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气象局工作介绍
气象局资产清查工作报告
气象局资产清查工作报告气象局资产清查工作报告根据中国气象局的通知要求,按照行政管理局的统一部署和安排,为彻底摸清全省气象部门固定资产家底,建立全省气象部门国有资产管理信息系统,青海省气象局成立全省气象部门固定资产清查工作领导小组,并下发了《青海省气象局关于开展部门固定资产清查工作实施方案》,及时成立了固定资产清查工作领导小组,同时要求全省各级气象部门成立相应的机构,负责固定资产清查工作。
9月21日22日,在省局举办了XX年青海省气象部门国有资产管理培训班,各州、地、市气象局,各直属单位及省局各处、室共计31位同志参加了培训班。
省局计划财务处副处长刘琳在培训班上作了讲话,要求培训班全体学员都要高度重视,按时按要求完成固定资产清查工作。
培训班上就《气象部门固定资产管理系统》及条码设备的使用方法进行了培训,同时布置了全省的固定资产清查工作。
截至目前,全省气象部门已按计划完成实施方案中确定的准备阶段的全部工作,9月下旬将转入实施阶段。
气象局资产清查工作报告根据《青海气象部门国有资产清查工作方案》要求,近日,中国大气本底基准观象台(简称“本底台”)资产清查工作小组对瓦里关山业务基地开展了固定资产全面清理和清查工作,为进一步规范和加强资产管理工作,加强财产监督、保障固定资产的完整和安全,最大程度发挥固定资产的效益奠定了基础。
本底台高度重视此次资产清查工作,从4月初就分别召开台务、职工会议组织讨论,深入传达清查工作的具体步骤和重要意义,台领导主抓并抽调相关人员成立了固定资产清查工作小组,展开本底台固定资产清查工作。
瓦里关业务基地是本底台固定资产清查的重点,近年来业务拓展也相应增加了大量业务观测仪器和大气样品储存器材,从资产管理的角度也急需全面清理和清查。
清查小组近期加班加点以“实物对账、账查实物”对瓦里关业务基地固定资产进行全面清理清查,严格确保物、卡、出入库单、实物帐、资金帐一致,对于已超过使用年限拟报废的物品也另行造册登记,准备申请报废处理。
中国气象局关于加强气象防灾减灾救灾工作的意见
中国气象局关于加强气象防灾减灾救灾工作的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中国气象局•【公布日期】2017.12.29•【文号】气发〔2017〕89号•【施行日期】2017.12.29•【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应急减灾与公共服务正文中国气象局关于加强气象防灾减灾救灾工作的意见气发〔2017〕89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气象局,各直属单位,各内设机构:气象防灾减灾救灾是气象工作的重中之重,是国家防灾减灾救灾不可替代的重要力量,是国家公共安全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深入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防灾减灾救灾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要求,指导各级气象部门做好新时代气象防灾减灾救灾工作,更好地发挥气象在国家综合防灾减灾救灾中的作用,提出以下意见。
一、党的十九大和《意见》对气象防灾减灾救灾的新要求党的十九大指出,健全公共安全体系,提升防灾减灾救灾能力。
《意见》提出,坚持以防为主、防抗救相结合,坚持常态减灾和非常态救灾相统一,努力实现从注重灾后救助向注重灾前预防转变,从应对单一灾种向综合减灾转变,从减少灾害损失向减轻灾害风险转变,全面提升全社会抵御自然灾害的综合防范能力。
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深入落实《意见》相关要求,做好新时代气象防灾减灾救灾工作,要求气象部门在发展理念上,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新发展理念,树立灾害风险管理和综合减灾意识;在工作目标上,围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两个阶段”战略安排,着力提高气象防灾减灾救灾工作的法治化、规范化、现代化水平,全面提升全社会抵御气象灾害的综合防范能力;在体制机制上,以“两个坚持、三个转变”为指导,突出完善统筹协调、属地管理、综合减灾、社会力量和市场参与的体制机制;在能力建设上,强化灾害监测预报、突发灾害预警、灾害风险防范、灾后救援保障和灾害依法管理能力,提高科技支撑水平,深化国际交流合作;在重点任务上,强化重点地区、重要行业、重大工程的气象防灾减灾救灾工作,统筹谋划城市、乡村、海洋气象防灾减灾救灾工作,重点做好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系统能力提升和应用;在保障措施上,加强组织领导,强化法治保障,加大经费投入,强化人才保障。
国家气象局2023年度工作总结:回顾成绩,展望未来
国家气象局2023年度工作总结:回顾成绩,展望未来国家气象局2023年度工作总结:回顾成绩,展望未来2023年,是中国气象事业迈向新的里程碑的一年。
在国家气象局的带领下,全国各级气象部门积极作为,创新工作方式,为我国气象事业的高质量发展作出了贡献。
以下是对2023年度工作进行的总结。
一、回顾成绩1. 全面推进气象现代化建设2023年,国家气象局将进一步加强气象现代化建设,推动气象技术、设备、数据和服务信息的互联互通,完善国家气象集成平台,实现气象科研和应用的深度融合。
同时,针对突发天气事件的应急响应能力得到大幅提升,为保障国家安全做出了贡献。
2. 强化高空气象观测和预报能力2023年,国家气象局推广新一代气象卫星,加强卫星遥感数据的利用,同时进一步强化雷达观测和控制台系统的建设,以确保高空气象观测和预报能力不断提升,支持应对恶劣天气。
3. 提高气象服务水平2023年,国家气象局大力推进气象业务创新,推广实用、可靠、便捷的信息服务系统,提高气象服务水平。
同时,加强对全国各级气象部门技术实力的培养和升级,以提高全国气象服务水平。
4. 推进国际气象合作2023年,国家气象局积极参与国际气象组织和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等国际组织的工作,深入推进国际气象合作,加强与国际气象界的交流与合作,扩大中国气象的国际影响。
二、展望未来1. 加强信息技术的应用未来,信息技术将在气象工作中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
