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文化在语文教学中作用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民俗文化的渗透
浅析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民俗文化的渗透摘要:通过对我国民俗文化的探讨,了解到我国传统习俗中的文化内涵,认识到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民俗文化的重要性,在语文教学实践中不断探讨关于民俗文化渗透的方法,让民俗文化真正进入到语文教学中,让学生和老师都参与到其中,达到一个良好的语文学习效果以及对于民俗文化保护的过程。
关键词:语文教学;民俗文化;文化渗透语文教学是一个长期的语言教学过程,是涉及到对语文文字的把控、人的思想内涵、行为意识的评判的各个方面的。
而在新的教育环境下,语文教学越来越注重人文教学,注重对传统文化及习俗的教学,让学生更好地去接近中华民族的灿烂文化成果,丰富学生的精神内涵,让学生从民俗文化中去感受我国的历史文化精髓,在对民俗习惯的分析和讨论中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教学效果。
社会观念中对传统习俗的忽视也十分不利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建设,忽视传统文化中给予的价值观,让社会风貌过快地走向国际化,而失去基本的根源,这样的趋势是十分危险的。
因为我们都是炎黄子孙,是龙的传人,受到了中国广袤土地的滋养,五千年的文明积累了太多宝贵的财富,对于这种财富的漠视,会让我们的精神变得更赤贫。
初中语文是教学过程中一个树立学生良好的听说读写以及思想成长的时期,语文教学要去注意到这个时期学生的特点,结合学生的兴趣,在课堂上给予一些趣味性的话题能够有效地调动课堂氛围,而民俗文化的渗入是一个非常好的方式。
一、提高老师的民俗文化意识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民俗文化,首先得加强老师的民俗文化意识。
老师是教学过程中的引导者和设计者,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思维和方式都是受到老师的教育传播影响的。
在传统的语文教学中,老师注重对课本知识的传输,有时候甚至是填鸭式的、灌输式的,这种教学观念是跟现代化的教育理念极为不相称的。
在现代化的教育理念中,老师通过积极引入一些有趣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让学生更多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中,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使得学习的中心从老师转移到学生。
论民俗文化在语文教学中的价值及实施策略——以贵州本土文化为例
论民俗文化在语文教学中的价值及实施策略——以贵州本土文化为例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语文教育已经不再仅仅注重对语言知识的传授,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和人文精神。
而民俗文化作为一种重要的文化现象,具有丰富的内涵和独特的价值,对于语文教学的实施具有重要的意义。
首先,民俗文化能够丰富学生的语文知识。
在贵州本土文化中,有许多民俗节日和传统习俗,如苗族的龙船节、侗族的大歌节等,这些都是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
通过学习这些民俗文化,学生能够了解到更多的历史文化知识,拓宽自己的视野,丰富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
其次,民俗文化能够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民俗文化中蕴含着深厚的审美意义,如苗族的花鼓舞、侗族的木偶戏等,这些表演形式既能够让学生欣赏到美的艺术享受,又能够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通过学习和参与民俗文化,学生能够感受到美的力量,培养自己的审美情趣,提高自己的艺术表达能力。
此外,民俗文化能够加强学生的文化自信。
作为贵州的本土文化,民俗文化是贵州人民的精神财富。
通过对本土文化的学习和传承,学生能够增强对本土文化的认同感,形成良好的文化自信心。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讲授本土文化的优秀传统和民俗习俗,引导学生了解自己的文化根源,激发学生对本土文化的热爱和自豪感。
针对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实施民俗文化教育,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首先,教师要加强民俗文化的研究和了解。
只有深入了解贵州本土文化的特点和内涵,才能更好地将其融入到语文教学中。
教师可以通过参观民俗博物馆、采访当地老人等方式,收集和整理相关的资料,为教学提供可靠的依据。
其次,教师要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和方式。
在语文教学中,可以通过讲解、诵读、小组讨论、实地参观等多种方式引导学生了解和体验民俗文化。
例如,可以组织学生观看民俗表演、制作传统手工艺品等,让学生亲身参与其中,深刻感受到民俗文化的魅力。
最后,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和实践能力。
语文教学不能仅仅停留在知识的传授上,更要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养。
地方民俗文化在语文教学中的功能研析
地方民俗文化在语文教学中的功能研析作者:仇霞来源:《小学教学参考(综合)》2013年第03期民俗即民间风俗(相对官方礼制),是指一个国家和民族中广大民众创造、享用和传承的生活文化,世代相习,久习成俗。
优秀的民俗文化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巨大的促进作用。
因此,我们应重视地方民俗文化在语文教学中的功能研析,让学生在学习语文的同时感悟地方民俗文化的魅力,以实现“吸取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提高文化品位”的课程目标。
一、德育功能《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以下简称新课标)指出:“语文课程应通过优秀文化的熏陶感染,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
” 这就要求我们在语文教学中,不仅要注重知识的传授和语感的培养,还要承担起“继承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培养社会主义思想道德”的重任。
