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益生产效率改善案例
微小改善案例
![微小改善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2c16e445bb1aa8114431b90d6c85ec3a86c28b5c.png)
微小改善案例
微小改善案例在精益生产和持续改进的领域中非常常见,它指的是通过关注日常工作流程中的细节问题,采取低成本、易实施的小步骤来逐步提升效率、减少浪费或提升产品质量的过程。
以下是一些微小改善案例:
1.工厂生产线上的工具定位优化:在汽车装配线上,工人需要频繁更换螺丝刀等工具进行不同部件的安装。
原先工具散乱摆放,造成查找和更换工具时间较长。
改善措施是在工作台上设置标准化工具架,并按照操作顺序排列工具,这样工人可以迅速找到并更换工具,提高了工作效率。
2.医院护理部的手套发放机改良:护士站原先使用开放式手套盒存放医用手套,不仅容易造成手套污染,且护士取用时需反复打开盒盖,耗费时间。
经过改善,引入自动单手出手套的机器,减少了接触污染的可能性,同时节省了每次拿取手套的操作时间。
3.办公室打印区域的布局调整:之前办公区打印机位置较为隐蔽,员工经常找不到或者排队等候打印。
改进后,将打印机移至公共区域显眼位置,并配备触摸屏控制面板,方便员工快速自助打印,减少了无效走动和等待时间。
4.餐厅餐具整理方式升级:餐厅员工在清洗餐具后堆积在一起,导致干燥速度慢且可能出现交叉污染。
经过改善,采用分层式沥水架,餐具之间留有空隙加速干燥,同时降低细菌滋生的风险。
5.呼叫中心电话系统快捷键设置:呼叫中心客服人员在处理客户电话时,经常需要查询各种信息。
改进方案是为常用功能设置快捷键,如一键调出客户资料、一键转接上级部门等,大大缩短了操作时间,提高了客户满意度。
以上案例均体现了对现有流程或设施进行细微但重要的改进,从而达到提高效率、降低成本、提升质量的目的。
冲压 精益改善 案例
![冲压 精益改善 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d1e8a35bfbd6195f312b3169a45177232f60e437.png)
冲压精益改善案例冲压精益改善案例:提高生产效率与降低成本一、案例背景某汽车零部件制造公司主要生产汽车覆盖件、结构件等产品,其中冲压工艺是生产过程中的重要环节。
然而,在过去的几年中,公司面临着生产效率低下、成本高昂的问题。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公司决定引入精益生产理念,对冲压生产线进行全面改善。
二、问题分析在引入精益生产之前,公司对冲压生产线进行了详细的问题分析。
主要问题包括:1. 设备布局不合理,物料流转不顺畅;2. 生产线不平衡,部分工序产能过剩,部分工序等待时间过长;3. 员工操作不规范,导致产品质量不稳定;4. 设备维护不到位,故障率较高。
三、改善措施针对以上问题,公司采取了以下改善措施:1. 对设备布局进行优化,实现物料流转的顺畅。
通过调整设备布局,减少物料在生产线上的搬运距离和时间,提高生产效率。
2. 调整生产线平衡,提高产能。
对各工序进行产能评估,调整设备配置和工艺流程,使各工序产能基本平衡,减少等待时间。
3. 制定操作规范,提高员工操作水平。
通过培训和指导,使员工掌握正确的操作方法,提高产品质量稳定性。
4. 加强设备维护保养,降低故障率。
建立设备维护保养制度,定期对设备进行检查和保养,减少设备故障对生产的影响。
四、实施效果经过一段时间的改善实施,公司取得了以下成果:1. 生产效率提高:通过优化设备布局和调整生产线平衡,生产效率提高了30%。
2. 成本降低:改善后,减少了不必要的浪费和等待时间,降低了生产成本。
3. 产品质量提升:通过规范员工操作和提高设备维护保养水平,产品质量得到了显著提升。
4. 员工满意度提高:改善后的生产线更加人性化和高效,提高了员工的工作满意度和归属感。
5. 企业竞争力增强:通过精益改善,公司在汽车零部件市场上获得了更高的竞争力。
客户对公司的产品和服务更加满意,订单量不断增加。
五、总结与展望通过本次冲压精益改善案例的实施,公司成功地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成本、提升了产品质量、提高了员工满意度,并增强了企业的竞争力。
tps改善案例
![tps改善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fab2a9261fb91a37f111f18583d049649a660e6b.png)
tps改善案例
以下是一个TPS改善案例:
某制造企业发现其生产线存在生产效率低下、产品质量不稳定等问题。
为了改善这种情况,他们决定引入精益生产(TPS)理念,并实施了一系列改善措施。
首先,他们进行了生产线布局的优化,将生产线上的设备按照工艺流程重新排列,减少了设备之间的距离和物料搬运的时间。
同时,他们还引入了自动化设备,将一些重复性的、简单的操作交由机器来完成,减轻了员工的劳动强度。
其次,他们进行了生产流程的改进。
通过消除生产过程中的浪费,如等待、搬运、检验等,他们提高了生产效率。
同时,他们还引入了看板管理、5S管理等精益管理工具,使生产过程更加透明化和标准化。
最后,他们进行了员工培训和团队建设。
通过培训员工掌握精益生产的理念和方法,他们提高了员工的技能和素质。
同时,他们还开展了团队建设活动,增强了员工之间的沟通和协作能力。
经过一系列的改善措施,该制造企业的TPS得到了显著提升。
生产效率提高了30%,产品质量也得到了稳定和提高。
同时,员工的工作环境和福利待遇也得到了改善,企业的整体竞争力得到了提升。
这个案例表明,精益生产(TPS)是一种有效的生产管理方式,可以帮助企业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提高产品质量和竞争力。
精益现场改善案例
![精益现场改善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4295f7868ad63186bceb19e8b8f67c1cfad6eec5.png)
精益现场改善案例
精益现场改善是一种基于精益生产理念的改善方法,旨在通过减小浪费、提高生产效率和品质,从而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下面是一个关于如何精益现场改善的案例:
某汽车零部件制造公司的生产线在生产过程中出现了很多浪费,如零部件运输过程中长时间的等待、物料的过度处理、无价值的运动等。
