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场雪的教案
小学语文《第一场雪》教学设计
小学语文《第一场雪》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能够了解到雪的形成、雪景的特点,并在自己的作文当中自如地表达出来。
2.培养学生准确观察雪景的能力,感受大自然的美妙。
3.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增强学生的文化素养。
二、教学重点学生能够准确表达出雪景的特点和感受。
三、教学难点学生能够用诗意语言表达出自己的感受。
四、教学方法1.形象化教学法:让学生通过图片、视频等形式了解雪景的形成和特点。
2.合作学习法:让学生分组合作学习,并在小组内分享自己的感受和体会。
五、教学准备1.一份《第一场雪》的课文2.雪景图片或视频素材3.课堂合作学习训练资料4.学生绘画用纸和笔六、教学流程第一步:导入(5分钟)让学生观看一段关于雪景形成的视频,激发学生对雪景的好奇心。
第二步:朗读课文(10分钟)轮流让学生朗读《第一场雪》的课文,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第三步:观察雪景(15分钟)通过雪景图片或者实地考察,让学生准确观察雪景的形成、特点、气氛等。
第四步:小组合作分享(20分钟)将学生分组合作,通过小组内的分享方式,发现自己在观察雪景时的不同角度和感受,提高学生的诗化表达能力。
第五步:课文感悟(10分钟)鼓励学生分享自己对于课文的感悟和领悟,提高学生阅读和文化素养。
第六步:画画表达(20分钟)让学生运用诗意的语言和自己的感悟,将雪景的美妙用画画的方式表现出来。
第七步:课后作业(5分钟)让学生回去后,通过自己的观察和感受,写一篇关于雪景的短文,并在下一节课上展示出来。
七、教学评价通过对学生小组分享和个人画画的评价,考核学生在这节课上的收获和学习效果。
同时,对学生的课下作业进行检查和评估。
《第一场雪》教案(优秀8篇)
《第一场雪》教案(优秀8篇)《第一场雪》教案篇一教学目的:1.学习文章运用强烈的对比手法。
2.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体会作品中闪现出的理想光芒与对生活的热爱。
3.品味优美的语言,理解文章的深刻内涵。
4.初步了解和掌握散文诗的文体特点和阅读技巧。
教学重点:1.景物描写的特点。
2.理解文章语言的深层含义。
3.通过多种形式的反复诵读和揣摩作者对南北不同雪景的描绘,体味作者情感及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理解作者所表达的情感。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一边播放媒体资源中“雪”的视频,一边导入。
)纷纷扬扬的雪总是能带给人清新、浪漫和遐想。
那么雪对于鲁迅来说,又有什么特别意义呢?我们一起到他的文章--《雪》中去寻找答案。
二、朗读课文,学生思考:播放媒体资源中的课文泛读,学生边听泛读,边思考以下问题:1.作者为我们描绘了哪两个地方的雪景?(明确:南方的雪和北方的雪)2.南方的雪和北方的雪整体上有何不同?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明确:南方的雪美艳,北方的雪孤独)三、整体感知:问题讨论:“意象”,就是诗词文章所写的“物”与所抒的'“情”的相互交融的总和。
本文所写的“物”主要有哪些?讨论明确:江南的雪、朔方的雪。
据此将课文划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①~③段),描写江南的雪与雪野。
第二部分(④~⑥段),描写朔方的雪。
四、品味探究(一):(研读第①~③段)1.问题讨论:江南的雪,我们是最熟悉不过了。
鲁迅也是生活在我们浙江的。
我们看看在先生笔下,江南的雪有什么特点。
通过词句体味,讨论明确:江南的雪是美丽(“滋润美艳之至”)、快乐(雪天是孩子们的节日)而富于活力(她,隐约着青春,“是极壮健的处子的皮肤”)的。
但江南的雪也是“短寿”的,好不容易堆起来的雪罗汉,“晴天又来消释他的皮肤”,“连续的晴天又使点拨一:作者在写江南的雪之前,写南国的暖雨,用意是通过其“单调”衬托雪给人们生活带来的欣喜。
点拨二:作者写“雪野中”“血红的宝珠山茶,白中隐青的单瓣梅花,深黄的磬口的蜡梅花”和“雪下面”的杂草以及蜜蜂等,是为了“烘云托月”,突出雪的色彩,营造优美宜人的意境。
《第一场雪》教学设计方案
教学设计方案话题:《第一场雪》一、教学目标1.1 知识目标:学习和掌握《第一场雪》的故事情节和主题,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1.2 能力目标:通过参与教学活动,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和写作能力;1.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山川河流的情感,感悟家园之美,增强国家意识和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内容2.1 故事背景介绍:《第一场雪》讲述的是一个寡妇及其儿子为了生存而在大雪中迎来了重逢,表现了山区妇女朴实勤劳、坚强乐观、关爱家庭和赤子之心等优秀品质。
