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法治天地》说课稿
初中走进法制天地教案
初中走进法制天地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我国法制的基本框架和主要内容。
2. 增强学生的法制观念,提高遵纪守法的自觉性。
3. 培养学生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我国法制的现状和发展历程2. 宪法的地位和作用3. 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4. 常见的法律法规及其作用5. 青少年如何遵守法律、维护自身权益三、教学方法1. 采用多媒体教学,播放相关视频资料,生动形象地展示法制知识。
2. 采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参与讨论,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3. 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4. 开展角色扮演,让学生体验法律职业角色,增强法制观念。
四、教学步骤1. 导入:简要介绍我国法制的发展历程,引导学生关注法制建设。
2. 讲解宪法:阐述宪法的地位、作用和内容,让学生了解宪法对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的保障。
3. 分析法律法规:介绍常见的法律法规,如刑法、民法、行政法等,让学生了解这些法律法规在维护社会秩序和公民权益方面的作用。
4. 青少年守法教育:讲解青少年如何遵守法律、维护自身权益,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法制观念。
5. 案例分析:选取一些与青少年生活密切相关的案例,让学生分组讨论,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6. 小组讨论:让学生就宪法和法律法规的重要性展开讨论,提高学生的法制观念。
7. 角色扮演: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体验法律职业角色,增强法制观念。
8.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法制观念的重要性,引导学生自觉遵纪守法。
五、教学评价1. 学生对我国法制的基本框架和主要内容的了解程度。
2. 学生对宪法地位和作用的认识。
3. 学生对公民基本权利和义务的了解。
4. 学生对法律法规的认识和运用能力。
5. 学生法制观念的提高和遵纪守法的自觉性。
六、教学资源1. 多媒体教学设备。
2. 相关视频资料。
3. 案例分析材料。
4. 角色扮演道具。
七、教学时间1课时(45分钟)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希望学生能够树立正确的法制观念,增强遵纪守法的自觉性,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走进法治天地》说课稿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走进法治天地》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走进法治天地》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法治的涵义:让学生了解法治的基本概念、特征和作用,理解法治与、人权、自由的关系。
2.法律的产生与发展:让学生了解法律的起源、发展过程以及我国法律的现状,理解法律对社会秩序的重要保障作用。
3.法律的种类与作用:让学生了解不同类型的法律,理解法律在维护国家、社会、公民权益方面的作用。
4.公民与法律:让学生了解公民在法律中的地位,明确公民的权利与义务,培养公民遵纪守法的意识。
5.法律的遵守与维护:让学生了解法律遵守的基本原则,学会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6.法治建设:让学生了解我国法治建设的现状与目标,树立投身法治事业的信念。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学生已具备一定的生活经验,对社会、道德、法律等方面有初步的认识。
但他们对法治概念的理解尚浅,法治观念尚未完全形成。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关注学生的认知水平,采用生动、形象的教学手段,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法治内涵,树立正确的法治观念。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法治的基本概念、特征、作用以及法律的产生与发展,掌握法律的基本种类与作用,学会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案例分析等方式,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能力,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树立学生的法治观念,培养遵纪守法的意识,增强学生对社会、国家、公民权益的责任感。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法治的基本概念、特征、作用;法律的产生与发展;法律的种类与作用;公民与法律;法律的遵守与维护。
2.教学难点:法治与、人权、自由的关系;法治建设的现状与目标。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案例分析、讨论交流等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四单元《走进法治天地》优质课说课稿(2课共4课时)
第九课法律在我们身边《生活需要法律》说课一、教学目标的确立“生活需要法律”这一框题,是初中学生首次系统地接触法律知识的一课,对规则意识和法治意识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生活与法律息息相关;通过了解法治的发展进程,增强自身法治观念。
能力目标:初步培养用历史的、发展的观点认识法治建设进程的能力。
知识目标:了解法律的产生和法治化的进程。
二、教学内容的分析(一)内容分析(1)课标要求本课所依据的课程标准的相应部分是“成长中的我”中的“心中有法”。
具体对应的内容标准是:“知道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一种特殊行为规范。
理解我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2)教学内容本课是本单元的起始课,要帮助学生认识到生活与法律息息相关,法律调整生活中的社会关系、矛盾纠纷,法律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伴随着我们一生。
随着社会的发展,国家产生之后,统治阶级开始有意识地创制法律,法律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
法治是人们共同的生活方式,也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标志,法治助推中国梦的实现。
(二)重难点分析教学重点:生活需要法律教学难点:法治的发展进程三、学情分析未成年人作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主力军,他们的法治意识如何,关系着建设法治中国的目标能否实现。
