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拔高教育】七年级语文上册 专题24 月亮上的足迹(测)(提升版,教师版)(新版)新人教版
七年级语文上册 专题24 月亮上的足迹(测)(提升版,教师版)(新版)新人教版
(30分 30分钟)一、积累与运用1.根据拼音,在下列田字格中依次写出相应的汉字。
(4分)诗句中丰富的颜色给生活涂上了xuàn()丽的色彩,“红紫芳菲”,“橙黄橘绿”,“黄鹂鸣翠柳”,“白lù( )上青天”,令人眼花liáo()乱,心kuàng( )神怡。
脑海里常常浮现五彩纷呈的世界,沉浸在美的享受中,生活情趣浓浓郁郁。
【答案】绚鹭缭旷(每字1分)【解析】考点: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
能力层级为识记A。
2.语文实践活动(7分)(1)对对子:阅读课上,某班开展了“读名著,对对子”活动,甲同学读了《三国演义》后,拟出了上联“足智多谋孔明巧借箭”,请你结合《汤姆·索亚历险记》拟出下联。
(2分)上联:足智多谋孔明巧借箭下联:(2)仿写句:请以《汤姆·索亚历险记》为材料,依照所给语句形式,补写完整后面的句子。
我来到法兰西,听到罗曼·罗兰在叙述三位巨人的不凡经历;我来到英国,听到斯威夫特在讲述格列佛与小人国的故事;,。
(2分)(3)会沟通:学校将举行“演名著人物”比赛,七年级六班的乙同学很有表演天赋,全班同学都推荐他参加,可他却以要全身心搞好学习为由拒绝了。
如果你是该班班长,你打算怎样劝他参加呢?(3分)【答案】(1)示例:不畏强暴汤姆勇作证勇敢镇定汤姆智斗乔(2分)(2)示例:我来到美国(美利坚)(1分),听到马克吐温在演绎汤姆的海盗生活(1分)。
(3)称呼、礼貌用语(1分)理由2分)如果语言不得体则扣1分。
【解析】(1)试题解析:从对联的特点考虑,一是字数要相等;二是词性相当;三是结构相称;四是节奏相应;五是平仄相谐;六是内容相关。
考点:选用、仿用、变换句式。
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2)试题解析:仿写句的类型看,大致可分为三种:以内容格式为主的仿写、从句式词性角度去仿写、以修辞为主的仿写。
本题属于内容格式为主的仿写,应注意仿写句要注意内容上的连惯性与延伸空间的关系。
七年级语文上册 24《月亮上的足迹》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
《月亮上的足迹》学习目标确定的依据1、课程标准(1)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分析主要内容,(2)体味和推敲重要语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2、中招考点综观中考近五年的记叙文阅读试题,概括文章内容和赏析词句是两个必考点,赋分较多,审题无障碍,作答时有难度,要紧紧围绕着文本内容和答题要求的语言风格作答。
分析文章的写作手法是个高频考点,但是关于材料的选择和组织的写作方法这个考点还未出现。
猜想未来中考的出题方向依然会沿袭这几年的出题思路,重视这三个中考考点的考查。
3、教材分析这篇文章以平实的语言,真实地记录了人类首次登月的全过程,表现了人类探索太空的伟大气魄,赞美了人类的聪明才智。
4、学情分析很久以前,人类曾幻想过登月,并产生了很多神话传说,科幻作品,但人类从来没有真正到过地球以外的星球。
今天人类的梦想变成了现实,人类开始走向地球以外的星球,七年级的学生对这一篇科普文章非常好奇,有极大的学习热情。
一、学习目标1、通过朗读课文,能说出作者,能写出重点字词。
2、通过速读课文,能说出文章的主要内容。
3、理清文章的思路,能说出人类登月的知识。
二、评价任务1、针对目标1,设计个一活动:通过朗读课文,能说出作者,能写出重点字词。
2、针对目标2,设计两个活动:通过速读课文,能说出文章的主要内容。
3、针对目标3,设计一个活动:通过理清文章的思路,能说出人类登月的知识。
四、教学过程课堂归纳:这篇报道以平实的语言,真实地记录了人类首次登月的全过程,表达了作者对登月成功的无比喜悦之情以及对人类聪明才智的赞叹。
当堂训练:一:作者以平实的语言,真实地记录了人类首次登月的全过程。
作者没有过多的议论和抒情,但字里行间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呢?表达了作者的喜悦之情以及对人类聪明才智的赞叹,对宇航员的敬佩。