这些问题导致了生产效率低下、品质不稳定和成本增加。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该公司采取了精益现场改善的方法。
首先,该公司进行了价值流分析,明确了产品从原材料到最终成品的生产流程,并找出了其中的浪费。
他们发现,运输、等待和处理环节占据了大部分的时间和资源,因此决定从这些环节入手进行改善。
接下来,他们采用了一系列的精益工具和方法,如Kanban系统、5S整理、单点设备保养等。
通过Kanban系统,他们建立
了一个可视化的物料运输系统,能够准确地控制物料的数量和运输时间。
通过5S整理,他们将工作区域做了优化,保持了
一定的整洁度和有序性,减少了运动浪费。
通过单点设备保养,他们定期对设备进行保养和维修,减少了因设备故障而停工的时间。
改善后,该公司的生产线的效率得到了明显提高,产品的品质也得到了保证。
运输时间和等待时间明显减少,减少了人员的
浪费和资源的浪费。
整个改善过程中,该公司注重对员工的培训和参与,使他们对改善目标和方法有了更好的理解并积极参与其中。
通过精益现场改善,该公司成功地解决了生产线上存在的问题,提高了生产效率和产品品质,降低了成本,提升了企业的竞争力。
精益生产现场改善培训案例
![精益生产现场改善培训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d367be9f370cba1aa8114431b90d6c85ec3a8830.png)
精益生产现场改善培训案例近年来,精益生产成为了企业提高效率和降低成本的重要手段。
为了帮助员工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精益生产的原则和工具,某公司决定开展精益生产现场改善培训。
以下是培训中的一些案例,展示了精益生产在实际生产现场中的应用。
1. 5S整理工作站在一家制造公司的生产线上,工作人员经常因为工具和物料摆放混乱而浪费时间。
通过培训,员工学习了5S整理原则,并开始整理工作站。
他们将工具、物料和文件按照使用频率和使用顺序进行了布置,使得操作更加流畅和高效。
2. 平衡生产线在一家汽车装配厂,生产线上的工作站之间存在明显的瓶颈,导致生产效率低下。
通过培训,员工学习了平衡生产线的方法,重新安排了工作站的任务分配,使得生产线上的工作负载更加均衡,提高了整体生产效率。
3. 精益布局设计一家仓库经常出现货物堆积、拣选错误等问题,影响了物流运转的效率。
通过培训,仓库管理人员学习了精益布局设计的原则,并重新规划了货物存放和拣选区域。
优化后的布局使得货物的流动更加顺畅,减少了物料处理时间和错误率。
4. 消除浪费在一家食品加工厂,员工经常因为物料不足、工具失效等原因停止工作,造成了生产线的停滞和浪费。
通过培训,员工学习了消除浪费的方法,如及时补充物料、定期检修和维护工具等。
这些措施使得生产线的运转更加稳定,减少了停机时间和浪费。
5. 持续改进一家电子产品制造公司发现产品的良品率低,经常出现质量问题。
通过培训,员工学习了持续改进的方法,如设立质量检查点、建立问题解决小组等。
员工积极参与改进活动,通过不断的问题分析和改进措施,最终提高了产品的质量和良品率。
6. 价值流映射在一家纺织厂,生产线上的流程繁杂,导致生产周期长和库存积压。
通过培训,员工学习了价值流映射的方法,绘制了整个生产过程的价值流图,并找出了各个环节中的浪费和瓶颈。
根据分析结果,他们采取了相应的改进措施,缩短了生产周期和库存周转时间。
7. 一次性设备准备在一家医药公司的生产车间,设备准备时间过长,影响了生产效率。
经典精益生产改善案例
![经典精益生产改善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0164c64b55270722192ef7bb.png)
经典精益生产改善案例精益生产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
精益之行还需要在精益思想、原则和准则的指导下学习和实践一些有用的工具和方法,比如工业工程(IE)、价值流图分析、柔性生产线建立、缩短作业转换时间、拉动式连续“一个流”生产、5S、QC工具、统计质量控制、防呆错技术、TPM等等。
01. 自动化与防呆防错,一个小改善的大效果零缺陷最大的窍门:通过发掘人的智慧,找到“傻瓜”都能做对的办法,减少品质对人的依赖。
1 . 有一家电子生产型企业,他们在组装设备时由于需要装配的螺丝数量多,操作工经常会有遗忘,导致不良。
后来,公司就从精益生产的角度进行考虑,降低人的因素。
他们专门设计了一种机械手,机械手末端有磁铁。
如果这个部位需要装5颗螺丝,机械手就自动抓起5颗螺丝,如果需要装16颗螺丝,机械手就自动抓起16颗螺丝。
操作工只要看下机械手上有没有剩余的螺丝就可以了。
这样就减少了品质不良的发生。
2 . 还有一家生产复印机的工厂,他们的复印机里面有一个小风扇,这个小风扇非常重要,一旦装反了,就会导致机械损坏。
但由于是流水线作业,操作工在装配时,由于疲劳、遗忘等多种原因,可能会出错。
主管就要求操作工装好后要进行检查,用手摸一下,试下风向。
但是每天生产数千台复印机,操作工人可能就会产生错觉,有风?没风?还是会产生装反的现象。
后来,就通过发掘员工潜能,在复印机旁边装一个小风车,如果装配正确就会有风,风车会转,因此只要风车会转,装配就是完好的,否则,就是错误的。
这样这家公司复印机的合格率就大大提高了。
02. 标准化与简单化改善前:出库部分拣集包组班组长日常管理无标准化的管理规范,班组长日常管理的关键管控点存在管控疏漏的情况,不利于班组成长。
改善后:建立规范的班组长时段化管控标准,将日常管理事务标准化,确保管理受控,同时提升班组长的管理能力。
03. 如何强化管理,目视化的改善某企业有一个开放式的大办公室,有200人在一起办公。
由于管理不到位,经常发生办公室的灯、空调没有关的现象。
精益生产成功案例
![精益生产成功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543d8c286fdb6f1aff00bed5b9f3f90f76c64d18.png)
精益生产成功案例精益生产是一种由日本汽车制造业家丰田正广所提出的管理方法,通过优化流程、消除浪费,提高质量和效率,从而实现产品生产的持续改进和优化。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精益生产方法已经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并被证明是一种成功的管理方法。
