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课 学习篇目 师说
第10课《师说》文言知识整理-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师说》知识点汇总一、通假字(1)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受”通“授”,传授(2)或师焉,或不焉:“不”通“否”,指不从师学习二、古今异义(1)古之学者必有师古义:求学的人今义:有专门学问的人(2)小学而大遗古义:小的方面要学习今义:小学学校教育。
(3)吾从而师之古义:从:跟从而:而且今义:表因果关系的连词。
(4)师不必贤于弟子古义:不一定今义:用不着,不需要。
(5)年十七,好古文古义:先秦两汉的散文今义:文言文的统称。
(6)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古义:一般的人今义:大多数人。
三、古今异义(1)师①我从而师之以......为师②不耻相师学习③则耻师焉从师学习④古之学者必有师老师⑤十年春,齐师伐我军队(2)道①传道受业解惑也道理②师道之不传也久矣风尚③会天大雨,道不通道路④不足为外人道也说⑤道芷阳间行取道⑥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方法(3)从①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使...跟从②臣从其计,大王亦幸赦臣听从顺从③樊哙从良坐依傍④从此道至吾军自、由⑤弟走从军阿姨死参与⑥吾从而师之跟随、跟从⑦升死,其印为予群从所得zòng,次于最亲的亲属,表叔伯关系(4)传①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传授②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流传③六艺经传皆通习之解释经书的著作④为五百人立传传记(zhuan四声)(5)惑①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疑惑 n.②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糊涂 adj.③内惑于郑袖迷惑④嫣然一笑,惑阳城,迷下蔡使...迷惑(6)无①孰能无惑没有②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无论③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通“毋”不、不要④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表示疑问语气“吗”四、虚词(1)也①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句末表判断②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句中表停顿③自古及今,未之有也句末表陈述④何时而乐也?句末表疑问之①古之学者必有师助词,的②人非生而知之者代词,知识道理③择师而教之代词,人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这类⑤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消独⑥句读之不知宾语前置标志⑦吾欲之南海到⑧蚓无爪牙之利定语后置标志(3)于(介词)①而耻学于师向②其皆出于此乎从③师不必贤于弟子比④不拘于时被(4)其①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人称代词做定语他们的②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代词今之众人③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指示代词“那个”④其可怪也欤语气副词多么⑤其皆出于此乎表推测(大概恐怕)五、词类活用(1)吾师道也名词作动词学习(2)无贵无贱,无长无少形容词做名词年龄大(小)的(3)圣益圣,愚益愚形容词作名词圣人愚人(4)小学而大遗形容词作名词小(大)的方面(5)吾从而师之意动用法以...为师(6)不耻相师意动用法以...为耻(7)孔子师郯子意动用法以...为师(8)耻学于师意动用法以...为耻(9)则群聚而笑之名词作状语成群地(10)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名词作动词看不起六、重点句子翻译(1)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高中语文统编版必修上册10.2《师说》课件
文本探究
一、“勇夺三军之冠,文起八代之衰” 的韩愈为谁写了这篇文章?何以见得? 文中有没有信息?
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 习之,不拘于时,学于余。余嘉其能行古道, 作《师说》以贻之。
一代宗师为什么要为一个名不见经传的 年轻人写下这篇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芳千古的佳作?请根 据文章概括原因。
①年十七,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 ②不拘于时,学于余 ③能行古道
韩 愈
作者简介
韩愈,字退之,河南河阳(今河南省孟县) 人(768—824),唐代著名的文字家,哲 学家,古文运动的倡导者。祖籍河北昌黎, 也称“韩昌黎”。晚年任吏部侍郎,又称 “韩吏郎”。死后谥“文”,故又称“韩文 公”。
韩愈少小孤苦,由兄嫂抚养长大,二十五 岁中进士,二十九岁以后才登上仕途,累官 至吏部侍郎。
(四段) 交代写作的缘由,委婉发出
倡议:好古文,行古道!
