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师大版五年级语文下册《一单元 1 故乡的“水墨画”》教案_6
西师大:《故乡的水墨画》教学设计 (五年级下册) _6
西师大:《故乡的水墨画》教学设计 (西师版五年级下册)一、介绍写作背景。
1962年春3月,著名作家峻青回到了自己的家乡——胶东半岛上一个小小的山村。
可爱的家乡山水,老革命根据地的光荣历史,牵动着作家的思绪。
作者以美丽的山水为背景,用动人的景色作衬托,写成一组“山美水美人更美”的散文作品。
《海滨仲夏夜》就是其中—篇以写景为主的散文。
本文写的是海滨城市——威海的夏夜景色。
二、初读课文,要求:(一)初步了解课文内容;(二)通过查检工具书,扫除字词障碍。
1.读后出示小黑板或投影幻灯片,检查字词掌握情况。
1) 闪烁(shuò):光亮动摇不定,忽明忽暗。
2)绯(fēi)红:鲜红。
绯,红色。
3)肃穆(mù):严肃而恭敬。
4)广漠(mò):广大空旷。
5)苍穹(qióng):天空。
6)休憩(qì):休息。
7)徘(pái)徊(huái):在一个地方来回地走。
8)皎(jiǎo)洁:(月亮)明亮洁白。
9)酣(hān)畅:畅快(多指饮酒或睡眠)。
2.提问:仲夏是什么时候?课文都描写了海滨仲夏哪些景物?提示:对此问的回答,不必强求学生按课文描写顺序做答。
三、再读课文,要求:速读课文后,填空。
提示:此练习目的是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把握课文结构。
在学生完成练习的过程户,指导学生在书中圈画出关键词语,注意随着时间推移画面发生的变化。
练习及答案:1.第一组画面(1—3段)描绘了从夕阳落山不久到夜色加浓这段时间内海滨仲夏的景色。
2.第二组画面(4—7段):描绘了海滨幽美的夜色和在海滨沙滩上休憩、谈笑的人们。
3.第三组画面(8—12段):进一步描绘从月色上来至夜深这段时间里月光下海滨沙滩的美景和海滨沙滩上休憩谈笑的人们。
小结:随着时间的推移和作者观察点的不断移动,所见的景物也在不断的变化。
作者按照时空的顺序,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幅幽美的画面。
景物是美好的,在美妙的景物中人们的生活是美好的,他们自在舒畅,这种情感是全文的线索。
西师版五年级语文下第1课《故乡的水墨画》教案教学反思板书设计
西师版五年级语文下第1课《故乡的水墨画》教案教学反思板书设计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西师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1课《故乡的水墨画》教案PPT教学反思板书设计第一课:故乡的“水墨画”教学目标1.自主学会本课的生字并能正确工整地书写。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有关段落,积累优美的词句。
3.能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重点词句,想象课文描写的画面,把握课文主要内容,从中感受故乡风景的独特与美丽,激发学生对故乡的热爱之情。
教学准备教师:选取几段优美的音乐,准备配乐朗诵。
教材简析也许你吃过菱角吧?那淡淡的清香会让你久久回味。
那么,你见过满塘的菱叶吗?见过采菱人置身于碧水中,快乐采摘的情景吗?今天我们就随着作者一起走进他的故乡,去看看长满菱角的池塘,去听听采菱人欢乐的笑声,当然,也“品尝品尝”美味的菱角。
全文共有5段,第1段写故乡长满菱角的池塘远看似大大小小的水墨画。
第2段写初春池塘渐渐有了生机,一过“黄梅”,菱叶就挤满池塘,菱盘上缀满小花。
第3段写临近中秋,采菱女采“头朝菱”的情景。
第4段写采菱时节,家家户户飘出的菱香。
第5段写“我”想象自己又加入采菱队伍,边采边品尝。
本文的教学重点是:通过朗读课文,体会词句意思,想象课文描写的情景,感受故乡风景的独特、美丽,学会在阅读中积累优美的词句。
解读与提示*“散漫”在文中是分散、不集中的意思,用在这儿很准确,也很有意思,它体现出一种随意、自在的美。
*“黄梅”在这里不是水果,是指春末夏初梅子黄熟的一段时期。
*从“黄梅”前的“细小”“疏疏朗朗”到“黄梅”后的“涨满”“密密匝匝”,可见菱角的盛期是在“黄梅”之后。
*多美的池塘呀!它充满了春天的气息,充满了快乐和希望。
*“头朝菱”即第一批成熟的菱角。
*一只手“掀”,一只手“掐”,准确地写出了采菱女轻盈熟练的采菱动作,鲜嫩、清甜的菱角放进嘴里嚼一嚼,脆脆的、甜甜的,那美滋滋的感觉一直渗进心底。
《故乡的水墨画》教学设计
通过提问和讨论,引导学生回忆和分享他 们对于水墨画和故乡的理解和感受,以便 更好地进入学习主题。
采用讲解、示范、小组讨论和案例分析等 多种策略,帮助学生全面理解《故乡的水 墨画》的内涵和技巧。
引导学生学习
反馈与调整
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和实践,培养他 们的自主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及时给予学生反馈,根据 学生的反应和表现调整教学策略,确保教 学效果。
