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上册第23课《核舟记》课文教学
《核舟记》教学参考原文及译文
《核舟记》教学参考魏学洢阅读提示魏学洢(yī)(约1596-约1625),字子敬,浙江嘉善(现在浙江省嘉兴市)人,著有《茅檐集》。
本文是记一件工艺美术品(一位民间艺术家在一枚桃核上雕刻的苏东坡泛舟赤壁的故事),文章对核舟的描述也就是生动的说明。
全文只用了400多字,却描述了核舟的全部景物。
语言简洁、周密、生动。
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能以径寸之木,为宫室、器皿、人物,以至鸟兽、木石,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
尝贻余核舟一,盖大苏泛赤壁云。
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许。
中轩敞者为舱,篛蓬覆之。
旁开小窗,左右各四,共八扇。
启窗而观,雕栏相望焉。
闭之,则右刻“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左刻“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石青糁之。
船头坐三人,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佛印居右,鲁直居左。
苏、黄共阅一手卷。
东坡右手执卷端,左手抚鲁直背。
鲁直左手执卷末,右手指卷,如有所语。
东坡现右足,鲁直现左足,各微侧,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
佛印绝类弥勒,袒胸露乳,矫首昂视,神情与苏、黄不属。
卧右膝,诎右臂支船,而竖其左膝,左臂挂念珠倚之。
珠可历历数也。
舟尾横卧一楫。
楫左右舟子各一人。
居右者椎髻仰面,左手倚一衡木,右手攀右趾,若啸呼状。
居左者右手执蒲葵扇,左手抚炉,炉上有壶,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
其船背稍夷,则题名其上,文曰“天启壬戌秋日,虞山王毅叔远甫刻”,细若蚊足,钩画了了,其色墨。
又用篆章一,文曰“初平山人”,其色丹。
通计一舟,为人五;为窗八;为篛蓬,为楫,为炉,为壶,为手卷,为念珠各一;对联、题名并篆文,为字共三十有四。
而计其长曾不盈寸。
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
嘻,技亦灵怪矣哉!练习一本文语言简洁、周密、生动,精读课文,回答下边的问题。
1.简洁:文字少,传播的信息量大。
(1)以第二段为例,用了_____字,写了________景物。
(2)翻译古代汉语,文字应力求简洁。
下边是课文第二段的现代汉语译文,文字不够简洁,大约可删去30字左右,请你修改。
湖北省荆门市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23课 核舟记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
《核舟记》教学目标和重难点1、知识目标①学习本文按空间部位对工艺品进行描写的写法;②熟读、背诵、翻译课文。
2、能力目标:培养观察能力、想像能力。
3、情感目标:了解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在工艺美术方面的高超技艺和卓越成就,加深对具有高度文明的祖国的热爱。
4、教学重难点确定为:重点:掌握重点字词,理解内容;难点:体会按照空间顺序介绍事物特征的方法。
教学步骤从教材的实际出发,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遵循学生掌握知识过程“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由感性到理性”的认识规律,我将教学过程具体确定为课堂导入、整体感知、细节探究、迁移拓展四个环节,目的在于解决重点,突破难点。
(一)说学法、教法:1、学法:探究合作2、教法:诵读点拨教学过程(一)课文导入:在背景音乐想起之后,先借助Powerpoint演示文稿播放令人叹为观止的微雕艺术品,创设情境,一是激发学生兴趣;二是让学生实际感受一下微雕艺术的难度,从而对王叔远的精湛技艺有更深层次的理解。
(二)整体感知:1、学生散读之后,以Powerpoint演示文稿形式呈现出正音练习;2、结合“阅读提示”讨论指定本节课的学习目标;3、范读课文环节,设计为配乐朗读并加入简单动画,课文朗读规范标准,背景音乐淡远闲适,有助于学生对课文的深化理解;4、请学生结合文下注释速读课文。
用铅笔标出疑难字、词、句。
就句读、难解词句质疑问难。
(也可要求按通假字、一词多义、古今异义、数量词用法四类情况进行归类整理。
)试概括文章段意。
在学生疏通文意之后,课堂训练也以演示文稿的形式呈现。
Powerpoint演示文稿形象直观,易于纠错,其使用不仅帮助学生巩固、活用所学的知识,更好地积累词语;而且便于学生更准确、更全面地把握文意,解决学习的重点。
同时也为下面的难点突破环节打下良好的基础。
5、本文名为"记",是不是记叙文,为什么? (归纳)(三)细节探究:1、导入:如果让大家来背诵这篇文章,大家认为该如何做才能快速有效的做到呢?(由浅入深,先解决简单段落,再着手复杂段落)2、较少内容段落为1、6段,请大家默读,说说课文所介绍的核舟有什么特征?3、列出探究问题:课文是怎样表现核舟的特征的?结合内容具体说说。
初中核舟记教案
初中核舟记教案教学目标:1. 知识与能力:- 能够理解并掌握文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式。
- 了解我国古代艺人高超的雕刻技艺。
- 能够把握文章的说明顺序和描绘方法。
2. 过程与方法:- 通过绘制示意图,帮助学生建立对核舟的空间概念。
- 引导学生通过朗读和讨论,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3. 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学生对祖国传统文化的热爱和自豪感。
教学重点:1. 帮助学生建立核舟的空间概念,把握文章的说明顺序。
2. 品味语言,感受文章观察细致、描写生动的特点。
教学难点:- 探究课文主体部分按照空间顺序说明事物的方法。
教学方法:1. 读想法:让学生一边读一边想象核舟各个部分的样子,通过绘制示意图来加深理解。
2. 朗读法:通过朗读课文,培养学生的文言语感。
3. 讨论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 导入新课:- 通过展示微雕艺术的图片,引起学生对核舟记的兴趣。
- 简介文章的出处和作者简介。
2. 整体阅读,把握课文基本内容:- 学生自读课文一到两遍,注意生字词的注音和释义,标出疑难句。
- 教师辅导学生解决生字词和疑难句。
3. 分析课文结构:- 学生分组讨论,分析课文的主体部分是如何按照空间顺序说明事物的方法。
-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课文的说明顺序。
第二课时:1. 深入学习课文内容:- 学生分组讨论,深入理解课文内容,特别是对核舟的描写和雕刻技艺的介绍。
- 教师辅导学生理解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式。
