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空间结构分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北京市空间结构分析

这次的北京之行让我收获颇多,特别是城市规划展上的北京总体规划让我眼前一亮,不禁仔细阅读起来。提起北京,首先想到的就是它的一环二环直至六环,很明显,这种“单中心”“摊大饼”的模式带来了严重的社会、环境问题。在最近的总体规划(2004——2020)中,北京做出了巨大的空间结构调整,启用“两轴两带多中心”的空间模式,希望能疏解北京市中心的人口压力,通过调整部分职能和实施旧城的有机更新,积极引导人口向边缘集团和新城转移。

然而,在2011年的今天看来,这套总体规划并不成功。在上个月召开的“北京市人口与产业发展规律及规划对策问题研究”专家研讨会上,北京市规划委员会主任透露就说,2013年北京市将重新编制城市总体规划。规划局给出的理由是:总体规划到2020年实现的两大最主要指标——人口总量和人均GDP已经突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显示,北京市常住人口为1961.2万人,提前十年突破了总体规划提出的2020年常住人口总量控制在1800万人的目标;总体规划提出的2020年人均GDP突破一万美元的目标,2009年已经达到。但是我想除了人口规模的突破,城市建设用地规模也已经突破才造成今日的重新编制。

对于这样的事情,对于规划者来说实在值得深思,那么,首先来看看当前的北京总体规划中确定的的空间结构。

现在的“两轴两带多中心”模式,对北京市的空间布局做了大的调整,改变原来“单中心”均质发展的状况,通过对城市空间结构的调整来解决中心城过度聚集带来的诸多问题。两轴:指沿长安街的东西轴和传统中轴线的南北轴,旨在完善传统城市中轴线与长安街及其延长线,保障首都职能和文化职能的发挥。两带:指通州、顺义、亦庄、怀柔、密云、平谷的“东部发展带””,疏导新北京产业发展方向;大兴、房山、昌平、延庆、门头沟的“西部生态带”,创建宜居城市的生态屏障。多中心:指在市域范围内建设多个服务全国、面向世界的城市职能中心,提高城市的核心功能和综合竞争力,包括中关村高科技园区核心区、

奥林匹克中心区、中央商务区(CBD)、海淀山后地区科技创新中心、顺义现代

制造业基地、通州综合服务中心、亦庄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中心和石景山综合服务中心等。

在“两轴-两带-多中心”城市空间结构的基础上,形成中心城-新城-镇的市域城镇结构。中心城是北京政治、文化等核心职能和重要经济功能集中体现的地区。新城是在原有卫星城基础上,承担疏解中心城人口和功能、集聚新的产业,带动区域发展的规模化城市地区,具有相对独立性。规划新城11个,分别为通州、顺义、亦庄、大兴、房山、昌平、怀柔、密云、平谷、延庆、门头沟。

2001年提出的北京“单中心+环线”的城市结构,使城市功能过度集中于市中心区内,不但使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陷于被动,还带来交通拥堵、环境恶化等一系列问题。由此看来,04年的“两轴-两带-多中心”的空间结构已经进步了许多。

老北京的城市空间布局是新中国成立之初以莫斯科为蓝本确定的,呈“单中心”、“同心圆”式向外扩展。在北京发展初期,从交通运行效率和城市组织方式来看,这种模式有一定的优点。随着北京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这种空间格局越来越难以适应城市发展的要求,制约首都的可持续发展。北京“同心圆”式城市空间发展格局,使政治、商业、文化、教育、医疗、旅游等城市核心功能都集中在中心城区内。

调整后的城市空间布局,“东部发展带”为怀柔、密云,重点发展顺义、通州、亦庄,东南和廊坊、天津,与区域发展的大方向相一致,应主要承接新时期的人口产业需求,通过把城市的一些功能从市中心转移出来,让一些新的成长点在东部发展带进行培育。“西部生态带”主要是考虑了北京的“人居环境”,“西部生态带”与北京的西部山区相联系,既是北京的生态屏障,又联系了延庆、昌平、沙河、门城、良乡、黄村等,应实现以生态保护为前提的调整改造,各级城镇主要发展高新技术、高教园区等环保型产业,为北京建成最适宜人居住的城市奠定基础。这一版总体规划旨在通过对城市空间结构的调整,解决中心城过度聚集所带来的诸多问题。同时,通过构筑新的城市空间结构,充分发挥中心城、新城和镇的辐射带动作用,保障城乡协调发展、区域协调发展的实现。”

