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2016年高考文言文《晋书·羊祜传》-附译文翻译在线测试(附答案)

合集下载

(完整版)选自《晋书·羊祜传》文言文阅读答案羊祜,字叔子,泰山南城人也

(完整版)选自《晋书·羊祜传》文言文阅读答案羊祜,字叔子,泰山南城人也

选自《晋书·羊祜传》文言文阅读答案羊祜,字叔子,泰山南城人也古代诗文阅读答案(共34分,共7小题)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

羊祜,字叔子,泰山南城人也。

世吏二千石,至祜九世,并以清德闻。

郡将夏侯威异之,以兄霸之子妻之。

帝将有灭吴之志,以祜为都督荆州诸军事。

祜率营兵出镇南夏,开设庠序,绥怀远近,甚得江汉之心。

与吴人开布大信,降者欲去皆听之。

吴石城守去襄阳七百余里,每为边害,祜患之,竟以诡计令吴罢守。

于是戍逻减半,分以垦田八百余顷,大获其利。

祜之始至也,军无百日之粮,及至季年,有十年之积。

在军常轻裘缓带,身不被甲,而颇以畋渔废政。

尝欲夜出,军司徐胤执棨当营门曰:“将军都督万里,安可轻脱!将军之安危,亦国家之安危也,胤今日若死,此门乃开耳!”祜改容谢之,此后稀出矣。

吴将邓香掠夏口,祜生缚香,既至,宥之。

香感其恩甚,率部曲而降。

祜出军行吴境,刈谷为粮,皆计所侵,送绢偿之。

祜与陆抗相对,使命交通,抗称祜之德量,虽乐毅、诸葛孔明不能过也。

抗尝病,祜馈之药,抗服之无疑心。

人多谏抗,抗曰:“羊祜岂鸩人者!”抗每告其戍曰:“彼专为德,我专为暴,是不战而自服也。

各保分界而已,无求细利。

”孙皓闻二境交和,以诘抗。

抗曰:“一邑一乡,不可以无信义,况大国乎!臣不如此,正是彰其德,于祜无伤也。

”祜女夫尝劝祜:“有所营置,令有归戴者,可不美乎?”祜默然不应,退告诸子曰:“此可谓知其一不知其二。

人臣树私则背公,是大惑也。

汝宜识吾此意。

”祜寝疾,求入朝。

命乘辇入殿,无下拜,甚见优礼。

寻卒,时年五十八。

帝素服哭之,甚哀。

是日大寒,帝涕泪沾须鬓,皆为冰焉。

南州人征市日闻祜丧,莫不号恸,罢市。

吴守边将士亦为之泣。

其仁德所感如此。

(选自《晋书·羊祜传》,有删节)1.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竟以诡计令吴罢守竟:竟然B.身不被甲被:穿着C.祜改容谢之,此后稀出矣谢:道歉D.皆计所侵,送绢偿之偿:补偿2.下面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其中全都能表现羊祜“有德量”的一组是()①开设庠序,绥怀远近,甚得江汉之心②与吴人开布大信,降者欲去皆听之③各保分界而已,无求细利④祜患之,竟以诡计令吴罢守⑤抗尝病,祜馈之药,抗服之无疑心⑥人臣树私则背公,是大惑也A.①②④B.②⑤⑥C.③④⑤D.①③⑥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羊祜的祖上世代担任俸禄二千石的官职,到羊祜这已经是第九代了,都以为官清廉品德高尚而闻名。

《晋书

《晋书

《晋书·羊祜传》姓名羊祜,字叔子,泰山南城人也。

世吏二千石,至祜九世,并以清德闻。

郡将夏侯威异之,以兄霸之子妻之。

武帝受禅,以.佐命之勋,进号中军将军。

帝将有灭吴之志,以祜为都督荆州诸军事、假节。

祜率营兵出镇南夏,开设庠序,绥怀.远近,甚得江汉之心。

与吴人开布大信,降者欲去皆听之。

时长吏丧官,后人恶之,多毁坏旧府,祜以死生有命,非由居室,书下征镇,普加禁断。

吴石城守去襄阳七百余里,每为边害,祜患之,竟以诡计令吴罢守。

于是戍逻减半,分以垦田八百余顷,大获其利。

祜之.始至也,军无百日之粮,及至季年,有十年之积。

诏罢江北都督,置南中郎将,以所统诸军在汉东江夏者皆以益.祜。

吴将邓香掠夏口,祜募生缚香,既至,宥.之。

香感其恩甚,率部曲而.降。

祜出军行吴境,刈谷为粮,皆计所.侵,送绢偿.之。

祜与陆抗相对,使命交通,抗称祜之德量,虽乐毅、诸葛孔明不能过也。

抗尝病,祜馈之药,抗服之无疑心。

人多谏抗,抗曰:“羊祜岂鸩人者!”抗每告其戍曰:“彼专为德,我专为暴,是不战而自服也。

各保分界而已,无求细利。

”孙皓闻二境交和,以诘抗。

抗曰:“一邑一乡,不可以无信义,况大国乎!臣不如此,正是彰其德,于祜无伤也。

”祜女夫尝劝祜:“有所营置,令有归戴者,可不美乎?”祜默然不应,退告诸子曰:“此可谓知其一不知其二。

人臣树私则背公,是大惑也。

汝宜识吾此意。

”祜寝疾,求入朝。

命乘辇入殿,无下拜,甚见优礼。

寻卒,时年五十八。

帝素服哭之,甚哀。

是日大寒,帝涕泪沾须鬓,皆为冰焉。

南州人征市日闻祜丧,莫不号恸,罢市。

吴守边将士亦为之泣。

其仁德所感如此。

(选自《晋书·羊祜传》,有删节。

)1.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开设庠序,绥怀.远近怀:安抚。

B.以所统诸军在汉东江夏者皆以益.祜益:好处。

C.既至,宥.之宥:宽恕。

D.皆计所侵,送绢偿.之偿:补偿。

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①以.佐命之勋②焉用亡郑以.陪邻 B.①祜之.始至也②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C.①率部曲而.降②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D.①皆计所.侵②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3.下面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其中全都能表现羊祜“有德量”的一组是( )①开设庠序,绥怀远近,甚得江汉之心②与吴人开布大信,降者欲去皆听之③祜以死生有命,非由居室,书下征镇,普加禁断④祜患之,竟以诡计令吴罢守⑤抗尝病,祜馈之药,抗服之无疑心⑥人臣树私则背公,是大惑也A.②⑤⑥ B.①②④ C.③④⑤ D.①③⑥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羊祜在荆州任职期间,针对当时前任官吏死于任上而继任者因忌讳而毁坏旧府的迷信陋习,下令禁止。

上海市历年高考文言语段中句子翻译(参考答案)

上海市历年高考文言语段中句子翻译(参考答案)

