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消化系统常见疾病与用药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目的:缓解症状,促进愈合,预防复发,防止并发症。
一般治疗:生活规律,饮食节制,精神放松
内科治疗
抑制胃酸:PPI,H2RA,碱性药物 药物治疗 保护粘膜:隔离剂,前列腺素类药
抗Hp治疗:三联疗法,四联疗法
外科治疗
内科治疗无效的出血、急性穿孔和幽门梗阻 可疑恶变或复发性溃疡 顽固性溃疡
(九)药物治疗
• 硫糖铝 • 【作用机制】选择性附着于胃粘膜表面形成保
护性屏障,维持上皮细胞的完整性(与溃疡面 附着作用比正常粘膜强6~7倍)。 • 【作用特点】全身不良反应少,但便秘常见。 • 【用法用量】po 20mg/kg tid,饭前1h及睡前 服。
肠壁屏蔽功能差,肠内毒素易透过肠壁入血
胰腺:胰淀粉酶量少质差,3月内不宜添淀粉类辅食 肠道菌群:胎儿肠内无菌,生后母乳儿以乳酸杆菌 为主,人工喂养儿以大肠杆菌为主
常见疾病与药物治疗
一. 胃炎及消化性溃疡 二. 小儿腹泻病 三. 胃食管反流 四. 口炎 五. 肠套叠
(一)定义
• 胃炎(gastritis): 是指一种或几种有害因子作用于
(二)流行病学
• 一般成人中发病率约10%左右,男:女 = 5:1, DU:GU = 3:1。
• 小儿消化性溃疡发病率不确切。 • 国内资料示:检出率占胃镜镜检患儿10.5%
。 • 6岁以前,GU与DU发病率基本相等; • 6岁以上,DU比例增高。
(三)病因及发病机制
损害因素
• 胃酸/胃蛋白酶
• 幽门螺旋杆菌(Hp) • 酒精、吸烟、应激 • 非甾体抗炎药 • 炎症、自由基
(六)并发症
• 出血(hemorrhage ) • 急性穿孔(perforation) • 多为幽门处及胃、十二指肠前壁 • 腹膜炎(化学性,6--8小时后为细菌性) • 幽门梗阻(pyloric obstruction) • 痉挛性、水肿性 、瘢痕性 • 胃溃疡癌变:胃癌
(七)辅助检查
1. 胃镜检查和粘膜活检 消化性溃疡诊断的金标 准,诊断率达95%。
【不良反应】 ① 胃肠道:部分患者出现上腹痛、饱胀、腹泻、便秘、恶
心、呕吐等消化不良症状。此类反应症状较轻,一般停
2. H2受体拮抗剂(H2RA)
【作用机制】拮抗胃壁细胞H2受体,从而抑制胃酸分泌。 【作用特点】
1. 推荐剂量下各种H2RA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2. 价格较PPI便宜,适用于根除Hp疗程完成后的后续治疗。 3. 进餐时与睡前服药效果最好。 4. 抑制基础胃酸分泌较好,抑制最大胃酸分泌不如PPI。 5. 停药后复发率高(6个月复发率为24%,1年85% )。
保护因素
• 粘液/HCO3-屏障
• 粘膜屏障 • 粘膜血流量 • 细胞更新 • 前列腺素
(四)病理
• 大多单发 • DU 95%发生于球部 • GU 85%发生于胃角
、胃窦小弯
• 溃疡可累及肌层,甚至穿透浆膜 • 表面覆灰白或灰黄色纤维渗出物 • 溃疡边缘常有增厚
(五)临床表现
