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乐府二首
古诗十九首汉乐府
古诗十九首汉乐府1、《同声歌》两汉·张衡邂逅承际会,得充君后房。
情好新交接,恐栗若探汤。
不才勉自竭,贱妾职所当。
绸缪主中馈,奉礼助蒸尝。
思为苑蒻席,在下蔽匡床。
愿为罗衾帱,在上卫风霜。
洒扫清枕席,鞮芬以狄香。
重户结金扃,高下华灯光。
衣解巾粉御,列图陈枕张。
素女为我师,仪态盈万方。
众夫希所见,天老教轩皇。
乐莫斯夜乐,没齿焉可忘。
2、《春日行》南北朝·鲍照献岁发,吾将行。
春山茂,春日明。
园中鸟,多嘉声。
梅始发,柳始青。
泛舟舻,齐棹惊。
奏《采菱》,歌《鹿鸣》。
风微起,波微生。
弦亦发,酒亦倾。
入莲池,折桂枝。
芳袖动,芬叶披。
两相思,两不知。
3、《游侠篇》魏晋·张华翩翩四公子,浊世称贤明。
龙虎方交争,七国并抗衡。
食客三千余,门下多豪英。
游说朝夕至,辩士自纵横。
孟尝东出关,济身由鸡鸣。
信陵西反魏,秦人不窥兵。
赵胜南诅楚,乃与毛遂行。
黄歇北适秦,太子还入荆。
美哉游侠士,何以尚四卿。
我则异于是,好古师老、彭。
4、《秦女卷衣》唐代·李白天子居未央,妾侍卷衣裳。
顾无紫宫宠,敢拂黄金床。
水至亦不去,熊来尚可当。
微身奉日月,飘若萤之光。
愿君采葑菲,无以下体妨。
5、《游子吟》唐代·孟郊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6、《悲歌》两汉·佚名悲歌可以当泣,远望可以当归。
思念故乡,郁郁累累。
欲归家无人,欲渡河无船。
心思不能言,肠中车轮转。
7、《羽林郎》两汉·辛延年昔有霍家奴,姓冯名子都。
依倚将军势,调笑酒家胡。
胡姬年十五,春日独当垆。
长裾连理带,广袖合欢襦。
头上蓝田玉,耳后大秦珠。
两鬟何窈窕,一世良所无。
一鬟五百万,两鬟千万余。
不意金吾子,娉婷过我庐。
银鞍何煜耀,翠盖空踟蹰。
就我求清酒,丝绳提玉壶。
就我求珍肴,金盘脍鲤鱼。
贻我青铜镜,结我红罗裾。
不惜红罗裂,何论轻贱躯。
男儿爱后妇,女子重前夫。
人生有新旧,贵贱不相逾。
多谢金吾子,私爱徒区区。
《汉乐府两首》教案
一、教案基本信息教案名称:《汉乐府两首》教案学科领域:语文年级:五年级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自读、交流、讨论等方式,理解《汉乐府两首》的内容。
2. 培养学生感受汉乐府诗的特点,提高文学素养。
3. 引导学生理解诗中的寓意,培养正确的价值观。
教学重点:1. 理解《汉乐府两首》的内容。
2. 感受汉乐府诗的特点。
教学难点:1. 诗中寓意的研究。
2. 汉乐府诗特点的把握。
教学准备:1. 课文:《汉乐府两首》2. 参考资料:关于汉乐府诗的相关介绍二、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利用图片或者音乐等素材,引导学生了解汉乐府诗的概念,激发学生对汉乐府诗的兴趣。
2. 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阅读《汉乐府两首》,理解诗歌内容,体会诗歌的表达情感。
3. 合作探究分组讨论,让学生交流对《汉乐府两首》的理解,分享自己的感悟。
4. 诗歌解析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汉乐府两首》的特点,如节奏、韵律、表达方式等,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诗歌。
5. 寓意讲解详细讲解诗中的寓意,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6. 课堂小结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强调《汉乐府两首》的特点及其寓意。
三、作业布置1. 让学生回家后,向家长分享《汉乐府两首》的故事内容及所学到的知识。
2. 结合自己的生活,写一篇关于寓意的小短文。
四、课后反思教师应及时反思课堂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方法,以提高教学效果。
五、教学评价通过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课后分享等方面,评价学生在本次课程中的学习效果。
六、教学活动设计活动一:汉乐府诗知识问答1. 学生分组,进行汉乐府诗知识问答比赛。
2. 教师准备问题,如汉乐府诗的定义、特点等。
3. 学生抢答,答对的小组得分,评选出获胜小组。
活动二:汉乐府诗朗诵比赛1. 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首汉乐府诗进行朗诵。
2. 学生可以自由发挥,加入动作、表情等元素。
3. 教师评委打分,评选出最佳朗诵小组。
七、教学实践1. 组织学生进行汉乐府诗创作,让学生尝试自己编写一首汉乐府诗。
汉乐府诗集大全10首
汉乐府诗集大全10首
