财政收入,满足财政支出需要,又称为财政 收入原则。
税收原理PPT课件
通过本课件的学习,学习者可以掌握不同种类的税收及其 征收方式,了解税收征收的具体操作和管理,为将来从事 财政、税务等相关工作打下基础。
02 税收基本概念
税收定义与特点
税收定义
税收是国家为了实现其职能,按照法 律规定的标准,凭借政治权力参与国 民收入分配和再分配所取得的一种财 政收入。
税收结构
税收结构是指各种税种在税收体系中的比重和相互关系。合理的税收结构能够 保障国家财政收入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同时也有利于促进经济社会的健康发 展。
税收原则
税收公平原则
税收效率原则有过大的差异或歧视。
指税收制度的制定和执行应当尽可能地减 少成本,提高效率,促进资源的有效配置 和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
资和经济持续发展。
06 税收的国际比较与借鉴
国际税收制度比较
各国税收制度特点
比较不同国家的税收制度特点,包括税制结构、 税种设置、税收征管等。
税收制度的差异
分析各国税收制度之间的差异,探讨这些差异对 经济发展和社会福利的影响。
税收制度的趋同性
研究各国税收制度在发展过程中逐渐趋同的现象, 分析其背后的原因和影响。
税收法定原则
税收社会政策原则
指税收的征收必须依法进行,税收的开征 、停征以及各种税收的减免等都必须依照 法律的规定执行。
指税收的征收必须符合国家的社会政策目 标,有利于实现社会公正和稳定。
03 税收制度与政策
税收制度概述
税收制度定义
税收制度是国家为了取得财政收入而规定征收的各种税的制度,以 及相应的税收管理体制。
税收负担是指纳税人因缴纳税款而承担的义务和负担,包括经济负 担和心理负担。
税收负担的合理配置
第八章税收原理习题与答案
4、税收的公平原则包括( ) A、普遍征税 B、公平征税 C、纵向公平征税D、横向公平征税 答案 ABCD 5、税负转嫁是指( ) A、将税负转移给购买者或供应者的一种经济现象 B、税负转嫁的基本条件是商品价格由供求关系决定 的自由浮动 • C、税负转嫁是各经济主体之间经济利益的再分配 • D、税负转嫁是纳税人在利益机制驱动下的主动行为 • 答案 ABCD • • • • • • •
•
• • • • • • • • • • • •
一、单项选择题 1、税法上规定的纳税人是指( ) A、最终负担税收的单位和个人 B、代扣代缴税款的单位和个人 C、负有纳税义务的单位和个人 D 、委托代征的单位和个人 答案 C 2、一种税区别于另一种税的主要标志是( ) A、纳税人 B、课税对象 C、课税依据 D、税率结构 答案 B 3、随课税对象的税基增大而提高的税率是( ) A、比例税率 B、累进税率 C、定额税率 D、名义税率 答案 B 4、将税收分为直接税和间接税的划分依据是( ) A、课税对象 B、征收标准 C、税收负担 D、征收实体 答案C
• 5、下列税种中,属于共享税的是( ) • A、增值税 B、消费税 C、营业税 • 答案 A
D、关税
•
• • • • • • • • • • • • • • • •
6、征税的经济效率指的是( ) A、保持税收的宏观中性 B、征税费用与征税收入的比值关系 C、征税应不影响资源的优化配置 D、降低纳税人与纳税行为的经济支出 答案 B 7、税负转嫁的主要途径是( ) A、供求关系的变 B、价格变动 C、随供求关系的变化而价格自由变动 D、指令性计划 答案 C 8、下列商品课税中,税负最容易转嫁的是( ) A、对供应弹性大,需求弹性小的商品的课税 B、对供应弹性大,需求弹性大的商品的课税 C、对供应弹性小,需求弹性小的商品的课税 D、对供应弹性小,需求弹性大的商品的课税 答案 A
税收学原理
税收学原理税收学是一门研究政府税收政策和税收制度的学科。
它探讨如何通过税收政策实现公共利益,如何通过税收制度实现公平和效率的平衡。
本文将详细阐述税收学的原理,并结合实际案例进行解释。
一、税收的定义和基本原则税收是政府依法征收的一种强制性质的财政收入,它是政府实现公共利益的重要手段。