本文将介绍一些精益生产成功案例,并探讨其背后的原因。
1. 丰田生产系统丰田生产系统是精益生产的最著名案例之一,它是丰田公司在改善生产系统方面所做的持续努力的结果。
丰田生产系统的重点是节约时间,精简生产流程以节省成本,并确保产品的高质量。
丰田生产系统的一个核心原则是“珍视生产工人的创新”,这意味着所有员工都能够在工作中为生产过程提供改进的建议。
另外,这个系统也注重在保持生产流程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2. 美的集团中国家电巨头美的集团被认为是一家精益生产的成功案例。
在过去几年中,美的集团不断改善其生产流程,实施更高效的供应链管理,从而提高了公司的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美的集团还注重员工的培训和发展,积极实施“知识共享”与“技能传承”等管理模式,使员工能够充分地参与到公司的生产过程中,提高员工的生产效率和质量。
3. GE电气GE电气公司也被视为精益生产管理方法的成功实践者。
GE电气公司致力于优化生产流程,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并减少产品制造过程中的浪费。
GE电气公司采用的精益生产管理方式是“快速反应制造”,即在产品制造过程中遵循快速反应的原则,避免不必要的等待和延迟。
同时,公司还采取了标准化和自动化的生产流程,并专注于对员工进行培训和发展。
以上三个案例展示了在实践精益生产管理方法时所采取的共性策略。
这些成功案例的主要特点包括优化供应链,精简生产流程,采用标准化和自动化的生产技术,培养员工的技能和知识。
另外,这些公司还注重提高产品的质量和关注客户的需求。
总之,精益生产方法已经被广泛证明是一种成功的管理方法。
这些成功案例表明,对于公司而言,采用精益生产方法是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的一个重要途径,同时,也可以为公司带来更高的效益和利润。
精益生产改善案例.doc
![精益生产改善案例.doc](https://img.taocdn.com/s3/m/50c1e7a1b52acfc789ebc9ad.png)
2008年精益生产改善案例12008年迩欧艾精益生产改善案例300人降至190人改善前:状况一:需求不确定。
状况二:生产节奏不协调。
表现为:生产忙时员工必须加班加点才能满足交货,不仅造成员工和设备紧绷,更导致许多安全与品质事故;而生产闲时员工没什么工作量,收入减少从而造成员工积极性低落,设备的利用率也较低。
状况三:各工序时间分配不合理。
表现为:工序间经常出现等待,产品在流转过程中经常需要移上移下,生产效率低下。
状况四:工序间半成品较多,不均衡生产。
表现为:部分机型库存较多,而顾客需要的机型往往不能及时交货;产品质量不稳定,经常出现返工、甚至报废等质量事故。
原因分析:典型的"小批量、多品种"的生产模式,共有100多种LED相关产品型号。
每个月的需求波动较大。
为了动态响应外部订单需求的波动,生产车间只有同时改变各个工序的生产计划以及对各零部件供应商的订货计划。
通过大批量生产方式,并频繁地变更计划来应对不确定的外部需求,在实际操作中显然非常困难,甚至是不可行的。
解决方案:建立无间断的单件流和组织均衡化的生产。
使用工具:JIT、价值流图析法实施步骤:(1)在制定生产计划时,同时考虑工艺路线,并将其体现在产品的生产顺序计划中。
要求作业人员必须严格按照"生产作业计划指导书"的品种系列顺序、节点时间准确地将本工序装配好的零件传送至下道工序,以保证生产计划的顺畅执行。
车间编制的"日生产报表"必须准确地记录当班各线、各班组的生产计划执行情况,做到信息沟通的及时性和准确性,生产车间通过内部网络把生产相关信息进行共享。
(2)通过制定标准作业来实现均衡化生产。
标准化作业主要包括:标准周期时间、标准作业顺序、标准在制品存量,它们均用"标准作业组合表"来表示。
在创建标准的过程中,我们首先要分析该道工序的加工周期是否与客户的需求节拍相吻合,如果不吻合,我们要消除加工过程中不增值的部分;其次我们设计浪费最少,加工效率最高的加工顺序来达到符合需求节拍的目的,最后为了防止过度生产,每道加工工序都应该有标准在制品数量限制,理想状态就是单件。
化工企业精益生产案例
![化工企业精益生产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5445e1b7710abb68a98271fe910ef12d2af9a9c2.png)
化工企业精益生产案例精益生产是一种根据顾客需求最小化浪费、提高效率的管理方法。
在化工企业中,精益生产方法可以帮助企业提升生产效率、降低成本、提高产品质量。
以下是一个化工企业应用精益生产方法的案例。
案例一:化工企业精益生产案例,降低废品率化工企业生产其中一种化学品,该企业之前存在较高的废品率,导致了浪费和成本的增加。
为了改善这个问题,企业引入了精益生产方法。
首先,企业对生产过程进行了细致的分析,找出了导致废品产生的根本原因。
经过分析,企业发现废品率高主要是由于操作工的技术不熟练,操作不规范以及产品设计存在缺陷等原因导致的。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企业采取了以下措施:1.培训操作工:企业加强培训,提供操作工技术培训课程,同时鼓励操作工学习和提高技能。
2.设计优化:对产品进行重新设计,减少废品的产生。
企业加强与研发部门的合作,通过改进生产工艺和技术,降低废品率。
3.标准化操作流程:制定标准操作流程,并通过培训和监督员工严格遵守,确保生产过程的标准化。
4.持续改进:企业建立了一个持续改进的机制,定期评估和监测生产过程中的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改进措施。
通过以上措施,企业成功降低了废品率。
运用精益生产方法,帮助企业识别问题、找到原因,并采取措施解决问题,最终提高了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案例二:化工企业精益生产案例,提高设备利用率化工企业发现,其生产线的设备利用率较低,导致生产效率不高。
为了提高设备利用率,企业采用了精益生产方法。
首先,企业通过对生产线进行分析,找出导致设备利用率低的原因。