受生理发育、心理发展的限制,未成年人辨别是非的能力不强,法治观念淡薄,容易受到不良因素的影响,甚至可能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因此,有必要把法治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从青少年抓起,增强全民法治观念。
四、教学设计过程本节课设计了走近法治、追寻足迹、探究力量三个教学环节。
导入:“身边法律大家谈”我们的家庭生活、学校生活、社会生活都离不开法律,请你来分享:1.你还知道哪些与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2.如果没有这些法律,我们的生活会怎样?法律是治理国家的重器,为我们的成长提供文明有序、和谐自由的空间。
生活离不开法律的规范和保障。
在建设法治中国的进程中,哪些法律与我们的生活紧密相连?这些法律从何而来呢?带着这些问题我们开始本课的学习。
七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四单元《走进法治天地》说课稿(四课时)
七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四单元《走进法治天地》说课稿(四课时)一. 教材分析《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走进法治天地》的内容,主要围绕着我国法治建设的成就、法律的作用、公民的权利和义务、遵纪守法等方面展开。
这一单元旨在让学生了解我国法治建设的基本情况,认识到法律对于社会和人民生活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法治观念,提高遵纪守法的自觉性。
本单元共包含三课,分别是《法治国家的基本要求》、《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和《遵纪守法》。
在教学过程中,我将引导学生了解我国法治建设的历史和成就,理解法律的作用,掌握公民的权利和义务,以及遵纪守法的重要性。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法律知识,他们对法律有初步的认识,但法治观念还不够成熟。
在学习本单元的过程中,学生需要进一步深化对法律的理解,提高遵纪守法的自觉性。
此外,学生对于实际生活中的法律问题,如隐私权、合同履行等,还缺乏深入的了解,这也是我们需要重点关注的地方。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我国法治建设的基本情况,理解法律的作用,掌握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提高遵纪守法的自觉性。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等方式,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增强学生的法治观念,培养遵纪守法的良好习惯,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我国法治建设的基本情况,法律的作用,公民的权利和义务,遵纪守法的重要性。
2.教学难点:如何让学生深刻理解法治国家的基本要求,以及如何在实际生活中运用法律知识。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自主学习、合作探讨、案例分析等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教学视频等手段,丰富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六. 说教学过程1.课前准备:让学生收集有关我国法治建设的资料,了解法治国家的基本要求。
2.第一课时:《法治国家的基本要求》(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我国法治建设的成就,引导学生了解法治国家的基本要求。
部编人教版七下道德与法治第四单元走进法治天地第九课法律在我们身边第1框生活需要法律说课稿2
部编人教版七下道德与法治第四单元走进法治天地第九课法律在我们身边第1框生活需要法律说课稿2一. 教材分析部编人教版七下道德与法治第四单元走进法治天地第九课《法律在我们身边》第一框“生活需要法律”,主要让学生认识到法律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
教材通过生动的案例,引导学生了解法律对个人、家庭、社会的作用,使学生认识到法律是维护合法权益、规范社会行为的有力保障。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法律常识,但对法律在生活中的具体作用认识不足。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应能理解法律对生活的影响,增强法治观念,提高自觉遵守法律的意识。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法律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认识法律对个人、家庭、社会的重要性。
2.过程与方法:通过案例分析、讨论,培养学生运用法律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增强学生的法治观念,提高自觉遵守法律的意识,培养尊重和维护法律的品质。
四. 说教学重难点1.重点:法律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法律对个人、家庭、社会的重要性。
2.难点:引导学生认识法律在维护合法权益、规范社会行为方面的作用。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采用案例分析法,以生动的案例引导学生了解法律的作用。
2.运用讨论法,让学生在讨论中深入理解法律对生活的影响。
3.利用多媒体手段,播放相关视频,增加课堂的趣味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简要介绍本节课的主题,引发学生对法律在日常生活中的关注。
2.案例分析:呈现典型案例,引导学生分析法律在案例中的作用,认识法律对个人、家庭、社会的重要性。
3.讨论交流: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身边的法律故事,进一步了解法律在生活中的具体作用。
4.知识拓展:介绍法律的其他作用,如维护社会稳定、促进公平正义等。
5.总结提升: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法律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引导学生树立法治观念。
6.布置作业: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思考如何运用法律知识解决问题,增强法治意识。
七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四单元《走进法治天地》教案(四课时)
七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四单元《走进法治天地》教案(四课时)第九课法律在我们身边第1课时生活需要法律核心素养1.感受法律对生活的保障作用。
2.初步形成自觉按照法律要求规范自己行为的能力。
3.初步培养用历史的、发展的观点认识法治建设进程的能力。
4.了解法律的产生和法治化的进程。
教学重难点重点:生活与法律息息相关、法治的意义。
