雾化吸入疗法在呼吸疾病中的应用专家共识(二)
雾化吸入疗法合理用药专家共识2019
通过压电陶瓷片的高频 震动,使药液穿过细小 的筛孔挤出,形成细小 颗粒
不同雾化吸入装置优缺点
类型
优点
缺点
• 有噪音
• 适用于下呼吸道病变或感染、气道分泌 • 需有压缩气体或电源(多为交流电源)
物较多,尤其伴有小气道痉挛倾向、低
驱动
氧血症严重气促患者
• 鼻-鼻窦喷射雾化器在治疗时需关闭软腭,
• 气管插管患者常用
12.06 11.8
城市
12.02 11.24
11.57 10.92
10
5
0
2008年
2009年
2010年
2011年
2012年
2013年
2014年
2015年
2016年
2017年
2017年农村主要疾病死亡构成
2017年城市主要疾病死亡构成
19.45
1呼疾1吸病.57 11.57%
22.73
23.18 23.07
药
• 用药量(疗 程)不足或用 药量过大
• 过度使用 注射剂
• 作用重叠 • 相互矛盾 • 毒性增强 • 影响代谢吸收
我国不合理用药问题2、3
• 治疗肺部感染 的抗菌药物应 用合理率不足 50%
1. http://www.who.int/medicines/areas/rational_use/en/ 2. 肖爱丽, 等.中国药事. 2011; 25(6):576-578. 3. 王鹏, 等. 中国医药导报, 2015(23)57-62.
Zhu Z, et al. J Aerosol Med Pulm Drug Deliv. 2014 Oct;27(5)386-91
现有指南/共识在指导合理用药时存在不足
雾化吸入合理用药专家共识解读
1.50
0.99 1.00
0.95
0.97
0.97
1.00
0.97
FEV1 (L)
0.50
导入期
安慰剂
800μg 布地奈德
0.00
0
2
6
10
时间(周)
洗脱期
14
16
• 一项双盲、安慰剂对照、交叉研究,纳入14例稳定期慢性气流受限的受试者(平均年龄66)接受安慰剂治疗4周, 随后接受布地奈德400μg吸入治疗8周,评估布地奈德对FEV1的影响。
从新共识看 雾化吸入疗法的合理应用
——《雾化吸入疗法合理用药专家共识》解读
目录
01 新版共识更新背景 02 从新共识看雾化吸入装置的正确选择 03 从新共识看雾化吸入合理用药的基本原则 04 从新共识看常用雾化吸入药物的选择 05 从新共识看雾化吸入治疗的药学监护与用药教育
在慢性气道疾病治疗中, 雾化吸入疗法具有独特而重要的地位
沙丁胺醇7.5mg和2.5mg均显著改善急性哮 沙 丁 胺 醇 5mg 和 2.5mg 相 比 , 使 患 者 恢 复
喘患者FEV1,但两者疗效之间无差异
PEFR所需时间无显著性差异
7.5mg 2.5mg
P>0.05
6.0
P=0.684
4
4.0
3.32
2.0
FEV1 (%预计值)
恢复PEFR所需时间
推荐药物
• 特布他林 • 沙丁胺醇
中国已上市
中华医学会临床药学分会.医药导报.2019.38(2):135-146.
