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良春临床经验:胁痛
朱良春经验精华集(全)
朱良春经验精华全集朱良春,生于1917年,江苏镇江人。
早年拜孟河御医世家马惠卿为师,继学于苏州国医专科学校,并于1938年毕业于上海中国医学院,师事章次公。
历任南通市中医院首任院长,中国中医药学会理事暨江苏省分会副会长,南通市中医院首席技术顾问、主任医师。
1987年被国务院批准为“杰出高级专家”,同年被卫生部授予全国卫生文明建设先进工作者称号,1990年被国家确认为首批全国继承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导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朱良春教授是全国著名中医内科学家,治学严谨,医术精湛,对内科杂病的诊治具有丰富的经验,先后研制了“益肾蠲痹丸”、“复肝丸”、“痛风冲剂”等中药新药。
主要学术著作有《虫类药的应用》、《章次公医案》、《现代中医临床新选》等10余部,发表学术论文160余篇。
曾先后应邀赴日本、新加坡、法国、马来西亚等国作学术演讲。
[处方]夏先生,45岁,素嗜杜康,形体丰腴,三年前左足拇趾内侧经常肿痛,因工作繁忙未曾介意。
嗣后每于饮酒或劳累受寒,即在夜间突然发作,肿痛剧烈难以忍受,服药可以缓解,迄未根治。
血尿酸高,苔黄腻,脉弦数。
此浊之瘀阻络之痛风也。
治宜泄化浊瘀,蠲痹通络,并应戒酒慎食为是。
土茯苓60克,萆薢20克,泽兰、泽泻各20克,生苡仁40克,虎杖20克,地鳖虫10克,威灵仙30克,葎草20克,广地龙15克,三妙丸10克,包入煎,七帖,每日一帖煎服。
药后肿痛即行缓解,连续间日服一帖,以巩固之。
三周后复查,血尿正常,观察半年,未曾复发。
朱良春用控涎丹治疗杂病急症的经验内容提要:早在1956年,朱良春老师就在《上海中医药杂志》公开发表了“控涎丹的方义和应用”一文,其精辟论述和临床发挥的经验披露后,吾辈每复习老师的论述,用控涎丹治疗多种杂病急症,均有疗效神奇的体会。
朱师在50年代始,就广泛应用“控涎丹”“表里和解丹”“六神丸”等治杂病难症,且在前肾应用范围的基础上颇多发挥,历年来朱师还自拟了数十种疗效颇著的丸散膏丹,如“复肝丸”“益肾蠲痹丸”,“痛风冲剂”“定喘散”等等治疗慢性痼疾,为挖掘中医宝库中丸散膏丹的宝贵经验,为中医药走向世界鸣锣开道,当称承先启后的丸散膏丹大师。
著名老中医朱良春治疗痹证肿胀的用药经验
著名老中医朱良春治疗痹证肿胀的用药经验《内经》曰:“湿胜则肿”,说明湿为关节肿胀形成之主因。
凡见关节肿胀者定有湿邪,其肿势与湿邪之轻重则往往是相应的。
故治当祛湿消肿,如肿势不消,湿邪内停而生痰,粘着不去,致气血不畅,痰凝、血瘀胶结而附着于骨,则可导致关节畸形。
对此,临床有“伤科治肿,重在化瘀;痹证治肿,重在祛湿”。
而朱老则主张二法同时并用,俾使其相得益彰,提高疗效。
在肿胀早期,朱老常用二妙散加防己、泽泻、泽兰、土茯苓等。
中期则在祛湿方中用化痰软坚的半夏、南星、白芥子和消瘀剔邪的全蝎、水蛭、地鳖虫、乌梢蛇等。
此外,朱老还善用七叶莲,认为其长于祛风除湿,活血行气,消肿止痛,并有壮筋骨之效。
后期则加刘寄奴、苏木、山慈姑等擅消骨肿之品。
著名老中医朱良春治疗痹证僵直拘挛的用药经验僵直、拘挛乃痹病晚期之象征,不仅疼痛加剧,而且功能严重障碍,生活多不能自理。
对此,朱老称之为“顽痹”。
治疗上强调应着重整体调治,细辨其阴阳、气血、虚实、寒热之偏颇,而施以相应之方药。
凡毒热之邪与痰浊、瘀血混杂胶结致关节红肿僵直,难以屈伸,久久不已者,朱老常在清热解毒的同时,加用豁痰破瘀、虫蚁搜剔之品,如山羊角、地龙、蜂房、蜣螂虫、水蛭、山慈姑等,以清热止痛,缓解僵挛。
肢节拘挛较甚者,加蕲蛇、山甲、僵蚕等品。
属风湿痹痛而关节拘挛者,加重宽筋藤用量至30~45g。
偏寒湿者,重用川乌、草乌、桂枝、附子、鹿角片等。
此外,朱老还认为青风藤、海风藤善于通行经络,疏利关节,有舒筋通络之功,与鸡血藤、忍冬藤等同用,不仅养血通络,且能舒挛缓痛,亦为临床治疗僵直拘挛的常用良药。
伴见肌肉萎缩者,重用生黄芪、生白术、熟地黄、蜂房、石楠藤,并用蕲蛇粉(每次3g,每日2次)。
著名老中医朱良春治疗痹证疼痛的用药经验疼痛是痹证的主要症状之一,根据其临床表现,可分为风痛、寒痛、湿痛、热痛、瘀痛等。
此五者各有侧重,但往往证型混杂,难以截然分开。
1 风痛其疼痛呈游走性,走注无定所。
朱良春临床经验及惯用经方15例(附医案)
朱良春临床经验及惯用经方15例(附医案)朱良春教授是全国著名中医内科学家,治学严谨,医术精湛,对内科杂病的诊治具有丰富的经验,先后研制了“益肾蠲痹丸”、“复肝丸”、“痛风冲剂”等中药新药,获部、省级科技奖。
