昼夜交替现象
昼夜交替现象产生的影响
![昼夜交替现象产生的影响](https://img.taocdn.com/s3/m/2fd78df068dc5022aaea998fcc22bcd126ff423c.png)
昼夜交替现象产生的影响
昼夜交替现象对人类和动物生物体产生的影响很大。
以下是昼夜交替现象常见的影响:
1. 生物节律调节:昼夜交替现象是生物节律调节的主要驱动因素。
通过昼夜交替的周期,我们的生理功能和行为会有规律地发生变化,例如睡眠和清醒、饮食、体温、代谢等。
昼夜交替现象帮助我们保持正常的生物节律,促进身体健康。
2. 睡眠调节:昼夜交替现象对睡眠质量和睡眠时间有重要影响。
人类和动物体内的生物钟会感知昏暗和光亮的变化,并调节睡眠和觉醒的时间。
光线的暗化会促使褪黑素的分泌增加,从而使人体进入睡眠状态;而光线的增强则会抑制褪黑素的分泌,从而使人体清醒。
3. 心理影响:昼夜交替现象对人类的情绪和心理状态也有影响。
在白天阳光明媚的时候,人们通常感到更加愉快和活跃;而在夜晚光线暗淡的时候,人们可能会感到更加沮丧和疲倦。
光线的变化还能够影响脑内多巴胺和血清素等神经递质的分泌,进而调节情绪。
4. 生长和繁殖:昼夜交替现象对许多生物体的生长和繁殖也具有重要影响。
光照的变化可以影响植物的光合作用和生长发育,同时也能够调节许多动物的繁殖行为和生殖周期。
总之,昼夜交替现象的存在对生物体的生理和行为具有重要的
调节作用,它不仅影响着我们的睡眠和觉醒,还会影响我们的情绪、行为和生理功能等方面。
昼夜交替现象
![昼夜交替现象](https://img.taocdn.com/s3/m/1904ac7ef46527d3240ce0f1.png)
4、深井测量
有人曾在很深的矿井中进行
试验.试验结果是:自井口中 心下落的物体,总在一定的深 度同矿井东壁相撞,从另一个 侧面证实了地球的自转运动.
托勒密(90-168)
“地心说”
“地心说”
“地心说”观点
地球的形状 地球是球体。
“地心说”论据
如果大地是平面的话, 所有的人都会同时看到 太阳或星辰的出没,但 事实并非如此。 如果地球转动,就必然 会带动其他物体(如云 彩等)一起转动,人们 看见的确实云彩、鸟类 在自由运动。 因为人们看到的是这些 天体每天都在有规律的 东升西落。
“必须设计一个巧妙的实验。”傅科想。 这一时期,傅科正在深入研究单摆的运动 规律。早在傅科之前,意大利科学家伽利 略已经用实验发现:尽管单摆每一次摆动 的角度都不相同,但是它往返一次所需要 的时间,却总是相同的,这叫做“单摆的 等时性”。然后傅科在家里悬挂了一个长 长的单摆,从天花板直到地面。在夜深人 静的时候,傅科推动了这只沉重的单摆,
这两张照片最主要的区别是什么?
1.昼夜交替现象
“昼夜交替”的4中假说
1、地球不动,太阳围着地球转
2、太阳不动,地球围着太阳转
3、地球自转
4、地球围着太阳转,同时自转
哪一种昼夜交替现象最有可能呢?
1、地球不动,太阳围着地球转
2、太阳不动,地球围着太阳转
3、地球自转
4、地球围着太阳转,同时自转
( 当“地球不动,太阳围绕地球转”时,
摆:摆是一种实验仪器,最基本的摆 是悬挂于定点能在重力影响下往复摆 动的物体 。
摆具有 保持摆 动方向 不变的 特点
人类天地观的发展
19世纪中叶,在全世界物理学家面前摆 着一道难题:证明地球的自转。 物理学家们经过一系列研究和实践之后 发现,这样做简直困难极了!地球那么大 ,人们在随着地球日夜不停的转动,就像 在平稳行驶的船舱中,“船行而人不觉” 。要想在地球上用实验来证明“地球自转 ”,几乎很难实现。于是有权威断言说: 要想直接证明地球自转,要想”亲眼“看 到地球自转,除非人类离开地球!