2.2 教学重点:学生能够清晰地理解故事情节和主题,并通过故事中的人物形象来激发对生活的热爱。
2.3 教学难点:通过故事情节中的细节描写来分析人物形象及主题,从而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三、教学方法3.1 课前导入:通过“画面呈现法”来提供铺垫,引起学生的想象和好奇心,促进学生的参与愿望。
3.2 课堂教学:通过“现场阅读法”、“语音评估法”、“小组活动法”、“电子白板引导法”等多种教学方法,提高学生主动参与教学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阅读、口语及写作能力。
3.3 课后作业:通过“课外阅读法”、“书写指导法”等综合性作业,加强对故事情节和主题的理解,巩固学习成果,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和知识积累能力。
四、实施方案4.1 课前准备工作:(1)教师精心设计故事背景,准备教学用具和教辅资料等。
(2)学生提前阅读故事,做好预习和复习工作。
4.2 上课流程(1)导入环节:播放故事短片,让学生走进故事情境,体验小说中的主题内涵,引发兴趣,激发思考。
(2)教学环节:①现场阅读:教师阅读故事,并注重语音语调,让学生感受故事情感。
②语音评估:教师针对学生的英文朗读情况进行批判性评价,促进学生的口语表达技巧和语调。
③小组活动: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深入思考故事内涵。
④电子白板引导:结合多媒体教学,把故事中的图片和描写内容在电子白板上呈现,让学生更直观、更深入地理解故事情节和主题。
(3)课后环节:①课外阅读:鼓励学生进行拓展阅读,阅读相关作品或与故事内容相关的网上文章以及实地考察等,更具备专业知识。
《第一场雪》教案15篇
《第一场雪》教案15篇《第一场雪》教案15篇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教案是备课向课堂教学转化的关节点。
我们该怎么去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第一场雪》教案,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第一场雪》教案1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到第一场雪景的美。
2、引导学生在读中感悟,能说出自己对雪的感受。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交流学习成语:(时间为五分钟)1、首先是我们交流学习成语的时间,这几天,我们交流的成语是与雪有关的,谁第一个来?2、学生交流学习成语。
(请两名同学)3、其余同学的搜集的成语在小小组内交流。
二、读题,初悟课文中心。
1、同学们,刚才我们交流了与雪有关的成语,今天老师和大家一起来学习一篇描写雪景的文章,题目是《第一场雪》(点击课件)。
2、大家一起来读读课题。
(齐读)3、你感觉读得好吗?你来试一试?你为什么要把课题这样读呢?4、真好,你把雪的美以及人们对这第一场雪的期盼都读出来了,好,现在我们就按刚才同学说的这种感情,再一次把这个课题读好。
(齐读)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下面,请同学们把书打开,自己一个人去读一读这篇课文,要求把课文读通顺,读流利,同时边读边想:《第一场雪》给了你怎样的感觉?2、学生汇报交流。
四、再读课文,读好课文。
1、过渡句:作者笔下的第一场雪感觉是这么突然,昨天还是阳春三月,今天就下起来了;这第一场雪感觉又是这么的及时,想到明年会有一个好收成,我们心中也是无比喜悦。
从你们的发言中,教师也深深感受到给同学们留下感受最深的是这第一场雪的美景,主要集中在课文的第三、四、五小节。
同学们,能不能通过你们对这三小节的朗读,把你们此时此刻的感受和体会尽情地表达出来?可以自由选择读书的方式,个人读,或者小小组配合读。
2、学生自由选择读书的方式开始读书。
3、谁来读,你读得最棒的是哪一段。
第三节:(1)学生个人朗读。
第一场雪教学设计
诉学生如何欣赏雪。
回
1、阅读全文,看
阅读课文,观察
把
归整体, 文 章 各 部 分 在 写 法 上 总结,参和集体讨论, 握 课 文
点 明 写 有Βιβλιοθήκη 么特点.(可互相 把握课文整体,感知 整 体 构
法
讨论)
学习课文写法。 造 , 感
2、集体交流讨论, 点明写法,总结全文. 板书设计:
知课文 写法.