二:人类登月有什么意义?阿姆斯特朗说:“这一小步,对于一个人来说,是小小的一步;对整个人类来说,是巨大的飞跃。
【精品】七年级语文上册第24课《月亮上的足迹》教学案 新人教版word版
(1)给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2)按照意思写出词语
①畅谈:尽情地谈。②里程碑:比喻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可以作为标志的大事。
③昂首挺立:仰 着头笔直地立着。④遥遥在望:形容远远地可以看到。
⑤可望而不可即:只能够望见而不能够接近。即:靠近、接触。
3.整体感知:
在文中筛选、圈划出表示时间的词语,思考:登月的全过程按时间发展和空 间位置可以分为几个阶段?试概括每个阶段的内容要点。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王维《 鸟鸣涧》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李煜《相见欢》
月黑雁飞 高,单于夜遁逃。——卢纶《塞下曲》
富有 吸引力的数字如“阿波罗11号”飞船的 高度为2650公里,速度为每秒7.67公里;21日上午11点39分,登月舱打开了舱门;1969年7月21日11点56分20秒等。
因为这是一篇太空探索的文章,太空探索对数字的精确度要求非常高,这些数字主要是为了体现本文的准确性、科学性、真实性,体现记实报道的特点,同时可以帮助读者增 加知识。
2.有关月亮的诗句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苏轼《水调歌头》
月色醉远客,山花开欲然。——李白《寄韦南陵冰》
斫却月中桂,清光应更多。——杜甫《一百五日夜对月》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苏轼《水调歌头》
松排山面千重翠,月点波心一颗珠。——白居易《春题湖上》
片云天共远,永夜月同孤。——杜甫《江汉》
【随堂检测】完成课后练习二。
这是人类宇航事业取得的重大成就,是人类宇航事业的重要一步。
【拓展 延伸】
根据下面的情境,展 开想像,写一段150字以上的文字。
你驾驶着一艘宇宙飞船,在茫茫的太空中寻找外星生命。你离开地球已经好几天了。这时,透过舷窗,你看到一个美丽的蓝色星球……
[推荐学习]七年级语文上册 专题24 月亮上的足迹(讲)(提升版,教师版)(新版)新人教版
【学习要点】句子排序五顺序法☆课堂探讨☆要点一:句子排序五顺序法【探究活动】排列下列句子顺序①地勤人员对火箭作了极为仔细的检查,证明一切正常。
指挥中心发出点火指令后,计算机开始自动工作。
②当达到182公里高度时,第二级火箭自动脱落,速度达到每秒6.8公里。
离地9分5秒,第三级火箭发动机启动工作,飞船在预定的时间、预定的高度进入预定的轨道。
③此时,他们正承受着巨大的压力,那是由于火箭的加速而引起的超重力。
发射后2分42秒,第一级火箭自动脱落,二三两级火箭继续上升。
④自动点火装置点燃了点火器,“土星5号”开始发出隆隆的声音,大地剧烈地震动起来,火箭缓缓上升,不断加速。
⑤三位宇航员躺在舱内,观察着各种仪表的读数。
【教师释疑】排列句子顺序:这一直是中考的重点,学会排列句子,不仅能提高我们的思维能力,还能提高我们的写作能力。
如何学会排列句子呢?我们按下列方法进行。
(1)按事情的发展顺序排列(2)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3)按先总述后分述的顺序排列(4)按空间推移的顺序排列(5)按照句意之间内在逻辑排列。
【讨论明确】①地勤人员对火箭作了极为仔细的检查,证明一切正常。
指挥中心发出点火指令后,计算机开始自动工作。
④自动点火装置点燃了点火器,“土星5号”开始发出隆隆的声音,大地剧烈地震动起来,火箭缓缓上升,不断加速。
⑤三位宇航员躺在舱内,观察着各种仪表的读数。
③此时,他们正承受着巨大的压力,那是由于火箭的加速而引起的超重力。
发射后2分42秒,第一级火箭自动脱落,二三两级火箭继续上升。
②当达到182公里高度时,第二级火箭自动脱落,速度达到每秒6.8公里。
离地9分5秒,第三级火箭发动机启动工作,飞船在预定的时间、预定的高度进入预定的轨道。
【课堂提升】1.下列句子排列顺序恰当的一项是()(2分)①归结起来,有两种态度正好相反。
