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范性要素的编写
4.标准的编写-规范性要素的编写
第一节:名称 第二节:范围 第三节:规范性引用文件 第四节:术语和定义 第五节:符号和缩略语 第六节:要求 第七节:分类、标记和编码 第八节:规范性附录
第一节:名称(必备要素)
标准的名称应置于范围之前,应在标准的封面中标示
1.名称要求
→准确:不能存在歧义 →简洁:必要的补充可以在范围中给出 →术语统一:使用规范性的术语
5.规范性引用文件引导语(2009版新规定)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 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 适用于本文件。”
6.引用文件的排列顺序
a)国家标准(含国家标准化指导性技术文件); b)行业标准; c)地方标准(仅适用于地方文件的编写); d)国内有关标准; e)国际标准(含ISO标准、ISO/IEC标准、IEC标准); f) ISO、IEC有关文件; g)其他国际标准以及其他国际有关文件。
例:4 符号 下列符号适用于本文件。 D:观察距离(即预先设定的观察者到标志的距离)。 d:圆形边框内径。 de :棱形边框内缘的边长。 α :符号中细节的最小线宽。 % :等边三角形边框内缘边长。
5 缩略语 下列缩略语适用于本文件。
BBV:比特流参考解码器(Bitstream Buffer Verifier) MB:宏块(Macroblock) LSB:最低有效位(Least Significant Bit)
注:发泡剂可以是压缩气体,易挥发液体,或分解成(或反应后形成)气体的化学制品。
第五节:符号和缩略语(可选要素)
专门的“符号标准”应按照以下标准编写 →GB/T 20001.2《标准编写规则 第2部分:符号》 专门的“代号标准”应按照以下标准编写 →GB/T 20001.3《标准编写规范 第3部分:信息分类编码》
规范标准、规程标准和指南标准的编写规则
识 ,首先应清楚标准的类 别,并 了解其边 界 、定位和
作用 。只有理解标准的概念 和原则 ,才能 掌握标准的
核心技术要素和其他技术要 素的构成和编写 。 标 准按 照 涉 及 的 对象 类 型划 分 ,分 为术 语 标 准 、符号标 准 、试 验方法标 准 、产品标 准 、过 程标
其 以要 求型 条款 为主 ,内容 中一 定要包 含 “ 要
.
.
4 6. .
特性 来表 述 ,通 常不使用 其他特性 ( 如 描述特性 、 设计 特性 等 )来表 述 ,以便给技术 发展 留有最 大的 自由度 。在遵守 性能, 效能原则 时 ,需注意确 保要求
中不疏漏 对标准化 对象 的功能产 生重要影 响 的产品 性 能或过 程/ 服务效 能。性 能傲 能原则 是考虑如何针 对特性规定要求 时优先考虑 的原则 。
2 . 3 指 南 标 准 的 特 点
G B / T 2 0 0 0 1《 标准编写 规则 》分别给 出 了起 草各类 标 准 所 遵 循 的原 则 、标 准结 构 、要 素 的 起草 要 求 和 表述规 则等 。本文 以标 准 的要求程度 作为 分类依
据 ,旨在 清晰 明了地展 现规 范标准 、规程标 准与指 南标准 问的 别与联 系。
3 . 1 . 1 目的导 向原 则
荐 良好惯 例或程序的标 准 。
1 . 3 指 南标 准
以适 当的背景 知识 给出某 主题 的一 般性 、原 则
目的导 向原则是标 准 的技术要 素 中拟标准 化 的 特性 或 内容的选取 原则 ,即标 准中拟标 准化 的特性
第四章-食品标准的制定
可选要素
二、符号和缩略语
符号和缩略语在食品标准中是可选要素。一般应列在 “术语和定义”一章之后。
三、要求
1、选择要求要素的原则
(1)目的性原则
要求要素是规范性技术 要素中的核心内容
(2)性能特性原则
(3)可证实性原则 (4)要求量化原则
2.食品产品标准要求
⑴原材料要求:必须制定原材料,且规定其使用性能不低 于有关标准,若没有标准可以在规范性附录中对原材料 的性能特性做出具体规定。 ⑵感官要求:应对食品的外形、色泽、气味、滋味和组织 形态等做出明确的规定。
……
5.2 5.2.1 无编号 ……
……
感官检查 取约50ml …… 附录A
第四节 食品标准核心内容 (规范性技术要素)的编写
规范性技术要素
一、术语和定义
二、符号和缩略语
三、要求 四、抽样 五、试验方法 六、检验规则
七、标志、标签与包装
八、运输与贮存 九、规范性附录 十、图与表
食品标准核心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容的编写
编写术语和定义应掌握的原则:
1)当不对术语进行定义,其含义易引起误解或产生歧义时,才 有必要对术语进行定义。
2)对于通用词典中的通用技术术语,只有用于特定含义时,才 应对它下定义。 3)应避免给商品名、俗称、品牌下定义。 4)在标准中应在其范围限定的领域内给术语下定义。
5)在对某术语进行定义前,应查明其他标准中是否已给出定义, 避免重复或对同一概念给出不同的解释。
规范性附录和资料性附录
十、图与表
1.图
⑴图的编号:
• 由“图”和从1开始的阿拉伯数字组成,如 “图1”、“图2”等 • 一直延续到附录之前,图的编号与章、条、 段和表的编号无关。 • 附录中图的编号在阿拉伯数字之前加上标 识该附录的字母,如“图A.1”
文件的编制要素与注意事项
文件的编制要素与注意事项在工作和生活中,我们经常需要编写各式各样的文件,如报告、备忘录、规章制度等等。
而一个好的文件编制能够提高文件的可读性和有效性。
本文将介绍文件编制的要素以及注意事项,帮助你更好地撰写文件。
一、文件编制要素1. 标题标题是文件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能够直观地概括文件的主题,方便读者快速了解文件的内容。
一个好的标题应该简明扼要,能够准确地表达文件的核心内容。
2. 正文正文是文件的主体部分,需要清晰、有条理地表达文件所要传达的信息。
在编写正文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语言简洁明了:避免使用过于复杂的词汇和长句子,使得读者更容易理解。
