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音袅袅-中国古乐器欣赏 教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余音袅袅—中国古乐器欣赏

邯郸市邯山区滏园小学孙姗姗

一、导入

同学们,大家好!今天老师带大家一起认识四件有着2000多年的历史,直到现在还熠熠生辉的中国古乐器。

首先我们一起欣赏一件文物。

这是一幅彩绘散乐浮雕,它长136、高82厘米,真实再现出了唐末五代时期的乐舞场面。图中有人物15人,一位指挥和14位乐师。她们前后排成两队,如痴如醉地演奏着,充满动感。散乐图采用浮雕形式,以汉白玉石精雕细刻而成,唯美华彩。

同学们,想不想知道图中的乐师们演奏的都是什么乐器呢?

彩绘散乐浮雕上的乐器,有今天我们要详细认识的四件古老乐器,分别是琵琶(前排中间)、筚篥(后排左三左四)、箜篌(前排右一)、和羯鼓(后排右三)。当然,图中还有拍板、筝、笙、方响、鼓、横笛。其中有不少都出自西域龟兹、疏勒、波斯等地。

接下来,我们先睹为快,一起欣赏由琵琶、箜篌、羯鼓、筚篥共同演绎的《醉太平》,它阐述了彩绘散乐浮雕中“定州十三钗”的流离悲欢。仿佛幽幽地倾诉着对身世的不甘、叹命运的不公。

二、新知

下面我们一一详细认识并聆听有着袅袅余音的四件乐器的古老之音。

1、第一件,琵琶。

琵琶是弹拨乐器的首座,属拨弦类弦鸣乐器。由木或竹制成,音箱呈半梨形,上装四弦,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被誉为“民乐之王”,它有着非常丰富的表现力和演奏技巧。

我们通过琵琶独奏《丝路飞天》片段来感受琵琶的音色。

《丝路飞天》是赵聪老师在2014年受委约创作的琵琶作品,分为琵琶独奏和协奏两个版本。(这首曲子除了传统指法的大量叠加,还融入了新创指法“飕”:右手大指,食指,中指反扣住二三四弦,从琴头飞速的滑向琴尾。她说“琵琶发出之前我从未听到的‘嘶嗖’音响,苍劲、有力且神秘。”)希望你在听这首曲子的时候,脑海中能出现“自安远门西尽唐境一万两千里,闾阎相望,桑麻翳野,天下称富庶者无如陇右”的富足盛世;也能感受到佛坐莲台,金光普照,仙女飞天奏乐,沙弥凝神听法的佛国极乐景象。

2、第二件,箜篌。

箜篌,是中国古代传统弹弦乐器又称拨弦乐器。箜篌为双排弦,上有琴码,梨形共鸣箱,琴柱上有凤首。从十四世纪后期不再流行,以致慢慢消失,只能在以前的壁画和浮雕上看到一些箜篌的图样。现在的艺术家们通过几十年的努力才渐渐还原了这件古老乐器的原貌。

接下来我们来欣赏箜篌演奏的《春江花月夜》。

想象一下:春天静谧的夜晚,月亮在东山升起,小舟在水

面上荡漾,江水与长天一色,花影在两岸轻轻搖曳。旋律委婉质朴、节奏流畅多变,婀娜的江南水乡铺陈开来。

3、第三件,羯鼓

羯鼓,是一种出自于外夷的乐器,据说来源于羯族。它两面蒙皮,腰部细,用公羊皮做鼓皮,因此叫羯鼓。古时,龟兹、高昌、疏勒、天竺等地的居民都使用羯鼓。

相传唐玄宗非常喜欢羯鼓,我们必须从唐朝南卓所著的《羯鼓录》来窥得一二,书中称:其声焦杀鸣烈,尤宜促曲急破,作战杖连碎之声。羯鼓于唐朝从外夷传入,起于唐朝兴于唐朝,也于唐朝没落而在中国没落,后经改良,至今依然有人演奏。

4、第四件,筚篥。

筚篥音色响亮、清脆,个性强,音量大,模仿和表现力很强。这种乐器用途广,多用于地方戏曲、民间管乐合奏、寺院音乐等。

在我国,筚篥没有像羯鼓那样失传,已流行了2000余年,它是古代龟兹(今新疆境内)的劳动人民发明创造的一种簧管乐器,在新疆的许多石窟中也都有对筚篥的描画。

《田野小曲》作为筚篥名曲之一,展现了中国北疆——海澜江畔富饶秀丽的田园风光。富有特色的音色,一定让你过耳难忘。

三、结语

今天,我们跟随着一幅石雕壁画的指引,梦回大唐,聆听了盛唐的声音,希望今天的课能给你美的享受!同学们,再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