税收学的基本原则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合法性原则:政府征收税收必须遵守法律规定,不得侵犯纳税人的合法权益。
公正性原则:税收应该根据纳税人的财力能力来征收,贫富差距越大的社会,税收应该越加重负担。
效率性原则:税收应该通过最小化资源浪费和最大化社会效益来实现经济效率。
透明度原则:政府应该公开税收政策和税收征收的相关信息,让纳税人了解政府的税收政策和税收征收。
稳定性原则:税收政策应该稳定,不应该频繁变动,使纳税人不至于受到不必要的困扰。
二、税收的功能和作用税收的主要功能和作用包括以下几个方面:财政收入:税收是政府的重要财政收入来源,可以用于满足公共服务和公共投资的需要。
调节经济:税收可以通过改变纳税人的行为来影响经济运行,如通过降低个人所得税率来刺激消费,促进经济增长。
改善收入分配:税收可以通过税收制度来改善收入分配,如对高收入者征收高税率,对低收入者征收低税率。
约束社会行为:税收可以通过税收制度来约束社会行为,如对烟酒等有害物品征收高税率,以减少其消费量。
实现公共利益:税收可以用于实现公共利益,如通过征收环境保护税来促进环境保护。
三、税收制度和税收政策税收制度是指政府征收税收的规则和程序。
税收政策是指政府通过税收制度来实现经济、社会和政治目标的方式和手段。
税收制度和税收政策是密不可分的,税收政策是在税收制度的基础上制定和实施的。
直接税和间接税直接税是指纳税人直接向政府支付税款,如个人所得税、企业所得税等。
间接税是指纳税人通过购买商品和服务而向政府支付税款,如增值税、消费税等。
税率和税基税率是指纳税人应该缴纳的税款与其应税收入或应税销售额的比率。
政府经济学-8章税收原理
(二)税收存在的依据:传统观念
公需说
“公共福利说”或“公共负担说”,17世纪资本 主义初期,德国重商主义的官房学派学者K·克洛 克,“租税倘非出于公共福利需要者,即不得征 收,如果征收,即不能认为是正当租税。所以, 征收租税必须以公共福利需要为理由”,“无代 表不纳税” 。
征的进 企业缴纳的部分归中央,其余部分中央与地 房产税、
口环节 方按60%与40%的比例分享;④个人所得 城市房地
增值税 税:除储蓄存款利息所得的个人所得税外, 产税、车
其余部分的分享比例与企业所得税相同;⑤ 船税、契
资源税:海洋石油企业缴纳的部分归中央, 税、屠宰
其余部分归地方;⑥印花税:证券交易印花 税、筵席
从经济学的角度
公共产品的成本支付
从法律学的角度
权利与义务的对称性
(二)税收存在的依据:传统观念
经济调节说
亦称“市场失灵论”或社会政策说,产生于 19世纪末,主要代表人物德国社会政策学派 的财政学者瓦格纳和美国著名财政学家塞里 格曼。
(二)税收存在的依据:现代
为公共商品的供给提供资金保障
税收原则的发展
威廉·配弟——公平负担税收
三条标准:
公平、简便、节省
18世纪德国官房学派攸士第——征税不能 妨碍纳税人的经济活动
六大原则:促进主动纳税;不侵犯臣民的合 理的自由和增加对产业的压迫;平等课税; 具有明确法律依据;挑选征收费用最低的商 品货物征税;纳税手段简便,税款分期缴纳, 时间安排得当
资源税(资源税、城镇土地使 用税)
所得税(企业、个人)
财产税和行为税(房地产税、 车船税、印花税、契税)
特定目的税(筵席税、城市维 护建设税、土地增值税、耕地 占用税、车辆购置税)
陈共《财政学》(第7版)配套题库 课后习题(第八章 税收原理)【圣才出品】
第八章税收原理一、概念题1.税收的强制性答:税收的强制性,指的是征税凭借国家政治权力,通常颁布法令实施,任何单位和个人都不得违抗。
在对社会产品的分配过程中,存在着两种权力:所有者权力和国家政治权力。
前者依据对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的所有权取得收入,后者凭借政治权力占有收入。
国家运用税收参与这种分配,就意味着政治权力凌驾于所有权之上,而这种分配之所以能够实现,正是因为它依据的是政治权力,而且依法征收,任何形式的抗税行为都构成违法行为。
