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蕉催熟实验
物理催熟的方法
![物理催熟的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1ff94ea1ab00b52acfc789eb172ded630b1c98cc.png)
物理催熟的方法我折腾了好久物理催熟的方法,总算找到点门道。
我最开始对物理催熟有想法,是因为有一次买了好多生的水果,像香蕉啊,芒果啥的,想让它们快点熟,就瞎摸索开来。
我第一个尝试的方法就是把水果放在一个袋子里密封起来。
当时我的想法是,这样能让水果自己产生的乙烯聚集起来,乙烯不就是催熟的嘛。
我把几个绿色的香蕉放在一个塑料袋里扎紧,放在角落,满心期待着它们快点变黄。
可是过了好几天,感觉它们只是稍微有点变化,仔细一看,香蕉的屁股那部分有点黑了,我才意识到香蕉产生的水分没法散发出去在袋子里积着,可能不太行了。
所以我就知道这个方法要改进,下次再这样做的时候我就在袋子里放了张厨房用纸,用来吸水份。
后来啊,我又试过把生水果和熟水果放一起催熟。
像那种熟透了的苹果或者是熟透的香蕉放在那些生水果中间。
我感觉这就像是找了个小老师来教那些没长大的水果怎么成熟似的。
不过,这里面也有讲究。
我一开始把一个很大的生芒果和一个小小的熟透的苹果放在一个纸盒子里,过了几天发现没什么大变化。
我就琢磨着是不是这个比例不对,熟的水果散发的乙烯可能不够多。
然后我又放进去几个熟透的苹果,果然这次芒果很快就变软了有点要熟的迹象了。
还有温度这方面,我觉得很容易被忽视。
我觉得温度就像是一个加速器,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催熟的进程。
比如说,同样是用袋子密封法催香蕉,我把一袋在厨房放着的香蕉和一袋放在靠近暖气旁边的香蕉对比。
暖气边的香蕉熟的速度明显快一些,但是温度不能太高啊,太高我也担心会把水果弄坏了,这个合适的温度我还在摸索,大概就是摸起来有些温热那就比较合适。
还有光照,我试过把一些青橘子放在有阳光能稍微照射到的地方,感觉也会比那些放在阴暗角落的熟得快一点。
但是不能直射太久,久了橘子皮就干了,里面还没怎么熟呢,感觉就像是外表在做最后的挣扎,内在还没跟上步伐。
反正物理催熟啊,就是要不断的尝试各种因素的搭配组合,找到最适合的方法。
总的来说,密封的时候注意防潮,不同熟度的水果搭配催熟的时候要把握好比例,温度和光照也要控制在合适的范围,这样物理催熟水果就比较容易成功了。
不同水果对香蕉的催熟情况探究
![不同水果对香蕉的催熟情况探究](https://img.taocdn.com/s3/m/0cdc501379563c1ec5da7184.png)
不同水果对香蕉催熟情况探究董任科 1 胡博*华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广东,广州 510631摘要:在实际生活中,运输香蕉过程中为防止香蕉过早成熟,将产乙烯量大的水果与之隔离,而在售卖过程中,为了达到让香蕉早点成熟的目的,会将不同水果放在香蕉处一起储存。
乙烯具有催熟香蕉的功能,而苹果、木瓜属于呼吸跃变型果实,稀放较多乙烯,芒果,橙子属于非呼吸跃变型果实,乙烯释放较少。
故苹果,木瓜的催熟效果较橙子和芒果可以更快的催熟香蕉。
关键词:植物生理香蕉乙烯色泽指数水果前言:研究表明,乙烯广泛存在于植物的各种组织、器官中,具有促进果实成熟的作用;乙烯的产生具有“自促作用”,即乙烯的积累可以刺激更多的乙烯产生[1],故成熟的水果中乙烯含量多,可用于催熟其他未熟水果; 不同水果由于相应的乙烯生物合成和信号转导途径相关基因数目不同,导致在成熟阶段产生的乙烯量不同。
[2]本实验采用芒果,木瓜,苹果,石榴四种水果产生的乙烯对香蕉进行催熟。
而在香蕉催熟后果肉中可溶性糖含量上升,可以此作为本实验测定指标[3],另外香蕉成熟过程中果皮表面会发生变化呈现不同颜色,以其色泽指数也可以作为成熟参考标志。
1材料和方法1.1材料1.1.1实验材料 30条香蕉,同质量的苹果、橙子、芒果和木瓜。
1.1.2药品试剂蒽酮浓硫酸试剂:1.0 g蒽酮溶于100 mL浓 H2SO4中,贮藏于棕色瓶中(当日配置),浓硫酸,1.1.3 实验仪器离心机、水浴锅、分光光度计1.2 方法步骤1.2.1标准曲线的制作取标准葡萄糖溶液将其稀释成一系列不同浓度的溶液,浓度分别为每mL含糖0、5、10、20、40、60、80μg。
按上述方法分别测得其吸光度,然后绘制A625-糖浓度曲线,或进行直线回归求得直线方程。
计算样品中含糖量%设V为植物样品稀释后的体积(m L) C为提取液的含糖量(μg/ m L)W为植物组织鲜重(g)则得计算式如下:可溶性糖含量%=( C×V)/(W×106) ×100%1.2.2 可溶性糖的提取称取0.1g的新鲜香蕉,于研钵中加80%酒精4ml,仔细研磨成匀浆,倒入离心管内,置于80℃水浴中不断搅拌10min,离心10分钟(5000转/min),收集上清液于50ml的刻度试管中,其残渣加10ml80%酒精重复提1次,合并上清液。
催熟香蕉实验报告过程(3篇)
![催熟香蕉实验报告过程(3篇)](https://img.taocdn.com/s3/m/d173f526326c1eb91a37f111f18583d049640f35.png)
第1篇一、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探究不同催熟方法对香蕉成熟度的影响,分析不同方法对香蕉色泽、口感和营养成分的改善效果,为香蕉的保鲜和销售提供理论依据。
二、实验材料1. 香蕉:新鲜、无病虫害、大小一致的香蕉若干。
2. 乙烯利:人工合成的植物生长调节剂,用于催熟。
3. 乙烯气体:天然植物催熟剂,用于催熟。
4. 温度计:用于测量环境温度。
5. 计时器:用于记录实验时间。
6. 纱布:用于包裹香蕉。
三、实验方法1. 实验分组:将香蕉随机分为五组,每组10个香蕉,分别编号为A、B、C、D、E。
