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历史高考试题四川卷解析版
年高考真题——文综历史(四川卷)答案解析.pdf
改革是历史发展的鲜明主题。
回答1~2题。
1.下列改革中,实现了富国强兵,“倾邻国而雄诸侯”的是 A.商鞅变法 B.汉武帝改革 C.北魏孝文帝改革 D.王安石变法 2.邓小平曾说,如果当初搞经济特区时加上上海,“现在长江三角洲,整个长江流域,乃至全国改革开放的局面,都会不一样”。
当时没有把上海列为经济特区,主要是基于 ①改革初期摸索中的谨慎 ②经济改革国际阻力太大 ③上海自身经济基础薄弱 ④国人思想解放程度不足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3.太史公曰:“相如虽多虚辞滥说,然其要归引之节俭,此与《诗》之风谏何异?”据此可知,司马迁为司马相如作赋 A.重视吸取西汉败亡的教训 B.旨在批判当时的奢靡世风 C.创作形式与《诗经》一致 D.注意克服文辞铺张的弊病 4.读表1,据此不能得出的认识是 表1 中国古代行政区划简表 时期秦汉魏晋南北朝隋唐宋金元明清高层政区州路行省布政使司省统县政区郡郡州州路、府、州府、直隶州/州府、直隶州县级政区县县县县县县州、县A.B.C.D.B.②③ C.②④ D.③④ 6.A.B.C.D..A.B.C.D..A.B.C.D.. 材料三 将零散而混乱的过去信息整理成有条理的历史知识是历史解释的基本任务;探讨因果是历史解释的重要形式。
(据李剑鸣《历史学家的修养和技艺》) (2)根据材料三对历史解释的认识,结合所学知识解释图4所示近代中国新事物的出现。
(10分) 材料四 “中体西用”后来久被指为包庇封建,其实,那个时候的中国,天下滔滔,多的是泥古而顽梗的士人,在封建主义充斥的天地里,欲破启锢闭,引入若干资本主义文化,除了“中体西用”还不可能提出另一种更好的宗旨。
如果没有“中体”作为前提,“西用”无所依托,它在中国是进不了门,落不了户的。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表3 事件观点戊戌变法康有为的托古改制思想反映了资产阶级的软弱性,不仅没有减轻变法的压力,反而加速了变法的失败。
2022年四川高考历史真题及答案
2022年四川高考历史真题及答案24.汉晋时期有多种文本记载,帝尧之时,“天下太和,百姓无事”。
有老者“击壤”而戏,围观者称颂帝尧。
老者歌云:“吾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凿井而饮,耕地而食,帝何德于我哉!”上述记载所体现的政治理念最接近()A.孔子B.老子C.韩非D.墨子25.西晋至唐初,皇子皇弟封王开府,坐镇地方,手握重权。
唐玄宗在京城专门修建一座大宅邸,集中安置诸王,由宦官管理,称为“十王宅”,又仿此建“百孙院”。
此后,唐朝沿用该制度。
由此可知,唐后期对皇子皇孙的安置()A.削弱了藩镇势力B.强化了分封体制C.凸显了专制集权D.动摇了宗法制度26.宋朝海外贸易中,输出的商品主要是丝织品、瓷器、漆器、铁器等,输入的商品以香料、犀角、象牙、珊瑚、珍珠等为大宗。
政府每年从海上进口贸易中获利颇丰。
这表明,在宋朝()A.进口商品成为基本生产资料B.开辟了海上丝绸之路C.外贸成为国家税收主要来源D.手工业生产较为发达27.康熙年间,多次令各地举荐山林隐逸,又令官员推举博学鸿儒,吸收学行兼优之士。
开设明史馆,召集文人编纂明史,还进行多部儒经传注的修纂,编成《康熙字典》。
上述措施的主要目的是()A.承续华夏传统B.倡导疑古辨伪C.弘扬程朱理学D.保存历史文献28.1846年,上海的进口货值较前一年下降13%,1847年又减少5.4%,1848年更大幅度地下降20.1%。
此后虽有回升,但极不稳定,一直到1854年还没有恢复到1845年的水平。
这可用于说明,进口货值的下降()A.阻止了自然经济的解体B.导致西方商品倾销重心转移C.促使传统手工业的恢复D.成为列强进一步侵华的借口29.“百日维新”前,梁启超任教于湖南时务学堂,“所言皆当时一派之民权论”,又窃印《明夷待访录》《扬州十日记》等禁书,“加以案语,秘密分布,传播革命思想,信奉者日众”,于是“湖南新旧派大哄”。
这反映出,当时()A.革命已成为主要思潮B.维新派变法策略未能统一C.变法思想的根本转变D.维新派侧重动员民众变法30.1939年,朱德指出,“在中国,由议会选举政府,决定施政方针,边区是第一个”。
四川高三高中历史高考真卷带答案解析
四川高三高中历史高考真卷
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二战时,罗斯福表示:“我不想让美国在战后承担重建法国、意大利和巴尔干各国的重担。
……这应该是英国的责任,因为英国在其中的利益远比我们要大。
”他的意思是
A.美国将放弃在欧洲的利益B.法意等国应自主完成重建
C.欧洲各国应共同维护和平D.国家利益应与责任相联系
四川高三高中历史高考真卷答案及解析
一、选择题
二战时,罗斯福表示:“我不想让美国在战后承担重建法国、意大利和巴尔干各国的重担。
……这应该是英国的责任,因为英国在其中的利益远比我们要大。
”他的意思是
A.美国将放弃在欧洲的利益B.法意等国应自主完成重建
C.欧洲各国应共同维护和平D.国家利益应与责任相联系
【答案】B
【解析】略。
2022年四川卷高考历史简答题精选解析
2022年四川卷高考历史简答题精选解析说明:在文章中,我将按照答题格式对每个问题进行解析,并同时提供相关的背景知识和必要的分析。
请注意,以下是对高考历史简答题的解析范例,实际的题目内容可能有所不同。
题目一:简述秦朝统一中国的影响。
解析:秦朝统一中国对中国历史及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首先,秦朝通过实施一系列的政治、军事和经济改革,建立了以中央集权为核心的统一国家体制,为后来中国历史上的集权制度打下了基础。