征税中的强制性不是绝对的,当企业和个人明了征税的目的并增强纳税观念以后,强制性则可能转化为自愿性;同时,强制性是以国家法律为依据的,政府依法征税,公民依法纳税,公民具有监督政府执行税法和税收使用情况的权利。
2.税收的固定性答:税收的固定性,指的是征税前就以法律形式规定了征税对象以及统一的比例或数额,并只能按预定的标准征税。
一般说来,纳税人只要取得了税法规定的应税收入,发生了纳税行为,拥有了应税财产,就必须按规定标准纳税,不得违反。
同样,政府也只能按预定标准征税,不得随意更改。
税收的固定性不是绝对的,随着社会经济条件的变化,课税标准也会变动。
税收的固定性实质上是指征税有一定的标准,而这个标准又具有相对的稳定性。
3.税收的无偿性答:税收的无偿性,指的是国家征税以后,税款即为国家所有,既不需要偿还,也不需要对纳税人付出任何代价。
针对具体的纳税人来说,纳税后并未获得任何报酬,从这个意义上说,税收是不具有偿还性或返还性的。
但若从财政活动的整体来考察,税收的无偿性与财政支出的无偿性是并存的,这里又反映出有偿性的一面。
4.纳税人答:纳税人,又称纳税主体,是指税法规定的负有纳税义务的单位和个人。
纳税人可以是自然人,也可以是法人。
所谓自然人,一般是指公民或居民个人,如月工资达到应税所得额的我国公民,就是个人所得税的纳税人。
所谓法人,是指依法成立并能独立行使法定权利和承担法定义务的社会组织,主要是各类企业,如我国的国有企业,集体企业和私人企业等都是企业所得税的纳税人。
《经济学原理》第八章应用:税收的代价
第八章应用:税收的代价在本章中你将——〔〕考察税收如何减少消费者和生产者剩余了解税收无谓损失的意义和原因考虑为什么一些税收的无谓损失大于另一些税收考察税收和无谓损失如何随税收的规模而变动税收往往是热门政治争论的来源。
在1776年美国殖民地对英国税收的愤怒引发了美国革命。
200多年以后,罗纳德·里根以大幅度降低个人所得税为号召中选总统,在他入主白宫的8年期间,个人所得税最高税率从70%下降为28%。
1992年,比尔·克林顿中选的局部原因是因为当时的总统乔治·布什没有遵守他在1988年大选中的诺言:“相信我的话:没有新税。
〞我们在第六章中开始研究税收。
在那里我们说明了,一种物品的税收如何影响它的价格和销售量,以及供应和需求的力量如何在买者与卖者之间划分税收负担。
在本章中,我们要扩大这种分析,并考察税收如何影响福利,即市场参与者的经济福利。
乍看起来,税收对福利的影响似乎是显而易见的。
政府征税是为了增加收入,而这种收入必然来自某人的口袋。
正如我们在第六章中所说明的,当对一种物品征税时,买者和卖者的状况都会变坏:税收提高了买者支付的价格,并降低了卖者得到的价格。
但为了更充分地理解税收如何影响经济福利,我们应该比拟买者和卖者减少的福利和政府增加的收入量。
消费者和生产者剩余的工具使我们可以进行这种比拟。
分析将说明,税收对买者和卖者的本钱超过了政府增加的收入。
税收的无谓损失我们从回忆第六章中一个惊人的结论开始:一种物品的税收是向买者征收还是向卖者征收是不重要的。
当向买者征税时,需求曲线向下移动,移动量为税收的大小;当向卖者征税时,供应曲线向下移动,移动量为税收的大小。
在这两种情况下,当征收税收时,买者支付的价格上升,而卖者得到的价格下降。
最后,无论如何收税,买者与卖者分摊税收负担。
图8-l表示这些影响。
为了简化我们的讨论,尽管供应曲线和需求曲线中必然有一条曲线移动,但图上并没有表示出任何一条曲线的移动。
第8章国际税收协定
8.2.2 两个范本的基本内容
一、国际税收协定适用的范围 • 1.协定涉及的纳税人范围
– 在经合组织和联合国的两个范本中,都把协定包括的纳税人(包括自然人、公司、社团以及基 金会等)限制在缔约国一方或同时成为缔约国双方的居民。
– 两个协定范本规定:除了协定的个别条款(无差别待遇条款、税收情报交换和政府职员的退休 金等)外,非缔约国居民不能享受协定的待遇。
常设机构的分类
物理性常设机构的具体形式通常包括: ①管理机构; ②分支机构; ③工厂;④车 间(或作业场所); ⑤矿场、油井或气井,采石场或其他开采自然资源的场所; ⑥建筑工地或建筑,装配或安装工程及有关监督活动和劳务活动等。