语文课程无论其性质、目标还是内容,都与民俗文化关系密切,若能合理开发利用,对语文教学无疑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我校所在的盐城市是革命老区,是新四军重建军部所在地,具有红色文化特色;地处苏北大平原,是农业大市,具有农耕文化特色;濒临黄海,因产盐而得名,具有海盐文化特色;拥有西太平洋最大的滩涂湿地,水网密布,具有湿地文化特色。
这些有着浓郁生活气息的地方文化深入到学生生活的各个领域,为我们在语文教学中进行品德教育提供了丰富的课程资源:用红色文化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用农耕文化进行乡土人文教育,用海盐文化进行艰苦奋斗教育,用湿地文化进行生态环保教育。
在语文教学中进行地方民俗文化教育,可以帮助青少年洞悉民众的生活,汲取民族文化智慧,并从共同的文化习俗中萌生出爱国、爱乡的情怀,对学生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具有重要的德育意义。
二、实践功能新课标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
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
”在生活中,民俗文化无处不在,无时不在,这为我们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提供了鲜活的课程资源。
小学语文教学中民俗文化在教学中的融合与实践
小学语文教学中民俗文化在教学中的融合与实践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融合民俗文化可以丰富课堂内容,增强学生对语文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心和民族认同感。
以下是一些融合民俗文化的教学实践建议:
选取适合的文本材料:教师可以选择与民俗文化相关的文学作品、民间故事、诗歌等作为教材。
比如,选取有关传统节日、民间传说或民间艺术的作品,让学生在欣赏和理解中体验民俗文化的魅力。
教学活动结合民俗文化:通过各种形式的教学活动,将民俗文化融入其中。
比如,组织学生参观传统庙会、民俗展览、民间艺术表演等,体验和感知民俗文化的场景和氛围。
也可以组织学生参与制作民俗手工艺品、民俗舞蹈、民俗美食等活动,增加亲身实践和体验。
课堂讨论和展示:引导学生在课堂上讨论和展示与民俗文化相关的话题。
可以组织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对传统节日、民间故事等的理解。
也可以让学生制作海报、PPT 等展示作品,展示自己对民俗文化的认识和感受。
浸入式学习:在教学中创设浸入式学习的环境,让学生通过角色扮演、情景模拟等方式,身临其境地感受和体验民俗文化。
比如,通过模拟传统婚礼、元宵灯会等活动,让学生在模拟中了解和体验传统习俗。
与家庭联系互动:鼓励学生与家庭成员交流,了解家庭中的传统习俗和文化活动。
可以布置一些调查作业,让学生了解并记录家庭中的民俗文化传统,然后分享给同学,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学习。
综上所述,通过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融合民俗文化,可以增加学生对语文知识的兴趣和学习动力,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和民族自豪感。
同时,这也有助于学生继承和传承民俗文化,保护和传播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
在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教育
在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教育
语文教育不仅仅是传授掌握语言技能,还应该渗透传统文化教育。
中国是一个拥有悠
久历史的国家,拥有深刻的传统文化,包括诗词、歌谣、传统节日等,这些文化财富对于
人的成长及社会和谐发展都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第一,传统文化教育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情感。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包括爱国主义、诚信、仁爱、勤奋、尊老敬老等优秀传统品德,这些品德与学生的道德发展密切相关。
例如,《诗经》中的《卫风·氓》“氓之蚩蚩,抱布贸丝,匪来贸丝,来即我谋。
送子涉淇,至于顿丘。
匪我愆期,子无良媒,将子无怒”,表达了一种深厚的父爱之情,语言简练明了,情感真挚动人。
通过此类优秀诗词,可以深刻地渗透传统文化中蕴含的美德、情感和
人生哲学,进而达到感化学生,引导学生形成诚实、宽容等美好品质的教育目的。
第二,传统文化教育有助于加深学生对语文的理解。
语文教育与传统文化教育是相辅
相成的,语文教学过程中,老师可以通过介绍传统文化、名人故事、历史文化等,为学生
提供更多的语境,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学习到的语言知识,这是很好的语文教育方
式。
第四,传统文化教育有助于通过语文教育促进教育的全面发展。
传统文化教育不仅可
以扩展学生的文化视野,还可以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文化素养。
综上所述,语文教育中渗透传统文化教育是必要的,通过语文教学方式传递民俗文化,使学生心灵受到滋养,将优秀的文化经典加入到语文教育中,让学生领略到语言的美好,
更好地掌握语文技能,同时品味自家专属的文化,塑造自豪感和自信心,提高学生成为中
华民族优秀传承者的自觉性和责任感。
民俗文化资源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民俗文化资源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摘要:在新一轮课改背景下,语文课程体系的建设与国家的经济、政治、历史以及传统文化等因素有着紧密的联系。
其中,民俗文化是传统文化中最基础、最根本的,亦是传统文化形成和发展的土壤。
而今,在大力弘扬传统文化的浓郁氛围中,研究民俗文化与中学语文教学的关系,有着很强的现实意义。
在语文教学中运用民俗文化资源,既能有效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又可以对传统民俗文化实施保护与传承,同时亦可为广大语文教师提供新的教学思路。
关键词:中学教育;民俗文化;策略研究导言:加强传统文化教育是语文课程改革中的一项重要内容。
民俗文化则是传统文化的根基,研究民俗文化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现状以及教学策略,对于提升中学语文教学质量,有着很强的现实意义。
在当下传承民俗文化,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显得尤为重要。
而专家学者的呼吁、课程改革的重视、中学语文教材中民俗文化比重的增加以及中高考的青睐又使在中学语文教学中渗透民俗文化成为可能。
1中学语文教学中加强民俗文化教育的重要性1.1语文教材中含有丰富的民俗文化资源通过分析现行的统编版语文教材可以发现,其中蕴含极其丰富的民俗文化资源。
本课题前期所进行的文献综述分析显示,已经有数篇学位论文对“中学语文教材中的民俗文化”这一课题进行过研究。