补充:修辞探微
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
也。
……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
顶
……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
真
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
白云歌送刘十六归山 楚山秦山皆白云,白云处处长随君。 长随君,君入楚山里,云亦谁君渡湘水。 湘水上,女萝衣,白云堪卧君早归。
文本拓展
韩愈《师说》一文不仅是写给李蟠的,也是写 给时代,写给社会,写给自己,写给我们的。他所 讲的从师的道理不是说给李蟠一个人听的,他是说 给整个时代的人听的。
古语说的好:人的成长是离不开教育的,一个 没有教师,没有知识的社会,不过是一片贫瘠的荒 漠。
但也记住:当仁,不让于师;吾爱吾师,吾更 爱真理。
对照论证,造成强烈反差, 增强说服力,突出观点。
部编版高一语文上册第10课《师说》PPT课件
也反对别人从师。韩愈不顾流俗,积极扶持青年,招收后学,被讥为狂人。《师
说》有对诽谤者的批驳,有对耻于从师的不良风气的批判。
柳宗元指出:“自魏晋氏以下,人益(更加)不事师。今之世不闻 有师;有,辄哗笑之,以为狂人。独韩愈不顾流俗,犯笑侮,收召后学 (学生),作《师说》,因抗颜(态度严正不屈)而为师。世(世人) 果群怪聚骂,指目牵引,而增与为言辞。愈以是得狂名。”
部编版高一语文上册
师 说 韩愈
部编版高一语文上册
文学常识
韩愈,字退之,唐代著名文学家、哲学家。自谓郡望昌黎,世称韩 昌黎。曾任吏部侍郎。谥号文。
列唐宋八大散文家之首。
(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
是古文运动的倡导者。
“古文” ,是韩愈提出来的,一种与内容空洞、重视词藻、堆砌典 故、讲究对偶的骈文相对立的散文。它以儒家思想为基本内容,取法先 秦两汉散文文法。
李氏子蟠……不拘于时, 学于余。
余嘉其能行古道,作 《师说》以贻之。
主要内容 批判不重师道的态度, 抨击耻于从师的风气。 列举孔子从师的事实, 证明能者为师的道理。 赞扬李蟠从师复古, 说明本文写作缘由。
论证方法 对比 论证 例证 引证 举例 论证
部编版高一语文上册
在第二段作者分三个层次进行正反对比论证,找出这三组对 比,并分析其作用。
1、纵比:
古之圣人 耻学于师
从师而问
今之众人 尊师重道与否是圣愚分野 之关键
1、古代求学的人必定有老师。老师是用来传授道理、教授学业、解释疑难 问题的人。
2、我是在学习道理,哪管他的年龄比我大还是比我小呢?所以无论显贵不 分贫贱,无论年长不分年少,道理存在的地方,就是老师存在的地方。
《师说》统编版 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个平台来振兴儒教、改革文坛,以实 现其报国之志。发现科场黑暗,朝政
腐败,吏制弊端重重,当时的上层社会,看不起教书之人。在士
大夫阶层中存在着既不愿求师,又“羞于为师”的观念。作者借
用回答李蟠的提问撰写这篇文章,以澄清人们在“求师”和“为
师”上的模糊认识。
探究二
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中心论点:古之学者必有师
①师道:尊师学习的风尚。 ⑦ 益:表示程度加
②出人:超出一般人。
重。副词。
③犹且:还,尚且。
④焉:代词,指老师。
⑤众人:一般人。
⑥耻:意动用法,以……为耻。
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惑矣。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也,
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 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
学习目标
壹 积累、掌握文言基础知识。 贰 学习正反对比等论证方法。 叁 培养谦虚好学的精神和尊师重教的品德。
作者简介
韩愈,(768年-824年), 名列“唐宋八大家”之首, 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 宗”之誉。与柳宗元并称 “韩柳”,与柳宗元、欧阳 修、苏轼并称“千古文章四 大家”。
字退之,河南河阳(今河南孟州)人, 自称“祖籍昌黎郡”,世称“韩昌黎”、 “昌黎先生”。中唐时期文学家、思想家、 政治家,苏轼称他“文起八代之衰”。曾出 任宰相裴度行军司马,从平“淮西之乱”。 后因谏迎佛骨,被贬为潮州刺史。宦海沉浮, 累迁吏部侍郎,人称“韩吏部”。病逝后追 赠其为礼部尚书,谥号为“文”,故称“韩 文公”。后追封昌黎郡伯,并从祀孔庙。韩 愈作为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倡导“文道 合一”、“务去陈言”、“文从字顺”等写 作理论,对后人具有指导意义。著有《韩昌 黎集》等。
部编版高一上册语文第十课《师说》课文原文、教案及知识点
部编版高一上册语文第十课《师说》课文原文、教案及知识点1.部编版高一上册语文第十课《师说》课文原文古之学者必有师。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
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
是故圣益圣,愚益愚。
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
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
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
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
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