其次,秦始皇在统一中国后,实施了一系列的标准化政策和措施,如货币统一、文字统一、尺度统一等,加强了国家的统一度和一体性,形成了后来中国历史上的标准化趋势。
此外,秦朝还修筑了万里长城,加强了对北方的防御,形成了中国防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题目二:简述黄河流域的气候特点及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解析:黄河流域的气候特点主要表现为干旱少雨、蒸发大、气温差异大。
这种气候特点对社会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首先,由于干旱少雨,农业生产受到了一定的限制,农民在耕作时需要利用黄河的灌溉水源来补充缺乏的降水量,这导致农业生产与灌溉系统的发展与完善密切相关。
其次,由于气温差异大,黄河流域的农作物种植周期较短,农民需要根据气候的变化来选择适应的农作物,这要求农民具备一定的气候知识和农业经验。
此外,黄河流域的气候特点还给社会带来了洪水和干旱等自然灾害的威胁,这对社会安全和经济发展构成了挑战。
题目三:简述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传统与创新。
解析:中国古代文化既有着重要的传统,也有着独特的创新。
首先,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传统之一是儒家思想的影响。
儒家思想强调人伦道德、家庭和社会责任,塑造了中国古代社会的价值观和道德规范。
其次,中国古代文化还传承了诗、书、礼、乐等艺术形式,这些艺术形式通过诗词和书法艺术等方式表达人们的情感和思想,成为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此外,中国古代文化也创新了许多独特的概念和实践,如道教、佛教的引入,给中国文化带来了新的思想和宗教信仰。
四川省绵阳市历史高考试卷及答案指导(2025年)
2025年四川省绵阳市历史高考仿真试卷(答案在后面)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1、以下哪位历史人物被誉为“千古一帝”?A、秦始皇B、汉武帝C、唐太宗D、康熙帝2、下列关于《南京条约》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南京条约》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B、《南京条约》签订后,中国开放了五个通商口岸C、《南京条约》规定英国可以在中国设立领事机构D、《南京条约》签订后,中国割让香港岛给英国3、下列关于秦始皇统一六国的说法正确的是:A、秦始皇通过武力征伐统一六国B、秦始皇通过联姻手段统一六国C、秦始皇通过和平演变统一六国D、秦始皇通过政治改革统一六国4、下列关于《史记》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史记》是西汉史学家司马迁所著B、《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C、《史记》共分为纪、传、表、书四部分D、《史记》的编纂目的是为了记载秦始皇的功绩5、下列哪位历史人物被尊称为“近代化之父”?A. 张之洞B. 康有为C. 梁启超D. 洋务运动的代表人物6、关于秦朝统一六国的表述,下列哪项是错误的?A. 通过商鞅变法,秦国的经济得到发展,国力日益强盛B. 秦灭六国后,实行郡县制,加强中央集权C. 秦始皇统一度量衡,促进了经济交流D. 秦始皇焚书坑儒,加强思想控制,这一做法得到了民众的支持7、以下哪个朝代被认为是中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A. 隋朝B. 唐朝C. 宋朝D. 元朝8、在五四运动中,以下哪项不是学生提出的主要口号?A. “外争国权,内除国贼”B. “打倒孔家店”C. “废除不平等条约”D. “民主与科学”9、以下哪位历史人物被称为“历史之父”?A. 司马迁B. 罗马历史学家塔西佗C. 修昔底德D. 埃斯库罗斯11、题干:以下关于秦朝巩固统一的措施,不正确的是:A. 实行郡县制,加强中央集权B. 统一度量衡,便利经济发展C. 推行焚书坑儒,维护思想统一D. 实施兵马俑制作,强化军队力量13、题目:以下哪个朝代被认为是中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A. 秦朝B. 汉朝C. 唐朝D. 宋朝15、下列关于秦朝统一六国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实行了中央集权制度B. 秦朝统一后,废除了封建制度,推行郡县制C. 秦朝统一六国后,加强了对外贸易和文化交流D. 秦朝统一六国后,修建了万里长城以防御北方游牧民族二、非选择题(本大题有4小题,每小题13分,共52分)第一题请根据以下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2024年四川省南充市历史高考复习试卷及解答
2024年四川省南充市历史高考复习试卷及解答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1、唐朝是中国历史上最为辉煌的一个王朝,它国力强盛,经济繁荣,文化昌盛,对后世影响深远。
