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吉利海峡
英吉利海峡简介
● 隧道的开通填补了欧洲铁路网中短缺的一环,大大方便了欧洲各大城市之间的来往。英、法、比利时三国铁路部门联营的 ‘欧洲之星’(Eurostar)列车车速达300km/h;平均旅行时间,在伦敦与巴黎之间为3个小时,在伦敦和布鲁塞尔之间 为3小时10分。如果把从市区到机场的时间算在内,乘飞机还不如乘‘欧洲之星’快。欧洲隧道还专门设计了一种运送公 路车辆的区间列车,称‘乐谢拖’(‘LeShuttle’)。各种大小汽车都可以全天候地通过英吉利海峡,从而使欧洲公路 网也连成了一体。人们称誉这项工程,一梦200年海峡变通途。
● 1880年代早期有几家私人公司着手在英格兰肯特的福克斯顿(Folkestone)与法国汕格提(Santerre)之间挖掘一条铁 路隧道。英国这边已挖好一段长1,828公尺(6,000尺)的导向隧道,但一家报纸渲染这条隧道对英国安全可能带来的威胁, 使政府取消该计划英吉利海峡可确保英国安全,免受以欧洲大陆为基地的任何陆路进袭)。1960年代中期英法两国政府再 次同意建造一条穿越海峡下方白垩层的铁路隧道,到70年代中期,约2公里(1.5哩)的初步挖掘在海峡两边均已完成,但 英国政府以花费过大而取消该公共融资的计划。1987年海底隧道(ChannelTunnel)的计划恢复并开始建造。这次计划 由英法两国公司共同进行私人融资(出售股票并向数家国际银行贷款)。1994年完工后的双线铁路隧道连接英国福克斯顿 和法国加莱,而采用高速火车使伦敦和巴黎间露天交通的时间缩短一半。
英吉利海峡隧道
隧道概况英语称:The (English) Channel Tunnel昵称:Chunnel又称:海峡隧道、英法海底隧道、欧洲隧道(Eurotunnel)英吉利海峡隧道(The Channel Tunnel)又称英法海底隧道或欧洲隧道(Eurotunnel),是一条把英国英伦三岛连接往欧洲法国的铁路隧道,于1994年5月6日开通。
是目前世界上最长的海底隧道。
也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利用私人资本建造的工程项目。
English: The (English) Channel TunnelNickname: ChunnelAlso known as: Channel Tunnel, the Channel Tunnel, Eurotunnel (Eurotunnel)Channel Tunnel (The Channel Tunnel), also known as the Channel Tunnel or Euro Tunnel (Eurotunnel), is a connection to the UK to Europe British Isles railway tunnel in France, in May 6, 1994 opening. Is the world's longest underwater tunnel. The world's largest private capital construction projects.建造背景在英、法两国之间穿过海峡建立固定通道的想法,可以追溯到19世纪初的拿破仑一世时代。
长期以来英国方面反对建设海峡隧道的主要原因是考虑到军事上的风险,他们希望利用海峡作为抵御来自欧洲大陆军事入侵的天然屏障。
随着国际局势的变化,上述顾虑逐渐消退。
后来,英国加入了欧洲共同体,预期会有一个统一的欧洲市场,因而在英国和欧洲大陆之间建立更为方便、快捷的通道成了显而易见的需求。
英吉利海峡
英吉利海峡中文名称:英吉利海峡英文名称:English Channel定义:位于英国和法国之间,沟通大西洋和北海的重要国际航运水道。
所属学科:海洋科技(一级学科);总论(二级学科);公用名词(三级学科)英吉利海峡,又名拉芒什海峡(英语:English Channel,法文:la Manche,布列塔尼语:Mor Breizh,威尔士语:Mor Udd),是分隔英国和欧洲大陆的法国、并连接大西洋和北海的海峡。
海峡长560公里(350英里),宽240公里(150英里),最狭窄处又称多佛尔海峡,仅宽34公里(21英里)。
英国的多佛尔和法国的加莱隔海峡相望。
概况英吉利海峡(English Channel)英吉利海峡(英文:English Channel,布列塔尼语:Mor Breizh,威尔士语:Môr Udd,法英吉利海峡文:La Manche)又称拉芒什海峡,是隔离英国和欧洲大陆之间的海峡(西经1度零分,北纬50度20分)。
其最狭窄的水域为多佛尔海峡,多佛尔隔海和法国加莱相望。
历史上曾在此发生多次军事冲突和海战。
大西洋的狭长海湾,分隔英格兰南部海岸和法国北部海岸。
法语名(意为“袖子”)指其形状,自西向东渐窄,最宽处约180公里(112哩),最狭处34公里(21哩,位于英国多佛〔Dover〕和法国加莱〔Calais〕之间)。
英吉利海峡东端有多佛海峡接北海。
面积约75,000平方公里(29,000平方哩),在欧洲大陆棚的浅海中最小,平均深度由120公尺(400尺)向东递减至45公尺(150尺)。
对历史上由欧洲入侵英国的人来说,英吉利海峡是通道也是障碍,这使之成为早期、详尽的水道测量中的重要地区,其海底是全世界探勘最频繁的海床。
近岸边的海底陡降十分厉害,西部通常平坦,东部起伏。
约4,000万年前形成的英吉利海峡在科学上有显著特色,尤其是关于强大潮汐的影响。
名称法式地图英吉利海峡这名称以在18世纪早期时就被广泛地使用了。
英吉利海峡隧道工程BOT融资与三峡工程融资比较
在bot融资模式下,政府需要与项目 公司合作,共同推动项目的建设和运 营。政府可以提供政策支持和税收优 惠等措施,吸引社会资本参与,同时 加强对项目公司的监管和评估。
借鉴英吉利海峡隧道工程和三峡工程 的融资经验,我国基础设施项目可以 创新投融资方式,如采用ppp模式、 股权融资、发行债券等方式,拓宽融 资渠道,降低融资成本。
加强项目风险管理
基础设施建设投融资涉及的风险多种多样,如制,加强风
险管理,降低投融资风险。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的风险管理
建立风险评估机制
对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的风险进行全面评估,识别潜在风险因素,制 定应对措施。
加强风险控制
在项目建设过程中,加强风险控制和监督,及时发现并解决风险问 题。
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投融资体制
