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卑与超越的煎熬——复旦投毒案林某的性格分析

合集下载

用犯罪心理学分析复旦大学投毒案

用犯罪心理学分析复旦大学投毒案

用犯罪心理学分析复旦大学投毒案
复旦大学投毒案是2002年全国最严重的毒品案件之一,当时发生在复旦大学校园内,涉及一名企图谋杀室友大一学生及其他几名学生,并布设毒品陷阱。

投毒案件给当地政府、学校、家长和学生带来了巨大的心理冲击,引发了全国性的讨论和漫长的调查。

以犯罪心理学理论解析投毒案,能够让我们更有效地预防类似的犯罪行为和行为。


于投毒案中的罪犯年纪轻,显然面临的是学习期间的挑战。

根据情绪冲动模型,犯罪者很
可能是一种情绪冷却,以达到自我降温和获取快乐的目的。

此外,抗拒自我的行为导致了
一种情绪失调,导致情绪暴力,进而对室友、学校的反应管理不当,最终对室友采取了谋
杀的行为。

此外,从抑郁、焦虑等角度探讨本案,犯罪者很可能在投毒行为发生前,正处于情绪
低落的状态,这表明抑郁症可能是此次投毒事件背后的罪魁祸首之一。

犯罪者可能也患有
焦虑症,从而表现出对室友、学校等压力过大,难以应对,脱离现实,虚报犯罪活动,并
最终造成严重的投毒事件。

当然,这些都只是影响犯罪者行为的原因,投毒案件背后可能存在其他社会因素,由
社会环境导致的犯罪,比如社会价值观的变迁、贫富差距的扩大、不安全感的增加、社会
的失序等等。

考虑到这些原因,要想有效预防重复发生类似投毒事件,学校应加强安全管理,采取
有效措施,重视学生的心理卫生教育,,鼓励学生们积极参与体育锻炼,加强锻炼,拓宽
学生的意识水平,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准则,加强政府和社会组织的社会监督,以及
社会参与,努力营造一个安全、和平、文明的校园环境,减少犯罪的发生。

“复旦投毒案”案例评析

“复旦投毒案”案例评析

“复旦投毒案”案例评析上海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18日对“复旦投毒案”一审公开宣判,被告人林森浩因犯故意杀人罪被判处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

经法院审理查明,被告人林森浩和被害人黄洋均系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2010级硕士研究生,分属不同的医学专业。

2010年8月起,林森浩与葛某等同学同住于复旦大学枫林校区西20宿舍楼421室。

2011年8月,黄洋调入421室,与林森浩、葛某三人同住。

之后,林森浩因琐事对黄洋不满,逐渐对黄洋怀恨在心,决意采用投毒的方法加害黄洋。

2013年3月31日下午,被告人林森浩以取物为名,通过同学吕某进入中山医院11号楼二楼影像医学实验室204室,趁室内无人,取出其于2011年参与动物实验时剩余的装有剧毒化学品二甲基亚硝胺的试剂瓶和注射器,并装入一只黄色医疗废弃物袋中随身带离。

当日下午5时50分许,林森浩将前述物品带至421室宿舍,趁无人之机,将上述二甲基亚硝胺投入该室的饮水机内,尔后,将试剂瓶等物连同黄色医疗废弃物袋带出宿舍楼予以丢弃。

同年4月1日上午,黄洋从421室饮水机中接取并喝下已被林森浩投入二甲基亚硝胺的饮用水。

之后,黄洋发生呕吐,于当日中午至中山医院就诊。

次日下午,黄洋再次至中山医院就诊,被发现肝功能受损严重,遂留院观察。

4月3日下午,黄洋因病情严重被转至外科重症监护室治疗。

在黄洋就医期间,林森浩还故意隐瞒黄洋的病因。

4月11日,林森浩在两次接受公安人员询问时均未供述投毒事实,直至次日凌晨经公安机关依法予以刑事传唤到案后,才如实供述了上述投毒事实。

被害人黄洋经抢救无效于4月16日死亡。

经鉴定,被害人黄洋符合二甲基亚硝胺中毒致急性肝坏死引起急性肝功能衰竭,继发多器官功能衰竭死亡的症状。

法院认为,被告人林森浩为泄愤采用投放毒物的方法故意杀人,致被害人黄洋死亡,其行为已构成故意杀人罪,依法应予惩处。

被告人林森浩系医学专业的研究生,又曾参与用二甲基亚硝胺进行有关的动物实验和研究,明知二甲基亚硝胺系剧毒物品,仍故意将明显超过致死量的该毒物投入饮水机中,致使黄洋饮用后中毒。

复旦大学投毒案的心理问题

复旦大学投毒案的心理问题

复旦投毒案的心理启示一起发生在复旦大学的毒杀案,连日来引起了社会的极大关注。

而就在此案爆出后的第2天,又一起类似悲剧在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上演,学生袁某拿水果刀捅向了舍友蒋某的胸部,致其身亡。

本是同窗同寝的好友,最后竟要致对方于死地,这不禁让人在心中惊呼:这得有多大的恨!而上海警方的最新通报则让人大跌眼镜:嫌疑人只是因为生活琐事而致关系不合,导致心怀不满而预谋投毒。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血案,原因也仅是小小口角。

