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课型的教学模式与实践
小学语文不同课型的教学模式参考[1]
小学语文不同课型的教学模式参考第一学段第一部分阅读教学第一学段的重点是识字写字,在形式上提倡随文识字,以提高学生的兴趣,增强学习的效果。
鉴于课文短小精美,建议采取以读代讲的方法,尽量能在一个课时完成一篇课文的教学任务。
第一课时[环节一]激趣导入,明确目标。
(1—3分钟)操作建议:注意研究教学的起点,紧扣单元主题和学生学习实际,可采用谈话、讲故事、猜谜语、多媒体课件(图片、歌曲、flash动画)演示等灵活多样的形式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然后由教师出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环节二]放手试读,整体感知(10分钟左右)操作建议:初读阶段的要求是让学生把课文读得正确、流利。
这一环节既是读文,又是在课文这一大环境中识字的过程。
应留给学生自己尝试读读文的时间,尽量通过潜能生的朗读来暴露面临的问题;进而发挥老师和优等生的示范作用以及小组合作的优势,使每一个人都能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读的形式以朗读为主,把读书与识字结合起来,把读书和对词句的粗浅理解结合起来,把读书与解决课后习题结合起来,使学生多读而不觉得单调、厌烦,循序渐进地达到把课文读通、读好的目的。
[环节三]识字学词,识读结合(5分钟左右)操作建议:以随文识字为主,在语境中走一个完整的来回。
先在读书的过程中注意缩小语境,由短句到词语,再到生字,把字音与字形对应起来,有意识地识记。
一般做法有:出示短语、词语、生字,学生自由尝试认读;同桌相互检查认读;集体活动测试等来巩固识字。
再把字放回到课文中,逐步扩大语境,在这个过程中,达到会认、适度理解以及会用的目的。
要力求遵循寓识于读、识读结合的原则。
要注重识字的趣味性,使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快乐地识字。
一般做法:指名读课文,互读互评,纠正字音,带着问题读、表演读等。
[环节四]练习写字,注意笔顺(5分钟左右)操作建议:要充分用好教材,应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写字习惯,培养自主写字的能力,提高观察字形的能力,注意笔画顺序,在书写的实践中让学生自我提高。
小学数学四种课型的教学模式和典型案例
小学数学四种课型的教学模式和典型案例(仅供参考)一、数学新授课的教学模式:1、创设情境2、建立模型3、解释与应用二、数学练习课的教学模式:1、情境导入,范例精解(明确目标,激发参与)2、启发回顾,巩固基础3、比较分析,强化认识4、应用实践,拓展延伸三、数学复习课的教学模式:1、交流回顾、调整起点2、自主梳理、引导建构3、综合练习、整体提升四、数学实践活动课的教学模式1、创设情境,提出问题(自主设计实践方案)2、自主实践,解决问题3、交流拓展,反思延伸新授课案例《平移与旋转》一、创设情境,初步感受平移与旋转随着优美的旋律,吴老师带领孩子们一起进入游乐园参观,并请孩子们跟随活动的画面用自己的动作和声音把看到的表演出来。
屏幕上展现出各种游乐项目,有激流勇进、波浪飞椅、弹射塔、勇敢者转盘、滑翔索道。
一张张小脸上露出兴奋的表情,同学们时而发出“嗖——嗖”的声音,时而高举手臂上下移动,尽情地表演着。
录像一停,吴老师开始了与学生的交流。
“刚才我们看到这么多的游乐项目,能按它们不同的运动方式分分类吗”生1:“激流勇进是直直地下冲的,可以叫它下滑类。
”生2:“我认为观缆车、波浪飞椅、勇敢者转盘可以分为一类,因为它们是旋转的。
”吴老师紧接着问:“其他的呢”生2:“弹射塔是向上弹射的,滑翔索道是往下滑的,它们和激流勇进可以分为一类。
”“刚才你们看到了不同的运动方式,像这样的——”只见吴老师用手势表示着旋转的动作“你们能给他起个名字吗”学生异口同声地说:“叫旋转。
”老师又接着用手势做出平移的动作,问:“像这样呢”几个学生小声说:可以叫“平移。
”吴老师抓住时机,“好,就用你们说的来命名。
”她边说边板书“旋转”、“平移”。
吴老师带领学生回顾生活,在观察中同学们发现了游乐园里平移与旋转现象,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
接下来,吴老师请6名小朋友到黑板前,选择自己喜欢的游乐项目先用动作进行表演再将它归类,把所选项目的图片对应地板贴在“旋转”或“平移”的下面。
初中数学五类课型教学模式
初中数学五类课型教学模式初中数学有五类课型的教学模式。
第一类是概念课,主要是给数学名词下定义,是学生认知结构的基础。
概念课可以分为四个环节:情景诱导、自主研究、展示归纳和变式练。
情景诱导是在课堂教学中调动学生研究兴趣的过程,通过将抽象的数学问题变得可见和易懂。
自主研究是指学生根据自学提纲中的问题,独立阅读课本内容,并思考问题,勾画出答案和不理解的部分。
老师可以进行简单的板书设计,了解学生的研究情况。
展示归纳包括检查自学效果和归纳梳理。
教师可以让学生逐个回答自学提纲中的问题,反映学生的自学情况。
学生汇报后,教师可以进行板书并让学生评价和完善答案。
同时,教师还需要强调易错问题。
变式练是指同类型的题目,通过改变角度或数据来考查学生的能力。
学生需要思考问题并汇报结果,教师可以进行板书并让学生评价和完善答案,重点强调问题。
第二类是二类概念课,主要包括公式法则和定理性质。
在教学中,教师需要确保学生能正确掌握公式法则和定理的推导方法和证明,用准确的数学语言表述内容,明确使用条件和适用范围,并能灵活运用解决问题。
二类概念课的教学模式包括情景诱导、自主探究、展示归纳和变式练。
情景诱导通过适当的问题情境让学生在动机上做好准备,激发研究动力。
可以通过从实际生活、相关学科、操作实验、新闻事件、数学文化、故事和类比猜想中创设情境。
2、自主探究: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减少“自我表演”,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去探究新知识,从而生成新知识。
首先,创设情景,让学生主动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
其次,让学生猜测问题的答案,并设计探究方案来检验猜测的合理性。
最后,鼓励学生利用多种探究手段去寻找证据并进行论证,以解决问题。
3、展示归纳:展示归纳是学生形成二类概念课的关键步骤,要求学生能够用准确的数学语言表述二类概念的内容。
在教学中,需要注意以下三点:首先,在展示归纳开始时,教师要明确规则,确保学生理解清楚,其他学生能够快速参与并提出质疑和建议,以引发思维冲突和新的探究问题。
高中英语五种课型教学模式建构与实践创新
