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形态结构演变的基本因素分析

合集下载

城市功能结构与形态.

城市功能结构与形态.
①第三产业发展滞后——第三产业内部产业类别构成分析
②商贸服务功能滞后——城市商业、娱乐功能的发挥
总结:商业娱乐功能在城市发展中发挥的作用极其微弱,落后于古代韩城城市繁荣的商业贸易景象,更无法满足20万人口物质精神文化的需求。韩城城市未来主导功能的调整应结合自身的劣势,在总体布局中考虑增加商业、娱乐业的比重,将商贸、娱乐作为未来城市的主导功能。
③大环境的影响
*交通因素:韩城的铁路客运发展滞后,车速过慢,与其他各城市通行时间过长,极大的影响了城市的旅游功能。
*技术因素:由于历年来古城研究成果数量少,导致城市特色不明显、旅游发展缓慢的现象。
总结:韩城城市在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忽略了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重要的旅游功能。依托老城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的城市旅游功能的发挥,以及完善的旅游服务体系,便捷的交通联系与技术服务支持是未来韩城城市发展的重点。2.商业、娱乐功能滞后
二。城市功能存在的问题
1.旅游功能的忽略
①老城并未成为旅游业发展的主体,旅游发展动力不足。
②旅游服务体系不健全制约了城市旅游功能的发挥。
*旅游形象不鲜明,忽略利用老城的文化旅游价值
*旅游市场定位不明确。
*旅游产品单一,参与性弱。
*旅游服务体系不健全。
*旅游经营方式僵化、参与性差。
*旅游也未能带动城市新兴产业及辅助产业。
城内五条大街:金城大街、西大街、书院街、煌庙巷、文庙巷,七十二条小巷,其格局呈“井”字形和“丁”字形式。
③功能分区:韩城老城以东西大街为界,城北基本为公共建筑区,城南为居民生活区2.以新城为主体的城市结构
①空间结构:韩城市中心城区由新城区、老城区、象山区、苏山区、竹园区五片组成。城市形成了“一主两副,一带三轴”的空间结构
3.老城功能与主导功能脱离

沈阳城市空间结构的演变及其作用机制分析

沈阳城市空间结构的演变及其作用机制分析

沈阳城市空间结构的演变及其作用机制分析国川;刘春涛【摘要】城市空间结构演变是在多种机制作用制衡下不断变化的复杂过程,不同属性的城市空间结构的形成、演变在不同作用机制下呈现不同的阶段性特征。

以东北区域中心城市沈阳为研究对象,从古代、近代、现代的历史发展顺序出发分析城市空间结构演化历程,重现在城市地位、区域职能、经济发展等“城市内涵”变化过程中城市结构的“外在表象”演变过程。