主要学术著作有《虫类药的应用》、《章次公医案》、《医学微言》、《朱良春用药经验集》、《中国百年百名中医临床家·朱良春》、《现代中医临床新选》(日文版,合著)等10余部,发表学术论文170余篇。
曾先后应邀赴日本、新加坡、法国、马来西亚等国作学术演讲。
化痰定咳汤组成金荞麦20克,白花蛇舌草30克,蔓荆子、鱼腥草各20克,天竺子、天浆壳各10克,橘红、甘草各8克。
学习和运用体会急慢性支气管炎,久治未愈,咳呛仍频,黏痰壅滞,咯唾不爽,舌苔薄腻,脉滑,属痰热阻肺者。
清水先泡后煎,每剂煎2次。
每日1剂,分2次温服。
病例单某,男,52岁。
有慢性支气管炎病史。
顷感外邪,又致引发,咳呛已10余日,服药未已,咳呛阵作,痰稠,咯痰不爽,口微干,舌苔薄黄,脉滑数。
予上方3剂,咳显减,痰亦爽,续服2剂而愈。
本方以金荞麦、白花蛇舌草、鱼腥草、甘草清热解毒;天竺子、天浆壳、橘红化痰止咳,对痰热阻肺之咳喘疗效甚佳。
若热灼阴伤者,可加麦冬、沙参各10克;对寒邪束肺和阳虚痰饮之咳嗽无效。
展开剩余93%参蛤定喘散组成红人参、紫河车、川贝母、麦冬、北沙参、钟乳石、炙款冬花各20克,蛤蚧1对,橘红10克,五味子15克。
学习和运用体会慢性、虚性之喘证、咳呛如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心脏性喘息及支气管哮喘久治不愈者。
上药研极细末。
每服3克,1日3次(或装胶囊,每服6粒)。
病例陈某,男,67岁。
素有慢性支气管炎病史,经常发作,近年来逐渐加剧,咳呛气促动则尤甚,入暮足肿,舌苔薄腻,舌质稍紫,脉细滑。
此肺肾两虚,气失摄纳之候,予参蛤定喘散1剂,每服3克,1日2次。
服用3日后,咳喘即减,饮食亦较前为佳,继服2周后,足肿消退,精神渐振,咳喘趋定,以后每日服1次,以巩固之。
国医大师朱良春先生用药经验(六)
国医大师朱良春先生用药经验(六)文源《名老中医学术经验整理与继承》96、生川、草乌治痹川、草乌辛热,有毒,功擅搜风定痛,二者尤以生草乌力锐效捷。
《神农本草经》谓其“除寒湿痹”;《别录》谓其主“历节,掣引腰痛,不能行步”;《药性论》说乌头“其气锋锐,通经络。
利关节,寻蹊达径而直达病所”;《本草述》亦谓“寒湿之所结聚,顽痰死血,非是不可以开道路,令流气破积之药得以奏绩”。
朱老对于风寒湿痹,常用川、草乌配桂枝、细辛、独活、仙灵脾之类。
他认为川乌温经定痛之力量较强,寒邪重者用生川乌,寒邪较轻而体弱者用制川乌。
对于寒湿痹重证,则取生川、草乌同用之,盖草乌开痹止痛之功较川乌尤著也。
痹痛之难忍者,朱老推崇许叔微之“麝香丸”(生川乌、全蝎、黑豆、地龙、麝香),如法制用,多在数日以内迅收痛止肿消之效,慢性顽固性痹痛,坚持服用,亦有一定效果,方中生川乌亦可改用生草乌。
川、草乌均有毒,尤其是用生者为丸内服,是否有中毒之虞?朱老认为,许氏方中生川乌用量很小,不会中毒,经多年使用观察,尚未见有中毒者。
不过一定不要过量。
如改用制川乌,则镇痛之作用大为减弱。
朱老还指出:许氏用生川、草乌之方,还有川乌粥,即以生川乌(去皮尖)研末,同香熟白米作粥半碗,文火熬熟,再下姜汁与蜜,搅匀服之,治风寒湿痹,麻木不仁,痛重不举;又有黑龙丸,用生草乌配五灵脂,治一切瘫痪风,都是很有研究价值的。
至于川、草乌的用量,朱老认为,由于地有南北,时有寒暑,人有强弱,故其用量,一般从小剂量(3~5克)开始,逐步加至10~15克为宜。
在配伍上,川、草乌与甘草、蜂蜜、防风等同用,既不妨碍其镇痛的作用,又有解毒之功。
在用法上.生川、草乌均需文火先煎40分钟,再下余药,以策安全。
陈××,男,56岁,工人。
1974年9月4日初诊。
周身关节疼痛已历四年余,在他院诊为风湿性关节炎。
平素畏寒怯冷,疼痛游走不定,每遇寒冷则疼痛加剧。
两腿可见红斑结节,血沉70毫米/小时,抗“O”正常,舌苔薄腻,舌质偏淡,脉细。
朱良春用药经验集(四)
[转载]朱良春用药经验集(四)原文地址:朱良春用药经验集(四)43、土茯苓治头痛、疗痛风土茯苓甘淡性平,人肝、胃两经,功可解毒,除湿利关节。
古籍谓其擅治梅毒、淋浊、筋骨挛痛、脚气、疔疮、痈肿、瘰疬诸疾。
近代又有用于防治钩端螺旋体病的报道。
朱老经过实践验证,证明其为治疗湿浊上蒙清窍所致之头痛及痛风之要药,或可补前人之未逮也!头痛病因纷繁。
土茯苓所主之头痛,乃湿热蕴结、浊邪害清、清窍不利而作痛。
若延之日久,经脉痹闭,则痛势甚烈。
斯时祛风通络之剂难缓其苦,惟有利湿泄热,祛其主因,配合祛风通络之品,始克奏功。
而朱老独到之经验,在用量上突破常规,一般每日用60~120克,随症配伍多可获效。
至于痛风疾患,朱老云:“此乃嘌呤代谢紊乱所引起,中医认为系湿浊瘀阻、停着经隧而致骨节肿痛、时流脂膏之证,应予搜剔湿热蕴毒,故取土茯苓健胃、祛风湿之功。
脾胃健则营卫从,风湿去则筋骨利。
”此证确以湿毒为主因,但往往兼夹风痰、死血为患。
朱老治此证,恒以土茯苓为主药,参用虫蚁搜剔、化痰消瘀之品,屡收佳效。
孙×,女,40岁,工人。