生活琐事缘何会酿成血案?不时爆出的大学生杀人事件,背后是否隐藏着严重的心理问题?应该如何进行预防和干预?这些问题,亟需得到解答。

专家指出,现在的大学校园内,学业竞争、人际关系紧张等因素都有可能导致学生产生心理问题,有时,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也能成为引发他们心理失调的原因。

事实上,不少大学生意识不到自己的心理危机或疾病,不会主动向心理咨询中心或是专家寻求解决方法。

广东省省情调查研究中心曾对全省部分本科院校的在校大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从学生学习、就业、感情、人际关系、家庭等方面全面审视大学生目前的心理健康状况。

整体情况不容乐观。

“在你认为自己常处在哪种情绪中”的调查中,三分之一的人选择了郁闷、无聊、烦躁;而遇到心理问题,同学们普遍缺乏有效方式,“如果你遇到不顺心的事,如何解决”,一半以上的同学选择了“强忍”和“逆来顺受”,而选择“找父母倾诉”和“找心理咨询机构”的不到十分之一。

对个人而言,一旦心中出现郁闷、焦虑等症状要做到以下几点:一、及时倾吐,或上学校心理咨询中心倾听专家的意见,尽早发现问题,并将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千万不要憋在自己心中,自己钻牛角尖。

二、同时一些性格孤僻内向的学生可以多参加集体活动,扩大交友圈子,多听朋友老师的建议。

如果情况严重,应该配合药物治疗。

一是加强人际交往,建立心理支持网络。

受挫时找人倾诉,以释放怨恨与不满。

三、人际交往中受到伤害时,要以适当方式表达不满,使他人明白而收敛自己的行为,同时避免怨恨蓄积。

人格心理学

人格心理学

复旦大学投毒事件嫌犯人格缺陷分析近期微博经常有一句话会被室友开玩笑的讲,“感谢室友不杀之恩”,每次听到这句话大家都会一笑置之,不过回过头来,真的是让人悲痛的事件,我看了一些在微博上受人关注的复旦大学投毒案心理分析,深有感触,如同报道上说的:“如果你不了解一个人的心理,或者说,不具备一点点心理分析的能力,有时候,你自己怎么死的都不知道。

”犯罪嫌疑人林某,性格自卑, 一次聚餐上,他问一个女生的年级,对方让猜,猜不中就喝酒。

几杯酒下肚,女生反问林的名字,他如法炮制,也要女生猜,不料女生当着许多人的面答:“我对你没有一点兴趣。

”更打击林的是,“过了一会,有个帅哥过来了,MM主动跟对方报了自己的名字与年级”。

他在论坛上记录下这一切,并公布决定,“以后众多人物聚集的场合,我不会再和MM交流!——等她们来和我交流。

”林某的本我中有对恋爱的渴望,可是在交女友方面他频频失败,这不得不让他自卑,隐藏自己,去寻求心理保护。

我认为林某在恋爱方面,应自信大胆,即使对方拒绝,那也只是一部分人,不应该自此失去信心,他在他的主论坛发表的话语,不够理智,没有正面的面对实际问题,选择的确是一种回避的态度,这让他之后的恋爱越来越挫败,到了林某大四的时候,林已经熟练掌握了自嘲的武器,用来抵抗挫败。

