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数学 构造等腰三角形解题的辅助线常用做法

合集下载

构造等腰三角形解题的辅助线做法

构造等腰三角形解题的辅助线做法

构造等腰三角形解题的辅助线做法吕海艳等腰三角形是一种特殊的三角形,常与全等三角形的相关知识结合在一起考查。

在许多几何问题中,通常需要构造等腰三角形才能使问题获解。

那么如何构造等腰三角形呢一般有以下四种方法:(1)依据平行线构造等腰三角形;(2)依据倍角关系构造等腰三角形;(3)依据角平分线+垂线构造等腰三角形;(4)依据120°角或60°角,常补形构造等边三角形。

1、依据平行线构造等腰三角形例1:如图。

△ABC中,AB=AB,E为AB上一点,F为AC延长线上一点,且BE=CF,EF交BC于D,求证DE=DF.)[点拔]:若证DE=DF,则联想到D是EF的中点,中点的两旁容易构造全等三角形,方法是过E或F作平行线,构造X型的基本图形,只需证两个三角形全等即可。

证明:过E作EG∥AC交BC于G∴∠1=∠ACB,∠2=∠F∵AB=AC∴∠B=∠ACB∴∠1=∠B∴BE=GE∵BE=CF∴GE=CF在△EDG和△FDC中*∠3=∠4∠2=∠FGE=CF∴△EDG≌△FDC∴DE=DF[评注]:此题过E作AC的平行线后,构造了等腰△BEG,从而达到转化线段的目的。

2、依据倍角关系构造等腰三角形例2:如图。

△ABC中,∠ABC=2∠C,AD是∠BAC的平分线求证:AB+BD=AB.[点拔]:在已知条件中出现了一个角是另一个角的2倍,可延长CB,构造等腰三角形,问题即可解决。

证明:延长CB至E,使BE=BA,连接AE∵BE=BA∴∠BAE=∠E∵∠ABC=2∠C, ∠ABC=∠E+∠BAE=2∠E∴∠C=∠EAC=AE∵AD平分∠BAC∴∠1=∠2…∴∠EAD=∠BAE+∠1=∠E+∠1=∠C+∠2=∠BDA∴EA=ED∵ED=EB+BD,EB=AB,AC=AE∴AC=AB+BD[评注]:当一个三角形中出现了一个角是另一个角的2倍时,我们就可以通过转化倍角寻找等腰三角形。

3、依据角平分线+垂线,构造等腰三角形例3,如图。

八年级数学轴对称 等腰三角形中作辅助线的八种常用方法

八年级数学轴对称 等腰三角形中作辅助线的八种常用方法
证明:如图,延长 AB, DE交于点F, 则∠1=∠2=∠F, ∴AD=AF.
∵AD=AB+CD,∴DC=BF. ∵∠DEC=∠FEB, ∴△DCE≌△FBE,∴BE=CE.
(2)求证:AE⊥DE. 证明:由(1)知△DCE≌△FBE,AD=AF, ∴DE=EF,∴AE⊥DE.
(3)求证:AE平分∠DAB. 证明:∵DE=EF,AD=AF,∴AE平分∠DAB.
证明:如图,连接AD,∵AB=AC,D为BC的中点, ∴AD⊥BC,∠BAD=∠CAD,∠B=∠C.
∵∠BAC=90°, ∴∠B=∠C=∠BAD= ∠CAD=45°,∴AD=BD.
在△ BED 与△ AFD 中,
BE=AF, ∠B=∠DAF, BD=AD,
∴△BED≌△AFD(SAS),∴ED=DF.
第十三章 轴对称
阶段核心方法 等腰三角形中作辅助线的八种常用
方法
提示:点击 进入习题
1 见习题 2 见习题 3 见习题 4 见习题 5 见习题
答案显示
6 见习题△ABC中,∠A=90°,AB=AC,D为BC的 中点,E,F分别是AB,AC上的点,且BE=AF,求 证:(1)ED=DF;
6.如图,在△ABC中,AD为中线,点E为AB上一点,AD, CE交于点F,且AE=EF.求证:AB=CF. 证明:如图,延长AD至点G,使DG=AD,连接 CG.∵BD=CD,∠ADB=∠GDC, ∴△ABD≌△GCD. ∴AB=CG, ∠G=∠EAF.
∵AE=EF,∴∠EAF=∠EFA. 又∵∠EFA=∠CFG, ∴∠G=∠GFC,∴CG=CF, ∴AB=CF.
(2)过点P作直线BC的垂线,垂足为E.P,Q在移动的过程 中,线段BE,DE,CD中是否存在长度保持不变的线 段?请说明理由.

八年级数学上册 13.3 等腰三角形 构造等腰三角形解题的常见途径素材 (新版)华东师大版

八年级数学上册 13.3 等腰三角形 构造等腰三角形解题的常见途径素材 (新版)华东师大版

构造等腰三角形解题的常见途径等腰三角形是研究几何图形的基础,因此在许多几何问题中,常常需要构造等腰三角形才能使问题获解,那么如何构造等腰三角形呢?一般说来有以下几种途径:一、利用角平分线+平行线,构造等腰三角形当一个三角形中出现角平分线和平行线时,我们就可以寻找到等腰三角形.如图1①中,若AD 平分∠BAC ,AD ∥EC ,则△ACE 是等腰三角形;如图1②中,AD 平分∠BAC ,DE ∥AC ,则△ADE 是等腰三角形;如图1③中,AD 平分∠BAC ,CE ∥AB ,则△ACE 是等腰三角形;如图1④中,AD 平分∠BAC ,EF ∥AD ,则△AGE 是等腰三角形.例1 如图2,△ABC 中,AB =AC ,在AC 上取点P ,过点P 作EF ⊥BC ,交BA 的延长线于点E ,垂足为点F .求证:.AE =AP .简析 要证.AE =AP ,可寻找一条角平分线与EF 平行,于是想到AB =AC ,则可以作AD 平分∠BAC ,所以AD ⊥BC ,而EF ⊥BC ,所以AD ∥EF ,所以可得到△AEP 是等腰三角形,故AE =AP .例2 如图3,在△ABC 中,∠BAC 、∠BCA 的平分线相交于点O ,过点O 作DE ∥AC ,分别交AB 、BC 于点D 、E .试猜想线段AD 、CE 、DE 的数量关系,并说明你的猜想理由.简析 猜想:AD +CE =DE .理由如下:由于OA 、OC 分别是∠BAC 、∠BCA 的平分线,DE ∥AC ,所以△ADO 和△CEO 均是等腰三角形,则DO =DA ,EC =EO ,故AD +CE =DE .CABE DO图3图4FC DEB AM图2FB ACD P E图1①D②C D C ④F CD例3 如图4,△ABC 中,AD 平分∠BAC ,E 、F 分别在BD 、AD 上,且DE =CD ,EF =AC .求证:EF ∥AB .简析 由于这里要证明的是EF ∥AB ,而AD 平分∠BAC ,所以必须通过辅助线构造出平行线,这样就可以得到等腰三角形了,于是DE =CD 的提示下,相当于倍长中线,即延长AD 至M ,使DM =AD ,连结EM ,则可证得△MDE ≌△ADC ,所以ME =AC ,又EF =AC ,∠M =∠CAD ,所以∠M =∠EFM ,即∠CAD =∠EFM ,又因为AD 平分∠BAC ,所以∠BAD =∠EFD =∠CAD ,所以EF ∥AB .二、利用角平分线+垂线,构造等腰三角形当一个三角形中出现角平分线和垂线时,我们就可以寻找到等腰三角形.如图5中,若AD 平分∠BAC ,AD ⊥DC ,则△AEC 是等腰三角形.例4 如图6,已知等腰Rt△ABC 中,AB =AC ,∠BAC =90°,BF 平分∠ABC ,CD ⊥BD 交BF 的延长线于D .求证:BF =2CD .简析 由BF 平分∠ABC ,CD ⊥BD ,并在图5的揭示之下,延长线BA 、CD 交于点E ,于是△BCE 是等腰三角形,并有ED =CD ,余下来的问题只需证明BF =CE ,而事实上,由∠BAC =90°,CD ⊥BD ,∠AFB =∠DFC ,得∠ABF =∠DCF ,而AB =AC ,所以△ABF ≌△ACE ,则BF =CE ,故BF =2CD .三、利用转化倍角,构造等腰三角形当一个三角形中出现一个角是另一个角的2倍时,我们就可以通过转化倍角寻找到等腰三角形.如图7①中,若∠ABC =2∠C ,如果作BD 平分∠ABC ,则△DBC 是等腰三角形;如图7②中,若∠ABC =2∠C ,如果延长线CB 到D ,使BD =BA ,E 图5ABCD 图6BF DECA图7B C DA① ② BC DA③BCDA连结AD ,则△ADC 是等腰三角形;如图7③中,若∠B =2∠ACB ,如果以C 为角的顶点,CA 为角的一边,在形外作∠ACD =∠ACB ,交BA 的延长线于点D ,则△DBC 是等腰三角形.例5 如图8,在△ABC 中,∠ACB =2∠B ,BC =2AC .求证:∠A =90°.简析 由于条件中有两个倍半关系,而结论与角有关,因此首先考虑对∠ACB =2∠B 进行技术处理,即作CD 平分∠ACB 交AB 于D ,过D 作DE ⊥BC 于E ,则由∠ACB =2∠B 知∠B =∠BCD ,即△DBC 是等腰三角形,而DE ⊥BC ,所以BC =2CE ,又BC =2AC ,所以AC =EC ,所以易证得△ACD ≌△ECD ,所以∠A =∠DEC =90°.说明 本题也可以利用图7的②、③来构造等腰三角形求解.E 图8C BAD。