国家气象局将进一步加强信息技术的研究和应用,调整和完善气象数据、信息、应急处置和服务网络等方面的硬件设施与技术,以提高气象业务服务水平。
同时,大力推进气象云服务平台建设,实现气象产品和气象服务的在线化、智能化、共享化。
2. 提升气象科技创新水平未来,随着科技的发展,气象科技也会不断进步。
国家气象局将加强气象科研创新,推动气象科技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深度融合,不断提高气象灾害预警和应对能力,让气象科技成为人民幸福生活的更好保障。
【框架完整】中国气象局天气预报工作总结计划PPT模板
单击此处编辑您要的内容,建议您 在展示时采用微软雅黑字体,本模 版所有图形线条及其相应素材均可 自由编辑、改色、替换。
单击此处添加标题
单击此处编辑标题
单击此处编辑您要的内容,建议您在展示时采用微软雅黑字体,本模版所 有图形线条及其相应素材均可自由编辑、改色、替换。单击此处编辑您要 的内容,建议您在展示时采用微软雅黑字体,本模版所有图形线条及其相 应素材均可自由编辑、改色、替换。单击此处编辑您要的内容,建议您在 展示时采用微软雅黑字体,本模版所有图形线条及其相应素材均可自由编 辑、改色、替换。
对一年来的工作进行一个简要的总结。
副标题文字 副标题文字 副标题文字
副标题文字 副标题文字 副标题文字
副标题文字 副标题文字 副标题文字
副标题文字 副标题文字 副标题文字
单击此处添加标题
单击此处添加标题
第一季度
单击编辑副标题
第一季度
单击编辑副标题
单击此处添加标题
单击编辑标题
单击此处可编辑内容,根据您的 需要自由拉伸文本框大小
单击编辑标题
单击此处可编辑内容,根据您的需要 自由拉伸文本框大小
单击编辑标题
单击此处可编辑内容,根据您的需 要自由拉伸文本框大小
单击此处添加标题
单击编辑标题
单击此处编辑您要的内容,建议您 在展示时采用微软雅黑字体,本模 版所有图形线条及其相应素材均可 自由编辑、改色、替换。
单击编辑标题
单击此处编辑您要的内容,建议您 在展示时采用微软雅黑字体,本模 版所有图形线条及其相应素材均可 自由编辑、改色、替换。
单击编辑标题
单击此处编辑您要的内容,建议您 在展示时采用微软雅黑字体,本模 版所有图形线条及其相应素材均可 自由编辑、改色、替换。
2023年气象服务工作总结
2023年气象服务工作总结2023年气象服务工作总结1今年,我局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和上级气象部门的决策部署,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坚持质量引领、创新驱动,各项工作取得了新成效,广东省气象现代化年度考核评价和广东省省情调查研究中心组织的“政府公共服务公众评价”均名列全省第一。
一、重创新、提质量,气象服务民生成效再上新台阶(一)着力做好各项气象保障服务,防灾减灾效益显著。
面对“入汛早、雨量多、雨强大、初台早、台风多”复杂天气以及城市轨道交通建设等带来的严峻防灾形势,提前部署、靠前服务,报送气象信息快报79期,发布各类预警266次,圆满完成8个台风、13场大范围暴雨等灾害天气以及春运、文博会等20多项重大活动的保障服务,未发生因气象灾害导致的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获得市领导批示11次,常务副市长吕锐锋批示:“气象工作令人满意”。
(二)着力创新公共气象服务,惠民成效显著。
推出“深圳气象伴您一路平安回家”京珠北春运现场气象服务,多方式播报天气和分享路况广受好评,市长许勤批示:“很好,多种渠道及时发布气象信息,更好地服务于民”。
创新台风预警信号预发布服务,对涉及停课、停工的台风黄色、橙色和红色预警提前2小时告知,让全社会早知道、早防御。
推出“点对点”城市积涝风险预报和10个旅游景点及分海域精细化气象监测与风浪预报产品,交通主干道气象预报拓展至泛华南15个省,多方位服务公众安全出行和休闲。
高质量提前完成4项市政府民生实事、11项公共服务白皮书任务,2项民事实事获得“南都街坊口碑top10”金奖,公共服务白皮书完成成效好获得“金秤砣”奖。
气象服务标准化试点成果在地铁、港口、旅游等10多个重点行业的防灾应急中广泛应用,“政府引导、企业为主、中介支撑、社会参与”服务模式得到上级主管部门和服务对象高度认可,顺利通过中期评估,并向中国气象局公共气象服务中心、上海市气象局等行业单位介绍经验。
(三)着力解决气象信息“收得快、看得懂、用得上”,取得新突破。
机关里的十五个机关
机关里的十五个机关机关是一种具有特定职能的组织,通常设在政府或企业内部,负责采取决策、执行任务、监督管理等工作。
在政府机关中,常见的机构包括各部委、局、处、科等。
这里将介绍十五个机关,对它们的职能和工作进行简要介绍。
一、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是中国最高层次的经济计划与宏观调控机构,主要职责是制定和实施国家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规划,引导和规范国民经济的运行,促进国家发展和协调地区发展。
其官方网站提供了各类政策与规划文献,供各界人士研究参考。
二、教育部教育部是中国政府负责实施教育事业的部门,主要职责包括制定国家教育政策、规划和管理全国教育事业,领导并管理中小学、高等学校与职业教育机构等。
近年来,在教育部的推动下,中国教育取得了显著进展,各类教育资源也得到了大力的扩充。
三、国家税务总局国家税务总局是中国税收政策的制定和管理机构,也是国家税务系统的最高领导机构。
其主要职责包括征收、管理和监督全国的税收,推进税收改革和完善税法法规,维护税收法律秩序等。
近年来,随着税法的不断完善,税收体系的合理化和规范化水平也逐步提升。
四、国家科技部国家科技部是负责指导和推进科技事业发展的国家级管理机构。
其主要职责包括研究制定国家科技政策、规划和管理国家科技发展、组织和监督科技创新活动等。
近年来,中国在科技领域取得的成就非常显著,其中通过“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政府和企业的投入获得了较高的回报和成果。
五、国家安全局国家安全局是中国国家安全体制中的重要机构,主要职责是保障国家安全,预防和打击各种安全威胁和犯罪活动,收集和分析国内外的安全情报,协调解决与国家安全相关的重大事件。
近年来,随着国家安全形势的日益严峻,国家安全局的作用越来越被重视。
六、中国人民银行中国人民银行是中国的中央银行,职责是制定和实施货币政策,维护金融稳定和金融安全,管理金融体系,发行货币和人民币等。