通过不同阶段空间演变特征识别,划分“单中心”外衍时期、“功能板块”拼接时期、“圈层放射”拓展时期3个历史阶段。

根据分析,将沈阳城市空间结构演变机制归纳为自然因素、经济发展因素和决策者因素三大因素,并基于此预测沈阳城市空间结构的未来演变方向和最终城市结构。

%The city spatial structure evolution is a complex process influenced by a variety of mechanisms , and cities with different attributes show different characteristics between city spatial structure formations and evolutions under these multiple mechanisms .Taking Shenyang ,the northeast regional center city as the re‐search object ,we perspect the evolutionary process of city spatial structure ,reappear the process via the anal‐ysis on city status ,regional function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put the evolvement of city structure into three stages called“single center”period、“multiple blocks”period and “circleradiation”period .According to the analysis ,the Shenyang city spatial structure evolution mechanism is summarized as natural factors 、eco‐nomic development factors and decision factors .We further forecast the city spatial structure and the final spatial structure of Shenyang .【期刊名称】《辽宁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年(卷),期】2014(000)004【总页数】6页(P572-577)【关键词】城市;空间结构;作用机制;沈阳【作者】国川;刘春涛【作者单位】辽宁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辽宁大连 116029;辽宁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辽宁大连 116029; 沈阳市规划设计研究院,辽宁沈阳 110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K902;F129.9城市空间结构是城市地理学研究的核心内容之一,是城市战略规划中对城市发展拓展方向判断的重要研究内容,其合理性和演变方向决定城市未来一段时期内的综合竞争实力[1].现代城市空间结构有节点、地图、通道、网络以及环与环等五大构成要素,具有人口流、物质流、技术流、信息流和资本流五种流态[2].近年来,我国学者从历史演变和形成机制出发,对城市空间结构进行了不同学科视角的理论和实践研究[3-7].今天的沈阳市是辽宁省省会、国家中心城市、国家先进装备制造业基地、国家历史文化名城[8].自建制以来,沈阳从一座军事城堡演变成长为国际型大都市,其城市空间结构在城市功能的演替交互中形成、发展、演变.1.1 古代沈阳城市结构演变:“单中心”外衍时期(1840年以前)古代沈阳城市建设一直带有军事色彩.由于位于关内外的交通要道,沈阳在为争夺东北地区统治权的战争中确立了重要的军事战略地位:周代以前这里隶属营州,春秋战国时期燕国为了修建长城,在今沈阳故宫附近建设军事城堡“斥侯所”,在此基础上,西汉时期沈阳发展为具有城市轮廓的军事重镇,称为“侯城”,外围建设土墙,形成普遍认为的沈阳城市结构最早的雏形——方形城郭.唐代改称“侯城”为“沈州”.金末,沈州毁于金元混战之中,元太祖攻占沈州,沿用“沈州”之名.元代重建土城,改“沈州”为“沈阳路”.从汉“侯城”到元“沈阳路”,城市内部的空间架构演变为由夯土城墙与城内十字大街两大元素构成的“田”字形结构. 明代改“沈阳路”为“沈阳中卫”,其军事、政治地位有所下降,经济地位却有很大提升.繁荣的农业生产以及马市交易和交通的发展使其成为重要的补给地和物资集散地,形成辽东经济中心城市.城市空间结构基本保持不变,但城墙由土墙改为砖墙,城市骨架仍旧沿用“田”字结构.清太祖把都城从辽阳迁到沈阳,并在沈阳城内着手修建皇宫(今沈阳故宫),称“盛京”,采用《周礼·考工记》所记述的建城规制,使之具有较完整的都城格局,并形成宫城一体的空间布局模式.城市结构呈现“回”字形,内部道路呈“井”字形结构.清朝迁都北京后,政治地位下降使经济逐步处于主导地位,内方城、外圆郭的形制得以延续(表1,图1).1.2 近代沈阳城市结构演变:“功能板块”拼接时期(1840—1949年) 1840—1898年,城市基于原有的老城发展,基本保持传统的城方郭圆城市格局.至清朝末年,以沈阳故宫为中心的城区面积达14 km2,外围仅零星散布少量受国外文化影响的建筑.1898年以后,随着南满铁路与附属地的建设(1903年由沙俄转让给日本),原有城郭西侧出现另一个城市空间拓展板块,逐步成为空间上与旧城分离的新城区.城市也因此出现向西发展趋势.新城区是在外部势力作用下出于军事和政治目的形成的,具备一定的交通和物资流通作用.1905年以后,附属地与南满铁路间建设商埠地,城市空间呈现哑铃状形态,城市职能也因此增加区域商贸中心的属性.1911年辛亥革命后,沈阳成为奉系军阀的首府.沈阳民族工业特别是军事工业的巨大发展促进了城市新板块的激增,城市发展出现新的方向.向北形成惠工工业区和东北大学及其附属工厂等板块;向东形成奉海市场和大东新市区等板块;向西形成冯墉大学等板块.但整体上看,城市空间拓展呈现东西线性.1931年后,沈阳在日本《奉天都邑计划》的指导下,以“铁西工业区”为主体,城市的工业职能得到进一步增强.这一时期,工业中心城市的定位使城市的空间形态得以变化:清时期的盛京城、沈阳满铁附属地、商埠地、大东工业区、铁西工业区等城市功能共同组成板块拼贴式的城市空间格局,奠定了现代沈阳城市发展的基础.其发展受铁路拉动作用明显,尤其是沈阳满铁附属地及大东、铁西2个工业区得发展,因此城市增长的带型空间仍在强化.1941年以后,沈阳的城市建设基本停滞(表2).1.3 现代沈阳城市结构演变:“圈层放射”拓展时期(1949—至今)1949年建国以后,沈阳成为我国的重工业中心.市政府于1952年开始编制《沈阳市城市初步规划》,指导城市建设.在保留已形成的铁西、大东两个工业区的基础上,在市区北部和东北部新辟陵北和沈海两个工业区,同时南湖和北陵形成两个相对集中的文教区.在苏联的援助建设下,建设沈阳第一机床厂、沈阳风动工具厂、四零一厂、沈阳飞机制造公司、沈阳电缆厂、沈阳变压器厂,新的产业空间沿铁路线填充式发展.“文革”期间,城市发展无序蔓延,盲目扩张,主要拓展方向为西部.1978—1996年,在短缺经济的背景影响下,国家重新进入轻工业时代,作为重工业城市的沈阳衰落下去,但城市建设得到空前重视.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沈阳市政府组织编制城市总体规划,并于1987年重新修订.这一时期内城市持续对传统工业区进行改造,张士、南湖等开发区开始建设.一环的形成,奠定了沈阳单中心圈层结构的雏形,而城市跨河发展的布局调整则由机场、浑南高新区的建设启动.199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规定,土地使用权可以依照法律相关规定转让.与此同时,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于1996年编制完成,城市发展开始强调对中心城区和外围副城(现多称为新城)的建设.1995年建成的三环高速迅速拉大城市建设框架,城市建设进一步呈圈层式蔓延趋势,房地产投资逐步成为城市扩张的主要动力.2003年中央确定实施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以来,沈阳市启动铁西工业区更新改造、北部大学城建设、东部汽车城建设,启动并建成四环路,并进一步带动城市跨越浑河发展,沈抚新城、蒲河新城、佟沟新城、胡台新城等城市空间开发迅速.目前,以主城为核心、新城为组团的城市格局正在形成,环型放射状的中心城区空间拓展也已成趋势.2.1 自然因素沈阳市空间结构变化的作用机制自然因素主要包括地形因素、水文因素.地形是对城市空间发展影响最为深远的因素之一.沈阳城市空间结构具有明显的平原城市特点,即城市空间扩张基本不受山体地形等因素的阻隔,在水平方向上容易形成均质蔓延的空间状态,这也使得沈阳城市发展的决策者占据了更为重要的地位.水文因素则表现在对城市发展的限制作用,比如浑河由于其交通限制、洪水灾害、风水因素等影响[9],在古代、近代,甚至在20世纪90年代的城市空间结构演变过程中一直是城市南部的地理边界和心理边界.2.2 经济发展因素城市经济发展是城市空间结构发展演变的根本动力.当经济处于高速发展阶段时,带来了实际收入水平和城市建设投资的增加,促使城市空间的加速扩展,进而使城市空间形态发生改变[10].古代的沈阳作为皇城,经济的发展对其形态的推动作用微弱.近代外国资本主义控制沈阳的经济命脉,封建经济逐渐解体.“九一八”事变前,沈阳工业初步发展,后期日伪为强化其统治,建立了重工业为主的经济结构,由于大工业形成一般需要大面积的用地,无法在老城内狭小的空间得以安排,因此迫使其向外围发展,使城市形态呈现出板块状形态,进而向环形转化[11].建国初期,由于我国实行了社会主义的计划经济体制,在国家的统一布局下,沈阳的社会经济发展步入了快速发展阶段.城市功能分区日趋明朗,以沈阳的铁西区为代表的城市工业区迅速发展[12],并成为这一时期城市空间增长的主要动力.沈阳市城市空间迅速扩展,地域的建设扩展了沈阳市城区面积,新区与原来老城区彻底联结为一个整体,奠定了沈阳市空间形态框架.近现代数据统计显示,GDP的增长情况与建成区增长速率、城镇化水平有一定的正相关关系,即经济增长速度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城市的空间拓展.需要说明的是,城市空间结构的形成本身是理性的,不是所有的城市空间拓展都能够代表城市空间结构的优化,如“文革”期间的城市拓展就是盲目和超速的,带来的却是城镇化水平的降低(表3).2.3 决策者因素2.3.1 行政区划调整行政区划调整是影响城市空间结构的重要外部因素之一.行政区划上的调整有时会促使城市空间呈现大的跨越性发展与变化,有时又会限制和阻碍城市空间的扩张.沈阳城市历史上都经历过多次影响重大的行政区划调整.伪满时期,沈阳设奉天市,隶属奉天省.但这一时期沈阳行政区划的调整主要为日本所利用来打破中国东北原有行政界限,实施殖民统治.殖民者以服务于殖民统治和满足殖民城市功能的需要为目的划分管理片区,奠定了城市分区的基本格局[13].建国后,沈阳又经历两次重要行政区划调整,一是建国初期(1952—1954)沈阳被列为中央直辖市.这次行政区划调整正值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为尽快恢复国民经济,国家为东北工业化发展进行了大量的投入,沈阳在这次行政区划的调整中受益匪浅,城市产业得到飞速发展,沈阳的机械制造、军工项目、全国性的科研机构及大专院校等都是在此时确立的[14].城市空间也呈现跨越性拓展,城市建成区面积扩展迅速,新建工人村、工业区,城市朝东南西北4个方向扩张;二是改革开放初期,沈阳被列为计划单列市.此次行政区划调整首先在城市辖区上有所放大,以前的市辖县基本上改为市区和县级市,为城市化提供了更大的发展空间.此外,这次行政区划调整也为开发区建设留有一定的余地,西部经济技术开发区也都在这一时期成立[15].2.3.2 城市规划城市规划是对城市空间环境塑造的手段,作为政府的空间政策是其宏观调控的手段之一,以保证城市建设的整体效益的最大化.规划对城市开发的控制和引导都是对城市空间扩展的促进和对空间结构的优化.尽管不是所有的规划都能付诸实施,但大多数规划的结构意图还是得到体现的[16].从清末至伪满时期、新中国成立初期、改革开放时期和本世纪初重大的城市规划,均对城市空间结构塑造产生深远影响.在1931 年前沈阳在沙俄和日伪统治下城市规划多以火车站为中心,干道与方格形道路网构建城市格局.1932 年《奉天都邑计划》后,日本对统治下的沈阳城市的规划开始侧重于区域城市功能的组合与协作上,将沈阳建成为工业中心,城市形态随之发生改变:新工业区的建立与原附属地内功能区的调整使城市形态出现了由原来的附属地与老城区分离的板块状向环形的变化.1956年城市总体规划则侧重于城市经济与建设的恢复,另外,也对伪满时期城市性质与功能上的缺陷进行了纠正,沿东南西北4个方向扩建与改造城市,此后一直到“九五”时期,沈阳呈现这种圈层扩展的模式.1978年《城市总体规划总规》确定城市发展采取严格控制城市规模,调整工业布局、加强工业城镇建设,调整住宅布局,全面改造旧区的方针.1987年对该版规划进行了修编,首次提出城市跨过浑河向南发展,进一步明确城镇网络化布局结构.2000年国务院批准的《沈阳市城市总体规划(1996—2010年)》确定了“疏散旧城、建设新区”的理念,通过建立中心城区“分散组团式”的布局结构,引导核心区内的企业和人口合理、有序地向外围疏散以及调整城市用地结构(表4).2.3.2 交通建设交通建设对城市空间结构变化往往起到关键性的作用,优越的交通条件是城市经济发展的助推器,能够刺激城市空间结构的迅速成长;而恶劣的区域交通条件也完全可以使城市发展停滞下来,甚至出现“倒退”[17].沈阳城市空间迅速扩张始于中东铁路的修建贯通,中东铁路的修建为身处内陆的沈阳建立起了更为便利的对外通道,刺激了这些地区资本和社会资源的聚集,为城市空间扩张提供了外在推动力.审视沈阳市交通方式与城市拓展的发展历史,建国以后,从总体上讲沈阳市的交通方式革新速度相对较慢,交通方式的革新总是由城市规模扩大驱动所致,落后于城市规模的扩大,没有起到对城市形态的引导作用.20世纪90年代,二环路的修建对城市中心区进行了整合,同时带动了二、三环之间的发展,城市的圈层式扩张日益明显.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大,公共交通在市民出行中所占比例逐渐上升.三环与对外出口路的建设奠定了沈阳环状放射结构的发展趋势,而四环路、快速轨道交通的建设则有效拉动外围新城建设(表5).从历史的演变看,历次沈阳城市职能的升级,都伴随着城市空间的拓展和优化,在空间量变的过程中实现城市职能的质变.在此过程中,决策者虽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自然、经济等客观因素仍不能忽视.《沈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明确指出,将建设国家中心城市作为沈阳城市发展目标,要在建设先进装备制造业基地、生态宜居之都的基础上,进而率先实现老工业基地的全面振兴.正如其他区域城市在不断增强自身的经济辐射力与竞争力,沈阳也在不断做大城市规模.做大城市规模是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必要条件,但不充分.如前文所述,沈阳城市空间形态历经“单中心”“板块拼接”“圈层放射”等发展阶段;按照目前城市的生长惯性,未来沈阳极有可能仍将沿用圈层结构向外蔓延.国家中心城市是经济全球化、区域一体化背景下的核心竞争力所在,但也极有可能是区域发展主要矛盾所在,如东京的交通堵塞问题、伦敦的环境污染问题、北京的基础设施建设问题等等.沈阳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后发优势在于,可在前车之鉴的情况下提前做出预判,并通过合理的城市空间形态与空间管制解决即将面临的城市问题.如果说“内核聚拢、组团发展”是近期沈阳城市形态的最佳选择,那么可以认为,“轴向生长、多环多楔”的大都市空间形态将是沈阳在国家中心城市框架下的最终形态.其中,“轴向生长”是指由城市对外联系的主要通道,串联中心城区与外部组团,在枝状有机生长的机制下,形成放射状都市形态.这种形态既能够满足组团发展进一步扩大的需求,又能满足组团与中心城区“流”的需求.“多环多楔”是指利用多层次环路区分城市圈层,促进同圈层内组团间交流;利用发展轴之间的农田林地等生态用地建立城市绿楔,严格执行空间管制措施,严控城市规模.【相关文献】[1] 吴志强,史舸.城市发展战略规划研究中的空间拓展方向分析方法[J].城市规划学刊,2006(1):69-74.[2] 顾朝林,甄峰,张京祥.集聚与扩散——城市空间结构新论[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0:19-20.[3] 吴启焰,任东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地域结构演变与持续发展研究——以南京都市区为例[J].地理科学,1999,19(2):108-113.[4] 张庭伟.1990 年代中国城市空间结构的变化及其动力机制[J].城市规划,2001,25(7):7-14.[5] 丁成日.城市“摊大饼”式空间扩展的经济学动力机制[J].城市规划,2005,29(4):56-60.[6] 殷洁.基于制度转型的中国城市空间结构研究初探[J].人文地理,2005(3):59-61.[7] 冯健,周一星.中国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研究进展与展望[J].地理科学进展,2003,22(3):304-315.[8] 沈阳市人民政府.沈阳市城市总体规划(2010-2020)(报审稿)[R].2011.[9] 熊国平.90年代以来中国城市形态演变研究[D].南京:南京大学,2005:1-2.[10] 王晓琦.东北四大中心城市空间结构比较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07:34-39.[11] 于长英.城市工业遗产的保护与利用[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32(1):110-114.[12] 吕芳.东北老工业基地城市主导产业的选择[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33(4):507-509.[13] 刘泉.近代东北城市规划之空间形态研究——以沈阳、长春、哈尔滨、大连为例[D].大连:大连理工大学,2008:33-37.[14] 周一星,孟延春.沈阳的郊区化—兼论中西方郊区化的比较[J].地理学报,1997,52(4):289-299.[15] 吴晓青,胡远满,贺红士,等.沈阳市城镇扩展时空格局及其驱动力[J].应用生态学报,2007,18(10):2282-2288.[16] 何流,崔功豪.南京城市空间扩展的特征与机制[J].城市规划汇刊,2000(6):56-60.[17] 刘威.沈阳市快速轨道交通与用地关系研究[D].上海:同济大学,2007:23-27.。

