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手术室失血性休克病人抢救与配合课件

合集下载

《失血性休克及抢救》PPT课件

《失血性休克及抢救》PPT课件

1、发生机制
(1) 神经体液机制 分三个方面:
1)酸中毒 2)局部扩血管代谢产物增多
3)内毒素的作用
(2)血液流变学机制 此期微循环血液流变学发生了明显改变:血液流速显著
减慢,红细胞和血小板聚集,白细胞滚动、贴壁、嵌塞、血
液粘滞度增加,血液“泥化”(sludge)淤滞,微循环淤血, 组织灌流量进一步减少,缺氧更为严重。形成恶性循环,机
医学PPT
10
休克病程分期
根据微循环变化特点,一般可将休克病 程分为三期:
(一)休克代偿期(compensatory stage)
(二)休克失代偿期(decompensatory stage)
(三)休克难治期(refractory stage)
医学PPT
11
正常微循环的变化
微循环(microcirculation)是指微动脉和微静脉之间微血管的血液循环,是血液和 组织进行物质代谢交换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正常微循环由微动脉、后微动脉、 毛细血管前括约肌、微静脉、真毛细血管、直捷通路及动静脉短路构成;主要受 神经及体液因素的调节。
7. BL系统操作: a、点击“实验项目” →“病理生理学模块”
→“失血性休克” b、 或者按如下操作: “输入信号”→“1通道” →“压力”
记录血压,并数出呼吸频率。
医学PPT
5
7. 放血(思考:两次放血分别模拟休克哪期?发生机 制?)
第一次放血:将注射器接入与动脉插管相连的三通管,旋转三
通管开关,仅使注射器与动脉插管相通,缓慢吸取血液0.5ml, 旋转三通管开关,仅使压力换能器与动脉插管相通,观察记录血 压变化,重复放血操作,使BP降至60mmHg,记录BP、RR。 观察10min后再记录一次BP、RR。

手术室失血性休克病人抢救与配合PPT课件

手术室失血性休克病人抢救与配合PPT课件
5
失血性休克为外、妇科常见病例(1、外伤失血 2、胃肠道出 血 3、产科出血 4、动脉瘤或肿瘤破裂出血),具有病情紧急、 失血量大、凶险危重等特点,急救护理十分关键。在抢救上需要 医护同步抢救(若在特殊时段时,需及时呼叫二线人员及上级领 导支援抢救)。在手术中,保证有效循环的维持,是手术室护士 的重要职责,在手术抢救及麻醉过程中,必须掌握好静脉输液通 路的最佳选择 (根据手术的大小,失血量的多少选择适当的留 置针,最好是大号留置针),它是保证抢救失血性休克成功的关 键措施之一。
休克诊断
脉搏快,超过 100次/min ,细或不能触 及
有发生休 克的病因
四肢湿冷, 皮肤花纹, 粘膜苍白或
发绀
2021/5/14
休克
收缩压小于 80mmHg 脉压差小于 20mmHg
意识异常
尿量小于 30ml/h或
无尿
原有高血压 者收缩压较 原有水平下 降30%以上

3
病因与分类
➢ 低血容量性休克:常因大量出血或丢失大量体液而发 生(创伤性、失血性、失液性休克)较多见。
或肥胖病人静脉穿刺困难时,应立即行中心静脉插管,
可同时监测中心静脉压。采用一切抢救措施,应争分 夺秒,力争在短时间内纠正休克,并配合手术台立即 止血,避免各项并发症的发生。
抢救病人,既要做到及时准确,又要忙而 不乱,既要分工明确,又要相互协作,紧 密配合,才是抢救病人成功的有力保障。
要严密观察休克的各项指征及术中并发症
预防对策
加强术前、术后纱布器械管理 (1)不同使用途径的纱布采用不同规格(方纱/纱
布/纱球)。麻醉师所用器械有明显标记,利于分 辨。 (2)加强参观人员管理,必要时进行宣传教育。 (3)手术结束,洗手护士如数将纱布带出手术间。 每台手术开始前,巡回护士仔细检查手术间内有 无纱布。连台手术时,前一手术所用器械与辅料 清除手术间后下一手术方可开台。