高中英语五种课型教学模式建构与实践创新该成果是大庆实验中学吕娟娟老师汇聚近30年教学经验,梳理对新课标的理解,通过黑龙江省“十二五”青年专项课题《高中英语不同课型课堂教学模式研究》所形成的教学成果,后在国家课题子项目、省规划和市重点3项课题研究中进一步实践和完善。
它以建构主义、有效教学理论为基础,运用任务型教学方法,将教的过程、学的过程和评价过程作为一个系统工程,建构了高中英语词汇、语法、听说、阅读、写作五种课型的课堂教学模式,创新教学方式、学习方式及教学评价方式,充分体现新课标培养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理念。
每一课型教学模式均采用“概述—课堂系统设计—案例”结构,首先概述该课型的教学模式,从课前系统、课堂系统到课后系统,展开对教学各要素的分析和教学主要内容、策略方法等的说明;然后提供了课堂系统流程图,形象清晰地展示该课型课堂教学的各环节、不同层次的活动设计、教学策略,满足不同需求;最后提供案例,指导教学实践。
它有助于教师从整体上把握好每一个模块,区别对待并处理好每一个课型,保证教学的完整性和系统性,从而做到课堂教学的最优化。
研究开始于2008年,历经研究构建、实验验证和应用推广三个阶段。
五种课型教学模式分别在《中学生英语》、《基础英语教育》、《基础外语教育》期刊上发表,并收录在教学专著《新课标高中英语不同课型教学设计》中。
2014年,包含本成果在内的专著《新课标高中英语不同课型教学设计》获首届黑龙江省基础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
2018年,本成果获黑龙江省基础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国家基础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并在省内及全国30多个省市地区推广、应用。
1.成果内容与概念本成果包含如下内容:高中英语教学设计模式概述;高中词汇课课堂教学模式;高中阅读课课堂教学模式;高中听说课课堂教学模式;高中语法课课堂教学模式;高中写作课课堂教学模式。
本成果中的“课型”是指课的“类型”。
中学英语课型的分类因角度不同而有所不同,根据语言知识和技能培养目标,可分为词汇课、语法课、听说课、阅读课、写作课等。
常用的教学模式
常用的教学模式包括:
1. 传统教学模式:以教师为中心,学生被动接受知识,主要通过讲解、示范等手段进行教学。
2. 翻转课堂模式:学生在课前通过观看视频、阅读资料等方式自主学习,课堂上以讨论、实践为主,教师起到引导作用。
3. 混合式教学模式:结合线上和线下教学,学生通过网络平台进行自主学习,同时在课堂上进行互动和实践。
4. 项目式教学模式:以项目为载体,学生通过解决实际问题进行学习,培养其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5. 合作学习模式: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共同完成任务,通过相互合作与交流,提高学习效果。
6. 个性化教学模式:根据学生的特点和需求,制定个性化的教学方案,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需求。
7. 体验式教学模式:通过情境模拟、实践操作等方式,让
学生亲身体验和感受,提高学习的趣味性和积极性。
这些教学模式各有特点,可以根据不同的学科、课程和学生需求进行选择和应用。
在实际教学中,可以结合多种教学模式,以提高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兴趣。
综合实践活动“五类”课型模式综述
教学案举例
(三)方法指导课基本模式
1.导课:精选情景,引出问题。
2.实践:实践感悟,解决问题。
3.运用:强化运用,掌握方法。
4.拓展:总结回顾,归纳拓展。
方法指导四步法—“导践用展”
教学案举例
(四)设计制作课基本模式:
1.导:就是导课,引导学生进入实践课题。 2.探:就是探究,学生通过实际研讨,明确课题要求。 3.创:在探究的基础上,了解基本知识后进行自我创作。 4.展:展示作品,把作品宣传出去。
一.综合实践活动“五类”课型模式名 称
一般说来,综合实践活动课堂教学课型模式主要包括“五类”:
(一)选题指导课:研究性学习开题课 (二)方案设计课:研究性学习开题课的制
定计划、成果宣传策划课(前者侧重于学习,后者侧重宣传,是研
究性学习第四类课型)
(三)方法指导课:研究性学习过程指导课
(四)设计制作课:劳技课
• 5.民主化解题。交流互动,课外实施(学生抢着干)
—“开题五步教学法”改变学生学习态度,变“要 我学”为“我要学”——主动学习 教学案举例
(二)方案设计课基本模式
• 1.情景引题:情景创设,引出课题。 • 2.制定方案:确定内容,写出计划。 • 3.展示交流:小组汇报,修改完善。
(在莱西,这种课型一般与选题指导课组成研究性学习开题课)
更多的教学案与综合实践活动教学要求, 请关注我的博客和网易邮箱
第三步是为强调学生自主汇报、互动交流、多元评价,切忌教师越 俎代庖,当学生的翻译,要引导学生整体评价、多元评价、欣赏性 评价、完善性评价。
成果交流“五环节”
教学案举例
三.结尾:必须强调的话
(一)所谓模式,只是为“学步”者提供的拐棍,为研讨设立的“靶子”。如果说创 新社会管理模式,是当前中国面临主要任务,否则有亡党亡国的危险的话;对综合实 践活动而言,创新课型模式就是目前莱西实施综合实践活动面临的主要任务,他直接 影响我市课程的全面实施。模式需要创新,案例更需要创新,希望这些模式与案例成 为我们研究的一个载体,不要成为我们课堂教学的桎梏。 (二)不管是什么模式与方法,都必须坚持自主、实践、合作的原则,让学生成为课 堂的主人,成为课程实施的的主角。坚决克服教师一言堂、满堂灌的教授法教学。其 实综合实践活动实施不是用“教学”表述的,因为教学首先强调的是“教”,然后是 “学”,体现的是教师中心主义的凯洛夫教学理念,它实施课程的理念是教材、教师、 课堂中心主义,不顾课堂主人学生的感受,它是独裁与专制的,学习方式是被动的。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应该用“开展”来表述,他首先强调的是参加活动的主角是学 生,教师只是活动的组织者、参与者,体现的是儿童中心主义的杜威教学理念,它实 施的课程是民主与开放的。其他学科也强调实践性与自主性,这是实施新课程的共性。 只不过综合实践活动干脆把实践的主题词放在课程名称里,对实施课程的方法用课程 名称进行强调。从这种意义上讲,综合实践活动是一门课程,也是一种实施新课程的 方法。 (三)让更多的教师参与到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中来,它能够提高教师、发展学生, 它能够转变教育方式、改善教育环境、发展学生素质。
高中外语三种课型模式
高中外语三种课型模式高中外语教育是培养学生语言交际能力和文化素养的重要环节。
为了满足学生的多样化需求,教育界提出了多种不同的外语课型模式。