难点:法律的产生和本质。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课件展示“法”的繁体字。
,、教师:同学们,你们认识这个字吗?学生:认识,是“法”的繁体字。
教师:“漉”是“法”的古字,由?、腐、去三部分组成。
”的意思是说执法要平之如水;“腐”(Zhi),是中国古代传说中的神兽,据说它能辨别曲直,在审理窠件时,它会用角去触碰理曲的人;“去”就是腐断案后将理曲的人去除。
随着汉字的不断演进,现代意义上的法律则是治理国家的重器,我们的生活离不开法律的规范和保障。
这一节课就让我们来探讨法律与生活的关系。
讲授新课1.课件展示:学习目标。
(1)认识法律与我们生活密切相关。
(2)认识法治是国家治理的最重要方式。
(3)初步掌握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重要意义。
(4)培养崇尚法律、敬畏法律的情感。
2.自主学习:学生自主阅读教材,并勾画相关知识点。
(1)为什么说生活与法律息息相关?(2)法律是如何产生的?(3)法律的含义(本质)是什么?(4)法治的内涵是什么?(5)法治的意义是什么?(6)依法治国的总目标是什么?一、生活与法律息息相关3.说一说我们身边的法律。
要求:学生列举所知道的身边的法律。
课件展示宪法、刑法、未成年人保护法、道路交通安全法、民法典等法律。
教师:刚才列举的这些法律都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会接触到的,这些法律规范和保障着我们的生活。
4.思考:对于社会生活中的一些矛盾和纠纷,比如借钱不还、交通事故纠纷、校园欺凌等现象,仅仅依靠道德、亲情、友情等能解决吗?学生回答,教师总结。
教师:我们在生活中形成的各种社会关系,以及由此产生的矛盾和纠纷,不仅需要依靠道德、亲情、友情来协调,而且需要法律来调整。
七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四单元《走进法治天地》教学设计(四课时)
七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四单元《走进法治天地》教学设计(四课时)一. 教材分析《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走进法治天地》主要围绕法治教育展开,通过本单元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法律的基本概念、法律的作用和意义、公民的权利和义务等内容,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使学生能够自觉遵纪守法,维护社会秩序。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进入七年级下册时,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法治观念,但法治意识尚不够成熟。
他们对法律有一定的认识,但缺乏深入的理解和实践。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从实际生活出发,深入理解法律的精神和实质,提高他们的法治意识。
三.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使学生了解法律的基本概念、法律的作用和意义、公民的权利和义务等内容。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他们的法律实践能力。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尊重法律、遵守法律的意识,使他们成为遵纪守法的公民。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法律的基本概念、法律的作用和意义、公民的权利和义务等内容。
2.难点:法律的精神和实质,以及如何将法律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五. 教学方法1.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典型案例,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法律的精神和实质。
2.讨论法:学生进行课堂讨论,提高他们的思考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3.实践教学法:学生进行法律实践,提高他们的法律实践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案例:收集相关的典型案例,用于课堂分析和讨论。
2.教学素材:准备与法治教育相关的图片、视频等素材,丰富教学手段。
3.教学设备:准备投影仪、电脑等教学设备,方便教学展示。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一些与法治相关的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关注法治话题,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介绍法律的基本概念、法律的作用和意义、公民的权利和义务等内容,让学生对法律有初步的认识。
3.操练(10分钟)分析典型案例,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法律的精神和实质。
可以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彼此的看法和体会。
七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四单元《走进法治天地》教案(四课时)
七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四单元《走进法治天地》教案(四课时)一. 教材分析《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走进法治天地”主要让学生了解法治的基本概念、法律的作用以及公民的权利和义务。
本单元共包括三个课时,分别是“法治的概念与作用”、“公民的权利和义务”以及“遵守法律,做一个守法的公民”。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七年级上学期已经学习了道德与法治的基本知识,对于法治有一定的认识。
但针对法治的深入理解,公民权利义务的认识还需要进一步的引导和培养。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经验,引导学生理解法治的重要性,提高法律意识。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法治的基本概念,理解法治的作用。
2.使学生明确自己的权利和义务,提高权利义务观念。
3.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提高遵守法律的自觉性。
四. 教学重难点1.法治的概念和作用。
2.公民的权利和义务的认识。
3.培养学生遵守法律的自觉性。
五. 教学方法1.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典型案例,使学生深入理解法治的概念和作用。
2.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引导学生明确自己的权利和义务。
3.情景模拟法:创设生活情境,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法治的重要性。
六. 教学准备1.教学PPT:制作包含法治概念、作用,公民权利义务等内容的PPT。
2.案例材料:收集相关的法治案例,用于教学分析。