第一场雪
探究:第一场雪还有什 交 流 讨 论 中 深 化 体
通
么 特 点 ? 投 影 出 示 要 会雪的及时。
过合作
求:①自读课文,边读
学习,交
边画边想。②小组互相
流讨论,
交流讨论,最终达成共
深化体
识.
会第一
3、检查学习效果,
场雪的
组织交流、讨论。重点
参和集体讨论,
设
及时,
引导理解课文最后一 在深化理解课文的
论、体会雪的大、美。 受雪的大和美.
住关键
3、自由选择自己
词句深
抓
喜欢的描写雪大、雪美
化体会
住重点,
的句段,感情朗读,深
练读—展示读- 第一场
深化感
化体会景美、语言美。 竞赛读,读中体会, 雪的大
受雪的
4、组织朗读展示, 读中品味,读中进步。和美,促
大和美
互相评判,顺机指导朗
进学生
读。
感悟才
5、投影出示课文
参和交流汇报、
知雪的
感知雪
句做上记号。
讨论,在交流讨论中
特点
的特点.
2、组织交流汇报, 把握课文整体构造。
检查初读效果。
1、再读课文,画
第一场雪的教学设计范文(通用5篇)
第一场雪的教学设计范文(通用5篇)第一场雪的教学设计1【学习目标】1、知识目标:学会理解__内容,感受雪后的美丽景色。
2、能力目标:领悟作者抓住特点描写下雪景象和通过写景及联想表达思想感情的方法。
3、情感目标:体会大雪给人们带来的喜悦心情,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领悟作者如何抓住景物特点表达思想感情的方法。
【教具准备】电脑课件【教学过程】一、激情导入:生说出风霜雨雪四种自然现象中最喜欢的现象及喜欢的原因,导入新课。
二、自学预习,感知本课学习任务。
三、理清__的脉络。
1、课文是按什么顺序写的。
2这场雪有什么特点?四、深入学习课文,体会作者如何抓特点表达思想感情。
1、看录相找出与课文相对应的部分,读自己最喜欢的.段落并说出原因。
2、生读自己最感兴趣的部分,有感情的朗读。
3、相互交流自己最喜欢的部分,谈出自己的感受,做好汇报准备。
4、学生汇报。
5、学生讲述自己所见过的最大的雪,谈谈当时的感受。
6、分析雪的作用及本课中作者的联想。
五、激发情感,结束全文。
第一场雪的教学设计2教学目标:1、学习本课10个生字。
能正确读写下列词语:骤然、玉屑、俗话、谚语、馒头、毛茸茸、沉甸甸、掷雪球、瑞雪兆丰年。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理解课文内容,感受雪后的美丽景象,体会大雪给人们带来的喜悦心情。
4、领悟作者抓住特点描写下雪景象和通过写景及联想表达思想感情的方法。
教学重点:1、把自己喜欢的部分背下来,进行语言积累和表达方法的领悟。
2、体会作者借描写雪景所表达的预见到来年小麦丰收时的喜悦心情。
教学难点:1、理解重点句。
(1)俗语说,瑞雪兆丰年。
这并不是迷信,有着充分的科学根据。
(2)有经验的老农把雪比作是麦子的棉被,冬天棉被盖得越厚,春天麦子就长得越好。
所以又有这样一句谚语:冬天麦盖三层被,来年枕着馒头睡。
(3)落光了叶子的柳树上,挂满了毛茸茸、亮晶晶的银条儿;冬夏常青的松树和柏树堆满了蓬松松、沉甸甸的雪球,一阵风吹来,树枝轻轻地摇晃,银条和雪球儿簌簌地落下来,玉屑似的雪末儿随风飘扬,映着清晨的阳光,显出一道道五光十色的彩虹。
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场雪》教学设计
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场雪》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引导学生通过品读课文,感受雪后的美丽景象,体会大雪给人们带来的欢乐。
帮助学生理解本课生字、新词。
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教学内容本课是小学语文S版教材六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讲述了胶东半岛的第一场雪。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感受雪后美景。
指导学生通过品读、感悟的方式,深入理解课文。
引导学生进行小组合作探究,提高课堂互动性。
四、教学过程导入新课(1)教师提问:同学们,你们见过雪吗?雪给你们留下了怎样的印象?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就是《第一场雪》。
(教师板书课题,学生齐读。
)(2)教师播放多媒体课件,展示雪景图片和字幕:请同学们看一段视频,欣赏美丽的雪景。
看完后请谈一谈你的感受。
(学生自由发言。
)(3)教师介绍作者及本文的写作背景:本文作者是峻青,本文是他怀着喜悦的心情写下的著名散文。
1950年冬,作者在胶东半岛欣赏了第一场雪,当时他被那美丽的雪景所陶醉,情不自禁地写下了这篇脍炙人口的佳作。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学生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指名读课文,检查自读情况。
(3)再读课文,解决课后思考题。
你从课文哪些地方可以体会到这场雪是“大雪”?(学生讨论交流。
)(4)默读课文,思考:这场大雪给人们带来了什么?体会“瑞雪兆丰年”的含义。
(小组合作探究,汇报交流。
)再读课文,品词析句(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画出描写雪景的句子。
(2)指名读描写雪景的句子,体会雪景的美。
(3)提问:这场雪美在何处?指导学生结合重点词句来谈体会。
(学生小组讨论交流。
)(4)指导朗读:这么美的雪景想不想把它读出来?指导学生在朗读中感悟雪景的美。