- 段落分明:合理使用段落,每个段落应只包含一个主题,逻辑清晰。
- 条理清晰:使用标题、编号、项目符号等方式,将正文分成小节,让读者更容易找到所关注的内容。
3. 附件附件是文件编制中常用的辅助材料,能够对文件内容进行补充和支持。
当文件涉及到大量数据、图表、图片等信息时,可以将这些信息整理成附件,使得文件更加易读。
在编制附件时,需要注意:- 编号和标注清晰:每个附件应该有明确的编号和标题,与正文相呼应。
- 适量使用:附件只是对正文的一种补充,不应该用大量的附件来代替正文。
二、文件编制注意事项1. 目标读者在编制文件时,需要考虑读者的背景和需求。
对于高科技领域的文件,读者可能是专业人士,可以使用专业术语和相关的知识;而对于一般公众的文件,应该使用通俗易懂的语言,避免过于专业化。
了解读者的需求,为他们提供符合他们需要的信息。
2. 界面设计一个好的界面设计能够提升读者的阅读体验。
在编制文件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字体和大小:选择合适的字体和字号,使得文件整体的版面清晰、易读。
- 段落间距和行距:合理调整段落间距和行距,使得文件排版整齐、美观。
- 使用标点符号:正确使用标点符号,避免出现标点符号缺失或重复的情况。
3. 格式规范不同类型的文件有不同的格式规范要求,如报告、备忘录、规章制度等。
标准编写规范
标准编写规范在进行文档创作时,遵循标准的编写规范是非常重要的。
标准的编写规范不仅可以提高文档的质量,还可以使读者更容易理解文档内容。
因此,本文将就标准的编写规范进行详细介绍,以便文档创作者能够更好地应用于实际创作中。
首先,标准的编写规范包括文档的格式要求。
在编写文档时,应该使用统一的字体和字号,确保整个文档的格式统一。
另外,文档的标题、正文、图表、参考文献等部分也应该按照规范进行排版,以便读者能够清晰地理解文档的结构和内容。
其次,标准的编写规范还包括文档的语言要求。
在进行文档创作时,应该使用准确、生动、简洁的语言,避免使用过于复杂或晦涩的词语。
另外,句子之间的逻辑联系也非常重要,应该力求上下贯通,语气一致,通顺流畅,以便读者能够轻松地理解文档的内容。
此外,标准的编写规范还包括文档内容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在进行文档创作时,应该尽可能确保文档内容的准确性,避免出现错误或不实信息。
另外,文档内容也应该完整,不应该存在缺失语句、丢失序号、丢失字体段落不完整等情况,以便读者能够全面地了解文档的内容。
最后,标准的编写规范还包括文档的综合质量要求。
在进行文档创作时,应该力求整体逻辑贯通,避免出现首先、其次、最后这样的逻辑词语,以免影响文档的阅读体验。
另外,文档中也不应该出现与主题无关的内容,如广告、联系方式、商业化、网站链接、搬运痕迹等,以免影响文档的专业性和可信度。
总之,标准的编写规范对于文档创作者来说非常重要。
遵循标准的编写规范不仅可以提高文档的质量,还可以使文档更易于被读者理解和接受。
因此,文档创作者在进行文档创作时应该严格遵循标准的编写规范,以确保文档的质量和可读性。
规范性要素的编写
规范性要素得编写一、规范性一般要素(一)标准名称1、编写要求标准名称为必备要素,它应置于正文“范围”之前与标准得封面。
名称力求简练,并应明确表示出标准得主题,使之与其她标准相区分。
名称不应涉及不必要得细节。
任何其她必要得详细说明应在范围中给出。
2、构成与形式1) 构成标准名称应由几个尽可能短得要素组成,其顺序由一般到特殊。
通常,所使用得要素不多于下述三种:最多三个要素:引导要素+主体要素+补充要素(对象所属领域)(标准化对象)(对象得特定方面)2) 形式: 一段式、二段式、三段式3、要素得选择1) 主体要素必不可少2) 引导要素得选择3) 补充要素得选择4) 分部分标准要素得选择补充要素成必备,应加第几部分4、表现形式标准名称应正确反映标准得内容与用途,名称根据不同情况采用标准得主题加下列表现形式:——以提要求为主得过程类标准用“规范”、“规则”、“守则”等表示;——以表示流程步骤为主得过程类标准用“规程”,例如“操作规程”;——以表述技术指标为主得结果类标准用“技术要求”或“技术条件”;——产品标准(结果类标准)用产品名称直接作为标准得名称。
标准具有标准编号、封面、规定得格式,已表明就是标准文件,不应在名称中再加“标准”二字。
(二)范围1、编写要求范围为必备要素,它应置于每项标准正文得起始位置(第1章)。
范围应明确表明标准得对象与所涉及得各个方面,由此指明标准或其特定部分得适用界限。
必要时,可指出标准不适用得界限。
2、作用与内容1)作用标准得内容简介并起承上启下作用。
2)内容阐述标准“有什么”与“有什么用”(界定适用得界限)3、表述1)以陈述句、规范性得语言来表达。
2)简洁、完整,成内容提要,但不就是名称得重复。
3)不应包含要求。
4)不陈述编标准得目得。
5)范围得陈述应使用下列两句话得表述形式:第一句为标准得内容概要,应表述为:“本标准……得尺寸。
”——规定了—……得方法。
”……得特征。
”——确立了—……得系统。
6.王立建-规范、规程、指南等标准编写要求与方法
专利持有人姓名:西安西电捷通无线网络通信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西安市高新区科技二路68号西安软件园秦风阁A201 联系人:刘长春 电话:029-87607836 请注意除上述专利外,本文件的某些内容仍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
20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
规范性技术要素的比较
要素 规范性技术要素
规范
术语的定义 ...... 要求 证实方法 ...... 规范性附录
规范类型
要求 方法
产品规范 过程规范 服务规范
三 规范类标准的编写
标准的要求