”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圣人无常师。
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
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
孔子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
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于余。
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
2.部编版高一上册语文第十课《师说》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培养学生自读注解,疏通浅易文言文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自主学习探究,了解作者的观点,学习文章对比论证、引用论证等说理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树立尊师重教的思想,培养谦虚好学的风气。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掌握文章对比论证的说理方法。
【教学难点】品位语言运用上的特点。
三、教学方法朗读法、自主探究法、小组合作探究法。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古语有云:“国将兴,必贵师而重傅”,“一日为师,终身为父”。
第10课 《劝学》《师说》高一语文(统编版必修上册)
主要 论证方法 比喻论证 对比论证
对比论证 举例论证
论证结构
论证语言
并列结构, 逐项阐述自 己的观点
递进结构, 逐层深入论证 自己的观点
运用大量短句 、排比和对举 的句式,增强 气势和感染色 整彩句。与散句结 合,语言错落 有致,错综变 化。
任务三、论证方法探究
结合两篇文章,分析探究对比论证和比喻论证不同的表达效果。
关于《劝学》中的“而”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 而见者远; 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 而闻者彰。 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 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 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蟹六跪而二螯
第四段: 总结全文, 点明主题
中心论点:古之学者必有师 老师职能: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从师必要: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 不从危害: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择师标准: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
反面: 耻学于师
正面: 从师之道
写作缘由
正反对比论证
纵比:古之圣人与今之众人 自比:爱其子与于其身 横比: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与士大夫之
“而”的连词用法
修饰连词 顺承连词 转折连词 递进连词 假设连词
并列连词
因果连词
目的连词
特殊句式
1.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判断句,“……也”表判断) 2.无以至千里 (“无以……”意为“没有用来……的办法”) 3.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定语后置) 4.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状语后置) 5.輮以为轮(省略句:輮(之)以(之)为轮) 6.不拘于时(被动句)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第10课 师说(精品课件)
3.运用顶真修辞手法 顶真,用上一句的结尾的词语做下一句的起头,使前后句子的头尾 蝉联,上递下接。本文有多处运用这种修辞手法: 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 作用:前后紧凑,气势通畅;前后事理有机联系,充分阐明它们之 间的辨证关系。
本文讲了许多从师的道理,哪些对我们今天有借鉴意义?哪些反 映了作者的封建意识?
愚昧(yú) 句读 或不焉(fǒu) 相师 谀 (yú) 郯子 苌弘(cháng) 老聃 李蟠 (pán)经传 贻 (yí) 欤
(dòu) (xiāng) (tán) (dān) (zhuàn)
( yú )
品读首段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反馈) 学者必有师 2.人为什么要从师? 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3.作者认为从师的标准是什么? 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有人认为这篇文章过分强调“从师”而学,似乎忽略了人自身的思 考解决问题的能力,你怎么看?
我国自古就有尊师重道的优良传统。但在历史上的魏晋南北朝时 期,随着玄学和佛学的兴起,儒学一度衰落,师道也就愈来愈不 被重视。当时仍沿袭着一种封建门阀制度,贵族子弟都可以入弘 文馆、崇文馆和国子学。他们无论学业如何,都有官可做。因此, 社会上产生了一种“耻学于师”的恶劣风气,求师学道往往会招 来路人的讥笑。
韩愈、柳宗元则进一步提出了一套完整的古文理论,并写出了 相当数量的优秀古文作品得到一批追随者热烈响应。终于在文 坛上形成了颇有声势的古文运动,把散文的发展推向了一个新 的阶段。
