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位(定向)聚合催化剂及其应用
配位化学在有机合成中的应用
配位化学在有机合成中的应用引言:配位化学是无机化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广泛应用于催化剂、药物、材料等领域。
在有机合成中,配位化学的应用也越来越受到关注。
本文将介绍配位化学在有机合成中的应用,并探讨其在有机合成中的优势和局限性。
一、配位化学在有机合成中的优势1. 催化剂:配位化合物作为催化剂在有机合成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通过选择合适的配体和过渡金属,可以调控反应的速率、选择性和产率。
例如,金属有机配合物常用于氢化反应、氧化反应、交叉偶联反应等。
此外,由于配位化合物的可调性,可以根据具体需求设计和合成新型配体,进一步提高反应的效果。
2. 金属有机化合物:一些金属有机化合物在有机合成中具有独特的反应性。
例如,Grignard试剂和有机锂试剂是常见的金属有机化合物。
它们可与各种化合物发生加成、消除、置换等反应,从而构建复杂的有机分子骨架。
此外,金属有机化合物还可通过金属催化的反应合成,如Suzuki偶联、Heck反应等,为有机合成提供了更多的选择。
3. 配位聚合物:配位聚合物是由金属离子和配体通过配位效应相互连接而成的大分子。
它们具有多样的结构和性质,可用于控制聚合物的形貌、分子量、相互作用等。
在有机合成中,配位聚合物可以用作催化剂、药物递送系统、分离膜等,拓宽了有机合成的应用领域。
二、配位化学在有机合成中的具体案例1. 配位催化:过渡金属配合物在有机合成中广泛应用于催化各种反应。
以铂催化剂为例,它可以催化烯烃的氢化、烯烃和芳烃的异构化、烯烃和烯炔的偶联等。
这些反应可以高产率、高选择性地得到有机化合物,有助于构建有机分子骨架。
2. 金属有机试剂的应用:金属有机试剂如Grignard试剂和有机锂试剂可与各类化合物发生反应,实现C-C键的构建。
例如,通过与酰氯反应,Grignard试剂可以合成醇、醛、酮等有机化合物;通过与卤代烷反应,有机锂试剂可以合成烷烃、芳香化合物等。
3. 配位聚合物的应用:金属配合物可以用作聚合物的交联剂,实现聚合物的多样化。
离子聚合和配位聚合课件
通过离子聚合和配位聚合的方法, 合成出具有特殊功能性的聚合物, 如导电聚合物、荧光聚合物等。
绿色合成路径的研究
无毒引发剂
研究无毒、环保的引发剂, 替代传统的有毒引发剂, 降低对环境的污染。
高效催化剂
研究高效、环保的催化剂, 替代传统的有毒催化剂, 降低对环境的污染。
循环利用
研究聚合物的循环利用技 术,实现聚合物的环保处 理和再利用,降低对环境 的污染。
配位聚合可以通过选择不同的 催化剂和聚合条件,实现对聚 合物分子链结构和性能的精细 调控。
配位聚合可以应用于合成高性 能纤维、功能性膜材料、液晶 材料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 前景。
03
离子聚合与配位聚合的 比
聚合方式的比 较
离子聚合
通过正负离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形 成聚合物链,聚合过程中无金属 催化剂参与。
配位聚合的实际应用
高性能聚合物制备
配位聚合可以合成高性能聚合物,如聚酰胺、聚酯等,用于制造 纤维、塑料和复合材料等。
高分子功能材料
通过配位聚合可以制备具有特殊功能的高分子材料,如导电聚合物、 光敏聚合物等,用于传感器、光电转换器件等领域。
高分子药物
配位聚合可以合成具有特定结构和药理性能的高分子药物,用于治 疗癌症、心血管等疾病。
配位聚合
通过过渡金属催化剂与配体形成 活性中心,再与单体进行配位反 应形成聚合物链。
聚合产物的比较
离子聚合
聚合物分子量分布较窄,但可能存在 支链和交联结构。
配位聚合
聚合物分子量分布较宽,但聚合物结 构规整,结晶度高。
应用领域的比较
离子聚合
主要用于合成橡胶、热塑性弹性体等材料。
配位聚合
广泛应用于合成纤维、塑料、涂料等领域。
配位聚合
7.6 茂金属引发剂
高活性:几乎 100%金属原子可形成活性中心,而Z-N 引发剂只有1~3%形成活性中心。 单一活性中心:茂金属催化剂具有明确的分子结构, 聚合反应在该分子上的一个位臵 ——过渡金属原子发 生,有时称为单活性位臵催化剂。产物的分子量分布 很窄,1.05~1.8。共聚物组成均一。
TiCl4-AlR3或TiCl4-AlR2Cl
在-78oC反应可形成溶于 烃类溶剂的均相引发剂 温度升高,发生不可逆变 化,转化为非均相 TiCl3-AlR3或VCl3-AlR2Cl 反应后仍为非均相, -烯烃的高活性定向引发剂。 低温下只能引发乙 烯聚合 活性提高,可引发 丙烯聚合
7.3 Ziegler-Natta 引发剂
配位聚合
7.1 引言
1938 年,英国 ICI 公司在高温( 180~200 oC )、高压
(150~300 MPa)条件下,以氧为引发剂,合成出了
低密度聚乙烯(LDPE) 1953年,德国化学家 Ziegler发现了乙烯低压(0.2~1.5
MPa)聚合的引发剂,合成出了支链少、密度大、结
根据聚合物的物 理性质进行测定
