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中城市群综合集聚度及核心城市
改革开放与我的家乡金华
改革开放与我的家乡金华纵观古今,历览中外,楚之屈原,于“举世混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中不合流同污而投身汩罗,死亡的虽然是血肉的身躯而升华的却是永恒的神话。
毛泽东在敌人的围剿之下,最后毅然决定长征,一个新的抉择就造就了新中国十几亿人的幸福。
被流放的邓小平走在乡间的小路上,然而思维的火花却在他的脑中飞扬――改革开放,,一个勇敢的抉择,一个让亿万中国人富起来的制度就这样产生了,至此,我们不得不说,正确的抉择决定了人类文明的幸福,幸福需要抉择的解读。
我的家乡金华三面环山夹一州,盆地错落涵三江。
地处浙江中部,是建设中的浙江中西部中心城市。
金华农业文明悠久,“上山遗址”发现了轰动世界的万年稻作遗存,把长江下游的稻作历史上溯了2000年,表明了长江下游是世界稻作和栽培稻的最早起源地之一。
金华具有2200年建制史,素有“历史文化之邦、名人荟萃之地、文风鼎盛之城、山清水秀之乡”的盛誉。
南宋金华学派经世致用、重农务实,提出惠民图强主张。
明太祖朱元璋称金华为浙江之心。
其“水通南国三千里、气压江城十四州”的战略区位,为历代政治家、军事家所倚重,素有“小邹鲁”之称。
建国以后,金华被誉为五谷丰登的金色盆地。
自汉始,金华历代名人辈出,贤臣名将,学者人才,丹青妙手,民族英雄,灿若星河。
骆宾王、宗泽、吕祖谦、陈亮、朱丹溪、宋濂、李渔、黄宾虹、邵飘萍、何炳松、陈望道、冯雪峰、吴晗、艾青、严济慈、蔡希陶、施光南等都诞生于这片美丽富饶的土地。
改革开放30年,金华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经济社会各项事业都取得了长足发展。
尤其是近年来,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按照“干在实处、走在前列”的要求,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围绕“发展城市群、共建大金华”战略主线,大力推进工业强市、浙中城市群发展、新农村建设、文化大市、平安金华建设等重点工作,着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各项事业又好又快发展。
一个“规划共绘、设施共建、产业共树、资源共享、生态共保、优势共创”的浙中城市群正在加速崛起。
浙中城市群交通网络战略规划
浙中城市群要建立都市区的发展模式,共同参与市场竞争,除了在政策和体制上建立高效良好的区域协同机制外,构建网络化的城市群快速交通网络是其必不可少的支撑条件。
一、公路网建设规划——构建“外通仙畅,环环相套”的公路交通圈浙中城市群公路网络规划思路为:根据浙中城市群发展方向和空间组织模式,规划建立“外以高速公路网”和“内以城市群快速路和城市群公交快速路为主体”的公路系统,形成以公共交通为主导,小汽车交通为补充的城市群交通运输体系。
按照“适当等级、有序通达“的要求,以浙中城市群为整体,积极推进高速公路和干支线公路建设,妥善的处理高速公路与城市以及高速公路与城市群快速路的衔接,合理地组织各城市的过境交通形成各个城市“外通仙畅,环环相套”的格局。
确定浙中城市群公路网络规划目标为“15.30.60目标”。
“15”即为15分钟上高速公路,金华市中心城区和各县级市中心区15分钟内进入高速公路网。
“30”即为“半小时交通圈”,金华市中心城区到各县市中心区30分钟内可以到达(磐安除外)和各县市中心区到各城镇原则上30分钟到达。
“60”即为金华中心城区到各城镇原则上60分钟到达(磐安部分除外)。
1、高速公路高速公路具有行车速度快、通行能力大、物质周转快,经济效益高等特点。
经验表明,在300km以内,使用高速公路运输,无论从时间和经济方面的考虑,均优于铁路和普通公路的运输。
对于城市群内部来主产,高速公路的建设可以改善投资环境,带来高速公路出入口两边的土地升值,进而形成沿线经济增长带;为沟通金华市域间的高速公路来说,可以显著的改变城市群与其他大都市区的时空距离。
浙中城市群已建的杭金衢、金丽温两条高速公路,为沟通金华市域与杭州、温州中心城市发挥积极作用。
除此以外,将新建6条高速公路:甬金高速公路、如缙高速公路、东永高速公路、临金高速公路、诸永高速公路和杭金衢支线(杭金衢与金丽温连接线),建立与浙江省杭州、宁波、温州三个中心城市高效快速的公路交通网,提高对外交通的可达性,进一步强化作为浙江中西部中心城市的交通枢纽功能。
浙江省新型城镇发展任务
浙江省新型城镇化发展任务以大都市区建设为引领,突出唱好杭州、宁波“双城记”,提升区域中心城市能级,强化县城的重要载体作用,推进小城镇特色发展,构建大中小城市及小城镇协调发展的新型城镇化格局,打造长三角世界级城市群金南翼。
(一)建设现代化国际化大都市区构建以大都市区为主体形态的“四核四带四圈”空间布局。
提升杭州、宁波、温州、金义四大都市区核心区的极核功能,加快周边县域经济接轨融入都市区经济,打造长三角城市群中心城市和重要增长极。
构建贯通大都市区的北部环杭州湾、东部甬台温、中部杭金衢、南部金丽温四大城市群连绵带,形成省际互联、省内互通的“井”字型网络化城镇化布局。
以四大都市区为中心,紧密联动周边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构建辐射全省、带动省际相邻区域的都市圈。
深入实施大都市区建设行动。
推动人才、科技、产业等高端要素向都市区集聚,加快形成吸引全球高端要素和优质资源的强大引力场。
积极参与上海大都市圈规划建设,提升杭州、宁波两大都市圈在国家级都市圈中的地位和能级,增强杭州、宁波、温州、金义四大都市区在长三角世界级城市群中的功能作用。
大力建设国际机场等综合交通门户枢纽,推进国际社区建设,完善国际医院等配套公共服务。
加强多层次多领域国际人文交流,塑造特色鲜明的城市国际形象和个性品牌。
实施大都市区同城化“五个一”工程。
推动形成空间规划“一张图”,加快建设轨道交通“一张网”,逐步实现同城服务“一个圈”,统筹形成平台布局“一盘棋”,探索建立生态建设“一本账”,推动都市区中心城市与周边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同城化发展。
力争“十四五”期间,实施重点项目500个左右,完成投资3万亿元。
加快省内一体化合作先行区建设。
制定出台《推进大都市区建设共建省内一体化合作先行区的指导意见》,引导土地、环境容量等要素资源向一体化合作先行区集中配置。
加快建设杭绍、杭嘉、嘉湖、甬绍、甬舟等一体化合作先行区,率先形成环杭州湾区域一体化发展格局。
探索甬台等其他跨行政区协同板块一体化。
金义城际铁路建设对浙中城市群的影响分析
金义城际铁路建设对浙中城市群的影响分析摘要:在系统分析浙中城市群发展现状的基础上,针对未来金义城际铁路的建设,从城市群经济、产业结构、可持续发展等角度系统研究了金义城际铁路对浙中城市群的影响。
关键词:城际铁路;城市群;影响;可持续发展城际铁路作为重要的交通基础设施,是构建城市群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城市群的现代化标志之一。
《浙中城市群规划(2008—2020)》确定金华—义乌作为浙中城市群的核心城市,未来随着金义主轴的优先发展和重点开发,金华至义乌间客流将呈爆发式增长。
