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概论——月球和地月系

合集下载

七年级科学地月系知识点

七年级科学地月系知识点

七年级科学地月系知识点科学地月系知识点地球所处的太阳系共有八大行星,其中的第三颗就是我们的地球。

在这个太阳系中,有一颗大小适中的卫星——月球。

月球是地球的唯一天然卫星,也是我们最为熟悉的卫星。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会介绍一些关于月球和地月系的知识点。

一、月球的形成在形成月球的学说中,天文学家提出了两种可能的原因:撞击学说和捕获学说。

撞击学说指的是一个小行星或外星物体和地球发生了严重碰撞,碎片飞溅出去,其中一部分最终聚集成了月球。

捕获学说则认为,在太阳系中存在很多游离的天体,月球可能就是在途中被地球的引力吸附而成。

目前来看,较为合理的是撞击学说。

根据撞击学说,月球是在大约45亿年前,一颗直径约为火星大小的天体与地球相撞时,产生的大量碎片聚集而成的。

这一事件还解释了为什么月球和地球的成分非常相似,因为它们都来自于同一颗行星的物质。

二、月球的特征月球是地球的唯一卫星,我们平时都可以用肉眼观察到它。

一些列如“月相”、“月海”等名称也是出于对月球表面特征的观察而得出的。

以下是一些重要的月球特征:1. 月相月相指的是月球不同阶段的外观。

由于月球绕地球运动的轨迹是椭圆,因此在不同位置看到的月球形状也不同。

月相通常被分为“新月”、“上弦月”、“满月”和“下弦月”四个阶段。

2. 月海月海是指月球表面较暗的区域,它们的名称来自于早期天文学家对这些区域的误解。

实际上它们不是真正的海洋,而是一些巨大的彩虹状撞击坑。

3. 陨石坑陨石坑是月球上最常见的特征之一。

它们是一些彩虹状的圆形坑,是由恐怖的陨石撞击引起的。

由于月球没有大气层和水等活动的因素,这些陨石坑的形态状况一直保持不变,使得它们成为了天文学家研究月球历史的重要参考。

三、地月系的关系地月系是指地球和月球的运动关系。

地球和月球绕太阳的公转周期都是一年,但月球绕地球的周期只有29.5天。

因此,地球和月球的关系非常紧密。

月球的运动对地球有很大的影响,比如引起潮汐现象。

潮汐是海洋受月球引力影响形成的海水周期性上升和下降现象。

第二节 月球和地月系

第二节 月球和地月系

∙第二节月球和地月系∙∙一、月球∙二、地月系一、月球在茫茫宇宙的无数天体中,月球只是一个微不足道的小天体。

但是,由于月球距地球比较近,在地球上看来,它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天体。

对于地球来说,除了太阳之外,天空中没有任何天体比月球更加显著。

从对地球的影响来看,月球的作用,也是太阳以外的任何其他天体不可比拟的。

因此,月球同人类的关系是非常密切的。

人类对月球进行科学的观测、研究,已有好几个世纪的历史。

早在1609年,伽利略就已开始用望远镜观测月球,并绘制了月面图。

几百年来,天文学家在对月球的观测、研究方面,获得了越来越多的成果。

绘制的月面图也越来越详尽,甚至比地球上某些地区的地图还要详细。

在20世纪40年代以前的长期历史中,人们都是通过肉眼和望远镜,来观测月球的。

而且,人们只能在地球上观测月球。

40年代以后,开始用射电雷达和激光等现代技术手段,对月球进行观测、研究。

航天技术的发展,人类开辟了观测、研究月球的新纪元。

1959年,原苏联“月球”3号探测器拍摄了月球背面的照片,使月球背面的面貌第一次展现在人类眼前。

自那时以来,已有几十个从地球上发射的月球探测飞行器,对月球进行了逼近飞行、轨道环行和着陆。

1969年7月20日,美国“阿波罗”11号飞船,实现了人类登上月球的夙愿,第一次把宇航员送到月球上,并且还在月球的表面安装了月震仪、激光测距反射仪,迈出了人类对月球进行实地考察研究的第一步。