科学昼夜交替实验报告
![科学昼夜交替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d9f737a4fbb069dc5022aaea998fcc22bcd143a6.png)
一、实验背景地球是我们生活的家园,地球的自转产生了昼夜交替现象,这是人类自古以来就观察到的自然现象。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这一现象,我们设计了一项科学实验——昼夜交替实验。
二、实验目的1. 通过实验,让学生了解昼夜交替现象的产生原因。
2. 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
3. 激发学生对自然科学的兴趣。
三、实验原理地球绕地轴自西向东旋转,使得太阳只能照亮地球的一半。
地球面向太阳的一面为白天,背向太阳的一面为黑夜。
地球自转的周期为24小时,因此产生了昼夜交替现象。
四、实验器材1. 地球仪一个2. 手电筒一个3. 模拟太阳光源一个4. 模拟地球表面模型一个5. 记录纸若干五、实验步骤1. 将地球仪放置在实验桌上,确保地球仪的转动轴与桌面垂直。
2. 将模拟太阳光源放置在地球仪的一侧,模拟太阳的位置。
3. 将模拟地球表面模型放置在地球仪上,代表地球的表面。
4. 用手电筒模拟太阳光线,照射地球仪上的模拟地球表面模型。
5. 观察模拟地球表面模型的明暗变化,记录观察结果。
6. 慢慢转动地球仪,观察模拟地球表面模型的明暗变化,记录观察结果。
7. 根据观察结果,分析昼夜交替现象的产生原因。
六、实验现象1. 当模拟太阳光源照射模拟地球表面模型时,模拟地球表面模型的一半被照亮,另一半处于黑暗中。
2. 当转动地球仪时,模拟地球表面模型的明暗区域发生交替变化。
七、实验结论1. 地球自转产生了昼夜交替现象。
2. 太阳只能照亮地球的一半,照亮的一面为白天,背光的一面为黑夜。
3. 地球自转的周期为24小时,因此产生了昼夜交替现象。
八、实验总结通过本次实验,学生们了解了昼夜交替现象的产生原因,掌握了实验操作技能,提高了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
同时,本次实验激发了学生们对自然科学的兴趣,为今后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九、实验拓展1. 可以进一步探究地球自转速度的变化对昼夜交替现象的影响。
2. 可以研究地球公转产生的四季变化与昼夜交替现象之间的关系。
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下册《昼夜交替现象》PPT课件(5篇)
![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下册《昼夜交替现象》PPT课件(5篇)](https://img.taocdn.com/s3/m/66fa2ad4168884868662d695.png)
昼夜交替的假说 昼夜交替现象的模拟实验 有多少种可能的解释
昼夜交替的假说
地球上的昼夜现象为什么会不断交替出现呢?地球、 太阳在怎样运动时才会导致这种现象发生呢?说说我们的 观点。
昼夜交替的假说
1.地球不动,太阳围着地球转 2.太阳不动,地球围着太阳转
3.地球自转
4.地球围着太阳转,同时地球自转
探究活动 模拟:地球不动,太阳围着地球转动
探究活动
模拟实验 实验器材
实验步骤
昼夜交替现象的模拟实验(二) 乒乓球、手电筒 手电筒静止不动,乒乓球绕着手电筒 转动,观察哪个部分被“太阳光”照 亮,哪个部分没有被“太阳光”照亮, 并做好记录。
探究活动 模拟:太阳不动,地球围着太阳转动
探究活动
模拟实验 实验器材
地球
日出
地球自转产生的昼夜现象
北极风景
地球上有白天和黑夜,而且昼夜交替。 为什么地球上昼夜会不断地交替呢?
