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力学基本概念及原理课件

合集下载

《静力学专题》课件

《静力学专题》课件

02 静力学分析方法
力的平衡分析
力的平衡分析
通过分析物体所受的力,确定物体在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下 的受力情况。
力的平衡分析步骤
确定研究对象、分析受力情况、建立平衡方程、求解未知量。
力的平衡分析的应用
解决各种工程实际问题,如桥梁、建筑、机械等领域的结构稳定性 问题。
力矩平衡分析
力矩平衡分析
01
通过分析物体所受到的力矩,确定物体在旋转或角速度运动状
态下的受力情况。
力矩平衡分析步骤
02
确定研究对象、分析受力情况、建立力矩平衡方程、求解未知
量。
力矩平衡分析的应用
03
解决各种工程实际问题,如旋转机械、航空航天、车辆等领域
的设计和稳定性问题。
力的分布分析
力的分布分析
通过分析物体上力的分布情况,了解物体在不同位置的受力情况 。
学提供了更深入的理解和更广泛的应用。
静力学与流体力学
要点一
总结词
静力学与流体力学在研究流体平衡和稳定性方面有共同之 处,两者在理论和方法上相互借鉴。
要点二
详细描述
流体力学主要关注流体(液体和气体)的运动状态和受力 情况,而静力学则关注物体在静止或平衡状态下所受的力 。在研究流体平衡和稳定性方面,静力学中的一些基本原 理,如力的平衡和力矩平衡,可以应用于流体的平衡和稳 定性分析。此外,流体力学中的一些概念,如流体压力、 流速和流量等,也为静力学提供了更深入的理解和更广泛 的应用。
《静力学专题》ppt课 件
目录
Contents
• 静力学基础 • 静力学分析方法 • 静力学应用 • 静力学与其他学科的交叉
01 静力学基础
静力学的基本概念

建筑力学第一章课件

建筑力学第一章课件

表面力
直接接触的物体,通过接触表面的相互作用。 如物体间压力等。表面力分布作用在接触面上。 体积力 非直接接触物体间的相互作用。 如物体重力、惯性力、电场力、磁场力等。 体积力分布作用在物体整个体积内,与质量有关。
体集度、面集度 、线集度
单位体积上所受的力,称为体集度 通常用 表示,单位为
N / m3
1、光滑面约束—当物体在接触处的摩擦力很小而略去不计 时,就构成了光滑接触面约束 。
A FN A Fp A (a) A Fp FN A (b) Fp B (c) C Fp C FNC B (d) FN B A
光滑面约束反力体现为对被约束体所施加的压力,压力 的方向沿接触面的公法线方向(也叫接触面的法向压力) 用FN或N表示.
A FA
B FA y (g) FB
注意:由二力平衡条件可知,FB和FC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且作用 在同一条直线上,如图b所示
第五节 结构分类、结构的计算简图、荷载及其简化 一.结构的分类 按几何特点 杆系结构 这类结构由杆件组成,杆件的特征是其长度远大于其横截 面上其他两个尺度
板和壳类 这类结构的特征是长、宽两个方向的尺寸远大于厚度
A B
FA
FB F Fq q
B
F (c) A C F (e) A FA C
q
(g)
A B Fx A
B
(d)
FA y
A FA x
FA y
C C
F q
BB FBFB
B
FA x
B FB
q (f) A FB C
【例1-3】 如图1-14(a)所示的三铰拱桥,由左、右两拱铰 接而成。不计自重及摩擦,在拱AC上作用有荷载F
F O A B (a) (b) O F O FP (c) F O FP F NA (d) F NB

静力学基本知识PPT课件

静力学基本知识PPT课件
静力学是研究力系的合成和平衡问题。力系 有各种不同的类型,它们的合成(简化)结果和 平衡条件也不同。按力系中各力作用线的分布情 况进行分类,可分为空间力系和平面力系两大类 。凡各力的作用线都在同一平面内的力系称为平 面力系;凡各力的作用线不在同一平面内的力系 ,称为空间力系。
第10页/共60页
在平面力系中,又可分为平面汇交力系、 平面平行力系、平面一般力系三种。各力作 用线汇交于一点的力系,称为平面汇交力系; 各力作用线相互平行的力系,称为平面平行 力系;各力作用线任意分布的力系,称为平 面一般力系。
第1页/共60页
力是一矢量,用数学上的矢量记号来表示,如图。
F
第2页/共60页
二、常见荷载的分类
在建筑力学中,我们把作用在物体上的力一般 分为两种:
一种是使物体运动或有运动趋势的主动力;第 二种是阻碍物体运动的约束力。所谓约束,就是能 够限制某构件运动。约束作用于被约束构件上的力 就是约束力。
通常把作用在结构上的主动力称为荷载,而把 约束力称为反力,荷载与反力是相互对立又相互依 存的一个矛盾的两个方面。它们都是其他物体作用
[1] 既能阻止杆端在该平面内的任何移动,也能阻止杆端转动,其约束力必为一个方 向未定的力和一个力偶。
[2] 平面固定支座的约束力表示,其中力的指向及力偶的转向都是假设的.
第39页/共60页
受力图
研究力学问题,首先要了解物 体的受 力状态,即对物体进行受力分 析,反映物体受力状态的图称 为受力图。
第11页/共60页
第二节 静力学公理
静力学公理:人们在长期生活和生产活动
中通过反复观察、实验和总结,得出了关于静
力的最基本的客观规律,这些客观规律就是静
力学公理 FR

