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史名词解释
地史名词解释
沉积环境:沉积环境是指沉积作用场地的自然地理环境,如河流环境、湖泊环境、沼泽环境、宾海环境、浅海环境等,它们具有特定的物理的、化学的、生物的作用过程,对沉积物产生特定的影响,从而形成不同环境的沉积相。
角度不整合:角度不整合是一种地层的接触关系,其上覆地层与下伏地层之间有明显的沉积间断,且两套地层以一定的角度相交。
表明下伏地层形成后曾发生构造变动及剥蚀作用,不但出现沉积间断,而且使下伏地层产状也发生变化,产生倾斜或褶皱。
因此当侵蚀面再度接受沉积时,上覆地层与下伏地层无论在产状上或构造特征上都有明显差异。
被动大陆边缘:被动大陆边缘,板块理论划分的构造单元之一,又称稳定大陆边缘或大西洋型大陆边缘。
被动大陆边缘是地壳从洋壳向陆壳过渡的过渡壳。
被动大陆边缘与活动大陆边缘相比较仅见大陆斜坡,未见火山岛弧和海沟的存在,也未出现洋壳俯冲和消减现象。
这里的作用主要是沉积作用,形成的沉积岩系呈透镜状体,朝大陆和大洋方向尖灭,在陆坡、陆隆部位最厚,宽以一、二十公里至数百公里。
埃迪卡拉动物群:震旦纪晚期出现的,由多门类,低等,无骨骼的印痕化石组成的动物群称之为裸露动物群(伊迪卡拉动物群)。
包括:海绵类(毛森海绵)、海腮纲(伦吉虫)、环节动物(狄氏虫)、蠕虫类(皱节虫)、水母类(环轮水母)及一些分类位置不明的生物。
小壳动物群(小壳化石):震旦纪末期出现,寒武纪初大量繁盛,个体微小(1—2mm),具外壳的多门类海生无脊椎动物群。
包括软体动物门中的软舌螺、单板类和腹足类,腕足类以及分类位置不明的类型。
笔名相(黑色笔石页岩相):笔石多营漂浮生活,分布广。
出现在还原条件的较深海、滞流海。
化石丰富,保存完整,黑色笔石页岩相。
壳相(底栖相):在滨海、浅海带,底栖(介壳)生物十分发育,与浅水沉积物一起形成壳相。
以碳酸盐为主时称为介壳灰岩相(珊瑚礁灰岩相)在滨岸带可形成介壳滩。
珊瑚、苔藓虫、层孔虫等可形成生物礁或生物滩。
混合相在浅海区,浮游生物死后下沉澄江动物群: 寒武纪早期(筇竹寺期,530Ma), 继小壳动物群(梅树村期, 542Ma)之后出现的第一个多门类混生生物群。
古生物地史学概论期末复习资料
中国地质大学长城学院资勘1104班王博古生物1,古生物学;研究地史时期生物的面貌和发展规律的科学。
2,化石:保存在岩石中地质历史时期的生物遗体和遗迹。
3,标准化石;演化速度快,地理分部广,数量丰富,特征明显,易于识别的化石。
4石化作用及类型;埋藏在沉积物中的生物体,在成岩作用过程中经过物理化学作用的改造而成为化石的过程,包括:矿物充填作用(生物硬体组织中的一些空隙,通过石化作用被一些矿物质沉淀充填,使的生物的硬体变得致密坚实),置换作用(在石化作用过程中,原来的生物体的组成物质被溶解,并逐渐被外来矿物质所充填,如果溶解和填充的速度相当,以分子的形式置换,那么原来生物的微细结构可以被保存下来),碳化作用(石化过程中生物遗体中不稳定的成分经分解和升馏作用而挥发消失,仅留下较稳定的碳质薄膜而保存为化石)三种形式。
5,化石保存类型:①实体化石:经石化作用保存下来的全部生物遗体或一部分生物遗体的化石。
②模铸化石:生物遗体在岩层中的印模和铸型。
根据与围岩的关系分为印痕化石(生物尸体陷落在细粒碎屑或化学沉积物中留下生物软体的因印痕),印模化石(生物硬体在围岩表面上的印模,包括外膜和内膜。
)核化石(由生物体结构形成的空间或生物硬体溶解后形成的空间被沉积物充填固结后,形成与原生物体空间大小和形态类似的实体,包括内核和外核两种)③遗迹化石:保存在岩层中古生代生物生活活动留下的痕迹和遗物。
④化学化石:地史时期生物有机质软体遭破坏分解后的有机成分残留在岩层中形成的化石。
6,化石记录的不完备性:由于化石的形成和保存需要苛刻的条件。
因此,保存在岩层中的化石实际上只是当时生存物的非常少的一部分,这就是化石记录的不完备性。
7,化石形成条件:①生物本身条件②生物死后的环境条件③埋藏条件④时间条件⑤成岩条件8,化石的命名原则各级分类单元均采用拉丁文或拉丁化的文字表示。
属以上的学名用一个词来表示,即单名法,其中第一个字母大写;种的名称用两个词表示,即双名法,在种的本名前加上它归属的属名才能构成一个完整的种名。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地史学名词解释
地史学复习总结一名词解释1、鲍马序列鲍马序列是一种浊流沉积的典型层序,由自下向上变细的五个层段组成,最底部由具递变层理的杂砂岩组成(a段),底面具有槽模,沟模等冲刷铸模,往上为b段,具有平行层理的砂岩;c段为具小波痕交错层理,变形层理的粉砂岩,d段为具有水平纹理的粉砂岩,粉砂质泥岩,最顶部E段,为块状泥岩。
2、沉积相沉积相是指特定的沉积环境形成的一套有成因连系的沉积特征和生物特征的总合。
3、地层层序律地层层序律,又称地层叠复律,于1669年由N.Steno提出,在未受强强裂构造变动的情况下,先形成的地层在下,后形成的地层叠复其上,即上覆地层比下伏地层新。
4、复理石复理石又称复理石沉积,复理石建造,是指形成于大陆边缘(陆间区),大陆钭坡坡麓(深海、半深海),由浊积岩或等深积岩,深海,半深海泥岩,有规律的或韵律性的交互组成的巨厚地层。
5、板状交错层理板状交错层理,是一种沉积岩的沉积构造,由直脊型波痕迁移形成的沉积岩内部层理构造,上,下层面在可观察的露头上基本上是等厚的,内部纹层与其相交切。
6、三角洲相三角洲相是指携带着大量砂泥质碎屑的河流入海(或湖)在河—海(湖)水动力共同作用下,在河口区形成的尖顶指向陆地的三角形的沉积体,三角洲因此得名。