城市空间扩张及结构演化的制度因素分析

城市空间扩张及结构演化的制度因素分析
lm td ln e e a dm a a men o n ge tef ̄ a d ln isi t sae e s  ̄ lot r n a d n tui t on r s en a t he ̄ l on f ̄a N uU so so .
ls i t alo c s h v be n a k y fcori s pngur n s a il xp sonan t t a olt n a n t s n t ui t on f F e a e e e a t n ha i ba p ta an i d sr url e uc ev u i Dp g hi o
t mnso a inp oda f ̄ t en  ̄ o
abec l omp t r wt ac g o han tu t rl t z in ds rc ua i at op mi o


Urans a ̄ l x an in, a altJ Ul,Is ̄ t n lr n t Sy tm h ng s n tu in l re b p a e p so Sp U P c 8 n lu i a ta si s t to i on se c a e Isi t a f c s to o
的深层社会经济结构,其研究重点在于资本 主义
生产方式对城市形态及发展的制约。新韦伯主义 学派认为,对城市空 间结构产生影响的是 多元 的
2城市发展体制转型与空间结构演化
随着冷战体系的解体和 经济全球化程度的加
深,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都在经历着巨大的经 关城市发展体制转型 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城市发展
1引言
2 0世纪 9 年 代以来,西万 国家关于城市空 0 间结构的研究出现 了明显 的制度转向,即更加关

城市规划原理-97_真题-无答案

城市规划原理-97_真题-无答案

城市规划原理-97(总分130,考试时间90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1个最符合题意)1. 建筑密度是指( )。

A. 衡量城市居住环境品质的一项重要指标B. 控制地块建设容量与环境质量的重要指标,其计算方法是地块内所有建筑基底面积与地块用地面积的百分比(单位:%)C. 控制地块开发强度的一项重要指标,也称楼板面积率或建筑面积密度,其计算方法是地块内建筑总面积与地块用地面积的比值D. 衡量地块环境质量的重要指标,其计算方法是地块内各类绿地面积总和与地块用地面积的百分比(单位:%)2. 近现代城市产生与发展的根本原因是( )。

A. 经济B. 资源C. 工业D. 政策3. 在城市自然资源条件下,制约工业项目的发展的是( )。

A. 森林资源B. 矿产资源C. 水资源D. 土地资源4. 影响城市用地经济性评价的基本因素层是( )。

A. 公园绿地、绿化覆盖率、噪声污染等其他因素B. 土地区位、城市设施、环境优劣度及其他因素C. 繁华度、交通通达度、城市基础设施等子因素D. 社会服务设施、环境质量、自然条件和城市规划等子因素5. 下列为城市近期建设规划编制工作意义的是( )。

A. 完善城市规划体系的需要B. 发挥规划宏观调控作用的需要C. 加强城市监督管理的需要D. 可以使得城市的开发建设更加科学一些、更加合理一些,在法定规划的指导下来依法开发建设,减少随意性和盲目性6. 在城市自然资源条件下,决定城市的性质和发展方向的是( )。