1. 传统课堂模式传统课堂模式是一种常见的外语教学方法。
在这种模式下,教师主导课堂,通过讲解和演示等方式向学生传授知识。
学生则通过演练和练巩固所学内容。
这种模式强调知识传授和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
特点:- 教师主导,学生被动接受- 重视课堂纪律和秩序- 着重讲解和演示- 强化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2. 情景模拟模式情景模拟模式是一种注重实践的外语教学方法。
在这种模式下,教师创建各种真实场景,让学生通过角色扮演来提高语言交际能力。
学生可以在模拟的情境中进行对话、讨论和表演,以锻炼自己的口语表达和交际能力。
特点:- 重视语言的实际应用- 学生扮演不同角色,进行真实情景演练- 强调口语表达和交际能力的培养- 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3. 项目合作模式项目合作模式是一种注重合作研究的外语教学方法。
在这种模式下,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完成特定的项目任务。
学生可以在小组中分享知识,相互协作解决问题,培养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这种模式强调跨学科知识的综合运用和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
特点:- 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完成项目任务-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强调跨学科知识的综合运用- 鼓励学生的创新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以上是高中外语教育中的三种常见课型模式。
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和需求,可以选择适合的模式来进行教学,以提高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和文化素养。
参考资料:- 张海燕, 毕宏晓. (2019). 高中英语课堂教学中的三种常见模式[J]. 湖南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18(1): 29-31.。
初中数学五类课型教学模式
初中数学五类课型教学模式随着教育理念的不断更新和教学方法的不断探索,初中数学教学模式也在不断创新。
在传统的数学教学方法的基础上,逐渐形成了五类课型教学模式。
本文将为大家介绍这五类课型教学模式,包括讲授式、探究式、合作式、研究式和实验式。
一、讲授式讲授式是传统的教学方式,也是最为常见的一种教学模式。
在这种模式下,教师主导课堂,通过讲解和演示等方式传授知识。
这种模式适合于理论性较强的数学内容,可以帮助学生快速掌握基础概念和知识点。
但是,讲授式教学容易陷入教师单向传授,学生被动接受的困境,缺乏互动和探究的机会。
二、探究式探究式教学是一种以学生为主体,通过问题引导和实践探索的方式进行教学的模式。
在这种模式下,教师提出问题,学生通过分析和解决问题来掌握知识。
这种模式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但是,探究式教学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基础知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对于某些抽象概念和难点知识的教学效果可能相对较差。
三、合作式合作式教学是指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共同合作完成任务和解决问题的教学模式。
在这种模式下,学生之间相互合作与协作,共同完成任务,促进彼此的学习和进步。
合作式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沟通能力和团队精神,培养学生的协作意识和交际技巧。
但是,合作式教学也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在小组中出现个别学生依赖他人和懒散敷衍的情况,需要教师及时进行引导和管理。
四、研究式研究式教学是一种以问题为导向,鼓励学生进行独立研究和深入思考的教学模式。
在这种模式下,教师提出复杂问题或者挑战性任务,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实践来解决问题。
研究式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科学思维。
但是,研究式教学对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动手实践的要求比较高,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研究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
五、实验式实验式教学是指通过实验和观察的方式进行教学的模式。
在这种模式下,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和观察来探索和发现数学规律,加深对数学概念的理解。
综合实践六课型教学(3篇)
第1篇一、引言综合实践课程是我国新课程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
在综合实践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积极探索有效的教学方法,以实现课程目标。
本文将探讨综合实践课程的六种课型教学方法,以期为教师提供参考。
二、综合实践六课型教学概述1. 情境教学法情境教学法是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通过创设生动、具体、富有感染力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在综合实践教学中,教师可以运用情境教学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合作交流,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2. 问题教学法问题教学法是以问题为导向,以学生为主体,通过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在综合实践教学中,教师可以运用问题教学法,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