建立健全投融资法律法规
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投融资相关的法律法规,明确各方权利义务 关系,规范投融资行为,为基础设施建设提供法律保障。
优化政府投资管理
政府在基础设施建设投融资中应发挥主导作用,优化投资管理 方式,提高投资效益。同时,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基础设施建设
,形成多元化的投资格局。
定义:BOT(Build-OperateTransfer)融资,即建设-经营-转 让模式,是一种政府与私人投资者 合作的项目融资方式。
私营企业负责项目的建设和运营 ;
到期后,私营企业将项目的所有 权和经营权转回给政府。
bot融资在英吉利海峡隧道工程中的应用
英吉利海峡隧道工程是世界上 最大的海底隧道工程之一,采 用了BOT融资模式。
英吉利海峡隧道工程的 回报率较高,吸引了大 量私人投资者;而三峡 工程的回报率相对较低 ,但具有稳定性和可靠 性。
对未来基础设施项目融资的展望
项目融资案例分析二——英吉利海峡隧道
案例分析二——英吉利海峡隧道(一)案例背景英吉利海峡隧道(The Channel Tunnel)又称英法海底隧道或欧洲隧道(Eurotunnel),是一条把英国英伦三岛连接往欧洲法国的铁路隧道,于1994年5月6日开通。
它由三条长51km的平行隧洞组成,总长度153km,其中海底段的隧洞长度为3×38km,是世界第二长的海底隧道及海底段世界最长的铁路隧道。
从1986年2月12日法、英两国签订关于隧道连接的坎特布利条约(Treaty of Canterbury)到1994年5月7日正式通车,历时8年多,耗资约100亿英镑(约150亿美元),也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利用私人资本建造的工程项目。
隧道横跨英吉利海峡,使由欧洲往返英国的时间大大缩短。
隧道长度50千米,仅次于日本青函隧道。
海底长度39千米。
单程需35分钟。
通过隧道的火车有长途火车、专载公路货车的区间火车、载运其他公路车辆(像是大客车、一般汽车、摩托车、自行车)的区间火车。
隧道由欧洲隧道技术公司经营,但因为隧道建造费用极高,所以债务沉重。
1994年5月6日,是英国与法国乃至欧洲大陆关系史上一个十分重要的日子。
1.1万名工程技术人员用近七年之久的辛勤劳动,终于把自拿破仑·波拿巴以来将近二百年的梦想变成了现实:滔滔沧海变通途,一条海底隧道把孤悬在大西洋中的英伦三岛与欧洲大陆紧密地连接起来,为欧洲交通史写下了重要的一笔。
欧洲隧道是指横贯英法之间多佛海峡的海底铁路隧道,又称海峡隧道。
它西起英国的福克斯通,东到法国的加来,全长50公里,水下长度38公里,为世界最长的海底隧道。
这项工程由三条隧道和两个终点站组成。
三条隧道由北向南平行排列,南北两隧道相距30米,是单线单向的铁路隧道,隧道直径为7.6米;中间隧道为辅助隧道,用于上述两隧道的维修和救援工作,直径为4.8米。
在辅助隧道的1/3和2/3处,分别为两运营隧道修建了横向联接隧道。
当铁路出现故障时,可把在一侧隧道内运行的列车转入另一隧道继续运行,而不中断整个隧道的运营业务。
英吉利海峡隧道
英吉利海峡隧道一、隧道概况二、先进技术西方传媒和学术著作都称欧洲隧道为人类工程史上的一个伟业。
这不仅因为它总长踞世界之冠,为它投入了巨额资金,而且工程量宏大,从欧洲隧道中挖出的土石方计750多万立方米,相当3座埃及大金字塔的体积;隧道衬砌中用的钢材,仅法国一边就相当于3座埃菲尔铁塔,更重要的是它成功地解决了许多工程技术上的难题。
它在技术上的方针是要求可靠、先进。
可靠与先进之间不总是统一的,所以它几乎‘排除了为隧道工程进行专门的创新设计的可能性’,而是‘采取经过试验的成熟技术’,‘在各个部分精心选取欧美不同国家的标准设计,以确保其高质量和可靠性’。
将成熟的先进技术在复杂的工程中成功地加以综合应用,本身就是一种创造,这样做大大减小了工程风险。
这种技术方针和观念,在中国对高、新技术的呼声十分高涨和普遍的情况下是有借鉴意义的。
如何在权衡技术的先进性与可靠性以及资金、时间的限制之间,找到一个合适的‘度’,是各种项目决策中值得认真研究的。
三、地质工作地质钻探工作从58年做到87年,重要的钻孔达94个。
浅层勘探在海底以下150m 之内,考虑隧道布置的范围;深层勘探在海底以下800m之内,主要为评价地震风险提供数据。
海底钻探曾采用大型北海石油钻机,每个钻孔平均费用约为50万英镑。
勘探发现海底有一层泥灰质白垩岩(Chalk Marl),厚度约30m,饱和容重约23KN/m3,抗压强度6~9MPa,变形模量800~1600MPa,蠕变系数φ=1.5,渗透系数(1~2)×10-7m/s。
该岩层抗渗性好,硬度不大,裂隙也较少,易于掘进,隧道线路就布置在它的下部,距海底25~40m。
由于岩层的起伏,而隧道要求一定的运行坡度,所以隧道轴线在平面和立面上均呈平坦的W形。
工程专家们认为,充分的地质资料和正确的判断,使欧洲隧道找到了理想的岩层。
四、安全设计海底隧道的规划设计把施工和运行安全放在极重要的地位。
之所以不采用一条大跨度双线铁路共用隧洞,是为了减小海底施工的风险和提高运行、维护的可靠性。
英吉利海峡
历史
•英吉利海峡是不列颠岛天然的防御关键,它允许欧陆国家介入国内一些事务, 同时英吉利海峡又不让来自欧陆的冲突对其产生足够的威胁。历史上著名的威 胁有在拿破仑执政时期的拿破仑战争,二战期间的纳粹等。 •英吉利海峡也是为数众多的入侵行动或意图入侵的重要场景。包括了罗马入侵 不列颠,1066年诺曼人入侵,1588年西班牙无敌舰队,1944年诺曼底登陆等。 •发生在海峡上的重要海战则有1652年古德温暗沙战争,1653年波特兰战争, 1692年 Battle of La Hougue。 •在大部分和平时期,海峡则扮演着连接大众文化以及政治的枢纽,尤其在 1135-1217年安加望帝国统治时期特别明显,
English Channel
成员:
英吉利海峡
双击输入正文
概述
•英吉利海峡是隔离英国与欧洲大陆之间的海峡。其最狭窄的水域为多 佛尔海峡,多佛尔隔海与法国加莱相望。历史上曾在此发生多次军事 冲突和海战。 •大西洋的狭长海湾,分隔英格兰南部海岸和法国北部海岸。法语名 (意为“袖子”)指其形状,自西向东渐窄,最宽处约180公里,最 狭处34公里。 •英吉利海峡东端有多佛海峡接北海。面积约75000平方公里,在欧洲 大陆棚的浅海中最小,平均深度由120公尺。向东递减至45公尺。 •对历史上由欧洲入侵英国的人来说,英吉利海峡是通道也是障碍,这 使之成为早期、详尽的水道测量中的重要地区,其海底是全世界探勘 最频繁的海床。
thank you for watching!