等腰三角形中的常见辅助线

等腰三角形中的常见辅助线

等腰三角形中做辅助线的八种常用方法几何图形中添加辅助线,往往能把分散的条件集中,使隐蔽的条件显露,将复杂的问题简单化.例如:作“三线”中的一线或平行线证线段相等,利用截长补短证线段和差关系或求角的度数,利用加倍折半法证线段的倍分关系等,将不在同一个三角形的线段转移到同一个三角形(或两个全等三角形)中,然后运用等腰(或全等三角形)的性质来解决问题.方法1 等腰三角形中有底边上的中点时常作底边上的中线1.如图,在三角形ABC中,∠A=90°,AB=AC,D为BC的中点,E,F分别是AB,AC上的点,且BE=AF,求证:(1)DE=DF.(2)DE⊥DF方法2 等腰三角形中没有底边上的中点时常作底边上的高2.如图,△ABC中,AC=2AB,AD平分∠BAC交BC于D,E是AD上一点,且EA=EC,求证:EB⊥AB.方法3 等腰三角形中证与腰有关联的线段时常作腰的平行线或垂线3.如图,在△ABC中,AB=AC ,点P从点B出发沿线段BA移动(点P与A,B不重合),同时,点Q从点C出发沿线段AC的延长线移动,点P,Q移动的速度相同,PQ与直线BC相交于点D.(1)试说明:PD=QD(2)过点P作直线BC的垂线,垂足为E,P,Q在移动的过程中,线段BE,DE,CD中是否存在长度保持不变的线段?请说明理由.方法4 等腰三角形证与底有关的线段时常作底的平行线4.如图,等边三角形ABC中,D是边AC延长线上一点,延长BC至E,使CE=AD,DG⊥BE于G,求证:BG=EG.方法5补形法构造等腰三角形5.如图,AB∥CD,∠1=∠2,AD=AB+CD,求证:(1)BE=CE;(2)AE⊥DE;(3)AE平分∠BAD.方法6 倍长中线法构造等腰三角形6.如图,△ABC中,AD为中线,点E为AB上一点,AD,CE交于点F,且CE=EF,求证:AB=CF方法7 延长(或截长)法构造等腰三角形7.如图,在△ABC中,∠BAC=2∠B,CD平分∠ACB交AB于D,求证:AC+AD=BC.方法8 截长补短法构造等腰三角形8.如图,在△ABC中,∠BAC=120°,AD⊥BC于点D,且AB+BD=DC,求∠C的度数.。

初二数学辅助线常用做法及例题(含答案)

初二数学辅助线常用做法及例题(含答案)

DCB A常见的辅助线的作法总论:全等三角形问题最主要的是构造全等三角形,构造二条边之间的相等,构造二个角之间的相等【三角形辅助线做法】图中有角平分线,可向两边作垂线。

也可将图对折看,对称以后关系现。

角平分线平行线,等腰三角形来添。

角平分线加垂线,三线合一试试看。

线段垂直平分线,常向两端把线连。

要证线段倍与半,延长缩短可试验。

三角形中两中点,连接则成中位线。

三角形中有中线,延长中线等中线。

1.等腰三角形“三线合一”法:遇到等腰三角形,可作底边上的高,利用“三线合一”的性质解题2.倍长中线:倍长中线,使延长线段与原中线长相等,构造全等三角形3.角平分线在三种添辅助线4.垂直平分线联结线段两端5.用“截长法”或“补短法”: 遇到有二条线段长之和等于第三条线段的长,6.图形补全法:有一个角为60度或120度的把该角添线后构成等边三角形7.角度数为30、60度的作垂线法:遇到三角形中的一个角为30度或60度,可以从角一边上一点向角的另一边作垂线,目的是构成30-60-90的特殊直角三角形,然后计算边的长度与角的度数,这样可以得到在数值上相等的二条边或二个角。

从而为证明全等三角形创造边、角之间的相等条件。

8.计算数值法:遇到等腰直角三角形,正方形时,或30-60-90的特殊直角三角形,或40-60-80的特殊直角三角形,常计算边的长度与角的度数,这样可以得到在数值上相等的二条边或二个角,从而为证明全等三角形创造边、角之间的相等条件。

常见辅助线的作法有以下几种:最主要的是构造全等三角形,构造二条边之间的相等,二个角之间的相等。

1) 遇到等腰三角形,可作底边上的高,利用“三线合一”的性质解题,思维模式是全等变换中的“对折”法构造全等三角形.2) 遇到三角形的中线,倍长中线,使延长线段与原中线长相等,构造全等三角形,利用的思维模式是全等变换中的“旋转” 法构造全等三角形.3) 遇到角平分线在三种添辅助线的方法,(1)可以自角平分线上的某一点向角的两边作垂线,利用的思维模式是三角形全等变换中的“对折”,所考知识点常常是角平分线的性质定理或逆定理.(2)可以在角平分线上的一点作该角平分线的垂线与角的两边相交,形成一对全等三角形。

八年级数学上册【等腰三角形】4种常用辅助线添加方法,巩固加强!