三角洲相因受河流、波浪、潮汐及岸流影响程度的差别,形态有所不同,但总体上自陆向海(湖)可分为三部分:三角洲平原,三角洲前缘,前三角洲。
7、垂向加积作用垂向加积作用:在水流运动能量较低或静水条件下,主要是悬移物质从水体中垂直向下沉降,沉积学上把这这种沉积作用称为垂向加积。
8、笔石页岩相笔石页岩相以黑色页岩及硅质页岩为主,含丰富的笔石等浮游生物化石,而不含或少见底栖生物化石。
代表水深、滞流的非补偿海环境。
9、标准化石标准化石是指那些演化快、地理分布广、数量丰富、特征明显,易于识别的化石。
利用这些化石既可以鉴定地层的时代,也可以用于地层年代对比。
10、层理构造层理构造,沉积岩内部由于成分、颜色、粒度及排列方式的不同显示出纹层状的构造,根据形态和成因主要可分为水平层理、交错层理及平行层理。
地史学名词解释
地史学名词解释
地史学是地球科学中的一个分支,主要研究地球的演化历史,包括地质过程、地形发育、生物演化以及与地球环境有关的各种变化。
地史学涉及的时间尺度非常广泛,包括从地球形成开始到现代的各种地质、生物和气候变化。
地史学主要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1.地球的形成和演化:地史学研究地球是如何形成的,以及地球内部和外部的演化过程。
这包括地球的结构、地壳板块运动、火山活动等。
2.地层学:地史学通过对地层的研究,了解地球历史上的各个时期的地质活动、气候变化以及生物演化。
地层学通过分析岩石层序和化石来重建地球历史的时间序列。
3.古生物学:研究地球上古代生物的化石,揭示生命演化的过程,以及古代生态系统的结构和演变。
4.构造地质学:研究地球内部的构造和板块运动,包括地震活动、山脉的形成、地壳变形等。
5.气候与环境演化:地史学还关注地球气候的演变,包括古气候的重建和对气候变化的原因进行研究。
6.地球科学的交叉研究:地史学与其他地球科学领域,如气象学、海洋学、地球化学等有着密切的联系,形成了一个综合的地球科学体系。
总体而言,地史学的研究有助于我们理解地球的演化历史、预测自然灾害、探索矿产资源、保护环境等方面,对地球科学的多个领域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古生物地史学》综合复习资料资料
地史学部分一、填空地史学的主要研究内容包括地层学沉积古地理学历史大地构造学三大方面岩石地层单位可以分为群组段层四级,其中组为最基本的单位。
全球岩石圈板块可以划分为:太平洋板块欧亚板块印度洋板块非洲板块美洲板块南极板块依据地壳是否发生俯冲和消减,大陆边缘可以分为主动大陆边缘和被动大陆边缘两种类型,前者如太平洋两侧大陆边缘,后者如大西洋两侧大陆边缘地层与岩层相比,除了有一定的形体和岩石内容之外,还具有时间顺序的含义古板块边界的识别标志主要包括蛇绿岩套混杂堆积双变质带等方面我国古太古界~新太古界的分布主要局限于华北地区华北地区古太古代~新太古代是原始硅铝质陆壳(陆核)形成、发育的时期,我国目前发现的最古老的地层为迁西群。
伊迪卡拉裸露动物群出现于晚震旦世时期。
寒武纪被称为三叶虫的时代奥陶纪最重要的生物化石类型包括笔石三叶虫鹦鹉螺等。
华南地区奥陶纪自西向东,分为稳定类型的扬子区,相对活动类型的江南区和东南区,海域性质自西向东表现为陆棚陆表海→边缘海→岛弧海加里东构造阶段,北美板块与俄罗斯板块对接,古大西洋关闭,形成劳俄大陆加里东构造阶段,华北、塔里木板块与扬子板块以古秦岭洋相隔泥盆纪生物界发生重大变化,出现陆生植物,淡水鱼繁盛,泥盆纪又被称为鱼类时代。
泥盆纪我国塔里木-华北板块区大部分处于剥蚀状态。
古生代期间,自晚奥陶世时期至早石炭世时期,华北地台一直处于剥蚀状态。
晚石炭世二叠世开始缓慢沉降,普遍接受海陆交互相沉积石炭纪被称为两栖类的时代。
从植物分区来看,华夏、欧美区属热带植物区,以石松、节蕨、科达繁盛为代表二叠纪末期绝灭的生物包括:“虫筳”,三叶虫,四射珊瑚,横板珊瑚,长身贝等多种类型中国的三叠纪,呈现出以秦岭-大别山为界,南海北陆的地理格局。
二叠纪后期至三叠纪早期,全球大陆漂移汇集形成一个全球统一的巨大的联合大陆(泛大陆),泛大陆周围为泛大洋。
印支运动后,中国大陆主体处于陆地环境,以昆仑-秦岭为界的南海北陆的地理格局结束;受太平洋板块俯冲的影响,以兴安岭-太行山-雪峰山为界的东西差异开始显现。
古生物与地史学重点名词解释及论述题
一.名词解释1.石化作用地史时期的生物遗体和遗迹在被沉积物埋藏后,经历了漫长的地质年代,随着沉积物的成岩作用,埋藏在沉积物中的生物体在成岩作用中经过物理化学作用的改造,即化石作用,形成化石。
2.遗传:遗传物质是基因,基因具有自身复制的能力,能使种在各个世代中保持自身的特性。
变异:同种个体的基因类型有不同程度的变化,所以各个个体之间都有差异,基因的突变和重组是个体发生变异的重要原因。
3.地理隔离:由于水体,沙漠,山脉的阻挡或遥远的地理距离等原因造成的隔离4.生殖隔离:居群间由于基因型差异使基因交换不能进行5.自然选择:“适者生存,不适者淘汰”性态变异是自然选择的原料,通过遗传积累加强适应环境的差异,促使居群的基因库发生重大变化,为形成新种准备了条件6.微进化:由线性分支(如种族分支或新种形成)或种系转换引起的发生在种内乃至新种形成的各种变化7.宏进化:自然选择和基因突变作用下引起的大尺度的基因型和表现型的变化8.成种方式:渐变式,突变式,种的形成方式9.种的代谢:在阶段性进化过程中,新种总在旧种的基础上产生,许多旧种被其子种所代替而衰退灭亡10.集群灭亡:在一些地质时期,许多门类的生物近乎同时灭绝,使生物界灭绝率突然升高11.背景灭绝:地史上任何时期都有一些生物灭绝,使总的平均灭绝率维持在一个低的水平上12.生物复苏:大灭绝后的生物群和生态系通过生物的自组织作用和对环境的不断适应,逐步回复到其正常发展水平的过程13.地缝合线:板块相互之间的碰撞和俯冲消减能留下其拼合碰撞的标志。
