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魏晋玄学及其对文学的影响

合集下载

浅论魏晋玄学及其对文学的影响

浅论魏晋玄学及其对文学的影响

浅论魏晋玄学及其对文学的影响每一个国家,在不同的时代,都有其主流的哲学思想。

哲学,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是自然知识、社会知识、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是社会意识的具体存在和表现形式,是以追求世界的本源、本质、共性或绝对、终极的形而上者为形式,以确立哲学世界观和方法论为内容的社会科学。

哲学本身不创造生产力,但是主流哲学却是整个社会运作的基础,统治者正是在自己认可的哲学指导下制定政策、统治国家。

具体到每一个人,也或多或少有自己的人生哲学。

它不一定会像主流哲学那样被书面化、被宣扬,它往往存在于个人看待事物的态度、处理问题的方式之中。

儒、道两家的哲学思想对中华民族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

以孔孟为代表的儒家哲学,积极入世,以《周易》、《尚书》、《诗经》、《礼记》、《左传》等书为经典,在思想上形成了仁与礼的一种张力结构,尤注重人与人之间伦理关系,并将之运用到政治实践中,成为指导性的原则。

以老庄为代表的道家哲学,逃名避世,崇尚自然、主张清静无为、反对斗争,视隐逸为人生最高境界。

但是,从时间的长短来看,特别是在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后,儒家思想几乎一直处于统治地位,这与统治者的阶级利益以及儒家自身的改良有关。

然而,有一个时代却是例外,儒学衰微而道家崛起了,这就是同样动乱的魏晋时期。

魏晋时期的战乱,让文人们感到儒学的无力,他们为自己所信仰的学说而困惑,人们需要一种更适合当下环境的思想来给人慰藉和力量。

人们想到了同样产生于战乱之中的道学。

在这样的时代,避世也许才能获取平静的内心,甚至才能保住生命。

但儒道两家有太多思想是相抵牾的,那些上层士大夫,既想标榜自己为老庄的弟子,却又舍不得真正摒弃名利物质,实现庄子的“任逍遥”,这就产生了深刻的矛盾。

这种矛盾,却又恰好成为了玄学产生的必要因素。

我们往往有个误区,认为玄学就是老庄哲学。

其实,这两者还是有很大的差别。

玄学,一般指魏晋时期崇尚老庄的思潮,它源于先秦以老庄哲学为代表的原始道家,是老庄哲学在新时期的发展和变异。

魏晋时期的道家思想对文学创造的影响

魏晋时期的道家思想对文学创造的影响

魏晋玄学的发展、主题及对文学的影响魏晋南北朝实际是中国文明史上最长的乱世时代,在三百余年的历史进程中,豪强争霸,三国鼎立,西晋统一又短命而亡,接着北方五胡乱华,十六过纷争,南方政权也四带更迭。

在漫长的乱世之中,经济、社会、环境都受到难以估量的破坏,但乱世中的文化却得到新的发展壮大,文学的繁荣,雕刻的兴盛,等等,但其中最引人侧目的,当属玄学的崛起。

(一)魏晋玄学的发展历程西汉时,汉武帝“摆黜百家、独尊儒术”,名教(所谓名教是指“因名设教的一套道德伦理和政治制度”)成为西汉巩固起统治的理论基础,但东汉末封建统治的危机和随后汉王朝的崩溃,名教也陷入了危机,对儒家经典的烦琐解释的经学也无法赢得人心。

旧的价值观念和伦理观念的崩溃,时代危机越演越烈,在这种背景下,一些思想家把眼光转向《老子》、《庄子》,想继承汉初的“黄老之治”,以道家统帅儒家,于是,魏晋玄学应运而生。

可以说,魏晋玄学是先秦道家思想发展的必然。

先秦时期道家对“有无”问题的探索,有“有生于无”的宇宙生成论和宇宙本体论的思想萌芽,因此,道家思想经两汉的孕育后在魏晋降生玄学是合乎思想史和自身逻辑的,而且玄学的创始人王弼也大量涉及了《太玄》(杨雄著)、《易经》及《论衡》(王充著)等包含道家本体论的书籍并继承了这一思想,魏晋玄学的产生是道家发展的必然。

关于魏晋玄学的分期,很多学者都提出了各自的分法。

目前一般将魏晋玄学分为三个阶段。

许多学习和多较承认第一阶段是以何晏、王弼开创的“正始玄学”,这一阶段的主要任务是以“自然”统御“名教”,主张“名教本于自然”,主张“贵无论”。

何、王等认为自然是名教之本,名教处于自然。

圣人无为而治,“以无为本”也成了他们解释名教的理论出发点。

第二阶段是一嵇康、阮籍为代表的“名教下合自然论”和以裴顾为代表的“崇有论”(有些学者如防天宝等主张将裴顾的“崇有论”放在第三阶段)。

嵇康、阮籍等以道家的无为思想对抗名教,“非汤武而薄周礼”,公开说老子、庄周“吾之师也”,倡导“越名教而任自然”。

玄学对魏晋文学的影响

玄学对魏晋文学的影响

⽞学对魏晋⽂学的影响2019-09-06【摘要】魏晋南北朝是社会思想和⽂学都发⽣重⼤变化的⼀个时期。

⾸先⽞学思想代替了儒教⽽成为了社会主流思想;其次在⽞学思想的影响下⽂学也开始对⽂学的审美特性有了⾃觉的追求。

本⽂将就⽞学对于魏晋南北朝⽂学所产⽣的影响进⾏探究。

以揭⽰在特定的历史时期社会思潮与⽂学发展的关系。

【关键词】⽞学;⽂学;影响魏晋之际与儒教衰落的同时,⼀种新的社会思潮逐渐兴起并蓬勃发展起来,这就是魏晋⽞学。

魏晋⽞学是以⽼庄的⾯貌出现的,但⼜不完全等同于先秦⽼庄思想,⽽是它的变种,是在不完全“背弃儒家封建伦理的基本观念的条件下,吸收了汉以来名家、法家的学说,以⽼庄思想为基础的哲学思想”(《魏晋⽞学中的社会政治思想论》)。