2. 品词析句:- 学生分组讨论,挑选出课文中的精彩句子进行品析。
- 教师引导学生感受文章观察细致、描写生动的特点。
3. 总结与拓展:- 学生分组总结本节课的学习收获。
- 教师进行点评,对学生的学习进行肯定和指导。
- 学生进行拓展思考,讨论古代工艺品的意义和价值。
教学评价:1. 学生能够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 学生能够绘制出核舟的示意图,表达出对核舟空间概念的理解。
3. 学生能够通过讨论和总结,表达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感悟。
《核舟记》公开课教案
《核舟记》公开课精品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理解并背诵《核舟记》全文;(2)掌握文中的关键词语、典故和人物形象;(3)了解我国古代核舟工艺的历史和发展。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解读《核舟记》;(2)学会欣赏古代核舟艺术,提高审美能力;(3)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和文学创造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我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增强民族自豪感;(2)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提高生活质量;(3)学会珍惜文化遗产,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
二、教学重点、难点:1. 教学重点:(1)熟读并理解《核舟记》全文;(2)掌握文中的关键词语、典故和人物形象;(3)了解我国古代核舟工艺的历史和发展。
2. 教学难点:(1)文中一些生僻词语的理解;(2)古代核舟艺术的价值和审美特点;(3)如何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和文学创造力。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展示核舟实物或图片,引发学生兴趣;(2)简介核舟的起源和发展历程;(3)介绍作者魏学洢及其作品《核舟记》。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阅读《核舟记》,理解文意;(2)引导学生关注文中的关键词语、典故和人物形象;(3)学生交流阅读心得,教师点评并总结。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核舟工艺的特点和审美价值;(2)分析文中作者对核舟工艺的赞美之情;(3)学生代表分享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四、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1)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积极性;(2)评价学生在讨论、分享过程中的表现;(3)教师根据观察和评价,给予学生相应的鼓励和指导。
2. 作业完成情况:(1)检查学生作业中核舟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2)评价学生在作业中的写作兴趣和文学创造力;(3)针对学生作业中的问题,进行个别辅导和指导。
五、课后反思:1. 总结课堂教学效果,回顾教学目标的达成情况;2. 分析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找出需要改进的地方;3. 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制定后续教学计划和辅导措施。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第23课 《核舟记》教学设计
《核舟记》教学设计教学目标一、掌握本文的文言实词、虚词。
二、能正确翻译课文。
三、学习本文有条不紊的说明顺序。
四、了解我国古代科学技术的伟大成就和对世界文明的卓越贡献,认识我国古代人民的聪明才智,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1、重点掌握本文的文言实词、虚词。
2、能正确翻译课文。
3、了解我国古代科学技术的伟大成就和对世界文明的卓越贡献,认识我国古代人民的聪明才智,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
难点:有条不紊的说明顺序。
教学方法自学点拨教学时数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重点掌握本文的文言实词、虚词。
2、能正确翻译课文。
教学步骤一、导入在《活板》这一课中,我们已经了解了我国古代人民的聪明才智,其实,在我国古代,像毕昇这样有才智的人很多,明朝的雕刻家王叔远也是其中一位。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介绍他雕刻技艺的课文。
二、板书课题三、简介作者及作品本文选自清朝人张潮编辑的短篇小说集《虞初新志》。
作者魏学洢,字子敬,明末嘉善人。
著有《茅檐集》。
四、教师范读课文。
要求学生注意生字的读音和文言语句的停顿。
五、自学课文借助书下注释和工具书以及已有的文言知识,解释文言实词和虚词,翻译课文。
将自学中不能解决的问题在小组中讨论解决,不能解决的以小组为单位提出,集体解决。
六、集体解疑七、检查自学情况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魏学洢()器皿()罔不因势象形()尝贻余核舟一()长约八分有奇()()二黍许()篛蓬()石青糁之()多髯()手卷()衣褶()矫首()不属()诎右臂()舟楫()椎髻()叔远甫()篆章()2、解释加点词语明有奇巧人罔不因势象形尝贻余核舟一八分有奇中轩敞者为舱峨冠而多髯者其两膝相比者佛印绝类弥勒神情与苏、黄不属题名其上又用篆章一其船背稍夷计其长曾不盈寸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3、辨析词义罔不因势象形孔子云:“何陋之有?” 无案牍之劳形盖大苏泛赤壁云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许每一字皆有数印珠可粒粒数也君子居之,何陋之有左手抚鲁直背佛印居右左手抚炉启窗而观其两膝相比者中峨冠而多髯者而竖其左膝而计其长曾不盈寸其人视端容寂而竖其左膝其船背稍夷计其长曾不盈寸4、划分停顿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许。
第23课《核舟记》(共72张)PPT课件
文章结尾,作者为什么要统计“核舟” 上的物品、文字的数目?
使读者得出核舟容量大、所刻景物甚多 的结论。再用“而计其长曾不盈寸”与之对比 ,使人们更强烈地感到这个玲珑剔透、精美 绝伦的艺术品有巧夺天工之妙。以此突出雕 刻精湛的技艺,自然引出下句的赞叹语句。 与第一自然段相照应,突出中心。
作者在说明船头三人时,着墨最多的是谁?为 什么?
