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骨折患者压疮的护理体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老年骨折患者压疮的护理体会
发表时间:2016-02-03T10:13:24.597Z 来源:《中西医结合护理》2015年10月第10期供稿作者:翟红梅[导读] 河南省林州市人民医院骨科骨折伴营养失调严重、中重度贫血、极度消瘦或极度肥胖。
翟红梅河南省林州市人民医院骨科 456500
【关键词】老年压疮护理【中图分类号】R339.3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0867(2015)-10-169-01压疮最早称为“褥疮”(bedsores),来源于拉丁文“decub”。
是指由于局部组织长期受压,血液循环障碍,局部持续缺血、缺氧,营养不良而致的组织溃烂坏死【1】。有报道称,一般医院压疮发生率为2.5%-8.8%。发生压疮的老年人较无压疮的老年人死亡率增加4 倍。压疮重在预防。所以,医护人员必须掌握压疮预防相关知识,积极采取预防措施,减少患者死亡率。作者对本科室自2013 年7 月至2015 年2 月16 例发生压疮的老年患者护理体会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作者对老年患者结合骨科临床实际提出高危分组,条件有:(1)老年骨折,年龄≥65 岁。本组年龄均大于65 岁,最大1 例为89 岁。(2)骨折伴意识不清、大小便失禁,感觉、运动功能减弱或消失。如:脊髓损伤的患者。
本组2 例。(3)骨折伴营养失调严重、中重度贫血、极度消瘦或极度肥胖。本组5 例。(4)骨折所致的体位固定。本组骨盆骨折6例。(5)骨折伴有心衰、糖尿病及其他疾病所致周围血管疾病。本组患者6 例伴有糖尿病,2 例伴有心衰。(6)骨折伴已有皮肤破溃者或陈旧性压疮史。本组3 例。
应该注意,患者病情变化时应对患者皮肤进行重新评估筛查。
1.2 结果:本组16 例,压疮痊愈14 例,1 例压疮未愈,出院。1 例高龄骨折患者合并糖尿病、心衰,死亡。
2.护理体会2.1 医护工作人员必须重视引起压疮的危险因素。
2.1.1 局部因素传统观念认为压疮发生局部原因主要有患者长期卧床、经久不变的体位;皮肤经常受潮湿、摩擦刺激造成。新的观念认为:造成压疮的三个主要物理力是压力、摩擦力、剪切力,通常是2-3 种力联合作用所致【1】。
2.1.2 全身因素:引起压疮的全身因素包括昏迷、瘫痪、全身营养不良、年老体弱、长期发热、恶病质、水肿等。对于老年患者手术中、术后使用麻醉剂及镇静剂,也是发生压疮的高危人群。另外,有报道称:吸烟患者足跟压疮是非吸烟患者的4 倍。吸烟量与压疮的发生率及严重程度呈正相关【2】。
2.2 压疮预防措施包括加强支持治疗、消除发生压疮的危险因素、注意局部护理、加强健康教育。
2.2.1 体位,在压疮护理中起着重要作用。患者平卧时床头抬高不应超过30°【3】,5°-30°为宜,同时把膝下床抬起或垫软枕。对于禁忌翻身和强迫体位的患者,护理人员应用“手垫法”【4】,双手插入患者背部、臀部下等受压部位按摩。每2小时一次,每次20-30 分钟。据文献显示,目前临床已普遍重视患者的体位变化,每1-2 小时翻身一次是预防压疮的简单而有效的方法【3】。
2.2.2 预防压疮工具的使用。橡胶气圈和烤灯现已不主张使用,因橡胶气圈产生热气并使局部血液循环受阻,造成静脉充血水肿,同时妨碍汗液蒸发而刺激皮肤,可出现圈式压伤【5】。
烤灯可使局部皮肤升温、干燥,组织细胞代谢及需氧量增强,造成细胞缺血坏死。现在泡沫床垫、水床、电子充气泵及各种小型软垫的局部使用可以起到良好的预防作用。
2.2.3 加强营养。增进营养的方法除高营养膳食外,还可以根据患者不同的病情选择采取鼻饲管、肠内营养管、静脉营养管进行营养补充且要及时纠正贫血、低蛋白血症,尽快恢复内环境的平衡。
2.2.4 健康教育:对患者要勤观察、勤翻身、勤擦洗、勤整理、勤更换、勤交接(床旁)。且对患者及家属进行预防压疮知识宣教,让其认识到压疮的危害,学会压疮的预防方法,并积极参与自我护理。
参考文献:[1]崔炎.护理学基础〔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1:156-162.[2]张春燕.ICU患者压疮危险因素及其评估工具〔J〕.护理研究.2005.19(9):1695-1697.[3]何华英,杜峻,王素芳,等.压疮危险因素预测及预防护理研究进展[J].护士进修杂志,2005,20(9):803-805.[4]陈秀红,李应琼,吕厚芹.手垫法预防老年股骨骨折患者的护理[J].护理学杂志,2004,8(19):17.[5]赵友娟,田莳,任小英,等.长时间手术患者受压部位损伤的相关研究[J].护理学杂志,2004,19(22):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