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型县市建设的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
促进县域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调研报告
促进县域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调研报告调研报告:促进县域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一、调研背景和目的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县域经济作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也面临着诸多问题。
为了更好地了解县域经济发展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我们进行了一次深入的调研。
二、调研方法1. 文献调研:通过查阅相关政策文件、统计数据和学术研究成果,了解县域经济发展的背景和政策方向。
2. 实地访谈:选择几个典型的县进行实地调研,采访当地政府官员、企业代表和普通民众,了解他们对县域经济发展的看法和存在的问题。
三、调研结果1. 产业结构单一:许多县域经济仍然依赖单一的传统产业,缺乏多样化的产业布局和结构优化。
2. 缺乏创新能力:县域经济发展缺乏创新能力,科技创新和人才引进相对薄弱,制约经济发展。
3. 基础设施滞后:一些县级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滞后,交通、电力和通信等基础设施条件不足,影响经济发展。
4. 资金短缺:一些县域经济缺乏足够的资金支持,制约了经济发展的速度和质量。
四、对策建议1. 优化产业结构:鼓励和引导县域经济转型升级,培育新兴产业,推动产业结构多样化。
2. 加强创新能力建设:加大对科技创新和人才引进的支持力度,搭建创新平台,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
3.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资,提升交通、电力和通信等基础设施的建设水平。
4. 创新融资渠道:鼓励县域经济探索多元化的融资渠道,吸引更多的资金投入,支持经济发展。
五、结论通过本次调研,我们发现县域经济发展存在产业结构单一、创新能力不足、基础设施滞后和资金短缺等问题。
为了促进县域经济的持续发展,我们提出了优化产业结构、加强创新能力建设、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创新融资渠道等对策建议,以期提高县域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水平。
六、问题分析与对策1. 产业结构单一问题分析:许多县域经济仍然依赖传统产业,这导致经济发展容易受到市场波动的影响,缺乏韧性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我国创新型科技人才队伍建设现状分析
人才 、改革成果作 为检验各地 以及 园区 自主创新成效 的
主要 标准。 结合 实际, 分层 次制定 了“ 四大成果” 统计和评
价指标 , 建立 月报 、 季报 、 年报制度 . 定期发 布各 市县 、 园
区、 高校 和科研 院所 “ 四大成果 ” 指标或 支持 自主创 新情
一
批准, 财政部 、 技部 同意 , 科 在合 芜蚌试 验 区开展 企 业股
权 和分红激励试 点. 目前正在加 紧研 究制定相 关实施 细
则, 着手做好 试点工作启动 准备 , 必将对进一 步调 动创 新
创业人才积极性 . 推进科技 成果的转化 , 促进科技优 势转 化为发展优 势产生 巨大推 力。
在项 目实施上 , 突出导向性 、 牵动性 、 集成性 、 实效性 , 把
拉 动企业和社会投入 、 促进 产学研 合作 , 加速科技 成果转
化、 牵动产业链 形成情 况作 为重要指标 。 在项 目管理上 ,
建 立健 全科技 计划项 目网上 管理 系统和 备案项 目库 . 实
行 需求在 网上 征集 , 目在 网上备案 . 项 立项在 网上公 示 ,
在 《 家 中长 期 人 才 发 展 规 划 纲 要 (0 0 2 2 国 2 1 — 00 年 ) 中, 》 明确指 出要 围绕提 高 自主创新 能力、 建设创 新型 国家 . 以高层 次创新型科技人 才为重 点 , 力造就一批世 努
企业里 ” 动 员科技 人 员进 入经 济建设主 战场 , 合 芜蚌 。 在
1以创新 型科技人才 为代表 的高层 次人才 队伍 不断 .
壮 大 据 21 0 0年 国 家科 学技 术奖励 工作 办公 室统计 数据
个跟 着走” 机制 , 即项 目跟 着需求走 , 资金跟 着项 目走 , 合 同跟 着资金走 , 督查跟 着合 同走 。 项 目确 定上 , 在 实行 权
太原市新兴产业发展的现状及对策分析
摘要:太原新兴产业发展应以园区化集聚发展,优化新兴产业发展的空间布局、以重大创新成果中试、产业化为重点,为战略性新兴产业提供强大技术支撑、以重大自主创新产品开发和国家(行业)技术标准研制为标志,实施创新型企业培育示范工程、以产学研战略合作为纽带,强化新兴产业创新型人才及团队建设等方面为着力点,大力实施创新发展战略。
关键词:新兴产业太原发展对策建设一流的新兴产业基地是太原市十二五时期转型跨越发展的重要任务。
“十二五”以来,太原市以开发区和工业园区为载体,重点推动装备制造业、电子信息业、新材料、现代医药业、光伏产业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到2013年,太原市新兴接替产业增加值为418.52亿元,增长12.4%,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54.3%,太原新兴产业发展势头迅猛并初具规模。
1太原市新兴产业发展的现状1.1装备制造业发展成效显著太原装备制造业中不少优势企业和产品在全国乃至世界具有重要地位。
煤炭科学研究总院山西煤机装备有限公司的短壁机械化开采成套设备在国内市场占有率接近100%。
太重集团连续三次入选中国机械百强榜,生产的热轧无缝钢管成套设备及大型钢板剪切矫直设备拥有完全知识产权核心技术,处于国内同行业领先地位;大口径无缝钢管锥形辊穿孔技术属国内独创,设计制造能力全球排名第三;特种升降设备、1200吨桥机、航天发射塔架等产品达到世界领先水平;大型起重机、大型挖掘设备、航天发射装置、大型轧机油膜轴承市场占有率分别达到80%、95%、88%、70%。
太原通泽重工有限公司的无缝钢管连轧机组成套设备主机市场份额占到国内市场的60%,锥形穿孔机组、微张力(定)减径机组等产品占到国内市场的75%。
2013年,太原市在装备制造产业集群发展的带动下,取得显著成绩。
年末规模以上装备制造企业发展到164个,工业增加值289.73亿元,增长14.9%,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37.6%,拉动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5个百分点。
甘肃省县域经济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
现代经济信息甘肃省县域经济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杨迎军 兰州财经大学王晓涵 兰州文理学院摘要: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把县域经济的发展提到了很高的位置,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突破落后地区县域经济这个薄弱环节。
甘肃省第十三次党代会报告提出要“大力发展县域经济”,并将县域经济的发展同扶贫攻坚工作紧密联系到一起。
本文首先以甘肃省统计年鉴及各县统计公报数据为依据分析了甘肃省67个县发展现状,并指出了当前县域经济发展中产业化、龙头企业及劳动力素质等三个方面存在的问题,最后从制度创新、绿色发展、扶持非公经济、人才开发等方面提出了对策建议。
关键词:甘肃省县域经济;现状;问题;对策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9)030-0480-02中国自古以来就特别重视郡县的治理,习近平总书记也在不同会议多次引用“郡县治,天下安”。
中国县域经济伴随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及改革持续深入推进后,开始由要素数量驱动向更高质量发展转变。
东部发达地区县域经济实力大大提升,而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县域经济也不断得到重视。
中央更是不断加大县域经济发展力度,在党的会议及政府文件出台了大量扶持政策,在推动县域经济的发展方面制定了很多有针对性很强的政策,政策涵盖制度建设、资金投入、资源配置等多个方面。
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把县域经济的发展提到了很高的位置,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突破落后地区县域经济这个薄弱环节。
甘肃省第十三次党代会报告提出要“大力发展县域经济”,并将县域经济的发展同扶贫开发工作以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联系到一起。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研究甘肃省县域经济实际情况和客观条件,寻找并建立有助于推动甘肃省县域经济可持续绿色发展具有现实的紧迫性。
一、甘肃省县域经济发展现状(一)甘肃省县域宏观经济竞争现状分析依据甘肃统计年鉴及各县统计公报2016数据,对甘肃省67个县域分别构造了经济总量、经济均量、金融资本等3个二级指标。
泉州区域产业结构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
泉州区域产业结构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一、背景介绍泉州市位于福建省东南沿海,是福建省级市,素有“海上丝绸之路”的美称,是中国南方沿海最重要的港口城市之一。
泉州市下辖6个区、2个县,总面积11908.19平方公里,总人口约533万人。
泉州市具有得天独厚的位置优势和丰富的自然资源,是闽南地区最具经济活力和生态资源的城市之一,是闽南地区的经济中心。