经过分析,企业发现设备故障率高、设备停机时间长以及设备维护不到位等原因导致了设备利用率低的问题。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企业采取了以下措施:1.设备维护:企业加强设备的维护工作,定期检查和保养设备,防止故障的发生。
2.培训操作员:加强员工对设备操作的培训,提高操作员对设备使用和维护的技能。
3.优化生产计划:根据设备的特点和生产需求,优化生产计划,减少设备闲置时间。
精益生产案例
![精益生产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4db94fd4360cba1aa811dacf.png)
从去年上半年开始,该公司聘请了专业咨询机构到厂指导,对各 类产品的工艺流程进行梳理,并用秒表计算每一道工序,绘制 成样板线。这之后,无论哪个岗位的员工从事哪道工艺流程, 都可按图索骥,在精益生产模式下完成生产任务。 样板线的成功,坚定了三鸥革新的决心和恒心。去年7月以后, 精益生产在公司2000多名员工中全面实施,并很快完成了流程 再造,取得了显著成效。 在该企业一个生产车间里,公司规定,每天实施精益生产,一日 都不隔断。在线员工只要一按呼叫灯,就会有专职员工前来配 送物料,品质管理员、机修、电工和线长也会视情况上线服务, 使线上员工专注于生产,降低无效劳动,实现生产效率最大化。 如今,与实施精益生产前比较,一年多时间里,三鸥公司库存量 降低了72%,流动资金节省近1600万元。过去,公司里有9个仓 库,现在只需原材料和成品两个仓库,腾出的1万多平方米仓库 变成了生产车间。为了配合样板线建立,提高设备自动化率, 公司还购置了新装备,人均生产效率提高30%。由于生产流程 的优化,节省出200台设备,重新组线15条,降低了设备重复购 买率,每年增加生产能力50万件。 企业创新管理,主要目的是追求利润最大化。三鸥实施精益生产 以来,各种成本降低了,产品利润率增加了5%。
• 以生产现场中发生的质量问题为例:根据公司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 的要求,当出现质量问题时,由员工填写《工序质量反馈单》,经部 长确认后,由品质人员给出处理意见。当员工按处理意见完成后,还 需要填写《纠正预防措施表》,由品质人员确认。当确认为报废时, 还需要填写《废品报告单》通知财务部和库房后,才能重新下料。在 整个过程中,所造成的工时等损失,并没有单独核算,而是计入正常 工时中。因此,按照这种方法,虽然质量体系得到维持运行,但是质 量成本损失无法计算,更谈不上有的放矢地进行改善了 • 在实施质量成本方法后,品质部把上述表格合并为《工序质量反馈处 理单》一张表格,并重新规划了流程: • 首先由制造人员填写“质量问题”以上的栏目,经部长确认后,交由 品保人员填写“产生原因及解决措施”栏目,并进行质量责任判定, 提出处理意见,交给责任部门及责任人签字,根据不同的处理意见, 进行相应的流程处理:
非常好的精益生产案例值得借鉴
![非常好的精益生产案例值得借鉴](https://img.taocdn.com/s3/m/bca6db22ae1ffc4ffe4733687e21af45b307feb9.png)
非常好的精益生产案例值得借鉴前言精益生产是一种专注于提高效率和降低浪费的经营管理方法。
通过消除不必要的步骤和资源浪费,精益生产可以帮助企业实现更高的产出和更好的质量,从而获得竞争优势。
本文将介绍一些非常好的精益生产案例,展示出这种方法的实际应用和可行性,以供其他企业借鉴。
案例一:丰田汽车丰田汽车是精益生产的经典案例之一。
丰田公司以“丰田生产方式”(Toyota Production System,TSP)闻名于世。
TSP 的核心思想是通过限制生产速度来提高质量,消除浪费和降低成本。
丰田将员工视为最重要的资源,鼓励员工参与改进流程,并不断学习和提高。
通过实施流程改进和标准化操作,丰田成功地降低了库存水平、缩短了交付周期,并提高了产品的质量。
流程改进丰田汽车通过实施精细的生产计划和精确的生产控制来改进流程。
他们使用所谓的“拉动式生产”(Pull Systems),这意味着生产进程只会在下一阶段需要材料和部件时才会启动,以此保持生产流程的稳定性。
这种方式可以防止过度生产和库存积压,并减少浪费。
标准化操作丰田汽车非常注重标准化操作。
他们制定了详细的作业指导书,确保每位员工都能按照标准程序工作。
通过标准化操作,丰田能够减少错误和变量,并提高整体生产效率。
标准化操作还使得员工之间可以互相替代,以应对人员变动和流程变化。
持续改进丰田汽车秉持着“持续改进”的信念。
他们鼓励员工积极参与改进流程,并通过小改进和创新来不断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
丰田实行所谓的“就地解决问题”(Genchi Genbutsu),即员工应该亲自去现场了解问题并找到解决方案。
这种方法帮助丰田构建了一个持续改进的文化,使得所有员工都在努力寻找问题并付诸行动。
案例二:美国空军美国空军也是一个非常成功的精益生产案例。
空军一直致力于在各个领域实施精益生产,以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并最大限度地满足任务需求。
下面将以飞机维修作业为例,介绍空军如何运用精益生产方法改进维修流程:改进维修流程空军通过改进维修流程来提高效率。
精益生产改善案例
![精益生产改善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88cf701d3d1ec5da50e2524de518964bce84d241.png)
精益生产改善案例精益生产是一种持续改进的管理方法,旨在消除浪费、提高效率和质量。
下面我们将介绍一个精益生产改善案例,以便更好地理解这一管理方法的应用。
某汽车零部件生产企业在生产过程中遇到了一些问题,比如生产效率低下、库存积压、质量不稳定等。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企业决定引入精益生产理念进行改善。
首先,企业对生产流程进行了价值流分析,发现在生产过程中存在着许多不必要的环节和浪费。
比如,生产线上的物料运输距离过长,工人需要来回奔波,浪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因此,企业决定重新布局生产线,将相关的工序和设备安排在一起,缩短物料运输距离,减少不必要的等待时间,提高生产效率。
其次,企业加强了对员工的培训和激励,鼓励员工提出改进建议,并给予相应的奖励。
通过员工的参与和建议,企业发现了一些隐藏的问题和改进的空间,比如设备维护不到位、工艺参数不合理等。
