朗伯-比尔(Lambert-Beer)定律
OD
OD值1. 朗伯——比尔(Lambert-beer)光吸收定律:A=-lgT=εb cA——吸光度,又称光密度“O.D”。
T——透光度,T=I / I。
,I。
——为照射到吸收池上的光强,I——为透过吸收池的光强。
ε——摩尔吸光系数或克分子吸光系数(L•mol-1•cm-1)。
b——样品光程(cm),通常使用1.0cm 的吸收地,b=1cm。
C——样品浓度(mol/L)。
由上式可以看出:吸光度A与物质的吸光系数“ε”和物质的浓度“C”成正比。
2. DNA和RNA的OD值2.1 原理嘌呤碱和嘧啶碱具有共轭双键,使碱基、核苷、核苷酸和核酸在240~290nm的紫外波段有一强烈的吸收峰,因此核酸具有紫外吸收特性。
DNA钠盐的紫外吸收在260nm附近有最大吸收值(图3-25),在230nm处为吸收低谷,其吸光率(absorbance)以A260表示,A260是核酸的重要性质,RNA钠盐的吸收曲线与DNA无明显区别,蛋白质在280nm处有最大的吸收峰,盐和小分子则集中在230nm处,对于纯的核酸溶液,测定A260,即可利用核酸的比吸光系数计算溶液中核酸的量,核酸的比吸光系数是指浓度为1μg/mL的核酸水溶液在260nm处的吸光率,天然状态的双链DNA的比吸光系数为0.020,变性DNA和RNA的比吸光系数为0.022。
据朗波-比尔光吸收定律A=-lgT=εbc知,c=A/εb,而b通常为1cm,所以,通常以1OD值相当于50μg/mL双螺旋DNA,或40μg/mL单螺旋DNA(或RNA),或20μg/mL 寡核苷酸计算。
2.2 纯度DNA和RNA的纯度可以通过测定260nm,230nm和280nm的紫外吸收值来测定,纯的DNA OD260/280在1.8-1.9,OD260/230应大于2.0,纯的RNA OD260/280在1.9-2.0,如果DNA比值高于1.8-1.9,可能有RNA没有去除干净,如果DNA比值小于1.8-1.9,可能含有酚或者蛋白质(RNA中含有酚或者蛋白质比值也会降低),若OD260/230小于2.0说明有残存的盐或小分子杂质污染。
生物化学中朗伯比尔定律化验值
生物化学中朗伯比尔定律化验值生物化学中的朗伯比尔定律(Lambert-Beer定律)是一种用于测定物质浓度的定量分析方法。
此定律最早由德国科学家约翰.海因里希.朗伯和奥古斯特.比尔在19世纪发现并命名。
朗伯与比尔发现,当在一定浓度下用一束单色光通过匀质溶液,经过的光线强度与溶液中物质的浓度成正比。
这条定律可以用公式I= I0*e^(-αl)表示,其中I、I0分别为透过溶液光线的强度和原始光线的强度。
α是比尔吸收系数,表示单位溶液厚度所能吸收的光线比例。
l是溶液层的厚度。
可以通过实验测定出α值并构建标准曲线,根据被测物质在样品中的吸收能力计算出其浓度。
朗伯比尔定律可以广泛应用于生物化学研究中,如测定血液中的蛋白质、糖、脂肪等成分的浓度,检测抗生素和药物的浓度等。
但需要注意的是,朗伯比尔定律也有其局限性。
比如,如果溶液中物质吸收光线时有化学反应发生,或者超出了不逆转比尔定律的吸收限制,定律将不能准确反映物质浓度的变化。
此外,溶液中杂质和自身色素也会影响测量结果,需要进行校正。
因此,在应用朗伯比尔定律时,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测量条件,把握实验难度与测量效果之间的平衡,提高结果可靠性。
总的来说,朗伯比尔定律是一种简单、快速、准确的测量物质浓度的方法。
在生物化学实验中,细致调整实验条件,制定科学合理的样品准备方法,可以更好地应用这一定律,提高实验质量和研究效率。
朗伯-比尔定律
伯(Lambert)定律阐述为:光被透明介质吸收的比例与入射光的强度无关;在光程上每等厚层介质吸收相同比例值的光。
目录定义偏离-朗伯比耳定律的原因展开编辑本段定义朗伯比尔定律又称比尔定律、比耳定律、朗伯-比尔定律、布格-朗伯-比尔定律(Bouguer–Lambert–Beer law),是光吸收的基本定律,适用于所有的电磁辐射和所有的吸光物质,包括气体、固体、液体、分子、原子和离子。
比尔-朗伯定律是吸光光度法、比色分析法和光电比色法的定量基础。
光被吸收的量正比于光程中产生光吸收的分子数目。
公式及参数意义log( Io/I)= εCl (1—4)公式中Io和I分别为入射光及通过样品后的透射光强度;log(Io/I)称为吸光度(ab—sorbance)旧称光密度(optical density);C为样品浓度;l为光程;ε为光被吸收的比例系数。
当浓度采用摩尔浓度时,ε为摩尔吸收系数。
它与吸收物质的性质及入射光的波长λ有关。
当产生紫外吸收的物质为未知物时,其吸收强度可用表示:(1—5)公式中C为lOOml溶液中溶质的克数;b为光程,以厘米为单位;A为该溶液产生的紫外吸收;表示lcm光程且该物质浓度为lg/lOOmL时产生的吸收。
