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九问-厌食、出汗、磨牙、流鼻血、尿床、抽动……
中医儿科常见病诊疗指南-厌食(王雪峰6)
分证论治 1、脾胃湿热
组方原则 治法:清热燥湿,健脾助运 方药:藿朴三仁汤(经验方) 常用药:广藿香、厚朴、姜 半夏、茯苓、苦杏仁、薏 苡仁、豆蔻、炒苍术、胡 黄连 常用杏仁、白蔻仁、生薏仁宣 畅三焦气机;半夏、厚朴;藿香 芳香化湿;滑石、竹叶、通草利 湿清热。 药物加减:大便不畅,加槟 榔、枳实、莱菔子;小便黄少, 加滑石、甘草。
刺四缝疗法 在患儿第2、3、4、5 指掌面,近端指关节横纹 中点,即四缝穴处,皮肤 局部消毒后,用三棱针或8 号普通注射针头,速针刺 0.5-1mm深,刺后挤出 黄白色黏液,隔3日刺1次 。用于脾胃气虚证、脾失 健运证、脾胃湿热证。( 推荐级别:D)
敷贴疗法
方法一:党参30g,白术15g,砂仁20g,木香10g,
用于厌食各证伴有食积者。(推荐级别:B)
两胁胀满,平素烦躁易怒,夜寐欠安,兴奋躁动
口苦泛酸,嗳气呃逆,大便失调。
舌红,苔薄黄,脉细小弦,指纹紫滞。
辨证分析
本证多见于平素急躁易怒的患儿,与精神及情 志因素有关。除厌食外,两胁胀满,兴奋躁动,口 苦泛酸,嗳气呃逆, 舌红,苔薄黄,脉细小弦,
指纹紫滞为辨证要点。
治疗原则
以运脾开胃为基本原则。 宜以轻清之剂解脾胃之困,拨清灵脏气以恢 复转运之机,则脾胃调和,脾运复健,胃纳 自开。
中华中医药学会
中医儿科常见病诊疗指南
厌
食
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王雪峰教授
目
录
《指南》文献依据分级及推荐级别 《指南》厌食的术语和定义
厌食的诊断及需鉴别的病种
厌食的辨证与治疗
厌食的中成药及外治
《指南》的编写目的
规范中医儿科的临床诊断、治疗 为临床医师提供儿科常见病中医标准化处理的策略与方法 促进中医儿科临床诊疗和科研水平的提高
儿科常见病及用药知识问答
儿科常见病及用药知识问答1、小儿厌食以多大的儿童为多见?答:以1-6岁为多见,城市儿童发病率较高。
2、小儿厌食的病因是什么?答:中医认为本病多由喂养不当、他病伤脾、先天不足、情志失调引起,其病变主要在脾胃。
3、小儿厌食的主要症状是什么?答:长期食欲不振,不思饮食,食量下降,面色少华,形体偏瘦。
4、治疗小儿厌食的药物有哪些?(例举5种)答:小儿复方鸡内金散、山楂麦曲颗粒、大山楂颗粒、薏芽健脾凝胶、健儿消食口服液、肥儿糖浆、健脾糖浆、儿康宁糖浆、启脾丸、儿宝颗粒、健胃消食片、小儿健脾散、稚儿灵颗粒、婴儿健脾散等。
5、厌食的小儿患者平时在饮食上应注意什么?答:少吃巧克力及带颜色的饮料,少吃油腻厚味等不易消化食品。
6、小儿遗尿的定义是什么?答:是指3周岁以上的小儿睡中小便自遗,醒后方觉的一种病症。
多见于10岁以下儿童。
7、小儿遗尿的病因是什么?答:小儿遗尿与膀胱和肾的功能失调有关,其中尤以肾气不足,膀胱虚寒为最多见。
8、小儿遗尿的主要症状是什么?答:发病年龄在3周岁以上,寐中小便自出,醒后方觉,睡眠较深,不易唤醒,每夜或隔几天发生尿床,甚则每夜遗尿1-2次以上。
9、治疗小儿遗尿的主要药物是什么?(例举3种)答:夜尿宁丸、五子衍宗丸、金鸡虎补丸、倍芪腹泻贴、健脾止遗片等。
10、遗尿的小儿患者平时应注意什么?答:勿使患儿白天玩耍过度,睡前饮水太多;逐渐养成自控的排尿习惯。
11、流行性腮腺炎的定义是什么?答:是由腮腺炎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疾病良性且呈自限性。
多数在5-15岁发生,2岁以下较少发生。
12、流行性腮腺炎的主要症状是什么?答:潜伏期8-30天,平均18天。
多数患者无前驱症状,而以耳下部肿大为其最早征象。
少数患者可有肌肉酸痛,食欲不振、低热等症状。
13、治疗流行性腮腺炎的中成药有哪些?答:蒲地蓝消炎口服液、大青叶片、板蓝根颗粒、利巴韦林含片、五福化毒丸等。
14、治疗流行性腮腺炎外用药物有哪些?答:如意金黄散、紫金锭、青黛散、六神丸等。
孩子出虚汗、磨牙,多是脾胃惹的祸!