②前者是错误的,注定会失败;后者是正确的,必然会胜利。
③人们对待事物运动的力量可以采取种种不同的态度。
【拔高教育】七年级语文上册 专题24 月亮上的足迹(练)(基础版,学生版)(新版)新人教版
第五单元科学探索第24课月亮上的足迹一、积累与运用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或书写正确的一组是()(2分)A.黄晕(yùn)伫(zhù)蓄炫(xuàn)耀骇(hài)人听闻B.椭圆(tuŏ)应和(hè)哀号(hào)昂首挺(tǐng)立C.匿(nì)笑滑稽(jī)喑(yīn)哑心旷神怡(yí)D.称(chèng)职窸窣(sū)狩(shòu)猎更胜一愁(chóu)2.在深入推进“书香校园”的建设进程中,语文组的老师们精心策划了“我与文学”的系列实践活动,有一项“走进(鲁迅、沈从文、苏轼、巴金、冰心、秦文君)”的文学名家专题研究活动引起了大家的兴趣,同学们提出了不少有创意的活动内容。
(4分)如果你是“走进(从上面括号内任选一位填上)”专题活动方案设计中的一员,请围绕所选文学名家的相关情况,从不同的角度设计三项具体的活动内容。
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3分)A.汽车工业,盲目崇洋,妄自菲薄....,不利自主品牌发展。
B.你客观地分析前因后果,做将来的借鉴,重蹈覆辙....,将来一定会取得更大的成就。
C.惊闻姚贝娜癌症复发离世的消息,歌迷们自发地组织起来,有条不紊地召开了一场歇斯底里....的聚会。
D.门生想替老禅师服务,把他当日应做的工悄悄地都做了,但这位不二法门....的老禅师,那一天便因自己没做工而不肯吃饭。
二、阅读下面语段,回答后面问题。
汽车在空中飞①在城市日益发展的今天,对于上班族来说,塞车恐怕是最令人头痛不过的事情了。
每当这时,人们恨不得汽车能长出一双翅膀,腾空而起。
1903年莱特兄弟发明的飞机升空后不久,制造能够在天空飞行的汽车便成为当时一些思想超前的人追逐的梦想。
时间过去了一百多年,经过几代人的不懈努力,现在,这种无翼空中汽车终于诞生了。
②目前,科学家制造出来的空中汽车,可同时乘坐4个人。
【配套K12】七年级语文上册 专题24 月亮上的足迹(讲)(基础版,教师版)(新版)新人教版
【学习要点】说明文的说明顺序☆温故知新☆【自主学习】1.给红字注音(1)昂()首挺立(2)轨道()(3)椭圆形()(4)小心翼翼()(5)铁锹()(6)狭窄()2.解释词语昂首挺立:一叶孤舟:遥遥在望:小心翼翼:【反馈矫正】1.给红字注音(1)昂(áng)首挺立(2)轨道(guǐ)(3)椭圆形(tuǒ)(4)小心翼翼(yìyì)(5)铁锹(qiāo)(6)狭窄(zhǎi)2.解释词语昂首挺立:仰着头挺着胸站一叶孤舟:单独的一艘小船.遥遥在望:在望:可看见。
远远地可以看到。
小心翼翼:形容谨慎小心,一点不敢疏忽。
☆课堂探讨☆要点一:说明文的说明顺序【探究活动】《月亮上的足迹》运用了什么说明顺序?有什么作用?【教师释疑】1.时间顺序.即按照事理发展过程的先后来介绍某一事物的说明顺序.凡是事物的发展变化都离不开时间,如说明生产技术、产品制作、工作方法、历史发展、文字演变、人物成长、动植物生长等等,都应以时间为序.比如我们中学课本中有一篇《景泰蓝的制作》,它就是按照景泰蓝的制作过程中“做胎――掐丝――烧制――点蓝――烧蓝――打磨――镀金”的时间顺序来说明的.2.空间顺序.即按照事物空间存在的方式,或从外到内,或从上到下,或从整体到局部来加以介绍,这种说明顺序有利于全面说明事物各方面的特征.一般说明某一静态实体(如建筑物等),常用这种顺序.我们课本中的《核舟记》就是按照船体――船头――船尾――船背的空间顺序来写的;《故宫博物馆》按照先总后分的顺序,先概括说明故宫建筑物的总体特征,然后再具体介绍太和门――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乾清宫……御花园,而在介绍每一座建筑物的时候,则又按照先外后内、先上后下的顺序.这样安排合乎人们观察事物的习惯,是最合理的顺序.3.逻辑顺序.即按照事物、事理的内在逻辑关系,或由个别到一般,或由具体到抽象,或由主要到次要,或由现象到本质,或由原因到结果等等一一介绍说明.不管是实体的事物,如山川、江河、花草、树木、器物等,还是抽象的事理,如思想、观点、概念、原理、技术等,都适用于以逻辑顺序来说明.如课本中的《死海不死》、《向沙漠进军》,都是运用逻辑顺序来说明事物的.凡是阐述事物、事理间的各种因果关系或其他逻辑关系,按逻辑顺序写作最为适宜.【讨论明确】本文采用了时间顺序,是介绍条理清晰,清楚明白的介绍了登月的过程,便于读者理解。
