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就学调查
关于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受教育情况调查报告
![关于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受教育情况调查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b0245439b6360b4c2e3f5727a5e9856a561226a9.png)
关于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受教育情况调查报告第一篇:关于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受教育情况调查报告关于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受教育问题的调查——基于郑州市中原区桐柏路朱屯村一、调查背景众所周知,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我国社会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大量涌向城市,一部分进城务工子女也跟随父母进入城镇生活。
进城务工人员为城市建设经济发展做出贡献,但也有后顾之忧,最重要的就是子女的受教育问题。
由于我自己的父母也是在外地务工加上,我的叔叔现在就在郑州中原区的一个农贸市场里卖菜,孩子也在郑州上学。
我深知他们在郑州上学的艰苦,于是想借这次毛概课外实践的机会调查一下他们的教育问题是怎么样的,他们受教育的现状又是怎么样的。
所以,我们小组四人利用清明假期之便,到郑州市中原区桐柏路朱屯农贸市场调查当地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受教育的情况。
二、调查目的这次做民工子女教育状况的调研,了解民工子女在学校及家中受教育的情况,分析他们的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在此基础上,从郑州市相关政策,经费和师资方面的情况综合考虑,并结合目前的经济社会发展趋势,做出相应的建议。
调研目的和主要意义在于:1.通过实地调研的方法,了解民工子女受教育及学习情况,并找出目前存在的问题;2.从个例推广到一般,认识现在民工子女教育的现状及造成的原因;3.为提高郑州市外来民工子女接受的教育的质量、加强长效管理提出思考与建议。
三、调查对象与方法(一)调查时间2012年4月1日—3日(二)调查地点、对象河南省郑州市中原区桐柏路朱屯农贸市场外来务工人员。
河南工业大学自动化09级的部分父母在郑州务工的学生(三)调查方法本次调查主要分为以下二个部分。
1、到郑州市中原区桐柏路朱屯农贸市场,那里有很多卖菜的摊主,他们大部分都是从外地来到郑州的务工人员,生活艰苦,由于常年不能回家,所以孩子都也在郑州上学。
我们以书面问卷为辅助载体,主要通过一对一访谈方式了解他们的子女受教育状况。
2、从自动化专业09级的学生中找民工子女,进行访谈,向他们了解郑州市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受教育现状。
外来务工子女调查报告
![外来务工子女调查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9aaabb4ab84ae45c3b358ce7.png)
外来务工子女调查报告篇一:关于外来务工子女教育问题研究调查报告关于外来务工子女教育问题研究调查报告近年来,中国各城市经济急速发展,出现了越来越多的外来务工人员。
他们在生产生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而他们的子女教育却仍存在着较大的问题。
户籍制度、高昂的费用、教育歧视等都制约着他们的健康成长。
作为中国中部重镇的郑州,外来务工人员的数量更是在逐年增加。
他们子女的受教育情况到底如何?为了了解这一情况,我们以外来务工人员为对象,用资料查找的形式进行了调查研究,以访问外来务工人员的方式为辅助,希望能找出我们想要了解的事实。
过程与方法:1通过网上的资料搜寻及到图书馆查阅相关书籍;2与周围的民工家长交流沟通;3询问学校的老师关于外来务工子女的基本状况。
结果我们发现中国的民工子女就学问题还存在着很大隐患。
很多外来务工子女的父母收入不高,被无情地阻拦在了公立学校之外。
而当地的民工子弟学校又存在着很大的问题,不是师资力量不好,就是天天面临着资金问题。
就是有幸读上公立学校的民工子女,也身处被本地孩子歧视和取笑的尴尬处境。
还有高考的制度问题,也严重影响着这些孩子的正常学习。
但是,随着各地政府近几年来的不断努力以及一些相关政策的出台,这些情况已有所改善。
就郑州而言,许多孩子已经可以到公立学校上学,同学和老师对他们的态度也有所改观。
本地的郑州人对外来务工子女的态度已有所改观,部分新郑州人的子女已经可以踏入公立学校的大门。
他们子女的学费问题也得到了一定程度上的改观。
但是,还有很多问题存在。
有些家长只顾着打工,将管理的责任全部交给学校,对孩子放任自流。
虽然农民工对子女学习的重视都有所提高,但由于他们自身素质不高,无法给予孩子实质上的帮助。
由于种种不平衡,外来工子女也很容易出现心理问题。
据与老师交流的结果,得知引起民工子女心理问题是多方面的,但主要是以下三个方面:一是环境的“软歧视”。
外来务工子女在城市就读,常常被另眼相看。
二是外来工家庭的负面影响。
对外来务工子女就学情况的调查
![对外来务工子女就学情况的调查](https://img.taocdn.com/s3/m/b152bcdebe1e650e52ea99ea.png)
对外来务工子女就学情况的调查——以常州市金坛区茅麓小学为例扬州大学小教1601 张煜近几年来,常州市金坛区经济呈快速发展态势,已位居全国县域经济综合实力百强县(市区),随着经济规模的快速增长,外来人口大量涌入城市,外来务工子女的数量呈不断上升趋势。
2019年1月,我来到了茅山脚下的老区学校——常州市金坛区茅麓小学,对该校的外来务工子女就学情况进行了调查,全校246名小学生,外来工子女167人,超过了学校总人数的67.8%。
该校167名外来务工子女中有25名学生来自福建,有34名学生来自云南,有22名学生来自安徽,有36名学生来自苏北,有37名学生来自湖南、湖北,有13名学生来自江西。
他们的父母主要从事服装、有机农业、乡村旅游等工作。
重教受教上的差异。
很多外来人员家庭想节省上学费用而不送子女上幼儿园。
据调查统计,该校的167位外来务工子女有60多位学生没有上过幼儿园,也就是说,该校30%以上的外来务工子女的学前教育是一片空白。
许多外来人员家庭父母整体的文化素质不是很高,家庭教育水平普遍较低。
该校在周末进行了免费艺术培训,但很多家长没能让孩子来接受学习,据统计该校共有59人未参加培训,其中外来务工子女有37人,占62.7%;父母为生计所迫,很少有时间去督促子女的学习,而学生的学习自觉性不高;加上外来务工子女由于转学、教材和学制不统一、学习环境变化等多种因素,所以外来务工子女的学习成绩普遍不理想,据统计,全校167名外来务工子女中,绝大部分学生的成绩处于中下水平。
经济生活上的差异。
据了解,在该校167名外来务工子女中,大部分学生的家长是在个人小作坊或建筑工地上劳动,少数家长在家务农,甚至没有工作。