3.情景剧本:编写情景模拟剧本,便于学生实践。
七.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法治的概念与作用1.导入(5分钟)通过播放一段新闻报道,介绍近年来我国法治建设的成就,引发学生对法治的关注。
2.呈现(10分钟)呈现PPT,介绍法治的概念和作用。
让学生了解法治是国家治理的基本方式,法治能够保障公民的权益,维护社会秩序。
3.操练(15分钟)分组讨论: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讨论法治在生活中的具体作用。
4.巩固(5分钟)通过问答方式,检查学生对法治概念和作用的理解。
5.拓展(10分钟)案例分析:呈现一个法治案例,让学生分析案例中法治的作用。
2020部编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走进法治天地》说课稿及反思 初中
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走进法治天地》说课稿及反思《生活需要法律》说课稿一.说教材本框内容是从学校生活领域过渡到社会生活领域的起始章节,也是整套教材法律部分的起始章节,起着既过渡又统领的作用.二.说学情七年级的学生,受生理发育,心理发展的限制,辨别是非的能力不强,法治观念淡薄,容易受到不良因素的影响,甚至可能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因此,必须把法制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从青少年抓起,强化规则意识,倡导契约精神,弘扬公序良俗,增强全民法治观念,推进法治社会建设.三.说教学目标本框所依据的课程标准是:”知道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一种特殊行为规范.理解我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据此和以上对教材和学生的分析,拟定教学目标和教学重点,难点.1.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法律知识学习的兴趣;学会尊重法律,遵守法律,初步树立法治意识和法律观念。
2.过程与方法:通过对生活与法律关系的学习,能够体会法律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通过对法治的学习和思考,提高学生对问题的理解思维能力和对问题归纳能力。
3.知识与能力:知道生活需要法律保障,人的一生与法律相伴;了解法律产生的过程;体会法律对生活的作用,认识生活与法律的关系;了解我国法治建设的发展历程,懂得依法治国的重要意义。
四、说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生活与法律息息相关、法治的意义。
教学难点:法律的产生和本质。
五.说教法学法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使学生“知其然”,还要使学生“知其所以然”。
培养学生将课堂教学和自己的经验结合起来,引导学生主动去发现周边的客观事物,发展思辩能力,注重心理状况。
教师本人应该通过课堂教学感染和激励学生,调动起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对解决实际问题的渴望,并且要培养学生以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从而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基于本课题的特点,我主要采用了以下的教学方法:【教法】1.直观演示法:利用图片等手段进行直观演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掌握。
2021年中考道德与法治总复习:+走进法治天地+说课稿
通过对材料的分析提高自己依法办事的能力。
知识目标:
1.通过前置性作业巩固重点知识及课外拓展。
2.通过思维导图的构建回顾基础知识,进一步夯实基础。
3.通过典型题例学习并掌握基本的解题思路和技巧。
4.通过针对性练习提升解题方法的运用。
三、活动探究:
活动一:前置性作业
拓展:
1、法律的制定与修改:
2、查找我国法律的立法程序:
3、法律、道德与纪律章程的异同:
项目法律道德纪律、章程
不同点产生方式发挥作用的保障机制适用范围
相同点
4、查阅资料,了解保障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六道防线
项目含义地位要求家庭保护
学校保护
社会保护
司法保护
网络保护
政府保护
5、收集2018年之后我国颁布的法律
时间会议全称法律名称
六、教师寄语:
增强法治意识,依法办事,是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基本要求。
青少年不仅是法治中国建设的受益者,更应该成为参与者和推动者。
【设计意图】情感升华,激励学生树立法治意识。
评价设计
1、重过程评价:学习态度、积极性、学习习惯、纪律等过程性指标评价;
2、重结果评价:知识技能、方法与情感态度的发展。
3、评价项目:整体学习行为评价(小组),个性学习行为评价(个人)。
4、评价方式:语言激励(真情与导向),分值激励(统一标准,减少随意性)。
初中走进法治天地讲课教案
初中走进法治天地讲课教案课时:1课时年级:初中教材:《道德与法治》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法治的基本概念和意义,理解法治在国家和社会中的重要作用。
2. 培养学生尊重法律、遵守法律的意识,提高学生的法治素养。
3. 引导学生学会运用法治思维分析问题,培养学生的法治观念。
教学重点:1. 法治的基本概念和意义。
2. 法治在国家和社会中的重要作用。
3. 学生的法治素养和法治观念。
教学难点:1. 让学生理解法治在国家和社会中的重要作用。
2. 培养学生尊重法律、遵守法律的意识。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5分钟)1. 教师简要介绍法治的基本概念和意义,引导学生关注法治在国家和社会中的重要作用。
2. 学生分享自己对法治的理解和认识。
二、自主学习(10分钟)1. 学生阅读教材,了解法治的基本概念和意义,掌握法治在国家和社会中的重要作用。
2. 教师提问,检查学生的学习效果。
三、课堂讨论(10分钟)1. 教师提出讨论话题:为什么我们要尊重法律、遵守法律?2.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和体会。
3. 各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四、案例分析(15分钟)1. 教师展示相关案例,引导学生运用法治思维分析问题。
2. 学生分组讨论,提出解决方案。
3. 各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五、总结提升(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法治在国家和社会中的重要作用。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收获和感悟。
3. 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
教学评价:1. 学生对法治的基本概念和意义的掌握程度。
2. 学生对法治在国家和社会中作用的的理解程度。
3. 学生尊重法律、遵守法律的意识以及法治观念的提升程度。
教学反思: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总结,找出不足之处,为下一节课的教学做好准备。