一、金义城际轨道交通概述根据客流预测,2020年金华城区、金东义西南地区(金义都市新区)、义乌城区间总客流将达到约109万人次/日,其中城市交通出行约99万人次/日,城际交通出行约10万人次/日,仅仅依靠现有的道路交通将很难满足地区经济高速发展和居民出行需要,为了应对人们对出行要求在数量和质量上新的发展和变化,提供大运量的轨道交通势在必行。
金华—义乌城际轨道交通(或兰溪金华义乌东阳城际铁路,以下简称金义城际),西起金华城区,经塘雅、孝顺(金义都市新区)、佛堂到义乌城区,全长约78公里,设计时速140~160公里,列车运行实行公交化运营方式,可根据客流量来调整发班时间。
金义城际建成后,金华城区到金义都市新区只要15分钟,到义乌城区也只用30分钟,沿线通行时间大大缩短,“同城效应”明显。
建设金义城际对提高金华—义乌都市区的凝聚力和竞争力,加快要素集聚,促进浙中城市群融合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还将加快沿线城乡统筹发展的进程和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其对浙中城市群发展的影响具体分析如下:二、强化浙中城市群之间的经济联系金华—义乌作为浙中城市群的核心城市,城市首位度均不高,辐射能力偏低,必须通过打造“聚合主轴线”,推动金华市区与义乌进行相向互动,聚集优质资源,拓展产业空间,提升城市能级,形成两市功能互补、融合发展,使金义主轴成为浙中城市群城镇人口集聚最为密集、城市服务功能最为完善、基础设施最为先进、主导产业升级最为快速的黄金发展轴线,并辐射带动其他市县的城市建设与产业发展。
新教材高中地理第二章区域发展第一节大都市的辐射功能__以我国上海为例作业含解析湘教版选择性必修第二册
第一节大都市的辐射功能——以我国上海为例下图为浙江省城镇空间结构规划图。
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1.与浙中城市群相比,环杭州湾城市群的区位优势有( )①地理位置优越,上海辐射带动强②海陆交通便利,协作条件良好③矿产资源丰富,第二产业发达④水系河网密布,水能资源丰富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答案:A解析:与浙中城市群相比,环杭州湾城市群的区位优势有地理位置优越,距大都市上海近,上海的辐射带动作用强;位于沿海平原,临海,海陆交通便利,协作条件良好,①②对。
图示区域内矿产资源贫乏;水系河网密布,落差小,水能资源缺乏,③④错。
2.为缩小浙江省内部区域发展的差异,2021年应重点加快发展的城市群是( )A.环杭州湾城市群B.浙中城市群C.温台沿海城市群D.同步发展答案:B解析:缩小浙江省内部区域发展的差异,主要是缩小沿海城市与非沿海城市发展的差异,故2021年应重点加快发展的城市群是浙中城市群。
城市群空间晶体结构,是指城市群空间扩展过程中,城市群形成的节点网络结构类似于晶体结构,存在着分等级、分层级的有机组合规律,形成立面晶体结构组合图谱和平面晶体结构组合图谱。
下图为城市群空间结构组合类型示意图。
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3.图示核心城市对周边城市的辐射功能由大到小的是( )A.单中心组合城市群、多中心组合城市群、双中心组合城市群B.双中心组合城市群、多中心组合城市群、单中心组合城市群C.多中心组合城市群、双中心组合城市群、单中心组合城市群D.单中心组合城市群、双中心组合城市群、多中心组合城市群答案:D解析:读图可知,从图示单中心组合城市群到双中心组合城市群再到多中心组合城市群,核心城市逐渐增多,核心城市的腹地范围相互重叠,核心城市对节点城市的单一辐射程度逐渐降低。
4.下列城市群中核心城市等级最高的是( )A.京津冀城市群B.山东半岛城市群C.辽中南城市群D.长江中游城市群答案:A解析:京津冀城市群以北京为核心城市;山东半岛城市群以济南、青岛为核心城市;辽中南城市群以沈阳、大连为核心城市;长江中游城市群以武汉、长沙、南昌为核心城市。
基于主成分分析法的浙中城市群空间组织特征演变分析
基于主成分分析法的浙中城市群空间组织特征演变分析摘要:本文利用主成分分析与系统聚类分析法分析了2001年、2010年浙中城市群空间组织的演变特征。
结果表明,浙中城市群空间组织由以金华和义乌为中心且中心城市功能互补的双中心模式向以金华和义乌为中心,永康为副中心的多中心空间组织模式转变。
基于这一分析结果,本文简要提出了浙中城市群空间组织未来发展的一些建议。
关键词:浙中城市群;空间结构;城市功能一、引言随着新的地域空间形态——城市群的出现,许多区域通过大力培育城市群以提高地区的综合竞争力,而合理地组织城市群空间是城市群有序发展的关键所在。
城市群空间组织是指城市群内的城市与城市之间以及城市与群内区域相互作用不断发展,形成具有特定空间功能的城市群结构布局的过程和结果。
目前对于城市群空间组织的研究主要有以下几种观点:杨建军(2005)[1]、李依浓(2007)[2]等认为现代交通方式对城市群空间组织的演化具有重大影响;张毓峰(2008)[3]基于劳动地域分工理论,认为长三角城市区域空间组织的网络化程度不断提高;张立荣(2009)[4]等学者基于城市群空间结构的五大要素分析认为湖南长株潭城市群空间组织是以“一核、两圈、三轴、四带、五心”为特征的多中心网络化空间模式。
上述研究从表象上来看基于不同角度探讨了城市群空间组织特征演变的影响因素,但实质上混淆了城市群空间组织与空间结构的内涵。
笔者认为,从动态上来看,城市群空间组织是城市群内各种资源要素合理流动和配置,各城市之间相互作用从而形成基于某种城市或城市群功能的城市群空间结构的过程;从静态上来看是具有特定功能的城市群空间结构布局的结果。
因此,研究城市群空间组织不仅要分析其空间结构的变化,还要考察结构演变过程中各城市或城市群的主要功能。
本文以浙中城市群为例,在主成分分析法和系统聚类分析法基础上,充分考虑各指标反映的经济发展状况判定城市的功能,从而从结构和功能两方面分析2001年与2010年浙中城市群的空间组织特征,并对浙中城市群空间组织未来的发展提出一些建议。
浙中城市群规划(2008-2020)
浙中城市群规划(2008-2020)浙中城市群是我省特色先进制造业和文化产业基地,是我省接轨上海、融入长三角、参与全球竞争的三大主体城市群之一。
浙中城市群规划从2008年1月开始编制,2011年6月13日获省政府批准实施。
规划期限:2008-2020年,近期2008至2015年。
规划范围:为金华行政管辖的9个县市区,土地面积10941平方公里。
同时将周边功能联系密切的缙云、龙游、诸暨南部作为本次规划的协调区,强化其空间、产业、设施等方面与金华市域的统筹协调。
规划定位:是“我省参与长三角区域竞合的载体之一,特色先进制造业、装备制造业和文化产业基地;以国际商贸城、特色五金基地为依托的浙江中西部门户地区;浙闽赣皖四省九方经济协作区发展龙头;我省重要的经济发展增长极和生态屏障,城乡协调发展的示范区;浙江中部宜居宜游城市群、优质生活圈。
”规划目标:以建设宜居城市群为目标,至2020年,城市群人均GDP达到全省平均水平以上;城市化水平达到70%以上,城市群总人口达到780万人,城镇人口达到550万人以上;城乡差距显著缩小,社会保障覆盖率达100%;森林覆盖率达到60%以上;万元GDP综合能耗小于0.6吨标准煤、综合水耗小于120立方米。