只有极个别的家庭父母工作稳定且经济收入尚可。
据统计,全校167名外来务工子女中有38人未交书杂费,但大部分外来务工子女衣着朴素、勤劳肯干、省吃俭用,不与本地学生比较吃穿,因此生活自理能力较强。
心理引导上的差异。
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学习环境问卷调查报告
![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学习环境问卷调查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ca21ebc303d8ce2f0166236c.png)
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学习环境问卷调查报告一、问卷设计1.前言针对现在社会关注的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教育问题热潮,本问卷避开大学生对于该问题的认识,深入外来务工人员家庭进行调查。
调查问卷分为家庭基本情况、家长教育意识、学生学习环境、家长对于学校教育意见四大方面展开。
2问卷内容见附页3调查样本的选择和时间调查样本:50户外来务工家庭。
调查时间:12月1日、12月2日。
三、调查结论通过这次小范围的问卷调查,我们得到以下结论1.外来务工人员以省外农业户居多,住所较易更换,且家长文化水平普遍偏低,对于子女教育问题没有足够重视,这对子女的就学及学习环境的保证带来很大问题。
2.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由于家长的不很重视的因素以及周边环境的影响,普遍对自己学习并未投入足够精力。
在无家长督促的情况下,学生一方面十分贪玩,不愿面对书本,另一方面一部分学生还要承担家务,这使得学生安心于学习遇到很大的障碍。
而家长很少与子女交流也对学生的成长起了消极作用。
3.经济状况方面,外来务工人员收入很低,对于子女学习辅导资料方面往往并不愿意投入。
4.对于学校教育,外来务工人员关注较少,认为学校老师能力及素质尚可,学校条件需要改进,但并无其他建议和意见。
由此看出其意识方面仍然对子女教育不是很关心。
四、建议社会应给予外来务工人员更深入的关注。
并不应该只停留在唤起社会公众关心外来务工人员群体的意识,更应该积极行动,深入了解所需。
外来务工人员普遍对于子女教育的不重视与现代社会重视教育形成鲜明对比,怎样使其思想转变是需要我们思考的问题。
关注其子女就学问题只是其中一部分内容,而另一部分即是其子女学习环境的问题,这就要涉及家长教育意识及投入以及教育机构投入诸多方面。
政府应给予足够重视。
附页: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学习环境问卷调查尊敬的家长您好:本调查问卷是大连理工大学“攀登杯”科技竞赛社会调研类参赛作品组成部分,感谢您百忙之中的配合!。
中学外来务工子女学习情况调查结果报告
![中学外来务工子女学习情况调查结果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80eabb95250c844769eae009581b6bd97f19bc87.png)
中学外来务工子女学习情况调查结果报告根据对中学外来务工子女学习情况的调查结果,以下是报告的主要内容:1. 受访学生人数和背景:本次调查共有200名中学外来务工子女参与,他们来自不同地区和不同家庭背景。
2. 学习成绩情况:调查显示,54%的受访学生在学习上表现出色,80%的学生平均学习成绩在70分以上,其中有28%的学生成绩在85分以上。
另外,调查也发现,有一小部分学生(约5%)成绩较差,需要加强辅导和关注。
3. 学习动力和态度:大部分学生(约80%)对学习表现出积极的态度,将学习作为提升自己和改变家庭状况的机会。
他们意识到教育的重要性,并努力在学习上取得好成绩。
然而,还有一部分学生(约20%)缺乏学习的动力和兴趣,需要引导和激励他们。
4. 学习资源和支持:大部分学生(约70%)表示他们在学习上得到了家庭和学校的支持,他们拥有教科书、学习用品和家长的指导。
另外,也有约30%的学生表示他们在学习资源和支持方面存在困难,需要更多的帮助和资源。
5. 学校环境和教学质量:大部分学生(约85%)对学校环境和教学质量表示满意,认为教师教学水平高、学校设施齐全。
然而,也有约15%的学生对学校环境和教学质量表示不满意,认为教学资源不足、教学质量较低。
基于以上调查结果,可以得出以下结论和建议:1. 需要加强对成绩较差的学生的辅导和关注,帮助他们提升学习能力和兴趣。
2. 需要给予缺乏动力和兴趣的学生更多的引导和激励,增加他们对学习的积极性。
3. 需要提供更多的学习资源和支持给那些困难的学生,帮助他们克服学习困难。
4. 学校应该进一步改善环境和提升教学质量,满足学生学习的需要。
综上所述,在中学外来务工子女学习情况调查中,大部分学生表现出良好的学习成绩和积极的学习态度,但也有一部分学生需要更多的支持和帮助。
只有通过共同努力,才能确保这些中学外来务工子女获得更好的教育机会。
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学生状况问卷调查表
![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学生状况问卷调查表](https://img.taocdn.com/s3/m/105393d4bed5b9f3f80f1c18.png)
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学生状况问卷调查表1.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的生活状况你家居住的房子是属于A、自己的B、租用的寄居亲友家中9.5%家庭住房面积A、30平方米以下B、40平方米以下C、50平方米以上父母月收入A、八百元以下B、二千元以下C、二千元以上父母经常干活到晚上A、5-7点B、8-10点C、10—12点父母文化程度A、文盲B、小学C、初中D、高中E、大学父母更喜欢A、女孩B、男孩C、无所谓你的家庭准备流动吗A、随时准备流动B、长期在这里C、不知道父母对你读书的要求A、读完初中B、读完高中C、考上大学父母对你的学习的好坏A、从来不过问B、经常过问C、偶尔过问你犯了错误父母采用的教育方法A、一顿打骂B、放任不管C、耐心教导在休息日,你在父母工作中A、充当小帮手B、跟己无关C、有时帮忙双亲负担兄妹的教育费用A、丝毫不成问题B、感到困难C、勉强可以2.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的人际交往状况在放学的路上,你A、经常玩耍B、浏览风景C、不留意,径直回家你有几个最要好的同学或朋友A、1个B、2个C、3个以上在平时与同学关系A、互帮互助B、独来独往,毫不搭界C、有时要打架骂人你对教室内的公物A、认真保管B、不闻不问C、当作玩具玩耍你自己东西没带,要用时你对同学的东西会采取什么态度A、向同学借,并及时归还B、借了不还C、私自拿取被人说了坏话,你会采取A、不管它B、独自难过C、立即报复你认为同学对你的态度A、很友好B、看不起你C、不好也不坏,一般看到同学打架,你会A、劝架B、不理睬C、喊“加油”和同学在一起,你认为自己是A、其中的领导者B、其中一员C、多余的与老师的关系A、好B、一般C、差与父母亲沟通A、好B、一般C、差与其他亲戚关系A、好B、一般C、不好3.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的学习情况对学习的信心B独立思考C老师讲解。