唐朝的对外关系也前所未有地发展,以下关于唐朝对外交往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 鉴真东渡日本传播中国文化B. 玄奘西行天竺求取佛经C. 唐朝时期对外交往频繁,是世界交往的中心D. 唐朝时称阿拉伯人为大食唐朝是中国历史上最为辉煌的一个王朝,本题要求选出关于唐朝对外交往的叙述不正确的选项。
选项A,鉴真,唐朝僧人,应日本僧人之邀,先后六次东渡,历尽艰辛,终于在天宝十三年(754年)携同弟子到达日本,为传播唐文化做出了重大贡献。
因此,选项A 符合史实。
选项B,玄奘是唐代著名高僧,他西行5万里,历时17年,到印度取真经,并穷一生译经1335卷,其足迹遍布印度,影响远至日本、韩国以至全世界,其思想与精神如今已是中国、亚洲乃至世界人民的共同财富。
因此,选项B符合史实。
选项C,唐朝时期对外交往频繁,但当时的世界交往中心并不是中国,而是阿拉伯帝国,其横跨亚非欧三大洲,是世界古代史上东西方跨度最长的帝国之一,也是继波斯帝国、亚历山大帝国、罗马帝国、拜占庭帝国之后地跨亚欧非三洲的大帝国。
因此,选项C不符合史实。
选项D,唐代以来的中国史书,如《通典》、《旧唐书》、《新唐书》、《酉阳杂俎》和《资治通鉴》等,均称阿拉伯帝国为大食国,故阿拉伯人被称为大食人。
因此,选项D 符合史实。
综上所述,关于唐朝对外交往的叙述不正确的是:C. 唐朝时期对外交往频繁,是世界交往的中心。
2、近代中国面临严重的民族危机,先进的中国人开始探索救国救民的真理,其中主张“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是A. 魏源B. 林则徐C. 严复D. 孙中山本题考查近代中国思想解放潮流的相关知识,要求结合材料选出相吻合的选项。
选项A,魏源是鸦片战争时期的进步思想家,他编写了《海国图志》,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即学习西方的先进军事技术来抵抗西方的侵略,故选项A正确。
2023-2024学年四川全部人教版高考专题历史高考真卷(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人教版四川高考专题历史高考真卷学校: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一、选择题(本大题共计10小题,每题3分,共计30分)1.繻葛之战是公元前707年郑国在繻葛大败周王室联军的一次战争。
此战使周天子威信扫地,战后周王室开始衰弱,诸侯国势力大增,竞相争霸。
造成这一局面的根本原因是()A. 宗法分封制逐渐瓦解B. 铁犁牛耕的推广使用C. 周天子失去共主地位D. 诸侯的实力逐渐增强【答案】B【解析】A.分封制逐渐瓦解是社会转型的表现,并非当时社会动荡的根本原因;B.所学知识可知,导致绱葛之战后,诸侯争霸局面出现的根本原因是生产力的发展,B项正确;C.公元前707年,周天子尚未失去共主地位;D.实力逐渐增强是表现,不是社会转型的根本原因。
2.南宋绍兴初年,冬小麦成为稀缺粮食,一斛麦竟至万二千钱。
为了满足百姓需求,朝廷多次下诏劝民种麦。
造成上述现象的直接原因是()A. 长期战争和经济凋敝B. 北方移民的骤然增加C. 交纳岁币的现实需要D. 饮食结构的合理调整【答案】B【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南宋经济重心完成南移,南方人口大量增加,导致粮食供应量大增,据此依据材料“为了满足百姓需求,朝廷多次下诏劝民种麦”可知B正确。
南宋经济相对发达,排除A。
CD均不合题干主旨,排除。
3.周代“雅乐”实际上是西周的京畿之乐,通过制度的形式推行到各个不同等级的阶级中去,本质是“经国家,定社稷,序民人,利后嗣”。
“雅乐”的传播A. 孕育了宗法制度B. 实现了思想统一C. 凸显了祖先功德D. 推动了文化认同【答案】D【解析】根据“经国家,定社稷,序民人,利后嗣”可得出,“雅乐”的传播加强了国家的认同感和凝聚力,有利于社会的稳定,推动了文化的认同,D项正确;“雅乐”不是宗法制的源头,排除A;材料没有强调思想上的统一,只是文化上的认同,排除B;C项与主旨无关,排除C.4.明代内阁大学士张居正是明神宗的师傅,代皇帝管事,要各衙门奏章每样备两份,一份送交内阁,一份送交六部的六科给事中(给事中的职责:参加审核,单独发表意见,若反对,可原旨退回)。
2024届四川省成都市成外高三最后一卷历史试卷含解析
2024届四川省成都市成外高三最后一卷历史试卷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
用2B铅笔将试卷类型(B)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
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右上角"条形码粘贴处"。
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
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无效。
4.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
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共30小题,每小题2.5分,共75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从亚里士多德的记载来看,克利斯提尼改革的核心是确定了村社为最基本的政治单位,所有的政治和军事制度如五百人会议、公民大会、法庭和将领等都以村社为基础而组织起来。
这A.打破了部落贵族势力对政权的控制B.促进了雅典工商业快速发展C.为雅典民主政治奠定了制度的基础D.推动了雅典城邦国家的形成2.公元前338年,秦惠文王听信谗言,下令逮捕商鞅。