泉州市地域广阔,涉及多个产业领域,因此,泉州区域的产业结构分布非常复杂。
二、泉州区域产业结构现状分析2.1 主要产业泉州市现有产业分布区域主要集中在海西经济区、闽南经济区、汀州经济区等地。
其中,以海西经济区的吉漳、南安、惠安三县为重点,这三个县的经济总量占泉州市经济总量的60%以上。
闽南经济区以石狮、晋江为代表,其主要产业集中在服装、针织、鞋、箱包、面料等轻工业方面。
汀州经济区以德化、永春为代表,主要是以传统陶瓷、花卉、茶叶、木材为优势产业。
除了以上三个经济发展区,泉州市还涉及港口、服务业、旅游等多个领域。
2.2 产业结构分析现今,泉州市已形成了以轻工、电子、机械、陶瓷、化纤、化工和建材为主导的产业格局。
主导产业占比较大,但存在单一或重复重复的问题。
在轻工业等传统领域,由于市场竞争激烈,产业聚集效益下降,行业结构没有明显改观的情况。
泉州市设立的泉州晋江世界贸易中心不但利用了泉州“一带一路”政策,还是世界鞋都品牌的创建地,成为了泉州乃至国内中小企业走向世界的主要窗口。
与此同时,泉州市正在努力发展先进制造业及新经济,如新能源汽车、生物医药、互联网+、人工智能等,以升级产业。
2.3 发展困境在泉州市的产业发展过程中,仍存在一系列问题:- 产业聚集区块间差距明显,经济发展不均衡; - 技术创新水平比较低,企业普遍缺乏自主创新能力; - 由于市场激烈竞争和人口老龄化,轻工等传统产业难以得到长期发展; - 受国际经济形势影响、行业政策变化和环保政策限制,产业环境面临诸多挑战。
唐山市科技创新平台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发展思路分析
唐山市科技创新平台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发展思路分析唐山市科技创新平台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发展思路分析一、沿海地区技术服务平台现状分析(一)科技创新技术服务平台建设情况。
1.科技创新研发平台。
2023年,秦皇岛、唐山、沧州3个沿海市共有市级以上重点实验室31家,其中国家级1家,省级16家;市级以上工程技术研究中心85家,其中国家级1家,省级23家。
2.科技合作与成果转化平台。
唐山市与中国科学院合作建成了中国科学院唐山高新技术研究与转化中心,这是中科院在我国北方地区建立的第一家与地级市合作的技术研发与转化机构。
秦皇岛市依托燕山大学科技开发总公司建设了国家级技术转移示范机构。
目前,沿海3市共建产学研创新联盟4个,科技成果转化中心4个,拥有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基地4个,省级特色产业基地16个,大学科技园1个。
3.科技中介服务平台。
秦皇岛、唐山、沧州3市均建有科技情报信息机构,基本构建起服务范围广、服务层面多、服务内容丰富的科技资源共享和科技信息服务平台。
基本覆盖沿海地区各市科技信息综合网站,能为社会各界提供科技知识的宣传普及和新产品、新技术的推广服务,通过资源共享,降低企业信息化成本,为服务地域科技创新发挥了积极作用。
目前,沿海3市共有省级以上科技企业孵化基地5家,省级以上生产力促进中心发展到30家,其中国家级示范中心7家,创业服务中心3家和1家技术产权交易中心。
(二)科技创新服务平台存在的问题公共技术服务平台支撑能力弱。
在沿海地区还没有形成体系健全、功能完备的科技创新服务平台,公共技术服务平台资源共享、服务社会、支撑产业发展的作用还没有完全发挥出来。
研发单位研究内容仍以解决所依托单位的技术难题为主,围绕产业发展需求研发的课题不多,推动产业行业技术创新的能力亟待提高,支撑科技创新的服务功能有待于进一步健全,服务领域有待于进一步拓展。
二、加强沿海地区技术服务平台建设的思路与目标(一)建设思路围绕科学发展这个主题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条主线,聚集创新资源,聚焦战略重点,完善创新平台,优化创新环境,提高创新能力,支撑科学发展。
影响“两新”组织党建工作的问题原因分析及对策探究
影响“两新”组织党建工作的问题原因分析及对策探究【摘要】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入,新经济组织和新社会组织(下简称“两新”组织)已成为促进经济发展的主力军。
必须将“两新”组织党建工作放在中心地位,理清“两新”组织党建工作存在的突出问题,从解决思想认识入手,突出重点,强化措施,健全制度,狠抓落实,加快推进“两新”组织党建工作步伐,提高“两新”组织党建工作水平,为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健康快速发展提供坚强组织保证。
【关键词】“两新”组织党组织组建作用发挥对策“两新”组织中,新经济组织主要指私营企业、外商投资企业、港澳台商投资企业、股份合作企业、民营科技企业、个体工商户、混合所有制经济组织等各类非国有集体投资的经济组织。
新社会组织,主要指社会团体和民办非企业单位等。
加强“两新”组织党建工作是巩固党的执政基础的根本要求,是促进“两新”组织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是构建和谐社会的现实需要,是新时期摆在各级党组织面前的一个新的迫切需要解决的重要课题。
《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及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均强调,要加强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党建工作,探索党组织和党员发挥作用的方法和途径。
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经济结构、产业结构调整和招商引资力度的不断加大,各种类型的新经济组织和新社会组织蓬勃发展。
但较农村党建而言,“两新”组织党建工作仍相对处于边缘地位,影响了党建工作整体水平的提升和区域经济社会的跨越和谐发展。
如何在“两新”组织中开展党的工作,强化党的组织建设,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已成为各级党组织亟待研究、探索和解决的问题。
因此,必须将“两新”组织党建工作放在中心地位,找准影响“两新”组织党建工作开展的突出问题,加快推进“两新”组织党建工作步伐,提高“两新”组织党建工作水平,为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健康快速发展提供坚强组织保证。
笔者以汝阳县为例,探索分析影响“两新”组织党建工作推进的主要原因,并以加强党组织组建和党组织作用发挥为重点,通过抓工作思路和方法措施创新,提出相应对策。
毕业论文范文——温州高新技术产业的现状及发展对策分析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题目:温州高新技术产业的现状及发展对策分析分院:金融分院专业:经济学(投资经济)班级:姓名:学号:指导老师:完成时间:年月摘要:高新技术产业作为知识密集、技术密集、资金密集的新兴产业,随着其对经济发展的贡献越来越大,已经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其发展水平是衡量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
近年来,温州市市委市政府全面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推进创新型城市的建设步伐,有力的推动了全市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
但仍然存在科技实力薄弱缺乏创新、高素质人才匮乏、企业盈利低、政府投入不足和政策不到位等问题。
本文对温州市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现状进行分析,发现其存在的限制因素,并从企业和政府两方面提出在新时期下大力发展温州高新技术产业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温州;高新技术产业;知识产权Abstract:High-tech industry is a knowledge-intensive, technology-intensive, capital-intensive emerging industries. As its contribution to economic development is growing bigger and bigger high-tech industry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factor in promoting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its development level is a measure of the regional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recent years, the municipal government of Wenzhou City has made the full implementation of innovation-driven development strategy to accelerate the pace of building innovative city which has already made a strong impetus to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ity's high-tech industry. But there are still a lack of innovation and technological strength, the lack of high-quality talent, low profitability, lack of government investment and policies are not in place and so on. In this paper,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limiting factor of Wenzhou high-tech industrial development are analyzed and we give