对外来务工子女就学情况的调查
![对外来务工子女就学情况的调查](https://img.taocdn.com/s3/m/18a3f64d854769eae009581b6bd97f192279bfe3.png)
对外来务工子女就学情况的调查引言:随着中国城市化的进程不断推进,外来务工人口数量不断增加。
其中,外来务工子女就学问题一直备受关注。
本文将调查外来务工子女就学情况,并针对问题提出对策。
一、调查目的本次调查的目的是为了了解外来务工子女就学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为解决这一问题提出具体的对策。
二、调查方法我们采用的方法是问卷调查,通过面对面的访谈方式,对一定数量的外来务工家庭进行调查,并采集相关数据。
三、调查结果通过对200个外来务工家庭的调查,我们得到以下调查结果:1、外来务工子女的学业成绩普遍低于本地学生,表现不佳。
有47%的调查对象表示他们在学习上遇到了困难,并且没有获得有效的帮助。
2、外来务工子女就学存在巨大的经济负担。
63%的家庭表示他们支付不起高额的学费和其他学杂费。
3、针对外来务工子女的教育资源不足。
70%的调查对象表示他们所在地的学校缺乏专门的外来务工子女的教育支持和资源。
4、外来务工子女的心理健康状况堪忧,有32%的家庭表示他们的子女经常感到焦虑和孤独。
四、问题分析根据以上调查结果,我们可以得出以下问题:1、外来务工子女在学业上面临困难,但缺乏有效的帮助和支持。
2、外来务工家庭承担了巨大的经济负担,无法支付高额的学费和其他学杂费。
3、外来务工子女缺乏属于自己的教育资源和支持。
4、外来务工子女的心理健康状况较差。
五、对策提出为了解决以上问题,我们提出以下对策:1、加强外来务工子女的学业支持和帮助。
学校应该设置专门的辅导班,针对外来务工子女的学习困难进行指导和帮助。
同时,社会组织可以提供免费的辅导资源,帮助外来务工子女克服学业困难。
2、建立完善的公益教育资助体系。
社会各界可以建立教育基金,为外来务工子女提供学费和学杂费的资助。
政府也应该加大对外来务工子女的教育资金投入,保障他们的教育权益。
3、加强外来务工子女的教育资源建设。
学校应该增加外来务工子女的教育资源,为他们提供更好的学习条件。
政府可以建立专门的学校,针对外来务工子女提供全方位的教育支持。
关于外出务工人员子女教育状况的调查报告
![关于外出务工人员子女教育状况的调查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73a9495fc4da50e2524de518964bcf84b8d52d11.png)
关于外出务工人员子女教育状况的调查报告外出务工人员子女教育状况调查报告一、背景介绍外出务工现象在我国已经形成一定规模,大量的农村劳动力外出打工,这就带来了外出务工人员子女教育问题。
作为中国未来的发展希望,外出务工人员子女的教育状况受到广泛关注。
本文通过调查分析外出务工人员子女教育状况,旨在深入了解他们的教育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二、调查方法本调查采用问卷调查法,针对外出务工人员子女的教育状况进行了详细的调查。
问卷采用了多种类型的问题,包括家庭情况、学习状况、课外活动、家庭关爱等方面,以全面了解他们的教育现状。
三、调查结果1.家庭情况根据调查结果显示,外出务工人员子女大多数来自农村,家庭经济条件较差,普遍缺乏对子女的教育关爱。
大部分的外出务工人员子女由爷爷奶奶或其他亲戚照顾,缺乏家庭的陪伴和教育资源。
2.学习状况在学习方面,外出务工人员子女面临着较大的困境。
调查显示,他们大多就读于当地农村学校,教育资源相对匮乏。
部分学生缺乏学习动力,出现学习成绩下滑的情况。
此外,课后辅导的机会也较少,难以弥补正式课堂教育的不足。
3.课外活动外出务工人员子女的课外活动较少,主要是由于家庭经济困难和家长对子女教育重视程度的不高。
缺乏足够的文化教育和艺术教育,使得他们的兴趣和综合素质发展受限。
4.家庭关爱调查显示,外出务工人员子女普遍缺乏家庭关爱,无法得到及时的帮助和指导。
大部分家长由于工作繁忙无暇顾及子女的教育问题,导致孩子心理健康和成长受到一定影响。
四、问题分析通过以上调查结果可以看出,外出务工人员子女教育面临着多重问题。
首先,他们所处的环境决定了他们面临的教育资源不足,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存在片面和不完善的情况。
其次,缺乏家庭关爱和指导,导致孩子心理和行为问题的增加。
五、解决方案为了改善外出务工人员子女的教育状况,应采取以下措施:1.加强政策支持政府应加大对外出务工人员子女教育的政策支持,提供相应的教育补助和资助政策,减轻他们的经济负担。
对外出务工人员子女教育状况的调查报告
![对外出务工人员子女教育状况的调查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96e9bad050e79b89680203d8ce2f0066f53364b9.png)
对外出务工人员子女教育状况的调查报告《对外出务工人员子女教育状况的调查报告》一、引言外出务工是中国经济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中的重要现象,数以万计的人们离开家乡,到城市中打工以获取更多的收入。
然而,这种现象对农民工子女的教育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本报告旨在调查和分析外出务工人员子女的教育状况,以期为改善他们的教育提供参考和建议。
二、调查方法本次调查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对不同地区外出务工人员进行了调查,共收集到900份有效问卷。
在问卷中,我们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学校条件、家庭支持以及外出务工对教育的影响等方面进行了综合了解。
三、调查结果1.学生学习情况:调查结果显示,外出务工人员子女的学习情况整体不容乐观。
53%的学生表示他们在学习中遇到了困难,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长时间独自在家自学或由老人带领学习。
此外,缺乏好的学习环境和适当的学习资源也是学生学习困难的原因。
2.学校条件:在外出务工地,绝大多数学生就读于城市中的农民工子女学校,这些学校的设施条件和教学资源都比城市普通学校差很多。
调查发现,60%的学生表示他们的学校没有足够的教学设备,比如实验室和计算机室。
此外,也有不少学生抱怨教师素质低下,无法提供高质量的教学。
3.家庭支持:尽管外出务工对家庭关系有一定的影响,但调查发现大部分父母仍然十分重视孩子的教育。
调查结果显示,73%的学生得到了家长的支持和鼓励,29%的学生得到了家长的经济支持来提高自己的学习条件。
4.外出务工的影响:外出务工对农民工子女的教育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首先,由于父母不在身边,学生更容易感到寂寞和孤独,这对他们的学习产生了负面影响。