商鞅在逃亡途中投宿旅店遭到拒绝。
店主说:“商君定有法律,谁让没有凭证的旅客住宿,谁就要连坐。
”无处可去的商鞅最后被逮捕处死。
这个“作法自毙”的故事,说明秦国A.变法深入人心B.法治代替人治C.变法违背民意D.变法最终失败3.据考古研究发现,不少江渐宋元银器的表面残留有同时期同地区银胎漆器的髹漆痕迹。
而福建建窑黑釉盏呈现出的兔毫、油滴等装饰效果,也逐——再现于当时的漆盏中。
这一一现象可以说明,当时的手工业A.不同门类间相互效仿B.区域性布局逐渐形成C.打破了行业官营垄断D.实现了生产技术革命4.如图是不同时期威尼斯每年从亚历山大里亚(埃及地中海沿岸港口)进口香料数量的变化情况。
最新高考真题——文综历史四川卷解析版-Word版含答案
学习-----好资料绝密★启用前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四川卷)文科综合试题历史解析更多精品文档.学习-----好资料更多精品文档.学习-----好资料更多精品文档.学习-----好资料更多精品文档.学习-----好资料2013四川历史解析D. 【答案】1.旨在考查学生从图片中获取有本题以图片的形式考查了古代中国的书法艺术。
【命题立意】效信息和对历史知识再认再现的能力。
四项的字、CD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草书把中国书法的写意性发挥到极致。
A、B、 D项。
体分别为行书、隶书、小篆和草书。
故本题应选C. 2.【答案】旨在考查学生从材料中获取本题以材料的形式考查了古代中国的纺织业成就。
【命题立意】和解读信息的能力。
项的作者为东汉时期的许项发生于元朝、DA【解析】项体现了西汉时期丝织业的成就、B慎。
均晚于“商代”,故排除。
甲骨文诞生于商朝,其祭祀蚕神的记载可证明商代纺织业的 C成就。
故项的表述符合题意。
B. 【答案】3.更多精品文档.学习-----好资料【命题立意】本题以表格的形式考查了明清时期商业的发展。
旨在考查学生从表格中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
【解析】由表格中1620—1850年农村人口遥遥领先于城市人口的信息即可排除A项;由表格中1850年农村人口远远多于1620年农村人口的信息即可排除C项;题目中未涉及江南地区与其他地区人口增长速度的比较,故排除D项;由题目中1850年城市人口远远多于1620年城市人口的信息可知B项的表述与题意相符。
4.【答案】D.【命题立意】本题以材料的形式考查了晚清时期的近代化历程。
旨在考查学生对历史知识再认再现的能力。
【解析】结合所学可知:19世纪40年代、60年代和90年代的中国从古代到近代的变革分别为“师夷长技以制夷”运动、洋务运动和戊戌变法。
这三次运动均倡导通过向西方学习来寻求强国御侮之道。
故本题应选D项。
前两场运动均由地主阶级发动,主张学习西方先进的军事与科技来抵御外来侵略,更好地维护封建统治。
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历史高考试题与参考答案
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历史高考仿真试题与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1、下列关于秦始皇统一六国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秦始皇通过战争统一了六国,结束了长期的战国纷争。
B、秦始皇实行中央集权制,设立了三公九卿制度。
C、秦始皇焚书坑儒,导致中国古代文化遭受重大损失。
D、秦始皇开凿了灵渠,促进了南北经济文化交流。
答案:C解析:秦始皇焚书坑儒的行为确实存在,但这并不是因为统一六国后的政策,而是秦始皇为了加强中央集权,消除异己思想而采取的措施。
这一行为确实对古代文化造成了损失,但选项C的表述与秦始皇统一六国的直接关系不大,因此是不正确的。
其他选项A、B、D都是秦始皇统一六国后的重要历史事实。
2、下列关于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错误的是:A、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统治,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B、辛亥革命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为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奠定了基础。
C、辛亥革命后,中国进入了民主政治的新时代。
D、辛亥革命后,中国逐渐实现了民族独立。
答案:C解析:辛亥革命确实推翻了清朝统治,结束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为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奠定了基础。
然而,辛亥革命后,中国并没有立即进入民主政治的新时代,而是经历了北洋军阀的统治和多次政治动荡。
民族独立的问题在辛亥革命后也并未立即解决。
因此,选项C的表述是错误的。
其他选项A、B、D都是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3、以下关于秦朝巩固统一的措施,不正确的是:A、统一度量衡B、实行郡县制C、修建长城D、推广佛教答案:D解析:秦朝为了巩固统一,采取了多项措施,包括统一度量衡、实行郡县制、修建长城等,这些都有助于加强中央集权和抵御外患。
而推广佛教是在东汉时期,与秦朝无关,因此D选项不正确。
