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和位移

合集下载

时间和位移

时间和位移

第2节 时间和位移理解领悟本节介绍了描述质点运动的时刻、时间间隔、路程、位移、矢量等概念,要弄清它们的含义和区别;这些概念和上节的内容都是为下面的速度和加速度的学习奠定基础的;时刻和时间间隔、路程和位移的含义容易混淆,要注意弄清它们的区别;1. 时刻和时间间隔的含义关于时刻和时间间隔,教材是举了如下例子来阐明的:我们说上午8时上课,8时45分下课,这里的“8时”“8时45分”是这节课开始和结束的时刻,而这两个时刻之间的45分钟,则是两个时刻之间的时间间隔;同样,“中国政府于1997年7月1日零时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这里的“零时”是时刻;“中子的‘寿命’达”,这里的“”是时间间隔;在物理学中,时刻对应着物理状态,时间间隔对应着物理过程;时间间隔又简称为时间;2.用时间轴表示时刻和时间表示时间的数轴称为时间轴;在时间轴上,时刻用点表示,时间用线段表示;如图1-3所示,O 点表示初始时刻,A 点表示时刻第1s 末即1s 末或第2s 初,D 点表示时刻 , OA 、OB 、OC 分别表示从计时开始的时间头1s 内、头2s 内、头3s 内即1s 内、2s 内、3s 内,OA 、AB 、BC 分别表示时间第1s 内、第2s 内、第3s 内时间均为1s 等等;3. 为什么要引入“位移”概念教材所举的例子很能说明问题:从北京去重庆,可以乘火车,也可以乘飞机,还可以先乘12t / s34图火车到武汉,再乘轮船沿长江而上;然而,尽管路线各不相同,但位置的变动却是相同的,总是从北京到达了西南方向直线距离约1300km 的重庆;为了描述物体位置的变化,我们需要引入“位移”概念;4. 怎样表示位移描述物体位置的变化,需要确切地描述物体位置变化的大小和方向;为此,位移可以用从初始位置指向末位置的有向线段来表示;按照一定的标度,有向线段的长度表示位移的大小,有向线段的方向表示位移的方向;可见,物体的位移仅由初始位置和末位置决定,而与运动过程无关;如图1-4所示;不管物体质点自A 点经路径1、路径2还是路径3运动到B 点,其位移都相同,都可用有向线段AB 来表示;5. 路程和位移的区别位移与初中物理中讲的路程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位移是描述物体位置变化的物理量,而路程则是描述物体运动路径轨迹长短的物理量;位移既有大小又有方向,而路程只有大小没有方向;位移的大小等于物体初始位置到末位置的直线距离,与运动路径无关;而路程是按运动路径计算的实际长度;由于物体运动的路径可能是直线,也可能是曲线,两点间又以直线距离为最短,所以物体位移的大小只能小于、最多等于路程,不可能大于路程;6. 什么情况下,物体位移的大小等于路程对此,也许你会不假思索地说,当物体做直线运动时其位移的大小一定等于路程,因为两点间以直线距离为最短;然而,你忽略了物体沿直线往复运动的情况;如图1-5所示,物体从A 沿直线运动到B 再返图1-4; ; ;A B C图1回到A ,又沿同一直线运动到C;在运动的整个过程中,物体位移的大小s=AC ,而经过的路程s ′=2AB +AC >s ;事实上,只有物体做单向直线运动时,其位移的大小才等于路程; 7. 矢量和标量的区别与时间、温度、路程等物理量不同,位移既有大小又有方向,而时间、温度、路程等物理量只有大小没有方向;像位移这样的物理量叫做矢量,矢量既有大小又有方向;像时间、温度、路程这样的物理量叫做标量,标量只有大小没有方向;标量相加遵从算术加法的法则,而矢量相加则遵从几何加法的法则对此,我们将在下面加以探索;8.直线运动的位置和位移既然位移是描述物体位置变化的物理量,而物体的位置可用坐标来确定,那么位移就可用坐标的变化量来表示;当物体做直线运动时,若物体从A 运动到B ,而A 、B 的坐标分别为x 1、x 2,则物体的位移就可用它的坐标变化量△x 来表示:△x = x 2-x 19. 探索矢量相加的法则让我们来研究教材中提供的事例:该同学第一次由A 走到C ,位移为向北的40m ;第二次再由C 走到B ,位移为向东的30m;那么,该同学位置变化的总的结果是由A 走到了B ,即合位移为北偏东37°的50m;如图1-6所示;由此你能领悟出矢量相加的一般法则吗由上述例子不难看出,三个位移矢量构成了一个三角形;求B图1-6两个矢量的合矢量,只要将表示这两个矢量的有向线段首尾相接,那么从第一个矢量的箭尾指向第二个矢量箭头的有向线段就表示这两个矢量的合矢量;请亲自动手画一下,看看作图时若交换一下两个矢量的先后次序,得到的合矢量是否相同;假如要求多个矢量的合矢量,又该如何作图呢10. 平面曲线运动的位置和位移当物体做平面曲线运动时,其位置可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一组坐标来表示;如图1-7所示,设一辆汽车从A 点沿曲线运动到B 点,A 、B 两点的坐标分别为x 1,y 1x 2,y 2,则汽车位移的大小等于A 、B 两点间的距离,即212212)()(y y x x s -+-=位移的方向可用位移与x 轴正方向夹角的正切值表示tan 1212x x y y --=ϕ11. 运动的位移图象为了描述物体的位移随时间变化的关系,我们可以任意选择一个平面直角坐标系,用横轴表示时间,用纵轴表示位移,画出位移和时间的关系图线,这种图象叫做位移-时间图象,简称为位移图象;如图1-8所示,就是物体做匀速运动的位移图象;取初位置为坐标原点时,物体的位移等于末位置的坐标,因此这个图象也可以叫做物体的位置-时间图象;应用位移图象,我们可以求出物体在任意时间内的位移,也可以反过来求出物体通过任一位移所需的时间;位移图象中,两条图线的交点表示两物体处于同一位置,即两物体相遇;Ox2图1-7Ot图1-8应用链接本节知识的应用主要是对时刻与时间、路程与位移等概念的辨析,位移的表示以及路程和位移的计算;例1 请在如图1-9所示的时间轴上指出下列时刻或时间填相应的字母:1第1s 末,第3s 初,第2个两秒的中间时刻;2第2s 内,第5s 内,第8s 内;32s 内,头5s 内,前9s 内;提示 在时间轴上,时刻用一个点表示,时间用一段线段表示;解析 与题中相对应的时刻或时间分别是:1A ,B ,C ; 2AB ,DE ,GH ; 3OB ,OE ,OI ;点悟 在物理学中,时刻与时间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我们平时说的“时间”,有时指的是时刻,有时指的是时间间隔,要根据上下文认清它的含义;例2 物体沿半径分别为r 和R的半圆弧由A 点经B 点东图1-24 t / s68图1-9到达C 点,如图1-10所示,则它的位移和路程分别是A. 