同时,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和积极性,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初中走进法治天地教案
初中走进法治天地教案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法治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
2. 培养学生尊重法律、遵守法律的意识。
3. 提高学生自我保护的能力,能够运用法律知识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教学重点:1. 法治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
2. 学生自我保护能力的培养。
教学难点:1. 法治观念的树立。
2. 学生对具体法律手段的了解和运用。
教学准备:1. 教材《道德与法治》。
2. 相关法律法规资料。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同学们,你们知道什么是法治吗?法治对我们有什么重要性?2. 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教师总结并引出本节课的主题:走进法治天地。
二、教学内容展示(15分钟)1. 教师简要介绍法治的基本概念,包括法治的定义、特征和重要性。
2. 教师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法治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如如何通过法律手段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3.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法治对个人和社会的影响,如法治对个人权益的保护、对社会秩序的维护等。
三、学生自主学习(10分钟)1. 学生根据教材内容,自主学习法治的相关知识。
2. 学生完成教材中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四、小组讨论(10分钟)1. 教师将学生分成小组,让学生讨论以下问题:a. 你们认为法治对个人和社会有什么重要性?b. 你们如何在日常生活中遵守法律、维护法治?c. 你们遇到违法行为时,应该如何应对?2. 每个小组派代表分享讨论成果,教师进行点评和总结。
五、案例分析(10分钟)1. 教师提供一个案例,让学生分析案例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方法。
2. 学生分组讨论,提出自己的观点和解决方案。
3. 各小组汇报讨论结果,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
六、总结与反思(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让学生明确法治的重要性。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和感悟,教师进行点评和鼓励。
教学评价:1. 学生对法治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的理解程度。
2. 学生对具体法律手段的了解和运用能力。
初中政治走进法治天地教案
初中政治走进法治天地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法治的基本概念和内涵,认识法治在国家治理中的重要作用。
2. 培养学生遵纪守法、依法行事的意识,提高学生的法治素养。
3. 引导学生学会运用法治思维分析问题,树立正确的权利义务观念。
二、教学内容1. 法治的基本概念和内涵2. 法治在国家治理中的作用3. 公民的权利和义务4. 遵纪守法,依法行事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法治的基本概念和内涵2. 法治在国家治理中的作用3. 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法治的基本概念、内涵和作用。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案例,引导学生理解法治的重要性。
3. 讨论法:分组讨论,让学生发表对法治的认识和看法。
4. 实践活动法:设计相关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法治。
五、教学过程1. 导入:简要介绍法治的概念,引发学生对法治的兴趣。
2. 讲解法治的基本概念和内涵:讲解法治的定义、特点和内涵,让学生理解法治的基本概念。
3. 分析法治在国家治理中的作用: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法治在国家治理中的重要作用。
4. 讲解公民的权利和义务:介绍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让学生明白权利与义务的关系。
5. 强调遵纪守法,依法行事:引导学生树立遵纪守法、依法行事的意识。
6. 实践活动:设计相关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法治。
7. 总结与反思:让学生谈谈对法治的认识和体会,总结法治的重要性。
六、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讨论情况,评价学生的参与度。
2. 实践活动中学生的表现:评价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表现,了解学生对法治的掌握程度。
3. 课后作业:检查学生的课后作业,评估学生对法治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七、教学资源1. 教材:初中政治教材《走进法治天地》2. 案例素材:选取相关法治案例,用于课堂分析和讨论。
3. 视频资料:播放与法治相关的视频,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
4. 实践活动材料:准备相关实践活动所需的材料,确保活动的顺利进行。
部编人教版七下道德与法治第四单元走进法治天地第九课法律在我们身边第2框法律保障生活说课稿
部编人教版七下道德与法治第四单元走进法治天地第九课法律在我们身边第2框法律保障生活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部编人教版七下道德与法治第四单元走进法治天地第九课《法律在我们身边》这一课,主要让学生了解法律在我们生活中的重要作用,认识到法律保障我们的生活,维护我们的合法权益。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理解法律与我们每个人息息相关,增强法律意识,自觉遵纪守法。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法律常识,但对法律的具体内容和作用还不是很清楚。
在学习过程中,学生需要通过实例来感受法律的作用,从而更好地理解法律的意义。
此外,学生对生活中的法律问题有一定的好奇心,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法律的基本概念、我国法律体系的基本框架,认识法律的作用。
2.过程与方法:通过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运用法律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增强学生的法律意识,使学生自觉遵纪守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法律的基本概念、我国法律体系的基本框架、法律的作用。