A975 全同螺旋链段特征吸收,峰面积 聚丙烯全同指数 K A1460 甲基的特征吸收,峰面积
7.3 Ziegler-Natta 引发剂
链增长反应 链增长过程的本质是 (以TiCl3-AlR3引发丙烯聚合为例): 单体对增长链端络合 物的插入反应 过渡金属
δδ+
δδ+
-烯烃聚合物的Tm大致随取代基增大而升高
HDPE
Tm (oC) 120
全同PP
175
聚3-甲基-1-丁烯
300
聚4-甲基-1-戊烯
第五章配位聚合解析
第五章 配位聚合 习题参考答案1.举例说明聚合物的异构现象,如何评价聚合物的立构规整性?解答:(1)聚合物的异构现象:① 结构异构聚合物,如聚甲基丙烯酸甲酯与聚丙烯酸乙酯:CH 3|-[-CH 2-C-]n - -[-CH 2-CH-]n -| |CO 2CH 3 CO 2C 2H 5聚甲基丙烯酸甲酯 聚丙烯酸乙酯② 几何异构聚合物,汉分子链中由于双键或环形结构上取代基在空间排列方式不同造成的立体异构称为几何异构,也称顺-反异构。
如丁二烯聚合所形成的1,4-聚丁二烯,其结构单元有顺式结构和反式结构两种:~~~CH 2 CH 2~~~ ~~~CH 2 HC = C C = CH H H CH 2~~~ 顺式结构(顺-1,4聚丁二烯) 反式结构(反-1,4聚丁二烯)③ 光学异构聚合物,如聚环氧丙烷有一个真正的手性碳原子:H|~~~O-C *-CH 2~~~|CH 3④ 构象异构聚合物,当大分子链中原子或原子团绕单键自由旋转所占据的特殊空间位置或单键连接的分子链单元的相对位置的改变称构象异构。
构象异构可以通过单键的旋转而互相转换。
(2)当大分子链上大部分结构单元(大于75%)是同一种立体构型时,称该大分子为有规立构聚合物,或立构规整聚合物、定向聚合物。
反之,称为无规立构聚合物。
2.写出下列单体聚合后可能出现的立构规整聚合物的结构式及名称:(1)CH 2=CH-CH 3(2)CH 2-CH-CH 3O(3)CH 2=CH-CH=CH 2CH 3|(4)CH 2 =C-CH=CH 2 解答:(1) 聚丙烯全同聚丙烯(R 为甲基) 间同聚丙烯(R 为甲基)全规聚环氧丙烷 间规聚环氧丙烷 (3) 丁二烯~~~CH 2CH 2~~~ ~~~CH 2 HC = C C = CHH 2~~~ 顺式结构(顺-1,4聚丁二烯)反式结构(反-1,4聚丁二烯)R 为乙烯基)间同1,2-聚丁二烯(R 为乙烯基)(4) 异戊二烯~~~CH 2 CH 2~~~~~~CH 2 H C = CC = C CH 3CH 3 2~~~ 顺式结构(顺-1,4聚异戊二烯)反式结构(反-1,4聚异戊二烯) 全同3,4-聚异戊二烯(R 为-C(CH 3)=CH 2)间同3,4-32)全同1,2-聚异戊二烯(R 乙烯基)间同3,4-聚异戊二烯(R 为乙烯基)3.什么是配位聚合?主要有几类催化剂(或引发剂),各有什么特点?解答:(1)配位聚合:是指单体分子的碳-碳双键先在显正电性的低价态过渡金属的空位上配位,形成某种形式的络合物(常称σ-π络合物),经过四元环过渡态,随后单体分子插入过渡金属-碳键中进行增长的聚合过程。
第七章配位聚合《配位聚合》
第七章配位聚合《配位聚合》
* CH2 CH CH3
S
R / S= 50 / 50
Ziegler催化剂马上受到意大利科学家Natta的重视, 并在此基础上1954年发展成为可使α-烯烃聚合得到立 构规整聚合物的通用催化剂(TiCl3/AlEt3)。主要是合 成等规聚丙烯,后来又扩展到环状烯烃。
第七章配位聚合《配位聚合》
这类催化剂的重要性之一在于实现了丙 烯的定向聚合,得到高分子量立构规整性 聚丙烯。这类聚合反应的链增长机理与前 述自由基、正、负离子均不同。在高分子 科学领域起着里程碑的作用,于1963年获 得诺贝尔化学奖。
14CH3OH 14CH3O- + H+
第七章配位聚合《配位聚合》
得到的聚合物无14C放射性,表明加上的是H+,而 链端是阴离子。
烯烃在金属-碳键上配位,然后发生重排和插入, 实现链增长,增长链与金属连接。这种金属-碳键 是极化的,链末端碳呈负电性,金属呈正电性, 因此,配位聚合属于配位阴离子聚合。
增长反应是经过四元环的插入过程
δ-
δ+
增长链端阴离
CH CH2 Mt 过 渡 金 属 阳 离
子对烯烃双键 β碳原子的亲 核进攻
δ+CH R
子 Mt+ 对 烯 烃 CH2δ- 双键α碳原子的
亲电进攻
插入反应包括两个同时进行的化学过程
第七章配位聚合《配位聚合》
单体的插入反应有两种可能的途径 一级插入
配位(定向)聚合催化剂及其应用
配位(定向)聚合催化剂及其应用本学期精细化学品课程第六章—高分子材料助剂中学到了配位(定向)聚合催化剂。
乙烯、丙烯、丁烯、苯乙烯、异戊二烯、丁二烯等是石油化工中的主要原料,在过渡金属元素化合物和有机金属化合物组成的催化体系存在下,进行聚合反应,已用于生产多种性能优异的高聚合物。
由于催化剂具有立体定向性,合成出来的高分子其链结构具有规整性,因此,这种聚合反应称为定向聚合。
下面我将讨论配位聚合催化剂的一些相关知识。
烯烃配位聚合包括Ziegler-Natta催化剂,茂金属催化剂,非茂金属催化剂,配位聚合机理,功能化聚烯烃的制备,原位共聚制备LLDPE,原位聚合制备纳米复合材料,活性配位聚合以及Spherizone工艺等方面的成就。
聚烯烃是消费量最大的合成树脂种类,目前,全球年消费量已经超过1亿吨,而且世界各国对聚烯烃材料的需求将持续增长,特别是发展中国家[1]。
