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源性晕厥

合集下载

心源性晕厥 ppt课件

心源性晕厥  ppt课件
心源性晕厥的诊断和治疗
PPT课件
1
晕厥的概念及类型
概念:突然和暂时的意识丧失 表现:暂时意识丧失(先兆晕厥)
完全意识丧失(晕厥)
类型:
①心源性晕厥:严重的心输出受阻或心律失 常能引起晕厥;发生心脏骤停的危险性极大
②非心源性晕厥
③原因不明的晕厥
PPT课件
2
与心输出受阻有关的晕厥
PPT课件
4
与心输出受阻有关的晕厥
肺动脉高压可并发晕厥,特别是劳累相 关性晕厥
在有深静脉血栓形成风险的病人,发生 晕厥要想到肺动脉栓塞
PPT课件
5
与晕厥有关的心律失常
在任何患者特别是有心脏病的患者中, 要牢记心律失常是晕厥的常见原因
心动过缓或心动过速都能减少心排血量 引起严重低血压,使脑灌注不足并发生 晕厥
根据病史和体格检查常能诊断
常要求辅助检查来确诊并判断疾病的严 重程度(超声心动图)
准备做纠正性心脏手术时需要心导管检 查
如果可能,心脏手术常作为首选
PPT课件
8
心律失常性晕厥的诊治
诊断评估具有挑战性
患者常有基础心血管疾病的迹象,一旦 出现晕厥提示预后不良
确定基础心脏疾病的性质和严重性的诊 断评估要加上心律失常的评价
PPT课件
9
心律失常性晕厥的诊治
心电图检查:12导联心电图
长时间心电图记录:动态心电图;事件 记录器;埋藏式长期监测装置
运动试验
食管心电图+电刺激技术
临床心电生理检查
PPT课件
10
心律失常性晕厥的诊治
心动过缓引起的晕厥:常需要安装起搏 器
室上速引起的晕厥:导管射频消融

导致心源性晕厥的8大类病因

导致心源性晕厥的8大类病因

导致心源性晕厥的8大类病因作者:来源:《健康管理》2016年第12期心源性晕厥是指由心脏疾病致一过性脑供血不足而产生的短暂意识障碍综合征。

心源性晕厥的病死率可达 18%~33%,在临床上应引起特别关注。

其病因主要有以下几类:一、病态窦房结综合征(包括慢快综合征)窦性心动过缓诱发的晕厥,由于自主神经系统功能失调,易造成反射性心动过缓或低血压,伴或不伴有原发性窦房结功能障碍,从而导致晕厥。

治疗须根据心律失常的性质、严重程度及基础疾病。

该类患者如应用治疗伴发房性快速性心律失常的药物(如洋地黄、β受体阻断药、钙通道拮抗剂和胺碘酮等作用于细胞膜的抗心律失常药物),会加重或诱发窦性心动过缓的药物而导致心脏停搏性晕厥。

这类情况在老年人群中常见。

由于老年患者常会合并多种疾病,所以停用这些药物是预防晕厥的重要手段。

若药物治疗不理想,需进行心脏起搏。

目前经导管消融治疗发展快速,但主要应用于慢快综合征的治疗中,而未在晕厥治疗中受到重视。

二、房室传导阻滞严重的获得性房室传导阻滞与晕厥密切相关。

患者以次级起搏点维持心律。

次级起搏点起搏频率较慢,一般在25~40次/分。

当次级起搏点延迟起搏时,使脑灌注不足而引发晕厥。

暂时性严重的获得性房室传导阻滞除应用阿托品或异丙肾上腺素外,还可以采用临时心脏起搏。

有研究表明,起搏治疗可显著提高心脏阻滞患者的生存率并防止晕厥复发,起搏治疗有可能挽救束支阻滞和间歇性获得性房室传导阻滞而致晕厥的患者。

三、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及室性心动过速室上性心动过速很少引起晕厥,但室性心动过速常引起晕厥。

引起晕厥的主要因素包括心动过速的频率、血容量、体位、是否有器质性心脏病及外周血管反射性代偿作用、正在应用的药物等。

导管消融可用于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伴晕厥者的治疗。

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导致的晕厥较常见。

药物引起的Q-T间期延长,应立即停用相关药物。

心脏正常或有心脏病心功能轻度受损的患者,发生室性心动过速性晕厥应首选药物治疗,如胺碘酮或其他Ⅲ类抗心律失常药;心功能差者则应植入心脏复律除颤器(ICD)。

心源性晕厥的鉴别诊断与治疗

心源性晕厥的鉴别诊断与治疗

心源性晕厥的鉴别诊断与治疗心源性晕厥是心排血量突然降低引起脑缺血而诱发的晕厥,患者有猝死风险,预后较差。

及时对患者进行鉴别诊断、风险评估及治疗尤为重要。

晕厥的分类1.神经反射性晕厥(≈60%)✎血管迷走神经性晕厥:情绪异常(如恐惧、疼痛、晕针、晕血)导致的晕厥以及立位性晕厥;✎情景性晕厥:咳嗽、打喷嚏、胃肠道刺激、排尿、饱餐等所致晕厥;✎颈动脉窦晕厥:颈动脉窦受压所致晕厥,如肿瘤、衣领过紧等。

2.体位性低血压性晕厥(≈15%)✎原发性自主神经功能异常:自主神经系统调节异常、帕金森等;✎继发性自主神经功能异常:尿毒症、淀粉样变性、糖尿病等;✎药物诱导的低血压:酒精、血管扩张剂、利尿剂等;✎低血容量:大汗、出血、呕吐、腹泻等。

3.心源性晕厥(国内≈21%,国外10%-15%)✎原发性心律失常(≈10%):病窦综合征、传导阻滞、房颤、遗传性心律失常等;✎器质性心肺疾病(≈5%):心肌梗死、瓣膜病、肥厚型心肌病、气胸、肺栓塞、主动脉夹层等。

心源性晕厥患者较普通患者的心源性猝死(SCD)发生率高6倍,因此所有晕厥患者均应评估心源性晕厥和猝死的可能性。

心源性晕厥的鉴别诊断1.心源性晕厥的5大特点✎与体位无关;无前驱症状,或前驱症状短暂;特征性前驱/发作时表现;持续时间可短可长;遗留其他表现。

2.指南推荐(1)2017 ACC/AHA/HRS/USA指南指出,以下患者是心源性晕厥的可能性较大:✎年龄>60岁;男性;缺血性或结构性心脏病;存在心律失常或心功能异常;前驱症状短暂:心悸或无先兆症状;运动中晕厥;卧位晕厥;晕厥发作次数少(1-2次,除外长QT);心脏结构异常;家族遗传心律失常或<50岁猝死;先天性心脏病。

