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文化在语文教学中作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民俗文化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

中图分类号:h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

号:1002-7661(2010)06-0179-01

民俗,又称为“风俗”“习俗”,即人们的传统风俗习惯,是一个民族的人民在长期生活中逐渐形成的风尚、礼节和习惯的总和。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如果能挖掘这些民俗文化,无疑会丰富学生的知识,培养学生对民俗文化的热爱之情,自觉担当起传承祖国传统文化的重任。新课程改革也明确了民俗文化的重要性,“高中语文课程要满足多样化和选择性的需要,必须增强课程资源意识,重视课程资

源的利用和开发。各地区都蕴藏着自然、社会、人文等方面的语文课程资源,应积极利用和开发”(《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民俗文化的作用,归纳起来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民俗文化是唤起学生的爱国热情,树立崇高理想的重要载体

民族文化是爱国主义思想的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民俗文化又

是其中一个重要的部分,自然蕴含着丰富的爱国主义思想内容,是

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极好材料。

如学习《苏武牧羊》,可以结合“苏武牧羊北海边,冰天雪地,手持旌节”这一带有浓郁民俗意味的举动来引导学生体会苏武的思乡之情,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作为出使西域的使者,苏武受到虞常谋反事件的牵连,被扣押了19年。在这漫长的岁月中,苏武含辛茹苦,受尽折磨,宁死不屈。一方面北海生活困厄,环境恶劣,常常食不果腹,也无人可诉衷肠;另一方面匈奴首领又不断对他威逼利诱。

但他毫不屈服,始终对自己的国家和民族忠心耿耿,每日杖节牧羊,正义凛然,气贯长虹。苏武为何把旌节始终握在手中呢?原来旌节是符节的一种,符节是中国古代朝廷传达命令、征调兵将以及用于各项事务的一种凭证,用金、玉、铜、竹、木、等不同原料制成,刻上文字,分成两半,一半存朝廷,一半给外任官员或出征将帅。用时双方合之以验真假。《周礼》有细致的规定:负责管理国门和关门的人,只需使用普通的竹制“符节”即可;如果是财货出人,必须使用玉制的“玺节”;特使出访要持“旌节”。“旌节”跟其他的符节不同,虽然也是竹制的,但是柄长八尺,必须手持,而且竹节上缀有牦牛尾作装饰。那也就是说在那时旌节代表了朝廷,代表了国家。所以“武既至海上,廪食不至,掘野鼠去草实而食之。杖汉节牧羊,卧起操持,节旄尽落。”苏武到了北海,唯一和他作伴的就是那根代表朝廷的旌节。随着时间的推移,旌节上的穗子全掉了。当他回到长安的那天,长安城的百姓都出来迎接他。他们瞧见白胡须、白头发的苏武手里拿着光杆子的旌节,没有一个不受感动的。可见苏武时时刻刻都在思念国家,忠于祖国!学生学了这篇文章之后,苏武的爱国情感就会跃然纸上,终生难忘。

二、民俗文化是学生了解社会生活,传承传统文化的重要课程资源

《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它明确了语文是语言和文化的综合载体,凸显了语文学科

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特点。这就要求我们在语文教学中,不仅要注重知识的传授、运用和语感的培养,更要承担起认识中华文化,植根传统精神的重任,要让学生认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吸收民族文化精髓。

现行语文教材、诗词歌赋和文学名著中,涉及到民俗文化的内容不胜枚举,有的甚至直接接纳民俗事象为载体。在中学语文教材中,近当代著名作家如老舍、沈从文、鲁迅、汪曾祺等作品,都是民俗文化的典型材料,都是学生理解传统文化,认识社会的重要的课程资源。如沈从文先生的《边城》,既描写了湘西边城美丽的风光:这里有幽碧的远山、清澈的溪水、挺立的白塔等一个乌托邦式的世外桃源;又穿插描写了湘西神奇的民俗:端午节穿新衣、喝雄黄酒、看龙舟竞赛和赛后水中捉鸭子,中秋节青年男女对歌传情,新年锣鼓喧天、舞狮子龙灯、燃烟花爆竹等,这些山花流水般绚丽神奇的民俗画面,散发着泥土的清香,显示了湘西山城浓郁的民族特色和地方情调,给《边城》增添了一份独特的魅力。在增长了见识的同时,让学生也感悟到了寄托在《边城》民俗描写中作者对自由、原始,雄强生命的赞美和张扬。

作为一名语文老师,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引导学生去理解和评析作品中所包含着的民俗文化,去体会其中所浓郁着丰厚的地域特色,去了解中国这个多元化、多民族的各式各样又各有特色的不同领域、不同地区、不同时期的民俗文化,去感同作家们笔下的主人公因不同的地方民俗文化而造成的悲欢离合。

三、开发利用地方民俗文化,也是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和促进自主、合作、探究能力的重要途径

语文作为母语,既是我们思维的工具,又是文化传承的载体。对于人其他素质的形成和发展起决定性作用。《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是培养学生主动

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

比如我们在开展社会实践课时,就结合当地的大伊山石棺遗址

以及学校的校本教材《大伊山石棺遗址及民俗探幽》,组织学生到大伊山石棺遗址调查。出发前,教师先做好动员,给学生们阐明进行“地方民俗文化调查”的目的与意义,希望学生积极主动认真地完成调查活动。同时要求学生们按照自身的实际情况自行组合,选择自己的搭档,自主确定地方民俗文化的主题。以此来激发学生活动的积极性,并能更容易地让学生学会合作,无形之中他们的主动探

究和分工、团结合作的能力得到了空前的提高。在调查之后,我们让学生通过各种形式来展示自己的调查成果,以此来培养学生们的搜集、归纳整理、分析提炼资料的能力和团结合作的能力,并能充分引导学生们提出创造性的看法或是观点。这次活动,我们充分利用了本地的语文资源,引导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拓

宽语文学习的内容、形式和渠道,使他们在广阔的空间里学语文、用语文,从而提升文化素养。

如果教师能深入挖掘,有效利用语文教材中涉及到的一些民俗文化,不仅能帮助学生了解社会生活,传承传统文化,而且能唤起学生的爱国热情,树立崇高理想,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和自主、合作、探究能力。因此,在今后的语文教学中,一定要重视并有效地利用好民俗文化,挖掘其思想内涵,充分发挥它的教育效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