作者在说明船头三人时,着墨最多的当然是 东坡。作者除了交代了三人在船头的位置, 而且还刻画了东坡的肖像——“峨冠而多髯” 。之所以这样描写,一是因为苏东坡的主要 游览者,核舟的主题是“大苏泛赤壁;”二是 雕刻者的安排本身如此,说明者不能违背其 初衷。
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
高 可 二 黍 许
中轩敞者为舱,箬篷覆之
旁开小窗,左右各四。启窗而 观,雕栏相望焉。
船头坐三人
舟尾横卧一楫,楫左 右舟子各一人
其船背稍夷,则题名其上。
文章思路:
全文共6段。 第一段为文章的第一部分,简介核舟雕 刻者生活的时代、姓名、精湛技艺并道出 核舟的主题。 第2~5段为文章的第二部分,介绍了核 舟的结构、舟上的人物和题名,是文章的 主体部分。 第6段为文章的第三部分,总计核舟的 人、物、文字数目,以对雕刻者技术的赞 叹收束全文。
找出表示核舟主题的句子。
盖大苏泛赤壁云。
雕刻者为什么在小窗上刻上“山高月小,水落 石出”“清风徐来,水波不兴”?
这两句话分别出自苏轼的《后赤壁赋》 和《赤壁赋》,写的是苏轼泛舟赤壁之所见 、所感。将它们刻在小窗上,既能通过小窗 启闭景象的分别说明,使读者体会王叔远刀 法的精细又能暗示核舟的背景、主题,照应 第一段的“大苏泛赤壁”,使读 者惊叹王叔远构思的奇巧。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23课《核舟记》教案设计 (新版)新人教版-(新版)新人教版初中八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第23课核舟记教学目的1.积累文言词语。
2.理清文章的整体思路,理解课文内容。
3.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的感情。
教学重难点1.积累文言词语。
2.理清文章的整体思路,理解课文内容。
课时:2课时第1课时教学目的教学内容与步骤情景激趣据1995年10月27日《文汇报》报导,稀世珍宝明代桃核舟“苏东坡夜游赤壁”在某某被发现,据专家鉴定,这是迄今发现的世上仅存的明代果核雕刻品。
这究竟是一件怎样的稀世珍宝呢?让我们一同走进魏学洢(yī)的《核舟记》,来揭开它的庐山真面目。
探究生趣第一步,泛读课文。
指导学生阅读时,要求结合注释,梳理文意,将课下重要注释简化后移到课文相关位置处。
用(一,二,……标出段落层次),用(1,2,……标出段内层次),批注自己的阅读感受,列出不懂之处。
在阅读过程中校正读音,积累词语:罔(wǎnɡ)膝(xī)褶(zhě)髻(jì)倚(yǐ)戌(xū)篆(zhuàn)八分有(yòu)奇(jī)诎(qū)右臂支船径:直径。
因:顺着,就着[1]。
势:样子贻(YÍ):赠送。
启:打开。
兴:起徐:缓缓地。
峨冠(guān):高高的帽子,这里指戴着高高的帽子。
居:位于。
阅:阅读,看。
比:靠近。
绝:极,非常。
矫:举。
属(zhǔ):相类似。
诎:同“屈”,弯曲。
状:……的样子。
衡:通“横”,与纵相对。
然:……的样子。
题:题写。
甫:通“父”,男子美称,多附于字之后。
了了:清楚明白。
一、整体感知第一部分(1):王叔远在雕刻技术上的卓越成就与“核舟”的主题。
第二部分(2~5):详细介绍“核舟”的结构、舟上的人物和题名。
第三部分(6段):舟上所刻内容与作者的感叹。
二、梳通文意1.了解学生翻译情况2.强调要重点掌握的语句翻译明朝有(一个手艺)奇妙精巧的人名叫王叔远。
(他)能用直径一寸的木头,雕刻成宫殿(房屋)、器皿、人物,甚至飞禽走兽、树木山石,全都是按照(材料原来的)形状刻成(各种事物的)形象,各有各的神情姿态。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23课《核舟记》教案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23课《核舟记》教案我们学习《核舟记》,能如此具体而细致地感受一件主题鲜明的艺术珍品,一方面是有“奇巧人”王叔远巧妙的艺术构思和精堪的雕刻技艺,另一方面是借助作者细致的观察。
以下是我为您整理的八年级语文上册第23课《核舟记》教案,供您参考,教案栏目查看。
篇一:核舟记教学目标:1、了解作者及相关知识。
2、学习生字,熟读全文。
3、在掌握重点词语的基础上初步理解文章内容。
教学重难点:1、掌握字音,熟读全文。
2、借助书下注释独立疏通文义。
教学过程:一、布置预习•导学1、你会读加点的字注音吗?将字音写在括号内1)罔不 ( ) (2)贻( ) (3)箬篷( )(4)八方有奇 ( ) (5)石青糝之 ( ) (6)髯( )(7)天启壬戌 ( ) (8)篆章( )2、你能准确解释下列词语吗?(1)罔不: (2)尝贻余核舟一:(3)绝类弥勒: (4)诎右臂支船:(5)篆章: (6)视端容寂:(7)曾不盈寸: (8)桃核修狭者:3、填空。
《核舟记》选自________朝人________我的________,《核舟记》的作者是________朝人________。
二、指导学习•研讨(一)情境导入稀世珍宝明代桃核舟“苏东坡夜游赤壁”在宁波被发现的消息传出后,成为文物界、收藏界的一大新闻。
据专家鉴定,这是迄今发现的世上仅存的明代果核雕刻品。
今天,我们有幸一睹尊容,一同走进魏学洢(yī)的《核舟记》开开眼界。
(板书文题)(二)认识作者,检查预习情况1、指名简介作者,教师适当补充2、检查字词预习,夯实基础3、整体感知老师范读课文。
要求学生注意生字的读音、断句。
(三)研读探究1、学生读课文,结合注释,借助工具书,理解文句,把握文意。
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完成正确读、准确译的学习任务,学生互动共同研究解决阅读理解方面的疑难问题。
教师巡视各组,随时答疑释疑。