(2)2018 ESC/EU指南指出,以下患者是心源性晕厥的可能性较大:✎运动中或卧位晕厥;心悸后短时间内晕厥;年轻猝死家族史;结构性或缺血性心脏病;以下心电图特征提示心律失常性晕厥:➤双支阻滞:RBBB+LAB/LPB,室内传导阻滞:QRS≥0.12ms,莫氏Ⅰ+Ⅰ度AVB,PR间期延长,心动过缓或缓慢性房颤,复杂室性早搏、非持续VT,长QT (合并VVS)或短QT间期,J波:Brugada和早复极波(可合并VVS),右胸导联T波倒置、ε波(ARVC),LVH与HCM。

教你掌握心源性晕厥的识别与处理

教你掌握心源性晕厥的识别与处理

教你掌握心源性晕厥的识别与处理晕厥属于一种心血管“流行病”,在健康人群中至少会有三分之一的人出现≥1次的晕厥,晕厥病人大概占所有急诊室病人中的近3%左右,占住院病人的比例大概为1%-6%左右。

发生晕厥的因素非常复杂,而心源性晕厥与其他晕厥相比发病率会更高些,死亡率也较高,因此,临床医生一定要高度重视该病病因的探查,并及时作出相应解决方案,挽救病人的生命。

1.什么是心源性晕厥心源性晕厥指的是病人因为心脏疾病而发生一过性脑供血不足,出现短暂性的意识丧失,多会同时失去肌张力难以维持一定的体位,这也是发生晕厥常见的第二因素。

发生心源性晕厥后病人的情况多是比较严重,每年该病的病死率大概在18%-33%左右。

1.心源性晕厥的识别1、询问病史:心源性晕厥的诊断和评估都具有非常高的挑战性,该病在发作前病人几乎没有任何不适症状,有些心源性晕厥的发生是猝死前的一种“征兆”,因此,即使很多看似健康的人也需要进行多方面的评估爱探究其病因,对于该病的识别全面掌握病史是非常重要的。

心源性晕厥早期病史:①该病常发生在年龄超过60岁的老年人中,而且男性要比女性发病率更高些;②病人常已经确诊患有缺血性心脏病或者结构性心脏病,曾经有过心律失常或者心室功能变差等;③可能会有短暂的前驱症状,比如出现心悸,也可能没有前驱症状;④可能在运动时发生晕厥,也可能会在仰卧位时发生晕厥;⑤以往出现晕厥的次数很少,可能只有一两次;⑥对心脏进行检查,结果发现存在异常;⑦存在遗传性疾病,或者是早发性的心源性猝死家族病史;⑧患有先天性的心脏病。

心源性晕厥病史特征鉴别:①病史和体格检查发现病人存在冠心病或者既往发生过心肌梗死等情况;患有充血性心衰;晕厥多是突然发生的,而且劳累过度和平卧时都会发生晕厥;受到严重外伤时;心血管检查发现异常等。

②实验室检查发现病人的心电图出现异常情况,可能是快速性,也可能是缓慢性的,24小时心动态电图监测会发现相关心律失常表现,存在器质性心脏病;左心室功能受到影响;Q波和束支发生阻滞,QT间期发生异常。

心源性昏厥急救措施

心源性昏厥急救措施

心源性昏厥急救措施心源性昏厥是指由于心脏问题导致的一种短暂性昏厥。

病人可能会突然晕倒或者晕眩,这很可能是因为心脏没有向大脑提供足够的血液和氧气。

心源性昏厥病人一旦发生晕厥,需要做出紧急的处理措施,这可以很大程度上减轻病人所受到的痛苦程度,甚至是更为严重情况的危害。

下面是一些心源性昏厥急救措施的方法,这些措施可以帮助急救员和普通人进行紧急处理,更好地维护病人的生命健康。

1. 注意安全在进行任何急救措施之前,切记要先注意安全,确定现场是否安全。

如果有人发现当事人昏迷或晕倒,需先检查周围环境,确保环境的安全性,同时检查当事人是否易受伤或危险。

如果确定环境安全,再进行心源性昏厥的紧急处理。

2. 提议管理要对心源性昏厥急救进行有效管理,首先要检查当事人的呼吸、脉搏和心跳。

如果没有呼吸或心跳,立即开始胸外心肺复苏(CPR)。

心肺复苏对于挽救病人生命至关重要,因此应该尽快行动。

3. 发现心跳或呼吸如果当事人的心脏还在跳动,但是失去了知觉或意识,应该尽快将人放平、解开领带、扣子、腰带等紧身衣物,以促进血液循环,同时将当事人放置在舒适的位置,将头部抬高10-20厘米,使血液能够向大脑流动。

然后将当事人的双腿垫起,促使血液流向主要组织。

4. 呼叫救护车当事人一旦出现心源性晕厥,应尽快呼叫救护车,因为急救车上有许多设备和药品可以加速病人的康复。

5. 静脉注射为了能够维持血液流通和氧气供应,可以将病人的手臂或脖子处静脉注射营养液。

这可以促进体内电解质的平衡,从而减轻病人的体力消耗。

6. 监测血压如果病人能够在清醒时度过昏厥,那么监测血压是非常必要的。

在这种情况下,应该用单独的血压计对病人的血压进行测量,并进行观察。

根据测量的数据,医生可以给出相应的药物治疗。

7. 降低体温如果病人发高烧或体温过高,应该尽快降温。

这可以通过使用冷毛巾或应用冷敷的方法来实现。

这样可以有效的缓解病人的不适感,并减轻病人的体力消耗。

结论心源性昏厥是一个相当危险的情况,如果不及时抢救,病人的生命可能会受到严重的威胁。

心源性晕厥的护理措施

心源性晕厥的护理措施

心源性晕厥的护理措施引言心源性晕厥是指由于心脏相关问题导致的晕厥症状。

晕厥是一种常见临床症状,给患者和家属带来了极大的不便和担忧。

为了提高心源性晕厥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安全性,针对晕厥的护理措施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介绍心源性晕厥的护理措施。

一、晕厥发作前的预警信号心源性晕厥发生前一般会有一些预警信号,及时观察和辨别这些信号对于护理工作至关重要。

常见的预警信号包括:1.头晕、头昏2.非自主神经症状,如出汗、恶心、腹胀等3.心慌、心律不齐4.视力模糊、耳鸣5.皮肤苍白或出现蓝灰色6.血压下降或心率变慢护士应该根据患者的病情和过往经验,及时询问患者有无这些信号的出现,并在发作前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