朗伯—比尔定律数学表达式A=lg(1/T)=Kbc(A为吸光度,T为透射比,是透射光强度比上入射光强度c为吸光物质的浓度b 为吸收层厚度)物理意义当一束平行单色光垂直通过某一均匀非散射的吸光物质时,与其吸光度A与吸光物质的浓度c及吸收层厚度b成正比.朗伯-比耳定律成立的前提(1) 入射光为平行单色光且垂直照射.(2) 吸光物质为均匀非散射体系.(3) 吸光质点之间无相互作用.(4) 辐射与物质之间的作用仅限于光吸收,无荧光和光化学现象发生.比尔-朗伯定律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重定向自比尔-朗伯定律)比尔-朗伯定律(Beer–Lambert law),又称比尔定律、比耳定律、朗伯-比尔定律、布格-朗伯-比尔定律(Bouguer–Lambert–Beer law),是光吸收的基本定律,适用于所有的电磁辐射和所有的吸光物质,包括气体、固体、液体、分子、原子和离子。
朗伯 - 比尔定律
朗伯 - 比尔定律
朗伯-比尔定律(Lambert's-Beer's Law)是一种描述光线通过介质中吸收和散射的表现的定律。
该定律是由瑞士数学家约翰·海因里希·朗伯(Johann Heinrich Lambert)和德国化学家奥古斯特·比尔(August Beer)独立发现的。
根据朗伯-比尔定律,当光束通过一个透明介质时,它的强度将会随着介质中物质的浓度而减弱。
该定律可以表示为:A = εcl,其中A是透过率(或吸光度),ε是摩尔吸光系数,c是溶液或气体中溶质的浓度,l是光路的长度。
这个定律的实际应用非常广泛。
在分析化学中,通过测量溶液中某种物质吸收光线的强度变化,可以确定其浓度。
这是许多光谱分析方法的基础,例如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法和红外光谱法。
此外,朗伯-比尔定律还可以用于测量大气中的污染物浓度、血液中的氧含量以及其他许多化学和生物学的应用中。
总的来说,朗伯-比尔定律是光学和化学分析领域中的重要定律,它描述了光在介质中被吸收的行为,并且提供了确定物质浓度的方法。
朗伯-比尔(Lambert-Beer)定律
朗伯-比尔(Lambert-Beer )定律当入射光波长一定时,待测溶液的吸光度A 与其浓度和液层厚度成正比,即k 为比例系数,与溶液性质、温度和入射波长有关。
Lambert-Beer 定律是分光光度定量分析 的基础。
当浓度以 g/L 表示时,称 k 为吸光系数,以 a 表示,即当浓度以mol/L 表示时,称 k 为摩尔吸光系数,以ε 表示,即比耳定律成立的前提条件是:(1)入射光是单色光;(2)吸收发生在均匀的介质中;(3)吸收过程中,吸收物质互相不发生作用透射率定义:T 取值为0.0 % ~ 100.0 %全部吸收T = 0.0 %全部透射T = 100.0 %吸光度与透射率 T : 透射率 A : 吸光度以百分透光度和吸光度分别对溶液浓度作图得一条通过原点的直线和一条指数曲线根据比尔定律,在理论上,吸光度对溶液浓度作图所得的直线的截距为零,斜率为kb 。
实际上,吸光度与浓度的关系有时是非线性的,或者不通过原点,这种现象称为偏离比尔定律。
引起偏离比尔定律的因素样品吸光度 A 与光程 b 总是成正比。
但当 b 一定时,A 与 c 并不总是成正比,即偏离 L-B 定律!这种偏离由样品性质和仪器决定。
1. 样品性质影响a )稀溶液。
待测物高浓度--吸收质点间隔变小—质点间相互作用—对特定辐射 的吸收能力发生变化---ε 变化;b )稳定溶液。
试液中各组份的相互作用,如缔合、离解、光化反应、异构化、配体数目改变等,会引起待测组份吸收曲线的变化;c )溶剂的影响:对待测物生色团吸收峰强度及位置产生影响;d )均匀溶液。
胶体、乳状液或悬浮液对光的散射损失。
bc A ε=A KCb T ==-lg KbcA T --==1010abcA =2. 仪器因素仪器因素包括光源稳定性以及入射光的单色性等。
a )入射光的非单色性:不同波长的光所产生的吸收不同,可导致测定偏差。
假设入射光由测量波长λx 和干扰λi 波长组成,据Beer 定律,溶液对在λx 和λi 的光的吸光度分别为: bc x x x x x e Ix I bc Ix I A εε===)(0)(0lg 或综合前两式,得❶ 当λx =λi 时,或者说当εx =εi 时,有A=εx bc , 符合L-B 定律;❷ 当λx ≠λi 时,或者说当εx ≠εi 时,则吸光度与浓度是非线性的。
朗伯-比尔定律
伯(Lambert)定律阐述为:光被透明介质吸收的比例与入射光的强度无关;在光程上每等厚层介质吸收相同比例值的光。