•潮汐落差较大,有丰富的潮汐动力资源,英吉利海峡也是重要的 渔场。 •英吉利海峡是大西洋的一部分,位于英格兰与法国之间,西南最 宽达240公里;东北最窄处直线距离33.8公里。
双击输入正文
案例11英吉利海峡隧道工程
案例10:英吉利海峡隧道工程英吉利海峡隧道(The Channel Tunnel)又称欧洲隧道(Eurotunnel),由三条长51km的平行隧洞组成,总长度153km,其中海底段的隧洞长度为3×38km,是目前世界上最长的海底隧道。
两条铁路洞衬砌后的直径为7. 6m,开挖洞径为8.36~ 8.78m;中间一条后勤服务洞衬砌后的直径为 4.8m,开挖洞径为5.38~5.77m。
从1986年2月12日法英两国签订关于隧道连接的坎特布利条约(Treat of Canterbury)到1994年5月7日正式通车,历时八年多,耗资约100亿英镑(约150亿美元),也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利用私人资本建造的成功工程项目。
隧道的开通填补了欧洲铁路网中短缺的一环,大大方便了欧洲各大城市之间的来往。
人们称誉这项工程,一梦200年海峡变通途。
下面来简单分析案例成功的经验:一、项目需求——欧洲一体化进程的要求在英法两国之间穿过海峡建立固定通道的想法,可以追溯到19世纪初的拿破仑一世时代。
今天欧洲隧道竣工,尽管在工程技术上取得了重大的成功,然而200年来对是否建造英吉利海峡隧道的决策始终不是取决于科技方面,而是取决于围绕这个计划的政治环境。
长期以来英国方面反对建设海峡隧道的主要原因是考虑到军事上的风险,他们希望利用海峡作为抵御来自欧洲大陆军事入侵的天然屏障。
随着国际局势的变化,上述顾虑逐渐消退。
后来,英国加入了欧洲共同体,预期会有一个统一的欧洲市场,因而在英国和欧洲大陆之间建立更为方便、快捷的通道成了显而易见的需求。
在1972~1992年的20年间,跨越英吉利海峡的客、货运交通量实际上增长了1倍。
1992年英国与欧洲大陆的贸易占全部对外贸易的60%。
20世纪70年代以来,建设英吉利海峡隧道的决策主要受到欧洲一体化进程的影响。
1987年12月隧道工程得以破土动工,是由于当时英、法两国政府对欧洲一体化都持比较积极的态度。
BOT模式案例分析 英吉利海峡隧道
项目背景
两条铁路洞衬砌后的直径为7.6m,开挖洞 径为8.36~8.78m;中间一条后勤服务洞衬砌 后的直径为4.8m,开挖洞径为5.38~5.77m。 从1986年2月12日法、英两国签订关于隧道 连接的坎特布利条约(Treaty of Canterbury) 到1994年3月6日正式通车,历时8年多,耗 资约105亿英镑,也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利 用私人资本建造的工程项目。
资金来源
在中标之前,牵头银行已经收到了33家银 行的大约43亿英镑的措辞坚定的债务承销 意向书
中标之后,发起人股东向CTG-FM投入 5000万英镑
牵头银行在签订合同之后,计划进行一次 50亿英镑的联合贷款
欧洲隧道公司计划1986年6月进行二次股 票发行,计划融资1.5亿~2.5亿英镑
1987年进行第三次股票融资,计划融资10
投资者
政府部门 (项目发起人)
特许协 议
项目 公司
贷款银行 建筑、经营企业
项目确认、 可行性研究
项目的招投 标阶段
项目的建设 阶段
项目的运营 阶段
项目的移 交阶段
项目内容
在英吉利海峡下面建立两条铁路隧道和一 条服务隧道
在英国Dover和Coquelles分别建立一个铁 路站
在两站之间建立往返列车以运送乘客和货 物
英吉利海峡隧道地理位置
英吉利海峡隧道
项目参与方
政府部门:英国政府,法国政府 投资者:CTG-FM(Channel Tunnel GroupFrance Manche S.A.) 项目公司:欧洲隧道公司 贷款方:牵头银行 总承包:TML(Transmanche Link)联营体
政府部门:英国政府,法国政府
项目公司任务: ①政府不对贷款作担保。 ②本项目由私人投资,用项目建成后的收入 来支付项目公司的费用和债务。 ③项目公司必须持有20%的股票。
英吉利海峡
英吉利海峡
科技名词定义
中文名称:
英吉利海峡
英文名称:
English Channel
定义:
位于英国和法国之间,沟通大西洋与北海的重要国际航运水道。
应用学科:
海洋科技(一级学科);总论(二级学科);公用名词(二级学科)
以上内容由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审定公布
求助编辑百科名片
英吉利海峡,又名拉芒什海峡(英语:English Channel,法文:la Manche,布列塔尼语:Mor Breizh,威尔士语:Mor Udd),是分隔英国与欧洲大陆的法国、并连接大西洋与北海的海峡。海峡长560公里(350英里),宽240公里(150英里),最狭窄处又称多佛尔海峡,仅宽34公里(21英里)。英国的多佛尔与法国的加莱隔海峡相望。
编辑本段名称
法式地图英吉利海峡这名称以在18世纪早期时就被广泛地使用了。可能出自于16世纪前荷兰的航海图中。在这之前这被西元二世纪时的地理学家托勒密称做为英国海(Oceanus Britannicus),这名字也沿用到意大利的地图中,直到1450年时给了另外一个名称"canalites Anglie",法自17世纪起用的字"La Manche"是因为英吉利海峡长的就像是袖子一般。