聚烯烃材料迅速发展的原因,其一是它具有优异的性能,如良好的机械性能、热性能、加工性能、抗腐蚀性能、医用卫生性能和低密度等,这些优异性能使聚烯烃材料能应用于生活和生产的众多方面;其二是它的低廉价格,聚烯烃的主要原料乙烯和丙烯,来源于石油裂解产品,成本低,使聚烯烃材料形成高的性能价格比;其三是高速发展的技术支撑,自Ziegler 在1953年发现配位聚合催化剂以来,烯烃配位聚合技术就一直保持着高速的发展,从催化剂、聚合方法到聚合工艺,大约每隔十年,在技术方面就会有一次大的突破,它或者降低了聚烯烃的生产成本,或者为聚烯烃带来更新、更广和更高的性能。
聚烯烃材料由于巨大的商业应用,以及催化剂和聚合工艺发展对基础科学技术的急切需求,多年来,烯烃配位聚合吸引了不同学科的科学家为之奋斗,包括有机金属化学、聚合物化学和物理、分析化学等,他们在促进烯烃配位聚合发展的同时也带动了这些学科本身的进步。
根据配位聚合催化剂的发展历史,可以将烯烃配位聚合在时间上以1980年代初分开,这个时间正是第四代Ziegler-Nattta催化剂和茂金属催化剂发展起来的时间。
齐格勒——纳塔催化剂探索史
将乙烯直接聚合成聚乙烯,之前采用高压法。高压法中, 乙烯在高压下进行自由基聚合,所得的高分子含有较多的支链, 结晶度较低,密度为0.92克/厘米3左右,属低密度聚乙烯,简写 为LDPE。
聚合温度和压力是控制反应和聚乙烯规格的重要因素。 升高温度可以使聚合速率加快,并有利于链转移反应,但产物的 分子量减少,支链增多,密度降低;提高反应压力虽也可以使反 应速率增加,分子量增大,支链减少,密度增高。但是加压对设
E. O. Ficher 发现了三价钴的阳络离子
1955 Halpern开始研究均相催化反应的机理
Ziegler和Natta发现了金属催化的烯烃聚合反应
1956
Longuet-Higgins和Orgel预言,环丁二烯络合物是稳定的
1958
Criegge和Hube制备了稳定的环丁二烯络合物
[CpMo(CO)3]2 的结构首次揭示了存在着不通过桥键配体联结的 金属-金属共价键
通过试验,齐格勒又发现,在上述功 用的金属有机物中,三烷基铝是较有价值的一种 。
齐格勒对有机铝化合物的进一步研究,导致在 1954年用三乙基铝四氯化钛做催化剂可以在低压 (常压或稍高一点)和较低温度使乙烯聚合成高聚 物。
这一发现产生了低压聚乙烯法
使世界塑料工业发生了跃进式的变化,并导致 了一系列以低碳烯烃为基础的新型聚合物的不断 涌现,开辟了整个聚烯烃的领域。
齐格勒——纳塔催化剂探索史
人物简介
齐格勒 Karl.Ziegler
(1898—1973) 德国有机化学家,发 明高活性络合催化剂,实现了乙烯的 常压聚合,开辟了合成工业的新篇章。
获得1963年诺贝尔化学奖。
1953年,著名的德国科学家齐格勒用三乙基铝(C2H5) 3Al和四氯化钛TiCl4组成的新催化剂,在乙烯气体为100、 20、5大气压甚至常压下,合成白色粉状聚乙烯。这一成就震 动了科技界,因为它打破了制造聚乙烯必须高压高温(200℃, 100 MPa) 的信条,开发了低压或常压方法制备聚乙烯的新技术。
配位聚合
19
7.2 聚合物的立构规整性
立构规整性与性能的关系
有规立构与非立构规整性聚合物间的性质差别很大。 性能的差异主要起源于分子链的立构规整性对聚合物结晶 的影响。 有规聚合物的有序链结构容易结晶,无规聚合物的无 序链结构则不易形成结晶,而结晶导致聚合物具有高的物 理强度和良好的耐热性和抗溶剂性,因此有规立构聚合物 更具有实际应用意义。
高 分 子 化 学
23
7.3 引发剂
Zieglar-Natta引发剂
广义 Ziegler-Natta 引发剂指的是由 IV~VIII 族过渡金 属化合物与I~III族金属元素的金属烷基化合物所组成的一 类引发剂。其通式可写为:
MtIV-VIIIX + MtI-IIIR 主引发剂 助引发剂 常用过渡金属化合物 :Ti、V、Cr、Co、Ni 的卤化 物(MtXn),氧卤化合物(MtOXn),乙酰丙酮基化合 物[Mt(acac)n],环戊二烯基卤化物(Cp2MtX2)。
高 分 子 化 学
22
7.3 引发剂
引发剂的类型和作用
类型: Zieglar-Natta 型。用于α-烯烃、二烯烃、环烯 烃的定向聚合; 烷基锂。在均相溶液体系中引发二烯烃和极性 单体,形成立构规整聚合物 π-烯丙基镍(π-C3H5NiX)。专供引发丁二烯的 顺式-1,4和反式-1,4聚合 茂金属引发剂。 作用: 提供活性中心; 引发剂残余部分(金属反离子)紧邻引发剂中 心,使单体分子按照一定的构型进入增长链, 使单体定位,起连续定向的模板作用。
目前,聚乙烯和聚丙烯已经成为生产量最大、用途最广 的合成材料。
高 分 子 化 学
3
7.1 配位聚合概述
配位聚合:烯类单体的碳-碳双键首先在过渡金属
配位链转移聚合机理
配位链转移聚合机理一、概述配位链转移聚合机理是一种重要的化学反应机制,主要应用于有机合成中。
本文将对配位链转移聚合机理进行全面、详细、完整且深入地探讨,并解释其原理和应用。
二、配位链转移聚合的基本原理配位链转移聚合是指通过改变配体与金属离子之间的配位方式,将两个或多个配体连接在一起形成聚合物的反应过程。
这种反应通常在金属配位化合物催化下进行,可以产生高分子量的多功能金属有机材料。
2.1 配位链转移聚合的机理配位链转移聚合的机理主要包括配体交换、配体解离和配体重配三个步骤。