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24课《月亮上的足迹》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
教学内容19 月亮上的足迹教学目的要求1、快速阅读,在规定时间内读完全文,并能准确全面地概括课文要点。
2、学习本文按时间顺序,清楚明白地叙述事件发生过程的写作方法。
3、激发丰富的联想和想像,培养起足够的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1、概括登月各阶段内容要点,了解人类第一次登上月球的伟大创举。
2、对宇航员阿姆斯特朗的一句意味深长的话的理解。
教学难点快速阅读,在规定时间内读完全文,并能准确全面地概括课文要点。
课时安排两课时教学过程用案人自主创新第一课时一、激情导入同学们,自古以来,人们赋予月亮各种文化意义,许多民族都有关于月亮的文章诗赋、对联、谜语、音乐、绘画等,你能说出有关月亮的古诗词吗?例如:①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李白:《月下独酌》②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李白:《静夜思》③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张九龄《望月怀远》④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王维:《山居秋瞑》⑤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李白:《古朗月行》⑥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王维:《竹里馆》⑦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王维:《鸟鸣涧》⑧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李白:《关山月》⑨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陶潜:《归田园居》⑩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苏轼:《水调歌头》二、检查预习1、听写下列字词:指令合算海域畅谈神往里程碑观测昂首挺立一叶孤舟遥遥在望2、解释下列词语:①畅谈:尽情地谈。
②昂首挺立:抬起头笔直地站着。
③遥遥在望:形容远远地可以看到。
④可望而不可即:只能够望见而不能够接近。
即,靠近,接触。
⑤里程碑:比喻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可以作为标志的大事。
3、你知道人类是什么时候第一次登上月球的?1969年7月21日,人类终于登上了月球。
4、哪个国家的哪一位宇航员第一次踏上月球?美国宇航员阿姆斯特朗。
三、速读课文,筛选信息1、默读课文,概括每一自然段的主要内容:明确:①地球和月亮的距离可望而不可即。
②美国宇航员登上月球,树起了宇航事业的一块新的里程碑。
③“土星5号”火箭准备发射。
【拔高教育】七年级语文上册 专题24 月亮上的足迹(测)(基础版,学生版)(新版)新人教版
第五单元科学探索第24课月亮上的足迹(30分 30分钟)一、积累与运用1.列各组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3分)A.故障酥软宽宏大量自相茅盾B.纳罕笼罩不可救要混为一谈C.真谛妇孺语无伦次迫不及待D.孪生暗哑情不自禁疲倦不堪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3分)A、寥廓攀付阴蔽疲蜷不堪B、贮蓄威慑决别独具慧眼C、憔悴辛辣垂打怦怦直跳D、梦寐屋檐纠纷盘虬卧龙3.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有误..的一项是( )(3分)A、人的力量分两部分:一是生理上的力量,一是心理上的力量。
B、“一年之计在于春”,刚起头儿,有的是工夫,有的是希望。