在线学习
利用网络资源,引导学生进行 在线学习和探索,拓宽他们的
学习视野和知识面。
05
教学评价与反馈
学生表现评价
课堂参与度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情况,是否能够积极回答问题, 参与讨论,是否能够主动分享自己的见解和感受。
思维能力发展
评价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思维能力发展,是否能够理解文 章的主题和深层含义,是否能够进行批判性思考和创造性 表达。
重点难点解析
针对课文中的难点和重点 进行深入解析,帮助学生 理解。
互动讨论
引导学生对课文进行讨论 ,提出自己的见解和疑问 。
课堂活动
小组合作
游戏互动
学生分组进行合作,共同完成一幅水 墨画作品或相关任务。
设计与水墨画相关的游戏,让的角色,通过表演 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06
教学反思与改进
教学效果反思
01
学生对水墨画的了解程度
通过课堂提问和作业反馈,发现大部分学生对水墨画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有所了解,但深入了解和掌握的学生较少。
02
课堂互动情况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较为积极,学生能够主动参与讨
论,但部分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不高。
03
教学目标达成情况
《故乡的“水墨画”》教案
《故乡的“水墨画”》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让学生了解水墨画的基本概念、特点和技法。
(2)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绘画艺术的欣赏能力和创作能力。
(3)通过对比分析,使学生认识故乡的自然风光和民俗文化在绘画作品中的表现。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分析、讨论,培养学生发现美、表达美的能力。
(2)运用实践操作,让学生亲身体验水墨画的创作过程。
(3)鼓励学生进行想象和创造,培养其艺术创新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故乡自然风光和民俗文化的热爱。
(2)提高学生对中国传统绘画艺术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3)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热爱生活的心态。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水墨画的基本概念、特点和技法。
(2)通过对比分析,认识故乡的自然风光和民俗文化在绘画作品中的表现。
(3)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绘画艺术的欣赏能力和创作能力。
2. 教学难点:(1)水墨画的技法运用。
(2)如何将故乡的自然风光和民俗文化融入绘画作品中。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1)收集有关水墨画的相关资料、图片和作品。
(2)准备教案、PPT等教学辅助材料。
(3)准备绘画工具和材料,如毛笔、墨、纸、砚等。
2. 学生准备:(1)预习水墨画相关知识。
(2)观察和收集故乡的自然风光和民俗文化素材。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播放故乡的自然风光和民俗文化视频,引导学生感受故乡的美。
(2)引导学生分享自己收集的故乡素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知识讲解(1)教师讲解水墨画的基本概念、特点和技法。
(2)学生通过对比分析,认识故乡的自然风光和民俗文化在绘画作品中的表现。
3. 实践操作(1)教师示范水墨画的基本技法,如线条、墨色、构图等。
(2)学生跟随教师动手实践,体验水墨画的创作过程。
4. 创作展示(1)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和实践经验,创作属于自己的水墨画作品。
(2)教师巡回指导,为学生提供建议和帮助。
5. 作品评价(1)学生相互展示作品,进行自评和互评。
西师大版小学五年级下册语文《故乡的“水墨画”》教案及反思
西师大版小学五年级下册语文《故乡的“水墨画”》教案及反思一、教案1.教学目标•理解文章表达的主旨;•掌握文中的生词和词语;•增强学生的阅读兴趣;•引导学生感受故乡的美好风景。