空间发展框架:构建网络型城市群,形成“一个核心区域、两条发展带、三个城镇集群、两个支撑网络”的空间发展框架。
一个核心区域:由金华、义乌城市和金东-义西南战略发展区为主体共同构成,是承载网络型城市群核心功能的城市区域。
将为提高金华-义乌都市区的凝聚力和竞争力,提升城市群的整体功能,加快要素集聚,培育新型产业提供强大的空间平台和服务基地;为带动浙江中西部地区发展,保护生态环境奠定良好基础。
两条发展带:一条为金义主轴线,作为网络型城市群核心功能的载体,主要通过培育金东-义西南战略区,促进主轴线产业发展,建立、完善合作机制,加强主轴线的交通联系等措施实现其核心集聚效应。
另一条为联结兰溪——金华——武义——永康——磐安——东阳——义乌——浦江的发展带,是网络型城市群内部要素集聚的主要空间。
浙中城市群核心城市经济联系强度及影响因素
湖南师范大学 自然科学学报
J o u r n a l o f Na t u r a l S c i e n c e o f Hu n a n No r ma l Un i v e r s i t y
Vo 1 . 3 6 N o . 2 Ap r . , 2 0 1 3
o f r e g i o n a l e c o n o mi c l i n k a g e o f J i n h u a a n d Yi w u a r e i d e n t i i f e d,a n d h o w t h e r e g i o n l a e c o n o mi c d i s c r e p a n c y a n d d e -
c e n t r li a z a t i o n i mp a c t o n t h e t w o c i t i e s ’ e c o n o m i c l i n k a g e i s s t u d i e d .T he r e s u l t s s h o w t h a t ( 1 )t h e e c o n o m i c l i n k a g e b e t w e e n J i n h u a a n d Y i w u i s n o t t h e c l o s e s t i n t h e a r e a o f mi d - Z h e j i a n g u r b a n a g g l o m e r a t i o n .( 2 )t h e d i r e c t i o n o f t h e i r e c o n o m i c l i n k a g e s h o w s a p a r a l l e l t e n d e n c y .( 3 )T he re g a t e r t h e e c o n o mi c d i s c r e p a n c y , t o a c e r t a i n e x t e n t ,
金华市旅游业发展十三五规划
金华市旅游业发展“十三五”规划为指导推进“十三五”时期我市旅游业发展,更好地服务我市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根据《浙江省旅游业发展“十三五”规划》《中共金华市委关于走在前列共建金华的决定》《金华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等精神,结合我市实际,编制本规划,规划期限为2016—2020年。
一、发展成就与发展背景(一)发展成就。
“十二五”期间,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旅游业发展。
全市旅游系统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着力旅游产业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通过强化“合力兴旅”措施,实现旅游业与相关产业进一步融合发展,旅游产业转型升级步伐进一步加快,全市旅游业呈现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良好态势,较好地完成了《金华市旅游业发展“十二五”规划》主要发展目标。
1. 综合实力明显提升。
全市旅游总收入从2011年的344.3亿元上升到2015年的756.6亿元,全省排名从第6位上升到第5位;旅游接待人次数从2011年的3604万人次增加到2015年的7087.57万人次,两项指标年均增速分别为21.75%和18.42%,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2015年旅游业增加值为237亿元,占GDP比重为7.12%,占服务业增加值比重为13.73%,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十二五”期间,全市新— 1 —增4A级景区9家,新增3A级景区12家,总数分别达18家和16家。
新增省级旅游度假区2家,总数达5家。
全市旅游项目数量、总投资和实际投资均实现较快增长。
纳入国家旅游项目管理系统的在建项目从2011年的37个增加到2015年的96个,项目总投资从2011年的229.57亿元增加到2015年的969.51亿元,年度实际投资从2011年的7.56亿元增加到2015年的91.55亿元。
2. 市场营销成效明显。
全市旅游系统积极创新旅游营销模式,组织开展系列旅游营销活动。
先后与阿里巴巴、携程、腾讯微信开展OTO战略合作,设立全国首家地级市旅游淘宝馆——美丽金华旅游馆;以上海、苏州、无锡、常州等城市为目标市场,开展高铁沿线营销,推出“乘着高铁去旅行”主题线路产品;摄制金华旅游微电影《囧梦金华》,开展视频宣传;组织“高校媒体记者探访金华古村落”“海外名校学子走进金华古村落”“到金华过大年”等系列推广活动;推出“明星+体育”旅游营销模式;联动周边城市推出“缤纷金丽温衢”“江南仙境游”“浙中逍遥游”等系列跨区域联动产品。
试论城市群各城市适度规模_以浙中城市群为例_李国友
!""#$ %
S23456 7348938:
试论城市群各城市适度规模
—— — 以浙中城市群为例
!李国友 方 舟
城市群的适度规模, 建立在个体城市适度规模基础上。一个时期某一城市的适度规模应把握稳定性原 则、 等级原则、 人均公用事业费用最小化原则和城市社会、 生态环境相协调原则。本文根据美国学者齐夫提 出的“等级顺序计算法 ” , 测算出目前浙中城市群各城市适度规模。与现有城市人口相比, 都还存在扩容余 地, 对此从三个方面提出了扩容对策。 + 关键词 , 浙中城市群; 适度规模; 扩容对策 + 中图分类号 , -$&&# $! + 文献标识码 , . ($))" ) + 文章编号 , !))/ 0 *!(1 )/ 0 )!*/ 0 )" 舟 ’$!))% ) 李国友 (!&"! — ) ,男,浙江省建德市人, 浙江金华职业技术学院成教学院院长,副教授;方 (浙江金华 (!&/! — ) , 男, 浙江金华人, 浙江金华市企业业绩评价诊断中心主任、 教授。 《浙中城市群适度规模研究 》 本文系 $))* 年浙江省金华市政府委托研究重大课题 阶段性成果。
(二 ) 影响修正系数各因素 +, 的确定
+) ( .)) .)!
! 设 .)) 为一级城市的人口密度, .)! 为次级城市的 人口密度。
+! ( .!) .!!
" 设 .!) 为一级城市的公路密度, .!! 为次级城市的 公路密度。
+/ ( ./) ./!
