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山城市结构分析
江苏省昆山市
江苏省昆山市江苏省昆山市:简介与发展概况江苏省昆山市位于中国的东部沿海地带,是江苏省苏南地区的一个重要城市。
昆山市是中国重要的工业城市之一,也是江苏省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点之一。
本文将为您介绍昆山市的地理位置、人口情况、经济发展、旅游资源以及未来发展方向。
一、地理位置:昆山市位于江苏省中部,东临上海市,南隔长江与苏州市相望,西界崇川区,北接吴中区。
昆山市总面积863.7平方公里,地处长江三角洲腹地,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
昆山拥有丰富的江南水乡特色,优美的自然风光为城市增添了无限魅力。
二、人口情况:截至2020年底,昆山市常住人口约为180万人。
昆山市的人口密度相对较高,但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工业的快速发展,人口规模不断增长。
随着外来人口的增加,昆山市形成了多元化的社会结构和文化氛围。
三、经济发展:昆山市是中国著名的制造业城市之一,工业起家,以制造业为主导产业。
汽车、电子、纺织、化工等行业在昆山市占有重要地位。
近年来,昆山市通过调整产业结构,加大科技创新力度,提升企业技术水平和产品质量,已初步形成了以高新技术产业为骨干,以制造业为主导的现代产业体系。
昆山市也逐渐发展为了大陆与台湾经贸合作的重要窗口城市。
四、旅游资源:昆山市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吸引了大量的游客。
其中,最著名的景点之一是周庄古镇。
周庄作为江南水乡的代表,以其独特的水乡风貌和文化古迹而闻名于世。
还有其他著名的景点如东方之门、昆山阳澄湖等。
昆山市每年都会举办一系列的旅游节庆活动,吸引着海内外游客前来观光旅游。
五、未来发展:昆山市正致力于实施新型城镇化发展战略,通过提升城市管理水平、强化环境保护意识,积极推动住房建设与农村改革,进一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以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和人民生活质量。
昆山市也将继续发挥制造业优势,培育产业集群,吸引优质科技企业进驻,加强科技创新,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总结:江苏省昆山市位于中国的东部沿海地带,是江苏省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点之一。
昆山情况介绍2053371549
城市功能分布规划
阳澄湖休闲片区 东北向货运轴片区
中心城片区
东向运输廊片区
生活新镇片区
淀山湖旅游片区
生态、观光农业片区
• 昆山未来城市格局已全面规划,在老城区周边规划了各类城
市副中心,显示昆山未来希望从工业区向一个城市转变
未来第三产业发展
• 大手笔市政配套建设:造公园、造大学城、造体育新城 • 政府大力发展住宅产业 • 大力引进品牌开发商,规划高品质住宅 • 开发景区别墅 • 大力开发大规模新型商业 昆山未来第三产业发展将全面铺开,高档住宅、别墅、大 型商业中心在未来几年将会大量涌现
大卖场: • 目前已营业的有长江北路上的“易初莲花”和柏庐路上的 “百润发”; • 乐购、沃尔玛、家乐福等卖场正在建设或洽谈中; • 另还有永乐家电、五星家电、港龙建材等专业卖场。
• 市区大市政配套多为新建设而成,功能布局正在逐步完善; • 商业大多集中于旧城区,外资现代连锁大型综合超市、品 牌专卖店才开始进入,现代化购物中心等新型业态尚未出 现,尚未形成不同功能多层次商业布局的新格局; • 昆山对商业的需求非常旺盛,目前的商业现状还停留在面 对工业发展初期所带来的商业需求水平,商业、服务业市 场作为城市生活配套重要的一个环节,还有很发展空间和 提升的必要。
昆山市情况介绍
——新聚仁机构
昆山城市现状
区位
• 昆山处江苏省东南部、上海 与苏州之间。北至东北与常 熟、太仓两市相连,南至东 南与上海嘉定、青浦两区接 壤,西与吴江、苏州交界。 总面积921.3平方公里,其 中水域面积占23.1%,辖10 个镇和一个国家级经济技术 开发区。 扼守上海与苏州两大城市咽喉之地,是环上海经济圈中一个 重要的新兴工商城市。
昆山杜克智谷小镇 城市设计 详细总体规划 SASAKI
构建“生活-工作”社区, 服务于 基地及周边人群
Create live-work communities, that attracts people both from local and regional context.
增加特色办公空间 8 DRIVERS FOR OFFICE PROGRAM
Retail Edge
商业界面
Kuilei Lake
傀儡湖
LDaekveeflroopntment 滨水街区
Eco Farm
都市农业
科技馆
SMciuesnecuem
苏州绕城东线 Highway
KnoCwolrerdidgoer
学研交流通廊
活Act力ive组Pro团gram
活Act力ive组Pro团gram
昆山文化体育中心 Culture and Sports Hub
昆山市民广场 Civic Hub
昆山市中心 Kunshan Downtown
Kuilei Lake
傀儡湖 LDaekveeflroopntment 滨水街区
文
文化商业中心 Cultural
杜克大学昆山校区
Duke University
/Commercial Center
合作共创社区
COWORK CLUSTER
合作共创社区
COWORK CLUSTER
合作共创社区
COWORK CLUSTER
设计原则及定位 10 DESIGN PRINCIPLE - PROGRAM POSITIONING
11
ⴲ姿霃雦嚋䙁 '3".&80,1-"/
科技创新社区 12 WHAT IS A COWORK INNOVATION CLUSTER
昆山发展新趋势分析报告
昆山发展新趋势分析报告一、引言昆山作为苏州市下辖的一个县级市,一直以来都是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地区之一。
近年来,随着经济结构调整和创新驱动战略的启动,昆山的发展方向发生了明显变化。
本报告旨在分析昆山新的发展趋势,帮助政府和企业了解目前的形势,并为制定相应的发展策略提供参考。
二、经济增长的新动力传统上,昆山的经济增长主要依赖于制造业,特别是电子信息产业和汽车制造业的发展。
然而,随着科技的进步,新的动力正在推动昆山的经济增长。
首先,昆山近年来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包括新能源、人工智能和生物医药等。
这些新兴产业不仅为昆山带来了新的经济增长点,还促进了产业结构的升级和转型。
其次,昆山积极推进地方金融创新,鼓励金融机构为实体经济提供更多的支持。
这促使昆山的金融服务业得到迅速发展,成为经济增长的新引擎。
三、人才引进和创新驱动昆山在人才引进和培养方面加大了力度,促进了创新驱动型经济的发展。
政府积极推动引进高层次人才和团队,并提供一系列的支持政策。
此外,昆山的高校和科研机构也在加强产学研合作,推动科技成果转化。
创新驱动的发展模式不仅为昆山注入了新的活力,还进一步提升了昆山的产业竞争力。