目录定义朗伯比尔定律又称比尔定律、比耳定律、朗伯-比尔定律、布格-朗伯-比尔定律(Bouguer–Lambert–Beer law),是吸收的基本定律,适用于所有的和所有的吸光物质,包括气体、固体、液体、分子、原子和离子。
比尔-朗伯定律是、比色分析法和的定量基础。
光被吸收的量正比于光程中产生光吸收的分子数目。
公式及参数意义log( Io/I)= εCl (1—4)公式中Io和I分别为入射光及通过样品后的强度;log(Io/I)称为(ab—sorbance)旧称光密度(optical density);C为样品浓度;l为;ε为光被吸收的比例系数。
当浓度采用浓度时,ε为摩尔吸收系数。
它与吸收物质的性质及入射光的波长λ有关。
当产生紫外吸收的物质为未知物时,其吸收强度可用表示:(1—5)公式中C为lOOml溶液中溶质的克数;b为光程,以厘米为单位;A为该溶液产生的紫外吸收;表示lcm光程且该物质浓度为lg/lOOmL时产生的吸收。
朗伯—比尔定律数学表达式A=lg(1/T)=Kbc(A为吸光度,T为透射比,是透射光强度比上入射光强度c为吸光物质的浓度b 为吸收层厚度)物理意义当一束平行单色光垂直通过某一均匀非散射的吸光物质时,与其吸光度A与吸光物质的浓度c及吸收层厚度b成正比.朗伯-比耳定律成立的前提(1) 入射光为平行单色光且垂直照射.(2) 吸光物质为均匀非散射体系.(3) 吸光质点之间无相互作用.(4) 辐射与物质之间的作用仅限于光吸收,无荧光和光化学现象发生.比尔-朗伯定律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重定向自)比尔-朗伯定律(Beer–Lambert law),又称比尔定律、比耳定律、朗伯-比尔定律、布格-朗伯-比尔定律(Bouguer–Lambert–Beer law),是吸收的基本定律,适用于所有的和所有的物质,包括气体、固体、液体、分子、原子和离子。
郎伯--比尔吸收定律
朗伯—比耳定律朗伯-比耳定律(Lambert-Beer)是光吸收的基本定律,俗称光吸收定律,是分光光度法定量分析的依据和基础。
当入射光波波长一定时,溶液的吸光度A是吸光物质的浓度c及吸收介质厚度l(吸收光程)的函数。
朗伯和比耳分别于176 0年和1852年研究了这三者的定量关系。
朗伯的结论是,当用适当波长的单色光照射一固定浓度的均匀溶液时,A与l成正比,其数学式为A=k′l上式即为朗伯定律,k′为比例系数。
而比耳的结论是,当用适当波长的单色光照射一固定液层厚度的均匀溶液时,A与c成正比,其数学表达式为A=k″c上式称为比耳定律,k″称为比例系数。
合并以上两式,即得到A=klc即为朗伯-比耳定律,k为比例系数。
k的数值除取决于吸光物质的特性外,其单位及数值还与c和l所采用的单位有关。
l通常采用cm为单位,并用b表示。
所以k的单位取决于c的单位。
当c的单位为g·L-1时,吸收定律表达为A=abc其中a为吸光系数,单位为L·g-1·cm-1。
当c的单位为mol·L-1时,吸收定律表达为A=εbc其中ε为摩尔吸光系数,单位为L·mol-1·cm-1。
有时,在化合物组成不明的情况下,物质的摩尔质量并不知道,因而物质的量浓度无法确定时,就不能用摩尔吸光系数,而是采用比吸光系数,其意义是指质量分数为1%的溶液用1cm吸收池时的吸光度为现代岩矿分析实验教程其中c为质量浓度。
ε、a、三者的换算关系为现代岩矿分析实验教程其中M r为吸收物质的摩尔质量。
在吸收定律的几种表达式中,A=εbc在分析上是最常用的,ε也是最常用的,有时吸收光谱的纵坐标也用ε表示,并以最大摩尔吸光系数εmax表示物质的吸收强度。
ε是在特定波长及外界条件下,吸光质点的一个特征常数,数值上等于吸光物质浓度为1mol·L-1液层厚度为1cm时溶液的吸光度,它是物质吸光能力的量度,可作为定性分析的参考和估计定量分析的灵敏度。
郎伯比尔定律(Lambert-Beer)
朗伯比尔定律解释1:伯(Lambert)定律阐述为:光被透明介质吸收的比例与入射光的强度无关;在光程上每等厚层介质吸收相同比例值的光。
比尔(Beer)定律阐述为:光被吸收的量正比于光程中产生光吸收的分子数目。
log( Io/I)= εCl (1—4)公式中 Io和I分别为入射光及通过样品后的透射光强度;log(Io/I)称为吸光度(ab—sorbance)旧称光密度(optical density);C为样品浓度;l为光程;ε为光被吸收的比例系数。
当浓度采用摩尔浓度时,ε为摩尔吸收系数。
它与吸收物质的性质及入射光的波长λ有关。
当产生紫外吸收的物质为未知物时,其吸收强度可用表示:(1—5)公式中 C为lOOml溶液中溶质的克数;b为光程,以厘米为单位;A为该溶液产生的紫外吸收;表示lcm光程且该物质浓度为lg/lOOmL时产生的吸收。