2. 乙烯利催熟组(A组):将A组香蕉用乙烯利溶液浸泡10分钟,然后用清水冲洗干净,置于室温下(25℃)催熟。
3. 乙烯气体催熟组(B组):将B组香蕉置于密封容器中,通入乙烯气体(150-300微升/升),密封24小时后取出,置于室温下(25℃)催熟。
4. 自然成熟组(C组):将C组香蕉置于室温下(25℃)自然成熟。
5. 加热催熟组(D组):将D组香蕉放入电热恒温箱中,设定温度为35℃,催熟。
6. 冷藏催熟组(E组):将E组香蕉放入冰箱中,设定温度为5℃,催熟。
7. 观察与记录:每隔一天观察并记录每组香蕉的外观、口感和营养成分的变化。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1. 外观变化(1)A组:香蕉外观逐渐变黄,但色泽较淡,部分香蕉出现黑斑。
(2)B组:香蕉外观逐渐变黄,色泽鲜艳,无黑斑。
(3)C组:香蕉外观逐渐变黄,色泽逐渐加深,无黑斑。
(4)D组:香蕉外观逐渐变黄,色泽较淡,部分香蕉出现黑斑。
(5)E组:香蕉外观无明显变化,色泽较淡,部分香蕉出现黑斑。
2. 口感变化(1)A组:香蕉口感较硬,味道较淡。
(2)B组:香蕉口感适中,味道香甜。
(3)C组:香蕉口感适中,味道香甜。
(4)D组:香蕉口感较硬,味道较淡。
(5)E组:香蕉口感较硬,味道较淡。
3. 营养成分变化(1)A组:营养成分变化不明显。
(2)B组:营养成分变化不明显。
(3)C组:营养成分变化不明显。
自然催熟香蕉实验报告
![自然催熟香蕉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1048d2ac4793daef5ef7ba0d4a7302768f996f10.png)
一、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探究自然条件下香蕉的催熟效果,分析不同催熟方法对香蕉成熟度、色泽、口感等方面的影响,为香蕉的储存和销售提供理论依据。
二、实验材料1. 香蕉:选取新鲜、大小相近的香蕉作为实验材料。
2. 容器:塑料袋、纸箱、大米等。
3. 工具:剪刀、温度计、计时器等。
三、实验方法1. 实验分组将香蕉分为五组,每组10根,分别为:A组:自然成熟组B组:封袋法催熟组C组:苹果催熟组D组:大米催熟组E组:高温催熟组2. 实验步骤(1)A组:将香蕉放入纸箱,置于室内自然成熟。
(2)B组:将香蕉放入塑料袋,密封袋口,置于室内自然成熟。
(3)C组:将香蕉与3个成熟苹果放入塑料袋,密封袋口,置于室内自然成熟。
(4)D组:将香蕉与大米混合放入塑料袋,密封袋口,置于室内自然成熟。
(5)E组:将香蕉放入塑料袋,置于1820℃的高温环境中,密封袋口,自然成熟。
3. 观察与记录从实验开始,每2天观察一次香蕉的成熟度、色泽、口感等方面,并记录数据。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1. 成熟度A组香蕉在第10天达到成熟度,B组在第8天,C组在第7天,D组在第9天,E组在第7天。
2. 色泽A组香蕉果皮由青绿色变为黄色,B组果皮由青绿色变为黄色,C组果皮由青绿色变为黄色,D组果皮由青绿色变为黄色,E组果皮由青绿色变为黄色。
3. 口感A组香蕉口感偏硬,B组口感偏硬,C组口感偏软,D组口感偏软,E组口感偏软。
五、实验结论1. 自然条件下,香蕉可通过封袋法、苹果催熟法、大米催熟法和高温催熟法进行催熟。
2. 封袋法、苹果催熟法、大米催熟法和高温催熟法均能不同程度地促进香蕉成熟,其中苹果催熟法和高温催熟法效果最佳。
3. 在自然条件下,香蕉的成熟度、色泽和口感受催熟方法的影响较大。
六、实验建议1. 在香蕉储存和销售过程中,可根据实际需求选择合适的催熟方法。
2. 在催熟过程中,应注意控制温度和湿度,以保证香蕉的品质。
3. 建议在催熟过程中适当添加其他成熟水果,如苹果、梨等,以加速香蕉的成熟。
香蕉催熟实验报告
![香蕉催熟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2b70ad29770bf78a64295422.png)
香蕉催熟实验一、实验目的了解果实催熟的原理,掌握果实催熟的操作技术。
二、实验原理大多数果实在采收后可立即食用,但有一些果实在达到采收成熟度后则还不能食用,需要经过一段时间的后熟,其质地、色泽、风味才可达到食用状态,后熟可采用人工催熟的方法,促进其生理后熟和物质的转变,已达到提早上市的目的。
三、实验材料1、植物材料:绿熟香蕉2、试剂:固体乙烯3、仪器:培养箱四、实验步骤1、配置不同浓度的乙烯利溶液。
对照组:乙烯利浓度0mg/kg;处理组1:乙烯利浓度250mg/kg;处理组2:乙烯利浓度500mg/kg;处理组3:乙烯利浓度1000mg/kg。
2、喷施香蕉。
每个处理3个香蕉,4个处理12个香蕉。
将装有不同浓度乙烯利的喷壶喷施香蕉,注意均匀喷施,且喷施到蕉头上,用塑料袋包装后在实验室贮存,并做好标记。
贮藏环境:20℃,湿度90%,每班分成两大组,一组在培养箱,一组在实验室室温,记录温度。
3、观察记录。
每3天观察一次,并拍照记录香蕉外观品质变化,观察4次(第0天,3天,6天,9天)。
4、品尝催熟香蕉。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实验结果2、实验分析实验当天,即第0天,各处理组全绿(处于第①级状态),棱角分明,硬度大,蕉柄坚固不易脱落。
第一次拍照记录时,即处理后第3天,各组已出现肉眼可见的变化差距。
对照组(喷施清水)较之前的变化不大,全绿(处于第①级状态),棱角分明,硬,蕉柄不易脱落;处理1(喷施250mg·kg-1乙烯利)由全绿变为黄多于绿(处于第④级状态),棱角变模糊,开始变软,蕉柄不易脱落;处理2(喷施500mg·kg-1乙烯利)只有果柄和果颈处有少量绿色(处于第⑤级状态),棱角模糊不分明,较处理1更软,蕉柄不易脱落;处理3(喷施1000mg·kg-1乙烯利)为全黄(处于第⑥级状态),棱角开始消失,较处理2更软,蕉柄容易脱落。