到1972年12月11日,“阿波罗”号系列飞船,已在月球上成功地实现了六次载人登陆,先后共把12名宇航员送上月球。

宇航员们在月球的风暴洋、亚平宁山等地区,安置了许多精密仪器,以例更加全面、更加深入地对月球进行观测研究。

科学家们已在月球上进行了多种科学实验,并对“阿波罗”号系列飞船从月球带回的岩石、土壤等样品,进行了多方面的科学分析。

通过这些实验研究,比较详细地揭示了月球表面的特征、物质成份和特性,以及月球重力、磁场和月震等现象,使人类对月球的认识水平,发生了飞跃性的变化。

7第七专题 月球与地月系、日月食、潮汐

7第七专题 月球与地月系、日月食、潮汐

你对月球最大的兴趣是什么
宁静? 阴晴圆缺? 氦3 ?
主要内容
之一 之二 之三 月球与地月系 日食与月食 天文潮汐
地月系绕转运动
一、地月系绕转
1、月球公转轨道— 白道 (黄白交角为5°9′)
月球上没有水、大气 无声音、无色、无生命的寂静世界
二、月球的基本特征

月球21号:1973年1月8日发射月球
21号,把月球车2号送上月面考察, 取得了更多的成果。
对月球探测的新去向
1996年,美国的“克莱门汀”号探测器

1998年美国的“月球勘探者”探测器 未来的月球基地(1987年首次提出)
成功与失败? 研制“2010宇宙旅行服务计划

美国的阿波罗计划
这确实是一个人的小小一步,但是整个 人类的伟大一步。他们见证了从地球到 月球梦想的实现,这一步跨过了5000年 的时光。 当时间定格在1969年7月16日,美国率先 登陆月球完成了人类的这一梦想。到 1972年12月阿波罗计划的最后一次飞行 ―――阿波罗17号登月为止,先后有12 名宇航员登上月球表面。
第七专题 地月系
1.月球起源之谜

对于月球的起源,科学家提出3种理论,它们全都有 缺陷,但是"阿波罗"计 划却有助于证明,其中看来可能 性最小的理论是最佳理论。有些科学家认为,月 球是和 地球一起,于46亿年以前,从一团宇宙尘埃中生成的。 另一种理论认为 月球是地球的"孩子",也许是从太平洋 地区"抠"出去的。然而"阿波罗"登月探险 的结果表明,地 球和月球的结构成份差别很大,有一些科学家提出了另 一种假说 ,即"俘获说"。他们认为,月亮是偶然闯入地 球引力场,而被锁定在目前的轨道 上。可是,要从理论 上解释这一过程的机制,难度相当大。因此,上述3种理 论 全都难以站得住脚。正如罗宾· 布列特博士所称:"要 解释月球不存在,要比解释 月球存在更容易些。"

月球和地月系

月球和地月系
相同,周期相等,因此 称同步自转。由于这个原因, 地球上所见的月球,大体上 只看到相同的半个月面。
月相和朔望月
月相变化的因素:太阳照射 方向、地球观测方向 方向相反,新月 方向相同,满月 方向垂直,上下
月相的变化
月相、方位和时刻
月相 新月 满月 上弦月 下弦月
月面的物理状况
没有大气
没有水分
温度变化 剧烈
月球难以 存在生命
PART.02
地月系
地月系的绕转
月球绕转地球 □轨道形状椭圆,偏心率0.0549 □白道:月球轨道在天球上的投影 □黄白交角:白道面相对于黄道面 的交角(5°09’) ; □周期:27.32日(恒星月) □速度:角速度:13°10′/日,或 者33 ′/小时,线速度3672km/小 时,1.02km/s(每秒)。
月球和地球都绕它们的共同质心运动
四种月的长度
□恒星月:月球在白道上连续两次通过同一恒星(无明显自行) 所需的时间:27.3217日。 □朔望月:从这一次新月(或满月)到下一次新月(或满月)所经 历的时间:29.5306日。 □近点月:以月球近地点为参考点,月球的公转周期:27.5546日。 □交点月:以月球升交点(或降交点)为参考点,月球的公转周 期:27.2122日。
距角 0°
与太阳出没 比较
同升同落
月出 清晨
180°
此起彼落
黄昏
90°
迟升后落
正午
270°
早升先落
半夜
中天 正午 半夜 黄昏 清晨
月落
见月时间
黄昏
彻夜无月
清晨
通宵见月
半夜 上半夜西天
正午 下半夜东天
谢谢观看
Thanks for watching