可惜,规划的美好蓝图并未实现,最优的“结构”——多中心,今日未能显现,相反,在过去六年中,被总体规划认为存在严重弊端的单中心城市结构,被进一步强化。在我看来,北京城中心区人口依旧不断聚集,周围新城并未发挥其疏解人口压力的作用,反而还带来了新的问题,如有城无业,潮汐式交通,白天空城,晚上卧城。目前新城发展还是走的老城发展的老路,摊大饼式的蔓延。

此次的空间结构调整未能达到预期目标,我认为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1、城市人口预测不准。总体规划编制的主要依据之一是城市人口预测,城市

建设用地,公共设施和市政公用设施的数量规模都要依靠人口来确定。此次北京到2020年预测人口1800万,但到2010年就已经突破这个数值,

让人不禁对城市规划的严肃性、科学性有怀疑。有的城市总体规划,并不考虑预测方法的适用性,选取的目的性很强,有的甚至是先确定人口规模多大,再采取可用的方法进行推导,预测中采用的数据来源不规范,规范人口规模和城市化水平预测的相关法律法规也存在空白。

2、“多中心”大部分在中心区,反而起到聚集人口的作用。“多中心”包括两类,第一类分布在中心城区,如中关村园区核心区、奥林匹克中心区、CBD等,基本上都是特色产业功能区,主要是优化中心城区经济功能的空间布局,并不承担疏解中心城区城市功能的作用。第二类分布在中心城区以外,如顺义现代制造业基地、通州综合服务中心、亦庄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中心等,这类“中心”从理论上说应该发挥疏解城市功能的作用。但在实际中,第一类“多中心”建设进一步强化了中心城区的地位和影响力,第二类“多中心”建设相对缓慢,疏解中心城区城市功能的作用没有能有效发挥,城市空间结构矛盾更加突出。

3、周边新城功能不完善。举个例子:通州出现“睡城”这样的问题跟建设模式有关系。当时修八通线,就是因为地铁沿着长安街往东贯穿,比较容易操作,并没有跟通州在整个城市里起什么作用联系起来。建起来以后把通州和中心城的距离缩短了。老百姓在那里容易买房子,所以就大规模地建设房地产,光有住宅,没有别的。

要真正起到吸引人口的作用,新城必须做到:职住平衡,服务均衡,交通均衡。(1)职住平衡。在通州,尽管北京市在那里安排了一个“最高端的商务中心区”,但在中心城各大商务区的同构竞争中,通州的这一处,更像是“资本的城市化”场所,并没有多少企业、资本愿意流通过来。新城建设职能过于单一,大部分为居住用地,工业用地、商业用地,提供工作岗位少之又少。城市中心区房价高,不少外来打工者选择在新城居住,每天去中心区上班。这样新城不仅吸引了更多人群,加大了市中心交通、服务设施压力。“中心城”与“新城”落差较大。新城目前在发展水平、承担的城市职能、对资源尤其是人才、信息等高端资源的吸引能力等方面,都与中心城差距过大。(2)服务均衡。新城建设缺乏基础服务设施。而中心区医疗、体育、教育、文化设施过于集中,无法平衡。(3)交通均衡。事实证明,单摆式的卧城是行不通的。工作与居住距离太远,使得交通问题严峻。

结语:北京作为我国首都,应注重以政治与文化职能,重点保护历史文化遗产,将经济职能向“京津翼”城镇体系上转移,疏解中心区人口。在城市总体规划上做好前期研究报告,合理分析人口、用地规模。深入思考空间结构是否可行,不要未来蓝图很好,但实施起来却又大相径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