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第三讲2假设检验
合集下载
《假设检验》PPT课件

2008-2009
样本统计量 临界值
抽样分布
2008-2009
1 -
置信水平 拒绝H0
0
样本统计量
临界值
✓决策规则
1. 给定显著性水平,查表得出相应的临 界值z或z/2, t或t/2
2. 将检验统计量的值与 水平的临界值进 行比较
3. 作出决策
双侧检验:I统计量I > 临界值,拒绝H0 左侧检验:统计量 < -临界值,拒绝H0 右侧检验:统计量 > 临界值,拒绝H0
H1 : <某一数值,或 某一数值
例如, H1 : < 10cm,或 10cm
2008-2009
➢提出假设
【例】一种零件的生产标准是直径应为10cm,为对生产过
程进行控制,质量监测人员定期对一台加工机床检查, 确定这台机床生产的零件是否符合标准要求。如果零件 的平均直径大于或小于10cm,则表明生产过程不正常, 必须进行调整。试陈述用来检验生产过程是否正常的原 假设和备择假设
2008-2009
❖利用P值进行决策
➢什么是P 值(P-value)
1. 在原假设为真的条件下,检验统计量的观察值 大于或等于其计算值的概率 双侧检验为分布中两侧面积的总和
2. 反映实际观测到的数据与原假设H0之间不一致 的程度
3. 被称为观察到的(或实测的)显著性水平 4. 决策规则:若p值<, 拒绝 H0
2008-2009
第6章 假设检验
统计研究目的
统计设计
推
断
客观
统
统
分
现象
计
计
析
数量
调
整
表现
查
理
描 述
样本统计量 临界值
抽样分布
2008-2009
1 -
置信水平 拒绝H0
0
样本统计量
临界值
✓决策规则
1. 给定显著性水平,查表得出相应的临 界值z或z/2, t或t/2
2. 将检验统计量的值与 水平的临界值进 行比较
3. 作出决策
双侧检验:I统计量I > 临界值,拒绝H0 左侧检验:统计量 < -临界值,拒绝H0 右侧检验:统计量 > 临界值,拒绝H0
H1 : <某一数值,或 某一数值
例如, H1 : < 10cm,或 10cm
2008-2009
➢提出假设
【例】一种零件的生产标准是直径应为10cm,为对生产过
程进行控制,质量监测人员定期对一台加工机床检查, 确定这台机床生产的零件是否符合标准要求。如果零件 的平均直径大于或小于10cm,则表明生产过程不正常, 必须进行调整。试陈述用来检验生产过程是否正常的原 假设和备择假设
2008-2009
❖利用P值进行决策
➢什么是P 值(P-value)
1. 在原假设为真的条件下,检验统计量的观察值 大于或等于其计算值的概率 双侧检验为分布中两侧面积的总和
2. 反映实际观测到的数据与原假设H0之间不一致 的程度
3. 被称为观察到的(或实测的)显著性水平 4. 决策规则:若p值<, 拒绝 H0
2008-2009
第6章 假设检验
统计研究目的
统计设计
推
断
客观
统
统
分
现象
计
计
析
数量
调
整
表现
查
理
描 述
第二讲假设检验演示文稿

H0
:
2
2 0
H1
:
22 0ຫໍສະໝຸດ 的拒绝域(显著性水平为 )
设X1 , , X n为来自总体X ~ N (, 2 )的一个样本
则统计量
(n 1)S 2
2
~
2 (n 1)
因为样本方差是总体方差的无偏估计,所以它们
的比值应在1附近摆动,既不能过分大于1也不能
过分小于1
则拒绝域的形式为
(n 1)S 2
4.27,4.32,4.52,4.44,4.51,4.55,4.35,4.28,4.45 如果标准差没有改变,总体均值是否有显著变化? ( 取显著性水平 0.05 )
解:由于方差没有改变,故已知 2 0.112
零假设 H0 : 4.55
H1 : 4.55
则拒绝域为
Z x 0 n
z 2
Sn
当观察值
t x 0
Sn
过分大时就拒绝H0,则拒绝域
的形式为
t x 0 k n
P H0为真而拒绝H0
P
X S
0
n
k
查t分布表, 得k t / 2 (n 1)
则拒绝域为 t
x 0
Sn
t 2(n 1)
例1:已知某炼铁厂的铁水含碳量在正常情况下服 从正态分布N (4.55, 0.112 ),现测了 9 炉铁水,其含 碳量分别为
第二讲假设检验演示文稿
(优选)第二讲假设检验
以 Z X 0 作为检验统计量 n
当观察值
Z x 0 n
过分大时就拒绝H
,则拒绝域
0
的形式为
Z x 0 k n
P H0为真而拒绝H0
P
X
0
假设检验PPT课件

假设检验
【学习目标】通过对本章的学习,掌握假设检验的概念和 类型、假设检验的两类错误和假设检验的一般步骤;重点掌握 单个总体均值的检验和比率的检验。
第一节 假设检验的基本问题 第二节 △ 假设检验的应用
假设检验
第一节 假设检验的基本问题
一、假设检验的概念 二、假设检验的两类错误 三、假设检验的类型 四、假设检验的类型一般步骤
假设检验
第一节 假设检验的基本问题
什么小概率?
1.在一次试验中,一个几乎不可能发生的事件发生的概率; 2.在一次试验中小概率事件一旦发生,我们就有理由拒绝原假 设; 3.小概率由研究者事先确定。
假设检验
第一节 假设检验的基本问题
二、假设检验的两类错误(决策风险)
(一) 第一类错误 第一类错误,亦称拒真(弃真)错误。是指当原假设为 真时,但由于样本的随机性使样本统计量的具体值落入 了拒绝区域,这时所作的判断是拒绝原假设。 犯第一类错误的概率亦称拒真概率,它实质上就是前面
t
986 1000 24
2.333>
t n 1 2.1315
16
2
所以接受 H1,即这天包装机工作不正常。
假设检验
第二节 假设检验的应用
二、单个总体比率(成数)的假设检验
比率P是平均数的一种特殊形式,因而前面讲的平均 数检验理论都适用于总体比率P的假设检验,只是估计量 的形式略有不同。
【例4】我国出口的参茸药酒畅销于某国市场。据以往调查, 购买此种酒的顾客中40岁以上的男子占50%。经营该药酒 的进出口公司经理关心这个比率是否发生了变化,于是, 委托一个咨询机构进行调查,这个咨询机构从众多购买该 药酒的顾客中随机抽取了400名进行调查,结果有210名为 40岁以上的男子。试问在0.05的显著水平上,能否认为购 买此种药酒的顾客中40岁以上男子所占比率变化了?