昼夜交替的假说 1.地球不动,太阳绕着地球转。
昼夜交替的假说 2.太阳不动,地球绕着太阳转
昼夜交替的假说 3.地球自转 4.地球绕着太阳转,同时自转
哪一种情况是真实的情况?我们怎样知道哪 一种解释是正确的呢?
昼夜交替现象的模拟实验
我们来做个实验,检验每一种情况,并把实验结 果记录下来。
请每组同学都用一个小球代表地球仪,用手电筒 表示太阳,让“太阳光”照在“地球上”。观察“地球” 的哪个部分被“太阳光”照亮了?那个部分没有 被照亮?
想一想,这两部分分别相当于一天中的什么时间? 在“地球”上贴上小纸人,怎样转才能在同一地点 出现昼夜交替现象?
现在,用射电望远镜已能观测到100亿光年 外的宇宙空间情况,但仍没有找到宇宙的边缘。
昼夜交替
![昼夜交替](https://img.taocdn.com/s3/m/f05d6141ccbff121dc368364.png)
认识时差和时区
地球上各地区进入阳光照射范围的时间不一样 就形成了时差,中国进入白天时,日本已经天 亮一个小时了,而德国还是半夜,美国则是傍 晚
认识时差和时区
在古代,以希腊亚里士多德为代表, 认为地球是宇宙的中心。其它天体 则以地球为中心,在不停地运动。 这种观点,就是“地心说”。公元 二世纪,天文学家托勒密,把当时 天文学知识总结成宇宙的地心体系, 发展完善了“地心说”,描绘了一 个复杂的天体运动图象。
讨论:
太阳的东升西落对地 球有什么影响?
白天、黑夜
知识:
地球上白天和黑夜交替出现
的现象叫做昼夜交替
讨论:昼夜交替现象是怎么形成的?
1、为什么会有白昼和黑夜?
讨论:昼夜交替现象是怎么形成的?
2、如果地球不动会昼夜交转不自转会引起昼夜交替吗
托勒密(90-168) Claudius Peolemy天文学家,近代 天文学的奠基人
“日心说”对天体的描述大为简化, 同时打破了过去认为其它天体和地 球截然有别的界限,是一项真正的 科学革命。这种学说和宗教的主张 是相反的。为宣传和捍卫这个学说, 意大利学者布鲁诺被宗教裁判所活活烧死在罗
马鲜花广场。伽利略因为支持“日心说”同样 受到残酷的迫害,被教会判处终身监禁
作业:根据课堂上的实验,用铅笔涂上地
球上“黑夜”的地方
作业:判断图中地球上各点是在一天中的
白天还是黑夜,大约是几点钟。
A点处于______ 约____点钟
B点处于_______ 约____点钟
C点处于_______ 约____点钟
讨论:昼夜交替现象是怎么形成的?
4、地球自转不公转会引起昼夜交替吗
讨论:只有地球自转会有昼夜的长 短变化吗?