C、电影都快开映了,你是去呢?还是不去?D、“我是谁呀?”他扭过头惊奇地问。
4. 依照下面两个句子,补写一句。
(3分)钱能买到佳肴,不能买到胃口;钱能买到书籍,不能买到知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题目(18分)微信是一种生活方式①微信是腾讯公司于2011年1月21日推出的一款通过网络快速发送语音短信、视频图片和文字,支持多人群聊的手机聊天软件。
②用户可以通过微信与好友进行形式上更加丰富的类似于短信、彩信等方式的联系。
微信软件本身完全免费,使用任何功能都不会收取费用,微信时产生的上网流量费由网络运营商收取。
2012年9月17日,微信注册用户过2亿。
③因为是通过网络传送,因此微信不存在距离的限制,即使是在国外的好友,也可以使用微信对讲。
其实微信相当于另一个QQ。
但是不同于QQ的是,它在交友这块表现的更具时效性,也更强大。
不论是塞班、安卓还是苹果的手机用户,只要安装了微信,就可以进行跨手机平台的畅通聊天。
④而微信交友的方式也是非常的独特,那么微信到底是通过什么方式交友的?微信怎么用?微信的使用方法其实非常简单的。
它与所有的即时聊天软件一样,需要注册与登入。
但相对于其它即时聊天软件,微信的注册和登入更加的方便。
【拔高教育】七年级语文上册 专题24 月亮上的足迹(练)(提升版,教师版)(新版)新人教版
一、积累与运用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A、粼粼.(lín)瘫.痪(tān)屏.息(bǐng)抚.弄(fǔ)荫.蔽(yín)B、锥.形(zhuī)抖擞.(sǒu)黄晕.(yūn)倏.忽(shū)蜷.曲(quán)C、嘈.杂(cāo)乌桕.(jiù)应和.(hè)霎.时(shà)搓捻.(niǎn)D、尴尬.(gà)偌.大(ruò)攲.斜(qī)贮.蓄(zhù)绰.号(chuò)【答案】D【解析】考点: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
能力层级为识记A。
2.下列各组词语书写全都正确....的一项是()(2分)A、沭浴感慨铭记一网情深花团锦簇B、烂漫菡萏徒手自作主张整装待发C、分歧决别烘托喜出望外鸦鹊无声D、弧形遮敝仗义混为一潭恍然大悟【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A、一往.情深 C、鸦雀.无声 D、混为一谈.考点: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
能力层级为识记A。
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3分)A.汽车工业,盲目崇洋,妄自菲薄....,不利自主品牌发展。
B.你客观地分析前因后果,做将来的借鉴,重蹈覆辙....,将来一定会取得更大的成就。
C.惊闻姚贝娜癌症复发离世的消息,歌迷们自发地组织起来,有条不紊地召开了一场歇斯底里....的聚会。
D.门生想替老禅师服务,把他当日应做的工悄悄地都做了,但这位不二法门....的老禅师,那一天便因自己没做工而不肯吃饭。
【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B.“重蹈覆辙”是指犯原来的错误再次失败,这里不符合语境。
C.“歇斯底里”常用来形容人情绪激动、举止失常。
与语境不符合。
D.“不二法门”原意为佛教用语,指直接入道、不可言传的法门。
后比喻最好的或独一无二的方法。
这里使用与语境不合,应用“言行相顾”。
考点:正确使用成语(包括熟语)。
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五单元 第24课《月亮上的足迹》教案 新人教版
月亮上的足迹教学目标l.知识与能力①速读课文,能快速理清文章思路②提高理解、归纳能力及信息筛选能力2.过程与方法①利用信息技术和网络进行交流、探究②拓展思维,激发创新意识3.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探索科学奥秘的兴趣,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
坚信有梦想去努力就一定能实现。
教学重点1.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增强处理信息的能力。