失血性休克的急救ppt课件

失血性休克的急救ppt课件
压稳定。
观察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方案
密切监测生命体征
持续监测患者的血压、心率、呼 吸频率等生命体征,及时发现并
处理异常情况。
观察出血情况
定期评估患者的出血情况,如出 血量、出血速度等,及时调整治 疗方案。
调整治疗方案
根据患者的病情变化和治疗反应, 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如调整输液 速度、更换止血措施等。
做好记录与交接
坠引起的呼吸道梗阻。
吸氧
03
给予患者高流量吸氧,提高血氧饱和度,改善组织缺氧状态。
止血方法选择及应用
01
指压止血法
适用于头、面、颈部及四肢的动脉出血,用手指或手掌在伤口近心端用
力压迫动脉,阻断血流。
02
加压包扎止血法
适用于全身各部位的小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出血,用敷料或清洁的毛
巾、绷带等覆盖伤口,再用绷带或三角巾等适当加压包扎。
未来改进方向探讨
加强培训
完善流程
强化团队协作
针对医护人员开展定期 的急救技能培训,提高 应对突发状况的能力。
优化急救流程,缩短响 应时间,提高救治效率。
加强医护人员之间的团 队协作训练,提高团队
协作能力。
引入先进技术
引进先进的急救技术和 设备,提高救治成功率
和患者生存率。
感谢观看
THANKS
THE FIRST LESSON OF THE SCHOOL YEAR
上腺素等,以维持血压稳定。
根据患者血压、心率等生命体征 调整药物剂量和速度。
注意观察患者用药后的反应和副 作用,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01
现场急救措施
保持呼吸道通畅
清除口腔、鼻腔异物
01
迅速清除患者口腔、鼻腔内的分泌物、血液、呕吐物等异物,

手术室失血性休克抢救与配合

手术室失血性休克抢救与配合
手术室失血性休克抢 救与配合
演讲人
目录
01. 失血性休克的定义和分类 02. 失血性休克的抢救措施 03. 手术室失血性休克的配合 04. 失血性休克的预防
1
失血性休克的定 义和分类
失血性休克的定义
失血性休克是指由于 大量失血导致有效循
1 环血量减少,组织器 官灌注不足,细胞代 谢紊乱,进而引起全 身性功能障碍的综合 征。

填塞止血:使用纱 布、棉球等物品对 出血部位进行填塞,
阻止血液流出
手术止血:进行手 术,直接对出血部
位进行止血处理
补充血容量
01
快速输血:根 据失血量和患 者情况,快速 输注血液制品
02
液体复苏:使 用晶体液或胶 体液进行液体 复苏,补充血 容量
03
控制出血:找 到出血点,进 行止血处理, 减少失血量
01
密切观察生命体征, 及时发现异常情况
03
监测尿量,及时补充 水分
05
鼓励患者早期活动, 促进血液循环
02
保持输液通畅,防止 静脉导管堵塞
04
预防感染,保持伤口 清洁干燥
06
加强营养支持,提高 患者抵抗力
谢谢
失血性休克的分类
1
2
3
4
按照失血量分类: 轻度、中度、重度
失血性休克
按照失血速度分类: 按照病理生理分类: 按照病因分类:创
急性、慢性失血性 低血容量性、分布性、 伤性、非创伤性失
休克
心源性失血性休克
血性休克
失血性休克的危害
01
组织器官缺血缺氧:导致器 官功能障碍,甚至衰竭
02
循环功能障碍:血压下降, 心率加快,心输出量减少

失血性休克护理业务学习课件

失血性休克护理业务学习课件

护理措施
药物治疗 - 补充血浆和红细胞输血 - 补充血小板和凝血因子 - 使用肾上腺素和多巴胺等
药物维持血液循环
护理措施
预防休克复发 - 积极治疗原发病 - 监测和纠正低血容量状态 - 定期复查和随访
抢救时应注意 的事项
抢救时应注意的事项
高风险人群的警觉性 - 高龄、孕妇等易发生失血
性休克的人群 - 提前做好风险评估和预防
措施
抢救时应注意的事项
配合医生和团队合作 - 抢救过程中紧密沟通与配合 - 遵守抢救标准操作规程
抢救时应注意的事项
合理使用抢救设备和药物 - 确保设备正常运行和经过
严格的消毒 - 选择合适的药物和剂量进
行治疗
抢救时应注意的事项
抢救后的护理 - 监测和纠正内环境紊乱 - 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 进行心理支持和康复训练
失血性休克护 理业务学习课