其次,缺乏家庭监管导致一些学生放纵自己,不重视学业。
最后,由于经济困难,一些学生被迫辍学或选择低质量的教育机会。
四、结论与建议1.改善学校条件:政府应加大对农民工子女学校的投入,提高学校设施和教学资源的水平,确保孩子们能够接受良好的教育。
2.加强家庭教育:父母应在外出务工前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增强对子女的教育意识,尽量提供更多的支持和鼓励。
乌鲁木齐市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受教育状况调查分析
![乌鲁木齐市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受教育状况调查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110ccc414b7302768e9951e79b89680202d86b16.png)
乌鲁木齐市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受教育状况调查分析【摘要】本文通过对乌鲁木齐市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受教育状况进行调查分析,发现了一些问题。
调查对象及方法部分介绍了研究的对象和调查方法。
家庭背景分析部分探讨了外来务工人员家庭的特点及其对子女教育的影响。
教育资源分配现状部分分析了乌鲁木齐市外来务工人员子女面临的教育资源不足问题。
教育问题存在及原因分析部分指出了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存在教育质量低下、辍学率高等问题,并分析了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
解决措施建议部分提出了一些针对性的建议,包括加大对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的教育投入、建立健全教育扶贫政策等。
通过本文的分析,可以看出乌鲁木齐市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教育问题亟待解决。
【关键词】乌鲁木齐市、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受教育、调查、分析、家庭背景、教育资源、问题存在、原因分析、解决措施、建议、结论、教育问题、解决、亟待解决1. 引言1.1 乌鲁木齐市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受教育状况调查分析近年来,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多的外来务工人员涌入乌鲁木齐市,他们为城市的发展和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
随着这些外来务工人员在乌鲁木齐市定居,他们的子女面临着受教育的问题。
本调查旨在深入了解乌鲁木齐市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受教育的现状,分析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并提出解决措施建议。
通过调查,我们希望能够为政府和社会提供参考,促进乌鲁木齐市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的教育状况的改善。
在本调查中,我们将从调查对象及方法、家庭背景分析、教育资源分配现状、教育问题存在及原因分析、解决措施建议等方面展开研究,来全面了解乌鲁木齐市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受教育的真实状况。
通过本次调查和分析,我们希望引起社会对乌鲁木齐市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教育问题的关注,促使政府和社会各界采取积极的措施,为这些子女提供更好的教育环境和条件,助力他们更好地融入城市生活,实现自身的发展与成长。
2. 正文2.1 调查对象及方法调查对象为乌鲁木齐市外来务工人员的子女,主要包括在乌鲁木齐市务工的外来人员的子女,年龄范围为3岁至18岁。
乌鲁木齐市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受教育状况调查分析
![乌鲁木齐市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受教育状况调查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de0b1595cf2f0066f5335a8102d276a200296007.png)
乌鲁木齐市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受教育状况调查分析【摘要】本文对乌鲁木齐市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的受教育状况进行了调查分析。
在调查目的、对象和方法的基础上,通过分析受教育水平分布、受教育机会不平等、家庭经济状况对子女教育的影响、教育资源配置不均衡等问题,提出了教育改革建议。
结论部分建议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提高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教育机会平等,加强对其教育的补助和支持。
文章认为应该采取措施来解决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教育问题,以促进教育公平和社会稳定发展。
通过这些分析和建议,希望能够引起有关部门和社会各界的重视,共同为乌鲁木齐市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的教育问题找到更好的解决方案。
【关键词】乌鲁木齐市、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受教育、调查分析、教育水平、教育机会、不平等、家庭经济、影响、教育资源、配置、改革、建议、优化、平等、补助、支持。
1. 引言1.1 调查目的本次调查的主要目的是了解乌鲁木齐市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受教育的现状和问题,为政府和相关部门制定更有效的教育政策提供依据。
通过调查,我们希望了解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的受教育水平分布情况,发现受教育机会不平等的问题所在,分析家庭经济状况对子女教育的影响,探讨教育资源配置不均衡带来的影响,最终为推进教育改革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