规范标准中的要素“要求”应通过直接或引用的方式规定以下内容: ——保证产品/过程/服务适用性的所有特性; ——特性值; ——适宜时,描述证实方法。 当标准化对象为系统时,规范标准中的要素“要求”应通过直接或引用 的方式规定以下内容: ——保证完整的、已安装的系统适用性的所有特性,根据具体情况,还可 包括系统各构成要素(或子系统)的特性; ——特性值; ——适宜时,描述证实方法。 内容根据具体情况,还可包括确立系统的构成要素(或子系统)以及各要素
36
三 规范类标准的编写
逐批检验 • 批量生产或连续生产的产品,进行全数逐批检验,检验中,出现任一项不
合格时,返修后重新进行检验,若再次出现任一项不合格时,该台产品被 判为不合格产品。逐批检验中性能和外观结构检查两项,允许按GB/T 2828.1进行抽样检验,产品标准中应规定抽样方案和拒收后的处理方法。 • 逐批检验由产品制造单位的质量检验部门负责进行。
的特点 • 分类与技术发展有关的,如GB/T 9813、打印机类规范
32
三 规范类标准的编写
如何规范撰写公文
如何规范撰写公文公文是指用于国家机关、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等进行内外部交流和沟通的正式文件。
规范撰写公文具有重要的意义,不仅能够确保信息的准确传达,还能提高机构的形象和行政效率。
本文将从公文的基本要素、撰写规范和排版要求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公文的基本要素公文包括标题、正文、署名、日期等要素。
1. 标题:标题应精确明确,能够准确概括文意。
一般采用简洁的词组或名词短语,避免使用长句或复杂的语法结构。
同时,标题的字体应与正文相对应,一般采用加粗字体。
2. 正文:正文是公文的主体部分,应围绕主题进行论述,内容要简明扼要、逻辑严谨、层次分明。
段落应遵循一个主题一个段落的原则,段间留白明显。
3. 署名:署名是公文的发文依据,应标明发文单位、署名人和联系方式,确保公文的可查性和可追溯性。
署名位置一般位于正文下方,居中对齐。
4. 日期:日期一般位于署名之下,具体格式为“年、月、日”,年份可采用阿拉伯数字。
二、公文的撰写规范撰写公文时应注意以下几点,以确保公文的规范性和准确性。
1. 表达准确:在撰写公文时,应注意用词准确、简练,避免使用含糊不清或模棱两可的词汇。
同时,语句应符合逻辑,内容要完整、明确,避免出现歧义。
2. 语法规范:应注意语法的正确使用。
避免出现主谓不一致、主谓宾关系混淆等错误。
同时,句子结构清晰,排比、对偶等修辞手法的运用要合理,提高语句的表达力和感染力。
3. 信息完整:公文的内容应完整、详细地传达所需信息。
避免遗漏或含糊其辞,确保读者能够准确理解文意。
4. 逻辑严密:公文的撰写应注意逻辑的严密性,确保论述的前后衔接自然顺畅。
关键信息应在论述的前面或核心位置呈现,以提高读者的阅读效率。
三、公文的排版要求公文的排版要求严格,以下是一些基本的排版要点。
1. 字体与字号:字体一般选择宋体或仿宋,字号一般为小四或五号。
标题一般采用加粗字体,以突出重点。
2. 段落格式:段落之间留有明显的间距,首行缩进一个汉字。
第四章 食品标准的制定-2
39
(四)注、脚注和示例
条文中的注、脚注、示例无论在标准的任何要素中都是资料性的。 条文中的注、脚注、示例无论在标准的任何要素中都是资料性的。 也就是说不能在注、脚注、示例中规定要求。 也就是说不能在注、脚注、示例中规定要求。 注是为了帮助读者正确理解和使用标准而设立的, 注是为了帮助读者正确理解和使用标准而设立的,注是向读者提 供附加信息。注的表示:在条文下, 供附加信息。注的表示:在条文下,在第一行文字前加黑体字注 和冒号(小五号字)。一章或一条中有多个注时应标示: )。一章或一条中有多个注时应标示 和冒号(小五号字)。一章或一条中有多个注时应标示:“注 1:”、“注2:”、“注3:”等。 : : : 脚注可用阿拉伯数字加半括号表示, )、2) 也可用“ ” 脚注可用阿拉伯数字加半括号表示,如:“1)、 )”也可用“*” )、 表示。脚注号应放在被注的文字的右上角。 表示。脚注号应放在被注的文字的右上角。脚注应与正文用四分 之一长的短线分开。 之一长的短线分开。 示例只能给出对理解或使用标准起辅助作用的附加信息,不应包 示例只能给出对理解或使用标准起辅助作用的附加信息, 含要求和对于使用标准不可缺少的信息。位于所涉及章、 含要求和对于使用标准不可缺少的信息。位于所涉及章、条或段 的下面。 示例1”、 示例2”等表示 等表示。 的下面。“示例 、“示例 等表示。
14
(三)规范性引用文件
3. 引导语
对单独标准,其引导语是: 对单独标准,其引导语是:
15
(三)规范性引用文件
4. 规范性引用文件一览表的排序
国家标准-行业标准 地方标准 国内有关文件-ISO标准 标准-IEC 国家标准 行业标准-地方标准 国内有关文件 行业标准 地方标准-国内有关文件 标准 标准-ISO或IEC有关文件 其他国家标准或有关文件。 有关文件-其他国家标准或有关文件 标准-ISO或IEC有关文件-其他国家标准或有关文件。 国家标准、 标准、 国家标准、ISO标准、IEC标准按标准的顺序号由小到大 标准 标准按标准的顺序号由小到大 排列。行业标准等先按标准代号的拉丁字母顺序排列, 排列。行业标准等先按标准代号的拉丁字母顺序排列,再 按标准的顺序号由小到大排列。 按标准的顺序号由小到大排列。
规范标准、规程标准和指南标准的编写规则
规范标准、规程标准和指南标准的编写规则作者:高艳来源:《中国质量与标准导报》2017年第12期标准是建立技术秩序的主要依据,准确地表述标准的技术内容将对标准使用的广泛性和应用的有效性起到巨大的影响。
编写标准需要掌握大量的相关知识,首先应清楚标准的类别,并了解其边界、定位和作用。
只有理解标准的概念和原则,才能掌握标准的核心技术要素和其他技术要素的构成和编写。
标准按照涉及的对象类型划分,分为术语标准、符号标准、试验方法标准、产品标准、过程标准、服务标准等;按照要求程度划分,分为规范标准、规程标准、指南标准。
在标准的编写和使用过程中,对不同类型标准的理解很容易发生混淆。
GB/T 20001《标准编写规则》分别给出了起草各类标准所遵循的原则、标准结构、要素的起草要求和表述规则等。
本文以标准的要求程度作为分类依据,旨在清晰明了地展现规范标准、规程标准与指南标准间的区别与联系。
