喘证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节喘证

定义

是指由于外感或内伤,导致肺失宣降,肺气上逆或气无所主,肾失摄纳,以致呼吸困难,甚则张口抬肩,鼻翼煽动,不能平卧为临床特征的一种病症。

轻者仅表现为呼吸困难,不能平卧;重者稍动则喘息不已,甚则张口抬肩,鼻翼煽动;严重者,喘促持续不解,烦躁不安,面青唇紫,肢冷,汗出如珠,脉浮大无根,甚则发为喘脱。

释义

《说文心部》:“喘,疾息也”。疾,快速之意;息,一呼一吸曰息。疾息,指呼吸急促。又说:“喘,息也”。段玉裁注:“人之气急曰喘,舒曰息。”

历代中医文献也称“鼻息”、“肩息”、“上气”、“逆气”、“喘促”等。

历史沿革

1.《内经》对喘证的症状、体征、病因、病位论述甚详。

《灵枢·五阅五史篇》:“肺病者,喘息鼻张。”

《灵枢·本脏篇》:“肺高则上气肩息。”

指出喘息、鼻张、肩息均是指喘证发作时轻重不同的临床表现,并提出了病变主脏在肺。

对喘证的病因,认识到有外感、和内伤、邪实和正虚的不同。

《灵枢·五邪篇》:“邪在肺,则病皮肤痛、寒热、上气喘、汗出、喘动肩背。”

《灵枢·本神篇》:“肺气虚……实则喘喝,胸膺仰息。”(外感)

《素问·举痛论》:“劳则喘息汗出”(内伤)

2.《金贵要略》有“上气”专篇并列证治

“上气”——即气喘肩息,不能平卧的证候,还包括哮证、肺张。辛温祛寒化饮—射干麻黄汤;祛寒蠲饮、寒温并用—越婢汤、小青加石膏龙汤;豁痰祛浊—皂荚丸。

3.至金元以后充实了内伤致喘的论说,辨证则以虚为纲:如朱丹溪等医家认识到六淫、七情、饮食所伤、体质虚弱皆为喘证的病因。刘河间论喘因于火热。 4.《京岳全书·喘促》把喘证归纳为虚实两大类:“实喘者有邪,邪气实也;虚喘者无邪,元气虚也。”为喘证的辨证纲领。《临证指南医案·喘》:“在肺为实,在肾为虚。”

《类证治裁·喘证》“实喘责在肺,虚喘责在肾。”“喘由外感者治肺,由内伤者治肾。”

范围

中医——涉及多种外感及内伤疾病,它不仅是肺系疾病的主要证候之一,且可因其它脏腑病变而影响及肺致喘。

西医——喘息型慢性支气管炎、肺部感染、肺炎、肺气肿、心原性哮喘、肺结核、矽肺及癔病性喘息等。

病因病机

一、病因

1.外邪侵袭

风寒、风热→侵袭于肺→壅阻肺气→肺气不得宣畅、升降失常→肺气上逆→喘

①风寒闭肺。②表寒内热(表邪未解,内已化热;肺热素盛,寒邪外束)。

③风热犯肺。④痰热蕴肺

2.饮食不当

①恣食生冷、肥甘厚味、嗜酒→脾失健运→痰浊内生→上干于肺→壅阻气道→

肃降失常

②复感外邪诱发—痰浊与风寒、邪热等内外合邪→寒热错杂证

③痰湿久郁化热;肺热素盛—痰火交阻于肺,肺气不降而致喘

④痰湿寒化→寒饮伏肺—外邪引动伏痰→壅阻气道而喘

3.情志所伤

情怀不遂、忧思气结→肝失条达、气失疏泄→肺气痹阻,气机不利→喘

恼怒伤肝→肝气上逆乘肺→肃降失常,升多降少→喘

4.劳欲久病

久病——慢性咳嗽、哮病、肺胀、肺痨—久病伤肺→肺气肺阴不足→气失所主久病不已→由肺及肾→肾元亏虚→肾不纳气→喘

劳欲——房劳过度→精气内夺→肾元受损→失于摄纳→逆气上奔→喘

肾阳亏虚→水泛无主→上凌心肺→肺气上逆,心阳不振→喘

二、病机

1.病位——主要在肺和肾,与肝、脾有关

肺为气之主—①生理“诸气者,皆属于肺”。肺司呼吸,赖其宣发肃降功能,使

气道通畅,呼吸调匀;外和皮毛,内为五脏之华盖,朝百脉而通

它脏。肺为娇脏,不耐寒热:②病理外邪侵袭,或它脏病气上犯,

皆可使肺失宣降,肺气张满,壅阻气道,以致呼吸不利而喘。

肾为气之根——助肺司气之摄纳

肾元亏虚,摄纳失常,致气不归元,气逆于肺,则入少出多

脾气亏虚——聚湿生痰,痰浊水饮上犯于肺,肺气壅塞,宣降不利,或气津失布,血行不利,又可致瘀。

肝失疏泄——肝气逆乘,肝肺不和,升降失职,亦可致喘。

2.基本病机——外感、内伤,导致肺失宣降,肺气上逆;气无所主,肾失

摄纳

3.病理性质有虚实之分

实喘—肺—外邪、痰浊、肝郁气逆—邪壅肺气,宣降不利,以痰浊为主

虚喘—肺肾——精气不足,气阴亏耗—肺肾出纳失常,以气虚为主

病情复杂者每可下虚上实并见,或正虚邪实,虚实夹杂:

慢性喘咳—肺肾虚弱,复感外邪→急性发作:上盛—外邪、痰浊壅阻肺气

下虚—肾不纳气 4.重证每多影响于心

心与肺——心脉上通于肺,肺气治理调节心血的运行,宗气贯心脉而行呼吸

心与肾——肾脉上络于心,心肾水火既济,心阳根源于命门之火

病理——肺肾俱虚→心气心阳衰竭→不能鼓动血脉运行→血行淤滞:面色、指甲、

唇甲青紫;甚则喘汗致脱→亡阴、亡阳

5.转归与预后

转归实喘由外邪所致者——失于表散→由表入里

由痰浊、肝郁所致者——日久不愈→化热化火

虚喘:肺虚所致者——反复发作→累及脾肾两脏

肺脾肾虚损严重——累及心阳→心气(心阳)不足→脱证预后——与病程的长短、病邪的性质、病位的深浅有关。

实喘—一般易治(因邪气壅阻,祛邪利肺则愈)

虚喘—难治(气失摄纳,根本不固,难取速效;体虚易于感邪,致反复发作,往往喘甚致脱)

危候——实喘邪气闭肺,喘息上气,胸闷如窒,呼吸窘迫,身热不得卧,脉

急数;虚喘足冷头汗,如油如珠,喘息鼻煽,摇身撷肚,张口抬肩,胸前高起,面赤烦躁,直视便溏,脉浮大急促无根——上盛下虚,阴阳离诀,孤阳浮越,冲气上逆

诊查要点

一、诊断依据

1.典型的证候特征——喘促气短,呼吸困难,甚至张口抬肩,鼻翼煽动,不能

平卧,口唇发绀

2.病史、诱因——有慢性咳嗽、哮病、肺痨、心悸等病史;有外感、饮食不节、情志内伤、劳欲过度等诱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