some suggestions of using high-tech industries to develop Wenzhou from both business and government in the new era.Key Words:WenzhouCity; high-tech industry; 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s;目录摘要...................................................................................................................................................................... I I Abstract .. (III)引言 (1)一、温州高新技术产业的现状 (1)(一)高新产业规模逐年扩大,占工业产值比重稳步提升 (1)(二)高新技术产业企业分布较集中 (2)(三)行业集聚效应较为明显,龙头企业引领作用凸显 (2)(四)科技投入和企业数量增加,科技成果质量和水平得到提升 (2)二、温州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限制因素 (3)(一)高科技实力薄弱,缺乏创新 (3)(二)高素质技术人才匮乏 (4)(三)前期高科技经费投入不足 (4)(四)科技创新的优惠政策落实不到位 (5)(五)温州经济发展综合环境不理想 (5)三、温州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对策 (6)(一)企业自身方面 (6)(二)政府方面 (7)四、结束语 (8)参考文献 (9)致谢 (10)引言高新技术产业已经成为国民经济中的战略性先导产业,具有高投入、高风险、高效益、高附加值的特点,对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和推动经济增长具有重要作用。
我国技术市场的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分析
摘要:技术市场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科技成果转化成现实生产力、产生经济和社会效益的纽带和桥梁。
通过对我国技术市场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的分析,探讨了发展和完善技术市场的相关对策。
关键词:技术市场;问题分析;对策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增速创造了世界奇迹,却以巨大的资源消耗和污染排放为代价。
据统计,2 0 0 8年我国GDP占世界比重为7. 3%,而在全球一次能源消费市场中所占比重为1 7.7%,居于美国之后,位列全球第二①。
高能耗、高污染的发展模式严重脱离了中国基本国情,中国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型迫在眉睫。
以实现科技成果转化为主要功能的技术市场,也日益引起社会的关注。
1中国技术市场的发展现状我国技术市场的形成与发展经历了4个阶段:1 9 7 8〜1 9 8 4年为技术市场形成的萌芽阶段。
在这个阶段,中国完成了技术市场的观念转变、初步尝试的工作。
1985〜1991年为技术市场的形成时期。
在这一阶段,随着中央作出了“关于科技体制改革”的决定、《技术合同法》出台和党的十三大提出了技术市场是社会主义生产要素市场的论断,我国完成了技术市场从萌芽到形成的过程。
1992〜2001年为发展时期,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建设逐步由重点培育商品市场转移到重点培育要素市场,《科学技术进步法》出台,我国技术市场的法律体系框架基本建立,管理日益法制化。
加入W T O以后,技术市场进入深入发展时期,这一时期的任务主要是把我国的科技水平从纯学术研究、技术引进过渡到以提高自主原始创新能力和加速科技成果转化为主的发展阶段。
目前,技术市场已成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已成为科技研发与经济发展的纽带。
1.1技术市场规模不断扩大20多年来,我国技术交易日趋活跃,技术市场规模不断扩大。
技术合同成交总额持续快速增长,从1988年的72.5亿元提高到200 8年的2665.23亿元,年均增长率达13.0%。
其中,1992年增长率为历年来最高(38. 1 %)②,这与当年我国步入市场经济的大背景是分不开的,此后技术市场增速减缓,尤其是1994年技术合同交易额出现负增长(一1.6%);1998年又有较大的增长,这与科研机构的市场意识加强、企业和技术中介日益活跃有关;“十五”时期,技术合同交易额增速逐渐稳定,年均增速为15.2%,超出同期G D P增长率(9.6%)近6个百分点。
中部地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的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
成果 。 “ 高一低” 但 一 特征 明显
位居 伞 国前 列 。
中部 6省 , 其 是 武 汉 、 沙 、 肥 等 城 尤 长 合
市 足 我 国重 要 的科 教 基 地 。其 中 , 北 省 的 湖 自 主创 新 能 力建 设 走 在 了 前 列 。 肥在 2 0 合 04 年 l 0月 被 确 定 为 中 国 第 一 个 科 技 创 新试 点 城 市 , 湖南 省 在 2 0 0 4年 科 技 部 和 国 家统 计
占财 政 支 出 的 比例 进人 全 国
衰 1 中部 6 科技经 费投入情 况 省
前 1 名。 O
中部 6
省中 , 湖
北争 取 到
的 国 家 项
目和 经 费
连 续 几 年
l 中部地 区 自主创 新的现 状 分析
11 科 技 投 入具 有 一 定 规 模 . 科 技 发 展 整 . 但
20 ・ 0 6 2月号 ・ 科技进步与对策 5
维普资 报 全
从 6省 内部 分 析 , 湖南 的医 药 制造 , 湖北 的航
天 航 空 、 子通 信 、 电 医药 制 造 , 南 、 徽 的电 河 安 子 通 信产 业 的 创新 产 出能 力 相 对 突 出 。 从 整 个 中 部 地 区看 , 新 技 术 产 业 虽 然 高 保 持 持 续 增 长 , 增 速 相 埘 较 慢 19  ̄ 0 2 但 ,9 5 20
力。 分 析 了 中部 地 区 自主创 新 的 现 状 和 主要 问题 , 出了加 强 中部 地 区 自主 创 新 能 力 建 设 的 对 策 建议 。 提
关键词 : 中部 地 区 ; 自主创 新 ; 新 能 力 ; 状 ; 策 创 现 对 中 图 分 类 号 :l76 F 2 .3 文 献 标 识 码 : A 文章 编 号 :0 1 7 4 (0 6 0 — 0 5 0 10 — 3 82 0 )2 0 0 — 3
福建省科技自主创新能力现状及对策研究
年~2 2 ) 0 0年 科学技术发展规划纲要) 福建省科技发展第十一 助情况分析。对表 1 、( 和表3 进行对比可以看出 20 年~20 01 05 个五年规划纲要> 。为了更好地 建设创新型省份 必须对我省的 年 福建省获国家 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 目资助情 况与福建省地 区 ) 创新现状有个清晰的认识。由于科技创新能力是衡量一个国家或 生产总值情况差异较大 。 从其 5 年均值来看 , 福建省获国家自然
设创新型国家、提 高自主仓 新能力的重大战略决策以来 ( I 确定为 合 情 况统 计 》 ,国 家 自然科 学基 金委 员会 网站 , ht:/ w n c t / w w.f. p s 国家战略以来) ( 自主创新战略决策大脉络》 )福建省委 省政 gv.n sc e/O / t Ietd O al 0 ne hm o c/nf/cn 5 hmc ae/2 O1 b /2 0 dx.t l r e t 1 i
疆建 地区 产总 全匿 生 值比 37 37 36 36 9 3 6 省 生 值占 萤内 产总 重 1 1 7 O 5 3 6
地 区创 新 能 力 的核 心 。那 么我 省 的 科技 创 新 现 状 究竟 如 何 呢 7这 科学基金重点项 目资助项 目数 占全 国比重 为 1 4 .经费总额 4 %
里想做一些探讨并提 出政策 建议 。
一 、
占全 国比重 为 1 O ,比福建省地区生产总值 占全国国内生产 4 %
( )0 1 ~2 0 年 福 建省 获 国家 自然科 学 基 金 面上 项 目资 值在全国各地区排名 1 12 0 年 05 0 6位分别相差 4和 5 2位。这表 明福建 助 情 况分 析 。对 表 1 和表 2 行 对 比 可 以看 出 20 年 ~20 年 省获得 国家 自然科学基金重 点项 目资助的状况与福建省地区生 进 01 05
高质量发展导向下湖北省县域治理存在问题及对策建议
高质量发展导向下湖北省县域治理存在问题及对策建议摘要:2017年中共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坚期”,这表明我国的社会矛盾已发生改变。
自党的十九大提出“高质量发展”这一名词,县域治理与高质量发展相结合的文献研究多以县域经济高质量为主,县域治理高质量发展整体性研究偏少。
近年来,县域治理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但现实生活中受经济水平、地理位置、资源禀赋等主客观影响,湖北省县域治理发展状况还面临着创新平台分布不均,科技企业核心竞争力弱;产业结构转型缓慢,特色产业发育不足;依法行政制度体系尚未完善;城乡收入差距大,收入分配不均衡;能源资源短缺,绿色产业发展缓慢等问题。
本文以高质量发展为导向,分析湖北省县域治理现状,以期为提升县域治理质量提供有效对策建议。
关键词:高质量发展;县域治理;县域治理质量一、问题的提出2017年中共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坚期”,这表明我国的社会矛盾已发生改变,经济工作重心转移。
2020 年十九届五中全会也明确提出,“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建设主题,是根据我国发展阶段、发展环境、发展条件变化做出的科学判断”的论断,这表明高质量发展已经深入国家政策的方方面面。
“郡县治则天下安”“郡县强则国家强”的治理思想自古就有,县级政府作为连接省级政府、市级政府、乡镇政府的纽带,既上接“天线”,又下接“地气”,扮演着重要角色。
县域治理处在国家治理的基层,国家治理的难点在基层,重点在基层。