拓展延伸(1)提问:除了课文中描写的雪景之外,你还能说出一些描写雪景的词语或句子吗?(学生自由发言。
)(2)结合自身实际谈一谈对雪的感受。
(学生自由发言。
)。
《第一场雪》教学片断评析教案教学设计
《第一场雪》教学片断评析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第一场雪》的内容,感受作者对雪的喜爱之情。
2.学习课文中的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提高写作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情感。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观察雪的特点,并运用到写作中。
三、教学过程环节一:导入新课1.教师播放《第一场雪》课文朗读音频,让学生初步感受雪的美。
2.学生自由发言,谈谈自己对雪的印象。
环节二:课文学习1.学生自主阅读课文,勾画出喜欢的语句,并简要说明原因。
2.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交流对课文的理解。
片断一:课文第1-3段1.教师引导学生关注课文第1段,理解“盼雪”的心情。
2.学生讨论:为什么作者会盼雪?雪有什么特别之处?片断二:课文第4-6段1.教师引导学生关注课文第4段,理解雪的特点。
2.学生观察图片,描述雪的特点。
片断三:课文第7-9段1.教师引导学生关注课文第7段,理解雪中的乐趣。
2.学生分享自己雪中的趣事。
环节三:写作训练1.教师出示题目:请以“雪中的快乐”为题,写一篇作文。
2.学生讨论作文构思,确定写作方向。
3.学生现场写作,教师巡回指导。
环节四:课堂小结2.学生分享自己的收获。
四、作业布置1.请学生将作文《雪中的快乐》进行修改,完善文章结构。
2.家长监督学生完成作业,并进行签字确认。
五、教学反思1.本节课通过课文学习,让学生感受到了雪的美好和乐趣,提高了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2.写作训练环节,让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情景中,提高了写作能力。
3.课堂气氛活跃,学生积极参与,达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
但在教学过程中,仍需注意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提高课堂效果。
六、教学拓展1.组织学生进行户外活动,观察雪景,体验雪的乐趣。
2.请学生收集关于雪的诗词,进行朗诵比赛。
3.家长协助,开展雪中亲子活动,增进亲子关系。
重难点补充:环节二:课文学习片断一:课文第1-3段1.教师提问:“同学们,你们在课文中看到了什么关键词,让作者对雪如此期待?”学生回答:“盼、期待、纯洁、美好。
《第一场雪》课程教案:激发学生文学创作热情
Introduction在语文教学中,文学教学不可或缺。
但是,只是单纯地讲授课文、背诵课文是远远不够的。
我们需要从课文中寻找激发学生文学创作热情的方式,让学生能够在阅读和学习的过程中,吸收与创新,学以致用,提高作文水平。
本篇文章的主题是《第一场雪》课程教案:激发学生文学创作热情。
Part 1:《第一场雪》的教学1.1 课文介绍《第一场雪》是一篇经典的现代散文,是著名作家鲁迅先生所作,全文首先描绘了大雪纷飞的景象,然后从一个小女孩的视角,描述了一个贫苦孤独的人的生活,让我们感受到生命的脆弱和深处的孤独,同时也带给我们对生命和爱的思考。
1.2 课文阅读与分析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通过带着问题阅读、小组探讨、组织课堂讨论等方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并帮助他们突破表面了解,挖掘深层次的思考和领悟。
1.3 课文创意输出在课文阅读与分析的基础上,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创意输出,例如向课文中的小女孩寄一封信、创作一首以第一场雪为主题的诗歌、写一篇以贫苦孤独为主题的短文等,让学生在写作中对课文深入理解,并能够在独立思考的过程中,激发出文学创作的热情。
Part 2:如何激发学生的文学创作热情2.1 寓教于乐学生的好奇心和自主学习的热情是毋庸置疑的。
而教师在课堂上选择适当的活动策略,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设置趣味性强、多样性、交互性等特点的活动,以给学生以愉悦和创新的战略,积极引导学生进行思考与创作,让他们在不知不觉中完成学习目标。
2.2 提供启示性的素材世间美好事物无不源自于创意,而素材的获取是创意产出的关键。
通过将不同造型、颜色、文本、音乐或影像等不同节目元素结合在一起,让学生通过“联想”、“创造性思考”等方法,激发内在的创意潜能,挖掘出学生的文学天赋。
2.3 开发学生的视野文学创作是一个表达与理解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思辨的视野是必不可少的。
教师可通过进行案例分析、推理和评论,教会学生学习案例的有效利用,顺便养成学习方法,提高分析问题的思维独立性和创新性。
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场雪》教学设计
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场雪》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使学生了解胶东半岛第一场雪的特点。