教科版科学五下昼夜交替现象
![教科版科学五下昼夜交替现象](https://img.taocdn.com/s3/m/2c36fd57a66e58fafab069dc5022aaea988f4146.png)
随着科学的发展,科学家们通过各种实验来验证昼夜交替现象的成因,例如傅科摆实验和日晷仪等。
昼夜交替现象的应用
时间计量
由于昼夜交替的规律性,人们可以使用它来计量时间,从而发明了日晷仪等计时工具。
农业活动
昼夜交替对农业活动也有影响。例如,农民可以根据季节和昼夜长短来安排种植和收割 等农活。
THANKS
使用地球仪和光源模拟地球的自转,观察昼夜交 替的现象。
影子的长度变化
在日出和日落时分,观察物体影子的长度变化, 了解太阳高度角对影子长度的影响。
ABCD
日出日落的实验
在室外或阳台进行日出日落的模拟实验,记录太 阳从地平线升起和落下的过程。
昼夜交替的成因
通过实验和观察,探究昼夜交替现象的成因,理 解地球的自转和公转对昼夜交替的影响。
昼夜交替现象
• 引言 • 昼夜交替现象的原理 • 昼夜交替现象的观察与实验 • 昼夜交替现象的应用 • 结论
01
引言
昼夜交替现象的定义
昼夜交替现象是指地球自转过程中,由于地球的自转轴相对 于地球公转轨道平面倾斜,导致太阳在地球表面上的直射点 在赤道两侧的回归线之间来回移动,从而形成昼夜交替的现 象。
昼夜交替现象是地球自转的结果,也是地球上生命存在的重 要条件之一。
昼夜交替现象的原理
地球自转
地球围绕自己的轴线旋转一周需要24小时,这个自转轴是倾斜的,因此地球上 的不同地区在不同的时间会面向太阳或背对太阳,从而形成昼夜交替。
太阳直射点移动
由于地球在公转过程中,太阳直射点在赤道两侧的回归线之间来回移动,导致 不同地区在不同时间受到太阳辐射的强度和时间长度不同,从而形成季节变化 和昼夜长短的变化。
太阳辐射
4.1昼夜交替现象 网课
![4.1昼夜交替现象 网课](https://img.taocdn.com/s3/m/3de82bce804d2b160a4ec057.png)
昼夜交替的假说 1.地球不动,太阳绕着地球转。
昼夜交替的假说 2.太阳不动,地球绕着太阳转
昼夜交替的假说 3.地球自转
昼夜交替的假说 4.地球绕着太阳转,同时自转
哪一种观点是正确的?怎样才能知道哪一种观点是正确的?
1.我们的需要的材料
观测点
2、调节手电筒跟地球仪的距离,差不多正好能 照亮半个地球仪。 3、确定一个点来观察昼夜交替现象。 4根据实验推测一下那种假设的可能性高?哪种 低?为什么?
乒乓球上可以出现昼夜交替现象的示意图
有多少种可能的解释
模拟实验的方法有多少种?对于昼夜交替现象的解释, 有多少种可能呢?
把我们的所有解释都用图画出来,张贴在墙上,然后 去找地球运动的新证据,再对这些解释进行排除或修正, 直到形成最终的解释。
要43天才会发生一次昼夜交替现象
1
要8760个小时才会发生一次昼夜交替现象
实验要求:
实验员: 科学实验 一丝不苟
材料员: 管理器材 整理器材
小组长: 监督工作 汇报工作
代表地球 记录员:尊重事实,如实记录
昼夜交替现象的模拟实验
“地球”的哪个部分被“太阳光”照亮?哪个部分没 有被照亮?想一想,这两部分分别相当于一天中的什么时 间?
你们用实验的方法检验了哪种假说?