全国高中地理课件:月球和地月系

全国高中地理课件:月球和地月系
月亮的东侧半边明亮。
• 可以简记为:“上上上西西,下下下东东” 习题
二、为什么朔望月比恒星月长2天多?
如图,设某地A点,恒星月、朔 望月同时开始,月球绕地球公 转,地月绕太阳运动,经过若 干时间后,地球由E1运行E2, 月球又在A地与星中天,完成一 个恒星月(27.3217日),但未 完成一个朔望月,要完成一个 朔望月,月球必须绕地再转约 29°,月球平均速度为 13°10′35″/天,因此,月球必 须再花2天多,才完成一个朔望 月。
月谷(暗线):是深陷的裂缝,有如地面上的沟谷, 被叫做月谷。
月海
月陆
月谷
环形山 (月坑)
辐射纹
三、 月面的物理状况
(1)月球表面的重力小。后果:
由于月球重力小,月面逃逸速度就小,只有2.4km/s(地面 逃逸速度是11.2km/s),使它不能保住大气。
月面重力仅是地球的1/6,但存在着重力异常区。 (2)没有大气,是一个寂静的世界。 (3)由于没有大气,也不会存在液态水(可能存在固态水,科 学家认为在月球土壤以及岩层中应该有固态形式存在的冰层)。 因此没有地球上的气象现象、风化现象等。 (4)由于没有大气存在,昼夜温差大。白天,在阳光垂直照射 的地方,温度高达127℃;夜晚温度可低到-183℃。 (5)阳光照射处很亮,背影处则是伸手不见五指。
月球和地月系
一、 月球的距离和大小
– 月地平均距离:384 400公里 – 半径:1738公里,地球赤道半径的27.25% – 表面积:地球表面积的7.4% – 体积:地球体积的2.03% – 质量:7.196×1022kg,地球质量的1/81.3 – 平均密度:3.34g/cm3,约为地球的60.5% – 月面重力加速度:1.622m/s2,约为地面的1/6

05第五节地月系

05第五节地月系
East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恒星月
2)、月球的公转周期
• A、恒星月: • 为什么朔望月比恒星
月长2天多?
遥远的恒星 地球轨道
• B、交点月:
降交点
月球 升交点
地球
• C、近点月
近地点 363300km
405500km
远地点
月球的视半径变化,近地点月轮大,远地点月轮小

子夜

满月
凸月
满月 (望)
凸月
上弦月
蛾眉月
太 昏



下弦月

新月 (朔)

蛾眉月
了解月相的名称及其发生的时间
朔(新月) 初一
中 秋
望(满月) 十五、十六
蛾眉月(新月) 初三、初四
上弦月 初七、初八
下弦月 二十二、二十三
蛾眉月(残月) 二十六、二十七
月相变化周期:29.5306日(朔望月)
地球
月球
根据杠杆平衡原理:M地*4671= M月 *379729
(一) 月球的距离和大小
月地平均距离:384 400公里 半径:1738公里,地球赤道半径的27.25% 表面积:地球表面积的7.4% 体积:地球体积的2.03% 质量:7.196×1022kg,地球质量的1/81.3 平均密度:3.34g/cm3,约为地球的60.5% 月面重力加速度:1.622m/s2,约为地面的
月相、方位和时刻
月相 新月
距角 与太阳出没 比较
0º 同升同落
月出 中天 月落 见月时间 清晨 正午 黄昏 彻夜无月
满月 180º 此起彼落
黄昏 半夜 清晨 通宵见月

地球学概论地月系

地球学概论地月系

地球学概论地月系地球学是一门关于地球的科学学科,它涉及地质学、气象学、生物学等多个学科领域,研究地球的内部结构、外部形态、地质演化、气候系统、生命演化等方面的知识。

地球学的范围非常广泛,可以涉及到整个地球系统中的各个方面,包括地球的地壳、地幔、地核、大气圈、水圈等。

在地球学的研究中,地月系是一个重要的研究对象。

地月系是指地球和月球组成的一个系统。

地球和月球之间的关系非常密切,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对地球的形态、天气、潮汐等都有重要影响。

地球和月球之间的引力互相作用是地球潮汐现象的主要原因之一、当月球和太阳在地球的同一侧时,引力作用会使得地球上的水体向月球一侧倾斜,形成高潮。

相反,当月球和太阳在地球的不同侧时,它们的引力作用会相互抵消,形成低潮。

这种潮汐现象对于海洋生态系统、航海、沿海工程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

除了引起潮汐现象外,地月系还对地球的自转速度和轴向倾角等参数产生了影响。

由于地球和月球之间的引力相互作用,地球的自转速度逐渐减慢,而月球的轨道半径也在逐渐增加。

这种现象被称为地球的潮汐摩擦。

潮汐摩擦会使得地球的自转速度逐渐减慢,也会使得地球的轴向倾角逐渐增加。

这种影响会导致地球的季节变化、气候变化等等。

此外,地月系还与地球的生物演化有密切的关系。

据科学家的研究,地球上的生命起源于海洋。

而地球上的海洋又受到月球的引力影响,形成了潮汐现象。

潮汐现象导致了海水的交流和循环,为海洋生物提供了丰富的营养和生存环境。

因此,地月系的存在对地球上的生命起源和演化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总体而言,地月系是地球学研究中一个重要的课题。

