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块模型ppt课件
板块模型PPT课件
10 m/s2) (1)小物块放后,小物块及长木板的加速度各为多
大?
(2)经多长时间两者达到相同的速度? (3)从小物块放上长木板开始,经过t=1.5 s小物块 的位移大小为多少?
答案:(1)2 m/s2;0.5 m/s2 (2)1 s (3)2.1 m
最新课件
13
A的M=1kg,水平面上光滑, B的m=0.5kg,长 L=1m.v0=4m/s,在A滑上B的同时,给B施加F. A与B之间的µ=0.2,g=10m/s2.试求: (1)若F=5N,物体A在小车上运动时相对小
车滑行的最大距离 ;
(2)如果要使A不至于从B上滑落,拉力F大
小应满足的条件.
A
BF
最新课件
14
物体A滑上木板B以后,做匀减速运动,有 µMg =MaA
得
aA=µg=2 m/s2.
木板B做加速运动,有 F+µMg=maB
得:
aB=14 m/s2
两者速度相同时,有v0-aAt=aBt,
得:
t=0.25s
由隔离法f=mBa 又f=μmBg 得F=1.5N (2)当拉力为3.5N时,
aA=(F- μmBg)/mA =3m/s2 aB= μmBg/mB= μg=1m/s2 设时间t后抽出,则有XA-XB=1/2L
最新课件
18
感谢亲观看此幻灯片,此课件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 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谢谢配合!
16
B
A
地面光滑, u=0.1,L=0.5m,mB=0.5kg,mA=0.5kg,B在A 的中间
(1)至少用多大的力拉木板,才能使木板 从B下抽出?
(2)当拉力为3.5N时,经过多长时间A
板从B物体下抽出?此过程中B板的相对
动量和能量的综合应用 板块模型课件
原理
动量定理描述了物体动量的变化 与其所受力的关系。
公式
Ft = Δp,其中F表示力的大小,t 表示力的作用时间,Δp表示动量 的变化量。
能量定理的原理和公式
原理
能量定理描述了系统能量的转化和守 恒关系。
公式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E = E0 + ΔE,其中E表示系统的总能 量,E0表示初始能量,ΔE表示能量的 变化量。
动量和能量在板块模型中的综合应用
动量与能量的相互转化
在板块模型中,物体的动量和能量可以 相互转化。例如,在碰撞过程中,物体 的动能可能转化为内能或势能,反之亦 然。通过分析动量和能量的变化,可以 深入了解物体的相互作用过程。
VS
动量和能量的同时分析
在解决板块模型问题时,通常需要同时考 虑动量和能量的综合应用。通过结合动量 定理和能量守恒定律,可以更全面地分析 物体的运动过程和相互作用效果。
04
板块模型的实例分析
BIG DATA EMPOWERS TO CREATE A NEW
ERA
实例一:汽车碰撞分析
总结词
汽车碰撞分析是板块模型的重要应用之一,通过分析碰撞过程中动量和能量的变化,可以更好地理解碰撞的物理 机制,为汽车安全设计提供理论支持。
详细描述
在汽车碰撞分析中,板块模型可以用来模拟汽车在碰撞过程中的运动状态和受力情况。通过分析碰撞前后的动量 和能量变化,可以评估碰撞对车辆和乘员的影响,从而优化汽车的结构设计,提高汽车的安全性能。
板块模型可以模拟地震发 生的机制和过程,为地震 预测提供理论支持。
地质构造分析
通过板块模型可以分析地 壳运动和地质构造的形成 与演化,有助于地质学研 究和资源勘探。
气候变化研究
2.4动力学模型—板块模型课件
2.4 动力学四大模型之一————物块物块与物块(或木板)组合在一起的连接体问题,是历年高考重点考查的内容之一,其中用整体法和隔离法处理连接体问题,牛顿运动定律与静力学、运动学的综合问题,非匀变速直线运动中加速度和速度变化的分析判断等都是高考热点。
|平衡状态的物块与物块两物块组合在一起处于平衡状态时,二者之间除了相互作用的弹力之外,题型可能还会有一对相互作用的静摩擦力。
静摩擦力的有无及方向判断和大小简述计算是此类题型的常考问题。
物块间的相对运动趋势有时并不容易判断,这时可以利用力的平衡条件或假设法来判断静摩擦力的有无和方向。
方法如图甲,当A、B 静止或者一起匀速运动时,依据牛顿第一定律可知, A 突破的运动不需要外力维持,A、B 间摩擦力为零,或者假设 A 受到一个摩擦力,A 就不平衡,与题设矛盾,得出A、B 间摩擦力为零。
如图乙,当A、B 静止或者一起匀速运动, A 一定受到 B 向左的摩擦力,因为如果 A 不受摩擦力,A 就不平衡了。
[例1]质量均为m 的a、b 两木块叠放在水平面上,如图所示, a 受到斜向上与水平面成θ角的力 F 作用,b 受到斜向下与水平面成θ角等大的力 F 作用,两力在同一竖直平面内,此时两木块保持静止,则( )A .b 对a 的支持力一定等于mgB.水平面对 b 的支持力可能大于2mgC.a、b 之间一定存在静摩擦力D.b 与水平面之间可能存在静摩擦力[答案] C[跟进训练]1.(多选)完全相同的两物体P、Q 质量均为m,叠放在一起置于水平面上,如图所示。
