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永词两首》专项练习试卷试题.doc
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四试题:4 柳永词两首+Word版含答案
![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四试题:4 柳永词两首+Word版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05548528fc4ffe473368ab73.png)
第二单元宋词4 柳永词两首一、课外阅读(一)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2题。
莎衣①杨朴软绿柔蓝著胜衣,倚船吟钓正相宜。
蒹葭影里和烟卧,菡萏香中带雨披。
狂脱酒家春醉后,乱堆渔舍晚晴时。
直饶②紫绶金章③贵,未肯轻轻博换伊。
【注】①莎衣:即蓑衣,农夫、渔夫用以避雨。
②直饶:犹纵使,即使。
③紫绶金章:紫色的绶带和黄金印章,代指高贵的官爵。
1.下列对本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表达了诗人对蓑衣的喜爱之情,有浪迹江湖、远离官场之真情流露。
B.二、三联景静人动,两相对照,诗人对渔人生活的由衷深爱披沥无遗。
C.尾联是本诗主旨所在,不愿将蓑衣换做官服,表现了诗人的爱憎与情操的高贵。
D.本诗明写渔人,实写自己。
不着力于“人”而专意于“衣”,构思新巧。
解析:B 颔联是人静景动,颈联是景静人动。
2.这首诗的尾联在表现手法上有什么特点?请简要分析。
解析:解答此题,根据具体诗句分析,《莎衣》是一首咏物言志诗。
尾联两句抒情言志。
答题时应先回答出运用了什么表达技巧,再结合诗句回答其象征意义,以及诗人寄寓的思想情感。
答案:在表现手法上,尾联运用了对比(或衬托)和象征手法。
诗人将“紫绶金章”和“莎衣”对比,莫说紫绶金章多么高贵,也不肯轻易将莎衣与之交换;以“紫绶金章”象征荣华富贵,以“莎衣”象征平淡自由的生活。
表现了诗人遗世独立、飘然物外、视官爵如敝屣的思想情感。
(二)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3~4题。
虞美人周邦彦廉纤小雨池塘遍,细点看萍面。
一双燕子守朱门,比似寻常时候、易黄昏。
宜城酒泛浮香絮,细作更阑语。
相将羁思乱如云,又是一窗灯影、两愁人。
3.下列对本词的理解及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词的开头两句描绘了细雨蒙蒙、洒满池塘、点落在萍面上的迷人春景,一个“看”字,把人与细雨、浮萍联系起来,以乐景反衬主人公内心的愁苦。
B.“比似寻常时候、易黄昏”一句,表面点明已是黄昏时分,也暗含了光阴飞快、即将别离的深层意蕴。
C.“相将羁思乱如云”一句,直言行人心烦意乱,运用比喻的手法,将羁思烦乱的无端无序勾画出来。
《柳永词两首》同步练习3
![《柳永词两首》同步练习3](https://img.taocdn.com/s3/m/b0aaab8627d3240c8547efc6.png)
《柳永词两首》同步练习(时间:45分钟满分:60分)积累与运用一、选择题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3分)A.凄切.(qiè) 罗绮.(qí)处.(chù)之泰然适逢其会.(huì)B.相.(xiāng)看凝噎.(yē)间不容发.(fā) 参.(cēn)差不齐C.应.(yīng)届暮霭.(ǎi)良辰.(chén)美景重湖叠(yǎn)D.与.(yǔ)会千骑.(jì)字字珠玑.(jī) 荷.(hè)枪实弹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3分)A.催促军帐噤若寒蝉胜券在握B.暮霭竞然不勘入目不屈不挠C.天堑箫鼓寥若辰星九宵云外D.嘉宾夜暮嘻笑怒骂童叟无欺3.下面对词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3分)A.竟无语凝噎..凝噎:喉咙哽塞,欲语不出的样子。
B.此去经年..经年:经过一年。
C.东南形胜..形胜:地理形势极佳之处。
D.羌管弄.晴弄:吹奏。
4.下列诗句所用表现手法判断错误的一项是 ( )(3分)A.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环境描写,氛围渲染,融情入景,暗寓离别意。
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珠玑”和“罗绮”两个细节,暗示出杭州城声色之盛。
B.留恋处,兰舟催发——写实,以精炼之笔刻画了典型环境与典型心理。
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对仗工稳,情韵悠扬,互文见义。
C.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语言通俗而感情深挚,形象逼真,纯用白描手法。
千骑拥高牙,乘醉听箫鼓,吟赏烟霞——铺叙手法,略带夸张。
D.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情景交融,衬托出旅人前途茫茫。
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烘托出西湖之美,照应开头。
二、名句默写5.根据课文填写所空缺的诗句。
(8分)(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钱塘自古繁华。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参差十万人家。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柳永词两首测试题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柳永词两首测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ebd2a2728762caaedc33d44a.png)
新人教版高中语文测试卷4 柳永词两首一、基础训练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寒蝉.(chán)良辰.(chén)都.门(dōu)重.湖叠(chóng)B.鏖.战(áo)跛.脚(bǒ)鞭笞.(chì)三年五载.(zǎi)C.不啻.(dì)呜咽.(yè)船舷.(xián)怙恶不悛.(quān)D.驽.马(nú)讣.告(fù)短暂.(zàn)安土重.迁(zhòng)2.下列加点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市列珠玑..(泛指大小不同的各种珠宝),户盈罗绮,竞豪奢。