– 代理性常设机构是指一个实体代表企业进行活动并有权在缔约国家以企业的名义对外缔结合同。 这种权限必须经常行使而不仅仅是在个别案件中行使。
常设机构的分类
• 常设机构的分类:物理性常设机构和代理性常设机构。 • 物理性常设机构:一个企业进行全部或部分营业的固定营业场所。 • 营业场所:企业用于从事营业活动的任何房屋场地、设施和设备,不管该房屋场地、设施和设备是否
完全用于进行营业活动这个目的。 – (1)无完整性要求 – (2)可以是自有或租赁的 – (3)包括适合于营业活动的任何重要、有形物体(但排除轻便和可携带的机器设备、工具;排 除证券或银行帐户;排除专利和软件。) – (4)在另一国租用的服务器或网址构成营业场所
– 在税收协定中严格规定“人的范围” 的重要意义在于限制纳税人不当地使用税收协定。
2.协定涉及的税种范围
– 在两个税收协定范本中均规定协定仅适用于对所得和财产征收的各种直接税。 – 我国对外签订的避免双重征税协定涵盖的税种主要是两个所得税,即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所
税收原理
第八章税收原理第一节税收概述一、税收的含义按照法律预先规定的标准,强制地、无偿地取得财政收入的一种手段。
(一)税收性质属分配范畴,体现着特定的分配关系(二)税收是国家取得财政收入的重要方式(三)国家征税凭借的是政治权力二、税收的形式特征(一)强制性税收的强制性是指税收是国家凭借政治权力,以法令的形式强制课征的,应纳税者必须履行缴纳义务,按照税法的规定照章纳税,违反者要受到法律制裁。
(二)无偿性税收的无偿性是指国家征税后,税款即为国家所有,既不需要偿还,也不需要对直接的纳税人付出任何代价。
(三)固定性税收的固定性是指征税前就以法律形式预先规定了纳税人、征税对象和税率等税制要素,纳税人必须按规定标准纳税,政府也只能按预先的规定征税,不得随意更改。
三、税收的经济影响(一)税收对生产领域的影响1、所谓税收效应,指的是纳税人因国家课税而在其经济选择或经济行为方面做出的反应。
2、收入效应,即受税收的影响,个人可支配收入下降,为维持原有收入和消费水平,迫使人们增加劳动,减少闲暇;3、替代效应,即政府课税使劳动与闲暇的相对价格发生变化,劳动收入下降而使闲暇的相对效应增加,从而引起个人以闲暇替代的行为。
(二)税收对分配领域的影响1、对企业利润分配的调节,如通过流转课税和所得课税,使一般企业的正常生产经营都只能获得合理的适度利润;通过差别税负政策,发挥税收促进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的调节效应。
2、调节个人收入分配,在分配环节课征累进的综合个人所得税,使高收入阶层比低收入阶层承担较重的税收,并且能够随着不同个人的收入增减变化,灵活调节其收入水平,缩小收入差距。
(三)税收对经济稳定的影响1、经济危机时期,政府可以通过减税来增加人们的可支配收入,从而扩大社会总需求,刺激投资和消费;2、经济繁荣时期,政府又可以通过增税来压低人们的可支配收入,从而压缩社会总需求,抑制投资和消费。
四、税收分类(一)按课税对象的性质分类1、商品课税商品课税也称流转课税,是指对纳税人的商品和劳务的流转额课征的税;包括增值税、营业税、消费税、关税等。
税收原理
3、财产税类
以纳税人拥有财产的数量或价值为课税对象的税收
财产税分类
课征范围
财产税性质
1.稳定性强,适宜 地方征收; 遗特 产别 税税 财 和产 赠税 与: 置产 一 税税 般 、、 财 契车 产 税辆 税 等购 房 :
2.不易转嫁,属于 直接税种;
3.有一定程度的公 平作用。
4、资源税类
以纳税人使用国有资源 产生的级差收益为征税 对象的税种
9.违章处理
对 违 反 税 法 的 行 为 的 规 定
欠 税
滞纳金 滞纳金
罚金和绳之于法
漏 税
偷 税 抗 税
罚金和绳之于法
四、税收主要的分类
税 收 管 理 权 分 类
征 税 依 据 分 类 法
税 收 与 价 格 关 系 分 类
税 收 转 嫁 分 类 法