第二次拍照记录时,即处理后第6天,各组较第三天时的变化不大。
香蕉催熟环境对比探究
![香蕉催熟环境对比探究](https://img.taocdn.com/s3/m/d09c2297e43a580216fc700abb68a98271feacc9.png)
香蕉催熟环境对比探究一、研究背景和目的妈妈从市场买回来一大串绿色的香蕉,弟弟想去摘来吃,妈妈赶忙制止了。
平时我们吃的都是黄色的香蕉,为什么这串是绿色的呢?于是我问妈妈,妈妈答说,绿色的香蕉还没成熟,我们需要催熟了才能吃呢。
我问妈妈怎么催熟,妈妈建议我自己去探究。
于是,我就拉上我一个好朋友,去请教科技老师,科技老师便开始指导我们去实验探究多种香蕉催熟方法。
二、实验探究1、实验材料:一串绿色香蕉、保鲜袋若干个、毛巾、成熟苹果3个、成熟香蕉3条、湿温度表2、香蕉催熟的原理香蕉是芭蕉科芭蕉属植物,热带地区广泛种植,我们东莞地区也广泛种植。
香蕉要求高温多湿,生长温度为20~35℃,最适宜为24~32℃,最低不宜低于15℃。
香蕉怕低温、忌霜雪。
市面上的香蕉,很多为了运输方便,在未成熟时就采摘下来,销往各地,然后再催熟销售。
乙烯能够催熟果实,乙烯的来源主要有两个途径:一个是果实成熟过程中,果实产生乙烯,催熟自身;二是通过外部施以乙烯,例如其他成熟的果实或涂抹化学物质乙烯利等。
3、对照组法催熟香蕉(1)我们将香蕉切成一条一条。
切的时候,果柄那里有很多新鲜乳汁留出。
(2)将绿色香蕉分成七组,每组组别及环境对应如下:组别环境1234567催化物1条成熟香蕉2条成熟香蕉2个成熟苹果1个成熟苹果两条毛巾无无是否密封是是是是是否否果柄是否相连否否否否否否是位置室内室内室内室内室外室内室内温度、湿度26,4426,4426,4426,4432,2826,4426,443、实验过程每天各组别形态图如下:各组别每天硬度记录如下:天数12345678硬度组别硬度变化过程分析:香蕉由生变熟的过程中,皮由硬→稍软→较软→很软,很软后就开始慢慢腐坏。
用成熟香蕉和两个苹果做催化剂,并密封,香蕉皮5天后能变较软;用1个苹果做催化剂,香蕉皮7天后能变较软;密封放置室外、不密封放置室内,香蕉皮8天后还没有变软。
各组别每天颜色记录如下:天数颜色组别123456781很绿偏绿稍黄淡黄较黄很黄很黄很黄2很绿偏绿稍黄淡黄较黄很黄很黄很黄3很绿偏绿稍黄淡黄较黄很黄很黄很黄4很绿偏绿绿中带黄绿中带黄稍黄淡黄很黄很黄5很绿偏绿绿中带黄绿中带黄绿中带黄绿中带黄绿中带黄绿中带黄6很绿偏绿绿中带黄绿中带黄绿中带黄绿中带黄绿中带黄绿中带黄7很绿偏绿绿中带黄绿中带黄绿中带黄绿中带黄绿中带黄绿中带黄颜色变化过程分析:香蕉由生变熟的过程中,香蕉皮颜色由很绿→偏绿→绿中带黄→稍黄→淡黄→较黄→很黄,当颜色很黄后,开始慢慢腐坏。
香蕉的催熟方法及效果探究
![香蕉的催熟方法及效果探究](https://img.taocdn.com/s3/m/0c36849e8662caaedd3383c4bb4cf7ec4afeb687.png)
表1研究性学习最近妈妈的同事送来一些进口香蕉,可都是全青的,为了早日吃到美味的香蕉,我开始了关于香蕉的催熟研究。
哪种水果对香蕉的成熟度有影响?不同环境对香蕉的成熟度是否有影响?空气的流通对香蕉有影响吗?为解开这些疑惑,我通过3个实验探究哪种方法最容易使香蕉成熟。
一、实验材料青香蕉若干,橘子1个,冬枣1个,苹果1个;塑料袋若干;装满米的米桶1个;标签若干。
二、研究过程实验1:不同水果对香蕉成熟度的影响(1)准备青香蕉5根,橘子1个,苹果1个,冬枣1个,标签4个。
(2)先将香蕉分成5份,每份与一种水果搭配。
第一根香蕉和橘子配,编号为No.1;第二根香蕉和苹果配,编号为No.2;第三根香蕉和冬枣配,编号为No.3;第四根香蕉和第五根香蕉配,编号为No.4。
隔天记录实验现象,如表1:第一天第三天第五天第七天No.1微微泛黄,多处黑色烂痕。
尾部多处烂痕。
尾部严重腐烂。
头尾腐烂较严重。
No.2多处泛黄,有淡淡的香味。
捏上去有点软。
大部分开始泛黄。
大部分泛黄,出现烂痕。
No.3绿色。
无变化。
无太大变化。
有一点软。
出现一点烂痕。
No.4泛黄,香味较浓。
出现烂痕。
较浓的香味。
多处烂痕。
2476235*************_2.tifn ot exist!香蕉的催熟方法及效果探究文浙江省温州市第十四中学朱妍儒经过七天的观察发现:香蕉和苹果放在一起(No.2)的效果最好。
其他香蕉只是有一点黄,多处烂痕,而No.2却只在香蕉尾部有一处较大烂痕,颜色变化比其他香蕉突出很多。
实验2:不同环境对香蕉成熟度的影响(1)准备青香蕉3根,装满米的米桶一个,标签3个。
(2)先将香蕉分成3份。
第一根香蕉放在米桶里,编号为No.1;第二根香蕉放在阳台上,编号为No.2;第三根香蕉放在室内,编号为No.3。
隔天记录实验现象。
如表2:可以看出,香蕉放在阳台上(No.2)成熟得最快。
其他香蕉几乎多烂痕,而No.2虽然也有烂痕,但颜色与其他两根香蕉有较强的对比,No.2是黄的,其他却是绿的。
催熟香蕉的实验报告
![催熟香蕉的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b6b7d6620166f5335a8102d276a20029bd6463ed.png)
催熟香蕉的实验报告引言香蕉是一种常见且受欢迎的水果,但它们常常在采摘后需要一段时间才能完全成熟。
为了加快香蕉的成熟过程,我们进行了一系列实验来找到最有效的方法。
本实验报告将介绍实验的目的、方法、结果和结论。
实验目的本实验的目的是寻找一种最有效的方法来催熟香蕉,从而帮助香蕉在采摘后更快速地成熟。
实验方法我们选取了10根生香蕉进行实验。
我们通过以下三种方法处理这些香蕉,以比较它们的成熟速度:1. 方法A:将香蕉放入一个有孔的塑料袋中,然后将一个成熟的苹果放入袋中。
2. 方法B:将香蕉放入一个有孔的塑料袋中,然后将一个成熟的梨放入袋中。
3. 方法C:将香蕉放入一个有孔的塑料袋中,然后将一些成熟的番茄放入袋中。
我们将每种方法的效果与未处理的对照组进行比较。