第1章(静力学基本概念与物体受力分析)

第1章(静力学基本概念与物体受力分析)

第一章静力学基本概念与受力图§1-1 力的概念§1-2 刚体的概念§1-3 静力学公理§1-4 约束和约束力§1-5 物体的受力分析受力图静力学(statics)是研究刚性物体在力系作用下平衡规律的科学。

主要研究力系的性质力系的合成力系的平衡物体的受力分析力系的等效替换(或简化)建立各种力系的平衡条件导言了解和掌握刚体和力的概念以及静力学公理;熟练掌握约束的概念和类型;熟练掌握约束力的画法;熟练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并画出正确的受力图。

导言学习要求:第一章静力学基本概念与受力图§1-1 力的概念§1-2 刚体的概念§1-3 静力学公理§1-4 约束和约束力§1-5 物体的受力分析受力图一、力的概念2. 力的作用效应:1. 力的定义:外效应(运动效应)内效应(变形效应)3. 力的三要素:作用点方向大小物体间相互的机械作用,使物体的机械运动状态发生改变.4.力的单位:国际单位制:牛顿(N),千牛顿(kN )力是矢量力的方向指静止质点在力作用下开始运动的方向力的作用点是物体相互作用位置的抽象化第一章静力学基本概念与受力图§1-1 力的概念§1-2 刚体的概念§1-3 静力学公理§1-4 约束和约束力§1-5 物体的受力分析受力图§1-2 刚体的概念所谓刚体,是指在力的作用下,大小和形状都不变的物体。

这是一个理想化的力学模型。

静力学研究对象就是刚体,又称为刚体静力学。

第一章静力学基本概念与受力图§1-1 力的概念§1-2 刚体的概念§1-3 静力学公理§1-4 约束和约束力§1-5 物体的受力分析受力图§1-3 静力学公理一、二力平衡公理作用在刚体上的两个力,平衡的充分与必要条件:两个力的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一直线上。

静力学PPT课件

静力学PPT课件
1、当力与某轴垂直相交或垂直相错时, 此力对该轴的投影为零。
2、当力与某轴平行时,此力对该轴的投 影等于力的大小。
例例题题
求如图所示平面共点力系的合力。其中:F1 = 200 N,
F2 = 300 N,F3 = 100 N,F4 = 250 N。
F2 y
解: 根据合力投影定理,得合力在轴
x,y上的投影分别为:
2、约束反力特点:约束反力 F作用于柔索和物体的连 接处,方向沿柔索背离被 约束物体。
约束力方向与所能限制的物体运动方向相反。
F1
F1
F2 F2
二 )光滑支承面约束 1、约束性质:限制物体沿接触面公法线且指向接 触面的平移受到限制。
2、约束反力特点:约束反力F 沿接触面公法线且
指向被约束物体。
约束反力特点:一般用两个未知的正交分力Fx、Fy 和一个未知的约束反力偶M来表示。
§1-6 受力分析与受力图
一、受力分析 解决力学问题时,首先要选定需要进行研究的物
体,即选择研究对象;然后根据已知条件,约束类型 并结合基本概念和公理分析它的受力情况,这个过程 称为物体的受力分析。
表示研究对象所受的全部力的图形为物体的受力图。 作用在物体上的力有两类:
B
Q
(2) 球A 受三个力作用:
TE
(3) 作用于滑轮C 的力:
A P
NF
E AF
P
G
C
D B
例题1-2 等腰三角形构架ABC 的顶点A、B、C 都用铰链连 接,底边AC 固定,而AB 边的中点D 作用有平行于固定边AC 的力F,如图1–13(a)所示。不计各杆自重,试画出ABx
Fx
作用点: 为该力系的汇交点 21
力的投影与分力的区别:

静力学基本知识PPT53页课件

静力学基本知识PPT53页课件

对研究对象进行受力分析的步骤为: (1)取隔离体。将研究对象从与其联系的周围物
体中分离出来,单独画出。这种分离出来的研究对 象称为隔离体。
(2) 画主动力和约束反力。画出作用于研究对象 上的全部主动力和约束反力。这样得到的图称为受 力图或隔离体图。
【例2-2】小车连同货物共重W,由绞车通过钢丝 绳牵引沿斜面匀速上升。不计车轮与斜面间的摩擦, 试画出小车的受力图。
2.1 力的基本概念及力的效应
2.1.1 力的概念
(1)力的定义 力是物体间的相互机械作用。这种作用使
物体的运动状态或形状发生改变。
(2)力的三要素 力对物体的作用效应取决于力的大小、方 向和作用点,称为力的三要素。
(3)力的分类 集中力——当力作用的面积很小以至可以忽略
时,就可近似地看成一个点。作用于一点上的力称 为集中力,单位为N(牛顿)或kN(千牛顿)。
MO(F)= MO(Ft)+MO(Fr) 因力Fr通过矩心O,故MO(Fr)=0,于是
MO(F)= MO(Ft)=-FtD2=-(Fcos)D2 =-75.2Nm
2.5 力偶及力偶矩
2.5.1 力偶的定义 两个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且不共线的平行力组成
的力系称为力偶,记为(F,F′)。
力偶的作用面——力偶所在的平面。 力偶臂——组成力偶的两力之间的距离。
FT
FA
FB
(2) 光滑接触面
当两物体的接触面之间的摩擦力很小、可忽略不计, 就构成光滑接触面约束。光滑接触面只能限制被约束物 体沿接触点处公法线朝接触面方向的运动,而不能限制 沿其他方向的运动。因此,光滑接触面 的约束反力只能沿接触面在接触点处的 公法线,且指向被约束物体,即 为压力。这种约束反力 也称为法向反力。

第一章静力学的基本概念

第一章静力学的基本概念

B
A F
B
A F
BA
BA
A FCACF NhomakorabeaGG
C F
CA
10
公理2 公理2
加减平衡力系原理
在已知力系上加上或减去任意一个平衡力系,并不改变原 力系对刚体的作用。 推论1:力的可传性(只适用于刚体) 推论 :力的可传性(只适用于刚体) 作用于刚体上的力可沿其作用线移到同一刚体内的任一 点,而不改变该力对刚体的效应。
三、平衡 是指物体相对于惯性参考系保持静止或作匀速直
线运动的状态。建立在地球上,并相对于地球不动的参
考系称为惯性参考系。它是物体机械运动的一种特殊形式。 它是物体机械运动的一种特殊形式。 它是物体机械运动的一种特殊形式
7
四、静力学公理
公理:是人类经过长期实践和经验而得到的结论,它被反复的 公理 实践所验证,是无须证明而为人们所公认的结论。
解:以联轴器为研究对象。联轴器上的力有力偶矩M,四个螺栓的约束反 力,假设四个螺栓的受力均匀,则F1=F2=F3=F4=F,如图所示。由平面力偶 系平衡条件可知,F1与F3 、F2与F4组成两个力偶,与电动机传给联轴器的 力偶矩M平衡。据平面力偶系的平衡方程 :
M − Fd − Fd = 0 M 2.5 F= = kN = 8.33kN 2d 2 × 0.15
26
§1–4 力的平移定理
作用在刚体上某点的力,可以平移至刚体上任意一点,但同时 必须增加一个附加力偶,该力偶的力偶矩等于原力对该点之 矩。
M=?
揭示了力对刚体产生移动和转动两种运动效应的实 质。
27
刚体受三力作用而平衡,若其中两力作用线汇交 于一点,则另一力的作用线必汇交于同一点,且 三力的作用线共面。(必共面,在特殊情况下, 力在无穷远处汇交——平行力系。)

工程力学第1章静力学基本概念与物体的受力图(共71张精选PPT)

工程力学第1章静力学基本概念与物体的受力图(共71张精选PPT)
第1章 静力学基本概念与物体的受力图
第1章 静力学基本概念与物体的受力图
1.1 基本概念
1.2 力矩与力偶
1.3 约束与约束反力 1.4 物体的受力图
思考与练习
第1章 静力学基本概念与物体的受力图
1.1 基 本 概 念
1.1.1 力的概念 力是物体间相互的机械作用。物体间相互的机械作用大致可分为
两类:一类是物体直接接触的作用,另一类是场的作用。这种作用使 物体的运动状态或形状尺寸发生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改变称为力的 外效应或运动效应,物体形状尺寸的改变称为力的内效应或变形效应。
MO(F)=Fh=150×320=48 000 N·mm=48 N·m 在(b)种情况下,支点O到力F作用线的垂直距离h=l cos30°, 力F 使锤柄绕O点顺时针转动,则力F对O MO(F)=-Fh=-150×320×cos30°=-41 568 N·mm=-41.568 N·m
第1章 静力学基本概念与物体的受力图
可见,力的作用点对刚体来说已不是决定力作用效应的要素。因此,作 用于刚体上的力的三要素是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线。
第1章 静力学基本概念与物体的受力图
F A
B =A
F B
图 1.5
第1章 静力学基本概念与物体的受力图
性质三
作用于物体上同一点的两个力可以合成为一个合力,合力的作 用点仍在该点,合力的大小和方向由这两个力为邻边所构成的平行 四边形的对角线来确定,如图1.6(a)所示。其矢量表达式为
标轴x、y上的单位矢量。
如图1.2所示,由力F的起点A和终点B分别作x轴的垂线, 垂足分
别为a、b,线段ab冠以适当的正负号称为力F在x轴上的投影,用Fx表
示,即
Fx=±ab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