2.激发学生探索月球乃至宇宙奥秘的兴趣教学难点激发学生探索未知世界的激情,相信只要有梦想最终就可以实现。
教学方法1.师生间和同学间的讨论式多向交流2.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交流相结合3.(开放式)探究法教学准备1了解月球及宇宙知识;做好课件并搜集与太空相关的网站。
2.鼓励学生阅读相关的课外书籍,并上网查询资料。
教学过程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寻梦的)鸟儿飞过天空,没有留下痕迹,却在人类心中唤起亘古不变的梦想。
中华民族是世界上最先萌生飞天梦的民族,追寻着梦想,我们已经在奥妙无穷的太空中留下串串足迹。
伴随着不懈的追求,凭着智慧和勇气,人类已经把登上月球这千古神话变为了现实!30几年前(1969年)三位人类的精英已经将足迹踏上了月亮,今天,让老师和同学们一起去探寻──《月亮上的足迹》二、检测预习字词检测:1、解释词义观测可望而不可即惊心动魄里程碑昂首挺立指令遥遥在望故障海域一叶孤舟2、比较字形:遐想闻名遐尔瑕疵应接不暇3、区分词义:合算核算三、整体感知全文内容(一)快速阅读·整体把握文本1、根据预习,归纳文本主题词:明确:登月里程碑梦想成真2、请快速浏览课文,在感受人类登上月球那惊心动魄的一刻,感悟人类寻梦之旅,1)把握故事梗概,讨论完成2)用一句最简明的话表述文章内容,要注意抓住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要素。
明确:时间:公元1969年7月16日至25日(1969年7月21日上午1l点56分20秒)地点:美国佛罗里达州人物:阿姆斯特朗、科林斯、奥尔德林事件:乘坐“阿波罗11号”宇宙飞船登月一句话:1969年美国三位宇航员乘坐“阿波罗11号”宇宙飞船登上月球提问:要素中,哪一点最富于变化?明确:──时间要素(二)把握登月全过程要求:登上月球又是多么庞大而又细微的工作,作者却能用简洁而优美的语言讲述得清清楚楚。
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24课《月亮上的足迹》教案设计 (新版)新人教版
月亮上的足迹教学目的:1.学会快速阅读的方法。
2.整体感知课文,概括课文内容。
3.培养探索未知世界的兴趣。
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内容与步骤情景激趣:古往今来,人们仰望天上一轮明月,总会引起无穷的遐想,幻想有朝一日飞上月宫。
如今,幻想已经变为现实。
1969年7月21日,人类终于登上了月球。
本文记叙的是美国“阿波罗”11号飞船登月的全过程,是一篇饶有兴趣的科普小品。
阅读它,可以激发读者从事科学探索的兴趣。
现在,让我们与航天英雄一起,去感受那惊心动魄的一刻……探究生趣第一步,泛读课文。
指导学生阅读时,要求用着重号标出课文写作的对象,用横线标出文章的线索、文眼等,用序号标出意义段,用波浪线标出抒情或议论的文字。
在此基础上理解课文的结构与中心。
一、探究结构学法指导:理解文章整体结构,要注意通过文章的结构特色、文中提示思路的词语或句子加以理解。
1.划分意义段,概括大意第一部分(一二段):登月活动是宇航事业的里程碑。
第二部分:(三至十五):登月的具体经过。
第三部分(十六至十八):总结登月的重大意义。
2.梳理登月过程:(1)吃早饭,穿上宇航服;(2)进入指令舱;(3)指挥中心发出点火指令,自动点火,火箭缓缓上升,不断加速;(4)第一、二级火箭自动脱落,第三级火箭启动工作;(5)飞船进入预定的轨道后进人登月轨道;(6)三名宇航员在舱内吃晚饭、睡觉;(7)按计划登月,飞船减速、停火;(8)换乘登月舱,登月舱和飞船脱离,在绕月轨道上飞行;(9)登月舱降落,胜利着陆;(10)登月舱打开舱门,宇航员登上了月球;(11)检查登月器的着陆情况;(12)采集月壤和月岩的样品;(13)竖起一块纪念碑;(14)安装电视摄像机(15)安装一台太阳风测定装置;(16)安装用来精确测定月球和地球之间距离的激光仪;(17)安装测定月震的月震仪;(18)插上美国国旗;(19)跟美国总统尼克松通话;(20)停止作业,返回登月舱,吃中饭,睡觉;(21)登月舱升到一定的绕月轨道,与飞船对接,(22)飞船开始向遥远的地球返航;(23)飞船准确地溅落在预定海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0分 30分钟)