上海市历年高考文言语段中句子翻译(参考答案)上海市历年高考文言语段中的句子翻译参考答案(1)对与错的是知识,不对与错的是愚蠢。

(1992)肯定对的,否定错的,叫做聪明;否定对的,肯定错的,叫做愚蠢。

(2)不死而死,以形求脱也(1992)没有死却装死,以装死的样子来求得逃脱。

(1)与其不逊也宁固(1993)与其骄纵,无宁固陋(2)服侍世界,服侍天子的邪恶?(1993)驱使世界各地的人支持皇帝?(1)贫穷、饥饿、无聊、渴望购买。

(1994)(我)困窘饥饿没有依靠,(元军)悬赏捉拿(我)有很紧急。

(2)闻玮利牛羊而师不整。

(1994)得知曹玮贪牛羊之利而部队散乱(1)金块珠砾。

(1995)视黄金为土块,视珍珠为石头(砾石和碎瓦)。

(1995)我只抓到那些违背自己命运的人。

(3)谁不是杰?(1995)没有夏洁,谁能做这样的事?(1)村里的一个好青年驯养一只虫子。

(1996)在村子里,一个爱挑剔的年轻人驯养了一个织工。

(2)打电话给医生,尤其如此。

(1996)打电话给医生,询问为什么(1)从疼痛中学习,以及疼痛的程度(1997)悲痛的心情平静下来后,再回想当时遭受痛悲的情景,该是多么痛苦的啊!或:一个人遭受痛苦之后,再回想当时的痛苦,更加悲痛。

(2)道其不济夫。

(1997)我的主张大概不能实现了。

(1)鼠度其无他技。

(1998)老鼠估计它(海狸)没有其他技能(关键词“Du”、“he”、“skill”)(2),所以它最终不会羞辱愚蠢的僧侣和外行的剥皮和凿毛。

(1998)因此,他们永远不会被愚蠢的僧侣和庸俗的学者羞辱。

(1)当兵以为他会的。

(1999)最终任命他为将军。

(1)它不是直的(2000年春季)最终不要她的钱(重点词“竟”“索”“直”)(2)皆袖瓦砾遮道伺之(2000春)他们都把瓷砖和石头藏在袖子里,挡住路等他1(1)你父亲是个官员。

他经常在晚上点蜡烛,管理官方书籍。

他经常消除数百次叹息(2000年秋)你父亲为官时,常常(或:曾经)在晚上点灯处理官府的文书,多次停下来叹息。

(完整版)选自《晋书·羊祜传》文言文阅读答案羊祜,字叔子,泰山南城人也

(完整版)选自《晋书·羊祜传》文言文阅读答案羊祜,字叔子,泰山南城人也

选自《晋书·羊祜传》文言文阅读答案羊祜,字叔子,泰山南城人也古代诗文阅读答案(共34分,共7小题)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

羊祜,字叔子,泰山南城人也。

世吏二千石,至祜九世,并以清德闻。

郡将夏侯威异之,以兄霸之子妻之。

帝将有灭吴之志,以祜为都督荆州诸军事。

祜率营兵出镇南夏,开设庠序,绥怀远近,甚得江汉之心。

与吴人开布大信,降者欲去皆听之。

吴石城守去襄阳七百余里,每为边害,祜患之,竟以诡计令吴罢守。

于是戍逻减半,分以垦田八百余顷,大获其利。

祜之始至也,军无百日之粮,及至季年,有十年之积。

在军常轻裘缓带,身不被甲,而颇以畋渔废政。

尝欲夜出,军司徐胤执棨当营门曰:“将军都督万里,安可轻脱!将军之安危,亦国家之安危也,胤今日若死,此门乃开耳!”祜改容谢之,此后稀出矣。

吴将邓香掠夏口,祜生缚香,既至,宥之。

香感其恩甚,率部曲而降。

祜出军行吴境,刈谷为粮,皆计所侵,送绢偿之。

祜与陆抗相对,使命交通,抗称祜之德量,虽乐毅、诸葛孔明不能过也。

抗尝病,祜馈之药,抗服之无疑心。

人多谏抗,抗曰:“羊祜岂鸩人者!”抗每告其戍曰:“彼专为德,我专为暴,是不战而自服也。

各保分界而已,无求细利。

”孙皓闻二境交和,以诘抗。

抗曰:“一邑一乡,不可以无信义,况大国乎!臣不如此,正是彰其德,于祜无伤也。

”祜女夫尝劝祜:“有所营置,令有归戴者,可不美乎?”祜默然不应,退告诸子曰:“此可谓知其一不知其二。

人臣树私则背公,是大惑也。

汝宜识吾此意。

”祜寝疾,求入朝。

命乘辇入殿,无下拜,甚见优礼。

寻卒,时年五十八。

帝素服哭之,甚哀。

是日大寒,帝涕泪沾须鬓,皆为冰焉。

南州人征市日闻祜丧,莫不号恸,罢市。

吴守边将士亦为之泣。

其仁德所感如此。

(选自《晋书·羊祜传》,有删节)1.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竟以诡计令吴罢守竟:竟然B.身不被甲被:穿着C.祜改容谢之,此后稀出矣谢:道歉D.皆计所侵,送绢偿之偿:补偿2.下面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其中全都能表现羊祜“有德量”的一组是()①开设庠序,绥怀远近,甚得江汉之心②与吴人开布大信,降者欲去皆听之③各保分界而已,无求细利④祜患之,竟以诡计令吴罢守⑤抗尝病,祜馈之药,抗服之无疑心⑥人臣树私则背公,是大惑也A.①②④B.②⑤⑥C.③④⑤D.①③⑥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羊祜的祖上世代担任俸禄二千石的官职,到羊祜这已经是第九代了,都以为官清廉品德高尚而闻名。

语文文言文《晋书》阅读翻译及参考答案解析

语文文言文《晋书》阅读翻译及参考答案解析

语文文言文《晋书》阅读翻译及参考答案解析
阅读下列文言文,完成1821题。

陶侃惜谷《晋书》
陶侃尝出游,见人持一把未熟稻,侃问:用此何为?人云:行道所见,聊取之耳。

侃大怒曰:汝既不田,而戏贼人稻!执而鞭之。

是以百姓勤于农植,家给人足。

18.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①见人持一把未熟稻②执而鞭之
19.下列各句中加点的字与汝既不田中的田用法相同的是()
A.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 B.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C.醉翁之意不在酒 D.去国怀乡
20.翻译:是以百姓勤于农植。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作者对陶侃的态度如何?本文表现了陶侃的`什么特点?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拿用鞭子打
2.B
3.因此老百姓都勤恳耕种
4.赞扬。