魏晋⽞学提供了⼀种新的解释经籍的⽅法,这对于打破汉代繁琐经学的统治起到了积极的作⽤。

从两汉经学到魏晋⽞学,在中国思想发展史上可以说是⼀次重⼤的转折。

⽽这种主流社会思想的重⼤转变同时也带来了⽂学观念的变⾰。

例如⽞学中所包含的“名教与⾃然”、“⾔意之辨”等重要命题对与魏晋时期⽂学创作者的审美理想及魏晋⽂艺理论的发展都产⽣了重⼤影响。

“⾃然”⼀词,是⽼庄哲学所特有的范畴。

其所谓“⾃然”,不是我们近代所谓的与⼈类社会相对⽽⾔的⾃然界,⽽是⼀种状态,即⾮⼈为的、本来如此的、天然⽽然的⼀种状态。

在⽼庄哲学中认为⼈只要顺应⾃然的状态和变化,⽆所待,⽆所使,⾃然⽽然,就可以进⼊⾃由⾃如的境界。

此外,“真”也是道家特有的哲学范畴。

⽼⼦把“真”视为道的精髓、修⾝的极致。

⽽且在《庄⼦》中对“真”有⼀个界定:“真者,精诚之⾄也。

真者,所以受于天也,⾃然不可易也。

故圣⼈法天贵真,不拘于俗。

愚者反此,不能法天,⽽恤于⼈;不知贵真,禄禄⽽受变于俗,故不⾜。

”(《渔⽗》)这就是说:“真”是⼀种⾄纯⾄诚的精神境界,这境界是受之于天的,性分之内的,⾃然⽽然的。

这样看来,“真”和“⾃然”有相通的地⽅,它们不仅属于抽象理念的范畴,也属于道德的范畴。

魏晋时期的玄学思潮与文化审美

魏晋时期的玄学思潮与文化审美

魏晋时期的玄学思潮与文化审美魏晋时期是中国历史上重要的文化时期之一,这一时期的思想和美学思潮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在这个时期,玄学思潮迅速发展起来,成为当时文化审美的核心。

本文将探讨魏晋时期的玄学思潮与文化审美的关系,以及它们对中国文化的贡献。

魏晋时期,玄学思潮在社会上得到广泛传播和认同。

玄学强调对玄妙之理的追求,以至阴至弱的美为最高审美标准。

许多文人学士都将自己与玄学联系在一起,倡导遁世思想,追求超越世俗的境界。

他们通过感受大自然的力量和表现自我,表达对生活的独特理解和情感。

例如,江西的王导在他的《季秋图赋》中描绘了一幅秋天的景象,描述了萧索的草原,枯叶在秋风中翩翩飞舞的情景。

这种以至阴至弱为美学标准的审美理念在当时非常流行,并且影响了后来的文化艺术发展。

除了玄学思潮,文化审美也发生了重大变化。

在魏晋时期,歌辞和文言诗开始盛行,成为流行的文学形式。

很多文人用诗歌表达他们内心的情感和体验,追求"奇"和"趣",以打破传统文学的束缚。

曹操的《木兰诗》讲述了女子扮男装代父从军的故事,以及她英勇无畏的奇特形象。

这样的作品美妙动人,引人入胜。

魏晋时期的文化审美从传统与现实的对立中探索新的表现方式,为后来的文化艺术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

此外,魏晋时期采用的一种文体叫做“骈文”。

骈文是一种将两个或更多的意义相同或相近的句式并列使用的文体。

这种文风追求丰富的修辞技巧,以及对形式的精确追求,使作品显得华丽而雄辩。

魏晋时期的文士通过骈文的运用,提高了文章的表达力和感染力。

例如,陆机的《七发》利用了骈文的形式,以华丽的表达来描绘大自然的壮丽景象。

骈文的运用使作品富有变化和韵律感,增强了读者的审美体验。

魏晋时期的玄学思潮和文化审美思想对中国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它们不仅改变了当时的艺术创作方式,也扩大了中国文化的内涵。

玄学思潮的强调"至阴至弱"的美学观念,对后来的诗歌、绘画和音乐等艺术形式产生了重要影响。

浅论魏晋玄学

浅论魏晋玄学

QUN WEN TIAN DI群文天地·2011年第11期魏晋南北朝长期处于战乱,国家也处于长期分裂的状态中,而此时期的玄学被称为“魏晋南北朝艺术的灵魂”,是中国哲学和文化思想史上的一个重要阶段,从中我们可以看出玄学的产生并不是偶然的,它对魏晋南北朝的艺术产生了重要影响,不仅如此,玄学在中国文化、哲学等多方面都有过诸多影响。

一、时代背景东汉末年,阶级矛盾尖锐、王朝衰微,爆发了黄巾起义,促使汉王朝灭亡。

而随后的魏晋南北朝,全国长期处于战乱和分裂,虽然西晋实现过统一,但也仅仅是短暂统一。

此外,从社会思想来说,魏晋南北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极其重要的时期。

这一时期是继战国“百家争鸣”以后,中国历史上又一个思想解放的时代,这就使得思想活跃,各种学说同时并兴,也使得人们更加重视个体价值,这推动了社会思想和学术文化等多样化的发展。

正是在战乱与分裂、士族门阀制度的存在以及社会思想活跃、个性价值得到充分重视的社会背景下,玄学产生了。

二、玄学的产生玄学出于《老子》第一章:“玄之又玄,众妙之门”,玄即玄远、深远的意思,体现了无穷万物变化的奥秘,玄学是种智慧的哲学。

魏晋玄学大多被认为源自刘邵的《人物志》,代表人物有正始名士何晏、王弼,竹林七贤的领袖人物阮籍、嵇康,西晋时期的郭象,东晋时期的葛洪、王坦之等。

魏晋玄学的产生,有其深刻的社会背景和思想文化背景。

(一)魏晋玄学的产生是儒释道文化糅合的结果东汉末年阶级矛盾尖锐以及黄巾起义给东汉王朝毁灭性打击,东汉政权最终土崩瓦解,因此上层统治的理论基础———以阴阳五行为基础的“天人感应”的神学论也随之消散。

此时曾与生活紧密相关的入世儒学,逐渐脱离现实社会,失去了其原有的旺盛生命力,两汉经学走向了死胡同,这为玄学的产生提供了可能性。

佛学自西汉末年有西域传入中国。

作为一种陌生的异域文化,佛学的传播者势必结合中国的本土文化———魏晋玄学中盛行的老庄学说。

汉末、魏晋时期的社会动乱、政治黑暗、生命脆弱等现象,使人们期望安宁的生活,佛教中的某些思想与老庄相结合,被人们接受,并给予长期处于痛苦、不安的人们以极大的精神和心灵慰藉。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玄学思想与文化变革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玄学思想与文化变革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玄学思想与文化变革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过渡时期,这个时期以玄学思想和文化变革为特征。

在这个时期,玄学思想的兴起和文化变革的发生,对中国的思想史和文化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一、玄学思想的兴起在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的传入对中国的哲学思想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佛教的到来,让中国人对世界的本质、人生的意义产生了新的思考。

同时,佛教的理论体系也为后来玄学思想的形成提供了基础。

玄学思想强调的是超越现实世界的深层意义和本质。

它认为现实世界只是表象,背后有更为深刻的东西存在。

这种思想与佛教中对幻象和真实的思考不谋而合。

玄学思想还强调直觉的重要性,认为通过直觉能够洞察到更为深远的真理。

这种思想观点对后来的文化变革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二、文化变革的发生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化变革表现在多个方面。