创作背景
我国自古就有尊师重道的优良传统。但在历史上的魏晋南北朝时 期,随着玄学和佛学的兴起,儒学一度衰落,师道也就愈来愈不 被重视。当时仍沿袭着一种封建门阀制度,贵族子弟都可以入弘 文馆、崇文馆和国子学。他们无论学业如何,都有官可做。因此, 社会上产生了一种“耻学于师”的恶劣风气,求师学道往往会招 来路人的讥笑。
高中语文部编版必修上册10.2《师说》课件
文章写作背景
唐代,魏晋以来的门阀制度仍有沿袭。贵族子弟都入弘文馆、 崇文馆和国子学。他们无论学业如何,都有官可做。
韩愈写《师说》的社会背景,可以从柳宗元《答韦中立论师道 书》中的一段话里看出。柳宗元说“由魏晋氏以下,人益不事师。 今之世不闻有师,有辄哗笑之,以为狂人。独韩愈奋不顾流俗,犯 笑侮,收召后学,做《师说》,因抗颜而为师。世果群怪聚骂,指 目牵引,而增与为言辞。愈以是得狂名。居长安,炊不暇熟,又挈 挈而东,如是者数矣。”
6、不拘于时 7、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被动/状语后置
8、而耻学于师
9、师不必贤于弟子 10、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状语后置
11、学于余 12、或师焉,或不焉
固定句式,有的…有的…
文章内容探究
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 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生乎吾前, 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 吾从而师之。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 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方位名词作动词,低于 意动用法,以……为耻 形容词作名词,小的方面,大的方面 意动用法,感到羞耻 意动用法,以……为师 名词作动词,学习
主要句式
1、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2、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判断句
3、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其可怪也欤 4、其下(于)圣人也亦远矣
省略句
5、(士大夫)则群聚而笑之
小组讨论交流展示
• 内容: • 《师说》第二段 • 要求: • 1.组长组织,充分发挥全组的智慧高效讨论,安排好记录人
员和展示人员。 • 2.可跨组讨论。
• 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
2024-2025学年高一语文必修上册第六单元第10课师说
高中语文 必修上册 第六单元 第10课 师说
深入探究 1. 本文在批判当时“耻学于师”的陋习时,提出了一些崭新的思想。
应如何评价作者在本文中的思想?
① 突破了一般人对教师作用认识的局限,从“授之书而习其句读”的“受(授) 业”,扩大到“传道”“解惑”,明确提出“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这个对教 师职能的全面而崭新的界定,在当时是个了不起的进步,在今天仍有现实意义。
② 针对上层“士大夫之族”的门第观念,明确提出“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 所存,师之所存也”的全新的从师观念:从师即学道,唯“道”是问,凡是闻道者无 论贵贱长幼都可为师。这是石破天惊的新观念,开拓了为师者的广阔领域。
高中语文 必修上册 第六单元 第10课 师说
③ 在“道之所存,师之所存”的观点指导下,从“闻道有先后,术业有 专攻”的客观事实出发,推论出“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的崭 新观点,说明师生关系是相对的,教与学是可以相长的,闪耀着朴素的辩证 唯物论的思想光辉。
高中语文 必修上册 第六单元 第10课 师说
译文: 古代求学的人一定要有老师。老师,是用来传授道、教授学业、解答疑 难问题的人。人不是生下来就懂道理的,谁能没有疑惑?有了疑惑,如果不跟从 老师学习,那些成为困惑的问题,就最终不能理解了。生在我前面,他领会道理 本来就早于我,我跟随他学习;生在我后面,如果他领会道理也早于我,我也跟 随他学习。我学习的是道,哪管他是生在我之前还是生在我之后呢?因此,无论 地位贵贱,不论年纪大小,道存在的地方,就是老师在的地方。
(1)原因:“嘉其能行古道”,具体地说,是两方面的原因:一是其“好 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二是其“不拘于时,学于余”。
(2)作用:①作者称赞李蟠不拘于时,就是对士大夫们不“从师”的有力 批判;作者倡导“李蟠从师”,又一次强调了中心论点。②作者表面上赞扬 李蟠不拘于时的精神,实际上借此对那些诽谤者严正地驳斥,他是有的放矢。 表现出他敢于冲破习俗、勉励后学的精神。
第10课第02篇《师说》
课文句解
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 其惑者也。
彼童子之师:那些教小孩子的(启蒙)老师。授之书而 习其句读(dòu):教给他书,(帮助他)学习其中的文 句。之,指童子。习,使……学习。其,指书。句读,也 叫句逗,古人指文辞休止和停顿处。文辞意尽处为句,语 意未尽而须停顿处为读(逗)。
课文句解
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 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吾师道也:我(是向他)学习道理。师,用做动词。夫 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哪里去考虑他的年龄比我大还 是小呢?庸,发语词,难道。知,了解、知道。之,取独。 是故:因此,所以。无:无论、不分。道之所存,师之所 存也:意思说哪里有道存在,哪里就有我的老师存在。