让学生理解课文中的重点词句,学习比喻手法在写作中的应用。
引导学生通过朗读、背诵等形式,感受文章所表达的情感。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及语言表达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课文中描写雪景的语句,体会作者表达的情感。
难点:学习并运用比喻手法进行写作。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
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展示相关图片和视频,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引导学生相互交流,共同探讨问题,提高课堂互动性。
采用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思考问题,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创造力。
四、教学过程
导入:通过提问导入,询问学生关于雪的印象和感受,引导学生进入课文情境。
新课学习:
让学生朗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
讲解课文中的生词和重点语句,引导学生理解课文中描述雪景的句子。
通过多媒体展示相关图片和视频,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引导学生思考问题,如作者描述雪景时运用了哪些手法,这些手法有什么作用等。
巩固练习:
让学生默写课文中的比喻句,加强学生对比喻手法的理解和运用。
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自己眼中的雪景,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归纳小结:总结本节课学到的知识要点,强调教学重点和难点,帮助学生梳理知识结构。
同时让学生交流学习体会,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
第一场雪的语文教案介绍
第一场雪的语文教案介绍一、教学目标1.通过阅读《第一场雪》,使学生了解文章的基本内容和结构。
2.培养学生通过观察自然景物,表达自己感受的能力。
3.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和审美情趣。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文章内容,感悟作者情感。
2.教学难点:运用观察、描绘自然景物的技巧。
三、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课文课件、相关背景资料。
2.学生准备:预习课文,准备相关资料。
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利用课件展示雪景图片,引导学生回顾自己经历的雪天。
(二)课文阅读1.学生自读课文,理解文章大意。
2.教师提问,检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
(三)课堂讨论1.学生分组讨论,探讨文章的主题、结构、情感等。
2.每组派代表发言,分享讨论成果。
(四)写作训练1.教师出示写作题目:“雪天的故事”。
2.学生根据题目,运用观察、描绘自然景物的技巧,进行写作。
第二课时(一)课堂导入1.回顾上节课的学习内容,引导学生再次感受雪天的美好。
2.学生分享自己的写作心得。
(二)课堂讨论1.学生分组讨论,分析文章中的好词好句。
2.每组派代表发言,分享讨论成果。
(三)写作指导1.教师针对学生的写作,进行点评和指导。
2.学生根据教师的指导,修改自己的作文。
(四)课堂小结2.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收获。
五、课后作业1.根据课堂讨论,修改并完善自己的作文。
2.选择一篇描写自然景物的文章,进行阅读和分析。
六、教学反思1.本节课通过阅读、讨论、写作等环节,使学生深入理解了文章内容,提高了写作水平。
2.教师在课堂上注重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提高了课堂氛围。
3.课后作业有助于巩固所学内容,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七、教学评价1.评价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质量。
2.评价学生的作文质量,包括观察、描绘自然景物的能力。
3.评价学生对文章的理解程度,以及对写作技巧的掌握。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使学生能够更好地欣赏自然之美,提高写作水平,培养审美情趣。
《第一场雪》教案:推动学生情感交流和思辨能力
《第一场雪》教案:推动学生情感交流和思辨能力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认识自然环境对人类的重要性,培养关注自然的情感和意识。
2.扩大学生的知识领域,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
3.引导学生从自身的角度去思考文本中所呈现的情感和意义。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好电脑、音响、PPT等教学工具。
2.课堂中准备好精美的图片和视频。