朗伯—比尔定律数学表达式 A=lg(1/T)=Kbc A为吸光度,T为透射比,是透射光强度比上入射光强度 c为吸光物质的浓度 b为吸收层厚度物理意义是当一束平行单色光垂直通过某一均匀非散射的吸光物质时,与其吸光度A与吸光物质的浓度c及吸收层厚度b成正比.朗伯-比耳定律成立的前提 (1) 入射光为平行单色光且垂直照射. (2) 吸光物质为均匀非散射体系. (3) 吸光质点之间无相互作用. (4) 辐射与物质之间的作用仅限于光吸收,无荧光和光化学现象发生.解释2:Lambert-Beer定律是吸收光度法的基本定律,表示物质对某一单色光吸收的强弱与吸光物质浓度和厚度间的关系。
1.Lambert-Beer定律的推导⑴Lambert-Beer定律的数学表达式I0:入射光强(平行单色光);I:透射光强S:吸光物质截面积;l:吸光物质厚度n:吸光质点(原子、离子或分子)数dS = kdndS/S =(kdn)/S(负号表示光强因被吸收而减弱)∵ S = V(体积)/ l(厚度),n = V·C(浓度)∴n / S = l·CLambert-Beer定律的数学表达式:-lg(I/I0)= ECl[概念]透光率(transmitance,T):T = I/I0吸光度(absorbance,A):A = -lg T =-lg(I/I0)= ECl (A与C成正比关系)T = 10-A = 10-ElC(T与C成指数函数关系)⑵Lambert-Beer定律的物理意义及成立条件Lambert-Beer定律:当一束平行单色光通过均匀的非散射样品时,样品对光的吸光度与样品的浓度及厚度成正比,A = ECl。
比尔—朗伯定律数学表达式
朗伯比尔定律的公式是什么
朗伯比尔定律计算公式:A=lg(1/T)=Kbc,A为吸光度,T为透射比(透光度),是出射光强度(I)比入射光强度(I0)。
朗伯比尔定律(Lambert-Beer law)是分光光度法的基本定律,是描述物质对某一波长光吸收的强弱与吸光物质的浓度及其液层厚度
间的关系。
又称比尔定律、比耳定律、朗伯-比尔定律(Beer-Lambert Law)、布格-朗伯-比尔定律,是光吸收的基本定律,适用于所有的电磁辐射和所有的吸光物质,包括气体、固体、液体、分子、原子和离子。
比尔-朗伯定律是比色分析及分光光度法的理论基础。
光被吸收的量正比于光程中产生光吸收的分子数目。
吸光度-资料
吸光度-资料最近频繁用到酶标仪,对OD值和吸光度值(abs)的概念和其线性范围不甚理解,查了很多资料,包括园子里前辈的总结和我从其他网站上获得的,也包括我个人的理解,在此做更全面的总结(因为园子里的都是N年前的老帖子,且不是很全面,呵呵)希望能供战友们参考1、首先明白什么是朗伯比尔定律朗伯——比尔(Lambert-beer)光吸收定律:A=-lgT=εb cA——吸光度,又称光密度“O.D”。
T——透光度,T=I / I。
,I。
——为照射到吸收池上的光强,I——为透过吸收池的光强。
ε——摩尔吸光系数或克分子吸光系数(L?mol-1?cm-1)。
b——样品光程(cm),通常使用1.0cm 的吸收地,b=1cm。
C?——样品浓度(mol/L)。
由上式可以看出:吸光度A与物质的吸光系数“ε”和物质的浓度“C”成正比。
2、OD值定义OD值(optical density)表示某一物质在某一个特定波长下的吸光度;ABS是吸光值absorbance 的缩写. 在分析化学里,某一化学物质都可吸收一定波长的光,并且对光的吸收度与此化学物质的浓度成正比.因此可以利用吸光度的大小来测定某种物质的浓度.其中某物质在特定波长下对光的吸收度,就是OD值,一般用经过石英管后的光强比上照射到石英管前的光强来表示.3、吸光度值(abs/AU)定义吸光度,absorbance,是指光线通过溶液或某一物质前的入射光强度与该光线通过溶液或物质后的透射光强度比值的对数,影响它的因素有溶剂、浓度、温度等等。
吸光系数与入射光的波长以及被光通过的物质有关,只要光的波长被固定下来,同一种物质,吸光系数就不变。
当一束光通过一个吸光物质(通常为溶液)时,溶质吸收了光能,光的强度减弱。
吸光度就是用来衡量光被吸收程度的一个物理量。
吸光度用A表示。
A=abc,其中a为吸光系数,单位L/(g·cm),b为液层厚度(通常为比色皿的厚度),单位cm ,c为溶液浓度,单位g/L影响吸光度的因数是b和c。
朗伯比尔(Lamber-Beer
朗伯⽐尔(Lamber-Beer )定律朗伯⽐尔定律(Beer-Lambert Law)阐述为:光被透明介质吸收的⽐例与⼊射光的强度⽆关;在光程上每等厚层介质吸收相同⽐例值的光。
毕尔定律是光吸收的基本定律,适⽤于所有的电磁辐射和所有的吸光物质,包括⽓体、固体、液体、分⼦、原⼦和离⼦。
⽐尔定律是吸光光度法、⽐⾊分析法和光电⽐⾊法的定量基础。
光被吸收的量正⽐于光程中产⽣光吸收的分⼦数⽬。