现用两根等长的细线系在两物体上,在细线的结点处施加一水平拉力F,两物体始终保持静止状态,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重力加速度为g)( )A.物体P受到细线的拉力大小为F 2B.两物体间的摩擦力大小为F 2C.物体Q对地面的压力大小为2mgD.地面对Q的摩擦力为F 2解析:选AD|匀变速运动的物块与物块两物块组合在一起以相同加速度运动时,二者间除了相互作用的弹力外,必有一对相互题型作用的静摩擦力。
提能专题一 板块模型ppt课件
[例 2] 下暴雨时,有时会发生山体滑坡或泥石
流等地质灾害。某地有一倾角为
θ=37°sin
37°=35
的山坡 C,上面有一质量为 m 的石板 B,其上下表
面与斜坡平行;B 上有一碎石堆 A(含有大量泥土),A 和 B 均处
于静止状态,如图所示。假设某次暴雨中,A 浸透雨水后总质量
也为 m(可视为质量不变的滑块),在极短时间内,A、B 间的动
摩擦因数 μ1 减小为38,B、C 间的动摩擦因数 μ2 减小为 0.5,A、 B 开始运动,此时刻为计时起点;在第 2 s 末,B 的上表面突然
变为光滑,μ2 保持不变。已知 A 开始运动时,A 离 B 下边缘的
距离 l=27 m,C 足够长,设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取
重力加速度大小 g=10 m/s2。求: (1)在 0~2 s 时间内 A 和 B 加,找出滑板 与滑块的位移关系或速度关系是解题的突破
点 口,利用功能关系分析时一定要注意弄清滑
块和滑板的位移关系,图中 s 块=s 板+s 相。
动 设滑板刚开始处于静止状态,滑块与滑板相对静止时,
量 二者的共同速度为v′,相对滑动过程中,滑块和滑板
观 间的摩擦力为f,则有mv=(m+M)v′,fs相=mv2-(M
点 +m)v′2=mv2·=Q热。
2
一、水平面上的板块模型 1.审题建模:仔细审题,清楚题目的物理过程,对每一个物体
进行受力和运动的分析。 2.求加速度:准确求出各个物体在各个运动过程的加速度,注
意两个运动过程的连接处的加速度可能突变。 3.明确关系:找出物体之间的位移和路程关系或速度关系往往
是解题的突破口,每一个过程的末速度是下一个过程的初速 度。当过程比较多时可以借助 v-t 图像,从图像中找到时间 与空间的关系,是解决问题的有效手段。
提能专题一 板块模型 ppt课件
能 量 观
统运用能量守恒定律,如图所示,找出滑板 与滑块的位移关系或速度关系是解题的突破
点 口,利用功能关系分析时一定要=s 板+s 相。
动 设滑板刚开始处于静止状态,滑块与滑板相对静止时,
量 二者的共同速度为v′,相对滑动过程中,滑块和滑板 观 间的摩擦力为f,则有mv=(m+M)v′,fs相=mv2-(M 点 +m)v′2=mv2·=Q热。
板块模型的 3 种分析思路
动 分别对滑块和滑板进行受力分析,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求 力 出各自的加速度;从放上滑块到两者速度相等,滑块和 学 滑板运动的时间相等,由v共=v0-a1t=a2t可求出共同 观 速度和所用时间t,然后由位移与时间的关系可分别求 点 出两者的位移。
对滑块和滑板分别运用动能定理,或者对系
[例 1] 如图所示,质量为 M=4 kg 的木板长 L=1.4 m,静 止放在光滑的水平地面上,其右端静置一质量为 m=1 kg 的小 滑块(可视为质点),小滑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 μ=0.4,今用 水平力 F=28 N 向右拉木板。要使小滑块从木板上掉下来,力 F 作用的时间至少要多长?(不计空气阻力,取 g=10 m/s2)
提 能 专 题 一 / 板 块 模 型 板块模型即是“滑块—滑(木)板”模型,一般涉及两个物 体,且二者产生相对运动,而用隔离法分析二者受力情况,确 定物体的运动情况是解题的基础。由于问题中往往伴随着临界 值问题和多过程问题,使此类问题变得较为复杂。该模型特点 是上、下叠放两个物体,并且两物体在摩擦力的相互作用下发 生相对滑动。
(1)小物块滑上平板车的初速度 v0 的大小; (2)小物块与车最终相对静止时,它距点 O′的距离。
“专题过关检测”见“专题过关检测(五)” (单击进入电子文档)
动量守恒—板块模型ppt课件
相等、方向相反的初速度(如图),使A开始向左运动、B
开始向右运动,但最后A刚好没有滑离木板.以地面为参
考系.
(1)若已知A和B的初速度大小为v0,求它们最后的速度 的大小和方向;
(2)若初速度的大小未知,求小木块A向左运动到达的最
远处(从地面上看)离出发点的距离.
v0
v0
.
v0
A B
“板块”两体模型
A.木块获得的动能变大 B.木块获得的动能变小 C.子弹穿过木块的时间变长 D.子弹穿过木块的时间变短
.