1981年5月6日就诊,头痛宿疾已历六载,痛无定时,痛剧如裂,常觉口干,苔薄黄腻,舌质衬紫,脉象细弦,此乃湿热瘀阻,清窍不利。
治宜清热化湿,祛瘀通窍。
处方:土茯苓60克,蔓荆子、川芎、菊花各10克,甘草5克服10剂。
头痛未作。
乃继予10剂。
间日服1剂以巩固之,迄今未复发。
周××,男,28岁,工人。
1979年8月9日就诊诉:10年前右足趾因不慎扭伤之后,两足趾关节呈对称性肿痛;尔后约五年,两手指及膝关节呈对称性游走性肿痛。
诊为类风湿性关节炎。
是年7月下旬发现右手拇、食指有多个结节,且液化溃出白色凝块及淡黄色液体[后查血尿酸952微摩尔/升(16毫克%),病理活检确诊为“痛风石”。
地鳖虫活血化瘀消症破坚来源于朱良春临床实战经验
地鳖虫活血化瘀消癥破坚来源于朱良春临床实战经验地鳖虫古称䗪虫,俗名土鳖虫、土元,性味咸寒,入心、肝、脾三经,是一味最平和的活血化瘀药。
凡血瘀经闭、癥瘕积聚、跌打损伤、瘀血凝痛,用之均有良效。
其特点是破而不峻,能行能和。
《长沙药解》说它“善化瘀血,最补损伤”。
故虚人亦可用之,如治虚劳经闭的大黄䗪虫丸,产后腹痛的下瘀血汤以及疟母痞块的鳖甲煎丸等均用之。
以其善于通络理伤,对跌打损伤,具有接续筋骨的作用,故伤科经常使用。
咸寒能入血软坚,故主心腹血积、癥瘕血闭诸症。
朱老治经闭腹胀痛之实证,常与大黄、桃仁、红花、五灵脂同用;治跌打损伤,与自然铜、骨碎补、乳香、没药等伍用;治肝脾大,每与鳖甲、三七、郁金、莪术等同用;治腰部扭伤,经久不愈,其痛如刺者,可与当归、刘寄奴、川续断等同用;肾虚腰痛,则又需与熟地黄、露蜂房、乌梢蛇等伍用。
但如无瘀滞者及孕妇,则宜慎用。
(1)疗伤定痛以活地鳖虫为主药的“回生丹”(验方),有活血化瘀、疗伤定痛,通窍回苏之功,擅治跌伤、压伤、打伤、刀伤、枪伤、割喉,以及因吊、惊、溺而昏迷;如服后见大便下紫血状者,则效更著。
据载:清道光十年(1830年)闰四月二十二日磁州(今河北磁县)地震,压毙甚众,以此丹救活不下百余人。
一·二八抗日战争时,以此丹灌服治疗受重伤而昏厥者,活人甚多。
处方:活地鳖虫(取雄性活地鳖虫,洗净,去足,放瓦上小火焙黄,研细末)15g,自然铜(放瓦上木炭火烧红,入好醋淬,片刻取出,再烧再淬,连制9次,为细末)9g,炙乳香(每30g用灯心7.5g同炒枯,共研细,吹去灯心,净末)和陈血竭(飞净)、飞朱砂、巴豆(去壳研,用纸包压数次,去净油,用净末)各6g,麝香0.7g(后入)。
以上各药研极细末,储入小口瓷瓶,密封备用。
成人每用0.5g,小儿0.25g,酒冲服。
牙关不开者,鼻饲之。
严重者可连服2次。
苏后宜避风调养。
若苏后转心腹痛者,此瘀血未净,急取白糖60g,热黄酒或开水化服,自愈。
[中医中药]老中医朱良春医疗经验
[中医中药]老中医朱良春医疗经验医药并重的临床学家朱良春朱健华整理编者按朱良春,著名中医临床学家,因擅用虫类药物治疗疑难杂病饮誉医坛。
曾任南通市中医院院长、主任医师等职。
现任江苏省中医药学会名誉会长、南京中医药大学兼职教授、《中医杂志》特约编审、南通市良春中医药临床研究所董事长等职。
近,,年的临床实践中,成绩卓著,硕果累累。
学术专著有《虫类药的应用》、《章次公医案》、《现代中医临床新选》(日文版)等,部;发表学术论文,,,余篇,所创制的“益肾蠲痹丸”获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技成果三等奖,多次应邀赴日本讲学,载誉而归。
,,,,年获准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其事迹同时收入英国剑桥传记中心《世界名人词典》。
本文注重介绍朱氏在学术上采撷众长,继承发展、融会古今,辨证辨病;处方用药、锐意创新的精华。
并介绍了其在临证上治疗急性热病、慢性久病、痹证、慢性肝炎、慢性肾炎的特色。
所选用四个医案及三首经验方均为朱氏毕身工作实践之结晶,很能为后学之人提供宝贵借鉴经验。
学之之博,未若知之之要;知之之要,未若行之之实。
———宋?朱熹《朱文公文集》旧学商量皆邃密,新知培养转深沉。
———宋?朱熹《朱文公文集》医虽小道,乃仁术也,要以身尽之,方能竞其业,否则罪也。
———章次公《中国现代名医传》朱良春,男,字伦,,,,,年,月生于江苏省丹徒县。
中医主任医师、兼职教授,全国,,,名名老中医之一。
早年拜孟河御医世家马惠卿先生为师,并于,,,,年毕业于上海中国医学院,从医已近,,载。
他因擅用虫类药治疗疑难杂症,饮誉医坛,有“虫类药学家”的美称;其实,这仅是其学术成就的一个方面。
他博览群书,上自《内经》,下及诸家,尝取苏东坡“博观而约取,第四卷,,,厚积而薄发”为座右铭。
对张景岳《类经》尤为推重,以其彰明经义,析理精深;又折服孙一奎《赤水玄珠》之辨治精要;章次公先生之“发皇古义,融会新知”之主张和张锡纯氏之求实精神,对他的启迪教益殊深,故友人对他有得力于“南章北张”之说。