# 设 ./) 为一级城市人均电信业务总量, ./! 为次级 城市的人均电信业务总量。
试论浙中城市群信息资源整合
是闽 、 、 、 浙 赣 皖四省 九地 市的龙头城市 。近年来 , 金华市委 、
作者简介 : 方敏 (9 2 , , 17 一)女 浙江金华人 , 助理研 究员, 从事城 市经济 、 媒介经济和传媒 管理研 究; 方伟(9 0 )女 , 17 一 , 浙江金
华人, 综合部部 长, 经济师( 商业 )MB , A硕士研 究生, 从事企业管理 学研 究。
金 华 地 处 浙 江 省 中部 ,足 浙 江 省 中 西部 的 中心 城 市 , 也
在信息时代 , 竞争 的胜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信息资源 的 掌握 , 成熟 的信息服 务产业是成熟 的市场经济 的重要表现之
一
。
浙中城市群信息服务业的发展将大大改善这一地 区信息
收稿 日期 :0 8 0 — 2 2 0 — 8 1
20 年 第 1 09 期
经济研究导刊
E C0N0MI S C RE EARC G DE H Ul
No 1 2 0 . .0 9
Se a i f lNo-9 3
总第 3 期 9
试 论 浙 中 城 市 群 信 息 资 源 整 合
方 敏 方 , 伟
(. 1 金华职业技术学院 , 浙江 金华 3 10 ;. 2072 海南家宝房地产开发有限公 司. 口 5 0 2 ) 海 7 15
会 发展
3 . 有利于提高大众传媒水平 , 改善人民生活质量 信息服务产业的发展 , 有利 于提 高图书情报单位 和大众
传 媒 采 用 先 进 的 信 息 手 段 , 高 管 理 水 平 , 家 庭 和 社 会 提 提 为
供各 种信 息服务 , 带来 了令人难 以想象 的便捷和高效率。如 金华电视 台的视频点播 频道 、e “ 金华 ”的网 3 0度金华风 6
浙中城市群的经济功能联系
域 内的相 对集 中程 度 。浙 中城 市群区域 城市发展 的 自然条件优 越 , 史 、 历 经济基
项 交 仓 政 发 售 融 地 业 租费 葬 业 教 文 体 娱 嫁奋 术 务 传 计算 服务 件 嗣 通 储邮 业 批 零 业 金 业 房 产 商 服务 育 化 育 乐业 科研 撞 服 业信息 输 . l 业 机 妖
维普资讯
浙中城市群的经济功能联系
浙中城市群 已进入以第三产业为主导的外向功能联系阶段;同时义乌的城市流强度 超过金华市区的城市流强度 。
■文 , 许连君 支炳义 刘卫东
20 年 , 0 0 金华市委 、 金华 市政府印发 逐渐显 现 出来 ,初 步形成 了汽车摩托 车 及配件 、 【 轻 纺织 、 五金制 品 、 医药 化工 、 建材 、 食品加 工等产业 集群 。 根据英 国学 者弗里 德曼对城市 群形成 发展的观 点来 看 ,浙 中城市群 正处在工 业化 中期 向工 业化后 期 的过渡 阶段且城 市化快速 发展 阶段 。在这个过 渡阶段 , 既要 整合资源 , 式中, F为城 市流 强 度 ; N为 城市 功
性, 故选 择 2 0 年 金华地 区各 城市从业 03
共 同组成 的布局合理 、 优势互 补 、 完 功能
善、 生态 良好 、 协调发展的中心城市。 0 2 2 0 年,金华市又提出发挥 差异型竞争优势 , 着力做大做强六大特色产业群 , 积极打造
人 员作为城市 功能量 的度量 指标 ,而城
15. 亿元, 05 6 3 城市化水平为 4. 接近 8 %, 2
5 %的标志性水平 , 、 、 0 一 二 三产业 的比重 也发 生 了 变化 ,达 到 6 5 _:O6的 比 :34 4 . 例, 第三 产业 的比重有 明显增加 。同时 , 目前浙 中城 市群 的特色产业集 群优势也
产业整合——浙中城市群发展的战略选择
制 造和 销售 中心 ; 阳横 店 影 视 城 被 列 为全 国第 东
一
,
也 是 目前 唯一 一个 影 视产业 实 验 区 ; 金华 市 区
不 仅 以金华火 腿 、 金华 双龙 洞 闻名 于世 , 金华 的产
业 也取 得 了很 大 的发 展 。
但 是浙 中城 市群 在制 造业 的发展 过程 中并没 有依据 各 自的相 对 比较 优 势 进 行 合 理 的 分工 , 自
3 6
维普资讯
刘 晓峰 : 产业整合——浙 中城市群发展的战略选择 合来提高产业集中度 , 实现产业规模经济。
要表 现 为 主导 产 业 、 柱产 业 的更 替 能 力 。主 导 支 部 门 的这 种 演 变反 映 了产业 结 构 高 级 化 的趋 势 。 产业 结构 的高级 化 , 质 上 并 不 是 指 某 些 部 门 比 本 例 的上 升或 下 降 , 而是 指技 术 的集 约化 , 即采用 先 进 技术 的部 门在 数 量 和 比例 上 的增 加 。所 以 , 只 有 引人 新 的生产 函数 , 对 其 他 部 门增 长 有 广 泛 并 的直 接和 间接 影 响 的 主导 部 门 的更 迭 , 能 提高 才 整 个产 业 的技 术集 约化 程 度 , 致 产 业 结 构 向高 导 级 化 方 向演进 。因此 , 产业 结 构 变动 的方 向是 由 创 新 在某 一产 业 内迅 速 、 有效 地积 聚 , 通过 部 门 并 问 的技术 联 系 ( 人一 产 出关 系 ) 生 扩 散 效 应 投 发
优势 , 金华 、 义乌 、 永康 、 阳、 东 兰溪 5 中小城市 , 个 相距不远 , 个性鲜 明, 功能各异 , 产业互补 。特别
是 义乌—— 中国小 商 品 城 , 以市 场 带 动 工 业 已经
浙中城市群核心城市经济联系强度及影响因素
浙中城市群核心城市经济联系强度及影响因素张乐;马永俊【摘要】作为浙中城市群的双核,“金华”和“义乌”两市的经济联系度直接影响着浙中城市群的形成和发展.借助区域空间相互作用的引力模型对金义两市的经济联系强度进行了测算,分析了目前两市的经济联系方向、区域经济差异及地方分权对两市经济联系的影响.结果表明:(1)在浙中城市群范围内两市均不是彼此经济联系最密切的城市;(2)两市的经济联系方向基本呈现“平行”态势;(3)两市的经济差异越大,在一定程度上越能加强两市的经济联系强度;而地方分权度越高,则会弱化两市的经济联系强度.%As the two core cities of mid-Zhejiang urban agglomeration,the close economic linkage between Jinhua and Yiwu city can directly influence the form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Zhejiang central urban agglomeration.The intensity of the regional linkage between them based on the gravity model is calculated,the primary directions of regional economic linkage of Jinhua and Yiwu are identified,and how the regional economic discrepancy and decentralization impact on the two cities' economic linkage is studied.The results show that (1) the economic linkage between Jinhua and Yiwu is not the closest in the area of mid-Zhejiang urban agglomeration.(2) the direction of their economic linkage shows a parallel tendency.