本文表现了陶侃重视农耕、爱护农业生产和农民有较深的感情的特点。

《晋书羊祜传》文言文阅读及答案及翻译

《晋书羊祜传》文言文阅读及答案及翻译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9小题。

羊祜,字叔子,泰山南城人也。

及长,博学能属文,身长七尺三寸,美须眉,善谈论。

与王沈俱被曹爽辟。

沈劝就征,祜曰:“委质事人,复何容易。

”及爽败,沈以故吏免,因谓祜曰:“常识卿前语。

”祜曰:“此非始虑所及。

”其先识不伐如此。

帝[注]有灭吴之志,祜率营兵出镇南夏,开设庠序,绥怀远近,甚得江汉之心。

与吴人开布大信,降者欲去皆听之。

吴石城守去襄阳七百余里,每为边害,祜患之,竟以诡计令吴罢守。

于是戍逻减半,分以垦田八百余顷,大获其利。

祜之始至也,军无百日之粮,及至季年,有十年之积。

尝欲夜出,军司徐胤执棨当营门曰:“将军都督万里,安可轻脱!胤今日若死,此门乃开耳。

”祜改容谢之,此后稀出矣。

祜进据险要,开建五城,收膏腴之地,夺吴人之资,石城以西,尽为晋有。

自是前后降者不绝,乃增修德信,以怀柔初附,慨然有吞并之心。

每与吴人交兵,克日方战,不为掩袭之计。

将帅有欲进谲诈之策者,辄饮以醇酒,使不得言。

人有略吴二儿为俘者,祜遣送还其家。

祜出军行吴境,刈谷为粮,皆计所侵,送绢偿之。

每会众江沔游猎,常止晋地。

若禽兽先为吴人所伤而为晋兵所得者,皆封还之。

于是吴人翕然悦服,称为羊公,不之名也。

祜乐山水,每风景,必造岘山,置酒言咏,终日不倦。

尝慨然叹息,顾谓从事中郎郊湛等曰:“由来贤达胜士登此远望如我与卿者多矣皆湮灭无闻使人悲伤如百岁后有知魂魄犹应登此也。

”湛曰:“公德冠四海,道嗣前哲,令闻令望,必与此山俱传。

至若湛辈,乃当如公言耳。

”祜寝疾,求入朝。

及侍坐,面陈伐吴之计。

疾渐笃,乃举杜预自代。

祜卒二岁而吴平,群臣上寿,帝执爵流涕曰:“此羊太傅之功也。

”(节选自《晋书·羊祜传》)[注]帝:晋武帝司马炎。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委质事人,复何容易委:放弃B.其先识不伐如此伐:夸耀C.军司徐胤执棨当营门曰当:挡住D.面陈饯吴之计面:当面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3分)A.沈以故吏免竟以诡计令吴罢守B.每为边害,祜患之石城以西,尽为晋有C.自是前后降者不绝将帅有欲进谲诈之策者D.若禽兽先为吴人所伤而为晋兵所得者至若湛辈,乃当如公言耳7.下列文句中,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由来贤达胜士登此/远望如我/与卿者多矣/皆湮灭无闻/使人悲伤/如百岁后有知/魂魄犹应登此也B.由来贤达胜士/登此远望如我/与卿者多矣/皆湮灭无闻/使人悲伤/如百岁后有知魂魄/犹应登此也C.由来贤达胜士/登此远望/如我与卿者多矣/皆湮灭无闻/使人悲伤/如百岁后有知/魂魄犹应登此也D.由来贤达胜士登此/远望如我与卿者/多矣/皆湮灭无闻/使人悲伤/如百岁后有知魂魄/犹应登此也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羊祜不仅仪容俊美,善于谈吐,而且具有远见卓识。

《晋书 羊祜传》唐庚《三国杂事》(节选)阅读训练及答案

《晋书 羊祜传》唐庚《三国杂事》(节选)阅读训练及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材料一:羊祜,字叔子。

文帝为大将军,辟祜,未就,公车征拜中书侍郎。

时高贵乡公好属文,在位者多献诗赋,汝南和迪以忤意见斥祜在其间不得而亲疏有识尚焉。

帝将有灭吴之志,以祜为卫将军。

祜率营兵出镇南夏,开设庠序,绥怀远近,甚得江汉之心。

与吴人开布大信,降者欲去皆听之。

时长吏丧官,后人恶之,多毁坏旧府,祜以死生有命,非由居室,书下征镇,普加禁断。

祜以孟献营武牢而郑人惧①,晏弱城东阳而莱子服②,乃进据险要,开建五城,收膏腴之地,夺吴人之资,石城以西,尽为晋有。

自是前后降者不绝,乃增修德信,以怀柔初附,慨然有吞并之心。

每与吴人交兵,克日方战,不为掩袭之计。

将帅有欲进谲诈之策者,辄饮以醇酒,使不得言。

吴将邓香掠夏口,祜募生缚香,既至,宥之。

香感其恩甚,率部曲而降。

祜出军行吴境,刈谷为粮,皆计所侵,送绢偿之。

每会众江沔游猎,常止晋地。

若禽兽先为吴人所伤而为晋兵所得者,皆封还之。

于是吴人翕然悦服,称为羊公,不之名也。

祜与陆抗相对,使命交通,抗称祜之德量,虽乐毅、诸葛孔明不能过也。

抗尝病,祜馈之药,抗服之无疑心。

人多谏抗,抗曰:“羊祜岂鸩人者!”时谈以为华元、子反复见于今日。

抗每告其戍曰:“彼专为德,我专为暴,是不战而自服也。

各保分界而已,无求细利。

”孙皓闻二境交和,以诘抗。

抗曰:“一邑一乡,不可以无信义,况大国乎!臣不如此,正是彰其德,于祜无伤也。

”(选自《晋书·列传》,有删改)材料二:孙皓闻羊陆和交以诘于抗,抗曰:臣不如是,正足以彰其德耳,于祜无伤也。

或以祜、抗为失臣节,两讥之。

亲仁善邻者,国家之事;出奇克敌者,将帅之职。

羊陆以将帅之职而修国家之事,此论者所以讥其失御也。

窃谓不然。

兵固多术矣,有以力相倾者,有以智相倾者,有以德相倾者。

秦汉以来,惟知诈力,而不知所谓以德相倾者,是亦出奇而已矣。

何名为失节哉?(选自唐庚《三国杂事》,有删改)【注】①孟献,即孟献子。

春秋时鲁国外交家、政治家。

上海市历年高考文言语段中句子翻译(参考答案)

上海市历年高考文言语段中句子翻译(参考答案)

上海市历年高考文言语段中的句子翻译参考答案(1)是是、非非谓之知,非是、是非谓之愚。

(1992)肯定对的,否定错的,叫做聪明;否定对的,肯定错的,叫做愚蠢。

(2)不死而死,以形求脱也(1992)没有死却装死,以装死的样子来求得逃脱。

(1)与其不逊也宁固(1993)与其骄纵,无宁固陋(2)役天下以奉天子邪?(1993)驱使天下的人来奉养皇帝吗?(1)穷饿无聊,追购又急。

(1994)(我)困窘饥饿没有依靠,(元军)悬赏捉拿(我)有很紧急。

(2)闻玮利牛羊而师不整。

(1994)得知曹玮贪牛羊之利而部队散乱(1)金块珠砾。

(1995)把黄金看作土块,把珍珠看作石子(碎石、碎瓦)(2)吾取其犯命者。

(1995)我只捕捉那些违犯天命的。

(3)非桀其孰为此?(1995)不是夏桀谁能做出这种事情呢?(1)村中少年好事者驯养一虫。

(1996)村子里有一位喜欢多事的年轻人驯养了一只促织。

(2)召医而尤其故。

(1996)把医生叫来责问这是什么缘故(1)痛定思痛,痛何如哉(1997)悲痛的心情平静下来后,再回想当时遭受痛悲的情景,该是多么痛苦的啊!或:一个人遭受痛苦之后,再回想当时的痛苦,更加悲痛。