然而近年来,湖北省县域治理还面临着创新平台分布不均,科技企业核心竞争力弱、县域产业结构同质化程度高、依法行政制度体系尚未完善、城乡收入差距不断加大、生态环境严重恶化等问题。
本文从高质量发展的角度出发,厘清湖北省县域治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进一步提升湖北省县域治理质量的对策建议。
对加快全南县城镇化建设发展的调查与思考
对加快全南县城镇化建设发展的调查与思考袁玉飞加快城镇化建设,推进城镇化进程,是提高城镇区域经济增长质量,优化产业结构,打造经济发展优势的迫切需要,也是实现共同富裕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途径。
近期,我们对全南县城镇化建设和发展情况进行了调查研究,并对加快全南县城镇化建设和发展做了一些理性思考。
一、全南县城镇化建设发展现状分析全南县位于江西省最南端,国土面积1520平方公里,辖9个乡(镇)、1个企业集团、1个林业资产经营管理公司、1个国有林场,总人口19万,是一个典型的山区小县。
近几年来,随着人们对城镇化发展战略意义认识的深入,特别是全南县委、县政府坚持走“以工业化带动城市化、以城市化促进工业化”的发展之路,积极实施“对接珠三角、建设新全南”发展战略和打造“实力全南、活力全南、魅力全南、和谐全南”建设目标的提出,该县创新经营城镇理念,加大资金投入,完善城镇配套设施建设,在城镇规划、建设与管理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城镇化建设工作已经取得了明显成效。
城镇化建设力度不断加大,城镇化水平逐年上升。
全南县紧紧围绕“实力全南、活力全南、魅力全南、和谐全南”建设目标,坚持“城中建园,园中建城”的城市建设理念,积极推进创建省级卫生、园林、文明城市工作,全县城镇化建设步伐快速推进,城市功能不断完善。
截止2008年,全县城市化水平39.08%,全县城镇人口7.46万人,县城建成区面积6.95平方公里,同比分别增长2.01%、10.07%和12%。
新增建房面积10万多平方米,县城新增绿化面积5万平方米,绿化覆盖率36.85%。
规划意识明显提升,规划控制逐步加强。
近年来,全南县坚持规划先行的原则,着力在城镇规划上下功夫。
2006年9月聘请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对该县总体规划进行修编,按照“山是城之魂,水是城之灵,文是城之品,人是城之本”的设计理念,高标准完成了《全南县县城总体规划》、《全南县绿地系统专项规划》、《一江两岸城市设计》、《金龙大道城市设计》、《南海大道城市设计》、《梅子山公园城市设计》等规划编制,建立了功能清晰完善的城市规划网络体系。
浅谈如何推动我县经济高质量发展-调研报告
浅谈如何推动我县经济高质量发展-调研报告.doc调研报告:浅谈如何推动我县经济高质量发展随着改革开放40年来,我县经济发展所面临的外部条件、资源环境、产业结构、发展动力等都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
因此,为了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我们必须紧抓发展优势,坚持探索创新。
首先,必须解放思想,切实转变发展理念,加快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推动经济发展再上新台阶。
要推动我县经济高质量发展,我们必须在实体经济上下功夫。
实体经济是我国经济发展的根基,因此,我们必须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推动新兴业态集聚壮大,全力构建多元发展、多极支撑的现代产业体系。
为了催生传统产业增长的新动能,我们必须加快结构转型升级,通过加快企业技术改造、延伸产业链条、推动结构转型升级,实现新旧动能转换,使传统产业“老树发新芽”,使传统企业真正由大转强、变优。
同时,我们也必须启动创新这个新引擎,大力发展新兴产业。
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通过改善营商环境、加大人才引进、吸收先进技术等,大力发展高科技、大健康、大旅游、大数据等新兴产业,培育经济新的增长动能。
除此之外,我们还要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发展绿色经济,实现新型城镇化与生态农业、绿色工业、文化旅游的良性互动,加速形成城市、商业、文化、旅游、信息等深度融合的新业态。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推动我县经济高质量发展,让经济发展再上新台阶。
我县在宏观环境方面具有以下优势。
首先,新一轮产业转移将促进工业化发展。
在东部沿海地区面临土地、环境、劳动力、商务成本等约束情况下,我县可以利用土地、水、矿产、农副产品、劳动力等资源优势,以及生态环境的后发优势,承接国际劳动密集型高新技术产业转移和国内东部沿海地区的劳动密集、资源密集代工类产业转移,加速工业化进程。
其次,城镇化建设将为我县注入长期发展动力。
随着国家城镇化战略的推动和我县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城镇化必将快速推进,进一步推动基础设施建设和投资环境的改善,促进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
面对新形势、新问题,思路不够开阔,举措不够创新
面对新形势、新问题,思路不够开阔,举措不够创新按照十七大提出的勇于变革、勇于创新、永不僵化、永不停滞的要求,为了进一步提高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创新能力,今年以来,我们通过个别走访、召开座谈会等形式,采取由点及面、以面带点、点面结合等方式,认真分析和研究了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在创新能力方面存在的新情况、新问题,对于如何提高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创新能力进行了认真思考。
一、存在的主要问题通过调研,总体感到:多数单位能够着眼形势任务发展,以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为统领,用创新的思维分析和解决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对实现区域社会又好又快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但是个别领导班子、领导干部在创新能力方面还存在着一些问题亟需解决。
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1、思想不够解放,创新意识不强。
主要表现:个别领导干部缺乏创新的主动性,不想创新;满足现状,小进则满、小富则安,不愿创新;思想僵化、因循守旧、墨守陈规,不能跳出圈子看问题;面对新情况、新问题,不能以开拓的精神面对、分析和寻找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案;甚至还有的在创新上作表面文章,忙于唱新、编新,把创新当作动听的口号,而没有将创新工作真正落到实处。
2、工作不够大胆,创新魄力欠缺。
主要表现:个别领导干部患得患失有顾虑,工作中,惯用老办法、老眼光看待和解决问题,怕出问题,怕担责任,不敢创新;困难面前,显得束手无策,有畏难情绪;在解决复杂问题和局面时,守摊有余,创新不足,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盲从权威,沉溺于听招呼、守规矩,唯书唯上,凡事找依据,等上面、看外边,文件没说的不敢说,外地没干的不敢干。
3、知识不够全面,创新招法不多。
主要表现:工作缺乏主见,人云亦云,迷信、沉醉于他人经验;不能将上级政策与本地实际有效结合,照抄照搬;习惯于凭老经验办事,满足于运用简单的直线思维来思考和解决问题,对待出现的问题只满足或只看到一种答案,不能积极思考多种答案并从中挑选出最佳答案;在面对和处理复杂问题和局面时,习惯于在是与非、行与否之间进行简单的抉择,思维不开拓,视野不开阔,心有余而力不足。
加快河北省创新型县市建设战略构想及对策研究
加快河北省创新型县市建设的战略构想及对策研究【摘要】河北省创新型县市发展是“十二五”时期河北省经济腾飞的关键,是建设创新型国家和创新型试点城市的基础。
本文通过对河北省创新型县市建设现状分析,提出了河北省创新型县市建设的战略重点和系列对策建议。
【关键词】创新型县市现状对策建设创新型县市是建设创新型国家和创新型河北的基础。
加快河北省创新型县市发展将成为“十二五”时期河北省经济腾飞的关键,对于实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目标,达到经济、社会与生态的和谐发展,建设社会经济发展强省将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
一、河北省创新型县市发展现状及面临问题分析河北省坚持把创新型县市发展作为统筹城乡经济的重要环节,采取了一系列有效措施:一是各级政府将加快创新型县市建设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定期召开调度会,制定工作方案,研究政策措施。
二是充分发挥政策引导作用,先后制定完善知识产权制度、专利补助奖励经费管理等政策性文件,进一步加大对科技创新的政策支持力度。
三是积极探索创新型人才培养新机制。
不断拓宽人才引进渠道,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坚实的智力保障。
四是深入实施各种形式的农业科技示范工程,进一步提高了科技创新对新农村建设的支持力度。
五是大力宣传创兴型县市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关键作用和对提高综合竞争力的重要意义。
但是,河北省在创新型县市建设发展中面临许多问题:1.河北省的创新型县市发展不平衡,缺乏有力组织与推动。
河北省创新型县市建设的总体水平不高。
河北省各地区的创新型县市建设发展水平差异明显,创新型县市建设的总体谋划和部署比较到位,但具体实施中缺乏有效的组织和举措,部门之间协调配合不够,没有形成整体合力。
从科技系统自身看,科技管理部门在区域科技创新体系建设中的综合协调职能发挥不够,尚未切实成为党委、政府的参谋助手,在调控措施和环境营造上做得不足。
2.河北创新型县市发展的产业基础薄弱,科技创新投入不足由于河北省县域中小企业不发达,农业产业化水平也亟待提高,缺乏农业主导产业和规模化的农产品生产基地,创新型县市往往因工农业基础薄弱而制约其发展。