2008年的冬天,他在一番自问后对自己进行了概括,“有谁会喜欢我这个人?丑男第一、手无缚鸡之力、木讷、迂腐、时代的落伍者。

”他对爱情从刚开始的憧憬已经变成绝望。

林某在恋爱婚姻上多少有一点这样的想法,希望找一个家庭条件好的女生,女方出钱可以让他做生意,但又对自己的想法感到痛恨。

其家庭背景也是让林某一直介怀的事情,每次听说谁谁谁的父母是什么医生、大官的,他就会内心小羡慕一番。

实习时,科室老师问到家庭情况,林从不愿多说。

有一次闲聊,老师问起父母是否退休,他突然愣住、点头。

老师回忆,意识到他脸上表情的细微变化,没再问下去。

他还曾说过这样的话:“我的潜意识中确实有着一种想借助裙带关系上位的成分,可是我的自尊心又时不时把我给拉回来继续奋斗,形成了我矛盾的人生观与价值观。

自卑与超越的煎熬——复旦投毒案林某的性格分析

自卑与超越的煎熬——复旦投毒案林某的性格分析

自卑与超越的煎熬——复旦投毒案林某的性格剖析阿德勒以为人全部行为动力均源于超越自卑的需要,是自卑感推进了人的进步。

而在复旦投毒案中,我们相同感觉到了作案者深藏的自卑,残忍的背后究竟有着如何的心里矛盾和煎熬?来看看陈老师的剖析。

看南周“与自己的战争”为题复旦投毒案林某的成长与性格剖析,在为黄洋痛惜的同时,也深深怜悯林。

林出生在潮汕社会基层,父亲为服饰厂打工工人,而母亲收褴褛,林天生就有某种挥着不去的自卑感。

潮汕人固然擅长经商,但受潮剧中“学而优则士”的传统观点影响。

广为人知的《彩楼记》、《珍珠塔》,都是衬着经过学而优来超越家庭背景的自卑。

所以,经过学习而青云直上,仍是深深扎根于潮汕人的灵魂中。

与弗洛伊德把性作为动机的驱力理论不一样,心理学家阿德勒以为战胜自卑,超越自卑才是人人品发展的动力。

于是,深深认可着文化传统的林,必然选择以优秀的成绩来战胜其自卑感。

在拼爹的时代,这也是很多人现实青云直上的独一之路。

要怪,只好是未能生于多元价值的社会!在超越自卑的强盛驱力下,林考上中山医的本科,复旦的研究生,让他成为老师、同学、同乡的骄傲。

这原来能够缓解他深深的自卑感。

那为什么还与黄洋过不去?从报导上可见,平摊饮水机的事件,再一次深深刺痛了林柔弱的自卑心。

一个人,不论再绚烂腾达,童年时期低人一等的创伤,将是陪伴着他一世,挥着不去,除非恍然大悟。

于是,林“被迫”到近邻“借”水,并与黄洋互删QQ 挚友。

能够说,这成为林杀人黄洋导火索之一。

可能有人说,林与黄洋有着近似的家庭背景,林为什么不可以对黄惺惺相惜,而是痛下毒手?从心理剖析的角度,正是因为他们有着相同的家庭背景,相同的性别,相同的学习经历,同一个宿舍,都要考博士,黄洋成为了林最激烈的竞争敌手,或许说暗影。

人,面对自己的暗影时,要比超越自卑还要难过。

心理剖析师诺依曼说,常常需要很长时间的心理剖析,才能转变暗影,不然人喜爱投射暗影,并妄图消灭它,好像宗教战争。

相同的背景,是致使黄洋受害的根源。

复旦大学投毒案心理分析

复旦大学投毒案心理分析

复旦大学投毒案心理分析
不久前,复旦大学发生了一起投毒案,把数十名学生重度中毒,众多评论家和用户纷
纷谴责这令人惊骇的案件。

令人惊讶的是,事件发生在一所著名的大学,深深揭示出社会
的这一现象。

社会的投毒案的发生源于许多问题,我认为最主要的是社会心理学方面的失衡。

一方面,一些人可能由于社会侵犯而产生了义正言辞的报复心态,他们理解自己在社会上存在
偏见,反感和被忽视,开始对他人进行报复,甚至对社会采取报复性行动。

另一方面,一
些年轻人可能由于社会压力过大而造成心理状态失衡,他们可能以投毒学校或其他人来发
泄自己的怨恨,因为他们拥有解决这种心理问题的技巧或强烈的报复冲动。

此外,角色模仿也是复旦大学投毒案发生的另一重要原因。

在社会环境对学习,职场,家庭和社交等问题的高压型的氛围中,某些人可能会模仿身边的谁做的事情,尝试着想要
达到他们的梦想或追求利益,甚至是出于某种反抗。

同时,他们也有可能模仿别人,其中
可能包括犯罪行为,以社会最弱者作为自己发泄情绪的对象。

最后,社会中背景因素也是导致复旦大学投毒案发生的重要原因之一。

事实上,国家
政策和社会制度可能会改变许多个人动机,当人们无法满足自己的期望时,他们会选择特
别的方式来解决问题,其中有一些是会做出犯罪的决定,甚至是把暴力带到公共场所。

总而言之,复旦大学投毒案的发生说明了社会心理学失衡,角色模仿,以及社会因素
限制等问题。

了解有关因素背后的原因,有助于社会开展针对社会性犯罪的综合管理措施,从而更加有效的抑制和预防类似的犯罪活动。

用犯罪心理学分析复旦大学投毒案

用犯罪心理学分析复旦大学投毒案

2013年复旦大学林某投毒案【基本案情】2010年,被告人林某进入复旦大学医学院攻读研究生,并在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见习。

2010年8月起,林某入住复旦大学某宿舍楼421室。

一年后,被害人黄某调入该寝室。

之后,林某因琐事对黄某不满,逐渐怀恨在心。

2013年3月29日,林某在大学宿舍听黄某和其他同学调侃说愚人节将到,想做节目整人。

2013年3月31日中午,复旦大学2010级硕士研究生林某将其做实验后剩余并存放在实验室内的剧毒化合物带至寝室,注入饮水机槽。

2013年4月1日早上,与林某同寝室的黄某起床后接水喝,饮用后便出现干呕现象,最后因身体不适入院。

2013年4月11日,上海市公安局文化保卫分局接复旦大学保卫处对黄某中毒事件报案,上海警方接报后立即组织专案组开展侦查。

经现场勘查和调查走访,锁定黄某同寝室同学林某有重大作案嫌疑,当晚依法对林某实施刑事传唤。

2013年4月16日下午,黄某经抢救无效,于当天下午3点23分在上海某医院去世。

2013年4月19日下午,上海警方正式以涉嫌故意杀人罪,向检察机关提请逮捕复旦大学“4·1”案犯罪嫌疑人林某。

2013年4月25日,黄浦区检察院以涉嫌故意杀人罪对复旦大学“4·1”案犯罪嫌疑人林某依法批准逮捕。

2014年2月18日上午在上海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一审宣判,被告人林某犯故意杀人罪被判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