药学特性
特布他林雾化溶液:在数分钟 内起效,1h达到峰值,疗效持 续 4-6h 沙丁胺醇:数分钟内起效,11.5h,达到峰值,疗效持续 4-6h
儿童呼吸道疾病雾化吸入专家共识
表1 布地奈德与丙酸氟替卡松大致等效剂量 (5岁及以下儿童)(μg)
低剂量 中等剂量 高剂量
• 布地奈德混悬液
250-500 >500-1000 >1000
• 丙酸氟替卡松混悬液 125-250 >250-500 >500
地塞米松
一种人工合成的水溶性肾上腺糖皮质激素,结构上无 亲脂性基团,水溶性较大,难以通过细胞膜与糖皮质激素 受体结合发挥治疗作用。由于雾化吸入的地塞米松与气道 黏膜组织结合较少,肺内沉积率低,在气道内滞留时间短 ,因此,地塞米松较难通过吸入发挥局部抗炎作用,不常 规推荐用于喘息性疾病。
• 3.乙酰半胱氨酸(acetylcysteine):国内已有专用吸 入剂型,但儿科临床应用经验有限,尚须进一步验 证。
(四)抗病毒药物
• 抗病毒药物的使用是毛细支气管炎常用治疗措施之一。
• α-干扰素:抗病毒治疗常用药物,已有临床使用经验,但尚 无儿童雾化吸入推荐剂量,其有效性也需进一步证实。
• 利巴韦林:以200 μg/L气雾浓度(雾化液浓度20 mg/mL)吸入
• 澳大利亚皇家全科医师学会(RACGP)2008年推出的毛 细支气管炎管理循证指南指出,有反复喘息症状的患 儿,可以考虑使用SABA吸入治疗。
• 鉴于对全球多项研究结果的分析,无论是否为病毒 性毛细支气管炎,均不推荐常规使用SAMA,但鉴于 我国有较多的临床实践报道,医生可酌情使用。
• 最新的Cochrane数据分析显示,雾化吸入肾上腺素治疗
高剂量吸入激素才可能 启动非经典途径,快速起效
两种糖皮质激素受体特性比较 胞内受体
定位
细胞浆
膜受体 细胞膜
数量1 解离常数1
75-90% 19.5nM
雾化吸入疗法规范
其雾化吸入的用法用量、配置浓度及疗效、安全性尚需更多临床研究
验证。
吸入用乙酰半胱氨酸溶液在临床用于治疗浓稠黏液分泌物过多的呼
吸道疾病如:急性支气管炎、慢性支气管炎及其病情恶化者、肺气肿、
黏稠物阻塞症以及支气管扩张症。
雾化吸入疗法合理用药
抗感染药物 目前国外已上市的雾化吸入治疗用的抗感染药物仅有几种。 我国仅有部分厂家的注射用两性霉素B被批准用于雾化吸入 治疗严重的系统性真菌感染。
雾化吸入疗法合理用药专家共识
第 吸四 入章
治
疗
的 患
教
第 吸三 入章
疗 法 合 理 用 药
第 雾二 化章
器
分
类
第 雾一 化章
吸 入 定 义
目 錄
雾化吸入是一种以呼吸道和肺为靶器官的直接给药 方法,具有起效快,局部药物浓度高,用药量少,应 用方便及全身不良反应少等优点。
雾化吸入已经成为呼吸系统相关疾病重要的治疗手 段之一。
尚有,超声雾化器、振动筛孔雾化器(筛孔 的直径可决定产生药雾颗粒的大小。
雾化吸入疗法合理用药
常用药物分类:吸入性糖皮质激素、短效β2受体激动剂、 短效胆碱M受体拮抗剂和黏液溶解剂等几大类。
雾化吸入疗法合理用药
ICS基本机制可分为经典途径(基因途径)和非经典途径(非基因途径)。
经典途径:ICS易通过细胞膜进入细胞与细胞质内糖皮质激素受体结合形成活化的 GS-GR复合物进入细胞核内启动基因转录,引起转录增加或减少,从而改变介质 相关蛋白的水平,对炎症反应所必需的细胞和分子产生影响而发挥抗炎作用。
SAMA一般在15min内起效,1-2h达高峰,持续4-6小时。 与SAMA比较,SABA起效时间较慢,但持续时间较长。
雾化吸入合理用药专家共识解读
Chan C H. Asian Pacific Journal of Allergy & Immunology, 1993, 11(2):97.
SABA
短效β2受体激动剂——目前中国上市2种药物
作用机制
兴奋气道平滑肌和肥大细胞膜 表面的β2受体,活化腺苷酸环 化酶增加细胞内环磷酸腺苷的 合成,舒张气道平滑肌稳定肥 大细胞膜而发挥作用
新共识指出:雾化吸入合理用药的四大基本原则
基本原则1 不同雾化颗粒直径
的沉积位置不同
基本原则2 雾化药物理化特性: “两短一长”的特点
基本原则3 雾化吸入用药混合 雾化原则
基本原则4 非雾化制剂使用原 则
中华医学会临床药学分会.医药导报.2019.38(2):135-146.