A. 矿产资源B. 水资源C. 土地资源D. 森林资源7. 下列制定城乡规划的基本原则中,叙述错误的是( )。

A. 制定城乡规划应当坚持政府组织、专家领衔、部门合作、公众参与、科学决策的原则B. 制定城乡规划必须遵守并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及相关法律法规,在规划的指导思想、内容及具体程序上,真正做到依法制定规划C. 制定城乡规划应当考虑人民群众需要,改善人居环境,方便群众生活,充分关注中低收入人群,扶助弱势群体,维护社会稳定和公共安全D. 制定城乡规划应当协调社会利益,维护公平8. 下列选项中属于编制近期建设规划必须遵循的原则的是( )。

新型城镇化的关键因素分析

新型城镇化的关键因素分析

新型城镇化的关键因素分析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也越来越加速。

为了更好地适应这个变化的趋势,提升城市发展质量和水平,我们需要对新型城镇化的关键因素进行深入分析。

本文将围绕这一主题展开论述。

一、经济发展是新型城镇化的基础经济是城市发展的基础,城镇化进程需要有稳健的经济基础。

经济发展能够带来更多的工作机会和提高生活水平的机会,这是城镇化进程的核心。

在新型城镇化中,我们需要重视开发新的经济产业,打造创新型经济,培育新的经济发展模式,从而促进城镇化的进程。

二、城市规划是新型城镇化的基本前提城市规划是新型城镇化的基本前提。

城市规划能够为城市的发展提供良好的基础设施和优化的社会环境。

城市的规划需要充分考虑城市的历史、自然环境和文化特色,发挥城市的社会、文化和生态价值。

三、人口流动是新型城镇化的必然趋势人口流动是城市化进程的必然趋势。

城市化意味着人口的集中和密集,因此城市的经济、社会、文化生活等将更为繁荣,但同时也面临着人口过多、交通拥堵、环境污染等问题。

为了更好地适应城市化的发展趋势,我们需要完善人口流动的政策,如建立统一的居住证、加强城乡地区的协调等,从而实现城镇化进程的顺利推进。

四、城市管理是新型城镇化的重要保障城市管理是城市发展的重要保障。

城市的规划、建设和管理需要有系统、科学的城市管理体系,从而实现城市的全面、可持续发展。

城市管理需要充分考虑社会的经济、文化、自然环境等因素,引导城市生态发展,实现城市与人民的和谐共生。

五、智慧城市是新型城镇化的新要求智慧城市是指利用信息技术和智能设备来提升城市管理水平和居民生活质量的城市。

智慧城市能更加精细化地管理、更加舒适的生活环境和更加丰富的社会文化生活。

新型城镇化需要注重发展智慧城市,借助先进的信息技术和创新理念,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和前瞻性的现代都市。

结论以上就是新型城镇化的关键因素分析,我们认为经济发展、城市规划、人口流动、城市管理和智慧城市是城镇化进程的关键因素。

城市经济学之城市空间结构(PPT 60页)

城市经济学之城市空间结构(PPT 60页)

3、中心地理论
中心地理论是由德国地理学家克里斯泰 勒创立的,他在1933年出版的《德国南 部的中心地》一书中提出该理论。克里 斯泰勒采取类似于杜能的“孤立国”方 法,首先假定研究的区域或国家是平原, 人口均匀分布,对外部不发生联系,利 润的原则起着完全的支配作用。
在这些假设前提下,克里斯泰勒运用六 边形模型对城镇分布的“安排原则”, 即决定城镇数量、规模和分布的原则进 行了抽象的理论概括。
如把城市视为一个大圆他认为同一利用方式的土地通常呈扇瓣状从圆心中心商业区沿主要交通干线向外放射轻工业和批发商业对运输线路的附加易达性最为敏感所以其用地逐步形成一个从市中心向外放射出去的扇形区而且不是一个平滑的扇形它可左右隆起
• 城市经济学
第四章 城市空间结构
本章将介绍城市空间结构的有关概念、 基础理论、典型模式和影响城市空间结 构的主要因素,并重点讨论我国城市空 间结构的演变。
城市空间结构理论综合了几乎所有社会经 济因素,概括了各个要素的空间相互关系 及分布规律。城市空间结构显示出的继承 性、综合性、动态性、内聚性、扩展性等 特征说明了影响城市空间结构因素的复杂 性和多元性。其中有较大影响力的因素要 属政府行为、土地价格、社会结构及人文 类型等因素。
一、政府行为对城市空间结构的影响
第二节 城市空间结构的基础理论
城市空间结构的理论是在农业区位论、工 业区位论和中心地理论的基础上形成和发 展起来。
1、农业区位论
农业区位论是研究农业空间经济活动的 组织和优化的区位理论。即研究不同的 农业活动在不同的地域范围内的最佳选 择。
农业区位论是由德国经济学家杜能所首 创,他在1826年出版的名著《孤立国同 农业和国民经济的关系》一书中,提出 了因地制宜根据地域差异合理安排农业 生产,优化土地组合的思想。系统地建 立了农业区位的理论模式,成为农业区 位理论,甚至区位理论的鼻祖。

2023年注册城乡规划师之城乡规划原理强化训练试卷A卷附答案

2023年注册城乡规划师之城乡规划原理强化训练试卷A卷附答案

2023年注册城乡规划师之城乡规划原理强化训练试卷A卷附答案单选题(共30题)1、古希腊城格局体现社会背景是()。

A.奴隶制民主政体B.封建割据与宗教统治C.封建统治与教会势力D.人文主义思想【答案】 A2、近年来我国一些特大城市正在积极投入轻轨、地铁和郊区铁路建设,目前( )已建成第一条城市铁路线路。

A.上海B.深圳C.北京D.厦门【答案】 C3、城市发展到特大城市可能呈现布局为()。

A.集中式B.组团式C.方格式D.组合型城市【答案】 D4、城乡规划不是( )重要依据。

A.安排城乡建设空间布局B.统筹城乡经济发展C.合理利用自然资源D.维护社会公正与公平【答案】 B5、在乡和村庄规划编制中,一般来讲,乡总体规划期限为( )年。

A.5B.10C.15D.20【答案】 D6、城市性质由生产功能转向服务功能,制造业地位明显下降,经济呈服务化时是()城市。

A.农业社会B.工业社会C.后工业社会D.现代化社会【答案】 C7、在我国城乡行政体系中,城镇是指()。

A.农村村民居住和从事各种生产活动区域,以及未划入城镇农场、林场B.我国市镇建制和行政区划基础区域C.在市辖区和不设区市中,街道办事处所辖居民委员会地域,以及城市公共设施、居住设施等连接到其他居民委员会地域和村民委员会地域D.常住人口在3000人以上独立工矿区、开发区、科研单位、大专院校、农场、林场等特殊区域【答案】 B8、城市规划的实施就是为了()。

A.保证城市中的各项建设和发展活动之间协同行动B.提高城市建设和发展中的决策质量C.推进城市发展目标的有效实现D.实现城市规划对城市建设和发展的引导和控制作用【答案】 D9、多利用河湖水系、城市道路、旧城墙等线性因素,形成纵横向绿带、放射状绿带与环状绿地交织的绿地网的城市绿地空间布局形式是()绿地布局。

A.地状B.带状C.楔形D.混合式【答案】 B10、()不是申报国家历史文化名镇、名村必须具备的条件。

城市规划复习题选择

城市规划复习题选择

题目1:下列不属于影响城市空间环境演进的主要因素的是( ).A.自然环境因素B.社会文化因素C.文化环境因素D.经济与技术因素正确答案:c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影响城市空间环境演进的主要因素。

1、城市空间环境演进的基本规律(1)从封闭的单中心到开放的多中心空间环境。

(2)从平面空间环见到立体空间环境.(3)从生产型城市空间到生活性城市空间。

2、影响城市空间环境演进的主要因素(1)自然环境因素.地质、地貌、水文、气候、动植物、土壤等自然条件都直接或间接的影响着城市空间的发展,他们主要体现在城市选址、城市空间特色、空间环境质量等方面。