2015年1月8日上午,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宣布林某投毒案二审维持原判。

2015年12月9日,最高法核准了林某的死刑判决,并下发了核准林某死刑的裁定书。

2015年12月11日罪犯林某被依法执行死刑。

【案情分析】——复旦大学医学院研究生林某(1986年-2015年)广东汕头人。

2010年,林某因成绩优异免试进入复旦大学医学院攻读研究生,并在中山医院见习。

因此他对于N-二甲基亚硝胺的毒性比一般人有着更加清楚地认识,对于投毒肯定是蓄意而为而非疏忽过失。

犯罪心理学专家剖析林森浩犯罪深层原因

犯罪心理学专家剖析林森浩犯罪深层原因

犯罪心理学专家剖析林森浩犯罪深层原因投毒致室友死亡的复旦大学学生林森浩前日被判处死刑。

人们至今难以理解,像林森浩这样成绩优秀,高考时以780多分的高分考入中山大学,2010年又因成绩优秀被中山大学推荐,免试进入复旦大学医学院读研的“天之骄子”,为何会沦为杀人犯?更何况,他与被害人黄洋并无深仇大恨.昨日,本报记者专访了广东警官学院教授、犯罪心理学专家宋晓明,剖析林森浩的深层犯罪心理。

他投毒,心理是有愤怒和不满的“我认为这与他嫉妒、自卑、敏感、脆弱的性格缺陷和处理人际关系及情绪调节能力低有关.具有这些不良因素的人在生活中容易遭遇挫折,而挫折往往使他产生愤怒、怨恨、敌视等消极情绪体验。

”记者:宋教授,复旦投毒案引起了公众极大的关注。

随着庭审、判决的展开,谜底一步步揭开。

但还是有很多地方让人很难理解,您怎样看?宋晓明:这个案子的确有一些有悖于常理的情节.比如,林森浩作为一个高智商的医学人才,应该知晓所使用的毒药的毒理,具备基本的逻辑推理能力和反侦查能力,为何最后却做了一件有失水准的低智商的案件呢?另外,从披露的信息看,林森浩与被害人并无很深的矛盾,彼此也无利益冲突,而且被告人已在求职中脱颖而出,在广州找到了让人羡慕的工作,在这种情况下,为何还要蓄意杀人呢?要解开这些谜团,只有深入林森浩的内心.记者:林森浩一直辩解自己是被愚人节的玩笑刺激,想作弄黄洋,没想到酿成了大祸.从心理上看,他只是想恶作剧,整蛊他人,还是想置他人于死地?宋晓明:从整个案情看,特别是他使用的手段来看,他欲置人于死地的动机和目的是明确的。

比如,在被害人的饮水中投放超剂量的剧毒药物,作为医学院的高材生应该是知道其致命的后果的.而且,N—二甲基亚硝胺,是很难通过临床直接诊断出确切物质的;即使能诊断出,只要有致死剂量进入人体并开始发挥效应,现代医学也回天乏术。

所以,只是想恶作剧的说法是站不住脚的.记者:能够根据公开披露的案件及被告人的信息,为我们解读一下林森浩的作案动机?宋晓明:法院判决书认定,林森浩是因琐事而采用投毒方法故意杀人。

复旦大学投毒案分析报告

复旦大学投毒案分析报告
与此相似,2009年夏天,在一次医院实习中,林与 本科室友起了口角。一年后,已经毕业的林申请了一个 新的QQ号,并冒用另一同学的名字,在网上大骂这位 同学——“尽是些难以启齿的脏话”。
同学总结说,“他记仇,但绝不轻易外露。”
在林森浩的性格中,自尊、上进、好强、善良的一 半,始终没有停止与苦闷、自责、充满挫败感的那一半 的战争。他以自己的方式努力与外界沟通,却始终难觅 出口。这场一个人的战争最终以毁灭的方式结束。
很少有人知道林森浩一直在用独特的方式处理与异 性沟通上长期积累的挫败感;也少有人留意林在网络上 习惯使用的极具攻击性的侮辱性语句——无论是对自己 的同学,还是公共人物;至于林森浩的家庭——其实相 当普通的平民家庭——以及故乡,则被林更加小心翼翼 地隐藏在与人交流的话题之外。
扭曲的心理:
2012年7月23日下午,林连续两次用满是脏字的语 言在别人的微博下辱骂韩寒及其粉丝。过了10天,他 又在罗永浩的微博下,留下“裸泳浩,我×你妈”等字句 。
黄洋喜欢音乐喜欢网球讲究品质和潮流说话略带点骄傲有时难免带刺刺伤林森浩的自尊黄洋的一位好友回忆黄洋死前两周曾提及自己开玩笑说林森浩是凤凰男幵用轻松的语气调侃称林森浩老在寝室说他的奋斗经历
复旦大学投毒案分析报告
——郝聚刚
林森浩性格分析
同学眼中的林森浩:
在同学与朋友的回忆中,林森浩曾是本科学生会学 术部部长,科研能力惊人,论文发表数远超一般学生, 热心同乡会的活动,爱打篮球,玩三国杀,甚至擅长讲 冷笑话。他们看到的是一个积极规划人生、在公开场合 略带羞怯,但在自己的圈子里擅长沟通合作的瘦高个男 生。
建议: 个人
1、学会尊重别人,与人平等相处。
2、每个人的内在思想价值观和外显的行为态度是不 同的,我们要学会换位思考,体谅室友的难处,不要 肆意的伤害别人,有时你认为的一句玩笑,可能在人 家看来是奇耻大辱。