多媒体展示重点词语:奇巧:以:木:木材; 为:罔:因:具:轩:敞:为:兴:徐:糁比:类:矫:诎:倚:楫:椎髻:夷:了了:盈:题:简:为:灵:怪:多媒体展示重点句子:①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②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③其人视端容寂:④细若蚊足,钩画了了,其色墨:⑤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⑥技亦灵怪矣哉:让学生根据这些内容,自主学习,自己疏通文意,可以小组内互相讨论。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23课《核舟记》教案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23课《核舟记》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1.2学习并掌握课文中的生字词和文言文词汇。
1.3理解课文内容,分析课文结构和表现手法。
2.过程与方法:2.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讨论,培养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2.2学会欣赏文言文的美,提高文学素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3.1感受文言文的魅力,培养对传统文化的热爱。
3.2培养独立思考、合作学习的精神。
二、教学重点1.课文生字词和文言文词汇的学习。
2.课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
三、教学难点1.课文中的文言文句式和词语的用法。
2.课文结构的分析。
四、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利用多媒体展示核舟图片,引导学生关注核舟的特点,激发学生对课文的学习兴趣。
2.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学习生字词和文言文词汇,理解课文大意。
3.课堂讨论3.1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课文结构,概括课文内容。
3.2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课文的理解和感悟。
4.课文解析4.1教师逐句解析课文,帮助学生理解文言文句式和词语的用法。
4.2学生跟随教师朗读课文,感受文言文的韵律美。
5.课堂小结6.作业布置6.2预习下一课《口技》。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自主学习、合作讨论、课文解析等方式,让学生对《核舟记》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注重引导学生关注课文的结构和表现手法,培养学生的阅读文言文能力。
同时,教师还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总体来说,本节课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
1.生字词和文言文词汇学习核:指核舟,一种小型的船。
舟:船。
记:记载,描述。
玲珑:精致,巧妙。
精致:精巧细致。
神机妙算:形容策划高明,智谋深远。
2.课文内容理解课文通过描述核舟的制作过程、特点以及与之相关的人物故事,展示了核舟的精巧和技艺。
课文分为三个部分:核舟的制作、核舟的特点、与核舟相关的人物故事。
3.课文结构分析4.教学反思在课堂讨论环节,学生参与度较高,但部分学生讨论内容较浅,需要教师进一步引导。
《核舟记》教案
《核舟记》教案
一、教学目标:
1. 积累文言词语,理解文章内容。
2. 理清文章的说明顺序。
3. 体会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
二、教学重难点:
1. 重点:积累文言词语,理解文章内容。
2. 难点:理清文章的说明顺序。
三、教学方法:
讲授法、诵读法、问答法
四、教学过程:
1. 导入:展示核舟图片,引发学生对微雕艺术的兴趣。
2. 知识讲解:
介绍作者魏学洢和《核舟记》的创作背景。
学生自读课文,结合注释理解文章大意。
教师带领学生逐句解读文言词语,疏通文意。
分析文章结构,理清说明顺序。
3. 小组讨论:探讨作者是如何通过对核舟的细致描绘,展示出古代艺人的精湛技艺。
4. 拓展延伸:让学生了解我国其他的微雕艺术作品,如象牙微雕、竹雕等。
5. 课堂总结:总结本文的主旨,体会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
6. 布置作业:让学生根据课文内容,绘制一幅核舟的示意图。
五、教学反思: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文言文阅读能力和对古代艺术的欣赏能力。
同时,要让学生明白,艺术来源于生活,鼓励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发现美、创造美。
八年级语文核舟记教案详解
《核舟记》是中国古代神话故事之一,讲述了尧舜禹三位圣君治水的故事。
他们通过努力治理水患,使大地得到了安宁和繁荣。
这是一部颇有情感色彩的史诗,因其神话氛围和儒家思想的充盈而被广为赞誉。
八年级语文《核舟记》教案详解的编写旨在让学生在阅读中获得知识,更为重要的是通过深挖细描,让学生感受到核舟记蕴含的深刻思想内涵,提高学生文化素养和审美境界。
学生应该对中国古典文化有一定了解。
课堂教学应围绕《核舟记》的地理、历史、政治、哲学等方面展开,引导学生了解先秦时期的政治制度和文化背景,这有助于学生深入理解本故事的背景及其所凸显的社会价值。
教师需要深入挖掘《核舟记》所蕴含的思想内涵。
在教学中,我们应注重启发学生思考,引导发现故事对于政治制度、道德规范、环保意识等方面的指导作用,帮助学生深刻理解中国古典文化中的价值基础,增强文化自信心。
此外,学生应当在阅读中感受到文学的美感、审美体验。