山东软科学优秀成果奖授奖成果
山东软科学优秀成果奖授奖成果目录(排序不分先后)一等奖1.成果名称山东省玉米收获秸秆综合利用机械化发展研究完成单位山东省农业机械管理办公室中国农业大学完成人员白人朴林建华韩永平王佃学董佑福刘占良战嘉波蒋景春王成民侯献伟李二超王志琴恽竹恬李清明2.成果名称国际旅行卫生保健中心强化服务质量防范纠纷的方法研究完成单位威海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完成人员张亮刘海江阮国栋宋晓峰梁师泽袁彩玲3.成果名称中国高等职业教育趋势与山东省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研究完成单位淄博职业学院完成人员庞敦之钟泽圣鹿林姚辉波张波张森鞠秋文刘来平4.成果名称山东省住宅类房地产的现状与趋势研究完成单位山东建筑大学完成人员于承新王义华张雷刘成刚方纪明桑忠喜陈明志秦峰华吴永春许娜张志军于正文吴金满吴学霞赵永谦5.成果名称山东省蔬菜产业国际竞争力研究完成单位青岛农业大学完成人员刘学忠盖明媚王宝海朱新颜6.成果名称新农村建设中山东省粮食生产资源配置问题研究完成单位青岛农业大学完成人员庞英王伟冯继康7.成果名称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山东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研究完成单位山东省统计局完成人员杜昌祚刘兴慧刘绍辉董晓青8.成果名称我国城镇居民消费结构特征、影响因素及国际比较完成单位国家统计局山东调查总队完成人员宋志申刘同星姜宏济秦红梅金立娟王启东张立新张智9.成果名称山东省县域基础教育政策保障体系的建构研究完成单位山东师范大学完成人员张茂聪李明侯娓娓李拉杜芳芳10.成果名称基于突发事件的供应链企业应急对策研究完成单位山东工商学院完成人员傅克俊耿殿明阮国祥杨建华李静宜杨永青汤玉斌张漪高德华11.成果名称基于半岛制造业基地建设的山东企业合争战略研究完成单位山东大学完成人员杨蕙馨冯文娜王莉马磊徐凤增孙志霞张鹏王涛刘春玉朱廷柏12.成果名称基于产品创新战略的创业型企业绩效研究完成单位山东大学完成人员徐凤增杨蕙馨13.成果名称国有企业风险防范机制研究完成单位山东大学完成人员罗新华隋敏赵学强管继梅张宁郭超14.成果名称新时代的工业工程与管理创新完成单位山东大学山东建筑大学天津大学完成人员王兴元杨旭沈江15.成果名称模块化企业价值网络研究:形成机制、竞争优势与治理结构完成单位山东大学完成人员余东华16.成果名称欧美产业转移新趋势对山东的影响与对策研究完成单位山东经济学院山东省机电产品进出口办公室完成人员毕红毅张绍辉许慧于建霞谢忠聪谭冉林祥娟17.成果名称绿色工业发展现状、问题与对策研究——法律层面的思考完成单位山东经济学院完成人员王建敏梁如霞宋焱王春婕18.成果名称山东省水产品质量安全体系研究完成单位山东经济学院完成人员苏昕杨林王晓辉李学锋邵征翌19.成果名称山东省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双赢的规制对策研究完成单位山东经济学院完成人员张红凤郭庆刘蓬基杨慧周峰韩红彦李金凤周燕冬陈淑霞崔元鹏20.成果名称优化提升海洋经济区,加快海洋战略资源开发研究完成单位山东省发改委经济研究所中国海洋大学完成人员费云良薛占胜戴桂林邵桂兰于吉海高金田张小凡赵岩吴军张凤兰于忠英高学秋马彪王芸卢华王淑娟刘燕王新平董宁马可崔鹏21.成果名称山东宏观经济走势及2009年对策建议完成单位山东省政府调查研究室完成人员蒿峰张述存苟成富李为刘永宽冀宪河22.成果名称关于借鉴天津滨海新区、河北曹妃甸、辽宁“五点一线”做法加快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建设的政策建议完成单位山东省政府调查研究室完成人员张述存苟成富董士斌刘永宽23.成果名称寿光市1993~2007年农村人群死因变化趋势研究完成单位寿光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完成人员刘君郭秀芳任坤岭王松山李君张瑞芬李建志李慧李晓静24.成果名称济南市代用燃料汽车排放监控体系建设及环境效益评价研究完成单位济南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所山东建筑大学济南市公共交通总公司完成人员朱振明闫怀忠闫学军张桂芹满在民王兆军李红卫隋强25.成果名称泰安市森林生态功能与效益价值评估研究完成单位泰安市泰山林业科学研究院完成人员王玉山张永涛王迎赵进红李国华谢辉张兴朱灵武26.成果名称高校育人新机制探索:情感、激励、嫁接三结合完成单位山东科技大学山东经济学院完成人员刘向信牟思伦郝书辰胡元木苏洪志王松马静玉王伟李斌张宝义27.成果名称移民拉动黄河三角洲经济科技开发新战略完成单位滨州学院完成人员李靖莉田家怡赵惠民张献青张金路孙才顺闫永利吕传笑28.成果名称滨州市科技创新体系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完成单位滨州市科学学与科技管理研究会完成人员宋科田俊杰窦祎萌成爱华韩梅海王磊29.成果名称高职院校产学研结合及规范管理模式研究完成单位滨州职业学院完成人员孟学英王发鸿李友宾李朝晖赵红梅邵长梅30.成果名称红色文化与道德建设研究完成单位潍坊医学院完成人员张爱芹王以第31.成果名称山东省医学信息学科人才问题与发展战略研究完成单位山东省医药卫生科技信息研究所完成人员刘亚民刘岩何有琴程艳敏杨凤丽杨文燕王敏王宁胡琬32.成果名称山东省生物经济发展战略研究完成单位山东省医药卫生科技信息研究所完成人员韩金祥刘岩林玲刘亚民赵芳程艳敏何有琴冯旭华33.成果名称煤炭企业ERP模式的经济控制体系策略研究与示范完成单位兖州煤业股份有限公司复旦大学完成人员赵青春袁书寅彭蓬张青骆念海张宗社刘福河许金新34.成果名称农用土地产权制度研究完成单位青岛科技大学完成人员王金堂35.成果名称大型综合性医院科研人才选拔、培养和管理的研究完成单位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完成人员王进庆刘成娟孙黎惠刘宁宁董蒨李晖张岩36.成果名称网上职称评审管理与实践完成单位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完成人员毕元广唐立岷张晓兰刘洪玲李玉明孙黎惠李江峰王琛37.成果名称地市级农业科研机构管理机制创新研究完成单位泰安市农业科学研究院完成人员蔚承祥孔怡孔繁华张昕颖夏中华郑铮马祥波彭芸38.成果名称科研事业单位开发利用人事档案动态信息资源的研究完成单位山东省果树研究所山东省农业科学院完成人员刘韶青林香青张琮韩伟阴启忠薛培生39.成果名称山东省农产品国际市场准入技术措施研究与应对分析完成单位山东省标准化研究院完成人员安洁谢淑娟来永钧杨锐刘春霞刘志强付庆伟张伟王海瑛王雪40.成果名称基于智能方法的电力系统短期负荷预报完成单位鲁东大学完成人员刘晓华高荣刘梦良41.成果名称抓住机遇,启动内需、加快推进渤海海峡跨海通道规划与建设完成单位鲁东大学中共山东省委党校完成人员柳新华刘良忠徐清照42.成果名称山东省新农村建设农村水利面临的问题与对策研究完成单位山东农业大学完成人员张庆华徐学东白清俊王春堂王艳艳胡化坤李博杰杨梅茹43.成果名称三级综合医院物品管理机制创新研究完成单位临沂市沂水中心医院完成人员郝培来武雁黄家伦窦忠东张志刚王思敏安茂奎赵洪印张军赵明宏44.成果名称临沭县复合肥产业形成发展及在县域经济中的作用研究完成单位临沭县科技局完成人员张凯沈如茂朱孔科冯树方曹广峰韩宝杰王西民李祥印孙欣曹佑锋臧超吴庆文45.成果名称山东省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发展规划研究完成单位山东省建设发展研究院山东建筑大学完成人员韩保华孙晓冰乔梁刘斌勇张瑞晶贾文杰季明刘达光马秀力46.成果名称山东省经济发展环境优化方案研究完成单位山东财政学院山东省财政厅完成人员曹洪军庞敦之莎娜牛盼强魏东曹倩王璟珉黄少坚魏光明廖健47.成果名称2007——2008山东省学科发展报告完成单位山东省科学技术协会完成人员燕翔邵新贵刘利印王强王晶48.成果名称南水北调工程现场建管模式理论与应用研究完成单位山东省南水北调工程建设管理局南水北调东线山东干线有限责任公司完成人员孙义福罗辉祝令德孟繁义郭忠张铭锋傅题善方云益高峰赵超马涛陈魁49.成果名称高校科研优势推动山东煤炭行业技术进步研究完成单位山东科技大学完成人员周坚刘桂仁张华伟郝亮初振云刘伟科张晓庆李磊王根霞张杏莉段德宏贾相荣50.成果名称山东省科技咨询业现状调查及发展对策研究完成单位山东省科技发展战略研究所完成人员丁陵尹奥邵宁庞增东刘丽秋二等奖1.成果名称现代社会学论稿完成单位山东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完成人员高秋萍韩来英战英2.成果名称高职学生自我监控学习能力及其培养研究完成单位泰山职业技术学院完成人员屈克英张晓伟高培金王萍王宇东王莉王静陈元勇亓燕候洪雁张吉良刘晶3.成果名称循环经济丛书完成单位山东理工大学完成人员栾贻信范跃进吴宗杰朱伯玉张连国张录强李建民桑金琰张术环陈红兵4.成果名称高校学风建设与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研究完成单位山东理工大学完成人员周长城刘元义任传波杜瑞成张建程诚高松李瑞先刘灿德赵以强张苏文5.成果名称中国科技与经济协调发展的约束条件分析完成单位山东理工大学完成人员吴宗杰李建民6.成果名称时间压力下的注册会计师行为——来自一个全国性事务所的调查证据完成单位青岛理工大学完成人员刘成立7.成果名称保障科技创新的法律问题研究完成单位山东政法学院完成人员赵玉环王希胜唐倩8.成果名称顾客感性意向评价与产品造型关联性研究完成单位山东建筑大学完成人员杨旭王兴元9.成果名称鲁西地区的灾荒,变乱与地方应对<1855-1937>完成单位山东建筑大学完成人员李庆华10.成果名称济南市生态园林绿地系统构建的途径与策略完成单位山东建筑大学完成人员鲁敏刘佳李亚男11.成果名称我国社会工作价值观的建构完成单位山东建筑大学完成人员李少琳付立华丁燕刘瑞华12.成果名称莱芜市建筑业中长期发展战略研究完成单位山东建筑大学莱芜市建筑业管理处完成人员杨杰王淑华何桂昌张子峰刘斌13.成果名称MES系统在企业物料管理中的应用完成单位山东建筑大学完成人员佀同光宗建国李学东刘加云邓晓红陈兆柱王霞李传海李延成14.成果名称控书单是图书馆藏书搬迁的有效管理手段完成单位山东建筑大学完成人员郝朝军李增义15.成果名称电子政务协同工作系统研究完成单位山东建筑大学完成人员张建吕振臣邢国波王向辉孙倩何淑娟16.成果名称基于可持续发展的山东建筑企业财务战略管理研究完成单位山东建筑大学完成人员王静姜明尹才岳丽君解青芳于承新赵同龙宋平王义华张玉华丁元华李明利17.成果名称基于空间数据库的山东城镇发展水平的空间统计分析完成单位山东建筑大学完成人员单宝艳18.