汉乐府是唐代的一种音乐形式,也是一种诗歌形式。
汉乐府以其优美的旋律和曼妙的诗歌而著称于世。
以下是我为您精选的十首汉乐府诗集。
一、《长安古意》
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
二、《登鹳雀楼》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
三、《江城子》
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
夏雨荷花深院锁,忍看离愁泪眼妍。
四、《采桑子》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鹅湖南去鱼村远,烟气沉沉带晚峰。
五、《咏柳》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六、《长恨歌》
汉皇重色思倾国,御宇多年求不得。
杨家有女初长成,养在深闺人未识。
天生丽质难自弃,一朝选在君王侧。
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
七、《渔家傲》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八、《庐山谣》
庐山谷中道士,骑一犬,衣如雪,从我门前过。
衣上血,口中痰,问之不肯言。
九、《桃花源记》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得意马蹄疾,一叶扁舟轻帆短,微笑漫岸杏花红。
十、《平沙落雁》
人在江湖,身不由己。
阵阵马蹄声,千里平沙无人随。
红巾翻飞,沙色骏骨。
长弓一挥,落雁不复回。
《汉乐府》四首
一:请谈谈你对罗敷这一形象的 认识。 二:请试用本文正面描写与侧面 烘托相结合刻画人物的方法描述 本班一位同学的特征。
赏析
1.美貌罗敷 光艳照人; 2.权贵使君 无理利诱; 3.盛夸夫婿 严辞拒绝。
小结
罗敷是一个年轻貌美、忠于爱 情、敢于反抗、善于斗争的采桑 女子。这首民歌通过叙述罗敷严 词拒绝使君无理要求的故事,歌 颂了劳动妇女坚贞不阿的品质和 勇敢机智的性格,揭露了封建统 治者腐朽的丑恶灵魂。
陌 上 桑
汉乐府
罗敷 器物、服饰 外表与内心兼美
太守
依仗权势
严拒太守
正面描写
旁人怨怒
勇敢与智慧并具
对比
荒淫无耻
上邪
上邪! 我欲与君相知,长命 无绝衰。 山无陵,江水为竭, 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 乃敢与君绝!
诗中女子以诸多永不可能的现 象列举,都是为了证明她对自 己心上人的忠诚与痴情。情, 自古乃是人间第一绝唱,而真 情尤为可贵,真情流露者,可 惊天地、泣鬼,山河为之倾倒, 风云亦为之变色。
行》。宋人郭茂倩《乐府诗集》中称之为《陌上桑》。
以后便成为习惯。“陌上桑”,意即大路边的桑林,
这是故事发生的场所。因为女主人公是在路边采桑,
才引起一连串的戏性情节。
日出东南隅,照我秦氏楼。 秦氏有好女,自名为罗敷。 罗敷善蚕桑,采桑城南隅。 青丝为笼系,桂枝为笼钩。 头上倭堕髻,耳中明月珠。 缃绮为下裙,紫绮为上襦。 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 少年见罗敷,脱帽著帩头。 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 来归相怨怒,但坐观罗敷。
十五从军征
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 道逢乡里人:家中有阿谁? 遥看是君家,松柏冢累累。 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 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 舂谷持作饭,采葵持作羹。 羹饭一时熟,不知贻阿谁! 出门东向看,泪落沾我衣。
汉乐府民歌及古诗十九首
汉乐府民歌【陌上桑】日出东南隅,照我秦氏楼。
秦氏有好女,自名为罗敷。
罗敷善蚕桑,采桑城南隅。
青丝为笼系,桂枝为笼钩。
头上倭堕髻,耳中明月珠。
湘绮为下裙,紫绮为上襦。
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
少年见罗敷,脱帽著帩头。
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
来归相怨怒,但坐观罗敷。
使君从南来,五马立踟蹰。
使君遣吏往,问是谁家姝?【羽林郎】 (杂曲歌辞)辛延年昔有霍家奴,姓冯名子都。
依倚将军势,调笑酒家胡。
胡姬年十五,春日独当垆。
长裾连理带,广袖合欢襦。
头上蓝田玉,耳后大秦珠。
两鬟何窈窕,一世良所无。
一鬟五百万,两鬟千万余。
不意金吾子,娉婷过我庐。
银鞍何煜,翠盖空踟蹰。
就我求清酒,丝绳提玉壶。
就我求珍肴,金盘脍鲤鱼。
贻我青铜镜,结我红罗裾。
不惜红罗裂,何论轻贱躯!男儿爱后妇,女子重前夫。
人生有新故,贵贱不相逾。