3.准备好关于“第一场雪”的文本材料。
教学过程:一、课前铺垫1.播放一段有关自然景观或天气变化的视频或图片,引起学生的关注和想象,使他们对自然产生浓厚的兴趣。
2.引导学生回想田园诗中的“雪”是怎样描写的,让学生尝试用一些生动的词汇来形容“雪”的美妙。
、导入文本1.讲解课文的背景和作者背景。
2.播放课文音频,让学生跟读课文。
3.提问学生在课文中发现哪些细节,揣摩出文本中所表达的情感和意义。
三、分析文本1.分组讨论,让学生共同思考为什么作者选择“第一场雪”来作为文本的名字,是什么意义?学生可从自己的角度出发分析。
2.让学生借鉴文本中出现的一些句子,体验写作的乐趣,让学生自己创作出一段关于第一场雪的文字。
四、拓展思考1.课堂上场景模拟:学生在课堂上进行场景模拟,模拟出第一场雪的情景。
2.组织学生展开开放性讨论,讨论人类对于自然环境的态度与行为是否负责任。
五、总结1.回顾本次课的学习成果,引导学生总结从本课中所学到的,以便他们可以在下一次学习中继续发挥这些能力。
2.鼓励学生在课外继续关注自然环境,让学生逐渐形成爱护自然的意识和行动。
教学效果: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对于自然环境不仅有了更深刻的了解,还培养了自己关注环境、爱护环境的态度和能力。
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文笔和表演等形式,不仅增加了知识领域,也提高了学生的思辨能力和表达能力。
这种启发式学习的方式,不仅使学生掌握了相关知识,也增强了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欲,从而推动交流和思维的力量。
第一场雪的教学设计方案
第一场雪的教学设计方案
一、教学目标
1.了解第一场雪的意义和成因,掌握与第一场雪相关的词汇和用法。
2.了解第一场雪对环境、农业、交通等方面的影响,增进对自然变化的认识。
3.通过听、说、读、写等各种综合技能的训练,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
4.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思考和判断的能力,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创新意识。
5.激发学生保护环境、珍惜资源的意识和责任感。
二、教学内容
1.第一场雪的意义和成因
2.与第一场雪相关的词汇和用法
3.第一场雪对环境、农业、交通等方面的影响
4.描述第一场雪的现象和景象
5.组织学生讨论如何保护环境,应对气候变化
三、教学过程
1.热身活动。
《第一场雪》课堂实施教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Introduction教学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关键环节,而教案是教学的实施方案。
本篇文章将以课堂实施教案为主题,重点介绍如何通过《第一场雪》这篇文学作品的教学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Part 1:课堂教学目标1.1 知识目标通过教学,学生能够了解《第一场雪》这篇文学作品的背景、作者、主要内容和主旨。
1.2 技能目标通过阅读文学作品,学生能够提高阅读能力,完善阅读理解和阅读表达技能。
1.3 情感目标通过感受文学作品所传递的情感信息,学生能够增强对人类生活的关注,提高人文情操和审美情趣。
Part 2:教学策略2.1 前置知识激活在教学启动前,可以采用多种方式调动学生的前置知识。
可以通过对关键词的提问、小组讨论等方式,激活学生的思考和记忆,调整心理状态,为学习做好铺垫。
2.2 阅读教学策略阅读文学作品是本次教学的重点,可以采用多种阅读教学策略。
例如,提前进行预习,问答式阅读,分段阅读、小组讨论等。
这些策略可以帮助学生了解文章内容和作者意图,提高阅读的深度和广度。
2.3 情感培养策略通过文学作品,可以培养学生情感素质。
例如,在学习过程中,可以引导学生发现和体会作品中所传达的情感信息,通过感性认识培养学生的情感体验和情感认知,提高学生情感素质。
Part 3:教学内容3.1 了解《第一场雪》的背景和作者在教学中,首先应该让学生了解《第一场雪》的背景和作者。
通过阅读介绍和文学作品的相关信息,给学生呈现出一个丰富的文化背景、历史背景和作品创作情境。
这样既可以扩展学生的文学知识面,也可以激发学生对文学作品的好奇心和研究热情。
3.2 阅读《第一场雪》并进行阅读分析在了解作品背景和作者的基础上,让学生阅读《第一场雪》这篇文学作品,通过问答和小组讨论等方式,激发学生对作品主题、情节、人物等各个方面的思考和理解。
3.3 引导学生体会作品的情感信息在让学生了解作品情节和主题的基础上,可以引导学生体会作品所传递的情感信息。
例如,作品中的雪景美丽祥和、雪下后的生活恢复了宁静,既有感性了解,也有情感体验,可以帮助学生更深刻地了解和鉴赏文学作品。
小学语文第五册教案第一场雪
小学语文第五册教案第一场雪
第一场雪
【学习目标】
1、知识目标:学会明白得文章内容,感受雪后的漂亮景色。
2、能力目标:领会作者抓住特点描写下雪景象和通过写景及联想表达思想感情的方法。
3、情感目标:体会大雪给人们带来的欢乐心情,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领会作者如何抓住景物特点表达思想感情的方法。
【教具预备】电脑课件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生说出风霜雨雪四种自然现象中最喜爱的现象及喜爱的缘故,导入新课。
二、自学预习,感知本课学习任务。
三、理清文章的脉络。
1、课文是按什么顺序写的。
2这场雪有什么特点?