3. 合作学习法合作学习法是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指导,通过学生之间的合作,共同完成学习任务,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沟通能力和创新能力。
在综合实践教学中,教师可以运用合作学习法,让学生在互动中学习,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4. 案例教学法案例教学法是以案例为载体,以学生为主体,通过分析案例,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判断能力和实践能力。
在综合实践教学中,教师可以运用案例教学法,让学生在真实情境中学习,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5. 体验教学法体验教学法是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指导,通过让学生亲身参与实践活动,体验知识、技能和价值,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
在综合实践教学中,教师可以运用体验教学法,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6. 资源整合教学法资源整合教学法是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指导,通过整合各种教学资源,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环境和条件,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探究能力和综合素质。
在综合实践教学中,教师可以运用资源整合教学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三、综合实践六课型教学实施策略1. 情境教学法实施策略(1)创设真实、生动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3)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四课型教学法的尝试
四课型教学法的尝试
四课型教学法是一种基于“四课”模式的教学方法,其中“四课”
指“讲授(Lecture)、研讨(Seminar)、实验(Experiment)
和实践(Practice)”。
四课型教学法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创新
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实践能力。
首先,在讲授课程中,教师要以生动有趣的方式向学生传授基础知识,引导学生深入探索知识的本质,为他们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
其次,在研讨课程中,教师要鼓励学生进行讨论,通过研讨课程,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知识,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三,在实验课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实验,以增强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同时培养学生实验技能。
最后,在实践课程中,教师要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让学生可以将知识运用到实践中。
通过四课型教学法,学生可以从多个角度深入学习,有效地提高学习效果。
因此,在教学中可以尝试采用四课型教学法,为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让他们可以更好地掌握知识,培养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常用的教学模式
常用的教学模式
常用的教学模式可以分为讲授式、讨论式和实践式三种。
一、讲授式教学模式:
在讲授式教学模式中,教师主要通过讲解知识点、示范操作等方式向学生传授知识和技能。
这种教学模式适用于知识点较多或基础知识的教学。
教师可以使用幻灯片、黑板等教学工具,通过生动的语言和例子来讲解。
同时,教师还可以提供一些练习题或案例,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二、讨论式教学模式:
在讨论式教学模式中,教师通过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促进学生的主动学习和思维能力的培养。
教师可以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并表达观点,也可以组织小组活动,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
通过讨论,学生可以积极参与,相互交流,培养批判性思维和合作能力。
三、实践式教学模式:
实践式教学模式注重学生的实践操作和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
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实践任务,让学生亲自动手解决问题,进行实际操作。
这种教学模式可以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以上是常用的教学模式,每种模式都有其适用的场景和优势。
教师可以根据不同的教学目标和内容选择合适的教学模式,以提高教学
效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同时,教师还应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和需求,灵活运用不同的教学模式,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多样化教学实践
多样化教学实践
多样化教学实践是一种旨在通过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提高教学效果和学生学习兴趣的教学理念。