多谢金吾子,私爱徒区区。
【孤儿行】(相和歌辞)孤儿生,孤子遇生,命独当苦!父母在时,乘坚车,驾驷马。
父母已去,兄嫂令我行贾。
南到九江,东到齐与鲁。
腊月来归,不敢自言苦。
头多虮虱,面目多尘。
大兄言办饭,大嫂言视马。
上高堂,行取殿下堂,孤儿泪如雨。
使我朝行汲,暮得水来归。
手为错,足下无菲。
怆怆履霜,中多蒺藜。
拔断蒺藜肠肉中,怆欲悲。
泪下渫渫,清涕累累。
冬无复襦,夏无单衣。
居生不乐,不如早去,下从地下黄泉。
春气动,草萌芽。
三月蚕桑,六月收瓜。
将是瓜车,来到还家。
瓜车反复,助我者少,啗瓜者多。
原还我蒂,兄与嫂严,独且急归。
当与较计。
乱曰:里中一何譊,愿欲寄尺书,将与地下父母,兄嫂难与久居。
【妇病行】(相和歌辞)妇病连年累岁,传呼丈人前一言。
当言未及得言,不知泪下一何翩翩。
“属累君两三孤子,莫我儿饥且寒!有过慎莫笪笞:行当折摇,思复念之!”乱曰:抱时无衣,襦复无里。
闭门塞牖,舍孤儿到市。
道逢亲交,泣坐不能起。
从乞求与孤买饵,对交啼泣,泪不可止。
“我欲不伤悲不能已!”探怀中钱持授交。
入门见孤儿,啼索其母抱。
徘徊空舍中,“行复尔耳,弃置勿复道!”【平陵东】(相和歌辞)平陵东,松柏桐,不知何人刦义公。
汉乐府 歌诗
汉乐府歌诗一、原文:《长歌行》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二、衍生注释:“葵”在这里指的是蔬菜名,不是现在我们所说的向日葵。
“朝露待日晞”中的“晞”,就是晒干的意思,早晨的露水等着被太阳晒干。
“阳春”就是温暖的春天,“布德泽”就是施予恩泽,这里指春天阳光雨露的滋养。
“焜黄”形容草木枯黄的样子。
“华”在这里通“花”。
三、赏析:1. 主题和情感- 这首诗的主题非常明确,就是告诫人们要珍惜青春年少的时光,努力奋发图强。
诗中先描绘了青春年少如同春天里生机盎然的景象,充满希望。
然后笔锋一转,担心秋天到来万物凋零。
到最后直截了当地说出“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表达了如果年少时不努力,到老来只能白白地悲伤后悔的情感,带有一种警世劝诫的意味。
2. 表现手法- 运用了比兴的手法。
开头“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用园中葵菜上的朝露来兴起,引出后文时光易逝的话题。
将人生的少壮和老大比作春和秋,青春年少就像春天万物生长,充满活力和希望,而老年就像秋天万物凋零,两者形成鲜明的对比,更加深刻地表达出时光不等人,一定要抓住年少时光努力做事这一主题。
四、作者介绍:《长歌行》属于汉乐府诗,乐府是自秦代以来设立的配置乐曲、训练乐工和采集民歌的专门官署。
汉乐府诗的作者大多是平民百姓,这些民歌是广大民众在生活和劳动中的智慧结晶。
从《长歌行》内容看,作者通过对自然景象的观察引出对人生的思考,像是一位懂得生活哲理,富有生活经验的长者,虽然具体作者不可考,但可以推测是一位心系社会、希望子孙后代能够积极向上的智者形象。
五、运用片段:1. 在一次班会课上,老师投影仪上打出了《长歌行》这首诗。
然后说:“同学们啊,你们就像这诗里说的‘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充满了生机与活力。
可不要觉得时间还早啊,‘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咱们得从现在起就为自己的梦想努力奋斗,不然等你们老了,就只能像秋天的花叶一样枯黄衰败,只剩下后悔喽。
《汉乐府诗》第二首《战城南》
《汉乐府诗》第二首《战城南》【篇目】[作品介绍] [注释] [译文] [赏析一]~~[赏析五】【古风泊客一席谈】战城南[乐府诗集·汉乐府诗·鼓吹曲辞·铙歌]战城南,死郭北,野死不葬乌可食。
为我谓乌:且为客豪!野死谅不葬,腐肉安能去子逃?水深激激,蒲苇冥冥;枭骑战斗死,驽马徘徊鸣。
梁筑室,何以南?何以北?禾黍不获君何食?愿为忠臣安可得?思子良臣,良臣诚可思:朝行出攻,暮不夜归![作品介绍]《战城南》系乐府旧题,属汉代《铙歌十八曲》之一,是一首民歌。
这首民歌是为在战场上的阵亡将士而作,诗中描写了战争的残酷,道出人民只是战争牺牲品的社会现实,表达了人民反对并诅咒战争的意愿。
此诗以死者告语乌鸦、驽马哀鸣的奇思妙想抒发作者的悲怆之情,极富浪漫主义精神。
[注释]①郭:外城。
这两句中的城南、城北为互文见义,是说城南、城北都有战争,也都有战死的人。
②野死:战死荒野。
乌:乌鸦。
传说乌鸦嗜食死尸腐肉。
这句说,战士尸遗荒野,正好供乌鸦啄食。
“乌可食”三字极写作者哀悼之情。
③客:指战死者,死者多为异乡人,故称之为“客”。
豪:“嚎”的借字,今通作“号”,号哭。
④谅:揣度之词,犹今口语“想必”。
⑤安能:怎能。
子:指乌。
这三句是作者对乌的要求。
余冠英说:“古人对于新死者,须行招魂的礼,招时且号且说,就是‘号’。
诗人要求乌先为死者招魂,然后吃他。
”⑥激激:清澈貌。
⑦冥冥:幽暗貌。
这里指蒲苇的葱郁。
⑧枭骑:勇健的骑兵战士。
枭:勇。
⑨驽(n ú奴)马:劣马。