成果名称我国学术职业的历史变迁及其制度创新完成单位山东交通学院完成人员宋旭红蔡先金吕静波宋佐东刘春丹19.成果名称山东省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的配套产业研究完成单位潍坊学院完成人员郑明亮杨富贵邓建波焦云秋周志霞陈磊20.成果名称城乡和谐发展进程中的动力机制研究完成单位潍坊学院完成人员吕学山楚爱丽金承德董洪霞韩金玲王刚21.成果名称明智的选择--生态环境与生态伦理研究完成单位潍坊学院要完成人魏晓笛张守德22.成果名称从黄河时代到运河时代——中国古都变迁研究完成单位潍坊学院完成人员王明德23.成果名称书体流韵——书法起源与演变完成单位潍坊学院完成人员李建礼24.成果名称对高校公共心理学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完成单位潍坊学院完成人员欧晓霞李天思王玲庄国萍25.成果名称劳动争议的ADR解决方式研究完成单位潍坊学院完成人员赵宝华王芳26.成果名称公用事业市场运营与政府规制研究完成单位潍坊学院完成人员王广起张德升李明张炳亮邱祝军许晓红赵振民张金珍张莹27.成果名称农业结构调整及提高农产品竞争力研究完成单位青岛农业大学完成人员鹿永华高露华辛德树28.成果名称青岛地区:电视传播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完成单位青岛农业大学完成人员赵晓春李艳英王才路29.成果名称菏泽市东南部地下水超采漏斗区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研究完成单位菏泽市水利局完成人员魏庆亮刘存长刘青山耿廷柱李晨孙劲松30.成果名称中国古代优秀文化传统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关系研究完成单位菏泽医学专科学校完成人员冯瑜武东亮31.成果名称菏泽煤化工基地建设重大问题研究完成单位中共菏泽市委党校完成人员樊庆增萧若然刘昌杰吴光祎季福田32.成果名称菏泽市中小企业信息化服务体系平台建设完成单位山东省菏泽生产力促进中心完成人员李卫东刘刚义陆劲松刘飞李培生33.成果名称山东中小企业集群发展研究完成单位山东省统计局完成人员姜玉山刘兴慧杨渊蘅马力王海波34.成果名称构建和谐社会中企业社会责任研究完成单位国家统计局山东调查总队完成人员谭杰仝义贵李东法马明霞林雪梅35.成果名称物价变动与经济发展关系研究——基于山东省数据的计量经济分析完成单位国家统计局山东调查总队完成人员刘同星宋义贵孙瑞玲36.成果名称国际市场价格变动对国内市场的影响研究完成单位国家统计局山东调查总队完成人员刘敏张燕丽37.成果名称煤矿塌陷地旅游规划与发展研究——以山东石横镇为例完成单位泰山学院北京神州新世纪规划设计研究院石横镇科学技术委员会完成人员王雷亭蒋铁生魏云刚李海燕张连兵孟繁廷李乐军马海洋赵琳琳38.成果名称大学和谐文化建设研究完成单位淄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完成人员张秀清梁周清王聿发朱连斌39.成果名称大学战略规划在英国高等教育管理中的作用完成单位山东理工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完成人员周巧玲赵文华40.成果名称基于交通脉动规律的济南城区扩展优化研究完成单位山东师范大学完成人员王成新王格芳李玉江李经发赵华龙李新华刘登娥刘瑞超王明苹41.成果名称山东省大学生体质健康状况20年发展趋势及对策研究完成单位山东师范大学完成人员赵联和张迎修宋玉东王淑荣42.成果名称山东省知识产权创造体系研究完成单位山东师范大学完成人员张跃进韩玉贵刘国涛吕芳姚维红邢晓苏王瑞侯圣和师文学杨萍孙丫雯崔璀吕玉梅包晶刘志远柴象坤楚晓宁43.成果名称转轨国家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创新研究——以中国为例完成单位山东工商学院完成人员李传桐44.成果名称战略供应链核心竞争力评价体系与实施方法研究完成单位山东工商学院完成人员杨建华杨鸿章郝占刚郑江波张臻竹桂良军戈猛郭捷慕庆国杨永青45.成果名称审计基本理论与基本方法研究完成单位山东工商学院完成人员王如燕46.成果名称山东省环境污染问题及环保政策手段创新的经济学分析完成单位济南大学完成人员王光玲张玉霞张艳芳刘玉刚张红47.成果名称职业教育强化职业道德教育的研究与实践完成单位潍坊科技学院完成人员高宏赋韩中王燕玲王其增高宏伟王雪艳孙月强郑东营魏同义张涛张树诚48.成果名称高职院校人文素养教育研究完成单位潍坊科技学院完成人员张子泉韩中桂华德姜涛李金华张连明范福强孙杰49.成果名称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体系构建及管理机制研究完成单位山东省科学院完成人员刘素香隋震鸣朱亮曾凡平周鲁彦张红波50.成果名称信息系统工程监理取费研究完成单位山东省计算中心完成人员董火民杨子江李刚周鸣乐姜家轩张建成周长伦刘焕进许志国郭锐顾卫东王连海王英龙51.成果名称护士情绪劳动表现策略及对医院反应性的调查研究完成单位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完成人员杨敏高伟王慧王朝霞穆敏敏迟蔚蔚米文杰石萍焦建芬米丰花52.成果名称基于对偶理论的调控机制研究完成单位山东大学完成人员孟庆春53.成果名称上市公司资本结构与公司治理绩效关系研究完成单位山东大学完成人员张立达54.成果名称网络技术进步的属性与市场实现机制研究完成单位山东大学完成人员邢宏建臧旭恒55.成果名称论和谐社会之“和谐”完成单位山东大学完成人员付立华56.成果名称基于顾客让渡价值的家电产品顾客满意度的实证研究完成单位德州学院完成人员卜庆娟赵光胜孟宪琴霍爱英李广涛李朝晖57.成果名称山东西部地区农民增收研究完成单位聊城大学河南财经学院完成人员张保华王振健刘子亭郑纯辉张重阳58.成果名称可持续发展构架下的区域循环经济研究——以山东省为案例区域完成单位聊城大学山东外贸职业学院完成人员张二勋初丽霞张金萍刘子亭陈晓霞肖燕李春平59.成果名称如何打造聊城市旅游景区服务功能完成单位聊城职业技术学院完成人员许广元薛丽华王艳刘宝平60.成果名称考试改革对医学检验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影响的研究完成单位聊城职业技术学院完成人员齐杰玉杨芳王改芹孙华祥吴菲菲冯桂芝61.成果名称山东省农民收入可持续增长研究完成单位曲阜师范大学完成人员李翔山世英胡宏伟王希凡刘刚葛波军62.成果名称山东省体育用品制造业市场结构现状及其优化研究完成单位曲阜师范大学完成人员连桂红刘建刚韩春利曹莉张雪飞63.成果名称中国土地用途管制制度的耕地保护绩效研究完成单位曲阜师范大学完成人员张全景欧名豪64.成果名称高职院校和谐校园文化的构建完成单位济宁职业技术学院完成人员于建民黄雪菊唐曙光姚洪运黄福军徐峰徐秋菊、樊秀莹65.成果名称中国上市公司过度投资行为研究完成单位山东经济学院山东大学完成人员李鑫刘军卞江毕继东66.成果名称基于委托代理理论的绿色产品定价问题研究完成单位山东经济学院完成人员申亮67.成果名称服务失败时消费情绪对顾客满意的影响分析完成单位青岛农业大学完成人员郑丹68.成果名称保险市场与资本市场对接模式的国际比较研究完成单位山东经济学院完成人员陈华张继华69.成果名称青岛名牌企业形成历史及启示完成单位山东经济学院青岛大学完成人员黄少英张鹏孙炜胡燕京苏志强70.成果名称山东省外贸专业本科生就业问题及培养机制研究完成单位山东经济学院完成人员李秀美蒋静时英王斐斐耿宝民71.成果名称山东省加工贸易转型升级问题研究完成单位山东经济学院完成人员朱启荣齐永华杨汉生李婷蓝美丽72.成果名称对外直接投资与我省产业结构升级互动研究完成单位山东经济学院完成人员李兵李婷王明益吕江涛于平徐婧黄丽丽73.成果名称基于知识管理、组织学习和HRM互动的创新人才培养研究完成单位山东经济学院山东省人事厅济南人事局完成人员孙锐王乃静高天云蔡亚男段修国刘喜军张禹74.成果名称消费、偏好与资产收益——基于中国资本市场的分析完成单位山东经济学院完成人员王立平75.成果名称贯彻科学发展观,统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完成单位山东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宏观经济学会完成人员薛占胜杨自力王芸卢华高福一倪书俊76.成果名称关于促进山东资本市场发展的若干建议完成单位山东省政府调查研究室完成人员刘忠来冀宪河77.成果名称品牌经济理论与现实应用完成单位山东经贸职业学院完成人员李逾男78.成果名称新奥运会周期世界竞技体操发展的新趋势及中国的应对对策研究完成单位济宁学院完成人员韩华徐刚谈晓矛李静王爱华李长俭79.成果名称山东省农村信息需求调查及对策研究完成单位中共山东省委党校完成人员卢丽娜于风程范华赵玉萍王鹏戴学凯刘文倩任磊张莉贾双一80.成果名称山东省地方标准——火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的研究与制定完成单位济南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所完成人员张战朝韩道汶蔡红陈雷雷张杰81.成果名称济南市小清河综合治理工程水质保障方案研究完成单位济南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所完成人员高焰彭晓瑛刘新华蔡红刘娅琳唐厚全韩道汶孟廉洁82.成果名称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指标体系和评价体系研究完成单位山东科技大学完成人员王爱华刘中文陈昕颜彦于洋武玉洁83.成果名称基于价值链的企业内部循环经济研究完成单位山东科技大学新汶矿业集团华丰煤矿完成人员刘中文韩沚清许兴胜焦习燕马继忠刘立华王强孔祥伟宋鸿飞孙玉红84.成果名称信息化生态化模式下青岛市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完成单位山东科技大学完成人员李光禄孙法柏秘明杰郭雪军张丽君解直凤朱玉玲栾冲高静韩韬略刘国芹董娟85.成果名称煤矿安全并行预控管理方法研究与应用完成单位山东科技大学山东良庄矿业有限公司完成人员陈建文李兴东李宗峰任大伟牛玉柱赵性强闫凤奎孙友霞靳训广刘兆霞李旭赵云霞86.成果名称中国对外贸易发展战略研究完成单位山东科技大学山东服装职业学院济南市半导体元件试验所完成人员商悦李莹张俊杰87.成果名称兖矿集团煤化公司基于企业并购后的无形资产运营与整合研究。
义乌市场的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分析