B.异日图将..(把杭州美景画出来。
将,用在动词后的语助词)好景,归去凤池夸。
C.有三秋..(三个秋天)桂子,十里荷花。
D.乘醉听箫鼓,吟赏烟霞..(指美丽的自然风景)。
[来源:学科网ZXXK]3.诵读下列词句,断句有误的一项是()A.对/长亭/晚B.便/纵有/千种/风情C.更/与何人/说D.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4.下列各组词语中,只有一个错别字的一项是()A.良晨美景梳装打扮交相辉映抑扬顿挫B.人才辈出皓齿峨眉久负盛名流连忘返C.死不暝目三顾茅庐苍海桑田平仄不调D.音容婉在漂泊沦落呕哑嘲哳羽扇绾巾[来源:学.科.网Z.X.X.K]5.对下列词句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晓风凉,残月冷,整个画面充满了凄清的气氛,衬托出词人别后心境之凄凉。
)B.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
(总写杭州清新秀丽的自然风光。
)[来源:学科网]C.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浩渺的烟波,沉沉的暮霭,辽阔的天空,衬托旅人前途的广阔。
)D.重湖叠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
(先用“清嘉”二字总括湖山之美,再从四时风物等方面对西湖进行细致描画,其中“三秋桂子,十里荷花”最为脍炙人口。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柳永词两首测试题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柳永词两首测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c4af24b6a8956bec0875e34e.png)
新人教版高中语文测试卷(时间:40分钟满分:60分)一、基础巩固(15分,选择题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A.珠玑.(jī)凝噎.(yē)钓叟.(sǒu) 差.劲(chà)B.千骑.(jì) 暮霭.(ài)叠(xiàn) 拙.劣(zhuō)C.重.湖(chóng) 罗绮.(qǐ)参差.(cī) 喟.然(kuì)D.天堑.(qiàn) 羌.管(qiāng)[来源:Z_xx_] 寒蜩.(tiáo) 囤.积(tún)解析:B项,“霭”应读ǎi,“”应读yǎn。
答案:B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
珠玑:泛指大小不同的各种珠宝。
B.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
图将:把杭州美景画出来。
将,用在动词后的语助词。
C.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
三秋:三个秋天。
D.乘醉听箫鼓,吟赏烟霞..。
烟霞:指美丽的自然风景。
解析:C项,三秋:秋季。
答案:C3.与“杨柳岸,晓风残月”所用的表现手法不同的一项是()[来源:学科网ZXXK] A.杏花春雨江南B.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C.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D.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解析:C项为直接抒情,其他三项与例句相同,都是融情于景。
答案:C4.名句默写。
(6分,任选6句,每句1分)(1)东南形胜,三吴都会,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柳永《望海潮》)烟柳画桥,风帘翠幕,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柳永《望海潮》)[来源:学科网](2)市列珠玑,______________________,竞豪奢。
(柳永《望海潮》)羌管弄晴,______________________,嬉嬉钓叟莲娃。
(柳永《望海潮》)[来源:Z_xx_](3)寒蝉凄切,对长亭晚,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柳永和苏轼词两首(已整理) -题目和答案
![柳永和苏轼词两首(已整理) -题目和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3ba6af05227916888486d799.png)
柳永词两首检测班级:姓名:一、基础知识(选择题每题3分,8题共24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字形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参.差(cēn) 豪奢.(s hē) 暮蔼.(ǎi) 钓叟.莲娃(sǒu)B.天堑.(qiàn) 吟.赏(yín) 都.会(dū) 重湖叠巘 (xiàn)C.珠玑.(jī) 罗绮.(qǐ) 嬉.笑(xī) 因咽.废食(yē)D.千骑.(jì) 羌.管(qiānɡ) 骤.雨(zhòu) 良辰.好景(chén)2.下面是对词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东南形胜形胜:形势重要,湖山优美的地方B.嬉嬉钓叟莲娃钓叟:钓鱼的老翁C.此去经年经年:经过一年。
D.多情自古伤离别多情:多情的人。
3.对下列词句中加点词语,所含手法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 )A.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霜雪:比喻,用白色的霜雪比喻卷起的浪涛,以静写动。
B.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凤池:借代,凤池即凤凰池,对中书省的美称,这里代指朝廷。
C.留恋处,兰舟..催发兰舟:借代。
兰舟是木兰木做的船,对船的美称,这里代指舟子。
D.更那堪,冷落清秋节...清秋节:借代,用凄清的秋代指中秋节。
4.下面对词句的品评不恰当的一项是( )A.重湖叠巘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此乃千古写景丽句。
先总说湖外有湖,山外有山,湖山清丽可嘉,再具体描绘“桂子”对应“重湖”,“荷花”对应“叠”,此先点后染之话也。
B.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此三句展太平盛世、百姓安乐之景,其中“羌管弄晴,菱歌泛夜”用了互文手法,即“羌管弄晴泛夜”“菱歌弄晴泛夜”,极言百姓生活富足,不分昼夜,歌舞升平。