首先,在文学上,人们开始追求神秘和意境化的表达,不再局限于对现实的描写。

这与玄学思想的强调有关,人们希望通过文学作品来表达超越现实世界的深邃之美。

此外,在绘画和书法领域,人们也开始倡导“写意”和“笔墨意境”的表达方式。

这种表达方式追求的是形式的流畅和表达者的内心情感。

这种追求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玄学思想中对超越现实的追求。

在音乐和舞蹈方面,人们也开始倡导超越现实世界的表演方式。

他们希望通过音乐和舞蹈来达到超越自我的境界,与宇宙合为一体。

这种表演方式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玄学思想中对世界本质的追求。

三、玄学思想与文化变革的影响玄学思想与文化变革的出现,对中国的思想史和文化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首先,它改变了中国人的世界观和价值观。

人们开始更加关注内心的体验和灵性的追求,追求超越现实的品质和境界。

这种思想观念在中国历史上广泛传承,并对后来的文化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同时,玄学思想与文化变革的出现也推动了中国艺术的发展。

在文学、绘画、音乐和舞蹈等领域,人们追求更加意境化、抽象化的表达方式。

这种表达方式在中国艺术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对后来的艺术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玄学对魏晋南北朝文学的影响

玄学对魏晋南北朝文学的影响

玄学对魏晋南北朝文学的影响1. 玄学的概念说到玄学,大家可能会想:“这是什么高大上的东西?”其实,玄学就是一种哲学思潮,强调的是道家和儒家思想的结合,讲究宇宙、人生的本质,还有那种难以捉摸的“玄”妙感觉。

魏晋南北朝这个时期,社会动荡不安,政治,人们心里都在想些什么,哎,不就是求个心灵的寄托嘛!这种背景下,玄学就像一阵春风,吹进了文人的心田,给他们带来了思考的空间和创作的灵感。

2. 玄学对文学创作的影响2.1 文人心态的变化在这个时期,文人们开始追求一种超然的境界。

他们不再单纯追求功名利禄,而是渴望那种与自然、宇宙合为一体的感觉。

这种心态上的变化,让他们的作品更富有哲理和深度,比如阮籍、嵇康这些人,写的东西简直是让人读了想“哦,原来人生可以这样看!”这种对自由、自然的向往,直接反映在他们的诗词中,许多作品都充满了那种“云淡风轻”的气息。

2.2 作品主题的丰富再说作品的主题,玄学的影响让文人们开始探索生命的意义,追问“我是谁,我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这种哲学性的思考,在文学中也表现得淋漓尽致。

比如,魏晋的山水诗就特别流行,诗人们常常把自己比作大山、流水,仿佛在和自然对话。

这种对自然的敬畏和对人生的感悟,让他们的作品充满了画面感和情感的深度,读起来就像在看一幅幅美丽的山水画,真是让人心驰神往。

3. 玄学与个人情感的交融3.1 诗词中的哲思在魏晋南北朝的诗词中,我们常常能看到那种夹杂着个人情感的哲思。

就拿陶渊明来说,他的“桃花源记”不就是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吗?他希望能找到一个没有纷争、充满和谐的地方,这种思维方式和玄学的影响是密不可分的。

文人在表达个人情感时,往往会加入一些哲学的思考,让整首诗词变得更有层次感,仿佛在和读者进行一场心灵的对话。

3.2 人生的苦涩与甜美当然,这个时期的文人也不是总是阳光灿烂,生活的苦涩也是一部分。

有时候,他们在诗中流露出对人生的无奈,像是对命运的感慨。

其实,正是这种苦与甜的交融,让他们的作品更真实、更有感染力。

魏晋时期的玄学思想与学术成就

魏晋时期的玄学思想与学术成就

魏晋时期的玄学思想与学术成就魏晋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较为特殊的时代,它的文化风貌有着一些独特的特点。

其中,比较显著的就是玄学思想在这个时期的兴起和发展。

玄学思想的表现形式很多,包括对道和阴阳五行等哲学理论的深入研究,以及关于人的灵魂和天人之间关系的探讨等。

除此之外,魏晋时期还出现了一些著名的学术成就,比如司马迁的《史记》、王弼的《易经》注、郭象的《调元》等。

一、魏晋时期的玄学思想1、道家思想的兴起道家思想在魏晋时期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和推广。

在此期间,道家又出现了一些新的分支学派,比如王弼所创建的“新学”、“天人思想”。

王弼认为,人的内心与自然界之间存在着一种内在联系,道家的主张可以为人类的生活提供指导。

同时,魏晋时期的一些思想家也对道家哲学加以了一些新的解释和发展。

其中最著名的是王充,他提出了激进的功利主义和自由主义思想,强调个人自由和欲望的追求。

2、阴阳五行学说的发展阴阳五行学说是中国自古以来的哲学基础,它在魏晋时期有了更加深入的解读和扩展。

一个重要的贡献是袁晋的“阴阳五行相生相克之说”,它对阴阳五行理论进一步作了细致系统的阐述和解释,使之逐渐成为了中国哲学史上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

另外,在魏晋时期还出现了一个有重要影响的阴阳学说家,就是杜赫。

他借用了一些佛教的语言和表述,用东方的元素和西方的哲学术语来宣扬阴阳学说,旨在为阴阳五行理论的发展提供给新的血液和思路。

3、关于人的灵魂和天人之间关系的探讨在魏晋时期,玄学学者对灵魂等问题的认识也有了一定的提高,表现出与先秦时期不同的特点。

以郭象为代表的一些学者先后提出了一些新的观点:灵魂的产生不是来自于身体,而是借由天地自然的启示;天地万物都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人们的身体和灵魂都可以与宇宙建立起密切的联系。

这类观点的突出特点是,它们将人的身体和灵魂视为和天地之间联系的一个整体,人类通过与自然界不断地交互而逐渐获得灵性和智慧。

二、魏晋时期的学术成就1、司马迁的《史记》司马迁是魏晋时期一位杰出的历史学家和文学家。

魏晋玄学的概念及背景

魏晋玄学的概念及背景

魏晋玄学的概念及背景魏晋玄学是中国古代哲学发展史上的一派重要思潮,主要在魏晋时期兴起和发展。

玄学的概念和背景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阐述。

一、背景:魏晋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动荡不安的时期,当时社会经历了东汉末年的战乱和分裂,经济失衡,统治者的道德沦丧,社会秩序严重颠覆,人们在动荡中开始寻求安定与宁静。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玄学应运而生。

二、概念:1. 玄学的概念:玄学指的是一种探究宇宙本体和道德伦理的学说,它试图通过思辨和反思来解决魏晋时期所面临的种种困境,寻求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宇宙的和谐。