【学习目标】通过对本章的学习,掌握假设检验的概念和 类型、假设检验的两类错误和假设检验的一般步骤;重点掌握 单个总体均值的检验和比率的检验。
第一节 假设检验的基本问题 第二节 △ 假设检验的应用
假设检验
第一节 假设检验的基本问题
一、假设检验的概念 二、假设检验的两类错误 三、假设检验的类型 四、假设检验的类型一般步骤
假设检验
第一节 假设检验的基本问题
什么小概率?
1.在一次试验中,一个几乎不可能发生的事件发生的概率; 2.在一次试验中小概率事件一旦发生,我们就有理由拒绝原假 设; 3.小概率由研究者事先确定。
假设检验
第一节 假设检验的基本问题
二、假设检验的两类错误(决策风险)
(一) 第一类错误 第一类错误,亦称拒真(弃真)错误。是指当原假设为 真时,但由于样本的随机性使样本统计量的具体值落入 了拒绝区域,这时所作的判断是拒绝原假设。 犯第一类错误的概率亦称拒真概率,它实质上就是前面
t
986 1000 24
2.333>
t n 1 2.1315
16
2
所以接受 H1,即这天包装机工作不正常。
假设检验
第二节 假设检验的应用
二、单个总体比率(成数)的假设检验
比率P是平均数的一种特殊形式,因而前面讲的平均 数检验理论都适用于总体比率P的假设检验,只是估计量 的形式略有不同。
【例4】我国出口的参茸药酒畅销于某国市场。据以往调查, 购买此种酒的顾客中40岁以上的男子占50%。经营该药酒 的进出口公司经理关心这个比率是否发生了变化,于是, 委托一个咨询机构进行调查,这个咨询机构从众多购买该 药酒的顾客中随机抽取了400名进行调查,结果有210名为 40岁以上的男子。试问在0.05的显著水平上,能否认为购 买此种药酒的顾客中40岁以上男子所占比率变化了?
【数学】3-2《独立性检验的基本思想及其初步应用》课件(新人教A版选修2-3)

未感冒
感冒
合计
使用血清
258
242
500Leabharlann 未使用血清216284
500
合计
474
526
1000
解:设H0:感冒与是否使用该血清没有关系。
2 1000258 284 242 2162 7.075
474 526 500 500 因当H0成立时,χ2≥6.635的概率约为0.01,故有99%的把握认
为了研究这个问题,我们将上述问题用下表表示:
吸烟 不吸烟
总计
患病 37 21 58
不患病 183 274 457
总计 220 295 515
在不吸烟者中患病的比重是 7.12% 在吸烟者中患病的比重是 16.82%
上述结论能什么吸烟与患病有关吗?能有多大把 握认为吸烟与患病有关呢?
假设H0:吸烟和患病之间没有关系 即H0:P(AB)=P(A)P(B) 其中A为某人吸烟,B为某人患病 列出2×2列联表
P(χ≥x0) 0.50 0.40 0.25 0.15 0.10 0.05 0.025 0.010 0.005 0.001 x0 0.455 0.708 1.323 2.072 2.706 3.841 5.024 6.635 7.879 10.828
例如
2 10.828
0.1%把握认 为A与B无关
为该血清能起到预防感冒的作用。
例P2(χ:≥x为0) 研0.5究0 不0.4同0 的0.2给5 药0.1方5 式0.(10 口0服.05与0注.02射5 0).01和0 药0.0的05 效0.001 果x(0 有0效.45与5 0无.70效8 1).32是3 2否.07有2 2关.70,6 进3.8行41了5.相024应6.的635抽7样.87调9 1查0.8,28 调查的结果列在表中,根据所选择的193个病人的数 据,能否作出药的效果和给药方式有关的结论?
多元正态分布及其参数估计、假设检验

• 协方差阵已知时的均值向量的假设检验 • 协方差阵未知时的均值向量的假设检验
协方差阵相等时,两个正态总体均值向量的检 验
协方差阵不相等时,两个正态总体均值向量的 检验
协方差阵检验 多个协差阵相等的检验
可编辑ppt
16
均值向量和协方差阵的假设检 验时常用的统计分布
可编辑ppt
17
可编辑ppt
可编辑ppt
10
多元正态分布密度函数
可编辑ppt
11
多元正态分布的数字特征
可编辑ppt
12
多元正态分布的性质
可编辑ppt
13
多元正态分布的参数估计
可编辑ppt
14
可编辑ppt
15
多元正态总体均值向量和协方 差阵的假设检验
均值向量和协方差阵的假设检验时常用的统计 分布
均值向量的假设检验
多元变量的边缘密度独立性与条件分布多元正态总体均值向量和协方差阵的假设检验多元正态总体均值向量和协方差阵的假设检验均值向量和协方差阵的假设检验时常用的统计分布协方差阵不相等时两个正态总体均值向量的检验多个协差阵相等的检验均值向量和协方差阵的假设检验时常用的统计分布均值向量的假设检验协方差阵相等时两个正态总体均值向量的检验协方差阵不相等时两个正态总体均值向量的检验多个协差阵相等的检验
28
多个协差阵相等的检验
可编辑ppt
29
第三讲 多元正态分布及其参数估计、 假设检验
多元分布概述 多元正态分布
可编辑ppt
1
第一节 多元分布概述
多元变量--随机向量 多元分布函数 多元分布密度 多元变量的边缘密度、独立性与条件分
布 多元变量的数字特征
可编辑ppt
2
协方差阵相等时,两个正态总体均值向量的检 验
协方差阵不相等时,两个正态总体均值向量的 检验
协方差阵检验 多个协差阵相等的检验
可编辑ppt
16
均值向量和协方差阵的假设检 验时常用的统计分布
可编辑ppt
17
可编辑ppt
可编辑ppt
10
多元正态分布密度函数
可编辑ppt
11
多元正态分布的数字特征
可编辑ppt
12
多元正态分布的性质
可编辑ppt
13
多元正态分布的参数估计
可编辑ppt
14
可编辑ppt
15
多元正态总体均值向量和协方 差阵的假设检验
均值向量和协方差阵的假设检验时常用的统计 分布
均值向量的假设检验
多元变量的边缘密度独立性与条件分布多元正态总体均值向量和协方差阵的假设检验多元正态总体均值向量和协方差阵的假设检验均值向量和协方差阵的假设检验时常用的统计分布协方差阵不相等时两个正态总体均值向量的检验多个协差阵相等的检验均值向量和协方差阵的假设检验时常用的统计分布均值向量的假设检验协方差阵相等时两个正态总体均值向量的检验协方差阵不相等时两个正态总体均值向量的检验多个协差阵相等的检验
28
多个协差阵相等的检验
可编辑ppt
29
第三讲 多元正态分布及其参数估计、 假设检验
多元分布概述 多元正态分布
可编辑ppt
1
第一节 多元分布概述
多元变量--随机向量 多元分布函数 多元分布密度 多元变量的边缘密度、独立性与条件分
布 多元变量的数字特征
可编辑ppt
2
数理统计 (研究生课程) :第三章 假设检验

(1) 差异可能是由抽样的随机性引起的,称为 “抽样误差”或 随机误差 这种误差反映偶然、非本质的因素所引起的随机波动。然 而,这种随机性的波动是有一定限度的, (2) 如果差异超过了这个限度,则我们就不能用 抽样的随机性来解释了.