昼夜交替现象的实验记录单
2
只要24小时就会发生一次昼夜交替现象,但 是没有四季变化。
3
一天就会发生一次昼夜交替现象,还有四季变化。
4 地球围着太阳转,同时地球自转
昼
只有“地球
夜 围绕太阳公转,交 同时自转 Nhomakorabea才会替 的
既有昼夜变化,
认 又有四季变化,
识 才符合真实的情
昼夜交替现象考点
![昼夜交替现象考点](https://img.taocdn.com/s3/m/fe9d8c45f342336c1eb91a37f111f18583d00cbd.png)
昼夜交替现象考点昼夜交替现象是指地球自转所产生的现象,即地球每24小时绕自身轴旋转一圈,使得不同地区在不同时间经历白天和黑夜的交替。
这是地球独特的物理特征之一,对于人类和其他生物的生活和行为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以下将从多个方面探讨昼夜交替现象。
一、昼夜交替现象的原因1. 地球自转地球绕自身轴旋转一周需要24小时,这就是我们所说的一天。
由于地球是一个近似于球体形状的物体,因此它在不断地自转,使得不同地区在不同时间经历白天和黑夜的交替。
2. 地球公转除了自转外,地球还绕着太阳公转。
公转周期为365.25天,这就是我们所说的一年。
由于地轴倾角存在,并且与黄道面呈23.5度角度倾斜,所以在公转过程中会产生季节变化。
二、昼夜交替现象对人类和其他生物的影响1. 生物钟调节昼夜交替现象对人类和其他生物具有重要影响。
各种生物都有自己的生物钟,可以根据昼夜交替现象来调节自己的行为和代谢。
例如,人类的睡眠和醒来时间、食欲和消化能力等都会受到昼夜交替现象的影响。
2. 光合作用对于植物而言,昼夜交替现象也是非常重要的。
在白天阳光充足时,植物可以进行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并释放氧气。
而在黑夜里,植物则停止了光合作用,并开始进行呼吸作用。
3. 动物行为对于许多动物而言,昼夜交替现象也是它们行为的重要因素。
例如,在白天狮子会活跃并寻找猎物,在黑夜则会休息。
此外,在春季和秋季等季节变化较大的时候,动物也会根据昼夜交替现象进行迁徙或冬眠等行为。
三、如何解释昼夜交替现象1. 地球自转地球自转是导致昼夜交替现象的主要原因之一。
由于地球绕自身轴旋转一周需要24小时,因此不同地区在不同时间经历白天和黑夜的交替。
2. 地球公转除了自转外,地球还绕着太阳公转。
由于地轴倾角存在,并且与黄道面呈23.5度角度倾斜,所以在公转过程中会产生季节变化。
例如,在北半球夏至时,北极圈内的太阳将在24小时内持续高悬,而南极圈则是24小时连续黑暗。
3. 大气层对光线的散射大气层对光线的散射也是昼夜交替现象的一个重要因素。
教科版六年级上册科学《昼夜交替现象》教案
![教科版六年级上册科学《昼夜交替现象》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10806fadf605cc1755270722192e453610665bf2.png)
教科版六年级上册科学《昼夜交替现象》教案一. 教材分析《昼夜交替现象》是教科版六年级上册科学的一课,主要向学生介绍地球自转产生的昼夜交替现象。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能够理解昼夜交替的原因,掌握地球自转的概念,并能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相关现象。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科学知识基础,对于地球的自转和昼夜交替现象,他们可能已经有一些初步的了解。
但是,对于具体的昼夜交替原因和地球自转的细节,他们可能还不太清楚。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和实验等途径,深入理解昼夜交替现象。
三. 教学目标1.理解地球自转的概念,掌握地球自转产生的昼夜交替现象。
2.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昼夜交替现象。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实验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地球自转的概念和昼夜交替原因的理解。
2.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昼夜交替现象。
五. 教学方法1.观察法:通过观察地球仪和实际天空,引导学生发现昼夜交替的现象。
2.实验法:通过地球仪的旋转实验,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地球自转和昼夜交替的过程。
3.讨论法:通过小组讨论,引导学生思考昼夜交替的原因,培养学生的思考和交流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地球仪:用于展示地球自转和昼夜交替的过程。
2.PPT:用于辅助教学,展示相关图片和动画。