2. 玄学的哲学观点:玄学强调超越形象和言语的表层,探索深奥而本质的真理。

它认为世界具有某种隐藏并超越人类理解能力的内在原则,人应通过自省、理性思辨和悟性的开发来接近这种真理。

3. 玄学的研究领域:玄学的研究领域包括宇宙本体、道德伦理、人性和心性、认识论等。

它强调以回归本源、精神解构和个体觉察来实现心灵的升华和真理的达到。

三、主要思想家与代表作品:1. 王弼:《易经注》是他的代表作,强调人与自然的关系,在其看来,天地万物都是相互联系和影响的,人应当遵循道德规范和自然规律。

2. 陶渊明:以《归去来兮辞》为代表作,他在南方山水中寻求内心的宁静和安稳,主张返璞归真,追求生活的简朴和自然的才情。

3. 陆机:《文心雕龙》是他的代表作之一,他强调文学的内涵和情感表达,追求内心世界的丰富和虚无。

4. 阮籍:他的作品思想深邃且充满了哲理,尤以《赋得古原草送别》最为脍炙人口,他主张超越凡俗,追求灵魂的自由与升华。

四、玄学的影响:1. 文学艺术:魏晋时期,玄学的思想理念对文学艺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例如陶渊明的田园诗、阮籍的豪放诗和曹操的辞章等都具有玄学的元素。

2. 人文关怀:玄学的思想强调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倡导追求内心世界的深度思考和情感表达,对于后来的人文主义思想和文化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3. 哲学思维:玄学作为一种哲学思潮,对后世的哲学思维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例如宋明理学,后来的禅宗和道家思想等都受到了玄学的启发和借鉴。

魏晋玄学思想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魏晋玄学思想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魏晋玄学思想对中国文化的影响魏晋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也是中国文化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

在这个时期,出现了一批思想家、文人、诗人等,他们不仅对中国文学和艺术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而且对中国哲学和思想的发展也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魏晋玄学思想是中国思想史上的一个重要派别,对中国文化发展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探讨魏晋玄学思想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一、魏晋玄学思想的基本概念和主要内容魏晋玄学思想是一种唯心主义思想,强调内心的体验和感悟,认为道是感性认识的产物。

在玄学思想中,主要包括“道”和“物”的关系,强调“物”是由“道”所构成的,而“道”的本质是“虚无”,即物体本来不存在,不具有实体性。

同时,玄学思想也重视个人修炼的过程,通过个人的自我修养,体悟出真正的“道”的存在。

二、魏晋玄学思想对中国文学和艺术的影响魏晋时期是中国文学和艺术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

在这个时期,文人、诗人等开始关注内心体验和感悟,强调个人的情感和感性的表达。

这种关注和强调正是受到玄学思想的影响。

玄学思想认为内心的体验和感悟是体会“道”的重要途径,因此,宋代文学和诗歌表现出了浓郁的玄学色彩。

三、魏晋玄学思想对中国哲学和思想的影响魏晋玄学思想对中国哲学和思想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儒家、道家、墨家等传统思想体系的基础上,魏晋玄学思想开辟了一条新的思想途径。

玄学思想从流变的宇宙、神秘的灵魂、道德的权威等方面开拓了新的研究领域,为中国文化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思想动力。

四、结语魏晋玄学思想是中国文化史上的一个重要派别,对中国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玄学思想对中国文学、艺术和哲学思想的发展都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它的思想体系不仅丰富了中国文化的内涵,也为后来的思想家和文艺家提供了重要的启示和借鉴。

今天,在中国的文化研究中,玄学思想依然具有重要的意义,它仍然在不同领域产生着不可替代的影响。

魏晋时期的玄学思潮与文化审美

魏晋时期的玄学思潮与文化审美

魏晋时期的玄学思潮与文化审美魏晋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充满变革与创新的时代,同时也是一个思想高度发达的时期。

在这个时期,玄学思潮成为一种独特的文化审美形式,对当时的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魏晋时期的玄学思潮主要表现为对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关系的深入思考和探索。

玄学思潮主张通过超越现实的方式,寻求人性的真正意义以及个体与社会的和谐统一。

这种思潮在当时的文人士大夫中广泛传播,在文化艺术领域产生了较为显著的影响。

首先,魏晋时期的玄学思潮对文人的审美观念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在当时的文人士大夫中,有一种追求神秘与深邃的情感。

他们崇尚心灵的升华与境界的超脱,在文学作品中追求那种隐逸、虚幻与玄奥之感。

他们喜欢通过隐喻、象征等艺术手法,表达个体的情感与思想,塑造出深邃、富有哲理的形象。

例如,王羲之的书法作品,以其神秘的笔触和简约的线条,表现出一种强烈的意境和思辨的艺术审美。

其次,魏晋时期的玄学思潮对文化艺术的发展产生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玄学的思想认为艺术应具备超越现实的力量,通过审美的形式来传递人性的真理和美感。

在这个时期,文人们开始追求一种超脱尘世、独立于社会规范之外的审美境界。

他们不局限于一种形式,善于利用诗歌、音乐、绘画、书法等多种艺术形式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

这使得魏晋时期的文化艺术领域呈现出多样化和丰富性的特点。

再次,魏晋时期的玄学思潮对社会价值观念的塑造也具有重要意义。

玄学思潮追求人的心性修养和境界的提升,提倡内心平和、心态淡泊的情感体验。

这种价值观念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当时社会的道德伦理观念。

人们开始关注个体内心的修炼和自我提升,强调人的内在品质和精神追求。

这种超越功利和物质欲望的审美观念对当时社会的进步和文化的繁荣起到了积极推动的作用。

最后,魏晋时期的玄学思潮在后来的文化发展中也具有重要影响。

随着玄学思潮的传播和发展,它逐渐成为后世文人士大夫们思考人生、追求美好的重要思想源泉。

在随后的历史阶段,如唐宋时期,玄学思想依然存在,并进一步发展和演变。

魏晋南北朝的玄学思想及其影响

魏晋南北朝的玄学思想及其影响

魏晋南北朝的玄学思想及其影响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非常特殊的阶段。

在这个时期,中国繁荣的汉文化已经开始衰落,而新兴的宗教信仰和玄学思想开始流行。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探讨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玄学思想及其影响。

一、背景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非常动荡的时期。

在这个时期,中原地区分裂成了南北两部分,而这两部分之间的政治、经济、文化、宗教等方面都存在巨大的差异。

尤其是在南方,佛教、道教以及其他宗教信仰开始流行,而玄学思想也开始兴起。

二、玄学思想的概念玄学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个重要部分,它强调的是隐藏、深奥、神秘的原理和真相。