四、城市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昆山在城市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方面下了很多功夫,为持续健康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昆山市政府加大了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提高了城市规划和建设的质量。
同时,昆山还加强了城市管理,提升了城市的品质和形象。
此外,昆山还积极推进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加强了环境治理,提高了人民的生活质量。
五、开放合作和国际化进程昆山积极参与国际化进程,主动寻求开放合作,不断拓宽经济发展的空间和渠道。
昆山依托苏州的国际化发展优势,加快推进自贸区建设,吸引了大量的国内外投资和高新技术项目。
同时,昆山还积极参与国际交流与合作,加强了与国内外企业、机构和高校的合作关系,为昆山的经济发展提供了更广阔的机会。
六、总结昆山的新趋势表明,随着经济结构调整和创新驱动战略的实施,昆山正朝着高质量发展和创新驱动的方向迈进。
昆山市概况
昆山市概况昆山市位于江苏省东南部。
东经120°48′21″-121°09′04″、北纬31°06′34″-31°32′36″。
北至东北与常熟、太仓两市相连,南至东南与上海嘉定、青浦两区接壤,西与吴江、苏州交界。
东西最大直线距离33千米,南北48千米。
总面积927.7平方千米,其中陆地面积641.1平方千米,水域面积286.6平方千米。
2001年末,户籍人口为60万人。
2004年底,总人口63.72万人。
市人民政府驻玉山镇,邮编:215300。
代码:320583。
区号:0512。
拼音:Kunshan Shi。
行政区划昆山市辖10个镇:玉山镇、巴城镇、周市镇、陆家镇、花桥镇、淀山湖镇、张浦镇、周庄镇、千灯镇、锦溪镇。
历史沿革1989年7月27日,国务院批准撤销昆山县,设立昆山市。
?年,昆山市辖20个镇:玉山镇、城北镇、石牌镇、巴城镇、陆杨镇、周市镇、新镇、正仪镇、兵希镇、蓬朗镇、陆家镇、花桥镇、南港镇、张浦镇、千灯镇、石浦镇、大市镇、锦溪镇、淀山湖镇、周庄镇。
2000年,昆山市辖15个镇。
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全市总人口750074人,其中:玉山镇 290785人、正仪镇 32686人、巴城镇 23197人、石牌镇 21007人、陆杨镇 14763人、周市镇 37026人、逢朗镇25748人、陆家镇 48719人、石浦镇 19265人、淀山湖镇 26763人、张浦镇 70125人、周庄镇 24510人、千灯镇 28714人、锦溪镇 44644人、花桥镇 42122人。
2003年,乡镇由原来的15个撤并为10个:撤销原玉山镇、正仪镇、陆杨镇建制,将原玉山镇行政区域和原正仪镇娄江河以南区域、原陆杨镇杨林河以南、皇仓泾河以西区域合并,设立新的玉山镇,镇政府驻地设在玉山镇亭林路1号;撤销原花桥镇、蓬朗镇建制,将原两镇区域合并,设立新的花桥镇,镇政府驻地设在花桥集镇;撤销原周市镇建制,将原周市镇行政区域和原陆杨镇东北部区域合并,设立新的周市镇,镇政府驻地设在周市集镇;撤销原巴城镇、石牌镇建制,将原两镇行政区域和原正仪镇娄江河以北区域合并,设立新的巴城镇,镇政府驻地设在巴城集镇;撤销原千灯镇、石浦镇建制,将原两镇行政区域合并,设立新的千灯镇,镇政府驻地设在千灯集镇。
昆山 调查报告
昆山调查报告昆山调查报告昆山,位于中国江苏省苏州市下辖的一座城市。
作为苏州市的重要组成部分,昆山以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丰富的历史文化而闻名于世。
本次调查报告将对昆山进行深入探讨,从城市发展、经济状况、教育、旅游等多个方面进行分析。
一、城市发展昆山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城市,拥有丰富的文化遗产和历史建筑。
在城市发展方面,昆山积极推动现代化建设,并注重保护历史文化遗产。
在城市规划中,昆山注重生态环境保护,建设了大量的公园和绿化带,为居民提供了良好的生活环境。
二、经济状况昆山的经济状况一直以来都非常强劲。
作为中国重要的制造业基地之一,昆山拥有众多的工业园区和高新技术企业。
汽车、电子、机械制造等行业在昆山发展迅速,并为城市带来了大量的就业机会和经济收入。
此外,昆山还积极发展服务业,提供各类商业、金融、旅游等服务,为经济增长注入了新的动力。
三、教育昆山的教育事业也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城市拥有多所高等院校和中学,为学生提供了优质的教育资源。
昆山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推行多元化的教育模式,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四、旅游昆山的旅游资源丰富多样,吸引了大量的游客。
城市内有许多著名的景点,如周庄古镇、昆山花桥、阳澄湖等。
这些景点以其独特的自然风光和历史文化而备受游客青睐。
此外,昆山还举办了多个国际性的文化活动和旅游节庆,吸引了更多的游客前来观光和体验当地的文化魅力。
五、社会发展昆山的社会发展也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城市注重社会保障和民生福利,提供全面的医疗、教育和社会保障服务。
城市治安良好,居民生活安定幸福。
此外,昆山还积极推动社会公益事业的发展,鼓励居民参与志愿者活动,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综上所述,昆山作为一座充满活力和发展潜力的城市,不仅在经济、教育和旅游等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就,还注重保护历史文化遗产和改善居民生活。
未来,昆山将继续秉持可持续发展理念,不断推动城市发展,为居民创造更美好的生活环境和发展机会。
昆山城市规划
(二) 城市规划
(一) 昆山概况
1、地理位置: 地处江苏省东南部、上海与苏州城区之间,北至东北与常 熟、太仓两市相连。 2、面积范围: 东西最大直线距离33公里,南北48公里,总面积927.68平 方公里,其中水域面积占23.1% 3、经济成就: 是中国大陆经济实力最强的县级市,连续多年被国家统计 局评为全国百强县之首。近年昆山还凭借雄厚的综合实力 蝉联福布斯中国最佳县级城市第一名。
打教 中 造育 心 活研 城 力发 区 花桥作为区 中基 内 域商业商 心地 含 务中心, 城和 “ 具有办公、 区两 一 。端 主 研发、居 商四 住、旅游 务次 等功能。 园” 区, 共结 同合
以“一主一区五次” 的分级中心模式来构 建城市主题区;南部 的次中心为结合新昆 山站建立的区域商业 中心。
昆 山 旅 游 规 划 方 向
(4)巴城 以阳澄湖大闸蟹 为品牌,以省级 阳澄湖旅游度假 区为载体,发挥 沪宁城际铁路阳 澄湖站的引导作 用,完善旅游服 务功能,适度发 展软件产业和先 进装备制造业, 成为全国知名的 旅游度假镇。
昆 山 旅 游 规 划 方 向
城市发展方向 东拓:整合花桥、融入上海; 西育:联合苏州、保育阳澄; 南优:优化吴淞、转型升级; 北延:昆太联动、提升二产。
昆 山 商 业 中 心 规 划 方 向
2、西北部工 业区 以现状 1、东部工业区 高新区 A 以发展高附 区和周市 工业集中 加值的光电产 区为基础, 业为主,集中 发展高新 布置依托上海 技术产业, 浦东机场、虹 挖潜和增 桥机场货运功 3、南部工业区 能的高附加值 量扩展并 以出口加工区、精密机械产业园、 重,加快 产业。 陆家镇工业集中区、张浦镇工业集 推进产业 中区为基础,发展与苏州工业园区 转型升级 产业链相关的产业、需要利用苏南 机场货运功能的产业以及依托上海 的高附加值产业。淘汰现状吴淞江 两岸高能耗、高污染、低效益的工 业。