二、晕厥发作期的护理措施当患者出现晕厥症状时,护士应迅速采取措施保障患者的安全。

1.第一时间保护头部:护士应迅速将患者平放,并采取措施保护好患者的头部,避免头部受伤。

2.检查生命体征:护士应立即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包括心率、呼吸、血压等,以便及时采取相应的紧急护理措施。

3.维持呼吸通畅:晕厥患者晕厥后往往出现呼吸困难,护士应确保患者呼吸道通畅,如有需要可进行人工通气。

4.观察和记录:护士应进行详细的观察和记录,包括晕厥前的预警信号、晕厥发作时的症状和体征、晕厥时长等,为医生后续诊断和治疗提供重要依据。

三、晕厥发作后的护理措施晕厥发作后患者往往需要休息一段时间,护士应在发作后给予适当的护理措施。

1.卧床休息:患者在晕厥发作后需卧床休息,以免再次发作并恢复体力。

2.补充水分:晕厥发作后,患者常常因体内缺水或低血压而感到疲倦和虚弱,护士应为患者提供足够的水分,以维持体液平衡。

3.过滤光线:晕厥发作后,患者对光线的敏感度增加,护士应避免强光直射患者的眼睛,以保护患者的视觉舒适。

4.心理护理:晕厥发作后,患者常常会感到焦虑、恐惧或自卑等情绪,护士应给予安慰和支持,并与患者进行沟通,帮助他们缓解焦虑情绪。

四、日常护理措施除了晕厥发作时的护理外,日常护理对于心源性晕厥患者的健康管理也非常重要。

血管迷走性晕厥、心源性晕厥、脑源性晕厥、、低血糖、急性缺血等晕厥疾病发病机制、疾病特点及诊断标准

血管迷走性晕厥、心源性晕厥、脑源性晕厥、、低血糖、急性缺血等晕厥疾病发病机制、疾病特点及诊断标准

血管迷走性晕厥、心源性晕厥、心律失常性晕厥、情境性晕厥、体位性低血压性晕厥、脑源性晕厥、颈动脉过敏综合征、低血糖、急性缺血等晕厥疾病发病机制、疾病特点及诊断标准晕厥是指一过性全脑血液低灌注导致的短暂意识丧失,特点为发生迅速、一过性、自限性并能够完全恢复。

晕厥是临床上的常见症状,临床上导致晕厥的病因很多,机制较为复杂,下面对其常见的病因进行介绍。

血管迷走性晕厥血管迷走神经性晕厥是晕厥发生的最常见原因,是由于迷走神经兴奋性增加而交感神经兴奋性降低导致心率减慢和外周血容量下降,心输出量下降,当患者处于直立位时,大脑缺乏足够血供,导致患者意识丧失。

晕厥后身体平卧或下肢相对抬高,可使回心血量增加,意识恢复。

直立倾斜试验可以诱发晕厥发作,有助于此类患者的诊断。

血管迷走性晕厥的常见特点:①在年轻人群中多见,一般无心脏病史;②常由长时间站立或情绪紧张诱发;③常见临床表现包括低血压、心动过缓、恶心、面色苍白、出汗等;④出现短暂的意识丧失,持续约30-120秒,在此期间可出现短暂的肌阵挛。

心源性晕厥心源性晕厥包括心律失常性晕厥和器质性心血管疾病性晕厥,为晕厥原因的第二位,是危险性最高、预后较差的一类晕厥。

心律失常性晕厥心律失常是心源性晕厥的最常见原因。

心律失常可引起血流动力学障碍,导致心输出量和脑血流明显下降。

影响因素很多,包括心率、心律失常的类型、左心室功能、体位和血管代偿能力。

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病态窦房结综合征为窦房结自主功能异常或窦房传导异常。

这种情况下,晕厥是由于窦性停搏或窦房阻滞导致长间歇所致。

该病初期可出现疲劳、心悸、肌肉疼痛、轻微性格改变,进一步发展可使语言含糊、判断错误、头晕目眩,甚至晕厥、心绞痛、心力衰竭,严重时可发生心脏停跳危及生命。

房室传导阻滞房室传导阻滞中的莫氏Ⅱ和Ⅲ度房室传导阻滞与晕厥相关。

这种情况下,心脏节律依赖低位起搏点起搏或逸搏。

这些起搏点开始起搏的时间较晚,因此容易发生晕厥。

另外,这些低位起搏点的频率相对较慢(25-40次/min),心动过缓使复极延长,容易引发多形性室性心动过速,尤其是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

心源性晕厥终版

心源性晕厥终版

心电图
QT间期延长:≤0.46s,Q-T-U具易变性 延长程度变异较大:以QTc≥0.44s,女性占67~75%。 Vincent提出QT≥0.47s(男)/0.48s(女)为肯定; ≤041s/0.44s为排除 12%基因基因异常者QT间期正常,30%在QT在临 界,即40%患者不能单用QTc诊断。
参数敏感性和特异性较差,如果正常不能完全 排除
诊断标准
具备下列条件之一,除外继发因素,诊断为SSS:①窦房阻滞;② 窦性停搏(≥2 s);③长时间明显的窦性心动过缓(≤50bpm),常 同时伴上述一项或2项。
快慢综合征(BTS):具有上述①、③项基本条件,并伴有阵发性异 位心动过速。
双结病:具有上述①~③项基本条件,同时并发房窒交界区起搏 功能障碍(交界性逸搏周期≥2 s)和(或)房室传导阻滞。
以上诊断标准不适用于运动员及儿童。
房室传导阻I度、II度 (I型、II型)、III度 严重心律失常:II度II型及III度传导阻滞 先天性 后天获得者:心肌炎、先心术后
儿茶酚胺相关性室性心动过速 (CVPT)
家族聚集性,AR或AD 非器质性心脏病患者发生猝死的重要原
病因治疗
缓慢性心律失常:
暂时应急处理,可用阿托品或异丙肾上腺素。 窦房结功能障碍伴晕厥者:白天HR<45bpm,睡眠中HR<35bpm,
窦性停搏>3s者需要植入永久性心脏起搏器。 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伴症状性心动过缓、心力衰竭;先心术后高
度房室传导阻滞持续7天以上无缓解。先天性III度房室传导阻滞 伴宽QRS逸博节律或心功能异常;婴儿心室率<50-55bpm或伴先心 者心室率<70bpm者植入永久性心脏起搏器
全传导系统障碍:在双结病的基础上同时并发室内传导阻滞。