(2)道其不济夫。

(1997)我的主张大概不能实现了。

(1)鼠度其无他技。

(1998)老鼠估计它(狸)没有别的本领(重点词“度”、“他”、“技”)(2)所以终不辱于愚僧俗士之剥凿也。

(1998)所以始终不被愚蠢的和尚庸俗的士人开凿所玷辱。

(1)卒以为将。

(1999)终于任命他为将军。

(1)竟不索其直(2000春)最终不要她的钱(重点词“竟”“索”“直”)(2)皆袖瓦砾遮道伺之(2000春)都把瓦片、石子藏在袖子里拦路等候他(重点词“袖”“遮”“伺”)(1)汝父为吏,常夜烛治官书,屡废百叹(2000秋)你父亲为官时,常常(或:曾经)在晚上点灯处理官府的文书,多次停下来叹息。

(2)求其生而不得,则死者与我皆无恨(2000秋)(如果)我要寻求使他们活下(的理由)而不行的话,那么被判死刑者和我都没有什么遗憾了。

上海市2016年高考文言文《晋书·羊祜传》-附译文翻译在线测试(附答案)_高三语文_在线做题网

上海市2016年高考文言文《晋书·羊祜传》-附译文翻译在线测试(附答案)_高三语文_在线做题网

上海市2016年高考文言文《晋书·羊祜传》|附译文翻译在线测试(附答案)_高三语文_在线做题网①羊祜,字叔子,泰山南城人也。

博学能属文,美须眉,善谈论。

郡将夏侯威异之,以兄霸之子妻之。

举上计吏,州四辟从事,皆不就。

夏侯霸之降蜀也,姻亲多告绝,祜独安其室,恩礼有加焉。

②帝将有灭吴之志,以祜为都督荆州诸军事,镇南夏,甚得江汉之心,吴石城守去襄阳七百余里,每为边害,祜患之,竟以诡计①令吴罢守。

于是戍逻减半,分以垦田八百余顷,大获其利。

在军常轻裘缓带,身不被甲,铃阁以下,侍卫不过十数人,而颇以渔畋废政。

尝欲夜出,军司徐胤执綮当营门曰:“将军都督万里,安可轻脱!将军之安危,亦国家之安危也。

胤今日若死,此门乃开耳!”祜改容谢之,此后稀出矣。

③每与吴人交兵,克日方战,不为掩袭之计。

将帅有欲进谲诈之策者,辄饮以醇酒,使不得言。

吴将邓香掠夏口,祜募生缚香,既至,宥之。

香感其恩甚,率部曲而降。

祜出军行吴境,刈谷为粮,皆计所侵,送绢偿之,每会众江涡游猎,常止晋地,若禽兽先为吴人所伤而为晋兵所得者,皆封还之,于是吴人翁然悦服。

称为“羊岱”,不之名也。

祜与陆抗相对,使命交通,抗称祜之德量,虽乐毅,诸葛孔明不能过也。

抗常病,祜馈之药。

抗服之无疑心,人多谏抗,抗曰:“羊祜岂鸩人者?”④祜女夫尝劝祜有所营置,令有归载者,祜黯然不应,遂告诸子曰:“人臣树私则背公,是大惑也,汝宜识吾此意。

”(节选自《晋书·羊祜传》)【注】①诡计:奇计。

参考译文:①羊祜,字叔子,泰山南城人。

博学能写文章,须眉漂亮,善于谈论。

郡中的将领夏侯威认为他不同一般,把哥哥夏侯霸的女儿嫁给他。

向上推荐他做计吏,州中四次征辟他做从事、秀才,五府交相任命,都不就职。

夏侯霸投降西蜀之后,姻亲大多与之绝交,唯有羊祜安顿他的家室,恩爱礼遇有加。

②晋武帝有灭吴的打算,任命羊祜为都督荆州诸军事,羊祜率军镇守南方,深得江汉一带百姓的爱戴,东吴石城的守军距襄阳地界七百余里,每每造成边境的麻烦,羊祜对此很忧虑,最终用计策使吴国解除了守备。

《晋书·羊祜传》阅读答案及译文

《晋书·羊祜传》阅读答案及译文

《晋书·羊祜传》阅读答案及译文《晋书·羊祜传》阅读答案及译文羊祜,字叔子,泰山南城人也。

世吏二千石,至祜九世,并以清德闻。

郡将夏侯威异之,以兄霸之子妻之。

武帝受禅,以佐命之勋,进号中军将军。

帝将有灭吴之志,以祜为都督荆州诸军事、假节。

祜率营兵出镇南夏,开设庠序,绥怀远近,甚得江汉之心。

与吴人开布大信,降者欲去皆听之。

时长吏丧官,后人恶之,多毁坏旧府,祜以死生有命,非由居室,书下征镇,普加禁断。

吴石城守去襄阳七百余里,每为边害,祜患之,竟以诡计令吴罢守。

于是戍逻减半,分以垦田八百余顷,大获其利。

祜之始至也,军无百日之粮,及至季年,有十年之积。

诏罢江北都督,置南中郎将,以所统诸军在汉东江夏者皆以益祜。

吴将邓香掠夏口,祜募生缚香,既至,宥之。

香感其恩甚,率部曲而降。

祜出军行吴境,刈谷为粮,皆计所侵,送绢偿之。

祜与陆抗相对,使命交通,抗称祜之德量,虽乐毅、诸葛孔明不能过也。

抗尝病,祜馈之药,抗服之无疑心。

人多谏抗,抗曰:“羊祜岂鸩人者!”抗每告其戍曰:“彼专为德,我专为暴,是不战而自服也。

各保分界而已,无求细利。

”孙皓闻二境交和,以诘抗。

抗曰:“一邑一乡,不可以无信义,况大国乎!臣不如此,正是彰其德,于祜无伤也。

”祜女夫尝劝祜:“有所营置,令有归戴者,可不美乎?”祜默然不应,退告诸子曰:“此可谓知其一不知其二。

人臣树私则背公,是大惑也。

汝宜识吾此意。

”祜寝疾,求入朝。

命乘辇入殿,无下拜,甚见优礼。

寻卒,时年五十八。

帝素服哭之,甚哀。

是日大寒,帝涕泪沾须鬓,皆为冰焉。

南州人征市日闻祜丧,莫不号恸,罢市。

吴守边将士亦为之泣。

其仁德所感如此。

(选自《晋书·羊祜传》,有删节。

)12.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开设庠序,绥怀远近怀:安抚。

B.以所统诸军在汉东江夏者皆以益祜益:好处。

C.既至,宥之宥:宽恕。

D.皆计所侵,送绢偿之偿:补偿。

1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①以佐命之勋②焉用亡郑以陪邻B.①祜之始至也②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C.①率部曲而降②冰,水为之,而寒于水D.①皆计所侵②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14.下面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其中全都能表现羊祜“有德量”的一组是( )①开设庠序,绥怀远近,甚得江汉之心②与吴人开布大信,降者欲去皆听之③祜以死生有命,非由居室,书下征镇,普加禁断④祜患之,竟以诡计令吴罢守⑤抗尝病,祜馈之药,抗服之无疑心⑥人臣树私则背公,是大惑也A.②⑤⑥B.①②④C.③④⑤D.①③⑥15.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羊祜在荆州任职期间,针对当时前任官吏死于任上而继任者因忌讳而毁坏旧府的迷信陋习,下令禁止。