2.教学重难点•理解语文课文表达的主旨;•掌握新的生词和词语;•分析文章的描写手法,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3.教学过程•导入(活跃气氛,引起注意,激发情感)–教师引导学生回忆一下自己的故乡,回忆一下各自的故乡有哪些风景和名胜古迹。
•朗读(教师演示、学生模仿)–教师带领学生一起朗读课文,掌握文章的语言特点和表达方式。
•分组讨论(合作学习、互动交流)–教师把学生分成几组,让学生在小组里彼此交流文章中遇到的生词和词语,并且讨论它在句子中的意义和用法。
•单词表达(口语实践、教师提示)–教师带领学生分组表演和讲述课文中涉及到的词语和表达方式,要求理解、记忆并口头表达出来。
•阅读分析(独立思考、问答互动)–教师让学生独立阅读文章,并通过问答、小组交流等方式来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总结反思(自我评价、思考提高)–教师引导学生对本次阅读课进行总结,回顾自己学习的收获和不足,并思考如何提高阅读水平。
二、反思这篇课文表达了作者对故乡的美好怀念之情,通过“水墨画”的形式将故乡的自然风景和人文景观描绘得栩栩如生。
本课教学过程中,我针对小学五年级学生的特点,采用了一系列的教学方式和方法,让学生通过分组讨论、单词表达、阅读分析等活动,轻松地掌握了文中的生词和词语,提高了阅读理解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有一些学生对于文章的主题理解较困难,需要我在讲解的时候更加细致。
同时,我也会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更加注重学生之间的合作互动和自主学习,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提高课堂效果。
总的来看,这篇课文不仅让学生感受到故乡的美好风光,还提高了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是一篇优秀的语文课文。
我会继续完善自己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更好地帮助学生提高阅读水平和文学修养。
《故乡的“水墨画”》教案
《故乡的“水墨画”》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水墨画的基本技巧和特点,能够运用水墨画表现自己的故乡风景。
2. 通过学习水墨画,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和热爱,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
3. 培养学生团结协作、互相学习的良好品质,激发学生对故乡的热爱之情。
二、教学内容:1. 水墨画的基本概念和历史:介绍水墨画的起源、发展以及代表人物。
2. 水墨画的工具和材料:学习水墨画所需的笔、墨、纸、砚等工具和材料的使用方法。
3. 水墨画的基本技巧:学习水墨画的线条、墨色、构图等基本技巧。
4. 故乡风景的表现:通过水墨画表现自己的故乡风景,培养学生的乡土情怀。
5. 作品欣赏与评价:欣赏经典的水墨画作品,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掌握水墨画的基本技巧,能够创作出具有故乡特色的画作。
2. 教学难点:如何运用水墨画的构图原则,使作品具有优美的视觉效果。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水墨画的基本概念、技巧和构图原则。
2. 示范法:教师示范水墨画的绘画过程,引导学生动手实践。
3. 讨论法:组织学生交流讨论,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合作精神。
4. 欣赏法:欣赏经典水墨画作品,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五、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介绍水墨画的基本概念和历史,激发学生的兴趣。
2. 讲解与示范:讲解水墨画的基本技巧和构图原则,并进行示范。
3. 学生动手实践:学生按照教师的要求,动手实践,创作自己的水墨画作品。
4. 作品欣赏与评价:欣赏学生的作品,给予评价和建议。
5. 总结与拓展: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布置课后作业,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观察和表现故乡的美。
六、教学评价:1. 学生自评:让学生对自己的作品进行自我评价,反思学习过程,提高自我认知。
2. 同伴评价:组织学生互相评价,培养学生的批评精神和合作精神。
3. 教师评价:教师根据学生的作品和表现,给予客观、全面的评价,提出改进建议。