目录 概述 护理措施 抢救时应注意的事项
概述
概述
什么是失血性休克 失血性休克的原因和危险因素
概述
失血性休克的症状和诊断方法

护理措施
护理措施
早期急救措施 - 创面处理和止血 - 维持通畅的气道 - 快速输液以维持血容量
护理措施
监测和评估 - 血压、心率监测 - 血液检查以评估休克程度 - 尿液输出的监测
谢谢您的观 赏聆听

术中失血性休克的护理PPT课件

术中失血性休克的护理PPT课件

术中大出血器械护士配合
积极的手术配合
洗手护士应熟悉手术配合的全过程
和步骤,做到动作迅速敏捷,准确无误地传递手术器械,
并密切配合手术医生操作,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和查对制
度。打开体腔前、关和敷料,杜绝异物遗留在体腔内。
定时肉眼评估手术野并与手术医生,麻醉医生沟通,共 同评估大量微血管出血(即凝血障碍),并使用定量法 测量失血量(如吸引器和纱布)。
2
休克的临床表现(代偿期、失 偿期)
• 代偿期
休克刚开始,人体对血容量减少有一 定的代偿能力,这是中枢神经系统的 反应是兴奋性提高,患者表现为紧张 、兴奋或烦躁不安。血容量减少的症 状还不是很明显,患者开始出现皮肤 苍白、四肢发冷,心跳呼吸加快、尿 量减少等症状。如果在早期能够及时 诊断、治疗,休克很快就会好转。
5
术前病人评估
2006 年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公布了 “围术期输血和辅助治疗指南” 术前要复查患者的血红蛋白(Hb)及红细胞压 积(Hct)结果以及凝血功能。Hb(Hct)是 输血指征的“眼睛”。 在择期或非急症手术前应该停用抗凝剂(如华 法林、氯吡格雷、阿斯匹林),或在抗凝剂作 用消退后再行手术。可以有效减少患者术中血 液丢失。
6
围术期输血和辅助治疗指南(ASA)
红细胞输血指征 :血红蛋白(Hb)低于 60g/ l 时应给予红细胞输注,尤其是急性贫血,高 于100g/l时则不必输用。界于60g/l-100g/l 之间者,应根据器官缺血的速度和程度,病人 的血容量及发生的并发症,低心肺储备和高氧 耗等危险因素来决定是否给予红细胞输注。
7
血流动力学监测
血压
• 休克早期,剧烈的血管收缩 可使血压保持或接近正常。
• 以后血压逐渐下降。收缩压< 90mmHg,脉压<20mmHg, 是休克存在的依据。

失血性休克的急救 PPT课件

失血性休克的急救 PPT课件

失血性休克的护理措施
• 预防感染的护理 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流程。 遵医嘱全身应用有效抗生素。 协助病人咳嗽、咳痰。 保持床单清洁、平整、干燥。病情许可时,每
2h翻身、拍背1次,按摩受压部位皮肤,以预 防皮肤压疮。
失血性休克的护理措施
• 调节体温的护理 密切观察体温变化。 保暖:可采用盖棉被、羊毛毯等措施,也可通 过调节病室内温度升高体温,一般室内温度以 20℃左右为宜。
大于40%(大于 1600ml)
休克的病情评估
临床观察 血流动力学检测 实验室检查临床观察 Nhomakorabea神志 血压
皮肤 呼吸
脉搏
尿量
➢一看:看意识、肤色甲床、颈静脉、呼吸 ➢二摸:摸肢体温度、湿度和脉搏 ➢三测:测血压和脉压 ➢四量:尿量
休克的早期诊断至关重要!!!
血流动力学监测
• 中心静脉压 CVP • 肺毛细血管楔压PCWP • 心排血量CO • 心脏指数CI • 休克指数=脉搏/收缩压(mmHg)
DIC
重要生命脏器和细胞代谢障碍及结构损坏
休克的临床表现
休克前期
烦躁不安 面色苍白 脉搏<100次/分 呼吸变快 血压不变 尿量正常或小于 25-30ml/h
休克中期
表情淡漠 反应迟钝 皮肤黏膜发绀 脉搏>120次/分 呼吸急促 血压下降 尿量减少
休克晚期
意识模糊或昏迷 皮肤明显发绀
脉搏微弱 呼吸微弱 血压测不出 体温不升
• 补充血容量 • 补液原则:先晶后胶、先盐后糖、先快后慢、见 尿补钾
失血性休克的急救
• 目前,对失血性休克患者采用的液体复苏有两种 :传统液体复苏和限制性液体复苏。传统液体复 苏注重即时充分扩容、早期输注全血和胶体液, 将患者血压控制到正常水平。