实验开始后,我们每天测量香蕉的成熟度和外观。
实验结果经过三天的实验,我们观察到以下结果:- 方法A:香蕉在使用方法A处理后,第二天出现了明显的黄色斑点,并逐渐变黄。
到第三天,香蕉变得非常成熟,表皮上出现了黑色斑点。
- 方法B:使用方法B处理的香蕉也在第二天出现了黄色斑点,但成熟速度比方法A稍慢。
到第三天,香蕉较软但没有黑色斑点。
- 方法C:使用方法C处理的香蕉表皮上出现了一些黄色斑点,但成熟度相对较低。
到第三天,香蕉变得稍软,但没有黑色斑点。
- 对照组:未处理的对照组香蕉在三天的实验期间几乎没有变化,依然是青绿色。
结论根据实验结果,我们得出了以下结论:- 方法A中放置成熟的苹果可以最快地催熟香蕉。
这可能是因为苹果释放乙烯气体,这种气体可以促进水果的成熟过程。
- 方法B中的成熟梨也有效地帮助香蕉成熟,但速度稍慢于方法A。
- 方法C中的成熟番茄对催熟香蕉的效果较弱,可能是因为番茄释放的乙烯气体量较少。
综上所述,催熟香蕉的最有效方法是使用方法A,即将一个成熟的苹果放置在香蕉旁边。
这对于水果摊主和消费者来说都是非常有用的,因为它可以缩短水果的上市时间,提供更好的购买体验。
香蕉催熟过程中的观察方法与记录表
![香蕉催熟过程中的观察方法与记录表](https://img.taocdn.com/s3/m/5b5e9875a9956bec0975f46527d3240c8447a18e.png)
香蕉催熟过程中的观察方法与记录表香蕉是一种常见的水果,它们通常在采摘后需要一段时间才能完全成熟。
观察香蕉催熟的过程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其成熟的标志以及如何控制催熟的速度。
在本文中,我将为您提供一个全面详细的方法来观察香蕉催熟的过程,并提供一个记录表,以便您记录观察结果。
1. 实验材料准备- 5个未成熟的香蕉- 尺子或测量工具- 记录表(下文会提供)2. 观察香蕉外观在开始催熟过程之前,先观察未成熟香蕉的外观特征。
测量每个香蕉的长度、宽度和重量,并记录在记录表中。
3. 储存条件设置将这些未成熟的香蕉分别放置在不同环境条件下进行催熟观察。
可以选择以下几种常见方法:- 室温:将一个香蕉放置在室温环境中。
- 冰箱:将一个香蕉放入冰箱中。
- 纸袋:将一个香蕉放入纸袋中,然后将纸袋封闭。
4. 每日观察每天定时观察每个储存条件下的香蕉,并记录以下信息:- 香蕉的颜色变化:观察香蕉的颜色是否有变化,从绿色逐渐转变为黄色。
- 香蕉的质地:轻轻触摸香蕉,记录其质地是否变软。
- 香蕉的气味:闻一闻香蕉,记录其气味是否有增加。
- 香蕉的重量:使用尺子或测量工具称量香蕉,并记录其重量。
5. 记录观察结果在记录表中创建以下列来记录每天的观察结果:- 日期- 储存条件(室温/冰箱/纸袋)- 颜色变化(绿色/黄色)- 质地(硬/软)- 气味(弱/浓)- 重量(以克为单位)6. 观察期限与分析继续每天观察并记录数据,直到所有香蕉都完全成熟。
根据您的数据,您可以分析不同储存条件对香蕉催熟速度的影响。
- 比较不同储存条件下香蕉的颜色变化、质地、气味和重量的变化。
- 确定哪种储存条件下香蕉最快成熟,哪种最慢成熟。
- 分析可能的原因,例如温度、湿度和氧气水平等因素对香蕉催熟速度的影响。
通过以上方法,您可以全面观察并记录香蕉催熟过程中的变化,并进行分析。
以下是一个示例记录表,供您参考:日期 | 储存条件 | 颜色变化 | 质地 | 气味 | 重量(克)-----|---------|---------|-----|------|---------Day 1| 室温 | 绿色 | 硬 | 弱 | 150Day 2| 室温 | 绿色 | 硬 | 弱 | 150Day 3| 室温 | 黄色 | 软 | 浓 | 160Day 4| 冰箱 | 绿色 | 硬 | 弱 | 155Day 5| 冰箱 | 黄色 | 软 | 浓 | 165Day 6| 纸袋 | 绿色 | 硬 | 弱 | 152Day 7| 纸袋 | 黄色 | 软 | 浓 | 170通过记录表的数据,您可以清楚地看到不同储存条件下香蕉的催熟过程,并进行比较和分析。
香蕉在不同温度下催熟的色泽变化
![香蕉在不同温度下催熟的色泽变化](https://img.taocdn.com/s3/m/06e4062c767f5acfa0c7cd51.png)
果皮 颜色
1.天
15 19 23 27 31 35 39 43 ℃℃ ℃ ℃ ℃℃ ℃℃
2天
3天
4天
5天9天
10天
果肉 的软 化程 度
1天
15 ℃ 19 ℃ 23 ℃ 27 ℃ 31 ℃
35℃ 39 ℃
43℃
2天
3天
4天
5天
6天
7天
8天
9天
10天
• 预期结果:
• 15,20,25时香蕉果皮是黄 色的,25以上果皮是绿色 的。
• 实验材料:
• 成熟度八成大小均匀、无病虫害和 机械伤的香蕉
• 011%的漂白粉溶液 011%乙烯利 溶液 厚度为0103 mm的聚乙烯薄 膜袋 恒温箱
• 实验步骤:
• 第一步:挑选大小均匀、无病虫 害和机械伤八成熟的香蕉6根。
• 第二步:用11%的漂白粉溶液清 洗香蕉、清水漂洗, 然后以11% 施保功+ 11%乙烯利溶液浸泡1 min, 晾干
• 预期结果
• 注意事项
一一
二
四
三
• 实验目的:
• 一 、了解香蕉催熟的基本 原理
• 二 、 检测叶绿素降解的最 适温度
• 实验原理:
一 、 乙烯的释放所温度的升高而增 加
• 二、在20℃下叶绿素a、叶绿素 b含量均逐步下降, 但在30℃下 叶绿素的降解, 特别是叶绿素a的 降解受到了一定程度的抑制,
• 第三步:用聚乙烯薄膜袋包装,并在带 上贴上标签,分别编号1-8
• 第四步:分别设置15℃ 19℃ 23℃ 27℃ 31 ℃35℃ 39℃ 43℃ 八组不同的温度的恒温箱,分别 将把根香蕉分别放在恒温箱中。
• 第五步:每天观察香蕉果皮的颜色, 检查果肉的成熟情况,连续十天, 并记录结果
香蕉的采后处理和催熟和逆境观察