3.黑板:用于板书教学重点。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地球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例如:“同学们,你们知道地球自转吗?地球自转产生了什么现象?”2.呈现(10分钟)利用PPT展示地球自转和昼夜交替的动画,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地球自转的过程,以及昼夜交替的现象。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地球仪旋转实验,观察并记录昼夜交替的过程。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4.巩固(5分钟)学生汇报实验结果,教师点评并总结地球自转产生的昼夜交替现象。
5.拓展(5分钟)引导学生思考:昼夜交替有什么意义?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
地球运动产生日夜交替
![地球运动产生日夜交替](https://img.taocdn.com/s3/m/63f3be65bc64783e0912a21614791711cc7979cc.png)
地球运动产生日夜交替地球运动产生日夜交替,是地球自转和公转的结果。
地球自转是指地球绕着自己的轴心旋转一周,而公转则是指地球绕着太阳运行一周。
这两种运动共同作用,使得地球上出现24小时的日夜交替现象。
地球自转的速度较快,每天约为每小时1670公里。
由于地球是倾斜的,所以在地球上的不同地区,太阳的高度和照射角度不同。
当地球自转时,地球上的某一地区面对太阳,则阳光直射到该地区,形成白天;而当该地区背离太阳时,则阳光斜射或不照射到该地区,形成黑夜。
由于地球公转的轨道是一个椭圆,所以地球距离太阳的距离并不是始终不变的。
地球与太阳之间的距离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发生微小的变化。
地球离太阳较近的时候,称为地球的近日点;而地球离太阳较远的时候,称为地球的远日点。
这种近日点和远日点的变化,并不会直接影响到日夜交替的产生,而是会影响到地球上的季节变化。
地球自转的周期大约为24小时,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一天。
在一天中,地球自转一圈,从太阳上方经过正午,到太阳下方的时间被称为地方时。
不同地区的地方时会有所不同,比如在中国,东部地区的地方时会比西部地区的地方时早约两个小时。
日夜交替对地球上的生物活动有着重要影响。
在白天,太阳的光芒为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提供了能量,促进了植物的生长和发育。
同时,白天的阳光也为动物提供了温暖和能量,使它们能够进行活动。
而在夜晚,由于没有阳光的照射,温度下降,许多植物休眠,动物活动减慢或停止。
日夜交替也对动物的觅食、繁殖和休息等行为产生了调节作用。
除了日夜交替,地球的自转还导致了地理经度的划分和时区的存在。
因为地球自转一圈所需的时间确定了一天的长度,所以地球上的不同地区会有不同的地方时。
为了统一时间,人们将地球划分为24个时区,每个时区都对应着一个地方时。
各个时区的界限大致沿着经线进行,以经线整除每天360度的特定经线为界。
总结起来,地球的自转和公转产生了地球上的日夜交替现象。
地球自转使得白天和黑夜交替出现,而地球公转则影响了地球上的季节变化。
《昼夜交替现象》
![《昼夜交替现象》](https://img.taocdn.com/s3/m/85e2f81e814d2b160b4e767f5acfa1c7ab00825d.png)
昼夜交替现象具有周期性、全球性和连续性的特点。周期性是指昼夜交替现 象有规律的重复出现;全球性是指昼夜交替现象在地球上所有地方都会出现 ;连续性是指昼夜交替现象不会中断,除非地球停止自转。
昼夜交替现象的发现
古代观察
昼夜交替现象是人类最早观察到的天文现象之一。古代人们通过观察太阳在天空 中的位置变化,发现了昼夜交替现象。
在不同季节中,太阳直射点的位置不同,导致不同地区所处的位置相对于太阳的 位置发生变化,进而影响昼夜交替的周期和时间。
03
昼夜交替现象对生活的影 响
对动植物的影响
生物节律
昼夜交替对动植物的生物节律 有重要影响,如光合作用、觅
食、繁殖等。
行为模式
昼夜交替影响了动植物的行为模 式,如夜行性动物在夜晚活动, 日行性动物在白天活动。
《昼夜交替现象》
2023-11-07
contents
目录
• 昼夜交替现象概述 • 昼夜交替现象的成因 • 昼夜交替现象对生活的影响 • 昼夜交替现象的观察与实验 • 昼夜交替现象在科学中的应用 • 昼夜交替现象的思考与探讨
01
昼夜交替现象概述
定义与特征
定义
昼夜交替现象是指地球自转过程中,由于地球的自转轴相对于公转轴的倾斜 ,导致太阳在地球表面上的投影位置发生变化,从而产生白天和黑夜的交替 。
度变化。
在不同的季节和时刻,太阳的高 度角和方位角也会发生变化,从 而影响不同地区所受到的光照强
度和持续时间。
太阳照射角度的变化导致不同地 区在一天中经历不同的日照时间 和光照强度,这也是昼夜交替现
象的重要成因之一。
地球的倾斜角度
地球的倾斜角度是指地球轴线与公转轨道平面之间的夹角。
昼夜交替现象
![昼夜交替现象](https://img.taocdn.com/s3/m/3af46bb4de80d4d8d05a4f5e.png)
能解释何种猜测
球不动,手电筒绕着球转。
手电筒不动,球绕手电筒转。
手电筒不动,球自转。
手电筒不动,球绕手电筒转 动同时自转。
假如太阳与地球都静止不动,有昼夜之分吗?