七、教学反思:1. 教师总结:总结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和不足之处,为下一节课的教学提供参考。
西师大版五年级语文下册教案故乡的“水墨画”
西师大版五年级语文下册教案故乡的“水墨画”题目释义“水墨画”是人们用水墨颜料在宣纸等材料上作画的一种绘画形式。
在本篇教案中,“水墨画”指的是以故乡风景为背景的写作活动。
教学目标1.通过阅读课文,了解作者描写故乡的意境以及用语技巧。
2.探究“水墨画”写作的特点和技巧,提高学生对故乡风景描写的兴趣和能力。
3.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和表达能力,提高学生的文字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1.理解“水墨画”写作的特点和技巧。
2.掌握如何运用语言技巧描写故乡风景。
教学难点1.如何通过语言描写呈现“水墨画”的效果。
2.如何让学生在描写故乡风景的过程中发掘更多的细节和情感。
教学过程导入:呈现故乡的美丽1.展示故乡的风景照片,并请学生谈谈自己对故乡的印象。
2.联想游戏:请学生想象自己身处在故乡的美景之中,描述自己看到的,听到的等感官体验。
3.按学生的描述,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故乡,强化学生对故乡的感知和感情。
正文:体验“故乡水墨画”1.展示相关文章,引导学生阅读并观察文章标题、段落划分、语言运用等内容,了解“水墨画”的写作技巧和风格。
2.给学生展示几张“水墨画”作品,让学生在欣赏的同时仔细观察,分析水墨画的情景反应、笔墨技法等内容。
3.让学生根据故乡的美景,进行“水墨画”写作练习,按照文章的段落结构,描述故乡风景,追求“笔墨即景”的效果。
作业:完成自己的“故乡水墨画”1.让学生以家乡的一处美景(可以是自己喜欢的室外景色,也可以是室内环境,比如家庭装饰)为题材,按照“水墨画”的风格和技巧进行写作。
2.作品要求:符合“水墨画”的风格和技巧,包含富有诗意的语言和细致的情感表达。
3.提醒学生注意语言的规范性和通顺性,避免常见的语言错误。
总结1.让学生交作业后,教师可以选几篇优秀的作品让大家共同欣赏,在班级内发掘价值观、人文情怀及个性特色等方面的共性。
2.撰写反思:让学生回顾本节课的教学,总结自己获得的收获和不足,以更好地促进知识的巩固和提高。
西师大版五年级语文下册教案故乡的“水墨画”
西师大版五年级语文下册教案故乡的“水墨画”教学目标:1.了解中国水墨画的特点和历史。
2.理解和欣赏水墨画《故乡》。
3.培养学生鉴赏艺术作品的能力,感受故乡的美好。
4.运用所学知识创作自己的水墨画。
教学重点:1.理解和欣赏水墨画《故乡》。
2.培养学生鉴赏艺术作品的能力。
教学难点:1.运用所学知识创作自己的水墨画。
2.理解中国水墨画的特点和历史。
教学方法:课堂讲授法、表演法、讨论法、观摩法、实践操作法。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引入主题:“水墨画”。
2.对水墨画进行简单的讲解:“水墨画是中国的笔墨艺术,以线和墨色勾画出人物、山水、花鸟等美丽的事物,留下了许多经典的作品。
”3.出示《故乡》水墨画图片,让学生感受一下。
二、理解与欣赏《故乡》(10分钟)1.出示《故乡》水墨画图片,让学生仔细观察。
2.提问:“你看到什么?”“怎么看到的?”“这幅画有些什么特点?”……3.教师带领学生一起欣赏这幅画。
三、学习水墨画基本知识(10分钟)1.向学生介绍水墨画的基本特点和历史。
2.提问:“你们认为水墨画有哪些特点?”3.了解水墨画的历史,让学生知道水墨画是中国优秀的文化艺术。
同时也可以了解到很多名家的法宝。
四、分组欣赏和讨论(15分钟)1.分成若干组,让每组观看不同的水墨画。
2.让每组同学用自己的语言、角度,表述一下自己的感受。
3.每组讲述完毕后,教师再针对每组的情况加以评价。
五、互相分享(10分钟)1.让学生把自己画的作品展示给小组内的同学。
2.同学们互相评价,帮助改进画作,同时也加深了对水墨画的理解和欣赏。
六、创作水墨画(10分钟)1.让每位学生从自己的故乡选出一个有意义的场景来绘制。
2.教师在旁边指导,让学生在画作中融入自己的情感和心情。
七、总结(5分钟)1.让一个同学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
2.表扬所有认真创作的学生。
课后作业:1.回家完成自己的水墨画作品,体现出自己的风格。
2.了解一个国内的著名书画家或画作,撰写一篇综述文章。
五年级下语文教案1故乡的“水墨画”_西师大版
五年级下语文教案1故乡的“水墨画”_西师大版教学目标1.自主学会本课的生字并能正确、工整地书写。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有关段落,积存优美的词语。
3.能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明白得重点词句,想象课文描写的画面,把握课文要紧内容,从中感受故乡风景的专门与漂亮,激发学生对故乡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积存优美的词句。