佛教在东汉明帝时期传入中国,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4、以下关于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不正确的是:A、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B、建立了中华民国,实现了民主共和C、推动了亚洲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D、标志着中国进入社会主义社会答案:D解析:辛亥革命是1911年爆发的反对清朝统治、倡导民主共和的革命。
四川卷历史试题及答案
四川卷历史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1. 下列哪个事件标志着中国封建社会的开始?A. 秦始皇统一六国B. 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C. 隋炀帝开凿大运河D. 唐朝的开元盛世答案:A2. 明朝时期,实行“海禁”政策的皇帝是?A. 明太祖B. 明成祖C. 明英宗D. 明神宗答案:A3. 唐朝时期,与日本进行文化交流的使者是?A. 张骞B. 玄奘C. 鉴真D. 郑和答案:C4. 清朝康熙皇帝在位期间,进行了哪次著名的战役?A. 雅克萨之战B. 鸦片战争C. 甲午战争D. 八国联军侵华答案:A5. 下列哪个朝代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A. 唐朝B. 宋朝C. 明朝D. 清朝答案:D6. 汉武帝时期,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政策的目的是?A. 强化中央集权B. 促进经济发展C. 增强军事实力D. 扩大对外交流答案:A7. 唐朝时期,著名的“贞观之治”是由哪位皇帝开创的?A. 唐太宗B. 唐高宗C. 唐玄宗D. 唐德宗答案:A8. 下列哪个事件标志着中国近代史的开端?A. 鸦片战争B. 甲午战争C. 八国联军侵华D. 辛亥革命答案:A9. 清朝末期,中国被迫签订的不平等条约是?A. 马关条约B. 辛丑条约C. 南京条约D. 瑷珲条约答案:C10. 下列哪个事件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A. 五四运动B. 辛亥革命C. 武昌起义D. 秋收起义答案:A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实行了______制度。
答案:郡县2. 唐朝时期,著名的“开元盛世”是由______皇帝开创的。
答案:唐玄宗3. 明朝时期,著名的航海家郑和下西洋,共进行了______次远航。
答案:七4. 清朝康熙皇帝在位期间,进行了雅克萨之战,这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次______战争。
答案:反侵略5. 清朝末期,中国被迫签订的南京条约,标志着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这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答案:鸦片战争6. 五四运动爆发的导火线是______。
2024-2025学年四川省南充市历史高考复习试卷及解答
2024-2025学年四川省南充市历史高考复习试卷及解答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1、近代某条约规定:“自今以后,大皇帝恩准英国人民带同所属家眷,寄居大清沿海之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等五处港口,贸易通商无碍。
”该条约的签订对中国社会产生的影响是A.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B. 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C. 清政府成为“洋人的朝廷”D. 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答案:A解析:本题为材料分析题,材料介绍了近代某条约的内容,主要涉及到英国人民可以在中国的五个港口寄居并进行贸易通商。
本题需要根据材料判断出该条约的名称,并结合材料选出与材料内容相符的选项。
选项A,材料中的条约内容正是《南京条约》中的规定,该条约的签订标志着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选项A正确。
选项B,第二次鸦片战争后签订的《天津条约》和《北京条约》等条约,使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与材料中的《南京条约》不符,选项B错误。
选项C,《辛丑条约》签订后,清政府成为“洋人的朝廷”,标志着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与材料中的《南京条约》不符,选项C错误。
选项D,《辛丑条约》的签订标志着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与材料中的《南京条约》不符,选项D错误。
2、1940年,中共中央在延安召开一次重要会议,会议的中心议题是讨论抗战时期土地政策和革命根据地政权建设问题。