手术室失血性休克抢救与配合

手术室失血性休克抢救与配合
手术室失血性休克抢救与配合
演讲人
01.
02.
03.
04.
目录
失血性休克的概述
失血性休克的抢救
手术室失血性休克的配合
失血性休克的预防
1
失血性休克的概述
失血性休克的定义
失血性休克是指由于大量失血导致有效循环血量减少,组织器官供血不足,从而引起全身微循环障碍,导致细胞功能障碍和器血带使用规范,避免长时间压迫
及时补充血容量,维持有效循环血量
及时处理出血点,避免大量出血
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及时发现异常
术后监测与护理
术后监测: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如心率、血压、呼吸等
01
预防感染:保持手术室环境清洁,严格执行无菌操作
02
预防深静脉血栓:鼓励患者早期下床活动,进行下肢按摩
05
4
失血性休克的预防
术前评估
01
详细了解患者的病史、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查结果
03
评估患者的凝血功能,包括血小板计数、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等指标
02
评估患者的出血风险,包括手术类型、手术部位、手术时间等因素
04
评估患者的循环系统功能,包括血压、心率、心输出量等指标
术中操作规范
严格无菌操作,防止感染
03
预防低体温:保持手术室温度适宜,注意保暖,避免患者受凉
04
预防术后出血:密切观察伤口情况,及时发现和处理出血点
05
预防术后并发症:加强术后护理,及时发现和处理并发症,如肺不张、尿潴留等
06
谢谢
失血性休克的病因包括:创伤、手术、分娩、消化道出血、血管破裂等。
失血性休克的主要特征包括:低血压、心率加快、呼吸急促、皮肤湿冷、尿量减少等。

《失血性休克及抢救》PPT课件

《失血性休克及抢救》PPT课件
中部,暴露气管,套单线,剪切气管(倒T字口)进行 插管,结扎固定。
4.全身肝素化:耳缘静脉注射肝素(0.5ml/100g)
5.右颈总动脉插管
.
3
5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右颈总动脉插管
钳夹胸骨锁骨肌右半侧外拉,另一止血钳 钝性纵向分离深部组织,找出右劲总动脉,并 分离开与之伴行的迷走神经,于动脉下方穿2 条线。
将动脉插管接入压力换能器并用肝素生理 盐水将气体排出。
第二次放血:15min内放血使BP缓慢降至35~45mmHg,记录
BP、RR。继续放血使BP维持在35~45mmHg 30min, 记录BP、
RR。
8.回输血(思考:输血原则?)
回输血所放血液,5min后记录. BP、RR。
6
[观察结果]:
观察结果
根据具体 情况调整 0
放血时间(min)
1 5 ……. N N+10 ….k
.
16
2、微循环改变特点 此期小血管痉挛较休克代偿期明显减轻,血管口径明
显变大,毛细血管前括约肌出现明显扩张现象,但由于大 量的白细胞粘附于微静脉,增加了微循环流出通路的血流 阻力,导致毛细血管后阻力显著增加,因此此期毛细血管 后阻力大于前阻力。
2、组织灌流情况 灌而少流、灌大于流
.
17
.
18
4、失代偿原因
1、发生机制
(1) 神经体液机制 分三个方面:
1)酸中毒 2)局部扩血管代谢产物增多
3)内毒素的作用
(2)血液流变学机制 此期微循环血液流变学发生了明显改变:血液流速显著
减慢,红细胞和血小板聚集,白细胞滚动、贴壁、嵌塞、血 液粘滞度增加,血液“泥化”(sludge)淤滞,微循环淤血, 组织灌流量进一步减少,缺氧更为严重。形成恶性循环,机 体失代偿。