2008——2016年近六年上海语文高考试卷文言文一汇编(答案加翻译)

2008——2016年近六年上海语文高考试卷文言文一汇编(答案加翻译)

2008高考上海语文试卷(五)阅读下文,完成第17—2l题。

(16分)建中四年,项城为叛军困。

县令李侃,不知所为。

其妻杨氏曰:“君,县令也。

寇至当守;力不足,死焉,职也。

君如逃,则人谁肯固矣!”侃曰:“兵与财皆无,将若何”曰:“如不守,县为贼所得矣,仓廪皆其积也,府库皆其财也,百姓皆其战士也,国家何有?夺贼之财而食其食,重赏以令死士,其必济!”于是,召胥吏、百姓于庭,扬氏言曰:“县令,诚主也;虽然,岁满则罢去。

非若吏人、百姓然。

吏人、百姓,邑人也,坟墓存焉,宜相与致死以守其邑,忍失其身而为贼之人耶?”众皆泣。

得数百人,侃率之以乘城。

项城,小邑也,无长戟劲弩、高城深沟之固。

贼气吞焉,将超城而下。

有以弱弓射贼者,中其帅,坠马死。

贼失势,遂散走,项城之人无伤焉。

17.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

(4分)(1)则人谁肯固.矣( ) (2)其必济.( )(3)宜相与..致死以守其邑( ) (4)侃率之以乘.城( )18.下列句中“为”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2分)A.项城为叛军困B.县令李侃,不知所为C.吾从板外相为应答D.为君翻作《琵琶行》19.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6分)(1)力不足,死焉,职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虽然,岁满则罢去,非若吏人、百姓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0.杨氏对胥吏百姓的一番陈词使得“众皆泣”,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分)21.联系全文,概括杨氏的性格特点。

(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7、答案:4分(1)坚守,固守(2)成功(3)一起(4)防守,登解析:本题是对文言文中实词意义的考查。

文言文阅读训练:《晋书-羊祜传》(附答案解析与译文)

文言文阅读训练:《晋书-羊祜传》(附答案解析与译文)

文言文阅读训练:《晋书•羊祜传》(附答案解析与译文)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材料一:羊祜,字叔子。

文帝为大将军,辟祜,未郎,公车征拜中书侍郎。

时高贵乡公好属文,在位者多献诗赋,汝南和迪以忤意见斥祜在其间不得而亲疏有识尚焉。

帝将有灭吴之志,以祜为卫将军。

祜率营兵出镇南夏,开设序厅,绥怀远近,甚得江汉之心。

与吴人开布大信,降者欲去皆听之。

时长吏丧官,后人恶之,多毁坏旧府,祜以死生有命,非由居室,书下征镇,普加禁断。

祜以孟献营武牢而郑人惧①,晏弱城东阳而莱子服②,乃进据险要,开建五城,收膏腴之地,夺吴人之资,石城以西,尽为晋有。

自是前后降者不绝,乃增修德信,以怀柔初附,慨然有吞并之心。

每与吴人交兵,克日方战,不为掩袭之计。

将帅有欲进谪诈之策者,辄饮以醇酒,使不得言。

吴将邓香掠夏口,祜募生缚香,既至,宥之。

香感其恩甚,率部曲而降。

祜出军行吴境,刈谷为粮,皆计所侵,送绢偿之。

每会众江沔游猎,常止晋地。

若禽兽先为吴人所伤而为晋兵所得者,皆封还之。

于是吴人翕然悦服,称为羊公,不之名也。

祜与陆抗相对,使命交通,抗称祜之德量,虽乐毅、诸葛孔明不能过也。

抗尝病,祜馈之药,抗服之无疑心。

人多谏抗,抗日:“羊祜岂鸩人者!”时谈以为华元、子反复见于今日。

抗每告其戍曰:“彼专为德,我专为暴,是不战而自服也。

各保分界而已,无求细利。

”孙皓闻二境交和,以诘抗。

抗日:“一邑一乡,不可以无信义,况大国乎!臣不如此,正是彰其德,于祜无伤也。

”(选自《晋书・列传》,有删改)材料二:孙皓闻羊陆和交以诘于抗,抗日:臣不如是,正足以彰其德耳,于祜无伤也。

或以祜、抗为失臣节,两讥之。

亲仁善邻者,国家之事;出奇克敌者,将帅之职。

羊陆以将帅之职而修国家之事,此论者所以讥其失御也。

窃谓不然。

兵固多术矣,有以力相倾者,有以智相倾者,有以德相倾者。

秦汉以来,惟知诈力,而不知所谓以德相倾者,是亦出奇而已矣。

何名为失节哉?(选自唐庚《三国杂事》,有删改)[注]①孟献,即孟献子。

高考文言文阅读模拟练习:《晋书-羊祜传》(附答案解析与译文)

高考文言文阅读模拟练习:《晋书-羊祜传》(附答案解析与译文)

高考文言文阅读模拟练习:《晋书·羊祜传》(附答案解析与译文)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一13题。

初,文帝崩.,祜谓傅玄曰:“三年之丧,虽贵遂服,自天子达丧..,而汉文除之。

毁礼伤义,常以叹息。

今主上天纵至孝,有曾闵①之性,虽夺其服,实行丧礼。

丧礼实行,除服何为邪!若因此革汉魏之薄,而兴先王之法,以敦风俗,垂美百代,不亦善乎!”玄曰:“汉文以末世浅薄,不能行国君之丧,故而除之。

除之数百年,一旦复古,难行也。

”祜曰:“不能使天下如礼,且使主上遂服,不犹善乎!”玄曰:“主上不除而天下除,此为但有父子,无复君臣,三纲..之道亏矣。

”祜乃止。

祜所著文章及为《老子传》并行于世。

襄阳百姓于岘山祜平生游憩之所建碑立庙,岁时飨祭焉。

望其碑者莫不流涕,杜预因名为堕泪碑。

荆州人为祜讳名,屋室皆以门为称,改户曹为辞曹焉预表曰:“祜虽开府而不备僚属,引谦之至,及扶疾辟士,未到而没,家无胤嗣,官无命士。

夫笃终追远,人德归厚。

汉祖不惜四千户之封,以慰赵子弟心。

请议之。

”诏不许。

祜卒二岁而吴平,群臣上寿,帝执爵流涕曰:“此羊太傅之功也。

”因以克定之功,策告祜庙,仍依萧何故事,封其夫人。

策曰:“皇帝使谒者杜宏告故侍中、太傅、钜平成侯祜:昔吴为不恭,负险称号,郊境不辟,多历年所。

祜受任南夏,外扬王化,内经庙略,著德推诚,江汉归心,举有成资,谋有全策。

昊天不吊所志不卒朕悼恨于心乃班命群帅致天之讨兵不逾时一征而灭畴昔之规若合符契夫赏不失劳,今封夫人夏侯氏.万岁乡君,食邑五千户,又赐帛万匹,谷万斛。

”年五岁,时令乳母取所弄金环,乳母曰:“汝先无此物!”祜即诣邻人李氏东垣桑树中探得之。

主人惊曰:“此吾亡儿所失物也,云何持去!”乳母具言之,李氏悲惋。

时人异之,谓李氏子则祜之前身也。

(节选自《晋书·羊祜传》,有删改) 【注】①曾闵:曾参与闵损(闵子骞)的并称。

皆孔子籽,以有孝行著称。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昊天不吊所志/不卒朕/悼恨于心/乃班命群帅致/天之讨兵/不逾时一/征而灭畴昔之/规若合符契/B.昊天不吊/所志不卒/朕悼恨于心/乃班命群帅/致天之讨/兵不逾时/一征而灭/畴昔之规/若合符契/C.昊天不吊/所志不卒朕/悼恨于心/乃班命群/帅致天之/讨兵不逾时/一征而灭/畴昔之/规若合符契/D.昊天不吊所志/不卒朕悼恨/于心乃班命群/帅致天之/讨兵不逾/时一征而灭/畴昔之/规若合符契/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古代把天子的死看得很重,常用山塌下来比喻,由此从周代开始帝王之死称“崩”。