1 基本概念1.1 规范标准规定产品、过程或服务需要满足的要求以及用于判定其要求是否得到满足的证实方法的标准。
1.2 规程标准为产品、过程或服务全生命周期的相关阶段推荐良好惯例或程序的标准。
1.3 指南标准以适当的背景知识给出某主题的一般性、原则性、方向性的信息、指导或建议,而不推荐具体做法的标准。
2 特点2.1 规范标准的特点其以要求型条款为主,内容中一定要包含“要求”这一要素,用来列出需要证实的要求型条款,“要求”可以表达要求的“结果”或“过程”。
“要求”中所列出的“要求型条款”是需要满足的,为了检验是否所提出的要求已经被满足,在这类标准中,还需要规定相应的证实方法。
规范主要以规定“结果”为主。
规范可以是产品规范、过程规范、服务规范等。
2.2 规程标准的特点其宜以推荐和建议的形式起草,也就是说,规程中的条款应以推荐型条款为主,也可有陈述型条款。
规程中主要是推荐“过程”的内容,例如首选的操作步骤或程序。
规程通常给出的是惯例或程序,即推荐的是方法,而不是结果。
标准的结构和编写规则第五讲 规范性一般要素的编写
标
准 他 动 态
GB T
.
1 20 版 专 题讲 座 —00
标 准 的结构和编 写规 则
Th t u t ea d Co p l g Ru eo t n r eS r c ur n m i n l fS a da d i
准 { 对象 使 用 范围的 情况 发 生 。对于 特定 用 途产 品的 产 品 J 二 标 准 ,在名 称中应 反 应其 适用 的 范 围 。
( )名称 的措词 三
1 在 电 子 行业中 ,产 品标 准 的 名 称 中 一律 用 “ 范 规
①
— —
f 舀
。 期 。
蕊
维普资讯
( 一)名称 的组成
标 准的 名 称应 由 几个 尽可 能 短的要 素 组成 ,其 顺序 由 通用 到特 殊 。通常 ,所 使用 的 要素不 多 于 下述三 种 = a 引 导要素 ( 选 的 ) ) 可 :表示 标准所 属的 领域 b 主体 要 素 ( ) 必备 的 ) 表 示 在 上述 领 域 内所 要论述 的 : 主 要对 象 c) 充 要 素 ( 选的 ) 补 可 :表 示 上 述主 要 对象 的 特 定 方 面 ,或给 出 区分开 诙 标 准 ( 该 部分 )与 其他标 准 ( 其 或 或 他 部分 )的 细节 。
三 、规范性引用文件
规范性 引用 文件 是标 准 的可选 要 素 ,它 应列 出标 准 中
规 范 性引用 的文 件 一览表 。
制定的 我 国标准 ,其 对血 的英 文名 称应 尽 可能使 用原 文英
文 名 称 。当 我 国标 准 对 应 的 英 文 名 称 与 被 采 用 的 国 际标 准
目 关于标识名称列应的英文名称
教师教案的规范编写与要素
教师教案的规范编写与要素
1. 引言
教师教案是指教师在备课过程中编写的一种教学计划书,它是教师授课的重要工具之一。
规范编写教案能够提高教学质量,提升教师的教学效果,因此具有重要意义。
2. 规范编写教案的要素
2.1 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教师设计教学活动和评价学生研究成果的基础。
教案中应明确阐述教学目标,包括知识、技能和情感目标,以及具体的研究成果评价方式。
2.2 教学内容
教案中应明确列出教学内容,包括教材内容、扩展阅读或参考资料等。
教学内容应与教学目标相一致,并合理安排教学顺序。
2.3 教学步骤
教案中应详细描述教学步骤,包括引入、讲解、示范、练、巩固和作业等环节。
每个步骤的时间安排、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都应清晰明确。
2.4 教学资源
教案中应注明所需的教学资源,包括教具、多媒体设备、实验器材等。
教师需要提前准备好所需资源,以保证教学的顺利进行。
2.5 学生评价
教案中应设定合理的学生评价方式,用于评估学生的研究效果和教学质量。
评价方式可以包括小测验、作业、讨论等形式,以促进学生的主动参与和深入研究。
2.6 个性化教学
教案中应考虑到学生的个体差异,设计适应不同学生的教学策略和教学活动。
个性化教学能够更好地满足学生的研究需求,提高研究效果。
3. 结论
规范编写教案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教师在备课过程中应注重教案的设计和编写。
合理安排教学目标、内容、步骤和评价方式,以及考虑到学生的个性化需求,能够有效提升教学效果,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国家标准审编基础——技术要素(一):规范性技术要素
国家标准审编基础——技术要素(一):规范性技术要素作者:薛斌来源:《中国质量与标准导报》2018年第06期按照特殊性和普遍性这一纬度对要素进行划分,可以将标准中的要素分为技术要素(即规范性技术要素)和通用要素两类。
“技术要素”的内容具有特殊性。
技术要素及其内容的选择和确定过程与标准化对象、标准的使用者及制定标准的目的有关,因此每个标准的技术要素的具体内容都会不同。
“通用要素”的内容具有普遍性。
它适用于各类标准,只要选择了某个通用要素,其要素的标题就会相同,要素内容的表述形式具有共同的特点。
一、不同类型标准的技术要素技术要素是表述标准技术内容的,是某标准区别于其他标准的关键要素。
标准中技术要素之外的要素的编写都与技术要素的内容有关,都源于这类要素。
标准的技术要素可分为核心技术要素和其他技术要素。
核心技术要素决定了一个标准的类型。
不同类型的标准其核心技术要素就会不同,它是一个标准之所以成为某类标准的决定性要素。
一个标准的核心技术要素之外的技术要素可以统称为其他技术要素。
不同类型标准的技术要素见表1。
一项标准不一定包括表1中的所有的技术要素,可以包含表1之外的其他技术要素。
按照标准的表述需要,表1中的技术要素可以合并或拆分,其标题可做相应调整。
技术要素的构成及其在标准中的编排顺序根据所起草的标准的具体情况而定。
二、技术要素选择的考虑因素和原则(一)技术要素选择的考虑因素技术要素的选择主要考虑的因素有三点:1. 确认标准化对象标准化对象与标准中规定的技术内容密切相关,也就是标准化对象不同,标准中的核心技术的内容就会不同,标准中的其他技术要素也会不同。