徘徊:彷徨不进貌。
⑩梁筑室:指战争中在桥上构筑工事营垒。
梁,桥。
一说,梁,表声的字。
⑾何以北:一作“梁何北”。
这两句是说,桥上构筑了营垒,河南、河北的交通断绝。
⑿禾黍:泛指田野种植的谷物。
这句是说,战争影响生产,禾黍不获,租赋则无所出。
⒀子、良臣:指战死者。
⒁这两句指战士出攻阵亡。
[译文]城南城北都有战事,有许多人战死在野外,尸体不埋葬乌鸦来啄食。
汉乐府民歌
“乐府”一词,在古代具有多种涵义。最初是指主 管音乐的官府。汉代人把乐府配 乐演唱的诗称为 “歌诗”,这种“歌诗”在魏晋以后也称为“乐 府”。同时,魏晋六朝 文人用乐府旧题写作的诗, 有合乐有不合乐的,也一概称为“乐府”。继而 在唐代出现 了不用乐府旧题而只是仿照乐府诗的 某种特点写作的诗,被称为“新乐府”或“系乐 府”。 宋元以后,“乐府”又用作词、曲的别称。 因这两种诗歌的分支,最初也都配乐演唱的。 两汉乐府民歌主要辑录在“鼓吹曲辞”、“相和 歌辞”、“杂曲歌辞”、“杂歌谣辞”等四类中。
这首诗在艺术上亦颇有可观之处。最突出的是用博喻来加强所写事 物的形象性:爱情之坚贞很抽象,但作者罗列五种根本不可能发生 的自然现象,就把不可动摇的决心表现得淋漓尽致了。在一连五句 排比中,作者或用三言,或用四言,读起来章节短促,语句跌宕, 语气显得十分连贯而紧迫,使女子的感情如狂风暴雨迸发而出,极 好地突出了她敢与命运抗争的坚定性格与热烈心情。而由相反相成 所造成的强烈的艺术效果,使姑娘的形象显得极为可爱。
【译文】
十五岁就应征去参军,八十岁才退伍回到故村。 路上他碰到一个乡邻,问︰“我家里还有什么 人?”“远远看过去是你家,松树柏树中一片坟墓。” 近前看兔子从狗洞里出进,野鸡在屋脊上飞来飞去。 院子里长着野生的谷子,野生的葵菜环绕着井台。 捋些野谷舂米来做饭,摘下葵叶煮汤算是菜。 汤和饭一会儿都做好了,却不知道应该叫谁一起来吃 这些饭菜。 走出大门向着东方张望;老泪纵横洒落在征衣上。
战城南 两汉乐府 朝代:汉
战城南,死郭北,野死不葬乌可食。 为我谓乌:且为客豪! 野死谅不葬,俯腐肉安能去子逃? 水深激激,蒲苇冥冥; 枭骑战斗死,驽马徘徊鸣。 梁筑室,何以南?何以北? 禾黍不获君何食?愿为忠臣安可得? 思子良臣,良臣诚可思: 朝行出攻,暮不夜归!?
汉乐府古诗释义
汉乐府古诗释义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一、字词释义。
1. 葵。
- 在诗中“葵”指的是葵菜,它是一种蔬菜。
这里描写的是园子里生长着青青的葵菜,这种景象给人一种充满生机的感觉呢。
2. 朝露待日晞。
- “朝露”就是早晨的露水。
“晞”的意思是晒干。
早晨的露水等待着阳光把它晒干,就像美好的事物总是很短暂,需要珍惜。
3. 阳春布德泽。
- “阳春”指温暖的春天。
“布”是散布、给予的意思。
“德泽”就是恩泽、好处。
春天把阳光、雨露这些恩泽给予大地,让万物都能生长。
4. 焜黄华叶衰。
- “焜黄”形容草木枯黄的样子。
“华”在这里通“花”。
整句话的意思就是常常担心秋天到来,那时候花朵和叶子都会枯黄衰落,从生机勃勃变得衰败,这种变化很让人感慨呢。
5.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 “百川”指众多河流。
众多的河流向东流入大海,什么时候才能再向西流回来呢?这是一种自然现象的描写,河流向东流是不可逆转的,就像时间一去不复返。
6.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 “少壮”指年轻的时候。
“老大”指年老的时候。
“徒”是白白地的意思。
年轻的时候如果不努力,到老了就只能白白地悲伤后悔啦,这可是很实在的告诫呢。
二、整体赏析。
这首诗就像一个智慧的老人在给年轻人讲故事。
一开始先描绘了园子里葵菜上的朝露,还有春天里万物生机勃勃的景象,多美好呀。
可是呢,很快就话锋一转,说到秋天一来,花草树木就枯黄衰败了。
这就像我们的人生,美好的时光总是短暂的。
然后又提到河流向东流到大海就回不来了,这是在说时间就像流水一样,一去不复返。
最后直截了当地告诉我们,年轻的时候如果不努力奋斗,等老了就只能干巴巴地伤心了。
整首诗没有什么弯弯绕绕,简单直白,但是道理却非常深刻,就像一记重锤,敲打着我们这些容易在年轻的时候犯懒的人,提醒我们要珍惜时光,好好努力呢。
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
高一语文汉乐府两首知识点
高一语文汉乐府两首知识点【高一语文汉乐府两首知识点】汉乐府是中国古代民歌的一种形式,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多样的内容。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学生通常会接触到一些经典的汉乐府,了解其特点和背后蕴含的文化内涵。
本文将围绕高一语文汉乐府两首的知识点进行论述,分别探讨《孔雀东南飞》和《长恨歌》的背景、诗意与表达方式。
《孔雀东南飞》是唐代文学家杨炯所创作的汉乐府。