心源性晕厥ppt课件免费

心源性晕厥ppt课件免费
当心肌缺血或心肌梗死发生时,心脏的泵血功能可能受到影响,导致脑部供血不 足,引发心源性晕厥。
先天性心脏病
先天性心脏病是指在胎儿发育过程中,心脏结构或功能出现 异常。
某些先天性心脏病可能导致心脏泵血功能下降,引发心源性 晕厥,如法洛氏四联症等。
CHAPTER 03Fra bibliotek心源性晕厥的症状与体征
症状
晕厥
心源性晕厥的典型症状是晕厥 ,表现为突然的意识丧失,通
分类
根据病因,心源性晕厥可分为心 律失常性晕厥和心脏排血受阻性 晕厥。
发病机制
01
02
03
心律失常
快速型或缓慢型心律失常 可导致心脏泵血量减少, 引起脑部缺血。
心脏排血受阻
如主动脉瓣狭窄、肥厚型 心肌病等,可导致心脏排 血受阻,引起脑部缺血。
自主神经调节异常
自主神经调节异常可影响 心脏功能,导致心源性晕 厥。
心源性晕厥ppt课件
contents
目录
• 心源性晕厥概述 • 心源性晕厥的病因 • 心源性晕厥的症状与体征 • 心源性晕厥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 心源性晕厥的治疗 • 心源性晕厥的预防与康复
CHAPTER 01
心源性晕厥概述
定义与分类
定义
心源性晕厥是由于心脏泵血功能 异常导致脑部缺血缺氧而引发的 晕厥现象。
血液检查
通过血液检查可以了解全身血液循环 状态和心脏功能。
恶心和呕吐
心源性晕厥可能伴随恶心和呕吐,有 时还可能出现腹泻或腹痛等症状。
CHAPTER 04
心源性晕厥的诊断与鉴别诊 断
诊断方法
心电图检查
通过心电图检查可以发现心律失常、 心肌缺血等心脏异常情况。
动态心电图监测

心源性晕厥终版

心源性晕厥终版
快速性心律失常(Tachycardia):阵发性心动过速 (室性、室上性)、儿茶酚胺相关性室性心动过速、 心房纤颤并预激综合征
长QT综合征(LQTS)
病态窦房结综合征 sick sinus yndrome,SSS
窦房结及其周围组织的病变,导致起搏功 能和或冲动传导障碍,产生一系列心律 失常的综合表现.
血流排出受阻
左室流出道受阻:主动脉瓣狭窄、梗阻 型肥厚性心肌病
右室流出道受阻:原发肺动脉高压
心肌病变
心肌梗死:冠状动脉畸形(冠脉起源异 常)或川崎病并发冠状动脉狭窄病变、 重症心肌炎
缺氧发作:法洛四联症 心肌病:扩张型心肌病、肥厚型心肌病、
限制型心肌病、致心律失常性右室心肌 病
治疗
一般处理: 仰卧、保持呼吸道通畅、吸氧; 迅速建立静脉通道、监测生命体征、心电图检查. 如心跳呼吸停止,立即心肺复苏
心电图
QT间期延长:≤0.46s,Q-T-U具易变性 延长程度变异较大:以QTc≥0.44s,女性占 67~75%.Vincent提出QT≥0.47s(男)/0.48s (女)为肯定;≤041s/0.44s为排除 12%基因基因异常者QT间期正常,30%在QT在临 界,即40%患者不能单用QTc诊断。
发作时,特征ECG:双向性VT:呈右束支阻滞样,电 轴左偏与右偏逐跳交替.部分表现为多形性VT/ VF
运动负荷试验:心率增快到一定程度后开始出现室早, 随后室早次数逐渐增多,呈二联律或三联律,并表现 出多形性,最终导致双向性或多形性VT
鉴别诊断
洋地黄或乌头碱中毒(双向性VT) LQT、ARVC、心功能不全、缺血性心肌病(多形性VT) 治疗 β受体阻滞剂、CCB、RyR2肽 预后 预后差,不治疗30岁以下死亡率高达30-50%

心源性晕厥应急预案

心源性晕厥应急预案

一、预案背景心源性晕厥是指由于心脏功能障碍导致心输出量突然降低,引起脑部血流灌注不足,从而导致短暂意识丧失的一种病理状态。

心源性晕厥的病因复杂,包括心律失常、心瓣膜病、心肌病等。

为提高救治效率,降低患者死亡率,特制定本预案。

二、预案目标1. 提高医护人员对心源性晕厥的认识,加强急救技能培训。

2. 建立快速反应机制,缩短患者救治时间。

3. 提高患者生存质量,降低死亡率。

三、预案内容1. 早期识别与评估(1)医护人员应熟悉心源性晕厥的临床表现,如患者出现突然意识丧失、面色苍白、呼吸急促等症状时,应立即怀疑心源性晕厥。

(2)对患者进行快速评估,包括意识、血压、心率、呼吸等生命体征。

2. 急救措施(1)立即将患者置于平卧位,头部略低,以利于脑部血液供应。

(2)保持呼吸道通畅,必要时进行吸氧。

(3)对患者进行心肺复苏(CPR),包括胸外按压和人工呼吸。

(4)使用自动体外除颤器(AED)进行电击除颤,如患者出现心室颤动或无脉性室速。

3. 院内救治(1)将患者迅速送入抢救室,进行进一步的生命体征监测。

(2)根据患者的病情,给予相应的药物治疗,如抗心律失常药物、升压药物等。

(3)必要时进行电生理检查,明确病因。

(4)根据病因进行治疗,如心律失常患者可行射频消融术,心瓣膜病患者可行瓣膜置换术等。

4. 术后康复(1)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2)制定个体化的康复计划,包括药物治疗、饮食控制、运动锻炼等。

(3)定期随访,监测患者病情变化。

四、预案保障措施1. 加强医护人员培训,提高急救技能。

2. 配备完善的急救设备,如AED、除颤器、呼吸机等。

3. 建立完善的通讯系统,确保急救信息畅通。

4. 加强与上级医院、急救中心的合作,提高患者救治成功率。

五、预案实施与评估1. 定期对预案进行修订,确保预案的实用性和有效性。

2. 定期开展应急演练,提高医护人员应对心源性晕厥的能力。

3. 对预案实施情况进行评估,总结经验,改进不足。

[指导]Adams-Stokes综合症

[指导]Adams-Stokes综合症

阿-斯综合征中文名:阿-斯综合征英文名:Adams-Stokes syndrome别 名:心源性晕厥;cardiogenic syncope概述:阿-斯综合征(Adams-Stokes syndrome)即心源性晕厥,是由于心排出量急剧减少,致急性脑缺血所引起的晕厥及(或)抽搐。