八年级数学上册【等腰三角形】4种常用辅助线添加方法,巩固加强!

八年级数学上册【等腰三角形】4种常用辅助线添加方法,巩固加强!等腰三角形,是初中数学里的一个重点,和等腰三角形有关的考试题型,各种变式题也特别多。

如何快速解决好等腰三角形问题,做到孰能生巧?今天老师总结了以下四种和等腰三角形题型有关的常见辅助线添加方法,共5道例题,有详细讲解。

方法一:做三线合一中的一线三线合一,是等腰三角形里最重要的性质定理之一。

所谓三线,就是等腰三角形中,顶角的角平分线,底边的中线,底边的高线。

必然三线合一。

例题1,是三线合一的最基础的题型,D是BC的中点,那么连接AD,通过三线合一的性质,得出AD⊥BC.方法二:做平行线法这个一般是做一腰的平行线,得出两个角相等,从而得出三角形全等例题2中,这个题是非常常见的考试经典题型。

第①小题,得出三角形全等,得出PD=QD。

第②小题,过点P做PF∥AC,因为△PBF是等腰三角形,PE⊥BF,三线合一得出BE=EF。

又因为三角形全等,得出FD=CD。

所以,得出ED=BC的一半,即为定值。

方法三:截长补短法,或者叫截长取短法简单说,就是在某一条线段上截取一条线段,和已知线段相等。

或者,延长某一线段,使之等于某已知线段。

此解题方法常用,请大家细心钻研,平时多探索,勤学苦练。

例题3,就是一道延长某一线段,使之等于某已知线段,经典考试题型。

例题4,这就是一道在某一条线段上截取一条线段,和已知线段相等,通过等量转换,得出结论的经典考试题型。

方法四:加倍折半法,倍长中线法例题5,解析说过点B做BF∥AC,最后得出的还是线段相等。

其实,这个题还有一个更好的解题思路,就是倍长中线法先提示一下辅助线的添加方法。

因为CE是△ABC的中线,倍长中线CE。

延长CE至F,使EF=CE,连接BF。

倍长中线,必出三角形全等,最后得出,△DBC≌△FBC,所以DC=CF,所以CD=2CE。

看完这经典例题之后,不要认为自己就完全掌握了,这个时候要干什么?当然是在自己的练习题中找几道相似的题,加以运用强化一下!。

(完整)等腰三角形时常用的辅助线作法

(完整)等腰三角形时常用的辅助线作法

有等腰三角形时常用的辅助线⑴作顶角的平分线,底边中线,底边高线例:已知,如图,AB = AC,BD⊥AC于D,求证:∠BAC = 2∠DBC⑵有底边中点时,常作底边中线例:已知,如图,△ABC中,AB = AC,D为BC中点,DE⊥AB于E,DF⊥AC于F,求证:DE = DF⑶将腰延长一倍,构造直角三角形解题例:已知,如图,△ABC中,AB = AC,在BA延长线和AC上各取一点E、F,使AE = AF,求证:EF⊥BC⑷常过一腰上的某一已知点做另一腰的平行线例:已知,如图,在△ABC中,AB = AC,D在AB上,E在AC延长线上,且BD = CE,连结DE交BC于F求证:DF = EF⑸常过一腰上的某一已知点做底的平行线例:已知,如图,△ABC中,AB =AC,F在AC上,E在BA延长线上,且AE = AF,连结DE求证:EF⊥BC⑹常将等腰三角形转化成特殊的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例:已知,如图,△ABC中,AB = AC,∠BAC = 80o,P为形内一点,若∠PBC = 10o,∠PCB = 30o求∠PAB的度数。

有等腰三角形时常用的辅助线⑴作顶角的平分线,底边中线,底边高线例:已知,如图,AB = AC,BD⊥AC于D,求证:∠BAC = 2∠DBC证明:(方法一)作∠BAC的平分线AE,交BC于E,则∠1 = ∠2 = 12∠BAC又∵AB = AC∴AE⊥BC∴∠2+∠ACB = 90o∵BD⊥AC∴∠DBC+∠ACB = 90o∴∠2 = ∠DBC∴∠BAC = 2∠DBC(方法二)过A作AE⊥BC于E(过程略)(方法三)取BC中点E,连结AE(过程略)⑵有底边中点时,常作底边中线例:已知,如图,△ABC中,AB = AC,D为BC中点,DE⊥AB于E,DF⊥AC于F,求证:DE = DF21EDC BA证明:连结AD.∵D 为BC 中点, ∴BD = CD又∵AB =AC ∴AD 平分∠BAC ∵DE ⊥AB ,DF ⊥AC ∴DE = DF⑶将腰延长一倍,构造直角三角形解题例:已知,如图,△ABC 中,AB = AC,在BA 延长线和AC 上各取一点E 、F ,使AE = AF , 求证:EF ⊥BC证明:延长BE 到N ,使AN = AB ,连结CN ,则AB = AN = AC∴∠B = ∠ACB, ∠ACN = ∠ANC ∵∠B +∠ACB +∠ACN +∠ANC = 180o∴2∠BCA +2∠ACN = 180o ∴∠BCA +∠ACN = 90o 即∠BCN = 90o ∴NC ⊥BC ∵AE = AF ∴∠AEF = ∠AFE又∵∠BAC = ∠AEF +∠AFE ∠BAC = ∠ACN +∠ANC ∴∠BAC =2∠AEF = 2∠ANC ∴∠AEF = ∠ANCF E DCBAN FE CBA∴EF ∥NC ∴EF ⊥BC⑷常过一腰上的某一已知点做另一腰的平行线例:已知,如图,在△ABC 中,AB = AC,D 在AB 上,E 在AC 延长线上,且BD = CE ,连结DE 交BC 于F 求证:DF = EF证明:(证法一)过D 作DN ∥AE ,交BC 于N ,则∠DNB = ∠ACB,∠NDE = ∠E ,∵AB = AC, ∴∠B = ∠ACB ∴∠B =∠DNB ∴BD = DN 又∵BD = CE ∴DN = EC在△DNF 和△ECF 中 ∠1 = ∠2 ∠NDF =∠E DN = EC ∴△DNF ≌△ECF ∴DF = EF(证法二)过E 作EM ∥AB 交BC 延长线于M ,则∠EMB =∠B(过程略)⑸常过一腰上的某一已知点做底的平行线21NFED C BA21MFED CBA例:已知,如图,△ABC 中,AB =AC ,E 在AC 上,D 在BA 延长线上,且AD = AE ,连结DE求证:DE ⊥BC证明:(证法一)过点E 作EF ∥BC 交AB 于F ,则∠AFE =∠B ∠AEF =∠C ∵AB = AC ∴∠B =∠C ∴∠AFE =∠AEF ∵AD = AE∴∠AED =∠ADE又∵∠AFE +∠AEF +∠AED +∠ADE = 180o ∴2∠AEF +2∠AED = 90o 即∠FED = 90o∴DE ⊥FE 又∵EF ∥BC ∴DE ⊥BC(证法二)过点D 作DN ∥BC 交CA 的延长线于N,(过程略) (证法三)过点A 作AM ∥BC 交DE 于M ,(过程略)⑹常将等腰三角形转化成特殊的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例:已知,如图,△ABC 中,AB = AC,∠BAC = 80o ,P为形内一点,若∠PBC = 10o ∠PCB = 30o 求∠PAB 的度数. 解法一:以AB 为一边作等边三角形,连结CE则∠BAE =∠ABE = 60oN M FE D CBA PECBAAE = AB = BE∵AB = AC∴AE = AC ∠ABC =∠ACB ∴∠AEC =∠ACE∵∠EAC =∠BAC-∠BAE= 80o-60o = 20o∴∠ACE = 12(180o-∠EAC)= 80o∵∠ACB= 12(180o-∠BAC)= 50o∴∠BCE =∠ACE-∠ACB= 80o-50o = 30o∵∠PCB = 30o∴∠PCB = ∠BCE∵∠ABC =∠ACB = 50o, ∠ABE = 60o∴∠EBC =∠ABE-∠ABC = 60o-50o =10o ∵∠PBC = 10o∴∠PBC = ∠EBC在△PBC和△EBC中∠PBC = ∠EBCBC = BC∠PCB = ∠BCE∴△PBC≌△EBC∴BP = BE∵AB = BE∴AB = BP∴∠BAP =∠BPA∵∠ABP =∠ABC-∠PBC = 50o-10o = 40o∴∠PAB = 12(180o-∠ABP)= 70o解法二:以AC为一边作等边三角形,证法同一。