通过深入了解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的受教育情况,我们希望能够减少教育资源分配不公平的现象,提高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的教育机会平等,为他们提供更好的教育环境和支持。
通过本次调查分析,我们也希望能够为政府和相关部门提供更具体的政策建议,为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的教育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1.2 调查对象本次调查的对象是乌鲁木齐市外来务工人员的子女,主要包括来自其他省、市的务工人员及其家庭在乌鲁木齐市的子女。
这部分群体由于父母外出务工而留守在乌鲁木齐市的子女受教育问题备受社会关注。
根据统计数据显示,乌鲁木齐市的外来务工人员数量逐年增加,他们的子女在乌鲁木齐市的学校中的人数也在逐渐增多。
外来务工人员的子女在乌鲁木齐市的受教育状况往往存在一些问题,例如教育机会不平等、教育资源不均衡等。
小学低年级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学习习惯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以大连开发区为例
![小学低年级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学习习惯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以大连开发区为例](https://img.taocdn.com/s3/m/295ff525fe00bed5b9f3f90f76c66137ee064f92.png)
二、研究目的与问题
二、研究目的与问题
本次调查旨在了解小学低年级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的学习习惯现状,发现存在 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我们希望通过本研究为改善他们的学习习惯提供有 效建议,从而提高他们的学习成绩和自信心。
三、调查方法与步骤
三、调查方法与步骤
本次调查采用了问卷调查、访谈和观察等方法。首先,我们随机选取了大连 开发区内的3所小学,然后向家长发放问卷,了解孩子的学习习惯。同时,我们 与部分孩子进行了访谈,深入了解他们的学习感受。此外,我们还对课堂进行了 观察,以了解孩子们在课堂上的表现。
五、对策建议与实施
为了实施这些对策,我们与学校、老师、家长和学生本人进行了深入沟通, 共同制定了具体的实施计划。学校调整了课程设置,增加了趣味性和实践性强的 教学内容,以吸引孩子们的注意力;老师在教学过程中采用更多元化的教学方式, 提高课堂的互动性和趣味性;家长也被告加强了对孩子学习的重视程度,为孩子 规划合理的学习时间,
四、结果与讨论
四、结果与讨论
根据调查结果,小学低年级学生普遍存在注意力不集中、上课开小差、抄袭 作业等不良学习习惯。其中,近六成的学生表示自己在课堂上经常出现注意力不 集中的情况,超过四成的学生承认自己曾经抄袭过作业。此外,近半数家长反映 孩子存在懒惰、拖延等不良习惯。
四、结果与讨论
针对这些不良学习习惯的原因,我们认为主要包括学生自身、家庭、学校和 社会等多方面因素。其中,学生自身的自制力不足、家庭教育的缺乏和不当、学 校教育的不重视和社会的负面影响等都可能导致学生形成不良学习习惯。
五、对策建议与实施
鼓励他们参加各种课外活动;学生本人也意识到学习的重要性,主动调整学 习态度和方法,积极面对学习和生活中的挑战。
六、总结与展望
对外出务工人员子女教育状况的调查报告
![对外出务工人员子女教育状况的调查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397b06c1900ef12d2af90242a8956bec0875a568.png)
建议
增加财政投入
通过增加对外出务工人员子女的教育补贴和奖学 金等方式,减轻家庭经济负担,提高教育的可及 性和公平性。
完善社会支持体系
通过建立多元化的社会支持体系,包括政府、企 业、社会组织和个人的支持,为外出务工人员子 女提供更多的帮助和支持。
加强学校建设
通过加强对外出务工人员子女学校的建设,提高 学校的教育教学水平,完善学校的基础设施,为 孩子们提供更好的教育环境。
享受同城待遇。
心理压力
03
务工人员子女离开家乡到城市生活,面临适应新环境、融入新
社交圈子的心理压力。
影响外出务工人员子女教育的因素
家庭经济状况
家庭经济状况是影响务工人员子女接受教育的关键因素,经济条 件限制了他们的教育选择和投入。
家庭教育
务工人员往往工作繁忙,对子女的家庭教育关注不够,影响了子 女的学习态度和成绩。
部分务工人员子女在老家接受教育,但由于教 学资源不足,教学质量参差不齐。
3
面临问题
务工人员子女在城市接受教育时面临入学难、 适应新环境等问题。
外出务工人员子女教育面临的问题
经济压力
01
务工人员往往面临较大的经济压力,难以承担城市高额的教育
费用。
户籍制度限制
02
城市户籍制度限制了务工人员子女的教育权利,导致他们无法
研究范围
本研究主要针对某省几所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学校进行调查,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限制
由于时间、人力等限制,本研究未能覆盖所有外出务工人员子女学校,可能存在 一定局限性。
02
研究综述
外出务工人员子女教育现状
1 2
受教育机会
外出务工人员子女大多在城市接受义务教育, 但仍有部分儿童未能接受正规教育。
务工人员子女义务教育情况调查报告
![务工人员子女义务教育情况调查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3614ce57b80d6c85ec3a87c24028915f804d843d.png)
务工人员子女义务教育情况调查报告务工人员子女义务教育情况调查报告(通用7篇)引导语: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在城市接受教育问题,是伴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推进而出现的。
以下是本店铺搜集整理的务工人员子女义务教育情况调查报告,欢迎大家阅读!务工人员子女义务教育情况调查报告 1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在城市接受教育问题,是伴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推进而出现的。
自二十世纪90年代以来,农村富余劳动力向城市流动发生了几个显著的变化:一是进城务工人员规模越来越大;二是家庭式流动的比例越来越高;三是随父母进城的孩子已经成为第二代移民,他们生存在城市的边缘,流动是他们的生存状态,边缘是他们所处的特殊的位置。
预计到XX年将有3亿流动人口涌入城市。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就学问题日益突出,并且已经成为我国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工作的一个难点和社会关注的焦点。