![香蕉的采后处理和催熟和逆境观察](https://img.taocdn.com/s3/m/5753dedc26fff705cc170a7b.png)
香蕉的采后处理和催熟香蕉的逆境观察摘要本次实验对香蕉进行1000ppm乙烯利处理,分别置于在5℃、20℃、30℃下贮藏一周,与初始组和对照组进行对比,得出乙烯利能有效催熟香蕉,但是在冷害和热害的逆境下都表现出不同的状况。
所以在果蔬后熟过程中,对温度、乙烯利的控制很有必要。
关键词:香蕉乙烯利逆境1前言有些果蔬如香蕉、洋梨、柿子、番茄等,为了提早上市,以获得更好的经济利益,或者为了运输中的安全原因,在果实还尚未成熟之前就采收。
这时采下的果实青绿、风味欠佳、缺乏香气,不受速度很慢消费者欢迎。
经过自然后熟,虽然也可以达到果实固有的风味和品质,但速度很慢,达不到提早上市的目的。
目前结局果蔬有效后熟的有效措施是人工催熟。
果实催熟的原理,是利用适宜的温度和其他条件,以及某些化学物质及气体如酒精、乙烯、乙炔等来刺激果实的成熟作用,以加速其成熟过程。
本实验利用乙烯来催熟香蕉。
乙烯被认为是最重要的植物衰老激素。
植物对它非常敏感。
空气中及其微量的乙烯(0.1~1.0ul/L)就能显著地影响植物的生长和发育的许多方面,尤其对果实的成熟衰老起着重要的调控作用。
香蕉是呼吸跃变型果实,呼吸跃变高峰值时鲜食品质最佳,施加外源乙烯可使呼吸跃变高峰值提早出现。
香蕉的最适储存温度是20摄氏度左右,在低温下(13摄氏度以下)容易发生冷害,在高温下(25摄氏度以上)容易发生热害,如香蕉“青皮熟”现象。
2 药剂和材料乙烯利(二氯乙基磷酸)、未经催熟的香蕉7/8成熟。
落梳刀、砧板、水盆、PE袋等。
3 实验方法3.1挑选无机械损伤、无病害的香蕉,去轴落梳。
3.2去残花、修整,并清洗。
3.3杀菌:置于杀菌水中2min。
3.4浸乙烯利(量取12.5ml乙烯利溶于5L水中)2min。
3.5把香蕉晾干,PE袋包装,每个放三根香蕉,在PE袋上做标记,适当封口。
3.6每三袋分别放于(用清水浸泡的香蕉,至于20℃下贮藏作对照)。
3.7 24小时后开袋:在呼吸高峰开袋,释放香蕉产生的二氧化碳。
果实催熟实验报告
![果实催熟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34bb7e00240c844768eaeeb7.png)
果实催熟【摘要】乙烯利可以促进果实的成熟。
用乙烯利处理的香蕉比用水处理的香蕉更快成熟,原因可能是在乙烯利溶液中浸泡的香蕉,因为乙烯利的催化调节作用,使香蕉细胞新陈代谢加快,导致其成熟速度加快。
【关键词】乙烯利;香蕉乙烯利一种重要的植物生长调节剂,能够加速果实成熟、脱落、衰老等。
乙烯是植物代谢的天然产物,高等植物所有器官和组织都可产生。
本次实验用于探究乙烯利对于果实的催熟作用。
11B材料与方法1.1 材料准备乙烯利、保鲜袋、青皮未熟的香蕉1.2 实验方法1.2.1配制溶液:乙烯利500mg/L。
1.2.2将两个青皮未成熟的香蕉,分别放在装有乙烯利的溶液和水的两个容器中,浸30s,将其拿出,放置在密封袋中。
每天比较果皮颜色和软化程度。
2结果与讨论2.1 4B实验记录表1 不同处理下香蕉变化情况2.2 结果分析与讨论由图表知,用乙烯利处理的青皮香蕉从第二天起就能看出颜色开始变黄,成熟速度加快,第三天时已经能感觉到香蕉开始变软,到第四天已经大面积变黄色,捏起来已经软了,而用水处理的香蕉在第四天仅仅只有尾部变黄,依然没有变软。
到第五天时,用乙烯利处理的香蕉已经可以食用了。
而直到第八天,用水处理的香蕉才可以食用。
2.2.1乙烯利加速香蕉成熟的原因从上述对比情况可以看出,用乙烯利处理的香蕉比用水处理的香蕉更快成熟,原因可能是在乙烯利溶液中浸泡的香蕉,因为乙烯利的催化调节作用,使香蕉细胞新陈代谢加快,导致其成熟速度加快。
由此可得出结论,乙烯利可以促进果实的成熟。
参考文献[1] 王小菁,李玲,张盛春,彭长连,朱建军,李娘辉,李海航,施和平,邢惕,方璐. 植物生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9.3.[2] 李小方,张志良. 植物生理学实验指导[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6.6.。
果实催熟
![果实催熟](https://img.taocdn.com/s3/m/4db22d61783e0912a2162aa5.png)
果实催熟(色)处理
1.目的及原理
大多数果实可在采收后立即食用,也有些需经过后熟或人为催熟,其色泽、芳香味才能符合人们的要求。
果实催熟的原理是利用适宜温度或摹写化学物质如酒精、乙烯、乙炔等来刺激果实的成熟作用,以加速其成熟过程。
本实验利用乙烯利,酒精处理,观察对香蕉和番茄的催熟效果。
2.材料、试剂及用具
材料:香蕉,番茄。
试剂:乙烯利,酒精。
用具:干燥器,催熟箱等。
3.操作方法
⑴香蕉催熟:取已长至7-8成熟的香蕉1000克,置于干燥器中。
用1000-2000mg/L的乙烯利水溶液浸没香蕉15秒,取出后自行晾干,室温下置3-4天后观察其品质变化。
取同样成熟度的香蕉,不加处理,置于室温下观察其变化。
⑵番茄催熟:取已显乳白色的绿番茄,每10-20个为一组,装在干燥器或催熟箱中。
将95%的酒精喷于果面,密闭容器,置于室温下,每天观察番茄色泽变化。
将同样成熟度的番茄装在密闭容器内,置于室温下每天观察。
4.检查记载与结果分析。
香蕉催熟的实验报告
![香蕉催熟的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cf551a60abea998fcc22bcd126fff705cc175c9a.png)
香蕉催熟的实验报告香蕉催熟的实验报告引言:香蕉是一种广受欢迎的水果,但有时候我们会发现购买回来的香蕉还未完全成熟。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进行了一项实验,探究不同方法对香蕉催熟的效果。