C.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这是一幅秋雨黄昏送别图。
骤雨刚歇,秋蝉长鸣、长亭晚照、悲凉、凄清。
这是典型的哀景写哀情手法。
D.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句在整首词中属虚写,因为这是想象。
《柳永词两首》原创练习题【附答案】
![《柳永词两首》原创练习题【附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a9b951b10129bd64783e0912a216147917117e2f.png)
《柳永词两⾸》原创练习题【附答案】《望海潮》练习题⼀、单选题(每题2分,共10分)1.下列⽂学常识表述有误的⼀项是()A. ⾼⽛,古代⾏军有⽛旗在前导引,旗很⾼,故称“⾼⽛”。
B. 柳永,北宋婉约派词作代表⼈物。
原名柳三变;排⾏第七,⼜称柳七。
官⾄屯⽥员外郎,故世称柳屯⽥。
是北宋第⼀个专⼒作词的词⼈。
C. 凤池,对尚书省的美称,在柳永的《望海潮(东南形胜)》中代指朝廷。
D. 三吴,指代长江下游江南的⼀个地域名称。
⼀般指吴郡、吴兴郡和会稽郡这三郡。
2.对《望海潮》⼀词的理解和赏析有误的⼀项是()A. 《望海潮》是⼀⾸投赠之作,所以在词的上⽚极⼒赞扬杭州⾃然环境之秀美、城市经济之繁荣。
B. 词⼈先对杭州作了总体介绍:“东南形胜”,地理位置重要;“三吴都会”,社会条件优越;“钱塘⾃古繁华”,有着长期繁盛的历史。
接着对“形胜”“都会”“繁华”这三个⽅⾯进⾏对⽐。
C. 词的下⽚极写杭州黎民百姓之安居乐业。
在“三秋桂⼦,⼗⾥荷花”四季皆美的西湖上,从早到晚都有游兴颇浓的⼈群,他们或“羌管弄晴”,或“菱歌泛夜”,⼀派祥和欢乐。
D. 词的最后两句虽然有粉饰太平的味道,却也部分程度地反映了北宋初年经济繁荣的社会现实。
3.对《望海潮》⼀词中所⽤修辞⼿法判断不正确的⼀项是()A. 怒涛卷霜雪(⽐喻)B. 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对仗)C. 嬉嬉钓叟莲娃(叠词)D. 归去凤池夸(借代)4.下列关于这⾸词⽂句的解说,不恰当的⼀项是()A.“东南形胜,三吴都会”,“形胜”,地理形势特别好的地⽅;“都会”,⼈⼝和货物集中的⼤城市。
B.“参差⼗万⼈家”,“参差”,⾼下、⼤⼩不齐的样⼦。
C.“重湖叠巘清嘉”,“重湖”,西湖分⾥湖和外湖两区;“叠巘”层层叠叠的⼭峰。
D.“嬉嬉钓叟莲娃”,“莲娃”,采莲的娃娃。
5.下列关于这⾸宋词的分析不恰当的⼀项是()A.这⾸词运⽤铺陈的⼿法,把杭州这个都会的繁荣⾯貌,钱塘江的壮阔象,湖⼭的秀丽风光,都描绘得⾮常出⾊,能给读者留下难忘的印象。
人教版语文必修四 《柳永词两首》 练习题
![人教版语文必修四 《柳永词两首》 练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2caa3830767f5acfa0c7cd3f.png)
柳永词两首(检测题)一、基础知识检测1.下列各句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东南形胜.,三吴都会胜:超过,越过B.云.树绕堤沙云:茂密如云C.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盈:到处是D.异日图.将好景图:画图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古今意义完全相同的一组是()①东南形胜,三吴都会..②钱塘自古..十万人家④云树..绕堤沙⑤都门帐饮无...繁华③参差绪.⑥多情....自古伤离别⑦暮霭..沉沉楚天阔⑧便纵有千种风情A.②③④⑦⑧B.①②⑤⑥⑦C.②③⑥⑦⑧D.①②③⑥⑦3.“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莱特”,说的是文学作品的阅读“再创作”的道理。
仿照下面的例子,另选一句诗(词)进行再创作。
要求:句式自定,人物自选,语言生动,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
词句:杨柳岸,晓风残月。
再创作:河岸的杨柳不让晓风吹走残月,为的是让柳永寄托离别的愁绪。
答:4.本周末我校将举办“唐宋诗词名篇配乐朗诵会”,请你为柳永的《雨霖铃》写一段“节目单词”。
(150字左右)答:5.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描写杭州西湖美景的古诗词有许多,其中柳永的《望海潮》中仅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八个字,就把西湖的美概括出来了。
(2)《雨霖铃》中一个全用名词排列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情景交融,抒发出浓浓的愁绪;马致远《天净沙·秋思》中的“枯藤老树昏鸦,________________”也是具有相同写法的句子。
(3)执手相看泪眼,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_,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二、考点对应训练链接考点赏析诗词中的表现手法:虚实结合解析考点:虚实结合是中国古典诗歌中重要的艺术表现手法之一。
所谓“实”是指客观世界中存在的眼前之景、现实之景,是可以通过视觉、听觉等感觉捕捉到的部分。
(完整word版)《柳永词两首》专项练习试题
![(完整word版)《柳永词两首》专项练习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32869d1d7c1cfad6185fa75c.png)
《柳永词两首》专项练习试题《柳永词两首》专项练习知识简介1、词的发源:词产生于,流行于,并在发展到顶峰。
,最先是宋朝的“流行歌曲“。
词即歌词,指能够和乐歌唱得诗体,即词是诗的一种,所以又称如“”、“”、“”、“歌词”等。
2、词牌和标题:词的是词的内容的集中表现,它归纳词的主要内容;是一首词的词调的名称3、词的分类按字数多少可分为(58 字之内)、(59—90字)、(91字以上)按段的多少可分为、、、等(词的段落叫“”或“”)按作家的派别风格可分为和(豪迈派的主要作家有苏轼、辛弃疾等;婉约派的主要作家有柳永、秦观、李清照、周邦彦、姜夔等)1、《望浪潮》①这首词描述了一种如何的都市生活情形?试谈谈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描绘杭州的繁华与漂亮的,抒发了他如何的感情?②这首词在写景上有什么特色,采纳了什么表现手法。