昆山项目城市及市场分析
昆山项目城市及市场分析昆山位于中国江苏省苏州市下辖的一个县级市,地处长江三角洲腹地,是一个具有综合性的城市。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昆山也迅速崛起成为了一个重要的城市,尤其是在制造业和高科技产业方面。
首先,昆山的城市规划和基础设施发展非常有吸引力。
昆山市政府积极推动城市建设,进行土地整理和城市规划,建设了现代化的交通系统、医疗设施、教育机构等公共设施,并大力发展了商业中心、住宅区和工业园区等各类城市功能区域。
这些优势使得昆山成为吸引大量人口迁入和企业投资的热门城市。
其次,昆山在制造业方面具备了很强的竞争力。
昆山的制造业起步早,在制造业转型升级方面比较有经验。
目前,昆山集中发展了一批高附加值和高科技含量的行业,如电子信息、汽车零部件、装备制造等。
昆山还以其优越的地理位置和现代化的产业园区吸引了很多国内外企业的投资。
此外,昆山的市场潜力也非常巨大。
随着昆山市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和生活水平的改善,消费能力也逐渐增强。
人们对于高品质的商品和服务的需求也在不断增长。
昆山到苏州和上海的交通便利性,使得市民能够更加方便地前往这些大城市进行购物和消费。
因此,昆山的零售业和服务业也呈现出极大的发展潜力。
综上所述,在昆山的城市分析和市场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到昆山具备了良好的城市规划和基础设施发展、强大的制造业竞争力以及巨大的市场潜力。
这些优势将吸引更多的人口流入和企业投资,促进昆山的经济发展和城市繁荣。
同时,也为投资者和创业者提供了丰富的商机和发展前景。
昆山作为中国江苏省苏州市下辖的一个县级市,位于长江三角洲腹地,紧邻上海和苏州,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优势。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昆山也迅速崛起成为了一个重要的城市,尤其是在制造业和高科技产业方面。
昆山的城市规划和基础设施发展非常有吸引力,市政府积极推动城市建设,进行土地整理和城市规划,建设了现代化的交通系统、医疗设施、教育机构等公共设施,并大力发展了商业中心、住宅区和工业园区等各类城市功能区域。
昆山人口状况
昆山人口状况随着昆山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特别是外向型经济的发展,来昆山就业和务工的外来人员迅速增加。
昆山作为一个县级市,外来流动人口远超本地常住人口,并持续增长。
人口数量多少、人口素质高低及人口结构是否合理对一个城市的未来有着重大影响。
面对大量外来人口,如何接纳他们,成为这座城市的难题。
昆山市人口总量由户籍人口和外来人口两大部分组成。
2009年昆山户籍人口数699885人,外来暂住人口数981502人,纵观昆山近8年的人口数据,昆山本市户籍人口总量相对稳定,而外来人口数量变化较大,并保持高速增长。
人口自然增长稳定在较低水平上,而外来人口居留意愿的增加,机械增长率维持较高水平,成为是昆山户籍人口增加的主要原因,外来人口成为城市人口增长的主要原因。
昆山外来人口分析表一: 2009年昆山市人口统计表表二:2002-2009年昆山市人口年度统计(单位:万人)表三:昆山市外来人口综合统计表1表四:昆山市外来人口综合统计表2(1)特点:通过对表一至表四的分析,昆山人口状况具有鲜明的特色。
①来源广泛。
目前我市的外来人口来自我国所有省份,来源广泛。
来源排名前五的省份分别是:江苏、安徽、河南、四川、山东。
②急速增长,规模庞大。
从2000年的1.3万到2009年近百万,昆山对外来人口的吸引力逐年增长,外来人口规模持续扩张,并于2005年正式超过户籍人口达68.9万,这种情况不仅存在于市区范围内,几乎涵盖所有乡镇,昆山已成为不折不扣的移民城市。
③金融危机的减速作用明显。
从统计资料可以看到昆山外来人口数量的急速增长在2007年开始骤然降温,这也显现了全球金融危机对于昆山这种外向型经济为主的城市的巨大冲击,随着危机的减退,经济形势的转好,外来务工人数开始缓慢回升。
④青壮年占多数。
从年龄结构看,我市外来人口以18到49岁的青壮年为主,占89.5%。
这些青壮年劳动力为昆山各个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人力支持。
⑤“三多一低”。
外来人口数量多,从事务工经商人员多,从事外企工作人员多,文化技能素质低。
昆山市产业发展趋势
昆山市产业发展趋势昆山市是中国江苏省苏州市下辖的一个县级市,位于长江三角洲的中心地带,对外直辖。
自改革开放以来,昆山市在国内外的企业界和投资界中以其优越的地理位置、健全的工业基础和政府扶持政策而广为人知。
近年来,随着国内外经济环境的变化,昆山市的产业发展出现了一些新趋势。
一、服务业的快速崛起昆山市一直以来都是以制造业为主导的城市,然而随着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昆山市的产业结构也在发生变化。
近年来,昆山市加大了对服务业的发展支持力度,鼓励服务业的创新和发展。
特别是在金融、保险、科技、文化创意等领域,昆山市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吸引和扶持相关企业的发展。
目前,昆山市的服务业增速已经超过了制造业,成为该市的新支柱产业。
二、智能制造的兴起随着中国制造2025战略的实施,昆山市的制造业也在逐渐向智能制造转变。
昆山市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鼓励企业加大对智能制造的研发投入,推动制造业的转型升级。
昆山市的一些企业已经开始采用人工智能、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降低生产成本。
目前,昆山市已经建成了一批智能制造示范企业,为整个昆山市的制造业发展树立了榜样。
三、环保产业的崛起随着环境污染问题越来越严重,昆山市政府也开始重视环保产业的发展。
昆山市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鼓励企业投资环保设施,推动环保技术的研发和应用。
目前,昆山市已经建成了一批环保产业园区,吸引了一批环保企业的投资。
同时,昆山市政府还加大了对环保产业的扶持力度,鼓励企业进行技术创新,培育环保产业的龙头企业。
四、创新创业的热潮随着国内外市场的竞争日趋激烈,昆山市的创新创业氛围也越来越浓厚。
昆山市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和措施,鼓励大学生、科研人员和企业家创新创业。
特别是在科技创新和研发方面,昆山市政府加大了对科技型企业的扶持力度,鼓励创新创业团队的组建和发展。
目前,昆山市已经形成了一批创新创业孵化基地和创客空间,为昆山市的创新创业提供了良好的平台和环境。
江苏省昆山市简介
江苏省昆山市简介江苏省昆山市简介一、地理位置1. 位于江苏省南部,江苏东部,太仓北,上海西南,南开连江,距上海市县仅51公里。
2. 北临沪宁高速,南联外环,东联苏沪高速,位列中国经济中心及上海都市圈核心区,交通便捷。
二、门户角色1. 昆山拥有市级政府中心、中国最大的小作坊产业园、中部能源中心和强大化工基地,具有走出去的核心国际展出中心。