孩子出虚汗、磨牙,多是脾胃惹的祸!许多家长都反映孩子简单出虚汗。
许多小孩出汗就是由于消化不良所引起的,正确的做法不是补,而是要助消化,维护肠胃。
出汗跟消化有亲近的联系,时刻长了就会导致体虚,也就变成是出虚汗了。
因“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也就是说,人出世后,身体养分物质的来历首要依靠胃肠消化吸收的饮食物中吸取。
一旦饮食不合理或肠胃消化功用出现问题,机体所需养分物质匮乏,时刻长了就会导致体虚,也就变成是出虚汗了。
口腔炎症会导致夜间磨牙,还有睡前或深夜吃东西,消化欠好,也会导致磨牙。
许多小孩夜间磨牙都是由于不消化,饮食方面不控制,导致脾胃的功用紊乱,这时就要改动一下喂食的习气。
家长判别孩子“热气”许多时分是看孩子的大便硬,呈羊屎状。
其实这种状况大多都不是“热气”,而是孩子脾虚,肠道功用受了影响,大便不能及时排出,水分就被肠道吸收走了,所以大便才变得很硬。
孩子挑食八成也是由于饮食习气欠好,脾胃功用受损。
挑食会导致养分的不均衡,孩子的体质下降。
孩子吃饭很慢,幼儿园的小朋友都吃完了,他还在吃。
这是为什么,应该怎么办呢?孩子吃饭慢,是由于脾胃功用受到了损害。
孩子不想吃,别逼他,吃得慢,也不必催。
吃了助消化的东西,就要少吃难消化的食物,否则不起效果。
助消化的一起还要控制饮食,这样就能到达防备患病的意图。
吃不下就饿一瞬间,饥伤脾,饱伤胃。
现在的孩子有全家那么多人关怀着,很少有饥饿的,但过饱的问题比较多。
有些家长总是忧虑孩子吃不饱、养分不良,却从不忧虑孩子撑着。
其实孩子自己最清楚自己的饥饱,他不想吃饭的时分应该顺着他。
假如硬逼着哄着孩子吃,吃得过饱,消化当然欠好了。
不过,假如孩子是由于贪玩、看电视而不想吃饭,家长就不能听任,应及时纠正。
此外,给孩子捏捏背脊也有助于改进食欲。
晚间尽量少进食,人在睡觉的时分,肠胃工作效率比较低,假如晚间进食过多,会对脾胃构成担负。
许多家庭的喂食习气都有问题,不少孩子都是睡前或深夜要喝奶,乃至有的孩子含着奶瓶就睡着了。
幼儿教育-22种儿童常见的心理疾病2021
22种儿童常见的心理疾病现代社会中,儿童心理问题和心理障碍越来越受到关注。
然而很多年轻的父母面对孩子出现的异常行为,往往感到疑惑,不知道是否该求教心理医生。
以下介绍的主要是6岁以下的孩子常见的心理疾病:1.咬指甲咬指甲是儿童时期很常见的不良行为,男女儿童均可发生。
程度轻重不一,重者可引起局部出血,甚至甲沟炎。
爱咬指甲的孩子常伴有睡眠不安和抽动。
2.吮吸手指吮吸手指在婴儿期是一种常见的现象,到2-3岁以后,这种现象会明显减少。
随着年龄增长,会逐渐消失。
如不消失,则是一种不良的行为偏差。
3.屏气发作是指婴幼儿在受到刺激哭闹时,在过度换气之后出现屏气,呼吸暂停,口唇青紫,四肢僵硬,严重者可出现短暂的意识障碍。
短则半分钟到1分钟,长则2分钟到3分钟。
多见于2岁以内的孩子。
4.口吃是指说话时言语中断、重复、不流畅的状态,是儿童期常见的语言障碍。
约有半数口吃的儿童在5岁前发病。
5.言语发育延迟是指儿童口头语言出现较同龄正常儿童迟缓,发展也比正常儿童缓慢。
一般认为18个月不会讲单词,30个月不会讲短句者均属于言语发育延迟。
6.选择性缄默症是指已获得语言能力的孩子,因为精神因素的影响,在某些特定场合保持沉默不语。
如在学校里不讲话,但在家里讲话。
这种心理问题多在3-5岁时起病。
7.遗尿症指5岁以上的孩子还不能自已控制排尿,夜间经常尿湿床铺,白天有时也尿湿裤子。
多见于5-10岁的儿童,男孩多于女孩。
8.抽动症指局限于身体某一部位的一组肌肉或两组肌肉出现抽动。
表现为眨眼、挤眉、皱额、咂嘴、伸脖、摇头、咬唇和模仿怪相等,多见于5岁以上的儿童,男孩多于女孩。
9.入睡困难是指儿童在临睡时不愿上床睡觉,即使是躺在床上,也不容易入睡,在床上不停地翻动,或反复地要求父母给他讲故事,直到很晚才能勉强入睡。
10.夜惊指在睡眠中突然惊醒,瞪眼坐起,惊惶失措,表情痛苦,常伴有哭喊、气急、出汗等症状,多半发生在入睡后2小时内,醒后不能回忆。