2《雨霖铃》① 开头三句:“寒蝉悲凉,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交代了哪些内容?② 这三句描绘,除了拥有上述作用外,还有其他什么作用吗?③“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再次描绘光景,这里的光景描绘与开头三句有什么不一样?表现了他如何的心情?请用几个形容词加以归纳。
1.以下加点字的注音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繁华 f á n 帘幕 mù参差 cī叠巘清嘉 xi à nB.罗绮 qǐ钓叟 sǒu 箫鼓 xi āo 吟赏烟霞 yínC.寒蝉 chán 骤雨 zhòu 暮霭ǎ i 吉日良辰 chénD.凝噎 yē经年 j īng 甘霖 l í n 兰舟催发 cuī2.以下词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为哪一项()A.今日的钱塘江岸,一派繁华情形,大厦拨地而起,长桥飞跨而过,只感觉钱塘江畔繁华中更多了一份安静。
B .“夕阳萧鼓”是一首有名的琵琶曲,明清晨已流传。
1925 年,上海大同乐会的柳尧章等人首次将其改变成丝竹合奏。
C.黄庭坚在《东坡先生真赞》里写道:“东坡之酒,赤壁之笛,嘻嘻怒骂,皆成文章。
柳永词两首 测试题
![柳永词两首 测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17dab9da76c66137ee0619fb.png)
一、基础知识令狐采学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字形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参差(cēn) 豪奢(s hē)暮蔼(ǎi) 钓叟莲娃(sǒu)B.天堑(qiàn) 吟赏(yín)都会(dū) 重湖叠(xiàn)C.珠玑(jī) 罗绮(qǐ)嬉笑(xī) 因咽废食(yē)D.千骑(jì) 羌管(qiānɡ)骤雨(zhòu) 良辰好景(chén)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当下,人们一方面对春节联欢晚会说三道四,有时甚至义愤填膺;另一方面,对各种评论,包括质疑、指责等等,却不比从前那么敏感了。
B.李克强总理在第七届夏季达沃斯论坛上说,“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世界多极化、社会信息化深入发展,我们同住一个‘地球村’,没有哪个国家能变成离群索居的‘鲁滨逊’。
”C.翻检历史,人们可以清晰地看到这样的轨迹:艰难创业时往往背负使命感和危机感,不怕筚路蓝缕;一旦天下无事、承平日久往往会疏于律己,贪图奢华。
D.势不可挡的春节返乡大潮也带来了其他思索,那就是,地区以及城乡之间的经济发展差距是客观存在的,致使数以亿计的打工者不得不背井离乡。
3.对下列词句中加点词语,所含手法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 )A.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霜雪:比喻,用白色的霜雪比喻卷起的浪涛,以静写动。
B.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凤池:借代,凤池即凤凰池,对中书省的美称,这里代指朝廷。
C.留恋处,兰舟催发兰舟:借代。
兰舟是木兰木做的船,对船的美称,这里代指舟子。
D.更那堪,冷落清秋节清秋节:借代,用凄清的秋代指中秋节。
4.下面对词句的品评不恰当的一项是( )A.重湖叠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此乃千古写景丽句。
先总说湖外有湖,山外有山,湖山清丽可嘉,再具体描绘“桂子”对应“重湖”,“荷花”对应“叠”,此先点后染之话也。
B.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此三句展太平盛世、百姓安乐之景,其中“羌管弄晴,菱歌泛夜”用了互文手法,即“羌管弄晴泛夜”“菱歌弄晴泛夜”,极言百姓生活富足,不分昼夜,歌舞升平。
高中语文 3-13 柳永词二首试题 粤教版选修《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
![高中语文 3-13 柳永词二首试题 粤教版选修《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https://img.taocdn.com/s3/m/5940e4c8c281e53a5802ffe2.png)
3-13 柳永词二首(时间:45分钟满分:60分)积累与运用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5分)A.伫.倚(zhù)黯.黯(àn)凭阑.(lán)强.乐(qiǎnɡ)B.参.差(cān) 差.使(chāi) 憔悴.(cuì) 谯.楼(qiáo)C.沙堤.(dī) 天堑.(qiàn) 珠玑.(jī) 罗绮.(qǐ)解析B项“参”读“cēn”。
答案 B2.下列词句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5分)A.望极春愁,暗暗生天际。
B.无言谁会凭阑意?C.为伊消得人憔悴。
D.嬉嬉钓叟莲娃。
解析B项暗暗—黯黯。
答案 A3.对下列加点字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5分)A.伫倚危.楼风细细危:高。
B.为伊消得..人憔悴消得:消瘦得。
C.千骑拥高牙..高牙:高高飘扬的军前大旗。
D.参差..十万人家参差:形容楼阁高低不齐。
解析消得:值得。
答案 B4.下面均是摘自宋代词人的词句,请按词人词风选出分类正确的一组( )(5分)①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②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
③纵豆蔻词工,青楼梦好,难赋深情。
④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⑤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⑥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A.①③⑥/②④⑤B.①②③⑤/④⑥C.①③④/②⑤⑥ D.①③⑤⑥/②④解析①③⑥婉约,②④⑤豪放。
答案 A阅读与鉴赏5.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完成后面的题目。
(16分)江城子秦观西城杨柳弄春柔。
动离忧,泪难收。
犹记多情曾为系归舟。
碧野朱桥当日事,人不见,水空流。
韶华①不为少年留。