课堂教学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教师应注重以文化为背景,以美学为目的的中文阅读教育,引导学生领略古代文化的品味和风范,来提高我们的审美境界,进而增强对文化的理解和认同。
教师应该注重课外拓展,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去了解更多中国古代文化和历史背景。
老师可以引导学生走进图书馆或者网络,认识更多文化知识,增加对文化的憧憬和探索的兴趣,从而形成全新的文化认识模式和审美方式。
八年级语文教学中,《核舟记》的故事拓宽了学生的思维和视野,既让学生感受到中国优秀文化和文学的魅力,也加深了学生对于传统文化的认识和感受。
同时,启发学生对于环境保护和社会进步的探讨,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和文化素养,为全面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打下了坚实基础。
希望通过对《核舟记》的教学,能够让学生借鉴古代智慧,认识到现代生活中的种种美好和意义,未来更好地去理解和创造自己的人生。
《核舟记》教案
《核舟记》的教案
教学目标
1. 学习并理解文中的生词和语句。
2. 理解文章内容,体会核舟的雕刻技艺。
3. 分析文章的结构和写作手法。
4. 培养学生对古代工艺美术的欣赏能力。
教学重难点
1. 重点:理解文章内容,体会核舟的雕刻技艺。
2. 难点:分析文章的结构和写作手法。
教学方法
1. 讲授法:讲解文章的内容和生词语句。
2. 讨论法:组织学生讨论核舟的雕刻技艺和文章的结构。
3. 欣赏法:展示核舟的图片或实物,让学生欣赏其雕刻技艺。
教学过程
1. 导入
- 展示一些核雕作品的图片或实物,引起学生的兴趣。
2. 作者介绍
- 简要介绍作者魏学洢的生平和文学成就。
3. 词汇学习
- 讲解文中的生词和语句,确保学生理解其含义。
4. 阅读理解
- 学生自行阅读课文,理解文章的内容。
- 教师带领学生逐段分析文章,深入探讨核舟的雕刻技艺和作者的描述手法。
5. 讨论
- 组织学生分组讨论核舟的雕刻技艺和文章的结构,如顺序、详略等。
6. 总结
- 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文章的主题和写作手法。
7. 布置作业
- 要求学生写一篇短文,描述自己喜欢的一件工艺品。
教学总结
通过本次教学,学生对《核舟记》这篇文章有了更深入的理解,掌握了其中的生词和语句。
同时,学生也通过讨论和欣赏活动,提高了对古代工艺美术的欣赏能力和表达能力。
核舟记教案
核舟记教案
一、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了解 核舟记》的基本内容和主要特点,掌握一些基本的文学鉴赏能力。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讲解、欣赏、分析等方式,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和感受 核舟记》的艺术魅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
二、教学内容
1. 核舟记》的基本内容和主要特点。
2. 核舟记》的艺术特色和文化价值。
三、教学方法
1. 讲解法:教师讲解 核舟记》的基本内容和主要特点。
2. 欣赏法:教师播放或朗诵 核舟记》的经典片段,引导学生欣赏其艺术魅力。
3. 分析法:教师引导学生分析 核舟记》的艺术特色和文化价值。
四、教学步骤
1. 导入新课:通过讲述 核舟记》的历史背景,引发学生对 核舟记》的兴趣。
2. 讲解新课:教师讲解 核舟记》的基本内容和主要特点。
3. 欣赏新课:教师播放或朗诵 核舟记》的经典片段,引导学生欣赏其艺术魅力。
4. 分析新课:教师引导学生分析 核舟记》的艺术特色和文化价值。
5.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 核舟记》的文化价值。
五、教学评价
1. 过程评价:观察学生在欣赏和分析中的表现,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
2. 结果评价:通过测试或作业,检查学生对 核舟记》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人教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 23核舟记 课件
鲁直左手执卷末,右手指卷,如有所 语。东坡现右足,鲁直现左足,各微 侧,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
译文:鲁直左手拿着横幅的末端,右手指 着书画横幅,好像在说什么话。苏东坡 露出右脚,黄鲁直露出左脚,各自略微 侧着身子,他们的互相靠近的两个膝盖, 各自隐蔽在书画横幅下面的衣褶里面。
佛印绝类弥勒,袒胸露乳,矫首昂视, 神情与苏、黄不属。卧右膝,诎右臂 支船,而竖其左膝,左臂挂念珠倚之, 珠可历历数也。
学法指导
本文是一篇介绍事物的说明文,按照 从总到分、从分到总的结构形式,以 及事物各部分的位置和人、物的主次 顺序,突出重点,作具体细致的描述 的方法,值得我们借鉴。题目中的 “记”在这里是描述、摹写的意思。 文章全面而如实地描述了雕刻在核舟 上的人和物,活灵活像弥勒菩萨,敞开胸襟露出 两乳,抬头仰望,神态表情和苏东坡、 黄鲁直不相关联。佛印平放着右膝,弯 曲着右臂支撑在船上,并竖起他的左膝, 左臂挂着念珠靠着左膝,念珠可以清清 楚楚地数出来。
舟尾横卧一楫。楫左右舟子各一人。 居右者椎髻仰面,左手倚一衡木, 右手攀右趾,若啸呼状。
译文:船尾横放着一支船桨。船桨的左右 两边各有一个船工。在右边的人梳着椎 形的发髻,仰着脸,左手靠着一根横木, 右手扳着右肢趾头,好像大声呼叫的样 子。