合理用药的基本原则1: 雾化吸入药物根据治疗部位选择适当的颗粒直径
目录
01 新版共识更新背景 02 从新共识看雾化吸入装置的正确选择 03 从新共识看雾化吸入合理用药的基本原则 04 从新共识看常用雾化吸入药物的选择 05 从新共识看雾化吸入治疗的药学监护与用药教育
新共识推荐雾化吸入装置仍为3种
• 雾化吸入装置是一种将药物转变为气溶胶形态,并经口腔(或鼻腔)吸入的药物输送装置 • 小容量雾化器是目前临床最为常用的雾化吸入装置,其储液容量10mL
确定共识大纲内容
2018年6月
2018年7月
• 对“雾化吸入疗法合理用药专家共识” 的内容进行最后修订,得到编委会专 家组的一致认可而最终定稿
2018年11月
2018年12月
• 正式启动“雾化吸入疗法合理用药专家 共识”撰写项目
• 确定编写专家组成员,并对共识大纲进 行专业细致的研讨
• 共识中期审稿,委员及学组专家对共识 初稿内容进行逐条修订
儿童呼吸疾病的规范诊疗与管理-354-2019年华医网继续教育答案
2019年华医网继续教育答案-354-儿童呼吸疾病的规
范诊疗与管理
备注:红色选项或后方标记“[正确答案]”为正确选项
(一)《雾化吸入疗法在呼吸疾病中的应用专家共识》解读
1、BDP是人工合成的()局部用糖皮质激素类药物。
A、第一代[正确答案]
B、第二代
C、第三代
D、第四代
E、第五代
2、常用雾化吸入药物不包括()
A、ICS
B、抗菌药物
C、支气管舒张剂
D、支气管抑制剂[正确答案]
E、祛痰药
3、目前最强的气道局部抗炎药物是()
A、ICS[正确答案]
B、抗菌药物
C、支气管舒张剂
D、祛痰药
E、三磷酸腺苷
答案详见:www.huayidaan.
4、属于传统“呼三联药物”的是()
A、丙酸倍氯米松
B、布地奈德
C、地塞米松[正确答案]
D、异丙托溴铵
E、沙丁胺醇
5、BUD是()吸入性不含卤素的糖皮质激素。
雾化吸入疗法在呼吸疾病中的应用专家共识完整解读
单位时间释雾量:
释雾量大能更有效发挥治疗效果, 但药物短时间大量进入人体也可 能导致不良反应增多,应综合评 估
喷射雾化器:
气压越高,流量越大,释雾 量越大
超声雾化器:
功率越大,释雾量越大,一 般而言高于喷射雾化器
震动筛孔雾化器: 目前雾化效率最高的雾化器
不同雾化吸入装置优缺点
类型
优点
缺点
• •
结构简单,经久耐用,临床应用 广泛
主要内容
前言
雾化吸入装置
常用雾化吸入药物的 药理学特性和安全性
雾化吸入疗法在呼吸 疾病中的应用
雾化吸入注意事项和 非雾化剂型使用原则
• 雾化吸入装置的种类及原理
• 影响雾化器雾化效能的主要因 素
• 影响雾化吸入治疗的其他非药 物因素
• 无创和有创机械通气的雾化器 连接
临床上常用雾化吸入装置分为三种
李为民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
梁宗安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
刘伦旭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胸外科
瞿介明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呼吸科
申昆玲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呼吸科
王长征 第三军医大学新桥医院呼吸内科
王秋萍 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肖伟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呼吸内科
cGR
蛋白质合成
E C
mGR
D
Hsp9 0
A B
NF-κB AP-1
mRNA
DNA 细胞核
快速反应(非基因/非经典途径)
ICS 与 细 胞 膜 激素受体结合