2 R + r , πR + rB. 2 R + r 向东,2πR 向东C. 2πR + r 向东,2πR + rD. 2 R + r 向东,πR + r提示 从位移和路程的概念出发进行分析;解析 位移是由初位置指向末位置的矢量,其大小等于A 、C 间的距离,即s =2r + 2R = 2R + r ;方向由A 指向B ,即向东;路程是标量,其大小等于两半圆弧长度之和,即 s ′=πr +πR=πR + r ,没有方向;选项D 正确;点悟 弄清位移和路程的含义以及它们的区别,是正确做出判断的关键;物理概念是研究物理规律、解决物理问题的基础,要正确理解,切不可掉以轻心;例3 一个皮球从5m 高的地方落下,若碰到地面后又反弹起1m 高,则皮球通过的路程是多少皮球的位移又是如何若皮球经过一系列碰撞后,最终停在地面上,则在整个运动过程中皮球的位移又是多少提示 计算位移时,只需关注物体的初、末两位置;而计算路程时必须关注物体的运动过程;解析 如图1-11所示,皮球从5m 高的地方落下,碰到地面后又反弹起1m 高,则皮球通过的路程是5m+1m=6m ;皮球运动到了初始位置下方5m -1m=4m 处,故皮球位移的大小等于4m,方向竖直向下;若皮球经过一系列图1-碰撞后,最终停在地面上,则皮球运动到了初始位置下方5m处,故皮球位移的大小等于5m,方向仍是竖直向下;点悟分析物理问题要有一定的空间想象力,必要时可画草图帮助思考;例4 一质点在x轴上运动,各个时刻的位置坐标如下表:则此质点开始运动后,1几秒内位移最大2几秒内路程最大提示注意初始时刻质点位于坐标原点,质点位移的起点在坐标原点;解析位移最大时,质点距离原点的距离最大;由表中提供的数据可知,此质点开始运动后4s内位移最大,是7m;质点的位置坐标在不断变化,说明它在不断运动,所以此质点开始运动后5s内路程最大;点悟有的同学可能会认为该质点在开始运动后1s内位移最大,而7s内位移却是最小,因为1s内位移为5m,4s内位移为-7m,5>-7;其实,位移的大小要看其绝对值,正负号只能表示它的方向;-7m表示位移大小为7m,负号表示位移方向沿x轴的负方向;例5某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他在一个半径为R的圆形跑道上跑步,从O点沿圆形跑道逆时针方向跑了434圈到达A 点,求它通过的位移和路程;提示 位移是矢量,求解物体在某一过程中通过的位移,一定既要求出其大小,还要标明其方向;初学者往往容易忽略后者,务必引起注意;解析 建立如图1-12所示的直角坐标系,图中有向线段OA即为该学生通过的位移,则其位移的大小为位移的方向为1tan =--=OA OA x x y y φ, φ=45°该学生在这段时间内通过的路程为点悟 描述物体的平面曲线运动,需要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从本例可以看出,当物体做曲线运动时,其位移的大小与路程是不等的,且路程大于位移的大小;例6 图1-13是做直线运动的甲、乙两个物体的位移—时间图象,由图象可知A. 乙开始运动时,两物体相距20mB. 在0~10s 这段时间内,两物体间的距离逐渐增大C. 在10~25s 这段时间内,两物体间的距离逐渐变小D. 两物体在10s 时相距最远,在25s 时相遇提示 甲、乙两个物体间的距离等于该时刻两物体;图1-t /s10 20 30图1-13解析由图象可知,乙在10s时刚开始运动,此时两物体间的距离已超过20m;在0~10s 这段时间内,两物体纵坐标的差值逐渐增大,说明两物体间的距离逐渐增大;在10~25s这段时间内,两物体纵坐标的差值逐渐减小,说明两物体间的距离逐渐变小;因此,两物体在10s 时相距最远;在25s时,两图线相交,两物体纵坐标相等,说明它们到达同一位置而相遇;选项B、C、D正确;课本习题解读问题与练习1.A. 8点42分指时刻,8分钟指一段时间;B. “早”指时刻,“等了很久”指一段时间;C. “前3秒钟”、“最后3秒钟”、“第3秒钟”指一段时间,“3秒末”指时刻;本题旨在强调“时刻”和“时间”的区别;2.“公里”指的是路程,因为汽车的路线一般不是直线;31路程是100m,位移是100m;2路程相同,都是800m;位移不同;对起点和终点相同的运动员,位移大小为零;其他运动员起跑点各不相同而终点相同,他们的位移、方向大小也不同;对以上两题的解答除了要分清“路程”和“位移”的含义外,对题述问题还需有常识性的了解;学习物理必须理论联系实际;4. 先确定各点的坐标值,再根据公式△x=x2-x1即可求得位移;计算结果如下表:练习巩固1—21. 下列说法所指时刻的有A. 学校每天上午8点钟上课B. 学校每节课上45min钟C. 数学考试考了120min钟D. 考试9︰40结束2.关于位移和路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物体沿直线向某一方向运动时,通过的路程就是位移B. 物体沿直线向某一方向运动时,通过的路程就等于位移的大小C. 物体通过的路程不等,但位移可能相同D. 物体通过一段路程,但位移可能为零3. 一个质点做半径为R的圆周运动;运动一周回到原地时,它运动过程中路程、位移的最大值分别是A. 2πR , 2πRB. 2R , 2RC. 2πR , 0D. 2πR , 2R 4. 图1-14表示做直线运动的质点从初位置A 经过B 运动到C ,然后从C 返回,运动到末位置B ;设AB 长7m , BC 长5m , 求质点的位移的大小和路程;5. 在图1-15中,汽车初位置的坐标是-2km,末位置的坐标是1km;求汽车的位移的大小和方向;6. 中学垒球场的内场是一个边长为的正方形,在它的四个角分别设本垒和一、二、三垒,如图1-16所示;一位击球员击球后,由本垒经一垒、二垒直跑到三垒;他运动的路程是多大位移是多大位移的方向如何7. 在地图上沿北京到上海的铁路线放置一条棉线,两端做上记号,然后把棉线拉直,量出长度,根据地图的比例估算北京到上海的路程;你能估算从北京到上海的位移的大小和方向吗8. 一个质点沿x 轴做直线运动,它的位置坐标随时间变化规律是x=-2t 2-3t +1m, 式中t 的单位为“s ”;关于质点的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质点从坐标原点开始运动B. 质点一直向x 轴的负方向运动C. 在最初的1s 内,质点的位移是-4m,“-”表示位移的方向与x 轴的正方向相反本三图1-x /km-1 -2 1图1-15AB C图1-14D. 在最初的1s 内,质点的位移大小是5m,位移的方向与x 轴的正方向相反9. a 、b 、c 三个质点都在x 轴上做直线运动,它们的位移-时间图象如图1-18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在0-t 3时间内,三个质点位移相同B. 在0-t 3时间内,质点c 的路程比质点b 的路程大C .质点a 在时刻t 2改变运动方向,质点c 在时刻t 1改变运动方向D .在t 2-t 3这段时间内,三个质点运动方向相同10. 一支长150m 的队伍匀速前进,通讯兵从队尾前进300m 赶到队首传达命令后立即返回;当通讯兵回到队尾时,队伍已前进了200m,则整个过程中通讯兵的位移多大通讯兵走的路程多大/x 图1-。