例3、质量为M的均匀木块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木块左 右两侧各有一位拿着完全相同步枪和子弹的射击手。首先左 侧射手开枪,子弹水平射入木块的最大深度为d1,然后右侧 射手开枪,子弹水平射入木块的最大深度为d2,如图设子弹 均未射穿木块,且两颗子弹与木块之间的作用力大小均相同。
对物块的动能定理: fs11 2m Av121 2m Av02 (2) f = m A a 1
对木块的动量定理: ft1m Bv10 (3)
f m Ba2
v1 =v0 a1t 2a1s1=v12v02
v1 = a2t
对木块的动能定理: fs2 12mBv120 (4)
2a2s2=v12 0
几何关系:
.
.
.
感谢亲观看此幻灯片,此课件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 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谢谢配合!
s1s2L (5)
s1 s2 L
系统动量守恒: ( 1 ) ( 3 ):m A v 0 m A v 1 m B v 1 (6 )
系统能量守恒: ( 2 ) ( 4 ) 并 将 ( 5 ) 代 入 :f L 1 2 m A v 0 2 ( 1 2 m A v 1 2 1 2 m B v 1 2 ) ( 7 )
物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4.5牛顿运动定律的应用——板块模型(共25张ppt)
(2)通过受力分析,求出各物体在各个运动过程中的加速度。
(3)根据物理量之间的关系列式计算。
注意:①此类问题涉及两个物体、多个运动过程。
②前一个过程的末速度是下一个过程的初速度。
③不同运动过程转变的瞬间,加速度可能突变,需重新受力分析
板-块模型解题步骤
1.地面光滑的“滑块—木板”问题
擦力会发生突变
无相对位移
(速度相等
速度保持相同
的过程中)
位移的关系
有相对位移
(速度不相
等的过程中)
注意:计算过程中
①速度方向相同,
x相对=x木板+x滑块
②速度方向不相同,
x相对=x木板-x滑块
的速度,位移,都
是相对于地面而言。
2.“滑块—木板”模型的解题方法和步骤
(1)明确各物体对地的运动和物体间的相对运动情况,确定物体间的
板-块模型
学习目标及重点
1.能说出“板-块”模型的概念。
2.能掌握“板-块”模型的分析方法。(重点)
3.能运用牛顿运动定律处理“板-块”问题。(重点)
板-块模型的概念
1.“板-块”模型概述:
两个或多个物体上、下叠放在一起,物体之间通过摩擦力
产生联系。
板-块模型的分析方法
1.“滑块—木板”模型的三个基本关系
= , = ,解得:t=2s
(3)B离开A时的速度大小为vB=aBt=2 m/s。
典例
2.如图所示,质量为M=1 kg的长木板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现有一质
量为m=0.5 kg的小滑块(可视为质点)以v0=3 m/s 的初速度从左端沿木
板上表面冲上木板,带动木板向前滑动.已知滑块与木板上表面间的动
板块模型ppt课件
15
解:(1)设经过时间 t 铁块运动到木板的右端,则有 12a1t2-12a2t2=L 解得 t=1 s. (2)①当 F≤μ1(mg+Mg) =2 N 时,M、m 相对静止且对地 静止,f2=F. ②设 F=F1 时,M、m 恰保持相对静止,此时系统的加速 度 a= a2=2 m/s2 以系统为研究对象,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
12
4
答案:BCD
13
5:如图甲所示,质量为 M=1 kg的木板静止在粗糙的水
平地面上,木板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1=0.1,在木板的左 端放置一个质量为 m=1 kg,大小可忽略的铁块,铁块与木 板间的动摩擦因数μ2=0.4,g 取 10 m/s2,试求:
(1)若木板长 L=1 m,在铁块上加一个水平向右的恒力 F= 8 N,经过多长时间铁块运动到木板右端.
(1)木板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1及小物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 因数μ2.
(2)木板的最小长度. (3)木板右端离墙壁的最终距离.
19
解:(1)根碰撞后木板速度水平向左,大小也是 v=4 m/s
小物块受到滑动摩擦力而向右做匀减速直线运动, 加速度大小 a2=4-0 m/s2=4 m/s 2
(2)若在铁块上加一个大小从零开始均匀增加的水平向右 的力 F,通过分析和计算后,请在图乙中画出铁块受到木板的 摩擦力 f2 随拉力 F 大小变化的图象.(设木板足够长) 14
甲
乙
图 3-3-5 解:(1)铁块的加速度大小 a1=F-mμ2mg=4 m/s2 木板的加速度大小 a2=μ2mg-μM1M+mg=2 m/s2
1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μ2mg=ma2,解得μ2=0.4 木板与墙壁碰撞前,匀减速
板块模型 (两课时)
第5讲:板块模型
问:块减速,板加速。当速度相等时,做 什么运动? 答:因为地面光滑,所以做匀速运动,一 起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 因为在水平面上一起匀速时,无相对运动 趋势,所以板块之间的摩擦力消失。
v
一起匀速
t
如图:板开始静止,块有一个向右的初速 度,带动板向右运动。 求:板的加速度?