林申浩事件的心理分析和感想

林申浩事件的心理分析和感想

林申浩事件的心理分析和感想轰动一时的××大学投毒案以黄×被毒杀身亡而开始、林×浩被执行死刑而告终。

两年多,林×浩该不该判死刑的争论一直是舆论和大众的焦点,案件公开公正的审判使得这一争论结果分明无二。

两年多的时间,我们看到了个别媒体用情感裹挟舆论、绑架司法的现象,更看到了媒体和大众对于司法的关注和监督以及案件公开公正的审判和复核。

“人心似铁、官法如炉”,现在对于案件的本身我们已无需再争论,而两位“天之骄子”生命失去的背后,更需要我们对深层次的一些东西进行深思。

一个在医学院学习还在医院见习的高材生,竟然用自己学习研究的医学知识去泄愤杀人,这与救死扶伤的医学宗旨背道而驰,这说明了林×浩有一种不健全的心理,这个案件又让我们想到马加爵案、药家鑫案、刘海洋硫酸泼熊案等大学生犯罪案件,很多大学生对自己的行为不计后果,不能不说是社会的一种悲哀!学生年纪尚轻,缺少社会经验,心理尚未完全成熟,若没有正确的引导,他们很容易走上歧途,甚至诱发犯罪。

这都映射出了我国教育制度的一种缺失,即注重对学生专业知识的培养,而忽视了对学生道德和法治的教育。

当下,很多学校往往把专业知识的教育看的很重,道德和法治教育虽是大学的公共课,但学校的重视程度却远远不够,这一点对理工科学校尤为明显。

很多学校和社会大众的一种普遍思维,就是学生大学学习为的是求得一技之长,会行医做手术、会维修设备、能考资格证、能找到好工作。

因此,学到的知识是否有用,常常被用来判断一个人受教育的成功与否。

但过于功利性的教育,也使得学校过分重视专业知识而忽视道德和法治教育,导致受教育人的人文思想缺失,个别人还会产生孤僻、偏激、思维僵化、心理脆弱等变态心理,严重的更会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爱××曾经在名篇《培育独立思考的教育》中写道:用专业知识教育人是不够的,通过专业教育,他可以成为一个有用的机器,但是不能成为一个和谐发展的人。

复旦大学投毒案案例分析

复旦大学投毒案案例分析

复旦大学投毒案案例分析一、案情介绍2013年,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2010级硕士研究生黄洋中毒身亡,而涉嫌投毒的犯罪嫌疑人恰恰是被害人舍友林森浩。

名校、投毒,这两个元素组合起来的案件新闻迅速引发全社会关注。

4月25日,黄浦区检察院以涉嫌故意杀人罪对林森浩批准逮捕。

11月27日,法院开庭审理此案,林森浩称自己看不惯黄洋,决定投毒出于愚人节整人想法。

2014年2月18日上午10点半,该案在上海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依法公开一审宣判,被告人林森浩犯故意杀人罪被判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

25日上午,被告人林森浩委托辩护律师正式向上海二中院提起上诉。

二、关键点分析林某用他以前写过论文研究过的毒药来下毒存在疑点,而且作为亲密无间的室友,他要是真想害黄某他有很多机会,他竟然选择了往饮水机里投毒,这样怎么看他都会成为嫌疑最大的人。

而且退一万步讲,就算他选了这种笨透了的谋杀方式,他都不知道在黄某已经毒发后好好清洗一下饮水机么,还让警方事后查出了毒药的成分。

还有那个短信,不是说专家们都束手无策不知道是什么中毒,没有那个短信就没人知道黄是什么中毒,甚至根本不会有人觉得是有人投毒,应该只是深谙这种毒的特性,怀疑室友是中了这种毒,想要救室友一命,又怕惹祸上身才匿名发了这个短信。

又或者根本那个短信就不是他发的。

黄某不是喝完水后还怕室友喝了“过期的水”生病清洗了水桶,只有三个人住的寝室,而除了黄、林的第三个人又是不怎么住寝室的,那黄某担心“喝过期水生病”的不正是林某么,试问如果黄、林之间只是“表面上没有矛盾”,黄某用不用做到这个份上。

三、结论14年2月18日上午10点半,上海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对"复旦投毒案"依法公开一审宣判,被告人林森浩犯故意杀人罪被判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

2月25日上午,被告人林森浩委托辩护律师正式向上海二中院提起上诉。

四、反思成长过程中,很多孩子被灌输的是“不输于人”的竞争意识,缺乏的是团结友爱、共同进步的提醒和教诲。

复旦大学投毒案的反思1

复旦大学投毒案的反思1

复旦大学投毒案的反思摘要:又一个年轻的生命就这样消逝了,复旦投毒案震惊了整个社会,这件事罪魁祸首到底是谁,是谁酿成了这场悲剧!他人的生命应是既神圣又要受到我们尊重的。