初二数学-三角形问题中常见的辅助线作法总结讲课稿

初二数学-三角形问题中常见的辅助线作法总结讲课稿

初二数学-三角形问题中常见的辅助线作法总结三角形问题中常见的辅助线的作法【三角形辅助线做法】图中有角平分线,可向两边作垂线。

也可将图对折看,对称以后关系现。

角平分线平行线,等腰三角形来添。

角平分线加垂线,三线合一试试看。

线段垂直平分线,常向两端把线连。

要证线段倍与半,延长缩短可试验。

三角形中两中点,连接则成中位线。

三角形中有中线,延长中线等中线。

1.等腰三角形“三线合一”法:遇到等腰三角形,可作底边上的高,利用“三线合一”的性质解题2.倍长中线:倍长中线,使延长线段与原中线长相等,构造全等三角形3.角平分线在三种添辅助线4.垂直平分线联结线段两端5.用“截长法”或“补短法”:遇到有二条线段长之和等于第三条线段的长6.图形补全法:有一个角为60度或120度的把该角添线后构成等边三角形7.角度数为30、60度的作垂线法:遇到三角形中的一个角为30度或60度,可以从角一边上一点向角的另一边作垂线,目的是构成30-60-90的特殊直角三角形,然后计算边的长度与角的度数,这样可以得到在数值上相等的二条边或二个角。

从而为证明全等三角形创造边、角之间的相等条件。

8.计算数值法:遇到等腰直角三角形,正方形时,或30-60-90的特殊直角三角形,或40-60-80的特殊直角三角形,常计算边的长度与角的度数,这样可以得到在数值上相等的二条边或二个角,从而为证明全等三角形创造边、角之间的相等条件。

常见辅助线的作法有以下几种:最主要的是构造全等三角形,构造二条边之间的相等,二个角之间的相等。

1)遇到等腰三角形,可作底边上的高,利用“三线合一”的性质解题,思维模式是全等变换中的“对折”法构造全等三角形.2)遇到三角形的中线,倍长中线,使延长线段与原中线长相等,构造全等三角形,利用的思维模式是全等变换中的“旋转”法构造全等三角形.3)遇到角平分线在三种添辅助线的方法,(1)可以自角平分线上的某一点向角的两边作垂线,利用的思维模式是三角形全等变换中的“对折”,所考知识点常常是角平分线的性质定理或逆定理.(2)可以在角平分线上的一点作该角平分线的垂线与角的两边相交,形成一对全等三角形。

专题 等腰三角形中常用的辅助线作法(原卷版)

专题 等腰三角形中常用的辅助线作法(原卷版)