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开放,人民币国际化和金融改革也成为其工作的重要内容。
中国气象局关于印发气象行政执法体制改革试点方案的通知
中国气象局关于印发气象行政执法体制改革试点方案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中国气象局•【公布日期】2011.06.22•【文号】•【施行日期】2011.06.22•【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失效•【主题分类】正文中国气象局关于印发气象行政执法体制改革试点方案的通知河北、吉林、江西、湖南、广东、重庆、青海等省(市)气象局:现将《气象行政执法体制改革试点方案》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组织实施。
二○一一年六月二十二日气象行政执法体制改革试点方案为了贯彻落实全国依法行政工作会议和全国气象依法行政工作会议精神,按照《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的意见》的总体要求,本着先试先行,逐步完善,稳步推进的原则,结合气象行政执法工作的具体情况,制定本方案。
一、试点工作的必要性全面推进依法行政,是从严治政,建设廉洁勤政、务实高效政府的根本要求。
执法能力是依法行政的重要保障,是维护法律法规威严的重要手段。
全国气象依法行政工作会议提出要进一步建立健全“省局监督、市局为主、县局配合,机构健全、制度完善、管理规范”的气象行政执法体系。
当前,气象事业发展仍处于大有可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加快推进气象现代化建设面临前所未有的大好时机,不断壮大公共气象服务和强化社会管理面临前所未有的需求,各级气象主管机构切实转变职能,加强气象行政执法,提高依法行政水平,已成为形势发展的必然要求。
多年来,各级气象主管机构围绕《气象法》的贯彻实施,气象行政执法工作明显加强,气象行政执法机构和执法队伍逐步建立,气象行政执法行为逐步规范,依法查处违法案件的能力和执法水平不断提高,为依法发展气象事业发挥了重要的保障作用。
面对新的形势和新的要求,气象行政执法工作还面临着许多不适应和亟待解决的问题。
主要表现在:有些执法机构的编制、人员、经费等没有完全落实,气象部门的许多社会管理职能无法落到实处,“有法不依、违法不究”的现象依然比较突出;由于受行政执法能力和水平的制约,目前行政执法的趋利性比较突出,与部门利益关系紧密的法律制度执行力度大;在行政执法过程中监督管理和执法职能没有完全分开,尚未形成规范有效的执法监督体系;执法人员素质不高,违反法定程序现象时有发生,执法责任制不够落实等;不同程度地存在执法机构重权轻责、权责脱节以及有的执法人员执法不作为、滥用职权、自由裁量畸轻畸重等问题。
气象局工作制度
职责与权限
01
气象局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气象事业发展规划、计划的制定和 气象业务活动的组织实施。
02
气象局依法履行气象主管机构的各项职责,管理本行政区域内
的气象工作。
气象局根据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组织开展气象科技服
03
务。
内设机构及职责
01
02
03
04
05
气象局内设机构包括办 公室、业务处、人事处 、计财处等。
总结词
及时、准确、高效
详细描述
气象灾害预警信号的发布与传播是气象局工作的重要环节,要求做到及 时、准确、高效。通过建立高效的预警信号发布系统,确保预警信号能 够迅速传播到广大民众中,为应急响应和处置争取宝贵时间。
总结词
科学、规范、可行
详细描述
应急响应预案的制定要求科学、规范、可行。依据不同气象 灾害的特点,制定相应的应急响应预案,明确各部门的职责 和协作方式,确保在紧急情况下能够迅速启动预案,高效应 对气象灾害。
03
严格执行气象预报预测会商制度,加强上下联动和部门合作,确保预报预测的 准确性。
气象服务规范
气象服务工作必须遵循公益性、科学性、及时 性的原则,以满足社会公众和各行各业的需求 为首要任务。
建立完善的气象服务体系,开展面向不同行业 和领域的气象服务,加强气象服务的针对性、 专业性和精细化。
严格执行气象服务报告制度,对重大灾害性天 气、重要社会活动和重大工程提供及时准确的 气象服务保障。
明确管理责任
气象设施设备应由专人负责管理,确保设备正常 运行和及时维护。
建立档案
对气象设施设备进行分类归档,记录设备的型号 、规格、使用状态等信息。
定期检查
定期对气象设施设备进行检查,确保设备处于良 好状态。
中国气象局短时、临近预报业务规定
全国短时、临近预报业务规定(气科函〔2010〕21号)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切实加强全国短时临近预报业务管理,进一步做好短时临近预报业务工作,提高气象灾害防御能力,减轻气象灾害损失,依据《气象法》、《气象灾害预警信号发布与传播办法》、《气象灾害预警信号发布业务规定》、《精细天气预报业务规范(试行)》、《天气预报等级用语业务规定(试行)》和《大城市气象灾害监测预报预警服务方案》等法律法规和气象业务管理文件,制定本业务规定。
第二条短时临近预报业务的工作重点是监测预警短历时强降水、冰雹、雷雨大风、龙卷、雷电等强对流天气(以下条文中提及的强对流天气均特指上述几类天气)。
短历时强降水定义为一小时降水量大于等于20毫米的降水,新疆、西藏、青海、甘肃、宁夏、内蒙古6省(区),可自行定义短历时强降水标准报中国气象局预报与网络司备案;冰雹天气一般指降落于地面的直径大于等于5毫米的固体降水过程;雷雨大风指平均风力大于等于6级、阵风大于等于7级且伴有雷雨的天气;其余强对流天气按相关业务定义或技术标准界定。
第三条短时预报是指对未来0-12小时天气过程和气象要素变化状态的预报,预报的时间分辨率应小于等于6小时,其中0-2小时预报为临近预报。
第二章业务分工第四条国家气象中心负责全国短时临近预报业务的技术指导,开展全国范围区域性强对流天气的跟踪监视业务,制作和发布全国区域性强对流天气0-12小时短时预报产品,组织强对流天气全国会商。
第五条区域气象中心负责区域内短时和临近预报业务的技术指导和区域内强对流天气省际联防的组织与协调。
第六条省级气象台负责本省(区、市)短时和临近预报业务的技术指导,跟踪监测本省(区、市)的强对流天气,制作、发布本省(区、市)的强对流天气短时和临近预报产品。
气象局职能介绍
气象局职能介绍中国气象局是国务院直属事业单位。