爱乐活攻略226064
爱乐活攻略226064
#健康宝贝#【宝宝睡姿可能透露的健康状况】。
1、撩衣蹬被口干,手足心发热:阴虚肺热;
2、脸朝下,口舌溃疡:余热未净;
3、翻来覆去,口臭、腹胀:宿食;
4、哭闹摇头抓耳,伴发烧:外耳炎、湿疹;
5、四肢抖动:疲劳或受惊;
6、抓屁股,肛门有小虫:蛲虫病;
7、打鼾,口呼吸:扁桃体肥大。
爱乐活健康宝贝。
爱乐活——有态度、正能量的品质生活社区。
热爱生活,乐于分享的各类达人聚在这里,分享消费攻略,激发生活灵感,发现城市最IN 的角落。
在这里,有爱,有乐,有生活。
【更多精彩内容尽在爱乐活】
文章来源:/post/24af6410ec059717d793f5c7?from=wenku/?from=wenku。
十问歌
九问旧病十问因,再将诊疗经过掺。
个人家族当问遍,妇女经带并胎产。
小儿传染接种史,疹痘惊疳嗜食偏。
小儿传染接种史疹痘惊疳嗜食偏原版十问歌赋九问旧病十问因再兼服药参机变
一问寒热二问汗,三问头身九问旧病十问因,再兼服药参机变,
妇女尤必问经期,迟速闭崩皆可见,
再添片语告儿科,天花麻疹全占验。
《中医病案书写格式要求》
新编十问歌
问诊首当问一般,一般问清问有关。
一问寒热二问汗,三问头身四问便。
2015中医执业医师儿科学必背歌诀:问诊歌
2015中医执业医师儿科学必背歌诀:问诊歌一问寒热二问汗,三问头身四问便,五问饮食六胸腹,七问年龄八睡眠,九十个人家族史,麻痘虫惊食风寒。
【简释】一问寒热,即问发热和怕冷情况:发热怕冷无汗为外感风寒;寒热往来为邪在半表半里;发热持续,热势鸱张,舌苔厚腻,为湿热内阻;夏季高热不退,无汗多尿为夏季热;午后低热,常伴盗汗,称为潮热,见于阴虚;怕冷、纳呆、神疲、多为里寒或阳虚之证;二问汗:白天汗多,稍动即出,为自汗;睡中汗出,称为盗汗;汗出如油,淋漓不止,是亡阳虚脱;汗出热不退,热病为邪气由表入里之象。
三问头身:头痛,发热,恶寒,为外感风寒;头痛呕吐,高热抽搐为邪热入营, 属急惊风;头痛神萎,似搐非搐,为正虚肝盛,属慢惊风;头晕而兼发热多因外感; 头晕而兼面白乏力, 多为气血不足; 肢体酸痛而兼发热多为外惑,或邪阻经络; 关节疼痛, 屈伸不利, 常见于痹证; 肢体瘫痪不用, 强直屈伸不利为硬瘫, 多为风痰入络, 血瘀气滞; 痿软屈伸不能为软瘫, 多因肝肾阴虚, 筋骨失养.四问二便:大便次数多而稀薄,为脾不健运;大便次数多,赤白粘冻,为湿热积滞;大便秘结,腹部胀痛,多为内有实热或阴虚津亏;大便排虫,伴有腹痛,为蛔虫病;便时哭吵,多为腹痛;小便清长,或夜间遗尿,为肾阳不足,下元不固;小便频多,溲时疼痛,为湿热下注,如热淋;小便刺痛,滴而不尽,或排出砂石,为石淋所致。
五问饮食:不思饮食,食而不多,为脾胃虚弱;胀满不思饮食,为伤食积滞;腹泻而不思食为脾失健运;能食而便多不化,形体消瘦,多见于疳证;渴喜饮冷为热证;渴喜饮热,或口不渴,则为寒证;频饮,口唇干燥,为胃阴不足,津液亏耗;渴不欲饮,则常为中焦有湿。
六问胸腹:前胸胀满而频咳,为风寒束肺,肺气失宣;胸部闷窒,哮鸣痰呼,为痰阻肺络,如哮喘;胸痛发热,咳嗽,气促,为肺炎喘嗽;胸闷心悸,面青气促,为心阳不振,心血瘀滞;心悸胸闷,头晕乏力,为心之气阴不足;脘腹饱胀,多为伤食积滞;腹痛隐隐,以脐周为主,见于蛔虫证;上腹或右胁胀痛,面目黄染,为湿热黄疸。
小儿指纹诊病歌诀
.'.小儿看病歌诀小儿有病令人怜,全仗医生仔细观。
令人抱出光明处,先将面部用心看。
额属心兮颏属肾,左肝右肺两腮前。
鼻乃脾经为主宰,五经辨色要心虔。
白者气虚黄有积,赤者为热青主寒。
鼻塞声重伤风重,眼下青色主饮痰。
口唇赤白阴阳判,赤者胃热白者寒。
虫积唇内生白点,疳气鼻燥体态干。
有痛啼哭总不止,有积襁褓不耐烦。
抱出贪凉欲赴冷,此乃内热使之然。
若是当风即畏缩,必是伤风与阴寒。
鼻冷疮疹耳冷热,遍身发热是风寒。
手足心热口发渴,纹沉食积是真诠。
若是下午手心热,阴虚盗汗夜生烦。
倘若手指稍头冷,便是惊风一例看。
只有中间一指热,小儿一定是伤寒。
中指微微独自冷,定然麻痘恐相缠。
复看指纹记歌诀,浮沉色气审的端。
要看指纹风气命,三关内推细心研。