______年______月______日至X月X日,市政协文教委组织部分委员就此问题开展了专题调研。
委员们听取了市教育局、公安局的情况介绍,走访了朝阳、绿园、宽城、南关、双阳等5个区的部门,并以座谈形式与进城务工人员面对面交流。
还深入到光复路市场、永春批发市场与务工人员进行访谈,在永春批发、正阳街装潢市场作抽样调查,发放100份《进城务工人员子女教育问题调查问卷》。
通过调研,委员们与各层面人员座谈、走访达三百多人次,对进城务工人员子女的教育问题进行了多方面的探讨和思考。
一、XX市进城务工人员子女义务教育问题的现状近几年来,随着我市进城务工人员的逐年增多,市区教育局在没有相关政策和财力支持的情况下,本着贯彻《义务教育法》的精神,积极挖掘现有教育资源和潜力,做了大量工作,目前基本上解决了进城务工人员子女的义务教育问题。
1、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就学情况目前,XX市市区中小学生248.230人,外来人口学生数占全市中小学生总数的9.12%。
外来人口中,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学龄未成年人的总数为22.637人,就学率为98.7%,基本都在公办学校就读,也有一部分在私立学校就读。
乌鲁木齐市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受教育状况调查分析
![乌鲁木齐市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受教育状况调查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b13ab45c4531b90d6c85ec3a87c24028915f853c.png)
乌鲁木齐市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受教育状况调查分析【摘要】本文针对乌鲁木齐市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受教育状况进行调查分析,分为引言、正文和结论三部分。
在介绍了研究的背景、目的和意义。
正文部分包括了乌鲁木齐市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教育现状调查、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受教育影响因素分析、教育资源分配不均衡问题分析、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教育改善对策探讨以及教育扶贫政策建议。
在结论部分对乌鲁木齐市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受教育状况进行总体评价,并提出建议与展望,总结研究的主要结论。
本研究旨在为改善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的教育状况提供参考和指导,促进教育资源的公平分配,提升教育质量,推动教育扶贫工作的顺利开展。
【关键词】乌鲁木齐市、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受教育、调查、分析、影响因素、教育资源、不均衡、改善对策、扶贫政策、建议、总体评价、展望、结论、研究。
1. 引言1.1 背景介绍在当今社会,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和经济发展的迅速增长,乌鲁木齐市外来务工人员数量逐年增加,他们往往携家带口来到城市谋生。
这些外来务工人员的子女在城市接受教育的情况却备受关注。
由于户籍制度限制和教育资源不均衡的问题,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往往面临着较大的教育困难。
他们可能面临着就读难、生活费用高、学习环境差等问题,影响了他们的正常学习和成长。
乌鲁木齐市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受教育状况调查成为当下亟需关注的话题。
了解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的教育现状,探讨影响因素、分析问题根源,寻找解决之道,不仅有助于改善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的教育状况,也有利于提高城市教育公平和质量。
对乌鲁木齐市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受教育状况进行调查分析,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社会影响。
1.2 研究目的乌鲁木齐市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受教育状况调查分析引言本研究旨在深入了解乌鲁木齐市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在教育领域所面临的种种困境和挑战,探讨其受教育状况与常住户籍学生之间的差距,分析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受教育影响因素,并提出改善对策和政策建议。
外来务工家庭子女入学情况调查报告-精选文档
![外来务工家庭子女入学情况调查报告-精选文档](https://img.taocdn.com/s3/m/294a592ca300a6c30c229f57.png)
外来务工家庭子女入学情况调查报告调研背景及目的宁波蓬勃发展的经济,尤其是旺盛的个私经济吸引了众多的外来务工人员来甬打工,创业、安家。
随着大量外来人口的流入,随迁子女也急剧增加,2012年流动人口子女与当地生源比例约为1:2。
甬城安置外来务工者子女成绩是斐然的,但依然掩盖不住井喷式的就读需求及相对增长缓慢的教育资源之间的巨大落差。
本次社会调查的目的是,摸底宁波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入学现状,探索公立小学入学政策是否人性化,考证民工子弟小学教学质量能否满足该群体就学需求,家长选择公立或民工子弟学校的决定性因素是什么,民工子弟入学后或存在的问题等,最终为在甬外来务工人员子弟创造更便利的入学流程,更优质的教育条件,为外来务工家庭在甬安心就业提供动力。
样本抽样说明(1)调查对象。
调查对象是在宁波已经居住1年以上并有适龄(小学)儿童的外来务工人员家庭民工子女学校和公立小学校教师、教育领域专家学者。
(2)调查单位及覆盖区域。
问卷的调查单位是调查期间有子女在甬就读的外来务工家长。
范围覆盖宁波中心行政区。
外来务工人员家庭流动性大,社区登记缺失度高,相当不利于抽样调研,所以本次调研主要寻找样本集中度高、方便调研的特殊场所,即各区的公立或民工子弟小学,通过在校就读的农民工子女锁定他们的家长。
访问调查的调查单位是事先联系好的中小学校教师、教育领域工作者和相关专家。
因被访单位的特殊性,调研员需多次出入各区小学及相关教育机构,这就要求调研组织方在调研实施前,联系宁波市XX局,XX局、当地居委会及各小学相关部门,陈述本次调研的意义,争取他们理解、配合、衔接我们的工作,为本次调研提供便利条件。