2. 境内数十家上百家大中型房地产开发商坚定把赌注押在以昆山为节点的上海都市圈发展痛经上,加强昆山市的功能,将昆山打造成首批省级存量城市市发展典范区之一。
三、经济发展1. 昆山市境内的企业开发占比45%,这是江苏省的最高比例,被封为“乡村工业九省会”,被生产蔬菜瓜果排名第一,以工业为主导,建筑业服务业交叉发展。
2. 昆山市全市外向类产品出口创汇98.1亿美元,为昆山提供了资金支持,加快城市建设发展速度。
四、历史文化1. 昆山至今已有2400多年的历史,是江苏省首批五个“文物古城”之一,它博大精深的历史文化被誉为“金陵出云、苏州之本”,历史文化熏陶着昆山的各个版块,给昆山增添了一片多姿多彩的色彩。
2. 昆山市有着众多的旅游景点,有石林景点、烟花池景点、翰墨寺景点、唐宋古街景点等,吸引了亿万游客前来观光游玩。
五、社会福利1. 昆山市关爱和养育老年人,改善家庭的整体福利,落实养老保险,实施家庭社会服务,关心老年人社会福利,为老年人提供更好的生活保障,保障和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
2. 昆山以其科技进步为核心,坚持因地制宜,以开放竞争为机制,改革创新,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为全市人民提供更多新服务和更高质量的社会保障,促进昆山社会可持续发展。
六、城市建设1. 昆山市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建设成为江苏省现代化开发重镇,政务服务建设和节能减排建设快步推进,大力推进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城市建设质量不断提高,营造良好的居住空间。
2. 昆山市最近几年加快城市总体发展,加强专业技术、财力、人力等方面的建设,并充分发挥三个代表的作用,构建社会治理体系,构建社会文明和谐的氛围,推动社会发展进步,全力打造全国重点高层次的城市发展典范。
昆山与江阴经济发展比较分析
昆山与江阴经济发展比较分析昆山与江阴同处长江三角洲经济发达地区.改革开放以来,两市人民抢抓机遇,锐意改革,勇于创新,经济和社会发展均取得了显着成绩.近年来,江阴的发展令人注目,经济实力已跃居全省首位.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分析比较两市的经济发展现状、特征和后发优势,对昆山来说,可以从中吸取有益的经验,扬长避短.在激烈的市场经济中充分发挥优势,奋勇争先,再创辉煌.一、实力对比2002年底,江阴市土地总面积988平方公里,下辖20个镇,8个街道办事处,341个村民委员会,81个居民委员会,总户数万户,人口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万人.我市土地总面积平方公里,下辖15个镇,12个街道办事处,211个村民委员会,93个社区居民委员会,总户数万户,人口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万人.1、经济总量:从改革开放至今,江阴经济总量一直处于昆山之上.1978年,江阴GDP为亿元,同期我市的GDP为亿元,两者相差倍.随着两地生产力在以乡镇工业和横向联合为发展主线上的充分释放,到“七五”和“八五”期末,江阴GDP分别为亿元和亿元,我市分别为亿元和亿元,经济实力的差异仍维系在倍和倍.“九五”期间,由于国内、外经济环境的不断变化,受制于供需结构、市场竞争和自身机制等因素的影响,苏南乡镇企业的间歇性调整,我市外向型经济优势的进一步显现,两市的经济实力逐步缩小.2002年,江阴GDP为亿元,我市为亿元,两市的差距为倍,比1978年缩小倍,比1995年缩小倍.今年上半年江阴GDP为亿元,我市为亿元,两市差距缩小为倍,比年初又下降倍.2、经济质量:二十余年来,江阴和昆山两市经济的高位运行是以较高的经济质量为基础和保证的.从经济增长的稳定性看,1978至2002年的24年间,江阴和我市经济的年均增速分别为%和%,其中增速在40%以上的年份都只有2次,年度增速集中在22%左右.从工业生产的效益看,2002年,江阴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为%,比我市的%,高出个百分点,实现工业产品销售收入亿元,工业利税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和%,我市则分别为亿元和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和%.以上充分说明江阴无论在工业经济效益方面,还是在产出效果方面均好于我市.3、收入分配:2002年,江阴实现财政收入亿元,比上年增长%,占GDP的比重为%,比上年增加个百分点,而我市财政收入为亿元,比上年增长%,占GDP比重为%,比上年增加个百分点.我市财政收入由1978年仅为江阴的%迅速上升到2002年的%,今年1—7月又升至%.在民间财力方面,2002年江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分别为9332元和6266元,而我市的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水平分别为11128元和6262元,两市居民收入处于仲伯之间;2002年末,江阴和我市的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分别为亿元和亿元,说明两市的民间财力比较丰富,也从另一角度反映了“调动民资”还有较大空间.4、企业发展:企业作为国民经济的细胞,其发展的要素特征直接决定着当地经济的综合素质和实力水平,工业更是社会生产的主要肌体,因此,选择其作为江阴和我市企业状况的比较平台.2002年底,江阴和我市工业企业分别有6455家和5189家,其中:规模以上国有及年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非国有工业企业企业分别为679家和638家.在规模以上企业中,江阴以内资企业为主,有594家,我市以外向型经济为主,有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554家.从企业的资产质量看,江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资产负债率为%,低于我市个百分点.从企业的管理成效看,江阴规模以上工业劳动生产率为每人90491元、销售利润率为%,均好于我市的86966元和%.从企业的亏损面看,江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亏损情况也好于我市,其亏损面为%,低于我市个百分点.再从上表可以看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户均水平,我市均不如江阴.2002年江阴市工业产品销售收入超10亿元的企业有13家、利税超亿元的企业有17家、有12家工业企业列进全国大型企业1000强、有6家企业跻身中国企业500强.而我市仅分别有9家、7家、6家和3家.综上所述,江阴市的工业企业整体素质、经营能力总体上胜于我市.二、结构特征处于成熟阶段的经济发展或者紧缩背景下的经济发展,经济内在的结构性因素的作用显得尤为重要.目前,我市与江阴经济的增长正面临着内在结构性因素的考验,两市经济的结构特征的异同之处也较为明显.1、产业结构:2002年江阴市三次产业结构的配置格局依次为::,产业结构的变动趋势是一产比例持续下降,由2000年的降为,二、三产业比例继续扩大.2002年我市三次产业结构的比例为::,产业结构的变动趋势是一、三产业比例下降,二产比例扩大.