通俗地说,玄学就是“追求不可知的事物”。

在魏晋南北朝时期,玄学思想的主要表现是对天人合一、阴阳五行、道家思想、儒家文化等方面的解释和发展。

玄学思想在文化、宗教、哲学、医学等方面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三、天人合一的思想天人合一是玄学思想的核心之一,它强调人类与自然宇宙之间的紧密联系。

在魏晋南北朝时期,这种思想表现的形式多种多样,例如道教中的道家思想、佛教中的因果报应思想、五行学说等等。

这些思想都认为,人类与自然界是不可分割的整体,而人的行为会对自然界产生影响。

天人合一的思想也出现在文学、音乐、绘画等艺术形式中,例如“山水诗”、“山水画”等都表达了对自然界和人类的共生态度。

四、阴阳五行学说阴阳五行学说是中国玄学思想中的又一重要组成部分。

它是一种对自然现象运作规律的解释,也是一种对人类行为和命运的解释。

阴阳学说强调的是对立面的统一和转化,例如日夜、寒热、生死等都是存在于阴和阳之间的。

而五行学说则强调的是自然界中五种元素(金、木、水、火、土)之间的相互影响和制约。

这种思想也成为了古代医学、农业、建筑等领域的重要内容,例如《黄帝内经》中就包含了丰富的阴阳五行学说内容。

五、玄学对文化和艺术的影响玄学思想对文化和艺术的影响也是不可忽视的。

在魏晋南北朝时期,文学、音乐、绘画等艺术形式都开始受到玄学思想的影响。

魏晋南北朝时期玄学对文化的影响

魏晋南北朝时期玄学对文化的影响

魏晋南北朝时期玄学对文化的影响魏晋南北朝时期,社会长期动荡不安,战争不断,政治腐败,统治集团之间斗争不断,朝代更迭频繁,社会矛盾激化。

正直之文人为抵制统治者以名教愚弄人民的做法,遂以玄学为武器,与名教相对抗,反抗统治者的反动统治,表现人民心声。

因此,玄学逐渐形成,并发展、成熟,以至于影响着这一时代的文化走向。

一.玄学是什么玄学是形成于魏晋时期,从宇宙本体论出发、探讨本末、有无的关系,阐述有关人生、社会、自然哲理以对抗名教的学说。

它既不是儒学,也不是道学,但又具有儒、道思想素质,尤以道家思想居多。

玄学植根于社会现实的土壤之中,但不就事论事,而是研究形而上学的原则、规律一类的抽象、玄远之理。

因此,玄学又称玄远之学。

二.玄学产生的背景和原因东汉末年,朝政紊乱,社会矛盾激化。

统治阶级内部,宦官和外戚两大集团斗争激烈,为夺权而互相杀戮。

至于桓、灵两帝,人民寒不得衣,饥不得食。

最后,终于爆发了黄巾起义。

从董卓进京始,直至晋武帝司马炎统一全国,前后近百年。

中原大地战火不断,生灵涂炭。

公元190年,袁绍联合各地诸侯讨伐董卓,董卓杀刘辩,胁献帝西逃长安。

公元192年,司徒王允密结吕布诛董卓,夺取朝权。

不久,董卓部将李傕、郭汜攻长安,屠戮关中。

之后,各地诸侯蜂起,州郡割据,中原大地一片混乱。

曹操起家于兖州,收徐州,灭袁术,平袁绍,北击乌桓;刘备皇室后裔,发迹于乡间,后得荆、益以为基业;孙权扼据江东,守父兄之业,国险民富。

至此三国对峙。

公元264年,魏灭蜀。

次年,司马炎废魏建晋。

太康元年(280),晋灭吴,分裂近百年的中国重获统一,实现了短暂的和平。

乱世不仅能出英雄,同时也出文化。

天下大势合久必分,分久必合。

周末七国纷争,并入于秦。

方是时,百家争鸣,三教九流辈出。

汉朝自高祖斩白蛇起义,传至献帝,遂分三国。

三国之时随无百家争鸣之盛,但正值乱世,各方诸侯大需人才之际,各家学说并起,也可谓一时大观。

儒家,名家、道家,法家,兵家、纵横家之术又有用武之地。

魏晋玄学思想的影响及其批判研究

魏晋玄学思想的影响及其批判研究

魏晋玄学思想的影响及其批判研究随着时间的推移,历史上的每一次思想变革和文化的转折都会对后世产生深远的影响,尤其是一些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思想理论更是产生了极其广泛的影响。

而在中国古代哲学史上,魏晋玄学思想无疑是其中一个重要的思想学派。

这种思想不仅对中国哲学的发展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而且对世界文化的传播也留下了重要的印记。

本文将探讨魏晋玄学思想的影响及其批判研究。

一、魏晋玄学思想的影响魏晋玄学是中国古代哲学史上的一个重要学派,它主要是运用了道教、佛教、儒教和道家的思想来阐述自己的观点,并且注重人的内心境界的修养。

这种思想深受历代文人的推崇和喜爱,从晋代的竹林七贤到唐代的诗文家,再到宋代的理学家,都深受其影响。

在文化、艺术、哲学等方面,魏晋玄学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 魏晋玄学对文化的影响魏晋玄学思想在文化方面产生了非常深远的影响。

其主要表现在:魏晋玄学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注重人的内心境界的修养,这些思想有利于推进文化的发展;魏晋玄学对中国古代文学、书法、绘画等方面都有很大的影响,这些艺术形式往往充满了玄学的意味,其中尤以书法最为典型;魏晋玄学在文化交流、艺术表现和思维方式上都对东亚文化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如在日本、韩国和越南等地,魏晋玄学被各种形式地传播,成为他们文化的组成部分。

2. 魏晋玄学对哲学的影响魏晋玄学对中国的哲学思想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它主要表现在:魏晋玄学注重人的自我修养和精神追求,强调在天道中生存,这种精神和思想影响了中国古代哲学的发展;魏晋玄学强调了个体对宇宙的影响和连续性,这在后来的理学发展中也得到了进一步的阐述;魏晋玄学正是因强调内在的道德修养而受到宋代理学的批判,同时也成为了今后儒学发展的重要途径。

二、魏晋玄学思想的批判研究随着时间的推移,魏晋玄学思想经历了一个批判研究的过程。

这个过程主要包括了理学的批判和文学界的批判。

1. 理学的批判魏晋玄学在理学的发展中受到了一定程度的批判,这主要表现在:魏晋玄学注重人的内心境界,但未能形成理学在经典和经验的基础上的形式化系统;魏晋玄学过于强调了无为而治的思想,未能在实践上得到有效的验证;魏晋玄学在人物及其言论的审美和成仁的价值判断方面,比较偏向于个体化的观点,而忽视了集体利益和社会伦理的道德基础。