这次会议是A. 中共二大B. 遵义会议C. 瓦窑堡会议D. 陕甘宁边区参议会答案:C解析:本题为材料分析题,材料介绍了1940年中共中央在延安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会议的中心议题是讨论抗战时期土地政策和革命根据地政权建设问题。
本题需要根据材料判断出这次会议的名称,并结合材料选出与材料内容相符的选项。
选项A,中共二大在1922年召开,大会制定了党的最低纲领和最高纲领,与材料时间不符,选项A错误。
选项B,遵义会议在1935年召开,会议确立了毛泽东在党中央和红军的领导地位,挽救了党、红军和革命,是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与材料内容不符,选项B错误。
四川省高考历史试卷及答案指导
四川省历史高考复习试卷及答案指导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1、2022年1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正式实施。
家庭教育从家事''上升为国事’’,这意味着国家更加重视家庭教育,家长需要不断学习、提升教育能力。
以下对家庭教育的认识正确的是()A. 家庭教育决定个人的成长成才B. 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的延伸C. 家庭教育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D. 家庭教育决定社会的发展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基础,对孩子的成长和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
•它不仅是个人成长的摇篮,更是塑造孩子性格、价值观和世界观的关键环节。
现在我们来逐一分析选项:A. “家庭教育决定个人的成长成才”:这一选项过于绝对。
虽然家庭教育对个人成长有重要影响,但它并不能“决定”个人的成长成才。
个人的成长成才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个人努力、学校教育、社会环境等。
因此,A选项错误。
B. “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的延伸”:这一表述并不准确。
家庭教育有其独特的地位和作用,它并不是学校教育的简单延伸或补充。
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在目标、内容、方法和环境等方面都存在差异,它们共同构成了一个完整的教育体系。
因此,B选项错误。
C. “家庭教育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选项正确。
家庭教育作为教育体系的基石,对孩子的全面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它不仅关注孩子的知识学习,更重视孩子的品德培养、情感发展和生活技能的提升。
因此,C选项正确。
D. “家庭教育决定社会的发展”:这一选项同样过于绝对。
虽然家庭教育对社会发展有重要影响,但它并不能“决定”社会的发展。
社会的发展受到多种因素的制约和推动,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等多个方面。
因此,D选项错误。
综上所述,正确答案是C。
2、2022年4月2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分析研究当前经济形势和经济工作。
会议强调,要全力扩大国内需求,全面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发挥有效投资的关键作用。
2023-2024学年四川乐山市中区高三最后一卷历史试卷含解析
2023-2024学年四川乐山市中区高三最后一卷历史试卷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共30小题,每小题2.5分,共75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有学者指出,汉、唐、宋时,“天下等于中国加上四夷”;清朝前期,统治者则认为“天下等于中国”“我皇上为统驭天下中国之主”。
据此可知,清代这一认识A.体现了“夷夏”之辩的日益弱化B.丰富了传统“天下”观的内涵C.为构建其华夏正统地位而服务D.明确了“中国”与“天下”概念2.“约有75%的零售业以及大量的小型手工业经营权重新回到私人手中,农民终于可以自由买卖他们有余的谷物。
但是政府依然控制着经济“制高点':重工业、批发商业、银行业与运输业。
”苏维埃政府这些做法A.开启了全面经济体制改革B.实践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C.有利于苏俄经济恢复发展D.促进了斯大林体制的建立3.《尚书酒诰》记载“惟荒腼于酒,……庶群自酒,腥闻在上……”。
殷商各个时期墓葬的陪葬品,青铜食器多置于棺、椁之间,而青铜酒器多置于棺内。
考古学者指出陪葬品距尸体越近,越具重要性。
上述资料说明A.多元互证证实殷人是因好酒而亡B.考古证据显示殷人好饮酒,但无法证明殷人是否因好酒而亡国C.文献《尚书酒诰》和考古发现相互印证足以证明殷人好酒而亡D.《尚书酒诰》之说是周人借以自省,并不足以证明殷人好酒而亡4.1956年2月,《人民日报》接连发表《不要轻易改变原有的生产和经营制度》、《慎重地改造城市小商店》、《慎重地从经济上逐步改组公私合营企业》等社论。
这些社论旨在A.肯定社会主义改造的成果B.强调平稳推进工商业改造C.重申“一五”计划的意义D.宣传国民经济恢复的成就5.近代史学术界对李鸿章的评价可谓争议颇多,研究资料也是种类繁多。