时间和位移

时间和位移

D.小球的位移为7 m,方向竖直向上,路程为3 m
结论:物体做直线运动,位移=末位置-初位置。 C.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节目每天19时开始
位移计算得“+”号,说明位移方向与正方向相同;
位移计算得“+”号,说明位移方向与正方向相 位移计算得“+”号,说明位移方向与正方向相同;
以下的说法中指时间间隔的是( ) C.小球的位移为3 m,方向 竖直向下,路程为3 m
2.位移(x)是用来表示物体(质点)的位置变化的物理量。 C.位移-10 m比5 m小
2.时间间隔:是指两时刻的间隔,在表示时间的数轴上用线段来表示.时间间隔简称时间.
△X= X - X 四、直线运动的位置和位移
B C.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节目每天19时开始
1.路程(s)是物体运动轨迹的长度.
A
B.某人用15 s跑完100 m
常用单位:m(km、cm、mm)
用由初位置指向末位置的有向 线段表示
y
B A
O
x
物体从A运动到B时,不管沿着什么轨迹,它的位移都是一样的. 这个位移可以用一条有向(箭头)线段AB表示
三种运动中路程和位移的区别: 单向直线: 折返直线: 曲线:
只有当质点做单向直线运动时,位移的大小才等于路程
三、矢量和标量 矢量:在物理学中,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物
用坐标表示位置 用位置坐标的变化量表示物体位移 ,用 正、负表示运动物体位移的方向.
如图,一物体从A运动到B,如果A、B两位置
B.小球的位移为7 m,方向竖直向上,路程为7 m
坐标分别为X 和X ,那么物体的位移等于物体的 以下的说法中指时间间隔的是( )
C.位移-10 m比5 m小
A
B
末位置减去初位置。(方向) 矢量:在物理学中,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物理量叫矢量,如位移、速度.

时间和位移

时间和位移

B B A A
思考与讨论
一位同学从操场中心A出发,向北走了 一位同学从操场中心 出发,向北走了40 m, 出发 , 到达C点 然后又向东走了30m,到达 点。用有 到达 点,然后又向东走了 ,到达B点 向线段表明他第一次、 向线段表明他第一次、第二次的位移和两次行走 的合位移( 的合位移(即代表他的位置变化的最后结果的位 移)。 三个位移的大小各是多少?你能通过这个实 三个位移的大小各是多少? 例总结出矢量相加的法则吗? 例总结出矢量相加的法则吗?
9小时40分50秒 小时40分50秒 2003.10.15 09:00
11小时 分10秒 11小时42分10秒 小时42 10.16 06:23
飞船 点火
10.15 18:40
展示 国旗
飞船 着陆
二、路程和位移
北京 → 重庆 ⑴乘火车; 乘火车; ⑵乘飞机; 乘飞机; ⑶先乘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车,后乘船。 先乘火车,后乘船。
几种方式的不同之处 几种方式的不同之处:轨迹不同 不同之处: 几种方式的相同之处 初位置和末位置相同 几种方式的相同之处:初位置和末位置相同 相同之处:
二、路程和位移
1.路程:是物体运动轨迹的长度。 .路程:是物体运动轨迹的长度 轨迹的长度。 2.位移 . 定义:是用来表示物体(质点 位置变化的物理量 质点)的 ⑴定义:是用来表示物体 质点 的位置变化的物理量 表示方法: ⑵表示方法: 用从质点的初位置指向末位置的有向线段表示。 初位置指向末位置的有向线段表示 用从质点的初位置指向末位置的有向线段表示。
轴上运动, ⒉有一质点在x轴上运动,已知各时刻质点位置如图 有一质点在 轴上运动
t=4s t=2s t=5s t=3s t=0s t=1s
-7 -6 -5 -4 -3 -2 -1 0

时间、位移

时间、位移

时间和位移举例引出时间和位移火车从北京到上海,需多长时间,走了多远例如:13时开始上课,14时20分下课,中间休息10分钟,14时30分上课1.时刻指的是某个时间点,指某一瞬间。

时间间隔又是指两个不同瞬时之间的一段时间时间间隔就是两个时间点之间的部分也就是通常人们所说的时间的长短。

时间和时间间隔可在时间数轴上表示出来,时刻用点表示,时间间隔用线段表示,我们平时所说的时间,有时指的是时刻,有时指的是时间间隔,要根据上下文认清它的含义!属于时刻的有:第几秒初;第几秒末;前几秒末;后几秒初属于时间间隔的有:第几秒内;几秒内;前几秒;后几秒内。

注意:第一秒末也是第三秒出第一秒是从0到1 第二秒内是从1到2 前三秒是从0到3举例:火车从上海到北京,坐飞机,坐火车,轨迹不一样2.初中就知道,路程是物体运动轨迹的长度,可见他所经过的路程是不相同的,但都是从北京到上海,位置的变动是相同的,当物体从某一点运动到另一点时,尽管可以沿不同的轨迹、走过不同的路程,但位置的变动是相同的,物理学中用一个叫位移的物理量来表示位置的变化。