2.教学难点:法律的具体运用,如何运用法律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案例分析法、小组讨论法、启发式教学法等。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案例材料、小组讨论等手段,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一个生活中的案例,引发学生对法律的思考,导入新课。
2.案例分析:分析案例,让学生了解法律的基本概念、我国法律体系的基本框架。
3.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如何运用法律知识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4.知识拓展:介绍法律的其他作用,如维护社会秩序、保障人权等。
5.总结提升: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化学生的法律意识。
6.课堂小结:让学生谈谈对本节课的理解和体会,巩固所学知识。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要简洁明了,突出重点。
七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四单元走进法治天地复习说课稿
七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四单元走进法治天地复习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走进法治天地”主要内容包括:依法办事、遵守规则、公平正义等。
这一单元旨在让学生了解法治的基本概念和意义,认识到法治对于社会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在生活中遵守法律、维护公平正义。
通过对教材的分析,我们可以发现,本单元的内容具有以下特点:1.理论性与实践性相结合。
教材在介绍法治概念和意义的同时,举例说明了如何在日常生活中遵守法律、维护公平正义,使学生能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生活相结合。
2.知识性与教育性相结合。
教材通过讲解法治知识,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法治观念,培养学生的法治意识。
3.层次性明显。
教材从依法办事、遵守规则、公平正义等方面逐步深入,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由浅入深地理解法治的含义。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开始逐渐形成自己的世界观、价值观。
他们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善于接受新知识。
但同时,由于年龄和生活经验的限制,他们对法治的认识相对较浅,需要通过引导和教育来培养正确的法治观念。
根据学情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学生对法治有一定的兴趣,但缺乏深入了解。
2.学生在生活中接触到的法治现象有限,需要通过课堂学习来拓展视野。
3.学生的法治观念尚不成熟,需要教师引导和教育。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法治的基本概念和意义,学会在生活中遵守法律、维护公平正义。
2.过程与方法:通过案例分析、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法治观念,培养学生的法治意识。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法治的基本概念和意义,学会在生活中遵守法律、维护公平正义。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法治观念,培养学生的法治意识。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案例分析、讨论、小组合作等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丰富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走进法治天地》教学设计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走进法治天地》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走进法治天地》主要内容包括:了解法律的重要性,理解法律的作用,学习法律知识,提高法律意识,培养遵纪守法的良好习惯。
本单元旨在让学生认识法治的重要性,理解法律对个人和社会的作用,培养学生的法律素养,使学生能够自觉遵纪守法,维护社会秩序。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思维活跃,好奇心强,具有一定的独立思考和判断能力。
他们对法律有一定的了解,但还不够深入,法治观念尚未完全形成。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采用生动有趣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法治的重要性,提高法律意识。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法律的重要性,理解法律的作用,掌握基本的法律知识,提高法律意识。
2.过程与方法:通过案例分析、讨论、角色扮演等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实践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树立法治观念,养成遵纪守法的良好习惯,自觉维护社会秩序。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法律的重要性,法律的作用,基本的法律知识。
2.难点:法治观念的形成,法律意识的提高,遵纪守法的自觉性。
五. 教学方法1.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典型案例,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法律的作用和重要性。
2.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3.角色扮演法:让学生参与角色扮演,亲身体验法律的作用,提高法律意识。
4.启发式教学法:教师提问,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六. 教学准备1.准备典型案例:挑选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典型案例,以便进行分析讨论。
2.制作教学课件:制作生动有趣的教学课件,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教学内容。
3.准备角色扮演道具:为学生提供角色扮演所需的道具,增加课堂趣味性。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的内容,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呈现(15分钟)教师展示典型案例,引导学生关注案例中存在的问题,让学生思考法律在解决这些问题中的作用。