它涉及到地球的潮汐现象、自转速度、轴向倾角等方面的变化,对地球的形态、天气、生命等方面都产生了重要影响。

通过研究地月系,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地球的演化历程、气候变化以及生命的起源和演化等问题。

地球科学的发展离不开对地月系的深入研究,它为我们揭示地球的奥秘提供了重要线索和理论基础。

因此,地月系是地球学研究中的一个重要领域,也是地球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

07 第七章 月球与地月系

07 第七章 月球与地月系

月球的地平视差为57′
csc57' = d/r d= r csc57' = 60r
月地距离:384 400公里
(周日视差:月亮) (周年视差:近距离恒星)
约1/390个AU
3 月球投影相对恒星每半天向西或向东移动 2*57′°
(测量学意义)
二 月球表面
月海(19+3个) 月陆 2-3km 环形山(石申等5人) 辐射纹(亮线) 月谷 (暗线)
天体相对于太阳投影位置与观测时刻
月亮 地内行星 地外行星 恒星
观测时刻和方向 同升同落 彻夜不见 晚升晚落 上半夜西 此升彼落 彻夜可见 早升早落 下半夜东
太阳
朔 上下合 上弦 东大距 望 下弦 西大距
合 东方照 冲 西方照
所在星区 东邻星区 所对星区 西邻星区
地球
西边赤经小先中天 东边赤经大后中天
食季:太阳经过食限(黄白交点附近)的时间段


注意交点月(27.12)和朔 望月(29.53)的区别 注意食年(346.22)和回 归年(362.22)的区别
3 日月食概率
(1)日食概率
日食最大食限 17.9°,食季 = 17.9°× 2÷59′=36.4日
一个食季最多可能有两次,两个食季最多可能有四次 (交点月 27.2122日)
朔 望
(初一) (十五)
上弦 (初八) 下弦 (廿三)
(3) 月相变化周期
月相变化周期 = 朔望月 29.5306日 = 日月的会合周期 = 月球公转和太阳公转的会合周期 太阳周年视运动角速度为59’/日 月球周年视运动的角速度为13°10′/日 月球相对于太阳的会合速度 13°10′/日-59′/日=12°11′/日 即月球以此速度赶超太阳的周期为: 360°÷12°11′=29.53 (日)

《地球概论》第十讲月球和地月系

《地球概论》第十讲月球和地月系

满月 180° 此起彼落 黄昏 半夜 清晨 通宵见月
下弦月 270° 早升先落 半夜 清晨 正午 下半夜东天
从上表可以看出: ——月亮愈圆,夜晚见月时间越长;月牙愈窄,见月时间愈短。满月通宵可见,弦 月半夜可见,新月则不可见。 ——月相、时刻和月亮方位(东升、南中、西落),三者之间有固定的联系,特定 的月相,必在特定的时刻出现在天空特定的方位,不能混乱。
1、课前预习。 2、复习上节课的主要内容。 3、多媒体辅助教学。展示图片,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 4、讲述法、谈话法。 5、板书设计
第二章 地球的宇宙环境 第三节、月球和地月系
一、月球 二、地月系
作业布置
1、月球公转的周期。 2、月相的变化
主要 参考资料
备注
《天文学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朱慈盛 《天文学新概论》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苏宜 《地球概论》刘南 高教出版社
章节
青岛大学教案(理论教学用)
第二章 地球的宇宙环境
第三节月球和地月系
第 10 次课 2 学时
讲授主要 内容
一、月球 二、地月系
重点 难点
月球表面的基本特征
要求掌握 知识点和 分析方法
月球表面的基本特征、月球的起源、月球的运动
教授思路, 采用的教 学方法和 辅助手段, 板书设计, 重点如何 突出,难点 如何解决, 师生互动 等
图 2-18 地球和月球都绕它们的共同质心运动
(共同质心在地球内部位置的变化)
月球绕地球公转的轨道是一个椭圆(地球位于椭圆的焦点之一),其半长轴,即月地 平均距离为 384400km。这个椭圆的偏心率 0.0549。月球轨道在天球上的投影叫做白 道,白道面相对于黄道面有 5 度 9 分的倾角,称为黄白交角。由于这个倾角的存在,月 球在绕转地球的同时,往返于黄道南北;同时,由于黄赤交角的存在,月球在绕转地球 时,其赤纬也在不断改变,变化范围为正负 23°26'+/-5°9',即月球直射点可达赤道 南北 28°35'。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一2.2《月球和地月系》ppt课件1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一2.2《月球和地月系》ppt课件1