(3)调查方法。
本次调查采用问卷调查为主,访谈调查为辅,这里主要说明问卷调查的抽样方法。
第一阶段,分别从接收外来务工子女的民工子弟学校和公立学校中,按照不等概率抽样(即按学校外来务工子女就读人数确定相应的抽样比率)各抽取4个学校;第二阶段,在抽中的8个学校中,按照外来务工子女学号名录为抽样框,采用随机数表随机抽取调查对象。
关于外来务工子女教育问题的调查问卷(合集五篇)
![关于外来务工子女教育问题的调查问卷(合集五篇)](https://img.taocdn.com/s3/m/a98e4f9ed0f34693daef5ef7ba0d4a7302766cc4.png)
关于外来务工子女教育问题的调查问卷(合集五篇)第一篇:关于外来务工子女教育问题的调查问卷做题方法:在您认为正确的选项上打“√”(一)家庭情况及打工情况1您现在的居住地:_2家庭人数:人3孩子数:人 4您的学历:A本科及以上 B专科 C高中 D初中 E小学及以下5您现在从事:A建筑行业 B家政行业 C服务业 D运输业 E娱乐场所保安 F学校保安 6您现在的职位是:A零工B工人C钟点工D工厂临时工E经理等管理人员F其他7您个人的月收入大约有:A1000以下B1000—2000C2000—3000D3000以上8您家的月收入大约有:A2000以下B2000—3000C3000—4000D4000以上9您已经打工年,分别在______ ______ ______(地方)打工10您现在的住房是_A租住房B单位宿舍C自购商品房D其他(二)孩子受教育情况1孩子现在在在_A老家 B和您在一起 C在另外一座城市上学。
2如没在西安上学,原因是什么:A认为农村教育环境好;B认为城市教育环境好,但经济条件不允许;C城市入学手续太复杂;D打工地点常变,怕影响孩子上学; E其它。
3如在城市(西安)上学,a.入学手续:A简单;B一般;C复杂;D艰难。
b.每学期费用大约多少钱:元c.费用您能否支撑?A能B不能d.学校的教学设施及师资您是否满意?A是B否e.转学次数:次是什么原因?4您希望让您的孩子上到:A小学 B初中 C高中 D中专 E大学F 研究生5您觉得您的孩子能上到:A小学 B初中 C高中 D中专 E大学F研究生(三)自己教育子女情况1子女已经受教育年数:A3年B6年 C9年 D12年E其他2孩子在______(地方)时间最长,A老家B和您在一起 C在另外一座城市3孩子在______(地方)时间最短,A老家 B和您在一起 C在另外一座城市4平时您看A报刊B杂志C书是: A小说B娱乐C技术书籍D其他一般为A每天B有空就看C很少看D看5您给孩子书A买过B没买过是A教科书B小说C科普类读物D 杂志一般_A一个周B一个月C半年D很少E从不买一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克拉玛依市白碱滩区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就学情况调查作者:李欣哲张超逸宋佩芳谢郦雪齐正中陈世杰苏哲石迎彬赵伟华梁一彬郭瑞一、问题的提出“同在蓝天下,共同成长进步。
”去年教师节期间,温家宝总理视察北京市接收务工农民子弟学校时在黑板上写下的这句话,意味深长。
这是对进城务工农民子女充满关怀的真情流露,也是对各级政府、教育部门加大这一工作力度的潜在要求。
近年来,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越来越多的外来务工人员进入城市,随之也带来了他们的家属、子女。
现在全国有2000万左右的民工子女是处于流动之中,其中有9.3%是处于失辍学的状态。
确保其适龄儿童少年在城市享有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已是一个刻不容缓的问题。
孩子需要上学,但进入公立学校,要交一笔不少的借读费。
而且打工人员流动性大,没有当地户口,很多事都很难办。
“两会”期间,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就学情况再次引起广大代表和中央领导的高度关注,相关部门也出台了政策。
克拉玛依市白碱滩区外来务工人员较多,他们为本地经济的发展作出了重大的贡献,他们子女的就学情况理应得到我们的关注。
二、研究方案【研究目的】(1)了解当今社会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就学情况,认识到让同在蓝天下的外来工子女和城市孩子一样,共同成长进步的现实意义和紧迫感。
(2)了解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就学困难的原因,探寻解决的办法。
(3)通过对政府有关部门的采访,了解白碱滩区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就学情况反映采访了解的的情况,增加政府解决问题的紧迫感。
李欣哲(4)加强宣传引导,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就学工作的良好氛围。
使大家充分认识到解决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就学问题,是我国加快城市化进程的题中应有之意,是维护社会稳定的基础工程。
在解决进城务工农民子女就学问题上,只有争取主动、未雨绸缪才是良策。
如果我们坐等所有的措施都到位了,等所有的学校都敞开了大门,等所有的城市都有能力接纳了,那么,很多孩子就有可能会永远失去接受义务教育的机会了,我们也将无法向我们的后人交代。
【研究方法】(1)问卷调查法(2)访谈法(3)文献检索法(4)社会调查法【研究步骤】(1)制订研究计划注:在制订研究计划的过程中,组员们各有各的想法,争地热火朝天,谁也不听谁的。
张超逸同学认为应采用整体法,就是要完成什么任务,大家一齐上,这样可以节省时间,提高效率,充分发挥大家的才能。
而梁一彬同学却认为采用分组法比较好。
根据本组情况,两个人一组,若这样可以有效地利用时间执行任务,具有很大的灵活性和适应性。
最后经过两个小时的激烈讨论。
组员们以及孙定国老师举手表决,认为将上述的两种研究计划可根据具体情况灵活地结合起来使用。
(2)到附近的两所外来务工学校了解白碱滩区内的有关情况注:这里距中心区不到两公里,但是我们从未来过甚至从未听过这所学校。
再加上有很长的一段路是凸凹不平的土路,路旁又有臭水坑,小沼泽。
稍不小心就可以弄得满鞋子泥。
若步行前去,虽然多数组员都表示同意,但往返4公里多,先不说累,就是时间也耗不起呀!于是孙老师及时地向校长反映了我们目前所遇到的难题,校长听后,十分支持我们并把学校的面包车同意让我们随时使用,交通工具问题很快的解决这就为以后的“702”小学采访计划的顺利进行提供了有利条件。
(3)到政府有关部门了解有关情况注:第一次去——局长不在,组长所认识的一位公务员要去开会。
导致采访失败,只得扛着摄相机回来。
第二次去——突然年级主任通知下午的研究性学习课改成地理考试。
没有办法,第二次采访又失败了!第三次采访成功,了解到十八小学共有学生1235人,外来学生由于流动性极大,没有明确的数字,只能估计为一百多人,在学生中,低年级的无明显歧视现象,高年级的有歧视现象。
外来学生的英语水平很低。
(4)到派出所了解有关外来务工人员的情况注:由于本次活动进行比较仓促,准备工作做得还不够完善,有些数据还未收集到,派出所的警员们也比较的忙。
(5)在外来务工学校发放问卷并做问卷分析注:两名组员——齐正中,陈世杰他们首先决定每人出10道问题,其中以择题为主,在精选出15道编入问卷中。