企业立即采取了相应的措施,加强设备维护保养,优化工艺参数,提高了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最后,企业建立了一套全面的质量管理体系,包括从原材料采购到成品出厂的全过程控制和监督。
通过引入精益生产的质量管理工具,比如5S、KAIZEN等,企业不断改进和优化质量管理流程,提高了产品的一致性和稳定性。
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企业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生产效率得到了提升,库存积压问题得到了缓解,产品质量得到了提高,客户满意度也有了明显的提升。
精益生产的改善案例为企业带来了实实在在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通过这个案例,我们可以看到精益生产的改善方法是多方面的,不仅仅局限于生产流程的优化,还包括员工的参与和质量管理的全面提升。
精益生产不仅仅是一种管理方法,更是一种企业文化和理念,需要企业全体员工的共同努力和持续改进。
总之,精益生产是一种不断改进的管理方法,通过消除浪费、提高效率和质量,帮助企业实现持续增长和发展。
希望这个案例能够给大家带来一些启发,也希望更多的企业能够积极引入精益生产理念,不断改进和提高自身的竞争力。
精益生产案例
![精益生产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d598f38e64ce0508763231126edb6f1afe00714b.png)
精益生产案例精益生产(Lean Production)是一种以精益思维为基础的生产管理方法,旨在通过减少浪费、提高效率和质量,实现生产过程的优化。
下面列举10个精益生产案例,以展示其在不同领域的应用和效果。
1. 丰田生产系统(T oyota Production System,简称TPS)是精益生产的典型案例。
TPS通过标准化流程、零库存、及时生产等手段,实现了生产效率和质量的大幅提升。
丰田汽车以其高效、灵活和质量稳定的生产模式成为全球汽车行业的典范。
2. 亚马逊的仓储和物流管理也是一个成功的精益生产案例。
亚马逊通过使用先进的仓储机器人、优化的物流网络和实时数据分析,实现了高效的订单处理和快速的配送服务,提高了客户满意度。
3. 丹麦乐高公司采用精益生产方法,实现了高效的生产和供应链管理。
乐高通过精细的计划、准确的库存控制和灵活的生产调度,保证了产品的高质量和及时交付,同时降低了库存成本。
4. 耐克公司在生产和供应链管理中采用了精益生产的方法。
耐克通过减少生产过程中的浪费、优化供应链和加强与供应商的合作,提高了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同时缩短了产品上市时间。
5. 日本的富士康科技集团(Foxconn)是全球最大的电子制造服务公司之一,也是精益生产的成功案例。
富士康通过引进先进的生产设备、标准化工作流程和持续的员工培训,实现了高效的生产和质量控制,为客户提供高品质的电子产品。
6. 美国的快餐连锁企业麦当劳通过精益生产的方法,实现了订单处理和服务的高效率。
麦当劳通过优化餐厅布局、标准化工作流程和使用先进的点餐系统,提高了订单处理速度和客户满意度。
7. 日本的丸红公司是一家全球知名的物流和供应链管理公司,也是精益生产的典范。
丸红公司通过优化仓储和运输流程、精细的库存管理和实时数据分析,实现了高效的物流运作和准时交货。
8. 德国汽车制造商奔驰公司采用精益生产方法,实现了高质量和高效率的生产。
奔驰通过持续改进生产流程、优化零部件供应和自动化生产线,提高了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精益生产改善案例
![精益生产改善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c64f5ff7c67da26925c52cc58bd63186bceb9281.png)
精益生产改善案例在一个制造业公司中,生产线上的某个环节出现了严重的问题。
这个环节的效率低下,导致了产品的生产速度慢,生产线的停工时间增多,生产成本增加,产品质量也难以得到保证。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公司决定采用精益生产的方法来进行改善。
首先,公司组建了一个跨职能的改善小组,包括了生产部门的一些工人和管理人员,以及质量部门的相关人员。
他们共同分析了存在问题的环节,并列出了一系列可能的改进措施。
经过多次头脑风暴和讨论,小组决定首先进行5S的改善。
他们认为,通过清除现场的垃圾和无用物品,对工作区进行规划和标识,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并减少错误发生的可能性。
于是,小组成员将现场进行了清扫和整理,制定了工具的放置位置,并贴上了标识。
清理过程中,他们发现了一些不必要的材料和设备,这些都被清理出现场。
然后,小组开始进行价值流分析,以了解整个生产线上的价值流,查找潜在的浪费和瓶颈。
他们使用了看板来跟踪和控制生产进度,并制定了一些指标来评估生产效率和质量。
通过价值流分析,他们发现在工艺流程中的某个关键环节存在操作不一致的问题,这导致了产品的质量不稳定和生产速度的下降。
小组成员决定在这个环节上进行标准化工作的改进。
他们参考了最佳操作的方法,并通过培训和激励措施,促使工人们按照标准进行操作。
他们还使用了一些帮助工人准确操作的工具,如工装夹具和指导书。
最后,小组对整个生产线进行了持续改进的追踪和监控。
他们设立了一个改进看板,记录并跟踪改进措施的实施和效果。
每周,小组会召开例会,评估改进措施的成效,并对存在的问题进行讨论和解决。
经过几个月的努力,公司开始看到改善的成果。
生产线上的效率明显提高,生产成本减少,产品质量稳定提升。
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满意度也得到了明显的提升。
通过精益生产方法的应用,这个制造业公司成功解决了生产线上存在的严重问题。
这个案例展示了精益生产的潜力和价值,证明了通过精益生产的改进方法,可以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提升产品质量,增强公司的竞争力。
精益生产成功案例
![精益生产成功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2bb812576ad97f192279168884868762caaebbaf.png)