(苏科版)八年级上册数学《第2章轴对称图形》专题等腰三角形中常用的辅助线作法解题技巧提炼当遇到等腰三角形时,常利用“三线合一”的性质,若已知图中无此线,可将其构造出来以辅助解决问题,通常是作底边上的高,再证底边上的中线或顶角的平分线.【例题1】(2022秋•秦淮区月考)如图所示,在五边形ABCDE中,AB=AE,∠B=∠E,BC=DE,F是CD的中点,连接AF.求证:AF⊥CD.【变式1-1】如图,△ABC中,CA=CB,D在AC的延长线上,E在BC上,且CD=CE,求证:DE⊥AB.【变式1-2】(2022秋•新洲区期中)如图.△ABC中,CA=CB.D是AB的中点.∠CED=∠CFD=90°,CE=CF,求证:∠ADF=∠BDE.【变式1-3】已知:如图,△ABC中,AB=AC,CE⊥AE于E,CE=12BC,E在△ABC外,求证:∠ACE=∠B.【变式1-4】(2022秋•晋江市期中)如图,△ABC中,AC=2AB,AD平分∠BAC交BC于D,E是AD上一点,且EA=EC,求证:EB⊥AB.【变式1-5】(2022秋•大足区期末)如图所示,△ABC中,AC=BC,点D是AB上一点,DE⊥BC于点E,过点E作EF⊥AC于点F.(1)若∠ADE=160°,求∠DEF的度数;(2)若点D是AB的中点,求证:∠BDE=12∠ACB.【变式1-6】(2022秋•南乐县月考)如图,在△ABC中,AB=AC,D、E是△ABC内两点,AD平分∠BAC,∠EBC=∠E=60°,且BE=4.(1)求∠D的度数;(2)若BC=5,求ED的长.【变式1-7】如图,AB∥CD,∠1=∠2,AD=AB+CD.(1)求证:BE=CE;(2)求证:AE⊥DE;(3)求证:AE平分∠DAB.【例题2】如图,在△ABC 中,AB =AC ,EF 交AB 于点E ,交BC 与点D .交AC 的延长线于点F ,且BE =CF .求证:DE =DF .【变式2-1】如图,△ABC 是等边三角形,D 为AC 延长线上一点,E 是BC 延长线上一点,CE =AD ,求证:DB =DE.【变式2-2】如图,BD平分∠ABC交AC于D,点E为CD上一点,且AD=DE,EF∥BC交BD于F.求证:AB=EF.【变式2-3】如图,在△ABC中,AB=AC,在AB上取一点E,在AC的延长线上取一点F,使BE=CF,EF交BC于点G.(1)试说明EG=FG;(2)试说明AB+AC>2EG.【变式2-4】如图,在△ABC中,AB=AC,E在线段AC上,D在AB的延长线,连DE交BC于F,过点E 作EG⊥BC于G.(1)若∠A=50°,∠D=30°,求∠GEF的度数;(2)若BD=CE,求证:FG=BF+CG.【变式2-5】如图所示,等边三角形ABC的边长是6,点P在边AB上,点Q在BC的延长线上,且AP=CQ,设PQ与AC相交于点D.(1)当∠DQC=30°时,求AP的长.(2)作PE⊥AC于E,试探究DE、AE、CD三条线段之间的数量关系,并证明你的结论.【变式2-6】已知,△ABC为等边三角形,点D为AC上的一个动点,点E为BC延长线上一点,且BD=DE.(1)如图1,若点D在边AC上,猜想线段AD与CE之间的关系,并说明理由;(2)如图2,若点D在AC的延长线上,(1)中的结论是否成立,请说明理由.【变式2-7】如图,AD为△ABC的平分线,E为BC的中点,EF∥AD交BA的延长线于F,交AC于G.(1)求证:AF=AG;(2)求证:BF=CG;(3)求AB AC CG的值.【例题3】如图,△ABC 中,CA =CB ,∠ACB =108°,BD 平分∠ABC 交AC 于D ,求证:AB =AD +BC .【变式3-1】如图,△ABC 中,AB =AC ,∠A =100°,CD 平分∠ACB 交AB 于D ,E 为BC 上一点,BE =DE .求证:BC =CD +AD.解题技巧提炼对于线段和差问题,利用“截长补短法”的思想,添加辅助线,可构造等腰三角形来实现边角之间的转化.【变式3-2】如图,在△ABC中,AD平分∠BAC,AD=AB,CM⊥AD交AD延长线于点M.求证:AM=12(AB+AC).【变式3-3】如图(1),线段AD∥BC,连接AB、CD,取CD中点E,连接AE,AE平分∠BAD.(1)线段AB与AD、BC之间存在怎样的等量关系?请说明理由.(2)如果点C在AB的左侧,其他条件不变,如图(2)所示,那么(1)中的结论还成立吗?如果成立,请说明理由;如果不成立,请写出新的结论,并说明理由.【变式3-4】(2022秋•崇川区校级月考)如图1,在△ABC中,∠BAC=75°,∠ACB=35°,∠ABC的平分线BD交边AC于点D.(1)求证:△BCD为等腰三角形;(2)若∠BAC的平分线AE交边BC于点E,如图2,求证:BD+AD=AB+BE;(3)若∠BAC外角的平分线AE交CB延长线于点E,请你探究(2)中的结论是否仍然成立?直接写出正确的结论.【变式3-5】在等边三角形ABC的两边AB、AC所在直线上分别有两点M、N,P为△ABC外一点,且∠MPN=60°,∠BPC=120°,BP=CP.探究:当点M、N分别在直线AB、AC上移动时,BM,NC,MN之间的数量关系.(1)如图①,当点M、N在边AB、AC上,且PM=PN时,试说明MN=BM+CN.(2)如图②,当点M、N在边AB、AC上,且PM≠PN时,MN=BM+CN还成立吗?答: .(请在空格内填“一定成立”“不一定成立”或“一定不成立”).(3)如图③,当点M、N分别在边AB、CA的延长线上时,请直接写出BM,NC,MN之间的数量关系.【例题4】阅读下面的题目及分析过程,并按要求进行证明.已知:如图,点E 是BC 的中点,点A 在DE 上,且∠BAE =∠CDE .求证:AB =CD .分析:证明两条线段相等,常用的方法是应用全等三角形或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观察本题中要证明的两条线段,它们不在同一个三角形中,且它们分别所在的两个三角形也不全等,因此,要证AB =CD ,必须添加适当的辅助线,构造全等三角形或等腰三角形.(1)现给出如下两种添加辅助线的方法,请任意选出其中一种,对原题进行证明.①如图1,延长DE 到点F ,使EF =DE ,连接BF ;②如图2,分别过点B 、C 作BF ⊥DE ,CG ⊥DE ,垂足分别为点F ,G .(2)请你在图3中添加不同于上述的辅助线,并对原题进行证明.【变式4-2】如图,在△ABC 中,点D 是BC 的中点,点E 是AD 上一点,BE =AC .若∠C =70°,∠DAC =50°,求∠EBD的度数.解题技巧提炼当题目中已知某线段的中点时,通过倍长中点处的线段构造全等三角形,从而将题目中的相等的角或边集中到新的三角形中构成等腰三角形.【变式4-3】(2022秋•文峰区月考)如图,已知△ABC中,AD是中线,AE是△ABD的中线,BA=BD,∠BAD =∠BDA,求证:AC=2AE.【变式4-4】阅读并完成以下填空:如图1,已知:AD为△ABC的中线,求证AB+AC>2AD.证明:延长AD至E使得DE=AD.连接EC,则AE=2AD.∵AD为△ABC的中线,∴BD=CD.在△ABD和△CED中,BD=CD, , .∴△ABD≌△CED.∴AB=EC.在△ACE中,根据三角形的三边关系有AC+EC AE.而AB=EC,AE=2AD,∴AB+AC>2AD.这种添加辅助线的方法,我们称为“倍长中线法”.请利用这种方法解决下列问题:问题1:如图2,在△ABC中,AC=5,AB=13,D为BC的中点,DA⊥AC.求△ABC的面积.问题2:如图3,在△ABC中,AD是三角形的中线.点F在中线AD上,且BF=AC,连接并延长BF 交AC于点E.求证AE=EF.【变式4-5】(2023春•汉寿县期中)已知:△ABC和△ADE均为等腰直角三角形,∠ABC=∠ADE=90°,AB=BC,AD=DE,按图1放置,使点E在AB上,取CE的中点F,连接DF,BF.(1)观察发现:图1中DF,BF的数量关系是 ,位置关系是 ;(2)探究证明:将图1中的△ADE绕点A顺时针转动45°,再连接CE,取CE的中点F(如图2),问(1)中的结论是否仍然成立?请证明你的结论;(3)拓展延伸:将图1中的△ADE绕点A顺时针转动任意角度(转动角度在0°到90°之间),再连接CE的中点F(如图3),问(1)中的结论是否仍然成立?请证明你的结论.【例题5】如图,在△ABC中,∠BAC=2∠B,CD平分∠ACB交AB于D,求证:AC+AD=BC.【变式5-1】在△ABC中,AD是BC边上的高,CD=AB+BD.求证:∠B=2∠C.【变式5-2】如图,在△ABC中∠ABC=2∠C,若AD⊥BC于D,BD=4,CD=16,求AB的长.【变式5-3】(2022•南京模拟)小明在完成一道几何证明问题时,往往会思考看是否会有不同的证明方法.例如:在如图1所示的△ABC中,∠ACB=90°,点D在AB上,且BD=BC,求证:∠ABC=2∠ACD.他发现,除了方法1直接用角度计算的方法外,还可以用下面两种方法:方法2:如图2,作BE⊥CD,垂足为点E.方法3:如图3,作CF⊥AB,垂足为点F.根据阅读材料,请你从三种方法中任选一种方法,证明∠ABC=2∠ACD,并写出其证明过程.。

初二做辅助线的技巧

初二做辅助线的技巧

初二做辅助线的技巧初二数学学习中,辅助线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技巧,它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解决各种数学问题。

下面我将介绍几种常用的辅助线技巧。

一、辅助线的作用辅助线是一种在解题过程中画出的额外线段,它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问题和解决问题。