(2)社会文化因素。

城市空间的形成与发展是社会生活的需要,也是社会生活的反映。

空间结构形成后又反过来影响生活在其中的居民行为方式和文化价值观念.(3)经济与技术因素。

(4)政策制度因素题目2:决定人口从乡村向城市转移规模的两种基本力( )。

A. 农村的拉力和城市的推力B。

农村的衰败和农村的衰败C。

农村的兴起和城市的衰败D。

农村的推力和城市的拉力正确答案:d题目3:在索里亚.玛雅提出的“线形城市的基本原则"中城市建设的一切其他问题,均以( )问题为前提。

A。

城市运输B。

城市工作C。

城市居住D。

城市道路正确答案:a题目4:《雅典宪章》的思想基础是( )A.以人为本,功能分区B。

物质空间决定论C。

综合多功能D。

大众参与正确答案:b本题考查知识点是《雅典宪章》.背景:20世纪上半叶,现代城市规划基本上是在建筑学的领域内达到发展的,甚至可以说,现代城市规划的发展是追随现代建筑运动而展开。

在现代城市规划的发展中起到了重要作用的《雅典宪章》也是由现代建筑运动的建筑师所制定,反映的是现代建筑运动对现代城市规划的基本认识和思想观点.运用了近代理性主义的观念。

理论思想:人民的利益是城市规划的基础,以人的尺度和需要来估量功能的分区和布局,为城市规划的发展指明了以人为本的方向。

思想基础:奠基于物质空间决定论的基础之上,认为通过物质空间变量的控制,以形成良好的环境,则可自动地解决城市中的社会、经济、政治问题,促进城市的发展和进步.思想方法:提出功能分区,认为居住、工作、游憩和交通是城市的四大基本活动。

单位招聘考试城乡规划基础知识(试卷编号211)

单位招聘考试城乡规划基础知识(试卷编号211)

单位招聘考试城乡规划基础知识(试卷编号211)1.[单选题]不属于城市规划常用的分析方法中定量分析内容的是?( )A)模糊评价法B)层次分析法C)集中量数分析D)因果分析法答案:D解析:城市规划常用的分析方法2.[单选题]城市化的概念在1867年由西班牙工程师( )在《城市化理论》一书中首次提出,此后广泛应用城市科学领域。

A)史域奇B)赛达C)威廉斯D)贝尔答案:B解析:3.[单选题]位于抗震设防区的城市,可能发生严重次生灾害的建设工程,应根据( )确定设防标准。

A)建设场地地质条件B)未来100年可能发生的最大地震震级C)次生灾害的类型D)地震安全性评价结果答案:D解析:一般工程按基本烈度设防;重大工程和可能发生严重次生灾害的工程,进行地震安全性评价,根据其结果确定地震设防标准。

4.[单选题]城市是( )。

A)生活方式以复杂的劳动分工为特征B)以非农业人口为主的居民点,在职业构成上是不同于乡村的地点C)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是技术进步、社会分工和商品经济发展的结果D)人口、资源、生产工具和科学技术等物质要素的高度集中进行生产、消费、交换过程的结果答案:C解析:5.[单选题]编制城乡规划属于( )方面的公共行政活动。

A)决策解析:决策活动包括:制定公共政策、确定行政目标、作出行政规划。

6.[单选题]城市交通噪声综合整治措施应该由( )部门共同制定。

A)环保局会同城市规划部门B)房屋开发部门、公安交通大队C)环保局、车辆管理所D)以上所有部门答案:D解析:交通噪声综合整治措施应该由环保局会同城市规划部门、房屋开发部门、公安交通大队、车辆管理所、城市园林部门等共同制定,所确定的措施,应明确对噪声控制目标的贡献大小和措施所需的资金,在优化的基础上进行决策。

7.[单选题]在《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中规定,自行车的最远出行距离,在大、中城市应按( )计算。

A)5kmB)6kmC)9kmD)10km答案:B解析:8.[单选题]行政复议的第三人是指( )。

中国城市群体系空间结构及多中心演变研究

中国城市群体系空间结构及多中心演变研究

中国城市群体系空间结构及多中心演变研究王雨飞倪鹏飞王光辉摘要:城市群体系是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空间载体,区域经济发展格局演变也必然带来城市群体系的调整和变化。

中国城市群体系在空间形态上体现为东中部人口集聚,西部和东北部人口分散;在内部联系上体现为东中一体化联系全面加深。

文章综合考虑环境、经济和交通等因素对城市群体系空间结构演变的影响,重点聚焦中国城市群体系的规模结构和演变规律,引用空间引力模型方法,以全国288个地级及以上城市为样本,分别计算基于城市规模的城市吸引力指数,并经过叠加、归并处理,分析我国城市群体系发展演变方向。

上述研究发现:中国城市或城市群体系空间发展的结果是东中部群网化与西部、东北群带化并存;未来中国以城市群为主体的多中心网群化发展态势将进一步突出,即在结构上实现从单中心向多中心转变。

关键词:城市群;空间结构;网群化;引力模型F292 文献标志码:A :1001-862X(2019)03-0047-007随着中国进入城市世纪,城市或城市群体系已成为区域经济社会活动的重要空间载体。

城市化浪潮带来了大规模的人口迁移,同时也重塑了中国城市群体系的空间结构形态。

中国城市群体系在空间形态上体现为人口向东中部集聚,而西部和东北部人口较为分散;在内部联系上体现为东中一体化联系的全面加深。

这种演化的动因主要体现在环境、经济和交通三个方面。

首先,历史地理环境因素是影响中国城市群体系演变的基础,自然地理因素和历史上人口迁移变化的过程共同铸就了今天中国经济社会活动和城市群体系的空间形态。

其次,经济因素是决定中国城市群体系演变的核心,经济因素使城市群体系内东中一体化的程度更加深化,进而对于网络化和群带联系并存城市群体系的形成产生推动作用。

最后,交通因素是决定中国城市群体系演变的关键,交通技术的每一次创新都对城市群体系的发展和演变产生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如高速铁路的发展让中国迈入了速度时代,以高铁为代表的快速综合交通体系改变了城市之间的空间联系。

城市外部形态与城市内部空间结构

城市外部形态与城市内部空间结构

a 等地租线
P
a
交通干道
a bc
高速公路
高速铁路 和车站
Qa
C.高速铁路沿线将形成高级住宅区 D.P处将形成新的商业区
下图是某城市从市中心到远郊的土地利用空间 结构示意图。
9.该城市2000年与2007年地价变化反映了 ①远郊地价升值幅度高于市中心 ②地价整体有所上涨 ③中心城区范围扩大 ④城市规模扩大 A. ①② B. ①③ C.②④ D. ③④
成因
目的
不断向市区外缘 移动
①土地日益紧张,地价飞 涨,环境污染问题日渐突 出
②布局不合理
为了降低成 本、保护城 市环境
③第三产业的兴起
趋向于沿主要 交通干线分布
工业生产活动对运输 的需求
便于原料的 运进和产品 的运出
比较项目 商业区 工业区 住宅区
面积 最小 中 最大
形状
区位
点或条 城市中心、主要交通干线旁
外部形状 城市用地
4. 城市内部空间结构 (城市地域结构)
不同功能区的分布和组合
城市地域结构模式:同心圆、扇形、多核心
成因
历史因素:
(1)城市的原有基础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现在的 功能区分布状况; (2)城市的功能分区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原有的 功能分区是可能完全改变的。
社会因素:住宅区的分化 行政因素:政策引导和城市规划整体影响
(二)中心商务区(CBD)及其特征
1、含义
一个位于城市中心、担负着商业和服务双重职能的地区
中心商务区(CBD)的基本特征:
• 城市的功能核心,城市的经济、科技、文化 等在此高度集中;
• 交通便利,人口流动巨大; • 白天人口高度密集,昼夜人口数量变化大; • 位于城市黄金地带,地价最高。