位移:描述质点位置改变的物理量,方向由初位置指向末位置;大小是从初位置到末位置的线段长度。

3.矢量:既有大小,又有方向例:位移力速度标量:只有大小,没有方向例:路程质量、密度、温度、功、功率、动能、势能、体积、时间、热量、电阻、力矩、电流等等矢量加减用平行四边形定则或三角形定则标量的加减,用代数求和4.位移-时间图像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用横轴表示时间t,用纵轴表示位移x,给据给出的数据,作出几个点的坐标,用平滑的曲线将几个点连接起来,则这条曲线就表示了物体的运动特点,这种图像就叫做位移-时间图像.如图甲表示的位移-时间图像(1)x-t图像描述的是物体运动的位移随时间变化的规律。

一般以出发点为坐标原点来描述物体的位移,所以在直线运动中位移-时间图像有时可以理解为位置-时间图像,但并不表示图像是物体运动的轨迹。

位移和时间的关系

位移和时间的关系

位移和时间的关系位移和时间的关系是物理学中非常重要的概念,在研究物体的运动与变化时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位移是物体从一个位置移动到另一个位置的变化量,而时间则是这个过程所经历的时间长度。

在这篇文档中,我们将深入探讨位移和时间之间的关系。

1. 位移和时间的定义•位移:位移是指物体从初始位置到最终位置的变化量,用矢量表示。

在一维运动中,位移可以用一个数值表示,它包含了大小和方向。

在二维和三维运动中,位移需要用多个分量表示。

•时间:时间是一个基本的物理量,描述了事件发生的顺序和持续的时间长度。

时间通常用标准单位秒来表示。

2. 位移与时间的关系位移和时间之间的关系可以通过速度来描述。

速度是位移与时间之比,用于衡量物体在单位时间内移动的距离。

在一维运动中,速度可以用以下公式表示:$$ 速度 = \\frac{位移}{时间} $$速度可以有正负两种情况,正表示物体向正方向移动,负表示物体向负方向移动。

速度的单位通常是米/秒(m/s)。

3. 位移与时间的图示为了更直观地了解位移和时间之间的关系,我们可以绘制位移-时间图表。

图表上横坐标表示时间,纵坐标表示位移。

根据物体的速度和方向的不同,位移-时间图表可以呈现出不同的形状。

•匀速直线运动:如果物体以恒定的速度沿直线运动,位移-时间图将是一条直线,并且斜率等于速度。

•匀加速直线运动:如果物体在匀加速条件下运动,位移-时间图将是一条曲线。

曲线的斜率逐渐增加,代表速度在不断改变。

4. 位移与时间的实例下面以一些实际例子来探讨位移和时间之间的关系:•车辆行驶:假设一辆汽车以恒定速度60 km/h向前行驶,我们可以计算不同时间内的位移。

例如,1小时后,汽车的位移为60公里。

如果我们只知道位移,也可以通过位移除以速度来计算所花费的时间。

•自由落体:当物体自由下落时,其位移与时间之间也存在关系。

根据重力加速度的定义,物体下落的位移与时间的平方成正比。

可以使用下面的公式计算位移:$$ 位移 = \\frac{1}{2} \\cdot g \\cdot t^2 $$其中,g是重力加速度,t是时间。

1.2.时间和位移

1.2.时间和位移
三个位移的大小各是多少?你能通过这个实 例总结出矢量相加的法则吗?
点拨: 如右图所示,有向线段 AC 表示第一 次的位移,大小为 40 m,方向向北.有向线 段 CB 表示第二次的位移,大小为 30 m ,方 向向东. 有向线段 AB 表示两次行走的合位移, 其 大 小 可 由 直 角 三 角 形 知 识 求 得 : AB = AC2+CB2= 402+302 m=50 m.
【反思总结】 分析实例中的计时数据对应一个瞬间还 是一个过程,若是一瞬间是指时刻,若是一个过程是指 时间.
【跟踪发散】 1-1:学习了时间与时刻,蓝 仔、红孩、紫珠和黑柱发表了如下一些说法, 正确的是( ) A.蓝仔说,下午2点上课,2点是我们上课的时 刻 B.红孩说,下午2点上课,2点是我们上课的时 间 C.紫珠说,下午2点上课,2点45分下课,上课 的时刻是45分钟 D.黑柱说,2点45分下课,2点45分是我们下课 的时间
【特别提醒】 在日常生活中所说的“时间”,其 含义不尽相同,有时是指时间,有时是指时间间隔, 在物理学中,“时间”的含义就是时间间隔.
二、路程和位移
路程 意义 表示路径的长度
长度 大小 轨迹的______
方向 无方向
位移 表示位置的变化 末位置 从初位置 _____ 到_____ 的有向线段的长度 末位置 初位置指向_______ 从______
项目 定义
位移 运动质点的位 置变化
路程 质点运动轨迹 的长度 是标量,只有 大小,没有方 向
是矢量,有大 矢量标量 小和方向

位移
路程
图示 质点由A点运动到 (曲线 质点由A点运动 B点,有向线段的 运动) 到B点,弧AB的 大小和方向表示 长度即为质点的 质点的位移 路程 国际单位:米(m) 联系

如何计算物体的位移和位移时间

如何计算物体的位移和位移时间

如何计算物体的位移和位移时间要计算物体的位移和位移时间,首先需要清楚位移和位移时间的概念。

位移是指物体从一个位置到另一个位置的距离,而位移时间是指物体完成这个位移所花费的时间。

下面将介绍如何计算物体的位移和位移时间的方法。

一、位移的计算方法物体的位移可以通过以下的方法进行计算:1. 直线运动的位移计算在直线运动的情况下,可以使用以下的公式来计算位移:位移 = 终点位置 - 起点位置2. 曲线运动的位移计算在曲线运动的情况下,物体的位移可以通过对物体的运动轨迹进行积分来计算。

具体的计算方法会涉及到数学上的微积分原理和方法。

二、位移时间的计算方法物体的位移时间可以通过以下的方法进行计算:1. 直线运动的位移时间计算在直线运动的情况下,位移时间可以通过以下的公式计算:位移时间 = 终点时间 - 起点时间2. 曲线运动的位移时间计算在曲线运动的情况下,位移时间可以通过对物体的运动轨迹进行微分来计算。