通过合理地运用辅助线,我们可以发现问题的规律和特点,简化问题的复杂度,从而更快地找到解题的思路和方法。

二、等腰三角形的辅助线在解决与等腰三角形相关的问题时,我们可以通过画出等腰三角形的辅助线来简化问题。

例如,在求解等腰三角形的高和底边之间的关系时,我们可以画出一个等腰三角形,将问题转化为求解等腰三角形的两条边之间的关系。

这样一来,问题就变得更加清晰和简单了。

三、相似三角形的辅助线在解决与相似三角形相关的问题时,我们可以通过画出相似三角形的辅助线来寻找解题思路。

例如,在求解相似三角形的比例时,我们可以通过画出两个相似三角形的一条边和相应的比例线段,从而直观地找到两个三角形的比例关系。

这样一来,我们就可以更方便地进行计算和推导。

四、矩形的辅助线在解决与矩形相关的问题时,我们可以通过画出矩形的辅助线来简化问题。

例如,在求解矩形的对角线长度时,我们可以通过画出矩形的两条对角线,将问题转化为求解两条直线段的长度。

这样一来,问题就变得更加直观和易于计算了。

五、平行线的辅助线在解决与平行线相关的问题时,我们可以通过画出平行线的辅助线来找到问题的规律和性质。

例如,在求解平行线切割的梯形面积时,我们可以通过画出平行线与梯形两条腰的交点,将梯形分割为两个平行四边形和一个三角形,从而更容易计算出梯形的面积。

辅助线是初二数学学习中非常重要的技巧。

通过合理地运用辅助线,我们可以更好地解决各种数学问题,简化问题的复杂度,找到解题的思路和方法。

希望同学们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能够灵活运用辅助线技巧,提高解题的效率和准确性。

等腰三角形七种常见辅助线作法(方法梳理与题型分类讲解)(人教版)(学生版) 25学年八年级数学上册

等腰三角形七种常见辅助线作法(方法梳理与题型分类讲解)(人教版)(学生版) 25学年八年级数学上册

专题13.14等腰三角形七种常见辅助线作法(方法梳理与题型分类讲解)第一部分【模型归纳与题型目录】题型目录【题型1】作等腰三角形底边上高线求值或证明 (1)【题型2】遇到中点作中线求值或证明 (2)【题型3】过一腰上的某一已知点做另一腰的平行线 (3)【题型4】过一腰上的某一已知点做底边的平行线 (4)【题型5】倍长中线构造等腰三角形 (5)【题型6】截长补短构造等腰三角形 (6)【题型7】延长相交构造或证明等腰三角形 (7)第二部分【题型展示与方法点拨】【题型1】作等腰三角形底边上高线求值或证明【例1】(2024·浙江·模拟预测)如图,ABC V 是等腰三角形,AB AC =.设BAC α∠=.(1)如图1,点D 在线段AB 上,若45ACD BAC ∠+∠=︒,求DCB ∠的度数(用含α的代数式表示).(2)如图2,已知AB AC BD ==.若180∠+∠=︒ABD BAC ,过点B 作BH AD ⊥于点H ,求证:12BH BC =.【变式1】(24-25八年级上·全国·课后作业)如图,在ABC V 中,2AC AB =,AD 平分BAC ∠交BC 于点D ,E 是AD 上一点,且EA EC =.求证:EB AB ⊥.【变式2】(22-23八年级上·江苏泰州·阶段练习)在ABC V 中,AB AC =,过点C 作射线CB ',使ACB ACB '∠=∠(点B '与点B 在直线AC 的异侧)点D 是射线CB '上一动点(不与点C 重合),点E 在线段BC 上,且90DAE ACD ∠+∠=︒.(1)如图1,当点E 与点C 重合时,AD 与CB '的位置关系是,若BC a =,则CD 的长为;(用含a 的式子表示)(2)如图2,当点E 与点C 不重合时,连接DE ,①若30DAE ∠=︒,求BAC ∠的度数;②用等式表示BAC ∠与DAE ∠直间的数量关系,并证明.【题型2】遇到中点作中线求值或证明【例3】(23-24七年级下·四川成都·阶段练习)在Rt ABC △中,AB AC =,45DEF ∠=︒且DEF ∠的顶点E 在边BC 上移动,在移动过程中,边DE ,EF 分别与AB ,AC 交于点M ,N ,(1)当BE CN =且M 与A 重合时,求证:ABE ECN△≌△(2)当E 为BC 中点时,连接MN ,求证:NC AM MN=+【变式1】(23-24八年级上·广东汕头·期中)如图,ABC V 中,AB AC =,D 是BC 的中点,E 、F 分别是AB 、AC 上的点,且AE AF =,求证:DE DF =.【变式2】(24-25八年级上·全国·课后作业)如图,在ABC 中,B C ∠∠=,过BC 的中点D 作DE AB ⊥,DF AC ⊥,垂足分别为点E ,F .(1)求证:DE DF =;(2)若40BDE ∠=︒,求BAC ∠的度数.【题型3】过一腰上的某一已知点做另一腰的平行线【例3】(23-24八年级上·福建泉州·阶段练习)如图,ABC V 是等边三角形,D 是AC 的中点,点F 在AB 上,点E 在直线BC 上,120EDF ∠=︒(1)当点E 与C 重合时,判断ADF △的形状,并说明理由?(2)当点E 在BC 的延长线上时,求证:DE DF =.【变式1】(2024八年级上·全国·专题练习)如图,在等边ABC V 中,点D 、E 分别在BC 和AC 边上,以DE 为边作等边DEF ,连接CF .若1BD =,3AE =.则CF 的长是.【变式2】(22-23八年级下·广西南宁·开学考试)如图,等边三角形ABC 中,D 为AC 上一点,E 为AB 延长线上一点,DE AC ⊥交BC 于点F ,且DF EF =.若12AB =,则BF 的长为.【题型4】过一腰上的某一已知点做底边的平行线【例4】(23-24八年级上·湖南怀化·期末)如图,在等边ABC V 中,点M 为AB 上任意一点,延长BC 至点N ,使AM CN =,连接MN 交AC 于点P .(1)求证:MP NP =;(2)作MH AC ⊥于点H ,设AB a =,请用含a 的式子表示PH 的长度.【变式1】(23-24七年级下·陕西榆林·阶段练习)阅读下面的题目及分析过程,并按要求进行证明.如图,已知E 是BC 的中点,点A 在DE 上,且BAE CDE ∠=∠.求证:AB CD =.(1)现给出如下两种添加辅助线的方法,请任意选出其中一种,对原题进行证明.①如图1,延长DE 到点F ,使EF DE =,连接BF ;②如图2,过点B 作BF DE ⊥,交DE 的延长线于点F ,过点C 作CG DE ⊥,垂足为G .(2)请你在图3中添加不同于(1)中的辅助线,并对原题进行证明.【变式2】(21-22八年级上·湖北武汉·期中)如图,在等边三角形ABC 中,点D 在AC 上,延长BC 至点E ,使CE AD DF BC =⊥,于点F .(1)如图①,若点D 是AC 的中点,求证:BF EF =;(2)如图②,若点D 是AC 上任意一点,BF EF =是否仍然成立?请证明你的结论;(3)如图③,若点D 是AC 延长线上的任意一点,其他条件不变,(2)中的结论是否仍然成立?画图并写出你的结论,不必证明.【题型5】倍长中线构造等腰三角形【例5】(22-23八年级上·湖北武汉·期中)如图,在ABC V 中,D 是BC 的中点,E 是AD 上一点,BE AC =,BE 的延长线交AC 于点F ,若60ACB ∠=︒,44DAC ∠=︒,则求FBC ∠的度数为.【变式1】(23-24七年级下·黑龙江哈尔滨·阶段练习)如图在四边形ABCD 中,E 是DC 的中点,连接AE ,AE 平分DAB ∠,90D C ∠=∠=︒,32AD BC ==,则线段AB 的长为.【变式2】(24-25八年级上·陕西西安·开学考试)小明同学在学习完全等三角形后,发现可以通过添加辅助线构造全等三角形来解决问题.(1)如图(1),AD 是ABC V 的中线,且AB AC >,延长AD 至点E ,使ED AD =,连接BE ,可证得ADC EDB V V ≌,其中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的依据为________.(2)如图(2),在ABC V 中,点E 在BC 上,且DE DC =,过E 作EF AB ∥,且EF AC =.求证:AD 平分BAC ∠.【题型6】截长补短构造等腰三角形【例6】(23-24八年级上·广东深圳·期末)如图,在ABC V 中,40ABC ∠=︒,30ACB ∠=︒,三角形内有一点P ,连接AP ,BP ,CP ,若BP 平分ABC ∠,13BCP ACB ∠=∠,则PAC ∠=.【变式1】(23-24八年级上·江苏南京·期末)如图,在ABC V 中,AB AC =,BD 平分ABC ∠交AC 于点D ,点E 在BA 的延长线上,DB DE =,若62BC AE ==,,则线段AD 的长为.【变式2】(2024·陕西西安·三模)如图,ACB △是等边三角形,D 为ACB △外一点,且60ADB ∠=︒,连接CD ,若6,4BD CD ==,则AD 的长为.【题型7】延长相交构造或证明等腰三角形【例7】(23-24八年级上·福建泉州·阶段练习)如图,在ABC V 中,6BC =,EF BC ∥,动点P 在射线EF 上,BP 交CE 于D ,CBP ∠的平分线交CE 于Q .则当12CQ CE =时,EP BP +=.【变式1】(23-24八年级下·黑龙江哈尔滨·开学考试)如图,D 为ABC 外一点,BD AD ⊥,B 平分ABC 的一个外角,若2180C BAD ∠+∠=︒,5AB =,3BC =,则B 的长为.【变式2】(23-24九年级下·山东临沂·期中)如图,AB CD ∥,60BCD ∠=︒,点E 为AD 的中点,若2AB =,6,BC =,8CD =,则BE 的长为.。