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比较不同催熟方法对香蕉成熟的影响,以找到最有效的催熟方法。
实验材料:1. 5根未成熟的香蕉2. 5个塑料袋3. 1个纸袋4. 1个苹果实验步骤:1. 将5根未成熟的香蕉分别放入5个塑料袋中,每个塑料袋中放入一个苹果。
2. 将5个塑料袋密封,确保香蕉和苹果不会受到外界空气的影响。
3. 将1根未成熟的香蕉放入纸袋中,然后将纸袋密封。
4. 将所有袋子放置在室温下,避免阳光直射。
实验结果:经过3天的观察,我们得出以下结果:1. 塑料袋催熟方法:- 第一天,香蕉的颜色没有明显变化。
- 第二天,香蕉开始变黄,但还未完全成熟。
- 第三天,香蕉变得更加黄熟,口感也变得更软糯。
2. 纸袋催熟方法:- 第一天,香蕉的颜色没有明显变化。
- 第二天,香蕉开始变黄,但变化较塑料袋催熟方法慢。
- 第三天,香蕉的颜色变黄更多,但仍未完全成熟。
结论:通过对比实验结果,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 塑料袋催熟方法相对于纸袋催熟方法更加有效。
这可能是因为塑料袋可以更好地封闭香蕉和苹果的气体,从而加速果实的成熟过程。
2. 苹果作为催熟剂具有一定的效果。
苹果中含有乙烯气体,可以促进香蕉的成熟。
然而,纸袋催熟方法相对于塑料袋催熟方法来说,苹果的催熟效果较为有限。
进一步讨论:虽然塑料袋催熟方法在本实验中表现出更好的效果,但我们也要注意到塑料袋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塑料袋的使用会产生大量的塑料垃圾,对环境造成污染。
因此,在实际生活中,我们可以考虑使用纸袋催熟方法,尽量减少对环境的损害。
此外,本实验只涉及了苹果作为催熟剂的效果。
在实际生活中,还有其他水果或物质也可以用于催熟,例如番茄、橙子、土豆等。
未来的研究可以进一步探究不同催熟剂对香蕉成熟的影响,以及寻找更环保的催熟方法。
实验五 香蕉催熟处理及冷害观察
![实验五 香蕉催熟处理及冷害观察](https://img.taocdn.com/s3/m/05b7d5601ed9ad51f01df28d.png)
实验五香蕉催熟处理及冷害观察一、实验目的和原理香蕉是典型的高峰型果实。
香蕉的人工催熟就是根据果实成熟过程的理化特性,使用乙烯利等催熟剂,并通过调控催熟温度和湿度,刺激香蕉的生理活性,缩短果实后熟过程,促进呼吸高峰的出现,加快果实的变黄变甜变香,使果实熟度一致,达到色香味俱佳的食用品质。
如果香蕉饱满度为8-9成,乙烯利使用浓度为500-1000ml/kg, 在18-20℃,湿度为80-90%的催熟条件下,果实经4-6天黄熟。
如果香蕉饱满度为8-9成,乙烯利使用浓度为500ml/kg左右,在20-25℃,湿度为80-90%的催熟条件下,果实经5天左右黄熟。
在条件具备的情况下,催熟前期采用高湿(90-95%),催熟后期采用中湿(75-80%),催熟效果更佳。
香蕉是热带亚热带水果,贮藏时不能耐受低温,在13℃以下便会出现冷害,表现的症状为果皮变黑,后熟不良。
因此,香蕉贮运应采用适温避免冷害的发生。
二、材料、用具、试剂1、材料 8成左右饱满度的未黄熟香蕉每组3梳蕉,每梳为5条。
一梳用于处理,一梳作为对照,熟度要求一致,以便对比。
另一梳(3-5条)用于冷害观察2、用具聚乙烯薄膜袋(0.08mm)、温度计、冰箱(调温至8℃)3、试剂乙烯利水溶液三、实验步骤1、乙烯利催熟催熟流程:采收运输整理挑选催熟药物处理入催熟室黄熟运销操作方法:将乙烯利配成浓度为500mg/kg的水溶液,共10kg。
经挑选,各组用于催熟的香蕉(8梳)在该催熟液中浸片刻,随即取出,自行晾干,装入薄膜袋中,并写上记录标签,后置于室温环境(温度20-25℃,湿度85-95%)中,观察香蕉的后熟,直至处理的香蕉基本黄熟为实验结束。
实验期间,每天记录香蕉贮藏温度及香蕉外观色泽的变化。
催熟前和催熟结束时各称重一次。
[注]外观色泽的描述:青绿、绿、微黄、黄绿、绿黄、全黄等。
催熟对照:用同样成熟度的香蕉,不加处理,置于相同温度环境下,写好标签,观察其后熟及外观色泽的变化2、香蕉冷害的观察每组将用于冷害观察的香蕉放于8℃的冰箱中,观察香蕉在冷害温度下冷害的症状,每四、作业1、观察记录香蕉催熟效果及冷害情况,进行简要分析,针对试验结果,面向市场,提出商业性香蕉催熟技术方案。
催熟果实实验报告
![催熟果实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d3e36755f68a6529647d27284b73f242336c3127.png)
一、实验目的通过本实验,了解乙烯利对果实催熟的作用,探究不同浓度乙烯利溶液对果实成熟度的影响,为果实催熟提供科学依据。
二、实验材料1. 乙烯利:A、B、C三组不同浓度的乙烯利溶液(A组:500ppm,B组:1000ppm,C组:1500ppm)2. 香蕉:成熟度相近的香蕉若干3. 量筒、喷雾器、保鲜膜、计时器等实验器材三、实验方法1. 将香蕉分为A、B、C三组,每组10个,分别编号。
2. 分别用A、B、C三组乙烯利溶液均匀喷洒在香蕉表面,确保香蕉表面均匀湿润。
3. 将喷洒过乙烯利溶液的香蕉用保鲜膜包裹,放入同一环境条件下培养。
4. 每3天观察一次香蕉的外观品质变化,包括香蕉皮色、香蕉硬度、香蕉香味等,并拍照记录。
5. 第9天,品尝香蕉,比较不同浓度乙烯利溶液对香蕉口感的影响。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1. 观察结果(1)香蕉皮色:实验过程中,随着乙烯利浓度的增加,香蕉皮色变化速度加快。
A 组香蕉皮色变化较慢,B组次之,C组最快。
(2)香蕉硬度:实验过程中,随着乙烯利浓度的增加,香蕉硬度逐渐下降。
A组香蕉硬度变化较慢,B组次之,C组最快。
(3)香蕉香味:实验过程中,随着乙烯利浓度的增加,香蕉香味逐渐增强。
A组香蕉香味变化较慢,B组次之,C组最快。