2024版《失血性休克及抢救》PPT课件

2024版《失血性休克及抢救》PPT课件

03
失血性休克并发症防治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
临床表现
呼吸困难、呼吸急促、低氧血症等。
诊断依据
根据病史、临床表现及影像学检查等进行综合判 断。
防治措施
保持呼吸道通畅,给予机械通气辅助呼吸,控制 感染等。
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
1 2
临床表现 多个器官功能同时或序贯发生障碍。
诊断依据 根据病史、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等进行综合判 断。
定期组织多学科病例讨论和经验分享, 不断提高抢救成功率和患者生存率。
加强不同学科之间的沟通与合作,确 保患者得到全面、及时、有效的治疗。
探索新型治疗方法和手段
鼓励和支持科研人员开展失血性休克相关的基础和临床研究,探索新的治疗方法和 手段。
关注国际前沿技术动态,及时引进和推广先进的诊疗技术和设备。
加强与国内外同行之间的学术交流与合作,共同推动失血性休克诊疗水平的提高。
发病原因
主要包括外伤、手术、产后出血、 消化道溃疡、肝脾破裂等。
病理生理机制
01
02
03
失血后机体反应
失血后,机体通过神经和 体液调节,启动一系列代 偿机制以维持重要器官的 血液灌注。
微循环障碍
随着失血量增加,微循环 灌注不足,组织缺氧加重, 乳酸堆积,导致代谢性酸 中毒。
器官功能障碍
持续失血可导致多器官功 能障碍综合征(MODS), 表现为心、肺、肝、肾等 器官功能受损。
3
防治措施
积极治疗原发病,加强器官功能支持,控制感染 等。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
临床表现
01
出血、休克、器官功能障碍等。
诊断依据
02
根据病史、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等进行综合判断。

失血性休克的救治与护理PPT

失血性休克的救治与护理PPT

休克好转的监测
四肢皮肤常苍白、湿冷;轻压指甲或 口唇颜色变苍白,松压后恢复红润缓 慢。
肢体温度、皮肤干燥的评估
肢体温度的评估
轻压指甲或口唇时,局部暂时缺 血呈苍白,松压后迅速转红润, 表示休克好转。
皮肤干燥的评估
休克时,四肢皮肤常苍白、湿冷 ;轻压指甲或口唇颜色变苍白, 松压后恢复红润缓慢。
肢体温度和皮肤干燥监测的意
输血及输液量的估计
01
出量750ml以下输血情况
一般出量750ml以下可以不予输血,只给Ringer’s或量估计
出血1000-3000ml,应输血出血量70%以上,同时给林格2000ml左右。

03
出血3000ml以上的输液量估计
出血3000ml以上,应输血出血量的80%-90%,同时给林格2000ml左右。

病因治疗的方法
01
止血是治疗失血性休克的根本措施
按照创伤处理的原则,处理骨折、软组织 损伤、内脏损伤及血管损伤等。
02
处理时机是休克初步纠正后进行
严重者一面治疗休克,一面治疗原发病,应 毫不迟疑地抢救休克边进行急症手术。
03
理想的血管活性药物应能迅速提高 血压,改善心脏和脑血流灌注
如多巴胺、阿拉明或异丙基晶腺素。静滴 5%soda,纠正酸中毒,使用西地兰,以 改善和增强心肌收缩力。
治疗失血性休克
补充血容量的原则
先输含钠晶体液
在休克时微循环内血液迟缓,血 液粘稠成倍增加,此时如先输血 会使血液处于高凝状态,加重微 循环障碍。
晶体溶液与血液的比例
血容量的补充,应按输血200ml ,同时补充细胞外液500ml即1: 2.5进行输血、输液。
根据失血量调整输液量