《晋书》的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晋书》的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晋书》的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晋书》的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荀勖,字公曾,汉司空爽曾孙也。

父肸(xī),早亡。

勖依于舅氏。

岐嶷①夙成,年十余岁能属文。

既长,遂博学,达于从政。

仕魏,辟大将军曹爽掾,迁中书通事郎。

爽诛,门生故吏无敢往者,勖独临赴,众乃从之。

为安阳令,转骠骑从事中郎。

高贵乡公欲为变时,大将军掾孙佑等守阊阖门。

文帝弟安阳侯干闻难欲入,佑谓干曰:“未有入者,可从东掖门。

”及干至,帝迟之,干以状白,帝欲族诛佑。

勖谏曰:“孙佑不内安阳,诚宜深责。

而事有逆顺,用刑不可以喜怒为轻重。

”乃免佑为庶人。

时将发使聘吴,并遣当时文士作书与孙皓,帝用勖所作。

皓既报命和亲,帝谓勖曰:“君前作书,使吴思顺,胜十万之众也。

”帝即晋王位,以勖为侍中,封安阳子,邑千户。

武帝受禅,封勖济北郡公。

久之,进位光禄大夫。

既掌乐事,又修律吕,并行于世。

初,勖于路逢赵贾人牛铎②,识其声。

及掌乐,音韵未调,乃曰:“得赵之牛铎则谐矣。

”遂下郡国,悉送牛铎,果得谐者。

俄领秘书监,与中书令张华依刘向《别录》,整理记籍。

又立书博士,置弟子教习,以钟繇、胡毋敬为法。

勖性慎密,每有诏令大事,虽已宣布,然终不言,不欲使人知己豫闻也。

退而语诸子曰:“人臣不密则失身,树私则背公,是大戒也。

汝等亦当宦达人间,宜识吾此意。

”久之,以勖守尚书令。

其不能决疑处世者,及时遣出。

居职月余,以母忧上还印绶,帝不之许。

遣常侍周恢喻旨,勖乃奉诏视职。

然为人佞,帝将废贾妃,勖不犯颜忤争,时议以勖倾国害时,为佞臣孙资、刘放之伦。

勖久管机密,有才思,探得人主微旨,不忤争,故得始终全其宠禄。

太康十年卒,谥曰成。

(选自《晋书》,有删改)【注】①岐嶷:幼年聪慧。

②牛铎:牛铃。

亦指牛铃声。

5.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年十余岁能属文属:连缀,写B.孙佑不内安阳内:同“纳”,接纳C.以母忧上还印绶忧:忧虑D.时议以勖倾国害时倾:颠覆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虚词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A.众乃从之勖乃奉诏视职。

《晋书羊祜传》原文及翻译

《晋书羊祜传》原文及翻译

《xx羊祜传》原文及翻译xx原文:羊祜,字叔子,泰山南城人也。

世吏二千石,至祜九世,并以清德闻。

及长,博学能属文,郡将夏侯威异之,以兄霸之子妻之。

太原郭奕见之曰:“此今日之颜子也。

”武帝受禅,以佐命之勋,进号中军将军,加散骑常侍,改封郡公,邑三千户。

固让封不受,乃进本爵为侯。

帝将有灭吴之志,以祜为都督荆州诸军事。

祜率营兵出镇南夏,开设庠序,绥怀远近,甚得江汉之心。

与吴人开布大信,降者欲去皆听之。

时长吏丧官,后人恶之,多毁坏旧府,祜以死生有命,非由居室,书下征镇,普加禁断。

祜进据险要,开建五城,收膏腴之地,石城以西,尽为晋有。

自是前后降者不绝,乃增修德信,以怀柔初附,慨然有吞并之心。

每与吴人交兵,将帅有欲进谲诈之策者,辄饮以醇酒,使不得言。

吴将陈尚、潘景来寇,祜追斩之,美其死节而厚加殡敛。

景、尚子弟迎丧,祜以礼遣还。

每会众江沔游猎,常止晋地。

若禽兽先为吴人所伤而为晋兵所得者,皆封还之。

于是吴人翕然悦服,称为羊公,不之名也。

祜与陆抗相对,使命交通,抗称祜之德量,虽乐毅、诸葛孔明不能过也。

抗尝病,祜馈之药,抗服之无疑心。

人多谏抗,抗曰:“羊祜岂鸩人者!”会吴人寇弋阳、江夏,略户口,诏遣侍臣移书诘祜不追讨之意。

祜曰江夏去襄阳八百里比知贼问贼去亦已经日矣步军方往安能救之哉劳师以免责恐非事宜也。

使者不能诘。

译文:羊祜,字叔子,泰山南城人,世代担任俸禄二千石的官职,到羊祜已经九代,都以为官清廉品德高尚而闻名。

等到长大,博学能写文章,郡中将领夏侯威认为他不平常,把哥哥夏侯霸的女儿嫁给他。

太原郭奕见了他说:“这是当今的颜回啊。

”晋武帝接受禅让,羊祜因为有辅佐之功,进升为中军将军,加散骑常侍,改封郡公,食邑三千户。

羊祜坚决辞让封爵,于是把封赏的爵位改为侯。

武帝有灭吴的打算,任用羊祜为管理荆州各项军务的长官。

羊祜带领军队镇守南方,开办学校,安抚教化远近的百姓,深得江汉百姓之心。

他向吴国人表明自己的诚意,凡投降的人要想离去,悉听尊便。

多文本阅读《羊祜,字叔子》阅读答案及翻译

多文本阅读《羊祜,字叔子》阅读答案及翻译

多文本阅读《羊祜,字叔子》阅读答案及翻译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羊祜,字叔子,泰山南城人也。