三关寅卯辰部位,病之吉凶在此间。
初起风关病无碍,气关纹现恐缠绵。
乍临命位诚危急,射甲通关命难全。
指纹何故浮然样,邪在皮肤病易蠲。
忽而关纹沉沉状,已知入里病盘旋。
身安脉纹红黄色,紫脉为热红伤寒。
青主惊风白疳疾,三关见黑命恐难。
伤食弯外青兼紫,脉纹弯内是风寒。
腹痛纹入掌中里,色淡气弱禀先天。
关纹滞涩皆因积,邪遏阴营卫气连。
食郁中焦风热炽,不行推荡病何迁。
小儿指纹色泽主病歌身安定见红黄色,红艳外感风寒得。
指纹淡淡本虚寒,莫待深红化为热。
关纹见紫热之症,青色为风古所称。
食伤紫青痰气逆,三关青黑祸难成。
紫黑血络因郁闭,色淡为虚紫红热。
青色惊风与痛证,实证多见滞暗色。
中医儿科学速记口诀
中医儿科学速记口诀1. 嘿,各位准中医们,今天咱们用顺口溜的方式,把中医儿科的重点知识串起来!这些口诀朗朗上口,记起来特别容易,就像小时候背儿歌一样有趣。
2. 小儿体质要记牢:脏腑娇嫩易受扰,阳常有余阴常亏,气血未充易生招。
形神未分脾肾弱,一碰就病来得早。
3. 望闻问切有妙招:望面色,看舌苔,小儿不会说话来。
面红热证身发烫,面白寒证要温快。
舌红苔黄热当头,舌淡苔白寒邪在。
4. 小儿发热好记忆:风热咳嗽鼻塞多,肺热喘咳面颊红。
胃热口臭便秘到,心热心烦睡不着。
肝热眼红易发怒,脾热腹胀食欲糟。
5. 消化不良要牢记:吐奶腹胀食积停,脾虚食少便溏行。
肝气犯胃哭闹凶,胃热口臭便秘生。
健脾和胃是关键,调肝理气保安宁。
6. 咳嗽分类记心间:风寒咳嗽痰清稀,风热咳嗽痰黄腻。
痰湿咳嗽声音闷,肺阴不足干咳急。
止咳化痰要分明,辨证论治不糊涂。
7. 小儿惊风要记清:内风肝阳上亢忙,外风感冒热生张。
惊风抽搐眼上吊,高热抽搐要降温,肝风内动快平肝。
8. 腹泻口诀要记牢:寒泻腹痛便清稀,热泻臭秽面发红。
食积腹胀便酸臭,脾虚食少便不成。
调理脾胃是关键,寒热虚实要分明。
9. 厌食口诀记心中:脾虚食少倦怠多,胃热口臭厌食糟。
肝气犯胃爱生气,食积腹胀吃不消。
健脾开胃要记牢,调肝理气莫忘掉。
10. 小儿用药有讲究:剂量要小莫太重,寒凉药物慎用行。
顾护脾胃最重要,扶正祛邪两不误。
甜味药物最适宜,苦寒之品要谨慎。
11. 预防保健记心间:饮食有节不过量,起居有常莫任性。
适度运动增体质,按时接种要记清。
情志调养要做好,快乐成长身体棒。
12. 这些口诀要牢记:朗朗上口好背诵,临床应用有帮助。
辨证论治莫慌张,望闻问切细推敲。
治疗原则要记牢,健康成长是目标。
中医学《十问歌》“问饮食口味”——食欲与食量
中医学《十问歌》“问饮食口味”——食欲与食量食欲是指进食的要求和对进食之欣快感,食量是指实际的进食量。
胃主受纳、腐熟水谷,脾主运化,二者共同完成饮食物的消化吸收,以保证脏腑功能活动所需,故饮食与脾胃的关系非常密切。
询问患者食欲与食量的改变,可以了解脾胃功能的盛衰,以及疾病的预后转归。
询问时要详细了解患者食欲与食量的变化,以及有无偏嗜食物的情况。
一、食欲减退又称“纳呆”“不欲食”“食欲不振”,是指患者进食的欲望减退,甚至不想进食的症状,常伴食量的减少。
食欲减退多由脾胃亏虚,或湿邪困阻脾胃所致。
此外,外感疾病,病邪干扰胃气,脾胃升降失职,也可见食欲减退。
若患者纳呆食少,兼见形体消瘦,面色淡白或萎黄,腹胀便溏,疲倦乏力,舌淡,脉虚者,属脾胃气虚。
因脾胃亏虚,受纳、运化功能减退所致。
患者纳呆腹胀,胸闷恶心,呕吐泄泻,头身困重,苔腻,脉滑或缓者,属湿邪困脾。
因湿邪内阻,脾胃运化障碍所致。
患者不欲饮食,兼见寒热往来,胸胁苦满,神情默默,口苦咽干,目眩者,属少阳病。
因邪入少阳,经气失疏,影响脾胃运化所致二、厌食指厌恶食物,食欲大减,甚至恶闻饮食之味,多由食滞、湿邪困阻脾胃所致。
患者厌食腹胀,脘闷欲呕,嗳腐食臭,舌苔厚腻,脉滑者,为食滞胃脘。
多因暴饮暴食,损伤脾胃,致使脾胃的腐熟、运化功能失职所致。
患者厌食油腻,脘闷腹胀,泛恶欲呕,便溏不爽,肢体困重者,为湿热蕴脾。
因湿热中阻,胃失和降,胃气上逆所致。
患者厌油腻饮食,身目发黄,胁肋胀痛,口苦咽干,为肝胆湿热。
因湿热内蕴肝胆,肝失疏泄,影响脾胃所致。