如按国际相关标准衡量,江阴市的产业结构水准要高于我市.从行业角度看:我市在原有的纺织、轻工工艺等行业基础上,培育了电子信息、精细化工、交通运输、普通机械等四大支柱行业.江阴的主要支柱行业有纺织、金属、化学、塑料制品等.2、所有制结构:由于发展政策导向的差别,两市在所有制结构方面形成了较大的差异.九十年代后,外向型经济在我市的迅速崛起,使得“三资”成份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大大提升.2002年,我市外商及港澳台工业企业总产值、销售收入、利税总额占全市工业的比重分别为%、%和%,涉外税收占全市财政收入的比重达%.而江阴市则以内资企业为主,2002年其内资企业工业总产值为亿元,占全市工业的比重达%.3、城乡结构:城乡二元结构是我市和江阴共同面临的问题,它将从居民消费、基础设施、就业格局等多方面对经济增长形成制约.二元结构与经济发展水平、政策机制等因素相关,其衡量指标是城市化水平的高低,数据表明我市的城市化水平高于江阴,每100个昆山人中非农业人口有51人,而江阴每100人中非农业人口仅为25人;另外从行政建制上看,江阴设村民委员会341个,居民委员会81个,比例为:1,而我市村委会与居委会之比为:1.与此同时,江阴在社会文化事业、医疗卫生、城市建设等方面与我市相比也存有较大差距.4、需求结构:需求结构从使用角度反映了社会产品的最终流向,从而透析出拉动当地国民经济增长的基本格局.GDP的最终需求主要包括投资、消费、外贸出口含异地间产品流进流出三个方面,2002年我市投资、消费、出口三大需求的比例约为::,江阴三大需求的比例为::.两市需求结构的差异主要体现在出口贸易所占比重的不一,九十年代以来我市招商引资成绩显着,东南亚、日本、韩国、欧美以及港澳台地区的跨国集团纷纷来此落地生根,全球五百强企业就有二十四家,2002年我市出口总额达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002年1—7月出口亿美元,同比增长%,三资企业出口总额占全市的比重达%,外需对我市经济的拉动作用正越来越明显.三、发展取向九十年代后,随着外部环境和自身实力的变化,江阴和我市的经济发展进入了新的历史阶段.苏南“乡镇企业”模式被两市人民充实了新的内涵——都在转向以股份公司为主的现代企业,都在努力挤占国际市场,都在挺进高科技,二者之间差异趋于淡化.然而,江阴和我市在发展方略上还是各有偏重的.我市政策的着力点体现在外向型经济、企业改制和城市化.尤其是外向型经济,我市建立了4个国家级和4省级开发区,对外资企业从税收、贸易、管理等多方面予以优惠措施,至今年8月底,我市已批准外资企业3212家,实际利用外资亿美元.2002年我市进出口总额亿美元,而江阴仅为亿美元,外向型经济保证和促进了我市经济的发展.另外,九十年代中期开始,我市对国有、集体企业相继进行了产权制度改革即“改制”.通过改制,颇为彻底地明晰了国有、集体企业的产权,初步建立了现代企业制度,基本上把政府对企业的直接支配权从企业撤出来.江阴的经济发展以内资企业为主,资本运作好于我市.他们引入现代企业管理制度,提高产品结构档次和树立品牌意识,丰富营销和市场竞争手段.从发展层次上看,江阴的内资企业渐渐超越了自身积累求发展的阶段,借助资本实力推进企业发展成为潮流,一些大型企业已经走上了购并扩张、资本经营的路子.如江苏阳光集团购并了我市三山集团等.2002年底,江阴已有10家上市公司,共募集资金56亿元,在10家上市公司中,有7家集体企业、2家港澳台投资企业和1家国有企业.10家上市公司2002年工业产值占其全市工业的比重为%,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比重为%,占大中型工业企业的比重为%.四、优势比较基于对江阴和我市两地经济实力、结构特征和发展途径的认识比较,两市经济实力在全省乃至全国县市中勿庸置疑,经济结构各有偏重,发展途径异曲同工.随着我国加入WTO,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两市将面临更大、更新的挑战.1、我市发展所长:1基础设施.首先,我市交通设施完善,京沪铁路、沪宁高速、苏虹机场路、312国道贯穿东西,境内河网密布,公路四通八达,全市公路总里程1225公里.其次,表现在与生产信息密切相关的园区设施优势,我市的经济技术开发区已具备高质量的道路、供电、供水、供气、排水、污水处理、通讯等“九通一平”.最近从商务部获悉,1995年前国务院批准设立的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中,2002年综合投资环境最好的开发区我市名列第3位.2招商引资和高新技术.根据省政府授权,我市开发区享受副厅级经济管理权限.在国家级开发区中,我市开发区经济实力列第3位、基础设施配套能力第5位、经营成本低列第1位、社会及环境优列第2位.到今年8月底为止,全市共批准三资企业3212家,累计实际利用外资超过亿美元.其中:台资企业1200多家,总投资超过40亿美元,台湾10大笔记本电脑生产厂家有6家在我市办厂,台资总量占全国的十分之一,超过了上海地区的总和.高新技术发展迅速,今年1—8月规模以上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完成工业产值亿元,同比增长%.开发区经济总量超过全市的一半,已成为外商及港澳台投资的密集区、高新技术的密集区和现代化建设的先导区,并充分发挥其对全市的辐射和带动作用.3人才技术储备:由于我市经济的快速发展,加之人才引进机制的灵活,近年来我市已成为全国大中专毕业生择业的良好去处,目前已拥有一批学识渊博、经验丰富的归国留学生、研究生、本科生等梯队形人才构架.同时拥有一大批外商投资企业的外籍员工队伍,带来丰富的管理经验和技术支持.另外,由于邻近上海,接受其技术辐射具有周期短、成本低信息灵的优势.4城乡一体化:我市的小城镇建设起步较早,城市化水平较高,便于其从全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全局出发,城乡一盘棋,加强统一规划,合理调整镇级行政区划,推进户籍制度改革,形成以市区为中心,由一批中小城镇和一般集镇构成的多层次的城镇群体,进一步改善和提升城市的消费结构、扩大居民消费、促进第三产业发展.5旅游经济:我市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既有千年古镇,又有水乡美景,旅游资源十分丰富.2002年实现旅游总收入亿元,接待国内外游客万人.目前,我市按照发展大旅游、培育大产业为目标的思路,积极实施品牌战略,充分发挥“一镇两湖”的独特优势,城乡联动、多方携手、齐心协力,加大旅游城市形象宣传和促销力度,完善旅游功能,改善旅游环境,以假日经济为契机,全面优化旅游要素组合,把旅游业培育成新世纪我市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2、江阴发展所长:1规模经济:江阴已培育了国家级企业集团46家、省级企业集团84家,形成了全国最大的精毛纺企业阳光集团、海澜集团,全国最大的软塑包装基地申达集团,全国最大的磷化工生产企业澄星集团,全国最大的模具塑料生产企业江南模塑集团,全国最大的金属制品企业法尔胜集团和全国知名行政村华西村.2资本运作:江阴资本经营取得新的进展,上市公司业绩良好.2002年又有4家股份公司已通过发审会批准,1家企业进入上市辅导期,并有2家通过验收.“江阴板块”规模不断扩大,四环生物成功增发募资.到目前为止已有各类上市公司13家,累计募集资金67亿元.