国医大师朱良春治疗肝硬化药方
国医大师朱良春治疗肝硬化药方肝硬化是一种由各种慢性肝病延续发展而来的,具有广泛肝细胞损害及结缔组织增生的慢性进行性疾病。
根据临床症状和体征,早期肝硬化属癥积、痞块范畴;晚期肝硬化出现腹水者,则属臌胀、单腹胀范畴。
肝硬化的病理改变,是肝实质的损害,以气血郁滞、瘀凝脉络为主要矛盾。
由于瘀结日久,肝脾损伤,其临床表现多呈本虚标实,治疗较为棘手。
1959—1962年,拟订“复肝散”,治疗早期肝硬化肝功损害的病人60余例,对于改善症状和体征,促使肝功能好转,取得一定的疗效。
后在原方基础上加以修改,制成丸剂,定名为“复肝丸”,并结合辨证用药,疗效有所提高。
现又改为胶囊,服用更为方便。
处方:紫河车、红参须各20g,炙地鳖虫、炮甲片、广郁金各24g,参三七12g,生鸡内金、广姜黄各18g。
共研为极细末。
另用虎杖、石见穿、蒲公英、糯稻根各120g,煎取浓汁泛为丸。
每服3g,每日3次,食后开水送下,或以汤药送服。
1个月为1个疗程。
适应范围:早期肝硬化肝功能损害,肝脾肿大,或仅肝肿大,胁痛定点不移,伴见脘闷腹胀,消瘦乏力,面色晦滞,红丝血缕(蜘蛛痣)或朱砂掌(肝掌),舌暗红或有瘀斑,脉象弦涩或弦细等症。
肝硬化虽病由肝起,却是一种影响全身的错综复杂的慢性病变,在整个病情演变过程中,多影响到脏腑之间的功能紊乱,表现出虚实交错的病机。
根据临床所见,除以肝郁血滞,瘀结为癥癖的基本证型外,另分下列4种证型施治。
1.肝郁脾虚重在疏肝益脾,扶正消癥肝失疏泄,气血痹阻,脾运不健,生化乏源。
其症肝脾肿大或仅有肝肿大,质地Ⅱ度,按之则痛,胃纳减少,腹胀便溏,四肢倦怠乏力,面浮而色晦黄,入暮足胫微肿,舌色暗红不泽,舌体较胖或边有齿印,脉象虚弦,重按无力。
治用疏肝益脾,活血消癥。
复肝丸配合逍遥散、异功散、当归补血汤加减。
常用药物如柴胡、当归、白芍、党参、黄芪、白术、丹参、炙甘草、广郁金、广陈皮、茯苓等。
2.肝胆湿热急当清肝利胆,通腑泄浊湿遏中焦,邪从热化,肝失疏泄,移热于胆。
诸家应用控涎丹的经验
老师朱良春先生使用“控涎丹”治疗杂病急症始于50年代初,其临床使用颇多超越前贤应用范围,今整理朱师广用“控涎丹”的宝贵经验,以飧同道。
1、博究先贤用灵丹,临床发挥多妙法朱师深究“控涎丹”方义,临床广为应用,如治疗癫疾,胁痛、颈项、腰背、筋骨牵引灼痛,流注不定,或手足冷木,气脉不通;或喉中结气,似若梅核,时有时无,冲喉闷绝,偏身起筋块,如瘤如栗,皮色不变,不疼不痛,但觉发麻;或自溃串烂,流水如涎,经年不愈,有若漏管;并治瘰疬贴骨,鱼口便毒,一切阴疽。
又深得《赤水玄珠》和《东医宝鉴》《世医得效方》治疗痰涎伏膈等奇症的辨证之法。
对李时珍引陈无择用“控涎丹”之论述,张石顽用“控涎丹”之论述,李士材用“控涎丹”治顽疾,王洪绪氏、魏玉璜氏用“控涎丹”治外科顽疾,尤为欣赏。
对李延、王晋三所述的方义更加推崇。
朱师指出:“甘遂色黄入脾而行中焦,能深入经隧曲道之处,荡涤经隧曲道中之水饮、痰毒、恶血。
现代药理证明,甘遂含有一种无水酸,能刺激肠管,引起肠蠕动亢进,产生峻下作用,并有利尿之功。
甘遂入药自神农本草至今2千余年,甘遂为主古方如仲景之“十枣汤”“大陷胸汤”,张景岳之“舟车丸”,王肯堂之“甘遂散”及三因方之“控涎丹”,以其狼虎峻猛之性攻逐王道之品所不能攻逐之邪,盖药过病所和微不济急,全在医者驾驭之能。
大戟色黑入肾而走下焦,逐脏腑之水饮,亦能荡涤脏腑曲道之处之水饮痰毒、恶血、现代药理言大戟根具有刺激性,有毒成分的大戟素及一种赝硷,与甘遂之作用类似。
且苦寒下走肾阴,辛散上泻肺气,并横行经脉。
白芥子色白入肺而走上焦、白芥子能深入全身皮里膜外之经隧曲道,荡涤皮里膜外之水饮、痰毒、恶血,现代药理言白芥子含有脂肪油及白芥子甙,杏仁酶等成分,有祛痰平喘,止咳作用,并对组织中炎性渗出物的吸收尤有殊功。
朱师妙用“控涎丹”有单用,合用其他成药,或配合汤剂,有日服1次,空腹服或食后服,有日服2次,以知为度。
如曾治湿性胸膜炎,患者李某,症见恶寒发热,体温37.8C,头痛肢楚,继则咳嗽痰粘,两肋引痛,不能侧卧,西药2旬未效,朱师投“控涎丹”日2.2克,每早饭后服一包,并处以“香附旋复汤”为助,3剂服完,诸症向平,继服3剂以善其后。
国医大师朱良春教授脾胃病诊治经验