城市空间结构形态

城市空间结构形态

二、城市空间形态的构成要素
城市空间形态由用地、道路网、界面、节结地和自然环境 等要素构成。 1、用地 用地是指城市各种活动所占据的地域空间。从区域角度来
说,表现为城市用地与乡村用地的差异;从城镇内部来说,体 现为居住、商业、工业等不同功能用地。
2、道路网
道路网是指城市内外的主要交通线,包括城市内的道路网、 公路、铁路、河流航道等。道路网是构成空间结构的基本骨架,
栖霞市城市空间的变异历程
4、融合式扩展
融合式扩展方式是指随着中小城市(或县城)城区的扩 展,由于经济发展或职能的互补需要,临近城镇因地理位置 邻近或特殊的城镇职能,与城区联系日益密切,最终导致城 镇空间环境融合为一体或因距离较远而形成“双城”模式。
融合式扩展方式的演化阶段
4、融合式扩展 山东半岛最为典型的融合式扩展的城市是龙口市,建国 初龙口市是山东半岛地区五个设市城市之一,“一五”期间, 根据国家战略计划,龙口市被撤销,成为黄县的一个镇。
六、城市空间形态的扩展方式
2、轴向扩展 轴向扩展是根据区位优势选取城市某一方向作为城市发 展的主导方向,在城市规划的干预下,分期成片开发,形成 工业走廊、商业走廊等城市扩展轴,城市形态最终转变成带
状。
例如,荣成市原先主要沿老城区发展,1993年市政府搬 迁至县城东侧临桑沟湾的石桥子村,并将省级荣成经济开发 区设置在市政府和老城区之间,,呈现出典型的轴向整体扩展 特征。
三、城市空间形态的系统特征
(1)城市空间内部形态 城市被看成是地表上占据一定面积的地理实体,其内部 结构是由不同功能区构成的地带组合。这种功能区主要有商 业区、工业区、居住区等,其特征和分布千差万别,是所有
层次中最复杂、最基本的层次。
(2)城市空间外部形态 城市空间外部形态是指处于城乡交接部分的边缘环境地 带的形态。它具有城市和乡村的双重特征,是城市形态变化 最强烈的地带。

2020-2021地理鲁教版必修第二册教案:第2单元 第1节 城乡内部空间结构

2020-2021地理鲁教版必修第二册教案:第2单元 第1节 城乡内部空间结构

第一节城乡内部空间结构课程标准核心素养目标结合实例,了解并分析城镇和乡村内部的空间结构,说明合理利用城乡空间的意义1.结合实例,了解乡村内部空间结构的组成及特点。

(综合思维)2.结合实例,分析城镇各功能区的区位特点及影响城镇功能分区的因素。

(综合思维、地理实践力)3.结合实例分析城乡内部空间结构的发展变化及影响因素。

(综合思维、地理实践力)一、乡村内部空间结构1.主要功能区:按照土地利用类型,乡村内部空间结构可分为居住区、农业生产区和公共用地区以及等级较低、规模较小的商业用地。

2.特点:乡村内部的空间结构比较简单,一般来说,农业生产区用地规模相对较大,居住区和公共用地区等规模相对较小;生产区几乎遍布整个乡村,居住区等点缀其间。

3.我国乡村内部空间结构的变化(1)原因: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

(2)表现①过去分散的一家一户庭院正转变为统一规划的居住区。

②以道路为空间骨架,居民点和集镇、服务点、农业区等功能分化逐渐明显。

4.合理规划和利用乡村空间结构:是我国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任务。

[特别提醒]乡村的分布、形态、规模和建筑等都受当地的水源、气候、地形及建筑材料等自然地理条件以及经济条件和风俗习惯等社会文化因素的影响,反映出人类对周围环境的某种适应和利用。

1.形成原因(1)城镇土地面积有限,不同地块的交通可达性和土地价格等各不相同。

(2)城镇内部,居住以及工商业等各类活动之间竞争,形成了同类活动的空间集聚并按一定规律分布的城镇内部空间结构。

不同区域形成各自不同的主导功能,进而形成城镇功能分区。

2.城镇主要功能区(1)主要类型及特点①是城市主要商务活动的核心地区,多位于城市中心,由市区最繁忙的街区及街道组成,以金融、贸易为主。

②是城市中经济活动最繁忙、交通最便捷、人流最集中、建筑最密集、地价最昂贵的地区。

(3)特点:各功能区之间并无明确界线,一个功能区往往以某种功能为主,也可能兼有其他功能。

3.发展变化(1)城镇发展初期,规模较小,各功能区往往混杂布局,尚未形成明显的功能分异。

城市空间理论分析方法——城市意象、空间形态、空间结构

城市空间理论分析方法——城市意象、空间形态、空间结构

二、诺伯格· 舒尔兹的存 在空间论
诺伯格· 舒尔兹的存在空间论
2.1概述 诺伯格· 舒尔兹的的“存在空间”是林奇的“城市意象”与G.Cullen空 间观的延续与整合。G.Cullen注重具体可见的空间,从建筑、街道、中心等 元素来看待整个市镇地景;林奇属认知空间。诺伯格· 舒尔兹从任何空间知 觉均有其意义作用,因此必须与更稳定的图式体系相对应这一认识出发,论 述了人在世界上为自身定位所必需的基本空间概念,从而导出了“存在空间” 这一概念。所谓“存在空间”,就是比较稳定的知觉图式体系,亦即环境的 “意象()image”。 诺伯格· 舒尔兹对于存在空间的结构进行了更具形态化的分析,称为存在 空间的垂直/水平结构。 垂直结构表示存在空间具有层级性,依范围大小可分为: 1、地理区域或国家范围 2、地景或区域范围 3、城市范围 4、街道 5、住家 水平结构(存在于每一垂直结构中)主要由三个元素组成: 1、具有特殊意义的地区(领域) 2、连接各类型中心与地区的路线(路径) 3、具有特殊重要性与意义的各类型中心(场所)
凯文· 林奇的城市意象
1.4 城市形态 城市环境的意象性有利于它视觉的识别和本身的构成,前面所提到的各 类构成因素——道路、边缘、区域、结点、地标都是建造一个明确的有特点 的全城结构的砌块,对于如何设计一个良好的城市形态呢?林奇认为,它取 决于: (1)应从整体形象性要求,对各个要素进行精心的设计 (2)体现出形态的特性。包括单一性、形式的简明性、连续性、统治性、 结合的明确性、方向性、视野、运动知觉、时间序列等。 (3)要有整体感(各种形象要素组织成一个整体,有序的为人所感知)
小组成员:
汇报日期:
基于环境知觉与人类行为的城市空间研究 一、凯文· 林奇的城市意象 二、诺伯格· 舒尔兹的存在空间论 三、朱一文的符号空间论 四、阿尔多· 罗西的形态—类型学城市空间分析理论 五、空间意义分析

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形成和变化

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形成和变化

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形成机制
市场机制
市场机制在城市内部空间结 构的形成中发挥重要作用, 如土地价格、房屋租金对城市内部空间结 构的形成产生影响,如人口
迁移、社会阶层分化等。
技术进步
技术进步对城市内部空间结 构的形成具有推动作用,如 交通工具和通讯技术的革新 。
层次性
城市内部空间结构具有明显的层 次性,从市中心到郊区,从高密 度到低密度。
动态性
城市内部空间结构是不断变化的, 受到经济、社会、政策等多种因 素的影响。
影响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因素
经济发展
经济发展水平直接影响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形成和发展,经济发展越 快,城市扩张和内部结构变化的速度也越快。
人口增长
03 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形成
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起源
自然地理条件
地形、地貌、气候等自然地理条件对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形成具有 重要影响。
资源分布
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形成与资源分布密切相关,如矿产资源、水资 源等。
交通网络
交通网络的布局和发展对城市内部空间结构产生直接影响,如铁路、 公路、水路等交通干线的走向和枢纽位置。
城市内部空间结构变化的驱动力
经济发展
经济发展水平提高,促进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优化和升级。
人口流动
人口增长、迁移和城市化进程推动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变化。
政策规划
政府政策和规划对城市内部空间结构产生重要影响。
技术进步
交通、通讯、信息技术等领域的进步推动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变化。
城市内部空间结构变化的趋势和特点
注重生态环境保护
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
在城市内部空间结构变化的过 程中,应重视规划的引领作用 ,制定科学合理的规划方案, 确保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形成 和调整符合经济和社会发展的 需要。