• 慢性反复发作,呈周期性,发作期与缓解期交替 • 发作时上腹痛呈节律性 • DU:进食→缓解→疼痛(空腹痛) • GU:进食→疼痛(餐后痛)→缓解 • 其他症状:腹胀、食欲不振、嗳气、反酸 • 缓解期无明显体征 • 一般存在季节性和诱因
【作用特点】 1. 抑酸作用强大持久,停药后复发率低。特别适用于治疗 难治性溃疡或不能停服NSAID的溃疡患者。 2. 使用时应排除胃癌可能,因其可缓解症状,延误诊断。 3. 抑制基础胃酸和最大胃酸分泌,饭前服用或与饭同服。 4.可致高胃泌素血症,停药后胃酸反跳性增高。 5. 推荐剂量的各种PPI的疗效相仿,不良反应均很少。
(七)辅助检查
2. X线钡餐检查 龛影是溃疡的唯一直接确诊征象,诊断率 约60%。
(七)辅助检查
3. 幽门螺杆菌(Hp)检测 C13尿素呼气试验 快速尿素酶试验 血清学检测(查抗体) Hp细菌培养 4. 大便隐血试验
(八)诊断
• 症状:周期性、节律性的中上腹痛 • 胃镜或X线钡餐检查:确诊
(九)治疗
唾液腺、肝、胰 小消化腺:
消化管粘膜内的小腺体
十二指肠
升结肠
盲肠 阑尾
回肠
咽
食管
胃
胰
横结肠 空肠 降结肠 乙状结肠 直肠
食管、胃和十二指肠
气管 主动脉
膈
食管第三狭窄
(下食管括约肌)
贲门
胃
小儿消化系统生理特点
食管:食管壁肌肉和弹力纤维发育不全,易溢乳
胃:呈水平位,贲门发育不完善,幽门发育较好 肠:相对较长,游离度大,易发生肠套叠
小儿消化系统常见疾病 与药物治疗
药剂科吴丹
概述
• 小儿消化系统的解剖与生理特点 • 小儿消化系统常见疾病与药物治疗 • 胃炎及消化性溃疡 • 小儿腹泻病 • 胃食管反流 • 口炎 • 肠套叠 • 小结
消化系统的解剖
口腔
• 包括消化管和消化腺
• 消化管
上消化道:口腔→十二指肠
下消化道:空肠以下
肝
消化腺 大消化腺:
常用PPI的药理学比较
1. 质子泵抑制剂(PPI)
【用法用量】——奥美拉唑 po:新生儿 0.7mg/kg qd,必要时7-14d后加至1.4mg/kg qd 1 mon~2 y 0.7mg/kg qd,必要时加至3mg/kg 2 y~12 y 1mg/kg/d qd或bid(最大40mg/d)
2. H2受体拮抗剂(H2RA)
3. 碱性抗酸药
【作用机制】抗酸剂为无机弱碱性药,直接中和胃酸形成 中性盐。
【作用特点】 1. 抑酸止痛效果肯定,但促进溃疡愈合的作用不肯定。 2. 现用抗酸剂多由2~3种药物组成复方制剂(如铝碳酸 镁),以减少副作用,增强疗效。 3. 目前已少用。
4. 抗胃蛋白酶药
•
胃粘膜引起的炎症性病变。
• 消化性溃疡(peptic ulcer, PU): 主要指胃、十二
•
指肠被胃消化液所消化造成的局限性组织
丧
•
失,溃疡的粘膜缺损超过肌层。
• 分类:胃溃疡(gastric ulcer, GU)
•
十二指肠溃疡(duodenal ulcer, DU)
胃壁的组成
粘膜层
粘膜下层 肌层 浆膜层
(九)药物治疗-抑制胃酸ຫໍສະໝຸດ Baidu
• 壁细胞表面有4种与酸 分泌有关的受体:
• M1受体(+)
↑ H+-K+- 胃酸
• H2受体ATP酶
• 胃泌素受体
(-)
↓ H+-K+-
ATP酶
胃酸
• PGE受体
1. 质子泵抑制剂(PPI)
【作用机制】PPI作用于壁细胞胃酸分泌终末步骤中的关键 酶H+-K+-ATP酶,使其不可逆失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