公式如下:I=I0*e^(-ECL) 或者是 ln(I/I0)=-ECL式中,I0为⼊射光强度,I为出射光强度,E是消光系数,C是吸光物质的浓度,L是吸收层光路长度,ln(I/I0)成为吸光度。
应⽤范围:(1) ⼊射光为平⾏单⾊光且垂直照射.(2)物质为均匀⾮散射体系.(3) 吸光质点之间⽆相互作⽤.(4)辐射与物质之间的作⽤仅限于光吸收,⽆荧光和光化学现象发⽣.不适⽤的原因:在分光光度分析中,⽐尔定律是⼀个有限的定律,其成⽴条件是待测物为均⼀的稀溶液、⽓体等,⽆溶质、溶剂及悬浊物引起的散射;⼊射光为单⾊平⾏光。
导致偏离朗伯-⽐尔定律的原因很多,但基本上可分为物理和化学两个⽅⾯。
物理⽅⾯主要是⼊射光的单⾊性不纯所造成的;化学⽅⾯主要是由于溶液本⾝化学变化造成的。
单⾊光的影响严格讲,朗伯-⽐⽿定律只适⽤于单⾊光,但⽤各种⽅法所得到的⼊射光实际上都是复合光。
由于物质对不同波长的光的吸收程度不同,所以会引起对朗伯⽐⽿定律的偏离。
减免⽅法:尽量使⼊射光的波长范围窄。
化学因素的影响严格讲,朗伯-⽐⽿定律要求吸光质点间⽆相互作⽤。
但实际⼯作中存在相互作⽤,并且吸光物质浓度越⼤,相互作⽤也越⼤,偏离朗伯-⽐⽿定律的程度也越严重。
减免⽅法:吸光分析应在稀溶液中进⾏。
比尔-朗伯定律
比尔-朗伯定律(Beer–Lambert law)又称比尔定律、比耳定律、朗伯-比尔定律、布格-朗伯-比尔定律(Bouguer–Lambert–Beer law),是光吸收的基本定律,适用于所有的电磁辐射和所有的吸光物质,包括气体、固体、液体、分子、原子和离子。
比尔-朗伯定律是吸光光度法、比色分析法和光电比色法的定量基础。
概述一束单色光照射于一吸收介质表面,在通过一定厚度的介质后,由于介质吸收了一部分光能,透射光的强度就要减弱。
吸收介质的浓度愈大,介质的厚度愈大,则光强度的减弱愈显著,其关系为:其中:∙:吸光度;∙:入射光的强度;∙:透射光的强度;∙:透射比,或称透光度;∙:系数,可以是吸收系数或摩尔吸收系数,见下文;∙:吸收介质的厚度,一般以 cm 为单位;∙:吸光物质的浓度,单位可以是 g/L 或 mol/L。
比尔-朗伯定律的物理意义是,当一束平行单色光垂直通过某一均匀非散射的吸光物质时,其吸光度与吸光物质的浓度及吸收层厚度成正比。
当介质中含有多种吸光组分时,只要各组分间不存在着相互作用,则在某一波长下介质的总吸光度是各组分在该波长下吸光度的加和,这一规律称为吸光度的加合性。
系数:∙当介质厚度以 cm 为单位,吸光物质浓度以 g/L 为单位时,用表示,称为吸收系数,其单位为。
这时比尔-朗伯定律表示为。
∙当介质厚度以 cm 为单位,吸光物质浓度以 mol/L 为单位时,用表示,称为摩尔吸收系数,其单位为。
这时比尔-朗伯定律表示为。
两种吸收系数之间的关系为:。
历史物质对光吸收的定量关系很早就受到了科学家的注意并进行了研究。
皮埃尔·布格(Pierre Bouguer)和约翰·海因里希·朗伯(Johann Heinrich Lambert)分别在1729年和1760年阐明了物质对光的吸收程度和吸收介质厚度之间的关系;1852年奥古斯特·比尔(August Beer)又提出光的吸收程度和吸光物质浓度也具有类似关系,两者结合起来就得到有关光吸收的基本定律——布格-朗伯-比尔定律,简称比尔-朗伯定律。
朗伯–比尔定律
朗伯比尔定律概念:朗伯比尔定律又称比尔定律、比耳定律、朗伯-比尔定律(Beer-Lambert Law)、布格-朗伯-比尔定律,是光吸收的基本定律,适用于所有的电磁辐射和所有的吸光物质,包括气体、固体、液体、分子、原子和离子。
比尔-朗伯定律是比色分析及分光光度法的理论基础。
光被吸收的量正比于光程中产生光吸收的分子数目。
发生时间:1852年创始人:A.比尔1728年P.布格首先提出了辐射吸收与吸收层厚度的关系,1768年由J.H.朗伯将其扩充;1852年A.比尔发表了辐射吸收与吸收物质浓度的关系,即比尔定律。
后人将两个定律合并,统称为朗伯–比尔定律。
当吸收谱带较窄的非强光(理论上是平行的单色光)通过均匀的低浓度吸光物质(如稀溶液)时,未被吸收而透过吸光物质的光的强度A(吸光度)遵从下列关系:A=lg(I0/I)=εlc式中I0为入射单色光强度;I为透射光强度;c为吸光物质浓度;l为吸光物质厚度;ε为吸光物质的摩尔吸光系数,是物质浓度为1摩/升、吸收层厚度为1厘米时溶液的吸光度,其数值与入射光波长、吸光物质性质、溶剂性质及温度有关。
ε表示物质分子对特定波长光的吸收能力,值越大,分光光度测定的灵敏度越高;当波长一定时(一般是在最大吸收波长处),ε由分子吸收截面积S和跃迁概率P 决定:ε=8.7×1019PS朗伯–比尔定律是分光光度法的测定基础。
其成立条件是待测物为均一的稀溶液、气体等,无溶质、溶剂及悬浊物引起的散射。