v0
μ2 μ1
对板受力分析, 就除以板的质量
如图:光滑定滑轮通过绳子挂着两个物体 m1、m2,其中m2>m1 ,现从静止释放。 求:m1与m2的加速度
m1 m2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分析:因为m2质量大些,所以m2下降,m1 上升。 问:m1、m2加速度大小相等吗? 答:相等。因为同一根绳子相连,并且物 体的速度等于绳子的速度。 问:m2的加速度是什么方向? 答:因为m2加速下降,所以a向下 问:m1的加速度是什么方向? 答:因为m1加速上升,所以a向上
对m2 受力分析
F
·
因为m2g大些
a
m2 g-F m2 a①
m2 g
对m1 受力分析
F
因为拉力F大些
F-m 1 g m1a ②
·
a
m2 g m1 g a ①式+②式得: m1 m2
m1 g
如图:在恒力F的作用下,木块随小车一起 向右加速。 求:加速度?
F
分析:外力F使车向右加速,车子通过摩擦 力带动木块向右运动。
第5讲:板块模型
制作人:张光明
如图:地面光滑,板块之间粗糙。开始块 有一个向右的速度。
板块模型PPT课件
地壳向两侧推移。
03
板块构造学说
在大陆漂移学说和海底扩张学说的基础上提出,认为地球的岩石圈被分
割成若干巨大的刚性板块,即岩石圈板块。这些板块在地幔对流的作用
下不断运动,发生相互碰撞或张裂。
03
板块模型与地震活动
地震产生原因及类型
地震产生原因
地震是由于地球内部岩石受力超过其承受极限而突然破裂、释放能量所引起的 自然现象。板块运动是地震产生的主要原因,包括板块间的相互碰撞、挤压、 分离等。
两个板块沿水平方向相对 滑动,形成转换断层和地 震活动带,如圣安德烈斯 断层。
板块运动方式
01
02
03
04
扩张运动
在离散边界,板块向两侧扩张 ,形成新的洋壳。
俯冲运动
在汇聚边界,一个板块向下俯 冲到另一个板块之下,形成海
沟和火山弧。
碰撞运动
在汇聚边界,两个板块相互碰 撞挤压,形成高大山脉和地震
活动带。
深海探测与板块构造
随着深海探测技术的不断发展,未来有望 揭示更多关于海底板块构造的细节和机制
。
板块构造与资源环境
深入研究板块构造与资源环境的关系,有 助于指导矿产资源的勘探和开发,以及环
境保护和治理工作。
地震预测与防灾减灾
提高地震预测的准确性和时效性,对于减 轻地震灾害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
跨学科综合研究
板块构造学说发展历程
01
大陆漂移学说
由德国科学家魏格纳提出,认为地球上所有大陆在中生代以前曾经是统
一的巨大陆块(联合古陆),在新生代又分裂漂移成现在的海洋和陆地
。
02
海底扩张学说
认为海岭是新的大洋地壳诞生处,地幔物质从海岭顶部的巨大开裂处涌
板块模型 课件
课堂检测--能力提升
•答案 •(1)0.1 0.4 •(2)6 m (3)6.5 m
达标检测
解 (1)由题图乙可知,A 在 0~1 s 内的加速度 a1=v1-v0=-2 m/s2,
t1 对 A 由牛顿第二定律得,-μ1mg=ma1, 解得μ1=0.2.
(2)由题图乙知,AB 在 1~3 s 内的加速度 a3=v3-v1=-1 m/s2,
3μg
答案 (1) 4v0 v0 (2) 4v20
3μg 3
3μg
2
规定水平向右为正方向,经时间 t 两者达到共同速度 v,
则 v=v0-aBt=-v0+aAt
解得 t= 2v0 =4v0,v=-v0。
aA+aB 3μg
3
(2)在时间 t 内:A 的位移 xA=-v0+vt=-8v20
2
9μg
B 的位移 xB=v0+vt=4v20
2
9μg
木板 A 的最短长度为两者的相对位移大小,即 L=Δx=xB-xA=4v20。
m 1 m/s2
由题意可知,A 刚好没有从 B 上滑下来,则 A 滑到 B 最右端时的速度和 B
的速度相同,设为 v,则有
时间关系:t=v0-v= v
a1 a2
位移关系:L=v02-v2- v2 解得 v0=2 6 m/s.
2a1 2a2
课堂训练2
答案 (1)2 m/s2 1 m/s2 (2)2 s 解 (1)对于 B 由牛顿第二定律可得:μ1mg=maB 解得 aB=1 m/s2 对于 A 由牛顿第二定律可得:F-μ1mg-μ2(m+M)g=MaA 解得 aA=2 m/s2 (2)设经时间 t 抽出,则 xA=12aAt2 xB=12aBt2 Δx=xA-xB=l-x 解得 t=2 s.
第17讲 板块模型(课件)——2024年高考物理一轮复习
的摩擦力方向;
2.分别隔离物体进行受力分析,准确求出各物体在各个运动过程中的加
速度(注意两过程的连接处加速度可能突变);
3.找出物体之间的位移(路程)关系或速度关系是解题的突破口.求解中应
注意联系两个过程的纽带,即每一个过程的末速度是下一个过程的初
速度.