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能以径寸之木,为宫 室、器皿、人物,以至鸟兽、木石,罔不因 势象形,各具情态。尝贻余核舟一,盖大苏 泛赤壁云。 译文:明朝有个特别手巧的人名叫王叔远, 能够用直径一寸的木头,雕刻房屋、器 具、人物,以及鸟兽、树木、石头,没 有不顺着木头原来的样子模拟那些东西 的形状,各有各的情态。王叔远曾经赠 送给我一个用桃核雕刻成的小船,原来 刻的是苏东坡坐船游览赤壁。
译文:那只船的背部稍微平坦,就在它 的上面刻上了姓名,文字是“天启壬戌 秋日,虞山王毅叔远甫刻”,(字迹) 细小得像蚊子脚,一勾一画清清楚楚, 它的颜色是黑的。还刻着篆文图章一枚, 文字是:“初平山人”,它的颜色是红 的。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23课《核舟记》教案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23课?核舟记?教案内容预览:核舟记教学目的1.学习本文“总-分-总〞的结构方式。
2.掌握文章中的文言词语、句式。
3.了解我国古代雕刻技艺的精湛、成就的卓越。
教学设想1.这篇文章语言十分简练。
全文433字 ,既概括地介绍了雕刻匠师王叔远技艺的精湛 ,更具体地说明了核舟雕制的精妙;形象逼真 ,核舟上雕刻的苏轼、佛印、鲁直、舟子 ,各有各的情态 ,核舟上的船舱、窗户、对联…… ,历历可见;层次清楚 ,先概括介绍 ,然后具体加以说明 ,在具体说明中 ,先言船舱 ,再依次言船头 ,船尾 ,船顶 ,最后归纳小结;重点明确 ,核舟刻的是“大苏泛赤壁〞 ,文章以写苏东坡等三人坐在“船头〞的情景的第三段为重点 ,这段用了131字 ,占全文总字数的百分之三十。
2.要理解文意 ,首先得读懂这篇文言文 ,明白文中词句的含意。
教学中可逐句逐段讲解 ,搞清文意 ,最后归纳小结。
3.用两个课时。
第一课时教学重点1.字音、句读念准确 ,读通文章。
2.讲解文章1、2段。
教学过程一、学生各自阅读课文。
要求:一、借助注释、字典 ,弄懂文句。
二、想一想每段主要是写什么。
三、阅读中有不懂之处可随时举手发问。
二、学生朗读课文。
叫三个学生各朗读一局部。
朗读中出现的问题 ,可当即解决 ,也可留待串讲时解决 ,如何为好 ,酌情定夺。
三、讲解课文1、2段。
第1段讲解:“明有奇巧人〞,“巧〞 ,技艺高明,“奇巧〞 ,技艺高明超凡。
“能以径寸之木 ,为宫室〞,“以〞 ,用;“木〞 ,木头 ,木材;“为〞 ,制 ,这里指雕刻。
“木石〞,“木〞 ,树。
“罔不因势象形。
各具情态〞,“罔〞wǎng ,没有;“因〞 ,根据;“具〞 ,具有。
〞尝贻余核舟一〞 ,本句谓语“贻〞〔yí ,赠〕后的宾语是“余核舟一〞 ,是个双宾语。
“盖大苏泛赤壁云〞,“盖〞 ,承上文作解说 ,可译为“是〞;“泛〞 ,泛舟,“泛〞作飘浮讲;“云〞 ,语气词 ,无义。
核舟记教案
核舟记教案一、教学目标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主要包括:1.了解核舟记的背景和内容;2.学习并掌握核舟记的基本知识和要点;3.培养学生的阅读和理解能力;4.提高学生的写作和表达能力。
二、教学重点1.核舟记的内容和背景;2.核舟记的基本知识和要点。
三、教学准备1.教师:PPT、核舟记文本、多媒体设备;2.学生:教材、笔记本电脑。
四、教学过程1. 导入和前言(5分钟)利用多媒体设备播放核舟记的配乐,激发学生对于核舟记的兴趣,引导学生联想核舟记可能涉及的内容。
2. 概述核舟记(15分钟)通过PPT展示核舟记的背景和内容,概述核舟记的重要性和意义。
引导学生了解核舟记的起源和发展,并解释核舟记对于我们今天的生活的影响。
3. 学习核舟记的基本知识和要点(30分钟)教师向学生分发核舟记的文本,让学生阅读核舟记的开头部分。
引导学生分组讨论核舟记的基本知识和要点,并做出汇报。
教师可以在PPT上展示核舟记的关键内容,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
4. 学生小组活动(20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个核舟记的章节进行深入研究和讨论。
学生可以借助教材和网络资源,了解更多关于所选章节的背景和相关知识。
每个小组需要撰写一份小结,并准备进行展示。
5. 展示和总结(20分钟)每个小组展示他们的研究成果,并接受其他小组和教师的评价和讨论。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和要点,并强调核舟记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
五、课堂作业1.阅读并理解核舟记的全文;2.分析核舟记对于现代生活的影响;3.撰写一篇200字左右的读后感。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采用了多媒体设备、分组讨论和小组活动等多种教学方法,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核舟记的内容。
通过小组展示和总结,学生不仅巩固了知识,还培养了他们的表达和合作能力。
在下一次教学中,可以适当增加一些案例分析和实例讲解,更加深入地理解核舟记的重要性和实际应用。
福建省福安市溪潭中学八年级语文上册《第23课 核舟记》教案 新人教版
核舟记教学目标:知识和能力目标:1.积累一些文言词语、句式。
2.了解我国古代艺人高超的雕刻技术。
过程和方法目标:1.学习掌握本文运用说明和描绘相结合的笔法。
2.理清文章的整体思路,探明主题部分的说明顺序。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文章生动介绍了明末雕刻艺人高超的雕刻技术和独特的才华,热情颂扬了我国古代艺人的艺术成就。
学习它,有助于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的感情。
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过程:一、导入。