14.蛇绿岩套:由代表洋壳组分的超基性—基性岩(橄榄岩、蛇纹岩、辉长岩),枕状玄武岩和远洋沉积(放射虫硅质岩,软泥)组成的“三位一体”共生综合体。
15.磨拉石沉积:随着褶皱山系的逐步形成,在山前凹陷和山间盆地中形成厚度巨大的山麓堆积,以大量的砂,砾岩(红色的)为主,即为磨拉石沉积。
16.复理石建造:沉积建造的一种类型。
形成于一个地槽演化的晚期阶段,造山作用主幕发生之前,由毗邻隆升山区快速侵蚀提供物源,而在槽地内沉积的具有明显韵律层的沉积岩系。
古生物地史学概论题库
古生物地史学概论题库一、名词解释1、化石:是保存在岩层中地质历史时期的生物遗体和生命活动的痕迹。
2、物种:由杂交可繁育后代的一系列自然居群所形成的,它们与其他类似机体在生殖上是隔离的。
3、地理隔离:是指由于水体、沙漠、山脉的阻挡或遥远的地理距离等原因造成的隔离。
4、相关率:环境条件变化使生物的某种器官发生变异而产生新的适应时,必然会有其他的器官随之变异,同时产生新的适应。
5、特化:一种生物对某种生活条件特殊适应的结果,使它在形态和生理上发生局部的变异,其整个身体的组织结构和代谢水平并无变化的现象。
6、趋异:生物在其进化过程中?由于适应不同的生态条件?地理条件而勑生物种分化,由一个种刎匆成两个或丠个以上的种溄分化迏程。
?7、生物复苏:大绍灭后的生物羴或生怀?,通过生物的自组织作用和对新环境皌不断?应,逐步回复?其正常发居水平的?程。
8、生物的生活环境?是指生物周围瞄一切生狩的和非生物的因素的总和。
9、群落:是指生活在一定生态领域内的所有物种的总和あ10、生态系统:由群落及其所生存的环境共同构成?个统一的整体,该综合体称为生态系统。
11、指相化胧:能够反庖?种牵定条件的化石。
12、潮间带:靠近海岸位于高潮线与低潮?乧间的玭境。
13、底质:水中底栖琟物居住所依附的环境物质。
14、适应辐尌:某种群皀趋异不是两个方呑,而是向着各燍不同纄旹向发展,适应不同的生活捡件,这种多方向的趋异就是适应辐射。
1=、生殖隔离:种群间由溎基因型差异耍导致基因交换不能轛行。
16、化石组合:指在一定的地层层位中所共生皤所有化石的组合。
17、沉积环境:指一个具有独特的物理以及和生物条件的自焲地理单儃??8、沉积旋廞作用:指在一定的沉积环境中由于环境单元的变迁或在一定的沉积作琨过程中由于作用方式的变化导致地层的沉积单元规律的沉积作用。
1y、地层划分:指根捪岩层具有的不同特征货属性地层组织或不同的单元。
20、地层对比:指根据不同的场?或不同部面地层的各种属性的比较,确定地层单位盄圱层时广地层位的对应啳系。
地史学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化石: 保存在岩层中地质历史时期的生物遗体和遗迹。
外模:遗体坚硬部分的外表印在围岩上留下的模子,反映原来生物外壳形态和构造内模:壳体内面印在围岩上留下的模子,反映生物硬体的内部构造和形态遗迹化石:保存在岩层中古代生物生活活动留下的痕迹和遗物.群落:生活在一定生态领域内的所有种的总和.指相化石:能够反映某种特定的环境条件的化石标准化石:是指那些演化快、地理分布广、数量丰富、特征明显、易于识别的化石。
形态功能分析法:深入的研究化石的基本构造,力求阐明这些构造的功能,并据此重塑古代生物的生存方式.沉积地层:在不同的沉积环境中通过不同的沉积作用形成的地层。
沉积环境:一个具有独特的物理化学和生物条件的自然地理单元.沉积相:反映沉积环境和沉积作用的岩石特征和生物特征的综合。
即沉积环境和沉积作用的物质表现。
岩相:沉积环境在岩性特征上的表现。
生物相:沉积环境在生物特征上的表现。
浮游相:以营漂浮、游泳生物为特征,共生的岩石类型常常为深水或静水环境的黑色页岩、硅质岩及复理石沉积,通常分布于台盆、半深海或深水海槽区壳相(底栖相):以正常浅海底栖生物:三叶虫,腕足等和典型的浅海相灰岩、泥灰岩等位特征,通常分布于台地区.混合相:生物—以正常浅海底栖生物为主,也有漂浮、游泳生物岩石类型—浅海相灰岩、泥灰岩、页岩分布区—正常浅海礁相:底栖固着的造礁生物及附礁生物.沉积环境:温暖、清澈的浅海.条带状分布于台地边缘相变:沉积相在空间(横向)和时间(纵向)上的变化瓦尔特相(定)律:“只有那些目前可以观察到是彼此毗邻的相和相区,才能原生地重叠在一起”。
即相邻沉积相在纵向上的依次变化与横向上的依次变化是一致的。
相分析:对地层的岩石特征和生物特征进行综合分析,确定沉积相,推断其沉积环境和沉积作用。
现实主义原理或“将今论古”:现代可见的地质作用和产物,完全可用以说明和研究地质时期的地质作用及其物质纪录。
相标志:能反映沉积环境条件的沉积特征.纵(垂)向加积作用:沉积物在水体中自上而下降落,一次沉积在沉积盆地底部的沉积作用. 横(侧)向加积作用:沉积物在搬运介质中沿水平方向的位移当介质能量衰减时而沉积下来。
古生物地层学复习资料
古生物地史学复习提纲一、名词解释1地史学:地史学也叫“历史地质学”,是地质学的重要分支学科,它主要研究岩石圈,即地壳和部分上地幔的发展历史及其规律性。
其具体研究内容包括沉积(地层)发育史、生物演化和构造运动史。
2 岩石地层单位:是由岩性、岩相或变质程度均一的岩石构成的三度空间岩层体。
其建立在岩石特征在纵、横两个方向具体延伸的基础之上,而不考虑其年龄。
其地层单位可分四级:群、组、段、层,其中组为最基本的单位。