具体的计算方法同样涉及到数学上的微积分原理和方法。

三、实例演示下面通过一个实例来演示如何计算物体的位移和位移时间。

假设一个汽车在 t=0 时刻从起点位置出发,经过 2 小时后到达终点位置,我们想要计算汽车的位移和位移时间。

根据直线运动的位移计算公式,我们可以得到:位移 = 终点位置 - 起点位置假设起点位置为 0 米,终点位置为 100 米,则位移为:位移 = 100 米 - 0 米 = 100 米根据直线运动的位移时间计算公式,我们可以得到:位移时间 = 终点时间 - 起点时间假设起点时间为 0 小时,终点时间为 2 小时,则位移时间为:位移时间 = 2 小时 - 0 小时 = 2 小时通过以上的计算,我们得到汽车在 2 小时内的位移为 100 米,位移时间为 2 小时。

四、总结计算物体的位移和位移时间是物理学中的基本问题之一。

在直线运动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位移的差值直接计算;在曲线运动的情况下,需要运用微积分原理进行计算。

位移与时间的关系

位移与时间的关系

位移与时间的关系位移与时间的关系是物理学中一个重要的概念,在描述物体运动时起着关键作用。

位移是指物体从一个位置到另一个位置的变化,而时间是指这个变化所经历的时长。

研究位移与时间的关系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描述物体的运动规律。

本文将详细探讨位移与时间的关系,并且探讨在不同情况下这种关系的特点和规律。

一、匀速直线运动情况下的位移与时间关系在匀速直线运动中,物体的速度保持恒定,因此它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是线性的。

根据物体的匀速直线运动的定义,位移与时间的比值等于物体的速度。

例如,如果一个物体以每秒10米的速度匀速向前运动,那么它在1秒钟内的位移将为10米,在2秒钟内的位移为20米。

可以看出,位移与时间成正比,位移和时间的比例关系由速度来决定。

二、加速度运动情况下的位移与时间关系在加速度运动中,物体的速度在单位时间内发生变化,因此它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不再是线性的。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物体的加速度等于力对物体施加的作用力。

在这种情况下,位移和时间之间的关系由物体的加速度来决定。

在匀加速直线运动中,物体的速度随时间线性变化,位移与时间的关系呈现二次函数的形式。

具体而言,位移与时间的关系可以用以下公式表示:s = ut + (1/2)at^2其中s表示位移,u表示初始速度,t表示时间,a表示加速度。

这个公式表明,在匀加速直线运动中,位移与时间的平方成正比,与时间一次方成正比,与初始速度无关。

三、自由落体情况下的位移与时间关系自由落体是指物体在无空气阻力作用下由高处自由下落的运动。

在自由落体中,物体的加速度近似为地球上的重力加速度。

根据这个特点,位移与时间的关系可以用以下公式表示:s = (1/2)gt^2其中s表示位移,g表示重力加速度,t表示时间。

这个公式表明,在自由落体运动中,位移与时间的平方成正比。

四、周期性运动情况下的位移与时间关系在周期性运动中,物体经过一段时间后按照相同的模式重复运动。

这种情况下,位移与时间的关系呈现周期性变化的特点。

高中物理时间和位移

高中物理时间和位移

高中物理时间和位移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时间和位移的概念是如此基础和普遍,我们几乎意识不到它们的存在。

然而,在物理学的微观世界中,时间和位移变得极其重要,它们是构建宇宙模型的基本元素。

本文将探讨高中物理中的时间和位移概念。

我们要理解什么是时间。

在物理学中,时间是一个测量事件顺序或持续时间的量。

它是绝对的,意味着无论在何处,时间的流逝都是一致的。

例如,不论在地球还是火星上,一秒的时间都是相同的。

时间单位可以是秒、分钟、小时、天等,它们根据特定的需求和场合被使用。

接下来,我们要探讨位移。

位移是物体从初始位置到终止位置的直线距离。

它描述了物体在空间中移动的距离和方向。

位移是一个矢量,因为它包含方向和大小两个要素。

例如,如果你从家里的位置走到公园,位移就是从家到公园的距离。

在这个过程中,如果你改变了行走的方向,那么你的位移也会相应地改变。

时间和位移的概念在物理学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例如,在研究物体的运动时,我们需要了解物体的速度和加速度,这些都是时间和位移的函数。

速度是描述物体在单位时间内移动的距离,而加速度是描述物体速度变化快慢的量。

通过使用这些概念,我们可以理解并预测物体的运动行为。

时间和位移的概念也与能量和动量等物理量密切相关。

例如,动能和势能是描述物体由于运动或位置而具有的能量形式。

同样地,动量和冲量也是描述物体运动和力作用的物理量。

这些概念都与时间和位移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关系。

时间和位移是物理学的基本概念,它们对于理解物体的运动、能量转换以及许多其他物理现象都至关重要。

通过在高中阶段学习和掌握这些概念,我们可以为未来的学习和职业生涯打下坚实的基础。

高中物理时间和位移》高中物理时间和位移时间是指时间的长度,在单位时间内所完成的时间长度。

具有瞬时性和不可逆性。

时间瞬时即逝,无法被人们控制和改变。

在物理学中,时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它与位移、速度等物理量密切相关。

位移是指物体在空间中所处位置的变化,通常用矢量表示。

高中物理必修一:2.时间和位移

高中物理必修一:2.时间和位移

位移和路程的区别
方向
位移
需考虑方向
路程
不需考虑方向
大小
位移的大小与路径无关;
任何情况下:位移的大小≤路程; 只有当物体做单向直线运动时,物体的 位移大小才等于路程。
运算法则 平行四边形法则 算术加法
说明
在没有特殊说明的情况下,求矢量,则
必须说明其大小和方向。
3.矢量和标量
(1)标量:只有大小没有方向的物理量. 如质量、长度、时间、路程、温度、距离等.
结论: a.矢量相加(求合矢量)遵守的定则不同于标量相
加的法则,三个位移矢量构成一个三角形的关系.
b.合位移可以大于、小于、等于分位移.
c.矢量前面的“+”“-”号只表示方向不表示大 小.
(1)位置: 状态量,与物体的某一状态相对应,与 时刻相对应.
(2)位移: 过程量,与物体的某一过程相对应,与
2.甲、乙两小分队进行代号为“猎狐”的军事演
习,指挥部通过现代通讯设备,在荧光屏上观察到
两小分队的行军路线如图所示,两小分队同时同地
由O点出发,最后同时捕“狐”于A点,则下列说法
中正确A的C是(
)
A.小分队行军的路程甲大于乙
B.小分队行军的位移甲大于乙
C.小分队的行军时间相等
D.小分队甲的行军时间较长
(2)矢量:既有大小也有方向的物理量. 如力、速度、位移等.
(3)运算法则:标量遵循的是代数运算法则,而矢 量遵循的运法则是平行四边形法则.
4.直线运动的位置和位移
①一维矢量:我们可以规定一个正方向, 凡是与规定的正方向相同的矢量都用 “+”号来表示,与规定的正方向相反 的用“-”号来表示.把矢量运算转化 为代数运算.
2.时间和位移