承担着全国气象工作的政府行政管理职能,负责全国气象工作的组织管理。
全国气象部门(不含港、澳、台地区)设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气象局,14个副省级市气象局(含4个计划单列市气象局,10个副省级省会城市气象局),318个地(市)气象局和2300个县(市)气象局(站)。
1.政策法规处(雷电防护管理办公室)负责气象法规、市局规范性文件的合法性审查等管理工作;负责全市气象行政许可工作的综合管理和指导,承担市本级气象行政许可集中受理工作;组织协调全市气象行业管理工作;管理全局政策以及组织事业改革发展重大问题调研,负责全市气象科技服务政策的研究、拟订、指导、咨询工作。
2.计划财务处拟订全市气象事业发展规划、计划并监督实施;审核全市重要气象建设项目的立项和方案;协调以双重计划财务体制为基础的气象公共财政保障体系的建立和完善;管理气象部门国有资产、计划财务、基本建设、统计、房改、项目管理、国库集中支付、政府采购等工作;组织实施分管职责内相关培训。
3.办公室(应急管理办公室、行政管理处)综合协调机关工作;组织协调应急管理工作和市局应急值守;负责政务信息、文秘、机要、保密、目标管理、宣传、综合档案、信访、安全、外事、办公自动化、政府信息公开等工作;负责督办、检查工作;组织草拟综合性文件、报告、总结、计划及有关管理制度;负责会议安排及局机关行政后勤管理、安全保卫等;承办人大、政协提案;组织实施分管职责内相关培训。
4.观测与预报处牵头负责区域中心协调管理工作;负责综合气象观测、气象预测、预报、预警业务和气候业务的管理;负责综合气象观测站网和大型气象技术装备的规划布局,实施气象探测环境保护相关管理;负责气象装备技术保障业务管理;负责气象通信网络和气象资料审核、共享及开发应用的管理。
5.科技发展处(气候变化处)协助区域气象科技相关组织协调工作;负责市局气象科研工作的管理,组织重大科技成果推广和应用、国际合作与交流等;组织协调气候变化相关工作;负责气象科普宣传、普及等工作的协调和管理;组织实施分管职责内相关培训。
中国气象局关于印发《气象部门事业单位录用编外用工人员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气发[2011]11号
中国气象局关于印发《气象部门事业单位录用编外用工人员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正文:----------------------------------------------------------------------------------------------------------------------------------------------------中国气象局关于印发《气象部门事业单位录用编外用工人员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气发〔2011〕11号)各省(区、市)气象局,各直属单位:现将《气象部门事业单位录用编外用工人员管理办法(试行)》印发给你们,请认真遵照执行。
在执行过程中,有何问题或建议,请及时报告中国气象局。
二○一一年一月十日气象部门事业单位录用编外用工人员管理办法(试行)第一章总则第一条编外用工人员是气象事业发展的重要力量。
为了从编外用工人员中引进优秀人才,鼓励编外用工人员为气象事业努力工作创造业绩,依据《事业单位公开招聘人员暂行规定》(人事部令第6号)等有关规定,结合气象部门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气象部门事业单位录用编外用工人员是指将在气象部门业务、科研等岗位上工作的编外用工人员中政治素质好、工作业绩突出的骨干人员,有计划地录用为国家气象事业编制人员。
第三条本办法所称的编外用工人员是指从社会招聘,并按照《劳动合同法》规定签订劳动合同,与用人单位形成了劳动关系的聘用人员。
第四条气象部门事业单位录用编外用工人员要在岗位空缺的前提下,按照岗位职责和任职条件,通过公开招考择优录用编外用工人员。
第五条气象部门事业单位录用编外用工人员要坚持德才兼备的用人标准,贯彻民主、公开、竞争、择优的原则。
第六条中国气象局人事司归口管理全国气象部门事业单位录用编外用工人员政策指导、监督检查以及录用方案核准和录用人员审批等工作。
各省(区、市)气象局负责本行政区域内气象部门事业单位录用编外用工人员的具体组织实施工作。
中国气象局关于印发《气象软科学管理办法》的通知-气发[2007]111号
中国气象局关于印发《气象软科学管理办法》的通知正文:----------------------------------------------------------------------------------------------------------------------------------------------------中国气象局关于印发《气象软科学管理办法》的通知(气发〔2007〕111号)各省(区、市)气象局,计划单列市气象局,各直属单位,各内设机构:为了进一步加强对气象软科学的管理,使气象软科学管理工作规范化、制度化,提高气象软科学研究水平和质量,促进气象软科学研究成果的推广和运用,更好地为领导决策服务,特制定《气象软科学管理办法》。
现将该办法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附件:《气象软科学管理办法》二○○七年四月十六日附件:气象软科学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进一步加强对气象软科学(以下简称“软科学”)的管理,使软科学管理工作规范化、制度化,提高软科学研究水平和质量,促进软科学研究成果的推广和运用,更好地为领导决策服务,参照《国家软科学研究计划管理办法》(国科发办字〔2007〕87号)等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气象部门的软科学管理。
国家软科学研究课题的管理按照科技部下发的《国家软科学研究计划管理办法》规定执行。
本办法所称的软科学管理,主要包括软科学管理单位的职责和分工,软科学研究课题指南的制定和发布,课题立项审批和结题验收,研究成果评审和登记,经费管理,课题实施过程中的监督检查等。
本办法所称的软科学研究,是指运用软科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结合气象事业改革、发展、创新的特点而进行的一种多学科、多层次的综合性研究工作,是国家软科学和气象科学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