公式意义比尔—朗伯定律数学表达式:A=lg(1/T)=KbcA为吸光度,T为透射比(透光度),是出射光强度(I)比入射光强度(I0).K为摩尔吸光系数.它与吸收物质的性质及入射光的波长λ有关.c为吸光物质的浓度,单位为mol/L,b为吸收层厚度,单位为.【b也常用L替换,含义一致】物理意义物理意义是当一束平行单色光垂直通过某一均匀非散射的吸光物质时,其吸光度A与吸光物质的浓度c及吸收层厚度b成正比,而与透光度T成反相关。
比尔-朗伯定律
比尔-朗伯定律(Beer–Lambert law)又称比尔定律、比耳定律、朗伯-比尔定律、布格-朗伯-比尔定律(Bouguer–Lambert–Beer law),是光吸收的基本定律,适用于所有的电磁辐射和所有的吸光物质,包括气体、固体、液体、分子、原子和离子。
比尔-朗伯定律是吸光光度法、比色分析法和光电比色法的定量基础。
概述一束单色光照射于一吸收介质表面,在通过一定厚度的介质后,由于介质吸收了一部分光能,透射光的强度就要减弱。
吸收介质的浓度愈大,介质的厚度愈大,则光强度的减弱愈显著,其关系为:其中:∙:吸光度;∙:入射光的强度;∙:透射光的强度;∙:透射比,或称透光度;∙:系数,可以是吸收系数或摩尔吸收系数,见下文;∙:吸收介质的厚度,一般以 cm 为单位;∙:吸光物质的浓度,单位可以是 g/L 或 mol/L。
比尔-朗伯定律的物理意义是,当一束平行单色光垂直通过某一均匀非散射的吸光物质时,其吸光度与吸光物质的浓度及吸收层厚度成正比。
当介质中含有多种吸光组分时,只要各组分间不存在着相互作用,则在某一波长下介质的总吸光度是各组分在该波长下吸光度的加和,这一规律称为吸光度的加合性。
系数:∙当介质厚度以 cm 为单位,吸光物质浓度以 g/L 为单位时,用表示,称为吸收系数,其单位为。
这时比尔-朗伯定律表示为。
∙当介质厚度以 cm 为单位,吸光物质浓度以 mol/L 为单位时,用表示,称为摩尔吸收系数,其单位为。
这时比尔-朗伯定律表示为。
两种吸收系数之间的关系为:。
历史物质对光吸收的定量关系很早就受到了科学家的注意并进行了研究。
皮埃尔·布格(Pierre Bouguer)和约翰·海因里希·朗伯(Johann Heinrich Lambert)分别在1729年和1760年阐明了物质对光的吸收程度和吸收介质厚度之间的关系;1852年奥古斯特·比尔(August Beer)又提出光的吸收程度和吸光物质浓度也具有类似关系,两者结合起来就得到有关光吸收的基本定律——布格-朗伯-比尔定律,简称比尔-朗伯定律。
lambert-beer定律的应用条件
lambert-beer定律的应用条件Lambert-Beer定律(也称为比尔-伯-朗伯定律或Beer-Lambert定律)是一种描述光通过非透明物质时的吸收现象的基本定律。
它在各种领域中都有广泛的应用,包括化学、光学、药学等。
Lambert-Beer定律可以用来量化物质吸收光的行为,从而实现对物质浓度的分析与测量。
Lambert-Beer定律的应用条件如下:1. 单色光:Lambert-Beer定律适用于单色光通过物质时的吸收行为。
也就是说,光线的波长要在一个较窄的范围内,以确保只有特定波长的光会被分析物吸收。
如果光源发出的光不是单色光,那么测量结果可能会出现误差。
2. 理想溶质:Lambert-Beer定律通常用于溶液中的溶质分析。
在溶液中,溶质以分子或离子的形式存在,并且分子和溶剂之间的相互作用较小。
这种情况下,溶质分子的吸收只与其浓度相关。
对于密度较大的溶液或悬浮物来说,应用Lambert-Beer定律时,需要对测量结果进行修正。
3. 稀溶液:Lambert-Beer定律是在稀溶液中推导出的。
在稀溶液中,溶质与其他溶质或溶剂相互之间几乎没有相互作用,且分子之间距离较远。
在这种条件下,对吸收光强度的测量可以直接与溶质浓度成正比。
4. 单向传播:Lambert-Beer定律的解释基于一个前提,即光线是单向传播的。
这意味着光只从光源出发沿着一个方向传播,不经过反射或散射等不可控过程。
在实际应用中,需要确保光线穿过样品时没有散射或反射,以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虽然Lambert-Beer定律在实际应用中具有一些限制,但它仍然是物质浓度测量和分析的重要工具。
通过控制光源的波长和选择适当的光散射材料,可以克服一些限制,并在广泛的应用领域中实现溶质浓度的精确测量。
朗伯比尔定律适用条件
朗伯比尔定律适用条件
朗伯一比尔定律(Lambert-Beer law)是分光光度法的基本定律,是描述物质对某一波长光吸收的强弱与吸光物质的浓度及其液层厚度间的关系。
物理意义是当一束平行单色光垂直通过某一均匀非散射的吸光物质时,其吸光度A与吸光物质的浓度c及吸收层厚度b成正比,而与透光度T成反相关。
适用条件
(1) 入射光为平行单色光且垂直照射.