必须认为这个差异反映了事物的本质差别,即反映 了生产已不正常.
这种差异称作 “系统误差”
正确
第二类错误
人们总希望犯这两类错误的概率越小越好,但 对样本容量一定时,不可能使得犯这两类错误的 概率都很小。 往往是先控制犯第一类错误的概率在一定限度 内,再考虑尽量减小犯第二类错误的概率。
即: 较小的 (0,1) 使得 P{拒绝H0|H0为真}≤ ,
然后减小P{接受H0|H0不真} 犯两类错误的概率:
如发现不正常,就应停产,找出原因,排除 故障,然后再生产;如没有问题,就继续按规定 时间再抽样,以此监督生产,保证质量.
很明显,不能由5罐容量的数据,在把握不大 的情况下就判断生产 不正常,因为停产的损失是 很大的.
当然也不能总认为正常,有了问题不能及时 发现,这也要造成损失.
如何处理这两者的关系,假设检验面对的就 是这种矛盾.
如果H0不成立,但统计量的实测 值未落入否定域,从而没有作出否定 H0的结论,即接受了错误的H0,那就 犯了“以假为真”的错误 . “取伪错误” 这两类错误出现的可能性是不可能排除的。 原因在于:由样本推导总体
假设检验的两类错误
实际情况 H0为真 H0不真 第一类错误 正确
决定 拒绝H0 接受H0
在上面的例子的叙述中,我们已经初步介绍 了假设检验的基本思想和方法 .
基于概率反证法的逻辑的检验: 如果小概率事件在一次试验中居然发生, 我们就以很大的把握否定原假设.
必须认为这个差异反映了事物的本质差别,即反映 了生产已不正常.
这种差异称作 “系统误差”
正确
第二类错误
人们总希望犯这两类错误的概率越小越好,但 对样本容量一定时,不可能使得犯这两类错误的 概率都很小。 往往是先控制犯第一类错误的概率在一定限度 内,再考虑尽量减小犯第二类错误的概率。
即: 较小的 (0,1) 使得 P{拒绝H0|H0为真}≤ ,
然后减小P{接受H0|H0不真} 犯两类错误的概率:
如发现不正常,就应停产,找出原因,排除 故障,然后再生产;如没有问题,就继续按规定 时间再抽样,以此监督生产,保证质量.
很明显,不能由5罐容量的数据,在把握不大 的情况下就判断生产 不正常,因为停产的损失是 很大的.
当然也不能总认为正常,有了问题不能及时 发现,这也要造成损失.
如何处理这两者的关系,假设检验面对的就 是这种矛盾.
如果H0不成立,但统计量的实测 值未落入否定域,从而没有作出否定 H0的结论,即接受了错误的H0,那就 犯了“以假为真”的错误 . “取伪错误” 这两类错误出现的可能性是不可能排除的。 原因在于:由样本推导总体
假设检验的两类错误
实际情况 H0为真 H0不真 第一类错误 正确
决定 拒绝H0 接受H0
在上面的例子的叙述中,我们已经初步介绍 了假设检验的基本思想和方法 .
基于概率反证法的逻辑的检验: 如果小概率事件在一次试验中居然发生, 我们就以很大的把握否定原假设.
初中数学 假设检验的步骤是什么

初中数学假设检验的步骤是什么
假设检验是统计学中一种重要的推断方法,用于判断某个假设在给定数据下是否成立。
假设检验一般包括以下步骤:
1. 建立假设:在假设检验中,我们通常提出两个互相对立的假设,即零假设(H0)和备择假设(H1)。
零假设通常表示没有效应或没有差异,备择假设则表示有效应或有差异。
2. 选择显著水平:显著水平(α)是设定的一个概率值,用于判断是否拒绝零假设。
通常常用的显著水平有0.05和0.01。
3. 选择检验统计量:选择合适的检验统计量来评估样本数据与零假设的拟合程度。
常用的检验统计量有t检验、Z检验、卡方检验等。
4. 计算检验统计量的值:根据样本数据计算出检验统计量的值。
5. 计算p值:根据检验统计量的值和零假设的分布,计算出p值。
p值表示在零假设成立的情况下,观察到的统计量或更极端情况发生的概率。
6. 判断:根据p值与显著水平的大小,判断是否拒绝零假设。
若p值小于显著水平,则拒绝零假设;否则接受零假设。
7. 得出结论:根据判断结果得出结论,表明对假设的检验结果以及对问题的解释。
以上是假设检验的基本步骤,不同的假设检验方法可能会有些许差异,但总体遵循这个基本框架。
希望这个简要的介绍能够帮助你理解假设检验的基本步骤。
如果你有更多问题,欢迎继续提问。
假设检验详细知识PPT课件

解: 用t检验法.