统编版七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四单元走进法治天地说课稿
统编版七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四单元走进法治天地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道德与法治》是我国初中阶段的一门重要课程,旨在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法治意识。
统编版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走进法治天地”,主要内容包括:法律的特征、法律的作用、法律的遵守等。
这一单元旨在让学生了解法律的基本概念和特征,认识到法律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学会遵守法律,自觉维护社会秩序。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生理和心理都在发生很大的变化。
这个阶段的学生好奇心强,求知欲旺盛,但同时也很容易受到不良因素的影响。
通过对本单元的学习,学生可以逐步树立正确的法治观念,增强法律意识,为自己的人生道路铺设坚实的法治基础。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法律的基本概念、特征和作用,掌握法律的相关知识。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等方式,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增强学生的法治意识,培养学生遵纪守法的良好习惯,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法律的基本概念、特征、作用。
2.教学难点:法律与道德的关系,如何遵守法律。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案例分析等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教学视频、图片等教学资源,丰富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果。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一个真实的案例,引发学生对法律的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阅读教材,了解法律的基本概念、特征和作用。
3.合作探究:分组讨论法律与道德的关系,分享彼此的观点。
4.案例分析:分析典型案例,引导学生学会遵守法律,自觉维护社会秩序。
5.总结提升: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化学生的法治观念。
6.课后作业:布置一道与法治相关的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七. 说板书设计1.板书主题:走进法治天地2.板书内容:–法律的特征–法律的作用–法律的遵守八. 说教学评价1.过程性评价: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发言情况等,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
七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教案】01 第4单元 走进法治天地
单元体例
单元备课说明
一、单元课标要求
基于《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2022年版)课标阐述,本单元对应“法治观念”这一核心素养中的“了解法律对个人生活、社会秩序和国家发展的作用,理解法治的本质及特征”。
结合2022年版课标要求,学生将通过本单元的学习,理解法律的本质、特征及其作用,认识国家对未成年人的特殊保护相关内容。
树立法律意识,形成法治观念,养成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思维习惯和行为方式,初步具备依法参与社会生活的能力。
二、单元教材分析
“国无法不治,民无法不立。
”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
加强法治教育,是对未成年人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迫切要求。
本单元从学校生活领域过渡到社会生活领域,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入手,使学生树立法律意识,理解法律对生活的保障作用。
三、单元学情分析
本单元的两课“法律在我们身边”及“法律伴我们成长”,均与学生的生活息息相关。
步入初中后,随着学生的生活经验等各方面的增长,需要学会处理各种社会关系,所以对学生加强法治教育是非常必要的。
因此,为了帮助学生尊法学法守法用法,增强法律意识,提升法律素养,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推进法治中国建设的步伐,需要引导学生全面了解法律,强化规则意识,推进法治社会建设。
四、单元学习目标
1.树立法治意识,理解法治的重要性。
2.感受法律对生活的保障作用,增强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意识,学会依法办事。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走进法治天地》复习课说课
教法:
①讲授法:通过简明、生动的口头语
教 法 学 法
言,向学生传授知识,发展学生智力, 引导学生分析、认识问题解决问题。 ②案例分析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提高学生学习的独立性。
③讨论法: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探讨解决 问题,更好的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 培养学生独立思维的能力。Biblioteka 学法:教 法 学 法
二、自主学习 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本p84-102, 归纳梳理在导学案中
设计意图:让学生脑海有知识体系,熟记于 心,更好运用实际当中。
三、复习指导
教学过程
第九课 设计意图 1.法律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请 培养学生分析 加以具体说明。 问题的能力, 2.法律的本质和功能分别是什么? 引导养成学法、 3.什么叫法治?法治强调哪些要求? 尊法的行为习 4.法律的产生方式、实施手段和约 惯 束对象分别是什么? 5.法律对于现实生活具有什么作用 学生没找到的 6.法律与道德有何共同点? 知识点,教师 7.法律区别于道德等行为规范的最主 点拨 要特征是什么? 8.如何理解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9.法律具有规范作用和保护作用
①自主学习法 ②合作探究学习法 ③归纳法。 通过这些学法培养学生思考问题、解 决问题、总结问题的能力,在课堂中 能够有所感悟,有所获得,更好的服 务于生活。
一 新课导入:
想一想
教学过程
这些矛盾要协调需要依靠什么?