(完整版)初二数学辅助线常用做法及例题(含答案)

(完整版)初二数学辅助线常用做法及例题(含答案)

DCB A常见的辅助线的作法总论:全等三角形问题最主要的是构造全等三角形,构造二条边之间的相等,构造二个角之间的相等【三角形辅助线做法】图中有角平分线,可向两边作垂线。

也可将图对折看,对称以后关系现。

角平分线平行线,等腰三角形来添。

角平分线加垂线,三线合一试试看。

线段垂直平分线,常向两端把线连。

要证线段倍与半,延长缩短可试验。

三角形中两中点,连接则成中位线。

三角形中有中线,延长中线等中线。

1.等腰三角形“三线合一”法:遇到等腰三角形,可作底边上的高,利用“三线合一”的性质解题2.倍长中线:倍长中线,使延长线段与原中线长相等,构造全等三角形3.角平分线在三种添辅助线4.垂直平分线联结线段两端5.用“截长法”或“补短法”: 遇到有二条线段长之和等于第三条线段的长,6.图形补全法:有一个角为60度或120度的把该角添线后构成等边三角形7.角度数为30、60度的作垂线法:遇到三角形中的一个角为30度或60度,可以从角一边上一点向角的另一边作垂线,目的是构成30-60-90的特殊直角三角形,然后计算边的长度与角的度数,这样可以得到在数值上相等的二条边或二个角。

从而为证明全等三角形创造边、角之间的相等条件。

8.计算数值法:遇到等腰直角三角形,正方形时,或30-60-90的特殊直角三角形,或40-60-80的特殊直角三角形,常计算边的长度与角的度数,这样可以得到在数值上相等的二条边或二个角,从而为证明全等三角形创造边、角之间的相等条件。

常见辅助线的作法有以下几种:最主要的是构造全等三角形,构造二条边之间的相等,二个角之间的相等。

1) 遇到等腰三角形,可作底边上的高,利用“三线合一”的性质解题,思维模式是全等变换中的“对折”法构造全等三角形.2) 遇到三角形的中线,倍长中线,使延长线段与原中线长相等,构造全等三角形,利用的思维模式是全等变换中的“旋转” 法构造全等三角形.3) 遇到角平分线在三种添辅助线的方法,(1)可以自角平分线上的某一点向角的两边作垂线,利用的思维模式是三角形全等变换中的“对折”,所考知识点常常是角平分线的性质定理或逆定理.(2)可以在角平分线上的一点作该角平分线的垂线与角的两边相交,形成一对全等三角形。

等腰三角形常见的辅助线的做法

等腰三角形常见的辅助线的做法

等腰三角形常见的辅助线的做法
如何快速解决好等腰三角形问题,做到孰能生巧?今天总结了以下四种和等腰三角形题型有关的常见辅助线添加方法
方法一:做三线合一中的一线
三线合一,是等腰三角形里最重要的性质定理之一。

所谓三线,就是等腰三角形中,顶角的角平分线,底边的中线,底边的高线。

必然三线合一。

方法二:做平行线法
这个一般是做一腰的平行线,得出两个角相等,从而得出三角形全等
方法三:截长补短法,或者叫截长取短法
简单说,就是在某一条线段上截取一条线段,和已知线段相等。

或者,延长某一线段,使之等于某已知线段。

此解题方法常用,请大家细心钻研
方法四:加倍折半法,倍长中线法。

等腰三角形中做辅助线的八种常用方法

等腰三角形中做辅助线的八种常用方法

等腰三角形中做辅助线的八种常用方法以等腰三角形中做辅助线的八种常用方法为标题,写一篇文章。

一、连接底边中点和顶点的直线在等腰三角形中,连接底边中点和顶点的直线是最常见的辅助线之一。

通过连接底边中点和顶点的直线,可以将等腰三角形分为两个等边三角形,从而为解决问题提供了更多可能性。

二、平分底角另一种常见的辅助线是平分底角。

通过连接底边两个顶点与底角的平分线,可以将等腰三角形分成两个相等的小三角形,从而使得问题的解决更加简单明了。

三、平分顶角平分顶角也是一种常用的辅助线方法。

通过连接顶点与底边中点的直线,可以将等腰三角形分为两个相等的小三角形,从而使得问题的解决更加方便。

四、连接底边两个顶点与三角形顶点的直线通过连接底边两个顶点与三角形顶点的直线,可以形成一个内切等边三角形。

这个内切等边三角形可以为解决问题提供更多线索。

五、连接底边两个顶点与顶角平分线的交点通过连接底边两个顶点与顶角平分线的交点,可以形成一个四边形。

这个四边形可以为解决问题提供更多线索。

六、连接底边两个顶点与底边中点的连线通过连接底边两个顶点与底边中点的连线,可以形成一个等腰梯形。

这个等腰梯形可以为解决问题提供更多线索。

七、连接底边两个顶点与对边中点的连线通过连接底边两个顶点与对边中点的连线,可以形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这个平行四边形可以为解决问题提供更多线索。