城市现状分析方法包括

城市现状分析方法包括

城市现状分析方法包括城市现状分析方法包括:多目标分析法、全面分析理论及多层次综合分析法、综合因素分析法和系统分析法等。

其中,多目标方法是指利用已有的信息,建立一个具有较高可信度的城市总体形象指标体系,进行全面的综合分析,得出各种可能影响城市发展结果的最终因素。

以多目标系统方法为基础运用综合因素分析法和综合分析理论,将影响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各种重要要素分解成多个因素,根据它们的相互关系进行全面系统的对比分析。

综合因素分析法主要包括人口、经济、环境和资源四个方面。

根据我国幅员辽阔、地广人稀,不同地区所处环境条件不同(人均资源水平差异较大)或经济发展水平差异等特点而采用不同分类方法,进行全面客观地评价。

通过系统归纳、对比,研究每一个因素对各项影响程度和相互关系后将其分为若干个综合因素,并把综合因素划分为一般情况分析、主要事件评估和影响评价等三个层次。

城市现状调查包括基础调查和现场调查两个部分。

基础调查即对现状建筑物和设施按照一定数量的实际资料进行调查;现场调查即通过实地考察等方式对现状房屋进行测量并作统计及相关数据处理。

在此基础上以系统观念进行城市现状分析工作。

1.从现场考察入手,获取基本资料。

城市现状调查是利用已有的相关信息来确定现状指标的一种方法。

这种方法的优点是既能全面地了解区域的现状概况,又能反映当前区域的经济发展水平。

现场考察一般有两种形式:实地考察与调查(含规划设计)。

实地考察与调查的目的都是为了全面地了解区域内现状,也就是了解区域内各项经济指标的具体分布和发展趋势,了解各区域的人口和用地状况等人口、用地类型下城市人口分布和经济发展水平。

实地考察一般在建筑物与单位基本一致时进行。

实地考察还包括建筑物与单位的构造特征相比较;测量建筑物与单位构造特征是否存在变化;检查单位构造特征与建筑物基础是否一致;测量单位构造特征与建筑物基础是否一致;检查单位构造特征与建筑物基础是否一致;测量单位构造特征与建筑物基础是否一致等项内容。

城市管理第六章

城市管理第六章

1977年的马丘比丘宪章:不应当把城市当作一系列孤立的组
成部分拼凑在一起,必须努力去创造一个综合的多功能环境。
6
城市功能的分类

共同功能:是所有城市都具备的功能,表明的是城市的共 性,区分的是城市与乡村的界限。城市必须具有为生产、生活 和提高人的素质提供服务的功能。 主导功能:是指在城市诸功能中处于突出地位和起主导作 用的功能,它影响或左右着城市其他功能的运行,甚至决定城 市的性质和发展方向。 特殊功能:是指为某一个城市和某类城市所特有的功能。 综合功能:是指一个城市同时具有多种并且有机结合的主 导功能,每一种主导功能的作用范围和影响都比较大。
19
城 市 空 间 结 构 的 三 大 古 典 模 式
20
塔弗的理想城市模式 城市分区及功能组合: 1.中央商务区(CBD) :主要为 服务业、商业服务及文化娱乐。 2.CBD 边缘区:主要为商业地 段、工业小区、住宅小区。 3.中间带:由高、中、低住宅区 组成 4.外缘带:由轻工业、中档住宅 区、大型购物中心组成。 5.近郊区:主要由近郊住宅区、 工业区和近郊农牧区组成
产业结构的变化
功能升级增量规律:城市功能的叠加不仅是量的叠加,而且是质的叠加。
11
城市功能的优化
城市功能的优化,是指在一定区域范围内,在现有社 会经济技术和资源条件下,依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 展的要求,根据城市功能的发展规律,调整原有城市 功能中的不合理部分,建立合理的城市功能结构和高 效的城市功能运行方式,以取得较高的城市社会经济 效益
34
城市形态分类

散点型形态,城市没有明确的主体团块,各个基本 团块在较大区域内呈散点状分布。这种形态往往是资
源较分散的矿业城市。通常因交通联系不便,难于组 织较合理的城市功能和生活服务设施,每一组团需分 别进行因地制宜的规划布局。

第1章_城市概说(2015-3-10 18.41.46)

第1章_城市概说(2015-3-10 18.41.46)


4、经济学:强调城市经济活动的特征,认
为城市是各种经济活动因素在地理上大规模集 中的结果。

5、政治学:城市不仅是市场中心的所在地
和有法律规范的地域,更是不同团体确定政治 关系的制度化共同体。
本书对“城市”的界定

城市是一定地域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是 一个非农业人口占绝对多数的行政区域。
(二)城市的特征
现代城市




现代城市是具有高经济效率、高管理水平、高 质量环境的城市。 特点:第一、城市发展呈现多样化,城市职能 从综合性到专业性,出现了大批的科学城、大 学城、旅游城。 第二、城市成为人类的主要聚居区。 第三、城市成为第三产业的中心。

第二节 城市化 一、城市化的概念和衡量指标 二、城市化的形态和决定因素 三、城市化的基本规律 四、中国的城镇化
四、中国的城镇化
新中国成立后,大致可分为五个阶段: 1、城市的恢复和城市化启动时间(1949-1957) 2、城市化的剧烈波动发展时期(1958-1965) 3、城市化徘徊停滞时期(1966-1978) 4、城市化稳步发展时期(1979-2000) 5、城市化快速发展时期(2000年以来)
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的原则
第一、实现社会生产总过程四个基本环节的平衡 第二、实现物的生产与人的生产平衡 第三、实现社会生产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的平衡 第四、实现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 设的协调发展 第五、实现城市各类结构之间的协调发展 第六、有利于充分发挥城市的主要功能和多种功 能
二、城市功能 1.城市功能的定义 城市功能也称城市职能,是由城市的各种结构 性因素决定的城市的机能或能力,是在一定区 域范围内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活动中所 具有别的能力和所起的作用,具有整体性、结 构性、层次性和开放性的特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城市形态结构演变的基本因素分析
——以上海为例
1、上海概况
上海,中国第一大城市,四大直辖市之一,中国国家中心城市,中国经济,科技,工业,金融,贸易,会展和航运中心。

目前,全市常住人口为2301.9148万人(其中,外省市来沪常住人口为8977000人,占39.00%)。

上海地处长江三角洲,远在春秋时代的吴越文化作为一种地域文化——长江下游杭嘉湖苏平原的良渚文化奠定了上海城
市形态演化的根基。

上海城市形态为组团状,受城市用地限制或河流阻隔以及规划控制,呈现沿苏州河由东向西延伸,顺黄浦江由南向北拓展的态势。

上海作为中国对外的代表,已经发展成为一个闪耀全球的国际化超级大都市,并致力于在2020年建设成为国际金融中心和航运中心。

2、影响城市形态的因素
上海作为一座拥有两千多年历史的城市,在其漫长的发展过程中,有些因素很大程度上左右了上海的城市形态。

2.1城市文化
吴越文化作为上海的文化基础对于上海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

首先,吴越文化是水之文化。

从上海老城厢中可以看到,传统的城市形态是一个布局相当合理的水乡都会,整个老城依水而建,四周宽阔的城濠和外河组成四通八达的交
通干线,城墙中开有六处城门,其中有三处就是水门。