G. Horvath et al.Eur Respir J 2006; 27:172–187
雾化ICS中,布地奈德起效速度更快,雾化效能更高
2019年版雾化吸入合理用药专家共识
(2019年版)雾化吸入疗法合理用药专家共识呼吸系统疾病是严重危害人民健康的常见病、多发病,给社会和国民经济带来沉重负担,同时还伴随着临床不合理用药问题。
雾化吸入疗法是呼吸系统相关疾病的重要治疗手段之一,因其临床应用优势被国内外广泛使用。
在我国,很多基层医院,甚至大型综合医院由于医务人员对雾化吸入疗法及其药物应用认识不足,临床应用中存在许多不合理用药现象。
在这种形式下加强雾化吸入药物的规范管理与合理使用尤为重要!基于此 , 由中华医学会临床药学分会牵头、中华医学会临床药学分会合理用药学组于 2018 年 6 月 23 日在山东省临沂市召开“ 2018 年度全国医药学术交流会暨临床药学与药学服务研究进展培训班—雾化吸入疗法合理用药专家研讨会”正式启动“雾化吸入疗法合理用药专家共识”撰写项目 , 在会议上确定编写专家组成员 ,并对共识大纲进行专业细致的研讨。
2018 年 7 月 10 日在湖北省武汉市确定共识大纲内容。
2018 年 11 月 3 日在湖北省武汉市召开“中华医学会临床药学分会第三届委员会第二次全体委员会议”上进行共识中期审稿 , 委员及学组专家对共识初稿内容进行逐条修订 , 并提出近 50 条专业修改建议 , 对共识内容的准确性与药学特色进行了严格的把关。
经过多次专家审稿和修订 , 2018 年 12 月 8 日在河南省郑州市召开“中华医学会临床药学分会第三届委员会第三次全体委员会议” , 对“雾化吸入疗法合理用药专家共识”的内容进行最后修订 , 得到编委会专家组的一致认可而最终定稿。
本共识在中华医学会临床药学分会、中华医学会临床药学分会合理用药学组专家 , 以及游一中教授为代表的专家顾问组共同努力下完成编写 , 旨在提高我国雾化吸入合理用药水平 , 造福广大患者 !雾化吸入是一种以呼吸道和肺为靶器官的直接给药方法 , 具有起效快、局部药物浓度高、用药量少、应用方便及全身不良反应少等优点 , 已作为呼吸系统相关疾病重要的治疗手段。
儿童常见呼吸道疾病雾化吸入治疗专家共识
儿童常见呼吸道疾病雾化吸入治疗专家共识一、概述呼吸道疾病是儿童时期的常见疾病,其中雾化吸入治疗已成为重要的治疗手段之一。
雾化吸入治疗是将药物通过雾化器转化为气溶胶形态,由患儿通过吸入方式使药物直接作用于呼吸道黏膜,从而达到治疗效果。
此方法具有药物直接作用于病变部位、起效迅速、副作用小等优点,特别适用于儿童患者,因其能够避免口服药物可能带来的胃肠道刺激,以及注射药物可能产生的疼痛和不便。
近年来,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雾化吸入治疗在儿童呼吸道疾病治疗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由于儿童生理特点和药物代谢差异,雾化吸入治疗在儿童中的应用也面临着一些特殊的问题和挑战。
制定一份关于儿童常见呼吸道疾病雾化吸入治疗的专家共识,旨在规范临床操作,提高治疗效果,保障患儿安全,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和实用价值。
本共识将围绕儿童常见呼吸道疾病雾化吸入治疗的基本原则、适应症、禁忌症、药物选择、设备使用、操作流程等方面进行详细阐述,以期为临床医生和患儿家长提供全面、准确、实用的指导。
同时,本共识也将关注雾化吸入治疗在特殊情况下的应用,如免疫功能低下、过敏体质等患儿的治疗策略,以满足不同患儿的需求。
通过本共识的推广和应用,我们期望能够提升我国儿童呼吸道疾病雾化吸入治疗的整体水平,为患儿提供更加安全、有效、便捷的治疗方案,促进儿童健康事业的持续发展。
1. 简述儿童呼吸道疾病的普遍性与重要性儿童呼吸道疾病是临床常见的疾病类型,具有极高的发病率,对儿童的健康产生了严重的影响。