3 地层对比:地层对比在地层学意义上是表示特征和地层位置的相当,所强调的现象不同,对比的种类也不同。
4 穿时性:岩石地层单位是根据地层的岩石学及地层结构等特征确定的,而这些特征是随沉积环境的变迁或沉积作用方式的演变而变化的。
因此,多数岩石地层单位和年代地层单位的界线不一致,或岩石地层单位的界线与年代地层单位的界线斜交。
这种现象称为岩石地层单位的穿时或时侵5 前寒武纪和前寒武系:距今5.43亿年以前的地质时代,统称前寒武纪,相应年代的地层统称为前寒武系6 地层叠覆律:地层在未经过强烈构造变动而发生倒转的情况下,地层的顺序总是上新下老。
原始水平律: 地层沉积时是近于水平的,而且所有的地层都是平行于这个水平面的(水平摆放).原始侧向连续律: 地层在大区域甚至全球范围内是连续的,或者延伸到一定的距离逐渐尖灭(侧向连续)。
地层学三定律是构造地质学和地层学的基础.7 瓦尔特相律:只有在地理(空间)上彼此有横向毗邻关系的那些相和相区才能在原生的垂向层序上依次叠覆。
8 威尔逊旋回:加拿大学者威尔逊提出的大洋盆地从生成到消亡的演化循环9 层型:指一个已经命名的地层单位或其界线的原始(或后来厘定的)典型剖面。
在一个特定的岩层层序内,它们代表一个特定的间隔,或一个特定的界线。
这个特定的间隔和界线就是这些地层单位的单位层型和地层界线的界线层型。
10 旋回沉积作用:当海退序列紧接着一个海退序列时,编形成地层中沉积物成分、粒度、化石的特征有规律的镜像对称分布现象。
地质时代名词解释
地质时代
地质时代是地球历史上的一个时间单位,用来描述地球上发生的不同地质事件和生物进化的时间段。
地质时代通常由地质学家根据地层、化石和地球历史事件等地质证据进行划分和命名。
下面是几个常见的地质时代及其解释
1. 古生代:也称为旧生代,是地球历史上最早的一个地质时代,从地球形成到大约
2.5亿年前结束。
在古生代,地球上出现了最早的海洋生物和陆地植物,以及早期的爬行动物和节肢动物。
2. 中生代:也称为中生代,是地球历史上的第二个地质时代,从大约2.5亿年前到6,600万年前。
中生代是恐龙的时代,也是哺乳动物和鸟类等现代生物类群的起源和发展时期。
3. 新生代:也称为新生代,是地球历史上的第三个地质时代,从大约6,600万年前直到现在。
新生代分为两个主要的时期:第一是新生代的第一个时期,又称为古近纪,发生了古近纪的生物大灭绝事件,恐龙灭绝,哺乳动物开始迅速发展;第二是新生代的第二个时期,又称为新近纪,包括了我们现在生活的这个时期,也是人类的起源和发展时期。
这些地质时代的划分基于地质学和生物学的研究成果,对于了解地球的演化和地球上生物的进化具有重要的意义。
历史地理学名词解释
历史地理学名词解释历史地理学:是研究历史时期人类地理环境变化,以及环境与人类和人类社会发展关系的科学(研究历史时期地理环境变化和发展的学科)《禹贡》学会:1934年顾颉刚和谭其骧发起成立的研究历史地理的群众性学术团体,同时创办《禹贡》半月刊,奠定了中国历史地理学的基础尽全时空:对历史客体的认识应由地域性客体和时间性客体两大部分组成,要全面、客观、准确地认知客体,既要尽可能地占有所有历史时间的信息符号,也要尽可能地占有所有历史地域的信息符号人地互动:“人”是指人类,“地”指地理环境,人地互动观念认为地理环境影响人类社会的发展,人类社会的发展也影响着地理环境的变化,二者处于动态的相对平衡状态,人地互动观念成为历史地理学研究的核心理念冰后期:第四纪在距今1万年左右进入全新世时期,这个时期是在经历一个第四纪第四次冰期后的一个间冰期,气候日趋转暖,称为冰后期,这时期,人类进入了新石器时代全新世大暖期:距今8000年至5000年,世界进入一个温暖湿润的时期,特别有利于古文化的发展,特别是大暖期的鼎盛阶段(距今7200年至6000年),古代人类文化飞速发展,这在许多人类文化的出现都有明显的体现。
河姆渡文化、大地湾文化、仰韶文化、大汶口文化都是其代表,同时许多无人区也出现了人类中世纪温暖期:是指处于600年到1000年左右间的一个相对温暖湿润的时期。
这是一个由温暖湿润转向寒冷干燥的转折时期南宋寒冷期:1100年至1200年的寒冷时期,这次12世纪的气候转寒标志着中世纪温暖期的结束,以后气候虽有反复,但总体看来是以寒冷为主明清宇宙期:从1400年到1900年,又称“明清小冰期”,为低温多灾时期。
皇木采办:中国历史上皇家用于建造宫殿而对大木的获取,秦汉至唐宋均由皇木采办的记载,明清时期持续的时间最长,次数最多,规模最大,对当时及后来的社会和自然环境影响深远乾嘉垦殖:清中叶(主要是乾隆、嘉庆)以后,由于人口增加迅速,造成人地矛盾十分突出,传统农业技术无能为力。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古生物与地史学名词解释复习
古生物与地史学复习1、古生物:地质历史时期出现的生物2、地质历史时期:地球形成到全新世以前3、古生物学:研究古生物及其发展的科学4、化石:保存在岩石中的古生物的遗体或遗迹5、指相化石:分布广、狭适性、能过明确指示生物生活环境的生物化石6、生长节律:生物生活条件的周期性变化引起生物的生理和形态的周期变化现象7、标准化石:演化速度快、地理分布广、数量丰富、特征明显、易于识别的化石。
8、笔石页岩相:黑色页岩,所含化石几乎都为浮游笔石,为缺氧、海水宁静、含硫量达7%的还原环境9、混合相:页岩为主,也有砂岩、灰岩,笔石与腕足类、三叶虫等伴生,为正常海的沉积环境10、牙形石的自然集群:不同牙形石自然成对成行地有规律地排列在一起,人们认为这些牙形石是同一动物的骨骼,他们的排列方式能体现其在动物体内的原始状态,因此,人们将这种牙形石的自然集合体称为自然集群11、孢粉分析:通过对地层中的孢子花粉的离析、鉴定、统计来研究孢子花粉在地质历史中的发展和变化,以此来确定地层时代,进行地层划分对比,恢复古地理、古气候及植被类型。