这种教学实践强调根据学生的特点和需求,灵活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以适应不同学生的学习风格和能力水平。
多样化教学实践的具体实施方式可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教学方法多样化: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如讲解、讨论、
实验、案例分析等,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2.教学手段多样化:教师可以利用多种教学手段,如多媒体、网络、实物展示等,丰富教学内容的表现
形式,提高教学效果。
3.课堂互动多样化:教师可以组织多种形式的课堂互动,如小组讨论、角色扮演、辩论等,以提高学生
的参与度和学习效果。
4.课外活动多样化:教师可以组织多种形式的课外活动,如社会实践、学科竞赛、文化交流等,以拓宽
学生的视野和知识面。
多样化教学实践的实施需要教师具备较高的教学水平和创新能力,同时也需要学校提供相应的支持和保障。
通过多样化教学实践的实施,可以更好地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提高教学效果和学习兴趣。
1。
小学英语3种课型教学模式及实施建议
小学英语3种课型教学模式及实施建议语言教学最基本模式“3p 模式”指:Presentation (呈现)— practice (操练)——production (输出)。
单词教学、对话教学、阅读教学是小学英语课中比较常见的课型,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我们该如何开展教学呢? 第一:单词教学 1教学流程图:2实施建议:⑴单词教学要注意语言的功能,明确单词是属于哪一类的,让学生明白所学的单词是在什么时候用,在哪种场景使用;⑵单词教学不能离开句子而孤立地教,做到字不离句,句不离篇、篇不离境;第二步:新课引入◆ 谈话引入主题(师生);◆ 情景引入主题(教师)第五步:任务拓展◆ 用句型,创设语境、布置任务(教师); ◆ 对话表演;(生生) ◆ 活动、作业展示;(生生)第三步:学习新知◆ 听音感受(学生); ◆ 学习单词的音、形、意(师生、小老师、生生); ◆ 单词操练(学生);第六步:总结提升◆ 学习总结(师生、生生)◆ 评价、分享合作(师生、生生)第四步:练习反馈◆ 游戏巩固(师生) ◆ 听音练习:听音画画、听音连线、听音标号等(师生)◆ 你说我做(生生)第一步:课堂规则◆ 分组、介绍评价形式、合作学习的方法(教师);◆“土豆游戏”等热身(师生);⑶ 单词呈显要直观、准确;单词操练频率高、参与面广 ; ⑷活动设计时,要有层次性;拓展活动要注意新旧知识的融合; ⑸高年级的单词教学可注意渗透单词拼读和记忆方法。
第二:对话教学1 教学流程图2 实施建议:⑴教学材料要“整体呈现 ”,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对话意思; ⑵语言输入要注意可理解性输入,保证大多数学生能够听懂; ⑶对话教学的关键是:创设情境、真实交流第二步:新课引入◆ 谈话引入主题(师生); ◆ 情景引入主题(教师)第五步:情景交流◆ 创设情景,搭建平台:(教师) ◆ 任务驱动:小组分工、对话改编、情景表演、现场调查、采访(生生)第三步:整体感知◆ 整体输入(教师) ◆ 听音理解、听音练习(学生)◆ 学习核心语言点(师生) ◆第六步:总结提升◆ 学习总结(师生、生生) ◆ 评价、分享合作(师生、生生)第四步:对话操练◆ 整体认读,强化新知(师生) ◆ 扮演角色,模拟对话(生生) ◆第一步:课堂规则◆ 分组、介绍评价形式、合作学习的方法(教师);◆“土豆游戏”等热身(师生);第三:阅读教学 1 教学流程图2实施建议:⑴明确阅读教学的目标:获取书面信息,理解文字表达的主要思 想;指导学生运用正确的阅读技巧和方法,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 阅读习惯,形成一定的阅读能力;⑵教学中明确各个部分的目的:在pr-reading 环节做到语言铺垫、激发兴趣; while-reading 了解文本大意,理解课文;第二步:新课引入◆ 谈话引入主题(师生); ◆ 情景引入主题(教师) ◆ 阅读前预备活动:师生对话、视频观看、判断正误 (师生)第五步:任务拓展◆ 创设任务,出示合作任务清单(教师、学生)◆ 复述、表演文本(生生) ◆ 联系生活实际,交流、调查、回报(生生)第三步:文本理解◆ 听音感知(学生) ◆ 阅读感知:整体阅读、拼图阅读(学生、生生) ◆ 理解文本大意:提问式、任务菜单、学生作业单 (学生、生生) ◆ 学习语言点(师生、生生)第六步:总结提升◆ 学习总结(师生、生生) ◆ 评价、分享合作(师生、生生)第四步:练习巩固◆ 整体朗读(学生) ◆ 文本梳理:文本排序、判断理解(学生) ◆ 巩固主要语言点:选词填空、听音训练等(师生)◆ 对话练习、小组表演(生生)第一步:课堂规则◆ 分组、介绍评价形式、合作学习的方法(教师); ◆“土豆游戏”等热身(师生);post-reading环节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创设拓展任务。
综合实践活动不同课型的有效教学
• 1.选题指导型。“问题即课题。”教师要善于引导 学生通过观察与思考生活背景中的现象与问题, 搜集与分析材料,通过讨论与交流,逐步提出自 己感兴趣或关注的问题,然后由小组或班集体汇 总、归纳、整理后确立活动主题。当然,在该课 程的实施初期,也可教师提出,学生选择,或学 生提出,教师指导,通过多种途径让学生自主拟 定出“有趣、新奇、富有研究性价值”的主题。老 师在热情参与全程中,要适时调控、合理引领。
• 1、教师提供可供参考的样本,让学生直观学习
• 2、了解调查、访问的基本要素,明确调查、访问 的基本要求及步骤
• 3、教给学生搜集、整理资料的方法。如查阅图书 的小窍门、上网的方法、如何取舍资料等
• 4、在活动中,指导学生及时做好记录,掌握几种 记录的方法。
• 5、指导学生养成保存资料、及时总结的好习惯。
综合实践活动课标意识、决策反馈意识、矫正意识和 情感意识作为综合实践活动课堂教学准则 ,以问题的解决为载体,以活动设计的探 究性、交流设计方案的互动性、实践操作 的互助性为主要学习特征,达到目标追求 的综合性。在实验研究中总结提炼了以下 四种基本教学模式。
• 2、采用激励式评价等方式指导学生参与活 动,促其自我发展
• 课型:专题研讨型
• 目标任务:引导学生对活动过程中出现的 一些感兴趣的或有争议性的问题开展专题 实践性研究。
• 指导策略:1、引导学生聆听,随时记录下 自己的感受和观点
• 2、指导学生查找相关资料,寻找理论依据, 进行实地调查。
• 3、在准备充分的前提下,指导学生展开专 题讨论,得出结论。
• 1.自然与社会研究(studies of science, technology and society, 即STS) • 自然与社会研究是美国课程中带有较强综合性和实践性的课程,包含“自然