位移与时间关系公式

位移与时间关系公式

位移与时间关系公式位移与时间关系公式是描述物体在运动过程中位移与时间之间的数学关系的公式。

在物理学中,位移通常用符号Δx表示,表示物体从初始位置到最终位置之间的距离。

时间用符号t表示,表示物体运动所经过的时间。

位移与时间之间的关系可以通过速度来描述。

速度是物体在单位时间内所经过的位移。

如果物体的速度是恒定的,那么位移与时间之间的关系可以用简单的公式来表示。

当物体的速度恒定时,位移与时间之间的关系可以用以下公式表示:Δx = v × t其中,Δx表示位移,v表示速度,t表示时间。

这个公式的意思是物体的位移等于物体的速度乘以物体运动所经过的时间。

如果物体的速度不是恒定的,那么位移与时间之间的关系就需要通过速度的变化来描述。

在这种情况下,可以使用平均速度来表示位移与时间之间的关系。

平均速度是物体在一段时间内的位移与时间的比值。

如果物体在时间t1内的位移为x1,在时间t2内的位移为x2,那么位移与时间之间的关系可以用以下公式表示:Δx = (x2 - x1) / (t2 - t1)这个公式的意思是物体的位移等于物体在时间t2和t1之间的位移差除以时间t2和t1之间的时间差。

除了上述的线性关系,位移与时间之间的关系还可以通过其他的函数关系来描述。

例如,当物体的加速度恒定时,位移与时间之间的关系可以用以下公式表示:Δx = v0 × t + (1/2) × a × t^2其中,Δx表示位移,v0表示物体的初始速度,t表示时间,a表示物体的加速度。

这个公式的意思是物体的位移等于物体的初始速度乘以时间加上物体的加速度乘以时间的平方的一半。

除了上述的公式,位移与时间之间的关系还可以通过其他的函数关系来描述,这些函数关系会因物体运动的特性而不同。

例如,当物体的加速度不恒定时,位移与时间之间的关系可以通过物体的加速度函数来描述。

总结起来,位移与时间之间的关系可以通过不同的公式来描述,这些公式的选择取决于物体运动的特性以及速度和加速度是否恒定。

位移时间关系

位移时间关系

位移时间关系位移时间关系是物理学中一个重要的概念,用于描述物体在运动中随时间变化的位置。

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位移时间关系的基本概念以及它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让我们来了解一下位移和时间的定义。

位移是指物体从初始位置到最终位置的变化量,可以用矢量表示。

而时间则是描述事件发生顺序的尺度,通常用秒来表示。

在物理学中,通过观察物体的运动轨迹和时间来研究位移和时间之间的关系。

在直线运动中,位移和时间之间的关系可以用简单的公式来表示。

假设一个物体从初始位置开始,以恒定的速度匀速运动。

那么位移与时间之间的关系可以用如下公式来表示:位移 = 速度× 时间这个公式说明了在匀速直线运动中,位移与时间成正比。

换句话说,如果时间增加,位移也会随之增加。

而如果时间减少,位移也会相应减少。

那么,位移时间关系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有哪些应用呢?我们可以将位移时间关系应用在交通工具的行驶中。

例如,当我们驾驶汽车或骑自行车时,我们可以根据位移时间关系来计算我们在某段时间内的行驶距离。

通过掌握位移时间关系,我们可以更好地规划我们的行程,合理安排时间。

位移时间关系也可以应用在运动员的训练中。

例如,当一个运动员在进行短跑训练时,他们可以通过观察自己的位移时间关系来评估自己的速度和耐力。

通过掌握位移时间关系,运动员可以更好地调整自己的训练计划,提高自己的竞技水平。

位移时间关系还可以应用在天文学中。

例如,当天文学家观测星体的运动时,他们可以根据位移时间关系来计算星体的距离和速度。

通过掌握位移时间关系,天文学家可以更好地理解宇宙的运行规律,揭示宇宙的奥秘。

除了上述应用,位移时间关系还可以应用在工程设计中。

例如,当工程师设计一个机械装置时,他们可以通过位移时间关系来计算物体的运动速度和加速度,从而保证装置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位移时间关系是物理学中一个重要的概念,它描述了物体在运动过程中位置随时间变化的规律。

通过掌握位移时间关系,我们可以在日常生活、运动训练、天文观测和工程设计等领域中应用它,从而更好地理解和利用物理规律,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便利和进步。

位移-时间关系

位移-时间关系

位移-时间关系2021at t v x +=是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时间关系,也可以称之为位移-时间函数,简称位移(而不是路程)公式。

关于这个公式,我们也可以进行以下两方面的探讨:1. 公式的推导:我们知道位移等于平均速度乘以时间,即:t v =x ,而平均速度又等于初速度加末速度除以2,即:20v v v +=,所以,200002122x at t v t at v v t v v t v +=++=+== 你可能认为 t v 0x =,事实上,若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它越来越快,这样算得结果就会比实际的位移小,同理若写成 vt =x ,这样结果又会偏大,所以这里的速度既不能取初速度,也不能取末速度,只能取这一过程的平均速度。

又考虑到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它的速度均匀地变化,所以平均速度就等于初速度加末速度除以2,很好理解。

只有物体的速度均匀地变化,或者说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时,某一过程的平均速度才等于这一过程初、末速度的平均值,否则,上述结论是不成立的。

这个也好理解,假设我们想知道这次月考咱们班物理总分是多少?有一个简单的方法就是物理平均分乘以总人数,而且平均分就等于最高分加最低分除以2,看是不是很简单?这样操作可不可以?你可能意识到了,这样做有时是不可以的,除非咱们班这次的物理成绩与学生人数是按一次函数规律变化的。