恨悠悠,几时休?飞絮落花时候一登楼。
便做②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
【注】①韶华:青春年华,又指美好的春光。
②便做:纵使(1)概括“杨柳”“飞絮”意象的内涵,并分析这首词表达的情感。
(8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词中“便做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一句是从“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李煜《虞美人》)化用而来,请比较两者的异同。
高中语文柳永词二首专项测试同步训练
![高中语文柳永词二首专项测试同步训练](https://img.taocdn.com/s3/m/c1269f6d5ef7ba0d4b733b32.png)
高中语文柳永词二首专项测试同步训练2020.03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①2010年上海世博会中国国家馆“东方之冠”的设计方案,在传统的斗拱造型基础上进行了创造性的现代转译。
斗拱榫卯穿插的运用,保持了最为世人所理解的中国建筑元素,而层层出挑的主体造型更显示了现代工程技术的力度和气度。
与国家馆相呼应的地区馆平卧其下,则引入江南园林的理念,以现代园林空间来软化主体建筑与城市周边的关系。
整个设计一寓“天”,一寓“地”,体现出东方哲学对于“天地”关系的理解,以及对理想人居环境的憧憬。
几年之后,这个世博中国馆必将成为上海的新地标,雄踞于浦江之滨,给上海和中国带来新的光荣和自豪。
②城市地标是一座城市最具标志性的建筑或景观,它聚焦了一座城市的魅力,是这座城市区别于另一座城市的特色之所在。
我国历史上唐代长安之曲江,北宋汴州之金明池,南宋杭州之西湖,明清南京之秦淮河、北京之故宫、苏州之虎丘、扬州之瘦西湖,近代上海之外滩,都是历史上极具特色和标志性的城市景观,并积淀为一种独特的城市意象。
随着我国当代城市化进程的迅猛发展,新的城市地标不断浮出地表。
这些新的城市地标如何与城市的历史文脉相协调,并体现出创新和发展,已成为今天城市建设中一个普遍性的问题。
③所谓历史文脉,就是指一座城市的历史文化传统,它是在城市产生和发展的漫长历史进程中慢慢积淀和形成的,一旦形成,它又影响着生活于这座城市的市民共享的生活体验和共有文化想象。
由于中国很早就是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因而其城节必然烙有大体一致的中国特色;同时由于中国疆域辽阔,分成许多文化区域,因而每座城市又往往形成鲜明的地方特点。
王国维说过“都邑者,政治与文化之标征也”,就是说,城市是一个国家、民族和区域政治与文化的标征。
夸天的城市新地标,理应与这座城市的历史文脉亦即城市的政治和文化标征相吻合。
而目前很多城市的新地标,要么比高度,要么比奢华,或是一味追求前卫和怪诞,与周边的历史文脉形成尖锐的反差。
人教版-语文-高一-《柳永词两首》单元测试
![人教版-语文-高一-《柳永词两首》单元测试](https://img.taocdn.com/s3/m/fed110f2f7ec4afe04a1dfd1.png)
人教新课标版高一必修四《柳永词两首望海潮(东南形胜)雨霖铃(寒蝉凄切)》同步训练题1.给下面加点的字注音。
(1)参差..( ) ( ) (2)珠玑.( ) (3)重湖叠( )( ) (4)罗绮.( ) (5)羌.管( ) (6)钓叟.( ) (7)千骑.( ) (8)凝噎.( ) 2.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1)云树..绕堤沙____________________ (2)户盈.罗绮____________________(3)吟赏烟霞..好景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4)图将(5)凤池..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6)凝噎(7)经年....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8)千种风情(9)都门帐饮..____________________3.词,又称曲子词,产生于隋唐,盛行于________。
依作品风格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两个类别。
4.柳永,原名________,字________,北宋第一个专力写词的作家,是________词派的代表人物之一。
5.《望海潮》中具体描写杭州富庶繁华的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望海潮》中描绘西湖美景的千古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雨霖铃》中描写月色的著名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雨霖铃》中表现主题的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望海潮》上阕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下阕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雨霖铃》上阕实写_____________________,下阕虚写__________________。
粤教版语文选修第13课《柳永词二首》word练习题及答案
![粤教版语文选修第13课《柳永词二首》word练习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11631ce2aef8941ea76e0584.png)
第13课柳永词二首单元检测一、基础巩固1.下列加点的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伫.倚(zhù)强.乐(qiǎnɡ)参差.(cī)B.凭阑.(lán) 堤.沙(tī) 天堑.(qiàn)C.憔悴.(cuì) 珠玑.(jī) 叠羌.管(qiānɡ) 黯.黯(àn)答案 B解析“堤”应读“dī”。
2.下列各项中字形无误的一项是( )A.萧鼓珠玑天堑B.残照羌管凌歌泛夜C.疏狂黯黯伫倚D.凭阑樵悴罗绮答案 C解析A项“萧”应为“箫”。
B项“凌”应为“菱”。
D项“樵”应为“憔”。
3.填空。
(1)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2)重湖叠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