北方民族大学辅修学士学位论文论文题目:义乌市场的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分析院(部) 名称:电气信息工程学院学生姓名:宋美明辅修专业:财务管理学号:20113433论文提交时间:2014 年12 月15 日学位授予时间:__________年_________月_________日北方民族大学商学院制义乌市场的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分析宋美明电气信息工程学院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摘要]义鸟地处浙江中部,原来是个资源匮乏、人多地少的农业县。
然而改革开放后义鸟市通过系列战略方针,发展成为了现在的商贸名城。
但义鸟经济发展中还存在着企业规模较小、国内同业市场骤增、外贸依存度过高等问题。
加快义乌经济发展,应大力发展与商贸服务业相关的配套行业,加大经营模式和产品的创意创新,引导同业企业兼并重组,继续推行品牌建设。
但是市场本就是瞬息万变的,义乌一直在面临着各种各样的挑战,不仅仅是国际上险恶的外贸环境,技术壁垒等,也包括国内外贸市场上人才的需求问题,如何避开市场竞争的锋芒,如何调整企业对流动采购体的依赖心理,如何针对市场拟定战略战术,义乌整体外贸行业新的着陆点又在什么地方呢?如何做到义乌外贸市场的可持续发展成为了时下需要研究的重要课题。
[关键词] 义乌市场,现状,问题,对策分析2目录前言 4 一义乌小商品市场的现状研究 5 1.1品种最全、价格低廉 5 1.2管理规范、服务配套 5 1.3网络庞大、辐射强劲 6 二义乌小商品市场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6 2.1义乌小商品市场内部的缺陷 6 2.2义乌小商品市场外部的挑战 8 三义乌小商品市场的发展建议及对策 9 3.1大力发展与商贸服务业相关的配套行业 9 3.2加大经营模式和产品的创意创新10 3.3引导同业企业兼并重组,继续推行品牌建设 10 3.4保持和政府的良好关系,培育创新文化 10 3.5提升产品质量,加快产业升级12 3.6增强企业间的交流协作,发展良性竞争13 3.7建立和完善专业市场国际化的相关和辅助产业14 3.8努力培养、发展新的市场采购主体15四总结16 参考文献173前言义乌地处浙江中部,原来是个资源匮乏、人多地少的农业县。
乡村振兴背景下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研究——以射阳县为例
乡村振兴背景下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研究——以射阳县为例摘要:本文以射阳县为例,研究乡村振兴背景下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
首先,分析了射阳县农村集体经济的现状,包括基本情况和存在的问题和挑战。
接着,通过原因分析,探讨了农民自身素质、集体经济组织管理方式、市场化程度等方面对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影响。
最后,提出了射阳县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对策,包括强化人才建设、找准发展定位、创新管理方式和加强政府引导等。
通过本文的研究,旨在为射阳县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乡村振兴;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射阳县;发展对策;探究前言乡村振兴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旨在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在这一背景下,新型农村集体经济作为农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重要的发展潜力和意义。
射阳县作为中国江苏省的一个典型农村地区,其农村经济发展面临着一系列的挑战和机遇。
传统的农村集体经济模式已经难以适应新时代的发展需求,需要进行改革和创新。
因此,研究射阳县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对于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促进农村经济的转型升级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乡村振兴战略与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的概念和内涵1.1乡村振兴战略的定义和目标乡村振兴战略是指国家在经济、社会和生态文明建设等方面,通过一系列政策和措施,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改善农民生活水平、推动农村社会进步,实现城乡发展协调一体化的战略。
乡村振兴战略的目标是实现农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提高农民收入水平,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水平,促进农村社会文明进步,实现城乡发展协调一体化。
1.2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的概念和特点新型农村集体经济是指在农村集体经济基础上,通过发展农村产业、农村合作社、农民专业合作社等形式,推动农村经济发展,提高农民收入水平,促进农村社会进步的经济形态。
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的特点:(1)市场化经营:新型农村集体经济注重市场需求,通过市场化经营,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和竞争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创新型县市建设的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1裴淑娥【1】刘浩【2】康亚姗【3】杨连顺【4】【摘要】建设创新型县市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建设创新型国家和创新型试点城市的基础。
本文通过对推进创新型县市建设必要性、创新型县市建设取得成就及存在问题的实证分析研究,提出了河北省进一步加快创新型县市建设的系列对策建议。
对当前我国正在进行的创新型国家建设和河北省的两个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建设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创新型;县市;现状;对策县市是国家政权的基础行政单元,创新型县市是指在县域的空间范围内以生产企业、研究与开发机构、地方政府机构和服务机构为创新主要单元,构成县域创新的组织结构和空间结构。
建设创新型县市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建设创新型国家和创新型河北的基础。
建设创新型县市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体现,是加快发展县域经济社会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抓手,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切入点,是实现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保证。
一、河北省加快推进创新型县市建设的必要性国家主席胡锦涛于2006年1月9日在全国科技大会上宣布中国未来15年科技发展的目标:2020年建成创新型国家。
科技部分别于2010年1月和4月先后批准河北唐山市和石家庄市为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
;1.全面推进县市科技进步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客观要求。
县市处于统筹城乡区域发展的特殊地位。
当前,科技进步已成为我省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因素。
科技的差距已成为城乡差距和地区差距的主要原因之一,技术落后制约了县市的发展。
全面推进县市科技进步,对转变增长方式、调整经济结构、加快新型工业化步伐、加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县域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战略意义。
2.加强县市科技工作是河北省科技工作和各级政府工作的重要任务。
目前河北省一些县市的科技工作仍比较薄弱,科技资源未能得到有效的利用,不能适应市场经济体制和政府职能转变的要求,不能满足我省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1 2010年河北省科学技术研究与发展计划课题,课题编号:10457238【1】裴淑娥:河北化工医药职业技术学院050026;女(1964.8—);教授;主研方向:经济政治。
【2】刘浩:石家庄职工大学050021;男(1964.8—);副教授,主研方向:行政管理。
【3】康亚姗:石家庄职工大学050021;女(1964.12—)副教授,主研方向:行政管理。
【4】杨连顺:重庆城市管理职业学院401331;男(1964.10—)讲师,主研方向:经济政治。
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要充分认识新时期加强创新型县市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把推进创新型县市工作摆在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位置,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加强创新型县市工作。
3. 为全省创新型经济发展和创新型县市建设提供有力支撑。