第三条软科学研究范围主要包括对气象事业发展战略、规划计划、政策法规、行政及业务管理、体制机制改革、气象防灾减灾对策等全局性、战略性、前瞻性有关问题进行研究。
最新中国气象局工作总结述职PPT模板
点击此处添加标题
单击此处输入小标题
单击此处输入文字单击此处输入文字 单击此处输入文字单击此处输入文字
点击添加标题
点击添加标题
点击添加标题
点击此处添加标题
65
点击添加图表说明
50
点击添加图表说明
30
点击添加图表说明
80
点击添加图表说明
点击此处添加标题
1
点击添加文字内容 点击添加文字内容 点击添加文字内容 点击添加文字内容 点击添加文字内容 点击添加文字内容 点击添加文字内容
添加 标题
第四阶段
单击此处添 加文本,单 击此处添加 文本
Part
2
工作心得与体会
◎节标题一 ◎节标题二 ◎节标题三
点击添加文字内容点击添加文字内容点击添加
文字内容点击添加文字内容点击添加文字内容。
总结:中国气象局工作总结
• 内容123 • 中国气象局工作总结中国气象局工作总结中国气 象局工作总结中国气象局工作总结 • 中国气象局工作总结中国气象局工作总结中国气 象局工作总结 859405
◎节标题一 ◎节标题二 ◎节标题三
点击添加文字内容点击添加文字内容点击添加
文字内容点击添加文字内容点击添加文字内容。
点击此处添加标题
点击此处添加标题
单击此处添加文字 单击此处添加文字 单击此处添加文字 单击此处添加文字
写入文本
写入文本
写入文本
写入文本
单击此处添加文字 单击此处添加文字
单击此处添加文字 单击此处添加文字
中国气象局工作总结
汇报人:××× 编号: 21366
一个PPT初学者都会修改的模板
前言
QIAN YAN
回顾这一年的工作,我始终秉承着“在岗一分钟,尽职六 十秒”的态度努力做好工作,并时刻严格要求自己,摆正 自己的工作位置和态度。在取得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找到 了工作中的不足和问题。现将过去一年来在工作岗位上的 学习、工作情况作简要总结。
中国气象局科技与气候变化司关于开展2024年度气象科技前沿动态研究工作的通知
中国气象局科技与气候变化司关于开展2024年度气象科技前沿动态研究工作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中国气象局•【公布日期】2024.06.12•【文号】气科函〔2024〕36号•【施行日期】2024.06.12•【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气象综合规定正文中国气象局科技与气候变化司关于开展2024年度气象科技前沿动态研究工作的通知气科函〔2024〕36号各省(区、市)气象局,各直属单位,各合作高校、科研院所: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重要论述和气象工作重要指示精神,加强气象科技创新的前瞻性、预见性、先行性,着力把握全球大气科学研究深度和应用广度极大拓展的发展趋势,以更多原创性、颠覆性科技创新突破加快推进气象科技能力现代化,不断增强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内生动力,2024年将继续组织开展气象科技前沿动态研究报告征集和优秀报告评选,现就有关工作通知如下。
一、重点方向和领域1.大气科学前沿理论和技术动态。
国内外在地球多圈层相互作用、气候变化影响下的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形成规律及演变机理、大气环流规律机理等方面的研究动态和最新成果,地球系统数值模拟、预报预测、新型观测方法与探测设备技术、数据控制与分析等气象核心业务领域的先进技术发展方向和研发应用情况,以及针对当前业务技术难题的理论方法探索等。
2.交叉学科先进科技在气象领域的融合应用。
人工智能、量子信息等新技术在气象探测、数据通信、数值模拟、预报预测、服务决策等方面的应用研究,以及对于未来可能应用于气象领域或对气象科技有重要影响的理论和技术的观察洞察等。
3.气象科技在各行业各领域应用及影响动态。
“气象”赋能行动研究,气象科技在农业、交通、金融、能源、生态等重要领域的应用研究,在新物流、低空经济、生态康养等新兴产业的应用研究等。
4.全球气象治理机制与实践。
世界气象组织框架下的科技合作与协同机制,各国尤其是我国参与全球治理发挥作用的机制、现状、问题等研究;相关领域国际大科学计划的组织情况和最新进展等;发达国家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的体系情况,以及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等国际先进创新机构的组织和研发态势等。
生活知识_应对气象灾害的主要部门
应对气象灾害的主要部门气象局的部门分级1.负责本行政区域内气象事业发展规划的制定及气象工作的组织实施;对本行政区域内的气象活动进行指导、监督和行业管理。
2.组织指导本行政区域内气象灾害防御工作;组织拟订和实施本行政区域的气象灾害防御规划;组织气象灾害防御应急管理工作;管理本行政区域人工影响天气工作,指导和组织人工影响天气作业;指导城乡气象工作,组织推进农村气象灾害防御体系和农业气象服务体系建设,组织指导乡镇(街道)气象工作站和气象协理员、信息员队伍建设。
3.组织管理本行政区域内雷电灾害防御工作,会同有关部门指导对可能遭受袭击的建筑物、构筑物和其它设施安装的雷电灾害防护装置的检测工作;负责本行政区域内雷电灾害防护装置的设计审核和竣工验收。
4.组织本行政区域内气候资源的综合调查、区划,指导气候资源的开发利用和保护,组织并审查重点建设工程、重大区域经济开发项目和城乡建设规划的气候可行性论证和气象灾害风险评估。
5.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气象台站和气象设施的组织建设和维护管理;组织管理本行政区域内气象探测资料的采集、传输和汇交;依法保护气象设施和探测环境;负责审查建设项目大气环境影响评价所使用的气象资料。
6.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气象监测、预报预警、公共服务管理工作;组织管理本行政区域内气象信息的发布和传播;组织重大活动、突发公共事件气象保障工作;承担重大突发公共事件预警信息发布系统建设及运行维护。
7.组织开展气象法制宣传教育,负责监督有关气象法律法规的实施,对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等法律法规有关规定的行为依法进行处罚,承担有关行政诉讼;组织宣传、普及气象科学知识。