精益生产成功案例精益生产是一种管理理念和方法,旨在通过消除浪费,提高生产效率和品质,实现持续的改进和提升。
下面我们将介绍一些精益生产的成功案例。
1.丰田生产系统(TPS):丰田汽车公司是精益生产的开创者。
TPS主要关注生产过程中的浪费和瑕疵,并通过“Just-in-Time”(即时生产)和“Jidoka”(自动停工)的原则,实现了高效的生产和优质的产品。
TPS的成功在于其对员工参与和持续改进的鼓励,以及对质量问题的立即回应。
2.通用电气:通用电气公司采用精益生产理念,优化了其生产流程和供应链管理。
通过分析和优化整个生产过程中的活动和环节,通用电气成功地减少了废品、库存和停工时间。
精益生产的应用帮助通用电气实现了高效生产和投资回报,同时提高了产品质量和客户满意度。
3.美国电子零件制造公司(AMEC):AMEC是一家为全球电子制造企业提供电子零件生产和组装服务的公司。
AMEC采用了精益生产的原则,在生产流程中消除了多余的步骤和浪费。
该公司通过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降低成本和交货时间,有效提升了其竞争力。
AMEC还鼓励员工积极参与,提供培训和奖励机制,以促进持续改进和创新。
4.日本曙光灯泡公司:日本曙光灯泡公司是一家生产灯泡和光源产品的公司。
该公司采用精益生产的原则,通过持续改进和创新,实现了生产效率的提高和成本的降低。
曙光灯泡公司注重员工的培训和参与,鼓励他们提出改进建议,并将其纳入生产流程中,以实现更好的效果。
通过精益生产的应用,曙光灯泡公司成功地提高了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同时降低了生产成本。
5.伊顿公司:伊顿公司是一家全球性的动力管理企业,采用精益生产的原则优化了其生产和供应链管理。
伊顿通过减少库存、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实现了较高的客户满意度和市场份额。
该公司还通过精益思维培养了员工的持续改进意识和能力,并鼓励他们参与决策和问题解决过程。
以上是一些成功应用精益生产的案例,这些企业通过消除浪费、提高效率和质量,实现了更高水平的竞争力和持续的发展。
精益生产改善案例
![精益生产改善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7d390fae162ded630b1c59eef8c75fbfc67d9415.png)
精益生产改善案例精益生产是一种持续改善的管理方法,旨在消除浪费、提高效率和质量。
在实践中,精益生产可以应用于各种行业和组织,带来显著的改善效果。
下面我们将介绍一个关于精益生产改善的案例,以便更好地理解其实际应用。
这个案例发生在一家汽车零部件制造公司。
在过去,该公司的生产线存在着许多浪费,如过多的库存、不必要的运输、瑕疵品的产生等。
这些问题导致了生产效率低下和成本的增加,因此公司决定引入精益生产来改善现状。
首先,公司对生产线进行价值流分析,找出了造成浪费的根本原因。
他们发现,生产线上存在着不必要的等待时间、过多的库存积压和瑕疵品的频繁出现。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公司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首先,他们优化了生产线的布局,将工作站重新排列,减少了物料运输的距离,缩短了等待时间。
其次,他们实施了定期保养和设备维护计划,以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转,减少了停机时间。
同时,他们加强了对员工的培训,提高了生产线的灵活性和适应性,减少了瑕疵品的产生。
经过这些改进措施的实施,公司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生产效率得到了提高,库存周转率大幅增加,瑕疵品率显著下降。
同时,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满意度也得到了提升。
通过这个案例,我们可以看到精益生产在实际应用中的巨大潜力。
只要公司能够深入分析问题,找出根本原因,并采取有效的改进措施,就能够取得显著的改善效果。
因此,我们鼓励更多的企业和组织引入精益生产,不断优化自身的生产流程,提高竞争力。
总之,精益生产改善案例向我们展示了一种持续改善的管理方法,它能够帮助企业发现和消除各种形式的浪费,提高效率和质量,实现持续增长。
希望这个案例能够对大家有所启发,促使更多的企业关注精益生产,实现更好的发展。
精益生产经典案例
![精益生产经典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e803932d49d7c1c708a1284ac850ad02de8007e3.png)
精益生产经典案例
精益生产是一种通过消除浪费、提高效率和质量的管理方法,它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下面我们将介绍一些精益生产的经典案例,希望能够给大家带来一些启发和思考。
第一个案例是丰田生产系统。
丰田生产系统是精益生产的典范,它通过精益的管理理念和方法,实现了高效率、高质量和低成本的生产。
丰田生产系统强调的是对员工的尊重和信任,鼓励员工参与持续改进和创新,从而实现了生产过程的精益化。
第二个案例是通用电气公司的精益生产实践。
通用电气公司在生产过程中采用了精益生产的方法,通过价值流映射和精益工具的运用,实现了生产效率的提高和浪费的减少。
同时,通用电气公司还注重员工的培训和激励,使员工能够更好地参与精益生产的实践和改进。
第三个案例是福特汽车公司的精益生产实践。
福特汽车公司在生产过程中引入了精益生产的理念和方法,通过价值流分析和持续改进,实现了生产效率和质量的提升。
福特汽车公司还注重产品的标准化和流程的优化,从而降低了生产成本和提高了产品的竞争力。
以上这些案例都充分展现了精益生产的优势和价值,它不仅可以帮助企业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还可以促进员工的参与和团队的协作。
希望这些经典案例能够给大家带来一些启发,促使更多的企业和组织能够引入精益生产的理念和方法,实现持续改进和可持续发展。
精益生产管理的成功案例