地球一半白天一半黑夜
假如地球是透明的, 有昼夜之分吗? 假如地球本身会发光, 有昼夜之分吗?
只有白天没有黑夜
只要太阳绕着地球或地球绕着太阳进 行圆周转动就可产生昼夜交替现象。
这两张照片最主要的区别是什么?
太阳东升,白天来临;太阳西落,夜幕降临。 ……昼夜就这样不停的交替出现。 地球上的昼夜现象为什么会不断交替出现?
一、昼夜交替的假说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太
阳
夜
昼
平
行
光
线
500年前:昼夜交替的4种假说
1.地球不动,太阳围着地球转
2.太阳不动,地球围着太阳转
3.地球自转
4.地球围着太阳转,同时地球自转
地球围着太阳转,同时地球自转
地球围着太阳转,同时地球自转
哪一种情况是真实的情况?我们怎样知道哪 一种解释是正确的呢?
我们来做个实验,检验每一种情况,并把 实验结果记录下来。
模拟地球昼夜交替实验
手电筒或者蜡烛代表: 太阳 塑料小球或地球仪代表: 地球
昼夜交替试验记录
昼夜交替现象模拟实验 1、地球不动,太阳绕着地球转 2、太阳不动,地球绕着太阳转 3、地球自转 4、地球绕着太阳转,同时自转
由于地球与太阳的运动,同时地球 自身不发光,不透明,太阳在同一时间 只能照亮地球的一半 ,就产生了昼夜。
谢谢观看! 2020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希腊地理学家,
地心说 托勒密的思考: 1.认为地球是球体。
(a)如果地球是扁平的,那么全世界的人将同时看到太阳的 升起和落下。 (b)我们向北行进,越靠近北极,南部天空越来越多的星 星便看不见了,同时却又出现了许多新的星星。
(c)每当我们从海洋朝山的方向航行时,我们会觉得山体 在不断地升出海面;而当我们逐渐远离陆地向海洋航行 时,却看到山体不断地陷入海面。
昼 夜 交 替 的 认 识
当“地球不动,太阳围绕地球转”时, 地球上有昼夜交替,但是太阳要绕地球一圈 ,才会发生一次昼夜交替。太阳离地球1.5
亿千米,太阳运行的速度是250千米/秒
,照此速度,科学家推算太阳绕地球一圈要
花
1046.6小时。也就是说约要43
天才会发生一次昼夜交替 现象,不会24小时内发生一次昼夜交
哥白尼的思考: 3.太阳是不动的,而且处于宇宙的中心,地球 以及其他行星都一起围绕太阳做圆周运动。
因为我们每天都能看到太阳、月亮、星星东升西落。
哥白尼
“日心说”
地心说
日心说
简单图示法
烧死在罗马鲜花广场
伽利略
布鲁诺
判处终身监禁
人类认识地球的过程是 漫长而又艰辛的:很多科学 家为之付出了努力,也有很 多科学家受到了迫害…… 但人们对宇宙的探索并不 会因此而停止……
实验器材: 地球仪、手电筒、小红旗
1.地球仪、手电筒模拟什么?为什么?