编辑本段两岸交流
20世纪由于深水捕鱼的发展、海洋资源耗尽及海峡中往来频繁的油轮和渡轮的污染,海峡中的传统渔业已衰落。朴次茅斯和朴里茅斯是衰败中的军港,南安普敦和哈佛港则逐渐失去越洋旅客,而增加大量的货柜船和炼油容量。英法两国皆使用海峡的水来冷却核能发电站。海峡两岸许多港口有定期渡轮(尤其是气垫船)往来。几世纪以来英法两国之间的通行只靠船只。1802年一位法国工程师首先提议在多佛海峡建造英吉利海底隧道,他察觉到海峡白垩岩海底所具有的可能性。拿破仑曾对这个构想表示兴趣,但战争再起使问题延搁,19世纪期间还一再被提出来。1880年代早期有几家私人公司着手在英格兰肯特的福克斯顿(Folkestone)与法国汕格提(Santerre)之间挖掘一条铁路隧道。英国这边已挖好一段长1,828公尺(6,000尺)的导向隧道,但一家报纸渲染这条隧道对英国安全可能带来的威胁,使政府取消该计划英吉利海峡可确保英国安全,免受以欧洲大陆为基地的任何陆路进袭)。
英吉利海峡隧道-简介-中文英文对照
Channel Tunnel英吉利海峡隧道The Channel Tunnel (French: Le tunnel sous la Manche), also known by the portmanteau Chunnel[1], is a 50.5-kilometre (31.4 mi) undersea rail tunnel linking Folkestone, Kent in England with Coquelles near Calais in northern France beneath the English Channel at the Strait of Dover. At its lowest point it is 75 m (250 ft) deep.[2] The Channel Tunnel has the longest undersea portion of any tunnel in the world, but the Seikan Tunnel in Japan is both longer and deeper overall, at 53.85 kilometres (33.5 mi) and 240 metres (790 ft) respectively.英吉利海峡隧道(法国称之为拉芒什海峡隧道),又称英法海底隧道或欧洲隧道,是一条横贯英法之间多佛海峡的海底铁路隧道,它西起英国的福克斯特(Folkestone)和肯特(Kent),东至法国北部加来(Calais)附近的考克莱尔(Coquelles),全长50.5km。
英吉利海峡隧道最低点75m深,其海底部分为世界最长,总长度也仅次于日本的青函海底隧道,青函海底隧道长53.85km,埋深为240m。
The tunnel carries high-speed Eurostar passenger trains, Eurotunnel ro-ro vehicle transport and international rail freight trains. In 1996 the American Society of Civil Engineers identified the tunnel as one of the Seven Wonders of the Modern World.隧道中运行的火车有“欧洲之星”高速旅客列车、装载公路车辆的区间列车、以及国际铁路货运列车。
英国—英吉利海峡
在大部分和平时期,海峡则扮演着连接大众文 化以及政治的枢纽,尤其在1135-1217年安加 望帝国统治时期特别明显,近千年来,海峡也 提供了凯尔特地区上及语言上的连接,带来了 可观的经济效益。隧道每年的客运量为4000万 人次,货运量1300万吨。据统计,1983年海峡 的客运量为2400万人次,货运量2600万吨。
英吉利海峡是 隔离英国与欧 洲大陆之间的 海峡(西经1度 零分,北纬50 度20分)。其 最狭窄的水域 为多佛尔海峡, 多佛尔隔海与 法国加莱相望。
英吉利海峡位于英国和法国之间,沟通大西洋与 北海的重要国际航运水道。
海峡地区气候冬暖夏凉,气温年较差小,常年温湿多 雨雾,日照甚少。1月气温最低,平均约为4~6°C ;7月最高,约17°C。在多佛尔海峡的法国海岸一 侧,全年有200多个雨日,年降水量约800毫米;在英 国海岸一侧年降水量要少些,每周雨日也有3天。海 峡地区多雾,经常灰雾茫茫,又加白浪滔滔,严重影 响舰船的航行。但作为海军强国的英国,这无疑又是 他的一个优势。
英吉利海峡实际上是分割大不列 颠岛和欧洲大陆的狭窄浅海,也 是欧洲最小的一个大陆架式浅海。 海峡两岸平直陡峭,多岛屿。海 底多是河流带来的砂砾沉积物和 岸壁崩落的碎石。有些地段是裸 露的白垩纪和更晚年代的致密岩 层。两岸岩石受海水冲刷,使岸 壁崩落,海岸后退。原欧洲大陆 和大不列颠岛相连,海峡是在阿 尔卑斯造山运动中发生断裂下沉, 被海水淹没而成。据统计,海峡 宽度每100年约增加1米。
英吉利海峡隧道岩层抗渗性好,硬 度不大,裂隙也较少,易于掘进, 隧道线路就布置在它的下部,距海 底25~40m。工程专家们认为,充分 的地质资料和正确的判断,使欧洲 隧道找到了理想的岩层。