如西南师范大学覃宗毅的《中学语文的民俗教育探究》、广西师范大学冯汝林的《中学语文教材中的民俗文化研究》等。
这些论文几乎都对中学语文教材中涉及到的民俗文化内容进行了梳理,多以钟敬文《民俗学概论》中对民俗文化的分类为依据,从物质民俗、社会民俗、精神民俗、语言民俗,四个方面对教材中的民俗文化内容进行分类、统计、罗列,有的还对涉及到民俗文化的课文篇目比例进行了分析。
从他们的统计分析中更加可以印证,民俗文化在中学语文教材中占有较高的比重,彰显了其重要性。
1.2国家教育部相关政策文件的导向支持教育部在2014年4月1日公布了《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强调了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明确了具体的方向,并提出了各阶段具体的教学目标。
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中的民俗文化及教学原则
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中的民俗文化及教学原则在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中,民俗文化是一个重要的教学内容,它不仅
丰富了学生的文化知识,还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
在教
学民俗文化时,应遵循一些教学原则,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兴趣。
首先,教师要善于选择材料。
民俗文化非常广泛丰富,教师需要根据
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兴趣爱好进行合理的选择。
例如,可以选择一些传统节日、婚庆习俗或民间故事等作为教学材料,这些材料既能引发学生的兴趣,又能增进他们对民俗文化的了解。
再次,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民俗文化不仅具有文化传承
的作用,也是审美情趣的一种体现。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课堂讲解、
多媒体展示和音乐舞蹈等形式,让学生感受到民间艺术的魅力和美感,激
发他们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独特审美能力的培养。
最后,教师应注重启发式教学。
民俗文化是一个复杂而多样的文化现象,教师应该通过启发式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
例如,在教授民俗文化的时候,可以通过提问、讨论、小组活动等方式,让
学生自主探索和发现民俗文化背后的意义和价值观念,培养他们的批判思
维和创新能力。
民俗文化在语文教学中的价值及实施策略开题报告
民俗文化在语文教学中的价值及实施策略开题报告开题报告引言•民俗文化是传统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历史和文化的记忆,具有独特的价值和意义。
•语文教学是培养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和文化素养的重要环节,引入民俗文化可以丰富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科认知。
•本报告旨在探讨民俗文化在语文教学中的价值,并提供实施策略,以期帮助教师有效地融入民俗文化元素。
价值1.传承文化记忆:–民俗文化是历史的瑰宝,通过教学引入相关民俗,可以帮助学生了解和体验传统风俗习惯,传承历史文化记忆。
–学生通过学习民俗文化,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尊重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
2.拓宽视野:–民俗文化是地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学习民俗,学生可以深入了解各个地区的风土人情,增加跨文化的理解和沟通能力。
–学生在了解各地的民俗时,可以拓宽自己的视野,丰富自己的人生阅历。
3.培养情感价值观:–民俗文化丰富多彩,蕴含着民族的精神和情感。
–通过学习民俗文化,可以培养学生的情感情操,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审美情趣。
4.促进语言运用:–民俗活动中融入丰富多样的语言形式,如祝福语、谚语、俚语等,可以帮助学生拓展语言运用的领域。
–学生通过学习和运用民俗语言形式,可以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和修辞技巧。
实施策略1.挖掘本地民俗:–教师可以通过调查本地的民俗文化资源,了解学生所在地区的特色,设计相应的教学内容。
–在教学中引入本地民俗元素,可以增强学生对文化的认同感。
2.引入音乐和舞蹈:–音乐和舞蹈是民俗活动中常见的表现形式,可以通过播放音乐或学习基本舞蹈动作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创作民俗音乐和舞蹈,提高学生的创造力和合作能力。
3.开展民俗游戏和体验:–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传统民俗游戏的体验,如踩高跷、走积木等,让学生亲身感受民俗文化的乐趣。
–通过体验民俗游戏,可以增强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和兴趣。
4.阅读相关文献和作品:–教师可以选取与民俗文化相关的文学作品或文献材料,进行阅读和解读。
民俗文化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作用分析
民俗文化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作用分析民俗文化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一方面,民俗文化可以作为教材内容的一部分,丰富学生的知识和阅读素材;通过对民俗文化的学习和研究,可以使学生更好地了解传统文化,培养他们的文化自信心和民族自豪感。
本文将从这两个方面进行分析。
民俗文化可以作为教材内容的一部分,丰富学生的知识和阅读素材。
民俗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包含丰富多样的内容,如传统节日、婚嫁习俗、礼仪制度等等。
将这些内容纳入语文课程中,能够使学生在学习语言文字的更好地了解传统文化,拓展他们的知识面。
可以选取一些与传统节日相关的文学作品,如《元宵》、《月圆舞蹈》等,通过阅读这些作品让学生了解传统节日的由来、庆祝活动和相关习俗,增强他们对文化传承的认识和理解。
还可以选取一些与婚嫁习俗相关的文学作品,如《嫁与不嫁》、《媒妁之言》等,让学生了解传统婚嫁习俗的传统意义和演变过程,培养他们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思考能力。
通过这样的教学设计,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还能够培养他们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情感。