由于儿童的呼吸系统尚未发育完全,其呼吸道较为狭窄,黏膜柔嫩,血管丰富,软骨柔软,缺乏弹力组织,纤毛运动较差,清除能力差,因此更容易受到外界病原体的侵袭,从而引发各类呼吸道疾病。
这些疾病可能表现为上呼吸道感染、支气管炎、哮喘、肺炎等多种形式,不仅影响儿童的日常生活和学习,严重时还可能危及生命。
儿童呼吸道疾病还具有传播速度快、感染性强等特点,容易在托幼机构、学校等集体单位中发生暴发流行。
2022儿童呼吸系统疾病雾化治疗合理应用专家共识(全文)
2022儿童呼吸系统疾病雾化治疗合理应用专家共识(全文)摘要雾化吸入疗法在儿童呼吸道疾病的管理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是学龄前儿童呼吸治疗的主要手段之一。
本文针对临床雾化治疗中的常见困惑,邀请了国内部分儿科呼吸专家,以问答的形式,就雾化疗法过程中的20个常见问题达成共识,希望能够为儿童雾化疗法的规范合理使用提供帮助。
吸入疗法在儿童呼吸道疾病的管理中起着重要的作用,雾化吸入疗法因其具有主动持续释雾、可多药合用和使用时对患者的配合度要求低等特点,更适用于儿童。
雾化吸入疗法已成为儿童尤其是学龄前儿童呼吸治疗的主要手段之一,但是在临床使用过程中尚存在着一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临床医师对雾化吸入疗法相关知识的认知水平也有待进一步提高。
为此特邀请国内部分儿科呼吸专家,以问答的形式,就雾化吸入疗法过程中的常见问题达成共识,希望能够为儿童雾化吸入疗法的规范合理使用提供帮助。
一、雾化吸入疗法的作用机制是什么?雾化吸入疗法是指用专门装置将吸入药物分散成气溶胶形式,吸气时气溶胶随气流进入呼吸系统的给药方法,它可使药物直接作用于呼吸道黏膜,达到洁净、湿化气道、局部和全身治疗的目的,已成为呼吸系统相关疾病重要的治疗手段。
气溶胶是指悬浮在气体介质中的固态或液态颗粒所组成的气态分散系统。
气溶胶的大小通常用气体动力质量中位数直径来衡量,通常为0.01~10.00 μm,是决定雾化治疗效应的主要因素之一。
气溶胶在呼吸系统沉积的主要机制有3个:惯性碰撞、重力沉降和布朗运动。
惯性碰撞主要发生在大气道,气溶胶则通过布朗运动弥散至末梢气道,部分在肺泡沉积,大部分会随呼出气流排出。
雾化发生装置特点及原理不同,其有效雾粒直径和单位时间的释雾量也不同。
二、呼吸系统适合雾化给药的特点有哪些?与口服、肌内注射和静脉给药等方式相比,雾化吸入治疗的最大优点是能将药物直接送达气道或肺脏。
肺脏表面积巨大且气血屏障菲薄,婴儿的肺泡表面积为3~4 m2,是体表面积的20多倍。
雾化吸入疗法在呼吸疾病中的应用专家共识
雾化吸入疗法在呼吸疾病中的应用专家共识尽管工业化进程推动了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但随之而来的环境恶化尤其是空气污染以及吸烟率居高不下等因素,使得呼吸系统疾病的防控工作面临严峻考验。
呼吸系统疾病在我国城乡居民中最常见、病死率最高,经济负担也最重。
雾化吸人疗法是呼吸系统相关疾病的重要治疗手段。
与口服、肌肉注射和静脉给药等方式相比,雾化吸人疗法因药物直接作用于靶器官,具有起效迅速、疗效佳、全身不良反应少、不需要患者刻意配合等优势,被国内外广泛应用。
在我国,由于缺乏药物、没备和临床经验等原因,许多基层医院甚至高级别医院在雾化吸人治疗中存在许多不规范之处,进而影响到患者的疗效。
基于此,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携手同内儿科、耳鼻喉科、胸外科和药理学相关领域知名々家制定本共识,以期更好地指导各级医务人员开展规范的雾化吸人治疗工作。
第一部分雾化吸入装置一、常用雾化吸人装置(简称雾化器)的种类及原理目前临床上常用的雾化器主要有喷射雾化器、超声雾化器及振动筛孔雾化器三种。
1.喷射雾化器:也称射流雾化器、压缩气体雾化器。
主要由压缩气源和雾化器两部分组成。
压缩气源可采用瓶装压缩气体(如高压氧或压缩空气),也可采用电动压缩泵。