检验假设 H0:112.6(0) H1:112.6(0) Q0.05,n7
t(n1)t0.025(6)2.4469
2
23
返回
第八章 假设检验
概率统计
Q x 1 1 2 .8 ,s7 27 1 1i 7 1(x i 1 1 2 .8 )2 (1 .1 3 6 )2
t x112.6 0.4659 s7 / 7
0.511 0.520 0.515 0.512
问机器是否正常?
7
返回
第八章 假设检验
概率统计
分析:用 和 分别表示这一天袋装糖重总体 X
的均值和标准差.则 X~N (,0.01 2)其 5 , 中 未.知
问题:根据样本值判断 0还 .5 是 0..5
提出两个对立假设 H 0 : 0 0 . 5 和 H 1 : 0 .
返回
第八章 假设检验
(2)检验假设 H 0:0,H 1:0
概率统计
选择统 U计 X/n量 ~N(0,1)
当H
成立时,
0
P( X u0
/ n
u )
P(Xuuu0
/ n
u)
P(X/unu0/unu)
Xu P(
/ n
u)
对于给定的检验水平 01
得拒绝域为 (3)检验假设
W{uu}
其中u X 0 / n
不拒绝H0同样要承担风险,这时,可能将错误的 假设误认为是正确的,这种“以假为真”的错误称 为第二类错误(取伪), 犯第二类错误的概率是:
β=P{当H0不真时 , 不拒绝H0}.
13
返回
第八章 假设检验
概率统计
三、假设检验的基本步骤
3.假设检验理论

双侧检验与单侧检验
1. 备择假设没有特定的方向性,并含有符号 “ ”的假设检验,称为双侧检验或双尾 检验(two-tailed test) 2. 备择假设具有特定的方向性,并含有符号 “>”或“<”的假设检验,称为单侧检验或 单尾检验(one-tailed test)
– 备择假设的方向为“<”,称为左侧检验 – 备择假设的方向为“>”,称为右侧检验
1. 研究者想收集证据予以支持的假设 2. 也称“研究假设”
3. 总是有符号 , 或
4. 表示为 H1
–
–
H1 : <某一数值,或 某一数值
例如, H1 : < 10cm,或 10cm
• 假设检验很头疼,因为这个玩意看起来很高深,在此先举个简单通俗的例 子,告诉大家什么是假设检验。
• • H0:新药对治疗某种特定疾病无效(或效果微弱) H1:新药对治疗某种特定疾病有效
假设检验在统计方法中的地位
统计方法
描述统计
推断统计
参数估计
假设检验
什么是假设?
(hypothesis)
• 对总体参数的具体数 值所作的陈述
– 总体参数包括总体均 值、比例、方差等 – 分析之前必须陈述
什么是假设检验?
假设检验理论
• 假设检验
– 处理模型和假设 :
随机 过程
假设检验理论
• 假设检验
– 模型的特点:
现在的问题就是:要根据观测的结果y=r(t0) 来选择其中一个假设,即确定r到底有无信号在内
假设检验理论
• 假设检验
– 检验信号的优化准则-最大后验概率
• 检验问题的假设(前提条件): – 已知干扰情况的完备的统计知识,例如知道干扰的 概率密度函数 – 已知信号存在与否的概率: P(H0) 信号不存在的概率 P(H0)、P(H1)是在统计 检验前就已经知道,称 P(H1) 信号存在的概率
统计学原理-假设检验

两独立样本均值之差的抽样分布
(1)正态总体,总体方差已知
两个正态总体
和
中分别独立地抽取容
量为n1和n2的样本,x1、x2分别为其样本均值, 则x1-x2也服从正态分布,那么
第六章 假设检验
Excel操作
l运用函数NORMSDIST计算Z检验的P值 l运用函数TDIST计算t检验的P值
37*/6
第六章
第三节 两总体参数的假设检验 假设检验 学习要点
l 1. 两独立样本均值的抽样分布 l 2. 两独立总体均值之差的假设检验
38*/6
1. 两独立样本均值的抽样分布
第六章 假设检验
9*/6
2. 假设检验的步骤
第六章 假设检验
例6-3
分析:以前的产品废品率在1%以上,改进生产工艺可以使产 品废品率下降是需要支持的命题,故,
予以否定的命题 予以支持的命题
10*/6
2. 假设检验的步骤
第六章 假设检验
(2)检验统计量
检验统计量需要满足以下两个条件
l一是检验统计量中必须含有要检验的总体参数 l二是检验统计量的概率分布必须是明确可知的
31*/6
1. 总体均值的假设检验
检验规则:
条件 原假设与备择假设 检验统计量及其分布
第六章 假设检验
拒绝域
小样本 (n<30)σ2已
知
小样本 (n<30)σ2未
知
32*/6
1. 总体均值的假设检验
第六章 假设检验
例6-9 小样本,总体方差未知
设立原假设和备择假设分别为:H0:μ=5600; H1:μ≠5600 检验统计量为:
标准化检验统计量
11*/6
2. 假设检验的步骤
3-2抽样检验

I = n*L(p)+N*[1-L(p)]
• 批允许不合格品率:在道奇-罗米格抽样表中,把相应于接受概率 L(p)=10%旳不合格品率称为批允许不合格品率,记为LTPD。它是孤立批 抽样检验旳主要参数,严格控制就能起到保护使用方旳作用。目前,国 际原则ISO-2859-2:1995和国标GB/T 13546-92已将LTPD旳概念扩展为 极限质量LQ,即把相应于很小接受概率旳不合格品率称为极限质量。
表面上看,这种百分比抽样方案似乎很公 平合理,但比较一下它们旳OC曲线就会发 觉,在批质量相同旳情况下,批量N越大, L(p)越小,方案越严;而N越小,L(p)越大, 方案越松。这等于对N大旳检验批提升了验 收原则,而对N小旳检验批却降低了验收原 则,所以百分比抽样方案是不合理旳。
计数原则型抽样检验
抽样检验时,人们常觉得要求样本中一种不合格品都不出现旳抽样方案是个好 方案,即采用A=0旳抽样方案最严格,最放心。其实并不是这么,下列面三种 抽样方案为例: ①N=1000, n=100, A=0②N=1000, n=170, A=1③N=1000, n=240, A=2