祜年十二丧父,孝思过礼。

寻遭母忧,长兄发又卒,毁慕寝顿十余年,以道素自居,恂恂若儒者。

武帝受禅,以佐命之勋,进号中军将军,加散骑常侍,改封郡公,邑三千户。

固让封不受,乃进本爵为侯。

帝将有灭吴之志,以祜为都督荆州诸军事、假节。

祜率营兵出镇南夏开设庠序绥怀远近甚得江汉之心与吴人开布大信降者欲去皆听之。

后加车骑将军,开府如三司之仪,祜上表固让,不听。

祜进据险要,开建五城,收膏腴之地,夺吴人之资,石城以西,尽为晋有。

自是前后降者不绝,乃增修德信,以怀柔初附,慨然有吞并之心。

每与吴人交兵,克日方战,不为掩袭之计。

将帅有欲进谲诈之策者,辄饮以醇酒,使不得言。

祜出军行吴境,刈谷为粮,皆计所侵,送绢偿之。

于是吴人翕然悦服,称为羊公,不之名也。

祜缮甲训卒,广为戎备。

至是上疏曰:“宜当时定,以一四海。

”帝深纳之。

会秦凉屡败,祜复表曰:“当速济大功耳。

”而议者多不同,祜叹曰:“天下不如意,恒十居七八,故有当断不断。

”尝与从弟琇书曰:“既定边事,当角巾东路,归故里,为容棺之墟。

”祜乐山水,每风景,必造岘山,置酒言咏,终日不倦。

尝慨然叹息,顾谓从事中郎邹湛等曰:“自有宇宙,便有此山。

由来贤达胜士,登此远望,如我与卿者多矣!皆湮灭无闻,使人悲伤。

”湛曰:“公德冠四海,道嗣前哲,令闻令望,必与此山俱传。

”祜寝疾,求入朝,命乘辇入殿,无下拜,甚见优礼。

及侍坐,面陈伐吴之计。

疾渐笃,乃举杜预自代。

寻卒,时年五十八。

帝素服哭之,甚哀。

南州人征市日闻祜丧,莫不号恸。

吴守边将士亦为之泣。

其仁德所感如此。

祜卒二岁而吴平,群臣上寿,帝执爵流涕曰:“此羊太傅之功也。

”因以克定之功,策告祜庙。

(节选自《晋书·羊祜传》)材料二:初,徙封钜平侯祜为南城郡侯,祜固辞不受。

祜每拜官爵,常多避让,至心素著,故特见申于分列之外。

祜历事二世,职典枢要,凡谋议损益,皆焚其草,世莫得闻。

晋书羊祜传杜预传卷三十四(翻译原文)

晋书羊祜传杜预传卷三十四(翻译原文)

晋书羊祜传杜预传卷三十四(翻译原文)晋书羊祜传杜预传(杜锡传)原文卷三十五列传第五◎羊祜杜预(杜锡)羊祜传,字叔子,泰山南城人也。

世吏二千石,至祜九世,并以清德闻。

祖续,仕汉南阳太守。

父衟,上党太守。

祜,蔡邕外孙,景献皇后同产弟。

祜年十二丧父,孝思过礼,事叔父耽甚谨。

尝游汶水之滨,遇父老谓之曰:“孺子有好相,年未六十,必建大功于天下。

”既而去,莫知所在。

及长,博学能属文,身长七尺三寸,美须眉,善谈论。

郡将夏侯威异之,以兄霸之子妻之。

举上计吏,州四辟从事、秀才,五府交命,皆不就。

太原郭奕见之曰:“此今日之颜子也。

”与王沈俱被曹爽辟。

沈劝就征,祜曰:“委质事人,复何容易。

”及爽败,沈以故吏免,因谓祜曰:“常识卿前语。

”祜曰:“此非始虑所及。

”其先识不伐如此。

夏侯霸之降蜀也,姻亲多告绝,祜独安其室,恩礼有加焉。

寻遭母忧,长兄发又卒,毁慕寝顿十余年,以道素自居,恂恂若儒者。

文帝为大将军,辟祜,未就,公车征拜中书侍郎,俄迁给事中、黄门郎。

时高贵乡公好属文,在位者多献诗赋,汝南和逌以忤意见斥,祜在其间,不得而亲疏,有识尚焉。

陈留王立,赐爵关中侯,邑百户。

以少帝不愿为侍臣,求出补吏,徙秘书监。

及五等建,封钜平子,邑六百户。

钟会有宠而忌,祜亦惮之。

及会诛,拜相国从事中郎,与荀勖共掌机密。

迁中领军,悉统宿卫,入直殿中,执兵之耍,事兼内外。

武帝受禅,以佐命之勋,进号中军将军,加散骑常侍,改封郡公,邑三千户。

固让封不受,乃进本爵为侯,置郎中令,备九官之职,加夫人印绶。

泰始初,诏曰:“夫总齐机衡,允厘六职,朝政之本也。

祜执德清劭,忠亮纯茂,经纬文武,謇謇正直,虽处腹心之任,而不总枢机之重,非垂拱无为委任责成之意也。

其以祜为尚书右仆射、卫将军,给本营兵。

”时王佑、贾充、裴秀皆前朝名望,祜每让,不处其右。

帝将有灭吴之志,以祜为都督荆州诸军事、假节,散骑常侍、卫将军如故。

祜率营兵出镇南夏,开设庠序,绥怀远近,甚得江汉之心。

与吴人开布大信,降者欲去皆听之。

【11】文言文阅读(五)【试题】

【11】文言文阅读(五)【试题】

专题测练古代诗文阅读【11】文言文阅读(五)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题目。

羊祜,字叔子,泰山南城人也。

及长,博学能属文,身长七尺三寸,美须眉,善谈论。

与王沈俱被曹爽辟。

沈劝就征,祜曰:“委.质事人,复何容易。

”及爽败,沈以.故吏免,因谓祜曰:“常识卿前语。

”祜曰:“此非始虑所及。

”其先识不伐.如此。

帝①有灭吴之志,祜率营兵出镇南夏,开设庠序,绥怀远近,甚得江汉之心。

与吴人开布大信,降者欲去皆听之。

吴石城守去襄阳七百余里,每为.边害,祜患之,竟以.诡计令吴罢守。

于是戍逻减半,分以垦田八百余顷,大获其利。

祜之始至也,军无百日之粮,及至季年,有十年之积。

尝欲夜出,军司徐胤执棨当.营门曰:“将军都督万里,安可轻脱!胤今日若死,此门乃开耳。

”祜改容谢之,此后稀出矣。

祜进据险要,开建五城,收膏腴之地,夺吴人之资,石城以西,尽为.晋有。

自是前后降者.不绝,乃增修德信,以怀柔初附,慨然有吞并之心。

每与吴人交兵,克日方战,不为掩袭之计。

将帅有欲进谲诈之策者.,辄饮以醇酒,使不得言。

人有略吴二儿为俘者,祜遣送还其家。

祜出军行吴境,刈谷为粮,皆计所侵,送绢偿之。

每会众江沔游猎,常止晋地。

若.禽兽先为吴人所伤而为晋兵所得者,皆封还之。

于是吴人翕然悦服,称为羊公,不之名也。

祜乐山水,每风景,必造岘山,置酒言咏,终日不倦。

尝慨然叹息,顾谓从事中郎邹湛等曰:“自有宇宙,便有此山。

由来贤达胜士登此远望如我与卿者多矣皆湮灭无闻使人悲伤如百岁后有知魂魄犹应登此也。

”湛曰:“公德冠四海,道嗣前哲,令闻令望,必与此山俱传。

至若.湛辈,乃当如公言耳。

”祜寝疾,求入朝。

及侍坐,面.陈伐吴之计。

疾渐笃,乃举杜预自代。

祜卒二岁而吴平,群臣上寿,帝执爵流涕曰:“此羊太傅之功也。

”(选自《晋书·羊祜传》,有删改)【注】①帝:晋武帝司马炎。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委.质事人,复何容易委:放弃B.其先识不伐.如此伐:夸耀C.军司徐胤执棨当.营门曰当:挡住D.面.陈伐吴之计面:当面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A.沈以.故吏免竟以.诡计令吴罢守B.每为.边害,祜患之石城以西,尽为.晋有C.自是前后降者.不绝将帅有欲进谲诈之策者.D.若.禽兽先为吴人所伤而为晋兵所得者至若.湛辈,乃当如公言耳3.下列文句中,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由来贤达胜士登此/远望如我/与卿者多矣/皆湮灭无闻/使人悲伤/如百岁后有知/魂魄犹应登此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上海市2016年高考文言文《晋书·羊祜传》|附译文翻译在线测试(附答案)
上海市2016年高考文言文《晋书·羊祜传》|附译文翻译
①羊祜,字叔子,泰山南城人也。