初中数学“探究型”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初中数学“探究型”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宽城区教师进修学校王岩初中数学“探究型"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摘要]:《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学生)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的经验.”这就清楚地表明,探究应是初中数学教学的重要方式.我在听课过程中发现有很多课例采用了“探究型”教学模式,由于每节课的教学目的和教学内容的不同,结合具体课例,本篇论文主要研究了“观察实践――探究型”教学模式,“类比归纳――探究型”教学模式,“分析猜想――探究型”教学模式。
[关键词]:“探究型”教学模式;自主探究;创新人才一、问题的提出如果说传统的继承式和灌输式教学在过去那个生产力发展缓慢、知识更新远未达到频繁的时代曾经起到过很好的文化传承、社会延续功能的话,那么对于今天这个科技发展迅猛、新知识产出频繁、社会变革急剧的时代而言,它显然有着太多的不适应。
我国目前实施的应试教学模式,不能给学生充分的思考时空和解决实际问题的机会,学生整天忙于听教师讲课、做书本上的作业,没有时间去发展自己的爱好兴趣.走向二十一世纪的世界教育,正在出现新的变革趋势。
教育的发展水平、人才培养的数量和质量,直接关系着国际竞争能力和综合国力水平,全面提高国民素质,迎接二十一世纪的挑战,成为国家发展、民族振兴的战略问题.因此,要改革现行的以课堂为中心、以教师讲授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建立一种能为学生创新能力形成和发展提供广阔空间的教学模式.新颁布的《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学生)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的经验.”这就清楚地表明,探究应是初中数学教学的重要方式。
高中生物三种课型模式
高中生物三种课型模式引言:本文旨在探索高中生物教学中的三种课型模式,以帮助教师和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生物知识。
这三种课型分别是传统教学模式、探究式教学模式和协作研究模式。
下面将对每种课型进行简要介绍和分析。
一、传统教学模式:传统教学模式是一种常见而传统的教学方式,它以教师为中心,注重知识的传授和学生对知识的被动接受。
在生物教学中,教师通常通过讲授知识点、演示实验和分发教材来进行教学。
这种模式的优点是教学内容相对集中,教师能够统筹安排教学进度,确保学生研究到全面的知识。
然而,传统教学模式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例如容易引发学生的厌学情绪,限制了学生的思维发展,缺乏互动和合作的机会。
二、探究式教学模式:探究式教学模式是一种注重学生主动探索和实践的教学方式。
在生物教学中,教师会引导学生自主观察、提出问题、进行实验和讨论,从而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实验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这种模式的优点是能够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和主动性,培养他们的合作和沟通能力。
然而,探究式教学也存在一些挑战,例如学生的探究方向可能偏离主题,需要教师的引导和监督,同时探究式教学模式对教师的指导能力要求较高。
三、协作研究模式:协作研究模式是一种让学生在小组中合作研究的教学方式。
在生物教学中,学生将被分成小组,每个小组成员承担不同的角色和任务,通过互相合作、讨论和分享,达到共同研究的目标。
这种模式的优点是能够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团队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学生在合作研究中也能够互相促进、相互研究。
然而,协作研究模式也需要教师的良好组织和管理能力,以确保学生在小组中达到有效的合作。
结论:高中生物教学中的三种课型模式各有其优势和挑战。
传统教学模式适用于知识点的传授,探究式教学模式适用于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和培养实践能力,协作研究模式适用于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团队精神。
教师在设计和选择教学模式时应根据学生的需求和目标进行灵活运用,以提高生物教学的效果和学生的研究成果。
初中数学五类课型教学模式
初中数学五类课型教学模式数学是一门重要的学科,对学生的思维发展和逻辑推理能力有着重要的影响。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不同的课型选择适合的教学模式,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兴趣。
本文将介绍初中数学五类常见的教学模式,并探讨其特点和应用。
一、直观感知型教学模式直观感知型教学模式注重通过直观的物体、实际的操作和感知的方式来引导学生理解数学概念和规律。
这种模式适用于初中数学中的几何和代数等概念的引入和讲解。
在几何方面,教师可以通过实地考察、几何工具的使用和几何模型的展示等方式,让学生通过观察、实践来理解几何概念。
例如,在讲解平行线和垂直线时,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实地观察校园中的平行线和垂直线,并使用直尺、三角板等几何工具进行实践探究。
在代数方面,教师可以运用实际生活中的例子,将代数表达式和实际问题联系起来。
例如,在引入代数式的概念时,教师可以设计一些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问题,让学生通过物体数量的组合和表达式的书写来解决问题。
二、示范演示型教学模式示范演示型教学模式强调教师的示范和演示作用,通过教师的示范来引导学生掌握解题方法和技巧。
这种模式适用于初中数学中的解题方法的讲解和应用。
教师可以先给出一个典型题目,然后通过详细的解题过程和思路分析,演示解题的方法和关键步骤。
在演示的过程中,教师要注意与学生的互动,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和发现解题的规律和方法。