从OC曲线能够看出,3种方案在P= 2.2%时旳接受概率基本上为0.1左右。 但对于A=0旳方案来说,P只要比0% 稍大某些,L(p)就迅速减小,这意味 着“优质”批被判为不合格旳概率迅 速增大,这对生产方很不利。可见, 在实际操作当中,如能增大n旳同步 也增大A(A≠0)旳抽样方案,比单 纯采用A=0旳抽样方案更能在确保批 质量旳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步保护生产方。
为β,它也称为使用方风险。
4.抽检特征曲线(OC曲线)
第四节 两种质量确保模式旳抽样方案
1.孤立批抽样方案旳质量确保作用: 孤立批抽样方案不能将某一经过批旳不合格品率控制在预
• 批允许不合格品率:在道奇-罗米格抽样表中,把相应于接受概率 L(p)=10%旳不合格品率称为批允许不合格品率,记为LTPD。它是孤立批 抽样检验旳主要参数,严格控制就能起到保护使用方旳作用。目前,国 际原则ISO-2859-2:1995和国标GB/T 13546-92已将LTPD旳概念扩展为 极限质量LQ,即把相应于很小接受概率旳不合格品率称为极限质量。
表面上看,这种百分比抽样方案似乎很公 平合理,但比较一下它们旳OC曲线就会发 觉,在批质量相同旳情况下,批量N越大, L(p)越小,方案越严;而N越小,L(p)越大, 方案越松。这等于对N大旳检验批提升了验 收原则,而对N小旳检验批却降低了验收原 则,所以百分比抽样方案是不合理旳。
计数原则型抽样检验
抽样检验时,人们常觉得要求样本中一种不合格品都不出现旳抽样方案是个好 方案,即采用A=0旳抽样方案最严格,最放心。其实并不是这么,下列面三种 抽样方案为例: ①N=1000, n=100, A=0②N=1000, n=170, A=1③N=1000, n=240, A=2
从OC曲线能够看出,3种方案在P= 2.2%时旳接受概率基本上为0.1左右。 但对于A=0旳方案来说,P只要比0% 稍大某些,L(p)就迅速减小,这意味 着“优质”批被判为不合格旳概率迅 速增大,这对生产方很不利。可见, 在实际操作当中,如能增大n旳同步 也增大A(A≠0)旳抽样方案,比单 纯采用A=0旳抽样方案更能在确保批 质量旳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步保护生产方。
为β,它也称为使用方风险。
4.抽检特征曲线(OC曲线)
第四节 两种质量确保模式旳抽样方案
1.孤立批抽样方案旳质量确保作用: 孤立批抽样方案不能将某一经过批旳不合格品率控制在预
研究生统计学讲义第3讲总体均数估计和假设检验

19
所谓小概率原理,就是“在一次试验中,概率很小 (接近于零)的事件认为是实际上不可能发生的事件” 。例如,假设在1000支复方大青叶注射液针剂中只有 一支是失效的,现在从中随机抽取一支,则取得“失 效的那支”概率为1/1000,这个概率是很小的,因此 ,可以认为在一次抽取中是不会发生的,若从中任取 一支恰好为“失效的那支”,我们就有理由怀疑“失 效概率为1/1000”的假设不成立,而认为失效率不是 1/1000,从而否定假设。否定假设的依据就是小概率 原例理4.3。已知正常成年男子脉博平均为72次/分,现随 机检查20名慢性胃炎所致脾虚男病人,其脉博均数 为75次/分,标准差为6.4次/分,能否认为此类脾虚 男病人的脉博快于健康成年男子的脉博?
13
4.单个总体均数的估计 样本均数是总体均数μ的一个 点估计。σ已知时,按(式4-3)计算的统计量服从标 准正态分布,根据标准正态分布的规律
P(-uα/2< u <uα/2) =1-α ,有
σ已知时,正态总体均数μ的双侧(1-α)可信 区间计算公式为(4-7)
而σ往往未知
σ未知时,按(式4-4)计算的统计量服从 t 分布,由t 分布的规律 P(-tα/2<t<tα/2) =1-α
14
有了抽样分布,对任何样本,在预先不知道总体特性
的任何知识时,利用抽样分布可以产生总体均数的置
信区间 .
C
t
0
X
s/ n
t0
1
t0=tα/2
解这个不等式,把关心的参数μ从中间分离出来,就
得到置信度为1-α的总体均数的置信区间为:
X t0 s X t0 s (4-8)
n
n
S
注意-t 0和t 0由自由度n-1和置信水平确定,X 和 n
所谓小概率原理,就是“在一次试验中,概率很小 (接近于零)的事件认为是实际上不可能发生的事件” 。例如,假设在1000支复方大青叶注射液针剂中只有 一支是失效的,现在从中随机抽取一支,则取得“失 效的那支”概率为1/1000,这个概率是很小的,因此 ,可以认为在一次抽取中是不会发生的,若从中任取 一支恰好为“失效的那支”,我们就有理由怀疑“失 效概率为1/1000”的假设不成立,而认为失效率不是 1/1000,从而否定假设。否定假设的依据就是小概率 原例理4.3。已知正常成年男子脉博平均为72次/分,现随 机检查20名慢性胃炎所致脾虚男病人,其脉博均数 为75次/分,标准差为6.4次/分,能否认为此类脾虚 男病人的脉博快于健康成年男子的脉博?
13
4.单个总体均数的估计 样本均数是总体均数μ的一个 点估计。σ已知时,按(式4-3)计算的统计量服从标 准正态分布,根据标准正态分布的规律
P(-uα/2< u <uα/2) =1-α ,有
σ已知时,正态总体均数μ的双侧(1-α)可信 区间计算公式为(4-7)
而σ往往未知
σ未知时,按(式4-4)计算的统计量服从 t 分布,由t 分布的规律 P(-tα/2<t<tα/2) =1-α
14
有了抽样分布,对任何样本,在预先不知道总体特性
的任何知识时,利用抽样分布可以产生总体均数的置
信区间 .