河北省通过唐山和石家庄两个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建设的机遇,大力发展创新型县市,引导和支持广大县市依靠科技创新加快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特色产业,提升产业创新能力和区域综合竞争力,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引领和带动基层科技创新工作。
县市及以下基层是河北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创新型县市试点建设的难点和重点。
以县市为基础的行政单元,覆盖了占全省总人口70% 以上的农民以及绝大部分中小县城居民的发展问题,没有县市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河北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建设目标就不可能按期实现。
4.县市经济社会是河北省的基础层次和统筹城乡发展的操作平台。
县市经济是国民经济中综合性的基本单元,在整个国民经济中具有基础性地位。
全省属于县市经济统计范围的单位有136 个(包括22个县级市、114个县)。
县市单位国土面积占全省的95%,经济总量占一半左右。
"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等五个统筹是我国既定的未来发展方针,也是建设和谐社会的主要出发点。
县市始终发挥着承上启下、连接城乡的作用,是实施五个统筹战略的关键环节,是各种政策、要素、产业聚集的平台。
5. 县市的创新能力是河北省创新能力的薄弱环节。
当前,县域经济发展主要处于要素积累阶段,经济实力不强,缺乏支柱产业,企业发展规模普遍不大,效益不高,企业的研发能力不强,对科技支持不明显,不能为县域科技创新与服务提供强有力支持,而科技发展水平缓慢,又导致了县域经济发展的活力不强,缺乏后备力量支持。
特别是在当前全省县域经济发展不平衡,还存在数量不少的贫困人口,很难有资源去支持县市基层科技创新工作。
区域科技发展的差距有日益扩大的趋势。
6.建设创新型县市是实现河北省资源型经济转型和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河北主要的经济增长和财政收入主要靠对自然资源的开发。
首先,加快创新型县市建设可以使河北的发展转移到主要依靠科技、知识、人力、文化、体制等创新要素来驱动,降低经济发展对自然资源的高度依赖性。
其次,建设创新型县市是与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相吻合的。
走新型工业化道路,鼓励科技创新,推进国家创新体系建设。
创新型县市建设正是要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发展路子。
二、河北省创新型县市建设现状分析(一)河北省创新型县市建设现状1.优化创新环境,深入推进创新型县市建设河北省坚持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贯穿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有效措施。
一是各级政府将加快创新型县市建设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定期召开调度会,制定工作方案,研究政策措施。
二是充分发挥政策引导作用,先后制定完善知识产权制度、专利补助奖励经费管理等政策性文件,进一步加大对科技创新的政策支持力度。
三是积极探索创新型人才培养新机制。
不断拓宽人才引进渠道,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坚实的智力保障。
四是深入实施各种形式的农业科技示范工程,进一步提高了科技创新对新农村建设的支持力度。
五是大力宣传科技创新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关键作用和对提高综合竞争力的重要意义,培育创新意识,倡导创新精神,发展创新文化,营造了良好的创新环境。
2.实施产学研联合,提升自主创新的层次和活力一些县市突出产学研合作在科技创新中的作用,积极探索新型合作方式,建立健全产学研合作长效机制,形成了以企业为主体、以产学研为核心的技术创新体系。
一是通过产学研合作,努力打造以企业技术中心、工程中心为骨干的企业技术创新平台。
二是密切政府与高校的合作,共建人才培养基地。
各级政府有关部门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进一步与高校科研院所加强合作,提升创新能力,实现共同发展。
三是鼓励企业与高校共建产学研基地,建立长期合作关系。
鼓励企业与高校院所共同承担科技计划,共同开发新产品。
3.加大科技投入,推动企业技术创新健康发展为推动企业创新的持续健康发展,充分发挥政府科技投入的导向作用,一些县市相继建立完善了政府科技投入保障机制。
一是优先保证科技经费。
二是积极争取上级支持。
三是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
企业成为创新投入的主体。
此外,还专门制作了企业融资信息表,借助辖区金融机构密集的优势,积极向驻县市银行推荐高新技术企业,鼓励银行加大对企业自主创新的支持力度,初步形成了以政府投入为引导、企业投入为主体、金融机构为保障的科技创新投入体系。
4.完善创新服务体系建设,提高创新服务水平目前,一些县市在着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上下功夫,相继构建了四大体系:一是建设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和国内外科技合作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二是建立以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和推广为目标的社会化服务体系;三是建设以政府为引导、政策调控和省县市场调节相结合的环境支撑体系;四是建设以政府投入为引导、企业创新投入为主体、社会投入相结合的社会多元化、多层次的创新投融资体系。
同时通过构建自主创新平台、构建成果转化平台、构建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建成“一个基地、三个中心”:科技企业孵化与培育基地、高新技术研发与创新中心、科技产品与技术贸易中心和科技信息平台。
(二)河北省创新型县市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河北省创新型县市建设工作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还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一是科技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力后劲不足。
大多数县市的高新技术产业规模小、带动力弱。
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较小。
企业竞争力不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少。
园区建设相对滞后,产业集聚能力不够。
二是企业技术创新活动开展不均衡。
总体上看,我省县市为数较少的大中型企业技术创新开展较好,小企业创新能力明显不足。
特别是贫困县对科技投入的不足严重制约了这些小企业的创新活动。
三是科技创新资源尚未有效利用。
近年来,我省各级部门虽然围绕创新型县市的条件建设做了大量工作,相继建立了一些重点实验室和工程技术中心,但可供共享的科研资源还十分有限。
利用京津科技资源不足,驻冀高校和科研院所的优势没有充分发挥出来,与我省县市产业发展有较大合作空间。
通过调研,我认为产生以上问题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方面:一是缺乏有力组织与推动。
创新型县市建设的总体谋划和部署比较到位,但具体实施中缺乏有效的组织和举措,部门之间协调配合不够,没有形成整体合力。
从科技系统自身看,科技管理部门在区域科技创新体系建设中的综合协调职能发挥不够,尚未切实成为党委、政府的参谋助手,在调控措施和环境营造上做得不足。
二是科技创新投入不足。
科技投入是创新型县市建设的基础和保障,从全省来看,投入不足仍然是制约我省科技创新发展的重要因素。
特别是企业创新投入明显不足。
许多县市的科技与金融结合不够,企业科技活动经费中来自金融机构的资金较少,风险投资市场发育不成熟,科技担保体系不完善,科技创新活动缺乏金融资金和社会资金的有效支持。
三是创新人才缺乏。
我省县市人才的分布不平衡、结构不合理。
一些县市科技人才大多集中在事业单位,如医院、学校,企业和基层缺乏人才,特别是在中小企业,具有高级职称的人员很少,具有独立研发能力的高科技人才更加匮乏;既掌握科技知识又拥有实践经验的科技创新人才,尤其是具有科学经营理念、超前战略眼光和先进管理能力的优秀企业管理人才是少之又少。
人才流失现象还非常严重。
四是科技成果转化推广体系尚不完善。
科研成果投入到生产的中试环节薄弱,因缺少中间试验的投入,致使一些科研成果难以走出实验室,形不成企业急需并能直接应用的技术;科技中介机构发育不完善。
大多数县市的科技中介机构发展还处于初级阶段,机构数量少,运行机制不规范,专业化服务水平低,企业诊断、技术转移、技术产权交易等机构还未建立;风险投资机制不健全,缺少有效的融资渠道。
三、河北省加快推进创新型县市建设的对策建议1.统一思想,进一步明确创新型县市建设的总体要求总体要求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新时期科技工作方针,深入实施科教兴县和人才强县战略,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科技发展的战略重点和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加强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着力提高经济核心竞争力;把完善创新体制机制作为推动自主创新的主要杠杆,优化创新资源配置,着力构建以企业为主体、以产学研相结合的区域自主创新体系;把营造创新环境作为加强自主创新的重要保障,加大科技投入,形成激励自主创新的政策体系,着力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由传统的投入拉动为主向创新驱动为主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