月球绕地的角速度为13°10′/日,太阳 周年运动速度为59’/日,二者相差:
13°10′/日-59′/日=12°11′/日
此即月球相对于太阳的会合速度,月球以 此速度赶超太阳的周期为:
360°÷ 12°11′=29.53(日)
图2-19 月球的同步自转,使 它始终以同一半球对着地球
月球自转
几个概念
恒星月:月球在白道上连续两次通过同一恒 星(无明显自行)所需的时间:27.3217日。
朔望月:从这一次新月(或满月)到下一次新 月(或满月)所经历的时间:29.5306日。
近点月:以月球近地点为参考点,月球的公 转周期:27.5546日。
交点月:以月球升交点(或降交点)为参考 点,月球的公转周期:27.2122日。
依月球公转周期可求出月球公转角速度:
360°÷27.3217日=13.2°/日
即为月球公转平均角速度
由于月球公转轨道是个椭圆,所以公转速度是不均 的。近地点最快,约为15°/日;远地点最慢,约为 11°/日。
月球在公转轨道上平均每日自西向东移行13.2°, 因地球自转所造成的月球自东向西的周日视运动, 必然逐日向后推迟,地球自转13.2°约需52分钟, 所以月球每日出没地平的时间平均向后延迟52分钟。 这就是我们日常所见明月当空逐日推迟的道理。
第二节 月球和地月系
图 2-17 地平视差 天体位于天顶时,视差为零; 天体位于地平时,视差最大,
称为天体的地平视差
一、 月球的距离和大小
月地平均距离:384 400公里 半径:1738公里,地球赤道半径的27.25% 表面积:地球表面积的7.4% 体积:地球体积的2.03% 质量:7.196×1022kg,地球质量的1/81.3 平均密度:3.34g/cm3,约为地球的60.5% 月面重力加速度:1.622m/s2,约为地面的

第四章地月系

第四章地月系

第四章地月系第一节月球人类对月球的研究已经有2000多年的历史了。

早在公元前300年巴比仑人就记录并预报了月球的视运动。

目前人类已经登上了月球。

人类对月球的认识已经大大跃进了一步。

美国于20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初组织实施的载人登月工程,或称“阿波罗”计划。

1969年阿波罗11号首次载人登陆月球,至1972年人类共六次载人登月成功。

一、月球的距离和大小月球距离的测定:球面三角法该方法是测定地月距离的最经典的方法。

据测定,月球的地平视差(地球半径对月球所张的角叫月球的视差。

天体位于天顶时,视差为零;天体位于地平时,视差最大,称为天体的地平视差;视半径:月球半径对地心作张的角。

)为57' ,它与地球半径r 和月地距离d 的关系为:csc57' = d/rd=rcsc57' = 60r即月地距离为地球半径的60倍r=6371km,d=384400km雷达技术20世纪60年代,开始用雷达测定月地距离。

向月球发射无线电信号,记下发射时间与接受时间。

月地距离=光速╳(接收时间-发射时间)/2激光技术20世纪70年代开始使用激光技术,由于激光比无线电光束更加集中。

方向性好,单色性强。

使测距精度大大提高。

1969年9月,美国“阿波罗11号”宇航员在月球上安装了激光反射器,8月1日首次测到了误差仅有11m的月地精确距离。

目前,在月球上一共安防了5个反向反射器,测距精度已达到8厘米左右,即厘米级。

根据月地平均距离,就可以根据月球的视半径推测月球的半径、表面积、体积;根据测定的地月系质心与地球质心、月球质心的距离,推测月球质量,最后得出月球质量与重力加速度。

月地平均距离:384 400公里半径:1738公里,地球赤道半径的27.25%表面积:地球表面积的7.4%体积:2.200×1010 km3地球体积的2.03%质量:7.196×1022kg,地球质量的1/81.3平均密度:3.34g/cm3,约为地球的60.5%月面重力加速度:1.622m/s2,约为地面的1/6二、月球表面1、主要起伏月海:肉眼所见的黯淡黑斑,广阔的平原,返照率低,比较阴暗。