2. 品尝结果(1)口感:C组香蕉口感最佳,香蕉皮色鲜亮,香蕉香味浓郁,口感软糯;A组香蕉口感较好,香蕉皮色较淡,香蕉香味较淡;B组香蕉口感一般,香蕉皮色较深,香蕉香味一般。
(2)品质:C组香蕉品质最佳,香蕉皮色鲜亮,香蕉香味浓郁,口感软糯;A组香蕉品质较好,香蕉皮色较淡,香蕉香味较淡;B组香蕉品质一般,香蕉皮色较深,香蕉香味一般。
五、实验结论1. 乙烯利对香蕉催熟具有显著效果,随着乙烯利浓度的增加,香蕉成熟速度加快,皮色、香味、口感等方面均有明显改善。
2. 在本实验条件下,C组乙烯利溶液(1500ppm)对香蕉催熟效果最佳,可提高香蕉品质和口感。
3. 在实际生产中,应根据果实种类、成熟度、环境条件等因素选择合适的乙烯利浓度,以充分发挥乙烯利对果实的催熟作用。
香蕉人工催熟实验报告(3篇)
![香蕉人工催熟实验报告(3篇)](https://img.taocdn.com/s3/m/0ff6134d4a73f242336c1eb91a37f111f1850da1.png)
第1篇一、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探究不同人工催熟方法对香蕉成熟度的影响,以及不同催熟方法对香蕉外观品质、口感和营养价值的影响。
通过对香蕉进行人工催熟,为消费者提供更佳的食用体验,并为香蕉生产和销售提供技术支持。
二、实验材料与设备1. 实验材料:- 香蕉:选用同一品种、大小一致的香蕉,共100个。
- 催熟剂:乙烯利、乙烯气体、熏烟剂等。
- 对照组:未经催熟的香蕉。
2. 实验设备:- 催熟室:用于密闭催熟,温度、湿度可调节。
- 恒温恒湿箱:用于储存香蕉。
- 量筒、喷雾器、计时器等。
三、实验方法1. 实验分组:- A组:乙烯利催熟组。
- B组:乙烯气体催熟组。
- C组:熏烟催熟组。
- D组:对照组。
2. 催熟方法:- A组:将香蕉浸泡在浓度为0.2%的乙烯利溶液中,浸泡时间为30分钟。
- B组:将香蕉放入密闭的催熟室中,释放乙烯气体,浓度控制在500-1000ppm,持续24小时。
- C组:将香蕉放入密闭的催熟室中,点燃适量熏烟剂,持续24小时。
- D组:不进行任何处理,自然成熟。
3. 观察指标:- 成熟度:观察香蕉外观、口感和营养价值的变化。
- 外观品质:观察香蕉颜色、形状、病斑等。
- 口感:品尝香蕉的口感,如甜度、酸度、口感等。
- 营养价值:测定香蕉中维生素C、蛋白质等营养成分的含量。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1. 成熟度:- A组:香蕉成熟度较高,果实呈金黄色,口感甜而软。
- B组:香蕉成熟度较高,果实呈金黄色,口感甜而软。
- C组:香蕉成熟度较高,果实呈金黄色,口感甜而软。
- D组:香蕉成熟度较低,果实呈绿色,口感硬而酸。
2. 外观品质:- A组:香蕉外观完好,无病斑。
- B组:香蕉外观完好,无病斑。
- C组:香蕉外观完好,无病斑。
- D组:香蕉外观完好,无病斑。
3. 口感:- A组:香蕉口感甜而软,有浓郁的香蕉香味。
- B组:香蕉口感甜而软,有浓郁的香蕉香味。
- C组:香蕉口感甜而软,有浓郁的香蕉香味。
香蕉催熟实验
![香蕉催熟实验](https://img.taocdn.com/s3/m/9d71bef8102de2bd9605885c.png)
实验香蕉催熟处理一、目的要求学生熟悉催熟的原理,掌握果实催熟的操作技术。
二、原理大多数果实在采收后可立即食用,但有一些果实在达到采收成熟度后则还不能食用,需要经过一段时间的后熟,其质地、色泽、风味才可达到食用状态;还有的果实已进入成熟期,但外观色泽还未转变到固有状态;对于这样一些果实,常采用人工催熟的方法,促进其生理后熟和物质的转变,以达到提早上市的目的。
三、实验材料、试剂及仪器1.材料:绿熟香蕉,固体乙烯2.试剂(要求把具体浓度表明):NaOH,H2C2O4,BaCI2,酚酞试剂。
等。
仪器:((型号:请记录)保鲜箱GY-1型果实硬度计。
手持式可溶性固形物测定仪。
干燥器、天平、电子称、研钵、滴定管四、实验内容和设计研究不同浓度乙烯利对香蕉的催熟效果。
称取一定重量的香蕉,用喷壶喷施不同浓度的乙烯利后,用塑料袋包装后在实验室贮存,实验设计为:1、乙烯利浓度1000mg/Kg(第1组)2、乙烯利浓度1500mg/Kg(第2组)3、乙烯利浓度2000mg/Kg(第3组)4、乙烯利浓度0mg/Kg(第4组)五、实验步骤1、按照不同的实验设计进行处理(每组称取一定重量香蕉,进行组别、时间标记,用于贮藏期间呼吸强度和失重率的测定。
2、测定实验室温度。
3、实验处理前进行相关品质指标的观察和测定,并记录。
①果实硬度的测定:②果皮颜色②果实可溶性固性物含量的测定③ 果实重量的测定(标记的果实)④ 呼吸强度测定(标记的果实称重后测定):静置法:具体操作参照附文24、 催熟处理:用喷壶喷施不同浓度的乙烯利后,用塑料袋包装后在实验室贮存。
5、 观察和测定毎3天进行一次,共测定3次,并实验记录。
相关品质指标。
① 果实硬度的测定:GY-1型果实硬度计。
② 果实可溶性固性物含量的测定:手持式可溶性固形物测定仪。
③ 果实失重率的测定(标记的果实):具体操作参照附文1。
计算公式: %100%⨯-=原初重称重原初重果蔬失重率 ④ 呼吸强度测定(标记的果实称重后测定):静置法:具体操作参照附文2 ⑤ 果实腐烂度的判定:具体操作参照附文3。
乙烯利香蕉催熟实验方案
![乙烯利香蕉催熟实验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bdbb130a76c66137ee061948.png)
香蕉催熟原理和方法探寻09农学2班李舒畅、金家凯、孔德腾、鲜孟筑(执笔)一、实验目的⑴理解香蕉催熟的原理;⑵熟悉香蕉催熟的处理流程;⑶认知香蕉催熟过程的观察方法与记录方式;⑷探索各种条件下催熟香蕉的方法及对香蕉品质的影响;⑸掌握香蕉商业化催熟的方法与技巧;二、实验背景与假设香蕉是一种亚热带水果,其生产栽培具有一定地域局限性,每年都有大批量的香蕉得从南方运到全国各地销售。
长期贮藏及远途运输的香蕉一般在七八成熟时就采收,待到出售前再进行人工催熟。