2.1.1 配体交换在配体交换步骤中,一个或多个配体与金属离子的配位键被新的配体取代。
这个步骤是实现配位链转移聚合的关键步骤。
通常情况下,金属配位化合物在该步骤中起到催化剂的作用。
2.1.2 配体解离在配体解离步骤中,配体与金属离子之间的配位键被断裂,形成相应的配体离子和金属离子。
这个步骤一般需要能量输入,可以通过加热或使用光照等方法来促进。
2.1.3 配体重配在配体重配步骤中,刚刚解离的配体离子重新与金属离子结合生成新的配位键。
这个步骤是实现配位链转移聚合的核心步骤,通过多次重复可以构建起具有更高分子量的聚合物。
2.2 温度、溶剂和催化剂对配位链转移聚合的影响配位链转移聚合的反应条件对于产率和产物的性质具有重要影响。
•温度:通常情况下,提高反应温度可以提高反应速率,但过高的温度可能导致副反应的发生或产物的降解。
•溶剂:溶剂可以对配位链转移聚合的反应速率和产物分布产生影响。
合适的溶剂可以提供良好的反应环境,并在催化剂与底物之间起到中介的作用。
•催化剂:金属配位化合物常用作催化剂,可以在低温下促进配位链转移聚合的进行。
合适的催化剂选择可以提高反应速率和产物的选择性。
三、配位链转移聚合的应用3.1 有机合成配位链转移聚合在有机合成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通过该反应可以合成具有特定结构和性能的高分子化合物,如聚合物、共聚物和功能性有机材料。
配位聚合coordinationpolymerization
第六章配位聚合 (coordination polymerization)6.1 聚合物的异构现象6.1.1 分类结构异构(构造异构,同分异构)立体异构构象异构构型异构几何异构(顺反异构)光学异构(对映体异构)6.1.2结构异构一单体:n-BuLi,s-BuLi,t-BuLi二聚合物1结构单元不同:聚乙烯醇,聚环氧乙烷,聚乙醛2结构单元同,连接次序不同:SBR(无规),SBS(嵌段),HIPS(接枝)6.1.3几何异构:顺式-聚丁二烯,反式-聚丁二烯6.1.4光学异构一单体无手性碳,产物有1 CH2=CRR'(丙烯,α-烯烃)只有一种(假)手性碳全同(等规),间同(间规),无规(Flash动画演示)2 RCH=CHR' 有两种(假)手性碳叠同双等规,对映双等规,叠同双间规(对映双间规)(Flash动画演示)二单体有手性碳,产物有立构选择聚合6.1.5光学异构聚合物的性能6.1.6立构规整度1 定义:立构规整聚合物占总聚合物的分数等规度,间规度,杂规度2立构规整度与结晶度的区别3 测定6.2 配位聚合与定向聚合6.2.1 配位聚合一定义:单体分子的碳-碳双键先在过渡金属催化剂的活性中心的空位上配位,形成σ-Π络合物,随后单体分子相继插入过渡金属-碳键中进行增长的聚合反应过程。
二增长过程(Flash动画演示)三特点四常用引发剂6.2.2 定向聚合一定义:以形成立构规整聚合物为主的聚合反应二种类1自由基聚合2离子聚合3 配位聚合4 模板聚合6.2.3 配位聚合与定向聚合的区别与联系6.3 Ziegler-Natta催化剂发展历程1953年,Ziegler等从一次以Et3Al为催化剂从乙烯合成高级烯烃的失败实验出发,意外地发现以乙酰丙酮的锆盐和Et3Al催化时得到的是高分子量的乙烯聚合物,并在此基础上开发了的乙烯聚合催化剂TiCl4 - AlEt3。
1954年Natta等把Ziegler催化剂中的主要组分TiCl4还原成TiCl3后与烷基铝复合成功地进行了丙烯聚合。
第七章配位聚合
第七章配位聚合一、名称解释配位聚合:指单体分子首先在活性种的空位处配位,形成某些形式(d -n )的配位络合物。
随后单体分子插入过渡金属(Mt)-碳(C)中增长形成大分子的过程,所以也可称作插入聚合。
络合聚合:与配位聚合的含义相同,可以互用。
络合聚合着眼于引发剂有络合配位能力,一般认为配位聚合比络合聚合意义更明确。
定向聚合:也称有规立构聚合,指形成有规立构聚合物的聚合反应,配位络合引发剂是重要的条件。
异构体:分子式相同,但原子相互联结的方式或顺序不同,或原子在空间的排布方式不同的化合物叫做异构体。
构象异构:由单键内旋转造成的立体异构现象。
立体构型异构:原子在大分子中不同空间排列所产生的异构现象。
对映异构:又称手性异构,由手性中心产生的光学异构体R型和S型。
顺反异构:由双键引起的顺式和反式的几何异构,两种构型不能互变。
全同立构:将碳-碳主链拉直成锯齿形,使处在同一平面上,取代基处于平面的同侧,或相邻手性中心的构型相同。
间同立构:若取代基交替地处在平面的两侧,或相邻手性中心的构型相反并交替排列,则称为间同立构聚合物。
全同聚合指数:一致立构规整度的表示方法,指全同立构聚合物占总聚合物的分数。
立构规整度:立构规整聚合物占聚合物总量的百分数。