2. 明确标准的使用者标准化对象相同,但编写标准所针对的使用对象不同,选择的技术要素也会不同。
标准针对的是生产者,则会选择性能要求;针对的是管理部门,则可能涉及健康和安全要求。
3. 确定标准的编制目的同一个标准化对象,如果编制标准的目的不同,所选择的技术要素也会随之不同。
如何编写标准规范
条款的表述
1、陈述型条款的表述: ①利用一般陈述句提供信息。主要用“是、由、为 给出”等,如:“章是标准内容划分的基本单元” 。 ②利用助动词“可”或“不必”,表示在标准的界 限内允许的行为或行动步骤。如:“一个层次中有 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条时才可设条”。又如:“与国 际标准无一致性程度的,不必标注一致性程度标识 ”。 ③利用助动词“能”或“不能”,表示由于某种原 因导致的能力。如:“在空载情况下,机车速度能 达到200km/h”。又如:“如果在特殊情况下,不能 避免使用商品名,则应指明其性质”。
服务业标准编写规范
晋中市质量技术监督局 标准科 毛星
一、标准的结构
一、按内容划分 要素、条款、内容表述。 二、按层次划分 部分、章、条、段、列项、附录。
(一)标准的要素
所有标准的内容都是由各种要素构成的,要素 的划分有3种方式。 (1)依据要素的性质,可将标准中的要素划分 为:“规范性要素”和“资料性要素”。 (2)依据要素在标准中所处的位置还可把要素 划分:“规范性一般要素”、“规范性技术要 素”和“资料性概述要素”、“资料性补充要 素”。 (3)依据要素在标准中是否必须,可将标准中 的所有要素划分为:“必备要素”和“可选要 素”。
标准结构的示例:GB 12942-2006 涂装作业安全规 程
封面 前言 范围 规范性引用文件 术语和定义 基本要求 涂装作业安全 安全管理
标准结构的示例:DB11/275-2005 餐饮业安全管理 规范
封面 前言 范围 规范性引用文件 术语和定义 职责 要求(基本要求、设备设施、安全标志、安全生 产管理、突发事件预案)
教案编写的规范性及教师的要求
教案编写的规范性及教师的要求教案是教师进行教学活动的详细计划,是教师对课程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等方面的具体安排。
一个优秀的教案能够帮助教师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提高教学效果。
因此,教案的编写需要遵循一定的规范性,同时教师也需要具备一定的素质和能力。
一、教案编写的规范性1. 教案的结构一个完整的教案一般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课题:明确本节课的教学主题,简洁明了。
(2)教学目标:明确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包括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目标。
(3)教学内容:详细阐述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包括教材内容、拓展内容等。
(4)教学方法: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特点,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如讲授法、讨论法、实验法等。
(5)教学过程:详细描述本节课的教学过程,包括导入、新课、巩固、拓展、总结等环节。
(6)作业布置:根据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合理布置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7)教学反思:对本次教学活动进行总结和反思,发现问题,提出改进措施。
2. 教案的内容教案内容要详细、具体,具有可操作性。
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合理设计教学活动,确保学生能够在课堂上有效地学习。
3. 教案的格式教案应采用清晰的格式,便于阅读和修改。
可以使用文本编辑软件(如Word)或专业教案模板进行编写。
4. 教案的修改和更新教案不是一成不变的,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表现和教学效果,不断修改和完善教案,使其更加符合教学需要。
二、教师的要求1. 专业知识教师应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能够准确地传达教学内容,解答学生的疑问。
2. 教学能力教师应具备较强的教学能力,能够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组织有效的教学活动。
3. 沟通能力教师应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能够与学生、家长、同事等进行有效的沟通和交流。
4. 敬业精神教师应具备敬业精神,对教学工作充满热情,认真负责地对待每一个教学环节。
5. 持续发展教师应具备持续发展的意识,不断学习新知识、新方法,提高自身素质和能力。
编写标准_规程_规范_需要关注的几个问题_刘庆
1.“目次”和“目录”的区别 在 英 语 中 目 次 为 “tables of contents”、目 录 为 “catalogue”, 两 者 的概念和含义是不同的,因而也是 不能通用的。 但在使用中,过去习 惯上并未区分清楚,常常混淆。 目 前,在《标准文献主题词表》中已对
所谓“资料性引用”是指标准 中引用或涉及某文件后, 这些文 件中的内容并不构成引用文件的 标准中的规范性内容。 使用标准 时, 并不需要遵守所引用文件中 提及的内容, 提及的目的只是提 供一些参考文献或者资料。 根据 需要, 可将资料性引用文件列入 “参考文献”中。