一面,除上述见症外,伴见口苦、溲赤,在此情况下,不妨温阳与解毒并举;温阳药能 振奋功能,提高机体抗病能力,而解毒药则有直接针对病原之意图,可加用板蓝根、黄 柏、丹皮、白花蛇舌草等。 对慢性肝炎之各种证候,区别是在气分还是在血分,有利于根据病理层次进行辨证 治疗,故不容不辨。按照中医学的观点,初病在经在气,久病入络在血,故慢性肝炎尤 多络病。其特点为肝区疼痛,牵及背部,舌质有紫气,苔薄腻,脉弦涩,肝功能长期不 正常,对其治疗,疏肝养肝、必兼通络,通络必兼解毒。一般可用《金匮》旋复花汤为 主方,取茜草代新绛,药如旋复花、茜草、丹参、泽兰、柏子仁、紫草、菝葜、路路通、 参三七等。不效,需参用虫类药,叶天士“取虫蚁之品,以松透病根”,确是经验之谈。 常选用九香虫、全蝎、参三七各等份,研细末,胶囊装盛,每服5粒,1日3次,收效 堪佳。虫类药对慢性肝炎的治疗,大有前途,值得进一步加以研究与应用。 慢性肝炎进一步发展,还会出现肝肾精血亏损、瘾块癖积的证候。朱师强调养正消 徵,重药轻投,调和肝脾,燮理阴阳,汤丸并进,治疗早期肝硬化、慢性肝炎。以辨证 论治为指导,结合机体免疫反应,选用部分有促进细胞功能之品,如党参、黄芪、仙灵 脾、白术、白芍、当归、女贞子等健脾、补气、补。肾、补血、补阴之品。朱老早在50 年代末,就研制成复肝散后改为复肝丸(今之复肝胶囊)。1963年在《中医杂志》8期 披露后,全国各地较多同仁验证临床,尤治疗慢肝和早期肝硬化疗效均较理想。“复肝 丸”,(由红参须、参三七、地鳖虫、紫河车、炮山甲、广姜黄、广郁金、鸡内金等组成), 对慢性肝炎之癞块癖积及早期肝硬化,确有改善症状与体征,促进肝功能好转之疗效。 但是对于肝胆湿热壅遏,转氨酶明显增高者,此丸不宜早用,必待湿去热消,方可斟酌 用之。 朱老还根据《内经》:“肝开窍于目。”指出肝炎病情的轻重及转变,必然反映于目。 在临床实践中,朱老对肝炎病人眼血管的变化,进行了观察和综合分析,结果发现随着 肝炎病情的加剧、好转或恢复,眼血管的色泽、扩张、弯曲按照一定的规律变化。所以, 眼血管变化对肝炎的诊断和病情进退有一定的参考价值。这一独特的诊断方法后写进 《传染性肝炎的综合疗法》,为中医诊断学增添了新的内容。 在脾胃病诊治上朱老倡导的“辨证与辨病相结合”,谨守病机,分期论治;精研专 病,创制专方;辨西医病,融中医理;见微知著,既病防变等观点,在临床上具有很好 指导意义,值得我们学习和发挥。
国医大师朱良春经验精华全集
国医大师朱良春经验精华全集诗仙之家控涎丹甘遂(去心)60克、大戟(去皮)60克、白芥子60克,共为细末,用红糖水久煎制丸, 糊丸如梧桐子大.每次服5~7丸,甚或10丸香附旋复汤制香附10克、旋复花15克(包)、蒌仁12克、苡仁30克、炒苏子10克(打细)、炒白芥子10克(打细)、茯苓12克、旱半夏30克、陈皮10克、生姜10克蜘蜂散(丸)花蜘蛛30只(微焙),炙蜂房60g,熟地黄90g,紫河车、淫羊藿、淡苁蓉各60g组成,制成蜜丸,每服6~9g,日2次,早晚饭前温开水送服吴茱萸30、肉桂40、干姜40、鹿角胶、川石斛、黄鱼鳔、萸肉、人参等随证加用,但不超过8味药 (治虚证阳痿) “竹皮大丸”加味药用:竹茹、白薇、生甘草各20g,生石膏60g,桂枝、生大黄各5g,大枣5枚,日1剂,水煎服治实证阳痿自拟“当贝苦参黄硝丸”方由当归、贝母、苦参、大黄、硝石 5 药组成, 莶草、刘寄奴煎汁泛丸, 每服2~ 6g,日2~ 3 次(急性黄疸)“豨莶逍遥五苓汤”药用:刘寄奴、豨莶草、生麦芽各30g,茵陈、生白术、茯苓、郁金、泽兰、泽泻各15g,柴胡、生白芍、制香附各10g,“柴胡桂姜胆草汤”药用:柴胡、桂枝、干姜各10g,瓜萎仁18g,生牡蛎30g,龙胆草、生甘草各6g。
嘱痛时嚼服生吴茱萸20粒,日3~5次,黄疸加茵陈,夹胆石者加郁金、金钱草。
(慢性胆囊炎) “慢胆除根散”(经验方)当归30g,生白芍60g,柴胡15g,郁金30g,茯苓、白术各60g,吴茱萸15g,制香附30g,薄荷10g,炒栀子、生甘草各15g共打粉(1个月量),日量11g 分2次饭前服。
胁痛用生吴茱萸20粒嚼服,日2次,或川楝子、生吴萸各30g,研末用醋调,外敷右胁下,胆石病、胆囊炎痛胀片刻可消,名速效止痛散。
(慢性胆囊炎)青蒿茵陈汤青蒿、茵陈各30g,黄芩、陈皮、旋复花各10g,生甘草6g。
有黄疸者,倍茵陈量为50g且要先煎30分钟。
(慢性胆囊炎) “速效止痛散”(川楝子粉、生吴茱萸各30g,生吴茱萸打粉即用,久置无效,胆石或胆囊炎均效)醋调外敷右胁下,片刻,即痛胀均消两脚患湿脚气,肿痛沉重,顽麻颓软,不可步履,可加槟榔70~80克、木瓜50~60克、松枝60克、卷柏60克。
朱良春用药经验集
朱良春用药经验集1. 附子热病耗伤心力,投以附子强心朱老用附子之标准:1)舌淡润胖嫩2)口渴不欲饮或但饮热汤3)面色苍白4)汗出,四肢欠温5)小便色清如果有以上情况出现,同时兼见有高热神昏、烦躁脉数、等症状亦当用附子附子强心作用的有效成分为去甲基乌头碱,有改善外周及冠脉血液循环、增加心肌收缩力、提高心输出量、扩张外周血管、降低外周阻力的作用泌尿系结石方中少佐附子3~5g有增强排石的作用风寒湿痹用附子者多,但风湿热痹亦有用附子者,此时常配伍苍白术、黄柏、蚕砂、忍冬藤、萆薢、薏苡仁,一方面是因为湿邪的存在,另一方面则是因为湿热蕴结,阳气被遏,故当借附子之辛热通阳,但风寒湿痹须大剂量(15~30g)而风湿热痹仅需小剂量即可(3~6g),这一点和江尔逊老先生于三仁汤中加附子有异曲同工之妙(如地黄饮子里面加少量附子就有点少火生气的意思)2.苦参退热降泄,荡涤湿火,功效与黄连龙胆相近但“其苦愈甚,其燥尤烈”。