通过对民俗文化的学习和研究,可以使学生更好地了解传统文化,培养他们的文化自信心和民族自豪感。
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是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
而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他们对自身身份认同的形成和文化自觉意识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学习和研究民俗文化,让学生深入了解传统文化的瑰宝所在,体验传统文化的魅力所在,从而产生强烈的文化自信心和民族自豪感。
与此也能够让学生更好地抵御外来文化的冲击,增强对本土文化的认同和尊重,形成自己的价值观念和价值判断,提升自身的文化修养和情感智慧。
乡土民俗文化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厚的 民族 、 国家 和家 乡情 感。 介绍 “ 原与楚 辞” 如 屈 时顺 便提及 端午 节“ 龙舟 ”包粽 子” 赛 。 的民俗 由来 , 引起学 生对 屈 原忧 国忧 民精 可 神的 崇敬 , 从而培 养学 生 良好 的道 德情操 。 2 应用 民俗 文化 , . 有助 于学生感悟到 人情 美 , 培养 学生健 康的
通过介 绍这一 民俗 ,可 以使学 生正确认识 中华 民族传统 文化 中的
“ 长” 尊 美德 , 受到 以礼 待人 的熏陶。 加 强具有地 方特色 的民族 历史风情教 育 ,有 助于培 养学 生深 风俗 和主人 对生活 的追 求。
2利 用知识追踪 . 掘 民俗 . 挖
教学七 年级 ( )社 戏》 文 , 下 《 一 在学 习绍兴 浓 郁的 民俗风 情的
成 了 乡土 民俗文化 的流失 . 导致学 生民俗 文化 的缺 乏。 文教学作 语
为民族文化 的主要 传承 方式 。在语 文教学 中开展 乡土 民俗 文化教 育, 对激 发学生 的民族 自尊心和 自豪感 , 高学 生 的文化 素 质 , 提 开 阔语 文教学视 , 上柏树枝 的小瓷瓶 ( 插 俗称 风水瓶 ) 意 , 寓
“ 五谷丰 登” 风调雨 顺” 在大 门上钉 上五色 布【 “ , 民间称“ 五色剑 ” , )
1 开展 民俗教 育 , . 有利 于培养 学生 良好 的道德情 操 加强 乡土民俗文化 教育 ,有利于对 学生进 行传统 伦理道 德和
这 些都体现 了祖先 在长期 生产活动 中 。认识 到人 与 自然 和谐相 处
小学语文教材中的传统文化渗透
小学语文教材中的传统文化渗透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其中蕴含着丰富的知识和艺术精髓。
小学语文教材作为基础教育的重要载体,应该充分发挥传统文化教育的作用,使学生在学习语文知识的同时,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培养其文化素养和爱国情感。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小学语文教材中的传统文化渗透。
一、传统美德教育在小学语文教材中,有许多传统美德教育的素材。
例如,《孔融让梨》一文通过讲述孔融将大梨让给兄弟的故事,教育学生要懂得谦让和分享;《司马光砸缸》一文则教育学生要机智勇敢、乐于助人;《愚公移山》一文则强调了勤劳、坚韧不拔的精神品质。
这些传统美德教育素材能够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培养其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
二、传统节庆文化中国的传统节日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包括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
这些节日都有着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内涵,能够培养学生的民族认同感和文化自信。
例如,《春节童谣》一文通过讲述春节的习俗和传统,让学生了解春节的由来和意义;《端午粽》一文则通过介绍端午节吃粽子的习俗,让学生了解端午节的传统食品和文化内涵。
这些传统节庆文化的学习能够增强学生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三、传统艺术文化中国传统文化艺术形式多样,包括书法、绘画、剪纸、诗词等。
这些艺术形式在小学语文教材中也有所体现。
例如,《咏鹅》等诗词作品不仅描绘了优美的自然景色,还表达了丰富的情感和思想;《对韵歌》一文则通过简单的韵律和节奏,让学生感受传统诗词的魅力。
此外,教材中还有许多关于传统绘画和剪纸的介绍,让学生了解这些传统艺术形式的特点和技巧。
这些传统艺术文化的学习能够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艺术素养。
四、传统民俗文化中国的传统民俗文化丰富多彩,包括婚丧嫁娶、饮食起居等方面的习俗。
在小学语文教材中,也有许多关于传统民俗文化的介绍。
例如,《重阳节》一文介绍了重阳节登高、赏菊等习俗;《元宵节》一文则介绍了元宵节吃元宵、赏花灯等习俗。
民俗文化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作用分析
民俗文化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作用分析民俗文化是人们在长期的生产和生活实践中逐步形成的具有民族特色和地方特点的文化现象,它是人类生活和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民俗文化不仅可以丰富语文教学内容,拓展学生的文化视野,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语文学习的积极性。
充分挖掘和利用民俗文化资源,将其融入语文教学中,对于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他们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传承文化的责任感具有重要意义。
一、民俗文化可以丰富语文教学内容在语文教学中,学生通常会接触到各种文学作品,而这些文学作品往往会融入大量的民俗文化元素。
很多古代诗词中都融入了丰富的节气、授时、风俗、习惯等民俗文化内容,通过解读这些民俗文化元素,学生不仅可以更好地理解诗词的内涵,还能够了解当时社会的风土人情,为诗词赋予更为丰富的意义。
在古代小说、传统戏曲等文学作品中也蕴含着大量民俗文化内容,通过对这些内容的学习,可以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中国传统文化,丰富他们的文化视野。
二、民俗文化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传统民俗文化丰富多彩,内容包罗万象,其中既有丰富的传说故事,也有多姿多彩的传统节日,这些内容常常能够激发学生的浓厚兴趣。
通过民俗文化课程教学,引导学生了解本民族的传统节日、习俗、传说等,可以激发学生的文化探索欲望和好奇心,使他们对传统文化产生浓厚的兴趣。