C
t
0
X
s/ n
t0
1
t0=tα/2
解这个不等式,把关心的参数μ从中间分离出来,就
得到置信度为1-α的总体均数的置信区间为:
X t0 s X t0 s (4-8)
n
n
S
注意-t 0和t 0由自由度n-1和置信水平确定,X 和 n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当样本量n足够大(n≥ 50)时,用Z 检验。
t X 0
S/ n
=n-1
当 ZZ/2 或 tt/2()时 , 即 P时 , 拒 绝 H0。
当 Z<Z/2 或 t<t/2()时 , 即 P>时 , 不 拒 绝 H0。
【 单 侧 检 验 时 界 值 用 μ或 t()】
例4-2
某 医 生 测 量 了 36 名 从 事 铅 作 业 男 性 工 人 的 血 红 蛋 白
含 量 , 算 得 其 均 数 为 X =130.83g/L , 标 准 差 为
S=25.74g/L。 问 从 事 铅 作 业 工 人 的 血 红 蛋 白 是 否 不 同 于
正 常 成 年 男 性 平 均 值 0=140g/L? H0: = 0 铅 作 业 工 人 血 红 蛋 白 与 正 常 成 年 男 性 相 等 。 H1: 0 铅 作 业 工 人 血 红 蛋 白 与 正 常 成 年 男 性 不 等 。 =0.05。 t X 0 130.83 140 2.138 , = n - 1 = 3 5 , P < 0 . 0 5
d i xi1 xi2
0.10
0.17
0.10
0.04 H0:μd=0
-0.02 0.30
H1:μd≠0
0.03
-0.07
0.21
0.02
0.03 d 0.063
0.03 -0.11
Sd 0.027
0.06
0.05
例4-3的假设检验
H0: 孪 生 兄 弟 体 重 相 同 , 即 d =0。
如法官判定一个人是否犯罪,首先是假定他“无
罪”(H0),然后通过侦察寻找证据,如果证据充分 则拒绝 “无罪”的假定(H0),判嫌疑人有罪;否 则只能暂且认为“无罪”的假定(H0)成立。
确定检验水准:α是预先给定的概率值,是判
定两总体指标间差异有无统计学意义的概率水 准
α=0.05或0.01
二.选择检验方法和计算统计量 根据资料的类型和分析目的等确定相应的统计量。
t
48.2 36.4
1.230
(20
1)
32.02 (19 1) 20 19 2
27.62
1 20
1 19
=20+19-2=37
t 界 值 表 (附 表 2)得 t< t0.05/2(37) =2.026, 即 P>, 不 拒 绝
H0, 差 异 无 统 计 学 意 义 尚 不 能 认 为 两 药 有 差 异 。
优点:配对设计减少了比较对子间的个体 差异。
特点:资料成对,每对数据不可拆分。
假设检验方法
(1)建 立 检 验 假 设 为 : H0:d =0, H1: d 0, = 0.05
(2)计 算 检 验 统 计 量 t 值 当计算出了每对的差值 d 后就可以用上一节介绍的 t检验方法进行 假 设 检 验 。如 果 配 对 设 计 的 两 个 总 体 均 数 相 同 ,则 值 d 的 总 体 均 数 d = 0 ,
例 4-5 表 4-2 国 产 与 进 口 两 药 物 治 疗 绝 经 后 妇 女
骨 质 疏 松 症 第 2-4 腰 椎 骨 密 度 改 善 值 (mg/cm2)
国产药
进口药
-5 64 63 77 74 25 38
n1=20,
68
77
45
63
29
70
9
36
77
82
-2
-14
89
X1 48.2 , S 1 = 3 2 . 0
2=n2-1=15
查附表 4 方差齐性检验用的 F 界值表,
F > F 0.05/2(13,15)= 2 . 7 6 , P< , 拒 绝 H 0 , 方 差 不 等 。
计算公式:
t (X1 X2)0, SX1-X 2
n1-1 n2 -1 n1 n2 -2
其中,均数差的标准误
S X1-X 2
如 果 F F /2(1,2) ( 见 附 表 3 -2 ), 即 P , 因 此 拒
绝 H0,接 受 H1。认 为 两 个 总 体 的 方 差 不 等 。否 则 不
拒 绝 H0, 认 为 两 个 总 体 的 方 差 相 等 。
使用条件,两样本均服从正态分布
例4-4 两组病人服用降压药后的降 压效果比较
调查设计:从两组具有不同特征的人群中,分别随机 抽取一定数量的样本,比较某一指标在不同特征人群中是 否相等。
使用条件:假定资料来自独立、随机
的正态总体,且σ12=σ22
两组完全随机设计资料的方差齐性检验
H0
:
2 1
2 2
H1
:
2 1
2 2
(双侧)
F
S12 (较大) , S(22 较小)
1=n1 1, 2=n2 1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查 附 表 3 -2 , 有 F< F 0.05/2(19,18)= 2 . 1 9 , P> , 不
绝 H0, 认 为 两 个 总 体 的 方 差 相 等
2.t 检验
H0: 1 =2, H1: 1 2, = 0.05
X 1= 4 8 . 2 , X 2 = 3 6 . 4 , S1= 3 2 . 0 , S 2 = 2 7 . 6 , n1 = 2 0 , n 2 = 1 9
X与0,( X
-0)≠0有
1. 与0相等,差异由抽样引起; 2. 与0本身不相等。
假设检验的基本步骤
一.建立检验假设,确定检验水准 H0(无效假设):μ=μ0, 两总体均数相等,差异仅由抽样误差所致。 H1(备择假设):μ≠μ0(或μ>μ0 或μ<μ0 )其差异不仅仅是由抽样误差所
致。
假设检验是在H0成立的前提下,从样本数据中寻找证据来拒绝 H0,“接受” H1。如果证据不足,则只能不拒绝H0,暂且认为 H0正确。
表4-1 15对孪生兄弟的出生体重(kg)
编号 先出生者体重
1
2.79
2
3.06
3
2.34
4
3.41
5
3.48
6
3.23
7
2.27
8
2.48
9
3.03
10
3.07
11
3.61
12
2.69
13
3.09
14
2.98
15
2.65
后出生者体重
2.69 2.89 2.24 3.37 3.50 2.93 2.24 2.55 2.82 3.05 3.58 2.66 3.20 2.92 2.60
α=0.05 二.选择检验方法和计算统计量
Z X 0 65 74 15 , P=3.67×10-51
S n 6 100
三.确定概率P值和作出统计推断
本例P<0.05,则拒绝H0,接受H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可以认为常 锻炼学生的心率低于一般学生。常年参加体育锻炼有助于增强 中学男生的心脏功能。
两总体均数的t’检验方法
t检验的应用条件要求两个总体方差相等, 如不等时,可以:
1. 变量变换 2. 非参数检验 3. 近似t检验(即 t’检验)
t ' X1 X2 S12 S22 n1 n2
三.确定概率P 值和作出统计推断 P值是在H0成立前提下,获得现有统计量的概率。 如果P α,则拒绝H0,接受H1
H0如,果暂P且>认α为,H拒0成绝立H0的样本证据不足,就不拒绝
根据统计推断结果,结合相应的专业知识,给出 一个专业的结论。
统计结论和专业结论
例4-1
一.建立检验假设,确定检验水准
H0:μ=μ0, 常锻炼学生的心率与一般学生相等。 H1:μ<μ0 ,常锻炼学生的心率低于一般学生。
第四章 假设检验 (Hypothesis Testing)
第一节 假设检验的概念与原理
总体A
样本1 样本2
总体B
样本3
何为假设检验?