12、世代交替:在有孔虫的生活史中,有性世代和无性世代交替出现的现象13、双形现象:由于有孔虫具有世代交替现象,造成了同一物种在不同的生活阶段具有不同的形态。
14、叠层石:叠层石是一类特殊的纹层状生物沉积构造,它是生物作用和无机沉积作用的共同产物。
15、地史学:是研究地球地质历史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
16、瓦尔特定律:只有那些目前可以观察到是彼此毗邻的相和相区,才能原生的重叠在一起。
17、沉积旋回:地层中沉积物成分、粒度、化石等特征有规律的镜像对称分布现象,这种现象称为沉积旋回。
18、沉积相:能够反映沉积环境的岩石及古生物特征的综合。
19、横板:珊瑚体内横列的薄板。
20、地槽:地壳上垂直沉降接受巨厚海相沉积,最后又回返褶皱并上升成山系的巨型槽状凹陷带。
21、地层叠覆律:未经扰动的地层,总是上新下老。
22、沉积组合:在一定地质时期内形成的,能够反映其沉积过程主要构造背景的沉积岩共生综合体。
地史学总论期末重点总结
名词解释:地史学:地史学也称历史地质学,是研究地球地质历史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
(研究地球的起源和演化)标准化石:一般指那些数量多、分布广、演化快、特征显著、在地史中延续时间短且易于保存和辨认的生物所形成的化石。
他们可以用于确定相对地质年代。
地层叠覆律:未经变动的地层,年代较老的必在下,年代较新的叠覆于上。
生物层序律:不同时代的地层含有不同的化石,含有相同化石的地层时代相同沉积相:形成于特定古沉积环境的一套有规律的岩石特征和古生物特征的组合。
沉积相在空间上的横向变化称为相变。
瓦尔特相律:只有那些目前可以观察到的彼此相邻的相和相区,才能原生地重叠在一起。
沉积环境: 一个具有独特的物理、化学和生物特征的自然地理单元相标志:反应沉积记录成因的物理的、化学的、生物的等各种标志的总和。
(物理相标志:岩性,层面构造,层理构造,软沉积物变形构造)(岩性包括颜色原生色次生色,成分,结构;层面构造包括波痕,侵蚀构造和暴露标志;重要的层理构造有交错层理,水平交错层理等等)岩层:成层岩石地层:各种层状岩石的统称.包括所有的沉积岩,部分火成岩和变质岩.地层学:研究层状岩石形成的先后顺序、地质年代、时空分布规律(狭义)和形成环境条件及其物理、化学性质的地质学分支学科.她的核心目标就是建立地球科学的时间坐标。
原始水平律: 地层沉积时是近于水平的,而且所有的地层都是平行于这个水平面的(水平摆放).原始侧向连续律: 地层在大区域甚至全球范围内是连续的,或者延伸到一定的距离逐渐尖灭(侧向连续)。
沉积接触:年轻的沉积盖层直接覆盖在较古老的岩浆岩或深变质岩上, 年轻沉积盖层的底部常含下覆岩石的成分或砾石.侵入接触:年轻的岩浆侵入到较古老的地层中, 年轻岩体的边缘常含来源于地层的捕虏体, 地层与岩体的交界部位常受到不同程度的烘烤.交切关系原理:被交切的地质体总是老于交切它的地质体或地质构造。
包含物原理:含有包含物的地质体的年龄总是年轻与他的包含物地质体的年龄。
古生物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1.古生物学:研究地史时期的生物界及其发生、发展规律和相关地质纪录的学科。
2.生态地层学:利用古群落来划分和对比地层的学科称为生态地层学3.古植物学:是研究地史时期植物界的科学4.地史学:是研究地球的形成和发展历史的一门学科5.地层学:研究层状岩石形成的先后顺序、地质年代、时空分布规律(狭义)和形成环境条件及其物理、化学性质的地质学分支学科6.层序地层学:研究以不整合面或与之相关的整合面为界的年代地层格架中具有成因联系的地层之间相互关系的学科7.历史大地构造学:通过对地层沉积特征和与之相关的构造-岩浆-变质特征及其演变的研究,推断地层形成的大地构造环境、性质和演化8.化石:指保存在各地质时期岩层中生物的遗体和遗迹9.标准化石:演化速度快,地理分布广,数量丰富,特征明显易于识别的化石10.原地化石群:化石群成员与原来当地生物群成员基本一致;残留化石群:原生物群大部分保留成为化石,小部分被搬运流失;混合化石群:大部分化石原属一个生物群,有部分混入分子;搬运化石群:全部搬运,化石来自不同的生物群11.化石化作用:埋藏在沉积物中的生物体在成岩作用中经过物理化学作用的改造而成为化石的过程12.充填作用:生物硬体内部的各种孔隙被地下水中的矿物质所充填的一种作用;交替作用:生物硬体被埋藏后,不断被地下水所溶解,同时又被外来的矿物质所充填。
保持了原来生物硬体的形态、大小和结构构造,但改变了生物硬体的成分;升馏作用:有机质中的易挥发成分(氧、氢、氮)在地下的高温高压作用下,往往挥发掉,留下比较稳定的炭质形成薄膜13.实体化石:指古生物遗体本身保存下来的化石,分为两类a 未变实体化石:在特殊条件下避开了空气的氧化和细菌的腐蚀,原来的生物硬体和软体完整的保存下来成为化石b变质实体化石:当生物被沉积物掩埋后,经过了明显石化作用而形成的化石14.模铸化石:生物遗体在岩层中留下的印痕、印模和铸形物等总称为模铸化石15.印痕化石:生物尸体在细粒或化学沉积物中留下的痕迹,一般由软躯体生物所形成;印模化石:具凸凹壳的生物硬体在围岩表面上留下的印模。
地质年代及地史简述
第二节 地质年代表
为了研究地球发展历史,首先要建立地质时代。地质学家根据世 界各地区地层划分对比的结果,以及生物演化阶段、大的构造运动、 古地理环境变化等的研究,结合同位素年龄的测定,建立起包括地 史时期所有地层在内的世界性的标准年代地层表及相应的地层年代 表,综合反应了地壳中无机界和有机界的演化顺序及阶段。