下面我们从四个不同角度来具体分析板块模型问题
第二部分
滑离后沿斜面上升的最大距离,满足-2gssinα=0-v2
解得s=0.9m。
第三部分
必刷真题
03. 必刷真题
真题1 (2021年全国乙卷8题)水平地面上有一质量为 的长木板,木板的左端上有一质量为
的物块,如图(a)所示。用水平向右的拉力F作用在物块上,F随时间t的变化关系如
图(b)所示,其中 、 分别为 、 时刻F的大小。木板的加速度 随时间t的变化关系如
01. 水平无外力
解析 若只增大滑块质量,滑块的加速度不变,木板的加速度增大,所以滑块与木板共速时, 滑块没有离开木板,之后二者一起向左做匀速直线运动,故A正确;若只增大长木板质量, 木板的加速度减小,滑块的加速度不变,以木板为参考系,滑块运动的 平均速度变大,即滑块在木板上的运动时间变短,故B正确; 若只增大木板初速度,滑块的受力不变,滑块的加速度不变,滑块相对木板的平均速度变 大,滑块在木板上的运动时间变短,所以滑块离开木板的速度变小,故C错误;若只减小 动摩擦因数,那么滑块和木板的加速度等比例减小,相对位移不变,则滑块滑离木板时速 度大于木板速度,滑块滑离木板的过程所用时间变短,木板对地位移变小,滑块滑离木板 过程中滑块对地的位移为木板对地位移减去极长,故减小,故D错误. 【参考答案:AB】
02. 水平有外力
例题2
(多选)如图甲所示,一滑块置于足够长的长木板左端,木板放置在水平地面 上.已知滑块和木板的质量均为2 kg,现在滑块上施加一个F=0.5t (N)的变力作 用,从t=0时刻开始计时,滑块所受摩擦力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图乙所示. 设最大静摩擦力与滑动摩擦力相等,重力加速度g取10 m/s2,下列正确的是 A.滑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4 B.木板与水平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2 C.图乙中t2=24 s D.木板的最大加速度为2 m/s2
专题 滑块—木板模型(板块模型)(课件)(共54张PPT)
1.模型特点 涉及两个发生相对滑动的物体. 两种位移关系 滑块由滑板的一端运动到另一端的过程中 若滑块和滑板同向运动,位移之差等于板长; 若滑块和滑板相向运动,位移之和等于板长.
设板长为L,滑块位移x1,滑板位移x2 x1
同向运动时:
运动演示
L=x1-x2
x2 L=x1+x2
相向运动时:
x1 x2
模型特征 滑块—滑板模型(如图a所示),涉及两个物体间的相对滑动,题目涉及摩擦力 分析、相对运动、摩擦生热、多次相互作用等,属于多物体、多过程问题,综 合性较强,对能力要求较高,频现于高考试卷中。另外,常见的子弹射击木块 (如图b)、圆环在直杆上滑动(如图c)都属于滑块—滑板类问题,处理方法与滑 块—滑板模型类似。
专题 滑块—木板模型 (板块模型)
人教版(2019) 高一上
综合模型 滑块——木快板模型
运动和力观点
功能பைடு நூலகம்点 动量观点
三大
四大
思路
问题
木板+木块
模型
突出----
独立性、规律性、关联性
抓住----
两个加速度 两个位移 三个关系
1、板块用力拉 2、块在板上滑 3、板块相向动 4、弹碰情景加
1.概念: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上发生相对滑动,两者之间有相对运动。 问题涉及两个物体、多个过程,两物体的运动时间、速度、位移间有一定 的关系。 2.模型的特点: 滑块(视为质点)置于木板上,滑块和木板均相对地面运动,且滑块和木板 在摩擦力的相互作用下发生相对滑动。
到随时间t变化的水平拉力F作用时,用传感器测出木板B的加速
度a,得到如图乙所示的a-F图像,已知g取10 m/s2,则 ( )
A.木板B的质量为1 kg B.滑块A的质量为4 kg C.当F=10 N时木板B的加速度为4 m/s2 D.滑块A与木板B间动摩擦因数为0.1
《板块构造理论》PPT课件
CCT(秘鲁-智利海沟和西智利洋隆)
TTA(可能在Owen(欧文)破碎带 以及Carlsberg洋中脊)
TTC(圣•安德列斯断层和门多西诺 破碎带)
ACT(加利福尼亚湾德出口处)
AAC(亚速尔群岛)。
AAA型三联点
The junction of the Red Sea, the Gulf of Aden and the Great Rift Valley of East Africa centered in the Afar Triangle is often given as an example of a triple junction.