8.管理本级气象部门内部的计划财务、人事劳动、队伍建设、教育培训和业务建设;负责气象部门双重计划财务体制的落实工作;负责党的建设、精神文明和气象文化建设。
9.承担上级气象主管机构和本级人民政府交办的其他事项。
中国气象局的主要职责(一)拟定气象工作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发展战略和长远规划;制定、发布气象工作的规章制度、技术标准和规范并监督实施;承担气象行政执法和行政复议工作。
中国气象局工作规则
中国气象局工作规则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中国气象局•【公布日期】2001.12.17•【文号】气发[2001]221号•【施行日期】2001.12.17•【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失效•【主题分类】气象综合规定正文*注:本篇法规已被:中国气象局关于印发《中国气象局工作规则》的通知(2013)(发布日期:2013年6月18日,实施日期:2013年6月18日)废止中国气象局工作规则(气发[2001]221号2001年12月17日)为使中国气象局各项工作规范化、制度化,进一步提高工作效率,根据《国务院工作规则》国发[1998]9号文件的要求和中国气象局工作需要,制定本规则。
一、中国气象局职权划分中国气象局是国务院气象主管机构,负责全国气象工作的管理,行使《中国气象局职能配置、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国办发[1998]137号)规定的职能。
(一)中国气象局实行局长负责制,局长在国务院领导下组织领导全国气象工作,对国务院负全责;副局长协助局长工作,按分工负责处理分管工作,受局长委托可代表中国气象局进行内、外事活动和负责其他方面的工作或专项工作。
(二)中国气象局贯彻执行民主集中制原则,工作中的重大问题,必须经中国气象局领导集体研究决定。
局领导集体研究审定事项:1.气象基本业务、科研、装备的全国布局方案和重大调整;2.基本气象业务系统统一使用的主要技术装备的业务列装;3.气象法规制度体系和综合性规章及重要专业规章;4.气象部门年度事业发展计划(包括基建计划及事业费预算分配方案)及调整;5.中国气象局年度会议计划;6.气象部门大中型建设项目和2000万元以上的小型基建项目;7.未列入年度事业费预算的1000万元以上的事业费支出;8.局属重大资源(资产)的调整、处置;9.多边和双边科技合作政策和重大项目的确立;10.中国气象局机关职工收入分配改革方案;11.局长提议需由局领导集体审定的其他事项。
(三)局长职责和权限局长职责:1.组织领导全国气象部门贯彻执行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组织制订气象工作的方针、政策和重大改革方案、措施;2.组织实施气象事业发展战略和规划、计划及大中型气象工程的建设;3.根据国务院授予的中国气象局的职责,主持中国气象局的日常工作;4.主持局务会议和局长办公会议,审定需局领导集体研究的事项;5.指导、协调副局长的工作。
中国气象局关于印发海洋气象预报业务规定的通知
中国气象局关于印发海洋气象预报业务规定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中国气象局•【公布日期】2010.09.09•【文号】中气函[2010]262号•【施行日期】2011.01.01•【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水运,气象预报正文中国气象局关于印发海洋气象预报业务规定的通知(中气函〔2010〕262号)天津、河北、辽宁、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山东、广东、广西、海南等省(区、市)气象局,气象中心、卫星中心、信息中心:现将《海洋气象预报业务规定(试行)》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执行过程中有何问题和建议请及时报告中国气象局。
二○一○年九月九日海洋气象预报业务规定(试行)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全国海洋气象预报业务,加强对海洋气象预报业务的组织管理,促进海洋气象业务科学有序发展,提高海洋气象预报准确率和防灾减灾服务效益,依据《气象法》、《气象灾害预警信号发布与传播办法》、《国家气象灾害应急预案》等法律法规和气象业务管理文件,制定本业务规定。
第二条海洋气象预报业务的工作内容包括监测和预报发生在海洋上的天气现象和风向、风力、能见度等气象要素;预报预警海上强对流天气和海上大风、海雾等海洋气象灾害,并对其引发的海洋灾害进行影响预评估;为全球海上遇险安全系统(GMDSS)提供责任区内的海洋气象情报。
第三条海洋气象预报的需求涉及渔业、航运、海上能源开发、海上搜救、海上突发事件的应急保障及国家安全等领域。
沿海地区各级气象部门的海洋气象台均应按本规定组织开展海洋气象预报业务,未设立海洋气象台的由当地气象台(站)开展海洋气象业务。
以下条文中将海洋气象台和开展海洋气象业务的气象台(站)统称为海洋气象台。
第四条各级海洋气象台应以服务需求为牵引,按照“以人为本、无微不至、无所不在”的服务理念,以监测预报海上强对流天气和海上大风、海雾等海洋气象灾害为重点,建立并不断改进完善海洋气象预报业务,提高海洋气象预报的准确率和精细化水平,深化海洋气象预报业务内涵,提供专业化、特色化海洋气象预报,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安全福祉保驾护航。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中国气象局机构编制方案的通知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中国气象局机构编制方案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务院办公厅•【公布日期】1994.04.26•【文号】国办发[1994]61号•【施行日期】1994.04.26•【效力等级】国务院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行政机构设置和编制管理,气象综合规定正文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中国气象局机构编制方案的通知(1994年4月26日国办发〔1994〕61号)《中国气象局机构编制方案》经中央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审核,已经国务院批准,现予印发。