例如咱(班级人数40人)的物理成绩从低分到高分依次是2分、4分、6分、8分……80分,这样算是没有问题的。

2. 2021at t v x +=公式中的x 是位移,而不是路程。

例如,有物体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初速度为30 m/s ,加速度为-10 m/s 2,也就是说物体的速度每秒增加-10 m/s ,代入位移公式即可求得它在前1、3、5、7秒内的位移分别如下:25m s)1(m/s 10(21s 130m/s 212221101=⨯-⨯+⨯=+=)at t v x 45m s)3(m/s 10(21s 330m/s 212222202=⨯-⨯+⨯=+=)at t v x 25m s)5(m/s 10(21s 530m/s 212223303=⨯-⨯+⨯=+=)at t v x 5m 3s)7(m/s 10(21s 730m/s 212224404-=⨯-⨯+⨯=+=)at t v x当然还可以这样算,我们以求前7秒内的位移为例,因为物体的加速度为-10 m/s 2,所以它的速度每秒减小10 m/s ,初速度为30 m/s ,经3时间速度即可以减为0,或者说3 s 末物体静止,不难算出这一过程物体发生的位移为x 2=45m ;接下来物体还得运动4秒,速度变化的快慢还是-10 m/s 2,所以,4s 末物体的速度为-10 m/s ,5 s 末物体的速度为-20 m/s ,7 s 末物体的速度为-40 m/s 。

时间和位移

时间和位移
三:矢量和标量
矢量是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物理量。
C A B
4m
3m 标量是一种只有大小,没有方向的物理量。 矢量的加减不满足代数加法原则,而是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标
量的加减满足代数加法原则。 例如:上面讲的位移就是矢量,一质点从A点到B位移为4米,又
从B点到C点位移为3米,那么从A到C的位移,不一定为4+3=7m(如右 图)
t/s
题型二:位移和路程
3.气球升到离地面80m高空时,从气球上掉下来一物方向。讨论并回答下列问 题,体会矢量的表示方法。
物体从离开气球开始到落到地面时的位移大小是多少米?方向如 何?
注意体会“+”、“-”号表示方向上的作用。
4.一小球从离地4m高的A点竖直落下,在地面上竖直反弹至离地面高为 3m的B点后又落回地面,再反弹至离地面高为2m的C点,再落回地面,又反 弹回离地面高为1m的D点,此后落在地面上不再反弹而静止.则该过程中 小球位移大小为_____m,方向______,小球通过的路程为______m.
第二节 时间和位移
★重点知识 一:时刻与时间
时刻:时间轴上一个确定的点,如“3秒末”和“4秒初”就属于同一 时刻,是事物运动发展变化过程所经历的各个状态的先后顺序的标志。
时间:时间轴上的一段间隔,也是时间轴上两个不同时刻之差。 可用公式表示为:,式中和分别表示先后两个时刻,表示这两个时刻之 间的间隔。时间则是变化过程长短的量度。
6.一个物体初位置坐标是=5m,未位置坐标是=-2m,它的位移是多少 ?
题型四、综合应用
a) 如图所示,一根细长的弹簧系着一个小球,放在光滑的桌面 上,手握小球把弹簧拉长,放手后小球便左右来回运动,B为小 球到达最远的位置,小球向右经过中间位置O时开始计时,其经 过各点的时刻如图乙所示,若测得OA=7cm,AB=3cm,则: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关系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关系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关系一、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概念匀变速直线运动是指物体在直线上做运动时,其速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不同,即速度并非恒定,而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发生变化。

二、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公式在匀变速直线运动中,物体在某一时刻的位移与它在该时刻前所经过的路程有关。

因此可以通过路程和速度来求得物体在任意时刻的位移。

设物体在t1时刻的位置为S1,在t2时刻的位置为S2,则该物体在时间Δt内所经过的路程为:ΔS = S2 - S1根据定义可知,平均速度Vavg等于位移ΔS与时间Δt之比:Vavg = ΔS/Δt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中平均速度与瞬时速度相等这一性质,可以得到物体在t1时刻瞬时速度v1和在t2时刻瞬时速度v2之间的关系:vavg = (v1 + v2)/2将上式代入平均速度公式中可得:ΔS = (v1 + v2)/2 × Δt进一步化简可得到匀变速直线运动中的位移公式:S2 - S1 = (v1 + v2)/2 × Δt三、匀变速直线运动中的时间与位移关系根据上述位移公式,可以得到匀变速直线运动中时间与位移之间的关系。

当物体在t1时刻的位置为S1,在t2时刻的位置为S2时,它在这段时间内所经过的路程ΔS等于它在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乘以这段时间,即:ΔS = Vavg × Δt将平均速度公式代入上式中可得:ΔS = (v1 + v2)/2 × Δt因此,匀变速直线运动中物体在任意时刻的位移与它在该时刻前所经过的路程有关,而路程又与物体在该段时间内所处的平均速度和时间有关。

因此,在已知物体在某一时刻的瞬时速度和该段时间内加速度不变情况下,可以通过上述位移公式来计算物体在任意时刻的位移。

四、匀变速直线运动中瞬时速度与加速度之间的关系根据牛顿第二定律F=ma和力学基本公式v = at + v0(其中v0为初速度),可以得到匀变速直线运动中瞬时速度与加速度之间的关系。

时间和位移概述

时间和位移概述


ABC
DE
0 1 2 3 4 5 t/s
第1秒
第3秒
(内) 第2秒 (内)
(内)
表示1秒的时间
上图给出了时间轴,请你说出第3秒,前3秒, 第3秒初,第3秒末的意义
后3s 后2s
A B C D E F 后1s
01234
前3s
(3s内)
前2s
(2s内)
前1s
(1s内)
表示时间
5 t/s
上图给出了时间轴,请你说出第3秒,前3秒,第3秒初,第 3秒末的意义
1)矢量(有大小,有方向) 2)位移的大小与运动路径无关,
只由初末位置决定 3) 运算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
一般情况下,路程不等于位移的大小
探究:位移与路程的区别
(1)位移表示质点位置的变化 路程则是表示质点的运动路径
(2)位移是矢量(即有大小又有方向) 大小为有向线段的长度 方向为有向线段的方向 路程是标量(只有大小没有方向) 大小为质点通过的实际轨迹的长度
记为 Δx= x2 -x1

X1
Δx
X2
x
t1பைடு நூலகம்
t2
在一维坐标系中,用正负表示物体位移的方向
例XB.=物-体2m从,它A运的动位到移BΔ,X初=位?置的坐标是XA=3m,
Δx



x
Δx= XB- XA =-2m-3m =-5m
导学案:课后作业1、3、4



生活中的辛苦阻挠不了我对生活的热 爱。21 .1.212 1.1.2 1Thurs day, January 21, 2021
第二节 时间和位移
学习目标
通过学习我要知道: • 时间和时刻之间的区别和联系,会在具体的