《板块构造理论》PPT课 件
板块,全称是岩石圈板块,是指构成地 球上部岩石圈的不连续球面板状块体。
板块构造说本身则是大陆漂移和海底扩 张说的引伸和发展,涉及全球(不分大 陆和海洋)的构造活动与演化,所以它 又被称为新全球构造学说或全球构造学 说。
一 板块构造基本原理的内容:
1. 垂向上:固体地球上层可划分为物理性质 截然不同的两个圈层--上部刚性岩石圈 和下垫的软流圈
Juan de Fuca 板块由大 洋岩石圈组成,其边界 包括:与北美洲板块相 连的汇聚边界,与大西 洋板块相连的离散边界, 转换断层则成为两板块 边界。
San Andrea Fault是一 个转换边界,容纳了太 平洋板块和大西洋板块 直接的相对运动。
转换型(剪切型)板块边界特征:
剪切型板块边界与转换断层相当。在转换断层上确定的震源 机制属“剪切”型,表明这里的 ①应力场以剪切作用为主, ②剪切方向与借助磁异常确定的板块相对运动方向一致。即 相邻两板块沿边界彼此向相反方向滑动。在这样的边界, ③既没有板块增生,也没有板块消亡,仅只是一些滑移迹线, 有人称其为守恒板块边界。这类板块边界上所发生的地震以 走向滑动类型为主,地震活动大都为 ④浅源地震,地震带较窄,地震频度和震级明显比洋中脊为 代表的拉张型边界大,最大地震可达8.4级这可能是由于岩石 圈厚度随着离开中脊轴部逐渐增大之故。这里 ⑤在地貌上表现为“地堑型”谷地,它不是一条断层,而是 长而平直的破碎带,宽十几公里到几十公里。
高三复习物理课件:板块模型(共24张PPT)
【练习】如图所示,质量M=4.0 kg的长木板B静止在光滑 的水平地面上,在其右端放一质量m=1.0 kg的小滑块 A(可视为质点).初始时刻,A、B分别以v0=2.0 m/s向 左、向右运动,最后A恰好没有滑离B板.已知A、B之 间的动摩擦因数μ=0.40,取g=10 m/s2.求: (1)A、B相对运动时的加速度aA和aB的大小与方向; (2)A相对地面速度为零时,B相对地面运动已发生的位 移大小x; (3)木板B的长度L.m1m2M
O
t
例3.如图所示,质量M=8kg的小车放在光滑的水平面上, 在小车右端加一水平恒力F,F=8N,当小车速度达到
v0=1.5m/s时,在小车的前端轻轻地放上一大小不计、
质量m=2kg的物体,物体与小车间的动摩擦因数μ=0.2, 小车足够长,求物体从放在小车上开始经t=1.5s通过的 位移大小。(g取10m/s2)
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相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
A. 若F1=F2,M1>M2,则v1>v 2 B. 若F1=F2,M1<M2,则v1<v 2 C. 若F1<F2,M1=M2,则v1>v 2 D. 若F1>F2,M1=M2,则v1>v 2
v
m M2
M1
O
t
v
m M1
M2
O
t
v
m2
m1
M
O
t
v
板块模型 de 动力学解法
概念:由一个小滑块(可视为质点) 和一长木板(或平板小车)组成的 模型
例1.如图所示,一质量为M=1kg的长木板静止在光滑
的水平面上,另一质量为m=0.5kg的小滑块(可视为 质点),以v0=6m/s的初速度从木板的左端滑上长木 板。已知滑块与木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0.2,取 g=10m/s2:
板块构造的基本原理ppt课件
34
A式俯冲
B式俯冲
完整版PPT课件
35
七、板块的运动
• 板块沿球面的旋转运动:
• 欧拉定律(E.Euler ,1776)
一个刚体沿半径不变的球面的运动,必定是环 绕通过球心的轴的旋转运动。在球体表面,任 何一点的移动都不是沿着直线,而是弧线;如 果这种移动表现为复杂的曲线形式,那么它的 移动轨迹将有许多圆弧小段组成。
• 板块旋转运动的确定:主要用板块的旋转轴 或旋转极的位置和旋转角速度来确定
• 板块的相对运动观点认为,不仅板块本身可 移动,板块的各类边界及旋转极也可移动— —相对移动。
完整版PPT课件
38
• 板块边界的迁移: 渐变式和突变式两种。
• 最常见渐变式。渐变式板块边界的迁移不存在 汇聚型板块边界,仅是某一边界在缓慢移动。
52演化阶主导运动特征形态典型火山岩典型沉积变质作实例胚胎期抬升裂谷拉斑玄武岩溢流碱性玄武岩少量沉积作用可忽略东非裂谷幼年期扩张拉斑玄武岩溢流碱性玄武岩陆架不海盆沉积可能有蒸収岩可忽略红海成年期扩张拉斑玄武岩溢流碱性玄武岩活动集中于大洋丰富的陆架沉积冒地槽少量大西洋衰退期收缩环绕边缘的岛弧及毗邻海沟边缘的安山岩及大量源于岛弧的沉积物优地槽太平洋终了期收缩年轻山系边缘的火山岩及大量源于岛弧的沉积物优地槽可能有蒸収年轻山系少量广泛喜马拉雅山的印度河一线53九热点地幔柱假说1无震海岭和热点说无震海岭的特点
• 平错型(剪切型)板块边界:相当于转换
断层,两侧板块相互滑过,既没有板块的
生长,也没有板块的破坏。
完整版PPT课件
9
应
类 两侧板块的 力 地震活动 岩石圈演 两侧板块地壳
型 运动方向 状 特征 化特点
性质
态
板块模型59929ppt课件
11
如图,带有半径为R的1/4光滑圆弧的 小车其质量为M,置于光滑水平面上, 一质量为m的小球从圆弧的最顶端由 静止释放,则球离开小车时,球和车 的速度分别为多少?(重力加速度为 g)完整版PPT课件12源自完整版PPT课件6
子弹穿木块连接弹簧模型
完整版PPT课件
7
两块质量都是m的木块A和B在光滑水平面上均以速度v0/2 向左匀速运动,中间用一根劲度系数为k的轻弹簧连接着, 如图所示.现从水平方向迎面射来一颗子弹,质量为m/4, 速度为v0,子弹射入木块A并留在其中.求: (1)在子弹击中木块后的瞬间木块A、B的速度vA和vB的 大小; (2)在子弹击中木块后的运动过程中弹簧的最大弹性势 能.