香蕉的采后催熟方法多种多样,催熟效果也有一定的差别,目前国内外通行的做法是利用乙烯利试剂对其进行催熟。
本实验假设认为在用乙烯利对香蕉进行催熟的操作中,香蕉的催熟效果与乙烯利浓度和催熟方式有关。
三、理论依据香蕉是典型的呼吸跃变型水果,乙烯是与呼吸高峰的出现密切相关的植物激素。
果实组织代谢释放的乙烯,对果实成熟具有剌激和反馈调节自身合成的作用。
一旦内源乙烯的浓度达到其生理作用的阈值,就会引起连锁后熟反应。
乙烯利是一种人工合成的植物生长调节剂,其化学成分为2一氯乙基膦酸,微酸性,在微碱的情况下能起释放乙烯。
适量增加外源乙烯可刺激内源乙烯的产生,对水果的成熟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四、实验材料用具及仪器7~8成熟香蕉果指、乙烯利(浓度40%)、施保克或特克多、蒸馏水、洗瓶、烧杯(500ml)、容量瓶(100ml)、移液管(0.1,0.2,0.5ml)、洗耳球、胶头滴管、小型喷雾器、盛水大容器、水果刀、小砧板、保鲜袋、橡皮筋、标签、棉花、恒温恒湿培养箱等五、实验步骤1、对果实进行剔选。
选择果皮完好,成熟度几乎一致的香蕉果指。
随机分为A、B两组,A、B两组内又分为A1、A2、A3、A4、B1、B2、B3、B4,备用。
2、配置乙烯利溶液。
先按比例加入0.05%的洗衣粉,待溶解后再按比例加入乙烯利,配制成相应浓度的乙烯利溶液。
分别配置○1500mg/l,○21000mg/l,○32000mg/l○40mg/l四个浓度的乙烯利溶液备用。
生香蕉催熟法
![生香蕉催熟法](https://img.taocdn.com/s3/m/bf8206266c175f0e7cd13743.png)
生香蕉催熟法
买香蕉的时候,看看好像蛮熟的,其实又硬又生。
有什么简便的方法可以无力催熟的吗?有!介绍两种方法催熟生香蕉:
1.每袋生香蕉放两只熟苹果,用塑料袋密封,苹果散发出的天然催熟气体“乙烯”,就会传染生香蕉,促进它变软变甜,熟得快。
如果按1:1比例,几个小时就熟了。
2.将买来得香蕉装在塑料袋里,袋里放一个小碗,将水果糖大小的电石放在碗里加点水,开始冒气时,把口袋扎紧,过24小时侯打开。
静置一段时间,使其便黄便软即可食用。
另外,放置在20——25度的温室里,过几天,也会缓慢的自然成熟。
香蕉的成熟度判断
1蕉熟蒂落
2梅花点
3黑皮
4青皮熟
1不花多少力气,可以从一梭蕉上,掰下一只,而且十分干脆的,就代表蕉成熟可以吃了。
如果还有一条皮扯不下,问题不大。
如果用力气都掰不下,那就代表没熟了。
2随着日子不断,蕉皮成分也被催熟,变得适合微生物生长,那么附生蕉皮的微生物大量繁殖,蕉皮就会出现黑色的一点点的‘梅花点’。
3当梅花点慢慢变大,连成一片的时候,变成黑皮,蕉皮变脆,容易断裂。
掰下困难,但是里面还是很香很甜的。
黑皮已经代表香蕉深度成熟。
4青皮熟。
因为采收季节不当,发育不良等等诸多原因。
有些香蕉表皮青色,里面就已经成熟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二香蕉催熟处理
一、目的
要求学生熟悉催熟的原理,掌握果实催熟的操作技术。
二、原理
大多数果实在采收后可立即食用,但有一些果实在达到采收成熟度后则还不能食用,需要经过一段时间的后熟,其质地、色泽、风味才可达到食用状态;还有的果实已进入成熟期,但外观色泽还未转变到固有状态;对于这样一些果实,常采用人工催熟的方法,促进其生理后熟和物质的转变,以达到提早上市的目的。
三、实验材料、试剂及仪器
1.材料:绿熟香蕉(呼市美通农产品物流中心),固体乙烯
2.试剂(要求把具体浓度表明):NaOH,H2C2O4,BaCI2,酚酞试剂。
等。
仪器:((型号:请记录)
保鲜箱
GY-1型果实硬度计。
手持式可溶性固形物测定仪。
干燥器、天平、电子称、研钵、滴定管
四、实验内容和设计
研究不同浓度乙烯利对香蕉的催熟效果。
称取一定重量的香蕉,用喷壶喷施不同浓度的乙烯利后,用塑料袋包装后在实验室贮存,实验设计为:
1、乙烯利浓度1000mg/Kg(第1组)
2、乙烯利浓度1500mg/Kg(第2组)
3、乙烯利浓度2000mg/Kg(第3组)
4、乙烯利浓度0mg/Kg(第4组)
五、实验步骤
1、 按照不同的实验设计进行处理(每组称取一定重量香蕉,进行组别、时间标记,用于贮藏期间呼吸强度和失重率的测定。
2、 测定实验室温度。
3、 实验处理前进行相关品质指标的观察和测定,并记录。
① 果实硬度的测定:
② 果皮颜色
② 果实可溶性固性物含量的测定
③ 果实重量的测定(标记的果实)
④ 呼吸强度测定(标记的果实称重后测定):静置法:具体操作参照附文2
4、 催熟处理:用喷壶喷施不同浓度的乙烯利后,用塑料袋包装后在实验室贮存。
5、 观察和测定毎3天进行一次,共测定3次,并实验记录。
相关品质指标。
① 果实硬度的测定:GY-1型果实硬度计。
② 果实可溶性固性物含量的测定:手持式可溶性固形物测定仪。
③ 果实失重率的测定(标记的果实):具体操作参照附文1。
计算公式: %100%⨯-=
原初重
称重原初重果蔬失重率 ④ 呼吸强度测定(标记的果实称重后测定):静置法:具体操作参照附文2 ⑤ 果实腐烂度的判定:具体操作参照附文3。
100%⨯=调查总果数腐烂果数)腐烂率( 100% ⨯⨯=∑调查总果数该腐烂级数腐烂果数)(腐烂指数
注:0级完整果;1级腐烂面积10%以内;2级腐烂面积20%以内;3级腐烂面积50%以内;4级腐烂面积50%以上。
6、 最后对实验数据进行整理分析,最后得出实验结论。
一、 实验结果分析
① 对果实行成熟度分析
② 颜色,风味变化。
(表格分析)
③ 催熟过程中硬度,糖度,水分、呼吸强度的变化。
用Excel 进行数据处理,
根据数据做出变化曲线(线或柱形图)
④对试验结果进行分析,分析不同浓度乙烯利的催熟效果。
每个小组的对照
为其他3个组。
⑤实验结束1周后提交实验报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