资料性引用常常表述为: “…… 参 见 …… 的 内 容 ”;“…… 给 出了进一步的说明”。
管理 MANAGEMENT 计量论坛
表1 最常见的各类条款使用的助动词及其等效表达
效的表述。 范围、术语和定义也没 有要求型条款,因此不应有“应”和 “不应”及其等效的表述。 由于条文 中的注、脚注、图注、表注、示例等 属于资料性的,一般不应有要求型 条款(除非另有说明强调要求),因 此也不应使用“应”或“不应”及其 等效的表述。
23 2012. 6 China Metrology 中国计量
管理 MANAGEMENT 计量论坛
时),编制依据起草规则怎么样;同 其他标准(含代替标准)的关系怎 么样;与国际文件、国外文件的关 系怎么样;有关专利的说明及标准 提示的信息、归口信息、起草单位 和起草人等。
由于前言是资料性概述要素, 因此前言中不应包含要求及推荐 性条款,也不应包含“范围”的内 容; 不必阐述编制该标准的意义、 编制过程、介绍技术内容或配合使 用的文件。
4.其他相关问题 (1)“引用文件”的目的意义 在制定标准时, 常常会引用 已经制定的适合于本标准的文件 条款或整体引用: 这是国内外标
规范的构成要素与记述的构成要素
规范的构成要素与记述的构成要素在各种领域的规范和描述性文本中,规范的构成要素和记述的构成要素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规范的构成要素指的是定义了行为标准、规则和约定的元素,而记述的构成要素则描述了某种事物的性质、特征和过程。
两者在文档编写中起着互补和统一的作用,下面将分别探讨它们的重要性以及在文档中的应用。
规范的构成要素规范的构成要素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1.范围:规范应清晰界定适用范围,明确规则适用的条件和对象。
2.目的:规范应明确目的,即规则制定的初衷和预期的结果。
3.规则:规范应包含具体的行为标准、规则和约定,以保证所述对象或行为符合要求。
4.格式:规范应具有一定的格式要求,使得文档易于理解和执行。
5.修订:规范应包含修订和更新的机制,保证规范的时效性和适用性。
规范的构成要素通常作为具体的指导性文件,用于指引行为、操作和决策。
它们帮助确保各种活动和产品的质量、安全性和一致性。
记述的构成要素记述的构成要素则包括如下内容:1.角色:描述参与者或对象的身份、属性和关系。
2.特征:描述事物的特性、属性、功能等方面。
3.过程:描述事物的发展、演变或变化过程。
4.关系:描述事物之间的联系、依赖和互动。
5.背景:描述事物的历史、背景、环境等信息。
记述的构成要素常常用于说明、解释和讲述。
它们帮助读者理解事物的本质、作用和发展规律。
规范和描述的统一规范和描述在实际应用中常常相互联系、相互依存。
规范需要基于描述来制定,而描述也需要规范来支撑。
规范的构成要素提供了行为准则和标准,而描述的构成要素则帮助解释和验证规范的适用性和有效性。
在文档编写中,规范的构成要素和记述的构成要素应相互协调、充分体现。
规范性文档中的规则应当能够基于描述性内容进行理解和执行,而描述性文档中的记述也应与规范保持一致,以确保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综上所述,规范的构成要素和记述的构成要素是文档编写中不可或缺的两个方面。
它们共同构成了文档的基础架构和内容框架,为有效沟通和交流提供了重要支撑。
规范性要素的编写
规范性要素得编写一、规范性一般要素(一)标准名称1、编写要求标准名称为必备要素,它应置于正文“范围”之前与标准得封面。
名称力求简练,并应明确表示出标准得主题,使之与其她标准相区分。
名称不应涉及不必要得细节。
任何其她必要得详细说明应在范围中给出。
2、构成与形式1) 构成标准名称应由几个尽可能短得要素组成,其顺序由一般到特殊。
通常,所使用得要素不多于下述三种:最多三个要素:引导要素+主体要素+补充要素(对象所属领域)(标准化对象)(对象得特定方面)2) 形式: 一段式、二段式、三段式3、要素得选择1) 主体要素必不可少2) 引导要素得选择3) 补充要素得选择4) 分部分标准要素得选择补充要素成必备,应加第几部分4、表现形式标准名称应正确反映标准得内容与用途,名称根据不同情况采用标准得主题加下列表现形式:——以提要求为主得过程类标准用“规范”、“规则”、“守则”等表示;——以表示流程步骤为主得过程类标准用“规程”,例如“操作规程”;——以表述技术指标为主得结果类标准用“技术要求”或“技术条件”;——产品标准(结果类标准)用产品名称直接作为标准得名称。
标准具有标准编号、封面、规定得格式,已表明就是标准文件,不应在名称中再加“标准”二字。
(二)范围1、编写要求范围为必备要素,它应置于每项标准正文得起始位置(第1章)。
范围应明确表明标准得对象与所涉及得各个方面,由此指明标准或其特定部分得适用界限。
必要时,可指出标准不适用得界限。
2、作用与内容1)作用标准得内容简介并起承上启下作用。
2)内容阐述标准“有什么”与“有什么用”(界定适用得界限)3、表述1)以陈述句、规范性得语言来表达。
2)简洁、完整,成内容提要,但不就是名称得重复。
3)不应包含要求。
4)不陈述编标准得目得。
5)范围得陈述应使用下列两句话得表述形式:第一句为标准得内容概要,应表述为:“本标准……得尺寸。
”——规定了—……得方法。
”……得特征。
”——确立了—……得系统。
规范的构成要件要素与记述的构成要件要素
规范的构成要件要素与记述的构成要件要素在构建各种文件、文件夹以及其他信息单位时,我们往往需要考虑到构成要件要素。
这包括规范的构成要件要素和记述的构成要件要素。
在信息管理和传递过程中,这两种要素都具有重要意义。
规范的构成要件要素规范的构成要件要素是指为了确保文档的合法性、有效性和实用性而必须遵循的要素。
其中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标题标题在文档中扮演着引导读者阅读和理解文档内容的关键作用。
一个清晰明了的标题能够准确传达文档的主题,帮助读者快速了解文档的核心内容。
2. 目录目录是规范的构成要件要素中的重要部分,它为读者提供了整个文档结构的概览。
通过目录,读者可以快速定位所需信息,提高信息检索效率。