完整版PPT课件
8
如图所示,一颗质量为m的子弹以v0 的水平速度射入放在光滑水平面上的质量 为M的木块,并留在其中,木块通过轻质 弹簧与固定墙壁相连,若子弹对木块打击 时间极短,则子弹射入木块后的瞬间,二 者的共同的速度为是多少?
弹簧具有的最大弹性势能是多少?
完整版PPT课件
9
完整版PPT课件
10
完整版PPT课件
2
17.如图所示,PQ是固定在竖直平面内的半 径为R的四分之一光滑圆弧轨道。一辆 质量 为M的小车放在光滑水平面上。小 车的左端上表面与圆弧轨道底端相切。 一质量为m的小物块从圆弧轨道顶端由 静止开始滑下,冲上小车后,滑到小车 右端时恰好与小车保持相对静止。已知 M=9m,重力加速度为g,从小物块开 始下滑到与小车保持相对静止的整个过 程中,小物块与小车组成的系统损失的机械能为
如图,木块A静置在光滑的水平面上,其 曲面部分MN光滑,水平部分NP粗糙,现 有一物体B自M点由静止下滑,设NP足够 长,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BC)
板块模型ppt课件
❖ C.木板向右运动,速度逐渐变小,直到做匀速 运动
❖ D.木板和物块的速度都逐渐变小,直到为零
答案:B C
精选课件ppt
5
LOGO
作业
精选课件ppt
6
LOGO
1.如图所示,有一块木板静止在光滑且足够长的水 平面上,木板质量M=4kg,长L=1.4m,木板 右端放着一个小滑块.小滑块质量为m=1kg, 其尺寸远小于L.小滑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μ =0.4,g=10m/s2.
❖ (1)木块与冰面的动摩擦因数.
❖ (2)小物块相对于长木板滑行的距离.
❖ (3)为了保证小物块不从木板的右端滑落,小 物块滑上长木板的初速度应为多大?
v
A
B
精选课件ppt
13
LOGO
❖ 解析:(1)A、B一起运动时,受冰面对它的滑动摩擦 力,做匀减速运动,加速度 a2gv22s1.0m/s2
❖ 解得木板与冰面的动摩擦因数μ2=0.10
❖有 v0t12a1t212a2t2L v 0 v a 1 t v a 2 t
❖ 由以上三式解得,为了保证小物块不从木板的右 端滑落,小物块滑上长木板的初速度不大于最大
初速度 v02 (a 1a 2)L3 .0m /s
精选课件ppt
15
LOGO
此课件下载可自行编辑修改,供参考! 感谢您的支持,我们努力做得更好!
❖ v0==4m/s④ ❖ 即木板初速度的最大值是4m/s.
精选课件ppt
12
LOGO
4.长为1.5m的长木板B静止放在水平冰面上,小 物块A以某一初速度从木板B的左端滑上长木板B ,直到A、B的速度达到相同,此时A、B的速度 为0.4m/s,然后A、B又一起在水平冰面上滑 行了8.0cm后停下.若小物块A可视为质点,它 与长木板B的质量相同,A、B间的动摩擦因数 μ1=0.25.求:(取g=10m/s2)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5
解:(1)设经过时间 t 铁块运动到木板的右端,则有 12a1t2-12a2t2=L 解得 t=1 s. (2)①当 F≤μ1(mg+Mg) =2 N 时,M、m 相对静止且对地 静止,f2=F. ②设 F=F1 时,M、m 恰保持相对静止,此时系统的加速 度 a= a2=2 m/s2 以系统为研究对象,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
3
4
5
2.如图所示,长为0.75m,质量6kg的木板以 2m/s的速度在光滑水平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 某时刻在木板的右端放置一个质量为2kg、大 小不计的滑块,并开始计时。假设木板的厚 度为0.8m,板块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15。
(1)分析滑块还在木板上时,两物体的受力情况及v-t图像 (2)滑块何时离开木板? (3)滑块离开木板时,滑块与木板的速度各为多少? (4)求在滑块掉落地面的时间内,木板移动的位移? (5)不改变题干数据,还能求出什么物理量?