假设检验是指对于一个或多个总体的概 率分布或参数的假设。 所作假设可能是正 确的,也可能是错误的。
为判断所作的假设是否正确, 从总体 中抽取样本,根据样本的取值,按一定原 则进行检验, 然后作出接受或拒绝所作假 设的决定。
基本原理
反证法思想:首先提出假设(未经检验是否成立, 称无效假设),用适当的统计方法确定假设成立 的可能性大小,若可能性小则称不成立,拒绝它, 如果可能性大,还不能认为它不成立。
小概率思想:是指小概率事件在一次随机试验中 被认为基本不会发生。 概率小于多少算小概率是相对的,在进行统计分
析时要事先规定,即检验水准α。
H1: 孪 生 兄 弟 体 重 不 同 , 即 d 0。
双 侧 检 验 ,=0.05
s d = 0 . 0 6 3 , d = 0 . 0 2 7 , n = 1 5 。 将 数 据 代 入 式 ( 5 - 3 ) 得
t 0.063 0 0.063 2.33
0.104 15 0.027
, =n-1=14
Sc
2
(
1 n1
1 n2
)
∑ ∑ ∑ ∑ Sc2
X1 2 - ( X1)2 / n1 X2 2 - ( X2 )2 / n2 (n1 - 1)S12 (n2 - 1)S22
n1 - 1 n2 - 1
n1 n2 - 2
当tt/2()时,P,拒绝H0,接受H1。
当t<t/2()时,P>,不拒绝H0。
例 4-1 一般中学男生的心率平均值 0 =74 次/分(大规模调查
获得)。常体育锻炼的某中学(n)100 名男生的心率平均值
X 65 次/分(总体均数为 ),标准差为 S=6 次/分。问常体
t X 0
S/ n
=n-1
当 ZZ/2 或 tt/2()时 , 即 P时 , 拒 绝 H0。
当 Z<Z/2 或 t<t/2()时 , 即 P>时 , 不 拒 绝 H0。
【 单 侧 检 验 时 界 值 用 μ或 t()】
例4-2
某 医 生 测 量 了 36 名 从 事 铅 作 业 男 性 工 人 的 血 红 蛋 白
含 量 , 算 得 其 均 数 为 X =130.83g/L , 标 准 差 为
S=25.74g/L。 问 从 事 铅 作 业 工 人 的 血 红 蛋 白 是 否 不 同 于
正 常 成 年 男 性 平 均 值 0=140g/L? H0: = 0 铅 作 业 工 人 血 红 蛋 白 与 正 常 成 年 男 性 相 等 。 H1: 0 铅 作 业 工 人 血 红 蛋 白 与 正 常 成 年 男 性 不 等 。 =0.05。 t X 0 130.83 140 2.138 , = n - 1 = 3 5 , P < 0 . 0 5
d i xi1 xi2
0.10
0.17
0.10
0.04 H0:μd=0
-0.02 0.30
H1:μd≠0
0.03
-0.07
0.21
0.02
0.03 d 0.063
0.03 -0.11
Sd 0.027
0.06
0.05
例4-3的假设检验
H0: 孪 生 兄 弟 体 重 相 同 , 即 d =0。
如法官判定一个人是否犯罪,首先是假定他“无
罪”(H0),然后通过侦察寻找证据,如果证据充分 则拒绝 “无罪”的假定(H0),判嫌疑人有罪;否 则只能暂且认为“无罪”的假定(H0)成立。
确定检验水准:α是预先给定的概率值,是判
定两总体指标间差异有无统计学意义的概率水 准
α=0.05或0.01
二.选择检验方法和计算统计量 根据资料的类型和分析目的等确定相应的统计量。
t
48.2 36.4
1.230
(20
1)
32.02 (19 1) 20 19 2
27.62
1 20
1 19
=20+19-2=37
t 界 值 表 (附 表 2)得 t< t0.05/2(37) =2.026, 即 P>, 不 拒 绝
H0, 差 异 无 统 计 学 意 义 尚 不 能 认 为 两 药 有 差 异 。
优点:配对设计减少了比较对子间的个体 差异。
特点:资料成对,每对数据不可拆分。
假设检验方法
(1)建 立 检 验 假 设 为 : H0:d =0, H1: d 0, = 0.05
(2)计 算 检 验 统 计 量 t 值 当计算出了每对的差值 d 后就可以用上一节介绍的 t检验方法进行 假 设 检 验 。如 果 配 对 设 计 的 两 个 总 体 均 数 相 同 ,则 值 d 的 总 体 均 数 d = 0 ,
例 4-5 表 4-2 国 产 与 进 口 两 药 物 治 疗 绝 经 后 妇 女
骨 质 疏 松 症 第 2-4 腰 椎 骨 密 度 改 善 值 (mg/cm2)
国产药
进口药
-5 64 63 77 74 25 38
n1=20,
68
77
45
63
29
70
9
36
77
82
-2
-14
89
X1 48.2 , S 1 = 3 2 . 0
2=n2-1=15
查附表 4 方差齐性检验用的 F 界值表,
F > F 0.05/2(13,15)= 2 . 7 6 , P< , 拒 绝 H 0 , 方 差 不 等 。
计算公式:
t (X1 X2)0, SX1-X 2
n1-1 n2 -1 n1 n2 -2
其中,均数差的标准误
S X1-X 2
如 果 F F /2(1,2) ( 见 附 表 3 -2 ), 即 P , 因 此 拒
绝 H0,接 受 H1。认 为 两 个 总 体 的 方 差 不 等 。否 则 不