最初描述的阿-斯综合征是指心动过缓病人发生的晕厥和抽搐。

广义上说,阿-斯综合征是指任何原因的心排出量突然锐减而引起的急性脑缺血综合征。

晕厥(syncope)为突然发生的短暂性意识丧失,引起躯体肌张力消失,但不需要电和化学的心脏转复而可自发性恢复。

病因:1.快速型心律失常 因快速型心律失常而导致心源性晕厥发作,多见于器质性心脏病者,少数也见于正常人。

室性心动过速(1)室性快速型心律失常:①室性心动过速:并非所有类型的室性心动过速均引起晕厥发作。

室速引起晕厥发作者主要见于心室率快且有器质性心脏病致心排出量急剧下降者。

A.单形性室速:a.持续单形性室速;b.非持续单形性室速;c.特殊类型的单形性室速,如右室发育不良性室速束支折返性室速等通常良性特发性室速并行心律性室速和加速性室性自主节律不会引起晕厥发作。

B.多形性室速:a.Q-T 间期延长的多形性室速,包括先天性和获得性两类。

前者见于Jervell-Lange-Nielsen 综合征和Ward-Romano 综合征;后者见于低血钾低血镁或延长心肌复极的药物,如抗心律失常药、三环类抗抑郁药、锑剂及有机磷等灭虫剂等,也见于缓慢性心律失常中枢神经系统病变及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和各种心脏病引起的心肌病变。

b.Q-T 间期正常的多形性室速,包括缺血性多形性室速和联律间期极短的多形性室速。

因多形性室速(即经典的尖端扭转型室速)发作时心室率极快,类似于室扑室颤,故常伴心源性晕厥。

C.双向性室速:除非是心室率极快者,否则一般双向性室速不致发作心源性晕厥。

②室扑、室颤:见于各种器质性心脏病使用抗心律失常药物过程中预激征合并房颤者、严重电解质紊乱、触电、雷击等为极重型心律失常。

晕 厥

晕     厥

航空保健与急救
航空保健与急救
晕厥
一、类型 ㈠心源性晕厥 心源性晕厥由心脏射血功能障碍引起,常见于严重的心 律失常(如心动过缓、心动过速)以及心跳骤停,为最 严重的晕厥,可致猝死。
一、类型
㈡反射性晕厥 反射性晕厥包括血管迷走性晕厥(普通晕厥)、直
立性低血压性晕厥、颈动脉窦性晕厥、排尿性晕厥、咳 嗽性晕厥、吞咽性晕厥等。其中,血管迷走性晕厥最为 常见,多见于年轻体弱女性,因情绪紧张、悲伤、惊恐、 疼痛、饥饿、疲劳、闷热拥挤、站立过久、看见出血等 而发生。
1.将患者平放,置于头低脚高体位,使更多的血液供应 脑组织,同时松开衣领和腰带。 2.设法使其清醒,如用手指掐按人中穴,冷敷患者的额 头等。 3.必要时可给患者吸氧或做人工呼吸。 4.当患者恢复意识时,消除病人疑虑并为其提供热饮料。 5.观察患者生命体征。 6.乘务员及时广播寻求医务人员的帮助。 7.当患者失去意识时间较长,应立即报告责任机长,并 考虑其他的严重情况。
出汗、心动过速等前驱期症状。 ㈡发作期
患者表现为眼前发黑、意识丧失而跌倒、伴面色苍白、 大汗、血压下降、脉缓细弱、瞳孔散大、心动过缓和大小 便失禁。 ㈢恢复期
患者平卧后意识迅速恢复,可遗留紧张、头晕、头疼、 恶心、胸闷、面色苍白、出汗、疲劳等。休息数分钟或数 十分钟缓解,不留任何后遗症。
三、机上抢救方法
一、类型
㈢脑源性晕厥 脑源性晕厥主要由严重的脑部疾病所引起,如脑肿瘤和颅内
外血管病变等,也可见于颈椎病和颈椎畸形等。患者在晕厥的同 时可伴有偏瘫、肢体麻木、语言障碍等。 ㈣其他晕厥
其他晕厥包括哭泣性晕厥、过度换气综合征、低血糖性晕厥、 严重贫血性晕厥和空中晕厥等。
二、主要症状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现

心源性晕厥的名词解释

心源性晕厥的名词解释

心源性晕厥的名词解释晕厥是指因脑部血流暂时性减少而导致的短暂意识丧失和倒地现象。

心源性晕厥是指晕厥的原因是源于心脏或心血管系统的异常。

本文将对心源性晕厥进行详细的解释,探讨其原因、症状、诊断和治疗方法。

一、心源性晕厥的原因心源性晕厥的原因多种多样,但主要与以下几种疾病相关:1. 心律失常:包括心动过速、心动过缓、心房颤动等,这些异常心律使心脏泵血能力下降,导致脑部供血不足,从而引发晕厥。