2、教学难点:想象课文描写的画面,感受故乡风景的专门与漂亮。
教学预备生字卡片搜集有关菱角的图片、文字等资料以及江南水乡的各种资料。
教学方法品读感悟法,让学生在读中感知,在读中培养感悟,在读中受到熏陶,从而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和明白得能力教学时刻2课时教学设计第一课时(一)创设情形,导入新课1、请学生闭上眼睛,(老师在黑板上挂上一幅江南水乡的风景画。
)2、请同学们睁开眼睛,看看这幅画,小组交流交流你看到些什么、想到些什么。
3、今天,我们将随着作者走进江南水乡,去观赏清新淡雅如水墨画一样的江南美景。
(板书课题,齐读)4、课文是如何样描写这幅水墨画的呢?我们一起去学习课文。
(二)初读课文,疏通字词,感知大意1.初读课文。
把课文快速地阅读两三遍,读通读顺;认读生字,找出生词,查字、词典明白得生词,标出段的序号,想一想课文大意。
2.出示生字卡片,检查生字、词认读与明白得情形,抽读、齐读、赛读。
(1)生字读音重点注意:“嚼”是多音字,“嚼碎”中念“jiáo”,文中的“咀嚼”念“jué”书写重点注意:在“菱”“馨”“掐”“嚼”几个字上,要注意字的间架结构,不能多笔少点。
(2)词语明白得“散漫”“黄梅”“头朝菱”“徜徉”“采撷”“密密匝匝”“诱惑”的意思。
3.指名学生逐段朗读全文,检查学生是否正确、流利朗读课文,重点指导难读的句子并多读几遍。
(关于比较难读的句子,能够让学生齐读或挑战读)4.初读交流。
读了课文,汇报:你读明白了什么?还有什么疑问?(注意:要将学生提出的不明白的地点进行梳理、归纳,并及时解决;若不能赶忙解决,能够简单板书,在后面的教学中相机处理。
西师大版五年级语文下册教案故乡的“水墨画”
西师大版五年级语文下册教案:故乡的“水墨画”前言在教学《故乡的“水墨画”》这篇课文时,我们需要让学生认识到作文的表现手法有很多种,我们可以利用这些手法,来表达我们对故乡的感情和认识。
在下面的教案中,我们将围绕以下几个方面展开:•背景介绍•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及教学内容•学生活动及评价•教学后记背景介绍“水墨画”是一个绘画的概念,而“故乡的‘水墨画’”则是运用比喻的手法,用这种艺术来形容故乡的风景和自然环境。
这篇课文通过对故乡自然环境的描述,来表达作者对故乡的感情和认识。
教学目标本课旨在通过教学,使学生能够:•了解故乡的自然环境和风景;•了解比喻手法的使用;•能够模仿比喻手法,运用自己的语言描述故乡美景;•培养学生善于发现美的眼睛和爱好自然风景的情趣。
教学重点•能够运用比喻手法描述故乡的自然风景;•能够描述自己眼中故乡的美景。
教学难点•如何让学生能够灵活运用比喻手法,真实地描述出故乡的自然风景;•如何让学生有自己的语言表达心中的美景。
教学方法•演示法:通过教师对课文的解释和说明,让学生理解“比喻”、“抒情”等语言表达手法并学会掌握。
•同桌互动法:让学生在同桌之间交流,总结故乡的好风景,并找出其美好之处,从而促进思维的启发和交流的增进。
教学过程及教学内容Step 1 引入•听一首描述故乡美的歌曲《故乡的云》,了解故乡的感情和认识。
Step 2 看读文章•让学生先读一遍全文,可以有笔记或关键词;•在教师的引导下,注意文章的描述性语言,学习“比喻”和“抒情”的表达方式。
Step 3 初步理解文章•询问学生小组,拉近师生距离;•教师指导学生写下各自心中故乡最美的风景;•学生展示自己的笔记和思路,用不同的角度了解故乡的美。
Step 4 进一步理解文章•同桌讨论总结,在教师帮助下发现文章的比喻手法、文章的主旨表达;•阅读篇章后,在同学及教师的指导或启示下,想象自己的故乡,画一幅以亲眼所见为蓝本的“水墨画”,并用比喻的方法描述自己的故乡。
西南师大版五年级语文下册《一单元 1 故乡的“水墨画”》教案_10
品菱、采菱(美) 难忘童年的快乐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修改意见
学生活动
一、激趣导入
有谁吃过菱角吗?能说说你的感觉吗?菱角那淡淡的清香会让你久久回味。那么,你见过满塘的菱叶吗?见过采菱人置身于碧水中快乐采摘的情景吗?今天,我们就随着作者一起走进江南的水乡。
二、自学探究
1.初读课文。
而今,我吃着散发清香的菱角,又想起了故乡的“水墨画”,想象自己又加入采菱队伍,边采边品尝,这是一个多么惬意的场景呀!
四、拓展升华
1.配乐朗读全文,思考:你对故乡“水墨画”的总印象。
2.故乡的池塘独特、美丽在哪里?
三、讨论交流:
1.故乡的“水墨画”指的究竟是什么?课文把什么比做了“水墨画”?课文是怎么描述这幅“水墨画”的?
按常规或按要求自读自学:把课文快速地阅读两三遍,读通读顺;认读生字,找出生词,查字、词典理解生词,标出段的序号,想一想课文大意。
2.出示小黑板(或卡片、课件等),检查生字、词认读与理解情况,抽读、齐读、赛读。
3.初读交流。
读了课文,汇报:你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疑问?