课 税 对 象 分 类 法
(一)课税对象分类法
3.3 定额税率
• 定额税率:按课税对象的实物单位直 接规定固定税额。
定额税率的特点: 1.计算方便 2.税款不受价格变动的影响 3.税负不尽合理
4.起征点与免征额
减轻纳税人税收负担的措施
起征点
开始征税的起点 未达到起征点不征税,达 到或超过的全额计税
对策--将起征点 降至足够低的水平
个别优惠特点。在起征 点附近税负分配不公平
免征额
免于征税的数额
未达免征额不征税,超过 此点只就超过部分征税
适用于所得课税
普遍优惠的特点。税负 分配比较公平源自300×税率 200×税率
起征点
不征 0
100 200 300 400
(300-200)×税率 免征
免征额
免征
0
税收原理
三、税负转嫁与归宿
(一)税负转嫁与归宿的含义 税负转嫁:是指纳税人将其所缴纳 的税款以一定方式转嫁给他人承受 的过程。 税负归宿:是指经过转嫁后税负的 最终落脚点。
研究政府如何以最经济合理的方式来筹集 税款,实现效率与公平。 最优税收:是依据税收中性原则设置和征 收的,不产生税收额外负担或不造成任何 经济扭曲,且符合公平原则的税收。 次优税收:是指在满足政府一定收入规模 的前提下,课税所导致的效率损失或超额 负担最小的税收。
二、最适课税的基本目标
内在优化目标:使征税对相对价 格和经济主体的决策行为不发生 或仅发生较小的影响。 外在优化目标:通过税收手段弥 补市场缺陷
(二)税负转嫁的方式
1.前转 前转。也称顺转,指纳税人通过提高商品 前转 销售价格将税负转嫁给购买者。前转是税负 转嫁中最为普遍的一种形式。 2.后转 后转。也称逆转,指纳税人通过压低商品 后转 购进价格将税负转嫁给供应者。 3.税收资本化 税收资本化。也称税收还原,指要素购买 税收资本化 者将所购资本品的未来应纳税款,在购入价 中预先扣除,由要素出售者实际承担税负。
三、最适课税理论的主要内容
(一)直接税与间接税的相互配合 直接税和间接税在功能上是相互补充的 一国税制中,究竟是以所得税还是商品 税为主体,取决于政府收入目标、税收 征管能力和税收政策中公平与效率目标 的权衡等因素。
(二)最适商品课税理论
最适商品课税研究商品税设计如何使 税收的额外负担最小。 对全部商品实行统一税率并不一定是 最优的,因为不同商品的需求弹性不 同 逆弹性法则:商品税税率的高低应与 商品的需求弹性大小呈反比,又称拉 姆齐法则。 “逆弹性法则”的局限性。
财政学_郭庆旺_第八章 税收原理
第八章税收原理
第一节什么是税收
1. 税收的基本属性
税收的基本属性,同其他经济范畴一样,通常要从两方面来剖析:一方面是税收区别于其他财政收入形式的特殊规定性,即不考虑税收所体现的生产关系的差别,剖析税收的一般属性;另一方面是剖析不同社会或不同国家的税收的特殊性。
2. 税收的"三性"
处于两难的选择,因此,把税制的设计同本国的具体情况和长远发展战略结合起来的税收原则,才是对公平与效率两者更深层次和更高层次的兼顾。
2. 公平类税收原则与效率类税收原则
(1)公平类税收原则,又分为:受益原则,是指各社会成员应按各自从政府提供公共物品中享用的利益来纳税,或者说政府提供公共物品的成本应按各社会成员享用的份额来承担;能力原则,是指征收以各社会成员的支付能力为标准,而不考虑各自对公共物品的享用程度。
(2)效率类税收原则,又分为:促进经济发展原则,又称税收的经济效率原则,是指税收制度和税收政策在保证筹集财政收入的同时,应有利于经济发展,力图
对经济发展带来积极影响;征税费用最小化和确实简化原则,涉及税制本身问题,所以又称税收的制度原则。
3. 税收中性问题
(1)概念。
所谓税收中性,是指政府课税不扭曲市场机制的正常运行,或者说,不影响私人部门原有的资源配置状况;如果政府课税改变了消费者以获取最大效用为目的的消费行为,或改变了生产者以获取最大利润为目的的市场行为,就会改变私人部门原来(税前)的资源配置状况,这种改变就被视为税收的非中性。
(2)明确税收超额负担或称无谓负担问题是理解中性的一个重要途径。
税收超额负担,是指政府通过征税将社会资源从纳税人转向政府部门的转移过程中,给纳税人造成了相当于纳税税款以外的负担。