隧道横跨英吉利海峡,隧道长度50千米, 仅次于日本青函隧道,单程需35分钟 ,使由 欧洲往返英国的时间大大缩短。 该工程由三条隧道和两个终点站组成。三 条隧道由北向南平行排列,南北两隧道相距30 米,是单线单向的铁路隧道,隧道直径为7.6 米;中间隧道为辅助隧道,用于上述两隧道的 维修和救援工作,直径为4.8米。在辅助隧道 的1/3和2/3处,分别为两运营隧道修建了横向 联接隧道。当铁路出现故障时,可把在一侧隧 道内运行的列车转入另一隧道继续运行,而不 中断整个隧道的运营业务。在辅助隧道线上, 每隔375米,都有通道与两主隧道相连,以便 维修人员工作和在紧急情况下疏散人员。 隧道内各种车辆都可以全天候地通过英吉 利海峡,从而使欧洲公路网也连成了一体。人 们称誉这项工程是“一梦200年海峡变通途” 。
the channel tunnel新概念课文
the channel tunnel新概念课文英吉利海峡隧道,又称Channel Tunnel,连接英国多佛与法国加来,是一座横跨英吉利海峡的铁路隧道。
自从1994年投入使用以来,它极大地缩短了欧洲大陆与英国之间的距离,成为欧洲一体化的重要基础设施。
英吉利海峡隧道的建设过程可谓艰难曲折。
从19世纪末开始,英国和法国两国政府就多次尝试合作开挖隧道。
直到20世纪80年代,两国才正式签署协议,共同推进项目。
1994年,英吉利海峡隧道正式开通,成为世界上最长的海底隧道。
这一工程奇迹展现了人类在隧道建设、海底施工和高科技领域的卓越成就。
英吉利海峡隧道对英国和欧洲大陆的交通、经济、旅游等领域产生了深远影响。
以往需要花费数小时的渡轮旅程,如今只需短短的35分钟即可完成。
这不仅提高了出行效率,还为沿线地区带来了繁荣的经济效益。
同时,英吉利海峡隧道还促进了两国及欧洲大陆间的文化、教育、科研等领域的交流与合作。
值得一提的是,我国与英吉利海峡隧道项目保持着良好的合作关系。
在隧道建设过程中,中国企业积极参与,为项目的顺利推进提供了有力支持。
此外,英吉利海峡隧道项目也为我国在欧洲基础设施建设领域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技术借鉴。
作为一项现代工程奇迹,英吉利海峡隧道高度重视安全问题。
隧道内设有先进的监控系统,确保乘客和车辆的安全。
同时,隧道还采取了严格的防火措施,以应对可能发生的火灾事故。
此外,英吉利海峡隧道还提供了便捷的出行服务,如高速列车、自驾车辆等,满足不同旅客的需求。
展望未来,英吉利海峡隧道将继续发挥重要作用,成为欧洲一体化进程中的关键一环。
随着欧洲各国在交通、能源、数字化等领域合作的不断深化,英吉利海峡隧道的战略地位将更加突出。
我们有理由相信,英吉利海峡隧道将继续为欧洲大陆和英国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提供坚实保障,为推动欧洲一体化进程贡献力量。
总之,英吉利海峡隧道作为一项世界级工程,不仅彰显了人类在基础设施建设领域的智慧与勇气,也为欧洲一体化进程提供了有力支撑。
英吉利海峡隧道
英吉利海峡隧道一、隧道概况
二、先进技术
西方传媒和学术著作都称欧洲隧道为人类工程史上的一个伟业。
这不仅因为它总长踞世界之冠,为它投入了巨额资金,而且工程量宏大,从欧洲隧道中挖出的土石方计750多万立方米,相当3座埃及大金字塔的体积;隧道衬砌中用的钢材,仅法国一边就相当于3座埃菲尔铁塔,更重要的是它成功地解决了许多工程技术上的难题。
它在技术上的方针是要求可靠、先进。
可靠与先进之间不总是统一的,所以它几乎‘排除了为隧道工程进行专门的创
新设计的可能性’,而是‘采取经过试验的成熟技术’,‘在各个部分精心选取欧美不同国家的标准设计,以确保其高质量和可靠性’。
将成熟的先进技术在复杂的工程中成功地加以综合应用,本身就是一种创造,这样做大大减小了工程风险。
这种技术方针和观念,在中国对高、新技术的呼声十分高涨和普遍的情况下是有借鉴意义的。
如何在权衡技术的先进性与可靠性以及资金、时间的限制之间,找到一个合适的‘度’,是各种项目决策中值得认真研究的。
三、地质工作。
英吉利海峡隧道工程项目风险
英吉利海峡隧道工程的风险问题(1)概要介绍英吉利海峡隧道(The Channel Tunnel)由三条长51km的平行隧道洞组成,总长度153km,其中海底段的遂洞长度为3×38km,是目前世界上最长的海底隧道。
两条铁路洞衬砌后的直径为7.6m,开挖洞径为8.36~8.78m;中间一条后勤服务洞衬砌后的直径为4.8m,开挖洞径为5.38~5.77m。
从1986年2月12日英法两国签订隧道连接条约到1994年5月7日正式通车,历时8年多,耗资约100亿英磅,是目前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利用私人资本建造的BOT工程项目。
隧道的开通填补了欧洲铁路网中短缺的一环,大大方便了欧洲各大城市之间的往来。
(2)项目需求——欧洲一体化的要求英吉利海峡隧道概念的提出,可以追溯到19实际初的拿破仑一世时代。
从拿破仑时代提出到隧道建成通车,经过了200多年,其间至少中断或中途放弃了26次。
200年来对是否建造隧道的决策始终不是取决于科技方面,二是取决于这个计划的政治环境,特别是英国方面对军事风险的担忧。
随着欧洲一体化进程的推进以及英国与欧洲大陆贸易的增长,这一障碍才逐步消除。
(3)项目论证和组织项目在论证阶段曾聘请多方面的独立咨询的交通专家进行预测,认为1992年后的15~20年内跨海峡的交通需求可能会翻一番,预测2003年会达到5830万人次,其中3930万将通过隧道旅行(实际情况表明当初预测偏于乐观)。