2. 心血管疾病:如心肌梗死、心脏瓣膜病变等,这些疾病会影响心脏的正常功能,使得血液供应不足,导致晕厥发生。

3. 血管功能紊乱:血压下降或上升过快、血管张力调节异常等,这些情况会影响脑部血流,导致晕厥发作。

4. 体位性低血压:改变体位时血压迅速下降,特别是从躺卧位到直立位,导致脑部血流不足,引发晕厥。

5. 心肌病变:如扩张型心肌病、肥厚型心肌病等,这些心肌病变会导致心脏扩大或变形,影响心脏收缩功能,从而引发晕厥。

二、心源性晕厥的症状心源性晕厥通常伴随着一些特征性症状,如:1. 晕厥前出现头晕、眩晕、视力模糊、耳鸣等不适感,这些症状是由于脑部供血不足引起的。

2. 晕厥发作时,患者会突然失去意识,倒地或摔倒,持续时间短暂,一般数秒至数分钟不等。

3. 晕厥发作后,患者往往出现恶心、乏力、头痛等不适感。

三、心源性晕厥的诊断要诊断心源性晕厥,医生通常会进行详细的病史询问和体格检查,并结合以下辅助检查:1. 心电图:心电图可以检测心脏的电生理异常,如心律失常等。

2. 动态心电图:通过长时间记录心电图,可以检测到晕厥发作时的心电图变化,有助于确定晕厥的原因。

3. 超声心动图:超声心动图可以观察到心脏结构和功能方面的异常,对于心血管疾病的诊断十分重要。

4. 平板试验:通过将患者从平卧位迅速改变为直立位,观察血压和心率的变化,从而判断是否存在体位性低血压。

四、心源性晕厥的治疗方法针对心源性晕厥,治疗方法主要包括:1. 病因治疗:根据晕厥的原因,针对性地治疗相关的心脏或心血管疾病。

突发心源性晕厥应急预案

突发心源性晕厥应急预案

一、背景心源性晕厥是指由于心脏原因导致的突然意识丧失,常见原因包括心脏骤停、心律失常等。

此类情况往往发生突然,如不及时处理,可能导致患者生命危险。

为保障患者生命安全,提高急救效率,特制定本预案。

二、组织机构1. 急救小组:由医院急诊科、心内科、护理部等相关科室人员组成,负责现场急救和后续治疗。

2. 应急指挥中心:负责协调各部门资源,确保急救工作顺利进行。

三、应急预案1. 发现心源性晕厥患者后,立即启动应急预案。

2. 现场急救:(1)判断患者意识:迅速检查患者意识,如有意识丧失,立即呼叫急救人员。

(2)评估患者生命体征:检查患者呼吸、脉搏、血压等生命体征。

(3)进行心肺复苏(CPR):如有必要,立即对患者进行心肺复苏,按压与呼吸比例为30:2,直至患者恢复自主呼吸或专业救护人员接手。

(4)使用自动体外除颤器(AED):如现场有AED,立即使用AED对患者进行除颤。

3. 后续处理:(1)将患者迅速转移至救护车,送往医院。

(2)途中持续进行CPR,保持患者生命体征稳定。

(3)根据患者病情,启动导管室或ICU等科室进行进一步治疗。

4. 信息报告:(1)急救小组负责人立即向应急指挥中心报告现场情况。

(2)应急指挥中心将信息上报至医院领导,并协调相关部门资源。

四、应急培训1. 定期组织急救小组成员进行心源性晕厥的急救培训,提高急救技能。

2. 对医院全体员工进行心肺复苏和AED使用培训,提高自救互救能力。

3. 开展应急演练,提高各部门协调配合能力。

五、注意事项1. 确保现场安全,避免对患者造成二次伤害。

2. 严格按照急救流程进行操作,确保患者生命安全。

3. 加强与专业救护人员的沟通,确保信息畅通。

4. 关注患者心理变化,给予必要的心理支持。

本预案自发布之日起实施,如遇特殊情况,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突发心源性晕厥应急预案

突发心源性晕厥应急预案

一、应急预案背景心源性晕厥是指由心脏疾病引起的晕厥,如心律失常、心肌梗死、心力衰竭等。

心源性晕厥具有突发性、紧急性和危险性,如不及时处理,可能危及患者生命。

为保障患者生命安全,提高抢救成功率,特制定本应急预案。

二、组织架构1. 急救小组:由医院急诊科、心血管内科、神经内科、护士等组成。

2. 救援小组:由医院保安、志愿者等组成。

3. 指挥中心:由医院院长或指定人员担任,负责统筹协调救援工作。

三、应急预案流程1. 患者晕厥发生后,立即呼叫急救小组。

2. 急救小组接到通知后,迅速赶至现场,对患者进行初步评估。

3. 对患者进行心肺复苏(CPR):a. 判断意识:轻拍患者肩膀,大声呼喊“你怎么了?”观察患者是否有反应。

b. 判断呼吸:观察患者胸部起伏,同时用耳朵贴近患者鼻孔感受呼吸。

c. 判断脉搏:用食指和中指轻按患者颈部动脉,感受脉搏。

d. 如果患者无意识、无呼吸、无脉搏,立即开始进行胸外心脏按压,同时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