失血性休克的急救课件

失血性休克的急救课件

08
防治并发症:积极防治感染、肾功能衰竭等并发症,提高救治成功率
03
并发症预防与处理
感染预防
及时处理伤口,防止感染
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
保持环境清洁,减少细菌滋生
严格遵守消毒隔离制度
肾功能保护
监测肾功能指标
01
保持充足的水分摄入
03
避免使用肾毒性药物
02
定期进行肾功能检查
04
多器官功能衰竭预防
临床表现与分度
轻度失血性休克:意识清楚,脉搏正常或稍快,收缩压正常或稍低,舒张压增高,毛细血管充盈时间延长
1
添加标题
中度失血性休克:脉搏细速或摸不清,收缩压降至90mmHg以下,意识尚清楚或轻度烦躁不安,肢端厥冷,尿少
2
添加标题
重度失血性休克:脉搏细弱或摸不清,收缩压低于90mmHg以下,意识模糊或昏迷,四肢厥冷,尿少或无尿
1
失血性休克的定义、分类及发病机制
2
临床表现及诊断依据
3
预防措施及注意事项
4
展望未来发展趋势
5
对未来研究方向的展望
加强失血性休克患者的康复和护理研究
单击此处添加小标题
进一步研究失血性休克的发生机制
单击此处添加小标题
探索更有效的急救方法和治疗手段
单击此处添加小标题
推动失血性休克领域的研究与国际接轨
单击此处添加小标题
3
添加标题
极重度失血性休克:脉搏微弱或无脉,收缩压低于80mmHg以下,意识丧失,四肢厥冷,无尿
4
添加标题
诊断与鉴别诊断
添加标题
诊断依据:根据病史、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进行综合判断
添加标题
鉴别诊断:与其他原因引起的休克进行鉴别,如感染性休克、心源性休克等

失血性休克急救规范课件

失血性休克急救规范课件

补充血容量
输血
根据患者失血量,及时输注红细胞、血浆等血液制品。
补液
给予平衡盐溶液、胶体液等,以补充血容量,维持水电解质平衡。
纠正酸中毒和电解质紊乱
01
02
监测生命体征
纠正酸中毒
03 纠正电解质紊乱
CHAPTER
止血与输血治疗
止血方法选择
压迫止血
止血带止血
结扎止血
输血指征与注意事项
01
02
03
抗感染治疗策略调整建议
早期经验性抗感染治疗 目标导向性抗感染治疗 联合用药与轮换用药
营养支持方案制定依据
营养需求评估
根据患者病情、年龄、体重等因素,评估患者的营养需求。
肠内营养与肠外营养
根据患者胃肠道功能情况,选择合适的营养支持方式,如肠内营 养、肠外营养等。
营养支持途径与速度
根据患者病情和营养需求,选择合适的营养支持途径和速度,以 保证患者获得足够的营养。
失血性休克急救规范 课件
contents
目录
• 失血性休克概述 • 急救原则与流程 • 止血与输血治疗 • 抗休克药物应用指导原则 • 并发症预防与处理策略部署 • 患者转运与后续治疗安排部署计划制定
依据分享
CHAPTER
失血性休克概述
定义与发病原因
定义 发病原因
临床表现与分度
01 临床表 现
CHAPTER
并发症预防与处理策略部署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预防措施
保持呼吸道通畅
避免过度通气
限制液体入量
多器官功能衰竭(MODS)风险降低方案部署
早期识别与干预
01
保持各器官功能稳定
02
营养支持