这首乐府描绘了一幅宴会场景,表达了主人翁对人生短暂、欲望无穷的思考。
在这首乐府中,我们可以观察到以下几个知识点:首先,乐府的写作特点。
《孔雀东南飞》采用七言绝句的形式,每一句都十分简练有力,字字珠玑,以此传达作者思想和感情。
此外,乐府通常运用人物形象描写和景色描写,将抽象的情感抒发得生动形象。
其次,乐府抒发的情感。
《孔雀东南飞》通过对宴会舞蹈和逐渐凋零的孔雀的描写,抒发了一种对于人生短暂和欲望无限的感叹。
这种情感既体现了古人对生死的思考,也能引起现代读者对人生意义的深思。
再次,乐府中蕴含的文化内涵。
《孔雀东南飞》作为一首唐代汉乐府,与古代华夏文化紧密相连。
其中的孔雀被赋予多重象征意义,既代表着美丽和尊贵,又象征着世俗的虚幻和变幻无常。
只有通过对古代文化的了解,才能更好地理解这首乐府的深层含义。
接下来,我们来看第二首乐府《长恨歌》。
这首诗是唐代著名女诗人杨玉环创作的,讲述了唐明皇与杨玉环之间的爱情故事。
通过《长恨歌》,我们可以了解到以下几个知识点:首先,乐府的情感表达。
《长恨歌》采用了五言绝句的形式,每句均含有饱满的诗意。
其中,诗人用丰富的意象描绘了唐明皇和杨玉环之间的爱情悲剧,表达了对逝去的爱情以及人生无常的思考和感慨。
其次,乐府的历史背景。
《长恨歌》描绘了唐明皇与杨玉环的爱情故事,将历史人物与文学形象紧密结合。
通过对历史事件的描写,这首乐府也反映了唐代社会风貌和皇权的威严。
最后,乐府的文化内涵。
《长恨歌》作为一首关于爱情的乐府,向读者展示了唐代对爱情的理解和表达方式。
语文:4.18《汉乐府两首·上邪·饮马长城窟行》课文精讲
18.汉乐府两首·课文精讲[自主研学平台]一、作家作品“乐府”一词,在古代具有多种含义。
最初是指主管音乐的官府。
汉代人把乐府配乐演唱的诗称为“歌诗”,这种“歌诗”在魏晋以后也称为“乐府”。
同时,魏晋六朝文人用乐府旧题写作的诗,有合乐的有不合乐的,也一概称为“乐府”。
继而在唐代出现了不用乐府旧题而只是仿照乐府诗的某种特点写作的诗,被称为“新乐府”。
汉乐府民歌最大、最基本的艺术特色是它的叙事性,如《孔雀东南飞》《陌上桑》等。
但还是通过作品中的主人公的倾诉来表达的,仍是抒情形式,还缺乏完整的人物和情节,缺乏对一个中心事件的集中描绘。
而在汉乐府民歌中则已出现了由第三者叙述故事的作品,出现了有一定性格的人物形象和比较完整的情节,如《陌上桑》《东门行》,特别是《孔雀东南飞》。
诗的故事性、戏剧性,比之《诗经》中那些作品都大大地加强了。
因此,在我国文学史上,汉乐府民歌标志叙事诗的一个新的更趋成熟的发展阶段。
二、写作背景《上邪》是“汉铙歌十八曲”之一。
这是一篇女子自誓之辞,连用五件不可能有的事为誓,用以表示她对爱情的忠贞不渝。
叙写五事,或用三言,或用四言,语句跌宕,生动而深刻地展现了主人公的性格特征。
《饮马长城窟行》,又名《饮马行》,最早见于《文选》题为“乐府古辞”。
《乐府诗集》收入《相和歌辞·瑟调典》。
这是一首闺妇思夫的诗,上半部分写闺妇因丈夫久出不归,日夜怀念的孤凄之情;下半部分写闺妇接读丈夫来信时的惊喜情状。
本诗情切语真,读之如闻其声,如见其人。
三、重点字词1.通假字上邪:“邪”通“耶”,感叹词,相当于“啊”。
远道不可思,宿昔梦见之:“昔”同“夕”,晚上。
2.词类活用冬雷震震,夏雨雪:“雨”在这里用作动词,降下,落下。
3.词义上邪:天啊。
绵绵:这里义含双关,由看到连绵不断的青青草,而引起对征人的缠绵不断的情思。
展转:亦作“辗转”,不定。
这里是说在他乡作客的人行踪不定。
“展转”又是形容不能安眠之词。
汉乐府诗集大全10首 小学
汉乐府诗集大全10首小学生一、木兰辞
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
阴阴夏木鱼,燕语莺啼哀。
春江花月夜,凉风吹不得。
沙上游遥远,月隐西山碧。
二、望洞庭
洞庭波澜壮,瀛洲多佳色。
渔舟唱晚翠,岸芷汀兰烟。
纤纤游龙锺,芳草萋萋日。
回轩拥新醅,湖水曲曲眉。
三、江神子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四、桃源忆故乡
故乡旧景隔烟水,月冷津桥转清秋。
汲深泉重寻旧处,牧童稚儿自笑愁。
渔父何事惯垂钓,三更一夜又阑珊。
五、念奴娇
潇潇雨歇,丝丝风慢。
落花犹待晓轻舞,影子尚莫容缠绵。
来日聚尽,几多行色,欲把西江千里送,东风不来三月尽。
六、高山流水
愁看瀑布落去,流为谁的消息。
试问高山里,何处有归程。
若有路可行,早把年华题。
七、远上寒烟
远上寒烟白,江枫渔火对愁眠。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八、梁祝
穆冬有时雨,深夜有风声。
斜阳落山尽,溪云向晚稀。
鸡鸣黄昏归,鸭步青草晓。
九、三台
雉堞深藏秋,千峰掩寒天。
泉鸣沙上见,云满三台前。
鸟啼猿啸各,草木山光全。
十、洞仙歌
金乌窗下有洞庭,碧海真偏宜人。
夜来劝酒星坠地,花影间天待清明。
月影加江风外舞,醉吹断肠旧歌听。
汉乐府五言诗二首
抒 情
细 腻
诗歌大意
这首乐府诗描述的是一 位少年从军65年后返回故里 的情景,诗中通过主人公的 遭遇揭示了封建兵役制度给 劳动人民造成的苦难。