4. 在进行CPR的同时,救援小组迅速将患者移至安全区域。

5. 指挥中心通知医院相关科室做好接收患者准备。

6. 急救小组将患者送往医院,并通知相关科室做好抢救准备。

7. 医院相关科室对患者进行紧急救治,如药物治疗、电除颤等。

8. 患者病情稳定后,转入相应科室继续治疗。

四、应急预案保障措施1. 定期对医护人员进行急救技能培训,提高急救水平。

2. 配备急救设备,如AED、除颤仪、呼吸机等。

3. 建立健全急救通讯系统,确保信息畅通。

4. 加强与周边医院的合作,提高救援效率。

5. 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对心源性晕厥的认识和自救能力。

五、应急预案总结本应急预案旨在提高医院对心源性晕厥的应急处置能力,降低患者死亡率。

在实际操作中,各小组应密切配合,确保应急预案的顺利实施。

同时,医院将不断总结经验,完善应急预案,为患者提供更加优质的医疗服务。

心源性晕厥应急预案

心源性晕厥应急预案

一、预案背景心源性晕厥是指由于心脏疾病导致心排血量突然下降,引起急性脑缺血发作,导致意识丧失。

此类晕厥具有较高的危险性,严重者可导致猝死。

为提高心源性晕厥的救治成功率,保障患者生命安全,特制定本应急预案。

二、组织机构1. 应急领导小组:负责组织、协调、指挥整个应急预案的实施。

2. 医疗救援组:负责对患者进行紧急救治。

3. 护理保障组:负责患者护理、药品及设备保障。

4. 信息联络组:负责信息收集、上报及发布。

5. 教育培训组:负责应急预案的宣传、培训及考核。

三、应急响应流程1. 发现患者晕厥后,立即通知应急领导小组。

2. 应急领导小组启动应急预案,组织救援力量。

3. 医疗救援组对患者进行快速评估,判断是否为心源性晕厥。

4. 若确定为心源性晕厥,立即进行以下救治措施:(1)确保患者呼吸道通畅,必要时进行人工呼吸。

(2)进行胸外心脏按压,按压与呼吸比例为30:2。

(3)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如有需要,立即进行除颤。

(4)根据患者病情,给予相应药物治疗。

5. 护理保障组确保药品、设备充足,配合医疗救援组进行救治。

6. 信息联络组及时上报救治情况,并与相关部门保持沟通。

7. 救治过程中,如患者病情恶化,立即启动应急预案,进行紧急救治。

8. 患者病情稳定后,将其送往医院进一步治疗。

四、应急预案保障措施1. 加强医护人员培训,提高对心源性晕厥的识别、救治能力。

2. 配备充足的药品、设备,确保救治工作顺利进行。

3. 建立健全信息报告制度,确保信息畅通。

4. 加强与其他医疗机构、急救中心的合作,提高救治效率。

5. 定期开展应急演练,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处置能力。

五、总结心源性晕厥应急预案的实施,旨在提高医护人员对心源性晕厥的识别、救治能力,保障患者生命安全。

各相关部门要高度重视,认真贯彻落实本预案,确保在发生心源性晕厥时,能够迅速、有效地进行救治。

心源性晕厥的急救处理中不正确的措施是

心源性晕厥的急救处理中不正确的措施是

心源性晕厥的急救处理中不正确的措施是什么?心源性晕厥是指由于心脏疾病引起的突然晕倒。

当出现心源性晕厥的症状时,如有不正确的急救处理措施,会给患者带来更严重的后果。

本文将介绍在心源性晕厥的急救处理中不正确的措施。

不当拍打不当拍打是指在患者晕厥时不正确的拍打位置和方式。

一些亲戚朋友在看到患者晕厥时往往会不自觉地用手拍打患者的脸颊或背部来刺激患者苏醒。

这样不仅不能起到任何作用,还会使患者的病情恶化,造成不必要的麻烦。

不及时转移当患者出现心源性晕厥的症状时,如果不能及时将患者转移到安全的地方,就可能会因跌倒等意外而给患者带来二次伤害或加重原有伤害。

因此,在遇到这种情况时,应该在第一时间将患者转移到安全的地方。

错误的喂食在晕厥的时候,不正确的喂食和喝水会导致患者呕吐、吞噬不当、肺部感染等后果。

因此,在急救处理时不要随意让患者进食或饮水。

不正确的体位调整在康复过程中,有些人往往采用同侧头低位、头后仰位等方法来改变患者体位。

但是,这些改变姿势的方式可能会导致患者呕吐或窒息等并发症,不仅无法缓解患者的晕厥症状,反而会加重患者的病情。

正确的处理方式应该是采用头低脚高位或平卧位,以供血流通畅。

缺乏专业急救人员指导缺乏专业急救人员的指导是导致心源性晕厥急救处理错误的一个重要原因。

由于大部分人都不了解先进的急救技术和知识,所以在急救过程中,往往容易走入误区,导致处理不当。

因此,在处理心源性晕厥的症状时要第一时间寻求专业急救人员的帮助和指导。

总结通过对心源性晕厥急救处理中不正确的措施进行总结,提醒大家在遇到该症状时,不要盲目采取不专业的处理方法,应该第一时间寻求专业急救人员帮助和指导,以避免不必要的伤害和后果的发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心源性晕厥
心源性晕厥,是由于心输出量突然降低引起脑缺血而诱发的晕厥。

严重者在晕厥发作时可导致猝死,是最严重的类型。

是否存在器质性心脏疾病是影响晕厥患者预后最关键的因素。

存在器质性心脏病或左室功能不全的患者若出现晕厥应高度警惕猝死的危险。

病症
根据国外的报道,心源性晕厥患者1年死亡率(18-33%)要明显高于非心源性晕厥患者(0-12%)或原因不明的晕厥患者(6%)。

但这种差异主要是由心脏疾病而非晕厥的类型决定的。

多数心源性晕厥与体位无关(心房粘液瘤等一些特殊疾病除外),少有前驱症状,发作时可伴有紫绀,呼吸困难,心律失常,心音微弱和相应的心电图异常。

引起心源性晕厥的心脏病可分为心律失常、心排血受阻和心肌本身病变三类。

心律失常
心律失常是心源性晕厥中最常见的原因。

心脏起搏或传导障碍达到一定严重程度时,心动过缓(小于30-35/分钟甚至停搏)或心动过速(大于150-180/分钟)而无效收缩增加均可使心搏出量降低而导致晕厥发作。

直立体位,脑血管病,贫血,冠心病,心肌病,心瓣膜病均可降低机体对心率变化的耐受性。

心源性晕厥发作前驱期不明显或短暂无力。

发作一般与体位无关,但心房粘液瘤等疾病可由体位变化引起,而卧位发作更支持心源性晕厥。

临床表现视脑缺血程度而定,轻者出现头昏眼黑(脑缺血4秒),重者发生晕厥(脑缺血5-10秒)或抽搐(脑缺血15秒)。

晕厥发作时有面色苍白或灰暗,呼吸常有鼾声,心搏停止20-30秒可出现叹息样呼吸。

当心脏恢复搏动,脉搏可及时,脸色突然转红。

缓慢性心律失常
引起晕厥的缓慢型心律失常主要包括心动过缓,伴有或不伴有快速性心律失常的病态窦房结综合征和高度房室传导阻滞。

虽然在所有年龄都可以发生缓慢性心律失常,但老年人发生最多,传导系统的缺血或纤维化是常见的原因。

洋地黄、β受体阻滞剂和其他心血管药物也可以引起缓慢型心律失常。

窦房结自律性或传导性疾患可引起心搏停止或足以产生晕厥的心动过缓,也可由心脏传导系统抑制药物如奎尼丁、心得安等引起,亦可因麻醉
诱导,手术,纵隔疾病,胸腹膜受刺激时反射性引起。

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是由于冠心病、心肌病、心肌炎等原因引起的窦房结病变导致功能减退,产生多种心律失常的综合表现如严重窦房结传导阻滞,持久窦性静止,双结病变等,均易发生晕厥。

约半数病窦患者表现为窦性心动过缓与房性快速性心律失常如房性心动过速、心房扑动、心房纤颤等交替发作(心动过缓-心动过速综合征),并因窦性停搏发生晕厥,心率小于40/分钟晕厥可反复发作。

这一疾病最常在动态心电图监测中发现。

极少数有晕厥和怀疑窦房结功能障碍的患者通过动态心电图尚不能确诊,电生理检查可能有助于发现具有诊断意义的异常改变。

房室传导阻滞是诱发晕厥最常见的一种心律失常。

II-III度房室传导阻滞,尤其是由II度转化为III度时,由于心率的明显下降,产生脑缺血而诱发晕厥。

伴发这种心律失常的晕厥称为Adams-Strokes综合征(阿-斯综合征)。

原发性房室传导阻滞的病理基础是心脏传导系统的退行性硬化。

因心肌功能完好,人工起搏治疗效果佳。

继发性阻滞可见于急性病毒性心肌炎,扩张性心肌病,急性心肌梗死(多见于前壁,也可见于下后壁),药物中毒(常见的如洋地黄,奎尼丁,胺碘酮等,参考表2),血钾异常(过高或过低)等。