财政学-税收基本知识
第八章税收原理第一节什么是税收●税收的基本属性马克思把税收界定为:“赋税是政府机器的经济基础,而不是其他任何东西。
”西方经济学关于税收的学说,一般认为主要溯源于17世纪英国著名哲学家托马斯·霍布斯(T.Hobbes)的“利益交换说”(Benefit-Exchange-Theory)。
霍布斯认为:“人们为公共事业缴纳的税款,无非是为了换取和平而付出的代价”,“间接税和直接税就是为不受外敌入侵,人们以自己的劳动向拿起武器监视敌人的人们提供的报酬。
”后来,经过洛克、休谟、边沁以及斯密等人提出的社会契约说、利益原则和支付能力原则,“利益交换说”得到了不断的发展。
20世纪30年代以来,经济学界逐渐提出了新税收学说,认为国家征税除了为政府提供公共产品的供给筹措经费之外,还发挥调节经济的功能(如矫正外部效应、协调收入分配、刺激有效需求)。
●税收的“三性”1.税收的强制性在社会产品分配中存在两种权力即所有者权力和国家政治权力。
征税凭借国家政治权力,通过颁布法令实施,任何单位和个人都不得违抗。
税收的强制性是税收作为一种财政范畴的前提条件,也是国家满足社会公共需要的必要保证。
2.税收的无偿性政府征税以后,税款即为政府所有,既不需要偿还,也不需要对纳税人付出任何代价。
同政府债务所具有的偿还性不同。
税收的无偿性与财政支出的无偿性并存。
3.税收的固定性征税前就以法律的形式规定了征税对象以及统一的比例或数额,并只能按预定的标准征税。
税收的固定性实质上是指征税有一定的标准,而这个标准又具有相对稳定性。
税收的“三性”可集中概括为税收的权威性,税收的权威性来源于国家政权的权威性。
第二节税收术语和税收分类税收术语——纳税人纳税人,又称为纳税主体,是指税法规定的负有纳税义务的单位和个人。
纳税人可以是自然人,也可以是法人。
法人是指依法成立并能独立行使法定权利、承担法定义务的社会组织,主要是各类企业。
与纳税人有关的一个概念是负税人。
第八章税收原理
第八章税收原理一、单选题(以下每小题各有四项备选答案,其中只有一项是正确的。
多选、错选、不选均不得分。
)1.累进税率下,每一级税率就是相应级距的课税对象数额的( A )。
A.边际税率B.平均税率C.比例税率D.累退税率2.下列税率形式更能体现从税收公平的是( B )。
A.比例税率B.累进税率C.累退税率D.边际税率3.纳税人将其所纳税款,转移给生产要素的提供者负担,这种税负转嫁称为( B )。
A.前转B.后转C.消转D.税收资本化4.能够导致税收全部向前转嫁,落在生产要素的购买者身上的情形是( A )。
A.需求完全无弹性B.需求完全有弹性C.需求富有弹性D.需求缺乏弹性5.当某商品的供给弹性大,需求弹性小时,其税负转嫁情况是( A )。
A.易转嫁B.不易转嫁C. 和税负转嫁无关D. 不确定6.下列不属于流转税类的是( D )。
A.营业税B.增值税C.消费税D.房地产税7.从税收效率角度看,下列税率形式作用最弱的是( B )。
A.比例税率B.累进税率C.累退税率D.边际税率8.纳税人对其所纳税款,通过改善经营管理,改进生产技术等方法,补偿其纳税损失,使支付税款之后的利润水平不比纳税前低,从而使税负在生产发展和收入增长中自行消失,这种税负转嫁方式称为( C )。
A.前转B.后转C.消转D.税收资本化9.个人所得税中工资薪金适用的税率形式是( A )。
A.累进税率B.比例税率C.累退税率D.定额税10.生产要素购买者将所购生产要素未来应纳税款,通过从购入价格中预先扣除(即压低生产要素购买价格)的方法,向后转嫁给生产要素的出售者,这种转嫁方式称为( D )。
A.前转B.后转C.消转D.税收资本化11.在下列税负不易转嫁的税种是( B )。
A.增值税B.公司所得税C.消费税D.营业税12.下述有关从价税表述正确的是( B )。
A.从价税以课税对象的数量为计税依据B.比例税是从价税C.定额税是从价税D.从价税与商品流转额无关13.下列有关税收资本化表述正确的是( C )。
曼昆经济学原理-第八章-应用:赋税的代价
税收收入
T = 税收规模 Q = 物品销售量
TQ = 政府的税收收入
税收收入...