一.激趣导入
以美丽的组图整体感知故乡的“水墨画”
五年级下语文学科集体备课教案
教学内容
1、故乡的“水墨画”
课时
2
教学目标
1.自主学会本课的生字并能正确、工整地书写。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有关段落,积累优美的词语。
3.能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重点词句,想象课文描写的画面,把握课文主要内容,从中感受故乡风景的独特与美丽,激发学生对故乡的热爱之情。
四.迁移升华:
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想象文中描写的美景。
故乡的”水墨画”的教案
《故乡的水墨画》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认识水墨画的基本特点和技巧。
2. 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艺术的兴趣和热爱。
3. 通过绘画实践,提高学生的艺术表现力和创造力。
二、教学内容1. 水墨画的基本概念和历史。
2. 水墨画的工具和材料。
3. 水墨画的基本技巧和表现方法。
4. 故乡的水墨画作品欣赏和分析。
三、教学重点1. 水墨画的基本技巧和表现方法的学习。
2. 学生绘画实践能力的培养。
四、教学难点1. 水墨画技巧的掌握和运用。
2. 艺术表现力和创造力的培养。
五、教学准备1. 水墨画工具和材料(毛笔、墨、纸、水)。
2. 故乡的水墨画作品图片或实物。
3. 教学PPT或黑板。
六、教学过程1. 导入:展示故乡的水墨画作品,引起学生兴趣。
2. 新课导入:介绍水墨画的基本概念和历史。
3. 教学示范:教师演示水墨画的基本技巧和表现方法。
4. 学生实践: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绘画实践。
5. 作品展示: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进行评价和交流。
七、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水墨画的基本概念和历史。
2. 示范法:教师演示水墨画的基本技巧和表现方法。
3. 实践法:学生进行绘画实践。
4. 评价法:学生展示作品,进行评价和交流。
八、教学评价1. 学生绘画作品的质量。
2. 学生对水墨画知识和技巧的掌握程度。
3. 学生对中国传统艺术的兴趣和热爱程度的提高。
九、教学拓展1. 组织学生参观水墨画展览或艺术家工作室。
2. 邀请水墨画艺术家进行专题讲座。
3. 学生可以尝试创作其他中国传统艺术形式的作品,如剪纸、书法等。
十、教学反思1. 教师要不断学习和提高自己的水墨画知识和技巧。
2.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内容。
3.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绘画实践,培养他们的艺术表现力和创造力。
六、教学步骤1. 准备阶段:提前为学生准备好绘画材料,确保每个学生都有足够的墨、纸、毛笔等工具。
2. 讲解阶段:向学生讲解水墨画的基本概念,包括水墨画的起源、发展以及特点。
故乡的”水墨画”的教案
《故乡的“水墨画”》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水墨画的基本技法和特点,能够运用水墨画表现自己心中的故乡景象。
2. 通过观察和分析故乡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培养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3. 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和创新意识。
二、教学内容1. 水墨画的基本概念和技法。
2. 故乡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
3. 创作方法和步骤。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掌握水墨画的基本技法,能够创作出具有故乡特色的画作。
2. 难点:如何将故乡的景象用水墨画的形式表现出来,以及如何在画作中融入自己的情感和理解。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教案、课件、示范画作等教学资源。
2. 学生准备画纸、毛笔、水墨、颜料等绘画工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通过展示故乡的图片,引导学生回顾和思考故乡的特色和美好回忆。
2. 基本技法讲解:教师讲解水墨画的基本技法,如线条、墨色、构图等,并进行现场示范。
3. 故乡景象分析: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故乡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激发学生的创作灵感。
4. 创作指导:教师给出创作方法和步骤,引导学生动手实践,用水墨画表现故乡的景象。
5. 学生创作: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独立完成水墨画创作,期间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6. 作品展示与评价:学生将作品展示给同学和老师,大家共同欣赏和评价,教师给予肯定和鼓励。
8. 作业布置:教师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课后继续练习水墨画,并选一幅作品参加学校举办的绘画比赛。
9. 教学延伸: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兴趣和实际情况,组织学生参观美术馆、艺术家工作室等,加深学生对水墨画艺术的理解和认识。
六、教学评价1. 评价学生对水墨画基本技法的掌握程度,观察学生在创作过程中是否能够灵活运用所学技法。
2. 评价学生在作品中所表现出的故乡特色,看其是否能够通过画面表达出对家乡的热爱和情感。