为什么生命又得不到保护,得不到尊重,屡遭践踏。

本文就复旦大学投毒案展开,分析了当事人的心理状况和处理矛盾的方式,并提出了相关的意见。

关键词:大学生投毒心理扭曲正确发泄尊重生命一、案件背景2013年4月15日,复旦大学官方微博发布该校一名医科在读研究生(2010级)黄洋,于2013年4月1日因身体不适入院,病情危重,经抢救无效,于16日下午3点23分在上海中山医院不治身亡。

上海警方表示,在该生寝室饮水机内残留水中检测出某有毒化合物成分。

并锁定同寝室某同学有投毒的嫌疑。

4月11日,上海市公安局文化保卫分局接复旦大学保卫处报案:该校枫林校区2010级硕士研究生黄某自4月1日饮用了寝室内饮水机中的水后出现身体不适,有中毒迹象,正在医院抢救。

4月12日,警方基本认定同寝室同学林某存在嫌疑并被依法刑事拘留。

16日下午,复旦大学将其新浪微博官方账号的校徽换成黑白色,发布通报:“研究生黄洋同学经抢救无效,于4月16日15:23在附属中山医院去世。

家长失去爱子,学校失去宝贵学生,我们表示沉痛的哀悼!”经警方初步查明,林某因生活琐事与黄某关系不和、心存不满,经事先预谋,于3月31日中午,将其做实验后剩余并存放在实验室内的剧毒化合物带至寝室,注入饮水机水槽。

二、高校杀害同学案件举例朱令铊中毒案,清华才女大学生朱令于1994年12月11日晚上在北京音乐厅参加演出之后,于次日离奇出现铊中毒的症状,此案至今未破。

2004年在马加爵云大宿舍连杀四个人,引发了轰动全国的“马加爵事件”。

2004年2月23日云南省昆明市公安局接报后,在云南大学学生公寓一宿舍柜子内发现4具被钝器击打致死的男性尸体。

3月15日晚7时30分左右,马加爵在海南省三亚市河西区落网。

2013年4月16日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两学生发生口角致室友死亡。

复旦大学投毒案分析报告

复旦大学投毒案分析报告
与此相似,2009年夏天,在一次医院实习中,林与 本科室友起了口角。一年后,已经毕业的林申请了一个 新的QQ号,并冒用另一同学的名字,在网上大骂这位 同学——“尽是些难以启齿的脏话”。
同学总结说,“他记仇,但绝不轻易外露。”
在林森浩的性格中,自尊、上进、好强、善良的一 半,始终没有停止与苦闷、自责、充满挫败感的那一半 的战争。他以自己的方式努力与外界沟通,却始终难觅 出口。这场一个人的战争最终以毁灭的方式结束。
3、互相爱护,有困难时互相照顾。
4、学会沟通,学会倾诉。
国家: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学校:注重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养成良好品格,
建立积极向容为“极品肮脏女, 跟狗上床的饥渴女”。
那个夏天,林攻击的范围并不仅限于名人:在饭堂 里,他“不经意”看了一位女生一眼,对方质问“看 什么看”,还骂林“跟个娘们一样”。 “我随即说出 我跟她母亲发生了关系。”林在微博上记录道。
但林并非是在研究生期间才使用这些恶毒的攻击。 有同学回忆,本科时,因为跟同学发生争执,林连续给 对方发了十几条“恐吓短信”。
其它事例:
1、因争执引起 失手杀人案 2、性格不合难相处
寝室关系难相处的原因:
文化和生活习惯的冲突 个人缺乏包容心
压力过大导致心理扭曲
建议: 个人
1、学会尊重别人,与人平等相处。
2、每个人的内在思想价值观和外显的行为态度是不 同的,我们要学会换位思考,体谅室友的难处,不要 肆意的伤害别人,有时你认为的一句玩笑,可能在人 家看来是奇耻大辱。
黄洋的性格:
黄洋喜欢音乐,喜欢网球,讲究品质和潮流,说 话略带点骄傲,有时难免带刺,刺伤林森浩的自 尊。
黄洋的一位好友回忆,黄洋死前两周曾提及,自 己开玩笑说林森浩是“凤凰男”,并用轻松的语气调 侃称,林森浩老在寝室说他的奋斗经历。

反思复旦大学投毒案的反思

反思复旦大学投毒案的反思

反思复旦大学投毒案:用尊重、理解、宽容的心
看世界
看过对林某的采访,感觉很理性很睿智的一个小伙子,真的很为他惋惜。

通过林某与黄某现在的结局,我想说的是:每个人有着不同的生长经历,我们应该以尊重为基础,以理解为目标,用宽容的心看待人和事。

现在的社会城乡差距很大,生活宽裕家庭成长起来的阳光男怎么会知道贫困家庭生长起来的支柱男的重担。

衣食无忧的环境、张扬活泼的个性或许会给身边人带来压力。

“说者无心听者有意”的矛盾本不应发生。

公共场合,要在意他人的理解,不能随心所说。

从环境条件来看,条件好的家庭更应该教育孩子学会尊重、礼貌、宽容的对待社会。

生活中的人们谨言慎行是第一要则。

人之所以为人,就是因为有复杂思想有丰富的情感。

生活中的经常会说出伤害感情的话语,我经常告诉自己那些都是一时的气话,并不是真实的感情。

因为理解,因为爱,我想对有些事应该充耳不闻的。

因为爱,因为理解我们应该少说、不说让对方伤心的话语。

我经常在想人为什么活着?因为财富吗?好像不是。

现在的中国社会缺少正能量,让人们迷失了心智,缺少光明的航标。

复旦投毒案引发的深思

复旦投毒案引发的深思

复旦投毒案引发的深思
"首先,我要感谢我曾经的室友大学四年里的不杀之恩!
因为你们的宽容理解,能够让我得以苟活到现在,在下感激不尽!涕泪淋漓!"
这句话已成为自复旦投毒案之后的经典语句。