欧洲隧道在组织结构上有明显缺陷,项目发起人(英法隧道集团CTG-FM)作为建设方允许其合作伙伴(指总包商TML集团及牵头银行)与他们自己签订合同。
总包商TML是一个庞大的集团,一家总包削弱了投标的竞争性,导致工程造价高昂。
隧道公司财务主管指出,财务上最致命的教训是必须有一个强硬的、独立的业主,来对建设和贷款问题进行谈判。
(4)项目的协调及冲突项目涉及众多的“干系人”和“当事人”,包括英、法两国和当地政府有关部门,欧美及日本等220家贷款银行,70多万个股东,许多建筑公司和供货厂商,管理的复杂性给合作和协调带来了困难。
串联荷兰--日本世界最长贸易航线的十大海峡
串联荷兰--日本世界最长贸易航线的十大海峡-----节选自“凤凰山居士的世界十大海峡”几乎每个知名的海峡都是重要航道必经之路,关乎着全球贸易。
本文从世界上最长的贸易航线(荷兰--日本)开始串联各个海峡。
1. 英吉利海峡英吉利海峡又名拉芒什海峡或英伦海峡,位于隔英国和欧洲大陆之间,连通大西洋和北海。
长约560公里,最宽处约180公里,最狭窄处又称多佛尔海峡,宽仅34公里。
2. 直布罗陀海峡直布罗陀海峡位于西班牙最南部和非洲西北部之间,连通地中海和大西洋。
长约58公里,最窄处在西班牙的马罗基角和摩洛哥的西雷斯角之间,宽仅13公里。
3. 曼德海峡曼德海峡位于红海南端也门和吉布提之间,连通红海和亚丁湾。
苏伊士运河通航后,是从大西洋进入地中海,穿过苏伊士运河、红海通印度洋的海上交通必经之地。
海峡宽约26-32公里,平均深150米。
4. 马六甲海峡马六甲海峡位于马来半岛与印度尼西亚的苏门答腊岛之间,连通安达曼海和南海。
海峡呈东南~西北走向,长约800公里,西北部最宽达370公里,东南部的新加坡海峡里最窄处只有37公里,是连接沟通太平洋与印度洋的重要国际水道。
5. 台湾海峡台湾海峡位于福建省与台湾省之间、连通南海和东海。
呈北东~南西走向,长约370公里,最窄处约130公里。
6. 霍尔木兹海峡霍尔木兹海峡位于亚洲西南部、是伊朗与阿拉伯半岛之间,连通波斯湾和阿曼湾。
东西长约150公里,南北宽56~125公里。
7. 土耳其海峡土耳其海峡是地中海通往黑海的唯一海峡,又称黑海海峡,包括博斯普鲁斯海峡、马尔马拉海和达达尼尔海峡三部分,全长345公里。
整个海峡呈东北-西南走向,是亚、欧两洲的分界线。
8. 莫桑比克海峡莫桑比克海峡位于非洲大陆东南部与马达加斯加岛之间,是世界最长的海峡,南北全长1670公里,而且宽广,平均宽450公里,是南大西洋和印度洋之间的航运通道。
由于20万吨级的超级油轮无法通过苏伊士运河,波斯湾地区运往西欧和美国的石油油轮有不少需要通过莫桑比克海峡。
龙江陆艳华横渡英吉利海峡
龙江陆艳华横渡英吉利海峡:我来了,我挑战文/薛宏莉 图/陆艳华提供5名队员与国旗合影纪念中国女子接力队历时19时33分成功横渡英吉利海峡,总游程72.85公里陆艳华在横渡协议上签字英吉利海峡被誉为游泳界的“珠穆朗玛峰”,让全世界极限挑战游泳爱好者趋之若鹜。
一百年间,有近5000人成功横渡,却没有一位中国女性。
7月,我国5位女性公开水域极限运动爱好者挑战横渡英吉利海峡成功。
她们从英国多佛出发,在法国加莱格里内思角登陆,历时19小时33分,总游程72.85公里。
接力挑战的5位中国女性中,有一位来自黑龙江省双鸭山市,她叫陆艳华,51岁,曾连续两年成功挑战冬泳0℃水温1000米。
她是如何入选这项挑战的?又经历了怎样的艰难险阻和过往历练呢?低温巨浪中拼搏19个多小时她和同伴成功挑战英吉利海峡陆艳华说:“每隔6小时左右,英吉利海峡中的海潮就会在大西洋与北海之间来回变换一次方向。
当时,海水温度在12~15℃之间。
距离长、水温低、潮汐影响路线,天吉利海峡时游了28小时44分,总游程105公里,也由此成了这项极限运动挑战成功的“最慢纪录者”。
除了上述的“游程不定”,寒冷、严苛的比赛要求都是考验。
英吉利海峡是低温月适合横渡,但白天14~18℃,夜晚最低时,也就陆艳华和4个伙伴的挑战,虽是以接力形式完成的,但也是“壮举”。
从多佛一处悬崖海滩下水,5个人依次接力,每人每次游1个小时,最终以19小时33分,4轮20次接力完成了这项挑战。
“水的温度如同冬天流了很长时间的自来水的温度。
”陆艳华说。
有数据显示,有陆艳华下水挑战者晕船严重听到预备指令立刻“弹起来”等待下水陆艳华说:“我们是被紧急通知夜间开始横渡挑战的。
那天风浪特别大,组织者说有一个‘窗口期’,可以帮我们借助洋流更快地完成横渡,但是每个人都低估了这场风浪的威力。
”“夜游”是摆在陆艳华她们面前的第一个挑战。
夜晚的英吉利海峡,漆黑一片,只有领航船船头的指示灯,发出微弱的蓝光。
英吉利海峡简介
英吉利海峡简介
英吉利海峡(英语:The English Channel)是欧洲西部连接英国和法国的一条海峡,也是连接大西洋和北海的一个要道。
海峡长约560公里,宽约240公里,最窄处宽度仅34公里,是全球最繁忙的航运水道之一。
英吉利海峡的北岸是英国,南岸是法国。
海峡中部有许多小岛,如英国的怀特岛和法国的奥莱龙岛等。
海峡两岸都有许多著名城市和港口,如英国的多佛、朴茨茅斯和南安普敦,以及法国的加来、勒阿弗尔和布洛涅等。
由于海峡的海域较窄,潮汐涨落较大,加上航运量极大,所以海峡的海况十分复杂和危险。
但同时,英吉利海峡的海域也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生物多样性,是一个重要的渔业资源和旅游胜地。