此外,女子妊娠早期,见厌食恶心,或食入即吐,此属妊娠反应,乃因妊娠后血聚于下养胎,冲脉之气盛,上逆犯胃,胃失和降所致。
轻者无其他不适,不影响日常工作生活,无须治疗。
重者厌食明显,呕吐频繁,称为“妊娠恶阻”。
三、消谷善饥亦称“多食易饥”,是指患者食欲亢进,进食量多,易感饥饿的症状,多由胃热炽盛,腐熟太过所致。
消谷善饥,兼多饮多尿,身体消瘦者,多见于消渴病。
育儿知识-一问寒热二问汗 三问饮食四问便
一问寒热二问汗三问饮食四问便中医和西医在问诊上大致一样,都要详细告知病人的主要病痛,也就是病历上的“主诉”。
然后围绕主要耳聋,询问发病时间、病因、经过,此外还要询问病人体质强弱,性格情绪,生活经历,饮食嗜好,以掌握疾病的全过程,为进一步分析患病,判断疾病的病位、病性,为辨证治疗提供可靠依据。
中医对现在症状,询问尤为详尽,十分重视症状的特征和症状与疾病的关系。
古代问诊的“十问歌”,不但朗朗上口,而且内容全面,反映了中医问病的特色,是中医问病的指南,下面详细介绍。
“一问寒热二问汗”中医常说:“有一分寒热,便有一分表证。
”所谓表证,主要症状是发热和恶寒,是所对所有因外感风寒或风热等邪气中医引起的疾病初期咳嗽的概括。
恶寒重发热轻,多为风寒表证;发热重恶寒轻,多是风热表证。
如只怕冷或单发热则多属内伤杂病。
只怕冷没有发热是里寒证;单发热不怕冷,一般为里热证。
在内伤杂病中,有时出汗也是病人的冻疮之一。
病人白天出汗,活动后尤甚,多属阳虚;入睡后出汗,醒时汗止为阴虚。
“三问饮食四问便”中医功不可没人的饮食情况,认为脾胃(来算西医所说的消化系统)为“后天之本”。
问饮食的多少,可反映脾胃功能的盛衰。
饮食正常,脾胃功能健全;不想进食,多是脾胃虚弱;吃的多饿的快,常是胃有实火;偏嗜生米、泥土,兼见消瘦、腹胀腹痛,属虫积。
此外喜吃凉的多属有热;喜吃高热的多是内寒。
问医护人员的口味变化,可帮助诊察脏腑的虚实。
口苦多见于胃肠或肝胆热证,以急性炎证多见;口淡无味多见于脾胃虚弱;口甜或手里粘腻不畅,多是水湿或湿热困阻脾胃;口中泛酸,常见于肝胃蕴热,与胃酸过多有关,以溃疡病、胃炎为多见,口中酸馊,多为伤食。
问大小便质、量、色的变化,也可以了解脏腑的营卫虚实。
一般说,大便清稀多为体虚,大便干结多属实闷,大便稀不成形,多是脾胃虚弱,水粪夹杂,常于黎明而泻,伴腰痿怕冷,多属肾虚寒湿内盛;泻下蚯蚓色黄而稀,多属大肠湿热;大便夹有不消化食物,酸腐臭秽,多是伤食积滞;大便带脓血粘液,里急后重,多是痢疾。
十问歌
经期延长:是指月经周期基本正常,行经时
间超过7天以上,甚或淋漓半月方净者。 经间期出血:是指以氤氲之时出现周期性的 少量阴道出血者。 崩漏:是月经的周期、经期、经量发生严重 失常的病证,其发病急骤,暴下如注,大量 出血者为“崩”;病势缓,出血量少,淋漓 不绝者为“漏”。
闭经:女子年龄超过16岁,月经尚未来潮,
十问歌
“十问歌”始见于《景岳全书· 传忠录· 十问
篇》:一问寒热二问汗,三问头身四问便, 五问饮食六问胸,七聋八渴俱当辨,九因脉 色察阴阳,十从气味章神见,见定虽然事不 难,也须明哲毋招怨。
后见于清· 陈修园的《医学实在易· 问证诗》:
一问寒热二问汗,三问头身四问便,五问饮 食六问胸,七聋八渴俱当辨,九问旧病十问 因,再兼服药参机变,妇人尤必问经期,迟 速闭崩皆可见,再添片语告儿科,天花麻疹 全占验。
或月经周期已建立后又中断6个月以上或月经 停闭超过了3个月经周期者,称为闭经。前者 称原发性闭经,后者称继发性闭经。
一问寒热:感觉畏寒还是发热。
二问汗:二问身体有无出汗、热汗还是冷汗。
三问头身:三问头部和身体有无不适之处。 四问便:四问大小便排泄是否正常。 五问饮食:五问吃的喝的是否正常及偏好。
六问胸:六问胸腹部的感觉。 七聋八渴俱当辨:七耳聋八口渴需要辨别。
九问旧病:九问过往病史。
十问因:十问发病的起因原由。 再兼服药参机变:根据病情辨证施治。
妇人尤必问经期,迟速闭崩皆可见:妇女要
问经期的状况,有没有经期推迟、经期短、 闭经、崩漏的情况发生。 再添片语告儿科,天花麻疹全占验:有关儿 科需要注意的,天花、麻疹。