其实,林某本是学习上进,家人为之骄傲的孩子。

但内向的他不善与人交流,生发了自己的挫败感。

自卑、挫败、闷骚,被林严格限定在网络生活中,他为自己塑造了沉默、冷感的外壳,搭配上优异的成绩,现实中与他相识的人,很少意识到他内心的虚弱。

长期以来,造就了他的心里问题。

直至最后悲剧的发生。

心里的扭曲使得他在愤怒、矛盾面前丧失理性。

这也反映了部分大学生犯罪的原因。

心里扭曲蒙蔽的他们正义之感,只为解一时之气,寻求一时的快感,导致悲剧的发生,甚至触犯法律。

这是多么令人叹息,同时也发人深思。

大学生在成长过程中也需要正确引导,多感受正能量。

对于他们的心里健康发展要尤为关注。

他们还涉世未深,有时候对一些事物的判断和想法不完全正确,需要社会和家人多给予关心,对他们的错误思想加以纠正,对矛盾情绪进行开导,使大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才能有效的避免那一幕幕我们不想看到的悲剧发生。

大学生投毒事件心理问题凸显

大学生投毒事件心理问题凸显

大学生投毒事件心理问题凸显第一篇:大学生投毒事件心理问题凸显大学生投毒事件心理问题凸显2013年4月16日下午,复旦大学官方微博发布消息称,该校2010级硕士研究生黄洋,经抢救无效,于当天下午3点23分在上海中山医院去世。

上海警方表示,在该生寝室饮水机内残留水中检测出某有毒化合物成分,认定其寝室室友林某有重大作案嫌疑。

19日下午,上海警方正式以涉嫌故意杀人罪,向检察机关提请逮捕复旦大学“4・1”案犯罪嫌疑人林某。

据调查,林某因生活琐事与黄洋不和,经预谋将他用来做实验的剧毒化合物“N-二甲基亚硝胺”从实验室偷偷带出注入寝室饮水机水槽。

4月1日晨,黄洋因饮用饮水机中的水后出现中毒症状,后经医院抢救无效于4月16日下午去世。

又是一桩触目惊心的高校惨案,“黄洋事件”并不是第一件高校惨案。

1994年清华大学女生朱令因铊中毒致残;1997年5月,北京大学发生全国第二起铊中毒事件,犯罪嫌疑人王晓龙是两名受害人的同学;2004年,云南大学马加爵连杀4名同学;2007年6月,中国矿业大学发生3名大学生铊中毒;2010年,四川大学曾世杰因被人嫌人丑,杀一人,砍伤两人。

在一系列案件中最远的时隔近20年,这不得不让我们再一次对高校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产生新的忧虑,同时这也说明心理健康问题在今天的中国社会并没有产生一个根木的变化。

一场悲剧,也许断送的只是几个年轻人和几个家庭的未来。

但是从根木上说,高校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直接关系着未来中国新一代人才而对社会挑战时他们的承受能力。

所以,这不仅仅是个体问题,更是关系社会全局的问题。

各高校把“心理健康”教育纳入到学校的日常教学中,让“黄洋事件”能成为高校惨案的一个终点,不要再让这群高智商高学历的年轻人成为杀人狂魔。

第二篇:幼儿园投毒事件又发幼儿园投毒事件,我们应该反思什么?河北平山县两河乡两河村的两所幼儿园因生源问题产生矛盾,一家幼儿园园长用注射器将毒鼠强注射到酸奶中,派人将其和拼音本等物装在一起,于4月24日早晨放到了死亡女童所在幼儿园的上学路上,导致两女童误食死亡。