二、选择题1. 氯化钛是a -烯烃的阴离子配位聚合的主引发剂,其价态将影响其定向能力,试从下列3种排列选出正确的次序( A )A TiCl 3(a Y 3 ) > - TiCl 3-AIEtCI 2>TiCI 4B TiCl 2>TiCI 4>TiCI 3( a Y 3)C TiCI 4>TiCI 3( a, y, 3 ) > TiC2I2. 下列聚合物中哪些属于热塑性弹性体(d 和e)(a) ISI (b)BS (c) BSB (d)SBS (e) SIS3. 下列哪一种引发剂可使乙烯、丙烯、丁二烯聚合成立构规整聚合物?(1) n-C4H9Li/正己烷(2)萘钠/四氢呋喃(3) TiCI 4-AI(C2H5)3 (4) a- TiCI 3-AI(C 2H5) 2CI(5) n -C3H 5NiCI (6) ( n -C4H 7)2Ni4. 下列哪一种引发剂可使丙烯聚合成立构规整聚合物?(D)(A)n-C4H9U/正己烷(B)萘钠/四氢呋喃(C) TiCl 4-Al(C 2出)3 (D) a TiCl 3-Al(C 2H5) 2CI三、简答题1. 聚乙烯有几类?如何合成?结构与性能有什么不同?与生产方法有何关系?答:聚乙烯主要有三类:低密度聚乙烯(LDPE),高密度聚乙烯(HDPE),线形低密度聚乙烯(LLDPE) 。
功能配位聚合物催化剂在有机合成中的应用
功能配位聚合物催化剂在有机合成中的应用摘要:功能配位聚合物催化剂以其独特的结构和多样的功能性团在有机合成中展现出了广泛的应用潜力。
这类催化剂具有高度可调的结构,可以通过设计和合成来实现特定的催化活性和选择性。
本文对功能配位聚合物催化剂进行了一定论述,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了功能配位聚合物催化剂在有机合成中的具体应用,有助于实现多样化有机分子的高效转化和高选择性合成。
关键词:功能配位聚合物;催化剂;有机合成1前言在有机合成领域,功能配位聚合物催化剂的应用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研究。
传统的有机催化剂在催化反应中存在一些限制,如低催化活性、选择性不高等问题。
而功能配位聚合物催化剂具有结构多样性、可调性以及良好的催化性能,能够有效地促进有机合成反应的进行。
这些催化剂的设计和合成过程中,通过精确控制配体结构、金属配位环境和催化剂表面性质等因素,可以实现对反应活性和选择性的调控。
因此,功能配位聚合物催化剂在不对称催化、环化反应以及反应活性和选择性调控等方面展现出了巨大的潜力,对于合成具有高附加值的有机分子和药物分子具有重要意义。
2功能配位聚合物催化剂概述2.1功能配位聚合物催化剂的定义和特点功能配位聚合物催化剂是一类具有多个配位位点和功能性团的高分子化合物,其结构可以通过配位键和共价键相互连接而成。
相比传统的小分子催化剂,功能配位聚合物催化剂具有以下特点:首先是高度可调性,功能配位聚合物催化剂的结构和性质可以通过调整配体结构、配位中心和配位位点的数量等来实现精确控制。
这种高度可调性使得催化剂能够在不同反应条件下展现出多样的催化活性和选择性。
其次是多功能性,功能配位聚合物催化剂具有多个配位位点和功能性团,可以同时参与多个反应步骤,从而实现多功能催化。
这种多功能性使得催化剂能够同时促进多个反应路径,提高反应的效率和产率。
最后是高表面积和稳定性,功能配位聚合物催化剂具有多元配位结构,拥有较大的表面积和丰富的配位位点,有利于提高催化反应的活性和效率。
烯烃配位聚合催化剂及聚烯烃
烯烃配位聚合催化剂及聚烯烃
烯烃是一类重要的化学物质,广泛用于化工、塑料、橡胶等领域。
烯烃配位聚合催化剂是一种催化剂,能够促进烯烃分子之间的结合,形成聚烯烃。
在聚合反应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烯烃配位聚合催化剂通常是由一些过渡金属化合物组成的。
这些金属化合物能够与烯烃分子发生配位作用,形成活性种。
这些活性种具有很高的反应活性,能够与其他烯烃分子发生加成反应,从而形成长链聚合物。
在聚合反应中,烯烃配位聚合催化剂的选择对于聚烯烃的性能和结构具有重要的影响。
不同的催化剂会导致不同的聚合产物,从而影响聚烯烃的物理和化学性质。
因此,研究和开发高效的催化剂对于生产高性能的聚烯烃材料至关重要。
近年来,随着研究技术和催化剂设计的不断进步,烯烃配位聚合催化剂的性能得到了显著提升。
一些新型的催化剂能够实现对聚烯烃
分子结构的精确控制,从而生产出具有特定性能和用途的聚烯烃材料。
这为聚烯烃材料的开发和应用提供了更多可能性。
除了影响聚烯烃的结构和性能外,烯烃配位聚合催化剂还对于聚合反应的效率和环保性能具有重要作用。
高效的催化剂能够提高聚合反应的产率和速率,减少反应废物的生成,从而降低生产成本并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总的来说,烯烃配位聚合催化剂在聚烯烃生产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随着催化剂技术的不断进步,相信未来会有更多高效、环保的催化剂问世,为聚烯烃材料的生产和应用开辟新的可能性。
配位聚合
缺点
低温抗冲性能差,耐寒性稍低(-35℃以
下易脆化) 耐老化性能差, 纤维的染色性能和吸湿性能差。
二、生产
1、浆液法丙烯聚合的物系组成:
丙烯 (纯度>99.5%) 汽油 (含水量<25ppm) TiCl3 Al(C2H5)2Cl H2 25% 75% 0.024~0.032% 0.64% 100~20ppm
TiCl4 与金属有机化合物的反应是铝钛络合催 化剂的重要反应。 (1)TiCl4 + Al(C2H5)3 Al(C2H5)2Cl TiCl3 + Al(C2H5)2Cl Al(C2H5) Cl2 C2H5· 3 + TiCl
C2H5· 2 + TiCl