睡眠:是否难以入睡,是否易醒,有无多梦,
睡醒后是否疲劳。 经期:一般先期为热,后期为寒。 周期:两次月经的第一天为一个周期,一般 21--35天,平均28天。 经期:月经持续时间,正常为3-7天。 月经先期:月经周期提前7天以上,甚至10天 左右一行,连续发生2个周期以上者。 月经后期:月经周期延后7天以上,甚至3到5 个月一行者,连续两个周期以上者。
十问歌
十问歌“十问歌”始见于《景岳全书·传忠录·十问篇》:一问寒热二问汗,三问头身四问便,五问饮食六问胸,七聋八渴俱当辨,九因脉色察阴阳,十从气味章神见,见定虽然事不难,也须明哲毋招怨。
后见于清·陈修园的《医学实在易·问证诗》:一问寒热二问汗,三问头身四问便,五问饮食六问胸,七聋八渴俱当辨,九问旧病十问因,再兼服药参机变,妇人尤必问经期,迟速闭崩皆可见,再添片语告儿科,天花麻疹全占验。
后又据卫生部中医司《中医病案书写格式与要求》通知精神,改编为:问诊首当问一般,一般问清问有关,一问寒热二问汗,三问头身四问便,五问饮食六问胸,七聋八渴俱当辨,九问旧病十问因,再将诊疗经过参,个人家族当问遍,妇女经带病胎产,小儿传染接种史,痧痘惊疳嗜食偏。
明代医学家张景岳在总结前人问诊要点的基础上写成《十问歌》,清代陈修园又将其略作修改补充为:一问寒热二问汗,三问头身四问便,五问饮食六胸腹,七聋八渴俱当辨,九问旧病十问因,再兼服药参机变,妇女尤必问经期,迟速闭崩皆可见,再添片语告儿科,天花麻疹全占验。
”《十问歌》内容言简意赅,可作问诊的参考。
但在实际问诊中,还必须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灵活而重点地询问,不能千篇一律地机械套问。
新编十问歌问诊首当问一般,一般问清问有关。
一问寒热二问汗,三问头身四问便。
五问饮食六胸腹,七聋八渴俱当辨,九问旧病十问因,再将诊疗经过参。
个人家族当问遍,妇女经带并胎产。
小儿传染接种史,疹痘惊疳嗜食偏。
原版十问歌赋一问寒热二问汗,三问头身四问便。
五问饮食六胸腹,七聋八渴俱当辨,九问旧病十问因,再兼服药参机变。
妇女尤必问经期,迟速闭崩皆可见,再添片语告儿科,天花麻疹全占验。
小儿厌食症怎么办?小儿厌食症的症状表现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小儿厌食症怎么办?小儿厌食症的症状表现
导语:小儿厌食症是指小儿(主要是3-6岁)较长期食欲减退或食欲缺乏为主的症状。
它是一种症状,并非一种独立的疾玻小儿厌食症又称消化功能紊乱(d
小儿厌食症是指小儿(主要是3-6岁)较长期食欲减退或食欲缺乏为主的症状。
它是一种症状,并非一种独立的疾玻小儿厌食症又称消化功能紊乱(disorders of digestive function)在小儿时期很常见,主要的症状有呕吐、食欲不振、腹泻、便秘、腹胀、腹痛和便血等。
这些症状不仅反映消化道的功能性或器质性疾病,且常出现在其他系统的疾病时,尤其多见于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或精神障碍及多种感染性疾病时。
因此必须详细询问有关病史,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对其原发疾病进行正确的诊断和治疗。
小儿厌食症怎么办?小儿厌食症的症状表现
小儿厌食症怎么办
对症下药治疗小儿厌食
1、出汗较多:宝宝出汗较多时,体内水分、盐分丢失较快,胃肠道活动减弱,消化液分泌减少,导致食欲下降。
夏季,暑热往往伤脾阴,湿气积滞体内也会使胃肠呆滞,一些体质弱的宝宝脾胃功能易下降。
2、偏食习惯:宝宝偏食会引起一些必要的营养物质缺乏,如保持正常味觉的锌元素,体内锌缺乏,就会食欲不振。
果糖、巧克力等甜食吃多了,对食欲也有影响,尤其在吃饭前吃甜食,容易引起血糖升高,中枢神经抑制,人就不想吃东西了。
3、活动少:宝宝在室外活动相对减少时,身体没有被积极调动起来,胃肠道运作速度也随之减慢,食物在肠道里停留的时间延长,发
生活常识分享。
真正的中医问诊:十问歌源头详解!