四川历史真题试卷答案解析
四川历史真题试卷答案解析历史是一门重要而广泛的学科,它不仅帮助我们了解人类的过去,还能指导我们更好地面对现在和未来。
四川历史真题试卷是考察学生对于历史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的重要工具。
在本文中,我们将解析一些四川历史真题试卷的答案,帮助同学们更好地理解历史知识。
题目一:请解析秦朝与其他时期统一中国的政权相比,它在政治、经济、文化方面的特点是什么?解析:秦朝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统一中央集权的政权,它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政治方面,秦朝实行了中央集权制度,取消了诸侯国,建立了郡县制度,统一了法律和货币,加强了中央政权的控制力量。
在经济方面,秦朝实行了均田制和青苗法,加强了国家对土地和人民的控制,推动了农业生产的发展。
在文化方面,秦朝实行了统一的文字和度量衡,加强了教育和官方文化的推广,促进了文化的交流和发展。
题目二:请解析三国时期曹操与刘备在统治方式和政治理念方面的差异。
解析:在三国时期,曹操和刘备都是有才干的政治家和军事家,但他们在统治方式和政治理念上有一些差异。
曹操倡导统一的中央集权制度,他实行严格的军事纪律和官僚体制,依靠强大的军队和中央政府来统治国家。
刘备则更加注重儒家思想和仁政,他尊重士人,重视百姓利益,提倡礼义廉洁的政治原则。
这种差异反映了曹操和刘备在统治方式和政治理念上的个性和追求。
题目三:请解析明清时期中国社会的变革和特点。
解析:明清时期是中国历史上重要的社会转型时期,它涵盖了明朝和清朝两个时期。
在这段时期,中国的社会发生了许多变革,同时也形成了一些独特的特点。
首先,明清时期中国社会经历了农业生产的繁荣和商品经济的发展,城市人口增加,商业活动繁荣起来。
其次,明清时期社会地位的流动性增加,士人的地位得到了提高,社会上的新兴商业阶层也崭露头角。
此外,宗族和家族的地位在明清时期得到了加强,封建社会的特点也更加突出。
总的来说,明清时期是中国社会变革和特点形成的重要时期。
通过对以上三道题目的解析,我们可以深入了解中国历史的特点和演变过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历史高考试题四川卷
解析版
2011年高考四川卷文综历史(解析)
12.下列水利工程中,把中原腹地与中国最南方连接起来的是
【答案】:A
【解析】:A项是灵渠,把长江流域和珠江流域连结起来,符合题目要求; B 项是郑国渠(或白渠、六辅渠),仅在关中地区,不选;C项是大运河,最南到余杭,不是当时中国的最南方,不选;D项是都江堰,在成都平原,不选。
13.清代史学家赵翼据西汉初“其君既起自布衣,其臣亦自多亡命无赖之徒”的现象,认为“秦汉间为天地一大变局”。
下列主张体现了这种“大变局”的是A.废除苛政,休养生息 B.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C.王候将相,宁有种乎 D.以法为教,以吏为师
15.史学家麦迪森《世界经济千年史》统计,l820年中用国内生产总值(GDP)占世界经济总量的32.9%.西殴各国的总和占23. 6%.美国和日本分别占l.8%和3%。
上述统计表明当时的中国
A.仍是世界经济文化中心 B.是世界上最先进的国家
C.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迅速 D.经济总量远超欧美各国
【答案】:D
【解析】:题中1820年中国GDP比例最高,只能说明经济总量高;因为19世纪前期(鸦片战争前夕)中国在政治、经济上落后,A、B、C三项都可排除。
16. 1898年8月,清廷颁布上谕:“现当海禁洞开,强邻环伺,欲图商务流通,隐扯觊觎,惟有广开口岸之一法。
”清廷的意
图不包括
A.收回通商口岸 B.发展民族经济
C.维护国家主权 D.挽救国家危亡
【答案】:A
【解析】:题中上谕“广开口岸”与A项“收回通商
口岸”不一致,故按题目要求,选A项。
17.图5是一幅驳斥清末“民智未开”观点的漫画,它试图传达的观念是
A.反满兴汉 B.官逼民反 C.政治民主 D.暴力革命
19.图6展现了四川人民“敢为天下先”的改革精神,这些创举直接得益于
A.经济体制改革方针的确立 B.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正式形成
C.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提出 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的确立
人类历史上战争频仍,争取和平的努力也持续不断,回答21一23题。
21.丘吉尔说:“英国的政策并不考虑企图称霸欧洲的国家究竟是哪一个国家……它唯一关心的是,谁是最强大的或具有支配力的暴君。
因此.我们不要怕别人说我们亲法反德。
如果情况有变.我们同样可以亲德反法。
”这一说法反映出来英国奉行的外交原则是
A.民族自决 B.势力均衡 C.绥靖主义 D.严守中立
【答案】:B
【解析】:从丘吉尔的说法中可以看出,英国外交最关心的是哪个欧洲国家最强大、哪个欧洲国家足以在欧洲称霸,维持欧洲大陆“势力均衡”,维护英国的国家利益。
22.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人类历史发展的重要转折点,具有划时代的影响。
这主要表现在二战
A.消除了国际秩序中的大国强权色彩 B.促成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建立