完成精选问题的工作后,为保证问卷质量,他们将问题交给孙师师进行了进一步修改。
孙老师认为有几道题出的不是跟本次课题内容无关就是没有太大的意义,于是删去了7道。
这样问卷的题数又不够,只得回去再好好想想。
过了3天,问卷经过的全体组员的审查后终于“出炉了”。
(6)整理研究资料,撰写研究报告三、成果展示【学生论文】克拉玛依市白碱滩区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就学情况调查白碱滩区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就学情况(一)白碱滩区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学校实地调查1.到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学校参观调查我们到白碱滩区教育局了解到, 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学校主要集中在外来人口较多的“702”区域, 有晨星小学和东方文武两所学校.经教育局联系,这两所学校很欢迎我们去.这两所学校距市中心仅两公里,但我们小组没有一个人到过,甚至从来没有人听过.在白碱滩区,外来打工人员分散在区内各个地方,有的住平房,条件好的还可住楼房。
但还有相当一部分人没有住所,于是这些人就集中起来,在“702”建起了一块面积不小的“棚户区”。
所谓“棚户区”,也就是一些非常简陋的屋子,有砖砌的,有土坯垒的,甚至还有挖个地洞,将就着住着的。
这里的环境非常差,到处都是垃圾、废弃物。
由于附近就有养猪场,所以是臭气熏天。
这里也没有正规一点的路,全都是坑坑洼洼的,只有靠人和车走出来的小道。
就在这样的环境下,住着不少各个年龄段的孩子,他们许多是正当上学的年龄。
有些孩子在公立的小学上过一阵,但是由于承受不起高额的借读费而退学不上的较多。
为了解决这些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的上学问题,在“702”先后建成了两所小学:晨星小学和东方文武学校。
晨星小学看上去很干净,并不像想像中的那般凄凉,那般破败不堪。
校内校外,收拾得还是很有条有理的.随着对社会力量办学的规范,这所学校的办学质量在提高,还被评为二类学校,德育教学少先队组织健全。
学生用的教材也都同公立学校的教材一样,只是为了减轻经济负担减少了许多课外读物。
我们带着摄像机去各个班拍摄,每个小朋友都很有礼貌,他们在不住的喊“阿姨好!”他们对摄像机非常感兴趣,都冲着镜头笑。
通过镜头,我看到了每一个孩子天性,虽然他们生活条件不好,但他们去享受童年的自由和快乐的权利并没有被剥夺。
而东方文武学校,显然没有前一所正规。
校门两旁堆放着垃圾,气味冲天,可想而知,如果是夏天,那苍蝇、蚊子一定会多的数不胜数,孩子们要怎样才能学习呢?进了一间教室,看到窗户边就是土丘,这房子好像是在土丘上砌的。
如果刮大风、下大雨,我都害怕房子会塌下来。
这两个学校里都有幼儿园、学前班、一到五年级,目前还没设六年级。
每个学校里将近有200个学生。
这两所学校共同的特点就是:是私人建立的,不收借读费,每学期只收300多元的书费和学费。
这样就大大减轻了外来人员子女上学难的问题,对有些家庭困难的学生,学校还可以适当减免他们的学费和书本费。
这样就保证了许多孩子有学上。
这两所学校的规模小,设备简陋,教学器材缺乏。
有些教室甚至小到只有二十来平米,可教室里却有三十多个学生。
教室里光线很暗,不通风,对孩子的学习很不利。
学校的师资也相当缺乏。
一个学校总共也就只有十个老师左右。
大部分都是从内地来的。
这里老师的工资只有六七百元,远远没有公立学校教师的待遇高。
东方文武学校还聘请了四、五位十九小学的退休老师。
每一个老师带一个班的所有课程,有时还穿插着带一些副课。
2.对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就学情况调查分析我们小组做了对外来务工子女的就学调查情况,我们打印了60份问卷调查表发放到“702”的两所小学进行调查,调查对象主要是二到三年级的小学生。
我们问了十个问题,前九个为单选题,后一个为多选题,然后进行了发放、回收、统计等工作。
调查结果显示,有65%的学生家里有2个孩子,有25%的家里有3个,但25%的学生家里只有一个孩子上学的,虽然有的学生家里只有一个孩子,虽然可以假设有些家里的老大已成人工作了,但25%已是相当高的失学率了。
有66%的学生转过一到二次学,但也有20%是转过三次到三次以上的,他们的学习环境相当不稳定,这对于这些孩子的教育是有害的。
有63%的学生上过公立学校,但同时他们当中也有30%感觉到在公立学校上学期间受到过歧视,他们幼小的心灵受到了伤害,这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到他们今后的生活,特别是马家爵案发生后,更让我们深思这些问题,重视这些问题。
有66.7%的学生曾经去过公立小学,有37%的学生会对该校学生产生羡慕,他们很多人从小就走入社会,理解和承担着许多社会问题.虽然家庭条件不好,但95%的学生家长都会过问他们的学习情况,而且这95%的学生都非常爱学习,他们的好求知欲很高. 这同新华社的调查”再苦也不能苦孩子”一文的结论是一样的”相对于占自己收入比例比城里人更高的子女教育费用,农民工们在他们力所能及的范围内,让孩子们一直背着书包上学”。
83.3%的学生回家后进行学习,38.3%回家后进行娱乐,有50%进行家务,小小年纪便干家务,相比我们,他们的社会负担较繁重。
3.与居住在这里的学生交谈,对这里的情况进一步的了解首先,这里的环境很恶劣。
上次采访中,我们发现小学里的窗户都是紧关着的,那儿的每家每户又何尝不是这样呢?有些家在养猪,附近还有一家屠宰场,因此味道很难闻。
只有清晨与夜晚,空气比较清新,人们大部分在这时才出去聊天,散步。
那儿全都是土路,一点儿小风,就足以漫天覆地的了。
再加上每家每户都烧煤,到处都是煤渣,就算是新衣服,也不会干净得很久。
下雨天更糟糕,满地泥泞,走路很困难,有时上学还用塑料袋套在脚上。
但恶劣的条件并没有影响那儿的小孩儿。
他们的童年是无忧无虑的,没有束缚。
他们不知道外面的小孩是怎样玩的,或许连玩具也没有几个。
但他们彼此的关系很好,到别人家里做客很随便。
由于这种随便,学习成绩多少会有些影响。
自从这两所私立学校建立起来,很多小孩都背上了书包。
他们很聪明,对学习的兴趣也越来越浓。
当你问他们是否喜欢在那儿上学,他们都很乐意待在那儿。
也许他们并不会考虑学费的问题,只是图个好玩、轻松。
有的曾经在公立小学就读,成绩也很优秀, 但是由于家庭条件的差异,使他们中的一些人自卑,不敢与别人交往,渐渐地有了心理负担。
这对他们的成长是很不利的.不过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对自己又有了新的评价,认为大家是平等的,自己也是交了学费才上学,父母也是通过劳动赚钱,能正确地看待这类问题。
(二)到派出所了解外来务工人员情况为了更好地了解外来务工人员情况深入我们的课题,我们小组来到了白碱滩区派出所,指导员忠接受了我们的采访。
据他介绍,我区的外来人口达5500多人,且流动变化很大。
他们大部分居住在五亭新村和“702”、及到处可见的小平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