另外,其带动作用日益增大,阳光集团又规划土地8000亩;华西村又并入8个村,规划面积3000亩.3私营企业:2002年江阴有5149家私营工业企业,比上年增加1937家,增长%;完成产值亿元,比上年增长倍;实现利税亿元,比上年增长倍.而我市仅为4079家,完成产值亿元;实现利税亿元,分别为江阴的%、%和%.4沿江开发战略:利用长江“黄金水道”,策应江苏沿江开发战略,是江阴加快经济发展的又一重要举措.至今年6月底,沿江150平方公里范围内,累计完成拆迁299万平方米、进区项目922只,完成投入400亿元.引进超亿美元项目8个.合同利用外资25亿美元,实际到帐外资14亿美元.沿江国家新材料产业带初具规模,初步形成了特种金属、光电子通信、有机高分子、精细化工和纺织新材料五大新材料产业群.沿江地区已成为江阴外来资本的集聚区、工业投入的主阵地和经济发展新的增长极.五、相关启示1、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发展经济的必要途径.我市与江阴先后于九十年代中期打破原有发展模式的束缚,不约而同地选择了将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当作发展本市经济的基本做法之一.目前,企业产权不清、管理落后、机制僵硬是造成我国绝大多数企业竟争力低下的深层原因,现代企业制度的内涵深远,制度的建立不可能一蹴而就,我们应按照客观规律,把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同产权市场、破产机制、社会保障、监管机制等联系起来,在改革进程中协调推进.2、产业升级和技术创新是经济发展的不竭动力.企业的经营转换能力和技术创新能力是竞争力的核心,因为除了自然资源配置的比较优势外,产品的市场适应性和技术优势是决定市场竞争的最大砝码.我市和江阴经济发展的过程同样验证了这一道理,我市通过引进外资和技术,已初步形成IT产业、精细化工、交通运输设备等优势产业群;江阴的国有、集体经济通过资本运作的手段,一改小商品产业链的经营面貌,形成了以纺织、金属加工、化工为主的产业结构.面对朝夕万变的科技发展,在全球化经济的竞争格局中,我们的企业必须强化经营转换的意识与能力,加大开发研究费用投入和技术进步步伐,才能提高参与市场竞争的综合能力.3、完善政府的服务功能是发展经济的重要保证.从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确立以来,政府和企业行为都有归位的必要性,近些年来我市与江阴两市政府在打破“条条框框”、引导和服务企业经营等方面率先作出诸多尝试.从全国范围看,政府通过行政干预的手段直接管理企业和调节市场的特征逐步淡化,对企业的服务和指导工作在不断的加强,随着我国加入WTO,我们处理好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各类主体的行为属性显得更为重要和紧迫,政府需要不断提高和改善它们的服务功能,着力点应更多的体现在成立电子政府、发布产业信息、提供技术咨询、建立中介机构、规范市场环境等方面.。
昆山城市2002-2020总体规划
引言昆山是一座独特的城市。
改革开放至今,昆山的经济技术开发区、昆山的台资企业、昆山的开发模式使城市发展脱胎换骨。
在不断的整合中,城市实力不断加强,人民生活得到巨大改善。
但是经济先行的同时,城市形象和城市环境建设也显示出滞后和不适应。
长江三角洲是我国经济最活跃的地区之一,昆山位于其核心城市上海的两侧,既是上海经济圈和苏锡常经济圈之间的联接纽带,又是沪宁经济轴上的重要城市。
如何发挥自身优势,充分利用特殊地理位置所带来的区位优势,如何更好的加入国际、国内两个市场,如何使昆山城市经济发展产生飞跃,值得研究。
外向型经济的发展使人量的外来资本涌入,这对昆山投资环境的要求日益提高。
在投资硬环境方面,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城市人居环境和城市面貌与经济发展不符,居住条件仍未得到根本性改善。
对科学技术的投入不足使得昆山在科学研究、技术发展方面居于劣势,加上外来劳动力素质较低,高级技术人才短缺等因素,使昆山投资软环境有所欠缺。
土地资源的逐步短缺使昆山的投资门槛、城市建设门槛会进一步加高,吸引企业的土地优势将不复存在。
产业的空间布局难以形成有地方特点的专门化的劳动地域分工,城镇空间建设用地分散、功能混杂,人居环境质量较差。
所幸的是,昆山地方领导意识到了上述问题,近年来明显加大了这方面的调整力度。
昆山经济发展势头是超常规的。
2002年,GDP达到314亿元,增幅30%以上;人均GDP达到6290美元;财政收入41.5亿元,增长51.8%;进出口总额82亿美元,增长65.5%。
突变性的数据困扰着我们的视线,传统的分析方法受到质疑。
我们站在昆山城市发展的十字路口上,许多问题是第一次遇到,国内的城市并没有现成的经验可参考。
但相信经过认真细致的研究和实践,是能逐步找到答案的。
目录第一部分规划综述 (01)第一章 现状概况 (01)一、市域概况 (01)二、市区概况 (01)第二章 规划总则 (01)一、规划背景 (01)二、规划依据 (02)三、指导思想 (02)第三章 规划期限和规划范围 (02)一、规划期限 (02)二、城市规划区范围 (02)三、中心城区规划用地范围 (02)第二部分社会经济发展规划 (03)第一章 区域条件分析 (03)一、长江三角洲城市带发展趋势的影响 (03)二、上海未来的发展带来的影响 (03)三、处理好与周边城市的关系 (03)第二章 社会经济发展战略 (04)一、市区经济总量预测 (04)二、产业结构 (05)三、产业空间布局对策 (05)四、城市现代化发展目标 (05)第三章 城市发展目标与战略 (06)一、发展优势与制约因素 (06)二、城市发展目标 (07)第四章 城市职能和性质 (07)一、城市职能 (07)二、城市性质 (08)第五章 总人口规模 (08)一、现状构成状况 (08)二、历史演变状况 (08)三、人口综合预测 (09)四、市域总人口控制规模 (09)第三部分市域规划 (10)第一章 城市化战略 (10)一、城市化水平预测综合 (10)二、城市化水平概念的更新 (10)三、城市化目标 (10)四、城市化发展思路 (10)第二章 市域空间利用规划 (10)二、市域空间利用规划概念的更新 (12)三、规划目标与原则 (12)四、市域片区规划和城镇结构 (12)五、市域空间总体布局 (13)六、片区主要规划引导 (14)七、实施策略 (16)第三章 市域交通规划 (16)一、规划指导思想 (16)二、铁路 (16)三、内河 (17)四、公路 (17)五、城际轨道交通 (18)第四章 市域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规划 (18)一、生态建设 (18)二、环境保护规划 (19)第五章 市域风景旅游规划 (20)一、旅游发展现状和存在问题 (21)二、规划依据 (21)三、旅游资源总体评价 (22)四、旅游产品和客源市场定位 (23)五、旅游发展总体空间布局 (24)六、近期开发重点 (24)第六章 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 (24)一、现状概况与价值评估 (24)二、保护规划范围、指导思想 (24)三、保护规划原则与目标 (24)四、保护框架和保护重点 (25)五、中心城区历史文化环境的保护 (25)六、市域古镇保护区的保护 (25)第四部分中心城区总体规划 (27)第一章 中心城区人口和用地规模 (27)一、中心城区人口规模 (27)二、城市建设用地规模 (27)第二章 中心城区总体布局 (29)一、中心城区总体布局原则 (29)二、中心城区空间发展选择 (29)三、中心城区总体布局 (29)第三章 城市各类用地规划 (29)一、工业用地规划 (29)二、居住用地规划 (30)三、公共设施用地规划 (31)第四章 城市交通规划 (32)二、公共交通规划 (34)三、自行车和步行交通规划 (35)四、货运交通规划 (35)五、静态交通规划 (3)六、城市对外交通出入口规划 (36)七、物流规划 (37)第五章 城市园林绿地系统规划 (37)一、现状分析 (37)二、用地指标 (37)三、存在问题 (37)四、规划原则 (37)五、规划布局 (37)第六章 城市景观规划 (38)一、规划目标 (38)二、规划原则 (38)三、规划要点 (38)四、规划要素 (39)第七章 城市市政基础设施规划 (39)一、给水系统 (39)二、污水系统 (41)三、供电系统 (43)四、广播、通信系统 (44)五、燃气系统 (45)六、防洪除涝系统 (46)七、环卫 (48)八、其他设施 (48)第八章 城市综合防灾规划 (48)一、消防系统 (48)二、抗震防灾系统 (50)三、城市防空及地下空间规划 (52)第九章 城市近期建设规划 (54)一、近期建设策略 (54)二、近期建设目标 (54)三、近期建设主要内容 (54)第十章 远景发展构想 (57)一、展望年限 (57)二、规划目标 (57)三、城市规模 (57)四、发展方向 (57)五、结构形态 (57)六、规划布局 (58)表1昆山市经济增长方案的类型和速度 (04)表2昆山市经济增长目标 (05)表3昆山市城市现代化指标体系(2010年) (05)表4昆山市历年市域人口变动情况 (08)表5昆山市市域人口综合预测 (09)表6昆山市现状城镇发展主要指标 (10)表7昆山市城镇规模等级现状(2001年) (11)表8昆山市市域城镇建设现状(2002年) (11)表9市域空间利用规划各片区人口及用地规模 (16)表10玉山镇历年人口增长情况 (27)表11昆山市中心城区人口综合预测 (27)表12现状建设用地平衡表 (27)表13规划建设用地平衡表 (28)表14昆山市中心域区干道系统规划一览表 (33)第一部分规划综述第一章现状概况一、市域概况1、地理位置昆山市东依上海,西邻苏州,四周与常熟、太仓、苏州市的相城区和上海市的嘉定区、青浦区接壤。
2023昆山经济运行报告
2023昆山经济运行报告摘要本文对2023年昆山市的经济运行情况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总结。
报告分为以下几个部分:经济总体情况、产业结构、固定资产投资、贸易和外资、就业形势以及未来发展趋势展望等。
通过对这些指标的分析,我们可以深入了解2023年昆山市的经济状况,为未来的发展提供参考和指导。
1. 经济总体情况1.1. GDP总量2023年,昆山市的GDP总量达到X亿元,同比增长X%。
在全国范围内,昆山市的GDP总量位居前列,成为一个重要的经济增长点。
1.2. 经济增速2023年,昆山市的经济增速为X%。
尽管相比上一年有所下降,但仍保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平上。
这主要得益于昆山市政府积极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和创新发展的政策措施,为经济提供了良好的增长动力。
2. 产业结构2.1. 第一产业2023年,昆山市的第一产业增加值为X亿元,同比增长X%。
农业生产稳定发展,农民收入持续增加。
2.2. 第二产业2023年,昆山市的第二产业增加值为X亿元,同比增长X%。
制造业是昆山市的支柱产业,继续保持了较快的增长速度。
在制造业中,电子信息、机械制造和新材料等行业表现突出。
2.3. 第三产业2023年,昆山市的第三产业增加值为X亿元,同比增长X%。
服务业是昆山市的重点发展领域,包括金融、物流、旅游等行业都取得了快速增长。
3. 固定资产投资3.1. 投资规模2023年,昆山市的固定资产投资总额达到X亿元,同比增长X%。
投资领域主要集中在基础设施建设、房地产开发和产业园区建设等。
3.2. 投资结构在固定资产投资中,基础设施建设占据了较大的比例,其中交通运输和能源领域的投资额较大。
4. 贸易和外资4.1. 进出口贸易2023年,昆山市的进出口总额为X亿元,同比增长X%。
其中,出口额为X 亿元,进口额为X亿元。
昆山市的贸易总体呈现出稳步增长的态势。
4.2. 外资利用2023年,昆山市吸引到了较多的外资。
外资主要流入制造业、金融服务业和高新技术产业。
昆山概况
昆山简介一、昆山概貌昆山地处中国经济最发达的长江三角洲,是上海经济圈中一个重要的新兴工商城市,历史悠久,物产丰饶,素有“江南鱼米之乡”美称。
二、地理位置昆山位于东经120°48′21″~121°09′04″、北纬31°06′34 ″~31°32′36″,处江苏省东南部、上海与苏州之间。
北至东北与常熟、太仓两市相连,南至东南与上海嘉定、青浦两区接壤,西与吴江、苏州交界。
东西最大直线距离33公里,南北48公里,总面积927.68平方公里,其中水域面积占23.1%。
三、行政区划昆山市域面积927.68平方公里,常住人口130.8万,下辖2个国家级开发区、2个省级开发区和9个镇。
四、人口情况全市出生人口7477人,出生率为10.6‰,死亡人口3939人,死亡率为5.58‰,人口自然增长率为5.01‰。
人口规模继续扩大。
年末全市户籍总人口711333人,比上年末增加11448人;年末外来暂住人口达121.26万人。
五、地质地貌昆山属长江三角洲太湖平原。
境内河网密布,地势平坦,自西南向东北略呈倾斜,自然坡度较小。
地面高程多在2.8~3.7米之间(基准面:吴淞零点),部分高地达5~6米,平均为3.4米。
北部为低洼圩区,中部为半高田地区,南部为濒湖高田地区。
六、湖泊河流昆山是著名的江南水乡,河道密布,湖泊众多。
吴淞江、娄江横穿东西。
湖泊较大的有淀山湖、阳澄湖、澄湖、傀儡湖。
七、气象气候属北亚热带南部季风气候区。
年平均气温17.6℃;年平均降水量1200.4毫米,年平均日照时间1789.2小时。
空气质量优良,每年300天以上达到国家二级标准。
八、自然资源土地资源全市面积927.68平方公里,约合139.2万亩,其中耕地70.5万亩,园地1.65万亩,林地1.7万亩,居民点及工矿用地33.62万亩,交通用地8.13万亩,水域30.9万亩,未利用土地0.55万亩。
水资源全境河流总长1056.32公里,其中主要干支河流62条,长457.51公里;湖泊41个,水面10余万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本报告是严格保密的。
返回
5
[宏观经济分析]
产业结构发展分析
世联认为:
昆山处于二产占主导的发展阶段,但已出现向三产占主导阶 段开始过渡的趋势,三产目前发展相对滞后,但有发展潜力
第一产业 第二产业 第三产业 2001 4.98% 60.14% 34.88% 2002 3.77% 64.59% 31.64% 2003 2.33% 67.61% 30.06% 2004 1.75% 68.25% 30% 2005 1.37% 68.49% 30.14% 2006 1.13% 67.85% 31.02%
昆山市宏观经济分析总领
宏观经济概述
GDP发展水平分析 产业结构发展分析 人口结构变化分析
人民生活指标分析
昆山市 宏观经济分析 总体结论
社会商品零售总额分析
本报告是严格保密的。
[宏观经济分析]
昆山宏观经济概述
宏观经济概述
地理位置、构成、经济地位、产业结构、人口结构、商业发展、消费习惯
(1) 昆山市地处上海与苏州中部,依托于上海和苏州 发展,全市有十个镇和一个国家级经济开发区;
0.8
0.8
文化、体育 和娱乐业
30895
0.3
0.3
本报告是严格保密的。
返回
7
[宏观经济分析]
人口结构发展分析
昆山市的人口结构与产业结构关系紧密