不知句子(如何)停顿,向老师请教,有的(疑惑)却不向老师 学习,小的方面倒要学习,大的方面反而放弃(不学),我没看 出那种人是明智的。
课文句解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 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
巫医:古时巫、医不分,指以看病和降神祈祷为职业的 人。百工:各种手艺。相师:拜别人为师。族:类。
问他们(为什么讥笑),就说:“他和他年龄差不多, 道德学问也差不多,(以)地位低(的人为师),就觉得 羞耻,(以)官职高(的人为师),就近乎谄媚了。”
课文句解
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 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复:恢复。君子:即上文的“士大夫之族”。不齿:不 屑与之同列,即看不起。或作“鄙之”。乃:竟,竟然。 其可怪也欤:难道值得奇怪吗。其,难道,表反问。欤, 语气词,表感叹。
原创13:第10课 师说
素养目标:
1.掌握重要实词的意义和用法,积累相关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了解文中的特殊句式。 2.培养学生自读注解、疏通浅易文言文的能力。 3.了解作者观点,学习文章的对比说理的方法。 4.树立尊师重教的思想,培养谦虚好学的风气。
目录
原 创 出 品
第一部分:知人论世 第二部分:解读题目
第三部分:初读课文 第四部分:文本研读
文本研读
边诵读边完成重点字词的解释。
(第2段)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代词,有的)师焉,或不(同 “否”)焉,小学(小的方面学习)而大遗(放弃,舍弃),吾未见其 明也。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类),曰师曰 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 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呜呼!师道之不复, 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不屑与之同列),今其智 乃(竟)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文本研读
第2段: (3)品读下面三个句子在语气上的区别。 ①其皆出于此乎?②吾未见其明也。③其可怪也欤! 明确 第①句以推测语气表肯定,颇有风韵;第②句 语意虽肯定,但加了“也”,语气和缓,令人深思; 第③句是极重的感叹语气,“其可怪也”极言上面现 象的反常,再加“欤”更有发人深思之意。三个句子 层层递进,语气一个比一个强烈。
第一章
知人论世
了解作者
韩愈(768—824),字退之,河南河阳(今河南孟州 南)人,自谓郡望昌黎,故称韩昌黎。韩愈是唐代 “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他反对六朝以来浮华艳 丽的文风,竭力主张“文以载道”,提出了“惟 陈言之务去”“辞必己出”的口号,对当时和后 世的影响极其深远。他的散文,内容深刻,语言 质朴,风格刚健,气势雄壮,因此苏轼称他“文 起八代之衰”,后世尊他为“唐宋八大家”(韩愈、 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曾巩、王 安石)之首。
第10课《劝学》《师说》(学生版)-2024-2025学年高一语文同步讲义(统编版必修上册)
第10课 劝学 *师说学习目标重点难点1.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懂得学习的重要性及学习的方法与态度。
2.积累一定数量的实词,了解文言实词在演变过程中词义引申、扩大、转移、缩小四种现象,提高学生阅读、理解文言文的能力。
1.了解荀子的劝学、韩愈关于尊师重道的论述和本文的思想意义。
2.学习借鉴比喻论证、正反对比的论证方法。
【01知识常识】百家争鸣中荀子的自然观——《劝学》战国时期,历史经历着划时代的变革。
许多思想家从不同的立场和角度出发,对当时的社会变革,发表不同的主张,并逐渐形成墨家、儒家、道家等诸子百家。
诸子百家纷纷著书立说,宣传自己的主张,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
荀子是战国后期儒家的代表人物。
他认为自然界的存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但人们可以用主观努力去认识它,顺应它,运用它。
他强调后天学习的重要意义,这也就是《劝学》一文的背景。
学者之文——《荀子》荀子的文章,和其他先秦诸子的哲理散文一样,也是独具风格的。
它既不像《老子》那样,用正反相成、矛盾统一的辩证法思想贯穿始终;也不像《墨子》那样,用严密、周详的形式逻辑进行推理;既不像《庄子》那样,海阔天空、神思飞越,富有浪漫主义色彩;也不像《孟子》那样,语言犀利、气势磅礴,具有雄辩家的特点。
他是在老老实实地讲述道理。
他的文章朴实浑厚、详尽严谨,句式比较整齐,而且擅长用多样化的比喻阐明深刻道理。
这一切构成了荀子文章的特色。
有人曾将《荀子》一书概括为“学者之文”,这是十分恰当的评论。
目标导航知识精讲门阀制度对从师风气的破坏——《师说》魏晋以来,门阀制度十分严格,分为高门和寒门,门阀观念严重破坏了从师学习的风气。
到唐代,魏晋以来形成的门阀制度仍有沿袭,正如柳宗元的《答韦中立论师道书》所说:“由魏、晋氏以下,人益不事师。
今之世,不闻有师;有辄哗笑之,以为狂人。
独韩愈奋不顾流俗,犯笑侮,收召后学,作《师说》,因抗颜而为师。
世果群怪聚骂,指目牵引,而增与为言辞。
愈以是得狂名。
第10课《师说》课件
书山有路勤为径, 学海无涯苦作舟。
业精于勤,荒于嬉; 行成于思,毁于随。
你知道上面两条格言出自谁 之口吗?