中国气象局机构编制方案根据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批准的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和《关于国务院机构设置的通知》(国发〔1993〕25号),国家气象局更名为中国气象局,为国务院直属事业单位,经国务院授权,继续承担全国气象工作的政府行政管理职能。
全国气象部门仍实行气象部门与地方政府双重领导、以气象部门领导为主的管理体制。
中国气象局要本着精简、统一、效能的原则,转变职能,理顺关系,精兵简政,提高效率。
一、职能转变强化的职能主要是:加强对气象事业的宏观管理,统筹协调全国气象事业的发展,加强政策法规建设,加强对全国气象工作的规划、协调、指导、监督和服务工作,加强气象现代化系统的建设和管理,加强气候资源的管理,组织好气候和气候变化的诊断、评价、预测工作。
完善以部门为主的双重领导管理体制,会同地方继续加强对气象工作的领导,充分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
完善与双重领导体制相适应的双重计划财务体制,促进国家和地方气象事业的协调发展。
推进气象事业结构调整,逐步建立起由基本气象系统、科技服务、综合经营三部分构成的新型事业结构。
加强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监督工作。
转移和下放的职能主要有:从偏重于部门管理转到面向全行业的宏观管理,弱化微观的直接管理,减少具体事务性工作。
将气象事业长远规划和重大建设项目的前期调研、论证评估以及技术指导、质量标准的拟定和其他辅助性、技术性、一般性的业务管理工作,转移到有关的直属事业单位;将由地方投资并直接为地方提供服务的一般建设项目及其管理下放到省级气象管理机构。
中国气象局关于印发《中国气象局工作规则》的通知(2013)
中国气象局关于印发《中国气象局工作规则》的通知(2013)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中国气象局•【公布日期】2013.06.18•【文号】气发[2013]55号•【施行日期】2013.06.18•【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气象综合规定正文中国气象局关于印发《中国气象局工作规则》的通知(气发[2013]55号)各省(区、市)气象局,各直属单位、各内设机构:《中国气象局工作规则》已经2013年6月8日召开的中国气象局第3次局长办公会议通过,现予以印发。
中国气象局2013年6月18日中国气象局工作规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组织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国务院工作规则》、《中国气象局职能配合、《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等法律法规和有关文件规定,结合中国气象局工作实际,制定本规则。
第二条中国气象局工作的指导思想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执行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严格遵守宪法和法律,全面正确履行职能。
坚持公共气象发展方向,紧紧围绕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全面推进气象现代化,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气象事业持续健康发展,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保障人民安康福祉、维护国家安全提供一流的气象保障。
第三条中国气象局工作的准则是,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以人为本、忠于职守,民主公开、依法行政,实事求是、务实清廉,改革创新、规范高效,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第二章职责分工第四条中国气象局实行局长负责制。
局长领导中国气象局的全面工作,并代表中国政府、中国气象局进行外事活动。
副局长协助局长工作,按分工负责处理分管工作;受局长委托负责其他方面的工作或者专项任务。
第五条局长出访和出差期间,授权一位副局长主持工作,代行局长职责。
副局长出访和出差期间,由局长或局长指定的其他副局长代行其职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部门简介
中国气象局是国务院直属事业单位。
它的前身是中央军委气象局,成立于1949年12月。
1994年由国务院直属机构改为国务院直属事业单位后,经国务院授权,承担全国气象工作的政府行政管理职能,负责全国气象工作的组织管理。
全国气象部门实行统一领导,分级管理,气象部门与地方人民政府双重领导,以气象部门领导为主的管理体制。
我国气象事业是科技型、基础性社会公益事业,坚持“公共气象、安全气象、资源气象”的发展理念,坚持“以人为本,无微不至、无所不在”的服务宗旨。
2000年1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开始施行,之后颁布实施了《人工影响天气管理条例》、《气象探测环境和设施保护办法》、《防雷减灾管理办法》、《施放气球管理办法》等行政法规和部门规章。
我国已初步形成了天基、空基和地基相结合、门类比较齐全、布局基本合理的现代化大气综合观测系统;基本组成了由天气预报、气候预测、人工影响天气、干旱监测与预报、雷电防御、农业气象与生态、气候资源开发利用等构成的气象服务体系,气象服务领域涉及工业、农业、渔业、商业、能源、交通、运输、建筑、林业、水利、国土资源、海洋、盐业、环保、旅游、航空、邮电、保险、消防等多个行业和部门。
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和经济社会的发展,大气成分分析与预警预报、空间天气预警、沙尘暴天气监测与预报、防雷装置检测和工程专业设计、健康和医疗气象、突发公共事件紧急响应等气象保障业务和服务也迅速发展。