三、探究研究型教学模式探究研究型教学模式注重学生的主动参与和探究,通过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发现来培养他们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创新意识。
这种模式适用于初中数学中的问题解决和数学思维的培养。
教师可以提出一个有挑战性的数学问题,鼓励学生自主思考和探索解题方法。
在学生进行探究研究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采取小组合作和讨论的方式,引导学生共同解决问题,并在解题过程中提供必要的指导和反馈。
四、个性差异型教学模式个性差异型教学模式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差异化教学,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和水平,提供个性化的教学内容和方法。
三课型教学模式
“三课型”五环节教学模式
一、三种课型,即新授课、复习课和讲评课。
1、新授课的教学模式是:“总结提纲、明确目标——提纲导学、讲授新课——展示交流、点拨提升——当堂巩固、课堂总结——达标检测、布置作业”。
A总结提纲,明确目标:课前抽取少部分学生的提纲,批改预习部分(或知识准备)中的习题,了解学生对本节课知识点的掌握情况,为课堂教学做准备。
上课时用2----3分钟总结提纲,出示学习目标,便于学生整体把握所学内容。
B讲授新课、提纲导学:教师将“知识”设计成几个具有思维含量的“问题”,编写成提纲中的“达标测试一”,教师根据课堂需要将教师的教与学生的练有机的结合。
C知识梳理、点拨提升:对自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小组内进行充分的交流,使学习内容最大限度的在小组内得到解决,并找出本组的共性问题。
D当堂巩固、课堂总结:要留给学生整理学案、理解记忆的时间,可由组长负责检查落实,进行交叉巩固,确保学生能够达标。
并由教师或学生对本节所学习的内容进行梳理和总结,师生共同整理完善本模块的知识系统。
E达标检测、布置作业:进行检测并根据本课重点、难点留作业。
2、复习课基本模式包括“概括导入、确认目标——梳理知识、落实双基——典题引导、点拨深化——达标练习、提升能力——反思总结、布置作业”五个环节。
通过复习巩固学生所学知识。
3、讲评课的基本模式是“错题统计、找准错因——自主纠正、反思内化——展示思路、暴露问题——重点点拨、方法指导——变式训练、二次达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不同课型的教学模式与实践龙南中学陈燕萍教学模式是在一定教学思想和教学理论指导下建立起来的,在教学过程中比较稳定的教学程序及其方法、策略体系。
模式可以来源于教学实践,但使实践概括化和集约化,上升为理论,丰富和发展教学理论。
模式也可以来源于理论思辩,使某种教育思想或教学理论具体化、操作化,从而保证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
如果说,从研究教学的性质、目的任务、教学思想、教学规律等问题概括为“教学原理”,是教学论的基础理论部分的话,那么,研究教学模式则是教学理论(原理)应用于实践的中介,它具有处方性、优效性、可操作性的特点,它的主要任务是根据一定的教学思想和教学理论去设计教学, 组织和实施教学。
正如冯克诚先生主编的《最新教学模式全书》(1997年版)中所指出的:模式和模式化是一项工作成熟、规范的集中的和形式化的体现。
教学模式即是进行教学工作设计的基本思路框架和技术方法与范式,是长期的实践经验和理论实验研究的总结和概念化,也是课堂教学取得最佳效果的技术保障。
灵活运用和善于总结教学模式特别是课堂教学模式,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工作,既是一个教师的成功保障,也是一个教师成熟的体现。
一、关于课型1.课型的定义和分类课的类型,简称课型。
课型,一是指课的类型,它是按某种分类基准(或方法)对各种课进行分类的基础上产生的。
例如,中国大百科全书·教育卷(1985年版)中关于课的类型,是指根据不同的教学任务或按一节课主要采用的教学方法来划分课的类别。
二是指课的模型,它是在对各种类型的课在教学观、教学策略、教材、教法等方面的共同特征进行抽象、概括的基础上形成的模型、模式。
在这种意义下,课型与某种课堂教学模式相关。
课型的分类,因基点选择不同而有区别。
如果以教学任务作为课的分类基点,一般分为两类:⑴在一节课内主要完成教学过程某一特定阶段的教学任务,称单一课,通常有:新授课、练习课、复习课、实验课、检测课、考试讲评课等。
⑵在一节课内完成两个以上或全部教学阶段任务,称综合课,通常用于小学中低年级。
如果以教学内容的不同性质作为课的分类基点,课可划分为自然科学课、人文科学课、思维科学课、艺术科学课等,每一类课型又可再分为若干个亚型。
例如,自然科学课型中新授课,按内容的不同可再分为:⑴以“事实学习”为中心内容的课型;⑵以“概念学习”为中心内容的课型;⑶以“规律学习”为中心内容的课型;⑷以“联系学习”为中心内容的课型;⑸以“方法(技能)学习”为中心内容的课型等。
如果以课的教学组织形式和教学方法作为分类基点,课可划分为讲授课、讨论课、自学辅导课、练习课、实践或实习课、参观或见习课等。
课型的分类因基准选择不同有很多分类方法,但不管那种分类都要遵循如下原则:⑴科学性原则,要求根据事物的属性,分类基点(准则)的选择恰当、明晰,分类不重,不漏,不交叉;⑵从实际出发,按需分类的原则;⑶简明,便于操作原则。
2.课型的结构课的结构是指构成课堂教学活动的要素(教师、学生、教学内容、教学设备和方法)之间重要的、稳定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方式。
这些联系和作用方式的功能大小明显地受教学思想、教学目的、教学策略的取向不同而区别。
由于课堂教学是一个充满师生生命活力的系统,充分调动和激活师生参与教学活动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是使各种课型教学得以成功的前提和基础。
由于课堂教学是一个以学生为认知、实践、发展主体的特殊认识过程和实践过程,在课堂教学中恰当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体性,遵循认识论所揭示的认知规律进行教学,是使各种课型教学达到预期教学目的的基本保证。
由于课堂教学是一个师生和生生之间人际沟通、交往过程,课堂的交往中,存在两种信息交流和互动,一种是知识信息,一种是心理信息。
两种交往形态和两种信息交往内容对各种课型教学目标的实现有着同样重要的意义。
所以,课堂教学的结构有几个明显的特征,这些特征,影响和决定课堂教学功能。
这几个特征是:⑴课堂教学结构的整体性;⑵课堂教学行为的目的性;⑶课堂教学活动的社会交往性。