![精益生产管理的成功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a86a477230126edb6f1aff00bed5b9f3f90f72f3.png)
精益生产管理的成功案例精益生产管理(Lean Production Management)促使企业实现高效运营、降低成本并提升质量。
下面将介绍三个成功应用精益生产管理的案例。
案例一:丰田汽车公司丰田汽车公司是一个广为人知的精益生产管理的成功案例。
该公司在汽车制造业中引入了丰田生产系统(Toyota Production System),凭借其卓越的精益管理理念,有效地提高了效率、质量和利润。
丰田生产系统强调持续改进和减少浪费。
通过精确计划、高效布局和员工参与决策等措施,丰田成功地降低了库存、提高了生产灵活性,同时还能满足客户需求。
案例二:波音公司波音公司是另一个成功应用精益生产管理的案例。
该航空制造企业采用了精益管理的方法来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并提供高质量的产品。
波音公司运用精益生产管理来优化供应链、改进生产流程、减少制造时间和提高资源利用率。
通过精细制定的生产计划、物料缩短流程和追求卓越质量的理念,波音不断提高产品竞争力,为客户提供满意的解决方案。
案例三:日本服装公司日本一些服装公司通过精益生产管理的方式,实现了生产过程的高效、卓越的质量和最小化的浪费。
这些公司主要通过以下措施来提升业绩。
首先,改善生产流程。
服装企业会合理安排生产线,确保各个生产环节之间的流程顺畅,并减少传统大量存货。
其次,强调员工培训和参与,使每个人都能理解自己的角色和责任,并为精益生产目标贡献力量。
再次,注重质量管理。
这些企业通过引入严格的质量控制措施,确保产品达到最高标准。
结论:以上三个案例展示了精益生产管理在不同行业中的成功应用。
丰田汽车公司、波音公司和日本服装公司通过实施精益管理的策略,优化了生产流程、提高了质量、降低了成本,进而实现了业务的卓越表现。
这些成功案例表明,精益生产管理已经成为许多企业提高竞争力和持续发展的重要工具。
精益提案案例大全
![精益提案案例大全](https://img.taocdn.com/s3/m/08b11dedf424ccbff121dd36a32d7375a417c6a5.png)
精益提案案例大全精益生产是一种以减少浪费、提高效率和增加价值为目标的管理方法。
它通过不断改进流程、优化资源利用和提高员工参与度,来实现企业的持续改善和发展。
精益提案作为精益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指员工基于工作实际情况提出的改进建议,旨在优化流程、降低成本、提高质量和效率。
下面我们将介绍一些成功的精益提案案例,希望能为您的生产经营提供一些启发和借鉴。
案例一,某汽车制造企业的精益提案。
某汽车制造企业的生产线上,工人们发现在组装车身的过程中,存在着零部件拆卸不方便、易损坏的问题,导致了生产效率低下和零部件的浪费。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工人们提出了一个精益提案,重新设计零部件的连接方式,使其更易于拆卸和更加耐用。
经过改进后,不仅提高了生产效率,还减少了零部件的损耗,为企业节约了大量成本。
案例二,某电子制造企业的精益提案。
某电子制造企业的生产线上,工人们发现在焊接电路板的过程中,存在着焊点不牢固、易脱落的问题,导致了产品的质量不稳定和售后维修率较高。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工人们提出了一个精益提案,优化焊接工艺,采用新的焊接材料和工艺参数,确保焊点的牢固性和稳定性。
经过改进后,产品的质量得到了显著提升,售后维修率大幅下降,为企业赢得了良好的口碑和市场竞争力。
案例三,某食品加工企业的精益提案。
某食品加工企业的生产线上,工人们发现在包装过程中,存在着包装袋尺寸不合适、浪费包装材料的问题,导致了成本的浪费和环境的污染。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工人们提出了一个精益提案,优化包装设计,采用合适尺寸的包装袋,并改进包装工艺,减少包装材料的浪费。
经过改进后,不仅降低了成本,还减少了环境污染,为企业树立了环保形象,赢得了消费者的认可和信赖。
以上案例充分展示了精益提案在企业生产中的重要作用,通过员工的智慧和创新,不断改进和优化生产流程,实现了降本增效、提质增效的目标。
希望这些案例能给您带来一些启发,激发您的创造力和改进意识,为企业的精益生产注入新的活力和动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目标设定:
为使目标达成,我们查阅了现代管理书籍和借鉴丰田汽车的生产管理案例,进行新的生产方式探索
五、新生产方式的探索
1、传统生产方式在理想的稳定状态下的产能结果
7/23
15秒
15秒
15秒
15秒
特点: 在作业人员的素质相等的理想的稳定的状态下所发生的结果,产能为4个/60秒
2、传统生产方式下在作业员有素质差异下的产能结果
12/23
原因分析及对策探讨:
问题对象 问题点 问题原因 单一工序作业 多工序作业 节拍控制作业速度 单独作业台作业 问题对策 上下工序相互学习交流培养多 能作业员 生产状况看得见的管理
方法转变不适应
人
作业散慢
对策实施:
>多能作业员的培养,生产状况看得见的管理
效果:
能率% 15 0% 12 0% 9 0 % 6 0 3 % 0 %
流水式: 26人
产量:1,700 PCS
“一个流”:7人×3组=21人
节省: 26-21=5人 产量:1,920 PCS 产能UP: 1,920-1,700=220 PCS
“一个流”生产方式的优点:
根据产量灵活调配人员
消除瓶颈 提高品质意识 结构简单 占用空间小 竞争力强
持继改善
从初回的效果看,改善效果明显,但人方面还存在缺陷!
成 品
对策 优点
效果确认:
比较项目 生产方式
能率% 150%
UP40.6% 142.8% 102.2%
11/23
基准工数/分 生产人数 生产数/PCS 7.5 7.5 26 7 1,700 640
能率 102.2% 142.8%
120% 90% 60% 30% 流水线式 “一个流” 式
流水线式 "一个流"式
(2)“一个流”生产方式的再探 索
通过阅读相关单元生产方式的资料, 再次检讨现状存在的问题点
流水式
“一个流” 式
探索分析: 1. 面板准备后,作业员要在组立工程间频繁搬运,时间浪费严重! 2. 工程异常不能及时发现,致未及时处理。 对策:重新调整生产布局,醒目的异常发生标识牌使问题在第一时间得到及时处理