诗歌构思特色
返乡归程的动作线:
始得放归—途中询问—惨见废墟—东望流涕
心理变化的情感线:
途中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望—得悉失望—即景无望—茫然怅惘
迢迢牵牛星
民间传说,七夕是牛郎织女鹊桥相会的日子。
老牛不忍他们妻离子散,于是触 断头上的角,变成一只小船,让牛郎 挑着儿女乘船追赶。眼看就要追上织 女了,王母娘娘忽然拔下头上的金钗, 在天空划出了一条波涛滚滚的银河。 牛郎无法过河,只能在河边与织女遥 望对泣。
他们坚贞的
爱情感动了喜鹊, 无数喜鹊飞来, 用身体搭成一道 跨越天河的彩桥, 让牛郎织女在天 河上相会。王母 娘娘无奈,只好 允许牛郎织女每 年七月七日在鹊 桥上会面一次。
迢迢牵牛星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jiăo) 纤纤擢素手,札扎弄机杼。(zhuó,zhá,zhù) 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 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mò)
迢迢 距离远
皎皎 星光亮
空 间
形 象
鲜
叠 纤纤 手修美 细 活
词 札札 织布忙 节 情
感
盈盈 脉脉
水清浅 人含情
据说,牛郎是南阳城牛家庄的一个孤儿,依哥嫂过 活。嫂子马氏为人刻薄,经常虐待他,他被迫分家 出来,靠一头老牛自耕自食。这头老牛很通灵性, 有一天,织女和诸仙女下凡游戏,在河里洗澡,老 牛劝牛郎去取织女的衣服,织女便做了牛郎的妻子。
婚后,他 们男耕女织, 生了一儿一女, 生活十分美满 幸福。不料天 帝查知此事, 派王母娘娘押 解织女回天庭 受审。
(部编本人教版)最新版高中语文 第四单元 古典诗歌 第18课 汉乐府两首学案 粤教版必修1【经典练习】
第18课汉乐府两首学习目标 1.背诵课文。
2.理解诗歌的内容和主题的关系,并对两诗进行比较阅读。
一、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1)上邪.( ) (2)山无陵.( )(3)夏雨.雪( ) (4)饮.马( )(5)夙.昔( ) (6)媚.( )(7)遗.我双鲤鱼( ) (8)烹.鲤鱼( )答案(1)yé(2)línɡ(3)yù(4)yìn(5)sù(6)mèi(7)wèi(8)pēnɡ二、识记文中基础知识1.解释下列加点词的含义(1)我欲与君相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长命.无绝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绵绵..思远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夙昔..梦见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入门各自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结为知己(2)使,令(3)绵延不绝(4)文中指“早晚”,一说是昨夜(5)亲爱2.写出下列通假字及意义(1)上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展转..不可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同“耶”,感叹词,相当于“啊”(2)同“辗转”,文中指丈夫在他乡各地漂泊。
高中语文必修1第四单元古典诗歌(1)第18课汉乐府两首试题
高中语文必修1第四单元古典诗歌(1)第18课汉乐府两首试题 2019.091,下列各组词中加点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去来江口孔守船,绕传月明江水寒B.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故人四辞黄鹤楼,烟花三元下扬州C.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D.少五适俗韵,性本爱丘山山关悦鸟性,潭影空人心2,对该诗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诗人开篇两句直言不讳,表明喜爱山林自然的本。
“俗”是指读书做官的社会风尚,“韵”指人们的气质性情的素养,“丘山”代表远离官场仕途的田园山林。
B.入尘网中,一去三十年”两句,充分表达了诗人对卑污官场的厌恶之情。
诗人视官场为尘世之罗网,出仕则是错误地落入尘网。
这也是诗人从痛苦的经验中得出的清醒的认识。
C.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形象地表达了诗人摆脱束缚向往回归农村的急迫心境。
“旧林”“故渊”即诗末的“自然”。
“恋旧林”“思故渊”的背后是对污浊官场生活的彻底否定和唾弃。