1 1 TiCl2 C2 H 4 C2 H 6 2 2
生产聚丙烯的方法有三种:溶液聚合法,液相 聚合法和气相聚合法。 通用型热塑料品种名列第四。
分子结构分为全同立构,间同立构,无规立构。
具有高结晶度和高熔点, 用Zigler-Natta催化剂制得
优点
比 重 轻 0.90~0.91 。 机 械 性 能 好 , 抗 张 强 度 253kg/cm2,耐磨,弯曲疲劳性能好,耐热性 好,熔点164~170℃,软化温度140℃以上, 沸水中不失去结晶性。不受外力作用,加热至 50℃不变形。非极性对高频电的绝缘性能好。 化学稳定性好。薄膜抗拉伸强度好,透明性好, 蒸汽透过率低、纤维强度高。应用广泛,可注 射挤出加工。
2、助催化剂 promoter
周期表中第一至第三族的有机烷基化合物如:Al、
Mg、Be、Li,
主要形式为:AlHnR3-n、AlRnX3-n、(X=F,Cl,Br,I)
烯烃配位聚合催化剂的研究进展
结果与讨论
在反应机理方面,研究者们发现了一些关键因素如催化剂的电子性质、配位 基团的性质和数量等对催化剂活性和选择性的影响。这些发现有助于指导新型催 化剂的设计和优化现有的催化剂。
结果与讨论
然而,尽管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现有的烯烃配位聚合催化剂仍存在一些不 足之处。例如,一些新型的络合物催化剂在高温下仍存在稳定性不足的问题。此 外,虽然研究者们在提高催化剂活性和选择性方面取得了一些成果但是在实际生 产过程中,这些成果往往难以转化为实际生产力。因此需要进一步研究以解决这 些问题。
材料和方法
实验材料
实验材料
本实验所用的材料包括甲醇、催化剂、去离子水等。实验所用的设备包括反 应容器、温度计、搅拌器等。
实验方法
1、催化剂的制备
1、催化剂的制备
本实验采用共沉淀法制备催化剂。首先,将金属盐溶液和沉淀剂溶液加入到 反应容器中,搅拌均匀。然后,将混合液进行滴定,控制溶液的pH值,使金属离 子完全沉淀。最后,经过洗涤、干燥等步骤,得到催化剂。
研究方法
研究方法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研究者们采用了多种研究方法,包括实验设计、催化剂 筛选、反应机理探讨等。实验设计方面,研究者们通过设计新型的催化剂结构, 以提高催化剂的活性和选择性。同时,采用不同的实验条件,如温度、压力、溶 剂等,以优化聚合反应的条件。
研究方法
催化剂筛选也是研究者们的焦点之一。通过筛选具有高活性和高选择性的催 化剂,可以有效地提高聚合反应的效率和产品的质量。此外,针对现有催化剂稳 定性不足的问题,研究者们还研究了催化剂的合成方法,以改善催化剂的稳定性。
研究现状
研究现状
近年来,研究者们开发了一系列新型的烯烃配位聚合催化剂,包括络合物催 化剂、单活性中心催化剂、茂金属催化剂等。这些新型催化剂相较于传统的双金 属催化剂具有更高的活性和选择性,并实现了聚烯烃材料的工业化生产。
《聚合物合成工艺学》复习知识点及思考题
《聚合物合成工艺学》各章重点第一章绪论1.高分子化合物的生产过程及通常组合形式原料准备与精致,催化剂配置,聚合反应过程,分离过程,聚合物后处理过程,回收过程2.聚合反应釜的排热方式有哪些夹套冷却,夹套附加内冷管冷却,内冷管冷却,反应物料釜外循环冷却,回流冷凝器冷却,反应物料部分闪蒸,反应介质部分预冷。
3. 聚合反应设备1、选用原则:聚合反应器的操作特性、聚合反应及聚合过程的特性、聚合反应器操作特性对聚合物结构和性能的影响、经济效应。
2、搅拌的功能要求及作用功能要求:混合、搅动、悬浮、分散作用:1)推动流体流动,混匀物料;2)产生剪切力,分散物料,并使之悬浮;3)增加流体的湍动,以提高传热效率;4)加速物料的分散和合并,增大物质的传递效率;5)高粘体系,可以更新表面,使低分子蒸出。
第二章聚合物单体的原料路线1.生产单体的原料路线有哪些?(教材P24-25)石油化工路线,煤炭路线,其他原料路线(主要以农副产品或木材工业副产品为基本原料)2.石油化工路线可以得到哪些重要的单体和原料?并由乙烯单体可以得到哪些聚合物产品?(教材P24-25、P26、P31)得到单体和原料:乙烯、丙烯、丁烯、丁二烯、苯、甲苯、二甲苯。
得到聚合物:聚乙烯、乙丙橡胶、聚氯乙烯、聚乙酸乙烯酯、聚乙烯醇、维纶树脂、聚苯乙烯、ABS树脂、丁苯橡胶、聚氧化乙烯、涤纶树脂。
3. 合成聚合物及单体工艺路线第三章自由基聚合生产工艺§ 3-1自由基聚合工艺基础1.自由基聚合实施方法及选择本体聚合、乳液聚合、溶液聚合、悬浮聚合。
聚合方法的选择只要取决于根据产品用途所要求的产品形态和产品成本。
2.引发剂及选择方法,调节分子量方法种类:过氧化物类、偶氮化合物,氧化还原体系。
选择方法:(1)根据聚合操作方式和反应温度条件,选择适当分解速度的引发剂。
(2)根据引发剂分解速度随温度的不同而变化,故根据反应温度选择适引发剂。
(3)根据分解速率常数选择引发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配位(定向)聚合催化剂及其应用本学期精细化学品课程第六章—高分子材料助剂中学到了配位(定向)聚合催化剂。
乙烯、丙烯、丁烯、苯乙烯、异戊二烯、丁二烯等是石油化工中的主要原料,在过渡金属元素化合物和有机金属化合物组成的催化体系存在下,进行聚合反应,已用于生产多种性能优异的高聚合物。