2.怎样知道某一地方是白天(昼)或黑夜(夜)?
学会分工合作
材料员: 管理器材 整理器材 小组长:
实验员: 科学实验 一丝不苟
监督工作
汇报工作
记录员:尊重事实,如实记录
实验要求
1.分工合作 2.记录及时 3.整理快速 4.操作规范
日心说
哥白尼的思考:
1.认为地球是球形。
如果在船桅杆顶放一个光源,当船驶离海岸时,
岸上的人们会看见亮光逐渐降低,直至最后消失,
这说明地球表面是球形的。
日心说 哥白尼的思考: 2.地球是在运动,并且24小时自转一圈。
因为天空比大地大得太多,如果无限大得的
天穹在旋转,而地球不动,实在很难想像。
日心说
太
夜 昼
阳 光 线
探究活动二:
地球、太阳在怎样运动时才会 导致昼夜交替现象发生呢?
猜想一:地球不动,太阳绕着地球转 猜想二:太阳不动,地球围着太阳转,但地球本
身不自转. 猜想三:地球在自转 猜想四:地球围着太阳转,同时自转
……
模拟实验
我们的需要的材料
我们的实验方法 观测点
光线要从侧面照射
看谁完成 最出色!
“太阳不动,地球围绕 太阳公转但不自转”这 种情况下,也会有昼夜 交替现象,但要地球绕 太阳一圈才会发生一次 昼夜现象,也就是说需
要约8760个小时的 时间,这显然也是不符 合事实的。
昼 夜 交 替 的 认 识
“地球自转,不公转 ”时,地球自转一周就 会发生一次昼夜现象。 如果是这样,地球上某 地的昼夜长短、气温变 化就天天一样,不会出 现差异,也就不会发生 四季变化。这也不符合 实际情况。
小学科学(教科版)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1课
昼夜交替现象
太空中拍摄的地球照片
发 现 了 什 么 现 象 ?
探究活动一:
为什么地球上有昼夜之分?
1.假如地球是透明的,有昼夜之分 吗? 2.假如地球本身会发光,有昼 夜之分吗?
3.假如太阳光在同一时间能把整个地 球都照亮,有昼夜之分吗?
1.地球自身不发光, 2.不透明 3.太阳在同一时间只能照亮地球的一半
2.地球处于宇宙的中心,且静止不动。 3.所有的日月星辰都围绕地球转,并且 每天 都做一次圆周运动,因为人们每天看到这些 日月星辰都在有规律的东升西落。
托勒密(90-168)
“地心说”
哥白尼 波兰天文学家。 经过长年的观察和 计算,取得可靠数 据,提出“日心 说”。临终出版了 他的伟大著作《天 体运行论》。
地心说 托勒密的思考:
2.地球处于宇宙的中心,且静止不动。
如果地球转动,就必然带动其他物体一起转动,如(云、
人类)。但是实际上人类、云彩和鸟类都可以自由运动。
地心说
托勒密的思考:
3.所有的日月星辰都围绕地球转,并且每天都
做一次圆周运动,因为人们每天看到这些日
月星辰都在有规律的东升西落。
地心说
托勒密的思考: 1.认为地球是球体。
替现象,这显然是不符合实际情况的。
昼 夜 交 替 的 认 识
只有“地球围绕 昼 夜 太阳公转,同时自转 交 ”才会既有昼夜变化 替 ,又有四季变化,才 的 符合真实的情况。 认识科 Nhomakorabea历史的进程
地心说 日心说 代表人物:托勒密 代表人物:哥白尼
托勒密 天文学家。长期进天 文观测。他是世界上 第一个系统研究日月 星辰的构成和运动方 式并作出成就的科学 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