2> 现有CELL生产方式
CR500 & A1D8机种的生产特点为复杂的PWB结构,组立部品多,工艺要求高,订单数量少。
5/23
组 立 1
组 立 2
组 立 3
组 立 4
组 立 5 检 查 1
捆 包
外 观
检 查 3
组 立 6
检 查 2
缺 点 发 现
a b c d
沿用了传统流水线工艺的单元生产方式,不能充分体现CELL的灵活弹性; 细分化作业,不利于内建品质管理; 不能创造更高的生产力,个别作业员的能效,将影响整体的能效。 产品体积大且笨重,搬动不方便,易造成作业性不良。
10/23
“ 一个流”生产流程
1 1 1 1
改善后的“一个流”生产布局图
4组单人完成一个制品
制品听音 检查 螺纹检查 制品贴 标签 (2组同时 作业)
单人完成制品组立 2 听音检、贴标签、检查螺纹 3 外观、捆包
1、发挥了人的最大制造力,消除了投入至捆包的等候时间53.2分。 2、较小的生产空间能发挥最大的生产灵活弹性。 3、一个组的局部异常,不影响整体,避免了工数浪费。 4、工数的节约,使作业人数削减成为可能。
4、 分割作业的“一个流”生产方式
2.14个/60秒
14秒 15秒
1.66个/60秒
18秒
8/23
13秒
特点: (1) 能避免时间浪费和提升能效,产能达3.8个/60秒;
(2) 能训练出有多种技能的作业员。
5、 单人作业的“一个流”生产方 式
13秒
14秒
15秒
18秒
1.15个/60秒
1.07个/60秒
(1)“一个流”作业方式的引入初 期
初期对策
14/23
CR500 “一个流”初期布局图
第一部分 (生产方式革新 准备-分割 作业)
机检1
3a
机检2
机检3
4a
5a
后盖组 立 6a
外观检 查 7a
制品捆 包 8a
1a 准备
第二部分合并为3人作业
组 立 2c 第一部分合并为三组作业 2 组 立 2b 2a 1 组立2 组立1 组立2 组立1
13/23
原因分析
CR500 改善前流水式CELL生产流程
前面 板胶 纸 前面 板装 支架 前面 板装 支架 组立 附属 品 前面 板组 立
组立 镜片
组立 基板
机检1
机检2
第一部分
捆包
外箱 准备
制品 包胶 袋
贴标 签
外观
外观
后盖 组立
机检3
第二部分
缺点 发现
1、引用传统生产方式的CELL流程,同样具有传统生产方式的缺点 2、生产流程虽有改善,但仍没能发挥真正的生产灵活弹性。
> 生产方式的缺点探究
1>现有无源小音箱生产方式
4/23
NX-P270小音箱的生产特点为结构简单,组立部品少,无AMP,来自艺要求低听音检查 成 品
一个制品经过24个作业员完成,移动动作 多,出现等待的浪费
缺 点 发 现
1、作业员的素质差异,需进行工数平衡,而造成等候时间发生。 2、生产线较长,使投入到首件产出中存在等候的工数浪费,以工序递减的方式。 3、局部的异常发生,影响生产整体,致不必要的工数浪费。 4、生产占用厂房的空间大,使生产弹性不足。 5、每工序作业简单,员工感到枯燥无味,积极性低。
3> 生产现状
项目 机种
102.2%
基准工数(分) 7.5 46.3 110 生产人 数 26 16 22
90.6%
生产数pcs/天 能率( %) 1,700 100 87 102.2% 60.3% 90.6%
6/23
60.3%
NX-E270 CR500 A1D8
NX-E270
CR500
A1D8
要达成42期生产性UP50%的目标和解决现状的生产方式存在的缺点,就 必须要进行方式革新,寻找提高能率的新出路
D6高难机种改善小组
第13组
1/23
(第 9 回 )
一、小组简介
1、改善方针:
2、小组构成:
※ 指导者:陈镜标 杨新荣 彭跃春
※ 组 长: 陈凤山 发 表:玉凤玲
※ 翻 译: 张红鹦
※组 员
龙梅燕、高秋梅、吴美观、张丽群、刘晴晴、代翠平、吴世容、杨声芬、何先柳、何绍云 彭先银、洪小灵、林小龄、谭雪玲、郑显红、罗红兵、陈燕平、黄甫康、彭堂锋、桑立位 刘月萍、甘秀金、彭晓琴、黄少珍、张荣义、陶明明、潘金莲、郑 东、陈 鹃、陈 燕
二、报告课题及选题理由:
现今市场日趋个性化产品需求,怎样改变传 统 大 批 量 生 产 方 式 中 存 在 的 人 力 、时 间、空 间 、搬 运 和 不 良 等 浪 费 现 象来满 足个性化、小量生产、短周期的市场需求,有 没 有 一 个能 有 效 克 服 这 些 缺 陷 的 生 产 方 式 呢?
142. 8% 147.4% 102. 2% 期 “
流 水 线 式 一 个 流 ” 初 改 善 后
努力成果立时体现,改善士气,获得更高的工作成就感与满意度
2、方式二:分割作业的“一个流”
产品特点: 1.组立难易度适中, 组立部品多、工序复杂、且有上下盖、LCD、操作按键及 4块基板和1个CD刻录机芯组成 2.单人生产方式影响能效较大,机检工位多,机检步骤繁琐。
13秒
15秒
18秒
14秒
特点: 传统的生产方式,因人的素质差异,使工序发生时间浪费,产能为3.3个/60秒
3、 复合(单人+分割作业)的“一个流”生产方式
18秒
15秒
14秒
13秒
特点:(1) 产能有一定提升,为3.66个/60秒,
(2) 能根据产品的结构和工艺复杂程度,进行多种组合,以消除缺点,发挥各自的优势。 (3) 能训练出有多种技能的作业员。
总 结
六、生产方式的革新计划
为配合革新方案的实施,特制定此计划
日 项 目
2/15~ 2/28 3/1~ 3/10 3/11~ 3/20
9/23
期
3/21~ 3/31 4/1~ 4/10 4/11~ 4/20
担当者 彭跃春、郑 东 陈凤山 郑 东、陈凤山 甘秀金、杨新荣 郑 东 郑东、陈凤山 陈镜标 彭跃春 甘秀金、潘金莲 彭晓琴 彭跃春、杨新荣
2/23
何谓“一个流”呢? “一个流”就是由一个流程中的人员、机器设备或工作站组合而成的紧密安排。
三、现状调查
>在制产品种类介绍
3/23
根据产品的结构特点和工艺要求,可略分为以下三种类: >产品结构简单,组立部品少,工艺要求低,能一人组装完成的无源小音箱、A1G5、A271~A273等 >产品结构及工艺要求一般的有源音箱和功放。如CR500、A289、A1E9等 >产品复杂,组立工艺要求高、体积大且笨重的复合产品,如A1D8、PY048/49、A1F4等
改善1: 重新调整生产布局 CR500 “一个流”生产布局图
第一部分调整 调整前:
机检1
16/23
1a 准备
2a
机检2
机检3
3a
4a
后盖组 立 5a
外观检 查 6a
制品捆 包 7a
组 1c 立 第一部分准备工程与组立合并 2 1a 组 1b 立 组立2 组立1 组立2 组立1 1
2a 2b 2c 三组双人分割完成制品组立
1.00个/60秒
0.83个/60秒