C.终结了帝国主义在世界的殖民统治 D.促进了世界政治经济的制度化进程
【答案】:D
【解析】:A、C两项表述不符合二战结束以来的史实;B项是一战的产物,不选;D项可选,世界政治制度化的表现可列举联合国,世界经济制度化的表现可列举关贸总协定、世贸组织。
23.图7是17世纪以来出现的一系列重要文献。
它们
①反映了近代以来国际争端频繁②得到了各国普遍认同和自觉遵守
③展现了人类追求和平的持续努力④成为了解决国际争端的法律依据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答案】:C
【解析】:②项中“各国普遍认同和自觉遵守”不符合史实,排除。
37、(32分)人才问题关乎国家盛衰,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君子用人如器,各取所长。
人之所能不可兼备,弃其所短,取之所长。
有谠(正直)言直谏,可以施于政教者,当拭目以师友待之。
爱而知其恶,憎而知其善,去邪勿疑,任贤勿猜。
为官择人,唯才是与。
苟或不才,虽亲不用;如其有才,虽仇不弃。
——唐太宗
(1)材料一反映了唐太宗哪些用人思想?(4分)
材料二
(2)表2中寒门子弟入仕比例呈现怎样的变化?(3分)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变化的主要原因。
(6分)
材料三
1911年清华学校成立,1928年改建为清华大学。
1934年,清华大学发展为包括文、法、理、工四个学院十六个系的综合性大学。
文、法、理三院大一不分系,开设共同的必修课程,意在使学生求得关于自然、社会和人文方面的通识。
1952年,全国院系调整,清华大学文、法、理学院并入北京大学等高校,只设置机械至少、土木工程和水利工程等八个工科系。
改革开放后,清华大学逐步恢复和重建了文科院系。
(据《清华大学校史稿》等)
(3)根据材料三,概述建国后清华大学的两次院系调整,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目的。
(6分)图9、图10所示清华校训和格言蕴含着怎样的人才培养理念?(2分)
材料四
【答案】:
(1)用人思想:扬长避短;虚怀纳谏;知人善任;任人唯贤。
(4分)
(2)变化:从曹魏到东晋逐渐下降,其后逐步上升,北宋时达到高峰。
(3分)主要原因:魏晋时期门阀制度(九品中正制)盛行,寒门子弟入仕受到限制;隋唐建立科举制,门阀制度渐渐解体;北宋科举制度进一步发展,录取名额大大增加。
(6分)
(3)目的:第一次,1952年,从综合性大学变为单一的工科大学。
为大规模经济建设培养专门人才。
(3分)第二次,改革开放后,恢复重建文科院系。
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3分)理念:德才兼备、自立自强、注重实践。
(2分)
(4)(11分,开放性试题)答题要求:
①答案应包括四个方面:第一,知识移民政策的背景;(2分)第二,知识移民政策的内容及其实施;(3分)第三,知识移民政策的作用和影响;(4分)第四,总体评价。
(2分)
②评析须史论结合,层次清楚。
39.科学地开发和利用能源才能促进人类的可持续发。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煤炭在工业化过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到18世纪,木材一直是最主要的燃料,巨大的木材消耗使森林锐减。
引起木材严重短缺。
但西欧大量的煤炭资源都储藏在英国,且储藏在水路交通方便、毗邻商业中心和熟练工人密集的地方。
储藏集中以及必要挖掘技术的具备。
使煤炭成为木材的替代品。
煤炭资源的优势支持了不断扩大的铁器制造和蒸汽机的应用。
在这一点上,英国的经验与中国有明显区剐。
中国的地理因素阻碍了从木材到煤炭的早期转变,因为中国的主要产煤在西北地区,离最有经济潜力的长江三角洲相距甚远。
——(据本特利《新全球史》)(1)根据材料一概括煤炭在英国工业化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的具体体现.(6分)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煤炭在同一时期的中国没能扮演类似角色的主要原因。
( 4分)
材料二
洋务派开办军事工业,加之外资工业扩大,煤炭的需求量日益增加,进口量迅速扩大,供求关系紧张价格昂贵.成为洋务军事工业的一大经济负担。
1867年,曾国藩向清廷提出:“挖煤一事,借外国开挖之器兴中国永远之利。
似尚可试办。
”l872年.李鸿章进一步强调若能自开煤矿,则“洋煤不阻自地,船、厂亦应用不穷”,与塞满卮、求富强“殊有关系”。
l874年,李鸿章、沈葆桢重提“开采煤矿,以济军需”。
l875年,清廷放弃开采煤矿的禁令,允许试办机器采煤业。
于是,出现了兴办民族煤矿企业的热潮。
表3 1875 —1884年洋务派创办煤矿企业状况(部分)
——【据张海鹏《中国近代通史》第三卷“早期现代化的尝试”】
精品好文档,推荐学习交流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当时兴办煤矿企业热潮出现的主要原因。
(6分)概括这些企业的经营状况。
(4分)。
(2)结合时代背景,从目的(解决困难)、认识(自开煤矿)、内因(政府转变)、外因(工业革命影响)等多角度分析洋务运动以来中国采煤热兴起的主要原因;从经营主体、经费情况、经营效果等角度简析其经营状况。
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谢谢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