(2) 吸光物质为均匀非散射体系.
(3) 吸光质点之间无相互作用.
(4)辐射与物质之间的作用仅限于光吸收,无荧光和光化学现象发生.
(5)适用范围:吸光度在0.2~0.8之间
在分光光度分析中,比尔定律是一个有限的定律,其成立条件是待测物为均一的稀溶液、气体等,无溶质、溶剂及悬浊物引起的散射;入射光为单色平行光。
导致偏离朗伯-比尔定律的原因很多,但基本上可分为物理和化学两个方面。
物理方面主要是入射光的单色性不纯所造成的;化学方面主要是由于溶液本身化学变化造成的。
lambert-beer定律的应用条件
lambert-beer定律的应用条件摘要:1.介绍Lambert-Beer 定律mbert-Beer 定律的应用范围mbert-Beer 定律的应用条件4.实际应用中的注意事项正文:一、Lambert-Beer 定律简介Lambert-Beer 定律,又称为比尔- 朗伯定律,是光吸收的基本定律之一。
它描述了物质对某一波长光吸收的强弱与吸光物质的浓度及其液层厚度间的关系。
该定律由约翰·亨利·朗伯和尤斯图斯·冯·利伯特分别于1852 年和1853 年独立发现,因此以他们两人的名字命名。
二、Lambert-Beer 定律的应用范围Lambert-Beer 定律被广泛应用于化学、环境科学、生物学、医学等领域。
在实际应用中,它可以用于测量物质的浓度、检测物质的成分、研究生物大分子的结构和功能等。
三、Lambert-Beer 定律的应用条件1.吸光物质应为非散射物质。
如果吸光物质是散射物质,测量结果将受到散射的影响,导致准确性下降。
2.吸光物质的浓度应足够高。
当吸光物质的浓度较低时,Lambert-Beer 定律不再适用,因为此时吸光物质的吸光度与浓度之间的关系不再是线性的。
3.测量的光波长应接近吸光物质的吸收峰。
当测量的光波长远离吸光物质的吸收峰时,吸光度与浓度之间的关系将变得非线性,不再符合Lambert-Beer 定律。
4.测量的温度应稳定。
温度的变化会影响吸光物质的吸光度,从而影响Lambert-Beer 定律的适用性。
四、实际应用中的注意事项1.在进行光吸收测量时,应确保仪器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2.对于非线性吸光度与浓度关系的物质,可以采用其他方法,如比尔- 朗伯微分法,进行浓度计算。
3.在测量过程中,应控制实验条件,如温度、光照强度等,以保证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朗伯比尔定律的适用范围
朗伯比尔定律的适用范围
朗伯一比尔定律(Lambert-Beer law)是分光光度法的基本定律,是描述物质对某一波长光吸收的强弱与吸光物质的浓度及其液层厚度间的关系。
物理意义是当一束平行单色光垂直通过某一均匀非散射的吸光物质时,其吸光度A与吸光物质的浓度c及吸收层厚度b成正比,而与透光度T成反相关。
适用条件
(1) 入射光为平行单色光且垂直照射.
(2) 吸光物质为均匀非散射体系.
(3) 吸光质点之间无相互作用.
(4)辐射与物质之间的作用仅限于光吸收,无荧光和光化学现象发生.