1)用于痢疾、伤寒治疗下痢赤白、发热腹痛、里急后重等由湿热壅滞所导致的痢疾可用苦参与木香或黄连相配伍2)用于心律失常炙甘草汤+苦参(此时苦参量应大15~20g,其余情况6~9g为宜)3)用于湿疹常以苦参配白鲜皮、徐长卿、紫草、丹皮、蝉衣、黄柏、赤芍、土茯苓、甘草治疗急性与亚急性湿疹痒者加夜交藤渗出物偏多者加苍白术薏苡仁食鱼虾海鲜发作者加紫苏芦根干燥者加生地4)用于外阴湿痒朱老常以苦参配伍黄柏、紫草、白芷、蛇床子、威灵仙、白矾、花椒、防风、艾叶、雄黄做洗剂(每次10min )5)用于湿热所致的梦遗以及泌尿系感染6)用于乳糜尿脾肾不足,湿热下流孙一奎《赤水玄珠》端本丸:柴胡、黄柏、葛根、半夏、苦参、牡蛎、煅白螺丝壳3.白芥子辛温,味厚气锐,内逐寒痰水饮宽利胸膈,外走经络消痰结止痹痛除麻木对机体组织中不正常的渗出物的吸收有特殊功效1)用于渗出性胸膜炎有一点类似于悬饮张介宾:“白芥子消痰癖,除胀满极速。
”(白芥子的行气之功?)2)结节病西医:一种原因不明、可累及全身多个器官的非干酪性上皮样慢性肉芽病变中医:痰核(朱丹溪:“人身中有结核,不痛不红,不作脓,痰注也。
朱良春临床经验节选
朱良春临床经验节选朱师在温阳为主时常用的“对药”是桂枝、附子为对,川乌、桂枝为对,附子、北细辛为对,附子、苍术为对,附子、薏苡米为对,颇有随所伍而异其用之妙。
益肾壮督亦重益气填精补髓,故常用鹿角片、苁蓉为对,黄芪、当归为对,附子、地黄为对,乃取斑龙丸之意,益肾壮督,温而不烈。
分型论治以益肾壮督贯穿始终,尤其注重治风理血,每在益肾壮督的同时配合养血祛风,宣痹定痛。
对药常用有黄芪、当归为对,丹参、鸡血藤为对,生白芍、甘草为对,穿山龙、徐长卿为对,寻骨风、骨碎补为对。
偏风者加用独活、海风藤为对。
偏寒加制草乌、川乌为对,乃因二乌虽皆温散定痛之药,但川乌力缓而效持久,草乌效速而不耐久,两者并用则速效而持久。
偏湿加羌活、独活为对或乌梢蛇、蚕砂为对或威灵仙、生白术为对,意在风能胜湿亦即祛风健脾除湿。
朱师常大剂量使用黄芪、当归,从化源滋生处着力。
盖人之阳气,资始在肾,资生在脾,且顽痹症多久服风药,当有疏风勿燥血之意。
且临床使用大剂量益阴和阳药。
速收养营镇痛之殊功者屡见不鲜。
宣痹定痛,朱师首选徐长卿、穿山龙,考两药皆性温,均有散寒止痛,祛湿利水,化痰消肿,活血解毒等多种功能。
均具强胃消食作用,且可气,可血,可上可下,临床配伍可寒、可热、可内、可外、可祛邪、可扶正,故有强壮作用。
朱师治热痹(关节红肿热痛,伴见发热),除用生石膏、知母为对,木瓜、防己为对外,尤喜用寒水石、知母配对,指出寒水石、生石膏两药清热泻火,除烦止渴之功相似,然寒水石其味咸,入肾走血,不但解肌肤之热,又可清络中之热,肌肤血络内外皆清,较石膏功效更胜一筹。
更有新意的是拟用草、虎杖为对,忍冬藤、蒲公英为对,对热痹治疗中宣通痹着,速降血沉、抗“O”奏效殊捷。
朱师治热痹还喜热药反佐,其自拟“乌桂知母汤”即以制川乌、川桂枝为对反佐知母、寒水石,长期实践证明颇能提高疗效,久用无弊;又僵蚕、地龙为对,取一升一降,升降协和,舒展经络,以助通络止痛之功能。
治热痹常规用药收效不著时加羚羊角粉(1日0.6g)或用水牛角代,甚至用“西黄丸”,均为“对药”使用经验的积累和升华。
国医大师朱良春经验方朱良春验方
国医大师朱良春经验方朱良春验方1、乌发丸:生首乌150克黑芝麻l5克霜桑叶30克桑椹30克旱莲草30克女贞子15克生地30克金银花30克菟丝子30克杜仲30克金樱子15克豨莶草30克侧柏叶30克黄精30克怀牛膝15克桃仁15克红花15克西洋参30克代赭石30克做蜜丸每丸9克重每日三次每次1丸三个月一疗程。
【验证病案】:2007年8月,山西省太原薛女,35岁,来西安专程治疗脱发。
在某脱发治疗研究所治疗几月无效,并被告之,毛囊已破坏无法再生。
后经西安亲戚介绍来我处治疗,刻诊,全头毛发脱落已尽,仅脖子一周有稀疏几根余发,戴一假发,心情焦急,望大夫给予精心治疗以后将重谢云云。
把脉弦细数,舌尖边红苔白腻。
余告之,短期恐难长发需常期服药,患者说只要能治好,服多长时间都可以。
我看其信心较大,许其给予治疗。
将乌发丸改汤服用三个月,再诊,全头已长出黄色绒毛发,其间因头皮痒甚略为调整了几味药,大体未变。
随后改汤为丸又服用四个多月,头发已长全而且乌黑茂密,后专程赴西安感谢。
此例是我治脱发最严重一例,而且时间长达七个月之久,耗时可谓长也,如不是患者能坚持又怎能大功告成。
吾自临证以来用此丸治疗脱发(包括斑秃白发)无数,一般三个月,几乎未有不效者。
后学者不可小视此方。
2、主治阴囊潮湿:生牡蛎30克枯矾60克黄丹30克研粉外用。
将阴囊温水洗净,擦干用粉,擦揉2-3遍。
【验证病案】:2008年3月8日西电公司一退休高工白某找到我拿出一张药方,说吃了十几付了,治疗阴囊潮湿效果一点不明显,没啥作用,阴囊还是水渍渍,很是懊恼不爽,并说此是省上某名老中医的方子,问我有什么办法。