由于催化剂具有立体定向性,合成出来的高分子其链结构具有规整性,因此,这种聚合反应称为定向聚合。
下面我将讨论配位聚合催化剂的一些相关知识。
烯烃配位聚合包括Ziegler-Natta催化剂,茂金属催化剂,非茂金属催化剂,配位聚合机理,功能化聚烯烃的制备,原位共聚制备LLDPE,原位聚合制备纳米复合材料,活性配位聚合以及Spherizone工艺等方面的成就。
聚烯烃是消费量最大的合成树脂种类,目前,全球年消费量已经超过1亿吨,而且世界各国对聚烯烃材料的需求将持续增长,特别是发展中国家[1]。
聚烯烃材料迅速发展的原因,其一是它具有优异的性能,如良好的机械性能、热性能、加工性能、抗腐蚀性能、医用卫生性能和低密度等,这些优异性能使聚烯烃材料能应用于生活和生产的众多方面;其二是它的低廉价格,聚烯烃的主要原料乙烯和丙烯,来源于石油裂解产品,成本低,使聚烯烃材料形成高的性能价格比;其三是高速发展的技术支撑,自Ziegler 在1953年发现配位聚合催化剂以来,烯烃配位聚合技术就一直保持着高速的发展,从催化剂、聚合方法到聚合工艺,大约每隔十年,在技术方面就会有一次大的突破,它或者降低了聚烯烃的生产成本,或者为聚烯烃带来更新、更广和更高的性能。
聚烯烃材料由于巨大的商业应用,以及催化剂和聚合工艺发展对基础科学技术的急切需求,多年来,烯烃配位聚合吸引了不同学科的科学家为之奋斗,包括有机金属化学、聚合物化学和物理、分析化学等,他们在促进烯烃配位聚合发展的同时也带动了这些学科本身的进步。
根据配位聚合催化剂的发展历史,可以将烯烃配位聚合在时间上以1980年代初分开,这个时间正是第四代Ziegler-Nattta催化剂和茂金属催化剂发展起来的时间。
1980年代初之前,催化剂的活性低,形态控制差,聚合物的性能一般。
1980年代初之后,催化活性、形态控制和聚合物性能都有了突飞猛进的改观;单活性中心催化剂的发展,可以实现对聚烯烃分子链微观结构的剪裁;球形载体Ziegler-Nattta催化剂的发展不仅使聚合物的形态可控,而且能制备聚烯烃釜内合金,大大拓宽了聚烯烃的性能。
近十年来,非茂过渡金属催化剂的出现又为聚烯烃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如高支化结构聚乙烯,烯烃和极性单体的共聚物,以及常温下的烯烃活性聚合等,以往的Ziegler-Natta催化剂和茂金属催化剂都不能成功地制备出这些聚合物。
催化剂的发展:烯烃配位聚合的核心是催化剂。
从结构性能的关系讲,催化剂结构决定聚合物微结构(分子量、分子量分布、共聚单体含量和分布以及规整性等),聚合物微结构决定聚合物宏观性能,进而影响聚合物的应用领域。
因此,烯烃配位聚合催化剂的技术革新一直是工业界和学术界关注的焦点,也是专利争夺最激烈的领域。
单活性中心催化剂在1980年代后蓬勃发展起来,但是传统的Ziegler-Natta催化剂一直在烯烃配位聚合催化剂中占有主要地位,到目前为止,它仍然是聚烯烃工业使用的主要催化剂。
Ziegler-Natta催化剂长盛不衰的原因,得益于它成熟的工业实践和不断革新。
以丙烯聚合Z-N催化剂为例,1980年代初,MgCl2负载TiCl4型Z-N催化剂的制备方法有了很大进步,提出了很多新的方法[2],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两种是化学结晶法和球形载体法。
化学结晶法是将Mg化合物的溶液和TiCl4反应,生成MgCl2结晶析出,形成球形或类球形载体催化剂;球形载体催化剂法是先将MgCl2醇合物制备成球形载体,再和TiCl4反应,形成球形载体催化剂。
在这些制备方法的基础上,以邻苯二甲酸二酯(特别是邻苯二甲酸二异丁酯)为内给电子体的催化剂(称为第四代Z-N催化剂)迅速发展起来[3],该催化剂具有高的活性,等规度大于95%,聚合产物不再需要后处理工序,制备出的聚合物呈球形,粒径可以达到3mm以上。
目前,大多数工业催化剂都使用邻苯二甲酸二异丁酯作内给电子体,用于生产聚丙烯均聚物和抗冲聚丙烯等系列产品。
第四代催化剂以后,Z-N催化剂的制备工艺虽然还在不断改进,但基本上都属于化学结晶法和球形载体法。
在内给电子体方面的创新比较多,效果也最显著。
1997年,Montell公司将一类新型二醚化合物(最常用的二醚是大位阻的2, 2-二取代-1, 3-二甲氧基丙烷)用作内给电子体制备Z-N催化剂。
二醚催化剂的活性更高,是邻苯二甲酸二异丁酯催化剂的一倍以上,立构规整性高,而且其氢调性能优异,所得丙烯聚合物的分子量也非常窄。
二醚催化剂可以制备出高熔融指数、窄分子量分布的聚丙烯,适合于薄壁注塑,纺丝,热压粘合,尤其是熔吹加工工艺。
另外,二醚催化剂的活性非常高,可用于高纯聚丙烯的生产,例如制备灰分极少的电容级聚丙烯薄膜。
2003年,Basell公司工业化了以琥珀酸酯作内给电子体的新型催化剂[4 ]。
这类催化剂具有良好的立构规整控制性能(从中等到很高),制备的聚丙烯具有非常宽的分子量分布,特别适合于生产管材和片材。
迄今为止,宽分子量分布的聚丙烯只能通过串联釜技术来生产,在使用的至少两个以上的反应器中,H2(链转移剂)的浓度是不同的。
使用琥珀酸酯催化剂,则单一反应器就能合成出宽分子量分布、高刚性的PP。
更重要的是在保持宽分子量分布的基础上,琥珀酸酯催化剂可以调节丙烯聚合物的立构规整性。
因此,琥珀酸酯催化剂可用于双轴取向的聚丙烯薄膜(BOPP)的生产,这种聚丙烯薄膜性能优异,应用范围也很广。