那难以承受的自卑压垮了他的人生

那难以承受的自卑压垮了他的人生

那难以承受的自卑压垮了他的人生文/魏英杰这几天,媒体陆续披露出复旦研究生中毒案的许多细节。

嫌疑人林某的人生轨迹,也被媒体拼凑还原出来。

让人感慨不已,在投毒以前,林某的人生之路堪称完美,不失为一部励志片。

但当他决定投毒那一刻起,他的人生却如高台跳水,跌入无底深渊。

从媒体报道看,林某投毒的直接原因,是与黄洋及另一位室友因分摊宿舍桶装水费用起争执。

这是一件小到不能再小的生活琐事了。

可就因这么一件小事,两个堪称优秀大学生的正常生活戛然而止,一个不幸殒命,一个将面临法律的惩罚。

黄洋家境贫困,父母双双下岗,上大学都是依靠企业资助和勤工俭学。

林某来自广东农村,父亲早年在服装厂打工,母亲收购废品维生。

两个人都是家乡人的骄傲,也是家里的指望。

然而,两个生活背景与经历相似的人,却在同一个宿舍里发生一场难以挽回的悲剧,如何不让人叹息。

这是属于两个家庭的悲剧。

导致这场悲剧的深层因素,却不会是表面看上去的日常纠纷那么简单。

两个人都来自底层,读书是改变他们命运的重要途径。

这也是许多和他们一样的农村孩子或贫困家庭子女的梦想。

在农村和小镇的中学,你可以看到很多这样的孩子,他们和黄洋或者林某有着一样的背影。

他们每天忙碌于学习,无暇考虑其他。

他们会为一次考试不佳而自责,也会在情窦初开的时候,压抑住自己的情感。

因为他们知道,在高考以前,他们必须不顾一切地超过他人,挤过高考这座人生的独木桥。

我曾在一所县重点中学,看到高一学生上课和休息的情形。

在午休时间,班上学生没有人外出游戏,而是齐刷刷地坐在座位上,趴着头休息,等着下一节课的到来。

这种生活与学习背景,塑造了一个人的性格。

我看到许多孩子的脸上,都呈现出木讷、羞涩以及沉默的表情。

在为理想人生而奋斗的同时,他们失去了一个孩子所该拥有的快乐。

许多学生到了大学后,连基本的与人打交道的常识都不懂,既不懂得如何去爱,也不懂得如何去恨。

这种深刻的、难以承受的自卑,很容易使一个人的性格扭曲,甚至反过来吞噬了他的人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自卑与超越的煎熬——复旦投毒案林某的性格分析
阿德勒认为人一切行为动力均源于超越自卑的需要,是自卑感推动了人的进步。

而在复旦投毒案中,我们同样感受到了作案者深藏的自卑,残忍的背后到底有着怎样的内心冲突和煎熬?来看看陈老师的分析。

看南周“与自己的战争”为题复旦投毒案林某的成长与性格分析,在为黄洋惋惜的同时,也深深同情林。

林出生在潮汕社会底层,父亲为服装厂打工工人,而母亲收破烂,林天生就有某种挥着不去的自卑感。

潮汕人虽然善于经商,但受潮剧中“学而优则士”的传统观念影响。

广为人知的《彩楼记》、《珍
珠塔》,都是渲染通过学而优来超越家庭背景的自卑。

因此,通过
学习而平步青云,还是深深扎根于潮汕人的灵魂中。

与弗洛伊德把
性作为动机的驱力理论不同,心理学家阿德勒认为克服自卑,超越
自卑才是人人格发展的动力。

于是,深深认同着文化传统的林,必
然选择以优异的成绩来克服其自卑感。

在拼爹的时代,这也是许多
人现实飞黄腾达的唯一之路。

要怪,只能是未能生于多元价值的社会!
在超越自卑的强大驱力下,林考上中山医的本科,复旦的研究生,
让他成为老师、同学、乡亲的骄傲。

这本来可以缓解他深深的自卑感。

那为何还与黄洋过不去?从报道上可见,平摊饮水机的事件,再一
次深深刺痛了林脆弱的自卑心。

一个人,无论再辉煌腾达,童年时
期低人一等的创伤,将是伴随着他一生,挥着不去,除非大彻大悟。

于是,林“被迫”到隔壁“借”水,并与黄洋互删QQ好友。

可以说,这
成为林杀人黄洋导火索之一。

可能有人说,林与黄洋有着类似的家庭背景,林为何不能对黄惺惺
相惜,而是痛下毒手?从心理分析的角度,正是因为他们有着相同
的家庭背景,相同的性别,相同的学习经历,同一个宿舍,都要考
博士,黄洋成为了林最强烈的竞争对手,或者说阴影。

人,面对自
己的阴影时,要比超越自卑还要痛苦。

心理分析师诺依曼说,往往
需要很长时间的心理分析,才能转化阴影,否则人喜欢投射阴影,
并企图消灭它,如同宗教战争。

相同的背景,是导致黄洋受害的根源。

然而,相同的背景,互为竞争对手,宿舍间的矛盾,并不能导致投
毒的充要条件。

因为,林本质上也是一个善良的孩子。

一个出身于
敬畏鬼神的家庭,害怕神灵降罪的孩子,要变成杀人犯,还有其他
的条件。

埃里克森认为,大学生的时期,是发展亲密感的重要阶段,如未能建立亲密感,就会体验到孤独。

林由于自卑一直不敢恋爱,
研一的一次恋爱又因为自卑而失败。

恋爱的失败导致林的亲密感、
奉献、温情的缺失,积极的心理能量没有成长,这是投毒的重要的
条件;而作为医学生,又选择老鼠肝功能为研究,要用毒药“心狠手辣”处死上千只老鼠,又让林成为一个“杀手”。

出生家庭的低微来到的强烈自卑感,相同的经历把黄洋视为阴影,
恋爱失败缺乏柔情,为科研处死老鼠成为“杀手”,我觉得是林投毒
必不可少的因素,可惜,上天没有给林机会,把这些都叠加在他身上。

我在医学院上大学生心理健康课,最后考核是让学生写自我分析及
提高措施。

几百篇的自我分析论文,几乎都涉及到人际关系的自卑,专业就业的迷茫,恋爱失败的痛苦。

我想,只重就业和成果,不重
心灵与成长的中国式教育,林的投毒绝不是唯一。

无奈之下,只能
拭目以待,看看接下来的是谁遭殃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