3. 评价学生的创作思路和创意表现,看其是否能够独立思考并提出独特的创作方案。
《故乡的“水墨画”》教案
《故乡的“水墨画”》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水墨画的基本技巧和表现方法。
2. 培养学生对故乡自然风光和民俗文化的观察力、表现力和创造力。
3. 提高学生对我国传统艺术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二、教学内容:1. 水墨画的基本概念和历史。
2. 水墨画的工具和材料。
3. 水墨画的基本技巧:泼墨、泼彩、皴擦、点染等。
4. 水墨画的表现方法:构图、线条、墨色、意境等。
5. 以故乡为题材,创作一幅水墨画。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水墨画的基本技巧和表现方法,故乡题材的创作。
2. 教学难点:水墨画的构图和墨色运用,创意表现故乡的特色。
四、教学准备:1. 教材:《故乡的“水墨画”》课件。
2. 工具和材料:毛笔、墨、水、宣纸、颜料等。
3. 参考资料:水墨画作品、故乡的风光照片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展示水墨画作品,引导学生欣赏和讨论,激发学生对水墨画的兴趣。
2. 讲解:教师讲解水墨画的基本概念、历史、工具和材料,以及基本技巧和表现方法。
3. 示范:教师现场示范创作一幅水墨画,讲解构图、线条、墨色等运用。
4. 练习:学生按照教师的要求,练习水墨画的基本技巧和表现方法。
5. 创作:学生以故乡为题材,创作一幅水墨画。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8. 作业:学生课后完成一幅故乡题材的水墨画,下节课进行展示和评价。
9. 拓展:教师推荐学生参加水墨画比赛或展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作热情。
10. 附录:教师提供水墨画的相关资料和参考作品,方便学生课后自学。
六、教学评价:1. 学生对水墨画的基本技巧和表现方法的掌握程度。
2. 学生对故乡题材水墨画创作的创意和表现力。
3. 学生对我国传统艺术的认同感和自豪感的提升。
七、教学反思:1. 教师对自己教学内容的掌握程度和教学方法的适用性进行反思。
2. 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进度和需求进行反思,调整教学策略。
3. 教师对教学环境、教学资源的使用进行反思,优化教学条件。
《故乡的“水墨画”》教案
《故乡的“水墨画”》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水墨画的基本技巧和特点,包括线条、墨色、构图等。
2. 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艺术的兴趣和热爱,提高审美素养。
3. 引导学生通过水墨画表达自己对故乡的情感和记忆。
二、教学内容1. 水墨画的基本概念和技巧:介绍水墨画的起源、发展以及基本工具材料,讲解线条、墨色、构图等方面的知识。
2. 故乡的风景描绘:让学生通过观察故乡的风景,用水墨画的方式进行描绘,表达对故乡的情感。
3. 创作练习:学生自主创作一幅以故乡为主题的水墨画作品。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水墨画的基本概念、技巧和构图知识。
2. 示范法:教师现场示范水墨画的绘制过程,引导学生学习和模仿。
3. 实践法:学生通过实际操作,绘制水墨画作品,提高技能。
4. 互动法:学生之间相互欣赏、评价作品,教师给予指导和点评。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PPT,内容包括水墨画的基本概念、技巧和构图知识,以及故乡风景的水墨画作品示例。
2. 学生准备绘画工具,如毛笔、墨水、宣纸等。
3. 教师准备评价标准,用于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通过展示故乡风景的水墨画作品,引发学生对故乡的回忆和情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新课导入:教师讲解水墨画的基本概念、技巧和构图知识。
3. 示范演示:教师现场示范水墨画的绘制过程,引导学生学习和模仿。
4. 学生实践: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自主创作一幅以故乡为主题的水墨画作品。
5. 互动评价:学生之间相互欣赏、评价作品,教师给予指导和点评。
6. 总结反馈: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总结课堂教学内容,强调水墨画的特点和技巧。
六、教学延伸1. 让学生了解其他中国传统绘画形式,如工笔画、油画等,并进行比较分析。
2. 组织学生参观美术馆或艺术家工作室,深入了解水墨画的艺术魅力。
3. 邀请水墨画家或专家进行讲座,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水墨画的历史和发展。
七、教学评价1. 学生作品的创意和技巧:评价学生在作品中的创新意识和对水墨画技巧的掌握程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品味第5段。
“徜徉”的意思是闲游、安闲自在地步行。
而今,我吃着散发清香的菱角,又想起了故乡的“水墨画”,想象自己又加入采菱队伍,边采边品尝,这是一个多么惬意的场景呀!
师生合作朗读。(引读)
四、巩固拓展,升华情感
回归全文,体会作者感情。
1.配乐朗读全文,思考:你对故乡“水墨画”的总印象。
小结:一个个大大小小长满菱角的池塘零零散散地侧卧在村边地头。这是一种多么随意、自在的美呀!(板书:美)
2.品读2~4段。
(1)自由品读,探究“水墨画”的美。
(2)小组合作学习。
①交流探究所得。
②用喜欢的方式朗读。
(3)全班交流,共享资源。
①作者是按什么顺序描写池塘的美的呢?用“”勾画出来。
作者按时间顺序描写了池塘的美。(初春、一过黄梅、临近中秋)
(故乡的“水墨画”独特、美丽。)
2.故乡的池塘独特、美丽在哪里?