目前,气象服务已基本覆盖了国民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与国家安全各个领域,气象服务的社会经济效益投入与产出比达到了1∶40。
我国形成了气象科学技术基础性研究、高新技术研究和应用开发研究体系。
中国气象局拥有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中国气象局北京城市气象研究所、中国气象局沈阳大气环境研究所、中国气象局武汉暴雨研究所、中国气象局上海台风研究所、中国气象局广州热带海洋气象研究所、中国气象局成都高原气象研究所、中国气象局兰州干旱气象研究所、中国气象局乌鲁木齐沙漠气象研究所等9个国家级科研院所。
2004年科技部批准中国气象局成立了灾害天气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气象局是我国首批开展公益类科研院所改革的部门之一,并通过了国家公益类科研院所改革的验收,初步形成了新型气象科技创新体系。
中国气象局是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的国内牵头单位,开展了一系列气候变化科学、影响与对策的研究。
我国坚持独立自主的外交方针,围绕国家政治、经济、科技和外交战略,积极开展与国际组织、国家和地区的多边和双边气象科技合作,已与160多个国家和地区开展了双边气象科技合作与交流,与21个国家签署了气象科技合作协议,向70多个发
展中国家提供了设备和技术援助。
有1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350多位气象局长及高级官员来华考察。
中国是世界气象组织(WMO)的成员国。
1973年以来,中国气象局局长一直为世界气象组织执行理事会成员。
1983年中国气象局局长邹竞蒙当选为WMO第二副主席,1987年当选为主席,1991年连任主席; 2001年我国官员在WMO秘书处任助理秘书长,2004年任WMO副秘书长。
我国国家气象中心是WMO区域专业气象中心之一,承担亚洲和太平洋地区的气象预报服务,我国国家气象信息中心是WMO全球气象电信系统区域通信枢纽之一,参加全球气象探测资料的交换。
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积极参加全球变暖及气候变化的国际活动,中国科学家长期担任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第一工作组的联合主席,为推动气候变化研究和推动人类可持续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中国科学家还积极参与WMO和台风委员会各领域的活动及有关国际研究计划。
二、机构设置与主要职责
中国气象局内设机构:办公室、应急减灾与公共服务司、预报与网络司、综合观测司、科技与气候变化司、计划财务司、人事司、政策法规司、国际合作司、直属机关党委、审计室、离退休干部办公室。
中国气象局的主要职责是:
(一)拟定气象工作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发展战略和长远规划;制定、发布气象工作的规章制度、技术标准和规范并监督实施;承担气象行政执法和行政复议工作。
(二)组织拟订和实施气象灾害防御规划,参与政府气象防灾减灾决策,组织指导气象防灾减灾工作;组织编制国家气象灾害应急预案,组织气象灾害防御应急管理工作;组织气象灾害监测预警及信息发布系统建设,负责气象灾害监测预警和信息发布;承担国家重大突发公共事件预警信息发布工作;负责重大活动、突发公共事件气象保障工作;组织对重大灾害性天气跨地区、跨部门的气象联防和重大气象保障;组织气象灾害风险普查、风险区划和风险评估工作;组织对国家重点工程、重大区域性经济开发项目、城乡建设的气象服务;管理人工影响天气工作。
(三)对国务院其他部门设有的气象工作机构实施行业管理,统一规划全国陆地、江河湖泊及海上气象观测、气象台站网、气象基础设施和大型气象技术装备的发展和布局,审订气象信息采集、传输、加工的质量评价方法并监督实施;组织气象技术装备保障和质量监督、气象计量监督,审核全国大中型气象项目的立项和方案。
(四)管理全国陆地、江河湖泊及海上气象情报预报警报、短期气候预测、空
间天气灾害监测预报预警、城市环境气象预报、火险气象等级预报和气候影响评价的发布;组织论证并审查大气环境影响评价。
(五)组织气候变化科学相关工作;组织气候资源的综合调查、区划,指导气候资源的开发利用和保护;组织并审查国家重点建设工程、重大区域性经济开发项目和城乡建设规划的气象条件论证。
(六)组织指导气象部门的科技体制改革、组织气象领域重大科研攻关和成果的推广应用,协调气象科技开发、技术合作和技术推广;组织宣传、普及气象科学知识,提高全民气象防灾减灾和气候资源意识。
(七)管理气象外事工作,代表我国政府参与世界气象组织及其他国际气象机构的活动,开展与外国政府(地区)气象机构间的合作与交流。
(八)统一领导全国气象部门的工作;以中国气象局为主管理省级气象部门的计划财务、机构编制、人事劳动、队伍建设、教育培训和业务建设;指导地方气象事业的发展。
(九)协助地方人民政府指导地方气象职工队伍的思想政治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设。
(十)承办国务院交办的其他事项。
中国气象局主要直属单位:国家气象中心(中央气象台)、国家气候中心、国家卫星气象中心(国家空间天气监测预警中心)、国家气象信息中心、气象探测中心、公共气象服务中心、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资产管理事务中心、气象干部培训学院、机关服务中心、气象宣传与科普中心、中国气象报社、气象出版社、气象学会秘书处、华风气象传媒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中国华云气象科技集团公司。
全国气象部门(不含港、澳、台地区)现有31个省(区、市)气象局、330个地(市、州、盟)气象局、2170个县(市、旗)气象局,382个国家、省、地气象台,2424个气象观测站(其中艰苦气象站1195个,约占49%)。
全国气象部门现有职工109388人,其中在职职工72834人,离退休职工36554人,有两院院士9人,博士生导师26人,拥有高级技术职称的4415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