四、深入学习课文,体会作者如何抓特点表达思想感情。
1、看录相找出与课文相对应的部分,读自己最喜爱的段落并说出缘故。
2、生读自己最感爱好的部分,有感情的朗读。
3、相互交流自己最喜爱的部分,谈出自己的感受,做好汇报预备。
4、学生汇报。
5、学生讲述自己所见过的最大的雪,谈谈当时的感受。
6、分析雪的作用及本课中作者的联想。
五、激发情感,终止全文。
语文教案:第一场雪
语文教案:第一场雪语文教案:第一场雪语文教案:第一场雪1 教学理念:语文课程标准提出:阅读是学生、老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
在开展语言的同时开展思维才能,激发想象和创造潜能。
创设情境,营造民主和谐的学习气氛,将读的训练贯穿于教学全过程,在尊重学生个性感悟的根底上,开展研究性阅读。
引导学生通过多样的语文理论活动,培养自主探究精神,训练阅读才能,丰富语言积累,提升情感价值。
教学内容: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语文第十一册〔人教版〕第19课:《第一场雪》教学目的: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背诵自己喜欢的局部。
2、理解课文内容,感受雪后的美丽景象,体会大雪给人们带来的喜悦心情。
3、领悟抓住特点描写下雪景象和通过写景及联想表达思想感情的方法。
教学重点:通过语言文字,理解雪后风光的美丽及作者的联想,体会作者喜悦的心情。
教学难点:领悟抓住特点描写下雪景象和通过写景及联想表达思想感情的方法。
教学时间:20xx年10月20日教学地点:教学班级:六年1班教学准备:雪景录像授课类型:精读课教学特色:自主阅读、自主感悟、主动实现学生个性化阅读,促进学生的主动开展。
教学流程:[谈话导入]师:同学们都是南方孩子,在我们每年冬天很少见到雪。
你们喜欢雪吗?大家对下雪时的情景不熟悉,谁愿意说说你印象中下雪时的情景?(生简要描绘从电影或电视剧中看到的雪景)〔点评:通过联络已有视觉经历导入课文,调动了学生的求知欲和阅读的兴趣。
〕师:从你们对雪的印象中,老师看出来你们对我们雪的喜欢。
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课文写的是哪儿的雪呢?〔胶东半岛〕,那么让我们如今就随着作者峻青一起走进胶东半岛40多年前的那[指板书,生齐读课题]——“第一场雪”[初读感知]师:如今,请同学们翻开书,听老师来读课文。
边听边想:课文写了什么内容?作者是按怎样的顺序写这第一场雪的?〔师配乐范读〕师:如今对课文有点认识了吗?对作者的写作顺序有点认识了吗?〔生:有〕师:那么要有进一步的理解,要有深化的认识,你们还需要进一步读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场雪的教案
第一场雪的教案
一、学习目标:
1、知识目标:理解课文内容,感受雪后的美丽景象,体会大雪给人们带来的喜悦心情;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能力目标:能抓住特点写景物,通过联想表达思想感情的写作方法。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珍惜大自然思想感情。
二、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从而理解作者的感情。
三、教学难点:抓住特点描写景物抒发作者的情感。
四、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播放多媒体:下雪场景
师生边欣赏画面边背诵第三自然段
过渡语:鹅毛般的大雪纷纷扬扬整整下了一个晚上,第二天,天放晴了,当作者推开门的时候会是一幅什么样的图景呢?
(二)教学第四、五自然段
1、师:请自由读课文第三部分雪后,(生自由读第四、五自然段)
师:你从哪些词语中品味出这种美的?把你找到的词语写到黑板上。
(部分学生上台写,其余学生交流)
2、师:粉妆玉砌本来是什么意思?