3.谈谈你的体会。
这篇课文让我们领略了江南水乡恬静、自然而不乏快乐的美景。是呀,故乡风景美丽迷人,童年生活幸福、快乐。
(相机板书:故乡美童年乐)
五、课堂练习
1.读课后第2题的两个句子,体会带点词的妙处。
2.抄写文中的叠词,自己再补写几个。
2.板书课题,齐读。
3.对课题质疑。
教师可选能突出主题的问题简单板书。
4.课文会怎样描写这幅水墨画呢?带着这些问题,我们一起去学习课文。
二、粗读课文,疏通字词,感知大意
1.初读课文。
按常规或按要求自读自学:把课文快速地阅读两三遍,读通读顺;认读生字,找出生词,查字、词典理解生词,标出段的序号,想一想课文大意。
5.思考每段之间有什么联系。
三、深入研读课文,感受“水墨画”之美
1.引读第1段。
故乡的“水墨画”指的究竟是什么?课文把什么比做了“水墨画”?课文是怎么描述这幅“水墨画”的?(相机板书:散漫)
“散漫”一词在文中是什么意思?(散漫:零零散散的,在文中是分散、不集中的意思,用在这儿非常准确,也很有意思,体现出了一种随意、自在的美。)
小花的数量也真不少!哪些词告诉了我们?(缀满、一丛丛)颜色也非常美丽,有白色的,有粉红色的,还有一缕缕的馨香呢!
池塘还是小动物们的乐园呢!红蜻蜓、花蝴蝶、小青蛇、青蛙,在菱盘上尽情嬉戏。
这是一种多么惬意的美呀!
C.临近中秋:穿着各色衣裙的采菱女开始采“头朝菱”(即第一批成熟的菱角),动作轻快熟练,划着扁舟,荡着水盆,穿行在绿色的“水巷”里。一只手“掀”,一只手“掐”,准确地写出了采菱女轻盈熟练的采菱动作。(板书:采菱)
教学难点
通过朗读课文,体会词语意思,想象课文描写的情景,感受故乡风景的独特、美丽,学会在阅读中积累优美的词语。
教学准备
搜集有关菱角的图片、文字等资料以及江南水乡的各种资料。
教学环节
教学流程
复备
一、谈话导入新课
1.有谁吃过菱角吗?能说说你的感觉吗?菱角那淡淡的清香会让你久久回味。那么,你见过满塘的菱叶吗?见过采菱人置身于碧水中快乐采摘的情景吗?今天,我们就随着作者一起走进江南的水乡。
③随着时间的变化,池塘也悄悄地变化着,呈现出不同的美。(相机板书:变化美)
④你们知道吗?在采菱时节,鲜嫩、清甜的菱角放进嘴里嚼一嚼,脆脆的、甜甜的,那美滋滋的感觉一直渗进心底。难怪孩子们迫不及待想尝一尝菱角的美味。(板书:品菱趣)
“溢”“诱惑”突出了煮熟后的菱角四处飘香,让人嘴馋。家家户户煮菱角、剥菱角,扑鼻的香味飘出窗户,弥漫整个村庄。这是一幅多么温馨、诱人的画面呀!
②随着时间的变化,池塘也慢慢变化着。
A.初春:池塘有什么变化呢?细小的菱叶疏疏朗朗地飘浮在碧水间。“疏疏朗朗”是什么意思?
B.黄梅后:(黄梅指春末夏初梅子黄熟的一段时期。)池塘又有什么变化?菱叶涨满水面,挤得密密匝匝。(“涨满”“挤”形象生动地写出了菱叶们长大了,整个池塘都是菱叶,显得很茂盛。“密密匝匝”可换词“密密层层”“密密麻麻”比较)
教学内容
第一课 故乡的“水墨画”
课时目标
1.自主学会本课的生字并能正确、工整地书写。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有关段落,积累优美的词语。
3.能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重点词句,想象课文描写的画面,把握课文主要内容,从中感受故乡风景的独特与美丽,激发学生对故乡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
通过朗读课文,体会词语意思,想象课文描写的情景,感受故乡风景的独特、美丽,学会在阅读中积累优美的词语。
3.交流课前搜集的关于菱角和江南水乡的资料。
4.我们的故乡有什么独特美丽的地方呢?小组议一议,再说一说、夸一夸我们的故乡。
2.出示小黑板(或卡片、课件等),检查生字、词认读与理解情况,抽读、齐读、赛读。
3.指名或推荐学生逐段朗读全文,检查学生是否正确、流利朗读课文,重点指导难读的句子并多读几遍。(对于比较难读的句子,可以让学生齐读或挑战读)
4.初读交流。
读了课文,汇报:你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疑问?(注意:要将学生提出的不懂的地方进行梳理、归纳,并及时解决;若不能马上解决,可以简单板书,在后面的教学中相机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