我们需要选择各学科重要的基本课型,研究和揭示其结构和性质,从而认识不同课型的特征,使我们的教学设计及教学组织实施自觉地遵循和符合课型的特征和要求,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
例如,自然科学新授课几种课型的结构的同异比较如下表:3.课型的特征和对教学的要求特征是事物的全部属性中最重要和最突出的本质属性,特征的表述应是简约的、具体的。
课型的特征是由课的性质、任务、结构和功能决定的。
这种课型特征对教师课堂教学提出了如下的要求:⑴让学生掌握与基本操作技能有关的基础知识是学习操作技能的基础。
如要学会操作键盘就要先认识键盘的基本结构和基本键、主要功能键的位置和功能。
⑵基本操作教学,教师必须先向学生作出正确的操作程序和准确动作的示范,示范要先作分解动作,边示范边讲解操作要领,让学生直接感知、模仿和操练。
在技能训练过程中,注意观察,发现错误,通过反馈矫正,直至掌握操作要领,形成基本技能。
⑶科学、合理地安排操作技能的整套训练是基本技能教学成功的关键。
整套训练是在单项的分解训练的基础上组合而形成的,包括整套训练的目标、内容和程序。
整套训练还可以根据学生水平的不同进行分层教学,一般可分基本要求和较高要求两类。
整套训练以形成熟练的操作技能为目标,使学生获得操作和使用计算机的坚实基础,终生受益。
⑷组织练习训练要及时反馈、评价、激励,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可多运用分组竞赛等方式,激发练习的兴趣,克服训练枯燥而产生的心理及行为障碍。
认识和掌握不同课型的结构和特征,目的不在于为教师提供固定的模式,而是使他们了解课的分类标准和分类的方法,认识不同类型的课的结构、特征和作用,以便他们能从自身的实际条件出发,创造性地安排和设计不同的课,组织好每一个单元以及整门课程的教学。
二、教学模式1.模式、教学模式的概念“模式”词义来源于“模型”。
《辞源》中对“模型”的语义解释有三:⑴模型,规范;⑵模范,楷式;⑶模仿,效法。
“模型”最初本义是指一种用实物做模的方法,词义拓展后,有模范,示范,模仿的意义。
后来,模型由实物模型发展为非实物的形式模型,最普遍使用的是“数学模型”,即把一个实际问题,抽象为用数学符号、图形表示数学问题,即称“数学模型”。
后来,这种非实物的形式模型向更多的领域扩展,并使用“模式”这词。
例如,文化模式、教育模式、经济模式、社会模式、办学模式、教学模式等等。
在这个时候,“模”包括了实物模型的意义,“式”包括了形式、样式的意义。
“模式”一词兼容了实物与形式两大类。
模式的范畴,包括实物模式和形式模式。
形式模式包括语义模式、数学模式、图象模式等。
对各种各样的模式的研究,发展成“模式论”,模式理论是现代科学方法论的一门重要分支,模式方法已是一种重要的研究方法。
用模式方法去分析问题,简化问题,便于较好解决问题。
模式方法的主要特点是:排开事物次要的、非本质的部分,抽出事物本质的、有特色的部分进行研究。
模式方法要求,把事物的主要因素、关系、状态、过程突现出来便于人们进行观察、实验、模拟、测量和理论分析。
“教学模式”一词最初是由美国学者乔伊斯和韦尔等人提出的,1972年他们出版了《教学模式》一书,提出教学模式是“系统地探讨教育目的、教学策略、课程设计和教材,以及社会和心理理论之间相互影响的,可以使教师行为模式化的各种可供选择的类型”。
该书还系统地介绍了22种教学模式,首次采用了较规范的方式进行分类和阐述,最后归纳成信息处理、个人发展、社会相互作用和行为教学4大类教学模式,即信息加工教学模式、个性教学模式、合作教学模式和行为控制教学模式。
稍后,美国学者冈特、施瓦布等在《教学:一种模式观》(1990年)中认为,教学模式就是“导向特定学习结果的一步步的程序”。
他们认为,教学就是构造课堂环境,对能力、兴趣、需要各不相同的学生的学习进行有效组织的过程。
教学模式则为组织教学环境提供一定的结构、程序和步骤。
由于教学目标、学生需求、教学环境的不同,教师必须掌握一系列适用于不同目标、内容和对象的各种教学模式,并在实际工作中学会选择和运用,才能创造出最有效的教学。
为此,他们提出了八种基本的教学模式,并对其理论基础、实施步骤及应用实例作了系统的阐述。
这八种基本的教学模式,本文后面将再作介绍。
他们认为,在当前学校情景下的课堂教学,如果教师能熟练掌握和运用(包括组合运用)这八种基本教学模式,可以较优地完成各种预期的教学任务。
自80年代以来,我国教育界对教学模式的研究渐趋重视,并出现一些重要的研究成果。
对教学模式概念的界定也有多种,有从教学方法的角度来定义教学模式,认为教学模式是“教师根据教学目的和教学任务在不同教学阶段协调应用各种教学方法过程中形成的动态系统”。
有从教学结构范畴来定义教学模式,认为教学模式是“在实践中形成的反映特定教学思想的教学活动的结构方式的范型”。
也有从设计和组织教学的角度来定义教学模式,认为教学模式是“依据教学思想和教学规律而形成的,在教学过程中必须遵循的比较稳固的教学程序及其方法的策略体系。
”笔者认为,最后一种定义,较接近当前国内学术界的看法。
教学模式上联教育理论,是实施教学的一般理论,是教学思想与教学规律的反映,它指出教学的目标,规范了师生双边活动,实施教学的程序,应遵循的原则及运用时的注意事项,因而,它是师生教学活动的指南。
教学模式下联教学实践,它将教学程序、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组织形式融为一体,把抽象的理论转化为具体的操作程序,它可以使教师明确教学先做什么,后做什么,先怎样做,后怎样做,它的处方性和可操作性特点,使教师可以根据教学的实际需要进行选择和运用。
因此,教学模式在教学理论和教学实践之间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是理论与实践的中介。
其关系如下图所示:理论<===>模式<===>实践可见教学模式的学习、运用和构建,既能丰富、发展教育理论,又能指导教学实践活动。
通过学习、掌握和运用教学模式,可以使广大教师学习教育理论时不至于感到“空洞”,在开展教学改革实践时,不至于感到“盲目”。
2.教学模式的结构教学活动存在于一定的空间和时间之中,在空间上,表现为根据一定的教学理论,处理、协调教学过程的各个要素在教学活动中的地位和相互关系;在时间上,表现为怎样安排教学活动的各个阶段或环节的程序。
这样,不同的教学理论、教学目标,设计和组织师生活动的不同安排,就构成不同的教学模式。
教学模式的结构一般由下述要素组成:⑴提出模式涉及的教育理论和价值取向,这是模式得以形成的基础。
任何教学模式都是在一定的教育理论或教育思想指导下构建的。
例如,布鲁纳发现法教学模式的理论基础是认知心理学,斯金纳程序教学模式的理论基础是行为主义心理学,巴班斯基最优化模式的理论基础是系统科学。
我们在学习、研究、运用和构建各种教学模式时,必须首先关注提出模式所涉及的教育理论和价值取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