(3)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阑意?解析要注意字形书写正确,尤其是“憔悴”、“凭阑”等词的书写。
二、拓展提升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4~5题。
少年游柳永参差烟树灞陵桥①,风物尽前朝。
衰杨古柳,几经攀折,憔悴楚宫腰。
夕阳闲淡秋光老,离思满蘅②皋。
一曲《阳关》,断肠声尽,独自凭兰桡③。
注①灞陵桥:灞桥,亦作霸桥,又名销魂桥,在长安东灞水边。
②蘅:杜蘅,香草名。
③兰桡(ráo):暗用鲁班以木兰树为舟的传说,这里指兰舟。
桡,划船用的桨。
4.词中借助了哪些物象来寄情,将羁旅与伤昔的双重惆怅进行渲染?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灞桥暮色、衰杨古柳、夕阳残照、《阳关》之曲。
解析本题考查对诗词内容整体把握的能力,也即梳理把握作者在词中所描写的具体意象的能力。
5.下片“离思满蘅皋”,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来写离愁?“一曲《阳关》,断肠声尽”是从什么角度写离愁的?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①用夸张的比喻来形容离愁之多,无处不在。
天津市汉沽六中高中语文《柳永词两首》练习 新人教版必修4.doc
![天津市汉沽六中高中语文《柳永词两首》练习 新人教版必修4.doc](https://img.taocdn.com/s3/m/0eb0197af8c75fbfc67db245.png)
《柳永词两首》练习一、基础练习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不全正确的一组是( )A.参差(cī)寒蝉(chán) 骤雨(zhòu) 良辰美景(chén)B.繁华(fán) 凝噎(yē)钓叟(diào) 天堑无涯(qiàn)C.豪奢(shē)堤沙(dī)珠玑(jī)咏赏烟霞(shǎng)D.叠巘(yǎn)凄切(qiē) 风帘(lián) 兰舟催发(fà)2.下列词语中,书写有误的一组是 ( )A.霜雪矍铄染柳画桥羌管弄晴B.今宵暮蔼金碧辉煌户盈罗绮C.梳妆好像十里荷花破涕为笑D.坐落针砭山清水秀三秋桂子3.下面是对词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东南形胜形胜:形势重要,湖山优美的地方B.嬉嬉钓叟莲娃钓叟:钓鱼的老翁C.此去经年经年:经过一年。
D.多情自古伤离别多情:多情的人。
4.下面有关宋词常识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词最早起源于民间,后来文人依照乐谱声律节拍而写新词,叫做"填词"或"依声"。
词又称曲子词、乐府、乐章、长短句、诗余、琴趣等。
B.词有词牌,即曲调。
词的结构分片或阕,不分片的为单调,分两片的为双调,分三片的称三叠。
依其字数的多少,又有"小令"、"中调"、"长调"之分。
C.宋词是中国古代文学皇冠上光辉夺目的一颗巨钻。
她以姹紫嫣红、千姿百态的丰神,与唐诗争奇,与元曲斗妍,历来与唐诗并称双绝,都代表一代文学之胜。
D.宋词是继唐诗之后的又一种文学体裁,基本分为婉约派和豪放派两大类。
婉约派的代表人物有李清照、秦观、陈亮等。
豪放派的代表人物有辛弃疾、苏轼、柳永等。
5.下面对柳永《望海潮》《雨霖铃》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望海潮·东南形胜》这首词一反柳永惯常的风格,以大开大阖、波澜起伏的笔法,浓墨重彩地铺叙展现了杭州的繁荣、壮丽景象,可谓"承平气象,形容曲尽"。
高中语文 第二单元 4 柳永词两首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4
![高中语文 第二单元 4 柳永词两首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4](https://img.taocdn.com/s3/m/f90d9fe17fd5360cbb1adb38.png)
柳永词两首(时间:30分钟分值:35分)一、基础巩固与语言运用(26分)1.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1分)( )A.图将.好景(用在动词后的语助词)参差..十万人家(形容楼阁、房屋高低不齐)B.风帘..翠幕(挡风的帘子)有三秋..桂子(深秋)C.对长亭晚.(傍晚)都门帐饮无绪..(没有心思,心情不好)D.此去经年..(年复一年)念去去..(重复“去”字,表示行程遥远)解析:选B。
B项,“三秋”译为“秋季”。
2.下列词句中,节拍划分错误的一项是(1分)( )A.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
B.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
C.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D.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解析:选D。
D项,应为“便/纵有/千种/风情”。
3.与“杨柳岸,晓风残月”所用的表现手法不.同的一项是(3分)( )A.杏花春雨江南。
B.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C.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D.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解析:选C。
“杨柳岸,晓风残月”是由名词组合在一起表达一种意境,属于白描式。
A、B、D项与之相同。
而C项是抒情式。
4.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6分)(1)描写杭州西湖美景的古诗词有许多,其中柳永的《望海潮》中仅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八个字,就把西湖的美概括出来了。
(2)《雨霖铃》中有一个全用名词排列起来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情景交融,抒发出浓浓的愁绪;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中“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也是具有相同写法的句子。
(3)《雨霖铃》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临别之际,恋人泪眼蒙眬,有千言万语想要倾诉、叮嘱,却最终一句话都说不出来。