(3) The greater the economic discrepancy,to a certain extent,the stronger their economic linkage degree.But the greater the decentralization,the weaker their economic linkage.【期刊名称】《湖南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年(卷),期】2013(036)003【总页数】5页(P85-89)【关键词】区域经济联系;引力模型;区域经济差异;地方分权【作者】张乐;马永俊【作者单位】浙江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中国金华321004;浙江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中国金华321004【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F299.21浙中城市群由于各城市的规模和功能都较为薄弱,相对其他县市更具有核心城市地位的义乌与金华因各方面因素均无法单独成为浙中城市群的增长极[1],因此需要两市加强区域经济联系强度,提升金义联合中心的能级,带动整个浙中城市群的发展.目前,对于区域经济联系的研究方法主要存在以下3种,一种是采用比较传统的空间相互作用模型,影响较大、应用较多的主要是赖利模型、康弗斯模型、引力模型以及潜力模型[2];第二种则是采用分析城市间要素流动的方法来揭示区域经济联系强度,从城市群节点、通道、流、基质4类结构要素与特征认知为切入点[3],分析城市群空间及功能特征;第三种则是韩会然[4]等学者尝试采用的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国内有关区域经济联系的研究内容主要涉及城市经济联系强度、方向、格局、经济区划等[5-7].对影响城市间经济联系强度的相关因素,尤其是制度因素对城市间的劳动力流、资金流的影响研究较少[8].本文以浙中城市群的核心城市金华、义乌为研究对象,主要研究两个问题:一是从区域经济联系视角分析目前两市之间的经济联系相对于两市与浙中城市范围内其他县市之间的经济联系是否密切;二是分析两市经济联系强度的影响因素,为浙中城市群的金义联合中心的发展提供理论参考.1 金华与义乌两市经济联系强度现状1.1 区域经济联系强度及引力模型区域经济联系量是用来衡量区域经济联系强度的重要指标[9].区域经济联系量具有绝对经济联系量和相对经济联系量之分.本研究主要采用相对经济联系量来反映金义两市联系强度,即分别假设两市作为研究区域范围的核心,计算并比较与研究区范围内其他城市之间的绝对经济联系量,进而反映出两市之间的相对经济联系强度.在对绝对经济联系量的测度中采用传统的引力模型方法,由于目前引力模型的形式多样,本文所采用的表达形式为:式中,Rij表示i地区与j地区之间的经济联系强度;Pi,Pj分别表示i,j地区的人口数量,单位为万人;Gi,Gj分别表示i,j地区的国内生产总值,单位为亿元;Dij为i地区与j两地区间的最短交通距离,单位为km.此外,经济联系隶属度也是衡量区域经济联系强度的一个指标,是指区域内较低一级的城市对其周围高级中心城市的经济联系程度[10].而本文引入经济联系隶属度公式主要是利用其来更加清晰地反映经济联系强度的横向相对性比较,其表达式为:式中:Fij表示经济联系隶属度,表示j地区与i地区的绝对经济联系量在i地区与所有区域的绝对经济联系总量中所占的比重;Rij表示i地区与j地区之间的绝对经济联系强度.1.2 金华义乌两市经济联系强度分析因用测算所得绝对经济联系量来表征两市的经济联系强度没有一个明确的划分标准和分类,故而只能用相对经济联系量来描述金华和义乌两市的经济联系强度的强弱.将2010年金华、义乌两市与其周边城市(包括金华义乌两市之间)的GDP总量、地区人口总数以及距离等数据代入公式(1)和(2),结果如表1.表1 金义两市与周边城市的绝对经济联系量及经济联系隶属度表Tab.1 The absolute economic connection and the subject intensity between two core cities and other cites金华Rij/(104人·108元·km-2)Fij义乌Rij/(104人·108元·km-2)Fij兰溪28.570.391东阳85.120.655义乌13.560.185浦江14.940.115永康12.890.176金华13.560.104武义9.980.136永康7.680.059东阳5.330.074兰溪4.650.036浦江2.360.032武义2.240.017磐安0.440.006磐安1.670.014数据来源:《2011年金华统计年鉴》、卫星电子地图测算的最短交通距离.由表1可以得出,金华与兰溪的绝对经济联系量最高,与磐安的绝对经济联系量最低,而与义乌的绝对经济联系量位于第二位,其值不足金华与兰溪绝对经济联系量的一半.即兰溪与金华的经济联系最为紧密,其次分别是义乌、永康、武义、东阳、浦江以及磐安.从经济联系隶属度来看,兰溪在所有金华周边城市中与金华的经济联系占有绝对的优势,故而从经济联系方向来看,金华—兰溪是目前金华在浙中城市群中的主要经济联系方向.周一星[11]提出的城市与区域城市体系的主要经济联系方向理论中有两个论点:城市的实体地域会沿着它的对外联系方向延伸,会偏重于主要对外联系方向发展;城市沿主要经济联系方向发展的基本原则是最小努力原则.据此理论,在浙中城市群范围内,金华更加偏向于金兰方向延伸发展.义乌与东阳的绝对经济联系量最高,与磐安的绝对经济联系量最低,而金华与义乌的绝对经济联系量位于第三位,其值不足义乌与东阳绝对经济联系量的1/6.即东阳与义乌的经济联系最为紧密,其次分别是浦江、金华、永康、兰溪、武义及磐安.从经济联系隶属度看,东阳在所有义乌市周边城市中与义乌的经济联系强度占有绝对优势,故而义乌—东阳是目前义乌在浙中城市群中的主要经济联系方向,按照上述周一星的理论,在浙中城市群范围内义乌更加偏向于向东阳方向的延伸发展.从金华、义乌两市经济联系方向的空间格局来看,呈现如下2个特征:首先,以金华和义乌分别作为核心牵引着三条经济联系轴线(其中包括金义两市的经济联系轴线),其空间格局基本呈现出“工”字型,即北部为“义乌—东阳—浦江”经济联系轴线,南部为“金华—兰溪—永康—武义”经济联系轴,南北之间由“金华—义乌”的偏弱经济联系所联结的空间经济联系格局.其次,金华与义乌市的经济联系力受金兰两市和义乌东阳两市强经济联系力的作用,使得金义两市微弱的经济联系进一步弱化,不利于两市的经济集聚发展,对于浙中城市群双核聚合发展模式有一定的阻滞作用.因此,在忽略外力影响的情况下,分析金义两区域系统中内在经济联系强度偏弱的影响因素,对于强化金义主轴的联结力,进而更好地发挥金义双核的辐射力和牵引力,带动整个浙中城市群的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2 影响金华与义乌两市经济联系强度的因素分析从协同学原理来看,城市群体中各城市通过非线性相互作用就能产生特定的自组织结构,表现出一种有序状态,即城市间通过人流、资本流、信息流等要素流动来产生凝聚力和协同力[12].因此,金义两市经济联系的紧密程度主要取决于两市之间要素双向流动,自由的、频繁的要素双向流动有利于加强两市的经济联系,进而促进两市的空间整合均衡发展,更好地发挥两市带动整个浙中城市群发展的核心作用.在本节中,笔者主要从理论角度尝试分析区域经济差异以及地方分权化对两市之间要素双向流动的作用机制,间接反映两者对金义两市之间经济联系的影响,并从定量的角度加以验证.2.1 理论分析2.1.1 区域经济差异与经济联系强度在规模报酬递增和垄断竞争的背景下,一般经济相对发达区域市场规模较大,生产效率较高,对周边区域的集聚效应明显,吸引周边经济相对落后地区要素的单向流动,而这种要素单向流动又会进一步加强集聚效应,产生累积因果循环效应[3].