1/ 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英吉利海峡英吉利海峡(English Channel),又名拉芒什海峡。
是分隔英国与欧洲大陆的法国、并连接大西洋与北海的海峡。
海峡长560公里(350英里),宽240公里(150英里),最狭窄处又称多佛尔海峡,仅宽34公里(21英里)。
英国的多佛尔与法国的加莱隔海峡相望。
概述英吉利海峡(英文:English Channel,布列塔尼语:Mor Breizh,威尔士语:Môr Udd,法英吉利海峡英吉利海峡文:La Manche)又称拉芒什海峡,香港称英伦海峡,是隔离英国与欧洲大陆之间的海峡(西经1度零分,北纬50度20分)。
因为它是北大西洋的一部分,连通欧洲陆间海的水域,所以自古即是兵家战略要冲。
历史上曾在此发生多次军事冲突和海战。
因为英吉利海峡的南面是法国,法国人偏称其“拉芒什海峡”(法语意为“袖子海峡”),指其形状,自西向东渐窄,最宽处约180公里(112哩),最狭处34公里(21哩,位于英国多佛〔Dover〕和法国加莱〔Calais〕之间)。
英吉利海峡东端有多佛海峡接北海。
面积约75000平方公里(29,000平方哩),在欧洲大陆棚的浅海中最小,平均深度由120公尺(400尺)向东递减至45公尺(150尺)。
对历史上由欧洲入侵英国的人来说,英吉利海峡既是通道也是障碍,这使之成为早期、详尽的水道测量中的重要地区,其海底是全世界探勘最频繁的海床。
近岸边的海底陡降十分厉害,西部通常平坦,东部起伏。
约4000万年前形成的英吉利海峡在科学上有显著特色,尤其是关于强大潮汐的影响。
名称法式地图上,英吉利海峡这名称早在18世纪早期时就被广泛地使用了。
可能出自于16世纪前荷兰的航海图中。
在这之前这被西元二世纪时的地理学家托勒密称做为英国海(Oceanus Britannicus),这名字也沿用到意大利的地图中,直到1450年时给了另外一个名称"canalites Anglie",法自17世纪起用的字"La Manche" 是因为英吉利海峡长的就像是袖子一般。
形成英吉利海峡(包括多佛尔海峡)实际上是分割大不列颠岛和欧洲大陆的狭窄浅海,也是欧洲最小的一个陆架浅海。
原欧洲大陆和大不列颠岛相连,海峡是在阿尔卑斯造山运动中发生断裂下沉,被海水淹没而成。
时至今日海峡地区仍在缓慢沉降。
海峡两岸平直陡峭,多岛屿。
海底多是河流带来的砂砾沉积物和岸壁崩落的碎石。
历史沿革英吉利海峡是不列颠岛天然的防御关键,它允许欧陆国家介入国内一些事务,同时英吉利海峡英吉利海峡又不让来自欧陆的冲突对其产生足够的威胁。
历史上著名的威胁有在拿破仑执政时期的拿破仑战争,二战期间的纳粹等。
英吉利海峡也是为数众多的入侵行动或意图入侵的重要场景。
包括了罗马入侵不列颠,1066年诺曼人入侵,1588年西班牙无敌舰队,1944年诺曼底登陆等。
发生在海峡上的重要海战则有1652年古德温暗沙战争,1653年波特兰战争,1692年Battle of La Hougue。
在大部分和平时期,海峡则扮演着连接大众文化以及政治的枢纽,尤其在1135-1217年安加望帝国统治时期特别明显,近千年来,海峡也提供了凯尔特地区上及语言上的连接。
英吉利海峡提供了数年人们的交通.。
地理总述英吉利海峡英吉利海峡在英国和法国之间,“拉芒什海峡”属于“英吉利海峡”的一部分。
长560km,平均宽为180km。
西通大西洋,东北经多佛尔海峡连通北海,是国际航运要道。
潮汐落差较大,有丰富的潮汐动力资源,也是重要的渔场。
亦称拉芒什海峡(法语La Manche,意为袖子),和其东北的多佛尔海峡(法语称加来海峡)都位于大不列颠岛和欧洲大陆之间。
东北与北海相通,西南与大西洋相连。
面积8.99万平方公里,呈东北(狭窄)--西南(宽阔)走向,形如喇叭。
多佛尔海峡和英吉利海峡总长约600公里,大体上以法国的塞纳河口到英国南岸的朴次茅斯为界。
前者东窄西宽,平均宽约180公里,最宽处达220公里;后者最窄处为英国多佛尔到法国加来以西的灰鼻岬,仅33公里,英吉利海峡平均深度为60米,最深处172米,多佛尔海峡的平均深度为30米,最浅处仅24米。
英吉利海峡是大西洋的一部分,位于英格兰与法国之间,西南最宽达240公里;东北最窄处直线距离33.8公里,即从英国的多佛尔到达法国的加来,多佛尔到加来这部分海峡是英国海峡协会认可的横渡区域。
多佛尔到加来的距离虽然不到渤海海峡的1/3,然而,其难度并不是单纯以距离衡量的。
英吉利海峡的平均水温为13.6摄氏度。
英吉利海峡和多佛尔海峡是世界上海洋运输最繁忙的海峡,战略地位重要。
国际航运量很大,每年通过该海峡的船舶达20万艘之多,居世界各海峡之冠。
历史上由于它对西、北欧各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发展曾起过巨大的作用,人们把这两个海峡的水道称为“银色的航道”。
地质沉积物,主要是砂砾和陡崖崩落的石块,有些地段是裸露的白垩纪和更晚年代的致密岩层。
多佛尔海峡两侧海岸都由白垩系岩层组成,岸壁陡峭,极其险峻。
两岸岩石受海水冲刷,使岸壁崩落,海岸后退。
据统计,海峡宽度每100年约增加1米。
英吉利海峡在地质上仍相当年轻,大部分曾经是更新世的陆地。
它被认为于450000年至180000年之前由两次因为处存大量冰湖的Weald-Artois Anticline山脊断裂所导致冰湖引发的大水(glacial lake outburst floods淹没,Weald-Artois Anticline因此沉没在北海中。