地球概论-第5节-月球和地月系

地球概论-第5节-月球和地月系

6、平均密度:3.34g/cm3,约为地球的60.5%
7、月面重力加速度:1.622m/s2,约为地面的1/6
2、月球的自然状况 (1)月球几乎没有大气,其主要成分是氦和氩,密度很小。 月球即使曾经有过大气,但它微弱的重力,不能保住大气。 人们在望远镜中可以看到清晰的月面,以及飞船登月实地考 察,都证明月球几乎没有大气,只有极微量的气体,其主要 成分是氦和氩,密度仅为地球大气密度的 1/11 万。由于月面 的重力小,它的逃逸速度也很小,只有 2.4km/ 秒(地面上是 11.2km/秒),在常温下氧和氮分子热运动的速度已超过这个 速度,从而使之逃逸到太空去。 (2)没有大气,声音得不到传播,登月飞行的宇航员形容月 球“有一种自成一格的荒凉之美”。没有大气对光的散射作 用,月球上见不到“蔚蓝色”的天空,也没有迷人的晨昏朦 影,即使在白天,天空也是一片漆黑。白昼和黑夜都是突然 来临,星星、太阳、地球同时出现在天空。
205--2 月球表面
月海 月陆 环形山 辐射纹 月谷
图2--25 月球正面上的“海”
月球正面图
月球反面图
B、月球的内部结构 a、据月震资料分析表明,月球内部构造与地球相似,可分月壳、 月幔和月核三个同心圈层。月壳厚约60km,月面下60-1000km为 月幔,1000km以下为月核。 b 、月壳和月幔组成刚性的岩石圈,月核为软流圈,温度约 1000K,可能是由硅酸盐类物质组成,不是地球那样的金属核, 因此,它的密度比地球小得多。 c、空间探测发现,在某些月“海”表面有特别强的重力场,表 明那里的物质凝聚特别集中,被称为“重力瘤”。目前已发现 12处重力瘤,它们全部都集中在月球的正面。这说明月球内部 物质分布不均,也是探寻月球矿床的可能区域。 d、月球几乎没有磁场,太阳风的粒子和宇宙线可以直接轰击月 面。但是,已发现月岩中含有微弱的剩余磁性,其原因尚无公 认的解释。

月球和地月系

月球和地月系
月球在公转轨道上平均每日自西向东移行了13.2°,因地球自 转所造成的月球自东向西的周日视运动,必然逐日向后推迟, 地球自转13.2°约需52分钟,所以月球每日出没地平的时间平 均向后延迟52分钟。这就是我们日常所见明月当空逐日推迟的 道理。
月球绕地球转动的周期为27.32日(自转周期也一样) 地球自转周月系
一、地月系的运动
月球和地球都绕它们的共同质心而运动(共 同质心在地球内部位置的变化)
二、月球绕地球的轨道运动
图2.20月球椭圆轨道示意图
月地平均距离是384400千米。
二、月球绕地球的轨道运动
1、轨道形状:椭圆,偏心率0.0549。 方向:自西向东
日、月食的 发生,要求 日月相合 (或相冲) 于黄白交点 或其附近。
月球——天文学家的乐园
月球上由于天体在天空中的运行速度,只及地球上的 1/27,长时间观察同一天体便成为轻而易举的事。 地球上“千载难逢”的日全食,在月球上,只需用一块 纸片遮住太阳光盘即成,随时随地可以观测到日冕。
三、月球在太阳系中的运动
即月球绕地运转+地球绕日公转
它在太阳系中留下的轨迹是一条在地 球绕日公转轨道两侧起伏的线条。
5、自转与公转周期相同(360º) 27.32天(恒星月)
知识回顾
月海
肉眼所见月面上的阴暗部分我们俗称月海。其实,那 里没有任何形式的水,而是广阔的平原;那里存在着大 范围的熔岩流,反照率低,因而显得阴暗。月海是月面 上范围最广的地形。
月球表面的一个环形山,其直径大约在30km左右。它位于月 球的背面,那里比我们通常所看到的月球正面更加粗糙。 这张照片是阿波罗11号飞船在1969年绕月飞行时所拍摄的。
黄白交角和交点
由于椭圆轨道运动,月球看上去有时比太阳大一点, 有时又小一点,使地球观测者能看到环食、全食景观。

高三地理一第二单元知识点:月球和地月系(苏版)

高三地理一第二单元知识点:月球和地月系(苏版)