Price
Price buyers pay
无谓损失
Supply
PS
0
Q2
Q1
Demand
Quantity
Deadweight Loss and Tax Revenue...
Price
PB
(c) 大额税
无谓损失
Supply
PS 0 Q2
Demand
Q1
Quantity
无谓损失与税收收入
对小额税而言,税收收入少,无谓 损失少。 当税收规模增加时,税收收入增加 ,无谓损失也增加。 但当税收规模继续增加,税收收入 则下降,因为高税收大大减少了市 场规模,产生非常大的无谓损失。
税收扭曲与弹性...
Price
(a) 供给缺乏弹性 Supply
税收 规模
0
当供给比较缺乏弹性时 ,税收的无谓损失较小 .
Demand
Quantity
Tax Distortions and Elasticities...
Price
Size of tax
(b) 供给富有弹性
当供给比较富有弹性时 ,税收的无谓损失较大 .
是富有弹性的。
The Deadweight Loss Debate
工人对激励反应较大的例子: 许多工人可以调整他们工作的时间 一些家庭有第二个赚钱人(已婚妇女选 择从事家务还是工作挣钱) 许多老年人可以选择什么时候退休 一些人考虑从事地下经济活动 (i.e. 他们 从事非法经济活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节 什么是税收 第二节 税收术语和税收分类 第三节 税收原则
第八章税收原理
1
第一节 什么是税收
• 一、税收的基本属性 • 二、税收的“三性”
第八章税收原理
2
一、税收的基本属性
(一)税收的概念
• 税收是指国家为向社会提供公共品,凭借 行政权力,按照法定标准,向居民和经济 组织强制、无偿地征收取得的财政收入。 在历史上也称为税、租税、赋税或捐税等。
税收努力取决于两个因素:一是税制的 完善程度;二是税务部门的征收管理水平。
第八章税收原理
17
(六)起征点与免征额
起征点指税法规定的开始征税时征税对象应达到 的一定数额。征税对象的数额未达到起征点的 不征税,达到或超过起征点的,应按照征税对 象的全部数额征税。
免征额指税法规定征税对象的全部数额中免予征 税的数额。免征额的部分不征税,仅就超过免 征额的部分征税。
第八章税收原理
6
4、征税目的是为社会提供公共品
•
竞争性
• 私人产品
•
排斥性
•
非竞争性
• 公共物品
•
非排斥性
是指由一个社会全体成员共
同享用的产品或劳务。是在
消费过程中具有非竞争性和
非排斥性的产品。
“免费搭车”
第八章税收原理
在消费过程中,对某一 种产品的消费不会影响 另一些人对这一产品的
消费
产品在消费过程中所产生 的收益,不为某个人或某 些人所专有,要将一些人 排在消费过程之外是不可 能的,7 或者成本很高。
单一比例税率
差别比例税率
– (2)定额税率——对每一单位的征税对象的实物 量直接规定某一个固定的税额。
第八章税收原理
14
(3)累进税率——是指按课税对象数额 的大小,划分若干等级,分别规定相应 的税率,并使税率随着课税对象数额的 增大而提高。
– 全额累进税率——是指全部课税对象都按 照与之相适应的那一档税率征税。
– 超额累进税率——将课税对象按数额大小 划分为不同等级,每个等级由低到高分别 规定税率,并分别计算税额,加总后即为 应征税额。
第八章税收原理
15
全额累进税与超额累进税比较 单位/元 P218 表8-1
收入级距
税率
1 0—25000
20%
2 25001—50000 30%
3 50001—75000 40%
5、税收须借助于法律形式进行
第八章税收原理
8
二、税收的“三性”
1、税收的强制性
是指政府凭借国家政治权力,通常颁布法令实施, 任何单位和个人都不得违抗。
2、税收的无偿性
国家征税以后,税款为国家所有,既不需要偿还, 也不需要对纳税人付出任何代价。