师说
韩愈
目录
contents
01 知人论世 02 课文诵读 03 段落研读 04 学以致用
PART
01
知人论世
韩愈
韩愈(768年-824年),唐 代文学家、哲学家,字退之, 河南河阳(今河南省焦作孟 州市)人。
监任教,对这种风气深恶痛绝,他一方面“收召后学”,
景
另一方面借为文赠李蟠来倡导“师道”ART
02
课文诵读
读准字音:
传道(chuán) 句读(dòu )
阿谀(yú)
郯子(tán)
师襄(xiāng)
老聃(dān)
经传(zhuàn)
巫(wū)医
针砭(biān) 苌弘 (cháng) 李蟠(pán)
研读课文第4段,思考: ① 本段写了什么内容? ② 韩愈为何写此文给李蟠?
①赞扬李蟠,说明本文的写作缘由。
②首先,李蟠“好古文,六艺经传皆 通习之”;其次,李蟠“不拘于时, 学于余”;最后,作者想要借此倡导 从师问道的良好风气。
PART
04
学以致用
任务情境
《师说》是我国古代探讨学习问题的名篇,强调要 重视传统的师道,尊重老师,学习儒家之道。文章 除直接阐述外,还采用了对比、举例论证,逐层深 入地论述自己的观点。
研读课文第2段,思考: ① 本段写了什么内容? ② 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请详细解释。
①批判社会上“耻学于师”的不良风气。
②对比论证。 第一层对比:“古之圣人”从师而问 和“今之众人”耻学于师,得出“圣 益圣,愚益愚”的结论; 第二层对比:择师教子与自己“耻师 焉”,得出“小学而大遗”的结论; 第三层对比: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与士 大夫之族,讽刺当时社会上轻视师道 的风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参考答案:(1)现在的一般人,他们的(才智)低于圣人也很远了,却以向老师 学习为羞耻。 (2)圣人之所以(能)成为圣人,愚人之所以还是愚人,大概都 是出在这里吧? (3)那些孩子们的老师,教给孩子们书本的文字,(帮助他们) 学习其中的文句,不是我所说的(能)传授那些大道理、解答那些疑难问题的(老 师)。 (4)现在士大夫们的见识反而比不上(他们),怎么会不令人奇怪啊!
用:“传道”“受业”“解惑”。
C.第 3、4 句阐述了从师的必要。作者从正面指出“惑而不从师,其为
惑也,终不解矣”,说明有惑必须从师。
D.第 5、6、7 句阐述了择师的态度。正面提出择师的标准,不论其地
位高低和年纪大小,凡先闻道者,都可以为师,作者表达了不耻下
问、能者为师的进步思想。
解析:C 项,作者从反面指出“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答案:C
B.第 4、5、6 句,把“古之圣人”从师而问与“今之众人”耻学于师
对比,指出“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的原因。
C.第 7、8、9 句,把习句读从师与惑而不从师的现象对比,在这组自
身矛盾的对比中,对不从师的表现加以评论,并给予间接的否定,
批评“今之众人”“小学而大遗”的不明智的做法。
D.第 10~15 句,把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与士大夫之族讥笑
今义:在学术上有一定成就的人
2.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 古义: 一般人
今义:许多人,大家
3.吾从.而.师之 古义: 跟从,并且,是两个词
今义:表目的或结果的连词
4.无.贵无贱,无长无少 古义: 无论,不分
今义:没有
5.小.学.而大遗 古义:小的方面倒要学习
今义:对儿童、少年实施初等教育的学校,给儿童、少年以全面的基础
()
解析:A 项是作者提出的论题,B 项是从师的必要性,C 项是教师的作用。
答案:D
2.下列对本段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古之学者必有师”这句话开门见山,不仅起到点题作用,而且笼
罩全文,概括了要论及的内容、范围。是全文的中心论点。
B.本段第 2 句阐述了教师的作用。作者用六个字概括了教师的三个作