一、积累与运用
1.根据拼音,在下列田字格中依次写出相应的汉字。
(4分)
诗句中丰富的颜色给生活涂上了xuàn()丽的色彩,“红紫芳菲”,“橙黄橘绿”,“黄鹂鸣翠柳”,“白lù( )上青天”,令人眼花liáo()乱,心kuàng( )神怡。
脑海里常常浮现五彩纷呈的世界,沉浸在美的享受中,生活情趣浓浓郁郁。
【答案】绚鹭缭旷(每字1分)
【解析】
考点: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
能力层级为识记A。
2.语文实践活动(7分)
(1)对对子:阅读课上,某班开展了“读名著,对对子”活动,甲同学读了《三国演义》后,拟出了上联“足智多谋孔明巧借箭”,请你结合《汤姆·索亚历险记》拟出下联。
(2分)
上联:足智多谋孔明巧借箭下联:
(2)仿写句:请以《汤姆·索亚历险记》为材料,依照所给语句形式,补写完整后面的句子。
我来到法兰西,听到罗曼·罗兰在叙述三位巨人的不凡经历;我来到英国,听到斯威夫特在讲述格列佛与小人国的故事;,。
(2分)
(3)会沟通:学校将举行“演名著人物”比赛,七年级六班的乙同学很有表演天赋,全班同学都推荐他参加,可他却以要全身心搞好学习为由拒绝了。
如果你是该班班长,你打算怎样劝他参加呢?(3分)【答案】
(1)示例:不畏强暴汤姆勇作证勇敢镇定汤姆智斗乔(2分)
(2)示例:我来到美国(美利坚)(1分),听到马克吐温在演绎汤姆的海盗生活(1分)。
(3)称呼、礼貌用语(1分)理由2分)如果语言不得体则扣1分。
【解析】
(1)试题解析:从对联的特点考虑,一是字数要相等;二是词性相当;三是结构相称;四是节奏相应;五是平仄相谐;六是内容相关。
考点:选用、仿用、变换句式。
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2)试题解析:仿写句的类型看,大致可分为三种:以内容格式为主的仿写、从句式词性角度去仿写、以修辞为主的仿写。
本题属于内容格式为主的仿写,应注意仿写句要注意内容上的连惯性与延伸空间的关
系。
考点:选用、仿用、变换句式。
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3)试题分析:称呼,语气委婉,理由:抓住演名著人物的意义、好处或者与学习相得益彰的关系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
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3. 下面语段的空白处依次填入一组句子,正确的一项是( ) (2分)
你尽可流动明眸,欣赏白云蓝天,飞流急湍;,你尽可凝神闭目,倾听莺歌燕语,春水潺潺;,你尽可翕动鼻翼,呼吸牡丹的浓香,夏荷的清爽;,你尽可自品自娱,把玩深尝,齿颊留香。
①文学是一座姹紫嫣红的百草园②文学是一杯回味无穷的香茗
③文学是一幅一惊高远的中国画④文学是一首清脆圆润的古曲
A.①③④② B.④③②① C.③④①② D.②①③④
【答案】C
考点:选用、仿用、变换句式。
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二、阅读下面的小说,完成后面小题。
(17分)
儿子的鱼
柏金斯(加拿大)
○1我环顾周围的钓鱼者,一对父子引起我的注意。
他们在自己的水域一声不响地钓鱼。
父亲抓住、接着又放走了两条足以让我欢呼雀跃的大鱼。
儿子大概14岁左右,穿着高筒橡胶防水靴站在寒冷的河水里。
两次有鱼咬钩,但又都挣扎着逃脱了。
突然,男孩的鱼竿猛地一沉,差一点儿把他整个人拖倒了,卷线轴飞快地转动,一瞬间鱼线被拉出很远。
○2看到那鱼跳出水面时,我吃惊得合不拢嘴。
“他钓到了一只王鲑,个头不小。
”伙伴保罗悄声对我说,“相当罕见的品种。
”
○3男孩冷静地和鱼进行着拉锯战,但是强大的水流加上大鱼有力的挣扎,使孩子渐渐被拉到布满漩涡的下游深水区的边缘。
我知道,一旦鲑鱼到达深水区就可以轻而易举地逃脱了。
孩子的父亲虽然早把自己的钓竿插在一旁,但一言不发,只是站在原地关注着儿子的一举一动。
○4一次、两次、三次,男孩试着收线,但每次鱼线都在最后关头猛地向下游蹿去,鲑鱼显然在尽全力向深水区靠拢。
15分钟过去了,孩子开始支持不住了,即使站在远处,我也可以看到他发抖的双臂正使出最后的力气奋力抓紧鱼竿。
冰冷的河水马上就要漫过高筒防水靴的边缘,王鲑离深水区越来越近了,鱼竿不停地左右扭动。
突然,孩子不见了!