浅谈魏晋玄学论文

浅谈魏晋玄学论文

浅谈魏晋玄学论文时期,儒家经学的衰落更加明显。

同时,魏晋时期的改制运动也为玄学的兴起提供了契机。

魏晋玄学吸收了道家的精神和思想,以老庄思想为基础,探讨宇宙人生的哲学问题,通过修辞和论辩的方式进行学术社交活动。

它的发展并非要取代儒家,而是要调和儒道,使儒道兼容。

魏晋玄学的发展魏晋玄学经历了几个阶段的发展,分别以正始玄学、竹林玄学、元康玄学和江左玄学为代表。

正始玄学注重对“有”、“无”、“独化”等本原、本体类问题的探讨,竹林玄学则更加注重对人性、道德、自由等问题的思考。

元康玄学强调“心即是佛”,强调个体内心的修养和发展。

江左玄学则更加关注政治和社会问题,提出了“天下为公”的思想。

这些不同的思想流派,都在不同的方面对魏晋玄学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魏晋玄学的影响魏晋玄学对当时及后世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它的思想影响了文化、艺术、哲学等多个领域,成为了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的一个重要发展阶段和一种意识形态。

近代的评论也对魏晋玄学的价值做出了重新评价,认为它在中国哲学史上具有重要地位。

同时,魏晋玄学的思想也影响了后来的文学创作,成为了中国文学的一个重要源头。

魏晋玄学的现实意义魏晋玄学中的人对学儒精神有着深刻的认识。

他们强调个体内心的修养和发展,注重人性、道德、自由等问题的思考,提出了“天下为公”的思想。

这些思想对当时的政治和社会问题有着重要的启示意义,也对现代社会的发展有着积极的影响。

魏晋玄学的思想,不仅是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的一个重要发展阶段,也对现代社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启示作用。

庸之学的批判和“无为而治”的政治观点的提出为代表。

在竹林时期,以嵇康、阮籍为代表的玄学家更加注重人性的探讨和自由意志的重要性,同时也对政治和社会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元康时期的玄学家则更注重对道家思想的吸收和发展,提出了“因循”政治哲学和“各尽其能”的人才观。

而江左玄学则更加注重实践和行动,强调“真人无己,天地为公”的理念。

这些阶段的玄学发展,都对中国哲学和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试析魏晋玄学对文学的影响

试析魏晋玄学对文学的影响

个人 的心灵情感终 于冲破伦理 道德 的束缚 , 任情恣性成为社
转 为魏晋清谈的产物 。事实上 , 政治需要并不是玄学产生 的
根本原 因。从魏晋玄学的历史 内容可 以看 出 , 玄学 的形成是 魏 晋文士在失 落人生家 园的恐惧 、 痛苦 、 焦 虑之 中走 向 自我 意识 的觉醒 , 是他 们在寻 找迷失 的生命 本真世 界的 同时 , 力 图重铸生命之 花 、 重建人生 家园的结果 。通 常 , 个体 生命都
玄学 的起 因和 精神实质进行分析 的基础上 ,探讨 了魏晋玄学对玄言诗和 山水 田园诗的影响。具体而言 ,玄学的本体论 为玄
言诗 的发展 奠定 了思想基础 ,玄学的方法论 “ 言 意之辩”影响 了玄言诗 的表达特 点 ,而玄学关于 自 然 山水 的新观 念引导 了
诗人们 自觉地走 向山水 田园。
[ 关键词 ] 玄学;玄言诗 ; 山水 田园诗 [ 中图分类号 ] I 2 0 6 [ 文献标识码 ] A [ 作者简 介] 韩 自波 ( 1 9 6 5 一 ) ,男 ,编 辑,研 究方 向为古代 文学和编辑 出版 。
魏 晋玄 学是 魏晋 时代 的思 想主 流 , 它 以老庄 思想 为骨
架, 企图调和 “ 名教 ” 与“ 自然 ” 之 间的关系 , 用思辨 的方法探 讨天地万 物存 在的根据 , 是 企图把儒道两大家在老庄思想基 础上 建构结合 起来 的一 种特定 的哲 学思潮 。魏晋 玄学不仅
表现 。但是 , 对于 国家和君主 的忠诚 , 是 他一直难 以放 弃 的
东西 , 这在他 的文学作 品中有着强烈 的体现 。文学强调 的是 为政 治服务 。秦汉 时代 , 由于高度 集权 的政权需 要 , 思想 自 由被 强有力地抑制 了 , 汉 代通过 “ 罢黜百家 , 独尊 儒术” 所建

浅析魏晋时期玄学思想对文学“自觉”现象的影响与作用机制

浅析魏晋时期玄学思想对文学“自觉”现象的影响与作用机制

浅析魏晋时期玄学思想对文学“自觉”现象的影响与作用机制董 璇鲁迅先生在其演讲《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中曾谈到,自魏晋曹氏建立政权开始,统治者力斥源于两汉时期的自命清流、固守礼教的社会风气,“文变染乎世情”,时代境况移风易俗的趋向逐渐影响到文坛,开始提倡文风宜“清峻”、“尚通脱”,“思想通脱之后,废除固执,遂能充分容纳异端和外来思想,故孔教以外的思想源源引入”。

玄学一派即产生于这种名教式微、各类思想流派重新“洗牌”的社会意识环境中。

经学研究与发展的困顿不前为文学摆脱经学附庸的地位而独立发展形成了契机,而波诡云谲的政治局势也令有识之士意识到官宦仕途的凶险,纷纷弃仕隐逸,为玄理探究与文学创[摘 要]魏晋南北朝时期被普遍认为是中国文学的“自觉时期”,以抒发个人情感的辞赋创作为代表的魏晋文学,以建安文学的出现为标志,使文学本体从文史哲不分、诗舞合一的状态中分离出来,成为一个独立的学术门类。

承接名教经学弊端日益显露而兴起的玄学思想,作为魏晋时期社会人文精神的共性意识体现,倡导对个体生命自然本质的重新审视,激发出人们自我的觉醒,对文学、音律、书画等方面的创作主体而言象征着一次精神与灵感的解放,尤其使得魏晋文学显示出强烈的主体性色彩和玄理意味,推动了其创作实践与文学审美理论的发展,对我国古代文学的自觉独立现象影响显著。

本文试图从玄学思想的产生因素与魏晋时期的时代背景出发,浅析其对当时文人名士与文学作品的作用机制,以洞察玄学与文学自觉现象之间的呼应关系。

[关 键 词]魏晋时期;玄学思想;辞赋;清谈作的融合提供了思考空间,从而形成了一种魏晋时期显著而特别的文学创作现象。

一、博采儒道,广纳哲思——玄学思想的本体形成1.玄学思想的形成背景魏晋南北朝时期玄学思想的出现与延自东汉末年长期战乱、政局纷争的形势有所关联。

昌盛之时汉风独尊儒术,但由于汉末乱世之中“佞诌日炽,刚克消亡”、“邪夫显进,直士幽藏”(赵壹《刺世疾邪赋》),士人忠而见疏,郁郁不得志,尤其是东汉末的政治腐败与宦官党政使儒家士子对所崇尚的“为政以德”等教义思想产生怀疑,痛苦与无奈之中多少表现出了一种“善恶不为”的道家倾向。