在学习端午节这一节日时,除了学习端午节的来历和习俗外,还可以让学生尝试包粽子、赛龙舟等活动,让他们亲身体验传统文化的魅力,从而更加热爱和珍惜传统文化。
三、民俗文化可以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积极性四、民俗文化可以培养学生的传统文化认同感和责任感作为中华民族的瑰宝,民俗文化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和文化传统,通过学习民俗文化,可以让学生深刻感受到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增强他们的传统文化认同感和责任感。
在当今社会,随着信息的传播速度和多元文化的碰撞,传统文化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冲击,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责任感显得尤为重要。
高中语文教学与民俗文化教育
俗 知 识 民 俗 资 源
1 . 充分 发 挥 民 俗 文 化 中 的 爱 国 思 想 的 教 育作 用 。 爱 国 主 义教 育 是 高 中思 想 教 育 的重 要 内容 ,有 助 于 培 养 学 生 的 爱 国 情感, 树 立 学 生 正 确 的人 生 观 、 价值观 和世界观 , 帮 助 学 生 树 立 崇 高 的人 生 信 念 , 激 发 学 生 的进 取 精 神 。中华 民族 有 深 厚 的
.
圈 置 圈
高 中 语 文 教 学 与 民 俗 文 化 教 育
邱 永春
浅谈民俗文化对小学语文教学的影响
浅谈民俗文化对小学语文教学的影响民俗文化是指在特定社会和地域环境中形成并世代传承下来的一种特有的文化现象。
它包括了民间风俗、民间艺术、民间音乐、民间舞蹈等多个方面,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而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民俗文化不仅能够丰富教学内容,还能够促进学生对文字的理解和语言的运用,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下面将从教学内容的丰富性、语言情感的沟通、文化认知的拓展三个方面来阐述民俗文化对小学语文教学的影响。
一、教学内容的丰富性民俗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包含了丰富多彩的内容,这些内容既有深厚的历史渊源,又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能够为小学语文教学提供丰富多样的学习素材。
教学课文可以选取一些反映民俗文化的作品,比如《白荷巷的月亮》、《闹元宵》等,这些课文让学生通过阅读了解中国传统的节日习俗、民风民俗,使学生能够在通过语文学习的过程中,更好地了解中国传统文化。
学校还可以开设有关民俗文化的课程,比如民间故事、民间音乐、传统手工艺等,给学生提供更多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机会。
二、语言情感的沟通民俗文化是人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是人们情感的外在表现,具有朴实、真挚的情感特点。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讲解民俗文化的故事、传承,让学生在情感上得到滋润,在语言运用中更容易表达自己的情感。
教师可以利用传统的民间故事、儿歌等教材,引导学生体味其中蕴含的情感,让学生更好地感受到文学作品中蕴含的情感。
这种情感的共鸣可以激发学生的文学情感,增强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和热爱。
三、文化认知的拓展民俗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学习民俗文化,学生可以更加全面地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培养对民间传统的认同感和热爱之情,有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文化认知。
在教学中,可以通过民俗文化的故事、传承、节日活动等,帮助学生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提高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知水平。
通过这种方式,让学生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更好地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并形成对文化的认同感和热爱之情。
民俗文化与语文教学有机融合
民俗文化与语文教学有机融合1. 引言1.1 民俗文化与语文教学的关系民俗文化与语文教学密不可分,二者相辅相成,共同构建出深厚的文化底蕴。
民俗文化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形成的传统文化,包括节日习俗、民间传说、民俗艺术等内容。
而语文教学则是传承和弘扬民族文化的重要途径,通过语文教育可以使学生更好地了解和传承民俗文化。
民俗文化的内容丰富多彩,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而语文教学可以将这些文化元素融入到教学中,让学生在学习语文的同时也了解和体验民俗文化。
通过民俗文化的融入,可以使语文教学更加生动有趣,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民俗文化与语文教学的结合也有助于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语言。
民俗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语言表达方式和成语谚语,通过学习民俗文化,学生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语言的含义和规范用法,提升语文素养。
民俗文化与语文教学的有机融合不仅可以丰富教学内容,增强文化传承意识,还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
这种融合对于推动语文教育的深入发展,加强学生的民族认同感和文化自信心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1.2 研究意义民俗文化与语文教学的有机融合是当前语文教学领域的一个热点和难点问题。
研究这一问题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民俗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将民俗文化融入语文教学,可以更好地弘扬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养学生对中华民族文化的认同和理解。