1.2 时间和位移

1.2 时间和位移

注意:“在xx秒内”多指时间间隔;凡有“初、末”词汇 多指时刻。
例.在时间轴上如何表示下述六项? 第六秒 第六秒内 六秒内 第六秒初 第六秒末 前两秒
A
0
B
1
C
2
D
3
E
4
F
5
G
6 t/s
二、位移和路程
1.路程:物体实际运动轨迹的长度。 是标量。 2.位移:是描述物体位置变化的物理量,是从初位置指向末位置的 有向线段。 线段的长度表示位移的大小,有向线段的指向 表示位移的方向,是矢量。 3.矢量: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物理量。如位移、速度、力等 如时间、质量、路程、温度 标量:只有大小没有方向的物理量。 4.位移和路程的区别与联系: a.位移的大小仅取决于初末位置的变化,路程的大小与轨迹有关。 但当物体做单向直线运动时,位移的 b.位移和路程不可能相等; 大小等于路程。
Δ x= x2 - x1
其中Δx的数值表示位移的大小, Δx的“+、-”表示位移 的方向。
小结
1、时刻和时间间隔: 时刻是时间轴上一点,对应某 位置;时间间隔是时间轴上一线段,对应一段位移 2、路程和位移
路程:是物体运动轨迹的长度 位移:表示物体的位置变化
(用从初位置指向末位置的有向线段表示)
思 维 体 操

2006年瑞士

桑田径超级大奖 赛男子110米栏 的 的比赛中,刘翔 以12秒88打破了 英国运动员保持13年之久的世界纪录并 8.54 m/s 夺取该项目冠军。 • 试计算其速度? •
二 • 1、平均速度:变速运动中,运动物体的位
移和时间的比值.
` 平 均 速 度
x 表达式 : v t
正值又表示什么呢? “+”号表示位移的方向与规定的正方向相同

时间和位移

时间和位移
三个位移的大小各是多少? 你能通过这个实例总结出矢量相 加的法则吗?
课 1.下列关于位移和路程的说法中,正确的 是( c ) 堂 练 A. 位移的大小和路程总是相等,但位移是 矢量,路程是标量 习
B. 位移描述直线运动,路程描述曲线运动
C. 位移取决于始末位置,路程取决于实际 运动路线 D. 运动物体的路程总大于位移
§1.2 时间和位移
提问: 你上学的时候是什么时候离开家 的?在路上用了多长时间?怎么走的? 什么时候到校的?
一、时刻和时间间隔
1.时刻:是指某一瞬时,在表示时间的坐标轴上,用点来表 示.时刻无长短只有先后,它是一个序数.记为t1,t2,… 时刻.
上 课
下上 课课
下 课
8
45min
945min
10
5 x /m
57 26 55 24 53 22 51 20 49 18
28
59
13 12 11 10 9
0
14 0 1
31
2
2 33 4 35 6 37 8 39 10 41 12
8 7 6
3 4 5
47
16
45 14
43
问题1
北京 → 重庆
(1)飞机
(2)火车 (3)先火车,再乘船
⑴ 不同点? ⑵共同点?
轨迹不相同, 位置变化相同
上午前两 节课开始与 结束的时刻 及两节课与 t/h 课间休息的 时间间隔
10min
2.时间间隔:是指两时刻的间隔,在表示时间的 坐标轴上用线段来表示.时间间隔简称时间.
3.时间间隔与时刻的关系:用表示时间的坐标轴上 两点之间的距离表示时间间隔,即△t=t2-t1.
如上图,在时间轴上时刻表示为一点,时间 间隔表示为一线段.

高一物理时间和位移笔记

高一物理时间和位移笔记

高一物理时间和位移笔记时间和位移是物理中非常重要的概念,两者也是密切相关的。

1. 时间:时间是一个基本的物理量,用来描述物体运动的持续时间。

在物理中,时间通常用t表示,单位是秒(s)。

时间的测量是比较相对的,即一段时间是相对于其他时间的长度来衡量的。

2. 位移:位移是物体在一段时间内运动的变化距离和方向。

位移用Δx表示,单位是米(m)。

位移是一个矢量量,它包含了大小和方向两个方面的信息。

3. 平均速度:平均速度是指物体在一段时间内所走过的距离与时间的比值。

平均速度用v表示,单位是米每秒(m/s)。

平均速度的计算公式为v = Δx / Δt,其中Δx是位移,Δt是时间。

4. 瞬时速度:瞬时速度是指物体在某一瞬间的短时间间隔内所走过的位移距离。

瞬时速度可以通过计算物体的瞬时位移与这段瞬间的时间间隔的比值来获得。

5. 平均加速度:平均加速度是指物体在一段时间内速度变化的大小与时间的比值。

平均加速度用a表示,单位是米每秒的平方(m/s^2)。

平均加速度的计算公式为a = Δv / Δt,其中Δv是速度的变化量,Δt是时间。

6. 瞬时加速度:瞬时加速度是指物体在某一瞬间的短时间间隔内速度变化的大小。

瞬时加速度可以通过计算物体的瞬时速度的变化率来获得。

7. 物体的运动可以分为匀速运动和变速运动两种情况。

在匀速运动中,物体的速度始终保持不变,即加速度为零;而在变速运动中,物体的速度会随时间变化而变化,即加速度不为零。

总结起来,时间和位移是描述物体运动的两个重要概念。

时间描述了物体运动的持续时间,而位移描述了物体在一段时间内的距离和方向的变化。

速度和加速度则是与时间和位移密切相关的物理量,它们描述了物体运动的快慢和变化情况。

1.2 时间和位移

1.2 时间和位移

【交流与讨论】
我国在2003年10月成功地进行了首次载人航天飞行.10月15日09时0分,“神舟”五号飞船点火,经9小时40分50秒至15日18时40分50秒,我国宇航员杨利伟在太空中层示中国国旗和联合国旗,再经1142分10秒至16日06时23分,飞船在内蒙古中部地区成功着陆.在
【问题回扣】
①、我国运动员刘翔在奥运会田径男子110米栏决赛中以时间12秒91的成绩夺得中国男选手在奥运会上的首枚田径金牌。

②、北京时间8点整。

、位移——表示物体(质点)的位置变化,由初位置指向末位置的有
要确定一个物体的位移,首先确定其初位置与末位置。

位移等于末位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