高三地理一第二单元知识点:月球和地月系(苏版)「地理」一词最早见于中国《易经》:仰以观于天文,俯以察于地理,是故知幽明之故。

查字典地理网为大伙儿举荐了高三地理选修一第二单元知识点,请大伙儿认真阅读,期望你喜爱。

1、地月系的绕转严格地讲,地月系的绕转是地球、月球绕其共同质心的转动,而并非是月球绕地心的转动。

但因M月=1/81M地,故地月系公共质心位于距地心4671KM处,因此可将地球围绕共同质心的运动忽略,地月系的绕转可视为月球绕地球的单纯公转。

2、月球的公转①轨道和方向月球沿椭圆轨道绕地球运动,地球位于其中的一个焦点上。

月地距离的变化黄白交角:5°9′黄白交点:每年西移19°白赤交角:变化于23°26′±5°9′之间②周期:月球公转一周所需时刻。

以不同的天体作为参考点,度量出不同的周期。

恒星月:以恒星为参考点,月球公转一周所用时刻。

1恒星月=27.3217日,在1恒星月中,月球公转了360°。

朔望月:以太阳为参考点。

1朔望月=29.5306日,在1朔望月中,月球公转了389°。

近点月和交点月:分别以近地点和黄白交点之一作为参考点。

由于近地点和黄白交点均不固定,故这两种周期均不是月球公转360°所用时刻。

③速度ω=360°/T=13°10′/d=33′/hV=1.02KM/s近地点时较快,远地点时较慢。

3、月球的自转①同步自转:自转的方向、周期和公转相同。

方向:自西向东。

周期:27.3217日。

②后果:月球总是以相同的一面朝向地球。

日月会合运动和月相在地球上看起来,夜空中的月亮形状有明显的变化,“有时圆圆象玉盘,有时弯弯象镰刀。

”此即月相。

月相是在日月会合运动中产生的。

1、日月会合运动关于地球来说,太阳的周年运动速度为59′/日,月球的公转速度为1 3°10′/日,因此,二者的相对速度为12°11′/日,即月球以12°11′/日的速度不断赶超太阳,二者存在相对运动,这种运动称为日月会合运动。

高中《月球和地月系》地理选修课件

高中《月球和地月系》地理选修课件

月球和地月系1、月球的距离、质■和大小(1)月球的距离三角视差法雷达测距法激光测距法现在国际上采用的月地平均距离为384401km o天体的视差观测者在两个不同位置看同一天体的方向之差。

可用观测者的两个不同位置之间的距离(基线)在天体处的张角来表示。

在测定太阳系内天体的距离时,以地球半径为基线,所得视差称为周日视差。

周日视差随着天体的高度变化而改变,当天体位于地平时,它的周日视差达到极大值,称为周日地平视差。

(2)月球的质量月球质量的测定比较困难。

目前是采用测定地月系统的质心C的位置,以此来推算出月地的质量比。

m7m=l/81.37.36xl025g⑶月球的大小视半径:15, 33”线半径:1738km,约是地球半径1/4倍。

体积:2.199x1010km3,约为地球体积的1/49。

月球的平均密度为3.34g/cm3,比地球平均密度5・528g/cm3 小。

月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是1.62ES2,约为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的"6。

2、月球表面特征月面上山岭起伏,还有洋、海、湾、湖等各种特种名称。

月面的地形主要有:月陆砂I匕“、猱形山、月而福射杖、月谷(月陳)。

(1)JJ陆牝山脉观察所见月表明亮部分称为"月陆” O•因为它的反照率较高,故月陆看起来•比较明亮。

月陆是月面上的高地,为大面积的熔•融结晶的岩石覆盖,是月球最古老的岩石,年龄约41・46亿年。

(2)猱形山(“月坑汁)a、是月面上最显著的特征。

据统计,直径大于Ikm的环形山总数约33000多个。

最小的不到1m。

最大的是月球南极附近的贝利环形山,直径为295km,可容纳整个海南岛。

b、天文学家认为,绝大多数环形山为陨星撞击而成,少数是火山造成。

大且复杂的环形山坑壁呈台阶状,中央有突起;年轻的环形山周围还保留有清晰的辐射状的溅射物,称“辐射纹” o月面上带有辐射纹的环形山约有50个,著名的有第谷环形山,其直径86km, 有辐射纹12条,最长达3000km o⑶山脉月面上有一些类似地球上的山脉,且借用地球上山脉名字来命名, 如阿尔卑斯山脉、高加索山脉等。

第一章 第三节 月球和地月系

第一章 第三节 月球和地月系


月球的距离、质量和大小
(1)月球的距离
月球是距离地球最近的天体。 月地距离的测量,最早是用三角视差法,测得的距离约 384400Km,误差达±3.2km以上。 20世纪60年代,雷达天文学的发展,提高了天体的测距精度, 从而测得较准确的月地距离为384402±1km。 激光测距:人们利用宇航员在月面上安置的激光反射镜来测月 地距离,由于激光比无线电波的波束更集中,方向性好、单色 性强,很容易使回波与背景的太阳光区别开来,故使测距精度 大大提高。目前已将月地距离精度提高到±8cm。