试论玄学对魏晋文学自觉的影响

试论玄学对魏晋文学自觉的影响

试论玄学对魏晋文学自觉的影响1.何谓文学的自觉?2.玄学对魏晋文学自觉的影响主要有哪些方面?文学的自觉是一个相当漫长的过程,它贯穿于整个魏晋南北朝,是经过大约三百年才实现的。

所谓文学的自觉有三个标志:第一,文学从广义的学术中分化出来,成为独立的一个门类。

汉朝人所谓文学指的是学术,特别是儒学,《史记·孝武本纪》:“而上向儒术,招贤良,赵绾、王臧等以文学为公卿,欲议古立明堂城南,以朝诸侯。

”南朝,文学有了新的独立于宋文帝立四学,文学与儒学、玄学、史学并立;(宋)范晔《后汉书》单列《文苑列传》,与《儒林列传》等并立,都是重要标志。

此外又有文笔之分,《文心雕龙·总术》:“今之常言,有文有笔,以为无韵着笔也,有韵者文也。

”这代表了一般的认识。

梁元帝萧绎《金楼子·立言篇》对文笔之分有进一步的说明:“至如不便为诗如阎纂,善为章奏如伯松,若此之流,范谓之笔。

吟咏风谣,流连哀思者,谓之文。

……至如文者,惟须绮縠纷披,宫徵靡曼,唇吻遒会,情灵摇荡。

”萧绎所说的文笔之别已不限于有韵无韵,而强调了文之抒发感情以情懂人的特别,并且更广泛地注重语言的形式美。

他所说的“文”已接近我们今天所说的文学了。

第二,对文学的各种体裁有了比较细致的区分,更重要的是对各种体裁的体制和风格特点有了比较明确的认识。

第三,对文学的审美特性有了自觉的追求。

(审美的时代)文学之所以成为文学,离不开审美的特性。

所谓文学的自觉,最总要的或者说最终还是表现在对审美特性的自觉追求上。

“诗赋欲丽”的“丽”,“诗缘情而绮靡”中的“绮靡”,“赋体物而浏亮”中的“浏亮”,便已经是审美的追求了。

到了南朝,四声的发现及其在诗歌中的运用,再加上对用事和对偶的讲究,证明他们对语言的形式美有了更自觉的追求,这对中国文学包括诗歌、骈文、词和曲的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影响。

而《文心雕龙》以大量篇幅论述文学作品的艺术特征,涉及情采、声律、丽辞、比兴、夸饰、练字等许多方面,更是文学自觉的标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论魏晋玄学及其对文学的影响每一个国家,在不同的时代,都有其主流的哲学思想。

哲学,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是自然知识、社会知识、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是社会意识的具体存在和表现形式,是以追求世界的本源、本质、共性或绝对、终极的形而上者为形式,以确立哲学世界观和方法论为内容的社会科学。

哲学本身不创造生产力,但是主流哲学却是整个社会运作的基础,统治者正是在自己认可的哲学指导下制定政策、统治国家。

具体到每一个人,也或多或少有自己的人生哲学。

它不一定会像主流哲学那样被书面化、被宣扬,它往往存在于个人看待事物的态度、处理问题的方式之中。

儒、道两家的哲学思想对中华民族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

以孔孟为代表的儒家哲学,积极入世,以《周易》、《尚书》、《诗经》、《礼记》、《左传》等书为经典,在思想上形成了仁与礼的一种张力结构,尤注重人与人之间伦理关系,并将之运用到政治实践中,成为指导性的原则。

以老庄为代表的道家哲学,逃名避世,崇尚自然、主张清静无为、反对斗争,视隐逸为人生最高境界。

但是,从时间的长短来看,特别是在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后,儒家思想几乎一直处于统治地位,这与统治者的阶级利益以及儒家自身的改良有关。

然而,有一个时代却是例外,儒学衰微而道家崛起了,这就是同样动乱的魏晋时期。

魏晋时期的战乱,让文人们感到儒学的无力,他们为自己所信仰的学说而困惑,人们需要一种更适合当下环境的思想来给人慰藉和力量。

人们想到了同样产生于战乱之中的道学。

在这样的时代,避世也许才能获取平静的内心,甚至才能保住生命。

但儒道两家有太多思想是相抵牾的,那些上层士大夫,既想标榜自己为老庄的弟子,却又舍不得真正摒弃名利物质,实现庄子的“任逍遥”,这就产生了深刻的矛盾。

这种矛盾,却又恰好成为了玄学产生的必要因素。

我们往往有个误区,认为玄学就是老庄哲学。

其实,这两者还是有很大的差别。

玄学,一般指魏晋时期崇尚老庄的思潮,它源于先秦以老庄哲学为代表的原始道家,是老庄哲学在新时期的发展和变异。

魏晋玄学既标榜信奉老庄哲学,但也把孔子奉为圣人。

何晏是早期重要的玄学家,他采取了一种调和折中的手段,认为老子的观点与孔子一致,所以都是圣人。

王弼也采用了同样的手法,从“有”“无”的观点入手,认为孔子不谈“无”是与老子的“无”相互补充,同样是高明的圣人。

这些玄学家看到了孔子圣人地位一时难以动摇,便采取了迂回篡饰的手法,把老庄学说中的精髓灌输到经学中去。

魏晋玄学我们称之为“新道家”,新道家并不是要完全推翻孔子,他们需要借助孔子来为老庄哲学的经典性正名。

而且,统治者需要儒学中的“忠孝”和等级制度来维系政体的稳定。

那么,玄学中必然保留了儒学的某些成分。

这就决定了,玄学是一种以老庄哲学为根基并调和了某些儒学内容的新哲学,它是儒道融合的产物。

魏晋玄学以“三玄”为主要研究对象,并以《老子》、《庄子》注解《易经》。

以辩证“有无”问题为中心。

以何晏、王弼为代表的玄学贵无派把“无”作为世界的根本和世界统一性的基础;崇有论者裴頠则认为有是自生的,自生之物以有为体。

探究世界本体为其哲学的基本内容。

贵无派把“无”当作“有”的存在根据,提出了“以无为本”的本体论思想;郭象则主张独化说,认为“有”是独自存在的,不需要“无”作为自己的本体。

以解决名教与自然的关系问题为其哲学目的。

王弼用以老解儒的方法注《易经》和《论语》,把儒道调和起来,认为名教是“末”,自然是“本”,名教是自然的必然表现,两者是本末体用的关系。

郭象提出了名教即自然的理论,认为道家的自然与儒家的名教是一致的。

阮籍、嵇康提出“越名教而任自然”的主张,表现出反儒的倾向。

以“得意忘言”为方法。

针对汉儒支离繁琐的解释方法,王弼、郭象等强调在论证问题时应注意把握义理,反对执著言、象,提出“得意忘言”、“寄言出意”的方法。

以“辨名析理”为其哲学的思维形式。

玄学家重名理之辨,善作概念的分析与推理,辨析名理是其思维形式的基本特征之一。

玄学就其哲学范畴来讲,可称其为形而上学,“形而上”简单来说既是抽象出来的意思,玄学也便是对一些抽象内容以生动的方式方法进行解说和发展。

而就其盛行时代玄学亦可称其为魏晋玄学,玄学产生于魏晋盛行于隋唐,这和当时的社会有着密切的联系,魏晋说白了就是三国演义那段时间,我们看着三国鼎立一会你打我,一会我打你的。