D.以上六句写作者的个性和思想,用的是较为具体的语言,从中可以看出诗人刻画了一个辞官归隐后闲适恬淡的自我形象。
3,“暖暖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①这几句诗描写了一幅怎样的景象?②“暖暖”和“依依”在诗中是近义词,此处能不能互换?为什么?③后两句没有写人,你可以想象得出这里生活的情景吗?①②③4,表现本诗主题思想的是哪一句?5,【拓展性训练】阅读下面两段文字,完成(1)-(5)题。
(一)《归去来兮辞》序余家贫,耕织不足以自给。
幼稚盈室,缾①无储粟,生生所资,未见其术。
亲故多劝余为长吏,脱然有怀,求之靡途。
会有四方之事②,诸侯以惠爱为德,家叔以余贫苦,遂见用于小邑。
于时风波未静,心惮远役,彭择去家万里,公田之利,足以为酒,故便求之。
及少日,春然有归欤③之情。
何则?质性自然,非娇厉④所得,饥冻虽切,违已交病。
尝从人事,皆口腹自役。
于是怅然慷慨,深愧平生之志。
经典汉乐府古诗赏析精选
【篇一】经典汉乐府古诗赏析精选江南两汉:汉乐府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
鱼戏莲叶间。
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
赏析这是一首汉代乐府民歌中的采莲歌,全诗没有一字一句直接描写采莲人采莲时的愉快心情,而是通过对莲叶和鱼儿的描绘,将它们的欢乐之情充分透露了出来,仿佛亲耳听到和亲眼看见许多采莲男女的歌声和笑语声融成一片,许多小伙子和采莲姑娘们还在调情求爱。
头两句是写采莲的人们望着露出水面的又大又圆的荷叶,心里无限喜悦,因而禁不住发出热烈的赞美。
“可”这里有适宜、正好的意思。
“江南可采莲”是说江南到处都生长着莲,真是采莲的好地方。
“田田”是形容莲叶圆润鲜碧的样子,一说是形容莲叶饱满劲秀、挺立水面。
“何田田”就是“何其田田”,是极度赞美的语气。
这里只写叶,我们却可以联想到花。
莲的花期为夏历五至七月,每朵花可开二至三天,每日清晨开放,下午三、四点又逐渐闭合,翌晨再度开放,花开过二十天,可采收莲蓬生食,果实(莲子)的成熟期在七、八月间。
清人张玉榖说:“不说花,偏说叶;叶尚可爱,花不待言矣。
”(《古诗赏析》)莲叶茂密,莲花繁盛,不仅景色无比秀丽,还表明莲子必然丰收,采莲人自然心里非常高兴。
人们在采摘水上的莲蓬的时候,必然会看到水中的情景。
“鱼戏莲叶间”写鱼在莲叶中间游来游去,宛如在游戏一般。
“戏”字写鱼在水中的迅捷欢乐神态,非常形象。
这里既在写鱼,也有以鱼比人意,采莲人划着小船在莲叶间穿行,互相追逐嬉戏,宛如鱼儿在水中游动,其划船动作之娴熟,船行之轻快,采莲人身姿之轻盈,心情之欢快,自然浮现在我们眼前。
这首歌辞只有七句,明白如话,而后四句又基本上是第三句的重复,它的妙处究主要在于运用民歌中常用的比兴、双关手法,把男女之间调情求爱的欢乐之情写得极其委婉、含蓄,耐人寻味,而无轻佻、庸俗之弊。
全诗一气呵成,但在结构上又可分为两个部分:前三句揭示题旨;后四句进一步展示采莲时的欢乐情景和广阔场面。
而诗中第三句又在全诗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使上下相连,不着痕迹。
高中一年级语文教案《汉乐府两首》
高中一年级语文教案《汉乐府两首》无论掌握哪一种知识,对智力都是有用的,它会把无用的东西抛开而把好的东西保留。
下面是WTT为您推荐高中一年级语文教案《汉乐府两首》。
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了解关于“乐府”的知识,学习汉乐府民歌的特色。
2、过程和方法:通过语言、意象、手法的分析^p 来鉴赏诗歌。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味诗歌中蕴含的思想感情。
二、教学重点三、教学难点深刻领会诗歌的语言,体会诗歌言简意丰的特点四、课时安排:二课时五、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民间的爱往往最质朴。
爱就是热烈的爱,恨就是刻骨的恨,不掺杂什么功利色彩。
她们直爽真诚地表达自己的爱。
《上邪》中女主人公千般发誓表明自己对待爱情的坚决,《饮马长城窟行》展示出女主人公的缠绵多情。
本课时学习《上邪》。
二、关于汉乐府:乐府:古代音乐机构的名称,汉武帝时规模盛大。
一为文人的歌词配乐,一是搜集民间歌谣。
乐府诗:乐府机关编制、搜集、保存起来的歌诗。
后成为一种专门的歌体,特点是可以入乐。
乐府民歌:社会下层群众的歌谣,后经过配乐。
反映下层人民生活。
三、识记生字词上邪 y 无绝衰shuāi夏雨yù雪四、诵读课文:听录音,诵读,要求能当堂背诵。
五、解读课题:《上邪》是一首汉代的乐府诗歌,是一首感情真挚而热烈的爱情诗。
诗中描述一位女子对天发誓,永远忠于爱情。
全诗共 9 句,分为两层。
六、课文内容分析^p :第一层是:“上邪!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