手术室失血性休克病人抢救与配合

手术室失血性休克病人抢救与配合
保持呼吸道通畅
确保气管插管位置正确避免移位或脱出
定期检查气管插管是否通畅如有阻塞应及时处理
保持呼吸道湿润避免干燥引起气道损伤
密切观察患者呼吸频率、深度和节律及时发现异常情况
监测生命体征
手术室失血性休克病人的护理配合
PRT THREE
术前准备
评估病人病情了解失血情况
准备急救设备如氧气、呼吸机等
提高手术操作技能
加强手术前准备确保手术器械和设备的完好性
加强手术后的护理和观察及时发现和处理术后出血情况
加强手术过程中的观察和监测及时发现和处理出血情况
提高手术操作技巧减少手术过程中的出血量
强化手术室管理
建立完善的手术室管理制度
加强手术室人员的培训和考核
确保手术室设备的正常运行和维护
提高手术室人员的应急处理能力
加强病人健康教育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指导病人如何预防失血性休克
提高病人对失血性休克的认识
教育病人如何识别失血性休克的早期症状
指导病人如何在失血性休克发生时采取正确的措施
定期进行培训和演练
培训内容:包括急救知识、操作技能、团队协作等
培训频率:定期进行确保医护人员掌握最新知识和技能
演练方式:模拟真实场景提高医护人员的应急处理能力
PRT TWO
快速评估病人状况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检查生命体征:测量血压、心率、呼吸频率等判断病人生命体征是否稳定
观察病人意识状态:判断病人是否清醒有无意识障碍
评估出血情况:观察病人出血部位、出血量、出血速度等判断病人失血情况
评估病人病情:根据病人病情、病史、检查结果等判断病人病情严重程度和抢救难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严格执行查对制度,防止差错事故的出现
认真执行查对制度。由于病人处于失血性休克,病情危重, 参加抢救人员多,容易出现差错,故一定要保持清醒的头 脑,做到心中有数(台上、台下)。
1 术中的口头医嘱必须核对复述无误后方可执行。
2 术中所有用药必须查对清楚后再用,用后输液袋空瓶安培 暂时不要扔掉,要保存空盒内,以备复查。
关于手术室失血性休克病 人抢救与配合
概述
[定义] 休克(shock)是机体在各种有害因
素侵袭下引起的以有效循环血容量锐减,致 组织血液灌注不足,细胞代谢紊乱、受损, 微循环障碍为特点的病理过程 。
[机体维持有效血液灌流的三大因素]
充足的血容量 有效的心排出量 适宜的周围血管张力
休克诊断
脉搏快,超过 100次/min ,细或不能触 及
3 输血时要严格执行输血三查八对制度,血必须经二人核对 无误后再输入(麻醉医师和巡回护士),库存血在条件允 许的情况下给予适当加温后再输入。输血时要严密观察有 无输血反应。用后血袋返回血库放入冰箱保留24小时。
4 注意保暖。
➢ 密切观察体温变化 ➢ 保暖:忌加温 ➢ 库存血的复温 ➢ 温水冲洗 ➢ 空调的开放
有发生休 克的病因
四肢湿冷, 皮肤花纹, 粘膜苍白或
发绀
15.01.2021
休克
收缩压小于 80mmHg 脉压差小于 20mmHg
意识异常
尿量小于 30ml/h或
无尿
原有高血压 者收缩压较 原有水平下 降30%以上