要是生活在那样的年代,可想而之,人们及当时的知识分子无不时刻存在朝不保夕的感觉,所以谈学说易成为在当时社会茶余饭后的主要活动,以此来暂时达到精神世界的满足,回避如此残酷的现实。

有一句话可以概括玄学的特色:隋唐精神,魏晋风骨。

这两方面原因加在一起,注定玄学,既带有神秘深奥的一面同时也有着满足精神世界慰藉心灵的作用。

了解了魏晋玄学的特点,我们就不难理解它对文人及其作品所起的作用了。

这里,我们先论述一下哲学与文学的关系。

哲学听起来很深奥,而文学就亲近很多。

实际上,所有的文学作品中都包含着作者的哲思。

只有有哲学立场的文学作品,才有灵魂。

就在魏晋当朝,受玄学影响的文人有很多,陶渊明应该是首屈一指的。

无论是他的人生选择,还是他的人格以及作品风格,都透着玄学的光芒。

他爱酒,爱自由,不为五斗米折腰。

他几次做官,几次归隐。

他写《桃花源记》,为我们勾画理想的归宿。

处处都展现出高扬个性,追求自由意志的理想。

魏晋竹林七贤中三个最重要的人物——阮籍、嵇康、刘伶,也都是深受玄学影响的文人,不得不提。

阮籍嗜烈酒、善弹琴,喝酒弹琴往往复长啸,得意时忽忘形骸,甚至即刻睡去,可谓“我今欲眠君且去,明朝有意抱琴来”。

阮籍是「正始之音」的代表,其中以《咏怀》八十二首最为著名。

阮籍透过不同的写作技巧如比兴、象征、寄托,借古讽今,寄寓情怀,形成了一种「悲愤哀怨,隐晦曲折」的诗风。

阮籍本来在政治上倾向于曹魏皇室,对司马氏集团怀有不满,但同时又感到世事已不可为,于是他采取不涉是非、明哲保身的态度,或者闭门读书,或者登山临水,或者酣醉不醒,或者缄口不言。

不过在有些情况下,阮籍迫于司马氏的淫威,也不得不应酬敷衍。

他接受司马氏授予的官职,先后做过司马氏父子三人的从事中郎,当过散骑常侍、步兵校尉等,因此后人称之为“阮步兵”。

他还被迫为司马昭自封晋公、备九锡写过“劝进文”。

因此,司马氏对他采取容忍态度,对他放浪佯狂、违背礼法的各种行为不加追究,最后得以终其天年。

比起阮籍,嵇康更为狷介。

不喜为官,平时以打铁为乐(一说以此谋生)。

大将军司马昭曾想聘他为自己的掾吏,嵇康坚守志向不愿出仕,离家躲避到河东。

嵇康还曾公开宣称“非汤武而薄周孔”。

嵇康擅长书法,工于草书。

他也通晓音律,尤其喜爱弹琴。

最后,为救友人,遭奸人所害,临刑之前还抚上一曲《广陵散》,从容赴死。

虽然,因为政治原因,他只活了40岁,但在中国养生学史上仍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总结成一句即为“越名教而任自然”,可见玄学对他思想影响的深刻。

刘伶好酒的故事,我们耳熟能详,他在政治上强调无为而治,最后以无能被罢免。

他宣扬老庄思想和纵酒放诞之情趣,对传统“礼法”表示蔑视。

这些行为在今天,也许都是不能被接受的,但是在当时的文人中,确是大家所推崇和效仿的榜样,这便是我们常说的“魏晋风度”。

那为一杯酒放弃生后名的率真,闻美人殁而往吊之的坦荡,裸形体而法自然的放浪,一任狂澜既倒宠辱不惊的淡定,是处不拘小节的自然,处世维艰幽默对之的旷达。

这一切的至情至性无不让我们深深震撼和景仰。

中国文化史上鲜有如此放旷自然的生命,错过魏晋,儒,释,道,各自成型,中国的文人们再不用效穷途之哭。

错过魏晋,经世匡政重走正道,中国诗篇里再也没有陶潜悠然菊花香。

错过魏晋,义理成风,规矩长存,中国名士们再也不敢纵酒狂歌,散发山阿,白眼向权贵,折齿为美人。

这一切都如千余年前在洛阳东市刑场上,嵇康奏响的广陵散一样,都是千古绝响。

魏晋风度作为当时的士族意识形态的一种人格表现,并成为当时的审美理想。

风流名士们崇尚自然、超然物外,率真任诞而风流自赏。

除了对魏晋当朝,玄学对后世文人的影响一样不可忽视。

宋代苏轼,应该是一个典型。

苏轼的旷达、飘逸显然受到了玄学的影响。

遇到那么多挫折,他都能在心中去化解,吟一句“也无风雨也无晴”。

唐代李白,虽是积极入世的代表,但当其仕途受挫时,他亦拿起了玄学来安慰自己,疾呼道“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即使到今天,当我们遇到窘境,我们也会拿起玄学作甲胄来保护和安慰自己:“名利是身外物,生不带来,死不带走”“万事看淡一点,心里就舒服了”等等。

可见,这种哲学思想具有强大的继承性和影响力。

魏晋玄学的兴盛是有其特定历史环境的,而这个战乱的时代已经不复存在,它对后世产生的影响更多的应该是精神层面的,在具体的言行上去模仿应该说是不现实的,也是没有必要的。

经过历史的大浪淘沙,我们应该抓住的是魏晋玄学最闪光的部分,即张扬个性、追求自由意志,这是对人性的尊崇。

从对文学创作的意义来看,是使文学作品有张力、有风格、有灵魂的重要因素。

从塑造人格来看,是告诉我们,要做一个有骨气、有风度的人,做真实的自己。

(注:专业文档是经验性极强的领域,无法思考和涵盖全面,素材和资料部分来自网络,供参考。

可复制、编制,期待你的好评与关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