具有这种发作的患者的传导阻滞可以是持续性或间断性的。

当阻滞是高度的或完全的而阻滞以下起搏点又不能发挥功能时会产生晕厥。

Strokes-Adam发作前常有短暂无力的感觉,随后意识突然丧失。

心搏停止超过数秒后出现面色苍白,意识丧失,可伴有少量阵挛性抽搐。

随心搏停止时间的延长,肤色由灰白变为紫绀,出现鼾性呼吸,瞳孔固定,大小便失禁,双侧锥体束征阳性。

其恢复常是迅速完全的。

在一些患者中由于脑缺血可出现较长时间的精神混乱和神经系统症状,并偶可发生持续的智能受损。

该型晕厥在一天中可发作数次,甚至在睡眠中也可发作。

通常短暂,且稍后性心电图检查可能未发现任何心律失常。

在某些病例中,室性心动过速和心室纤颤可发生于心脏停搏一段时间后,并引起猝死。

快速性心律失常
在快速型心律失常中,心率,血容量,体位,有无器质性心脏病和外周血管反射的完整性是决定是否发生晕厥的因素。

阵发性心动过速由于引起心输出量的突然下降可导致晕厥前状态或晕厥。

其中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引发晕厥很常见,可占到所有晕厥病例的11%,特别是存在器质性心脏病基础的患者。

左室功能不全和缺血性心脏病的患者尤其易合并室性心动过速。

其他类型心脏病如肥厚性心肌病、扩张性心肌病,右室发育异常、长QT综合征、药物中毒(如奎尼丁)也常伴有阵发性室速和晕厥。

典型的情况是晕厥迅速发生伴意识突然丧失而无前驱症状。

患者多半不感觉心悸,发作后的恢复通常迅速而完全,不留神经系统和心脏的后遗症。

室上性心动过速引起晕厥相对少见,一部分患者合并器质性心脏病。

一般认为这类
晕厥由血管紧张度的改变引起,而与心率的变化无关。

这些心动过速最常由于阵发心房扑动、心房纤颤以及影响房室结或房室传导系统旁路的附加通道的折返所致。

心房纤颤合并WPW综合征(预激综合征伴心动过速)可引起极快的心室率而诱发晕厥。

长QT综合征
长QT综合征可引起扭转性室性心动过速而发生晕厥。

可为先天性疾病,包括Romano-Ward综合征(伴先天型耳聋)和Jervell-Lange-Nielson综合征(无先天性耳聋)。

初次发作多在2—6岁,至青春期明显,尔后随年龄增长耳发作渐减。

本综合征也可继发于低血钾,低血镁,服用药物(表2),亦可见于弥漫性心肌病变和心肌缺血等。

QT间期的延长可能与心脏交感性兴奋的不对称有关。

血流排出受阻
由于瓣膜病变而导致心瓣膜扩张受限或心腔内占位性病变,使心排血发生急性机械性梗阻时,心排血量明显降低,引起晕厥发作。

这类晕厥尤其易于在劳力时发作,故称为劳力性晕厥。

根据血流受阻的部位可分为左室流出受阻和右室流出受阻两种情况。

前者可见于主动脉瓣狭窄,限制性肥厚型心肌病,左心房球型瓣膜血栓,左房粘液瘤等情况。

后者如肺动脉瓣狭窄,原发性肺动脉高压,大面积肺栓塞等。

主动脉瓣狭窄
主动脉瓣狭窄:多为风湿性,部分由先天畸形、退行性病变等原因引起。

正常人主动脉瓣口面积约3cm2。

合并晕厥的主动脉瓣狭窄瓣口面积多小于1cm2,平时心输出量维持在低水平,仅能维持机体低活动需要。

当活动增加或用力、激动时,周围血管扩张而心排出量受限不能满足脑供血要求而导致晕厥,可见于1/3的有症状患者。

常伴有头昏,眼花,无力,心悸,半数可伴心绞痛或短暂呼吸困难。

心排出量下降不仅引起脑缺血和晕厥发作,同时冠状动脉血流量亦明显降低,导致严重的心肌缺血。

此外,主动脉瓣狭窄常伴发心律失常。

约10%患者存在心房纤颤,左室肥厚或内膜下心肌缺血可致室性心律失常,主动脉瓣钙化伸入传导系统致房室传导阻滞,均可诱发晕厥。

故这类晕厥发作持续时间较长,发作后有胸闷,呼吸短促,乏力和心绞痛。

梗阻性肥厚型心肌病
梗阻性肥厚型心肌病:由于心室肌和主动脉瓣下室间隔显著肥厚,舒张期室间隔的厚度与后壁之比大于或等于1.3,心室腔变小,直接阻碍心室血充盈和流出,使心排血量下降。

尤其在兴奋和用力时,心肌收缩加强,梗阻加重。

且这类患者常伴室性心律失常。

发作伴有头昏,乏力,呼吸困难,心绞痛,严重者可猝死。

左心房球型瓣膜血栓和左房粘液瘤
左心房球型瓣膜血栓和左房粘液瘤:在体位改变时突然堵塞于房室瓣口可突然引起循环机械性阻塞并阻碍心脏排血,诱发晕厥。

发作时和间歇期可出现类似二尖瓣狭窄的心尖舒张期杂音,随体位改变而变动。

左房粘液瘤常可引起晕厥发作,发作后完全恢复。

左房血栓引起晕厥较少,发作常伴有脑栓塞。

临床上若患者诊断为二尖瓣狭窄而反复出现晕厥或癫痫样抽搐,则应考虑左房粘液瘤或血栓形成的可能。

肺栓塞
肺栓塞:约10%肺栓塞患者可出现晕厥,特别是大面积栓塞患者。

大块的栓塞可限制肺动脉的血流而引起低心输出量并常伴有呼吸困难、呼吸急促、胸部不适、紫绀和低血压。

小块栓塞可激活肺或心室牵张感受器而引起迷走神经介导的心动过缓而诱发晕厥。

原发性肺动脉高压
原发性肺动脉高压:属一类先天性心脏病。

多发生于活动或用力时,右室排血急剧受限,左心排出量急剧下降可诱发晕厥。

心肌病变和先天性心脏病
心肌病变使心肌收缩力下降,心排血量降低,常伴严重心律失常和房室传导阻滞,故其引起的晕厥预示病情危重,是猝死的重要原因。

晕厥和猝死作为急性心肌梗死的首发症状并不少见,特别是发生心原性休克者。

晕厥持续时间长,发作后有后遗症,无力明显。

心梗如合并心律失常如室性心动过速、心室纤颤或严重的房室传导阻滞则晕厥更常见。

Fallot四联症是导致晕厥中最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病。

晕厥多发生于运动或体力活动时。

运动引起外周血管阻力降低而右室流出道(漏斗部)反射性痉挛,使右向左分流增加,并产生动脉低血氧症而导致晕厥。

部分患者晕厥发作与室性心动过速有关。

动脉导管未闭由于产生严重肺动脉高压偶可发生晕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