第二产业目前占主导地位,但多以企业链低端为主,以制造加工厂形式存在,属于劳动密集型 企业,以台商居多,目前台商在昆山投资的公司已经超过1000家; 一方面需要大量本地及外来劳动力的技术支撑,月薪多在1000-1500之间,属于低收入人群; 一方面需要台湾本地人员的管理支撑。并据统计,目前常驻昆山的台籍人士已超过10万人,多 为中高层管理者,台商及其家属构成了一个超出平均水准的高消费人群。 一方面需要大量本地及外地人士作为中基层管理者,月收入多在2000-3000元,属于平均偏低收 入人群;
1000 900 800 700 600 500 400 300 200 100 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GDP(亿元)
增长率
2006
45% 40% 35% 30% 25% 20% 15% 10% 5% 0%
100000 80000 60000 40000 20000 0
45% 40% 35% 30% 25% 20% 15% 10% 5% 0%
人均GDP(元/人)
人均GDP增长率
率,约合18808.4美元。在 年份
苏州及江苏省中位居第一。
GDP(亿元)
增长率
2001 230 14.54%
2002 305 32.61%
2003 430.37 41.10%
2004 570 32.44%
2005 730 28.07%
2006 932.01 27.67%
(7)昆山市高收入消费者普遍存在到上海、苏州购
物、娱乐的消费习惯。
本报告是严格保密的。
返回
2
[宏观经济分析]
GDP发展水平分析
昆山人均GDP水平高于上海,剔除高估因素之后 依然可说明本地房地产市场处于高速发展阶段
(1)昆山市GDP近六年平均增
长率达到29.41%。
(2)按年末户籍人口数计算,昆 山市人均GDP2006年达到 141063元,根据当前汇
本报告是严格保密的。
11
[宏观经济分析]
人民生活指标分析
世联认为: 结合“业态错位关系、产业发展机会、人口结构特点、人民潜在 消费能力大”等观点,昆山市商业潜力巨大,有待挖掘
20000 15000 10000
15011 10287
16809 11311
19016 12726
5000
0
2004
2005
984056
606936 377120
1096395
1262502
1343838
1401765
619534 476861
63275135475
665849620335
734956 666809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年末户 籍人口
年末暂 住人口
年末总 人口
昆山市近几年总人口数增长迅速,其中自然增长率为3.55%。,人口的增长 主要是由于机械增长引起的。外来人口的大量进入为昆山的商业发展提供 了强大的购买力。
0053
0
(1)家庭人均收入800元以上的家庭中,对衣着的支出急剧上升,平均每月衣着总支出在1000元以上。 家庭人均收入5000元以上的家庭每月衣着支出更是高达5128.62元。
2006
人均可支配收入 人均消费性支出
2006
13.13%
12.51%
2005
11.98%
9.95%
2004
15.17%
10.61%
2003
20.69%
11.38%
2002
10.09%
23.23%
2001
13.12%
6.24%
0%
5%
10%
15%
20%
25%
30%
35%
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率 人均消费性支出增长率
人均每 月可支 配收入
户均家 庭人口 数
200- 400- 600- 800- 1000- 1500- 2000- 2500- 3000- 4000- 5000 400 600 800 1000 1500 2000 2500 3000 4000 5000 以上
3.0 2.5 2.8 2.8 2.78 2.5 2.46 1.00 2.80 2.00 3.25
➢ 04、05、06年昆山人均消费性支出占人均可支配收入比例,分别为: 68.53%、67.29%、66.92% 表明昆山市的居民消费增加速度小于可支配收入的增加 ,显示人民潜在
消费能力强大,城市消费潜力大,商业发展潜力巨大
本报告是严格保密的。
12
[宏观经济分析]
人民生活指标分析
昆山家庭结构为两口或三口之家,整体年龄结构偏向年轻 不同收入家庭支出均集中于衣着、交通通讯、娱乐教育文化服务方面
第三产业由商业经营和企业运作构成,比例较小,但有发展潜力,以本地中小型企业和上海苏 州的外来企业为主; 一方面,各类商业外来打工人员,收入普遍偏低,约为1000-1500元左右; 一方面,各类商业企业主或投资者,本地外地均有,收入较高; 一方面,各企业的普通工作人员,收入偏低,约为2000--2500元; 一方面,各企业的中高层人员,收入中等偏高,约为4000-5000元;
交通运输、 仓储、邮政 280235 业
3.0%
信息传输、 计算机服务 165239 和软件业
1.8%
批发和零售 业
760802
8.2%
住宿和餐饮 业
221725
2.4%
2005年占 GDP比重
增减百分点
2.6%
0.4
1.7%
0.1
7.6%
0.6
3.2%
-0.8
金融业 315286
3.4
3.4
教育
72997
(2)昆山发展速度较快,吸引外资和世界500强企业,
在全国县级市排列第一 (3)昆山市产业结构,以工业为主导,第三产业发展
相对滞后,但有比较大的发展潜力; (4)昆山市总人口以外来暂住人口居多.2005年始,
外来暂住人口数首次高于本市户籍人口数,06 年持续并有上升趋势; (5) 昆山市商业目前存在散、乱、差的特点,多为街 区商业,集中商业不发达,商业发展水平较低。 (6)昆山市商业业态目前处于大卖场主导的阶段,商 业业态层次滞后于本市的人均GDP水平和可支配 收入水平。
100% 90% 80% 70% 60% 50% 40% 30% 20% 10% 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第一产业 第二产业 第三产业
(1)昆山目前处于第二产业占主导的阶段,但是目
前第二产业所占比重增长放缓,甚至有所下降。 第三产业所占比重在02、03年大幅下降之后,近
年份
2003
2004
2005
2006
人均GDP(元/人) 30826.51 45203.16 54324.15 68628.48
人均 GDP 增长率
16.95% 42.65% 32.95%
(3)考虑到昆山特殊的外向型经 济和大量外来人口,实际人 均GDP调整为68628.48 元,根据当前汇率,约合 9150.46美元。高于上海
昆山市的GDP增长与暂住人口的增加有很强的相关性; 昆山市的经济增长在相当程度上依靠外来劳动力支撑; 昆山市人口增长的根本动力在于其外向型经济的快速增长;
1600000 1400000 1200000 1000000
800000 600000 400000 200000
0
805656 600279
205377
2001
年开始缓慢增长。
2002
(2)在将来一段时期内,第二产业的增长将会放缓, 2003
所占比重会稳定甚至逐步下降。第三产业将会获 2004
得更快的发展。
(3)产业结构的变化会进一步提高昆山人民收入 2005
水平,同时刺激商业的发展。
2006
第一产业 第二产业 第三产业 11.50 138.80 80.50 11.50 197.00 96.50 10.03 290.97 129.37 10.00 389.00 171.00 10.00 500.00 220.00 10.53 632.41 289.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