同学们,我国古代流传下来许多能工巧匠的故事,谁来讲给我们听听呢……今天,我要给大家介绍一位奇巧的雕刻家王叔远的故事,他能把一个长不盈寸的桃核雕刻成舟,生动再现了历史上一个著名的文学故事,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核舟记》。
(板书文题、作者)二、朗读课文,疏通文句,把握文意1.教师播放示范朗读磁带,学生听读课文,力求读准字音,读顺句子。
2.教师提示以下内容(投影显示)3.学生读课文,结合注释,借助工具书,理解文句,把握文意。
三、整体把握文意,弄清作者的写作顺序疏通文意后,让学生谈谈自己的发现,“核舟是什么?”“核舟上有什么?”“你在核舟上发现了什么?”以此为话题进行全班交流。
要求学生仔细研读课文,绘制核舟示意图,树立起关于核舟的空间概念。
理清文章的整体思路,弄清作者的说明顺序。
四、品析语言,真切感受本文观察细致、描写生动的特点1问题讨论,引导学生学生注意作者的细致观察。
2.揣摩语言,品味文中生动传神的描写。
3.多媒体显示文中优美的语句。
五、课堂小结课文通过介绍王叔远雕刻核舟的高超技艺,反映了我国古代雕刻艺术的伟大成就。
篇幅虽短,却说明顺序合理,就连雕刻家的艺术构思都介绍得淋漓有致,确实令人惊叹。
这要靠什么?一方面靠细致的观察,深入的思考;另一方面靠具体的描绘和生动的说明。
这无疑给我们以很多启示。
六、课堂练习多媒体显示(显示一题,完成一题)七、布置作业1.熟读全文,背诵第三段。
能背诵全文者背诵全文。
2.课课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23课《核舟记》课文教学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23课《核舟记》课文教学本文是由语文教案工作室上传的: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23课《核舟记》课文教学研讨。
内容预览:23 核舟记课文研讨一、整体把握本文所写的这件雕刻品,原材料是一个“长不盈寸”的桃核,却生动地再现了宋代文坛上的一个著名掌故──“大苏泛赤壁”。
它构思精巧,形象逼真,显示了我国古代工艺美术的卓越成就。
本文作者经过细致的观察,准确地把握了这件雕刻品的各个细节,然后按一定的空间顺序写来,从而鲜明地表现了它的整体形象。
本文题目末字“记”,系指文体而言。
“记”这种体裁出现得很早,至唐宋而大盛。
它可以记人和事,可以记山川名胜,可以记器物建筑,故又称“杂记”。
在写法上大多以记述为主而兼有议论、抒情成分。
本文原作在介绍完核舟之后,还有一段议论(见“有关资料”),课文删去它的绝大部分,只保留了最后一句,即“嘻,技亦灵怪矣哉”。
因此,现在看来,它跟我们常见的说明文可算是很相似了。
文章采用“总-分-总”的结构模式。
开头是总说:介绍王叔远在雕刻技术上的卓越成就,指出雕刻品“核舟”的主题。
“能以径寸之木,为宫室、器皿、人物,以至鸟兽、木石”,说明所用的原材料体积很小,而表现的范围极广,可见他有多方面的成就;“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说明他构思精巧,技术高超。
在这样的概括介绍之后,接着就指出雕刻品“核舟”的主题:“大苏泛赤壁”。
这就明显地表示了本文的意图,即以具体作品来证明作者对王叔远技艺的评价是合乎实际的。
中间是分说:详细介绍“核舟”的结构、舟上的人物和题名。
可分两层:第一层(第2至第4段)介绍舟的正面,这是显示雕刻家巧妙构思和精湛技艺的主要部分。
又可分为三小层:第一小层(第2段)先介绍“核舟”的体积,接着写舟的中间部分即船舱。
其中,重点是介绍舱旁的小窗,它不仅可以开关,而且上面刻了对联,共十六个字,可见雕工的精细;“启窗而观”,还有“雕栏相望”,更显出雕刻家构思的巧妙。
第二小层(第3段)介绍船头部分,写舟上游览者──苏轼、黄鲁直和佛印的外貌和神情。
这一层对表现雕品的主题具有重要的作用,作者的介绍也最为详细。
除了细致地写出人物的衣着、姿势而外,还着意描述了苏、黄二人泛舟时的心情。
从“苏、黄共阅一手卷”、东坡“左手抚鲁直背”、鲁直“右手指卷,如有所语”这些描述中可以看出,他们在这山光水色的掩映之中,完全忘记了现实的烦恼,而陶醉在画卷的美好意境里,这是何等豁达、放旷的胸襟!至于佛印的“矫首昂视”,则又给人一种洒脱不群的感觉。
这就自然成为苏、黄二人神情的陪衬,使画面显得不单调。
第三小层(第4段)介绍船尾部分,写舟子的表情和动作。
两个舟子的神情也“不属”:一个“若啸呼状”,很悠闲自在;一个“视端容寂”,是很专注的样子。
这样来塑造舟子的形象,更有力地突出了“泛舟”的主题,也渲染了舟中轻松、愉悦的气氛,跟船头的情景互相呼应。
第二层(第5段)介绍舟的顶部。
这一层是略写,只介绍了题名和篆章,以“细若蚊足,钩画了了”再次显示了雕刻家的高超技艺。
题名用黑色,篆章用红色,对照鲜明,于此可见雕刻家的细心。
最后总括全文,通计舟上所刻人、窗及其他物品的数量和刻字的总数,又以“计其长曾不盈寸”呼应开头,用以强调材料体积之小和雕刻的容量之大,然后用“嘻,技亦灵怪矣哉”作结。
本文语言平实、洗练,特别是摹写舟中人物情状,句句都出自作者审视所得,毫无夸饰,逼真而又生动,读罢令人有如同亲见“大苏泛赤壁”之感。
二、问题研究1.雕刻家的艺术构思本文之所以写得如此精妙,使人能够通过它的文字想像出这件艺术品所表现的内容,主要原因是作者对雕刻家的艺术构思理解得相当深。
这要从这件作品的主题说起。
“大苏泛赤壁”,是千百年来脍炙人口的文人雅事。
宋神宗元丰二年(1079),苏轼在湖州任上被人诬陷,说他所作诗文有毁谤朝廷的意图,被捕入狱半年。
次年贬为黄州(现在湖北黄冈市)团练副使。
这是一个有名无实的官职。
苏轼到任后,心情郁闷,曾多次到黄州城外的赤鼻矶游览,写下了《赤壁赋》《后赤壁赋》和《念奴娇·赤壁怀古》等千古名作,以此来寄托他谪居时的思想感情。
从课文可以看出,雕刻家虽然取材于这件事,却不受这件事自身过程的拘束,他讲求的是既具体生动又高度集中的概括方式;他力图再现人物的神情动作,又不把人物的塑造跟四周的环境分离开来。
在他的艺术构思中,精心地设计每一个细节跟突出事物的整体形象是密切结合在一起的。
具体地说,有以下几个要点:(1)苏轼游赤鼻矶,也曾“摄衣而上,履巉岩,披蒙茸,踞虎豹,登虬龙,攀栖鹘之危巢,俯冯夷之幽宫”,但据前后两篇《赤壁赋》所记,大部分时间是“泛舟游于赤壁之下”。