我看了方子说这是二妙散加减,方子用得不错。
但是临床效果并不理想,我有一方保你药到病除,隨后写下上方并帮其加工好,交待清楚便用方法。
该工看如此简单之方而且价格不到2元,很不在意。
曰:这能治病?我说试试看嘛!又不费事,常言:单方气死名医。
一句戏言,三天后该工找到我,一进门就冲我一说你真神了!你那药真管用,两次后阴囊潮湿就干了。
国医大师(徐景藩、朱良春、周仲英、邓铁涛、颜德馨)老中医论治胃肠病
国医大师(徐景藩、朱良春、周仲英、邓铁涛、颜德馨)老中医论治胃肠病五、国医大师徐景藩首届国医大师徐景藩教授,学验俱丰,尤其在诊治脾胃病方面经验独到。
其治疗脾胃系疾病注重辨证与辨病相结合,以法统方,获得了显著疗效。
徐丹华将其徐师治疗脾胃系疾病的经验归纳为以下十法。
1.疏肝和胃法适用于肝胃不和证。
证见胃脘胀痛,痛及两胁,每每因情志不畅而诱发或加重,常伴嗳气,舌淡苔薄白,脉弦。
治宜疏和为法。
疏者通也,疏泄通畅乃治肝之主要治则;和者顺也、谐也。
常用方如柴胡疏肝散,此方出自《景岳全书》。
临床应用时,徐师反复指出必须随证加减,方药变通。
疏肝常用药如炙柴胡、香附、紫苏梗、橘叶等。
根据不同兼证再选择加减药物,凡兼脘腹痛证者加白芍,解郁则加郁金、合欢花(或皮),久郁心神失养者加百合、淮小麦、炙甘草等。
通络如橘络、丝瓜络、当归须、炒川芎、路路通等,胸胁疼痛者亦可酌加旋覆花等。
凡肝胆失疏,胆热逆于胃府或湿热内蕴者,治宜疏肝利胆,药如柴胡、枳壳、黄芩、青蒿、金钱草、海金沙等。
胆液反流至胃者,酌加柿蒂、刀豆壳、赭石、制大黄等。
肝热犯胃者加牡丹皮、山栀子。
腑行不畅则配大黄、瓜蒌。
胃气不和而上逆者,酌加半夏(姜半夏或法半夏)、生姜、茯苓、陈皮。
胃中有热则选加黄连、黄芩、蒲公英。
胃气不和,内有湿浊者,苍术、厚朴、藿香、佩兰、薏苡仁、草豆蔻、石菖蒲等随证选用。
胃气久滞及血,或因出血后血瘀内留者,治当和胃行瘀。
药如当归、赤芍、丹参等,痛者宜延胡索、五灵脂,兼寒者配加降香、九香虫。
胃与食管相连,胃与食管同病者甚多,治宜和胃利咽。
咽管不利者,常加桔梗、枳壳一升一降,畅达气机。
木蝴蝶利咽疏肝,亦常作为佐使,随证加减。
属痰气交阻者,用半夏厚朴汤加减,药用法半夏、厚朴或厚朴花、茯苓、紫苏梗。
有热者酌配锦灯笼、射干、蚤休、黄连等。
每常佐以石斛、麦冬、玉竹等疏润结合。
2.健脾和胃法饮食不节、劳倦过度均为脾胃病常见而主要的病因,脾胃气虚亦是常见的证候。
朱良春用药经验集一
朱良春用药经验集一1、附子温五脏之阳,要善用,不可滥用附子,是中药四大主药(人参、石膏、大黄、附子)之一,四大主药又称之为“药中四维”,可见其重要。
附子之功,在于温五脏之阳。
古今善用附子者,首推张仲景氏。
仅以《伤寒论》六经病中用附子者而言,在太阳篇者有桂枝加附子汤、桂枝去芍加附子汤、甘草附子汤、桂枝附子汤、麻黄细辛附子汤、麻黄附子甘草汤、附子泻心汤、芍药甘草附子汤;在太阴篇有理中汤(丸):在少阴篇有四逆汤、四逆加人参汤、通脉四逆汤、通脉四逆加猪胆汁汤、干姜附子汤、附子汤、白通汤、白通加猪胆汁汤、真武汤、茯苓四逆汤;在厥阴篇有乌梅丸。
几近二十方之多,竟占全书112方的六分之一强。
在使用附子的处方中,最为重要的,乃在于其强心作用的四逆汤诸方,盖热病死于热者不多,而死于心力衰竭者众。
昔章次公先生独具慧眼地指出:“仲景是发明热病心力衰竭的第一人”,而抢救热病心衰,也就是“救逆”的首选药物,即为附子。
30年代,祝味菊先生以善用附子称誉于上海。
时人称为“祝附子”。
虽高热神昏,唇焦色蔽,息促脉数,仍力主用附子,就是抓住了热病耗伤心力这个要害,使许多重笃病人转危为安。
章先生曾在陈苏生氏编《伤寒质难》一书的序中说,他非常佩服祝味菊用药的“心狠手辣”。
章先生亦善用附子者,他对热病中、后期,邪势方衰而体力不支,有厥脱之危者,赏用《冯氏锦囊》之全真一气汤,此方人参、附子与地黄、麦冬同用,强心救逆,养阴益气,在热病治疗中可谓别开生面。
但是,祝、章两先生这样的经验和见解,却是空谷足音,庸浅者且毁滂之,直至近三十年,始重现辉煌。
以四逆汤(及其改进剂型)治疗感染性休克、心源性休克,广泛用于内科临床,其强心升压,改善微循环的作用非常突出。
松原市中医院治未病科赵东奇朱老指出:热病用附子,要见微知著,如果出现四肢厥冷、冷汗大出、脉微欲绝、口鼻气冷而后用之,即置患者于姜附桶中,亦往往不救。
他曾提出以下标准:舌淡润嫩胖,口渴不欲饮,或但饮热汤;面色苍白;汗出,四肢欠温;小便色清。
【名医验方】国医大师朱良春临床经验方集粹
【名医验方】国医大师朱良春临床经验方集粹朱良春,男,汉族,1917年8月出生,南通市中医院主任医师、教授,1939年1月起从事中医临床工作,为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江苏省名中医。