博学能属文,美须眉,善谈论。

郡将夏侯威异之,以兄霸之子妻之。

举上计吏,州四辟从事,皆不就。

夏侯霸之降蜀也,姻亲多告绝,祜独安其室,恩礼有加焉。

②帝将有灭吴之志,以祜为都督荆州诸军事,镇南夏,甚得江汉之心,吴石城守去襄阳七百余里,每为边害,祜患之,竟以诡计①令吴罢守。

于是戍逻减半,分以垦田八百余顷,大获其利。

在军常轻裘缓带,身不被甲,铃阁以下,侍卫不过十数人,而颇以渔畋废政。

尝欲夜出,军司徐胤执綮当营门曰:“将军都督万里,安可轻脱!将军之安危,亦国家之安危也。

胤今日若死,此门乃开耳!”祜改容谢之,此后稀出矣。

③每与吴人交兵,克日方战,不为掩袭之计。

将帅有欲进谲诈之策者,辄饮以醇酒,使不得言。

吴将邓香掠夏口,祜募生缚香,既至,宥之。

香感其恩甚,率部曲而降。

祜出军行吴境,刈谷为粮,皆计所侵,送绢偿之,每会众江涡游猎,常止晋地,若禽兽先为吴人所伤而为晋兵所得者,皆封还之,于是吴人翁然悦服。

称为“羊岱”,不之名也。

祜与陆抗相对,使命交通,抗称祜之德量,虽乐毅,诸葛孔明不能过也。

抗常病,祜馈之药。

抗服之无疑心,人多谏抗,抗曰:“羊祜岂鸩人者?”
④祜女夫尝劝祜有所营置,令有归载者,祜黯然不应,遂告诸子曰:“人臣树私则背公,是大惑也,汝宜识吾此意。


(节选自《晋书·羊祜传》)
【注】①诡计:奇计。

参考译文:
①羊祜,字叔子,泰山南城人。

博学能写文章,须眉漂亮,善于谈论。

郡中的将领夏侯威认为他不同一般,把哥哥夏侯霸的女儿嫁给他。

向上推荐他做计吏,州中四次征辟他做从事、秀才,五府交相任命,都不就职。

夏侯霸投降西蜀之后,姻亲大多与之绝交,唯有羊祜安顿他的家室,恩爱礼遇有加。

②晋武帝有灭吴的打算,任命羊祜为都督荆州诸军事,羊祜率军镇守南方,深得江汉一带百姓的爱戴,东吴石城的守军距襄阳地界七百余里,每每造成边境的麻烦,羊祜对此很忧虑,最终用计策使吴国解除了守备。

于是晋国戍边巡逻的士兵减少了一半,所减士兵用来垦荒八百余顷,大获其利。

羊祜在军中常常穿轻便宽松的衣服,不穿战甲,府第卫士不过十几人,然而也常因出外打猎钓鱼而荒废政事。

一次欲夜间出游,军司徐胤手持长戟挡住营门说:“将军都督万里疆域,哪能这样轻心放纵,将军的安危也就是国家的安危。

除非我死了,今夜此门才得开。

”羊祜脸色一变,向徐胤道歉,此后很少出游了。

③每次和吴人交战,总先约定日期,不搞突然袭击。

将帅们如有献狡诈计谋者,羊祜让他们饮醇酒,使之醉而不能言计。

吴将邓香到夏口抢掠,羊祜派人将他生擒,然后加以宽慰放回。

邓香感激羊祜恩德,便率领自己的军队降晋。

羊祜有时行军到吴国境内,在田里割谷作军粮,每次都算出谷的价值,送一些绢给田主作赔偿,每次聚集众人在江汉一带边境游猎,总不进入吴境,打猎时如有吴人射伤的禽兽逃到晋境又为晋人捕获的,都原样送还给吴人,于是吴人心悦诚服。

向往于羊祜,称羊公,不呼其名。

羊祜与陆抗两军对垒,使者来往不断,
陆抗称赞羊祜德高望重,虽是乐毅和诸葛亮也不能超过。

陆抗曾经害病,羊祜送了一副药给他。

陆抗毫无疑心就吃了,很多人劝陆抗不要服这药,陆抗说:“羊祜怎会用毒药害人呢?”
④羊祜的女婿劝羊祜购置些田产家业,也好卸官后有所归宿,羊祜当时没有答话,事后告诉子女们说:“作为人臣,经营私业就违背公事,这是很糊涂的做法,你们应记住我这些话。


1. 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

(本题分数:2分)(1)博学能属文属:(请在横线上填写答案)(2)枯独安其室安:(请在横线上填写答案)答案为:撰写安守
2. 为下列居中加点词语选择释义正确的一项。

(1)皆计所侵,送绢尝之侵字的解释(本题分数:2分)A:侵占B:侵犯C:侵害D:侵袭答案为:A(2)枯与陆抗相对,使命交通交字的解释(本题分数:2分)A:结交B:连接C:往来D:沟通答案为:C
3.把第③段画线句译成现代汉语。

每与吴人交兵,克日方战,不为掩袭之计。

将帅有欲进谲诈之策者,辄饮以醇酒,使不得言。

(本题分数:6分)请填写答案:(请在横线上填写答案)答案为:每次与吴人交战约定好日期才交锋,不做那些偷袭的事,部下将领中要献那些诡诈的计策的.他就给人喝好酒,使献计者醉不能言。

第④段中“此意”指的是:做大臣应当□ □ □ □。

(本题分数:2分)请填写答案:(请在横线上填写答案)答案为:自守卫疆界,不要贪求小利;不树私背公。

4.依据②③两段相关事迹,概括羊祜的主要品质,完成表格。

相关事迹羊祜的品质安边垦田(1)__________________徐胤当门(2)__________________邓香归降(3)__________________ (本题分数:6分)请填写(1)答案:(请在横线上填写答案)请填写(2)答案:(请在横线上填写答案)请填写(3)答案:(请在横线上填写答案)答案为:有眼见,识大局,深得军心以德服人,做人光明磊落真诚待人,宽容大量
上一试题:山东省2016年高考文言文《晏子春秋》|附译文翻译下一试题:《蒲柳人家》|山东省泰安市2016年中考阅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