民俗文化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和鲜明的地域特色,融入语文教学可以帮助学生更加真实地感受和理解语文知识,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研究民俗文化与语文教学的有机融合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不仅可以促进语文教学的创新发展,还可以加强学生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和文化自信心,推动语文教育的深入发展。
【字数:228】2. 正文2.1 民俗文化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民俗文化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是一种非常重要且有效的教学方法。
通过引入民俗文化元素,可以丰富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参与度。
初探将民俗文化渗透初中语文教学
初探将民俗文化渗透初中语文教学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传统民俗文化在生活中逐渐被淡忘。
而初中语文教学作为培养学生对文化的认知和传承的重要环节,如何将民俗文化融入其中成为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文将从民俗文化的意义、融入初中语文教学的方案以及实施中的困难和对策等方面展开探讨。
一、民俗文化的意义民俗文化是指流传在民间的各种传统文化形式,如节庆活动、信仰习俗、节令风俗、风土人情等。
它承载着民族的历史记忆、情感表达和生活智慧,是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
融入初中语文教学中,能够让学生在学习语文的同时了解和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增强文化自信心,培养对民族文化的热爱和传承意识。
民俗文化是民族生活的真实写照。
它蕴含着对自然、生活、情感的感悟和表达,是人们长期实践生活的积淀。
如在语文教学中,引导学生从古诗文、民谣等传统文学作品中感受春节、端午节、清明节等传统民俗的风情,有利于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其中所蕴含的民族传统和文化内涵。
民俗文化是民族的精神世界。
它表现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承载着智慧和情感,激励着后人不断传承和发扬。
在语文教学中,引导学生在诗词鉴赏、文言文阅读等环节中感受传统节庆的喜庆氛围和美好愿望,有利于学生增强爱国情怀和文化自信心,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
民俗文化是民族的文化底蕴。
它凝聚着民族文化的精髓,是民族凝聚力和认同感的重要来源。
融入初中语文教学中,有助于学生对传统文化的渐入深刻理解,增强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为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融入初中语文教学的方案为了实现将民俗文化渗透到初中语文教学的目标,需要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资源等方面进行规划和设计。
具体方案如下:拓展教学内容。
在编写教材和设计教学单元时,要充分考虑到民俗文化的渗透。
在选文选题上可以选择具有浓厚传统文化内涵的古诗词、民歌民谣等,引导学生感受其中的传统民俗风情。
在阅读理解和作文等环节中,也可以设置与传统节庆、民俗习俗相关的题材,鼓励学生从自身的生活经验和感受出发,进行表达和思考。
民俗文化在语文新课程中重要价值论文
论民俗文化在语文新课程中的重要价值民俗是不同民族和地域的人在长期生活中逐步形成的风尚、礼节、习惯的总和,是一种传承的社会文化现象。
我国是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五千年历史长河孕育出了极为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时空,诸如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等传统节日都蕴含了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民俗文化。
民俗文化现象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的长期积淀的产物,是传统文化传承的最重要的载体之一,国务院已公布我国春节等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名目。
这决定了民俗文化弘扬民族文化,构造和谐社会中的重要作用。
在新一轮课程改革中,传统文化备受关注。
《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是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统一”,“在语文学习过程中,要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取民族文化的智慧。
”民俗文化是人类优秀文化中能体现各民族的价值观、信仰、理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国民俗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民族的瑰宝,也是学科课程建设的根本依据。
正如我国著名民俗学专家陈勤建教授所述:“我们民族文化的dna,存在于民俗、民间文化之中”。
目前,中学语文课本大部分篇目都或多或少地蕴含着传统民俗文化,有着丰富的民俗文化渗透。
语文课程作为民族文化传承的重要阵地,要深层开发和利用民俗文化资源,丰富语文课程,培养学生综合语文素质。
一民俗文化:语文教学中重要的人文教育资源“语文”从前称“国文”、“国学”是汉语文学的总称。
新课程中的语文教学必须把对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放在首位,而传统的民俗文化,对广大青少年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振奋民族精神,起着积极作用,所以,要利用民俗文化资源作为校本教材来充实语文课程。
民俗文化是语文课程文化之根,也是解读语文课程的必经之路。
鲁迅说:“歌、诗、词、曲,我以为民间物,文人取而为已有”。
从课程文化角度看,语文课程既是“语文”的,又是“文化”的。
文化的源流表明,民俗文化本身是社会文化的集成,它含盖着政治的、经济的、人文的文化范畴。
语文课程作为具体文化载体的一部分,反映了不同时期、不同社会、不同民族、不同区域的文化特点,也浸透着传统的民俗文化的内涵,语文课程的内涵结构也是民俗文化的集成。
传统文化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渗透