第十七章 地质年代及地史简述
主要内容
1、地质年代的确定 2、地质年代表 3、地壳历史简述
第一节 地质年代的确定
● 研究地球的演化历史以及确定地球演化过程中发生地质事件的年 龄与时间序列,称为地质年代学。 ● 地质年代系指地质体形成或地质事件发生的时代,包括两层含义 (两种计时方法): ● 相对地质年代:相对年代地质体形成或地质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 (相对先后关系); ● 绝对地质年代:绝对年龄地质体形成或地质事件发生距今有多少 年(确切年龄),以年为单位测定岩层形成至今的年龄。
宙时期地壳发生了多次强烈的构造运动使地层褶皱、变质、岩浆侵入,从 而扩大了原始古陆的范围。 二、元古宙
元古宙是地壳演变过程中的第二个时间单位,距今25亿年-5.4亿年, 分为古元古代、中元古代、新元古代。陆核继续生长,原始陆壳板块出具 规模。元古宙出现真核细胞的菌藻类植物,元古宙后期出现了全球性的大 冰期。
二、岩石地层单位Biblioteka 第三节 地壳历史简述地球的历史包括地球形成以来的古地理沉积环境和生物的演化史、构 造运动史、岩浆活动史以及变质史、成矿作用史,属于古生物地史学研 究范畴。
一、太古宙 太古宙是地质年代中最古老的时期,自地球形成到25亿年前,太古宙
进一步分为始太古代、古太古代、中太古代、新太古代。 太古宙是地壳形成的时期,出现最原始的无细胞核的原核生物,太古
地史学名词解释
地史学名词解释威尔逊旋回(6)从板块构造观点来看,洋壳盆地并非永恒存在,一般都经历开裂、扩张、收缩、闭合的发展过程。
加拿大地球物理、地质学者威尔逊(J.T.Wilson,1973)首先联系现代各种海洋实例,系统归纳了洋盆开合的多阶段发展模式:萌芽阶段在陆壳基础上因拉张开裂形成大陆裂谷,但尚未形成海洋环境。
如现代的东非裂谷。
初始阶段陆壳继续开裂,开始出现狭窄的海湾,局部已经出现洋壳。
如:红海、亚丁湾.成熟阶段由于大洋中脊向两侧不断增生,海洋边缘又未出现俯冲、消减现象,所以大洋迅速扩张。
如大西洋.衰退阶段大洋中脊虽然继续扩张增生,但大洋边缘一侧或两侧出现强烈的俯冲、消减作用海洋总面积渐趋减小。
如太平洋.残余阶段随着洋壳海域的缩小,终于导致两侧陆壳地块相互逼近,其间仅存残留小型洋壳盆地。
如地中海. 消亡阶段海洋消失,大陆相碰,使大陆边缘原有的沉积物强烈变形隆起成山。
如喜马拉雅山,阿尔卑斯山脉.上述海洋开闭过程在地质历史中反复出现,即构造运动具周期性。
需要说明,地史中古板块和古洋盆的情况更为复杂,上述威尔逊旋回6个阶段不一定全部依次发展,小型或微型板块的分裂和拼合过程也有特殊性,在实际应用时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低水位体系域高水位体系域退积和进积海进时在滨岸地带,特别是在沉积物地面坡度较大的地方(如三角洲),会发生岩相带向陆方向的海侵式迁移,在盆地分析的术语中称为退积。
海退时则会造成岩相带向海方向的海退式迁移,称为进积。
海侵超覆(7)海退退覆在海平面向大陆方向侵进过程中,地层形成向大陆方向上超;在海平面向海洋方向退却过程中,地层形成向海洋方向下超。
生物区系(2)生物区系主要指因温度控制和地理隔离两大因素长期形成的生物分类和演化体系上的重要区别主动大陆边缘特点是大陆与大洋之间以海沟相接触,二者呈突变关系,陆架陆坡均很窄,缺失陆隆,是世界上地震最强烈,火山-侵入作用最活跃的地带,典型见于太平洋周边。
被动大陆边缘又称稳定大陆边缘,特点是大陆与大洋呈连续过度关系,没有海沟,缺少地震和岩浆活动,一般由陆架,陆坡,陆隆,大洋盆地组成。
中国历史地理
中国历史地理一、名词解释:1、历史地理学:历史地理学是研究人类历史时期地理环境变化,以及环境与人类和人类社会发展关系的学科。
从时间上讲,历史地理学主要主要不是研究史前时期,即地质时代的地理环境变化,也不是主要研究当代地理环境的问题,而主要是研究人类产生以来的地理环境变化及人类发展关系的问题。
2、禹贡学会:1934年由顾颉刚、谭其骧发起,联合当时燕京大学、北京大学和辅仁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前身)师生,成立禹贡学会,并创办《禹贡》半月刊,禹贡学会的宗旨和《禹贡》半月刊的内容,主要以沿革地理为主。
《禹贡》半月刊自1934年创刊至1937年,共出版7卷82期,发表文章708篇,文章的内容主要是对历代地理志的校补,历代疆域政区沿革的考订,河道、水利、交通的变迁与兴废,少数民族、人口的分布变迁,以及对古代地理著作的研究等。
禹贡学会还为中国历史地理学界造就了大批研究人才,后来的史地三大家侯仁之、谭其骧、史念海当时都是禹贡学会的成员。
禹贡学会推动了我国近代历史地理学的发展,同时也为中国现代历史地理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3、沙漠化:是指干旱及半干旱地带,在人类历史时期,由于人为因素作用并受自然条件影响,在原非常沙漠地区产生类似沙漠环境的变化。
我国历史时期沙漠化类型分为两类。
首先,在历史时期原不是沙漠的地方形成沙漠,称东部草原和荒漠地带。
第二,原理啊就有沙漠存在,历史时期进一步扩展,主要分布在西部荒漠地带。
4、贝壳堤:是由贝壳物质堆积形成的沿岸沙堤,是发育在海滩上与海岸线平行排列的自然陇岗,贝壳堤可作为海岸演变的标志。
5、禹贡九州:九州是不存在的,是后代人们理想化的认识。