这场大水持续了数个月之久。
使得当地的冰大约以每秒一百万立方米的速率融化成水。
这也使得Weald-Artois Anticline山脊的断裂原因不得其解,有可能是火山爆发,或单纯的是受不了冰山下的水压。
一当连接英法的地峡被破坏掉,大水立即涌入把原本的溪谷切成海峡,留下取多流线型的小岛,以及纵向侵蚀的沟槽。
气候属于温带海洋气候,海峡区气候冬暖夏凉,气温年较差小,常年温湿多雨雾,降雨均匀,日照甚少。
1月气温最低,平均约为4~6℃;7月最高,约17℃。
在多佛尔海峡的法国海岸一侧,全年有200多个雨日,年降水量约800毫米;在英国海岸一侧年降水量要少些,每周雨日也有3天。
海峡地区多雾,经常灰雾茫茫,又加白浪滔滔,严重影响舰船的航法国飞行员Edmond Salis飞越英吉利海峡法国飞行员Edmond Salis飞越英吉利海峡行。
该海峡地处西风带,又是大西洋与北海进行水交换的主要通道。
主要的海流为北大西洋暖流的支流。
该支流使大西洋海水,自西南通过海峡区流入北海;而东北风,会引起西南向流,使部分北海水流入海峡内。
温、盐特性具有明显的时空变化。
冬末(2月)表层盐度最高而水温低,海峡西侧为35.3,9~10℃;东侧为35.0,6~6.5℃。
夏季(8月),表层盐度约降低0.1~0.3,而水温却升至15~17℃。
在西经2┦以东海区,由于强潮混合作用,温、盐垂直分布终年均匀;而在西经3┦以西区域,有明显的强跃层存在,使这里夏季底层水温不超过10~11℃。
某些年份夏季的大风作用,可导致跃层消失。
资源资源丰富,蕴藏有石油、天然气,盛产青鱼、鲱鱼、鳕鱼和比目鱼等。
海洋潮能约有8000万千瓦,约占世界海洋潮能(10~30亿千瓦)的3~8%,是世界海洋潮汐动力资源最丰富的地区。
1966年,法国在朗斯河口建成世界上最大的潮汐电站,总容量为24万千瓦,年发电量为5.44亿度。
潮差较大,有丰富的潮汐动力资源,潮汐以半日潮为主,但浅水分潮(主要是四分之一日潮)亦较显著。
潮波具有前进波特性;以开尔文波的形式从大西洋向海峡推进。
由于地球自转效应和地形的影响,海峡南侧(法国西北岸)的潮差大于北侧(英国南岸),前者一般为5~6米,后者仅2~3米,其中法国沿岸的圣马洛湾和索姆河口,以潮差大而著称。
大潮时潮差约为9~12米,最大潮差可达13.5米。
在奥尔德尼水道,大潮时的涨潮流速达5.0米/秒。
交通隧道欧洲隧道是指横贯英法之间多佛海峡的海底铁路隧道,又称海峡隧道。
它西起英国的福克斯通,东到法国的加来,全长50公里,水下长度38公里,为世界最长的海底隧道。
英吉利海峡海底隧道英吉利海峡海底隧道这项工程由三条隧道和两个终点站组成。
三条隧道由北向南平行排列,南北两隧道相距30米,是单线单向的铁路隧道,隧道直径为7.6米;中间隧道为辅助隧道,用于上述两隧道的维修和救援工作,直径为4.8米。
在辅助隧道的1/3和2/3处,分别为两运营隧道修建了横向联接隧道。
当铁路出现故障时,可把在一侧隧道内运行的列车转入另一隧道继续运行,而不中断整个隧道的运营业务。
在辅助隧道线上,每隔375米,都有通道与两主隧道相连,以便维修人员工作和在紧急情况下疏散人员。
隧道启用后,把伦敦至巴黎的陆上旅行时间缩短了一半,3小时即可到达。
从伦敦飞到巴黎,航程一般需要3小时左右。
而事先还要订票,经隧道乘火车,时间一样,却省去不少麻烦。
据英国铁路当局估算,每年通过隧道的旅客人数可达1800万人,货运可达800万吨。
欧洲隧道于1987年12月1日正式开工,造价150亿美元,原计划1993年通车,后延迟一年。
修建资金主要来源于国际银行贷款和出售股票,由英法财团承建。
欧洲隧道使用的客货列车,均由2台机车牵引,每台机车功率为7600马力,平均最高时速为140公里。
在1994年5月6日欧洲隧道的通车典礼上,当时的法国总统密特朗和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在隧道两端--法国的加来和英国的福克斯通共同主持了盛大的通车剪彩仪式。
两国元首在剪彩典礼上发表了讲话。
密特朗英吉利海峡隧道英吉利海峡隧道说,两个多世纪的理想实现了,他本人和法国人民都为这一工程的实现而感到高兴。
这一工程将促进欧洲统一建设,英法两国之间所做的事不会使欧洲其他地方感到无动于衷。
伊丽莎白二世女王说,这是第一次英法两国元首不是乘船,也不是乘飞机来会面的。
她希望海底隧道能增加两国人民间的相互吸引力,希望两国继续进行共同的事业。
隧道的开通填补了欧洲铁路网中短缺的一环,大大方便了欧洲各大城市之间的来往。
英、法、比利时三国铁路部门联营的‘欧洲之星’(Eurostar)列车车速达300km/h;平均旅行时间,在伦敦与巴黎之间为3个小时,在伦敦和布鲁塞尔之间为3小时10分。
如果把从市区到机场的时间算在内,乘飞机还不如乘‘欧洲之星’快。
欧洲隧道还专门设计了一种运送公路车辆的区间列车,称‘乐谢拖’(‘LeShuttle’)。
各种大小汽车都可以全天候地通过英吉利海峡,从而使欧洲公路网也连成了一体。
人们称誉这项工程,一梦200年海峡变通途。
两岸交流20世纪由于深水捕鱼的发展、海洋资源耗尽及海峡中往来频繁的油轮和渡轮的污染,海峡中的传统渔业已衰落。
朴次茅斯和朴里茅斯是衰败中的军港,南安普敦和哈佛港则逐渐失去越洋旅客,而增加大量的货柜船和炼油容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