真正的中医问诊:十问歌源头详解!十问篇一问寒热二问汗,三问头身四问便,五问饮食六问胸,七聋八渴俱当辨,九因脉色察阴阳,十从气味章神见。
见定虽然事不难,也须明哲毋招怨。
上十问者,乃延医之要领,临证之首务也。
明此十问,则六变具存,而万病形情俱在吾目中矣。
医之为难,难在不识病本而施误治耳。
误则杀人,天道可畏,不误则济人,阴德无穷。
学人欲明是道,必须先察此要,以定意见,以为阶梯,然后再采群书,广其知识,又何误焉?有能熟之胸中,运之掌上,非止为人,而为己不浅也,慎之宝之。
一问寒热问寒热者,问内外之寒热,欲以辩其在表在里也。
人伤于寒则病为热,故凡病身热脉紧,头疼体痛,拘急无汗,而且得于暂者,必外感也。
盖寒邪在经,所以头痛身疼。
邪闭皮毛,所以拘急发热。
若素日无疾,而忽见脉证若是者,多因外感。
盖寒邪非素所有,而突然若此,此表证也。
若无表证而身热不解,多属内伤,然必有内证相应,合而察之,自得其真。
凡身热经旬,或至月余不解,亦有仍属表证者。
盖因初感寒邪,身热头痛,医不能辩,误认为火,辄用寒凉,以致邪不能散,或虽经解散而药未及病,以致留蓄在经。
其病必外证多而里证少,此非里也,仍当解散。
凡内证发热者,多属阴虚,或因积热,然必有内证相应,而其来也渐。
盖阴虚者必伤精,伤精者必连脏。
故其在上而连肺者,必喘急咳嗽;在中而连脾者,或妨饮食,或生懊,或为躁烦焦渴;在下而连肾者,或精血遗淋,或二便失节,然必倏热往来,时作时止,或气怯声微,是皆阴虚证也。
凡怒气七情伤肝伤脏而为热者,总属真阴不足,所以邪火易炽,亦阴虚也。
凡劳倦伤脾而发热者,以脾阴不足,故易于伤,伤则热生于肌肉之分,亦阴虚也。
凡内伤积热者,在痞必有形证,在血气必有明征,或九窍热于上下,或脏腑热于三焦。
若果因实热,凡火伤在形体而无涉于真元者,则其形气声色脉候自然壮丽,无弗有可据而察者,此当以实火治之。
凡寒证尤属显然,或外寒者,阳亏于表,或内寒者,火衰于中,诸如前证。
但热者多实,而虚热者最不可误;寒者多虚,而实寒者间亦有之。
观小儿睡眠抓疾病苗头
观小儿睡眠抓疾病苗头
1.睡前烦躁、入睡后全身干涩、面红、呼吸粗糙且快,易惊醒,预示着发热即将来临。
2.入睡后,大汗淋漓、睡眠不安,而且出牙晚、方颅,这可能是患了佝偻病。
3.入睡后蹬被,伴有两颧及口唇发红,口渴喜饮,或手足心发热等症状,中医认为这是阴虚肺热所致。
4.入睡后反复折腾,常伴有口臭气促、腹部胀满、口干、口唇发红、舌苔黄厚、大便干燥等症状,这是胃有宿食,治疗原则应以消食导滞为主。
5.睡眠时哭闹不停,时常摇头,用手抓耳,有时还伴有发热,这可能是患有中耳炎或外耳道炎。
6.睡后不管听到多大声响也毫无反应,依然鼾睡,平日爱睡觉,能睡觉,则要当心孩子可能有听力障碍。
孩子睡眠中有哪些不良信号
孩子睡眠中有哪些不良信号
孩子睡眠中有哪些不良信号?比喻孩子在睡眠中表现的惊战,磨牙,多梦,出汗,抽搐,窒息,呕吐,咳嗽加重,毛细支气管炎,癫痫等不良信号。
1.惊战:偶尔发生属正常,频繁发生多起于积食、惊吓、多梦、高热,也可能因为过度看电视或玩游戏。
2.磨牙:偶尔发生属正常,过度发生则是因为积食。
3.多梦:白天受到精神刺激或劳累。
4.出汗:偶尔发生属正常,过多出汗多是由于内热过大、积食、体质虚弱、久病大病之后造成。
5.抽搐:有高热抽搐病史的孩子更要注意。
孩子多在晚上高热,又不易引起家长注意,所以很多时候的抽搐发生在晚上。
6.窒息:睡姿不良,呕吐窒息。
7.呕吐:胃肠疾病,如伤食呕吐。
8.咳嗽加重:夜咳提示病重。
9.毛细支气管炎:孩子有毛细支气管炎的家长要注意,这种病容易在夜晚加重。
10.癫痫:夜晚易发,避免窒息。
孩子分房行业品牌酷漫居小编建议家长一定要注意以上几种情况,另外还要注意不要餐后马上睡、不宜情绪激动后睡(尽量不要在睡前吵孩子)、避免尿不湿尿垫的不良刺激。
欢迎关注酷漫居,如需了解更多关于孩子分房等母婴类资源可关注酷漫居微信公众号:comagic1
更多孩子分房理念的内容:/news/specialGather/61.html 酷漫居官方网站:/
本文源自:/news/wenda-5101/15225.html。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儿科九问-厌食、出汗、磨牙、流鼻血、尿床、抽动……
【免责声明】图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注:语音由机器人阅读,体验不好,要求高的可以不听,在此见谅.
文源:汉唐经方再传承
儿科九问
一、孩子为什么厌食、偏食?
很多小朋友平时厌食、偏食,这是怎么回事呢?这都是脾虚引起的,正常孩子应该是吃一般的食物都可以,没有挑剔,并且吃饱了之后爱玩、不哭闹才是正常。
比如:很多孩子特别喜欢吃肉,但是不喜欢吃青菜,这是因为这种孩子的胃气虚弱,需要不容易消化的肉类长时间的刺激肠胃才舒服导致的。
二、孩子为什么睡觉时出汗?
很多小朋友夜里入睡前出汗很多,家长在不明白原因的情况下很担心,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从中医角度来看,小儿为纯阳之体,特别是男孩,入睡前后略微出汗是正常的。
但大汗淋漓是不对的,汗多是由于脾虚胃实,卫气不能入里,循经上逆而成。
判断是不是正常的出汗,还可以结合其他情况,比如您的孩子还同时伴有磨牙,眼眶下发青,转着圈睡觉等,那您的孩子多半是脾虚了。
这种情况下补钙往往效果不佳,可以清淡饮食,调理脾胃。
三、孩子为什么睡觉时磨牙?