九州是假定的夏、商、周时期的行政区划。
是春秋战国时期,人们的地理区域观念。
九州包括冀州、蓘州、青州、扬州、荆州、豫州、雍州、凉州、徐州。
后来,九州便演变为中国的代称。
6、长城:长城是古代一种由城墙项链的城堡形成的漫长的防御体系,是冷兵器时代边境地区重要的防御工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鲍马序列:是一种浊流沉积的典型层序,由自下向上变细的五个层段组成,最底部由具递变层理的杂砂岩组成(a段),底面具有槽模,沟模等冲刷铸模,往上为b段,具有平行层理的砂岩;c段为具小波痕交错层理,变形层理的粉砂岩,d段为具有水平纹理的粉砂岩,粉砂质泥岩,最顶部E段,为块状泥岩。
2、沉积相:是指特定的沉积环境形成的一套有成因连系的沉积特征和生物特征的总合。
3、沉积组合:又称沉积建造,它反映的是沉积作用所处的大地构造环境。
沉积组合是在一定的地史发展阶段(构造演化),其沉积过程能够反映主要构造环境的,在成因上相互关联的沉积相的共生综合体。
4、沉积环境:是指沉积作用场地的自然地理环境,如河流环境、湖泊环境、沼泽环境、宾海环境、浅海环境等,它们具有特定的物理的、化学的、生物的作用过程,对沉积物产生特定的影响,从而形成不同环境的沉积相。
5、沉积旋回:沉积作用常常具有旋回性的特征,在含煤沉积中尤为显著。
当地层中的沉积物自下而上出现由粗变细,又由细变粗的反映一次海进,接着又发生海退的完整过程时,把它称为一个沉积旋回。
划分沉积旋回以海进为起点,沉积旋回是沉积作用周期性或韵律性的反映,有不同级别之分,大的旋回可以包括数个小旋回。
6、南丹型:是华南泥盆系中、上统台内裂陷槽深水、滞流,贫氧沉积的代表,空间上呈北北东或北西向的带状分布,明显受同沉积断裂的控制,由黑色泥岩,泥灰岩、硅质岩组成,含菊石、竹节石及无眼三叶虫等化石。
7、地层层序律:又称地层叠复律,于1669年由N.Steno提出,在未受强强裂构造变动的情况下,先形成的地层在下,后形成的地层叠复其上,即上覆地层比下伏地层新。
复理石:又称复理石沉积,复理石建造,是指形成于大陆边缘(陆间区),大陆钭坡坡麓(深海、半深海),由浊积岩或等深积岩,深海,半深海泥岩,有规律的或韵律性的交互组成的巨厚地层。
8、象州型:是华南泥盆系一种近岸,富氧环境下的浅海台地沉积类型。
分布广泛,以广西中部象州,二塘、横县六景,郁江沿岸中泥盆统和湖南中部上泥盆统为代表。
岩性以泥岩,泥灰岩,灰岩,白云岩及砂泥质岩为主,化石丰富,多为底栖固着类型,如层孔虫,珊瑚、腕足类,苔藓虫,海百合等,伴生有鹦鹉螺,腹足类,介形虫,竹节石等9、磨拉石:又称磨拉石建造,板块碰撞(陆—陆碰撞或陆洋碰撞)大陆边缘褶皱隆升,在山间盆地或山麓前缘形成的巨厚的砂,砾岩占优势的陆相沉积。
岩石成熟度差(分选,磨圆岩差,矿物成分复杂),相变急剧,是一种快速堆积。
10、板状交错层理:是一种沉积岩的沉积构造,由直脊型波痕迁移形成的沉积岩内部层理构造,上,下层面在可观察的露头上基本上是等厚的,内部纹层与其相交切。
11、垂向加积作用:在水流运动能量较低或静水条件下,主要是悬移物质从水体中垂直向下沉降,沉积学上把这这种沉积作用称为垂向加积。
12、笔石页岩相:以黑色页岩及硅质页岩为主,含丰富的笔石等浮游生物化石,而不含或少见底栖生物化石。
代表水深、滞流的非补偿海环境。
13、标准化石:指那些演化快、地理分布广、数量丰富、特征明显,易于识别的化石。
利用这些化石既可以鉴定地层的时代,也可以用于地层年代对比。
14、层理构造:沉积岩内部由于成分、颜色、粒度及排列方式的不同显示出纹层状的构造,根据形态和成因主要可分为水平层理、交错层理及平行层理。
均匀(块状)层理、递变层理。
15、角度不整合:是一种地层的接触关系,其上覆地层与下伏地层之间有明显的沉积间断,且两套地层以一定的角度相交。
表明下伏地层形成后曾发生构造变动及剥蚀作用,不但出现沉积间断,而且使下伏地层产状也发生变化,产生倾斜或褶皱。
因此当侵蚀面再度接受沉积时,上覆地层与下伏地层无论在产状上或构造特征上都有明显差异。
16、补偿:盆地基盘沉降速度=沉积速率的情况下,称为补偿,这时水体深度保持不变,岩性、岩相保持稳定,沉积厚度=沉降幅度。
17、非补偿:指盆地基盘沉降速率大于沉积物堆积速率,使盆地水体加深。
18、张夏组:时属中寒开世晚期,分布于华北及东北南部,命名地点在山东长清县张夏镇。
张夏组为一套浅海鲕状灰岩为主的碳酸盐岩沉积,具波痕交错层理,属高能环境,含细粒海绿石。
19、被动大陆边缘:板块理论划分的构造单元之一,又称稳定大陆边缘或大西洋型大陆边缘。
被动大陆边缘是地壳从洋壳向陆壳过渡的过渡壳。
被动大陆边缘与活动大陆边缘相比较仅见大陆斜坡,未见火山岛弧和海沟的存在,也未出现洋壳俯冲和消减现象。
这里的作用主要是沉积作用,形成的沉积岩系呈透镜状体,朝大陆和大洋方向尖灭,在陆坡、陆隆部位最厚,宽以一、二十公里至数百公里。
20、混杂堆积:指某一地层单元中有很多大大小小的外来岩块,其成分、时代、成因截然不同,相距遥远的岩浆岩、变质岩、沉积岩混杂地堆积在一起的一大套堆积体。
根据板块理论的解释为两大板块俯冲或碰撞时,在接触带上,从俯冲板板刮剥下来及从上冲板块破碎滑塌的各种岩块杂乱无章地堆积在一起。
21、组:是岩石地层单位。
组具有岩性、岩相和变质程度的一致性。
它可以由一种单一的岩性组成,也可以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岩性互层、夹层或有规律的交替组合而成。
现代地层学中强调了组的基本层序,表明对于两种以上岩性组成的地层单位提出了更高、更客观的要求,组的上、下界必须是清楚的,它们可以是不整合的,也可以是岩性、岩相突变的界面。