板块模型 (两课时)
1
地面光滑 或地面粗糙
v0 ①
②
v0
F
③
④
F
对常见水平面板块模型的思考:
1.板块模型可以千变万化,掌握好“三图”则一切可解
2.判断滑块是否掉下来的方法不同:
①②是达到共速时,相对位移是否大于板长
③④是判断能否保持加速度一致
3.当板与块速度相等时,应注意判断接下来能否相对静止
(2)若在铁块上加一个大小从零开始均匀增加的水平向右 的力 F,通过分析和计算后,请在图乙中画出铁块受到木板的 摩擦力 f2 随拉力 F 大小变化的图象.(设木板足够长) 14
甲
乙
图 3-3-5 解:(1)铁块的加速度大小 a1=F-mμ2mg=4 m/s2 木板的加速度大小 a2=μ2mg-μM1M+mg=2 m/s2
(1)木板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1及小物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 数μ2.
(2)木板的最小长度. (3)木板右端离墙壁的最终距离.
19
解:(1)根据图象可以判定
碰撞前小物块与木板共同速度为 v=4 m/s
碰撞后木板速度水平向左,大小也是 v=4 m/s
小物块受到滑动摩擦力而向右做匀减速直线运动, 加速度大小 a2=4-0 m/s2=4 m/s 2
【解析】(1)由 v-t 图象可求出物块冲上木板做匀减速直线运
动的加速度大小 a1=10-4 m/s2=1.5 m/s2, 4
木板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大小 a2=4-0 m/s2=1 m/s2,
4 达到共同速度后一起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大小 a3=4-0 m/s2=0.5 m/s2.
8
11
12
4
答案:BCD
13
5:如图甲所示,质量为 M=1 kg的木板静止在粗糙的水
平地面上,木板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1=0.1,在木板的左 端放置一个质量为 m=1 kg,大小可忽略的铁块,铁块与木 板间的动摩擦因数μ2=0.4,g 取 10 m/s2,试求:
(1)若木板长 L=1 m,在铁块上加一个水平向右的恒力 F= 8 N,经过多长时间铁块运动到木板右端.
16
F1-μ1(M+m)g =(M+m)a 解得 F1=6 N 所以,当 2 N<F≤6 N 时,M、m 相对静止,系统向右做 匀加速运动,其加速度 a=F-μM1+M+m mg=F2-1
以 M 为研究对象,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 f2-μ1(M+m)g=Ma 解得 f2=F2+1.
17
③当 F>6 N,M、m 发生相对运动, f2=μ2mg =4 N 故画出 f2 随拉力 F 大小变化的图象如图 3-3-6 所示.
1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μ2mg=ma2,解得μ2=0.4 木板与墙壁碰撞前,匀减速
图 3-3-6
18
(2015年新课标全国卷Ⅰ)一长木板置于粗糙水平地面上,木板 左端放置一小物块;在木板右方有一墙壁,木板右端与墙壁的 距离为4.5 cm,如图KZ3-9甲所示.T=0时刻开始,小物块与 木板一起以共同速度向右运动,直至t=1 s时木板与墙壁碰撞 (碰撞时间极短).碰撞前、后木板速度大小不变,方向相反; 运动过程中小物块始终未离开木板.已知碰撞后1 s时间内小物 块的v-t图象如图乙所示.木板的质量是小物块质量的15倍,重 力加速度大小g取10 m/s2.求:
4.①②两种模型在地面光滑时用动量守恒结合能量守恒解
题更方便,其பைடு நூலகம்情况用牛顿运动定律更方便
2
1.如图,质量为3kg的木板静止于光滑的水平面上, 现有一质量为2kg的小物块以速度5m/s从左端滑上 木板。假设它们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3。
(1)分析两物体的受力情况,做出v-t图像及过程图。 (2)为使木块不会掉下来,木板需要多长? (3)不改变题干数据,还能求出什么物理量?
(2)对物块冲上木板匀减速阶段: μ 1m g=m a1
对木板向前匀加速阶段: μ 1m g-μ 2(m +M )g=Ma 2 物块和木板达到共同速度后向前匀减速阶段: μ2(m+M)g=(M+m)a3 以上三式联立可得m =3.
M2
(3)由 v-t 图象可以看出,物块相对于长木板滑行的距离 Δx 对应图中△abc 的面积,故 Δx=10×4×12 m=20 m. 【答案】(1)1.5 m/s2 1 m/s2 0.5 m/s2 (2)32 (3)20 m
(1)物块冲上木板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大小a1,木板开 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为a2,达相同速度后一起匀 减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为a3;
(2)物块质量m与长木板质量M之比; (3)物块相对长木板滑行的距离△s
10
【思路点拨】
(1)v-t图象斜率大小表示物体运动的加速度大小; (2)不同物体或不同时间阶段受力情况不同; (3)物块与木板同速后不再发生相对滑动.
6
7
8
9
3.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长木板,静止放置在粗糙水平地面上, 有一个质量为m、可视为质点的物块,以某一水平初速度从左端 冲上木板.从物块冲上木板到物块和木板达到共同速度的过程 中,物块和木板的v-t图象分别如图中的折线acd和bcd所示,a、 b、c、d点的坐标为a(0,10)、b(0,0)、c(4,4)、d (12,0).根据v-t图象,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