根据缪尔达尔的累积因果循环理论,由此产生两种相反的效应:一是回流效应,表现为各生产要素从不发达区域向发达区域流动,使区域经济差异不断扩大;二是扩散效应,表现为各生产要素从发达区域向不发达区域流动,使区域发展差异得到缩小.在市场机制的作用下,回流效应远大于扩散效应,从要素流动角度来看,即要素的流动主要以不发达地区向发达地区的单向流动为主.在理性决策者的假设下,经济相对发达地区的经济决策者为了追求更高的发展水平,更倾向于向周边经济发展水平相似或更高的区域谋求合作发展,弱化与经济差异大的落后地区的经济联系.2.1.2 地方分权与经济联系强度分权化赋予了地方政府更多的发展地方经济的自由权[13],正是因为这些自由权,使得地方分权成为了对不同城市间的经济联系或者空间经济相互作用有显著影响的制度因素,它主要通过政府行为来发生作用,借由政府制定相关政策来限制市场作用范围进而影响城市间的要素流动[14].并且限制市场作用范围的主动权基本掌握在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高城市的政府手中.如果该政府倾向于与周边城市共同发展,就会主动地制定一系列政策,放宽或者取消城市之间的各种壁垒与界限,促进两市之间要素的双向自由流动,最终形成两市密切的经济联系,推动城市空间集聚发展,反之亦然.2.2 定量分析2.2.1 变量选择为了深入分析金义两市经济差异以及地方分权化对金义两市经济联系强度的影响程度,选取相应的指标变量,然后通过构建多元线性回归模型来探讨上述两方面因素与金义两市的经济联系强度的定量关系.所使用的指标数据为2001—2010年共10年的相关统计数据.在变量选择上,充分考虑区域经济差异对两市之间的人流、资本流、信息流的影响,假定该影响主要源于经济生活水平差异、生产效率差异以及对外开放度差异3方面,选取如下指标分别加以表征:两市GDP比值(GDPij)、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比(SCGSij)、人均GDP比值(PGDPij)用以反映经济生活水平差异;人均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比(PSFCIij)用以反映生产效率差异;地区进出口总额比值(IEMij)则用于反映对外开放度差异.计算指标数值时,本文统一采用较大值除以较小值,即保证各指标值均大于1,同时各指标的比值越大说明差距越大.而在制度因素的量化上,本文参考了胡向婷[15]等的方法,以两个城市企业所得税占地方财政收入的比重之和(记作TAX变量) 来间接度量地区间贸易壁垒的程度,这个比重越高,政府的保护动机越大,贸易壁垒越是严重,进而反映分权化程度.2.2.2 模型计算及结果分析由于未经数值变换的各项解释变量及因变量之间并不存在显著的多元线性关系,故而笔者将解释变量与因变量都先进行对数变换,进而在SPSS20.0环境下观察,发现经对数变换后的解释变量与因变量之间存在显著的多元线性关系,且偏回归系数在相应的置信水平下十分显著,结果如表2所示.模型Ⅰ中,从统计学角度来看,R2的值十分接近于1,且F值的显著性水平(sig)远小于0.05,说明该模型拟合度较高,回归方程总体线性关系很好.从结果来看,两市GDP比值、两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比值与金义两市的经济联系强度存在正向性,即两市的GDP差距越大、两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差距越大,金义两市的经济联系则越紧密;而两市人均GDP比值、两市人均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比值、两市进出口总额比值以及企业所得税占财政收入比重之和与金义两市的经济联系强度存在负向性,即这些指标变量越大,则越会弱化金义两市的经济联系.表2 计量模型I变量及主要参数Tab.2 Main variables parameters in the model Ⅰ指标模型ⅠCoefftSigVifConstant6.1972.5660.083GDPij16.0816.3700.00815.025SCGSi j4.9321.1020.35110.420PGDPij-17.779-4.0030.0284.293PSFCIij-0.796-1.8100.1687.089IEMij-0.170-0.7070.5314.734TAX-0.296-2.5150.0872.298R0.997R20.994Adjusted R20.982F82.8080.002上述模型由于将变量全数引入,并未考虑多重共线性的干扰.从Vif[注]Vif值为方差膨胀因子,是检验多重共线性的方法之一.Vif值等于1时无多重共线性;值越大说明所观测的自变量与其余自变量的线性相关性越高,多重共线性越严重.值来看,GDPij变量、SCGSij变量、PSFCIij变量的Vif值明显大于5,其中GDPij变量的Vif值最大,说明模型Ⅰ各变量之间的确存在着多重共线性的干扰.鉴于此,作者在SPSS20.0环境下采用向后剔除法对模型进行优化,共剔除3次,剔除的变量分别为IEM ij、PSFCI ij、SCGSij,最终模型保留的解释变量分别为GDPij、PGDPij、TAX,即为模型Ⅱ,其主要参数如表3所示.模型Ⅱ的R2值十分接近于1,F值的显著性检验sig值基本接近于0,说明该模型拟合度高,回归方程的总体线性关系极好.而剩余的解释变量的偏回归系数的显著性检验sig值均小于0.05,同时Vif 值均小于5,基本不存在多重共线性的干扰.故而该模型优度较佳.则金义两市经济联系强度与各解释变量之间的多元线性关系式为ln(ERI)=4.408+15.139ln(GDPij)-13.268ln(PGDPij)-0.339ln(TAX).表3 计量模型Ⅱ变量及主要参数Tab.3 Main variables parameters in the model Ⅱ指标模型ⅡCoefftSigVifConstant4.4082.0810.083GDPij15.13914.7700.0001.975PGDPi j-13.268-3.7460.0102.177TAX-0.339-2.8360.0301.886R0.992R20.985Adjusted R20.977F130.8540.0002.2.3 模型计算结果分析两市GDP差距以及两市人均GDP差距均为区域经济差异度的子指标,而其对两市经济联系强度却有着相反的变化,说明区域经济差异对于金义两市的经济联系度并不是单向性的作用,而是同时存在加强和削弱作用,是不确定的.其中GDP差距的影响系数为正向的15.139,说明两市的GDP差距的扩大在一定程度上会促进两市的经济联系.两市的总体GDP差距主要由义乌市GDP增长速度高于金华市增长速度所造成,由于义乌市仍属于金华市下的一个县级市,并没有完全脱离金华,且受自身城市规模所限,相关要素得不到充分利用,势必会发生溢出效应流入周边县市,其中必然包括地级市金华,因而对两市的经济联系有一定的促进作用.然而人均GDP差距的影响系数为-13.268,该差距反映了人均生活水平的差异,生活水平高的城市必然会强烈吸引劳动力要素的单向流动,起到了一定的弱化作用.综合来看,金义两市的区域经济差异对于两市的经济联系度起着弱正向作用.从地方分权度来看,政府保护度对两市的经济联系存在弱化作用,灵敏系数为-0.339,相对于区域经济差异度的两指标来说,其影响力相对较弱.因为自改革开放以来,金华地区各城市的市场化程度逐步提高,各地方政府对经济发展所进行的行政干扰较少,给予地区各企业更多自由发展的权力,为城市间的要素流动提供了良好的平台.