”上,指“天”;邪,通“耶”,感叹词。
“上邪”是指天发誓,等于说“老天啊”。
君,对男子的敬称,相当于“您”,指女子的意中人。
相知,互相结为知己,等于说“相爱”。
命,“使”的意思。
绝衰,断绝衰退。
这几句的大意是:老天啊!我想同您相爱,长久地使到爱情不会断绝衰退。
这是女子在向爱慕的意中人表白自己对爱情的忠贞。
第二层是:“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陵,指“山峰”;竭,枯竭;雷,这里用作动词,“打雷”;震震,雷声。
汉乐府民歌
汉乐府民歌乐府初设于秦,是当时“少府”下辖的一个专门管理乐舞演唱教习的机构。
汉初,乐府并没有保留下来。
到了汉武帝时,在定郊祭礼乐时重建乐府,它的职责是采集民间歌谣或文人的诗来配乐,以备朝廷祭祀或宴会时演奏之用。
它搜集整理的诗歌,后世就叫“乐府诗”,或简称“乐府”。
它是继《诗经》《楚辞》而起的一种新诗体。
后来有不入乐的也被称为乐府或拟乐府。
乐府是自秦代以来设立的配置乐曲、训练乐工和采集民歌的专门官署,汉乐府指由汉时乐府机关所采制的诗歌。
这些诗,原本在民间流传,经由乐府保存下来,汉人叫做“歌诗”,魏晋时始称“乐府”或“汉乐府”。
后世文人仿此形式所作的诗,亦称“乐府诗”。
“乐府”是汉武帝时设立的一个官署。
它的职责是采集民间歌谣或文人的诗来配乐,以备朝廷祭祀或宴会时演奏之用。
它搜集整理的诗歌,后世就叫“乐府诗”,或简称“乐府”。
它是继《诗经》《楚辞》而起的一种新诗体。
汉乐府是继《诗经》之后,古代民歌的又一次大汇集,不同于《诗经》的是,它开创了诗歌现实主义的新风。
汉乐府民歌中女性题材作品占重要位置,它用通俗的语言构造贴近生活的作品,由杂言渐趋向五言,采用叙事写法,刻画人物细致入微,创造人物性格鲜明,故事情节较为完整,而且能突出思想内涵着重描绘典型细节,开拓叙事诗发展成熟的新阶段,是中国诗史五言诗体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
汉乐府在文学史上有极高的地位,其与诗经、楚辞可鼎足而立。
《陌上桑》和《孔雀东南飞》都是汉乐府民歌,后者是我国古代最长的叙事诗,《孔雀东南飞》与《木兰诗》合称“乐府双璧”。
汉代《孔雀东南飞》、北朝《木兰诗》和唐代韦庄《秦妇吟》并称“乐府三绝”。
此外,《长歌行》中的“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也是千古流传的名句。
西汉乐府的扩充和发展是在武帝时期,《汉书·礼乐志》云:“至武帝定郊祀之礼,乃立乐府,采诗夜诵,有赵、代、秦、楚之讴。
以李延年为协律都尉,多举司马相如等数十人造为诗赋,略论律吕,以合八音之调,作十九章之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梦醒
梦中
忽觉在 他乡
长跪读素书
长跪
但坐读素书
表
比兴
现
手
法
顶针
作用:领起全诗,奠定凄婉 的感基调的。
青青河边草,绵绵思远道
枯桑知天风,海水知天寒
绵绵思远道。远道不可思, 夙昔梦见之。梦见在我旁, 忽觉在他乡。他乡各异县,
使句子首尾连接,语气连贯,环环紧 扣。
歌曲欣赏
青青河边草
——《青青河边草》主题曲
桑树枯萎知道天风已到,海水也知道天寒 的滋味。同乡的游子各自回家亲爱,有谁肯 向我告诉我丈夫的讯息?
有位客人从远方来到,送给我装有绢帛书 信的鲤鱼形状的木盒。呼唤童仆打开木盒, 其中有尺把长的用素帛写的信。恭恭敬敬地 拜读丈夫用素帛写的信,信中究竟说了些什 么?书信的前一部分是说要增加饭量保重身 体,书信的后一部分是说经常想念。
大学语文
College language and literature
导入 新授
饮马长城窟行
推荐阅读
作业
主讲教师:公共教学部 李全星
上 邪
乃天夏冬江山长我上
敢地雨雷水无命欲邪
与合雪震为陵无与!
君,,震竭,绝君
绝
,, 衰相
!
。知
饮 马 长 城 窟 行
河边春草青青,连绵不绝伸向远方,令我 思念远行在外的丈夫。远在外乡的丈夫不能 终日思念,但在梦里很快就能见到他。梦里 见他在我的身旁,一觉醒来发觉他仍在他乡。 他乡各有不同的地区,丈夫在他乡漂泊不能 见到。
鸡鸣狗吠,兄嫂当知之。妃呼
豨!秋风肃肃晨风飔,东方须臾高 知之。
主要 内容
表现 手法
语言 表达
人物 刻画
女性的情感居多。 顶针、比兴
通俗口语,但情感奔放。 细致入微,性格鲜明。
作业
熟读背诵《饮马长城窟 行》,注意体会主人公 情感的抒发。
青青河边草,悠悠天不老 野火烧不尽,风雨吹不倒 青青河边草,绵绵到海角 海角路不尽,相思情未了
无论春夏与秋冬,一样青翠一样好 无论南北与西东,但愿相随到终老
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
有所思
推 荐
有所思,乃在大海南。何用问遗 阅 君?双珠瑇瑁簪,用玉绍缭之。 读
闻君有他心,拉杂摧烧之。摧
烧之,当风扬其灰。从今以往,勿 复相思,相思与君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