(5)适用范围:吸光度在0.2~0.8之间
在分光光度分析中,比尔定律是一个有限的定律,其成立条件是待测物为均一的稀溶液、气体等,无溶质、溶剂及悬浊物引起的散射;入射光为单色平行光。
导致偏离朗伯-比尔定律的原因很多,但基本上可分为物理和化学两个方面。
物理方面主要是入射光的单色性不纯所造成的;化学方面主要是由于溶液本身化学变化造成的。
朗伯比尔定律的应用原理
朗伯比尔定律的应用原理1. 什么是朗伯比尔定律朗伯比尔定律(Lambert’s Law),也叫比尔-朗伯定律(Beer-Lambert Law),是描述溶液中光强衰减规律的一个重要定律。
它提供了溶液浓度与光强之间的关系,为分析化学和光学领域提供了重要的工具。
2. 朗伯比尔定律的表达式朗伯比尔定律可以用如下的表达式表示:A = εlc其中,A表示溶液的吸光度,ε称为摩尔吸光系数,l表示光程长度,c表示溶液的浓度。
3. 朗伯比尔定律的应用原理朗伯比尔定律的应用原理基于溶液中物质对特定波长光的吸收。
当光穿过溶液时,被溶液中的物质吸收的光强会减弱,而吸光度A即表示吸收的强度。
根据朗伯比尔定律的表达式可知,吸光度A与摩尔吸光系数ε、光程长度l以及溶液浓度c有关。
通过改变这些参数的值,可以实现溶液中物质的定量分析。
4. 朗伯比尔定律的应用领域朗伯比尔定律在分析化学和光学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以下列举了一些常见的应用领域。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通过测量溶液在紫外-可见波段的吸收光谱,可以确定物质的摩尔吸光系数、浓度和光程长度等参数,并用于分析定量分析、质量分析等领域。
•荧光光谱:荧光光谱是利用物质在吸收光的作用下产生的快速放出的荧光来研究物质性质的一种分析方法,朗伯比尔定律也适用于荧光分析。
•红外光谱:通过测量溶液在红外波段的吸收光谱,可以确定物质的摩尔吸光系数,从而实现物质的定量分析和结构分析。
•色谱技术:色谱技术包括气相色谱(GC)、液相色谱(LC)等,朗伯比尔定律可以用于根据溶液在色谱柱中的吸收特性确定溶液中目标物质的浓度。
•生物分析:朗伯比尔定律常用于生物分析领域,如酶活性测定、蛋白质测定等。
5. 朗伯比尔定律的局限性朗伯比尔定律在一定条件下可以提供比较准确的分析结果,但也存在一些局限性。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局限性:•波长选择:朗伯比尔定律适用于特定波长的吸收分析,需要选择适合的光源和检测器。
•非线性吸收:在溶液浓度较高时,物质的吸收光谱可能变得非线性,这时朗伯比尔定律的应用就需要考虑修正因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朗伯一比尔(Lambert-Beer )定律
当入射光波长一定时, 待测溶液的吸光度 A 与其浓度和液层厚度成正比, 即k 为比例 系数,与溶
液性质、温度和入射波长有关。
Lambert-Beer 定律是分光光度定量分析 的基 础。
当浓度以g/L 表示时,称k 为吸光系数,以 a 表示,即
A abc
当浓度以mol/L 表示时,称 k 为摩尔吸光系数,以 e 表示,即
A bc
比耳定律成立的前提条件是: (i )入射光是单
色光;(2 )吸收发生在均匀的介质中; (3 )吸收过 程中,吸收物质互相不发生作用 入射光 透射光I
透射率定义:T 取值为0.0 % ~ 100.0 %
全部吸收T = 0.0 %
全部透射T = 100.0 %
lg T KCb A
吸光度与透射率 '
以百分透光度和吸光度分别对溶液浓度作图得一条通过原点的直线和一条指数曲线
根据比尔定律,在理论上,吸光度对溶液浓度作图所得的直线的截距为零,斜率为 kb 。
实 际上,吸光度与浓度的关系有时是非线性的, 或者不通过原点,这种现象称为偏离比尔定律。
引起偏离比尔定律的因素
T ・10"A ・10・K bc
T :透射率 A :吸光度
样品吸光度 A 与光程b 总是成正比。
但当 b 一定时,A 与c 并不总是成正比, 即偏离L-B 定律!这种偏离由样品性质和仪器决定。
1•样品性质影响
a )稀溶液。
待测物高浓度 --吸收质点间隔变小一质点间相互作用一对特定辐射
的吸收能
力发生变化---e 变化;
b )稳定溶液。
试液中各组份的相互作用,如缔合、离解、光化反应、异构化、配体数目改 变等,会引起待测组份吸收曲线的变化;
c ) 溶剂的影响:对待测物生色团吸收峰强度及位置产生影响;
d ) 均匀溶液。
胶体、乳状液或悬浮液对光的散射损失。
2.仪器因素
仪器因素包括光源稳定性以及入射光的单色性等。
a )入射光的非单色性:不同波长的光所产生的吸收不同,可导致测定偏差。
假设入射光由测量波长
x 和干扰i 波长组成,据Beer 定律,溶液对在 x
和i 的光的吸光度分别为: 当x = i 时,或者说当x = i 时,有A= x bc,符合L-B 定律;
当x i 时,或者说当x i 时,则吸光度与浓度是非线性的。
二者差别越大, 则偏离L-B
越大;
当x > i ,测得的吸光度比在 单色光” x 处测得的低,产生负偏离;反之,当 x < i ,
则产生正偏离。
lg I x lg 0(x)10 I o (i )1O
综合前两式,得
I 0(x)
1 0(i) 1 0(x) I 0(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