但由于金华地区存在“县级市发展优于地级市”特色,尤以义乌市最为明显,这种“弱市强县”的情况使得县级市有脱离地级市管辖的动机,进而造成县级政府与地级政府之间存在着竞争.3 结论通过上述研究,本文得出如下结论:首先,构建浙中城市群增长极的核心,需要金华和义乌紧密的经济联系作为支撑,而就研究来看,两市之间的经济联系程度尚远低于其与周边城市的经济密切程度;其次,从两市的经济联系方向来看,义乌偏重于“义乌—东阳—浦江”经济联系轴线发展,而金华则偏重于“金华—兰溪—永康—武义”经济联系轴线发展,两市的经济联系方向基本呈现“平行”态势;最后,通过构建相关指标变量探讨两市经济差异以及地方分权化对经济联系强度的影响,发现区域经济差异越大在一定程度上反而会加强两市的经济联系强度;同时地方分权度越高,越会弱化两市的经济联系强度,就两市而言,区域经济差异因素相较于地方分权因素对于两市经济联系强度的影响更大.由于影响城市经济联系强度的因素复杂多样,本文仅从两个角度考察了影响因素对城市空间相互作用的引力大小的贡献,在今后的研究中将尝试关注各影响因素对“引力”大小的贡献.参考文献:[1] 李王鸣,柴舟跃,江佳遥.基于城市空间要素分析的浙中城市群结构特征[J].地理科学, 2011,31(3):295-301.[2] 闫卫阳,王发曾,秦耀辰.城市空间相互作用理论模型的演进与机理[J].地理科学进展, 2009,28(4):511-518.[3] 陈良文,杨开忠.我国区域经济差异变动的原因:一个要素流动和集聚经济的视角[J].当代经济科学, 2007,29(3):35-42.[4] 韩会然,焦华富,李俊峰,等.皖江城市带空间经济联系变化特征的网络分析及机理研究[J].经济地理, 2011,31(3):384-389.[5] 陈园园,李宁,丁四保.城市群空间联系能力与SOM神经网络分级研究——以辽中南城市群为例[J].地理科学, 2011,31(12):1461-1467.[6] 朱道才,陆林,晋秀龙,等.基于引力模型的安徽城市空间格局研究[J].地理科学, 2011,31(5):551-556.[7] 赵雪雁,江进德,张丽,等.皖江城市带城市经济联系与中心城市辐射范围分析[J].经济地理, 2011,31(2):218-223.[8] 李燕,贺灿飞.新型城市分工下的城市经济联系研究[J].地理科学进展,2011,30(8):986-984.[9] 孟德友,陆玉麒.基于引力模型的江苏区域经济联系强度与方向[J].地理科学进展, 2009,28(05):697-704.[10] 郑良海,邓晓兰,侯英.基于引力模型的关中城市间联系的测度分析[J].人文地理, 2011,(2):80-84.[11] 周一星.主要经济联系方向论[J].城市规划, 1998(2):22-25.[12] 王士君.城市相互作用与整合发展[M].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9:1-3.[13] 贺灿飞,刘作丽,王亮.经济转型与中国省区产业结构趋同研究[J].地理学报, 2008,63(8):807-819.[14] 戴学珍.论京津空间相互作用[J].地理科学, 2002,22(3):257-262.[15] 胡向婷,张璐.地方保护主义对地区产业结构的影响——理论与实证分析[J].经济研究, 2005(2):102-112.。
构建浙中城市群和谐发展新格局
构建浙中城市群和谐发展新格局
要住促进经济社会又好义快发展的基础 J, 二坚持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巾的问题, 以统筹 的方式解决发展不平衡问题。
■文 / 詹强 党 的十六届六 中全会 《 决定》 深刻阐 述 了坚持科 学发展对于构建 和谐 社会的
和谐 的发展格局 ” 五大具体任务。中央决 定精神和省委统 一部 署 ,对 于努力推进 金华和谐社会建设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
社会 事业扎 实推 进 。目前全 市拥有
高等 院校 6 , 所 在校生 47万人 。以婺剧 . 为代表 的传统文化 和以横店 影视 为代表
的文 化产业健康发 展。全市 目前 卫生机
重大意义 。 中全会明确提 出, 六 必须坚持 会建设 “ 四位一体 ” 总体 布局 的各 项工作 月底 , 全市基 本养 老 、 医疗 、 失业 、 工伤 、
取得 了积极成效 ,为构建和谐社会 奠定
了良好基础 。Βιβλιοθήκη 生 育保 险和被征 地农 民基本生 活保 障的
参 保人 数分 别达 到 5 7万 、6万 、9万 、 4 3
总 体 思 路 和 着 力 点
。 今后一段时期 ,金华 市将全 面贯彻
动 金华市加快 发展 ;打 响区域特 色优势
文 化品牌 ,促进 文化与 经济相互 融合发 展, 以文 化力增强 区域产业竞 争力 ; 繁荣 文 化创作 , 营造文 化氛围 。 以文化 形象塑 造 城市形象 。 富城市发展 内涵 ; 丰 全面建 设 文化 大市 , 以文 化强市 、 育强 市 、 教 科 技 强市 、卫生 强市 和体 育强市来 全面提
但 是 ,在构筑 和谐发展格局 方面还存在
着诸多困难和挑 战 。 出表现在 : 突 经济发
义乌在“浙中城市群”中的定位与发展思路
作者: 陆立军
作者机构: 浙江师范大学特聘教授,金华321004
出版物刊名: 浙江社会科学
页码: 36-42页
主题词: 义乌;浙中城市群;集聚指数;发展思路
摘要:“浙中城市群”作为浙江省三大主体城市群之一,在浙江中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义乌凭借小商品市场的先发优势,逐步成为“浙中城市群”的集聚核心和经济增长极。
本文通过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分析,明确义乌在“浙中城市群”中的定位,并对其区域经济功能进行分析,最后提出了相应的发展思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零 售 额 、货 运 总 量 、客 运 总 量 这 几 个 变 量 在 第 一 个 因 子 上 有 较
高的载荷, 因此第一个因子可命名为社会经济总量因子。二、
三产业占 GDP 比重、非农从业人口比重这两个变量在第二个
因子上有较高的载荷, 因此, 第二个因子可命名为非农产业
比重因子( 表 6)。类似的第三个因子可命名为人口 密 度 因 子 。
表 2 巴特利特球度检验和 KMO 检验结果
Tab.2 KMO and Bar tlett's test
Kaiser-Meyer-Olkin Measure of Sampling
Adequacy
0.869
Bartlett’s Test of Approx. Chi-Square
1 230.874
Sphericity
会经济变量间相关性较强, 因此采用因子分析法进行分析。因 解释原有变量总方差的情况( 表 5) 。指定提取的 3 个因子已经
子分析法是一种主要用于数据化简和降维的多元统计分析方 解释了原有变量总方差的 90.867%, 原有变量的信息丢失很
法, 在面对诸多具有内在相关性的变量时, 试图使用少数几个 少。
摘 要: 浙中城市群作为浙江省三大主体城市群之一, 在浙江中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正在崛起
中的浙中城市群, 各个城市的规模和功能还相对较弱, 任何一个城市都难以单独成为带动区域发展的核心城市。通
过对浙中城市群城镇综合集聚指数的测算分析, 结合各城市的发展态势和区位特点, 将浙中城市群的核心城市确定
0.621 0.950 0.870 0.732 0.950 0.948 0.973 0.810 0.835 0.919 0.884
2.1.3 因子命名解释。采用方差最大法对因子载荷矩阵实行
正交旋转, 以使因子具有命名解释性。
全 社 会 固 定 资 产 投 资 、非 农 人 口 、工 业 产 值 、社 会 消 费 品
兰溪市
503.59 11.90 52.06 88.80 147.08 33.14 58.53 13 438.0 7 006.2 907.34 1 043.31
磐安县
171.82 2.63 51.19 81.39 24.16 7.35 12.39
12 119.0 6 569.3 582.64 647.64