雾化器根据文丘里( Venturi)喷射原理,利用压缩气体高速运动通过狭小开口后突然减压,在局部产生负压,将气流出口旁另一小管因负压产生的虹吸作用吸人容器内的液体排出,当遭遇高压气流时被冲撞裂解成小气溶胶颗粒,特别是在高压气流前方遇到挡板时,液体更会被冲撞粉碎,形成无数药雾颗粒。
其中大药雾微粒通过档板回落至贮药池,小药雾微粒则随气流输出。
鼻一鼻窦雾化器为附有振荡波的喷射雾化器。
在压缩机设计的基础上增加了集聚脉冲压力装置,脉冲波可直接作用于药物气雾,使药物的雾粒具有振荡特征,易于穿过窦口进入鼻窦,在鼻窦内达到很好的沉积效果。
2.超声雾化器:其原理是雾化器底部晶体换能器将电能转换为超声波声能,产生振动并透过雾化罐底部的透声膜,将容器内的液体振动传导至溶液表面,而使药液剧烈振动,破坏其表面张力和惯性,从而形成无数细小气溶胶颗粒释出。
雾化吸入临床应用专家共识
氧气驱动,调整大小 6-8l/分
连续雾化吸入1520min,检测不良反
应并及时处理
治疗结束后,漱口, 口腔护理、拍背
统计疗效及不良反应, 按需调整方案
注意事项
雾化器、呼吸管道及雾化面罩等应专人专用,推荐一 次性装置;
提议指导患者采用正确旳呼吸方式;
治疗前若患者涂有油性面膏需清除,嘱咐患者勿让药 液或气溶胶进入眼中以降低刺激;
注意:剧烈震荡可使药 液加温,可能影响药物 稳定性
超声振动膜剧烈 震动,使药液经 过固定直径旳细 小筛孔挤出,形 成细小颗粒
吸入装置与药物选择
一、常用雾化装置类型
吸入装置与药物选择
二、常用雾化吸入药物
吸入性糖皮质激素ICS
国内已上市雾化剂型ICS涉 及 布 地 奈 德 ( BUD) 和 丙 酸倍氯米松(BDP)
单词
单字
不能讲话
精神状态
可有焦急尚平 时有焦急或烦 有焦急、烦躁 嗜睡或意识模
静
躁
糊
出汗
无
有
大汗淋漓
辅助呼吸肌活 常无 动及三凹征
可有
常有
矛盾呼吸
哮鸣音
散在,呼吸末 响亮、弥散 响亮、弥散 无 期
二、A级
呼吸频率
20-30次/min
II级 >30次/min
III级 >30次/min
• 异丙托溴铵为常用旳SAMA吸 入制剂
• 需注意:复方异丙托溴铵不能 与其他药物混在同一雾化器中 使用
药物
特布他林 沙丁胺醇 异丙托溴铵
常用雾化吸入支气管舒张剂比较
起效时间 达峰时间 连续作用
(min)
(h) 时间(h)
5~15
雾化吸入疗法在呼吸疾病中的应用专家共识
尽管工业化进程推动了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 但随之而来的环境恶化尤其是空气污染以及吸烟率 居高不下等因素,使得呼吸系统疾病的防控工作面 临严峻考验。 呼吸系统疾病在我国城乡居民中最常 见、病死率最高,经济负担也最重。 雾化吸入疗法是 呼吸系统相关疾病的重要治疗手段。 与口服、肌肉 注射和静脉给药等方式相比,雾化吸入疗法因药物 直接作用于靶器官,具有起效迅速、疗效佳、全身不 良反应少、不需要患者刻意配合等优势,被国内外广 泛应用。 在我国,由于缺乏药物、设备和临床经验等 原因,许多基层医院甚至高级别医院在雾化吸入治 疗中存在许多不规范之处,进而影响到 患者的疗 效[1] 。 基于此,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携手国内 儿科、耳鼻喉科、胸外科和药理学相关领域知名专家 制定本共识,以期更好地指导各级医务人员开展规 范的雾化吸入治疗工作。
适合急性期时与短效 β2 受体激动剂( SABA) 联用。 BUD 的口服绝对生物利用度为 11%,而首过消除高 达 90%[15] 。 此外,BUD 混悬液的药物颗粒在电镜 下显示为平均直径为 2畅0 ~3畅0 μm 的细小类圆形 表面不规则微粒,可最大限度地增大药物表面积,提 高雾化效能。