拒 绝 H0, 认 为 两 个 总 体 的 方 差 相 等 。
使用条件,两样本均服从正态分布
例4-4 两组病人服用降压药后的降 压效果比较
调查设计:从两组具有不同特征的人群中,分别随机 抽取一定数量的样本,比较某一指标在不同特征人群中是 否相等。
使用条件:假定资料来自独立、随机
的正态总体,且σ12=σ22
两组完全随机设计资料的方差齐性检验
H0
:
2 1
2 2
H1
:
2 1
2 2
(双侧)
F
S12 (较大) , S(22 较小)
1=n1 1, 2=n2 1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查 附 表 3 -2 , 有 F< F 0.05/2(19,18)= 2 . 1 9 , P> , 不
绝 H0, 认 为 两 个 总 体 的 方 差 相 等
2.t 检验
H0: 1 =2, H1: 1 2, = 0.05
X 1= 4 8 . 2 , X 2 = 3 6 . 4 , S1= 3 2 . 0 , S 2 = 2 7 . 6 , n1 = 2 0 , n 2 = 1 9
X与0,( X
-0)≠0有
1. 与0相等,差异由抽样引起; 2. 与0本身不相等。
假设检验的基本步骤
一.建立检验假设,确定检验水准 H0(无效假设):μ=μ0, 两总体均数相等,差异仅由抽样误差所致。 H1(备择假设):μ≠μ0(或μ>μ0 或μ<μ0 )其差异不仅仅是由抽样误差所
致。
假设检验是在H0成立的前提下,从样本数据中寻找证据来拒绝 H0,“接受” H1。如果证据不足,则只能不拒绝H0,暂且认为 H0正确。
表4-1 15对孪生兄弟的出生体重(kg)
编号 先出生者体重
1
2.79
2
3.06
3
2.34
4
3.41
5
3.48
6
3.23
7
2.27
8
2.48
9
3.03
10
3.07
11
3.61
12
2.69
13
3.09
14
2.98
15
2.65
后出生者体重
2.69 2.89 2.24 3.37 3.50 2.93 2.24 2.55 2.82 3.05 3.58 2.66 3.20 2.92 2.60
α=0.05 二.选择检验方法和计算统计量
Z X 0 65 74 15 , P=3.67×10-51
S n 6 100
三.确定概率P值和作出统计推断
本例P<0.05,则拒绝H0,接受H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可以认为常 锻炼学生的心率低于一般学生。常年参加体育锻炼有助于增强 中学男生的心脏功能。
两总体均数的t’检验方法
t检验的应用条件要求两个总体方差相等, 如不等时,可以:
1. 变量变换 2. 非参数检验 3. 近似t检验(即 t’检验)
t ' X1 X2 S12 S22 n1 n2
三.确定概率P 值和作出统计推断 P值是在H0成立前提下,获得现有统计量的概率。 如果P α,则拒绝H0,接受H1
H0如,果暂P且>认α为,H拒0成绝立H0的样本证据不足,就不拒绝
根据统计推断结果,结合相应的专业知识,给出 一个专业的结论。
统计结论和专业结论
例4-1
一.建立检验假设,确定检验水准
H0:μ=μ0, 常锻炼学生的心率与一般学生相等。 H1:μ<μ0 ,常锻炼学生的心率低于一般学生。
第四章 假设检验 (Hypothesis Testing)
第一节 假设检验的概念与原理
总体A
样本1 样本2
总体B
样本3
何为假设检验?
假设检验是指对于一个或多个总体的概 率分布或参数的假设。 所作假设可能是正 确的,也可能是错误的。
为判断所作的假设是否正确, 从总体 中抽取样本,根据样本的取值,按一定原 则进行检验, 然后作出接受或拒绝所作假 设的决定。
基本原理
反证法思想:首先提出假设(未经检验是否成立, 称无效假设),用适当的统计方法确定假设成立 的可能性大小,若可能性小则称不成立,拒绝它, 如果可能性大,还不能认为它不成立。
小概率思想:是指小概率事件在一次随机试验中 被认为基本不会发生。 概率小于多少算小概率是相对的,在进行统计分
析时要事先规定,即检验水准α。
H1: 孪 生 兄 弟 体 重 不 同 , 即 d 0。
双 侧 检 验 ,=0.05
s d = 0 . 0 6 3 , d = 0 . 0 2 7 , n = 1 5 。 将 数 据 代 入 式 ( 5 - 3 ) 得
t 0.063 0 0.063 2.33
0.104 15 0.027
, =n-1=14
Sc
2
(
1 n1
1 n2
)
∑ ∑ ∑ ∑ Sc2
X1 2 - ( X1)2 / n1 X2 2 - ( X2 )2 / n2 (n1 - 1)S12 (n2 - 1)S22
n1 - 1 n2 - 1
n1 n2 - 2
当tt/2()时,P,拒绝H0,接受H1。
当t<t/2()时,P>,不拒绝H0。
例 4-1 一般中学男生的心率平均值 0 =74 次/分(大规模调查
获得)。常体育锻炼的某中学(n)100 名男生的心率平均值
X 65 次/分(总体均数为 ),标准差为 S=6 次/分。问常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