市都难以单独成为带动区域发展的强大引擎。
及一批中心镇共同组成。它在一定意义上还包括周边不隶属
1 城镇综合集聚度指标体系的构建与分析方法
于金华 , 但 与 金 华 市 区 、义 乌 、永 康 、东 阳 、兰 溪 等 大 中 城 市 联 系 密 切 、功 能 互 补 的 一 些 县 、市 、区 。
集聚是指资源、要素和经济活动等在地理空间上的 集 中
表 5 因子解释原有变量总方差的情况(2005)
Tab.5 Total Var iance Explained
t
Initial Eigenvalues
Extraction Sums of Squared Loadings
Total Variance/% Cumulative/ % Total Variance/% Cumulative/ %
会经济 发展要素的空间集聚 程 度 越 高 , 其 对 外 辐 射 功 能 就 越 知: 巴特利特球度检验统计量的观测值为 1230.874, 相应的概
强。因此, 可以构建城镇综合集聚指数来衡量城市群中各城市 率值为 0.000< 0.05, 说明相关系数矩阵与单 位 矩 阵 有 显 著 差
的相对地位, 进而确定城市群的核心城市。
450.88 31.36 60.76 92.00 268.18 100.31 123.60 22 261.0 15 355.9 2 381.73 2 449.27
632.28 20.39 85.92 96.90 251.68 128.86 126.08 43 797.0 41 294.8 4 902.00 2 739.23
为金华市区—义乌联合中心, 并分析该联合中心的可行性及意义。
关键词: 浙中城市群; 综合集聚指数; 核心城市
中图分类号: F290
文献标识码: A
城市群作为区域发展的主要载体, 已成为推动一个国家 随机变量来描述这许多变量所体现的一种基本结构, 从而将
或地区经济发展的主要动 力 。城市 群 的 核 心 城 市 对 于 城 市 群 数据降至一个可以掌握的水平。这既便于问题的分析, 易于抓
第 28 卷第 4 期 2008 年 7 月
经济地理 ECONOMIC GEOGRAPHY
文章编号: 1000 - 8462( 2008) 04 - 0552 - 05
Vol.28, No. 4 July., 2008
浙中城市群综合集聚度及核心城市①
陆立军 1 , 唐耀林 2
( 1. 浙江师范大学 工商管理学院, 中国浙江 金华 321004; 2. 中共浙江省委党校 研究生部, 中国浙江 杭州 310012)
整体的发展至关重要, 是引领和带动整个城市群快速发展的 住问题的本质所在, 同时也为后续的统计分析奠定了基础。
关键力量。2006 年 8 月中共浙江省委、省人民政府作出《关于
新型城市化的决定》, 指出城市群是当代城市化的主要形式, 2 城镇综合集聚指数的测算与分析
浙江省要 努 力 建 设 环 杭 州 湾 、温 台 沿 海 、浙 中 三 大 城 市 群 , 以 2.1 浙中城市群城镇综合集聚指数的测算
带动全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在这三大主体城市群中, 环杭州
浙 中 城 市 群 位 于 浙 江 省 中 部 ,《金 华 市 国 民 经 济 和 社 会 发
湾、温台沿海城市群均有功能较为齐全的大规模核心城市 ; 而 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指出: 浙中城市群以金华市区为内
浙中城市群中各个城市的 规 模 和 功 能 相 对 较 弱 , 任 何 一 个 城 核, 由义乌、永康、东阳、兰溪 4 个市和浦江、武义、磐安 3 个县
2.1.4 计算因子得分并求城镇综合集聚指数。
表4 Tab.4
人口密度 非农人口 非农业人口比重 二三产业占 GDP 比重 工业产值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 人均 GDP 人均城乡居民储蓄额 客运总量 货运总量
变量共同度
Communalities Initial 1.000 1.000 1.000 1.000 1.000 1.000 1.000 1.000 1.000 1.000 1.000
523.26 8.70 80.06
96.69 321.19
43.12 52.85 28 620.0 19 537.3 2 046.29 2 447.15
458.71 13.10 80.00 94.26 165.93 58.47 71.08 20 095.0 14 172.0 2 489.95 1 134.90
424.44 6.17 72.08 93.39
119.45 26.28 34.62 17 571.0 9 471.2 879.56 451.52
208.24 4.87 70.33 88.84
100.85 21.32 28.32 17 796.0 8 903.8 751.10 589.86
数据来源: 根据《浙江统计年鉴( 2006) 》整理计算。
① 收稿时间: 2007 - 11 - 18; 修回时间: 2008 - 04 - 05 基金项目: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编号: 07BJL024)和浙江省科技计划项目编号:( 2007C25020) 联合资助。
4期
陆立军, 唐耀林: 浙中城市群综合集聚度及核心城市
553
表 1 浙中城市群各县市指标数据( 2005) Tab. 1 Data of cities in mid - Zhejiang ur ban agglomer ation(2005)
Hale Waihona Puke 依 据 浙 江 统 计 年 鉴( 2006) 的 相 关 指 标 数 据 , 采 用 因 子 分
趋势与过程。城市集聚主要源于 城 市 的 规 模 效 益 、市 场 效 益 、 析法, 对浙江省 11 个设区的市和所辖 58 个县市进行城镇综
信息效益、人 才 效 益 、设 施 效 益 等 诸 多 方 面 , 正 是 上 述 各 种 效 合集聚度的测算( 应用统 计 分 析 软 件 Spss) 。在此 仅 列 出 浙 中
能力; 二三产业占 GDP 的比重、工业总产值( 亿元) 、社会 消费 数矩阵, 采用主成分分析法提取特征根值大于 1 的特征根。
品 零 售 总 额( 亿 元) 表 征 城 镇 经 济 实 力 ; 人 均 GDP( 元) 、人 均
从变量的共同度中可以看出, 绝大部分变量可被因子较
城乡居民储 蓄 额( 元) 表 征 城 镇 生 活 水 平 ; 全 社 会 固 定 资 产 投 好的解释, 信息丢失较少, 但人口密度变量信息丢失比较严重
3
! 城镇综合集聚指数 = 因子 i 得分×因子 i 的方差贡献率 i=1 采用上式, 计算出 2005 年底浙江省 11 个设区的市和 58
个县市的城镇综合集聚指数。根据研究重点和分析的需要, 进一步对与浙中城市群相关的市、县的计算结果进行提取, 整 理如下( 表 8) 。
为了进行时序比较, 采用浙江统计年鉴( 2005) 、( 2004) 的 相关指标数据, 运用 Spss 软件进行类似的分析, 得到结果( 表 9, 表 10) 。 2.2 对计算结果的分析 2.2.1 浙中城市群的城镇综合集聚指数分析。从浙中城市群
金华市区
义乌市
永康市
东阳市
浦江县
武义县
人口密度 / 人 /km2 非农人口 / 万人 非农从业人口比重 /% 二三产业占 GDP 比重 /% 工业产值 / 亿元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 亿元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 / 亿元 人均 GDP/ 元 人均城乡居民储蓄额 / 元 客运总量 / 万人 货运总量 / 万 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