2畅BDP:BDP 是人工合成的第一代局部用糖皮 质激素类药物。 BDP 为前体药物,在酯酶作用下活 化裂解,部分生成具有活性的 17-单 BDP( BMP) 而 发挥其药理作用, 部分生成无活性的 21-单 BDP。 BDP 在体内裂解所需的酯酶在肝脏、结肠、胃、乳房 和大脑及血浆组织等部位也有表达,在肺外组织中 活化 的 BDP 与 全 身 不 良 反 应 发 生 密 切 相 关[15] 。 BDP 的水溶性较低,导致其在支气管黏膜的黏液层 溶解缓慢,因此其肺部吸收过程受限于黏液溶解速 率。 BDP 和 BMP 的口服绝对生物利用度 分 别 为 13%和 26%, 而首过消除在 70% 左右[15] 。 此 外, BDP 混 悬 液 的 药 物 颗 粒 在 电 镜 下 显 示 为 长 约 10畅0 μm的针状,该颗粒形状会降低雾化效能( 参见 第一部分的“ 影响雾化效能的主要因素” )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雾化吸入疗法在呼吸疾病中的应用专家共识(二)
摘要:昨天我们讲到各种雾化吸入装置的优缺点及工作原理,今天我们来了解一下常用雾化吸入药物的药理学特性和安全性。
一、常用雾化吸入药物的药理学特性(一)吸入性糖皮质激素( ICS)ICS是目前最强的气道局部抗炎药物,
它通过对炎症反应所必需的细胞和分子产生影响而发挥抗
炎作用。
ICS的抗炎机制可分为经典途径(基因途径)和非经典途径(非基因途径)。
经典途径是指激素与胞质内的激
素受体(简称胞质受体)结合,并转运进入细胞核后影响核酸的转录而发挥抗炎作用;非经典途径是指激素与细胞膜激素受体(简称膜受体)结合,在数分钟内生效;高剂量的ICS 能够有效启动数量少、亲合力弱的膜受体快速通道。
国内已上市的ICS为布地奈德(BUD)和丙酸倍氯米松( BDP)。
其他如丙酸氟替卡松、环索奈德等雾化剂型尚未在国内上市。
1.BUD:BUD是第二代吸入性不含卤素的糖皮质激素,其药理基础基于16a、17a位亲脂性乙酰基团及碳21位游离羟基。
16a和17a位的亲脂性乙酰基团增强糖皮质激素受体亲和力,增加了在气道的摄取和滞留,且全身消除快,相比于第一代糖皮质激素气道选择性更强,具有较高的局部/系统作用比。
独特的酯化作用可延长药物在气道的滞留时间,具有高气道选择性并降低全身作用风险。
BUD适度的脂溶性和水溶性,
能更容易通过气道上皮表面的黏液层和细胞膜,快速发挥抗炎作用,尤其适合急性期时与短效B2受体激动剂( SABA)联用。
BUD的口服绝对生物利用度为11%,而首过消除高达90%。
此外,BUD混悬液的药物颗粒在电镜下显示为平均直径为2.0~3.0 um的细小类圆形表面不规则微粒,可最大限度地增大药物表面积,提高雾化效能。
2.BDP:BDP是人工合成的第一代局部用糖皮质激素类药物。
BDP为前体药物,在酯酶作用下活化裂解,部分生成具有活性的17 -单BDP( BMP)而发挥其药理作用,部分生成无活性的21-单BDP。
BDP在体内裂解所需的酯酶在肝脏、结肠、胃、乳房和大脑及血浆组织等部位也有表达,在肺外组织中活化的BDP与全身不良反应发生密切相关。
BDP的水溶性较低,导致其在支气管黏膜的黏液层溶解缓慢,因此其肺部吸收过程受限于黏液溶解速率。
BDP和BMP的口服绝对生物利用度分别为13%和26%,而首过消除在70%左右。
此外,BDP 混悬液的药物颗粒在电镜下显示为长约10.0 um的针状,该颗粒形状会降低雾化效能(参见第一部分的“影响雾化效能的主要因素”)。
(二)支气管舒张剂1.受体激动剂:β2受体激动剂是临床最常用的支气管舒张剂,根据其起效时间和持续时间的不同可分为SABA与长效β2受体激动剂( LABA)两种。
目前临床上雾化吸入所用制剂主要为SABA。
SABA 制剂的共同特点是起效迅速、维持时间短,代表药物有特布
他林和沙丁胺醇。
有文献报道,特布他林对β2受体选择性
及对肥大细胞膜的稳定作用均强于沙丁胺醇。
2.胆碱受体
拮抗剂:根据起效时间和持续时间的不同可分为短效胆碱受体拮抗剂( SAMA)与长效胆碱受体拮抗剂( LAMA)两种。
目前临床上的雾化吸入制剂主要为SAMA。