2、地球上可以看到59%的月面积
月球总是一面向着地球,这只是近似的说法。实际上,我们可以 看到59%的月面积。这是因为月球公转速度的不均匀造成的“经 度天平动”和月球自转轴83°21’的倾斜造成的“纬度天平动”所 致,使我们能多看到9%的月面积。
月球的同步自转,使得地球 上人们看到的月球,大体是 相同的半个月球。
(6)月球上难以存在生命。
没有大气、没有水分、温度变化剧烈,因此,月球上难以存在 生命。虽然在月球物质中已发现各种有机化合物,但目前在月 面上没有任何证据表明存在有生命能力的有机体。
补图 月球上看地球 (天空一片漆黑)
月球的表面特征与内部结构
A、月球的表面特征
由于月面对光的反射特性的差异,我们在地球上 用肉眼观察月球,可看到月面上明暗不均的现象。 当我们用望远镜观察月面时,则可清楚地看到高 低不平的外貌,以及复杂的结构特征,其主要月 貌类型有:
(1)月陆
月面上比较明亮部分是高地,称为月陆。 月陆是月面上的高地,因为它的反照率较高,故月陆看起来比较 明亮。由大面积的熔融结晶的岩石覆盖,是月球最古老的岩石, 年龄约41-46亿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图2-20 月相的变化(二)
月相变化周期:29.5306日(朔望月) 月相、方位和时刻
月相 新月
距角 与太阳出没 比较
0º 同升同落
月出 中天 月落 见月时间 清晨 正午 黄昏 彻夜无月
满月 180º 此起彼落
黄昏 半夜 清晨 通宵见月
上弦月 90º 迟升后落 下弦月 270º 早升先落
正午 黄昏 半夜 上半夜西天 半夜 清晨 正午 下半夜东天
月球绕地的角速度为13°10′/日,太阳 周年运动速度为59’/日,二者相差:
13°10′/日-59′/日=12°11′/日
此即月球相对于太阳的会合速度,月球以 此速度赶超太阳的周期为:
360°÷ 12°11′=29.53(日)
图2-19 月球的同步自转,使 它始终以同一半球对着地球
月球自转
❖ 月球自转与其公转 同步,即方向相同, 周期相等。因此称 同步自转;
二、 月球表面
月海 月陆 环形山 辐射纹 月谷Βιβλιοθήκη 山脉三、 月面的物理状况
月海,月陆,环形山
没有大气,没有水分, 没有生命
地月系 一、 地月系的绕转
月球绕转地球 ❖ 轨道形状椭圆,偏心率0.0549 ; ❖ 白道:月球轨道在天球上的投影; ❖ 黄白交角:白道面相对于黄道面的交角 (5º9' ); ❖ 周期:27.32日(恒星月); ❖ 速度:角速度:33 ' /小时,线速度1.02km/s。
❖ 大体上只看到相同 的半个月面。
二、 月相和朔望月
月相变化的因素:太阳照射方向;地球 观测方向 ❖ 方向相反,新月; ❖ 方向相同,满月; ❖ 方向垂直,上下。
月相变化动态演示
图2-20 月相的变化(一) 上半月由亏转盈,凸面向西, 下半月由盈转亏,凸面向东(外圈表示地球上所见的月相)
上图:旧历上半月 傍晚所见的月亮; 下图:旧历下半月 清晨所见的月亮
第四章 月球和地月系
图 2-17 地平视差 天体位于天顶时,视差为零;天体位于地平时,视差
最大,称为天体的地平视差
一、 月球的距离和大小
月地平均距离:384 400公里 半径:1738公里,地球赤道半径的27.25% 表面积:地球表面积的7.4% 体积:地球体积的2.03% 质量:7.196×1022kg,地球质量的1/81.3 平均密度:3.34g/cm3,约为地球的60.5% 月面重力加速度:1.622m/s2,约为地面的1/6
依月球公转周期可求出月球公转角速度:
360°÷27.3217日=13.2°/日
即为月球公转平均角速度
由于月球公转轨道是个椭圆,所以公转速度是不均的。近地 点最快,约为15°/日;远地点最慢,约为11°/日。
月球在公转轨道上平均每日自西向东移行13.2°,因地球自 转所造成的月球自东向西的周日视运动,必然逐日向后推迟, 地球自转13.2°约需52分钟,所以月球每日出没地平的时间 平均向后延迟52分钟。这就是我们日常所见明月当空逐日推 迟的道理。
几个概念
❖ 恒星月:月球在白道上连续两次通过同一恒星 (无明显自行)所需的时间:27.3217日。
❖ 朔望月:从这一次新月(或满月)到下一次新月 (或满月)所经历的时间:29.5306日。
❖ 近点月:以月球近地点为参考点,月球的公转 周期:27.5546日。
❖ 交点月:以月球升交点(或降交点)为参考点, 月球的公转周期:27.2122日。
❖ 月亮愈圆见月时间越长;月牙愈窄,见月时间愈短。 满月通宵可见,弦月半夜可见,新月则不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