公元1084年,即宋神宗元丰七年,宋王朝给韩愈升职了,封他为昌黎 伯。于是在纪念韩愈的庙宇里加上“昌黎伯”,不仅如此,他们还觉得要请 个高手把这事记下来,想来想去,觉得苏轼最妥当。当时,苏轼在黄州,接 过这个任务,果然不负重托,给了韩愈一个很精彩的定位。
首先,怎样给韩愈做历史定位?韩愈生前升到了吏部侍郎的职位,算是高 官了,但是这个职位相对诸葛亮、谢安、魏征、王安石而言,就有点拿不出手 了,所以不能以这个职位来做韩愈的冠冕。于是苏轼的笔锋巧妙一转,说: “匹夫而为百世师。”一个普通人成了百世的师表,干脆让韩愈当老师,让全 天下人永远师从,这气魄够大了,一下子就把韩老师抬到圣人的位置。
主要 《原道》《原性》《答李翊书》《师说》《送孟东野序》《论 作品 佛骨表》《柳子厚墓志铭》等。 人物 唐代文学家、哲学家。唐宋八大家之首,苏轼赞赏韩愈是“文 评价 起八代之衰”。世称“韩昌黎”“韩吏部”“韩文公”。
二、写作背景 自从魏文帝曹丕实行九品中正制后,士族便合法地垄断了政治大权和经
济大权,形成以士族为代表的门阀制度。上层士族的子弟,生来就是统治 者,无论品德智能高低,凭着高贵的门第,靠特权当官。因此他们不需要学 习,也看不起老师,他们尊“家法”而鄙“从师”。到了韩愈所处的中唐时 代,这种风气仍然存在,上层“士大夫之族”自己不从师学习,也反对像韩 愈那样公然为人师的人,还对别人从师学习“群聚而笑之”。韩愈当时任国 子监四门博士,就是在全国性的学府中担任一门课的教授。他对上层“士大 夫之族”的恶劣风气深恶痛绝。《师说》就是韩愈借送李蟠之文来抨击那些 “耻学于师”的上层“士大夫之族”,大力宣传从师学习的必要性和正确途 径的文章。
2.或不.焉( fǒu ) 4.苌.弘( cháng ) 6.贻.之( yí) 8.六艺经传.( zhuàn )
二、辨清通假(找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1.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受”同 “授”,传授
2.或师焉,或不焉
“不” 同“否”
三、古今异义(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古义)
1.古之学.者.必有师 古义: 求学的人
()
解析:B 项是作者对其子与对其身对比后的抒情句,C 项是作者对古圣人 与今众人对比后的抒情句,D 项是士大夫之族不从师的特殊心态。 答案:A
6.下列对本段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第 1、2、3 句,慨叹师道不传,指出师道不传的危害。这一层承接
上文从师的标准,并领起下文对耻于从师的不良风气的批判。
五、名人轶事 韩愈的大红大紫离不开苏轼的推荐和“刷屏”
一个文化人物在历史上的定位,除了他自己的才华、时代的要求,还有 一个很关键的因素,就是要有一个有分量、有眼光的人详,唐宋八大家他占有一席,说文章,必定少不 了韩愈。然而,韩愈的大红大紫,除了他个人的才华和时代的需求之外,苏 轼的大力推荐和“刷屏”也是极其关键的。
第 10 课 学习篇目 *师说
一、作家作品 韩愈(768—824),字退之。河南河阳(今河南省焦作孟州)人。
他三岁而孤,受兄嫂抚育,早年流离困顿,有读书经世之志。20岁 时赴长安考进士,三试不第。25~35岁,他先中进士,三试博学宏 词科不成,赴汴州董晋、徐州张建封两节度使幕府任职。后回京任 作者 四门博士。36~49岁,任监察御史,因上书论天旱人饥状,请减免 生平 赋税,贬阳山令。宪宗时北归,为国子博士,累官至太子右庶子, 但不得志。50~57岁,先从裴度征吴元济,后迁刑部侍郎。因谏迎 佛骨,贬潮州刺史,移袁州。不久回朝,历国子祭酒、兵部侍郎、 吏部侍郎、京兆尹等职,政治上较有作为。
2.主旨归纳:文章通过古今师风、学风的对比,论述了教师的作用和从师求 学的原因,说明了能者为师的道理,批判了士大夫耻于从师的风气,也赞 扬了劳动者乐于从师的风尚。
二、逐层解读细探究 (一)阅读课文第 1 自然段,完成以下问题。 1.下面各句中属于作者“择师”标准的一句是
A.古之学者必有师 B.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C.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D.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三、文学常识 说