异丙托溴铵为常用的SAMA吸入制剂,该药为非选择性胆碱M受体拮抗剂,由于其阻断突触前膜上M2受体可促使神经末梢释放乙酰胆碱,因而部分削弱了阻断M3受体所带来的支气管舒张作用。
另外,临床有吸入性复方异丙托溴铵制剂,其2.5 ml溶液内含有异丙托溴铵0.5 mg和硫酸沙丁胺醇3.0 mg(相当于沙丁胺醇碱2.5 mg)。
需注意:复方异丙托溴铵不能与其他药品混在同一雾化器中使用。
(三)抗菌药物临床上用于雾化吸
入的抗菌药物有氨基糖苷类的阿米卡星、庆大霉素、妥布霉素,B-内酰胺类的氨曲南、头孢他定,黏菌素,抗真菌药物二性霉素等。
雾化吸入抗菌药物的特点是吸入后肺部浓度高,全身不良反应少。
抗菌药物雾化吸入多应用于长期有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的支气管扩张症和多重耐药菌感染的院内获得
性肺炎,如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VAP)等。
由于目前我国尚无专供雾化吸入的抗菌药物制剂,不推荐以静脉抗菌药物制剂替代雾化制剂使用。
有些静脉制剂中含有防腐剂(如酚、亚硝酸盐等),吸入后可诱发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的发作。
(四)祛痰药1.N-乙酰半胱氨酸:可降低痰的黏滞性,并
使之液化而易于排出。
近年来,多项研究结果提示,雾化吸入N一乙酰半胱氨酸可用于特发性肺纤维化的治疗,可改善患者肺功能,尤其适用于早期患者。
2.盐酸氨溴索:可降低痰液黏稠度,增强支气管上皮纤毛运动,增加肺泡表面活性物质的分泌,使痰容易咳出。
此外,还有镇咳作用。
盐酸氨溴索雾化剂型在国内尚未上市。
二、常见雾化吸入药物的安全性及药物的相互作用(一)常见雾化吸入药物的安全性1.ICS:ICS安全性好,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全身给予糖皮质激素。
不良反应的发生与药物通过呼吸道和消化道吸收入循环的生物利用度有关,而这部分取决于ICS的药动学、吸入装置及患者依从性等因素。
研究显示,ICS对下丘脑一垂体一肾上腺轴无明显抑制作用,对血糖、骨密度影响小。
长期研究(数据来源于BUD)未显示低剂量雾化吸入ICS 对儿童生长发育、骨质密度、下丘脑一垂体,肾上腺轴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局部不良反应包括声嘶、溃疡、咽部疼痛不适、舌部和口腔刺激、口干、反射性咳嗽和口腔念珠菌病,通过吸药后清水漱口可减少其发生。
其中,BUD是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 FDA)批准可用于4岁以下儿童使用的雾化吸入激素,也是妊娠安全分级为B类的糖皮质激素(包括鼻用和吸入制剂)。
2.支气管舒张剂:吸入B2受体激动剂虽然具有较强的受体亚型选择性,但是过量或不恰当使用可能导致严重不良反应。
不良反应主要有:骨骼肌震颤、头痛、外周
血管舒张及轻微的代偿性心率加速。
罕见过敏反应包括血管神经性水肿、荨麻疹、支气管痉挛、低血压、虚脱等。
吸入B2受体激动剂可能会引起口部和咽喉疼痛及支气管痉挛症状或原有症状加重现。
胆碱M受体拮抗剂不良反应主要有:头痛、恶心、口干、心动过速、心悸、眼部调节障碍、胃肠动力障碍和尿潴留等。
和其他吸入性支气管舒张剂一样,有时可能引起咳嗽、局部刺激,极少情况下出现吸入刺激产生的支气管痉挛。
偶有变态反应如皮疹、舌、唇、和面部血管性水肿、荨麻疹、喉痉挛和过敏反应。
(二)药物相互作用:联合雾化的协同、配伍关系医务人员充分了解各种药物在同一雾化器中配伍使用的相容性和稳定性可更好地提高治疗
效果和安全性。
沙丁胺醇/异丙托溴铵雾化吸入的复方溶液说明书注明不能与其他药物混同在同一雾化器中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