另外,这类催化剂还可用于高刚性或刚性P抗冲击性均高的均聚物和共聚物的生产。
总的来说,邻苯二甲酸二酯类催化体系是一大类多功能、多用途的催化剂体系,生产的聚丙烯能够涵盖大部分应用领域。
二醚和琥珀酸酯类催化体系可以认为是特殊或专门的催化剂体系,利用现有生产技术,它们能够拓宽聚丙烯的产品性能,生产邻苯二甲酸二酯催化体系所不能生产的产品。
二醚类催化剂涵盖了需要窄分子量分布、高流动速率树脂的应用领域,而琥珀酸酯类催化剂则涵盖了需要宽分子量分布树脂的应用领域。
现在,三大类载体Z-N催化剂互相补充,生产的聚丙烯产品能涵盖所有的应用领域。
茂金属催化剂Natta和Breslow在Ziegler-Natta催化剂发展的初始阶段就提出,可溶且结构明确可控的茂金属化合物可以作为多相催化剂的模型,用于研究催化机理。
然而,以烷基铝为助催化剂时,这些化合物的催化活性很低,因此没有受到重视。
20世纪70年代末,Sinn 和Kaminsky发现微量水对二氯二茂锆PAlMe3催化体系有巨大的促进作用。
不久,他们确定甲基铝氧烷(MAO)是茂金属化合物有效的活化剂。
由此,二茂锆由/模型催化剂0提升为高效的乙烯聚合催化剂,它不仅具有很高的催化活性,而且在乙烯共聚合反应中显示出很高的共单体插入能力。
这个发现是烯烃催化聚合研究领域中的一个突破。
现在,茂金属催化剂已经成为烯烃配位聚合催化剂家族中不可忽视的一大类,已经有大量的文献和书籍对茂金属催化剂的类型,使用的助催化剂,茂金属化合物的负载化和聚合机理,以及茂金属聚烯烃等方面进行了广泛和详细的论述[5],这里不再赘述。
茂金属化合物的合成和催化聚合反应研究已经不再是热点问题,茂金属聚烯烃的工业化是现在急需解决的问题。
以下作者拟通过茂金属催化剂与传统Z-N催化剂的对比,考察茂金属催化剂的优缺点,探寻其应用前景。
与传统的Z-N催化剂相比,茂金属催化剂具有以下优点:(1)茂金属化合物结构可控,可以对聚烯烃分子链进行剪裁,制备出各种微结构的聚烯烃。
例如,可制备不同规整性的聚丙烯,从柔性、弹性聚丙烯到立体嵌段、间规和等规聚丙烯;(2)茂金属催化剂利于催化聚合机理研究;(3)茂金属催化剂具有优异的共聚性能,尤其是适用于高碳A-烯烃作共聚单体;(4)传统的Z-N催化剂为非均相多活性中心催化剂,而茂金属催化剂为均相单活性中心催化剂,因此制备的聚烯烃的分子量分布窄,大多在2左右;(5)茂金属催化剂制备的共聚物中化学组成更加均一;(6)茂金属催化剂的活性比传统Z-N催化剂的活性高。
茂金属催化剂也有许多不足和缺点:(1)合成茂金属化合物成本高,助催化剂MAO的价格也较高;(2)在茂金属催化剂乙烯聚合中,向乙烯单体的链转移反应比较明显,因此,无法制备出高分子量的丙烯-乙烯共聚物,尤其是在气相聚合中;(3)均相茂金属催化剂直接制备出来的聚烯烃形态差,为了能在现有的聚合装置上使用,均相茂金属催化剂必须进行负载。
然而,到目前为止,负载茂金属催化剂的形态控制还不能达到传统Z-N催化剂的水平。
总的说来,在工业生产领域,茂金属催化剂还很难与非均相Z-N催化剂相抗衡,但是,在某些特殊的应用领域,茂金属催化剂具有相当大的竞争力。
因此,茂金属催化剂与传统的Z-N 催化剂是互补的。
例如,在应用上,茂金属催化剂制备的乙烯P高碳A-烯烃(如乙烯P1-辛烯共聚物,PEO)弹性体已被广泛使用。
非茂过渡金属催化剂非茂过渡金属催化剂不含环戊二烯基团,金属和含有未共享电子对的原子(如N、O、P、S)配位。
与茂金属催化剂一样,它也属于单活性中心催化剂。
1990年代后期报道了以双亚胺为配体的Pd、Ni催化剂和以吡啶二亚胺为配体的Fe、Co催化剂,这可以看作是非茂过渡金属催化剂蓬勃发展的开端。
现在,这一大家族已经有众多成员,还包括含有后过渡金属卡宾键的易位聚合催化剂,以水杨醛亚胺为配体的前过渡金属催化剂等等。
后过渡金属催化剂的一个显著特征是中心金属原子亲电性弱,耐杂原子的能力强,使烯烃和极性单体的共聚成为可能,甚至可以在乳液中催化烯烃聚合。
后过渡金属催化剂还能催化环烯烃开环聚合、非环双烯烃易位聚合以及乙烯和一氧化碳的共聚合。
亚胺配位的Pd、Ni催化剂制备的聚乙烯往往具有很高的支化度,产物呈现弹性体性质;吡啶二亚胺配位的Fe齐聚催化剂能制备出C4-C28分布的乙烯齐聚物;吡啶二亚胺配位的Fe聚合催化剂制备的聚乙烯有非常宽的分布。
这三类产物都有一定的特色,具有工业应用前景。
非茂过渡金属催化剂也存在两个比较明显的缺陷,一是制备iPP的能力还不能和茂金属催化剂以及传统Z-N催化剂相比;另一个是催化剂的耐温性差,它的聚合活性往往随着聚合物温度升高而降低。
因此,克服这些缺陷是实现该类催化剂工业化必须解决的问题。
配位聚合机理研究:由于配位聚合体系相当复杂,尤其是非均相的Z-N催化剂,加上聚合速率又非常高,因此,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很好的试验方法能直接检测配位聚合反应机理。
根据聚合产物的结构以及基本的配位化学知识,人们提出了很多模型,其中一些虽然存在某些缺陷,但也被人们广泛接受,用以解释经常遇到的烯烃聚合行为现在,使用量子计算解释配位聚合过程,如催化剂结构、共聚行为、立体定向性、催化剂活性和结构关系等,已经成为被广泛接受的研究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