○5一秒钟后,孩子从河里冒出头来,冻得发紫的双手仍然紧紧抓住鱼竿不放。
他用力甩掉脸上的水,一声不吭又开始收线。
保罗抓住鱼网向那孩子走去。
○6“不要!”男孩的父亲对保罗说,“不要帮他。
如果他需要我们的帮助,他会要求的。
”
○7保罗点点头,站在河岸上,手里拿着鱼网。
○8不远的河对岸是一片茂密的灌木丛,树丛的一半淹没在水中。
这时候鲑鱼突然改变方向,径直蹿入那片灌木丛里。
我们都听到鱼线崩断时刺耳的响声。
然而,说时迟那时快,男孩往前一扑,紧跟着鲑鱼钻进了稠密的灌木丛。
○9我们三个大人都呆住了。
男孩的父亲高声叫着儿子的名字,但他的声音被淹没在河水的怒吼中。
保罗涉水到达对岸,示意我们鲑鱼被逮住了。
他把枯树枝拨向一边,男孩抱着来之不易的鲑鱼从树丛里倒着退出来,努力保持着平衡。
10他瘦小的身体由于寒冷和兴奋而战栗不已,双臂和前胸之间紧紧地夹着一只大约14公斤重的王鲑。
○
他走几步停一下,掌握平衡后再往回走几步。
就这样走走停停,孩子终于缓慢但安全地回到岸边。
11男孩的父亲递给儿子一截绳子,等他把鱼绑结实后,弯腰把儿子抱上岸。
男孩躺在泥地上大口喘着○
气,但目光一刻也没有离开自己的战利品。
保罗随身带着便携秤,出于好奇,他问孩子的父亲是否可以让他称称鲑鱼到底有多重。
男孩的父亲毫不犹豫地说:“请问我儿子吧,这是他的鱼!”
1.本文采用第一人称手法,叙述了“儿子”捕鱼的故事,细读全文,在下面的横线上把“儿子”捕鱼的过程补充完整。
(4分)
拉锯战→____ ______→与鱼周旋→ ______ __→ 捕鱼成功
【答案】沉入深水区拖入灌木丛(各2分,意思对即可)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
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2.文中的“儿子”是怎样的一位男孩?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4分)
【答案】一个沉着坚毅、倔强勇敢、独立性强的小男孩,意对即可。
(2分)结合文本(2分)。
【解析】试题分析:分析一个人的形象时,一定要根据文章内容、故事情节、人物的言行举止来整体感知的。
概括时要做到既全面,又要突出重点。
根据文中情节可知人物形象。
考点:欣赏作品的形象,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
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3.这篇小说一共写到了四个人——“我”、保罗、父亲、儿子,你觉得谁是这篇小说的主人公?为什么?(4分)
【答案】父亲(2分)能扣住父亲对儿子特殊的爱,如培养孩子的独立精神、不惧困难的精神、尊重信任儿子等即可得满分,若从题目“儿子的鱼”是以父亲的口吻来说的,可得1分。
(若答“儿子”并能自圆其说,最多得3分;若答其他,则不得分)
【解析】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学生对主题的分析,通过儿子钓鱼的过程的分析,父亲是在教育儿子,培养孩子的独立精神、不惧困难的精神等从这个角度分析,主人翁应该是父亲。
考点: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
能力层级为探究F。
4.在儿子和鲑鱼较量的过程中,父亲一直是“袖手旁观”,即便是儿子被鲑鱼拖入冰冷的河水中,被拖入茂密的灌木丛中——生命受到威胁时,父亲仍“无动于衷”,不但自己不去帮助孩子,还阻止保罗去帮孩子,有人认为这位父亲太冷漠,不懂得关爱孩子,对此你怎么看?请结合文章内容及生活实际谈谈你的看法。
(不少于50字)(5分)
【答案】明确态度(1分)结合文章内容2分,联系生活实际2分。
(若赞成“父亲太冷漠,不懂得关爱孩子”的观点,则不得分)
考点: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
能力层级为探究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