传统文化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渗透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精神财富,是一个国家的文化底蕴,也是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能够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心,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提高学生的文化修养,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对学生成长成才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从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的渗透角度进行深入探讨。
1、课文选材在语文教学中,通过选取传统文化相关的课文,可以让学生接触到丰富的传统文化内容。
选取《三国演义》、《红楼梦》等传统文学经典作为阅读材料,引导学生了解中国古代文学作品,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也可以选取一些古代诗词、传统民间故事等作为课文,让学生在阅读中领略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
2、名言警句通过学习名言警句,可以使学生了解到古代先贤的智慧和见解,培养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
学习孔子的“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让学生明白学习的重要性;学习孟子的“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等。
3、古代诗词古代诗词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瑰宝,通过学习古代诗词,可以让学生了解古代文化底蕴,感受语言之美。
学习杜甫的《登高》、李白的《将进酒》,让学生领略古代诗人的豪迈和情怀;学习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让学生感受古代诗词的意境。
4、传统文化活动在语文教学中,可以组织一些传统文化活动,比如举办诗词大会、古文观摩会、传统民俗体验等活动,让学生在参与活动中亲身体验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增强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和认同。
二、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的渗透意义1、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心通过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的渗透,可以增强学生对自己国家文化的自豪感,增强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认同感,从而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心。
在当今社会全球化的趋势下,保持文化自信心对于每个学生都是非常重要的。
2、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通过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的渗透,可以使学生了解到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明历史,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培养学生对自己民族的自豪感,使他们在日常学习生活中更加自信和自豪。
民俗文化教育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作用
性质 。语 文教 学 目的之 一 ,就是 要进 一步 培养 学生 “ 热 爱
中华优秀 文化 的感情 ” 。 语文 课程 标准 指 出: “ 在语 文学 习过程 中,培养 爱 国 主义 情感 、社 会主 义道 德 品质 ,逐步 形成积 极 的人生 态度 和 正确 的价值 观 ,提 高文化 品位 和审 美趣 味 。”全 国各地 历年 中考 语文 试卷 也都 不 同程度 体现 了对 民俗文 化教 育 的 重视 ,例 如2 0 0 9 荆 州 、2 0 1 2 沈 阳 等中考 试卷 上 的综合 实践 活动 题很 具有 代表 性 。这 些 中考题 体现 了命 题者 对 民族传
一
激 起 了对 民俗 文化 的浓 厚兴趣 。教师 再因势 利导 ,布 置有 关 的活动 任务 ,就 能实现 民俗 文 化与课 堂教 学相 结合 的教
学 目标 ,真正 调动起 学 生学 习 民俗 文化 的热 情 。 2 . 民俗文 化 调查 课 。一 个地 方有 一个 地 方 的生活 习俗 及 礼 仪传统 。要 了解 社会 ,研 究社 会现 象 ,就要对 民间厚 土 进行 深层 次挖 掘与 认识 ,对 现代 文 明进 行 歌颂 与反 思。 为 了培 养 中 学 生 的观 察 能力 、 实 践 能力 ,让 学 生 了解 社 会 、体验 人生 ,就必 须深 入 民间 、深入 生活 搜索 广大 劳动 人 民的创作 及至 今仍 在流 传 的各种物 质文 化传 统 、行为 习 惯 传承 等 ,并进 行忠 实记 录 。教师 可 以组 织 学生参 观家 乡
浅谈民俗文化与清明节的由来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意义
浅谈民俗文化与清明节的由来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意义
民俗文化是国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民群众长期生活和实践的积累,它体现了
一个民族的价值观念、习俗和生活方式等多个方面。
作为中国传统节日之一的清明节,是
我国的传统节日之一,具有历史悠久的沉淀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在语文课堂中,通过对民
俗文化和清明节的讲解授课,可以使学生更好的了解我国传统文化,弘扬民族传统文化的
同时,促进学生的陶冶情操。
首先,民俗文化和清明节的授课可以引导学生认识到一个国家的文化底蕴,认识其传
承意义和文化价值。
通过学习民俗文化和清明节的由来,可以使学生更好的了解和认识我
国的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学生对我国传统文化的认识和理解,让学生更好的认识到自己所
处的文化环境,增强文化自信。
其次,民俗文化和清明节的授课可以培养学生的情感和审美体验。
传统节日的庆祝活动,往往是人们通过文化形式的传承,表达出对生命、自然、情感等关键词的丰富感受。
在学生学习民俗文化和清明节的过程中,可以引导学生认识到传统文化所蕴含的情感价值,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和审美感受,让学生更加关注自身情感体验的重要性。