城内河巷相依,纵横有序,呈现出江南城市典型的城市形态,现今的肇嘉浜路、陆家浜路都是在原来水道基础上填筑而成。

因此,水曾经是上海城市形态中一个相当主体的元素。

其二,吴越文化中经济与文化是并重的。

上海城隍庙老城厢是自明代建庙宇以来逐步形成的庙市结合的商业、完宗教活动区,各类商铺、摊贩借城隍庙会之光,形成了至今仍名扬四方的城隍庙集市。

将封建祭祀场所与文人雅士隐名遁业之处变为热闹的商业集市,也正是吴越地域文化中重商重利的映射。

其三,吴越文化具有开敞气质。

上海西联内陆,东濒大海,自开埠以来就是一个中原文化、闽粤文化与吴越文化融会贯通之地。

从豫园湖心亭(建于1784年)的极为自由的建筑形式便可略见一斑,其多边形不规整的平面,大小各异的尖顶和短脊歇山屋顶,前后参差、高低错落,呈现出一种放任不羁的非正统体态。

1843年上海的开埠是上海城市形态演变有的又一次转折。

西方文化的引入对城市形态构成一种强烈的冲击。

许多西方建筑师,在西方复古主义和新艺术运动风格的影响下,将学院派的构图规则和个性化的修辞手法融为一体,并且兼收并蓄,这一时期的建筑作品几乎囊括了西方复古主义时期和建筑运动初期各国的典型建筑风格。

因此上海素有“万国建筑博览会”之称,也有“西洋文明最精美的复本”之名。

这一时期上海城市形态开始由传统的吴越文化造就的水乡都会转向一种多元、复杂的城市形态,是一种充满矛盾的传统与现代,东方与西方的并存。

这种强制性的文化冲击,使上海千百年来的城市
精神受到震动,使得城市形态既有协调和谐、也有矛盾与冲突的方面,既有历史的沉积、又有着东西方文化之间的断层。

上海在1920年至1940年间大量建造的石库门里弄住宅、联立式新里、独立式住宅和花园住宅连同它们在城市空间中的分布都反映了这一时期上海城市形态的变异。

今天上海居住形态具有相当的兼杂性,不同时代片段中形态的变异也形成了上海城市形态具有“拼贴”痕迹的个性特征,形成了独特的“海派文化”。

上海是有着浓郁东方文化根基的都市,海派文化形成与发展的几十年中,一直在遵循着一种自觉的追求,用以表现对某一传统场所精神的尊重。

然而,海派文化从来又都是西方文化元素的混合体,在被动性交流的早期,东西方文化元素是一种相持与并存的状态,在磨合数十年的今天,一种新的文化现象出现——文化共生。

这种文化的共生,创造了地域性与国际性、历史与未来、东方与西方对话的语境。

在这种跨文化的交流中,上海城市空间形态已从苏州河畔、黄浦江的内向集聚,随着时光的推移,向着东海之滨、更宽广的地域扩展,由历史上的江南小镇挤身于世界大都市的行列,迎着新世纪的到来阔步走向新的未来。

2.2城市人口与社会
上海城市人口大概可以分为以下四种:原住民、老移民、
郊区人和新移民。

1949年以前,上海被称为“十里洋场”,大量的外国侨民将
当时的上海划分成了英美法三大租界。

租界内曾经吸引了很多外
国侨民定居。

其中上层侨民(主要来自英美两国,共有1万多
人)大多居住在2个租界的中西部以及越界筑路地段。

这些外
国人在1949年以后,几乎全部离开了上海。

最初开埠时的上海人口不足10万;至1949年为520万1948年上海市范围人;至2007年末,全市户籍人口已增加到1378.86万人,是
解放初期的2.7倍,占全国总人口的1%。

2008年末,全市常
住人口总数为2,303万人。

其中,户籍常住人口1371.04万人。

全市按常住人口计算的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3,272人。

从20世纪50年代中期到70年代末整整25年的知识青
年上山下乡运动中,很多上海的青年被发放到大陆各地,也改
变了其他地区的人口组合。

文革结束后,上海的知青又陆续调
回上海。

90年代后期,上海再次成为移民城市的目的地。

大陆各国民党大上海计划地有很多人搬迁居至上海。

台湾、香港人在沪常住的数目亦众多。

由于很多外国公司在上海常年设有办事处,所以很多外国人也常年定居上海。

小部分犹太人也仍然在上海经营家族生意,为上海带来了更多商机。

从1843年开埠至今的漫长岁月中,上海行政区域的划分经过多次更迭,大量外来人口的移民使得原本的城市范围难以满足日益增长的人口居住需求。

因此城市区域不断扩张,原本隶属于上海的郊区也在政府大力资助上海建设的情况下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原本城乡两极化的现象正在缩小消失。

上海目前人口变动的情况与国际上普遍观测到的现象
存在着一定的差异。

其特殊性主要表现为:在人口总量不
断扩大的同时,老龄化的进程却在加快。

目前上海要建设
国际大都市,就必须优化人口结构。

要实现这个目标,必
须借上海大都市圈(上海地处长江入海口,是长江三角洲
经济的核心。

在其周围200公里的区域内,一个包括16个
城市,即将形成世界上人口规模最大的都市圈)建设之势,当今上海行政划分图当前正从三个方面解决问题。

一是要优化上海人口的区域分布,在中心城区有必要通过各种政策手段合理控制人口总量。

同时利用大都市化进程和郊县、周边地区的城镇建设进一步吸纳中心城区的多余人口,降低中心城区的人口密度。

二是要在城市的郊区适度放开人口流动,鼓励吸引各类青年人才和劳动力,优化城市人口的年龄结构,达到人口总量与人口结构的最佳平衡。

三是要推动在城郊的社会性养老设施建设,鼓励郊县养老。

建立和改善中心城区人口总量和结构内部平衡的机制,达到人口资源配置的最优化。

以上所述均是城市人口对城市形态演变所产生的影响。

2.3城市经济与产业结构
上海作为中国经济第一大市的作用是在开埠以后才慢慢体现出来,西方物质文明的强行输入使得上海较之其他城市更早与国际经济接轨,从而在全国城市的发展中取得先机。

从上海目前城市形态和空间布局的现状来
看,还是以中心城区为主。

其主要特征表现在:
一是中心城区形成了“圈与点”组合的形态结构。

有内环、中环、外环三个“圈”;有中央商务区、
金桥、张江、虹桥、漕河泽等多个“点”。

二是外
环线以内开始以第三产业和都市工业集群,形
成具有世界级城市特征的中心城区产业体系,
并预示着仍将有一部分存量或增量的制造业产
能以及相应的人口溢出中心城区。

三是从六大上海市中心扩大图支柱工业转化,逐渐形成东、西、南、北四大工业基地,并且呈现点状增强增大以及“东西吸纳增量为主,南北吸纳存量和增量并举”的发展格局。

四是全郊区散布着130多个城镇、近300个各类经济开发区,以及生产
规模较小、生产组织高度分散的农业生产体系。

同时,郊区与江苏、浙江省毗邻的一些乡镇以及海岛乡镇,都因经济比较薄弱而长期成为了“经济盲区”。

如此的城市形态和空间布局,其结果必然是中心城区向心力太高而离心力太低的现象呈现刚性态势,从而导致经济活动与人口过度集中于中心城区,城乡二元结构严重,大城市病突出,基础设施投资建设的压力倍增,城市商务成本居高不下,经济要素出现外流倾向等。

这一系列问题的产生和累积,不仅同整个城市形态和空间布局有着直接的关系,而且还将继续严重地演化下去。

政府必须针对此情况做出相应的措施,否则上海将难以发展成世界级城市。

3、结束语
如上述的分析,在城市形态结构演变的过程中,无论是城市的历史文化、人口与社会结构,经济与产业结构,这些都是城市形态的影响因子,他们从城市产生的时候就产生作用,并且这种作用将一直持续下去,伴随一座城市的一生。

3090100672
周楚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