组的内部不能有不整合界面,组的厚度必须在1:5万的地质图上能反映出来,它的分布范围在1:5万地质图上能够表达,否则不宜建组,组以地名命名。
22、阶:是区域性年代地层单位,指在一个“期”的时间内形成的地层,它比统低一级,比“亚阶”或时带高一级。
阶的界面必须是等时的。
组与阶的界线可以是相同的,但更多的前者是穿越后者的,我国的阶大多数是在组的基础上,经区域性生物地层研究之后建立起来的,因此常常一名两用,如长兴组和长兴阶,但是它们的含义是不一样的,长兴组与大隆组常为压盖或相变关系,但长兴阶有时就包含了两个组在内。
23、T-P-N动物群:是早白垩世湖生生物组合中的双壳类动物群,以类三角蚌(Trigonioides)一褶珠蚌(Plicatounio)一日本蚌(Nippononaia)为代表,简称T-P-N动物群。
24、E-E-L动物群:属东亚地区晚侏罗世的热河动物群最著名的代表,东方叶支介(Eosestheria)一类蜉游(Ephemeropsis)一狼鳍鱼(Lycoptera)动物群的简称。
25、地台:槽台论者认为地台具有二元结构,下部为强烈褶皱的结晶基底,由较老的(8-6亿年以前)复杂的变质岩系组成,其上为厚度较薄,未经变质,岩性岩相比较稳定,构造变动较弱的沉积盖层组成。
26、地槽旋回:槽台论者将地槽从开始形成坳陷,继之强烈沉降到地槽回返闭合,褶皱上升形成山系的演化过程。
27、构造旋回:又称造山旋回,大地构造旋回“槽台论”把一段时间内,在其中原来的活动带通过前造山带、造山带和后造山带演变为稳定的造山带(或称年青地台),称为构造旋回,法国地质学家(M.Bertrand)1886-1887年,首先对西欧、北美的不同褶皱区进行比较,根据地槽褶皱回返的几个集中时期划分为:休伦、加里东、海西、阿尔卑斯等四个褶皱期,也就是四个构造旋回。
我国地质学家尹赞勋等只承认地区性的旋回,认为迄今已经建议的世界性的旋回。
都经不起认真的科学验证,所谓构造旋回的世界一致性,是由于把一个地区的研究成果强加于全球之故。
28、地层划分:根据地层的属性和特征,可以进行不同的地层划分,因此地层划分具有多重性。
29、海侵超覆:由于地壳下降或海平面上升引起海岸线向陆地方向迁移,时代较新的地层或沉积岩层其分布范围超越了时代较老的地层或沉积岩层,直接覆盖在古侵蚀面上。
30、相变:反映沉积环境的沉积特征和生物特征在空间上(横向)和时间上(纵向)的变化称为相变。
在实际工作中往往也把岩性的空间变化叫做相变。
31、印支运动:1934年法国地质学家J.Fromaget)将印支半岛,晚三叠世前诺利克期与前瑞替克期的两个造山幕,命名为印支褶皱,1945年黄汲清首先将阿尔卑斯旋回划分为印支,燕山,喜马拉雅三个亚旋回,以印支旋回称呼我国中生代初期的地壳运动,目前一般认为印支运动在时间上包括三叠纪期间到早侏罗世之前的地壳运动,空间上分布于我国西部特提斯带,发育有三江、松潘、甘孜、西秦岭及南秦岭的印支褶皱带。
同时印支运动是我国东部构造古地理格局的转折点(以南海北陆转化为东西分异)是亚洲大陆与太平洋之间构造体制演化的新阶段。
32、加里东运动:是发生在早古生代末期的造山运动,使扬子陆块与华夏陆块碰撞形成了东南造山带,除桂东南钦(州)防(城)地区残存海槽和滇东一带有陆相泥盆系外,华南其它地区为遭剥蚀的古陆或山地。
33、年代地层单位:是以地层形成的时限(或地质时代)作为依据划分的地层单位,年代地层单位与统一的地质年表中的年代单位是相互对应的,可分为宇,界、系、统、阶,时带,分别与地质年代单位宙、代、纪、世、期、时相对应。
年代地层单位界线强调等时性。
34、贡瓦纳古陆:指古生代初或更早至中生代早期(联合古陆解体之前)存在于南半球统一的大陆,它包括非洲、马达加斯加,印巴次大陆,澳大利亚、南美和南极大陆。
因具有相同的“古羊齿植物群”而得名。
冈瓦纳植物群与欧美区植物群相对立,凡欧美区植物,在冈瓦纳都未发现。
34、岩石地层单位:岩石地层单位主要是根据地层的岩性特征进行划分、对比,建立起来的不同等级的地层系统,岩石地层单位以组为基本单位。
按级别可分为群,组、段、层。
组的构成强调基本层序。
35、穿时:侧向加积情况下各岩相带的岩性界面随时间的前进横向移动而穿过时间界面,使地层具有穿时性,即岩石地层单位(界面)穿越年代地层单位的现象。
36、延长组:与下部铜川组可合称为延长群,以灰绿、黄绿色砂岩页岩为主,下部夹黑色油页岩、顶部含煤层,总厚近2000m,产丰富的似丹尼蕨、贝尔瑙蕨植物群和湖生动物群。
代表温带半潮湿-潮湿气候下的大型湖盆沉积类型,与早三叠世至中三叠世早期的干旱气候河湖盆地有明显的不同,地史发展阶段呈现明显的二分性,在中国北方古陆有普遍意义。
顶部与侏罗系间存在显著的平行不整合面,是印支运动在稳定大陆内部的表现形式,在中国北方古陆普遍可见。
37、晋宁运动:发生于中元古代末和新元古代后期,它使扬子板块不稳定的似盖层沉积再次褶皱变质,元古宙地层与上覆震旦系呈角度不整合接触,至此才使扬子地区最终固结成为相对稳定的大型地块。
38、组:比群低一级的岩石地层单位,具有岩性,岩相,变质程度的一致性。
岩性由一种或一种以上构成,厚度几米乃至数百米,有一定的分布范围,上下界限清晰,是野外地质调查和填图中最重要的基本岩石地层单位。
39、伊迪卡拉动物群:出现在元古宙末的震旦纪晚期,化石种类较丰富,组织结构也相当高级,但都呈印痕状态保存,都属于无硬骨骼或外壳的动物,一般称为裸露动物群,由于该动物群最早发现于澳大利亚的伊迪卡拉地区,故称伊迪卡拉动物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