3. 摘要摘要通常位于文档的开头部分,简要概括了文档的主要内容和结论。
摘要的撰写应该精炼明了,能够在短时间内传达文档的核心信息。
4. 正文内容正文内容是文档的主体部分,包括了详细的信息描述、分析和讨论。
在编写正文内容时,应该遵循逻辑清晰、条理分明的原则,确保信息传达准确。
5. 结论结论部分对文档进行了总结和归纳,强调了文档的核心观点和重要结论。
结论部分的撰写需要简明扼要,准确表达文档的主旨。
记述的构成要件要素除了规范的构成要件要素,记述的构成要件要素也是构建文档不可或缺的部分。
记述的构成要件要素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事实描述事实描述是记述的构成要件要素中最基础的部分,它通过客观记录和描述展现了文档所要表达的信息内容。
事实描述应该准确、清晰,不带有主观性。
2. 分析评价在进行论证和阐释时,必须对所描述的事实进行分析评价。
分析评价是记述的构成要件要素中的重要环节,它能够帮助读者更深入地理解文档,得出结论和决策。
3. 逻辑关系记述要素中的逻辑关系指信息之间的逻辑连接和推理过程。
通过逻辑关系的构建,文档中各部分能够相互联系、衔接,形成一个完整的逻辑框架。
4. 表达技巧表达技巧是记述的构成要件要素中的关键要素,包括了语言运用、篇章结构和逻辑思维等方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规范性要素的编写一、规范性一般要素(一)标准名称1. 编写要求标准名称为必备要素,它应置于正文“范围”之前和标准的封面。
名称力求简练,并应明确表示出标准的主题,使之与其他标准相区分。
名称不应涉及不必要的细节。
任何其他必要的详细说明应在范围中给出。
2. 构成和形式1) 构成标准名称应由几个尽可能短的要素组成,其顺序由一般到特殊。
通常,所使用的要素不多于下述三种:最多三个要素:引导要素+主体要素+补充要素(对象所属领域)(标准化对象)(对象的特定方面)2) 形式:一段式、二段式、三段式3. 要素的选择1) 主体要素必不可少2) 引导要素的选择3) 补充要素的选择4) 分部分标准要素的选择补充要素成必备,应加第几部分4.表现形式标准名称应正确反映标准的内容和用途,名称根据不同情况采用标准的主题加下列表现形式:——以提要求为主的过程类标准用“规范”、“规则”、“守则”等表示;——以表示流程步骤为主的过程类标准用“规程”,例如“操作规程”;——以表述技术指标为主的结果类标准用“技术要求”或“技术条件”;——产品标准(结果类标准)用产品名称直接作为标准的名称。
标准具有标准编号、封面、规定的格式,已表明是标准文件,不应在名称中再加“标准”二字。
(二)范围1.编写要求范围为必备要素,它应置于每项标准正文的起始位置(第1章)。
范围应明确表明标准的对象和所涉及的各个方面,由此指明标准或其特定部分的适用界限。
必要时,可指出标准不适用的界限。
2.作用与内容1)作用标准的内容简介并起承上启下作用。
2)内容阐述标准“有什么”和“有什么用”(界定适用的界限)3. 表述1)以陈述句、规范性的语言来表达。
2)简洁、完整,成内容提要,但不是名称的重复。
3)不应包含要求。
4)不陈述编标准的目的。
5)范围的陈述应使用下列两句话的表述形式:第一句为标准的内容概要,应表述为:“本标准……的尺寸。
”……的方法。
”……的特征。
”——确立了—……的系统。
”……的一般原则。
”——给出了……的指南。
”——界定了……的术语。
”第二句为标准适用性的陈述,应表述为:——“本标准适用于……”;——“本标准不适用于……”。
(三)规范性引用文件1.引用的概念当现行标准已有适用的规定,则不需重复抄录其内容,而应采取引用的方法。
规范性引用文件为可选要素,它应列出标准中规范性引用的文件,这些文件一经引用便成为标准应用时不可缺少的文件。
1)引用的原因——避免不协调(因原文件被修订或抄录错误)——避免标准篇幅过大2)引用的文件——首选的文件:标准、ISO、IEC发布的国际文件(包括TS、PAS、TR、Guide)——可以被引用的文件:具权威性、公开可获得——不宜被引用的文件:法规政策性文件、不公开的文件3)引用的性质——规范性引用——资料性引用4)引用的方式——注日期引用引用标准的某具体内容(编号)、不能确定能否接受被引文件的所有变化。
——不注日期引用规范性全文引用、可接受被引文件的所有变化,资料性引用、不提及被引文件具体内容的编号。
5)引用的内容——特定内容的引用●指明所引内容的章、条、图、表、附录的编号●未指编号,但指向所引文件中的特定内容——全文引用所引文件中的全部内容都适用于引用它的标准2. 引用的具体表述1)区分引用性质的不同表述2)提及与标准本身有关的内容3)引用其他文件4)摘抄形式的引用应注来源5)部分之间的引用属内部引用3. 标准第2章的编写1)编写第2章的原因取决于条款中是否引用,是否规范性引用。
2)引导语规范性引用文件一览表应由下述引导语引出:“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3)规范性文件一览表中表述——列出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应给出年号以及完整的名称。
——列出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不给出年号。
——列出其他文件4) 引用文件的排列顺序一览表中引用文件的排列顺序为: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适用于地方标准的编写) 、国内有关文件、ISO标准、IEC标准、ISO或IEC有关文件、其他国际标准以及其他国际有关文件。
国家标准、ISO标准、IEC标准按标准顺序号排列;行业标准、其他国际标准先按标准代号的拉丁字母顺序排列,再按标准顺序号排列。
5) 与国际文件一致性程度标识(采标的标准才标)规范性引用文件中的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如果已采标,有对应的国际标准,应注明与国际标准的一致性程度,其标识方法见GB/T 20000.2。