他使上海淋巴癌患者拳头大的肿瘤逐渐消失,使几近残疾的骨病患者重获新生;他动员浪迹江湖的蛇花子将祖传治蛇毒绝技献给国家,挖掘不识字的民间散医成专家;他90岁高龄还四处看病讲学,使中医薪火相传。
他常说,世上只有“不知”之症,没有“不治”之症。
1.带状疱疹:朱氏创立蕲冰散:以蕲蛇30g,冰片3g ,研细末,用麻油或菜油调糊状,涂敷患处,日3 次,一般2 日~4日可愈将蛇退研细末,用橄榄油调成40%油膏,以小毛笔或棉签蘸油膏涂布患处,一日2 次~3 次,或以纱布包扎。
常以全蝎粉1g~3g(视病情而定) 一日两次早晚分服,服用3日~5 日,毒解络通,痛止病愈。
2.荨麻疹方:朱氏二效方:僵蚕60g ,蛇退30g ,生黄120g ,广姜黄45g。
研细末,每服6g,以白糖水送下,服后得微汗即愈。
取蕲蛇为主药(或用乌梢蛇15g~20g),加僵蚕宣散风热,解毒镇痉;取蝉衣轻浮达表,凉散风热;加炒荆芥、赤芍祛风凉营;佐以白藓皮、地肤子、徐长卿清热利湿,祛风止痒,加乌梅抗过敏。
诸药相配,共奏祛风清热、凉营止痒之功,临床屡用效佳。
加减法:患者胃肠湿热或热象重者,加入生大黄以清泄之,可以缩短疗程;风寒型当参麻黄、桂枝、浮萍以温散之;妇女月经不调加当归、川芎、仙灵脾以调冲任;气血虚加益气养血之品,如地黄、芍药、丹参、黄芪等。
若久发营虚,风热相搏,郁结不散,则痒疹此起彼伏,令人奇痒难忍,甚或心烦不寐。
此时当宗“久病虚”、“久病多瘀”之旨,以营虚为本,以瘀热不散、风气不去为标,采用养营、活血、清风之品方可奏效。
朱师恒以四物汤为主方(重用生地至30g),伍入益母草、紫草、红花、白藓皮、白蒺藜、徐长卿等。
朱师外洗方:徐长卿30g ,白藓皮30g ,苍耳子30g,蛇床子30g。
『国医大师』国医大师朱良春运用生栀子治疗胰腺炎
『国医大师』国医大师朱良春运用生栀子治疗胰腺炎名医名方国医大师朱良春运用生栀子治疗胰腺炎国医大师朱良春我国首次评国医大师30位入选者均从业55年以上_____ 由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共同组织的首届“国医大师”评审工作日前结束,经过严格遴选和评委会专家组认真审核,方和谦等30位名老中医(民族医)入选“国医大师”。
名单为:方和谦、王玉川、王绵之、邓铁涛、任继学、朱良春、何任、吴咸中、张灿玾、张学文、张琪、张镜人、李玉奇、李济仁、李振华、李辅仁、苏荣扎布(蒙医)、陆广莘、周仲瑛、贺普仁、唐由之、徐景藩、班秀文、郭子光、程莘农、裘沛然、强巴赤列(藏医)、路志正、颜正华、颜德馨。
国医大师,观其处方之灵活奥妙,确已深得化裁之精髓,或澎湃汹涌,或优柔细腻,盖已臻上乘之境矣!足以令人拍案惊呼,荡气回肠。
若非勤学古方,体念蕴韵,何能至此?思今者,渐弃原典,粗看二手三手资料,虽曰开卷有益,然弃三千年代代菁华,不亦舍本逐末乎!乃披露当今大师秘方公诸同道,以共勉之。
朱良春,男,汉族,1917年8月出生,南通市中医院主任医师、教授,1939年1月起从事中医临床工作,为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江苏省名中医。
他使上海淋巴癌患者拳头大的肿瘤逐渐消失,使几近残疾的骨病患者重获新生;他动员浪迹江湖的蛇花子将祖传治蛇毒绝技献给国家,挖掘不识字的民间散医成专家;他90岁高龄还四处看病讲学,使中医薪火相传。
他常说,世上只有“不知”之症,没有“不治”之症。
2015年12月14日凌晨0点06分,因突发肺栓医治无效在南通中医院去世,享年98岁。
生栀子为主治疗胰腺炎有特效生栀子为常用清热泻火解毒药,有栀子配方的名方亦甚多,如《外台秘要》黄连解毒汤,治三焦热毒壅滞、高热、烦躁、疮痈、目赤;仲景茵陈蒿汤治湿热黄疸;栀子豉汤治心烦懊侬不眠;《十药神书》十灰散治各种热证出血;丹溪越鞠丸治气郁化火,等等。
朱老在长期临床实践中,体会到生栀子治疗急性胰腺炎尤为擅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朱良春临床经验:胁痛
胁痛:方选补中益气汤加味,药用:
生黄芪18g ,炒白术、当归各12g ,陈皮6g ,升麻、柴胡、炙甘草、乌梅各5g ,党参、炒川楝子、生白芍各15g ,鹿角霜30g ,
日1 剂,水煎服。
1 剂药后,胁痛减,服完3 剂,胁痛消失,诸证大减,去川楝子续服3 剂,诸证全除,再嘱续服“消症复肝丸。
喜用《血证论》中之“滑氏补肝散”(炒枣仁10g ,熟地12g ,白术、当归、山茱萸、怀山药各10g ,川芎、木瓜、独活各3g ,五味子2g) 加减化裁,治疗慢肝久病,胁肋隐痛或胀、伴有头晕目眩、神疲乏力、口干便秘、纳差、失眠或多梦、腹胀腰痛、或日晡低热、面青紫、舌红、脉弦细偏数,肝功能反复异常者,均收理想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