答案:(1)三秋桂子十里荷花(2)杨柳岸晓风残月(3)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5.仿照例句,另选择两位诗(词)人再写两个句子,句式基本相同,字数大体相等。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4第二单元4柳永词两首习题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4第二单元4柳永词两首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99d468067c1cfad6185fa728.png)
优选文档《柳永词两首》同步练习1.以下出名词作家均属于婉约派的一项为哪一项:( ) A. 温庭筠、柳永、李清照、姜夔B.李煜、苏轼、陆游、辛弃疾C.苏轼、陆游、温庭筠、李煜D.柳永、李清照、陆游、辛弃疾2.以下词句逗留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 )A. 念 / 去去、千里烟波暮霭B. 便纵有 / 千种风情C. 自 / 胡马窥江去后D. 纵 / 豆蔻词工,青楼梦好3.以下加点语讲解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 )A. 都门帐饮无绪绪:心情、情绪B. 暮霭沈沈楚天阔暮霭:夜晚的云气C. 夜雪初霁霁:雨、雪停止,天晴D. 解鞍稍驻初程初程:指整装待发4.以下词句理解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 )A.“寒蝉悲凉,对长亭晚,骤雨初歇”交待了离其余时间、地点和环境气氛。
B.“多情自古伤分别,更哪堪冷漠清秋节”表示作者在此情此景中间所产生的离情别绪和古人相同深。
C.“自胡马窥江去后,废池乔木犹厌言兵”前一句写扬州破坏的原因,后一句写战乱造成的惨状。
D.“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表达出情随事迁、今不如昔的情况,无量痛惜之情溢于言表。
5. 北宋时期广阔了词的社会内容的是号称“慢词”圣手的_______,因做过屯田员外郎,所以世称 __________ ;词风力求典雅,代表格律词派的作家是_________字 _____号_______。
6. 阅读以下四首杜牧的诗,按要求填空:赠别(其一)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
(1)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
遣怀落魄江湖载酒行,楚腰纤细掌中轻。
(2)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
寄扬州韩绰判官青山隐约水迢迢,春尽江南草木凋。
(3)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
叹花自恨寻芳到已迟,从前曾见未开时。
(4)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4 第二单元 第4课 柳永词两首 习题练习三(附答案)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4 第二单元 第4课 柳永词两首 习题练习三(附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383db2d443323968001c92b5.png)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4 第二单元第4课柳永词两首习题练习三(附答案)一、选择题1.下列各项加点字的读音不正确的一项是()A.天堑(qiàn)羌笛(qiāng)奢侈(chí)因噎废食(yē)B.参差(cī) 珠玑(jī)畸形(jī)掎角之势(jǐ)C.老叟(sǒu) 须臾(yú)绮罗(qǐ) 暴风骤雨(zhòu)D.嘉奖(jiā)吟诵(yín)堤坝(dī)嬉笑怒骂(xī)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气概三箴其口泥淖长吁短叹B.树阴拭目以待暧昧馨竹难书C.通牒破釜沉舟皈依前踞后恭D.竣工计日程功嗔怪瞠目结舌3.下列词句中加点的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①怒涛卷霜雪②会其怒,不敢献B.①寒蝉凄切,对长亭晚②对酒当歌,人生几何C.①执手相看泪眼②便可白公姥,及时相遣归D.①便纵有千种风情②纵一苇之所如4.对下列词句中加点词语,所含手法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A.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霜雪:比喻,用白色的霜雪比喻卷起的浪涛,以静写动。
B.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凤池:借代,凤池即凤凰池,对中书省的美称,这里代指朝廷。
C.留恋处,兰舟催发兰舟:借代。
兰舟是木兰木做的船,对船的美称,这里代指舟子。
D.更那堪,冷落清秋节清秋节:借代,用凄清的秋代指中秋节。
5.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如果没有丰富的生活积累与深厚的艺术功底,没有较高的语言文字修养,是很难写出高________的作品来的。
②在众多采访的记者面前,与谈笑风生的女儿相比,张老汉就显得________多了。
③在某些人眼里,擦皮鞋是遭人________的职业,然而下岗女工胡秀兰却毅然背上工具箱,走上了街头。
A.品味拘束蔑视B.品位拘谨鄙视C.品味拘束鄙视D.品位拘谨蔑视6.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这部由第六代导演执导的青春片带有鲜明的时代印记,表现了主人公拒绝平庸、坚守梦想的成长故事,具有极强的感染力,深深地打动了观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B.这是两人的心理活动。两人想到词人离去, 将孤独地漂流在遥远浩渺江面,更不舍分离。
6.下列对词的有关知识的表达,不正确的一项是()
A.早期的词,本是一种配乐的歌词,可以歌唱,所以称为“曲词”或“曲子词”
B.词逐渐与音乐分离后,成为诗的别体,称为“诗余”,又因为句子长短不齐而成为长短句。
C.词还有别的名称,如“乐章”“歌曲”等《,东坡乐府》中的“乐府”也是词的别称。
D.词牌指词调的名称,一首词,可以只有词牌,没有词题,也可以只有词题,没有词牌,
多了一份宁静。
B.“夕阳萧鼓”是一首著名的琵琶曲,明清早已流传。1925年,上海乐会的柳尧章等人首次将
其改变为丝竹合奏。
C.黄庭坚在《东坡先生真赞》里写道:“东坡之酒,赤壁之笛,嬉笑怒骂,皆成文章。”可见其