“说”是古代的一种用议论、说明等方式来阐述事理的文体。“说”的 语言简洁明了,寓意深刻;写法较灵活,跟现代的杂文大体相似,通常采用 以小见大的方法,借讲寓言故事、状写事物等来说明事理。“说”可以先叙 后议,也可以夹叙夹议。《捕蛇者说》《马说》《爱莲说》等都属于“说” 这类文体。
古文运动 六朝以来,文坛上盛行骈文(以四字、六字为句,上下句相对,又叫 “骈四俪六”),这种文体不重思想内容,讲求对偶声韵和词句华丽,导致 文学创作中艳丽浮靡之风泛滥。这种风气,直到中唐仍流行不衰。为此,韩 愈提倡恢复古文的传统,并身体力行,培养了大批有志于古文创作的年轻 人,逐渐形成了风气,所以后来就有了“古文运动”这个名称。古文运动, 实际是以复古为名的文风改革运动。韩愈和柳宗元一起提出“文以载 道”“文道结合”的观点。主张学习先秦、两汉“言之有物”“言贵创新” 的优秀散文,坚决摒弃只讲形式、不重内容、华而不实的文风。
3.经典语句翻译。 (1)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 译文:
参考答案:出生在我前面(的人),他懂得的道理本来就比我早,我(应该) 跟从(他),把他当作老师。 (2)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译文:
参考答案:哪管他是生在我之前还是生在我之后呢?
(3)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译文:
苏轼虽然与韩愈相隔近三百年,其评语却成了评价韩愈不可绕过的一个 丰碑,一提到韩愈的成就,就会让人立即想到“匹夫而为百世师,一言而为 天下法”,“文起八代之衰,道济天下之溺”。
知己,很可能与之相隔几百年。 (来源:广州日报)
一、读准字音(请给下面加点字注音)
1.句读.( dòu ) 3.官盛则近谀.( yú ) 5.老聃.( dān ) 7.李氏子蟠.( pán )
相师对比,批评士大夫之族耻于从师的恶习。
解析:C 项,“对不从师的表现加以评论,并给予间接的否定”错,是 给予直接的否定“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答案:C
7.经典语句翻译。 (1)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 译文:
(2)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 译文:
(3)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 译文:
四、文化常识 (1)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 “句读”古人指文辞休止和停顿处;文辞语意已尽处为“句”,未尽而
须停顿处为“读”。 (2)六.艺.经.传.皆通习之 “六艺”,此处是指六经,即《诗》《书》《礼》《乐》《易》《春
秋》。“六艺”有时是指礼、乐、射、御、书、术等六种技艺。传,是解释 经书的书。如《春秋左氏传》《诗经毛氏传》等。“六艺经传”一词源于司 马迁《史记·太史公自序》中所引其父司马谈之言:“夫儒者六艺为法,六艺 经传以千万数,累世不能通其学,当年不能究其礼。”
精神定位呢?又是一句经典:“一言而为天下法。”说一句话能成为天下 的规范。苏轼也不是在替韩愈吹牛,因为这是概括了韩愈一生的思想成就,只 不过稍稍夸大一点,将一生的思想高度概括为“一言”。
苏轼又写道“文起八代之衰”,韩愈从事的古文运动,使从东汉到隋朝 都很衰败的文风得以振兴。接下来,警句纷呈:“道济天下之溺,忠犯人主 之怒,而勇夺三军之帅。”第一句说韩愈继承发扬儒家思想;第二句说韩愈 忠心为国而上《谏迎佛骨表》,惹怒唐宪宗,这也是事实,当然有夸大,韩 愈自己也吓得够呛;第三句说韩愈曾经只身去河北,与藩镇将士面对面质 问,算是有勇气,但至于说“勇夺三军之帅”,稍稍夸张。
3.宾语前置句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宾语“句读、惑”前置,“之”为宾语前置的 标志) 翻译: 不理解文句,不能解决疑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