3、税收的固定性
政府以法律的形式预先规定对征税对象以及统一 的比例或数额,并只能按预定的标准征税。
第八章税收原理
3
1、税收是财政收入的一种形式
• • 财政收入 •
税收 公债:有偿性 费 利
第八章税收原理
4
2、行使征税权的主体是国家
中央政府 国家
地方政府
职能机关:税务局 财政机关、海关
第八章税收原理
5
3、国家凭借行政权征税
社会管理者——行政管理权——税收 公共财产所有者——财产所有权——财产收益
第八章税收原理
21
(二)按照税负能否转嫁分
直接税:税负不易转嫁的税种 (所得税,财产
税)
间接税:税负容易转嫁的税种 (商品课税)
第八章税收原理
22
(三)按照课税对象的计量单位分
从量税:按照课税对象的数量、重 量、容量或 体积计算的税收
从价税:按照课税对象的价格计算的税收
第八章税收原理
23
(四)按照税收和价格的关系分
所遵循的准则和指导思想,是评价税收制度优 劣、考核税务行政管理状况的基本标准。 二、税收中的公平与效率 1、税收应以公平为本 2、征税必须考虑效率的要求 3、税收公平与效率的两难选择
价内税:税金构成价格组成部分的,称为价内税 价外税:税金构成价格组成之外的,称为价外税
第八章税收原理
24
(五)按照税种的隶属关系分
中央税:以中央政府为课税权主体的税收 地方税:以地方各级政府为课税权主体的税收 共享税:收入由中央财政与地方财政按一定比例
分享的税
第八章税收原理
25
第三节 税收原则
一、税收原则的含义 税收原则是政府设计税制、实施税法过程中
4 75001—100000 50%
全额累进 超额累进 应纳税额 应纳税额
5000 15000 30000 50000 50000
5000 7500 10000 12500 35000
第八章税收原理
16
(五)税收能力和税收努力 1、税收能力,是指应当能征收上来的税收 数额,包括纳税能力和征税能力。 2、税收努力,是指税务当局征收全部法定 应纳税额的程度。
事活动和诉讼。
第八章税收原理
11
(二)课税对象(税收客体 )
1、定义:税法规定必须征税的客观对象。
2、相关概念 (1)量上的具体化
从价计征(货币单位) 计税依据
从量计征(自然单位 )
(2)质上的具体化 税目
进一步明确征税的具 体范围、界限和类别
第八章税收原理
12
(三)课税标准
课税标准,是指国家征税时的实际依据,或 称课税依据,如纯所得税、商品流转额、财 产净值。Biblioteka 第八章税收原理18
(七)课税基础
课税基础,简称税基,是源于西方国家的 一个概念,是指建立某一种税或一种税 制的经济基础或依据。
如厂家的销售收入或消费的货币支出。
第八章税收原理
19
二、税收分类
第八章税收原理
20
(一)按照课税对象的性质分
所得课税:个人所得税和企业所得税 商品课税:增值税、营业税、消费税和关税等 财产课税:财产税、遗产税和赠与税
“商品流转额” 指在商品交换过程中,因销售
或购进商品而发生的货币金额。按经营业务 不同,可分为销售流转额和采购流转额。
第八章税收原理
13
(四)税率
1、定义:税额与课税对象数额之间的比例 。
应纳税额=计税依据×税率
税率=应纳税额/计税依据 2、税率形式
– (1)比例税率——是指对同一征税对象不论数额 大小,采用相同比例征税的税率。
第八章税收原理
9
第二节 税收术语与税收分类
• 一、税收术语 • 二、税收分类
第八章税收原理
10
一、税收术语
(一)纳税人(纳税主体、课税主体)
1、定义:税法规定直接负有纳税义务的单位和个 人。
2、分类 (1)自然人纳税人 (2)法人纳税人
3、相关概念: 负税人 扣缴义务人
法人基本特征: 必须是经过国家认可的 组织,能够独立取得和 处理财产;能够独立承 担民事上的财产义务以 及以自己的名义参加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