夜里睡觉磨牙是很多孩子都有的情况,很多父母都以为是孩子肚子里有虫子才会如此。
实际上在现代社会的卫生条件下,蛔虫病已经很少,特别是城市里的孩子更是这样。
大多数夜里磨牙的孩子都是脾虚引起的,脾虚则腐熟不利,郁而化热,夜里虚热循胃经和大场经上行,欲散不能,从而引起磨牙的情况。
四、孩子为什么容易流鼻血?
小朋友经常流鼻血是怎么回事?有些小朋友经常流鼻血,特别是晚上容易出现,家长们很迷惑,带孩子去医院检查一通,指标都正常,但孩还是该怎么流就怎么流,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这实际上是食积
的一种表现。
细心的父母也许会发现,小朋友吃多烤鸭或排骨夜里接着就会出现流鼻血。
小儿为纯阳之体,积食导致阳明不降,气机逆行而流鼻血,所以也就不奇怪了,只要清淡饮食,一般就会好的,再不行少用点调理脾胃的中药就好了。
当然,一些血液疾病是需要排除的。
五、孩子为什么经常腹痛?
好多孩子会经常腹痛,到医院检查一般会定义为肠系膜淋巴结炎,还有少数孩子因疼痛剧烈而出现呕吐等现象。
这种情况大部分是由于外感之后的遗留问题,特别是经抗生素治疗之后,肠道菌群紊乱,致使肠蠕动减慢而形成的。
从中医角度看,就是从太阳病转入了太阴病,如果不彻底治愈,这种孩子容易反复感冒,同时伴有厌食等情况。
六、孩子为什么爱咬指甲?
好多小朋友非常喜欢咬指甲,甚至有些孩子的指甲从来没有剪过,但却光秃秃的,这又是怎么回事呢。
实际上这也是一种脾虚的情况,和嗜食异物是一样的。
如果不予调理,有的孩子甚至到长大成人仍然会咬指甲。
七、孩子为什么会经常感冒?
有的小朋友一个月感冒一次,甚至半个月感冒一次,这又是怎么回事呢?现代医学说是免疫力低下,但提高免疫力好转并不明显。
从中医角度看,人体周围有一层卫气(起到防御作用),卫气产生于脾胃,一旦孩子积食之后产生卫气就会不足,这时候孩子就会容易感受风寒,从而形成风寒夹积型的感冒,治疗不当则又会引起咳嗽。
假如这时候再继续吃些水果(生冷)、肉食那么咳嗽就会持续很久。
这种孩子一般都有这么个特点,就是一旦出现口中有异味,手心发热,口唇鲜红,那么这个孩子就快感冒了,这时候如果赶紧清淡饮食,很多还是可以避免外感的。
八、孩子为什么会尿床?
尿床是让年轻父母们头疼的一个问题,孩子超过了三岁依旧尿床,除了天天需要清洗、晾晒被褥的麻烦,更多的是对孩子身体状况的担心。
古代医家对孩子尿床多从肾虚论治,但就临床观察大体以以下两种情况居多:一、中气虚弱,不能固摄。
二、气机郁滞,阳不入阴。
这两种孩子略微调理大都可以治愈。
(骶椎隐裂者除外)
九、孩子为什么会多动、抽动?
小儿抽动症也称为小儿抽动秽语综合症,多起病于10岁前,男女比例为5∶1~3∶1,典型表现多发抽动和语言痉挛。
首发体征为运动痉挛常累及面部,表现用力吸气、眨眼、皱眉、和撅嘴等,也可出现摇头、仰颈、提肩、扭身、投掷、踢腿等,发声痉挛是喉肌痉挛发出的单调的如喉鸣、犬吠样怪声,也有类似咕哝、嘘声、清喉、咳嗽等声音。
小儿抽动症病因复杂,至今在医学界尚无定论,目前多数认为与神经生化因素、遗传因素、脑器质性因素、社会心理因素的改变有关。
西医临床上治疗一般以抗精神病药氟哌啶醇及多巴胺受体拮抗剂为首选,由于其副作用较大,临床应用常受到限制。
古代文献对小儿抽动症论述较少,近代中医多以“肝风”立论,究其理论根源多套用《内经》:“诸风掉弦,皆属于肝”及《小儿药证直诀。
肝风有甚》:“凡病或新或久,皆引肝风,风动而止于头目,目属肝,风入于目,上下左右如风吹,不轻不重,儿不能任,故目连眨也”之说,后者为宋代儿科名家钱乙对慢惊风的论述,且所形容症状又与抽动症之“眨眼”类似,所以很多人也就把抽动证的病机定位在了“肝风”上。
而治疗上也多以“平肝熄风”为主,或以“滋水涵木”为主,多把切入点放在“木”和“风”上。
据我们临床观察,以肝风立论或单纯从肝风立论治疗小儿抽动症疗效欠佳,即使有疗效者,也多有反复。
小儿抽动症患者除了“抽动”症状以外,往往还伴有一些其他症状,比如“下眼睑青黑色而且口周泛黄,眼白泛蓝;夜里刚入睡时后脑勺出汗严重,睡着时翻动或者转动身子,并且手脚心热,大小鱼际有红色斑点;免疫力差,基本一个月一次或数次感冒,感冒后容易引起上呼吸道炎症;爱吃肉食,经常口中有异味”等,而这些症状都属于脾虚的范畴,按照脾虚理论来治疗抽动症,在抽动痊愈的同时,以上症状也在逐渐消失,并且不然容易复发。
由此可以看出,对于小儿抽动症的治疗还是应该已调理中焦为主,复其升降。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