而雕刻品的原材料桃核,又具有“修狭”的特点,宜于刻成舟形。
由于这两个原因,雕刻家自然会产生把游览的全过程集中到“舟”上来加以表现的想法,形成“泛舟”的主题。
(2)苏轼是主角,但也有同游者。
前后两篇《赤壁赋》中都提到有“客”相从,只是没有指名。
雕刻家便由此想到苏轼在黄州生活时期的好友佛印和黄鲁直。
苏轼的“峨冠多髯”,史书上有记载,容易表现出来;佛印是僧人,也不难刻画出他的外形特征。
这就进一步形成了以苏轼居中,鲁直、佛印分居左右的设想,再以“苏、黄共阅一手卷”表现二人的闲适心情,以佛印的洒脱神态作衬托,又将三人置于船头的显著地位,画面的主体部分就突出了。
(3)游览的地点是在赤鼻矶(苏轼误作赤壁),这在“核舟”上是无论如何也难以用富有立体感的细节表现出来的。
于是雕刻家巧妙地借助苏轼《赤壁赋》《后赤壁赋》中的文句“清风徐来,水波不兴”和“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分刻在船舱左右的小窗上。
这是雕刻家的一个大胆的艺术创造,实际上是通过观赏者的文字想像能力来表现生活中的实在图景,是一种“移植”的手法。
(4)为了给观赏者造成一个江上泛舟的实感,雕刻家精心地设计了一个“舟尾横卧一楫”的细节,又有舟子二人分居左右,一人“倚一衡木”而坐,一人烧茶,都是很悠闲的样子,跟苏轼《后赤壁赋》里“放乎中流,听其所止而休焉”的意境暗暗相合,使人觉得静中有动。
(5)除上述的各项设计而外,还有两个细节也很有表现力:一个是佛印“矫首昂视”,一个是楫右边那个舟子“右手攀右趾,若啸呼状”。
前者使人感到佛印在望着天空和两岸的山色,后者使人感到江上确实有徐徐吹来的“清风”,这就把“核舟”以外的广大艺术空间展示出来了。
2.按空间顺序说明物体说明物体的形状、结构一般都是先说整体,而后逐一地说它的各个局部,称为空间顺序。
至于整体怎么说,各个局部的顺序怎么安排,则要因物制宜,没有一定之规。
本文写核舟整体的只有两句话,一说长度,一说高度,突出了这件雕刻品的体积之小。
以下写局部:正面反映雕刻家的艺术构思,是雕刻品的主体部分,自应在前;上面是题款,系雕刻品的附属部分,自应在后。
这是合乎常理的,不足为奇。
令人感到奇特的是,写舟的正面却不是按照“船头-中间-船尾”这样的顺序写,而是将船头和中间部分的顺次加以颠倒。
为什么要这样写?大概有两个原因:一是核舟的中间部分是舱,高起而宽敞,十分引人注目,舱边的窗又竟然可以关闭,由此说起能够引发读者的兴趣;二是窗上又刻有苏轼《赤壁赋》《后赤壁赋》中写景的名句,可以使读者通过想像感知苏轼当年泛舟赤壁时的优美环境。
这后一个原因尤为重要──如果我们把核舟比作一幅图画的话,那么,苏、黄、佛印三位泛舟者所在的船头是画的主体部分,而船舱就是背景部分了;先出背景,不仅可以引人入胜,还可以使读者初步领略这个环境中的特殊氛围。
如果按正常顺序先写船头次写船舱,就不会产生这样的艺术效果。
至于最后写船尾,这用不着细说,那两个舟子显然是用来烘托船头的三位游者的。
练习说明一、假定这件雕刻品就在你眼前,先仔细观察一番,然后从中找出一些细节来证明下面几种说法,并在此基础上背诵课文第二至四段。
1.这次水上游览者是苏轼和他的两位朋友,而不是别人。
2.这的确是一次水上游览活动(即“泛舟”)。
3.“泛舟”的地点是赤壁,而不是别的什么地方。
雕刻品常常要将丰富的生活内容集中地表现在某些富于特征的艺术细节之中。
设题的目的是引导学生注意这样的艺术细节,并通过分析初步领会雕刻家的艺术构思和本文作者鉴赏这件雕刻品的方法。
在答题前一定要熟读课文,并且能通过作者的文字说明把实物的状貌想像出来。
参考答案详见“问题研究”第一条。
二、本文的主体部分即中间四段,先写核舟的正面,次写它的背面;写正面则先写舟的中间部分,次写船头,最后写船尾。
试具体分析这样安排写作顺序的原因。
设题目的是使学生在充分了解本文主体部分(即第2至第5段)布局方式的基础上,用心探讨按空间顺序说明事物的方法。
指导学生答题时,最好辅之以板书。
参考答案详见“问题研究”第二条。
三、将下列各句译成现代汉语,力求简洁。
1.苏、黄共阅一手卷2.舟尾横卧一楫3.通计一舟,为人五,为窗八4.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设题目的不在于能否翻译,而在于要知道一些翻译时应注意的问题。
最好是结合上述例句的译文来讲,暂时不要说什么“直译”“意译”等等。
下面试作具体说明:1.这句话古今的语序完全相同,可以照原来的顺序逐字翻译成:苏轼和黄鲁直一同观赏一幅书画卷子。
2.可照原来的语序译为:“船尾横放着一支桨”。
也可适当变换语序,译为“一支桨横卧在船尾”。
但这是就孤立的一句话而言。
如果联系上下文来看,还是以前一种译法为好,因为作者这里着重介绍的是“船尾”。
3.“人五”“窗八”这种表述方式不合现代语习惯,译时应变换语序:“总计这条船上刻了五个人、八扇小窗”。
(注:原文重复“为”字,有强调的意思,但译成现代汉语却显得重复,所以只译出第一个“为”字。
)4.要注意“桃核修狭者”一语,意思是桃核中之修狭者,这是单数,但不加数量词。
我们现在不用这种语式,一定要标明是“一个”,因而“修狭”就应移到“桃核”前面。
如此,译文当是:“原来是挑了一个长而狭的桃核刻成的。
”四、△按空间顺序口头介绍一件你所喜欢的工艺品。
要让学生广开思路,在如实摹写实物的前提下,也可以加进合理的想像。
最好先写草稿。
口头介绍可以分小组进行,谁介绍得好,再说给全班同学听。
教学建议本课拟用两课时教读。
这是一篇实物说明文,要使学生一边读一边想像出这件实物各个部分的样子。
直到最后在眼前有了它的完整形象,教学才能顺利地进行。
建议如下:1.整体感知极为重要,最好不要把课文分作两半,每课时讲一半,而要做到每一个课时都从课文的整体出发来设计教学的步骤。
例如,前一课时以反复诵读为主,使学生初熟悉课文的全局,再就文章的脉络提出问题,使学生能大体上了解作者行文的用心;后一课时在探究雕刻家艺术构思和文章中的空间顺序的基础上,使学生能背诵指定的段落,然后完成练习第三、四题。
这是总体设想。
2.本文作者在文学史上影响不大,可用两三句话带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