4. 有关的问题1)引用的准确性:关注所引文件的版本变化2)规范性引用的规范性----不列入起草中依据或参考过的文件----不列入资料性引用的文件----不列入不能公开得到的文件----不列入未发布/出版的文件上述文件可列入参考文献。
二、标准技术要素的选择规范性技术要素的选择考虑三个因素:标准化对象、标准使用对象、制定标准的目的。
确定了标准化对象后应解决以下三个问题:●对该对象的哪些内容进行标准化?●如何对这些内容进行标准化?●哪些内容可以标准化?1. 目的性原则目的性原则——解决第一个问题——最重要的原则根据制标的目的——选择标准化对象的哪些特性作为要求的内容2、目的1)适用性目的——保证产品适用性的相关特性(以产品为例)●根据产品特点选择产品特性●根据行业惯例选择技术要求●根据产品用途选择技术要求2)健康、安全、环保、资源利用的目的——强制性要求3)接口、互换性、兼容性或相互配合的目的——保证产品正常使用4)品种控制的目的——简化、协调供需方矛盾5)相互理解的目的——确保共同一致的理解6)认证的目的——产品强制性认证或自愿性认证的特性要求7)其他目的——针对特殊行业、个性产品目的性原则就是要解决对需要标准化的对象的哪些内容进行标准化的问题。
以产品标准为例。
任何产品都有许多特性,但是不可能也不必要把产品的全部特性写入一项标准之中。
至于选择哪些特性作为标准中规范性技术要素的内容,完全依赖于编写标准的目的。
这就是目的性原则。
目的性原则是制定标准的最重要的原则。
无论制定什么标准首先要明确目的性,目的不同内容就不同。
制定标准的目的可以有许多,但是常见的目的并不多。
每个标准的目的可以有一个或几个,但是不能把所有的目的写进一个标准里面。
对于产品标准来讲,保证产品的适用性是最重要、最常见的目的。
此外还可有其他的目的,如相互理解,健康、安全、环境保护或资源合理利用,认证,接口、互换性、兼容性或相互配合,品种控制等目的。
这些目的可以交叉、重叠。
还可根据需要另行确定其他目的。
(1)适用性目的为了保证产品的适用性,在标准中需要规定产品的相关特性,如外形尺寸的、机械的、物理的、力学的、声学的、热学的、电学的、化学的、生物学的、人类工效学等等特性的技术要求。
显然,这些内容不可能全部包含在每一项产品标准之中,每项产品标准只能根据其产品的特点和行业的惯例,涉及上述提到的一部分技术要求或除了这些要求之外的其他技术要求。
(2) 健康、安全、环保或资源合理利用的目的为了这些目的,编写标准时需要规定相应的要求。
按照《WT0/TBT协定》,这些要求中的大部分是属于技术法规的内容;如果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的规定,则属于强制性标准的范畴。
因此,这些要求应与其他要求相区别,成为单独的标准、单独的部分或单独的章。
由于这些要求的强制性的性质,所以,要求中需要包含带有极限值(如:最大值、最小值)的某些特性或尺寸严格的某些特性,有时可能包含结构细节,如保证安全的连锁装置、轿车后备箱内的通气孔、防错装结构等。
(3) 接口、互换性、兼容性或相互配合的目的为了接口、互换性、兼容性或相互配合的目的而提出的要求可能成为影响产品能否正常使用的决定性因素。
所以在编写产品标准时可能为上述目的提出一些要求,这些要求可能成为产品标准中要求的一部分,也可能专门为上述某个目的制定单独的标准。
例如为了保证鞋的“接口”功能,专门编写了鞋的号型标准,以满足鞋与脚的接口要求。
当编制标准的目的是为了保证互换性时,则关于产品的尺寸互换性和功能互换性均应予以考虑。
(4) 品种控制的目的对于广泛使用的物资、材料或机械零部件、电子元器件和电线、电缆等,由于使用场合千变万化,要求各不相同,往往会对它们提出繁杂和众多的品种和规格要求。
为了协调供方(生产、供应)和需方(设计、使用)之间的矛盾,对某些物资、材料或机械零部件、电子元件和电线、电缆等,进行品种控制是十分必要的、也是可能的。
为了品种控制的目的,往往对外形尺寸或某些特性提出合理的、可供选择的数值,通常给出一系列数据,或给出级差。
(5) 相互理解的目的在产品标准中除了适用性是最重要的目的外,为了保证标准能够正确实施,相互理解的目的也是很重要的。
为了促进使用标准的各方对标准有一个共同一致的理解,通常需要对标准中用到的术语下定义,对符号和标志予以解释,对标准化对象进行统一的分类和命名,对每项技术要求确定统一的抽样(或取样)方法和试验方法。
因此,根据需要标准中可能要包括上述相关内容。
(6) 认证的目的为了认证的目的,可以提出与产品标准不同的要求(包括特性和特性值)。
这些要求应与其他要求明显地加以区别,可编成单独的章,或单独的部分,也可按IS0/IEC指南7规定,专门编制适用于认证的标准。
请注意,这里指在产品标准中,除了其他要求外,还可包括认证的要求,因此要明显地加以区别。
(7)其他目的上述各种目的对于编写产品标准来讲是经常遇到的。
对于特殊行业、个别产品可能还会提出其他的目的。
总之目的确定了,标准中需要涉及的具体特性也就容易确定了。
三、规范性技术要素(一)要求1. 要求与要求型条款1) 要求型条款强调了“满足”的准则2) “要求”中的要求型条款需要“满足”并“证实”2、与“要求”有关的原则1) 性能原则——解决第二个问题——给技术发展留有余地●性能特性和描述特性●对结果(性能特性)提要求●性能特性优先,必要的描述特性不可缺。
例外情况:①用描述特性②涉及安全的产品的有关工艺除了目的性原则以外,涉及要求的标准还需要满足性能原则。
性能原则就是要解决如何对需要标准化的内容进行标准化的问题。
当以产品的适用性为主要目的来编写标准时,根据目的性原则,相应的要求也就明确了,但如何表达这些要求呢?通常用产品的性能特性或描述特性来表达相应的要求。
(1)性能特性与描述特性性能特性是指产品的使用功能,是那些在使用时才能显示出来的特征。
如:汽车的速度、灯管的亮度、吊车的起吊吨位、安全性能、可靠性能等。
描述特性是指产品的具体特征,是那些在实物上或图纸上显示出来的特征。
如:成分或配方、尺寸、粗糙度、纹理方向等。
(2)性能特性优先《WT0/TBT协定》及IS0/IEC导则均指出:只要有可能,“要求”应由性能特性来表达,而不应用设计和描述特性来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