师:在课文中指用什么装饰,用什么砌成,结合课文内容再解释具体些。
(播放粉妆玉砌多媒体。
)
(学生欣赏图片后,有感情地朗读山川、树木、房屋,全都罩上了一层厚厚的雪,万里江山变成了粉妆玉砌的世界。
)
师:看一看这万里江山变成了粉妆玉砌的世界这句话还可以怎样说?
3、品味毛茸茸、亮晶晶的银条儿,蓬松松、沉甸甸的雪球儿
多媒体出示:毛茸茸、亮晶晶、银条儿、蓬松松、沉甸甸、雪球儿
指名读这些词语,然后请学生点评。
师:怎样才能读出味道来呢请同学们边观赏录相边读读这些词语,看是不是更有感悟呢
(播放多媒体,学生边看边读边体会)
4、再用读欣赏感悟的方法体会玉屑似的雪末儿、五光十色的彩虹。
5、师:读这一段时,要一边读,一边在脑海中展现这幅美的画面,体会雪景这美。
师:请同学们自由地读一读。
(可大声读,也可默读,可与伙伴读等等)
师:读得不错。
你仿佛站在雪地里,置身于美景之中。
(多媒体出示:嗬,好大的雪啊!
嗬!好大的雪啊!)
师:读读这两句,有什么不同?
师:嗬!表露了作者怎样的心情?
师:是又惊又喜,发出赞叹。
赞叹什么呢?
(赞叹雪下得大。
赞叹雪景非常美。
还赞叹雪后人们喜悦的'心情。
)
师:这一嗬!含三赞:一赞雪之大,二赞雪景美,三赞人之欢。
应该把这种情感读出来。
(范读:嗬!好大的雪啊!)
学生自读自评。
6、(多媒体出示落光了叶子的柳树上,挂满了毛茸茸、亮晶晶的银条儿;冬夏常青的松树和柏树,堆满了蓬松松、沉甸甸的雪球。
一阵风吹来,树枝轻轻地摇晃,银条儿和雪球儿簌簌地落下来,玉屑似的雪末儿随风飘扬,映着清晨的阳光,显出一道道五光十色的彩虹。
让学生朗读)
(再次出现这一片段,落光了叶子的、毛茸茸、亮晶晶、冬夏常青的、蓬松松、沉甸甸、轻轻地、簌簌地、玉屑似的、五光十色这些词用红色显示,并提醒学生注意,再次让学生朗读)
(多媒体出示()柳树上,挂满了()银条儿;()松树和柏树,堆满了()雪球。
一阵风吹来,树枝()摇晃,银条儿和雪球儿()
落下来,()雪末儿随风飘扬,映着清晨的阳光,显出一道道()彩虹。
)
师:请同学们再读读这一段话,你有什么感觉?
师归纳:我们写文章,如果用上一些恰当的形容词、使用恰当的修辞手法,会使文章显得更加生动具体。
7、师:当你推开门一看:嗬!好大的雪啊!,这时,你最想做什么?
学生想象。
自由发言。
(播放多媒体。
)
师:是呀,在那白茫茫的世界里,我们自由自在的玩耍嘻戏,打雪仗,堆雪人,拍照片,还有什么不高兴呢那末,作者此时的心情和我们一样吗请自由读课文。
师;你是从哪句话看出作者和我们的心情是一样的?
师:孩子们那欢乐的叫喊声,把树枝上的雪都震落下来了。
是真的吗为什么这样写
师:这是什么写法(
夸张的写法。
)
师:也许是一阵风把树枝上的雪吹落下来,也许是孩子们掷的雪球把雪打落下来,而作者把它写成孩子们的叫喊声把雪震落下来这就突现了孩子们玩雪时的欢乐气氛,表达了作者无比欢乐的心情。
师:看到这如画的美景,听着孩子们的叫喊声,作者能不高兴,我们能不高兴。
那么请同学再去朗读这一段。
(三)自学第四部分(第6、7自然段):
(1)、你读懂了什么?
(2)、你能想像当农民看到这一场瑞雪,会是怎样的心情吗?
(3)、假如你是农民的孩子(小丰),请你设计一段小丰与爸爸的对话并写下来。
要求:把你读懂的内容与你的想像结合起来。
让学生充分想像,写下来,可同组同学合作,互相听听,看看,评评,然后指名表演。
(四)、总结:
同学们,今天我们和作者一起欣赏了雪后美景。
希望我们今后每个人都能像今天这样用自己的真情,真心感受大自然的美,珍惜大自然的美,创造大自然的美。
大自然的美无处不有,校园里到处都是,你们现在就到校园去找找吧。
(五)作业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