3
病因与分类
➢ 低血容量性休克:常因大量出血或丢失大量体液而发 生(创伤性、失血性、失液性休克)较多见。
作为手术室护士,应具备有丰富的知识和临 床经验,要忠实的执行无菌操作,敏捷的 配合医生完成各种抢救医嘱的执行,在手 术过程中,要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做到 心中有数,认真仔细的观察病情,发现问 题及时处理。
术中大出血洗手配合
积极的手术配合洗手护士应熟悉手术配合的全过 程和步骤,做到动作迅速敏捷。准确无误地传递手术器 械,密切配合手术医生操作,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和查对 制度。防止异物遗留体腔内,术前要严格清点器械、敷 料、缝针等物品,做好详细记录,对术中添加的物品, 要记录清楚,不能有丝毫马虎,在关闭体腔前后,都要 认真详细的清点,并在记录单上签字。做到万无一失, 确保手术病人的安全。
(2 ) 酒精纱布和术中纱布混淆(麻醉插管喉镜片消毒) (3)术中标本送检带走纱布。 (4)洗手护士与巡回护士清点速度过快,清点不够准确,记录有误。记
录不及时。 (5)术中纱布分割他用。 (6)手术复杂,纱布量多,术中添加漏记、误记。 (7)术中交接班频繁,交接不清。 (8)参观人员带进和带出手术纱布、器械。 (9)连台手术间未做到彻底清理而遗留纱布等。 (10)消毒棉球与手术台上棉球混淆。(麻醉持硬) (11)术中添加器械未及时记录。
定时肉眼评估手术野并与手术医生,麻醉医生沟通, 共同评估大量微血管出血(即凝血障碍),并使用定量 法测量失血量(如吸引器和纱布)。注:大碗能盛装 500ml生理盐水,小碗能装300ml0.9%NS,干纱布 全部浸湿为30ml血,干方纱全部浸湿为50ml血
纱布、器械的管理
手术纱布、器械数目有误的原因分析 (1)麻醉动静脉穿刺用纱布与手术纱布混淆。
➢ 感染性休克(败血症性休克、中毒性休克):由病毒、 细菌感染引起。
➢ 心源性休克 ➢ 神经源性休克 ➢ 过敏性休克:我科常见抗生素及输血过程发生的过敏。
(使用抗生素及输血通道不能与麻醉给药同一通道)
术前病人准备
静脉通道的建立 更换新的负压吸引瓶(要求刻度清楚) 术前安置保留尿管,并记录尿量 患者的保暖 特殊用物的准备
或肥胖病人静脉穿刺困难时,应立即行中心静脉插管,
可同时监测中心静脉压。采用一切抢救措施,应争分 夺秒,力争在短时间内纠正休克,并配合手术台立即 止血,避免各项并发症的发生。
抢救病人,既要做到及时准确,又要忙而 不乱,既要分工明确,又要相互协作,紧 密配合,才是抢救病人成功的有力保障。
要严密观察休克的各项指征及术中并发症
加强术中纱布、器械管理
(1)不可分割使用术中纱布 (2)手术开始前清空…..垃圾桶。 (3)供应室所有器械禁用纱布包裹。 (4)多部位手术时做到纱布统一管理。 (5)任何人不准以任何理由带入、带出术中
预防对策
加强前、术后纱布器械管理 (1)不同使用途径的纱布采用不同规格(方纱/纱
布/纱球)。麻醉师所用器械有明显标记,利于分 辨。 (2)加强参观人员管理,必要时进行宣传教育。 (3)手术结束,洗手护士如数将纱布带出手术间。 每台手术开始前,巡回护士仔细检查手术间内有 无纱布。连台手术时,前一手术所用器械与辅料 清除手术间后下一手术方可开台。
手术室在接到急症通知后必须立即准备好 术中所需物品,有效快速的抢救措施,熟 练的抢救技术是救治成功的关键
大量失血一旦发生,应抓住早期、快速、足量三个环 节,快速静脉输液输血,必须迅速及时地建立2条或 以上静脉通道,快速输液输血(注:两个通道不能同 时输血),必要时加压输血,补充有效循环血量(特别 注意在加压输血、输液时发生空气栓塞),要在短时间 内稳、准、快穿刺,穿刺部位选踝部大隐静脉,上肢 贵要静脉,尽量使上下肢静脉开放,若周围血管萎陷
5
失血性休克为外、妇科常见病例(1、外伤失血 2、胃肠道出 血 3、产科出血 4、动脉瘤或肿瘤破裂出血),具有病情紧急、 失血量大、凶险危重等特点,急救护理十分关键。在抢救上需要 医护同步抢救(若在特殊时段时,需及时呼叫二线人员及上级领 导支援抢救)。在手术中,保证有效循环的维持,是手术室护士 的重要职责,在手术抢救及麻醉过程中,必须掌握好静脉输液通 路的最佳选择 (根据手术的大小,失血量的多少选择适当的留 置针,最好是大号留置针),它是保证抢救失血性休克成功的关 键措施之一。
的发生。术中紧急出血时,巡回护士不但 要配合麻醉师紧急抢救,而且还要配合手 术台上的各种物品供应,在紧急扩容的同 时,密切观察患者的血压、脉搏、呼吸、 神态、尿量、四肢末梢微循环、皮肤颜色、 温湿度、颈静脉充盈度等,来判断休克的 程度,在快速输液输血补充血容量的同时, 应注意是否有寒战及荨麻疹的发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