综上所述,民俗文化和清明节的授课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了解和认识我国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也可以培养学生的情感和审美体验,增加学生的文化素养,更好的引
导学生走向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是语文课堂中不可缺少的元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民俗文化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
中图分类号:h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
号:1002-7661(2010)06-0179-01
民俗,又称为“风俗”“习俗”,即人们的传统风俗习惯,是一个民族的人民在长期生活中逐渐形成的风尚、礼节和习惯的总和。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如果能挖掘这些民俗文化,无疑会丰富学生的知识,培养学生对民俗文化的热爱之情,自觉担当起传承祖国传统文化的重任。
新课程改革也明确了民俗文化的重要性,“高中语文课程要满足多样化和选择性的需要,必须增强课程资源意识,重视课程资
源的利用和开发。
各地区都蕴藏着自然、社会、人文等方面的语文课程资源,应积极利用和开发”(《高中语文课程标准》)。
民俗文化的作用,归纳起来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民俗文化是唤起学生的爱国热情,树立崇高理想的重要载体
民族文化是爱国主义思想的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民俗文化又
是其中一个重要的部分,自然蕴含着丰富的爱国主义思想内容,是
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极好材料。
如学习《苏武牧羊》,可以结合“苏武牧羊北海边,冰天雪地,手持旌节”这一带有浓郁民俗意味的举动来引导学生体会苏武的思乡之情,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作为出使西域的使者,苏武受到虞常谋反事件的牵连,被扣押了19年。
在这漫长的岁月中,苏武含辛茹苦,受尽折磨,宁死不屈。
一方面北海生活困厄,环境恶劣,常常食不果腹,也无人可诉衷肠;另一方面匈奴首领又不断对他威逼利诱。
但他毫不屈服,始终对自己的国家和民族忠心耿耿,每日杖节牧羊,正义凛然,气贯长虹。
苏武为何把旌节始终握在手中呢?原来旌节是符节的一种,符节是中国古代朝廷传达命令、征调兵将以及用于各项事务的一种凭证,用金、玉、铜、竹、木、等不同原料制成,刻上文字,分成两半,一半存朝廷,一半给外任官员或出征将帅。
用时双方合之以验真假。
《周礼》有细致的规定:负责管理国门和关门的人,只需使用普通的竹制“符节”即可;如果是财货出人,必须使用玉制的“玺节”;特使出访要持“旌节”。
“旌节”跟其他的符节不同,虽然也是竹制的,但是柄长八尺,必须手持,而且竹节上缀有牦牛尾作装饰。
那也就是说在那时旌节代表了朝廷,代表了国家。
所以“武既至海上,廪食不至,掘野鼠去草实而食之。
杖汉节牧羊,卧起操持,节旄尽落。
”苏武到了北海,唯一和他作伴的就是那根代表朝廷的旌节。
随着时间的推移,旌节上的穗子全掉了。
当他回到长安的那天,长安城的百姓都出来迎接他。
他们瞧见白胡须、白头发的苏武手里拿着光杆子的旌节,没有一个不受感动的。
可见苏武时时刻刻都在思念国家,忠于祖国!学生学了这篇文章之后,苏武的爱国情感就会跃然纸上,终生难忘。
二、民俗文化是学生了解社会生活,传承传统文化的重要课程资源
《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它明确了语文是语言和文化的综合载体,凸显了语文学科
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特点。
这就要求我们在语文教学中,不仅要注重知识的传授、运用和语感的培养,更要承担起认识中华文化,植根传统精神的重任,要让学生认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吸收民族文化精髓。
现行语文教材、诗词歌赋和文学名著中,涉及到民俗文化的内容不胜枚举,有的甚至直接接纳民俗事象为载体。
在中学语文教材中,近当代著名作家如老舍、沈从文、鲁迅、汪曾祺等作品,都是民俗文化的典型材料,都是学生理解传统文化,认识社会的重要的课程资源。
如沈从文先生的《边城》,既描写了湘西边城美丽的风光:这里有幽碧的远山、清澈的溪水、挺立的白塔等一个乌托邦式的世外桃源;又穿插描写了湘西神奇的民俗:端午节穿新衣、喝雄黄酒、看龙舟竞赛和赛后水中捉鸭子,中秋节青年男女对歌传情,新年锣鼓喧天、舞狮子龙灯、燃烟花爆竹等,这些山花流水般绚丽神奇的民俗画面,散发着泥土的清香,显示了湘西山城浓郁的民族特色和地方情调,给《边城》增添了一份独特的魅力。
在增长了见识的同时,让学生也感悟到了寄托在《边城》民俗描写中作者对自由、原始,雄强生命的赞美和张扬。
作为一名语文老师,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引导学生去理解和评析作品中所包含着的民俗文化,去体会其中所浓郁着丰厚的地域特色,去了解中国这个多元化、多民族的各式各样又各有特色的不同领域、不同地区、不同时期的民俗文化,去感同作家们笔下的主人公因不同的地方民俗文化而造成的悲欢离合。
三、开发利用地方民俗文化,也是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和促进自主、合作、探究能力的重要途径
语文作为母语,既是我们思维的工具,又是文化传承的载体。
对于人其他素质的形成和发展起决定性作用。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是培养学生主动
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
”
比如我们在开展社会实践课时,就结合当地的大伊山石棺遗址
以及学校的校本教材《大伊山石棺遗址及民俗探幽》,组织学生到大伊山石棺遗址调查。
出发前,教师先做好动员,给学生们阐明进行“地方民俗文化调查”的目的与意义,希望学生积极主动认真地完成调查活动。
同时要求学生们按照自身的实际情况自行组合,选择自己的搭档,自主确定地方民俗文化的主题。
以此来激发学生活动的积极性,并能更容易地让学生学会合作,无形之中他们的主动探
究和分工、团结合作的能力得到了空前的提高。
在调查之后,我们让学生通过各种形式来展示自己的调查成果,以此来培养学生们的搜集、归纳整理、分析提炼资料的能力和团结合作的能力,并能充分引导学生们提出创造性的看法或是观点。
这次活动,我们充分利用了本地的语文资源,引导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拓
宽语文学习的内容、形式和渠道,使他们在广阔的空间里学语文、用语文,从而提升文化素养。
如果教师能深入挖掘,有效利用语文教材中涉及到的一些民俗文化,不仅能帮助学生了解社会生活,传承传统文化,而且能唤起学生的爱国热情,树立崇高理想,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和自主、合作、探究能力。
因此,在今后的语文教学中,一定要重视并有效地利用好民俗文化,挖掘其思想内涵,充分发挥它的教育效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