八、连接对边中点的连线通过连接对边中点的连线,可以形成一个等腰三角形的中线。

这个中线可以为解决问题提供更多线索。

在解决等腰三角形相关问题时,可以灵活运用以上八种常用的辅助线方法。

通过合理选择辅助线,可以使问题的解决更加简单明了。

当然,在运用辅助线的过程中,需要注意辅助线与等腰三角形的关系,确保辅助线的引入能够帮助解决问题,而不会导致问题的复杂化。

总结起来,通过连接底边中点和顶点的直线、平分底角、平分顶角、连接底边两个顶点与三角形顶点的直线、连接底边两个顶点与顶角平分线的交点、连接底边两个顶点与底边中点的连线、连接底边两个顶点与对边中点的连线以及连接对边中点的连线这八种常用的辅助线方法,我们可以更加灵活地解决等腰三角形相关问题。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等腰三角形中作辅助线的八种常用方法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等腰三角形中作辅助线的八种常用方法
解:△OMN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证明:如图,连接 OA.
∵AB=AC,O 为 BC 的中点,∠BAC=90°, ∴AO⊥BC,∠B=∠C=45°, ∠OAM=12∠BAC=45°.
∵BM=AN,∴AB-BM=AC-AN,即 AM=CN. 在△OAM 和△OCN 中, O∠AO=AOMC=,∠C=45°, AM=CN, ∴△OAM≌△OCN(SAS).
∴OM=ON,∠AOM=∠CON.
又∵∠CON+∠AON=90°, ∴∠AOM+∠AON=90°, 即∠MON=90°. ∴△MON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2.如图,在△ABC 中,AB=AC,BD⊥AC 于点 D. 求证∠BAC=2∠DBC.
证明:如图,过点 A 作 AE⊥BC 于点 E. ∵AB=AC,∴∠BAC=2∠CAE. 又∵BD⊥AC,∴∠CAE+∠C=∠DBC+∠C=90°. ∴∠CAE=∠DBC. ∴∠BAC=2∠DBC.
∴CF=CD. ∴CD=2CE.
6.如图,在等腰直角三角形 ABC 中,AB=AC,∠BAC=90°, BF 平分∠ABC,CD⊥BF 交 BF 的延长线于点 D.求证 BF=
2CD.
证明:如图,延长 BA,CD,交于点 E.
∵BF 平分∠ABC,CD⊥BD,BD=BD, ∴△BDC≌△BDE(ASA). ∴CD=ED,即 CE=2CD.
CD=DM+MC=DM+BM. ∵CD=DE,∴AB+(BM-DM)=DM+BM.
∴DM=12AB.
8.如图,在△ABC 中,AB=AC,D 是△ABC 外一点,且∠ABD =60°,∠ACD=60°.求证 BD+DC=AB.
证明:如图,延长 BD 至 E,使 BE=AB,连接 CE,AE. ∵∠ABE=60°,BE=AB, ∴△ABE 为等边三角形. ∴∠AEB=60°,AB=AE.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构造等腰三角形解题的辅助线常用做法
等腰三角形是一种特殊的三角形,常与全等三角形的相关知识结合在一起考查。

在许多几何问题中,通常需要构造等腰三角形才能使问题获解。

那么如何构造等腰三角形呢?一般有以下四种方法:
(1)依据平行线构造等腰三角形;
(2)依据倍角关系构造等腰三角形;
(3)依据角平分线+垂线构造等腰三角形;
(4)依据120°角或60°角,常补形构造等边三角形。

1、依据平行线构造等腰三角形
例1:如图。

△ABC中,AB=AB,E为AB上一点,F为AC延长线上一点,且BE=CF,EF交BC于D,求证DE=DF.
[点拔]:若证DE=DF,则联想到D是EF的中点,中点的两旁容易构造全等三角形,方法是过E或F作平行线,构造X型的基本图形,只需证两个三角形全等即可。

证明:过E作EG∥AC交BC于G
∴∠1=∠ACB,∠2=∠F
∵AB=AC
∴∠B=∠ACB
∴∠1=∠B
∴BE=GE
∵BE=CF
∴GE=CF
在△EDG和△FDC中
∠3=∠4
∠2=∠F
GE=CF
∴△EDG≌△FDC
∴DE=DF
[评注]:此题过E作AC的平行线后,构造了等腰△BEG,从而达到转化线段的目的。

2、依据倍角关系构造等腰三角形
例2:如图。

△ABC中,∠ABC=2∠C,AD是∠BAC的平分线
求证:AB+BD=AB
[点拔]:在已知条件中出现了一个角是另一个角的2倍,可延长CB,构造等
腰三角形,问题即可解决。

证明:延长CB至E,使BE=BA,
连接AE
∵BE=BA
∴∠BAE=∠E
∵∠ABC=2∠C, ∠ABC=∠E+∠BAE=2∠E
∴∠C=∠E
AC=AE
∵AD平分∠BAC
∴∠1=∠2
∴∠EAD=∠BAE+∠1=∠E+∠1=∠C+∠2=∠BDA
∴EA=ED
∵ED=EB+BD,EB=AB,AC=AE
∴AC=AB+BD
[评注]:当一个三角形中出现了一个角是另一个角的2倍时,我们就可以通过转化倍角寻找等腰三角形。

3、依据角平分线+垂线,构造等腰三角形
例3,如图。

△ABC中,AB=AC,∠BAC=90,BF平分∠ABC,CD⊥BD 交BF的延长线于D,求证:BF=2CD
[点拔]:遇到BD平分∠ABC且BD⊥CD,可延长CD、BA交于E,使角平分线BD又成为底边上的中线和高。

证明:分别延长BA、CD交于点E
∵CD⊥BD
∴∠BDC=∠BDE=90°
∴∠1+∠E=90°
∵∠BAC=90°
∴∠3+∠E=90°
∴∠1=∠3
在△BAF和△CAE中
∠1=∠3
AB=AC
∠BAC=∠CAE=90°
∴△BAF≌△CAE
∴BF=CE
在△BDE和△BCD中
∠1=∠2
BD=BD
∠BDE=∠BDC
∴△BDE≌△BDC
∴CD=ED
∴CE=2CD
∵BF=CE
∴BF=2CD
[评注]:当一个三角形中出现垂直于角平分线的线段时,通常延长此线段与
角的另一边相交,我们就可以寻找到等腰三角形。

4、依据60°角或120°角,常补形构造等边三角形
例4,、如图。

∠BAD=120° BD=DC AB+AD=AC
求证:AC平分∠BAD
{点拨}:由AB+AD=AC知,应延长BA,将AB+AD集中成为一条线段,
使AE=AD 则∠EAD=60°△ADE为等边三角形,余下的只要证∠CAD=60°既得证明:延长BA到E,使AE=AD 连接DE
∵∠BAD=120°
∴∠DAE=180-120=60°
又AE=AD
∴△DAE是等边三角形
∴DE=AD ∠E=60°
∵BE=AB+AE AC=AB+AD
AE=AD
∴BE=AC
在△BDE和△CDA中
BD=CD
BE=CA
DE=AD
∴△BDE≌△CDA
∴∠CAD=∠E=60°
∵∠BAD=120°
∴∠BAC=∠CAD=60°
∴AC平分∠BAD
{评注}:在三角形的问题中,120°角也是常见角,可以利用120°的外角找到60°的角,经过添加线段的关系,构造等边三角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