设计意图:帮助学生从生活中看到法律与我们有密切联 系,学会用正确维权方式,引出课题
教学过程
走进法治天地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知识贯穿
情感态度 与价值观 目标
体会“没有规矩,不成方圆,通过比较道德、纪律、法律, 理解和把握法律的基本特征,增强平等意识、法律意识。结 合日常生活实际,体会法律的规范作用,进一步理解法律与 生活的密切关系,增强自律意识、维权意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走进法治天地》说课稿
赵本中学
王连福
《走进法治天地》说课稿
今天我的题目是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走进法治天地》知识贯穿,下面我将从说教材,说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说教法学法,说教学过程,说课堂演练等几方面进行我的简单阐述。
首先说说教材,“走进法治天地”是部编版教科书《道德与法制》第四单元的内容,本单元从日常生活入手,帮助学生感受法律的存在,认识法律的基本特征。
在总体认识法律作用的基础上,增强维权意识,增强自己保护的能力,这些是本单元的主旨。
基于以上分析,我确定了以下一、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让学生体会“没有规矩,不成方圆”,通过比较道德、纪律、法律,理解和把握法律的基本特征,增强平等观念、法律意识。
同时结合日常生活实际,体会法律的规范作用和保护作用,进一步理解法律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自律意识、维权意识。
2.知识目标
知道生活离不开法律,体会法律对生活的意义,理解生活与法律的关系。
3.能力目标
增强对法治的认同感,理解现代中国坚持依法治国的必要性、重要性和必然性。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掌握第四单元整体知识,学会依法办事,学会融会贯通。
设计意图:学生懂得了依法办事对个人的要求,才会自觉地遵守法律,维护法律,知识才能运用到实际中。
难点:增强法治意识,学会把知识运用到考试中去。
设计意图:法律的具体规定很容易让学生记住,但是怎样在日常生活中做守法的人很难把握,只有让学生从内心上领悟到才行。
接下来我说说教法学法,根据本班学生的学情,我将采取教法学法是引导法、点拨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等。
讲授法:①通过简明、生动的口头语言,向学生传授知识,发展学生智力,引导学生分析、认识问题解决问题。
②案例分析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独立性,尤其是做试题的能力。
③讨论法: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探讨解决问题,更好的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培养学生独立思维的能力。
学生的学法:①自主学习法(今年全县推行导学案模式)②合作探究学习法③归纳法。
通过这些学法培养学生思考问题、解决问题、总结问题的能力,在课堂中能够有所感悟,有所获得,更好的服务于生活。
更好的运用到考试中。
下面我将重点说说教学过程:为了解决重点、突破难点,我设计五个教学环节。
一、导入设置,启动思维
1.导入新课:我用多媒体展示俩组图片,第一组图片学会维权,当我们自己的权益受到侵害时怎么办?第二组图片处在青春期的未成
年人反抗与叛逆,认识到未成年保护法中家庭保护的作用。
让学生看图思考问题:这些矛盾要协调需要依靠什么?
学生回答: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知道本课内容目的,帮助学生从生活中看到法律与我们有密切联系,学会用正确的维权方式,引出课题
2.出示教学目标。
让学生指导掌握的知识要点
二、自主学习
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本p84-102,归纳梳理在导学案中
在这个环节中我只要求找到就可以,不全要求整理在导学案中,因为学生在以前上课都已总结过,现在是温故而知新,重新在脑海中有知识体系。
熟记于心,更好运用实际当中去。
三、复习指导
让学生自己把知识标注在导学案中,教师在课堂巡视,及时更正错误,最后师生一起整理知识体系,这时我并不是把所有答案都给学生,因为有些知识点,他们都能找到,我找了一些他们都没找到的,用投影展示,这样可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提炼知识点能力,引导养成学法、尊法的行为习惯。
通过复习巩固知识,加强法律意识,提高维权意识。
并把这些知识运用在答题中。
四、课堂演练
我准备几道有针对性试题。
比如:1题
我让学生阅读试题思考问题:让他们先找试题中知识点的关键词,这时有的学生很快找打关键词未成年、特殊保护,我就引导提问:
那这和我们刚才整理那个知识点相对应,学生通过翻书找到的知识点,通过翻书学生回归课本,这样可以快速找到答案。
思考:找关键词——未成年——特殊保护——对应知识点——回归课本——整理答案
第二题也很针对性,这样题型学生会有选择A 、C 、D,其他也可以但问题必须找到最关键的,教师点拨——关键词,使学生注意题干。
思考:找关键词——最正规——最有效——对应知识点——回归课本——整理答案
第三个探究题,通过学生阅读第一个问题学生可以很快找到答案,而第二问就要学生找关键词——校园欺凌——法制宣传——对应知识点——回归课本——整理答案
我告诉学生做题时要找关键词,最关键是会提炼材料,这需要学生一点点积累,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只有这样学生才能会提炼,找知识点,把知识运用到生活和学习中,提高学习效率。
五、总结归纳
1、请2-3个学生谈本节课的收获以及做题归纳(思路)
2、教师总结:学会在学习中总结归纳,提高学习效率,提高法律意识,更好的达到复习知识,提升做题效率目的。
3.最后把知识体系思维图展示给学生,让他们有更深刻的印象。
总之,提高学生的复习课的效率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我认为要让学生有知识体系,然后回归课本,从容应答。
由于经验有限,说
的不好,欢迎大家指正,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