对苏东坡的赞美和敬仰。
D.在傍晚的最后一线余晖从窗前消隐时,我正趴在桌边,透过窗台,庸懒地望着天际的尽头,
还可以词牌词题同时出现。
生字注音:
翠幕()参()差()堤()沙天堑()珠玑()
罗绮()叠巘 ()钓叟()凝噎 ()暮霭 () 经
()年
1、我国文学史上第一个专业词人是。苏轼是豪放派词作的开创者。清照的词风属
于。
2、柳永的词《望海潮》中有“,”描绘了美景。
《雨霖铃》中表现主题的词句是:
“பைடு நூலகம்,”。
3、传说中让金主完颜亮垂涎三尺的美景是“ 重湖叠巘清
C.慢词就是篇幅长的、节奏缓慢的词。慢,有延长引伸的意思,歌声延长,就唱得迟缓了。
《望海潮》《雨霖铃》都属于慢词。
D.词牌一般是与词的容相关的。如《踏歌词》咏的是舞蹈,《欸乃曲》咏的是泛舟,《渔歌子》
咏的是打渔,《望海潮》写的就是胜景等。
4.下面词牌名、作者名全对的一组是()
①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④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
俨然沉溺于一幅水墨山水。
3.下列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词产生于唐,盛行于宋。词原为歌词,是可以和乐歌唱的诗体,属于诗的一种。词有很多
别称,如“长短句”“诗余”“曲子词”“曲词”“歌词”等。
B.词按字数多少可分为小令、中调;按作家的流派风格可分为豪放派和婉约派。柳永、清照
等是婉约派的主要作家。
②寒蝉凄切,对长亭晚⑤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③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⑥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A.水调歌头毛泽东雨霖铃苏轼清平乐清照慢柳永
忆江南志和西江月仲淹
B.沁园春柳亚子慢柳永如梦令志和雨霖铃姜夔
渔歌子白居易浣溪沙辛弃疾
C.念奴娇郭沫若水调歌头清照清平乐辛弃疾西江月苏轼
渔家傲仲淹浣溪沙志和
《柳永词两首》专项练习
常识简介
1、词的起源:词产生于,盛行于,并在发展到高峰。,最初是宋代的 “ 流行歌
曲 “。词即歌词, 指可以和乐歌唱得诗体, 即词是诗的一种, 所以又称如“”、“”、
“”、“歌词”等。
2、词牌和标题: 词的是词的容的集中体现, 它概括词的主要容;是一首词的词调的名
称
3、词的分类
嘉,,”。
4、《雨霖铃》中描写月色的著名词句“?”
5、“”是指木兰木制造的船,文字作品中常把它用做对船的美称。
6、古代大道上每五里设一短亭,每十里设一长亭,供行人休息,人们常在送别。
7、下列诗句朗读音节停顿正确的一项是()
A、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B、念去去/千里/烟波
C、便纵/有/千种/风情D、元喜/草草,封/狼居胥
发了他怎样的感情?
②这首词在写景上有什么特点,采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2《雨霖铃》
① 开头三句:“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交代了哪些容?
② 这三句描写,除了具有上述作用外,还有别的什么作用吗?
③ “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再次描写景物,这里的景物描写与开头三句有什么
不同?表现了他怎样的心情?请用几个形容词加以概括。
按字数多少可分为(58字以)、(59—90字)、(91字以上)
按段的多少可分为、、、等(词的段落叫“”或“”)
按作家的流派风格可分为和(豪放派的主要作家有苏轼、辛弃疾等;婉约派的主要
作家有柳永、秦观、清照、周邦彦、姜夔等)
1、《望海潮》
①这首词描绘了一种怎样的都市生活景象?试说说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描写的繁华与美丽的,抒
2,词人在结构安排上以上阕写与生涯,纯以形象,不着议论,到
下阙单写“而今听雨”时,则,力度陡增。
3.这首词运用的艺术手法,高度简练的概括了人生道路上三个不同阶段,
充分表现了语言艺术的高妙卓绝。
4.根据词中所写作者人生三个阶段的不同心境,请把三个阶段概括为三幅画面,分别是:
,,。
5.作者用“悲欢离合总无情”来概括晚年的心境,你是怎样理解这个句子的?
默写:
1、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 烟柳画桥,,。
云 树绕 堤沙 。,。市 列珠 玑 ,市 列珠
玑,。2、,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羌管弄
晴,,。千骑拥高牙 。,吟赏烟霞。
3、,对长亭晚 ,。,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
眼,。念去去、千里烟波,。
4、,、冷落清秋节 。, 柳岸、晓风残月。此
D.沁园春毛泽东雨霖铃柳永如梦令清照慢姜夔
渔歌子志和西江月辛弃疾
一、阅读《虞美人?听雨》回答问题。
虞美人?听雨
蒋捷
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①叫西风。
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②也。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
注:①断雁:离群的孤雁。②星星:形容头发花白。
1.本词的词牌是,词题为。依字数来看属于。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不正确的一项是()
A.繁华fán帘幕mù参差cī叠巘清嘉xiàn
B.罗绮qǐ钓叟sǒu箫鼓xiāo吟赏烟霞yín
C.寒蝉chán骤雨zhòu暮霭ǎi良辰美景chén
D.凝噎yē经年jīng甘霖lín兰舟催发cuī
2.下列词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今日的钱塘江岸,一派繁荣景象,大厦拨地而起,长桥飞跨而过,只感觉钱塘江畔繁华中更
去经年,。,更与何人说。
开放性填空:
1.试写出古代写“愁”的名句,不少于三句。
2.请你写出古代送别的名句,不少于三句。
3.不少诗人对于“项羽放邦及最终自刎”有不同看法,请你写出其中的名句,不少于三句。
选择题
1、对“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这是词人送行情人的心理的描写。她想到词人此去, 将孤独地乘一叶扁舟漂流在遥远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